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近代史期末考试说明及知识点汇总
中国近代史期末重点
大学近代史期末重点整理 一、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近代史的起点?①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③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④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鸦片战争的影响(近代史开端的依据)社会性质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阶级矛盾(地主与农民)阶级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民族矛盾(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最主要矛盾)革命任务: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最主要的影响思想变化:开眼看世界二、鸦片战争的影响1、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由独立自主的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领土完整和独立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2.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战前——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战后——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随着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深入,成为最主要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3.中国革命任务的变化。
战前,中国革命的性质是农民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
从此,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总之,鸦片战争是中国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奴役的起点,它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化,它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中国近代史期末考试要点归纳
1.近代中国主要的矛盾:主要有中华民族与资本-帝国主义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2.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造成中国的贫穷与落后,阻碍中国近代化进程和现代化发展3.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灭亡中国这一图谋的破产的根本原因: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4.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动摇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有力地打击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显示了农民阶级的反抗精神和战斗力量。
失败原因是无法克服小生存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
启示是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5.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a兴办近代企业b建立新式海陆军c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6.评价洋务运动:7.戊戌维新运动的性质:资产阶级8.从鸦片战争前夕到辛亥革命前夕,中华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a“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b 喊出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的口号9.三民主义的内容:a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b民权主义-创立民国;c民生主义-平均地权10.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民主革命:a建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b制定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c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11.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我认为是失败的,因为并没有改变社会性质。
(我认为是成功的,因为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民主共和的思想从此日益深入人心。
)12.新文化运动的内容:(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主要代表人物:陈独秀,蔡元培,胡适,鲁迅,李大钊,刘半农,钱玄同,周作人影响:(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2)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
(3)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
(4)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
近代史期末复习资料(总结)
近代史期末复习资料(总结)近代史复习综述1、鸦⽚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为什么?1840年鸦⽚战争爆发,清政府战败。
1842年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是之后⼀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开端,例如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列强获取⼤量侵略特权,如:割占⾹港岛,破坏中国的主权和领⼟完整;外国船舰可在中国领海⾃由航⾏,破坏中国领海主权;外国⼈在华不受中国法律管束,享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协定关税,破坏中国关税主权等。
①随着⼊侵,中国社会性质发⽣了根本性变化,从封建主义社会逐步变成了变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中国的社会阶级发⽣了变化,战前中国社会主要是两⼤阶级: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战后出现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和⽆产阶级。
③社会主要⽭盾发⽣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盾,⽽战后主要⽭盾则包括封建主义和⼈民⼤众的⽭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盾复杂化。
④是⾰命任务发⽣变化,原先的⾰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命。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何表现?独⽴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版封建的中国。
①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逐步操控中国的财政、经济甚⾄政治,⽇益成为⽀配中国的决定性⼒量。
②中国的封建势⼒⽇益衰败并勾结外侵势⼒,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柱。
③中国⾃然经济基础遭破坏,但封建地主的⼟地所有制仍保持,成为中国⾛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④新兴的民族资本主经济产⽣但发展缓慢、⼒量软弱,且⼤部分与外侵和中封有联系。
⑤中国各地经济、⽂化和政治发展极不平衡。
⑥在资和封的双重压迫下,中国⼴⼤⼈民⽇益贫困且⽆政治权利。
3、近代中国(即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两对⽭盾及关系两对⽭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盾+封建主义和⼈民⼤众的⽭盾。
大学近代史期末考试说明及知识点汇总
1.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起止时间:1840--19492.现代中国历史和人民作出的四个重要选择。
①选择了马克思主义②选择了中国共产党③选择了社会主义④选择了改革开放3.了解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导致了近代中国经济的落后和人民贫困:(一)资本-帝国主义的本性使然(二)资本-帝国主义建立殖民体系的需要(三)中国封建社会的停滞与衰落为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提供了机遇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起点的原因:从1840年至1949年,中国逐步形成并加深地演变为为半殖民地办封建状态。
首先,半殖民地化了。
这是从政治主权角度看。
主权受侵犯,领土完整遭破坏,成了有其名无其实的国家。
其次,半封建化了。
这是从经济基础和经济解构角度看。
(1)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中国农业经济成为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个部分。
(2)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刺激下,中国城乡资本主义成产关系出现并有所发展。
中国的大门被西方的鸦片和大炮打开了,独立的封建的中国开始走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鸦片战争前的发展道路与鸦片战争后的发展道路完全不同。
4.了解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及主要矛盾、最主要的矛盾: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5.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注意区别两大历史任务和民主革命的任务(反帝反封建):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两大历史任务互相区别又紧密联系,只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要想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首先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了解中国人民民族意识的普遍觉醒:鸦片战争前大夫和一般中国人的观念:上朝天国。
鸦片战争后开始逐步变动,产生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其表现和过程是:(1)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维新思想产生:林则徐: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大一近代史期末复习知识点
大一近代史期末复习知识点
一、近代史概述
1. 近代史的起点和定义
2. 近代史的主要特征和阶段划分
3. 近代史对世界的影响
二、欧洲的近代史
1.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2. 经济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兴起
3. 工业革命与工业化进程
4. 殖民扩张与帝国主义竞争
5. 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
三、亚洲的近代史
1. 亚洲国家的独立运动和民族解放斗争
2. 亚洲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3. 二战后的亚洲局势与地区冲突
四、美洲的近代史
1. 美国独立与新民主主义国家建立
2. 美洲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与民主化运动
五、非洲的近代史
1. 非洲国家的独立斗争与后殖民化进程
2. 非洲国家的发展与困境
六、近代史的思想变革
1. 启蒙运动与理性主义
2. 人权思想与平等主义
3. 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兴起
4. 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的发展
七、近代史的科技与文化
1. 科学革命与文化变革
2. 工艺技术的进步与社会影响
3. 近代文学、艺术与音乐的发展
八、近代史的国际关系
1. 欧洲列强的争霸与协商体系
2. 冷战与东西方对立
3. 联合国及其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4. 全球化与跨国公司
九、近代史的教育与人文精神
1. 近代史教育的意义与目标
2. 近代史思考与人文精神的启迪
以上是大一近代史期末复习的一些重要知识点,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系统学习和理解,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掌握近代史的发展脉络和各个时期的重要事件。
祝你复习顺利,取得优异的成绩!。
大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2年期末考试重点
大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2年期末考试重点
1、资本-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侵略战争和进行武力威胁等,割占中国大片领土,强占中国租界,强租中国港湾,并且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
2、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1860年,又通过中英《北京条约》,割去香港岛对岸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
3、1849年,葡萄牙武力强占澳门半岛:1887年,胁迫清政府订立《中葡和好通商条约》,允许葡萄牙“永居管理澳门”。
4、俄国于1858年胁迫黑龙江将军奕山与之签订《瑷珲条约》,割去黑龙江以北60万平方公里领土: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领土:1864年,强迫清政府签订《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去中国西北44万平方公里领土;1881年,通过《改订伊犁条约》和5个勘界议定书,割去中国西北7万多平方公里领土。
5、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
近代史纲要期末考试要点总结与详解
1.你对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是怎样认识和理解的?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造成了,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3分)。
其中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2分)。
当帝国主义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时,中国内部各阶级,能够暂时地团结起来进行民族战争。
而当帝国主义与中国的反动统治阶级结成同盟,阶级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
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近代以来的中国革命,也是在这些主要矛盾的基础之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2分)。
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极其相互关系?答: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始终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6分)。
两大任务的关系:第一个任务是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社会制度,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3分)第二个任务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发展生产力。
只有取得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才能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
革命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生产力。
(3分)两大任务的主题、内容不一样,既不能互相替代;又息息相关,不能分离。
二者缺一不可。
前者为后者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条件,后者是前者的必然趋势和根本目的。
(3分)2.近代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它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历史教训?答: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封建制度本身的落后,高度的集权专制造成的政治腐败,闭关锁国政策,以及避战求和、害怕抵抗等。
(6分)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
中国近代史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中国近代史期末考试复习重点一、辛亥革命及其影响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新纪元的开始。
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辛亥革命的原因与影响辛亥革命的爆发与中国封建社会的腐败、清朝政府的倒行逆施等原因密切相关。
这次革命导致清朝的灭亡,结束了约两千年的封建帝制统治,奠定了现代中国国家形式的基础。
辛亥革命的成功对于中国社会的进步、民主思潮的兴起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此外,辛亥革命对于整个亚洲国家的独立解放运动也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2. 辛亥革命的主要人物与组织辛亥革命中,有一些重要的人物和组织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其中,孙中山被誉为辛亥革命的伟大领导者,他提出了“三民主义”思想,并于中华民国成立后担任临时大总统。
此外,共和党、同盟会、光复会等组织也是辛亥革命的重要力量。
二、五四运动及其影响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爱国运动,发生在1919年。
这次运动对于中国的文化、教育、政治等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标志着现代中国的觉醒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 五四运动的原因与影响五四运动的爆发源于对于巴黎和会上对于中国利益的不公,以及对于列强在中国的干涉的不满。
运动发起者强调民主与科学,声援理性和现代价值观。
运动推动了中国文化的革新,鼓舞了国民自尊心,培养了新一代的爱国青年,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2. 五四运动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五四运动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文化的革新和现代化的进程。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民主、科学、自由”的口号,呼吁摒弃旧的封建文化,推崇新的科学精神,发扬民主思想。
这种文化运动对中国的文学、艺术和教育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抗日战争及其意义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伟大战争,发生在1937年至1945年,旨在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入侵。
这场战争对于中国和整个世界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大学期末考试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2)0204192334
简答题 1、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危机的表现? 清朝乾隆后期也出现前朝的“周期律”,开始由盛而衰。
其表现有五个方面,期中三个方面是前所有的,如,政治上,中央集权强化,官制废弛,官僚整体性腐败腐化。
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地租高利贷加重,无地少地农民增加,农民生活困苦不堪。
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
八旗军、绿营兵腐化无战斗力。
思想文化上,带着满族异族统治的味道,大兴文字狱,压制异端,万马齐喑。
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状态。
清朝的危机其实与前面各个封建王朝一样,出现了改朝换代的迹象,但历史已经没有给中国建立另一个封建王朝的机会。
大的世界参照系已经变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到 来,将改变中国命运。
2、为什么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从1840年至1949年,中国逐步形成并加深地演变为为半殖民地办封建状态。
首先,半殖民地化了。
这是从政治主权角度看。
主权受侵犯,领土完整遭破坏,成了有其名无其实的国家。
其次,半封建化了。
这是从经济基础和经济解构角度看。
(1)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中国农业经济成为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个部分。
(2)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刺激下,中国城乡资本主义成产关系出现并有所发展。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有哪些? (1)资本帝国主义掌控中国经济和政治命脉,决定并支配中国。
(2)中国封建势力已经与侵略者勾结一体,是列强压迫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自然经济虽遭破坏,但地主土地所有制仍存。
(4)中国资本主义虽然产生并有一定发展,但始终软弱,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
(5)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中国内部不统一。
这与资本—帝国主义争斗和间接控制、与中国地方性农业经济基础上的地方割据、中国地域广大等有关。
(6)中国人民政治权力和生活极端贫困化。
4、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 (1)分作上层和中下层。
大一近代史期末知识点
大一近代史期末知识点近代史是一门研究近代以来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发展演变的学科。
它以近现代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于我们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大一近代史的期末考试知识点进行整理,帮助同学们复习备考。
1. 世界近代史概述a. 近代史的时期划分和特点b. 近代史的主要事件和发展趋势2. 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a. 工业革命及其对社会的影响b.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和演变c. 资本主义的政治思想和制度3. 反封建和民族独立运动a. 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启蒙思想的兴起b. 法国大革命及其对世界的影响c. 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和发展4. 殖民地与帝国主义a. 殖民地的形成和殖民主义的特点b. 殖民地经济的剥削和殖民地民族反抗c. 帝国主义的发展和扩张5.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a.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和战争过程b.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c.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和平安排和战后重建6. 俄国十月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a. 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和发展b. 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挑战c.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7. 泛亚主义与中国近代史a. 泛亚主义的思想和兴起b. 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和变革c. 中国近代史的主要事件和人物8.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a.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战争过程b.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果和世界格局的重新调整c. 冷战的兴起和国际关系的紧张局势9. 当代世界的发展和挑战a. 全球化的趋势和影响b. 新技术的革新和信息社会的兴起c. 当代世界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应对策略以上是大一近代史期末考试的主要知识点。
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整理和复习,注重理解和记忆关键事件、人物和发展趋势。
同时,也要关注世界历史与中国历史的联系与关系,了解不同国家的发展轨迹和交流互动。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认真的复习和准确的把握知识点,取得优异的成绩。
中国近代史期末重点
中国近代史期末重点一、名词解释1.《南京条约》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
《南京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标志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马关条约》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
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马关条约》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3.《辛丑条约》1901年,清政府与英、美、俄、日、法、德、意、奥、西、比、荷十一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条约的主要内容有: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共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4.闭关锁国政策明清为了维护自身封建统治在对外关系上采取的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和贸易的措施,亦称“海禁”。
在清朝这项政策更加严格。
其内容主要有实行一口通商、“公行”制度、防范夷人等。
其实质是封建自然经济的反映。
长期实行闭关政策的确在一定程度起到了抑制西方资本主义殖民侵略的作用,但是从长远和全局作用来看,它阻碍了必要的中外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束缚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西方。
5.三角贸易三角贸易:鸦片的激增导致三角贸易的出现。
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考试解析重点
1、列强侵略中国带来的危害一:经济:1控制中国通商口岸2:剥夺中国海关主权3开设洋行,垄断性的经营进出口贸易4在中国开设工厂,银行,修铁路----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二:文化:他们借助不平等条约获得了在中国的传教权, 又在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下, 在中国建教堂、派传教士、办学校、创报刊、办医院。
他们以传教为名, 为侵略者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上控制和掠夺中国效力。
1.建立教会、教堂, 破坏中国传统的宗教氛围,派遣传教士进行各种侵略活动。
2.建立教会学校,培养其殖民人才以造就为其服务的知识界,。
3.创办报刊, 为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制造舆论。
4.开办“慈善机构”,破坏中国的传统文化氛围,并将其文化侵略披上合5.盗取文物,在半殖半封社会,西方列强盗取中国文物不胜枚举。
三:军事:1:依仗先进武器和军事技术进行武力威胁,发动侵略战争 2武装干涉中国内政,派兵镇压中国革命3大肆屠杀中国人民4掠夺中国大片领土5:勒索赔款,掠夺财富四:政治1:控制中国内政外交,复制在华代理人2:享有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中国人民遭受欺凌, 3把持海关,勾结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和爱国运动 4支持军阀割据,对华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
2、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失败的原因是?原因:首先,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其次,近代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再者,当时的政府无法发动也不敢发动人民群众进行抗争。
教训:第一,在中国近代,要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富强,必须改变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第二,落后就要挨打,要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需要在科学技术方面奋起直追,增加国家的综合实力。
3、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原因?答:( 1 )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正是包括义和团在内的中华民族为反抗侵略所进行的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战斗,才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灭亡和瓜分中国的图谋。
近代史 期末考试要点浓缩版
上篇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三、近代中国的基本矛盾和历史任务(一)近代中国的基本矛盾及其关系1.基本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2.相互关系:两大基本矛盾互相交织,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二)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及其关系{两大任务}1.历史任务: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2.相互关系: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有利维护民族独立、促进人民解放。
3. 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必由之路: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中国工人阶级最早出现于19世纪40至5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第一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一军事侵略1、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2、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3、中法战争:《中法新约》4、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二、政治控制•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三、经济掠夺⏹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四、文化渗透❖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第三节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的觉醒一.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1社会制度的腐败清王朝从皇帝到贵族,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不懂御敌之策,官员贪污腐化,克扣军饷,将帅贪生怕死,临阵逃脱,为了私利,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害怕人民群众,压制、破坏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2经济技术的落后军队的武器装备落后,素质低,战斗力弱。
二.民族意识的觉醒⏹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历史灾难,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又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
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了,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普遍觉醒了。
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提出⏹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是世界的第一人,禁烟期间,他组织翻译了西方书刊,编成《四洲志》,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成《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大学历史近代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大学历史近代史知识点归纳总结近代史是大学历史中重要的一个部分,涵盖了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末的众多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
下面将对近代史的各个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1.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近代史的重要标志,标志着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工业革命起源于英国,随后迅速扩展到整个欧洲和其他国家。
工业革命带来了机械化生产、大规模工厂、城市化以及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
2. 封建制度的瓦解近代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封建制度的瓦解。
欧洲各国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逐渐废除了封建特权制度,并实现了广泛的社会和政治改革。
这一过程中,资本主义逐渐取代了封建主义,民主制度和人权意识开始兴起。
3. 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近代史还充斥着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事件。
欧洲国家在列强竞争的推动下,通过殖民和帝国扩张来获取资源和势力范围。
这导致了殖民地的大规模剥削和压迫,以及国家间的紧张对峙和冲突。
4. 世界大战20世纪的近代史,两次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由帝国主义野心、经济紧张和各国冲突引起的。
这场战争导致了大量人员伤亡和经济崩溃,并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伏笔。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纳粹德国的侵略行为引发的,又使整个世界卷入战争的漩涡。
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体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联合国成立,冷战紧张局势形成。
5. 冷战与超级大国对抗冷战是二战后国际关系的主导框架。
冷战时期,主要由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领导的两个阵营,分别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意识形态,进行着全球范围内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对抗。
这段历史时期充满了核军备竞赛、间谍活动和代理战争,以及西方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对立。
6. 民主化和全球化冷战结束后,民主化和全球化成为近代史的新趋势。
苏联解体和社会主义国家的转向市场经济,以及国际贸易和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全球化进程。
与此同时,许多国家在民主制度和人权保护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恐怖主义和环境问题。
中国近代史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此发生重大转折。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林则徐虎门销烟“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3.《南京条约》主要内容: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史称“五口通商”),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香港岛给英国。
还与英国签订《望厦条约》。
4.中法签订了《黄埔条约》。
中美签订了《望厦条约》。
5.《马关条约》主要内容: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及澎湖列岛;赔偿军费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6.《辛丑条约》主要内容:赔款四亿五千万两;7.控制中国海关近46年之久的是英国赫德。
8.两对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9.两大历史任务: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10.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有利维护民族独立、促进人民解放。
【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前提,后一任务是前一任务的必然要求和最终归宿以及根本保证。
】11.——————————————————————————————————12.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方式: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13.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美国:来晚了,提出“门户开放”。
14.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1)显示了中国人民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反侵略的坚强决心。
(2)打乱了列强共同瓜分中国的侵略计划,使帝国主义认识到“瓜分中国一事,实为下策”,而不得不采取“以华制华”的政策。
(3)动摇了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清政府的统治,客观上推动了清末新政。
近代史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答: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国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新的阶级和新的思想。
因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答:(1)在错综复杂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而前一个是主要矛盾。
(2)在两种矛盾的作用下,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转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一下一些基本特征:①、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控制了中国的政治②、中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压迫奴役中国人民。
③、中国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但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阻碍着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
④、所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存在,但势力很弱。
⑤、政治势力不统一,各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
⑥、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任务及其相互关系?答: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解放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因为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它们控制中国经济财政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压迫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
大一期末-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题知识点
近代史复习资料1.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谋未能实现的原因是什么?答:1)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2)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中华民族为反抗侵略所进行的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战斗,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灭亡和瓜分中国的图谋。
2.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是什么?答:1)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2)相互关系: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第一,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前提。
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争得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3.简述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答: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4.简述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答:1)创办军事工业。
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等。
2)创办民用工业。
洋务派在后期打出“求富”口号创办民用工业。
3)筹划海防。
到19 世纪80 年代中期,近代海军初步建成,包括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4)创办新式学堂。
1862 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此外,还在各地开办了一些科技学堂和军事学堂。
5)为了培养人才,洋务派还有计划地向西方国家派遣留学生。
5.简述维新变法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答:1)19 世纪90 年代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
2)甲午战争的惨败,造成了新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
3)在内忧外患的冲击和中西文化的碰撞过程中,人们逐步形成了一个共识: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
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1)“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而“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2)设国务总理,作为作为政府首脑。
内阁辅佐大总统作为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设法院,行使司法权;设参议院为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参议院还有弹劾大总统和国务员的权力3)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享有人身、财产、集会、结社、出版、言论等自由,享有请愿、陈述、考试、选举与被选举等民主权利。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大学生期末考试必背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
其中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是中国的近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的现代史。
2.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派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3.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
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4.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5.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6,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两个主要方面: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一是经济技术的落后。
7.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8.在《海国图志》中,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9.在甲午战争后,严复翻译了《天演论》(1898年正式出版)。
他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这种危机意识和民族意思提供了理论依据。
10.孙中山1894年11月在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是就指出:“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久垂涎于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饶。
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
有人心中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
”由此,他喊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11.《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12.在天京事变中,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先后被杀,翼王石达开率部出走败亡。
天京事变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大学近代史知识点总结
大学近代史知识点总结中国近代史是指自 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至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段时期的历史。
这是一段充满屈辱、抗争与变革的历史,也是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重要阶段。
以下是对大学近代史知识点的总结。
一、鸦片战争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1840 年,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
这场战争以中国的失败告终,并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条约规定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偿巨额赔款,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还规定了协定关税等条款。
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政治上,中国的主权受到严重侵犯;经济上,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二、太平天国运动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矛盾激化,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日益激烈。
1851 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立了“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
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试图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但由于其空想性和绝对平均主义,未能付诸实践。
后期,洪仁玕提出了《资政新篇》,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但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限制,也未能实现。
太平天国运动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它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者,显示了农民阶级的巨大力量。
三、洋务运动19 世纪 60 年代至 90 年代,清政府中的一些有识之士发起了一场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
他们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建立新式海军、开办新式学堂等。
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如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同时,也创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等。
洋务运动还筹建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但由于其本质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社会制度,最终以失败告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起止时间:1840--19492.现代中国历史和人民作出的四个重要选择。
①选择了马克思主义②选择了中国共产党③选择了社会主义④选择了改革开放3.了解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导致了近代中国经济的落后和人民贫困:(一)资本-帝国主义的本性使然(二)资本-帝国主义建立殖民体系的需要(三)中国封建社会的停滞与衰落为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提供了机遇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起点的原因:从1840年至1949年,中国逐步形成并加深地演变为为半殖民地办封建状态。
首先,半殖民地化了。
这是从政治主权角度看。
主权受侵犯,领土完整遭破坏,成了有其名无其实的国家。
其次,半封建化了。
这是从经济基础和经济解构角度看。
(1)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中国农业经济成为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个部分。
(2)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刺激下,中国城乡资本主义成产关系出现并有所发展。
中国的大门被西方的鸦片和大炮打开了,独立的封建的中国开始走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鸦片战争前的发展道路与鸦片战争后的发展道路完全不同。
4.了解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及主要矛盾、最主要的矛盾: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5.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注意区别两大历史任务和民主革命的任务(反帝反封建):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两大历史任务互相区别又紧密联系,只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要想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首先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了解中国人民民族意识的普遍觉醒:鸦片战争前大夫和一般中国人的观念:上朝天国。
鸦片战争后开始逐步变动,产生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其表现和过程是:(1)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维新思想产生:林则徐: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魏源:编辑《海国图志》,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期国家富强来抵御外国侵略。
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西放的先河。
洋务运动中有马建忠、王韬、郑观应等的早期维新思想,主张变革封建专制制度。
(2)救亡图存与振兴中华的口号喊出: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严复《救亡决论》喊出了“救亡”口号,康有为亦要求中国人发愤自救。
孙中山兴中会成立时喊出了“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
(3)近代以来志士仁人,就是在怀着强烈危机感和民族意识下,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大旗下,探索挽救中华民族的道路的。
中国各个阶级的历史活剧就此上演。
6.了解《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中心内容:《天朝田亩制度》——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资政新篇》——中国第一部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社会发展方案。
7.了解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1、打击清王朝统治。
2、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3.对国家出路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4.打击外国侵略势力。
太平天国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贸易。
5.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它和亚洲其他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8.了解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性质和目的: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体西用”可以简要概括为:以中国封建制度作为根本,利用西方“长技”,为维护和巩固封建制度服务。
性质目的:洋务运动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一次应变和自救运动。
9.了解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1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2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突破洋务运动“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主张用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制度。
)3更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维新派大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自由平等、社会进化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和纲常礼教,掀起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潮流。
京师大学堂的创办成为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发端。
)10.了解孙中山是中国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的人:孙中山在中国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
从根本上说,近代中国的革命是被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逼迫出来的,中国革命的许多先驱者也曾尝试采取和平的手段来推进中国的变革与进步。
1894年孙中山的改良方案被李鸿章拒绝后,开始走向革命。
1894年11月,他在檀香山成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11.了解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革命,但没有从正面鲜明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没有明确地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对象。
)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政治革命,核心,但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社会革命,但脱离了中国的实际,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初步描绘出中国还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12.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13.了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是从孙中山开始的。
14.了解辛亥革命的性质、历史意义:辛亥革命的性质: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意义: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教材P65):1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3推动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禁锢思想进步的闸门。
4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5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15.了解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没能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16.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口号,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五四运动前后两个阶段宣传内容的不同。
17.了解李大钊是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18.了解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9.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20.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1.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22.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2.中国人民从此有了一个先进的坚强的政党作为凝聚自己力量的领导核心,中国革命的局面就开始从根本上改变了。
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它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制定了正确的革命纲领和各种策略,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
结合20世纪初发生在世界和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理解中国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其中,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为综合分析题出题范围,教材P99-101。
)20世纪初发生在世界的重大历史事件主要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发生在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主要包括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中国的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是经过长期的艰苦的探索之后作出的一种选择。
近代以来,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在实践中一再碰壁,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使人们陷入了深深的绝望、苦闷和彷徨之中(P95)。
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和科学,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P97)。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打破了人们对西方资本主义道路的幻想。
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人看到了民族解放的新希望,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走上马克思主义的道路。
十月革命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把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三点原因,P99-100)十月革命以后,产生了一批赞成俄国十月革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社会主义开始在中国形成一股有相当影响的思想潮流。
在中国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李大钊。
(P100)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显示了伟大的力量,使得初步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开始到工人中去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五四运动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蓬勃兴起,马克思主义开始在知识界中得到传播,那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经过各自的摸索,走上马克思主义的道路。
(P103-104)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面貌一新,成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强大力量。
(P113)了解中共二大和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1922年7月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革命纲领:最高纲领: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
最低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23.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合作的政治基础: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标志,新三民主义——国共两党合作的基础,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形成。
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24.了解国共合作所领导的“大革命”的含义:1925年至1927年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比之以往任何一次革命,包括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群众的动员程度更为广泛,斗争的规模更加宏伟,革命的社会内涵更其深刻,因此被称作大革命。
25.了解国民党政权的性质:第一,维护帝国主义的利益。
第二,地主土地所有制在中国社会经济活动和土地关系中仍居统治地位。
第三,逐步形成了以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和陈果夫为代表的官僚资本,逐渐控制了全国的经济命脉26.了解八七会议的内容及意义:1927年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方针,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
会上,毛泽东提出“须知政权是从由枪杆子中取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