机械基础教案(2)

合集下载

机械基础教案初中

机械基础教案初中

机械基础教案初中课程名称:机械基础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机器和机构的基本概念及其区别和联系。

2. 掌握机械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功能。

3. 理解力和运动的基本原理。

4. 能够运用简单的机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实物模型或图片。

3. 简单的机械装置。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机械?机械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机械是指机器和机构的总称,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如自行车、汽车、电视等。

二、教学内容与活动(20分钟)1. 机器和机构的基本概念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模型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机器和机构的特征。

引导学生理解机器和机构的概念及其区别和联系。

2. 机械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功能教师介绍机械的基本组成部分,如发动机、传动系统、刹车系统等,并解释各部分的功能。

3. 力和运动的基本原理教师讲解力的概念、基本性质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引导学生理解力的作用效果和运动的基本原理。

4. 应用实例分析教师展示简单的机械装置,如滑轮组、杠杆等,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其工作原理。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机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课堂练习(10分钟)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机械知识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机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二、教学内容与活动(20分钟)1. 机械的分类和特点教师讲解机械的分类,如传动机械、执行机械等,并介绍各类机械的特点。

2. 机械的设计和制造教师简要介绍机械的设计和制造过程,让学生了解机械的制作方法。

3. 机械的维护和保养教师讲解机械的维护和保养方法,引导学生注意机械的使用和保养。

4. 应用实例分析教师展示复杂的机械装置,如汽车、洗衣机等,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其工作原理。

中职机械基础教案

中职机械基础教案

中职机械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机械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2)掌握机械的传动方式及其工作原理;(3)熟悉机械零件的主要类型及其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2)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机械学科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勇于探索的精神;(3)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机械概述(1)机械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2)机械的分类和特点;(3)机械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2. 机械传动(1)传动的概念和作用;(2)齿轮传动、链传动和皮带传动的原理及应用;(3)传动系统的设计与选择。

3. 机械零件(1)机械零件的分类;(2)轴、轴承、齿轮、链条等常用机械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应用;(3)机械零件的材料选择和维护。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机械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2)机械传动的原理及应用;(3)机械零件的主要类型及其作用。

2. 教学难点:(1)机械传动的计算和设计;(2)机械零件的受力分析及强度计算;(3)机械系统的动态平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机械基本概念、传动原理和机械零件的结构特点;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作中的机械传动系统和零件应用;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动手组装和调试机械模型;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机械零件的选型和设计。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机械基本概念、传动原理和零件应用的掌握程度;3.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的操作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4.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机械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36课时,其中包括理论教学24课时,实践教学12课时;2. 教学安排: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教学,每个章节安排2-4课时;3. 实践教学:安排在理论教学之后,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理论知识。

《机械基础》教案

《机械基础》教案

《机械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机械基础知识,掌握机械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作用;(2)学会使用常用机械工具,如扳手、螺丝刀等;(3)了解机械传动原理,能够分析简单的机械传动系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通过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机械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学习机械知识的愿望;(2)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爱护设备设施的意识;(3)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听从指挥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机械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作用(1)机器与机械的概念;(2)机械的基本组成部分:发动机、传动系统、制动系统、悬挂系统等;(3)各部分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2. 常用机械工具的使用方法(1)扳手、螺丝刀等常用工具的识别与使用;(2)工具的选择与使用技巧;(3)工具的保养与维护。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机械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作用;(2)常用机械工具的使用方法。

2. 教学难点:(1)机械传动原理的理解与应用;(2)机械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机械的基本组成部分、作用及传动原理;2. 演示法:展示常用机械工具的使用方法;3. 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机械设备;4.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机械传动系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机械设备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机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 讲解机械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作用,引导学生了解机械的整体结构;3. 演示常用机械工具的使用方法,让学生观看并动手操作;4. 讲解机械传动原理,引导学生理解传动系统的工作过程;5. 布置实践操作任务,让学生分组动手实践,操作机械设备;6.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机械传动系统,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六、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以及对机械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

中职机械基础优质教案轴的结构(全2课时

中职机械基础优质教案轴的结构(全2课时

中职机械基础优质教案轴结构(全2课时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中职机械基础教材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围绕轴结构进行讲解。

主要包括轴定义、分类、功能及其在机械系统中应用,重点探讨轴结构设计原理和轴上零件安装方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轴基本概念、分类和功能。

2. 使学生解轴结构设计原理,并能运用到实际中。

3.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轴结构相关问题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轴结构设计原理,轴上零件安装方式。

2. 教学重点:轴分类、功能及其在机械系统中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轴模型、实物轴、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绘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实际应用轴模型,引导学生思考轴在机械系统中作用,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轴定义、分类及功能。

(2)轴结构设计原理。

(3)轴上零件安装方式。

3. 实践情景引入:分析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解轴在机械系统中应用。

4.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轴结构设计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教材,绘制轴结构示意图,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轴定义、分类及功能。

2. 轴结构设计原理。

3. 轴上零件安装方式。

4. 实际工程案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轴定义、分类及功能。

(2)分析轴结构设计原理,并举例说明。

(3)绘制一个典型轴结构示意图。

2. 答案:(1)轴是连接两个或多个旋转零件机械部件,主要分类有:实心轴、空心轴、阶梯轴等。

其功能是传递扭矩和承受载荷。

(2)轴结构设计原理包括:强度、刚度、稳定性、耐磨性等。

例如,在高速旋转轴上,采用空心结构可减轻重量,提高旋转速度。

(3)见附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轴结构设计原理和轴上零件安装方式掌握情况较好,但部分学生对轴分类及功能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网络、书籍等资源,解轴在工程领域应用实例,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最新机械基础实训教案

最新机械基础实训教案

机械基础实训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单位;2.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3.知道测量有误差及减小误差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长度和时间的方法;2.通过实验,学习刻度尺和停表的正确使用方法.3.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了解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简单的测量知识,体会测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养成细致、严谨的学习习惯;2.认识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养成对科学技术的热爱.【教学重点】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使用停表测量时间.【教学难点】测量长度时读取估计值.【教学准备】教师用:习题及图形(事先写或画在后黑板上)、刻度尺(量程0~1m,分度值1cm)、钢卷尺(量程0~2m,分度值1mm)、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石英钟、电子手表、J1202机械停表(精确度0.1s)、J1202电子停表(精确度0.01s)等.学生用:刻度尺(量程0~15cm或0~20cm,分度值1mm)、铅笔、金属块、J1202机械停表(精确度0.1s)、J1202电子停表(精确度0.01s)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课件导入【展示课件】展示几个有趣的“视觉错视”实例.1.图甲中两根紫色的线是直的吗?2.图乙中红色的线哪根长?【过渡语】靠我们的感觉器官去判断,很难精确,而且有时会出错.所以,要作出准确的判断,得到精确的数据,必须用测量仪器来测量.【设疑引题】尺、秤、钟表、温度计等是我们熟悉的测量工具或仪器.它们都有刻度,测量时需要正确使用它们,正确记录测量结果.那么如何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呢?(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感觉不可靠,测量有必要,从而引出课题.)1.学生相互谈谈自己的感觉,并请2~3名同学回答感觉的结果.2.去掉背景后,再次观察,发现:甲图中两根紫色线都是直的;乙图中红色线一样长.3.认识到感觉不可靠,要想获得准确结果,应该进行测量.二、新课讲授1.长度的单位(1)长度单位的符号(2)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3) 了解一些物体的长度2.长度的测量(2)实验:用刻度尺测量长度【过渡】测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须首先规定它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布置自学】1.阅读P15科学世界“国际单位制”.2.阅读“长度的单位”部分(P10-P11).(时间2分钟)【提出问题】1.在小学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2.现在又知道长度有哪些新的单位?它们同米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反馈练习一】指导学生完成下列问题:1. 在下列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单位:①中学生身高大约15.7②一支铅笔直径约为102、完成单位换算:③人头发直径约7×10-5m=μm④一张纸的厚度约10-4m=nm【温馨提示】要注意换算格式,正确的格式是数字不变,把相应的单位作等量代换,示范如下:7×10-5m=7×10-5×106μm=70μm。

机械基础电子教案

机械基础电子教案

机械基础电子教案<2>第1章 机械概述[课程名称]金属材料的性能,机械零件的强度 [教材版本]李世维主编。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基础(机械类)。

第2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 知识目标1、了解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所包括的内容。

2、 了解机械零件失效和强度的内涵,内力和应力的定义。

3、掌握应力的常用单位380b MPa τ=的换算方法。

二、 能力目标1、掌握力学性能对金属材料所起的作用和工艺性能对加工的影响。

2、掌握应力对材料的强度的关系。

三、 素质目标 1、了解金属材料的物理、化学、力学和工艺性能对零件使用的影响。

2、了解失效、应力与零件强度的关系。

四、 教学要求1、了解金属材料各种性能的定义及应力和强度的含义。

2、掌握力学性能对机械零件强度的影响。

[教学重点]1、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应力与强度的关系。

2、了解失效的含义。

掌握强度的各种表示方法及应力的常用单位。

[难点分析]强度的分类和应力的分类[教学方法]讲练法、演示法、归纳法[学生分析]1、金属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对学生来说比较熟悉,初中已多少学过,而力学性能、工艺性能和强度是新知识,可能比较陌生。

2、强度的种类较多,应多举例以示区别。

失效的含义较难,可能一时难以理解,应多做解释。

[教学资源]1、机械基础网络课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吴联兴主编。

机械基础练习册。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教学安排]教学步骤:讲授与演示交叉进行,穿插提问与设问,最后归纳小结。

2学时(90分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0分钟)常用的机器零件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特别是一些重要的关键零件,不仅要求寿命长耐用,而且机械尺寸精巧又要易于加工,价格还要低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研究金属材料的物理、化学、力学和工艺性能,以满足各种不同的机械零件的性能要求。

如坦克的履带和挖掘机的铲齿都要求材料不仅要硬,还要耐磨损;机床的齿轮不仅要求表面硬度很高,而且芯部要具有足够的韧性;飞机的零件不仅要求材料要轻,同时还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以抵抗气流的冲击。

机械基础第二章力矩和力偶教案02

机械基础第二章力矩和力偶教案02

课堂教学实施方案点作逆时针方向转动. 应该注意,力臂是OD,注意:负号必须标注,正号可标也可不标。

一般不标注。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对其平面内任一点的矩等于所有各分力对本题有两种解法。

按力矩的定义计算由图中几何关系有:=(AB-DB)sinα=(AB- BCctgα)sinαα)sinα-bcosα在日常生活和工程实际中经常见到物体受动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平行力作用的情况。

(图a)司机转动驾驶汽车时两手作用在方向盘上的力;(图b)工人用丝锥攻螺纹时两手加在扳手上的力;(图c)以及用两个手指拧动水龙头所加的力等等。

▪力偶:在力学中把这样一对等值、反向而不共线的平行力称为力偶。

▪用符号( F ,F′) 表示。

▪两个力作用线之间的垂直距离称为力偶臂。

▪两个力作用线所决定的平面称为力偶的作用面。

偶使物体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力偶矩为正,反之为负。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矩的单位是牛顿•米(N•m)或千牛顿•米力和力偶是静力学中两个基本要素。

力偶与力具有不同的性质:)力偶不能简化为一个力,即力偶不能用一个力等效替代。

因此力偶不能与一个力平衡,力偶只能与力偶平衡。

)无合力,故不能与一个力等效;结论:只要保持力偶矩不变,力偶可在作用面内任意移动或转动,其对刚体的作用效果四力的平移定理力的平移定理: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以平行移动到刚体上的任意一指定点,但必须同时在该力与指定点所决定的平面内附加一力偶,其力偶矩等于原力对指定点之矩。

力的平移定理只适用于刚体力的平移定理表明,可以将一个力分解为一个力和一个力偶;反过来,也可以将同一平面内的一个力和一个力偶合成为一个力。

机械基础教案二(上课用)

机械基础教案二(上课用)

江西电力技师学院(江西机电学校)教案纸课程:机械基础第29 页授课日期: 班级:课题: §6-1 轮系分类及其应用特点目的要求: 了解轮系分类、理解其应用特点重点难点: 轮系分类及其应用特点教学方法、教具: 讲授、轮系挂图及模型作业布置: 教案审批:§6-1 轮系分类及其应用特点轮系——由一系列相互啮合的齿轮组成的传动系统。

一、轮系的分类1.定轴轮系当轮系运转时,所有齿轮的几何轴线位置相对于机架固定不变,也称普通轮系。

2.周转轮系轮系运转时,至少有一个齿轮的几何轴线相对于机架的位置是不固定的,而是绕另一个齿轮的几何轴线转动。

3.混合轮系在轮系中,既有定轴轮系又有周转轮系。

二、轮系的应用特点1.可获得很大的传动比一对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不能过大(一般i12=3~5,i max≤8),而采用轮系传动可以获得很大的传动比,以满足低速工作的要求。

2.可作较远距离的传动两轴中心距较大时,如用一对齿轮传动,则两齿轮的结构尺寸必然很大,导致传动机构庞大。

3.可以方便地实现变速和变向要求滑移齿轮变速机构利用中间轮变向机构4.可以实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采用行星轮系,可以将两个独立的运动合成为一个运动,或将一个运动分解为两个独立的运动。

江西电力技师学院(江西机电学校)教案纸课程:机械基础第31 页授课日期: 班级:课题: §6-2 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目的要求: 掌握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及定轴轮系各轮转动方向的判断重点难点: 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定轴轮系各轮转动方向的判断教学方法、教具: 讲授作业布置: 教案审批:§6-2 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一、定轴轮系中各轮转向的判断当首轮(或末轮)的转向为已知时,其末轮(或首轮)的转向也就确定了,表示方法可以用标注箭头的方法来确定。

圆柱齿轮啮合-外啮合转向用画箭头的方法表示,主、从动轮转向相反时,两箭头指向相反。

圆柱齿轮啮合-内啮合主、从动轮转向相同时,两箭头指向相同。

机械基础教案(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通用教材)

机械基础教案(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通用教材)

课时授课计划课时授课计划(第1页)时授课计划(第2页)课时授课计划(第3页)课时授课计划课时授课计划(第1页)讲授容和过程方法与指导 §1-1 带传动的组成、原理和类型一、带传动的组成与原理 1、带传动的组成(1)—带轮(主动轮) (2)—带轮(从动轮) (3)—挠性带摩擦型带传动 啮合型带传动1—带轮(主动轮) 2—带轮(从动轮) 3—挠性带 2、带传动的工作原理以紧在至少两轮上的带作为中间挠性件,靠带与带轮接触面间产生的摩擦力(啮合力)来传递运动和(或)动力。

3、带传动的传动比i机构的传动比——机构中瞬时输入速度与输出速度的比值。

带传动的传动比就是主动轮转速n 1与从动轮转速n 2之比:二、带传动的类型带传动 :摩擦型带传动、 啮合型带传动1122n i n时授课计划(第2页)讲授容和过程方法与指导三、带传动的特点与其它传动形式相比较,带传动具有以下特点:(1)由于传动带具有良好的弹性,所以能缓和冲击、吸收振动,传动平稳,无噪声。

但因带传动存在滑动现象,所以不能保证恒定的传动比。

(2)传动带与带轮是通过摩擦力传递运动和动力的。

因此过载时,传动带在轮缘上会打滑,从而可以避免其它零件的损坏,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

但传动效率较低,带的使用寿命短;轴、轴承承受的压力较大。

(3)适宜用在两轴中心距较大的场合,但外廓尺寸较大。

⑷结构简单,制造、安装、维护方便,成本低。

但不适用于高温、有易燃易爆物质的场合。

四、带传动的维护为了延长使用寿命,保证正常运转,须掌握正确的使用与维护。

1.带传动在安装时,必须使两带轮轴线平行,轮槽对正,否则会加剧磨损。

安装时应缩小中心距后套上,然后调整。

2.严防与矿物油、酸、碱等腐蚀性介质接触,也不宜在下曝晒。

3.为保证安全,带传动应加防护罩。

课时授课计划课时授课计划(第1页)讲授容和过程 方法与指导 §1-2 V 带传动一、V 带及带轮V 带传动——由一条或数条V 带和V 带带轮组成的摩擦传动。

《机械基础》项目教学教案二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

《机械基础》项目教学教案二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

《机械基础》项目教学教案二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教学目标:1.了解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和运动特点;3.能够进行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分析;4.能够应用铰链四杆机构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教学重点:1.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特点;3.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教学难点:1.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分析;2.铰链四杆机构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铰链四杆机构是一种常见的机械传动装置,它由四根连杆和若干个铰链连接而成。

在机械工程中,铰链四杆机构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装置中,如机械手臂、液压机械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和运动特点。

二、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15分钟)1.铰链四杆机构的定义和分类;2.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结构和组成部分;3.铰链四杆机构的工作原理。

三、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和运动特点(25分钟)1.铰链四杆机构的自由度和约束性;2.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类型;3.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范围;4.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分析方法。

四、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分析(25分钟)1.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方程;2.铰链四杆机构的角度分析;3.铰链四杆机构的位移分析。

五、铰链四杆机构的应用(15分钟)1.铰链四杆机构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2.铰链四杆机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六、总结与展望(5分钟)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了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和运动特点,掌握了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分析方法。

希望大家能够继续深入学习机械基础知识,为将来的机械设计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是《机械基础》项目教学教案二,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

《机械基础》教案

《机械基础》教案

《机械基础》教案教案:机械基础一、教学目标1.了解机械基础的概念和重要性。

2.掌握机械基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培养学生的机械基础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通过实际案例,培养学生对机械基础的实践应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1.机械基础的概念和重要性。

2.机械基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教学难点1.机械基础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

四、教学方法1.理论学习结合实际案例分析。

2.师生互动,学生合作探究。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举例介绍机械基础的概念和重要性。

2.知识讲解:介绍机械基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1)机械基础的构成:机械基础包括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图等基本内容。

(2)机械基础的重要性:机械基础是机械工程的基石,任何机械工程的设计、制造、维修都离不开机械基础知识和技能。

3.案例分析:选择一个实际案例,让学生应用机械基础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4.学生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和创造力,提出自己的机械基础实践应用案例,并进行展示和交流。

5.归纳总结:总结机械基础的重要性和作用,并引导学生对机械基础的今后学习和应用进行思考和规划。

六、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案例分析和合作探究中的表现和思维能力。

2.学生进行机械基础实践应用案例展示时的展示效果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机械基础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2.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合作能力。

机械基础教案(2.1力的基本性质)

机械基础教案(2.1力的基本性质)

可以在作用于刚体的任何一个力系上加上或去掉几个互成平衡的力,而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

推论 (力在刚体上的可传性)
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其作用点可以沿作用线在该刚体内前后任意移动,而不改变它对该刚体的作用。

F 1 = -F 2= F
❖ 要点:
☉力不能移出作用线以外; ☉力不能移出刚体外。

❖ 启发教学:
公理四(作用和反作用公理)
任何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力,总是大小相等,作用线相同,但指向相反,并同时分别作用于这两个物体上。

六、学生参与,完成任务
1.设问:
能不能在曲杆的A 、B 两点上施加二力,使曲杆处于平衡状态。

2.为什么说二力平衡条件、加减平衡力系原理和力的可传性等都只适用于刚体?
七、评价反思:理解静力学公理及力的基本性质
八、课后作业:练习册2-1
F A
B F 1
A B
F A B F 2 F 1。

机械设计基础(高教版第五版)精品教案:第2章平面四杆机构

机械设计基础(高教版第五版)精品教案:第2章平面四杆机构

授课内容:第2章 平面四杆机构目的要求:了解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和特性、铰链四杆机构有整转副的条件重点难点:重点: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 难点: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 计划学时:2第一节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和特性1)曲柄摇杆机构:两连架杆中,一个为曲柄,而另一个为摇杆。

2)双曲柄机构 两连架杆均为曲柄。

3)双摇杆机构 两连架杆均为摇杆。

急回特性v 1 =C 1C 2/t 1 v 2 =C 1C 2/t 2 ϕ1=180°+θ, ϕ2=180°-θ ∵ ϕ1>ϕ2 , ∴ t 1>t 2 , v 1<v 2行程速比系数K = 输出件空回行程的平均速度 输出件工作行程的平均速度θ=180°(K-1)/(K+1)机构的死点位置摇杆为主动件,且连杆与曲柄两次共线时,有:γ=0连架杆连杆连架杆机架摆角 θψ C 1C 2DAB 1B 2Bϕ1Cωϕ2极位夹角此时机构不能运动,称此位置为:“死点”避免措施:两组机构错开排列,如火车轮机构;靠飞轮的惯性第二节 铰链四杆机构有整转副的条件平面四杆机构具有整转副可能存在曲柄整转副存在的条件最长杆与最短杆的长度之和应≤其他两杆长度之和整转副是由最短杆(曲柄)与其邻边组成的当满足杆长条件时,说明存在整转副,当选择不同的构件作为机架时,可得不同的机构。

如 曲柄摇杆1 、曲柄摇杆2 、双曲柄、 双摇杆机构F’’’’ B CA BE FD CGA B CDl 1l 2 l 3 l 4授课内容:第2章平面四杆机构(§2.3—§2.4)目的要求:了解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和特性、铰链四杆机构有整转副的条件重点难点:重点: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难点: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计划学时:22.3 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在铰链四杆机构中,可根据两连架杆是曲柄还是摇杆,把铰链四杆机构分为三种基本形式——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而后两种可视为曲柄摇杆机构取不同构件作为机架的演变。

机械基础教案设计

机械基础教案设计

机械基础教案设计一、教案概述本教案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机械基础知识,包括机械原理、机械结构和机械运动等方面。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机械基础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为将来学习更高级的机械工程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了解机械的基本定义和分类。

2.掌握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运动学原理。

3.了解机械结构的基本组成和特点。

4.了解机械传动的原理及常见的传动形式。

5.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1.机械基础概述内容:介绍机械的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

方法:通过课堂讲解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机械的定义和常见的机械分类,并举例说明机械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2.机械运动学内容:介绍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运动学原理。

方法:讲解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包括直线运动、旋转运动和复杂运动等。

通过实例分析和计算,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机械运动的运动学原理。

3.机械结构内容:介绍机械结构的基本组成和特点。

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实例演示,引导学生了解机械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如机床、机构、连接件等,并讲解机械结构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4.机械传动内容:介绍机械传动的原理及常见的传动形式。

方法:通过课堂讲解和实例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机械传动的原理,包括动力传递、运动传递和能量传递等。

介绍常见的机械传动形式,如齿轮传动、皮带传动等,并指导学生进行传动计算和设计。

5.机械创新与设计内容:培养学生的机械创新和设计能力。

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项目,引导学生发挥创造力,设计和改进机械产品。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机械竞赛和创新项目,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估方法1.平时考核: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参与度等方面的评估。

2.小组项目评估:评估学生在机械创新与设计项目中的表现和成果。

3.期末考试:对学生对机械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综合考核。

五、教学资源准备1.教材:精选机械基础教材,适合学生学习和理解。

机械基础项目教学教案2

机械基础项目教学教案2

项目2 联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接合在一起的形式称为联接。

在机械中,为了便于制造、安装、运输、维修等,广泛使用了各种联接。

【实例1】螺纹联接(图2-1)【实例2】键联接(图2-2)图2-1螺纹联接图2-2键联接联接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机器在使用中被联接零件间可以有相对运动的联接,称为动联接(如滑移齿轮与轴).另一类是机器在使用中,被联接零件间不允许产生相对运动的联接,称为静联接。

联接通常又分为可拆联接和不可拆联接。

可拆联接是不破坏联接中的任一零件就可拆开的联接,一般具有通用性强、可随时更换、维修方便等特点,允许多次重复拆装,常见的有键联接、销联接、螺纹联接、轴间联接和弹性联接弹簧)等。

不可拆联接一般是指需要破坏联接中的某一部分才能拆开的联接,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简便易行的特点,常见的有铆接、焊接、胶接和过盈配合联接等(其中小过盈配合联接也可认为是可拆联接)在机械不能正常工作的故障中,大部分是由于联接失效造成的。

因此.联接在机械设计、使用中占有重要地位。

【学习目标】1)了解联接的种类。

2)熟悉键联接、销联接、螺纹联接的主要类型、特点和应用。

3)了解螺纹用于传动的类型和应用。

4)了解联轴器、离合器、制动器的功能、主要类型、特点和选用。

【学习建议】1)分解为键联接、销及销联接、螺纹联接、轴间联接及制动器、不可拆联接5个子项目,分别研究后再归纳总结。

2)参阅其他《机械基础》或《机械设计基础》教材中的有关内容。

3)登录互联网,通过搜索网站查找到“机械设计基础网络课程”后参看有关内容.4)参看教学课件中的有关内容。

2.1键联接【实例l】普通平键联接(图2-2)中,强度较弱的零件工作表面被压溃。

【实例2】导向平键或滑键的工作面过度磨损。

【学习目标】-1)了解键联接的功用和类型。

2)熟悉普通平建联接的结构和标准。

3)掌握普通平建联接的选用和拆装。

【分析与探究】键联接主要用来实现轴和轴上零件(轮毂件,如齿轮、带轮等)的周向固定,以传递运动和转矩。

机械设计基础(曹井新)项目2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曹井新)项目2教案

授课教案No 授课内容任务2.1 平面连杆机构的认识一、复习10分钟复习上次课学习内容二、教师导课与课程学习:(1)学习提示, 教师介绍本任务的学习内容。

15分钟雷达天线俯仰机构、惯性筛驱动机构和飞机起落架收放机构是平面连杆机构的具体实例, 本任务通过对雷达天线俯仰机构、惯性筛驱动机构和飞机起落架收放机构的运动分析来认识平面连杆机构。

教师学习提示: 什么是平面连杆机构;什么是铰链四杆机构;铰链四杆机构中曲柄存在的条件。

(2)分小组学习: 40分钟2.1.1平面连杆机构1.平面连杆机构的定义若机构中所有构件为杆状或可以抽象为杆件, 构件间的相对运动均为平面运动并且只通过低副(转动副或移动副)连接, 称为平面连杆机构。

2.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由于平面连杆机构是面接触的低副连接, 所以其制造简便, 易于获得较高的制造精度, 耐磨损。

2.1.2铰链四杆机构1.铰链四杆机构的定义若平面四杆机构中所有的运动副均为转动副, 这样的平面四杆机构称为铰链四杆机构。

2.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如图所示的平面四杆机构中, 运动副全部是转动副, 这样的平面四杆机构称为平面铰链四杆机构, 简称为铰链四杆机构.铰链四杆机构有三种基本形式。

①曲柄摇杆机构铰链四杆机构中的两个连架杆一个为曲柄另一个为摇杆, 这样的铰链四杆机构称为曲柄摇杆机构。

②双曲柄机构铰链四杆机构中两连架杆均为曲柄, 这样的铰链四杆机构称为双曲柄机构。

学生发言汇报、记录学习笔记学生发言汇报并记录学习笔记阅读教材和PPT、分组讨论、撰写发言提纲、学生发言汇报, 课, 记录学习笔记No授课内容③双摇杆机构铰链四杆机构中两连架杆均为摇杆, 这样的铰链四杆机构称为双摇杆机构。

(3)任务实施10分钟【任务内容】: 对如图所示的雷达天线俯仰机构、惯性筛驱动机构和飞机起落架收放机构进行运动分析, 并指出它们分别是何种铰链四杆机构?雷达天线俯仰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

惯性筛驱动机构为双曲柄机构。

机械基础教案(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通用教材)

机械基础教案(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通用教材)

课时授课计划课时授课计划(第1页)时授课计划(第2页)课时授课计划(第3页)课时授课计划课时授课计划(第1页)讲授内容和过程方法与指导 §1-1 带传动的组成、原理和类型一、带传动的组成与原理 1、带传动的组成(1)—带轮(主动轮) (2)—带轮(从动轮) (3)—挠性带摩擦型带传动 啮合型带传动1—带轮(主动轮) 2—带轮(从动轮) 3—挠性带 2、带传动的工作原理以张紧在至少两轮上的带作为中间挠性件,靠带与带轮接触面间产生的摩擦力(啮合力)来传递运动和(或)动力。

3、带传动的传动比i机构的传动比——机构中瞬时输入速度与输出速度的比值。

带传动的传动比就是主动轮转速n 1与从动轮转速n 2之比:二、带传动的类型带传动 :摩擦型带传动、 啮合型带传动1122n i n时授课计划(第2页)讲授内容和过程方法与指导三、带传动的特点与其它传动形式相比较,带传动具有以下特点:(1)由于传动带具有良好的弹性,所以能缓和冲击、吸收振动,传动平稳,无噪声。

但因带传动存在滑动现象,所以不能保证恒定的传动比。

(2)传动带与带轮是通过摩擦力传递运动和动力的。

因此过载时,传动带在轮缘上会打滑,从而可以避免其它零件的损坏,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

但传动效率较低,带的使用寿命短;轴、轴承承受的压力较大。

(3)适宜用在两轴中心距较大的场合,但外廓尺寸较大。

⑷结构简单,制造、安装、维护方便,成本低。

但不适用于高温、有易燃易爆物质的场合。

四、带传动的维护为了延长使用寿命,保证正常运转,须掌握正确的使用与维护。

1.带传动在安装时,必须使两带轮轴线平行,轮槽对正,否则会加剧磨损。

安装时应缩小中心距后套上,然后调整。

2.严防与矿物油、酸、碱等腐蚀性介质接触,也不宜在阳光下曝晒。

3.为保证安全,带传动应加防护罩。

课时授课计划课时授课计划(第1页)讲授内容和过程 方法与指导 §1-2 V 带传动一、V 带及带轮V 带传动——由一条或数条V 带和V 带带轮组成的摩擦传动。

机械基础中职教案(4篇)

机械基础中职教案(4篇)

机械基础中职教案(精选4篇)机械基础中职教案篇一滑轮兄弟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通过实验研究定滑轮的作用,能够制定一个合理的动滑轮作用研究计划,并按照计划步骤进行研究。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乐于探究、注重科学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的意识。

3.科学知识: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通过对比分析,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作用的不同。

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教学难点试着用杠杆原理来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作用的不同。

器材准备学生材料:定滑轮和动滑轮各一个,铁架台、线、便签纸、钩码、测力计等。

(每组一份)老师材料:图片和视频资料(起重机上的滑轮)、学生材料一份、实验汇报表。

教学建议在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时,需要考虑到滑轮受到的摩擦力不能太大(两边的钩码不能挂得太多),否则实验效果会受到一定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演示升旗仪式。

2.旗杆上有什么装置能帮助我们比较容易地把旗子升上去?学生观察描述:旗帜是怎样升到旗杆顶上的?(有轮子)3.教师出示轮子,并介绍:安装在旗杆顶上的这种边缘有槽、能围绕轴转动的轮子叫做滑轮。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滑轮。

这种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二、旗杆顶部的轮子1.让我们模拟旗的装置,来研究旗杆顶部的轮子。

研究旗杆顶部的轮子模拟升旗你需要哪些材料?2.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实验探究(材料:定滑轮、铁架台、线、便签纸),试一试,当我们向下拉动绳子时,挂有旗子的那部分绳子会怎样运动?要求小组内每位学生拉一次,体会定滑轮的作用。

3.要把旗子升上去,却把拴着旗子的绳子往下拉。

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这有什么好处?(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使工作方便)4.使用定滑轮升旗或提起其他重物能不能不省力呢?为了弄清使用定滑轮省不省力,我们怎样来研究?(1)学生讨论。

(2)将滑轮挂在支架上,使其成为一个定滑轮。

机械基础全册教案[第四版]

机械基础全册教案[第四版]

机械基础(第四版)绪论(2课时)【导入】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机械,在日常生活中都随处可见(例如:螺钉、自行车、汽车、挖掘机),它通常有两类:一类是可以使物体运动速度加快的称为加速机械(自行车、飞机);一类是使人们能够对物体施加更大力的称为加力机械(旋具、机床)。

教学目标:1、本课程的性质、内容、特点及学习方法2、掌握零件、构件、机构、机器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和机器的组成3、掌握运动副的概念和分类教学重点难点:1、机器和机构的区分2、运动副的概念和分类一、课程概述1.课程性质机械基础就是来研究这些机械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为学习专业技术课培养专业岗位能力服务的。

2.课程内容它包括机械传动、常用机构、轴系零件及液压与气压传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3.课程任务学以致用。

二、机器、机构、机械、构件和零件1.零件和构件(1)零件:是机器及各种设备的基本组成单元(例如螺母、螺栓),有时也将用简单方式练成的单元件称为零件(如轴承)。

(2)构件:是机构中的运动单元体(如曲柄、连杆)。

(3)两者间的区别和联系区别:零件是制造单元,相互之间没有运动。

构件是运动单元,相互之间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联系:构件可以是一个独立的零件,也可以是由若干个零件组成2.机器和机构(1)机构:是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构件的组合,它是用来传递运动和力的构件系统(如带传动机构、齿轮机构)。

(2)机器:是人们根据使用要求而设计制造的一种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用来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与信息,从而代替或减轻人类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如电动机手机)。

(3)两者之间的异同点不同点:机器能代替人的劳动完成有用的机械工或实现能量转换,机构只能用来传递运动和力而不能做功或实现能量转换。

相同点:都是由构件组成;构件间都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3.机器的组成一台完整的机器,通常由四部分组成动力部分:作用是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以驱动机器各部分的运动。

执行部分(工作机构):机器中直接完成具体工作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一般力系向平面内任意一点的简化:
平面一般力系向平面内一点简化,得到一个主矢和一个主矩,主矢的大小和
方向与简化中心的选择无关。主矩的值一般与简化中心的选择有关。
作业布置
作业:P3113,14
主要 参考资料
《机械力学与机械设计》??郑增铭郭攀成主编
《机械原理》??孙桓主编
课后自我 总结分析
学生们理解了力矩的性质以及平面力偶系的合成和平衡。并且可以通过 实际题目进行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的运用,但是还需要通过 课后练习进行巩固。
第1章构件的静力分析
1•基本概念(力、刚体)
2•静力学公理
3•约束和约束反力
约束:能限制某些物体运动的其它物体。 约束反力(反力):约束对非自由体的作用。 反力的作用点 是约束与非自由体的接触点 反力的方向 总是与该约束所能限制的运动方向相反 反力的大小 总是未知的。在静力学中可以利用相关平衡条件求出约束反力。 约束的链约束 固定端约束
4•受力图
恰当地选取研究对象, 正确地画出构件的受力图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关键。画受
力图的具体步骤如下:
1•明确研究对象,画出分离体;
2•在分离体上画出全部主动力;
3•在分离体上画出全部约束反力。
作业布置
复习书中典型例题
主要 参考资料
《机械力学与机械设计》??郑增铭郭攀成主编
掌握力矩的定义,力矩的性质以及平面力偶系的合成和平衡。 运用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重点
难点
平面力偶系的合成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
教学进程
(含课堂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师生互动、 时间分配、 板书设计)
第1章构件的静力分析 力对点之矩
概念:力使物体产生转动效应的物理量称为力矩。产生转动的中心点称为 力矩中心(简称矩心),力的作用线到力矩中心的距离d称为力臂,力使物体
方法2:运用合力矩定理 求力矩。在工程实际中,有时力臂的几何关系较复 杂,不易确定时,可将作用力正交分解为两个分力,然后应用合力矩定理求原
力对矩心的力矩。
力偶及其性质
定义:作用在物体上的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相互平行的两个力称
为力偶。
平面力偶系的平衡
平面力偶系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
力偶系中各力偶矩的代数和等于零。
绕矩心转动的效应取决于力F的大小与力臂d的乘积及力矩的转动方向。 力对
点之矩用M0( F)来表示
合力矩定理: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对平面内任意一点之矩,等于其所有分力对
同一点的力矩的代数和
力对点之矩的求法
方法1:用力矩的定义式,即力和力臂的乘积求力矩。这种方法的关键在
于确定力臂d。需要注意的是,力臂d是矩心到力作用线的距离,即力臂必须 垂直于力的作用线。
个主矢和一个主矩。
空间力系平衡问题的平面解法:在工程中,常将空间力系投影到三个坐标平
面上,画出构件受力图的主视、俯视、侧视等三视图,分别列出它们的平衡方 程,冋样可解出所求的未知量。这种将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的研究方法, 称为空间问题的平面解法。
2•滑动摩擦
两物体接触表面间产生相对滑动或具有相对滑动趋势时所具有的摩擦。
《理论力学》???西工大编
课后自我 总结分析
编号.
由于在大一期间,冋学们已经上过建筑力学上册有关于理论力学的内容, 因此静力分析和平面汇交力系冋学们比较了解,本节课主要是起到复习和加 深知识点的作用,同学们对这节课的知识掌握的较好。
教 案
授课形式
课堂讲授
授课时间
课目课题
第1章构件的静力分析
教学目的 和要求
两物体表面间只具有滑动趋势而无相对滑动时的摩擦,称为静滑动摩擦(静摩
擦);接触表面间产生相对滑动时的摩擦,称为动滑动摩擦(动摩擦)。
摩擦角:全反力与法线间的最大夹角。
自锁:若主动力的合力FQ作用在锥体范围内,则约束面必产生一个与之等 值、反向且共线的全反力FR与之平衡。但无论如何增加力FQ,物体总能保
持平衡。全反力作用线不会超出摩擦锥的这种现象称为自锁。
作业布置

主要 参考资料
《机械力学与机械设计》??郑增铭郭攀成主编
《机械原理》??孙桓主编
课后自我 总结分析
编号.
学生们理解了力在空间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以及如何运用空间力系平 衡问题的平面解法。滑动摩擦是机械基础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在以后的教 学中应突出该内容,讲透使得学生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教 案
授课形式
课堂讲授
授课时间
课目课题
第2章 零件的变形及强度计算
教学目的 和要求
学习:?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拉(压)杆横截面的应力和变形计算;拉(压)
杆的强度计算;剪切的概念,挤压的概念;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
重点
难点
拉(压)杆的轴力和轴力图
拉(压)杆横截面的应力和变形计算
教学进程
(含课堂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师生互动、 时间分配、 板书设计)
编号:

第1次课学时2
授课形式
课堂讲授
授课时间
课目课题
第1章构件的静力分析
教学目的 和要求
掌握刚体静力学,平面机构的静力分析; 熟悉空间力系的平面解法。
重点 难点
受力图的绘制,平面机构的静力分析、力系的合成与平衡计算。 受力图的绘制,空间力系的平面解法。
教学进程
(含课堂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师生互动、 时间分配、 板书设计)
第1章构件的静力分析
1.空间力系
力在空间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 一次投影法:力F与三个坐标轴所夹的锐角分别为、卩、,则力F在三个轴
上的投影等于力的大小乘以该夹角的余弦
二次投影法:若已知力F与z轴的夹角为,力F和z轴所确定的平面与x轴 的夹角为,可先将力F在oxy平面上投影, 然后再向x、y轴进行投影。 空间力系的简化:与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方法一样,空间力系也可以简化为一
第2章 零件的变形及强度计算
一、拉伸和压缩
材料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其强度和变形方面所表现出来的 性能。它是通过试验的方法测定的,是进行强度、刚度计算和选择材料的重要
编号:

第3次课学时2
授课形式
课堂讲授
授课时间
课目课题
第1章构件的静力分析
教学目的 和要求
通过对本节内容的详细讲解,旨在让学生了解空间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其应用, 要求学生理解滑动摩擦的规律,摩擦角和自锁现象以及摩擦时物体的平衡问 题。
重点
难点
空间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其运用
摩擦角和自锁现象
教学进程
(含课堂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师生互动、 时间分配、 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