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4讲 秦汉时期的政治与经济学案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第4课 古代经济政策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一第4课古代经济政策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原因【重点】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评价;海禁政策原因、影响【难点】理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使用说明&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掌握农耕经济特点以及小农经济特点与评价;认识农业经济在古代中国重要地位,勾画书中重点语句。
限时完成预习案,识记基础知识。
(总预习时间25分钟)1.苏州碑刻博物馆中的《永禁机匠叫歇碑》,是清朝雍正年间机房机户(依仗官府势力)为禁止机匠聚众叫歇(罢工),勒加(工)银而立。
由此我们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 )①清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②我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最早产生于苏州③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手工业中存在劳资斗争④中国早期雇佣工人为改善经济待遇而进过斗争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②③2.粱启超在谈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发出这样的感慨:哥伦布之后,有无数哥伦布;郑和下西洋之后,竟无第二个郑和。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西方的航海技术远比中国先进 B.明朝的国力已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C.由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特性决定的 D.中国人热爱和平,西方人热衷海外殖民3.《齐民要术》的序言中写道:“舍本逐末,贤者所非。
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同“缺”)而不录”。
这说明该书A.重视商业发展B.推动了南方农业生产C.体现了以农为本的思想D.反映了民族融合的趋势4.某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中国古代某地居民一份职业结构,据此判断这种职业结构最可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太湖地区 D.明代苏杭地区二、探究案一、合作探究、展示成果(18分钟)探究一:明清之际的中国在世界贸易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材料一(永乐二年正月)禁民下海。
时福建涉海居民私载海舡(船),交通外国,因以为寇。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设计秦汉时期的政治有答案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设计:秦汉时期的政治(有答案)秦汉时期的政治一、知识梳理4/ 1.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设计:秦汉时期的政治(有答案)A【答案】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海南高考·33.(2017·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而判断孝廉、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 (的高低等。
这客观上.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 B A.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 D C.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B【答案】,垂二千年而弗能改□□□□“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
4.《读通鉴论》曰:)(句中省略处应填入矣。
”D.行省制度C.郡国并行BA.分封之制.郡县之制【答案】B二、基础练习,“皮币”称为汉武帝时,)·1·1.(2019全国高考卷25.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千户侯”定价为40万钱一张。
而当时一个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三、巩固练习万钱。
朝廷这种做法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 A.加强了货币管理.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B .1(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5)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削弱了诸侯实力C表1【答案】C谈到西汉的政权建设,史家常以“汉承秦制”作论。
下列项中能2017.2(·2)浙江高考4.·公元纪年郡级政区皇帝纪年)(体现该论断的是前195年郡汉高帝十二年15 .郡县制与刺史制 B A.皇帝制与郡县制24郡汉文帝十六年164前年D.丞相制与刺史制.皇帝制与封国制C4/ 2.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设计:秦汉时期的政治(有答案)D【答案】)(.《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
这是指秦朝实行了5 D.宗法制.井田制B.分封制 C A.郡县制)( 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
据此可知表【答案】A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6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
2019届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第4讲秦汉时期的政治与经济学案
难点辨析此题难点在于排除A项。A项,表格数据变化反映了西汉中央与王国势力消长的过程,解决王国问题的过程始终贯穿着双方的矛盾斗争。故A项表述的迷惑性很大。但“渐趋激化”四字不符合史实,双方矛盾的激化表现为公元前154年的“七国之乱”。此后虽仍存王国问题,但矛盾程度趋缓,至公元前106年,王国问题已基本解决。故A项为错误选项,可排除。
(3)结果: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皇帝制度
特点
表现
皇位世袭
嬴政自称“始皇帝”,由子孙传承皇权,不可转移
皇权至上
秦始皇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大权;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
皇权独尊
皇帝有一系列专用称号:自称“朕”,命称“制”,令称“诏”,印称“玺”等
主要信息:
答案井田制被封建土地私有制取代。
1.郡县制的利弊得失
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不知有司之官……而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弱?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答案正解C项为正确选项。王国问题的解决,中央集权的加强,中央控制区域的扩大,为解决边患问题创造了条件。
解题启示先易后难,先排除再辨析。对迷惑性大的选项,一定要找到迷惑点,抓住关键点进行分析,只有真正弄明白,才能保证无误。
考点二 秦汉时期的经济
秦汉时期的经济现象的时空定位
1.封建土部分土地,土地买卖和土地兼并盛行。
高三一轮复习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经济、思想(通史复习)
楚前 汉 战 争年 西 汉 建 立
汉文 高景 祖之 刘治 邦
年 王 莽 篡 夺 政 权
202
60
119
138
主题三 东汉的统治:(公元25年-----公元220年) 豪强地主势力发展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出 年现 *“ 刘光 秀武 建中 立兴 东” 汉 党锢之祸 班甘 超英 出出 使使 西大 域秦 蔡 伦 改 进 造 纸 术 184
【阶段特征】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时 期: •◇:表现:1政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巩固,奠定中国古 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2经济:封建经济恢复发展; •3思想文化: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科技文化大发展。 •4外交:“中华文化圈“酝酿和扩大;丝绸之路开通。
秦朝时期的经济
• 农业:秦朝——“泰半之赋”(农民将收成的三分 重 之二上缴给国家。) • 徭役——秦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徭役主 要适用于大型工程或者统治者的奢侈宫殿工程 过度 等。) • 工商业——A秦朝统一货币(半两钱)和度量衡, 促进经济发展和全国统一 B“市”——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收受金钱时必须当面把钱投入陶制容器中。
建立
恢复 和 发展(休 养生息政 策)
衰亡
汉武帝的大一统
8 前 董 仲 舒 年 建 张 议 骞 设 出 立 使 太 西 学 域
与汉 匈武 奴帝 三派 次卫 大青 战、 霍 去 病 前 年 * 张 骞 第 二 次 出 使 西 域 西前 域 开年 始* 正设 式西 归域 属都 中护 央* 政标 权志 着
③文化: 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 化交流。创造灿烂的文明,保障中华文明的延续。
④外交:保障中外正常的经济文化交流。利于集中 力量抵御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和统一。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 课时1 秦汉时期的政治和经济教案(含解析)人民版
阶段二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秦汉课时1 秦汉时期的政治和经济考纲考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秦始皇*。
(2)皇帝制度。
(3)三公九卿制与郡县制。
汉的政治制度(1)郡国并行制。
(2)中外朝制度。
(3)刺史制度。
(4)察举制。
秦汉时期的经济(1)秦汉的农耕技术。
(2)秦汉手工业的发展与“丝绸之路”。
(3)秦汉的商业发展。
素养解读时空观念汉承秦制,略有创新,注意从时空角度认识汉代对秦皇帝制度、中央机构及郡县制的继承;从时空角度认识秦汉区域经济发展的变化。
历史解释秦汉政治制度反映了封建王朝政治统治的特点,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促进了汉代社会发展进步。
史料实证运用考古发掘的壁画、墓葬文物、文史史料及其他考古遗存,解读印证秦汉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影响。
唯物史观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理解秦汉政治统治、国家统一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客观评价汉武帝时期的强盛局面。
考点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六王毕,四海一”(1)统一六国⎩⎪⎨⎪⎧①时间: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
②结果: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战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
(2)拓展疆域⎩⎪⎨⎪⎧①北方: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修筑长城和“直道”。
②岭南:平定岭南并置郡,实施军事镇守和行政管理。
③“西南夷”:开辟“五尺道”并在部分地区任命官吏。
(3)影响: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2.海内为郡县(1)实施⎩⎪⎨⎪⎧①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陆续出现郡、县等地方行政区划。
②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确定以郡县制作为中央控制地方的制度。
(2)内容⎩⎪⎨⎪⎧①“郡”直属于中央,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分掌职责。
②“县”隶属于郡,下设“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
(3)特点⎩⎪⎨⎪⎧①是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②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4)影响: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设计:秦汉时期的政治(有答案)
秦汉时期的政治学案一、知识梳理一、基础练习1.(2017·北京高考·12)2016年,在北京市通州区发掘出汉代渔阳郡路县城址和800余座战国至汉代墓葬,出土了钱币及大量陶屋、陶仓等随葬品。
这些考古发现,有助于研究()①秦汉时期郡县的设置状况②本区域古代农业发展状况③汉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情况④大运河对本区域交通的影响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2018海淀高三第一学期期中34.)评价历史人物应以事实为依据。
材料一岳麓书院藏秦简“秦始皇禁湘山诏”,记载秦始皇巡游湘山(即洞庭湖君山)时,“登相(湘)山、屏山,其树木野美,望骆翠山以南,树木□见亦美,其皆禁勿伐”。
随行大臣提出:“其禁树木尽如禁苑树木,而令苍梧谨明为骆翠山以南所封刊(封山禁伐)。
”《史记》则记载秦始皇在湘山遭遇大风,几乎不能渡过湘江,以为当地神灵作怪,“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使其裸露)其山”。
——摘编自晏昌贵《禁山与赭山:秦始皇的多重面相》(1)根据材料一说明两则史料中所记述的秦始皇的不同及出现这种不同叙述的原因。
(6分)参考答案:(1)不同:秦简记载秦始皇喜爱自然、欣赏美景,禁止砍伐树林以保护环境,《史记》中记载秦始皇与神搏斗、征服自然、毁坏山林。
(3分。
写清楚两个不同的描述即可。
)原因:秦简是秦代的官方记载,有一定的美化成分。
《史记》是带有汉代价值观的记述,具有批评秦始皇的倾向。
(3分)二、巩固练习1.(2017·海南高考·3)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
这客观上()A.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B.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C.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D.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答案】B2.(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5)表1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
课时4+秦汉的经济、文化与科技+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
备选要点 古代丝绸之路的基本特征与历史价值 (1)基本特征:古代丝绸之路开辟的历史背景——汉初复杂、多元并存的东亚地缘政 治格局;丝绸之路的开辟是西汉王朝处理对匈奴关系方面的战略性附属物,具有历史 无意识性;古代丝绸之路内涵的扩大化与多样化、发展过程的主动性与被动性。 (2)历史价值:古代丝绸之路开创性地打通东西方大通道,首次构建起世界交通线路 大网络;古代丝绸之路极大地促进了商品大流通,率先实现了东西方商贸互通和经济 往来;古代丝绸之路推动了科学技术的交互传播,广泛而又深刻地推动了沿线国家生 产进步乃至社会变革;古代丝绸之路助推了多样性文化交流,是东西方不同国家、不 同民族、不同文明相互浸染、相互包容的重要纽带。
中央官学:汉朝设立的__太__学__,是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 和教育行政机构。 地方官学:自汉朝开始设立
【名师点拨】 古代中国书写材料的演进
体系建模
复习任务一 秦汉时期的经济——(核心词:铁犁牛耕、盐铁官营、重农抑商、 丝绸之路) 【复盘·知识体系化】 一、秦汉时期的社会经济的发展 【整合】 必修上册第3、4课,选择性必修1第15课、第16课、第17课,选择性必修 2第1课、第4课、第7课、第12课,概括秦汉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史实。
——摘编自穆涛《汉代的政治丰碑和国家隐痛》 【思考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特点,谈谈你的认识。 提示:由汉武帝推动而成;从军事路、外交路延伸为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物流 通道;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让中国融入世界并逐渐发挥影响力的中西交通要道。
【核心要点】 汉武帝经济改革的特点 (1)体现了维护地主阶级根本利益的本质。 (2)客观上为商贾势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3)改革内容具有兼顾性和可行性。 ①盐铁专卖和币制改革,是针对经济资源中必须由国家管制的部分采取的,主要是 加强中央财权,掌握国家经济命脉;“均输平准”仅仅是由国家参与商品流通利润分 配,并未禁止商人从事其他商品的贩运贸易。 ②汉武帝把少府皇室财政收入攒归“大农”和帛定算缗政策。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1 第2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秦汉 第4讲 秦汉时期的政治和经济
第4讲秦汉时期的政治和经济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0届某某某某部分学校高三起点质量监测)战国时期,秦献公改造基层居民组织,将全国人口编为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的单位,这一举措被称为“户籍相伍”;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一县”。
“户籍相伍”和“集乡为县”() A.确立起皇帝制度B.摧毁了宗法关系C.建立起官僚政治D.加强了基层治理解析:选D “户籍相伍”和“集乡为县”将过去血缘关系的氏族组织改造成为从户开始经什伍到乡聚再到县的严密的地缘关系组织,形成了完全意义上的基层地方行政组织体系,有利于加强基层治理和中央集权,故选D项;秦王嬴政确立皇帝制度,排除A项;材料强调基层治理,不涉及宗法关系问题,“摧毁”的说法也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央或地方行政权力体系,而材料强调基层治理,排除C项。
2.(2019届某某乌鲁木齐一模)古代有“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的说法,到秦始皇时期,“不论是天地鬼神、山川灵怪还是日月星辰,全都作为祭祀的对象。
”这反映出( )A.周朝礼乐制度遭到破坏B.秦朝继承了古代的祭祀制度C.秦始皇不遵循古代礼制D.秦朝大一统君主专制的形成解析:选D 材料信息“不论是天地鬼神、山川灵怪还是日月星辰,全都作为祭祀的对象”说明秦始皇统一后建立了不同于分封制下的新的帝王祭祀体系,这也是秦始皇一统天下,构建专制权威的表现,故选D项。
3.(2019届某某内江一模)秦汉之制,郡守每年秋冬向朝廷申报一年的治状,县也同样要上集簿于郡,中央或郡各对其下属进行考核;与考课相辅的是监察,中央派郡监或刺史以监郡,郡县派督邮或廷掾以监县或乡,刺史、督邮随时按劾有罪赃的守、令或其他官吏。
这反映出秦汉时期( )A.君主专制使分封制在秦汉完全丧失了影响力B.中央集权制度使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C.科举制度使选拔的官吏责任感和执行力得以加强D.监察制度从根本上保证了各级官吏的规X执政解析:选B 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措施,对郡、县长官的考课和监察,这些措施都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选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可见分封制在汉初仍有影响,排除A项;科举制在隋朝创立,排除C项;“从根本上保证了各级官吏的规X执政”,此说法夸大了监察制度的作用,排除D项。
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二:秦汉时期的政治与经济制度
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二:秦汉时期的政治与经济制度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黄金时期。
秦朝时期实行了一系列的政治与经济制度,这些制度对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秦汉时期的政治与经济制度,以便更好地了解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历程。
一、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1.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实行的是中央集权制度。
这是说,国家权力集中在中央政府手中,中央政府具有最高权力,地方政府只是中央政府的代理人。
这一制度,极大地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也使国家更为统一、高效。
在秦汉时期,国家实行了分封制,各地区被安排给予亲王、诸侯和大夫。
这一制度,出现的初衷是为了控制地方权力,但长期以来,这种制度也导致了国家政治的分裂。
2.民族政策秦汉时期,国家推行了汉化政策。
这是指国家在政治、文化、语言等方面推行汉族特色,以便实现更好的国家统一。
这一政策很快得到了积极的回应,汉族成为了整个国家的主流民族。
3.统一的法律制度秦汉时期实现了统一的法律制度,并建立了司法机构,使得国家的法律制度得到了更好的执行。
4.皇帝制度秦朝实行的是君主制,汉朝则发展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皇帝制度。
皇帝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影响了后来中国的历史,而且影响了整个世界。
二、秦汉时期的经济制度1.地方经济制度秦汉时期,中国的地方经济制度主要是农业经济。
秦汉时期,国家建立了统一的货币、度量衡等体系,极大地便利了商品交流。
此外,国家推行的振兴农业政策也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得农业经济得以大力壮大。
2.中央经济制度在中央经济制度方面,秦汉时期,国家实行了战争供应体系。
这是指国家将战争供应纳入到政策范畴,对于保障战争的顺利进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秦汉时期出现了“制钱”的国家制度。
这一制度是国家财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获得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
总结:秦汉时期,中国实行了许多重要的政治与经济制度,这些制度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
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秦汉经济+课件
算缗 商贾、手工业者、高利贷者,都向官府自报资产价值,每值2000钱,纳税一算(120
钱);经营盐、铁铸钱(当时尚未国营)已纳租者,其财产每4000再纳一算,商贾的车一 辆纳两算,船5丈以上纳一算。 告缗
是鼓励知情者揭发商人、手工业者隐瞒不报或自报不实者的一项政策。凡揭发属实,即 没收被告者全部财产,并罚戍边一年。告发者奖给被没收财产的一半。
响,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与专长。直到唐代,门阀制度才逐渐被以个人文化水平考试为依
据的科举制度所取代。
权力世袭的家族系统。春秋时期的大夫,是“世禄”、“世卿”的家族,故 称为“世家”。世家的形成根据家族权力来源有不同种类,但共性都是宗法封建性的统治 阶层,都具有政治上的统治性和经济上的垄断性。
⑴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国家统一铸造五铢钱; ⑵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发布贱商令,实行盐铁官营; ⑶在县以上城中设“市”,市坊分开,定时开闭。 ⑷张骞通西域后,陆上丝绸之路开通,海上丝路可到达印 度半岛南端。 4.经济政策: ⑴西汉初年,经济凋敝,吸取秦亡教训,实行“休养生 息”,促进了经济恢复; ⑵伴随经济恢复,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商人势力日益坐大, 并与地方王侯相勾结,不利于中央集权,统治者强化重 农抑商政策。
直道:主要是为战争服务,北方的少数民族 以骑兵为主,经常袭扰边疆,秦始皇为了快 速地集结部队,于是修了一条快速运兵通道。
五尺道:又称滇僰古道,僰道,是连接云南与内地的最古老的官道,为连接川滇汉人与 古僰人(先秦时期中原华夏诸族对其西南诸族的统称)修建的。 秦统一中国后,为了有效地控制在夜郎、滇等地设立的郡县,秦始皇派遣将军常頞率军 筑路《汉书·艺文志》著录作“《氾胜之》十八篇”,《氾胜之书》是后世的通称。作者
氾胜之,汉成帝时人,曾为议郎,在今陕西关中平原地区教民耕种,获得丰收。该书是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一轮复习学案
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知识梳理:1、秦的统一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秦国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 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2、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1)皇帝制:秦王赢政以“皇帝”作为自己的名号,规定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由皇帝总揽。
秦始皇创立的皇帝制度一方面以 显示了权力的不可转移,另一方面以 显示了地位的不可僭越,这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2)中央官制:秦始皇建立了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比较完备的中央政权组织。
在中央设置 、 、 ;丞相之下还有诸卿,分别掌管各项具体政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以三公九卿为主的中央政府各级官员,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互相配合、互相牵制的状态,任何人都无法独揽朝政,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
(3)郡县制: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
郡、县属于皇帝直接控制的地方政权机构,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完全听命于皇帝,无独立特权。
郡县制推行是中央集权的重要环节,也是取代 的重要标志 。
(4)制定细密、严苛的秦律,秦律成为赢政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的工具。
(5)朝议制度: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讨论 的方式,成为皇帝裁决的依据。
3、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或君主专制)。
具体表现为 、 、 。
秦始皇创立的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官职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皇帝的命令通过中央政府官员,经由郡、县,再通过乡、里,可直达百姓,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君主统治,提高了行政效率。
在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下,皇帝的决策具有 和 ,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取决于皇帝一人的意志。
4、影响(1)对秦朝的影响:① 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
② 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③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秦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秦汉 第4讲 秦汉时期的政治与经济
第4讲秦汉时期的政治与经济阶段特征秦汉时期包括秦朝(公元前221~前207年)、西汉(202~9年)、东汉(25~220年)等王朝,是我国的“大一统”、封建社会初步发展的时期。
政治上:“大一统”的实现,秦汉王朝加强了对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政权基本稳定;秦朝建立封建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到西汉时得以巩固。
经济上:以农业为主导的封建经济初步发展;秦朝统一度量衡、货币,两汉的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经济发展;黄河流域是当时的经济重心;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沟通了中西方的贸易往来。
思想文化上: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政策加强了思想控制;西汉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科技文化迅速发展,尤其是造纸术的发明;文学、艺术各放异彩;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一、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秦朝统一(1)条件①各诸侯国力图通过兼并战争统一天下。
②人民经受长期分裂和混战后,渴望统一。
③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强大。
(2)经过: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3)结果: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内容①皇帝制度a.创立: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自称“始皇帝”。
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b.权力: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大权。
c.特点:皇帝至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
图示解史秦朝皇帝制度的特征②三公九卿制度a.丞相: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b.御史大夫: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
c.太尉:管理全国的军务。
d.诸卿分掌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
③郡县制a.郡守: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
b.县令或县长:县的长官,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
郡守和县令均由皇帝直接任命。
(2)影响①军政大事先朝议再由皇帝最后裁决,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决策失误。
2019届一轮复习岳麓版:第4讲 秦汉时期的政治与经济 (学案)
阶段特征秦汉时期包括秦朝(公元前221~前207年)、西汉(202~9年)、东汉(25~220年)等王朝,是我国的“大一统”、封建社会初步发展的时期。
政治上:“大一统”的实现,秦汉王朝加强了对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政权基本稳定;秦朝建立封建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到西汉时得以巩固。
经济上:以农业为主导的封建经济初步发展;秦朝统一度量衡、货币,两汉的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经济发展;黄河流域是当时的经济重心;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沟通了中西方的贸易往来。
思想文化上: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政策加强了思想控制;西汉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科技文化迅速发展,尤其是造纸术的发明;文学、艺术各放异彩;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第4讲秦汉时期的政治与经济一、秦汉时期的政治(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1.群雄割据(1)春秋时期①原有的宗法分封制度的原则遭到破坏,周王室逐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
②伴随诸侯国力量的强大,部分诸侯国以“尊王”为旗号进行争霸战争。
(2)战国时期①各大国君主先后改称“王”。
②出现卿大夫夺位的政变。
③各诸侯国之间竞争激烈。
2.大统一(1)经过商鞅变法后,秦国逐渐强大起来,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等国。
(2)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结束了数百年割据混战局面,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1.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
2.内容(1)皇帝制度:皇权至上;实行“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2)中央官制: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
(3)地方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4)用人制度:制定一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5)法律制度:秦帝国制定细密、严苛的法律。
3.影响(1)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
(2)其中央与地方官制的基本原则为历代王朝所继承,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对此后2 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2019届一轮复习课件【人民版】 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
栏目 导引
专题二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秦汉
1 .史料一为历史文献类记载,解读注意关键词“三服官作 工”“三工官官费”等信息, 主要表明汉代官营手工业规模大、 从业人员多、耗费大。 2.史料二论述了汉武帝抑商的措施。据“初算缗钱”“告缗” 可知汉武帝通过征收资产税和鼓励告发等手段抑制商人势力, 增加财政收入。 3.史料三主要论述了商业和商人的危害,表明作者主张推行重 农抑商政策。
栏 导引
专题二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秦汉
【图解历史】 秦中央集权制度
栏目 导引
专题二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秦汉
【概念阐释】 “汉承秦制” 主要说明汉朝的规章制度基本上都是继承并维护了秦始皇 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略有损益。主要表现为承袭了秦朝君主 专制制度、郡县制、 监察制度、官吏选任制度、法律制度、赋 税制度、官吏管理制度等,维护了秦汉“大一统”局面。
史料一
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 一岁费数钜万。 ……
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 ——《汉书· 贡禹传》
栏目 导引
专题二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秦汉
史料二
随 着西 汉社会 经 济的 发 展 , 商人势 力 迅速 膨
胀……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公元前 119 年,汉武帝令“初 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罚隐瞒资 产或申报不实者。后又下令“告缗”,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 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氐破”。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
栏目 导引
专题二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秦汉
2.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郡县制
郡守 、 ①内容:地方设郡、县两级。“郡”直属于中央,设______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秦汉第4讲秦汉时期的政治与经济学案
第4讲秦汉期间的政治与经济阶段特色秦汉期间包含秦朝(公元前221~前207年)、西汉(202~9年)、东汉(25~220年)等王朝,是我国的“大一统”、封建社会初步发展的期间。
政治上:“大一统”的实现,秦汉王朝增强了对周边少许民族地区的管辖,政权基本坚固;秦朝建立封建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到西汉时得以坚固。
经济上:以农业为主导的封建经济初步发展;秦朝一致胸怀衡、钱币,两汉的养精蓄锐政策有益于经济发展;黄河流域是当时的经济重心;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交流了中西方的贸易来往。
思想文化上: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政策增强了思想控制;西汉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科技文化快速发展,特别是造纸术的发明;文学、艺术各放异彩;佛教的传入与流传。
一、秦汉期间的政治制度(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一致条件①各诸侯国力争经过吞并战争一致天下。
②人民经受长久分裂和混战后,希望一致。
③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日趋兴盛。
b.经过: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c.结果: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一致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d.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e.内容①皇帝制度f. a.创办:秦王嬴政以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自称“始皇帝”。
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g.权益: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大权。
h.特色:皇帝至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
图示解史秦朝皇帝制度的特色(1)②三公九卿制度(2)丞相: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办理全国政事。
(3)御史医生: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督查百官。
(4)太尉:管理全国的军务。
(5)诸卿分掌国家的各项详细事务。
(6)③郡县制(7) a.郡守: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蒙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按期向丞相报告工作。
(8)县令或县长:县的长官,主要任务是治理公众。
郡守和县令均由皇帝直接委任。
秦汉政治部分学生学案
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阶段特征: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发展政治上:①从分封制、宗法制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体制取代贵族制度,专制皇权逐渐形成。
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②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③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初步发展。
经济上:秦汉时期农耕经济进一步发展。
①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体。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日益成熟。
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和巩固。
②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以农业为本,工商为末。
③传统农业的耕作方式和技术以及水利灌溉技术得到发展:官营手工业得到发展,秦汉时民间手工业有一定发展。
文化上:①思想领域有“百家争鸣”逐渐走向了儒家“大一统”,儒家思想逐渐取代法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适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和巩固统一的需要②封建教育模式逐渐形成,创立了太学和地方教育体系③实现了文字的统一。
文学艺术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文学体裁多样,文化成就气势辉煌④科学技术上确立了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具有东方特色的实用性⑤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
民族关系上:秦汉王朝加强了对边疆少数民族的有效管辖,拓展了疆域,加强了内地同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形成并不断发展。
对外关系上:①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但对外交往以陆路为主。
②中西之间的通商友好关系发展起来,汉代对外实行朝贡贸易,对外贸易发达。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图解】【秦汉知识点整合表】【政治制度·基础知识构建】【考纲提示】秦朝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三公九卿和郡县制度;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异同;中外朝制度;推恩令;监察制度;选官用官制度知识点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含义2.建立的原因3.演变过程4.特点5.影响:知识点二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接的灵魂,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创新的民族。
秦汉时期经济教案
秦汉时期经济教案教案标题:秦汉时期经济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秦汉时期的经济状况和特点;2. 掌握秦汉时期的经济制度和改革;3. 理解秦汉时期对中国历史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教学内容:1. 秦汉时期的经济状况和特点:a. 农业经济的主导地位和大规模的土地改革;b. 重商主义的兴起和商业经济的发展;c. 工艺和制造业的进步;d. 货币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2. 秦汉时期的经济制度和改革:a. 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均田制的实行;b. 经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郡县制的建立;c. 重商主义政策的采取和商业发展的推动;d. 货币制度的改革和铸币业的发展。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或案例引入秦汉时期经济的状况和特点,激发学生对于该主题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秦汉时期的经济状况和特点,以及相关的经济制度和改革内容,注重事实的介绍和分析。
3. 学习活动:a.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秦汉时期经济对中国历史的重要影响,并分别列出观点和理由。
b. 角色扮演:将学生分成不同的角色,如地主、商人、工匠等,让他们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体验秦汉时期的经济活动。
c. 组织学生进行小研究:让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经济问题,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并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4. 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秦汉时期经济的主要状况、特点和影响,引导他们思考秦汉时期对于中国历史经济发展的意义。
5. 课堂讨论和解答疑惑: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解答他们的疑惑,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教学评价:1. 学生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参与度和表现;2. 学生小研究的完成情况和报告的内容质量;3. 课堂讨论的提问和回答情况;4. 学生对于秦汉时期经济影响的理解和思考。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博物馆或相关历史遗迹,加深对秦汉时期经济的实际感受;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秦汉时期经济状况和特点的论文,展示他们对于该主题的深入理解。
希望这份教案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皇帝负责。
(4)不再是各级政权都实行世袭制,而是只有皇位实行世袭制,其他官僚都由皇帝任命。
5.王国问题的形成及解决
形成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导致封国坐大,形成王国问题。
(1)汉武帝在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基础上,颁布“推恩令”;变封国为郡;贬
低王国官员地位等。 解决
(2)刺史制度:汉武帝后期将地方分区监察,称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名,
不相属,互相牵制
皇帝裁决,有利于集思广益,一定程度
中央各重要部门的主管官员,分管国 上减少决策失误 九卿
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
疑难问答 问:秦朝建立三公九卿制的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吗? 答:不是。是加强君主专制。在分析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的政治措施时要注意:如果调整 的是中央机构,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如果调整的是地方机构,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
1.论从史出 秦朝的货币政策 史料 “及至秦,分一国之币为三等。黄金以镒为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 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史记·平准书》 结论 秦朝统一货币,通行半两钱,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2.获取材料信息 要求:从材料中找出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发生的变化。 材料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 私事。——《孟子·滕文公上》 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 地。……故贫者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汉书·食货志》 主要信息: 答案 井田制被封建土地私有制取代。
2019 年高考复习
④平定西南:在“西南夷”(今云贵高原和川西及甘南)地区,开辟“五尺道”,并设官吏。 特别提示 从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可以看出秦远交近攻的统一策略。
(3)结果:公元前 221 年,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秦朝,定都咸阳。
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皇帝制度
2019 年高考复习
考点二 秦汉时期的经济
秦汉时期的经济现象的时空定位
1.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特点 (1)封建地主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土地买卖和土地兼并盛行。 (2)广大农民只有少量土地甚至没有土地,受到封建国家、地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3)封建土地私有制是土地兼并周期性发展的根源。 (4)土地制度的变革和调整,实质上体现了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时代要求。 2.秦汉时期商业发展的原因 (1)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 (2)汉代“开关梁,弛山泽之禁”。 (3)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和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4)两汉时期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外贸易发展起来。
3.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
类别
分封制
郡县制
建立基础
血缘关系
按地域划分
传承制度
诸侯王位世袭
官吏由皇帝任免调动,官位概不世袭
官吏权利
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
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
与中央关系
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 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
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无 官员职责范围 封地内有行政权,拥有土地管理权
2019 年高考复习
(2)东汉中期以后,皇帝即位,大多年龄较小,外戚宦官轮流控制朝政。 6.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东汉时期,“累世公卿”的豪族把持着东汉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权, 豪强地主成为一种地方割据势力。 二、秦汉时期的经济 1.农业的发展 (1)耕作方式和技术 ①汉代铁制农具的数量远超前代,曲柄锄、大镰和播种工具耧车的出现,说明农具有所改进。 ②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东汉出现了一牛挽犁。 (2)耕作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 (3)水利灌溉 ①汉代关中农民创造的“井渠”至今还流行于吐鲁番、哈密一带的干旱地区。 ②东汉王景治理黄河,基本解除了水患。 2.土地制度:汉代,土地买卖成为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租佃现象比较普遍。 3.地主田庄:汉代,随着土地的集中,出现了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即豪强地主控制下的 田庄。 4.手工业的进步 (1)概况:从汉武帝时代起,政府垄断煮盐、冶铁等行业。 (2)成就 ①冶金业:汉代冶铁以煤炭做燃料,并创造出用水力作为动力的鼓风装置——水排。 ②制瓷业: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 ③纺织业:西汉政府设在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西汉时期,中国丝绸远销欧亚,赢得 “丝国”誉称。 (3)田庄手工业:生产经营活动包括酿造加工、纺织手工业、农具和兵器修造等。田庄中的手 工业生产是自然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5.古代商业 (1)商业发展 ①发展艰难,总体水平不高。 ②由于开通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外贸易发达。 (2)城市发展:西汉长安城东、西有“市”九处,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市的时空有严格限制。 (3)政府政策:汉武帝实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加重征 税等措施,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
代表中央监察地方。
春秋战国时期的郡县和秦朝郡县的不同
史料一 (秦)武公十年,伐邽、冀戎,初县之。——《史记》 (哀公二年,赵简子誓曰)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左传》 史料二
秦朝疆域图 论证: 答案 (1)春秋战国时期,已陆续设立郡县,县的规模、地位高于郡;郡县设置与兼并战争 有关。 (2)秦朝形成了郡县两级管理体制并推广到全国;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区划,县隶属于 郡,这适应了国家统一的需要,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责皇室宗族事务。这都是为皇帝和皇家服务,“国”与“家”同治,充分体现出“家天下”
的特点。
2.三公九卿制的运作方式和作用
(1)运作方式: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
(2)作用:形成了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政府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
务的决策失误,不同官职和机构之间相互配合,彼此牵制,最后集权于皇帝。
阶段特征 秦汉时期包括秦朝(公元前 221~前 207 年)、西汉(202~9 年)、东汉(25~220 年)等王朝, 是我国的“大一统”、封建社会初步发展的时期。 政治上:“大一统”的实现,秦汉王朝加强了对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政权基本稳 定;秦朝建立封建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到西汉时得以巩固。 经济上:以农业为主导的封建经济初步发展;秦朝统一度量衡、货币,两汉的休养生息 政策有利于经济发展;黄河流域是当时的经济重心;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沟通了中西 方的贸易往来。 思想文化上: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政策加强了思想控制;西汉汉武帝时“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科技文化迅速发展,尤其是造 纸术的发明;文学、艺术各放异彩;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2019 年高考复习
考点一 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 1.秦朝中央官制如何体现君主专制
(1)三公九卿分工严密,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分别向皇帝负责,国家军政大事的最终决断
权集中在皇帝手中。
(2)太尉一职是虚设的,并未授予大臣,便于皇帝直接掌兵权,反映了皇权至上的特点。
(3)九卿中的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负
图示解史
3.中央集权的发展 (1)背景:汉初郡县、封国并存,导致出现王国问题。 (2)措施:汉武帝在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基础上,颁布“推恩令”;实行刺史制度,每 州设刺史一名,监察地方;完善封建法制,打击豪强地主势力,维护封建社会秩序。 (3)结果: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4.选官制度:察举制 (1)概况: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 (2)选官标准:孝廉。 (3)特点: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具有封闭性的特征。 5.外戚宦官专权 (1)西汉后期,重用外戚与宦官,政局混乱,国家权力削弱。
2019 年高考复习
(4)官吏考察:秦朝考核官员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由中央委派的专职官员进行监督、视察; 二是年终由官员自行汇报当年政绩。 (5)秦律:细密、严苛。以“轻罪重刑”为立法的指导思想,是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政治 体制的工具。 3.秦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意义 (1)彻底打破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 (2)其建立的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的基本原则为历代王朝所继承,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 度的基本格局。 (3)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提高了行政效率。 (二)汉代政治制度的承袭与演变 1.汉承秦制:西汉大体上沿袭了秦王朝的官僚制度;汉武帝设置十三部刺史和司隶校尉,加 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2.君主专制的演进 (1)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 (2)汉武帝重用身边侍从、秘书等人组成“中朝”,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外朝”,即以丞 相、御史大夫为首的官僚机构的权力。
第 4 讲 秦汉时期的政治与经济
一、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秦朝统一 (1)条件 ①各诸侯国力图通过兼并战争统一天下。 ②人民经受长期分裂和混战后,渴望统一;春秋战国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③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强大。 (2)概况 ①统一六国: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②北固边疆:北击匈奴,收复河套,修筑长城和直道。 ③统一岭南:开凿灵渠,平定岭南并设郡。
(3)郡县制 ①内容:地方设有郡、县两级,“郡”直属于中央,“县”隶属于郡。县下设有“乡”“里” 两级基层行政机构。 ②特点: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律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③意义: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特别提示 贵族政治的突出特征是世袭,官僚政治的突出特征是任命。在郡县制下,郡县 的长官由皇帝任免,体现了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
特点
表现
皇位世袭
嬴政自称“始皇帝”,由子孙传承皇权,不可转移
皇权至上
秦始皇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大权;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都 由皇帝任免
皇权独尊
皇帝有一系列专用称号:自称“朕”,命称“制”,令称“诏”,印称 “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