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账户与复式记账
财务会计之账户与复式记账
![财务会计之账户与复式记账](https://img.taocdn.com/s3/m/3056c07b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8d.png)
财务会计之账户与复式记账1. 引言财务会计是管理一家企业或组织财务活动的重要部分。
其中,账户和复式记账是财务会计中的基本概念和操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账户和复式记账的定义、原理、应用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2. 账户的定义与分类2.1 定义账户是用于记录和跟踪组织或个人财务事务的工具。
每个账户都对应着特定的财务项目,例如银行账户、现金账户、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
2.2 分类账户可以按照性质和用途进行分类,常见的账户分类包括:•资产账户: 记录组织或个人拥有的经济资源,例如现金、银行存款、固定资产等。
•负债账户: 记录组织或个人所欠的债务,例如应付账款、贷款等。
•权益账户: 记录组织或个人的所有权益,例如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等。
•收入账户: 记录组织或个人的收入来源,例如销售收入、利息收入等。
•费用账户: 记录组织或个人的花费和费用,例如采购成本、租金等。
3. 复式记账的原理与步骤3.1 原理复式记账是一种记录财务交易的方法,基于“借贷记账法”。
根据该原理,每个财务交易都会同时涉及到至少两个账户,一个账户被借方记录,一个账户被贷方记录。
借贷双方的金额应该相等,保持资产总额和负债总额相等。
3.2 步骤复式记账的步骤如下:1.确定财务交易的借贷方向。
通常,资产的增加通过借方记录,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通过贷方记录,收入通过贷方记录,费用通过借方记录。
2.选择适当的账户来记录交易。
根据交易的性质和影响,选择对应的账户进行借方或贷方记录。
3.记录交易金额。
在借方和贷方账户中记录交易涉及的金额。
4.确保借贷平衡。
对所有进行借贷记录的账户,确保借贷金额相等,保持资产总额和负债总额相等。
4. 账户和复式记账的应用4.1 账户的应用账户在财务会计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包括:•提供准确和实时的财务信息,帮助管理者作出合理的决策。
•跟踪和记录财务交易,便于审计和监督。
•提供基础数据用于编制财务报表。
4.2 复式记账的应用复式记账在财务会计中被广泛应用,主要包括:•记录、核对和归档每一笔财务交易,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二章 账户与复式记账法
![第二章 账户与复式记账法](https://img.taocdn.com/s3/m/1fd4df76284ac850ad0242ee.png)
③
•
资产增加
资产减少
•
•
①
②
④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增加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减少
下面以可口公司发生的几项经济业务为例, 来明会计要素变动增减变动的四种类型以及 会计等式的恒等关系
• 案例一(教材上的例题)
• 案例二
【例1】可口公司获得国家追加投入的资本, 现金50 000元,当即存入银行。
【例2】可口公司用银行存款30 000元,购入 新设备一台,并且交付使用。
3、设置账户的意义
• (1)在记账时,把复杂的经济业务进 行科学的分类,从而提供管理所需的数 据资料;
• (2)可以把价值形式的核算同实物形 式的核算相结合,有效控制财产物资;
• (3)可以使整个会计记录形成一个总 括与明细相结合的体系;
• (4)为定期编制会计报表提供依据。
三、账户的结构
(一) 账户的基本结构(T型结构) P30 (二) 涉及的相关概念 (三) 账户的主要内容 P31 (四) 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 P33
下一页
账户的基本结构分为左右两方,一方登 记增加,另一方登记减少。至于帐户左右 两方的名称,用哪一方登记增加,用哪一 方登记减少,则取决于经济业务的内容和 记账方法。账户的基本结构可用“T”型表 示,见下图所示。
(左方) 账户的名称(会计科目) (右方)
(二) 涉及的相关概念
上列账户左右两方,分别用来记录其增加数额和 减少数额。增减数额相抵后的差额,叫做账户余额。 余额按其表现的不同时间,分为期初余额和期末余 额。
(3)、在会计期间任一时刻,上列两个平衡公式可以合并为:
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进行,在会计期间内,企业一方面 会取得收入,并因此而增加资产(或减少负债);另一方面 要发生各种各样的费用,并因此而减少资产(或增加负债)。 因此,企业在会计期间中(结账之前),原来的会计等式就 转化为下列的形式:
初级会计学:账户和复式记账习题与答案
![初级会计学:账户和复式记账习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1b01809b6648d7c0c746aa.png)
一、单选题1、各损益类账户期末余额,应结转至( )账户中。
A.利润分配B.未分配利润C.资本公积D.本年利润正确答案:D解析:损益类账户在期末均应转入本年利润账户,它将一定时期内形成或确认的收入和发生的费用支出作对比,将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
2、按经济内容分,制造费用属于( )账户。
A.成本类B.负债类C.损益类D.资产正确答案:A3、下列不属于资产类科目的是( )。
A.材料成本差异B.短期借款C.周转材料D.累计折旧正确答案:B4、开设明细分类账户的依据是( )。
A.试算平衡表B.明细分类科目C.会计要素内容D.总分类科目正确答案:B5、“营业外收入”科目按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属于( )类科目。
A.资产B.负债C.损益D.所有者权益正确答案:C解析:企业损益类科目是指核算企业取得的收入和发生的成本费用的科目,它具体包括:(1)收入类科目: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
(2)费用类科目: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资产减值损失、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等。
(3)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营业外收入。
(4)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营业外支出。
6、下列属于所有者权益类的会计科目A.短期借款B.主营业务收入C.盈余公积D.库存商品正确答案:C7、下列属于损益类的会计科目()A.应付职工薪酬B.劳务成本C.商标权D.其他业务成本正确答案:D解析:企业损益类科目是指核算企业取得的收入和发生的成本费用的科目,它具体包括:(1)收入类科目: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
(2)费用类科目: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资产减值损失、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等。
(3)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营业外收入。
(4)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营业外支出。
8、存在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
A.明细分类账户B.总分类账户C.对应账户D.一级账户正确答案:C9、负债类账户期末余额等于()。
账户与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
![账户与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2bef8172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3f.png)
账户与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
在会计学中,账户与复式记账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们是会计工作的基础,为了正确记录和跟踪一个实体的财务交易,需要理解和应用这些原理。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账户的概念。
账户是用来记录特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的地方。
每个账户都有一个名称和一个唯一的编号,例如现金账户、应收账款账户、应付账款账户等。
在会计中,账户通常以T形式的账户表现形式呈现,左边是借方,右边是贷方。
借方表示资产增加、负债减少,贷方表示资产减少、负债增加。
这种对立的表现形式有助于清晰地记录和跟踪资产和负债的变化。
其次,复式记账是一种会计记录方法,每一笔交易都至少涉及两个账户。
这种方法要求每一笔交易都要同时在至少两个账户中进行借贷记账,以保持会计方程式的平衡。
会计方程式是会计的核心原理,它表明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
通过复式记账,每一笔交易都能够清晰地反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
账户与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是会计工作的基石。
它们为会计人
员提供了一个清晰、系统的方法来记录和跟踪财务交易,从而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只有深入理解和正确应用这些原理,才能做好会计工作,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基础会计学(第二版)》第三章:会计科目和账户
![《基础会计学(第二版)》第三章:会计科目和账户](https://img.taocdn.com/s3/m/3613f562caaedd3383c4d393.png)
二、账户的分类
1、帐户是根据会计科目来开设的,按 其所反映的经济内容的不同,可分为: 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损 益类、成本类会计科目五大类。 2、帐户按其隶属关系分类: 可分为(1)总账账户 (2)明细账户
第三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
三、账户的基本结构 账户要用来记录经济业务、反映会计要素 变化情况和结果,在结构上就应该有反映各 会计要素的增加数和减少数两个部分。同时, 还要反映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结果,即结 余数。这样,反映各会计要素的增加数、减 少数和结余数三部分就是账户的基本结构。 如下图所示:
* 单式记账法: (1)定义:
单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经济业务, 只是将其涉及的某一个方面在账户中进 行记录的记账方法。
(2)账户设置: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应付账款。
第三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
(3)优缺点: A:帐户设置不完全,不能全面反映一项经 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B:只反映部分经济业务,且只反映一个方 面,故不便于检查帐户记录的正确性。
2、借贷记账法的主要特点
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 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 账规则 以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进行试算平衡 借贷记账法下,可以设置和运用双重性 质的账户
第三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
三、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结构 1.资产类账户的结构 借 科目名称 贷 借方:增加 期初余额 贷方:减少 本期增加额 本期减少额 余额:借方 期末余额
第三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
(1)定义
根据复式记账原理,指明经 济业务应记入账户的名称、应借 应贷的方向和金额的记录形式, 称为会计分录。简称分录
第三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
《账户和复式记账》教案
![《账户和复式记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165e86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47.png)
《账户和复式记账》教案教案:账户和复式记账一、教学目标:1.了解账户的概念和作用;2.掌握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能够正确使用账户和进行复式记账。
二、教学准备:1.教材:《财务会计教程》;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记账现象,简要介绍记账的作用和意义,并激发学生对记账的兴趣。
2.讲解账户(15分钟)2.1账户的定义和作用根据教材内容,给学生讲解账户的概念和作用,即记录和控制个体及其环境的经济活动,用于反映经济活动的结果和财务状况。
2.2账户的分类根据教材内容,介绍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五类账户,并给出各类账户的定义和特点。
3.讲解复式记账(20分钟)3.1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根据教材内容,给学生讲解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即每一个经济事项都应该至少涉及两个账户,借贷都有。
3.2复式记账的方法根据教材内容,介绍复式记账的方法,包括借贷记账法和数额交换法,并给出相关案例进行演示。
4.练习(30分钟)4.1练习题一老师出示练习题一,要求学生根据所给的经济事项,进行复式记账。
学生使用笔和纸进行练习,解答过程中,老师及时给予指导并解答疑问。
4.2练习题二老师出示练习题二,要求学生根据所给的经济事项,进行复式记账,并进一步进行核算。
学生使用笔和纸进行练习,解答过程中,老师及时给予指导并解答疑问。
5.小结(10分钟)老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结,总结账户和复式记账的概念和方法,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账户和复式记账的概念和方法。
通过针对实际生活中的经济事项进行练习,学生对复式记账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由于时间有限,只能进行部分案例演示,对于一些复杂的记账问题,学生的掌握程度可能还不够。
因此,下一节课可以继续对复杂的记账问题进行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更加熟练地运用账户和复式记账的方法。
会计学-账户与复式记账
![会计学-账户与复式记账](https://img.taocdn.com/s3/m/2f4a1e97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87.png)
会计要素-所有者权益
• 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 余权益
• 资产-负债后的余额 • 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
利润
会计要素-收入
• 日常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 权益增加的、与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 总流入
• 商品收入、劳务收入、利息收入、使用费 收入、租金收入、股利收入
所有者权益减少
会计恒等式
• 表明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 • 资产=权益 • 会计基本恒等式、第一会计恒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 收入-费用=利润 •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会计期末,利润并入所有者权益,等于第 一会计恒等式
会计科目
• 定义:对企业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 算的类别,根据会计报表项目及填制报表 的需要进行的,对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的 项目
• 目的:全面、系统、分类地反映和监督各 项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以及由此而引起 的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及各项损 益的增减变动
会计科目-原则
• 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 总分类科目:从《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 中选择,不可改变
– 明细分类科目:除个别项目外,由企业自行设计
• 内外兼顾
– 兼顾对外报告和对内管理的需要 – 总分类科目对外提供信息 – 明细分类科目为企业内部管理需要
贷方余额合计
会计要素
• 定义: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 对象的具体化,用于反映会计个体财务状 态,确定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
• 六要素
– 反映财务状况(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
– 反映经营成果(利润表):收入、费用、利润
会计要素-资产
财务会计账户与复式记账
![财务会计账户与复式记账](https://img.taocdn.com/s3/m/3671b0f1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f9.png)
财务会计账户与复式记账1. 引言财务会计是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记录和分析的一种会计方法。
在财务会计中,账户和复式记账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介绍财务会计账户的概念和作用,以及复式记账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
2. 财务会计账户财务会计账户是用于记录企业经济活动的一个特定的记录单元。
它可以理解为一个虚拟的容器,用来存放不同类别的经济事项。
财务会计账户可以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和收入类账户等。
企业的经济活动可以通过对这些账户的增减进行记录和分类,从而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在财务会计中,常见的账户包括: - 现金账户:用于记录企业的现金收入和支出情况; - 银行存款账户:用于记录企业在银行的存款情况; - 应收账款账户:用于记录企业对其他单位或个人的债权; - 应付账款账户:用于记录企业对其他单位或个人的债务; - 股东权益账户:用于记录企业的股东权益情况。
3. 复式记账复式记账是一种财务会计记录方法,它要求每一个经济事项都至少涉及两个账户,即借方和贷方。
复式记账的基本原则为:“借贷相等,合计相等”。
根据复式记账的原则,每个经济事项的借贷金额应该相等,从而保持整个账簿的平衡。
复式记账的操作方法如下: 1. 确定经济事项的账务影响:确定每个经济事项对账户的借贷影响; 2. 设置借贷账户:根据经济事项的账务影响将其分为借方和贷方; 3. 记账:在相应的借方和贷方账户中记录经济事项的金额; 4. 对账:通过对借方和贷方账户的金额进行合计和核对,确保总借方等于总贷方,即账簿平衡。
例如,当一家企业向供应商购买原材料时,根据复式记账原则,应该进行如下的记账操作: - 借方:原材料库存账户,记录原材料的增加; - 贷方:应付账款账户,记录企业对供应商的债务增加。
4. 财务会计账户与复式记账的关系财务会计账户和复式记账是财务会计中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
财务会计账户是记录经济活动的单位,而复式记账则是记录经济事项的方法。
会计学_账户与复式记账习题+答案
![会计学_账户与复式记账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b29d46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a3.png)
第二章 账户与复式记账习题一、填空题一、填空题1、会计科目按照提供指标的详细程度分为1、会计科目按照提供指标的详细程度分为 和 。
2、账户按、账户按 的方向分别记录各个会计要素的增加金额和减少金额。
的方向分别记录各个会计要素的增加金额和减少金额。
3、收入的取得记在、收入的取得记在 ,费用的发生记在,费用的发生记在 。
4、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 。
5、账户是依据、账户是依据 开设的。
开设的。
6、资产类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反映、资产类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反映 ,贷方发生额反映,贷方发生额反映 。
7、负债类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反映、负债类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反映 ,贷方发生额反映,贷方发生额反映 。
8、试算平衡包括、试算平衡包括 试算平衡和试算平衡和 试算平衡。
试算平衡。
9、总分类账户能够提供某一具体内容的、总分类账户能够提供某一具体内容的 核算指标。
核算指标。
10、明细分类账户能够提供某一具体内容的、明细分类账户能够提供某一具体内容的 核算指标。
核算指标。
11、借字表示:、借字表示: 的增加;成本的的增加;成本的 。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 ,费用的 。
12、贷字表示:、贷字表示: 的减少;成本的的减少;成本的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 ,收益的 。
13、会计分录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会计分录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 两种。
两种。
14、 是对会计要素的基本分类。
是对会计要素的基本分类。
二、单项选择题二、单项选择题1、借贷记账法的理论基础是(、借贷记账法的理论基础是( )。
A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 B、收入-费用=利润B、收入-费用=利润 C、有借必有贷C、有借必有贷 D、借贷必相等D、借贷必相等 2、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有(、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有( )。
A 、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该账户的期初借方余额+该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该账户的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B 、负债类账户的期末余额=该账户的期初借方余额+该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该账户的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C 、收入类账户的期末余额=该账户的期初借方余额+该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该账户的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D、费用类账户的期末余额=该账户的期初借方余额+该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该账户的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3、某企业资产总额为2000万元,本月向银行借款600万元存入银行,并用银行存款偿还应)万元。
账户和复式记账教案
![账户和复式记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d48d58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61.png)
账户和复式记账教案第一章:账户的概念与分类1.1 教学目标了解账户的定义与作用掌握账户的分类方法理解各类账户的特点1.2 教学内容账户的定义与作用账户的分类方法各类账户的特点1.3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例介绍账户的概念,让学生理解账户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账户的分类方法,让学生掌握各类账户的特点。
3. 练习:提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第二章:复式记账原理2.1 教学目标理解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掌握借贷记账法了解会计等式2.2 教学内容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借贷记账法会计等式2.3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例介绍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让学生理解其重要性。
2. 讲解:讲解借贷记账法和会计等式,让学生掌握复式记账的基本方法。
3. 练习:提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第三章:账户的运用3.1 教学目标掌握账户的开设与关闭方法学会运用账户进行日常记账理解账户在会计报表编制中的作用3.2 教学内容账户的开设与关闭方法账户的日常记账方法账户在会计报表编制中的作用3.3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例介绍账户的开设与关闭方法,让学生理解其重要性。
2. 讲解:讲解账户的日常记账方法和账户在会计报表编制中的作用,让学生掌握账户的运用方法。
3. 练习:提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第四章:复式记账的应用4.1 教学目标学会使用借贷记账法进行日常记账掌握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理解会计分析的基本方法4.2 教学内容借贷记账法在日常记账中的应用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会计分析的基本方法4.3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例介绍借贷记账法在日常记账中的应用,让学生理解其重要性。
2. 讲解:讲解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会计分析的基本方法,让学生掌握复式记账的应用。
3. 练习:提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第五章:会计分录与试算平衡5.1 教学目标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学会试算平衡的检查方法理解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在会计工作中的作用5.2 教学内容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试算平衡的检查方法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在会计工作中的作用5.3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例介绍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让学生理解其重要性。
2019会计学原理(第三章 账户和复式记账)
![2019会计学原理(第三章 账户和复式记账)](https://img.taocdn.com/s3/m/5ea8433777232f60dccca12d.png)
总账和明细账的登记方法—平行登记
依据相同:依据相同内容的会计凭证 时间一致:在同一会计期间进行登记 方向相同:记账方向一致 金额相同:总帐金额与其所属明细账的金额
合计数相等
28
总帐与明细帐的平行登记
实
际 发
总分类账户
生 的
会计分录
经
(记帐凭证)
济
明细分类账户
业
务
29
实例
原材料—A
三者关系:
资产类账户
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 (借方) (借方) (贷方) (借方)
权益类账户
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 (贷方) (贷方) (借方) (贷方)
所有者 负 权益 债
资产
费用 收入
利润
银行存款 原材料 固定资产
4
(二)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
1.会计科目的设置要简明、实用 2.会计科目的设置应该与会计对象的特点相适
应,并全面反映其内容 3.会计科目的设置要兼顾规范、统一与灵活性
的结合
5
单选题 1分 依据可比性原则,全国所有的企业进行账务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成本性
费 用
费用 损益性
费用
收入
利润
账户体系 (实务中)
资产账户 共同账户 负债账户
所有者权益账 户
成本账户
损益账户
12
三、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区别与联系 (一)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的联系 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账户是根据会
计科目设置的; 两者目的都是为了提供分类核算的会计
信息; 两者反映或核算的经济内容是一致的。
处理时都要使用完全相同的会计科目。 A 正确 B 错误
《会计学基础》第二章
![《会计学基础》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ce91b565bed5b9f3f90f1cf5.png)
生产成本
• 所得税费用 其他业务收入 套期工具
• 材料采购 应付股利
财务费用
2、 按其提供指标的详细程度分为:
(1)总分类科目:一级科目或总账科目。
◆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形成的会计科目 (如“应收账款” 等)。
◆ 是进行总分类核算的依据,提供总括指标。
— 由国家统一规定 (2)明细分类科目:
例2.以银行存款购进材料1500元。 银行存款 1500
收入 费用 利润
一、会计科目的意义 •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
一步分类核算的标志或项目。
• 具体要求为:将会计对象中内容相同的归为一类, 设立一个会计科目名称,凡是具备这类信息特征 的经济业务都在这个科目项下核算。
• 通过设置会计科目,可以对经济业务进行科学 的分类,将复杂的经济信息变为有规律的、容易 识别的经济信息,为其转化为会计信息准备条件
• 知识点要求:熟记 • 账户的含义 • 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 • 账户的基本内容 • T型账户的格式 • 账户的基本数量关系
第三节 复式记账
一、记账方法概述 二、复式记账法原理与特点
一、记账方法 (一)单式记账法
1、含义
★是对发生的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上登记
的一种方法。 ★ 举例说明: 例1.以现金支付办公费用1000元。 现金 1000
盈余公积
本年利润 利润分配
所有者投入
从经营利润中提取
练习账户的分类
• 固定资产 应付账款 • 应付债券 原材料 • 本年利润 预付账款 • 长期股权投资 盈余公积 • 应收账款 应交税费
交易性金融资产 资本公积 在途物资
应付职工薪酬 利润分配
共同类账户
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复式记账
![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复式记账](https://img.taocdn.com/s3/m/34aa860a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a2.png)
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复式记账1. 介绍会计是一个重要的财务管理工具,它记录和报告一个实体的经济活动。
在会计中,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复式记账是非常基础和核心的概念。
会计科目指的是会计上对不同经济活动进行分类和汇总的方式。
会计账户则是会计科目的实际表现形式。
而复式记账是一种常用的会计记账方法,它记录一个经济事件的借贷方向和金额。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三个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会计科目会计科目是会计的基础,它是对企业经济活动的一种分类和整理。
常见的会计科目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
这些科目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的子科目,以满足不同行业和企业的需求。
会计科目的分类是根据经济活动的性质和目的进行的。
例如,资产科目用于记录企业拥有的经济资源,负债科目用于记录企业欠他人的债务,收入科目用于记录企业获得的经济利益等等。
通过对经济活动进行分类,企业可以更好地管理和掌握自己的财务状况。
3. 会计账户会计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表现形式。
它是用来记录和存储经济活动的数值信息。
每个会计账户都有一个特定的名称和编号,以便于识别和管理。
常见的会计账户包括现金账户、银行存款账户、固定资产账户等。
每个账户都有一个初始金额,称为期初余额。
随着经济活动的发生,账户的余额会发生变化,包括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
会计账户按照会计方程来进行记录,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比如,现金账户是一种资产账户,当企业从银行提取现金时,现金账户的借方发生额会增加,银行存款账户的贷方发生额会增加。
4. 复式记账复式记账是一种常用的会计记账方法,它记录一个经济事件的借贷方向和金额。
每个经济事件都至少涉及两个账户,一个借方账户和一个贷方账户。
借方表明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贷方表明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
通过复式记账,企业可以准确记录和追踪经济事件对各个账户的影响。
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经济状况,并生成准确的财务报表。
下面是一个复式记账的例子:•经济事件:企业在银行取得一笔贷款。
账户和复式记账教案
![账户和复式记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c90196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34.png)
账户和复式记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账户的概念和分类。
2. 让学生掌握复式记账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3. 培养学生运用复式记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账户的概念和分类2. 复式记账的基本原则3. 复式记账的步骤4. 典型账户的运用5. 实际案例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账户的概念、分类;复式记账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2. 教学难点:账户的分类;复式记账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账户的概念、分类,复式记账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掌握复式记账的知识。
3. 采用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会计实例,引出账户和复式记账的概念。
2. 讲解账户的概念和分类:讲解不同类型的账户及其特点。
3. 讲解复式记账的基本原则: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利润。
4. 讲解复式记账的步骤:分析经济业务,确定会计要素;设置会计科目;编制会计分录;试算平衡;编制财务报表。
5. 典型账户的运用:讲解常用账户如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的运用。
6. 实际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复式记账知识解决问题。
8. 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运用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账户和复式记账概念的理解程度。
2. 作业批改:检查学生对典型账户运用和实际案例分析的能力。
3.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账户和复式记账的理论知识题目,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1.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2. 针对学生的反馈,补充和完善教学内容。
3. 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以便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八、教学拓展1. 介绍其他会计记账方法,如单式记账,让学生了解其与复式记账的区别。
2. 讲解会计软件的使用,让学生了解现代会计的信息化发展。
基础会计学:第二章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复式记账
![基础会计学:第二章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复式记账](https://img.taocdn.com/s3/m/ce48cf08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c2.png)
3 收入与支出
学习收入和支出的定义,它们如何与业务活 动相关联,并在会计科目中如何分类。
4 收益与损失
理解收益和损失的概念,它们与收入、支出 的关系,以及它们在会计科目中的分类。
会计交易
1
借方和贷方
详细解释借方和贷方的含义,以及如何根据会计交易的影响来决定借方和贷方。
基础会计学:第二章会计 科目、会计账户和复式记 账
本章将介绍会计科目的概念和不同类型,以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 入、支出、收益和损失等方面的内容。还将学习会计交易、会计记录和复式 记账等基础知识。
会计科目
1 资产和负债
了解资产和负债的概念,它们在会计科目中 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分类和记录。
2 所有者权益
2
T型账户
了解账户的用途和特点,它如何记录借方和贷方,并通过示例进行实际运用。
3
记账凭证
学习记账凭证的作用和组成部分,如何正确填写记账凭证,并将其用于复式记账。
会计记录
会计分类账
了解会计分类账的结构和作用, 如何根据借方和贷方将会计交易 记录到不同的账户中。
资产负债表记录
学习如何根据会计原理和会计交 易的影响,将资产、负债和所有 者权益记录在资产负债表中。
学习各种类型的资产账户,如现金、应收账款、 固定资产等,以及它们在会计记录中的作用。
负债类账户
探索各种类型的负债账户,如应付账款、长期 负债、股东权益等,以及它们在会计记录中的 作用。
收入类账户
了解各种类型的收入账户,如销售收入、利息 收入、租金收入等,以及它们在会计记录中的 作用。
损益类账户
学习各种类型的损益账户,如运营成本、利息 支出、税金支出等,以及它们在会计记录中的 作用。
初会第9版第3章账户与复式记账
![初会第9版第3章账户与复式记账](https://img.taocdn.com/s3/m/9828ac0087c24028915fc3ed.png)
朱小平 周华 秦玉熙 主编
第3章 账户与复式记账
1.掌握:账户结构、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和会计分录的 编制。 2.理解:会计科目与账户之间的关系。 3.了解:设置账户的意义及账户的对应关系。
目 会计科目 录 会计账户
复式记账
4
会计科目是
指在会计要素 分类的基础上, 根据管理要求 对会计对象(企 业经济活动)所 作的进一步分 类,是会计要素 的具体化。
管 理
收支和使用现金,接受开户银行 的监督,并将现金结算起点定为 1000元,库存现金的限额以
的
3天至5天的日常零星开支所
需 要
需为限。其余的钱都要存入银 行,通过银行进行收付。企业必 须遵照执行,会计人员将企业的
钱分别设置现金和银行存款进
行分类核算和管理。
设
置
符合企业特点
会 计
满足管理需要
余额
余额
会计期间假设(月、季、年)
为什么有期初、期末余额?
3月月末是4月月初
上期 4月
下期
3月
本期
5 月
4月月末是5月月初
例如,某公司3月31日 银行存款余额为50万 元,4月份银行存款增加 80万元,当月减少60 万元。
银行存款
借方
贷方
期初余额
500 000
800 000
600 000
本期借方发生额 800 000 本期贷方发生额 600 000
要求:
请将上述经济业务按借贷记账法编成会计分录,过入丁字账,并计算所有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
P113
请 扫 教 材 央 视 采 访 视 频
试 算 平 衡 的 编 制
会计主体 交易和事项
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复式记账
![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复式记账](https://img.taocdn.com/s3/m/6aa3aa2e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23.png)
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复式记账一、会计科目会计科目是指经济业务进行分类和归纳的一种制度。
通过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可以更好地管理和控制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提供财务决策所需的信息。
在会计科目中,每个科目都有一个唯一的编号和名称。
会计科目一般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五大类。
具体的会计科目包括现金、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等资产类科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短期借款等负债类科目,股本、盈余公积等所有者权益类科目,销售收入、利息收入、营业外收入等收入类科目,以及租金、工资、利息等费用类科目。
会计科目的设置需要考虑企业的特点和业务需求。
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企业可能会有不同的会计科目设置。
会计科目的设置应该满足准确、可比、可分析、稳定和合规的要求。
二、会计账户会计账户是对会计科目进行具体记录和管理的工具。
会计账户可以理解为一个记录经济业务发生和变化的表格或软件,用于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
会计账户根据会计科目的分类和性质进行设置。
一个会计科目可以对应一个或多个会计账户。
例如,现金科目可以设置一个现金账户,用于记录企业现金的收支情况。
而存货科目可以设置多个存货账户,用于记录不同种类和性质的存货的变动情况。
会计账户一般包括账户名称、账户编号、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等信息。
期初余额是指本会计期开始时的账户余额,本期发生额是指本会计期内的账户发生的金额变动,期末余额是指本会计期结束时的账户余额。
会计账户的设置应该满足会计科目的要求,能够准确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变化。
在实际操作中,会计账户的设置也需要考虑便于查阅和分析的需要。
三、复式记账复式记账是一种会计核算方法,通过对经济业务进行借贷记账,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变化。
复式记账以会计等式的形式呈现,会计等式是指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复式记账需要同时记录借方和贷方的发生额。
借方表示“资产增加、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减少、费用增加、收入减少”的经济业务,贷方表示“资产减少、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费用减少、收入增加”的经济业务。
会计科目、账户和复式记账
![会计科目、账户和复式记账](https://img.taocdn.com/s3/m/2a5acc0a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9a.png)
第一节 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的含义及其表达形式 会计等式的含义 会计等式是用数学等式表示的六个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数量关系,是会计最基本的工具,它反映了企业拥有的经济资源及对该资源的求偿权。 会计等式的意义 会计等式是会计上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基础。
经济业务的发生,只涉及资产与负债,所有者权益一方变动的,不但不影响双方总额的平衡,而且原来的总额也不会变动。
收入与费用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收入 资产 负债 利润 所有者权益
1
2
3
4
5
例2:结算本月职工应付职工工资5000元
费用 资产 负债 利润 所有者权益 例1:销售产品一批,收到货款14000元存入银行
会计等式的表达形式
基本公式(反映企业特定时点静态的财务状况) 资产=权益=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负债+所有者权益
扩展公式(反映企业某个会计期间动态的经营成果)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经济业务 凡能客观地利用货币量度计价,并以影响会计要素之间变动,应系统加以记录的各项具体经济活动,在会计上称为经济业务,或称为会计事项。
1
2
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
会计科目的内容和级次
按内容可分为: 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
按所提供指标的详细程度可分为: 总分类账科目和明三节 账户及结构
设置帐户的必要性
账户与会计科目 账户的含义:账户是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核算的工具,以会计科目为名称,并具有一定的格式。 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
复式记账法与单式记账法的比较
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收付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