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跨文化交际学综述
跨文化交际学科综述
跨文化交际学科综述跨文化交际学科综述Summary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ubject Abstract: The new subject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has a history of twenty years in China while it has been developed for more than fifty years in the world.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implemented in China, many changes have happened in society, such as the increase of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influx of foreign students and immigrant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and large-scale international activities, the appearance of cosmopolis and so on. All these make the research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urgently necessary.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ts current status and trend on both home and abroad.Key Word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ulture, Communication摘要:跨文化交际在国际上有50多年的发展史,而在我国却只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__胡文仲版
第一部分绪论: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交际学第一章跨文化交际一、什么是跨文化交际——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跨文化交际之所以在今天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主要原因是由于交通工具的进步与通讯手段的发展,使得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人能够频繁地接触和交往。
L.S.Harms 认为,在世界范围内的交际经历了五个阶段:语言的产生;文字的使用;印刷技术的发明;近百年交通工具的进步和通讯手段的迅速发展;跨文化交际。
近二十年来的交际是以跨文化为特征的。
二、对跨文化交际的不同理解:有的人认为每个人在文化上都是独特的,所以任何两个人之间的交际都是跨文化交际。
有的人认为,不同国籍人们之间的文化差异与不同职业的人们之间的文化差异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只是程度上的差异。
有的人认为,跨文化交际研究应该把重点放在亚文化系统的语篇系统方面。
有的人认为,作大范围的国与国之间的对比对于改进跨文化交际益处不大,应该把眼光放在更具体的文化差异上。
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范围应该也包括地区、职业、年龄、性别等方面的文化差异的探讨。
文化通常不是指个人的行为,而是指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作者认为作跨国、跨种族、跨民族研究不仅应该是跨文化交际研究包括的内容,而且应该是放在首位的。
至于地区、阶级、阶层、职业、性别、年龄等不同层次的差异也应该给予关注。
至于个人之间的差异的研究只是在我们把他们当做群体的代表时才有意义。
在研究一个国家的文化特点时,我们的眼光首先应集中在它的主流文化主流文化上,其次才注意它的亚文化和地区文化的特点。
主流文化-主流文化-亚文化-地区文化-小群体文化(不同年龄、职业、性别群体的文化)三、第二章跨文化交际学跨文化交际学在美国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与人类学、心理学、传播学关系密切)1.首先在美国兴起。
美国有来自各个国家的移民,有各自的文化系统和风俗习惯,逐渐在美国社会形成了多元文化的格局;美国与各国交往频繁。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笔记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笔记----f334b180-7164-11ec-82d6-7cb59b590d7d第一章跨文化交际一、什么是跨文化交流——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的过程。
今天,跨文化交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主要原因是由于交通的进步和交际手段的发展,来自不同国家、种族和民族的人们可以频繁地接触和交流。
l、哈姆斯认为,世界上的交流经历了五个阶段:语言的浮现;用词;印刷技术的发明;近百年来交通工具的进步和通讯工具的快速发展;跨文化交流。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交流的特点是跨文化交流。
二、第二章跨文化交际学1.首先,它在美国兴起。
美国有来自各国的移民,有自己的文化体系和习俗,并逐渐形成为了美国社会的多元文化格局;美国与其他国家交往频繁。
2.edwarhall 《无声的语言》跨文化交际学的奠基之作。
认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使用时间、空间表达意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对时间、空间、交际的关系作了深入探讨)3.1970 年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
今年,国际传播学会承认跨文化传播是传播的核心一个分支,成立了跨文化交际学分会。
1972 年,第一届跨文化交际学国际会议,日本东京。
一、沟通与沟通三、传播的种类沟通可以分为人际沟通和非人际沟通;人际交往可以分为社会交往和非社会交往。
非社交沟通指的是内向沟通 (自我沟通) 。
社会传播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第四章语言交际一、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同时有受到文化的巨大影响。
)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由于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人类文化才得以产生和传承。
不存在没有语言的文化,也不存在没有文化的语言。
广义的文化包括语言,同时文化又无时无刻不在影响语言,使语言为了适应文化发展变化的需要而变得更加精确和缜密。
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
e.g.①亲属称谓是语言反映文化的一个突出例证。
汉族不仅注重长幼顺序,而且对于是父系、母系或者婚系亦十分重视。
第一章跨文化交际学综述
第⼀章跨⽂化交际学综述第⼀章跨⽂化交际学综述An Overview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ies主要内容:介绍跨⽂化交际学的研究性质、研究内容、研究历史和研究⽅法。
知识点:1、影响普通交际的因素2、交际的类型3、交际的定义4、⽂化的定义及三种主要的分类法5、跨⽂化交际学的性质和研究内容6、跨⽂化交际学在美国产⽣的背景7、跨⽂化交际学的研究⽅法和步骤8、进⾏跨⽂化交际研究时应注意的问题学习重点:1、交际的定义2、交际的类型,特别是单向交际与双向交际的区别3、⽂化的定义4、跨⽂化交际学的性质以及对它影响最⼤的学科是什么?5、跨⽂化交际学的研究内容交际的定义(Definition of Communication)Communication may be defined as that which happens whenever someone responds to the behavior or the residue of the behavior of another person. 交际是⼀个(或多个⼈)对另⼀个⼈(或多个⼈)的⾏为或⾏为遗迹作出了反应。
1)Culture with a big C ( large C culture) :the attribute of man (关于⼈类的⼀切特征)2) Culture with a small C ( small C culture) :life way of a population ( ⼀个民族的⽣活⽅式)1 cultural knowledge informationCultural knowledge information refers to the knowledge that does not directly influence the process and result of communication. 知识⽂化2. 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refers to the knowledge that is necessary for successful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交际⽂化Definition of Culture :Culture is the unique style and custom which a nation forms in the history of its own development.跨⽂化交际学具有多学科性,对它影响最⼤、与它关系最密切的有四个学科,即⽂化⼈类学、社会⼼理学、社会语⾔学和传播学。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重点知识点)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第一章:两个重要概念:文化(culture),交际(communicate):1.不同的文化定义(涉及内容十分广泛,不同研究者有不同定义)广义文化:指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文化: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式。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1871年在《原始文化》中提到的定义影响很大。
综上:是人类社会创造的财富,包括食物、器具,也包括信念、价值观、习俗、知识。
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
特性:人类独有;来自后天习得;大部分存在于人的潜意识;是行动的指南;动态,与一定历史时期相联系。
2.交际与传播交际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往来交际活动。
交际就是传播,主要指人际间进行的直接或间接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和沟通活动3.传播与跨文化交际传播:普通的存在的现象;动态行为;信息的流动过程。
含义:人们应用符号并借助媒介交流信息的行为与过程;人与人之间直接交往活动;通过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活动。
人类传播的发展:信息符号传播:有限的声音、体语符号、其它符号、实物口语传播:口语产生后进行的传播活动;新闻、历史、文学、传说、神话等混在一起文学传播:象形文字【古埃及纸草文字、古印度印章文字、苏美尔人楔形文字、中国甲骨文】媒介传播:印刷媒介【报纸、杂志、书籍】,电子媒介【广播、电视】,网络媒介【网络、数字化】传播类型:非人类传播与人类传播【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传播模式:是对客观事物的内外部机制的直观而简洁的描述。
理论的简化形式,可以向人们提供客观事物的整体信息传播中的障碍:主要来自社会系统,即不同文化传统和背景导致的传播沟通障碍。
有语言障碍、非语言障碍、心理障碍、理念障碍跨文化交际伴随人类产生发生出现;不同民族相互接触与融洽的结果;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促进跨文化交际的发展含义: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交际往来或信息传播与沟通活动范围:除国别文化研究外,还应对地区、阶层、职业、年龄、性别等方面的文化差异进行研究和探讨研究层面:不同民族、国家主流文化间的跨文化交际;亚文化间的跨文化交际;地区文化间的跨文化交际;小群体文化的跨文化交际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地位: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文化的复杂性影响跨文化研究;文化涵盖历史与现实、实物与制度及观念、稳定性与能动性、群体特点与地区及个体差异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因素:民族的历史与传统、宗教思想、价值观念、社会组织形式、风俗习惯、政治制度、社会发展阶段第二章:文化感知与价值观一、文化感知感知1、感觉:感官对刺激对象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最简单的心理过程2、知觉:根据感觉所获信息作出的心理反应。
最新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笔记
第一部分绪论: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交际学第一章跨文化交际一、什么是跨文化交际——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跨文化交际之所以在今天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主要原因是由于交通工具的进步与通讯手段的发展,使得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人能够频繁地接触和交往。
L.S.Harms认为,在世界范围内的交际经历了五个阶段:语言的产生;文字的使用;印刷技术的发明;近百年交通工具的进步和通讯手段的迅速发展;跨文化交际。
近二十年来的交际是以跨文化为特征的。
二、对跨文化交际的不同理解有的人认为每个人在文化上都是独特的,所以任何两个人之间的交际都是跨文化交际。
有的人认为,不同国籍人们之间的文化差异与不同职业的人们之间的文化差异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只是程度上的差异。
有的人认为,跨文化交际研究应该把重点放在亚文化系统的语篇系统方面。
有的人认为,作大范围的国与国之间的对比对于改进跨文化交际益处不大,应该把眼光放在更具体的文化差异上。
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范围应该也包括地区、职业、年龄、性别等方面的文化差异的探讨。
文化通常不是指个人的行为,而是指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作者认为作跨国、跨种族、跨民族研究不仅应该是跨文化交际研究包括的内容,而且应该是放在首位的。
至于地区、阶级、阶层、职业、性别、年龄等不同层次的差异也应该给予关注。
至于个人之间的差异的研究只是在我们把他们当做群体的代表时才有意义。
在研究一个国家的文化特点时,我们的眼光首先应集中在它的主流文化上,其次才注意它的亚文化和地区文化的特点。
第二章跨文化交际学一、跨文化交际学在美国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与人类学、心理学、传播学关系密切1.首先在美国兴起。
美国有来自各个国家的移民,有各自的文化系统和风俗习惯,逐渐在美国社会形成了多元文化的格局;美国与各国交往频繁。
2.Edwar Hall 《无声的语言》跨文化交际学的奠基之作。
认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使用时间、空间表达意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跨文化交际概论 ppt课件
ppt课件
3
第一章 跨文化交际概述
第一节 文化、交际和语言
在文化学或文化人类学中,“文化”一词通常指 人类社会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全部活动方式以及活动的 产品。就这一概念的核心内涵而言,它的意义是明确 的。然而专家们给“文化”所下的定义可以说各有千 秋。在众多的关于文化的定义中,文化人类学家泰勒 (Tylor)和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的定义比较 受人推崇。前者着眼于文化的整合性和精神性,后者 着眼于文化的功能性和制度性。
ppt课件
9
第一章 跨文化交际概述
第一节 文化、交际和语言
在文化学研究领域,通常把文化分为主流文化和亚文化。 也就是说,文化的概念具有层次性,一种整体文化中往往包含 了各种不同的次范畴“变体”,形成某种文化圈内的亚文化圈。
亚文化产生于亚群体,亚群体是某个民族内部的群体分化, 他们在亚群体中享有共同的信仰、价值观、行为准则、交往规 范以及认知模式。不同亚群体之间在所觉、所思、所言、所为 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既 有“大同”的一面,也有“小异”的一面。
广义:指人类在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 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在通常情况下,提到“文化”人们首先想到的 是它的狭义方面,即文化的精神形态方面。
ppt课件
8
第一章 跨文化交际概述
第一节 文化、交际和语言
2 .文化定势
世界上大多数社会中都可能存在着若干群体或社团,这 些群体或社团对地域、历史、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共 享,使其成员形成、发展并强化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及与之相适 应的交际文化。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学者们往往倾向于把某 一文化群体的每一个成员都视为该文化定势的代表或整体文化 形象。这种整体式的文化取向通常被称为文化定势。
跨文化交际学理论概述
跨文化交际学理论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跨文化交际越来越成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跨文化交际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旨在研究和解决跨文化交流中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概述跨文化交际学的理论体系和主要内容,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跨文化交际学的知识。
概念解析跨文化交际学是一门涉及文化、交际和跨文化研究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
其中,文化指的是一个社会群体的共同价值观、信仰、习惯和行为模式;交际则指的是人们运用语言、符号和非语言信号进行沟通的过程;跨文化交际则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过程。
理论体系跨文化交际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文化差异理论:该理论认为,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出现的许多误解和冲突是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造成的。
因此,理解和尊重文化差异是实现有效跨文化交际的基础。
2、文化冲突理论:该理论不同文化之间由于价值观、信仰和行为模式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的冲突。
解决文化冲突的关键在于寻找共性和建立共识,以实现跨文化和谐。
3、交际能力理论:该理论强调跨文化交际者的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跨文化适应能力等方面。
提高交际能力有助于提高跨文化交流的效果。
研究方法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定性定量分析、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等。
定性分析的是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的意义和解释;定量分析则更注重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实证研究通过调查和研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流情况来验证理论假设;案例分析则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深入剖析,探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现状分析当前跨文化交际学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部分研究者过于理论构建,而忽略了实际应用;另外,跨文化交际学在非英语国家的普及度和重视度还有待提高。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跨文化交际学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
例如,在企业管理、国际关系、教育等领域,跨文化交际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跨文化交际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对于解决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流问题和挑战具有重要的意义。
跨文化交际 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跨文化交际概论1跨文化交际汉语国际教育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的活动。
新世纪如此广泛而深入的跨文化交际主要是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2.经济的全球化3.人口的流动4.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什么是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既是一种人类的社会活动,也是指一门研究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学科。
根据几个定义归纳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特点:1.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2.跨文化交际是通过象征符号来实现的;3.跨文化交际是一种动态的过程4.跨文化交际是一种双向的互动;5.跨文化交际的目标是创建共享的意义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这里的跨文化交际实际上包含着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指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人们之间的交际,例如中国人与美国人等另一个层面是指同一个国家或民族中,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地域的人们之间的交际,例如男性和女性之间的交往就可以被看做是一种跨文化的交往跨文化交际的特点1.跨文化交际主要指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面对面的交流既包括了语言交际也包括了非语言交际,而且是一种双向交流和互动的过程2.跨文化交际中涉及很多差异性(陈国明)差异可以是文化传统、价值观、信仰等方面的差异,也涉及行为方式和习俗方面,如手势、衣着、语言使用的差异,同时也涉及个人文化身份和社会角色方面的差异。
这些存在差异的因素相互作用,影响了跨文化交流的过程和结果3.跨文化交际容易引起冲突由于语言、交际风格、非语言行为、思维模式、社会准则、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跨文化交际很容易产生误解和冲突4.跨文化交际的误解和冲突大多属于“善意的冲突”许多冲突往往不是出于人们恶意的动机,而是来源于人们良好的愿望。
在自己文化中得体而礼貌的行为到了另一种文化中却成了无礼的举动,善良的意图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误解和不愉快5.跨文化交际常常引起情感上的强烈反应很容易造成心理紧张,人们经常提到的“文化休克”就是形容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的心理反应。
跨文化交际概论各章节内容要点
跨文化交际概论各章节内容要点第一章跨文化语言交际概述第一节文化、语言和交际一、关于文化的概念(一)文化的内涵和特性1、关于文化的内涵概括地讲,文化即是人们所思、所言(言语和非言语)、所为、所觉的总和。
在不同的生态或自然环境下,不同的民族创造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也被自己的文化所塑造。
交际即文化,文化即交际,如果没有交际,文化是难以形成的。
科学的提法是:“文化是冻结了的人际交流,而交际是流动着的文化。
”2、关于文化的特性(1)文化由人们的内稳和外显的行为组成。
(2)文化是通过符号被人们习得和传授的知识。
(3)文化是群体行为规则的集合。
(4)文化与社会是潜在现实中两种类型或两个层面上的概念。
(5)文化是历史所衍生及选择的传统观念。
(6)文化和交际具有同一性。
(7)文化是动态多变的。
(8)文化具有选择性。
(9)文化是群体或民族中心主义的意识产物。
(10)文化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二)文化定势、群体文化、亚文化1、文化定势和群体文化世界上大多数社会中都可能存在着若干群体或社团,这些群体或社团对地域、历史、生活方式、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共享,使其成员形成并发展和强化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与其相关的交际文化。
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范畴:一是全民族的文化,即整体的文化形象,二是具体的个性文化,即是按个人的社会情况或个人所属文化群体为基础的文化,有的学者把这种文化称之为群体文化或副文化。
2、亚文化与亚群体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对文化分类的一种较为传统的做法是把文化分成主流文化和亚文化。
亚文化是指存在于某一主流文化之中的一种非主流文化,某一少数群体的文化,这一文化中的行为模式区别于主流文化的行为模式。
二、关于语言的概念(一)语言是交际工具1、交际媒介言语交际是人类社会中必需的另一种交换活动,交换的是信息、思想、情感。
语言就是一个符号系统,一个人脑子里贮存了符号和符号的组合规则,他就可以和别人交际,传情达意,沟通信息。
评析贾玉新的《跨文化交际学》
评析贾玉新的《跨文化交际学》自从我读了《跨文化交际学》之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特别是书中的一句话:跨文化交际学不仅仅是研究跨文化差异的科学,它还是为人类沟通与理解架设桥梁的一门艺术。
让我们觉得跨文化交际学真是博大精深。
而且从书中,我明白了,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
所以说,在跨文化交际中,既要了解西方文化,也要了解东方文化,才能更好地去进行交流。
这本书中的第一章是对西方语言文字及文化历史发展的介绍。
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西方的文字起源于古埃及,然后经过罗马帝国,随后演变成拉丁文。
最后经由英国的工业革命,文字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然后是德语和法语,都是由拉丁文演变而来的。
所以我觉得,文化和语言是紧密相连的。
而这本书中的第二章是语言与思维。
其实也是告诉我们跨文化交际中语言的重要性。
我觉得学习语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语言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日常交际。
如果没有正确地运用语言,我们就会很尴尬。
比如有些国家喜欢一言不发。
但在我们中国却恰恰相反,我们总是会说“你懂得”“说得好极了”。
然而这两种语言的用途也是截然不同的。
在中国,多数情况下,不会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即使心里有这样的想法,也会把他们压抑住。
如果遇上脾气不太好的人,甚至会被骂。
可是在法国,则不是这样,即使你心里有这样的想法,也可以直接表达出来。
不会被骂,而且他们会觉得很有趣。
我觉得,两种文化背景的区别,导致了语言的不同。
因此我们在交际时,一定要注意语言的使用。
这样才能让交际更加顺利,更加愉快。
文化因素是语言表达与接受过程中重要的因素。
如果你的汉语水平不高,那么你就无法正确的用汉语来表达自己。
因此,在交际过程中,我们必须要遵守语言的规则。
这本书中的第三章主要是介绍交际过程中的个人态度。
我觉得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行交际时,一定要保持良好的态度,这样才能和对方友好的交谈,促进彼此的感情。
就如书中所讲的“跨文化交际的实质就是跨越不同的文化界限,达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理解”。
跨文化交际概论(全套课件319P)
第二节
一 二
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及学科背景 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时代必要性
第二章
第一节
一 二 三
文化背景与跨文化交际
文化因素与跨文化交际
价值观念 民族性格 自然环境
第二节
一 二 三
心理因素与跨文化交际
思维方式 民族中心主义 心理环境
第三章
一 二 三
社会环境与跨文化交际
第一节 角色关系与跨文化交际
第一章
跨文化交际概述
第一节
文化、交际和语言
一 关于文化的概念
(一)文化的定义
1.文化
“文化”的概念古已有之,指与“武力”相对的文德教化。
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 改,然后加诛。夫下愚不移,纯德之所不能化,而后武力加焉。
(汉·刘向《说苑·指武》)
文化内辑,武功外悠。(晋·束广微《补亡诗·由仪》)
第一章
跨文化交际概述
第一节
文化、交际和语言
在交际过程中,交际者往往会对彼此交际行为的结果进行预
测。交际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和交际情景中进行的,而且交际行 为有其固有的语言规则以及语用规则,因此交际过程是一个交际 双方对彼此的交际行为的结果进行预测的过程。 这种预测可能是自觉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预测的准确程 度取决于对交际环境因素及其与交际行为相互作用的关系的理解 程度,以及对文化和语用规则掌握的熟练程度和运用的灵活程度。
第一章
跨文化交际概述
第一节
文化、交际和语言
后来“文化”一词被日语借入,到近代作为英语culture的
对译词。再后来“文化”作为日语借词又被现代汉语吸收,于
是“文化”就同英语的culture有了直接的词源关系,并衍生 出“文明”、“教育”等含义。
跨文化交际学(第一讲)
目录
• 跨文化交际学概述 • 文化差异与冲突 • 跨文化交际技巧 •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 跨文化交际学的发展趋势
01
跨文化交际学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跨文化交际学是一门研究不同文化背 景的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和策略的学科。
特点
跨文化交际学强调文化差异对交际的 影响,注重培养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 力,以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和交流 。
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空间距离 等非语言因素在不同文化中也有 所不同。
社会规范差异
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社交礼 仪、餐桌礼仪、商务礼仪等社会 规范也有所不同。
01
语言差异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习惯、表 达方式、语速和语调等存在差异 。
02
03
价值观差异
人们对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权 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等方面的 价值观存在差异。
文化的理解和包容。
学习文化差异知识
学习不同文化的历史背景
了解不同文化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重要事件,有助于理解其价值 观和行为规范。
学习不同文化的社交礼仪
了解不同文化中的礼仪、礼节和习俗,避免在交际中出现尴尬或误 解。
学习不同文化的非言语交际
了解不同文化中的非言语交际方式,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眼神 交流等,以更好地理解对方意图。
参与跨文化交流活动
参加国际交流活动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文化节、展览等活动,与来 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互动。
旅游体验
通过旅游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和风土人情, 增强跨文化交际的实际体验。
语言学习
学习外语并掌握基本的交际用语,有助于与不同 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05
(完整版)跨文化交际
第一章关于文化、交际及跨文化交际第一节文化一、文化的定义(一)《现代汉语词典》对于“文化”的解释:1。
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2。
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
同样的工具、用具,同样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
3.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
文化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是一个整体,我们所能观察到的只是形成文化系统的具体要素,就是一个个具体的文化现象。
简单归结,文化即是人们所思、所言(言语和非言语)、所为、所觉的总和。
二、文化的特征1。
文化是人类所独有的,是区别人类和动物的主要标志。
是由人类进化过程中衍生出来或创造出来的。
2。
文化不是先天所有,而是通过后天习得的。
3。
文化是一个体系。
4.文化在一个群体中具有共享性。
5。
文化是丰富多样的.6。
文化是发展变化的;7.文化具有民族性和特定的阶级性;8.文化常有本民族文化优越感的倾向;9.文化是建立在象征符号之上的,是可以传递的。
第二节交际一、交际的概念交际这一词汇communicate来源于拉丁语commonis一词,commonis是common的意思.很明显,交际这一概念与“共同”commonness密切相关,即“共同”或“共享”是交际的前提。
交际是符号活动,它是一个动态多变的编译码过程,当交际者把意义赋予言语或非言语符号时,就产生了交际。
交际受制于文化、心理等多种因素 ,交际不一定以主观意志为转移,可能是无意识和无意向的活动 .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可定义为:信息发送者与信息接受者共享信息的过程。
人们的交际行为主要是以语言为媒介进行信息交换的动态过程。
二、交际的特点1. 交际是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的相互活动;2. 交际的双方是动态的;3。
交际过程一旦完成,所发出的信息是不能收回的;4.交际具有社会性。
三、文化和交际的关系文化会影响到交际。
跨文化交际学概述
跨文化交际对 一 些人 来说 或 许是 一个 新 的名 词 , 际 实
家, 只是直到近几 十年才 引起 人们 的广泛 关注 , 作为一个 新
的概念被人们提出来 。
上, 我们经常不 自 地从 事这样 一种 行为 , 觉 只是我们 自己没
有意识到而已。姑且先撇开前半部分“ 跨文化” 对剩下的 ,
中图分类号 : 0 G5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0 1 8 6 2 1 ) 1— 14— 2 10 —7 3 ( 00 0 0 3 0
一
、
跨 文 化 交 际
渐都包括 了十分复杂的跨文化交际 的过程 。由此可见 , 文 跨 化交 际实质上 自古就有 之 , 广泛地 存在于 各个 民族 、 各个 国
一
相互接触和相互融合 , 中都充满 了丰富的跨文化交 际的 这其 内容。如在 中华 民族形成 的过程 中 , 我们就 可以找到大量 的 例子。始于公元前 2 纪的丝 绸之 路使 我 国古 代人 民通过 世 商业往来 与中亚 、 西亚 、 非洲 、 欧洲 的人 民进 行交 流 , 这是我 国早期在 国际范围内的跨 文化交 际 的一个 突出例 证。印度
影电视史一个复杂的跨文化交 际的过程 。 综上所述 , 跨文化交 际 , 简单来 说就 是具 有不 同文化 背
景 的人从事的交际的过 程。 各个 国家在其 发展历程上 也都 少不 了与不 同民族 间的
么, 发生 的 , 怎样 为什么 发生 , 产生 什么后 果 , 以及如何解 决 和避免交际障碍和文化 冲突 , 以达到 有效交 际。换 言之 , 我 们试图解 决有关跨文化交际所涉及的众多的问题 , 把学者们 提出的不同侧 面知识和理论综合起来 , 把零星 的事 实汇聚成
跨文化交际文献综述
跨文化交际文献综述随着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开展,在教学中产生的跨文化交际问题逐渐受到学术界关注。
虽然学术界关于跨文化交际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仍存有一定的空缺,笔者通过搜集我国跨文化交际相关文献,对这些文献进行了分析和整理,对我国近二十年来跨文化交际相关研究成果做一次综述性的概括和总结,并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
标签:跨文化交际一、跨文化交际研究背景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语言和文化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语言的教学同时也是文化的教学,任何一种语言都蕴含着这个国家特有的价值观念,人文特色。
认识跨文化交际问题有利于解决和避免交际和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障碍,有助于增强国与国之间的了解,帮助我们更好的展示民族魅力,弘扬民族精神。
二、跨文化交际相关研究情况根据文献检索可知,跨文化交际的相关研究大致分以下几类:跨文化交际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跨文化非语言交际问题的研究;跨文化交际对教学的重要性研究;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跨文化交际中两国文化差异研究。
(1)跨文化交际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跨文化交际理论涉及的范围很广,但是关于跨文化交际理论在某一领域具体的运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跨文化交际理论与英语课堂教学,英语听力能力的训练,英语口语教学以及其他语言教学的应用研究中。
还有就是在医学文献等值翻译,网络教学等几个领域仅有的几篇。
如:吴迪龙、常晓丹、熊宇仙(2016)运用跨文化交际学理论探索出来源讲解法,文化对比法,情景教学法三种对外汉语教学方法。
斗本加(2019)提出在翻译中需应用跨文化交际理论。
周海燕(2018)提出了融入跨文化教学理论的教学方法。
詹璟(2010)指出跨文化交际的诸多理论对网络汉语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跨文化交际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对外汉语具体领域,具体课型,如在口语,听力,阅读,写作等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说明或者具体的运用情况研究的著作很少,以后的学者在这一方面研究有待开拓。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__胡文仲版
第一部分绪论: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交际学第一章跨文化交际一、什么就是跨文化交际——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跨文化交际之所以在今天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 主要原因就是由于交通工具的进步与通讯手段的发展,使得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人能够频繁地接触与交往。
L、S、Harms 认为,在世界范围内的交际经历了五个阶段:语言的产生;文字的使用;印刷技术的发明;近百年交通工具的进步与通讯手段的迅速发展;跨文化交际。
近二十年来的交际就是以跨文化为特征的。
二、对跨文化交际的不同理解:有的人认为每个人在文化上都就是独特的,所以任何两个人之间的交际都就是跨文化交际。
有的人认为, 不同国籍人们之间的文化差异与不同职业的人们之间的文化差异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只就是程度上的差异。
有的人认为,跨文化交际研究应该把重点放在亚文化系统的语篇系统方面。
有的人认为,作大范围的国与国之间的对比对于改进跨文化交际益处不大,应该把眼光放在更具体的文化差异上。
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范围应该也包括地区、职业、年龄、性别等方面的文化差异的探讨。
文化通常不就是指个人的行为, 而就是指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与习惯。
作者认为作跨国、跨种族、跨民族研究不仅应该就是跨文化交际研究包括的内容,而且应该就是放在首位的。
至于地区、阶级、阶层、职业、性别、年龄等不同层次的差异也应该给予关注。
至于个人之间的差异的研究只就是在我们把她们当做群体的代表时才有意义。
在研究一个国家的文化特点时, 我们的眼光首先应集中在它的主流文化主流文化上,其次才注意它的亚文化与地区文化的特点。
主流文化-主流文化-亚文化-地区文化-小群体文化(不同年龄、职业、性别群体的文化)三、第二章跨文化交际学跨文化交际学在美国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与人类学、心理学、传播学关系密切)1、首先在美国兴起。
美国有来自各个国家的移民,有各自的文化系统与风俗习惯,逐渐在美国社会形成了多元文化的格局;美国与各国交往频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跨文化交际学综述An Overview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ies主要内容:介绍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性质、研究内容、研究历史和研究方法。
知识点:1、影响普通交际的因素2、交际的类型3、交际的定义4、文化的定义及三种主要的分类法5、跨文化交际学的性质和研究内容6、跨文化交际学在美国产生的背景7、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方法和步骤8、进行跨文化交际研究时应注意的问题学习重点:1、交际的定义2、交际的类型,特别是单向交际与双向交际的区别3、文化的定义4、跨文化交际学的性质以及对它影响最大的学科是什么?5、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内容交际的定义(Definition of Communication)Communication may be defined as that which happens whenever someone responds to the behavior or the residue of the behavior of another person. 交际是一个(或多个人)对另一个人(或多个人)的行为或行为遗迹作出了反应。
1)Culture with a big C ( large C culture) :the attribute of man (关于人类的一切特征)2) Culture with a small C ( small C culture) :life way of a population ( 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1 cultural knowledge informationCultural knowledge information refers to the knowledge that does not directly influence the process and result of communication. 知识文化2. 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refers to the knowledge that is necessary for successful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交际文化Definition of Culture :Culture is the unique style and custom which a nation forms in the history of its own development.跨文化交际学具有多学科性,对它影响最大、与它关系最密切的有四个学科,即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社会语言学和传播学。
(胡文仲,1992:7)(cultural anthropology, social psychology, social linguistics, communication)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内容What : What differences are there in the behaviors of people from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Why: Why do the differences exist?How: How should the communicators deal with the differences so as to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successfully?学习难点:1、“行为遗迹”指的是什么?2、“单向交际”指的是什么?3、“民族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指的是什么?4、如何理解“文化定型(stereotype)”?5、“角色规定”指的是什么?如何理解课本中与之相关的例子?一个人即使只对另一个人的“行为遗迹”作出反应,交际也就发生了。
所谓单向交际就是指只有反应者的反应,而未给行为源提供反馈信息的交际。
one-way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without feedback民族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以自己文化的概念系统和价值观念来解释和评价所有其它群体及其环境和交际Ethnocentrism is a kind of psychological trend ,that is to interpret or to judge all other groups , their environments and their communication according to the categories and values of our own culture. 民族中心主义,民族中心论culture stereotype : 人们对另一民族或国家的成员的简单化看法,我们应充分认识“文化定型”的局限性Stereotyping has its practical uses and limitations, because it helps us better understand what appears to be a mess and at the same time any generalization is very often an overgeneralization.角色规定:在特定的文化中,有些特定的事规定由特定的人来做。
不了解特定文化对特定角色的规定,跨文化交际就难免会出现矛盾。
第二章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微观巡视“Micro Analysis" of Chinese Culture and British & American Culture主要内容:对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的种种差异进行对比评析。
知识点:1、中国与英美国家中家庭、学校、社会氛围的不同2、中英口头言语交际方面如称呼、介绍、道歉、致谢等等的差异以及差异产生的原因。
3、中英书面言语交际如词汇、句法、语篇等等方面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
4、非言语交际的定义、类型以及中英非言语交际方式的差异学习重点:本章中涉及到的各方面文化差异是本章的重点,同时也是整门课程的重点。
学习难点:有关书面言语交际以及非言语交际的内容,即本章中的第三、第四节privacy: freedom from undesirable intrusions 免受不受欢迎的侵扰的自由私事权small talkWhen two strangers are introduced to each other in the U.S. or U.K. , they usually start what is called small talk so as to make the communication go on smoothly, that is to keep the ball rolling. 闲聊,小谈church sale: Sale of things donated by followers of a religionin the church. 在教堂里廉价出售教徒捐赠的东西。
Tips: The word “tips” is the abbreviation of the phrase“to insure prompt service”小费从国内外对词语意义的研究情况看,可将词语在心理联想方面的差异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l.词汇空缺2.外延联想一致,内涵联想有别3.外延联想一致,内涵联想空缺4.内涵联想一致,外延联想有别5.外延与内涵均有联想差异英汉句法结构与思维习惯无论在单句内部还是在句群结构上,英汉两种语言的最显著差别就在于英语属形合(hypotactic)语言,汉浯属意合(paratactic)语言。
在句子层次上的形合是指句子的各个组成部分是通过连接词来连接的。
句子层次上的意合关系指的是句子的各个组成部分是通过并列、标点、语音、语调等手段连接起来的。
Hypotactic relation at the sentential level refers to constructions whose components are linked through the use of conjunction.Paratactic relation at the sentential level refers to constructions whose components are linked in meaning through juxtaposition and punctuation / intonation and not through the use of conjunctions.That English is a hypotactic language and Chinese is a paratactic one because English demonstrates more hypotactic relations than Chinese, while Chinese demonstrates more paratactic relations than English.汉语句意合与英语句形合分别反映了汉文化的整体综合与英文化的细节分析的思维方式之别。
汉文化强调整体综合,认识事物习惯于概括综合和整体把握,不太强求形式分析和逻辑推理。
英语文化则多细节分析,注重个体成分的独立作用及相互关系,强调形式分析和规则的制约。
英语句强调的是主体中心;汉语句体现的是主客体融合。
1.英语句一般都有主语,而汉语无主句很常见。
2.英语句谓语一般不能缺动词,汉语句却可用其它词性充当谓语。
3.英语极为强调所有格人称代词的使用,汉语物主代词使用频率较低。
4.英语主语的主动与被动“身份”明确,而汉语无标志受事主语句却是一种常态句式。
英语句强调主体的作用清楚地反映出英美文化的人强调主观作用,以主体为中心的思维方式;汉语句体现的主客体融合也正好反映出中国汉人不突出主体,注重的是主客体一致的融合关系。
英汉篇章结构与文风美国学者卡普兰(R.B.Kaplan,1966:14)于1966年首创contrastive rhetoric(对比修辞)这一术语。
卡普兰归纳出几种不同的文化思维模式,或曰修辞模式(rhetorical pattern)。
英语的话语结构呈直线性(linear),而包括汉语在内的东方语言的修辞结构呈螺旋型(circular/spiral/indir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