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电流

合集下载

分子电流假说是否正确

分子电流假说是否正确

分子电流假说是否正确
分子电流假说是指物质中存在着微观的分子运动,并且这些分子的运动会导致电流的产生。

根据分子电流假说,当外加电场作用于物质中的分子时,分子会因此发生位移,从而形成电流。

这一假说是关于电流形成机制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对于理解电流的产生和传输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分子电流假说并非是完全正确的。

事实上,电流的产生和传输并不仅仅依赖于分子的运动。

除了分子的位移外,电流的形成还涉及到电子的运动。

在导体中,电子是负电荷的载体,它们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会形成电流。

而分子主要参与到导体的结构和导电性质中,对电流的产生和传输影响较小。

尽管分子电流假说并非完全正确,但它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液体和气体中的离子导电,分子的运动确实会直接参与到电流的形成中。

此外,在一些非金属材料中,如半导体和电解质,分子和离子的运动对电流的产生和传输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在特定的研究领域中,分子电流假说仍然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分子电流假说是关于电流形成机制的一个重要假说,但并非是完全正确的。

电流的产生和传输不仅仅依赖于分子的运动,还涉及到电子的运动。

在特定的情况下,分子的运动确实会对电流起到一定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分子和电子的运动机制,来更好地
理解和描述电流的产生和传输过程。

6.1分子电流观点详解

6.1分子电流观点详解

• 磁化(magnetization)
– 在外磁场的作用下,原来没有磁性的物质,变得具有磁 性,简称磁化。磁介质被磁化后,会产生附加磁场,从 而改变原来空间磁场的分布
一 分子环流
问题的提出 – 为什么物质对磁场有响应 – 为什么不同类型的物质对磁场有不同的响应 – 与物质内部的电磁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 两种微观模型 ━ 磁荷观点 类比电荷 ━ 分子环流 物质的磁性起源于原子的磁性 ━ 原子磁性 量子力学 ━ 严格的磁学理论必须建立在量子力学基础上
两种微观模型 J 磁极化强度
四 磁化规律 * 两种微观模型 分子电流 磁荷 * 正确认识模型 等效 但赋予 B, H 的物理 意义不同
四 磁化规律 * 两种微观模型 分子电流 磁荷 * 正确认识模型 等效 但赋予 B, H 的物理 意义不同 M H * 分子电流观点中 M B,
在磁介质中划出任意宏观面 S 来考察:令其
边界线为L,则介质中的分子环流分为三类
• 不与S相交 • 整个为 S 所切割,即分子 电 流与S相交两次 • 被 L 穿过的分子电流,即 与 S相交一次 • 只有第三种情形对电流有 贡献, 在 L 上取线元 dl 为轴线, a 为底 作柱体,凡中心处在V内的分子 环流都为dl所穿过,共有分子数
磁化的描述
M I ' B B 0 B' 描 绘 磁 化
• 三者从不同角度定量地描绘同一物理现象 ——磁化,之间必有联系,这些关系—— 磁介质磁化遵循的规律
3 磁化强度矢量与磁化电流的关系
• 磁化强度矢量沿任意闭合回路L的积分等于 通过以L为周界的曲面S的磁化电流的代数 和,即
对同性电荷的稳定性、电荷的量子化、轻子结构、轻 子和强子的统一组成、轻子和夸克的对称等难题等,都 能给以较好的解释。不仅对电磁理论而且对整个物理学 的基础理论都有巨大的影响。

高中物理最基础考点考点安培分子电流假说1

高中物理最基础考点考点安培分子电流假说1

考点25 安培分子电流假说安培分子电流假说(选修3-1第三章:磁场的第三节几种常见的磁场)★★○○1、安培的分子电流假说:由法国科学家安培根据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规律提出的。

2、内容:安培认为,在原子、分子等物质微粒的内部,存在着一种电流——分子电流。

分子电流使每个物质微粒都成为微小的磁体,它的两侧相当于磁体的两极。

1、用假说解释磁化:一条铁棒未被磁化时,内部分子电流的取向是杂乱无章的,它们的磁场互相抵消,对外不显磁性;当铁棒受到外界磁场作用时,各分子电流的取向变得大致相同,铁棒被磁化,两端对外显示出较强的磁作用,形成磁极。

2、用假说解释高温或撞击消磁现象:磁体受到高浊或猛烈撞击时会失去磁性,这是因为激烈的热运动或震动使分子电流的取向又变得杂乱无章了,故会失去磁性。

例:关于磁现象的电本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磁与电紧密联系,有磁必有电,有电必有磁B。

不管是磁体的磁场还是电流的磁场都起源于电荷的运动C. 永久性磁铁的磁性不是由运动电荷产生的D. 根据安培假说可知,磁体内分子电流总是存在的,因此,任何磁体都不会失去磁性【答案】B【精细解读】运动的电荷才会产生磁场,静止的电荷不会产生磁场,所以并不是有电就有磁,故A错1.关于分子电流,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电流假说最初是由法国学者法拉第提出的B.分子电流假说揭示了磁铁的磁场与电流的磁场具有共同的本质,即磁场都是由电荷的运动形成的C.“分子电流”是专指分子内部存在的环形电流D.分子电流假说无法解释加热“去磁”现象【答案】B【精细解读】分子电流假说最初是由安培提出来的,A错误,“分子电流”并不是专指分子内部存在环形电流的,分子电流假说揭示了磁铁的磁场与电流的磁场具有共同的本质,即磁场都是由电荷的运动形成的,所以C错误B正确,加热去磁现象可以根据分子电流假说解释,构成磁体的分子内部存在一种环形电流-—分子电流通常情况下磁体分子的分子电流取向是杂乱无章的,它们产生的磁场互相抵消,D错误2、一根软铁棒放在磁铁附近被磁化,这是因为在外磁场的作用下()A。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难点_理解【分子电流假说】的主要内容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难点_理解【分子电流假说】的主要内容
人教版物理选修3-1第三章 磁场 3几种常见的磁场
理解【分子电流假说】的主要内容
制作:华渔学研中心学研二部理综处 时间:2018它们的磁场是否有什么联系?
类比
教学过程
通电螺线管使小磁针发生偏转,对小磁针有力的作用。
通电前
通电后
通过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
教学过程
条形磁铁使小磁针发生偏转,对小磁针有力的作用。
放入前
放入后
条形磁铁周围存在磁场。
教学过程
螺线管周围 存在磁场
电流产生磁场
线圈中有电流通过
教学过程
条形磁铁周 围存在磁场
电流产出磁场
磁铁内部存在电流
教学过程
分子电流假说的主要内容:
为了说明磁场都是由运动电荷产生的,安培认为在原 子、分子等物质微粒内部存在着一种环形电流——分 子电流,分子电流使每个物质微粒都成为一个微小磁 体,它的两侧相当于两个小磁极。

分子电流假说

分子电流假说

分子电流假说为了解释永磁和磁化现象,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安培认为,任何物质的分子中都存在着环形电流,称为分子电流,而分子电流相当一个基元磁体。

当物质在宏观上不存在磁性时,这些分子电流做的取向是无规则的,它们对外界所产生的磁效应互相抵消,故使整个物体不显磁性。

在外磁场作用下,等效于基元磁体的各个分子电流将倾向于沿外磁场方向取向,而使物体显示磁性。

磁现象和电现象有本质的联系。

物质的磁性和电子的运动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

乌伦贝克与哥德斯密特最先提出的电子自旋概念,是把电子看成一个带电的小球,他们认为,与地球绕太阳的运动相似,电子一方面绕原子核运转,相应有轨道角动量和轨道磁矩,另一方面又绕本身轴线自转,具有自旋角动量和相应的自旋磁矩。

施特恩-盖拉赫从银原子射线实验中所测得的磁矩正是这自旋磁矩。

(现在人们认为把电子自旋看成是小球绕本身轴线的转动是不正确的。

)电子绕原子核作圆轨道运转和绕本身的自旋运动都会产生电磁以太的涡旋而形成磁性,人们常用磁矩来描述磁性。

因此电子具有磁矩,电子磁矩由电子的轨道磁矩和自旋磁矩组成。

在晶体中,电子的轨道磁矩受晶格的作用,其方向是变化的,不能形成一个联合磁矩,对外没有磁性作用。

因此,物质的磁性不是由电子的轨道磁矩引起,而是主要由自旋磁矩引起。

每个电子自旋磁矩的近似值等于一个波尔磁子。

是原子磁矩的单位,。

因为原子核比电子重2000倍左右,其运动速度仅为电子速度的几千分之一,故原子核的磁矩仅为电子的千分之几,可以忽略不计。

孤立原子的磁矩决定于原子的结构。

原子中如果有未被填满的电子壳层,其电子的自旋磁矩未被抵消,原子就具有“永久磁矩”。

例如,铁原子的原子序数为26,共有26个电子,在5个轨道中除了有一条轨道必须填入2个电子(自旋反平行)外,其余4个轨道均只有一个电子,且这些电子的自旋方向平行,由此总的电子自旋磁矩为4 。

磁介质(一)——分子电流观点资料课件

磁介质(一)——分子电流观点资料课件
磁矩
磁介质内部所有磁偶极子的矢量和。
磁介质的分类
顺磁质
在磁场作用下,原子或分子的 磁矩倾向于沿外磁场方向排列 ,导致宏观上表现出较弱的磁
性。
抗磁质
在磁场作用下,原子或分子的 磁矩倾向于与外磁场方向相反 排列,导致宏观上表现出较弱 的磁性。
铁磁质
在磁场作用下,原子或分子的 磁矩倾向于与外磁场方向一致 排列,导致宏观上表现出较强 的磁性。
磁性传感器
磁力计
用于测量磁场强度和方向,常用于导航、地质勘探和物理实验等 领域。
电流传感器
检测电流产生的磁场,用于监测和控制电流。
磁性开关
利用磁性材料的位置变化来控制电路的通断,广泛应用于自动化设 备和安全系统。
磁性治疗与医疗设备
磁疗
01
利用磁场作用于人体,产生微弱电流以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
环等。
磁介质(一)——分子 电流观点资料课件
目 录
• 磁介质的定义与分类 • 分子电流观点的基本理论 • 磁介质的磁化过程 • 磁介质的磁化特性 • 磁介质的磁化理论模型 • 磁介质的实际应用
01
磁介质的定义与分类
磁介质的定义
磁介质
能够被磁场磁化的物质。
磁化
在外磁场的作用下,磁介质内部磁偶极子的取向 趋于一致,形成宏观磁矩。
反铁磁质
在磁场作用下,原子或分子的 磁矩倾向于相互抵消排列,导 致宏观上表现出较弱的磁性。
02
分子电流观点的基本理 论
分子电流观点的提
安培
最早提出分子电流观点,认为磁 性物质内部存在分子电流,是磁 性的根源。
洛伦兹
进一步发展了安培的观点,认为 不仅磁性物质内部存在分子电流 ,而且非磁性物质在磁场中也会 产生分子电流。

安培分子电流假说解读

安培分子电流假说解读

3.磁性材料有着广泛的应用,不同的磁性材料应 用于不同的场合.
例:一根软铁棒放在磁铁附近被磁化, 这是因为在外磁场的作用下( )
A.软铁棒中产生了分子电流 B.软铁棒中分子电流消失 C.软铁棒中的分子电流取向变得杂乱无章
D.软铁棒中的分子电流取向变得大致相同
解析:
软铁棒未被磁化时,内部各分子电流的取向 是杂乱无章的,它们磁场相互抵消,对外不显 磁性,铁棒被磁化,两端 对外显示出较强的磁性.
2.磁性材料的分类 (1)根据物质在外磁场中表现出的特性来分,可粗 略地分为三类:顺磁性物质,抗磁性物质,铁磁性 硬质. ①弱磁性物质:顺磁性物质和抗磁性物质称为驻磁 性物质. ②强磁性物质:铁磁性物质称为强磁性物质.
③物质磁性差异的原因:物质结构的差异性.
(2)根据磁化后去磁的难易程度来分,可分为两类: 软磁性材料,硬磁性材料 ①软磁性材料:磁化后容易去磁的材料叫软磁性 材料,剩磁较小. ②硬磁性材料:磁化后不容易去磁的材料叫硬磁 性材料,剩磁较大. ③根据组成磁性材料的化学成分来分,常见的有 两大类:金属磁性材料,铁氧体.
原子结构理论证实分子电流是存在的,不 因为被磁化而产生或消失. 所以,正确选项为D
小结:
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对一些磁现 象做出了解释,不同的磁性材料有不同的 应用.
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制作
2004.03
3.分子电流假说的验证
(1)能解释一些磁现象. ①软铁棒被磁化:各分子电流的取向由杂乱 变得大致相同. ②磁体受到高温或猛烈敲击会失去磁性:分 子电流的取向由大致相同变成杂乱.
(2)近代的原子结构理论证实了分子电流的存在. 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理论,微粒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 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核外电子在 库仑引力作用下绕核高速旋转,形成分子电流.

分子电流假说是否正确

分子电流假说是否正确

分子电流假说是否正确
分子电流假说是一个物理学上的假设,它提出了分子在导体中
运动时会产生电流的观点。

这个假说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进行讨论。

首先,从经典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分子电流假说并不正确。


据经典物理学的观点,电流是由电荷载体(通常是电子)在导体中
的漂移运动而产生的。

分子虽然在导体中运动,但它们的运动通常
是无序的热运动,并不会形成有向的电流。

其次,从量子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分子电流假说也存在问题。

量子物理学告诉我们,电流实际上是由电子的波函数在导体中的传
播而产生的。

分子虽然是由原子和原子核组成的,但它们并不参与
导体中的电流传输过程,因为它们的运动方式和电子不同,无法形
成连续的电流。

然而,分子在导体中的运动确实会对导体的电学性质产生影响。

例如,当分子在导体中振动或者旋转时,会影响导体的电阻和导电
性能。

这种影响可以通过热学或者统计物理学的方法来进行描述和
解释,但并不等同于分子电流假说所描述的电流现象。

综上所述,从经典物理学和量子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分子电流假说并不正确。

然而,分子在导体中的运动对导体的电学性质确实有影响,这一点需要通过其他物理理论来进行解释和理解。

安培分子电流假说

安培分子电流假说

安培分子电流假说一、安培分子电流假说1.安培分子电流假说的建立@@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很相似@安培由此受到启发@提出了著名的分子电流假说.2.安培分子电流假说@@在原子、分子等物质微粒内部@存在着一种环形电流——分子电流@分子电流使每个物质微粒都成为微小的磁体@它的两侧相当于两个磁极.@3.分子电流假说的验证@(1)能解释一些磁现象.①软铁棒被磁化:各分子电流的取向由杂乱变得大致相同.②磁体受到高温或猛烈敲击会失去磁性:分子电流的取向由大致相同变成杂乱.(2)近代的原子结构理论证实了分子电流的存在.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理论@微粒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核外电子在库仑引力作用下绕核高速旋转@形成分子电流.4.磁现象的电本质磁铁的磁场和电流的磁场一样@都是由电荷的运动产生的.@@注意:不要把一切磁现象都看作是由电荷的运动产生的@因为变化的电场也会产生磁场.二、磁性材料@@1.不同物质被磁化的程度不同@演示:通过螺线管上方悬挂小磁针@先在螺线管中先后插入塑料棒、铜棒、铝棒@观察磁针的偏转情况;再分别插入软铁棒@变压器铁芯@观察磁针的偏转情况.@2.磁性材料的分类@(1)根据物质在外磁场中表现出的特性来分@可粗略地分为三类:顺磁性物质@抗磁性物质@铁磁性硬质.@@①弱磁性物质:顺磁性物质和抗磁性物质称为驻磁性物质.②强磁性物质:铁磁性物质称为强磁性物质.③物质磁性差异的原因:物质结构的差异性.@@(2)根据磁化后去磁的难易程度来分@可分为两类:@@软磁性材料@硬磁性材料@①软磁性材料:磁化后容易去磁的材料叫软磁性材料@剩磁较小.@②硬磁性材料:磁化后不容易去磁的材料叫硬磁性材料@剩磁较大.@③根据组成磁性材料的化学成分来分@常见的有两大类:金属磁性材料@铁氧体.3.磁性材料有着广泛的应用@不同的磁性材料应用于不同的场合。

磁介质顺磁质和抗磁质的磁化

磁介质顺磁质和抗磁质的磁化

进动
pm
进动
pm
L
e
pm
L
e pm
可以证明:不论电子原来的磁矩与磁场方向之 间的夹角是何值,在外磁场 B0中,电子角动量 L进 动的转向总是和 磁力矩 M 的方向构成右手螺旋关系。 B0 这种等效圆电流的磁矩的方向永远与 的方向相反。
B0
B0
附加磁矩:因进动而产生的等效磁矩称为附加磁 矩,用符号 pm 表示。
M H m
m 0 m 0
顺磁质 抗磁质
B H M 0 0 M H m
令 1 r m
相对 磁导 率
B ( 1 ) H 0 m
B H H 0 r
磁导 率
值得注意: 为研究介质中的磁场提供方便而不是 H 反映磁场性质的基本物理量, 才是反映磁场性质的 B
它是一切磁介质所共有的性质抗磁材料在外磁场的作用下磁体内任意体积元中大量分子或原子的附加磁矩的矢量和定的量值结果在磁体内激发一个和外磁场方向相反的附加磁场这就是抗磁性的起源
磁介质顺磁质和 抗磁质的磁化
一、分子电流和分子磁矩
分子电流:把分子或原子看作一个整体,分子 或原子中各个电子对外界所产生磁效应的总和,可用 一个等效的圆电流表示,统称为分子电流。 分子磁矩:把分子所具有的磁矩统称为分子磁 矩,用符号 pm 表示。

0Βιβλιοθήκη 定义磁场强度: H
B ( M ) d l I
0
B
M
0
H d l I
有磁介质时的 安培环路定理
H
B
0
M
B H M 0 0

分子电流假说、磁通量选修3-1

分子电流假说、磁通量选修3-1

班级 姓名:用心 爱心 专心 1分子电流假说、磁通量【要点导学】 1、安培分子电流假说安培的分子电流假说是用来解释磁铁为什么能产生磁场的,在这个假说中安培认为:原子和分子等物质微粒内部,存在一种___________(也叫做分子电流),每一个__________产生的磁场使物体微粒成为一个________,如图3-3-1所示,利用这一假说可以很好地解释磁化现象、温度对磁性的影响。

安培分子电流假说指出,磁铁的磁场和电流的磁场一样,都是由电荷的_______产生的. 2、磁通量在匀强磁场中,如果有一个与磁感应强度B 垂直的平面,其面积为S ,定义=Φ________为穿过这个平面的磁通量,单位是 ,简称 ,符号为 。

如果平面与磁感应强度方向不垂直,如何计算穿过它的磁通量呢?一种方法是:考虑到磁感应强度是矢量,可以分解为平行于平面的分量和垂直于平面的分量,如图3-3-2所示,由于平行于平面的分量并不穿过平面,所以磁通量数值上等于垂直于平面的分量与面积的乘积,ααsin sin BS S B =⋅=Φ。

另一种方法是:磁感应强度不分解,将平面的面积做投影,磁通量数值上等于磁感应强度与投影面积的乘积,αsin BS BS ==Φ⊥。

不管用哪种方法来计算磁通量的值,必须保证BS =Φ中的磁感应强度与平面垂直。

3.磁通密度穿过单位面积的磁通量称为磁通密度,根据这一定义,磁通密度与磁感应强度数值上是等价的,即B=_______。

磁感线越密处(磁通密度越大),磁场的磁感应强度越大,磁感线越稀疏处,(磁通密度越小),磁场的磁感应强度越小。

【合作探究】1.如图3-3-5所示,两个同心放置的共面金属圆环a 和b ,一条形磁铁穿过圆心且与环面垂直,用穿过两环的磁通量φa 和φb 大小关系为:【 】A .φa<φbB .φa>φbC .φa=φbD .无法比较2.在B=0.48T 的匀强磁场中,有一个长为L 1=0.20m,宽为L 2=0.10 m 的矩形线圈,求下列情形通过线圈的磁通量:(1) 线圈平面与磁感方向平行; (2) 线圈平面与磁感方向垂直; (3) 线圈平面与磁感方向成60o角;(4) 若题(3)中线圈的匝数为100匝,结果又如何?3、一根软铁棒被磁化是因为【 】 A .软铁棒中产生了分子电流 B .软铁棒中分子电流取向杂乱无章 C .软铁棒中分子电流消失了D .软铁棒中分子电流取向变得大致相同 【能力训练】1.利用安培分子电流假说可以解释下列哪些现象【 】A .永久磁铁的磁场B .直线电流的磁场C .环形电流的磁场D .软铁被磁化产生磁性2.磁铁在高温下或者受到敲击时会失去磁性,根据安培的分子电流假说,其原因是 【 】A .分子电流消失B .分子电流的取向变得大致相同C .分子电流的取向变得杂乱D .分子电流的强度减弱3.图3-3-4是铁棒甲与铁棒乙内部各分子电流取向的示意图,甲棒内部各分子电流取向是杂乱无章的,乙棒内部各分子电流取向大致相同,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棒均显磁性(B)两棒均不显磁性(C)甲棒不显磁性,乙棒显磁性 (D)甲棒显磁性,乙棒不显磁性☆4.一平面线圈用细杆悬于P 点,开始时细杆处于水平位置,释放后让它在如图3-3-6所示的匀强磁场中运动.已知线圈平面始终与纸面垂直,当线圈第一次通过位置B 和位置C 的过程中,下列对磁通量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A .一直变大 B .一直变小 C .先变大后变小 D .先变小后变大☆5.在一个平面内有6根彼此绝缘的通电直导线,电流方向如图3-3-8所示,各导线的电流大小相等,Ⅰ、Ⅱ、Ⅲ、Ⅳ4个区域的面积相等,则垂直纸面指向纸内磁通量最大的区域是______,垂直纸面指向纸外磁通量最大的区域是_______6.如图3-3-9所示,匀强磁场的磁感强度B=2.0T ,方向沿z 轴正方向,且ab=40cm ,bc=30cm ,ae=50cm ,求通过面积S 1(abcd)、S 2(befc)、S 3(aefd)的磁通量φ1、φ2、φ3分别是 、 、图3-3-1图3-3-2图3-3-4图3-3-9图3-3-83-3-5。

分子环流假说

分子环流假说

安培认为构成磁体的分子内部存在一种环形电流——分子电流。

由于分子电流的存在,每个磁分子成为小磁体,两侧相当于两个磁极。

通常情况下磁体分子的分子电流取向是杂乱无章的,它们产生的磁场互相抵消,对外不显磁性。

当外界磁场作用后,分子电流的取向大致相同,两端显示较强的磁体作用,形成磁极,就被磁化了。

当磁体受到高温或猛烈撞击时会失去磁性,是因为激烈的热运动或震动使分子电流的取向又变的的杂乱无章了。

安培的分子电流假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它把磁体与磁体、电流与磁体、电流与电流、磁体与电流这种种磁相互作用归结为电流与电流的作用,建立了安培定律,开创了把电和磁联系起来的磁作用理论;另一方面,以分子电流模型取代磁荷模型,从根本上揭示了物质极化与磁化的内在联系,因为分子电流无非是电荷的某种运动。

安培的分子电流假说在当时物质结构的知识甚少的情况下无法证实,它带有相当大的臆测成分;在今天已经了解到物质由分子组成,而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中有绕核运动的电子,从现代的观点来看,“分子电流”是由原子内各电子绕原子核的轨道运动、各电子的自旋运动以及原子核的自旋运动构成的。

由此安培的分子电流假说有了实在的内容,已成为认识物质磁性的重要依据。

纵观物理学史书籍和有关论文,对“分子电流”思想和形成过程,虽然或多或少有所论述,但尚缺乏一条明晰的线索.笔者认为,安培“分子电流”思想的形成经历了三次认识飞跃,尽管每次相距时间都不长,但可谓一步一个台阶,或曰“三部曲”.和其他科学家相比,安培具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在科学上极其敏感,最能接受他人的成果.这一可贵的素质决定了是安培而不是别人提出“分子电流假说”.1820年9月初,法国物理学家阿拉果从瑞士带回了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消息,立即在法国科学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安培对此作出了异乎寻常的反应,他于第二天就重复了奥斯特电流对磁针作用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安培逐步认识到,磁并不是与电分开的孤立现象,而是电的许多特性的一个方面,他试图从电的角度为已发现的电磁现象作出解释.在一周以后即9月18日他向法国科学院提交了第一篇论文,报告了他重复奥斯特实验的结果,迈出了他形成分子电流思想的第一步,提出:圆形电流有起到磁铁作用的可能性.接着,安培创造性地发展了实验的内容,研究电流与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比奥斯特的实验又大大前进了一步9月25日他向法国科学院提交了第二篇论文,阐述了他用实验证明了两个平行直导线,当电流方向相同时相互吸引,当电流方向相反对相互排斥的报告.以后他又用各种曲线形状的载流导线,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于10月9日提交了第三篇论文,迈出了形成分子电流思想的第二步,提出:磁体中存在一种绕磁轴旋转的宏观电流.安培在他的论文中说:“来考虑一个电流和一个磁体的相互作用,及两个磁体的相互作用,我们将会发现,这两种情况将受同样的定律支配.只要设在磁体表面上从一极到另一极画出的直线上的一点都建立了一种在垂直于磁轴的平面内(旋转)的电流.经过对所有事实的思考,我们简直不能再怀疑这种围绕磁轴的电流的存在.”“这样,不期而遇的结果产生了,即磁现象唯一地由电来决定,而且一个磁体的两个极除了它们相对于构成这个磁体的电流外,没有任何差别,磁南极在这些电流的右边,而磁北极在它们的左边”.安培是个分子论者,他对他的磁体中存在宏观电流的假设是根据伏打电堆的原理简单地解释的.他认为伏打电池之所以能产生电流,是因为不同金属接触的结果.类似地,磁体中的铁分子的接触也会产生电流.即把磁体看作是一连串的伏打电堆,它们的电流都环绕磁体的轴作同心圆运动.菲涅耳是安培的好朋友,他了解了安培的论文以后,指出安培的这个假设不能成立,即磁体不可能存在安培所设想的宏观电流,否则,由于宏观电流的存在将使磁体生热,但实际上磁体不可能自行地比周围的环境更热一些.菲涅耳在给安培的一封信中建议,为什么不把假定的宏观电流改为环绕着每一个分子的呢?这样,如果这些分子可以排成行,这些微观的电流将会合成所需要的同心电流.收到了菲涅耳的信后,安培立即放弃了原来的假定而采取了菲涅耳的建议,于1821年1月前后,迈出了分子电流思想的第三步:提出了著名的“分子电流假说”,从而在经典物理的范畴内深刻地反映了物体磁性的本质.安培对他的“分子电流假说”的解释是,物体内部每个分子中的以太和两种电流质的分解,会产生环绕分子的圆电流,形成一个个小磁体;当它们在外磁场的作用下呈规则排列时,就使物体呈现了宏观磁性.由此可见,“分子电流”思想的形成经历了“可能性”、“宏观电流”和“分子电流”三个阶段,这符合人们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认知过程.“分子电流假说”由安培提出,也是和他所特有的科学素质分不开的.回顾安培所生活的年代,特别是在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以后,许多科学家都在从事电与磁的联系方面的研究,如:英国的法拉第法国的毕奥和德国的塞贝克等等.他们都绝非等闲之辈,倘若安培不是及时地重复和发展奥斯特的实验,倘若安培不是立即接受菲涅耳的建议,即倘若安培不具备在科学上极其敏感,最能接受他人成果的独特素质,也许“分子电流假说”的提出者就要易人了.。

电磁学-磁介质

电磁学-磁介质

在L上取一线元,以dl为轴线,a为底, 作一圆柱体
体积为V=adlcos ,凡是中心处在
V内的分子环流都为dl所穿过 , V内共有分子数
N
nV
nadl cos
na dl
N nV nadl cos na dl
N个分子总贡献 I ' IN nIa dl M dl
沿闭合回路L积分得普遍关系
I0
L内
传导电流
H B M H dl I0
0
L
有磁介质时的 安培环路定理
H dl I0
L
• 磁场强度H沿任意闭合环路的线积分总等于 穿过以闭合环路为周界的任意曲面的传导 电流强度的代数和。
磁化的描绘
• 磁化强度矢量 M
– 为了描述磁介质的磁化状态(磁化方向和强 度),引入磁化强度矢量M的概念
– 磁化后在介质内部任取一宏观体元,体元内的
分子磁矩的矢量和 m分子0
– 磁化程度越高,矢量和的值也越大 – M:单位体积内分子磁矩的矢量和
m分 子
M V
磁化的后果
M I ' B B0 B'
磁介质
(分子电流和磁核两种观点 本章只讨论分子电流 研究方法与电介质类似)
当一块介质放在外磁场中将会与磁场发生 相互作用,产生一种所谓的“磁化”现象, 介质中出现附加磁场。我们把这种在磁场作 用下磁性发生变化的介质称为“磁介质”。
磁场 磁介质
磁化MI '00后果影响外场。
B' 0
磁介质被磁化后,会产生附加磁场,从而改变原 来空间磁场的分布。
描 绘 磁 化
• 三者从不同角度定量地描绘同一物理现象
——磁化,之间必有联系,这些关系——磁介 质磁化遵循的规律

23安培定律及分子电流说

23安培定律及分子电流说

2.3安培定律及分子电流说2.3安培定律及分子电流说奥斯特实验结果公布后不到二个月,即1820年9月中旬。

刚从瑞士回到巴黎的法国物理学家阿拉果(F. Arago ,公元1786 — 1853 )赶紧向法国科学院汇报了奥斯特的发现,院士们听后大为震惊。

“库仑不是早就“证明'了电与磁不会有联系吗?”他们简直不敢相信奥斯特的发现,于是各自回到家里或实验室,重复奥斯特的实验。

结果说明既不是库仑的证明有错误,也不是奥斯特的发现不真实,而是将一定条件下的局部真理外推到一般情况而形成的一种错误观点要予以否定。

库仑说的是静电与静磁之间不可能相互作用,这个有一定条件限制的正确论断决不能推广到电流或运动的带电体上。

奥斯特的发现使法国科学家猛醒过来,尤其是在科学上最能接受他人成果的安培(A. M. A —mpere >公元1775 — 1836 )迅速作出了反应,立即投入到比奥斯特发现更为详细的研究工作中去,取得了很出色的成果。

安培在少年时代就表现出他具有卓越的数学才能。

法国大革命时期,他的父亲被处死,使安培精神上受到巨大打击。

他对科学的热爱是由于读了卢梭关于植物学的著作而重新点燃的。

安培的主要经历是在巴黎综合技术学校从事科学研究达二十多年之久。

1820年9月18 H,即在听了阿拉果报告奥斯特实验结果后的第七天,安培就向法国科学院报告了自己的第一篇论文,阐述了他重复他的奥期特实验,并提出了圆形电流也有磁效应的观点,确定了磁针转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服从右手定则,后人称之为安培定则。

此后, 安培创造性地扩展了实验内容,研究电流对电流的作用,即一电流产生磁效应(现在称为磁场),这种磁效应又会对另一电流有作用,这就比奥斯特的实验前进了一大步。

9月25日,他向法国科学家提交了第二篇论文,叙述了用实验证明两个平行载流导线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

安培的结论是:当电流方向相同时,它们互相吸引;当电流方向相反时它们互相排斥。

安培分子电流假说

安培分子电流假说

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制作
3.磁性材料有着广泛的应用,不同的磁性材料应 用于不同的场合.
例:一根软铁棒放在磁铁附近被磁化, 这是因为在外磁场的作用下( )
A.软铁棒中产生了分子电流 B.软铁棒中分子电流消失 C.软铁棒中的分子电流取向变得杂乱无章
D.软铁棒中的分子电流取向变得大致相同
演 稿
示 1

2 3 等 后
, /11123/我的冰冷大小姐最新章节 耳罔夻
解析:
软铁棒未被磁化时,内部各分子电流的取向 是杂乱无章的,它们磁场相互抵消,对外不显 磁性,当软铁棒受到外磁场作用时,各分子电 流的取向变得大致相同,软铁棒被磁化,两端 对外显示出较强的磁性.
原子结构理论证实分子电流是存在的,不 因为被磁化而产生或消失. 所以,正确选项为D
小结:
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对一些磁现 象做出了解释,不同的磁性材料有不同的 应用.
七、安培分子电流假说 磁性材料
一、安培分子电流假说
1.安培分子电流假说的建立 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很相 似,安培由此受到启发,提出了著名的分子电 流假说. 2.安培分子电流假说 在原子、分子等物质微粒内部,存在着一种环 形电流——分子电流,分子电流使每个物质微 粒都成为微小的磁体,它的两侧相当于两个磁 极.
4.磁现象的电本质
磁铁的磁场和电流的磁场一样,都是由电荷 的运动产生的. 注意:不要把一切磁现象都看作是由电荷的运 动产生的,因为变化的电场也会产生磁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磁性材料
1.不同物质被磁化的程度不同 演示:通过螺线管上方悬挂小磁针,先在 螺线管中先后插入塑料棒、铜棒、铝棒,观察 磁针的偏转情况;再分别插入软铁棒,变压器 铁芯,观察磁针的偏转情况.

爱因斯坦 安培所假设的分子电流

爱因斯坦 安培所假设的分子电流

爱因斯坦安培所假设的分子电流爱因斯坦安培所假设的分子电流,是关于电流的微观本质的一种假设。

它在19世纪90年代由爱因斯坦和安培提出,并为后来的电磁场理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本文将从分子电流的概念、安培所假设的内容、对实验结果的解释以及对电流本质的认识展开详细讨论。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分子电流的概念。

在物质中存在着大量的带电粒子,如电子和离子。

当电场或磁场作用于这些带电粒子时,它们将受到力的作用而产生移动,形成所谓的电流。

这种电流由大量的带电粒子的移动组成,其微观本质即为分子电流。

爱因斯坦和安培的分子电流假设主要包括两个内容。

第一,带电粒子在受力作用下将产生随机的热运动,并在这个运动过程中不断改变运动方向。

第二,虽然带电粒子的运动方向是随机的,但由于大量带电粒子的统计效应,整体上呈现某种方向性,即整体的分子电流方向。

对于这个假设,实验证据可以提供支持。

爱因斯坦和安培利用了带电粒子在电解液中的运动进行了实验。

他们观察到,在没有外加电场的情况下,电解液中的离子仍然呈现着一定的迁移速率,即存在分子电流。

这一实验结果印证了分子电流的存在,并为进一步解释电流的性质提供了基础。

爱因斯坦和安培所提出的分子电流假设对电流的本质提供了一种新的认识。

它将电流本身视为一种统计现象,与大量带电粒子的运动状态有关。

虽然单个带电粒子的运动是随机的,但由于整体组成了很大的数量,其平均效果呈现出明确的方向性。

这个方向性即为电流的方向。

这一假设的提出,进一步促进了电磁场理论的发展。

爱因斯坦和安培的工作为后来的电磁场理论的研究,特别是微观电流的分析和描述,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他们的分子电流假设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从微观层面解释电流的本质,推动了电磁场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尽管爱因斯坦和安培在19世纪90年代提出的分子电流假设在当时并没有被广泛接受,但它为后来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通过进一步的实验证据和理论研究,现代科学已经明确认识到电流的微观本质即为分子电流,而不仅仅是宏观电荷的流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电流(molecular current)
任何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在经典原子模型中,分子中的电子绕原子核作轨道运动,形成轨道电流,构成轨道磁矩μL。

电子还有自旋磁矩μS。

因此,电子的总磁矩μ=μL+μS。

把整个分子(原子)中所有电子对外界产生的磁效应等效为一个圆电流I分子的磁效应,称圆电流I分子为分子电流。

分子电流的磁矩叫分子磁矩,用m分子表示,m分子=I分子S,S是分子电流围的面积,是S法线方向的单位矢量。

根据物质电结构学说,任何物质(实物)都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而分子或原子中任何一个电子都不停的同时参与两种运动,即环绕原子核的运动和电子本身的自旋。

这两种运动都等效于一个电流分布,因而能产生磁效应。

把分子或原子看成一个整体,分子或原子中各个电子对外界所产生磁效应的总和,可用一个等效的圆电流表示,统称为分子电流。

这种分子电流具有一定的磁矩,称为分子磁矩。

安培分子电流假说磁铁和电流都能产生磁场,磁铁的磁场和电流的磁场是否有相同的起源呢?电流是电荷的运动产生的,所以电流的磁场应该是由于电荷的运动产生的.那么,磁铁的磁场是否也是由电荷的运动产生的呢?我们知道,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很相似.法国学者安培由此受到启发,提出了著名的分子电流的假说.他认为,在原子、分子等物质微粒内部,存在着一种环形电流——分子电流,分子电流使每个物质微粒都成为微小的磁体,它的两侧相当于两个磁极.
安培的假说能够解释一些磁现象.一根铁棒,在未被磁化的时候,内部各分子电流的取向是杂乱无章的,它们的磁场互相抵消,对外界不显磁性.当铁棒受到外界磁场的作用时,各分子电流的取向变得大致相同,铁棒被磁化,两端对外界显示出较强的磁作用,形成磁极.磁体受到高温或猛烈的敲击会失去磁性.这是因为在激烈的热运动或机械振动的影响下,分子电流的取向又变得杂乱了.
在安培所处的时代,人们对物质内部为什么会有分子电流还不清楚.直到20世纪初,才知道分子电流是由原子内部电子的运动形成的.安培分子电流的假说,揭示了磁铁磁性的起源,它使我们认识到:磁铁的磁场和电流的磁场一样,都是由电荷的运动产生的.
磁性材料实验表明,任何物质在外磁场中都能够或多或少地被磁化,只是磁化的程度不同.根据物质在外磁场中表现出的特性,物质可粗略地分为三类:顺磁性物质,抗磁性物质,铁磁性物质.
根据分子电流假说,物质在磁场中应该表现出大体相似的特性,但此表告诉我们物质在外磁场中的特性差别很大.这反映了分子电流假说的局限性.实际上,各种物质的微观结构是有差异的,这种物质结构的差异性是物质磁性差异的原因.
我们把顺磁性物质和抗磁性物质称为弱磁性物质,把铁磁性物质称为强磁性物质.通常所说的磁性材料是指强磁性物质.
磁性材料按磁化后去磁的难易可分为软磁性材料和硬磁性材料.磁化后容易去掉磁性的物质叫软磁性材料,不容易去磁的物质叫硬磁性材料.一般来讲软磁性材料剩磁较小,硬磁性材料剩磁较大.磁性材料按化学成分分,常见的有两大类:金属磁性材料和铁氧体.铁氧体是以氧化铁为主要成分的磁性氧化物.
软磁性材料的剩磁弱,而且容易去磁.适用于需要反复磁化的场合.可以用来制造半导体收音机的天线磁棒、录音机的磁头、电子计算机中的记忆元件,以及变压器、交流发电机、电磁铁和各种高频元件的铁芯等.常见的金属软磁性材料有软铁、硅钢、镍铁合金等,常见的软磁铁氧体有锰锌铁氧体、镍锌铁氧体等.硬磁性材料的剩磁强,而且不易退磁,适合制成永磁铁,应用在磁电式仪表、扬声器、话筒、永磁电机等电器设备中.常见的金属硬磁性材料有碳钢、钨钢、铝镍钴合金等,常见的硬磁铁氧体为钡铁氧体和锶铁氧体.
随着社会的进步,磁性材料和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录音机上用的磁带,录像机上用的录像带,电子计算机上用的磁盘,储蓄用的信用卡等,都含有磁性材料.这些磁性材料称为磁记录材料.靠着磁记录材料,我们可以在磁带、录像带、磁盘上保存大量的信息,并在需要的时候“读”出这些信息.磁记录材料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采用磁性氧化物,1978年合金磁粉研制成功之后,开始采用金属磁性材料,从而大大提高了磁记录的性能.现在人们又在使用金属薄膜作磁记录磁性材料.磁记录技术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安培分子电流假说只是近似的正确。

近代物理已经非常清楚:物质的磁性——所谓环形电流形成的磁矩,主要是来源于电子的自旋,而不是电子的绕核运动。

电子绕核运动(即电子云)形成的磁矩多数互相抵消掉了。

强磁性物质的高磁化率是由于其中的原子磁距间,确切地说是产生原子磁距的电子自旋间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一种量子力学性质的,本质上为静电相互作用的特殊作用,称为交换作用。

这种交换作用克服了热扰动作用,使这些电子自旋也既是原子磁距很有秩序平行地排列,称为铁磁性有序,因为这是由物质内部地交换作用引起的原子磁距有序排列(磁化),故称为自发磁化,它与由外加磁场引起的磁距有序排列(磁化)的原因是不相同的。

在实际的有限强磁性物质中,同一方向的自发磁化只能存在与物质中的一个个称为磁畴的小区域内,各个磁畴内的自发磁化方向又是各不相同的,在外加磁场时,因各磁畴的磁化方向不同而相互抵消,所以在强磁性物质外面并不显现磁性。

为了满足自由能最小的要求,有限的强磁物质分裂为许多磁畴,否则状态就不稳定,所以强磁性物质虽有自发磁化,但不加外磁场仍不表现强磁性的原因。

当外加磁场时,由于外加磁场加了一项磁能,同样为了满足自由能最小的要求,便要求磁畴的大小和分布发生变化,这就是技术磁化过程。

由于一般交换作用能比磁作用能高约1000倍,大约相当于1000K 的热能,所以它能在居里点以下胜过热扰动而维持磁有序,居里点即相当于交能与热扰动能相等的温度,这样在居里点以下,交换能大于热扰动能,可以保持一定的磁有序;反之则不能,这样物质强磁性就变为弱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