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 (教案)
《绝句》(杜甫)教案
《绝句》(杜甫)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绝句》这首诗。
(2)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3)分析并欣赏杜甫的诗歌风格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杜甫的诗歌,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杜甫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2)学会关注社会,关心民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解释和翻译。
2. 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 诗歌深层含义的把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诗人杜甫的图片、诗歌全文、字词解释、相关背景资料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杜甫的图片,简要介绍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学生齐读诗歌《绝句》。
2. 诗歌解析(1)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解析诗歌内容,解释生僻字词。
(2)学生讨论诗歌的意境和主题思想。
3. 诗歌欣赏(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杜甫的诗歌风格和艺术特色。
(2)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4. 拓展延伸(1)教师出示其他杜甫的诗作,学生选择一首进行欣赏和分析。
(2)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5. 小结作业(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学生背诵《绝句》,并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交流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诗歌理解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程度和分析能力。
3. 写作能力评价:通过学生的写作练习,评估学生对诗歌主题和艺术特色的把握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是否有所提高,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并据此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绝句》教案(通用12篇)
《绝句》教案(通用12篇)《绝句》教案篇1【教材分析】本诗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
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的是动景。
第一句是草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是近景;其次句白鹭飞上青天,是远景。
这些景物的画面,颜色明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洁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颜色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不仅有色还有声,有那动听悦耳的莺歌,真是一派生气勃勃的明丽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的喜悦心情。
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静景。
前两句两个动词是鸣上,后两句是含泊,一动一静。
第三句写西岭积雪,是远景。
含字运用拟人手法,非常贴切生动;千秋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出其静。
第四句写门前的船只,是近景。
泊,停靠着,但这停靠的是将要驶往东吴的船,静中包含着动;万里点出空间的宽阔。
【设计理念】1、以的嬉戏导入,使同学在课堂中吟诵的古诗,带领同学游览诗作的海洋,激发同学学习新古诗的爱好。
2、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通过观赏春天的美景、配乐诵读、想象画面、延长的作业等环节引导同学领悟诗的意境,走近诗人。
3、课堂上给同学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乐观性,引导同学乐观参加、全程参加,在参加中达到自悟得意,体现语文教学重在实践运用的教学思想。
4、在指导同学理解关键字词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用实物和图片让同学直观感受含字的意思,使同学领悟到含字的比方写法,深刻体会到含字的妙用,突破了教学难点。
5、鼓舞同学诵读诗人其他诗篇,使同学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充分发挥同学学习的乐观性、主动性。
【教学目标】1、通过理解字词句的意思,弄清诗句的含义,在解词理句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全诗的大意。
重点理解含字的妙用。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同学依据诗句绽开想象,以画配诗,引导同学通过想象画面,领悟诗的意境,从而体验诗人作诗时的欢快的心情。
3、激发同学学习积累杜甫名诗的爱好,能背诵学到的一到二首课外杜甫的诗。
《绝句》(杜甫)教案
《绝句》(杜甫)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绝句》。
(2)理解《绝句》的字词含义和句子结构。
(3)分析杜甫的创作背景和诗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2)通过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语言,培养学生理解古诗的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杜甫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
(2)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字词含义和句子结构。
(2)杜甫的创作背景和诗歌特点。
(3)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诗歌的意境和情感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绝句》的内容和背景。
(2)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和参考书籍。
(3)准备教学多媒体设备。
2. 学生准备:(1)预习《绝句》。
(2)了解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引入《绝句》的学习。
2. 朗读与背诵:(1)引导学生朗读《绝句》。
(2)指导学生正确地背诵《绝句》。
3. 字词解析:(1)解释诗歌中的生僻字词。
(2)分析字词在诗歌中的含义和作用。
4. 句子结构分析:(1)分析诗歌的句子结构。
(2)解释句子的意思和表达方式。
5. 意境与情感理解:(1)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
(2)分析诗歌中的情感表达。
6. 写作练习:(1)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仿写《绝句》。
(2)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讨论。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朗读、讨论和写作练习等。
2. 诗歌理解: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对诗歌内容、字词含义和句子结构的理解程度。
3. 写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4. 课堂表现:评估学生的课堂纪律和合作能力。
六、教学拓展1. 比较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将《绝句》与其他杜甫的诗作进行比较,分析其艺术特点和创作风格。
古诗《绝句》教案设计
古诗《绝句》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绝句》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是一首四行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战乱带来的苦痛和对前途的担忧。
通过学习这首古诗,可以培养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了解唐代社会背景,以及反思战争带来的痛苦和人类对和平的渴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了解杜甫以及《绝句》的创作背景和特点;b. 理解《绝句》的意义和主题;c. 掌握《绝句》的韵律、节奏和语言特色;d. 学会运用诗歌分析方法解读古诗。
2. 能力目标:a. 发展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和文学思维;b. 培养学生的感受、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c. 增强学生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反思能力。
3. 情感目标:a. 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兴趣和热爱;b.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人性问题,并培养对和平的向往;c.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个人情感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绝句》的意义、韵律和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深入理解古代诗人的思想和意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a. 利用图片或短视频展现唐代社会背景,引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b. 提问:你知道杜甫是谁吗?他有哪些代表作品?2. 导读(10分钟)a. 让学生仔细阅读《绝句》这首古诗,先尝试理解整体意义;b. 提问: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情感和主题?c. 大声朗读全诗,体会其韵律和节奏。
3. 分析解读(30分钟)a. 让学生分组成小组,共同分析《绝句》的诗句、韵律、表达手法等;b. 引导学生分析诗句中所含有的情感和意象,学习如何从句子结构和语言运用中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c. 给学生一些相关背景知识,如唐朝社会的动荡、诗人的遭遇等,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诗歌内涵。
4. 创作互动(20分钟)a.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创作一首与《绝句》相呼应的短诗;b. 让学生结合现代社会的情境,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方式,表达对和平的向往或对社会问题的思考;c.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互相分享和交流,并选取一些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
杜甫《绝句》教学设计(通用10篇)
杜甫《绝句》教学设计杜甫《绝句》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杜甫《绝句》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杜甫《绝句》教学设计篇1【设计理念】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
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达到自悟自得。
【设计特色】重在学生参与,激发主体情趣。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设计,多种多样的铺垫、延伸的作业设计,变传统古诗教学的单向灌输为学生的自读、自练、自悟,既激发了主体的学习情趣,帮助学生“走近古诗”,又调动了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体现了语文教学重在实践运用的教学思想。
以趣味练习法为主学习《绝句》1.揭题后讨论:你知道“绝句”的意思吗?(“绝句”是古诗体裁之一,一首4句,每行5字或7字。
)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吗?(简介杜甫:唐代诗人,自幼好学,7岁就会吟诗,他的诗流传下来的就有1400多首,被誉为“诗圣”。
)2.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插图,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思考:诗中描写了那些景物?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诗人在什么位置看到了这般景色?3.练习填空,理解诗句的意思。
(1)在()内填入描写景物的词语。
(2)在______上填入表示数量的词语。
(3)在____上填入表示动作的词语。
4.分组读一读填入的词语,体会这些词语在诗中的作用。
(l)“黄鹤”“翠村”“白鹰”“青天”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名词前面都加了表示颜色的。
)加上这些词有什么作用?联系诗句说说理由。
(2)请将4个数量词分成两类(实数和虚数),联系诗句说说“千秋”“万里”各说明了什么?(3)读一读诗句,想一想,4个动词中,哪些真动,哪些“不动”。
(鸣”与“上”是有动感的;“含”与“泊”是无动感的。
)再次读诗句,读准“泊”的字音,感受诗的意境。
《绝句》(杜甫)教案
《绝句》(杜甫)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绝句》这首诗;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分析并欣赏绝句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绝句》的诗意理解和诗词鉴赏。
2.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三、教学难点:1. 诗词中的意境美和韵律美的鉴赏。
2. 杜甫诗歌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绝句》全文、杜甫的生平介绍、诗词鉴赏分析等。
2. 学生准备《绝句》全文,提前阅读并理解诗歌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杜甫及其诗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诗歌讲解:教师逐句讲解《绝句》的诗意,分析诗句中的意象、情感和哲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3. 诗词鉴赏:教师引导学生从韵律、意境等方面欣赏《绝句》,分析其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4.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绝句》的理解和感悟,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绝句》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背诵《绝句》,并写一篇简短的鉴赏文章,分析诗句中的意境美和韵律美。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杜甫的其他绝句作品,如《春望》、《月夜忆舍弟》等,分析其创作特点和风格差异。
2. 文化延伸:教师介绍唐代绝句的发展历程,以及杜甫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帮助学生了解诗词创作的历史背景。
七、课堂练习:1. 学生现场背诵《绝句》,教师检查背诵效果。
2. 教师选取几篇学生写的鉴赏文章,进行点评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八、课后作业:1. 背诵杜甫的其他绝句作品,加深对杜甫诗歌的理解。
2. 深入研究杜甫的生平事迹,了解其诗歌创作的心路历程。
二年级下册古诗《绝句》教案
二年级下册古诗《绝句》教案二年级下册古诗《绝句》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在给诗配画的基础上理解古诗的内容,学会整首吟诵。
3、采用字图搭配的方法理解动词“鸣”、“上”、“含”、“泊”的含义。
活动准备:课件、挂图、画有古诗内容的小图片、字卡:鸣、上、含、泊。
活动过程:一、导入1、师幼自由交流认识的飞禽引入课题。
2、教师利用课件引导幼儿简单了解黄鹂和白鹭:黄鹂:羽毛的颜色非常好看,经常站在树枝上展示它动听的歌喉。
白鹭:是一种水鸟,会用嘴捉鱼,当它们成群的飞上天空的'时候,经常是排成一行。
3、师幼一起或请个别幼儿朗诵这首关于黄鹂和白鹭的古诗《绝句》。
二、展开1、前两句采用幼儿给诗配画的方式,引导幼儿理解内容。
老师朗诵“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请幼儿根据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想象画出这两句的意思,并请幼儿解释其含义。
(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叫,白鹭排成一行飞上晴朗的蓝色的天空。
)2、后两句采用看大挂图的形式,理解其诗句的内容。
(1)“窗含西岭千秋雪”。
西岭:是一个地方的名字;千秋雪:一年又一年。
几千年都化不了的雪;窗含:从窗户里向外望去,这些景色好像含在窗户里一样。
幼儿用手势当作“小窗户”,看一看西岭的千秋雪是不是含在你的“小窗户”里了。
(2)“门泊东吴万里船”。
东吴:是一个地方的名字,离这里有几万里路。
这些船有将要驶向东吴的,也有从东吴来的,都停在这里;停也叫停泊,或者直接叫一个字“泊”;门外停着将要驶向几万里外东吴的船和从万里东吴驶来的船。
3、老师示范朗诵并演示操作活动教具,请幼儿完整欣赏古诗。
4、教师采用字图搭配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古诗中的动词。
鸣:鸟的叫声;上:飞上;含:向外望去,西岭的景色好像含在窗户里一样;泊:停泊、停靠。
5、知识拓展:古诗是描写人物的还是描写景色的?哪个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里知道的?作者是谁?他为什么要写这首古诗?三、结束幼儿自由朗诵学过的古诗。
《绝句》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5篇)
《绝句》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5篇)2022-12-15《绝句》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精选5篇)《绝句》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篇1【教学设计说明】《绝句》为唐代诗人杜甫所作。
诗中描写了他的住所成都城外浣花溪草堂前的明媚秀丽的景色。
整首诗意境优美,一句一景,犹如一幅风景画。
教学中,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通过展示草堂附近的美丽春色,使学生将欣赏画面与理解诗意,体会诗情结合起来,以达到学得主动、愉快的目的。
【主要教学目标】1.理解《绝句》所描绘的草堂附近明媚秀丽的春色,体会诗人愉快的心情。
2.通过反复吟诵,体会《绝句》的诗情意境。
【教法特点】改变以往逐词逐句提问讲解的古诗教法,依靠电教媒体的作用发挥古诗意美、音美、形美的特点。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借助电教生动形象的画面,由总到分再到总地展示草堂附近清新明丽的春景,帮助学生深化语言文字的理解和领悟诗情意境;二是利用电教直观鲜明的特点突破教学难点,以弥补个别诗句本身并不具备的美感,激发学生的赞美之情。
本课建议安排一教时。
【教学主要步骤】一、学生初读诗歌,了解主要内容1.读题后,教师简介绝句是诗的体裁,作者是杜甫。
2.学生自读诗歌。
了解写什么。
3.教师介绍诗中杜甫描绘了他居住的草堂附近明媚秀丽的春景,并出示整个画面。
二、指导学生细读诗歌,理解诗意,指导吟诵,表达诗情意境。
(一)教学前两句诗。
1.出示“两个黄鹂鸣翠柳”的画面(演示黄鹂的动态),要学生观察黄鹂是什么样子的,柳树是什么色彩,以及黄鹂在柳树枝头干什么。
2.把“鸣”字和“啼”、“叫”相比较,使学生体会到它既把黄鹂写活了又引发出美感。
3.请学生想象黄鹂会歌唱什么。
4.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眼前的画面,再有感情地读。
5.出示“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画面,(展现白鹭飞翔的姿态),问学生是如何欣赏这幅画面的。
6.找出哪个字突出了白鹭的姿态美,帮助学生体会“上”字用得好,把天地间的情景组合在一起了。
《绝句》教案(精选12篇)
《绝句》教案《绝句》教案(精选12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绝句》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绝句》教案篇1活动目标:1、理解古诗的内容,学习有节奏地朗诵古诗,感受韵律美。
2、理解古诗中有关字词的含义,萌发对祖国的美好河山的喜爱。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1、幼儿用书19页。
2、挂图《绝句》。
3、语言磁带。
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学习有节奏地朗诵古诗,感受韵律美。
活动难点:理解古诗中有关字词的含义。
活动过程:1、出示挂图,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2、启发幼儿讲述画面内容,学习古诗。
(1)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启发幼儿描述画面内容。
(2)在幼儿讲述的基础上,用古诗的第一句话进行概括,学习相关字词。
3、完整地欣赏古诗。
(1)这四副图连起来就变成了一首优美的诗,题目叫《绝句》,大家来欣赏一下吧。
(2)播放录音,幼儿欣赏,进一步学习古诗《绝句》。
(3)引导幼儿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意境。
4、幼儿和老师一起朗诵古诗。
5、简要介绍古诗的作者——杜甫。
教学反思:学习古诗《绝句》时,我请两位会念的幼儿当小老师,孩子们都学得特别认真,始终关注两位"小老师",没几遍孩子们都会背了。
学会后,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要当"小老师",我满足了小朋友的愿望。
对于孩子来说,老师在他们心目中是多么神圣与伟大,而在实践中他们又有了切身的体会。
此后,孩子们学诗的兴趣日益浓厚,更主要的是它使自信回到了孩子的脸上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作为老师又何乐不为之呢?《绝句》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1、学会诗中生字“鹂”“鹭”,能正确理解“窗含”、“千秋雪”、“门泊”、“万里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绝句》。
《绝句》教学设计
《绝句》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我共享的《绝句》教学设计【优秀4篇】,倘若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忙,请共享给最好的伙伴。
绝句教学设计篇一【课前预习】1.同学在课外认真正确地朗读诗词。
2.有条件的从网上查阅有关生活和创作的资料。
3.体会每首诗词的情感。
【相关课程标准】1、诵读古代诗词,借助解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重视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本身的赏识品味。
2、语文课程致力于培育同学的语言文字运用本领,提升同学的综合素养,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重要内容,体味和推敲紧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本身的心得,能提出本身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诗歌,直至背诵;2.体味遣词造句的妙处;3.在比较中体会所蕴含的不怜悯感。
【评价任务】1、通过各种形式的读,熟读成诵。
2、通过重点词语和语句分析作品的情感。
3、通过比较阅读,体会不同体裁、不同诗词的情感。
【课时布置】1课时【教学过程】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春景导语:同学们,在这个斑斓春色单元的语文课堂里,我们一同徜徉在春的世界中感受它无穷的魅力。
春的美是多样的,北国的春天与江南的春天风格迥异,那么在诗人的作品中又是怎样一番美景呢?带给我们的又是一种怎样的心灵体验呢?今日我们来学习《诗词八首》,共同来感受一下。
首先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江南春绝句》和《玉楼春》两首诗词。
活动二:诗词赏析探寻春景一、读“江南春”绝句,领悟诗的多方位审美(一)赏“江南春”千里美景1.朗读诗歌,把握节奏;同学先自由朗读,然后指名读,其他同学矫正。
2.同学齐读诗歌,思索:诗歌描绘的是哪里的春景,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实在描绘了哪些景物?明确:描绘的是江南的春景。
从题目及描写的景色中可以看出。
《绝句》(杜甫)教案
《绝句》(杜甫)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绝句》这首诗;了解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分析并欣赏杜甫的诗歌风格。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深入解读《绝句》,领会杜甫的诗歌意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二、教学重点:1. 诗句的理解与背诵。
2. 杜甫诗歌风格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句中的意境把握。
2. 杜甫诗歌在历史背景下的内涵。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学生预习《绝句》及相关背景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绝句》的历史背景。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绝句》,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歌意境。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词语、句式、意象等方面分析杜甫的诗歌风格。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讲解诗句中的关键字词,分析诗歌意境。
5. 情感体验:让学生谈谈对诗句的感悟,分享自己对社会、生活的思考。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句的意义和杜甫的诗歌风格。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背诵《绝句》,写一篇关于杜甫诗歌风格的心得体会。
8.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做好教学准备。
六、教学延伸:1. 让学生结合杜甫的其他作品,如《春望》、《登高》等,进行比较阅读,深入了解杜甫的诗歌风格。
2. 邀请文学爱好者或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杜甫及其诗歌的理解。
七、评价反馈:1. 课堂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
2. 作业完成:检查学生背诵情况和心得体会的质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肯定。
1. 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 在学生掌握杜甫诗歌风格的基础上,引入其他唐代诗人如李白、王维的作品,进行比较学习。
古诗《绝句》教学设计(通用8篇)
古诗《绝句》教学设计古诗《绝句》教学设计(通用8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诗《绝句》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诗《绝句》教学设计篇1一、教材分析《绝句》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开篇之作。
本单元的主题都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绝句》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一首七言绝句。
该诗画面明丽,语言形象,情感欢悦,意蕴畅达,表达了诗人愉快的心情和对和平的向往。
新课程强调教师的职能不再是“教学生念书”而是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
本节课充分体现以生为本,以读为本,让学生学习了本诗的色彩美,结构美,意境美。
二、教学目标1、认读5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理解重点词语,理解“含”的妙用,了解诗的对子对照格式。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通过想象画面,领会诗的意境,从而体验诗人作诗时的欢快心情。
3、通过诵读古诗,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从中感受春之美,大自然之美。
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朗诵全诗,使学生在朗读与想象中领悟诗的意境。
四、教学过程:叶老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我们的语文课一定要教学生方法,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
古诗的学习方法很多,本节课我教给学生最基本的学习方法,那就是: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
本课的教学,我力求把诗歌的美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
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整个教学程序我设计了5个环节。
激情导入——让学生期待美初读古诗——让学生根据本课认读的生字读准古诗正音。
再读古诗——让学生领悟本诗的结构美品读古诗——让学生感受本诗的意境美指导书写——写好“口在不同的位置,胖瘦高矮的变化”、写好左中右结构的“柳”。
《绝句》教案【优秀4篇】
《绝句》教案【优秀4篇】册《绝句》教案篇一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读古诗吗?你们会背哪些古诗,能试着背给我们听一听吗?(指名三、四名学生背)还有哪些同学想背?这么多同学都想背呀?(指名学生)会背的请跟着一块儿背。
2、师:看来,同学们都是爱读诗的孩子,老师今天也给大家带来一首流传了一千多年的古诗,(出示课题:绝句)板书课题:绝句。
齐读课题。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公元762年成都尹严武入朝,蜀中发生动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安史之乱平定,又过一年,严武回到成都,杜甫得知他的消息也跟着回到成都的草堂,并在草堂中写下这首诗。
既然这首诗已流传了一千多年,我想它一定有无穷的魅力,你们想学这首诗吗?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
二、自学古诗,初知诗文大意:1、师范读:师:先请同学们认真看着这首诗,听老师把这首诗读一遍。
(配乐朗读)2、自由读古诗:师:下面请同学们试着像老师这样把古诗读一读,比一比,看谁读的认真。
(教师个别辅导)3、指名读:师:老师这里有几个生字,谁会读?(我会读)读的真准!那谁能像老师那样把古诗读一读?(指名读)每个字字音读得很准,还有谁想试一试?(指名读)读的不错!请各位同学再认真听老师把诗读一遍。
谁愿意再来读一读?(指名读)读得真不错,都快超过老师了。
4、比赛读:师:我们就应该像她这样读,读出诗的节奏美。
(出示朗读指导)我们小组之间开展一次比赛,看看哪个组读的好!一组读题目,其余四个组,一组读一行。
一二组比三四组读的好。
下面男同学和女同学开展一次比赛,看是男同学读的好,还是女同学读的好。
5、齐读:师:老师宣布成绩,并列第一。
(欢呼)请同学们一起齐读一遍。
读的真美。
6、布置自学,进行网络学习:师:你们刚才都读了这首诗,那这首诗带给你怎样的感受?(美)板书:美这首诗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请同学们利用桌上这台电脑进入我们的学习网站学习这首诗,弄懂这首诗的意思。
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绝句》教案(通用7篇)
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绝句》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绝句》这三首古诗的内容和意义;2.能够正确朗读这三首古诗,并理解其中的韵律和韵脚;3.学习古诗的写作技巧,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4.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二、教学内容1.《绝句》这三首古诗的原文;2.古诗的解读和讲解;3.古诗的朗读和理解;4.学生的诗歌创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与前置知识引入教师可利用一些图片或者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古诗?”,并与学生一起回顾之前学过的古诗,帮助学生对古诗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2. 学习古诗《绝句》让学生朗读《绝句》这三首古诗,并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含义和主题。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让学生逐句解读,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
3. 古诗的韵律和韵脚解释古诗的韵律和韵脚的概念,让学生听古诗朗读,感受其中的韵律和韵脚。
教师可以逐句解析,让学生理解韵律和韵脚对古诗的美感产生的影响。
4. 学生的朗读与模仿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导,朗读并模仿这三首古诗的朗读风格和节奏。
教师可以注意学生的发音准确性和语调抑扬顿挫,鼓励学生多次朗读,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感知和领悟。
5. 学生的诗歌创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尝试创作一首符合绝句的格式要求的诗歌。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启发和指导,引导学生在创作中体会古诗的韵律和节奏,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6. 诗歌欣赏与分享让学生轮流朗读和分享自己的诗歌创作。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和评价,促进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和理解,对自己和他人的创作给予积极的肯定和建议。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表现、朗读效果和诗歌创作的水平等方面来进行评价。
同时,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情绪表达,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本教案通过让学生学习古诗《绝句》,培养了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通过诗歌创作的环节,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本教案还通过学生的分享和评价,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幼儿园杜甫《绝句》教案
幼儿园杜甫《绝句》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著名诗人杜甫及其代表作品《绝句》。
2.培养幼儿欣赏诗歌的能力,提高幼儿朗读和领会诗歌的水平。
3.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4.通过学习《绝句》的内容和情感,启发幼儿的思考和感受。
二、教学内容
杜甫《绝句》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问题导入,例如:“大家最喜欢的植物是什么?为什么喜欢它?”引起幼儿
的兴趣。
2. 欣赏诗歌
播放《绝句》的语音朗读,让幼儿静听,感受诗歌的情境和意境。
3. 理解诗歌
对每一句进行解释,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意思。
4. 朗读诗歌
让幼儿跟读,熟悉诗句及韵律,提高朗读能力。
5. 分析诗歌
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表达方式,启发孩子们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6. 创作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尝试创作一首绝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
通过教学过程的观察和记录,根据幼儿的思考和表达的情况,给予相应的评价和反馈。
同时,注意对幼儿积极表现的及时肯定和激励。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每个环节的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充分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诗歌的魅力,启发他们对生活的思考和感受。
《绝句》说课稿(通用3篇)
•••••••••••••••••《绝句》说课稿(通用3篇)《绝句》说课稿(通用3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绝句》说课稿(通用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绝句》说课稿1大家好!非常感谢会议组给我这么一个与大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希望我的发言能得到各位专家、各位同行的指正和帮助。
由我执教的《绝句》是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材第六册中的一首古诗。
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平定后的第二年,在成都草堂,面对生机勃勃的景象,无限欢欣,描绘了明媚秀丽、充满生机的景致。
我班的学生经过几年信息技术课的学习,能够运用金山词霸查阅字词,能够运用金山画王绘画,会网络浏览和讨论。
对于网络教学,学生思维活跃,有一定自学能力,喜欢网络交流、合作学习。
《中华古诗文》教学的开展,学生对古诗学习有浓厚兴趣。
下面我就这篇课文的教学从以下四个方面作简要介绍。
一、紧扣语文课程标准,确立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终生学习。
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共同构成语文素养的生命体,所以在确立教学目标时,应该从知识、能力、情感这三个维度进行设计。
本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1、利用金山词霸,学习生字,了解其意思。
2、通过反复朗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体会诗的意境美。
3、借助网络,通过自学、协作、交流,理解诗的意思。
4、用自己语言口头描述诗意,并画出来。
能力:1、通过网络,自主、协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2、通过朗读、电脑绘画等多种实践活动的开展,培养和检查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习的意识。
情感:能感受作品中明媚秀丽的景致,体会诗的意境美。
感受作者当时的感情。
在教学目标中,所有的知识都是靠学生自己获得,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情感。
《绝句》教案优秀6篇
《绝句》教案优秀6篇《绝句》教案优秀6篇1【教学目标】1、带领学生复习已经学过的一些基础知识。
(主要是文学体式、唐代诗人及其风格)2、掌握杜甫的生平及体会情感取向。
3、学习并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要点,主要是学会从一首诗的动词及形容词中把握作者情感,体会作者创作意图。
4、理解“寓情于景”的。
写作方法。
【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近年来虽然《考试说明》把诗歌鉴赏的要求定位在“初步”鉴赏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上,但在实际考查中,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一向偏低,所以过去多年的诗歌鉴赏的备考策略,往往强调指导学生认真分辨题型、明确。
试题常见的置误方式、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等。
但是,高考的诗歌鉴赏题,以主观表述的形式考查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这种命题方式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诗歌鉴赏的难度,也迫使我们在诗歌鉴赏的教学及备考工作中及时采取新的策略。
根据考试说明,我们对诗歌鉴赏的命题走向有这样一个初步认识:材料的选择应该是浅易的、脍炙人口的,在设题角度上分两个方面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允许考生在尊重定论的基础上适度发挥。
所以,这节高考诗词鉴赏指导课主要围绕《考试说明》的要求进行设计,使学生掌握把握诗歌鉴赏的基本要点。
2、学生情况分析为了既能体现命题者在《考试说明》中所提出的“初步鉴赏”的要求,又能在题目的区分度上达到理想状态,高考所选择的诗歌材料应会比较浅显,学生能初步读懂。
经过一轮训练,学生对诗歌主观题的命题形式基本了解,但在真正读懂诗歌的思想内容,把相关的表达技巧与具体的诗句关键词的把握能力还有待提高。
所以,本节课的设计把培养学生把握关键词并以此来获得诗人情感信息作为重点。
3、教学方法分析针对学生文化底蕴薄弱,诗词形象思维能力差等特点,本课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等优点,采用音乐、动画、图片等营造诗歌气氛,调动学生的情感。
本课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小结和学生的朗读、分析等互动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以期达到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的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配图,了解古诗的内容。
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学习本课生字。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以画配诗,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领会诗的意境,从而体会诗人作诗时的心情。
3.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学习本课生字。
2.指导学生展开想象,朗读诗句。
教学难点
1.对于诗人心情的领会。
2.根据诗意,展开想象。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视频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导入:同学们,老师看到当你走进这个教室就在关注这个大屏幕。
看到大屏幕,你有什么感受?生谈感受。
是啊!这就是美丽的大自然,这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在饱经了战乱之苦后重返四川成都杜甫草堂时所看到的周围美景。
于是他有感而发,写下了这段流传千古的《绝句》。
2.向学生介绍“绝句”体裁。
过渡:要想学好绝句,先要读好诗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配乐朗读。
2.学生自由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指名读,齐读。
评价过渡:读的真好,因为诗真美,想不想走进诗人,走进杜甫草堂,去和他一起欣赏这大自然的美?
三、随文识字,理解古诗内容,指导朗读。
(一)学习“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1.出示诗句,让学生想象画面,边想象边朗读。
2.出示画面,朗读诗句。
3.学习“鹂”字和“鹭”这两个形声字。
引导学生对比观察“鹂”和“鹭”字形,理解字理,自主识记。
学习“鸣”字,根据字义识记生字,听一听鸟的叫声。
4.朗读指导:
(1)想象两只可爱的黄鹂在翠柳间愉快的鸣叫,边想象边朗读。
(2)女生读黄鹂,男生读白鹭,进入情境再次朗读。
(3)通过提问诗句中的色彩,让学生想象这幅色彩明丽的画面,边想象边朗读。
(4)师生互动,对对子朗读。
例如:“两个”对“一行”,“两个黄鹂”对“一行白鹭”。
(二)学习“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1.出示诗句,让学生想象画面。
2.出示图片,带上想象读诗句。
3.指导朗读:
(1)通过想象“千秋雪”的样子,朗读诗句。
(2)引导学生体会“含”字在句中的意思,识记生字,相机指导朗读,读出如画般的美。
(3)通过学习“泊”字的本意,识记生字。
(4)让学生对“万里船”展开联想,边想象边读。
(5)战乱过后,河道畅通,来往东吴的船自由航行,体会诗人高兴的心情,带着愉快的心情朗读。
四、想象画面,指导朗读
1.学生想象画面,配乐朗读。
(示范读,指名读,齐读)
2.反复诵读:重复诗句的后三个字两遍,边反复边打拍子。
4.跟着音乐唱读。
5.想象画面背诵。
6.引导学生总结出“看文字,想画面”的学诗方法。
五、写字指导
写字指导:“含”“吴”。
1.引导学生观察结构,分析字形。
2.教师板书。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4.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价。
六、总结拓展
1.拓展古诗《绝句》(迟日江山丽)、《山行》,通过读诗,想象画面,带着想象读诗。
3.总结: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七、板书设计
绝句
唐杜甫
黄鹂翠柳
白鹭青天
千秋雪
万里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