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实验报告-蜂鸣器驱动实验
单片机实验报告-蜂鸣器驱动实验
本科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项目:蜂鸣器驱动实验实验地点:电机馆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5年 6 月9 日蜂鸣器驱动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输入/输出端口控制方法2、了解音频发声原理二、实验说明本实验是利用89C51端口定时器输出控制端口,驱动扬声器发声,声音的频率高低由延时快慢控制。
本实验是利用单片机唱歌的声音控制程序,请用户思考如何修改程序,可以让蜂鸣器发出不同频率,不同长短的声音。
三、实验原理1、通过单片机控制驱动信号使蜂鸣器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驱动方波的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驱动方波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由此,我们可以根据驱动方波的频率使蜂鸣器凑出各种音调的声音。
2、由于单片机I/O口的输出电流较小,因此需要三极管放大电路驱动蜂鸣器。
四、主要仪器设备单片机仿真试验箱,THKL-C51型单片机仿真器,计算机五、实验内容及步骤INT1输出音频信号接音频驱动电路,使蜂鸣器的发声。
1、使用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和蜂鸣器模块。
蜂鸣器模块的短路帽J1插到VCC方向,用导线将INT1接到蜂鸣器输入端。
2、用串行数据通信线连接计算机与仿真器,把仿真器插到模块的锁紧插座中,请注意仿真器的方向:缺口朝上。
3、打开Keil uVision2仿真软件,首先建立本实验的项目文件,接着添加“MUSIC.ASM”源程序,进行编译,直到编译无误。
4、全速运行程序,扬声器周期性的发出“八月桂花开”歌曲。
(添加“MUSIC1.ASM”程序为“祝你平安”歌曲)5、也可以把源程序编译成可执行文件,把可执行文件用ISP烧录器烧录到89S52/89S51芯片中运行。
(ISP烧录器的使用查看附录二)六、流程图及源程序开始输出音频脉冲低电平延时输出音频脉冲高电平延时;标题 '祝你平安'发声程序ORG 0000HLJMP STARTORG 000BHINC 20H ;中断服务,中断计数器加1MOV TH0,#0D8HMOV TL0,#0EFH ;12M晶振,形成10毫秒中断RETISTART:mov dptr,#2000h ;站长添加,使得程序开始运行时在数码管上显示一个小数点 mov a,#80hmovx @dptr,aMOV SP,#50HMOV TH0,#0D8HMOV TL0,#0EFHMOV TMOD,#01HMOV IE,#82HMUSIC0:NOPMOV DPTR,#DAT ;表头地址送DPTRMOV 20H,#00H ;中断计数器清0MOV B,#00H ;表序号清0MUSIC1:NOPCLR AMOVC A,@A+DPTR ;查表取代码JZ END0 ;是00H,则结束CJNE A,#0FFH,MUSIC5LJMP MUSIC3MUSIC5:NOPMOV R6,AINC DPTRMOV A,BMOVC A,@A+DPTR ;取节拍代码送R7MOV R7,ASETB TR0 ;启动计数MUSIC2:NOPCPL P2.2MOV A,R6MOV R3,ALCALL DELMOV A,R7CJNE A,20H,MUSIC2 ;中断计数器(20H)=R7否?;不等,则继续循环MOV 20H,#00H ;等于,则取下一代码cpl p1.0 ;站长添加,使得程序运行时小数点跟着音乐节拍闪烁 INC DPTRINC BLJMP MUSIC1MUSIC3:NOPCLR TR0 ;休止100毫秒MOV R2,#0DHMUSIC4:NOPMOV R3,#0FFHLCALL DELDJNZ R2,MUSIC4INC DPTRLJMP MUSIC1END0:NOPMOV R2,#64H ;歌曲结束,延时1秒后继续MUSIC6:MOV R3,#00HLCALL DELDJNZ R2,MUSIC6LJMP MUSIC0DEL:NOPDEL3:MOV R4,#02HDEL4:NOPDJNZ R4,DEL4NOPDJNZ R3,DEL3RETNOPDAT:db 26h,20h,20h,20h,20h,20h,26h,10h,20h,10h,20h,80h,26h,20h,30h,20h db30h,20h,39h,10h,30h,10h,30h,80h,26h,20h,20h,20h,20h,20h,1ch,20h db20h,80h,2bh,20h,26h,20h,20h,20h,2bh,10h,26h,10h,2bh,80h,26h,20h db30h,20h,30h,20h,39h,10h,26h,10h,26h,60h,40h,10h,39h,10h,26h,20h db30h,20h,30h,20h,39h,10h,26h,10h,26h,80h,26h,20h,2bh,10h,2bh,10h db2bh,20h,30h,10h,39h,10h,26h,10h,2bh,10h,2bh,20h,2bh,40h,40h,20h db20h,10h,20h,10h,2bh,10h,26h,30h,30h,80h,18h,20h,18h,20h,26h,20h db20h,20h,20h,40h,26h,20h,2bh,20h,30h,20h,30h,20h,1ch,20h,20h,20h db20h,80h,1ch,20h,1ch,20h,1ch,20h,30h,20h,30h,60h,39h,10h,30h,10h db20h,20h,2bh,10h,26h,10h,2bh,10h,26h,10h,26h,10h,2bh,10h,2bh,80h db18h,20h,18h,20h,26h,20h,20h,20h,20h,60h,26h,10h,2bh,20h,30h,20h db30h,20h,1ch,20h,20h,20h,20h,80h,26h,20h,30h,10h,30h,10h,30h,20h db39h,20h,26h,10h,2bh,10h,2bh,20h,2bh,40h,40h,10h,40h,10h,20h,10h db 20h,10h,2bh,10h,26h,30h,30h,80h,00HEND七、电路图。
单片机实验报告蜂鸣器
一、实验目的1. 熟悉51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51单片机的I/O口编程方法。
3. 学习蜂鸣器的驱动原理和应用。
4. 通过实验,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实验原理蜂鸣器是一种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的器件,常用于产生按键音、报警音等提示信号。
根据驱动方式,蜂鸣器可分为有源蜂鸣器和无源蜂鸣器。
1. 有源蜂鸣器:内部自带振荡源,将正负极接上直流电压即可持续发声,频率固定。
2. 无源蜂鸣器:内部不带振荡源,需要控制器提供振荡脉冲才能发声,调整提供振荡脉冲的频率,可发出不同频率的声音。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的是无源蜂鸣器。
51单片机通过控制P1.5端口的电平,产生周期性的方波信号,驱动蜂鸣器发声。
三、实验器材1. 51单片机实验板2. 蜂鸣器3. 连接线4. 电路焊接工具5. 编程软件(如Keil)四、实验步骤1. 电路连接:- 将蜂鸣器的正极连接到51单片机的P1.5端口。
- 将蜂鸣器的负极接地。
2. 程序编写:- 使用Keil软件编写程序,实现以下功能:1. 初始化P1.5端口为输出模式。
2. 通过循环,不断改变P1.5端口的电平,产生方波信号。
3. 调整方波信号的频率,控制蜂鸣器的音调。
3. 程序下载:- 将程序下载到51单片机中。
4. 实验观察:- 启动程序后,观察蜂鸣器是否发声,以及音调是否与程序设置一致。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 成功驱动蜂鸣器发声,音调与程序设置一致。
2. 结果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51单片机的I/O口编程方法,以及蜂鸣器的驱动原理。
- 在程序编写过程中,我们学习了方波信号的生成方法,以及如何调整方波信号的频率。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成功地实现了51单片机控制蜂鸣器发声的功能,达到了预期的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提高了以下能力:1. 对51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掌握了51单片机的I/O口编程方法。
3. 学习了蜂鸣器的驱动原理和应用。
单片机《蜂鸣器》实验报告
单片机《蜂鸣器》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蜂鸣器实验工具和器材:Proteus仿真软件,Keil程序编写软件,蜂鸣器,AT89C51单片机。
实验原理:蜂鸣器分为压电式和电磁式两种类型。
本实验采用的是电磁式蜂鸣器。
蜂鸣器又分为有源和无源两种类型。
本实验采用的是有源蜂鸣器。
通过51单片机和C程序,将程序所设计的算法与蜂鸣器电路连接起来,采用循环函数配合多个延时来实现各个音节的有规律发声,合成一首完整的音乐。
本实验采用较为简单的一首儿歌《两只老虎》来体现。
硬件电路说明:本实验使用电磁式蜂鸣器,蜂鸣器连接单片机P2.0端口,另一端接地。
通过C程序产生的hex文件控制蜂鸣器发声,播放一首完整的歌曲。
音节的曲调和间隔时间都是构成歌曲的一个重要部分,需要调节频率和利用延时函数。
控制发声频率要产生音频脉冲,只要算出某一音频的周期/频率,然后将此周期除以2(即为半周期的时间)。
利用定时器计时这半个周期时间,就可在I/O脚上得到此频率的脉冲。
利用AT89C51的内部定时器使其工作在计数器模式下,改变计数值TH0及TL0从而产生不同频率。
此外,结束符和休止符可以分别用代码00H和XXX来表示,若查表结果为0x00,则表示曲子终了;若查表结果为0xff,则产生相应的停顿效果。
软件程序说明:主函数采用while和for循环,并且引用延时函数,对各部分程序进行调用。
与采用一般的延时函数相比,可以分别控制歌曲各个音节的持续发声。
在主函数中,使用多个for循环来控制每个音节的起始和结束,以实现蜂鸣器对一首完整歌曲的播放。
通过调用不同的延时函数,实现有节奏的音节发声,并将它们串联起来。
在调用Beep函数时,需要进行定义。
在主函数中,分别在每个音节开始前后的两个for循环中调用Beep函数。
通过Beep=~Beep和Beep=1指令的调用,实现各个音节的发声和停止,从而控制歌曲的有节奏播放。
为了实现各个音节的延时发声,我们使用了多个延时程序,例如500ms和700ms。
单片机实验报告蜂鸣器
单片机实验报告蜂鸣器单片机实验报告:蜂鸣器引言:单片机是现代电子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蜂鸣器作为一种常见的声音输出设备,在单片机实验中也被广泛使用。
本文将介绍蜂鸣器的原理、实验过程以及实验结果,并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一、蜂鸣器的原理蜂鸣器是一种能够产生声音的装置,其原理基于压电效应。
压电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会产生电荷,而当外力消失时,压电材料则会产生相反方向的电荷。
利用这种特性,蜂鸣器可以通过施加电压来使压电材料振动,从而产生声音。
二、实验过程1. 准备工作: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块单片机开发板、一个蜂鸣器和相关电路连接线。
2. 连接电路:将单片机的IO口与蜂鸣器连接,注意正确连接正负极。
一般情况下,蜂鸣器的正极连接到单片机的IO口,负极连接到GND。
3. 编写程序:使用单片机开发工具,编写一个简单的程序来控制蜂鸣器。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控制IO口的高低电平来控制蜂鸣器的开关状态。
4. 烧录程序:将编写好的程序烧录到单片机中。
5. 实验测试:将单片机开发板连接到电源,观察蜂鸣器是否发出声音。
可以通过改变程序中IO口的电平来控制蜂鸣器的开关状态,从而产生不同的声音。
三、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地控制了蜂鸣器的开关状态,并产生了不同的声音效果。
通过改变程序中IO口电平的高低,我们可以调节蜂鸣器的频率和音调。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控制IO口的输出时间来调节蜂鸣器发声的时长。
四、问题分析与解决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蜂鸣器无法发声或声音不稳定等。
这些问题可能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1. 连接错误:检查蜂鸣器的正负极是否正确连接到单片机的IO口和GND。
确保连接线没有松动或接触不良。
2. 程序错误:检查程序中的代码是否正确,特别是IO口的控制部分。
确保程序正确地控制了蜂鸣器的开关状态。
3. 电源问题:检查单片机开发板的电源是否正常。
如果电源电压不稳定,可能会导致蜂鸣器无法正常工作。
蜂鸣器变声控制实验单片机实验报告
蜂鸣器变声控制实验单片机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单片机控制蜂鸣器发声的原理。
2、学会使用单片机控制蜂鸣器的频率、占空比、时长等特性。
3、掌握编写蜂鸣器变声程序的方法。
二、实验器材1、单片机培训板。
2、蜂鸣器。
3、杜邦线若干。
三、实验原理1、蜂鸣器通常是由震动片、驱动电路和音箱构成的,同时需要满足一定的电源条件和频率特性才能发声。
四、实验内容1、将蜂鸣器与单片机连接好。
3、观察蜂鸣器的变声效果。
五、实验步骤1、将蜂鸣器与单片机连接好。
将蜂鸣器的正极连接单片机的P1.0口,将蜂鸣器的负极连接单片机的GND口。
2、编写蜂鸣器变声程序,具体过程如下:1)定义相关变量和函数:需要定义相关变量和函数,例如频率、占空比、时长等变量,以及控制蜂鸣器发声的函数。
2)初始化:需要对单片机进行初始化设置,包括端口初始化、定时器初始化等。
3)控制蜂鸣器发声:通过改变PWM的频率、占空比、时长等特性,来控制蜂鸣器的发声。
4)停止蜂鸣器发声:在需要停止蜂鸣器发声时,关闭PWM输出端口即可。
3、观察蜂鸣器的变声效果。
根据程序设定的频率、占空比和时长等特性,可以看到蜂鸣器在不同的情况下发出不同的声音。
六、实验结果1、在经过程序设计后,蜂鸣器成功发出变声效果,根据程序的要求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3、在实验中还可以通过添加其他的控制模块,例如按键、温度传感器等,来实现更复杂的控制操作。
1、本次实验主要掌握了单片机控制蜂鸣器发声的原理和方法,通过自己编写程序来控制蜂鸣器发声。
3、通过本次实验,学生们不仅掌握了相关的电路和编程知识,同时还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中断及蜂鸣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中断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2. 掌握51单片机中断系统的使用方法。
3. 学习使用蜂鸣器进行声音输出。
4. 通过实验,加深对中断系统和蜂鸣器应用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1. 中断系统:中断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用于处理外部事件的一种机制。
当CPU正在执行程序时,如果发生了某个外部事件,CPU会暂停当前程序的执行,转而处理这个外部事件,处理完毕后再返回原来程序继续执行。
中断系统主要由中断源、中断控制器、中断服务程序等组成。
2. 51单片机中断系统:51单片机具有5个中断源,分别是外部中断0、外部中断1、定时器/计数器中断0、定时器/计数器中断1和串行口中断。
每个中断源对应一个中断请求标志,当某个中断请求标志被置位时,CPU会响应中断,并调用对应的中断服务程序。
3. 蜂鸣器:蜂鸣器是一种电磁声音变换器,它利用电信号的变化产生声音。
当给蜂鸣器提供合适的电压和频率时,蜂鸣器会发出声音。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1. 实验器材:51单片机实验板、蜂鸣器、连接线、电源等。
2. 实验步骤:(1)搭建实验电路:将蜂鸣器连接到51单片机的P1.0端口,为蜂鸣器提供合适的电压和频率。
(2)编写程序:使用C语言编写程序,实现以下功能:a. 初始化中断系统:设置中断优先级,使外部中断0具有最高优先级。
b. 编写外部中断0的中断服务程序:当外部中断0发生时,控制蜂鸣器发出声音。
c. 编写主程序:使CPU不断检测外部中断0是否发生,当发生时调用中断服务程序。
(3)编译程序:使用Keil软件编译程序,生成可执行文件。
(4)下载程序:使用51单片机实验板将编译好的程序下载到单片机中。
(5)测试实验:给外部中断0输入信号,观察蜂鸣器是否发出声音。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给外部中断0输入信号时,蜂鸣器发出声音,说明中断系统工作正常。
2. 分析:a.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中断系统的工作原理和51单片机中断系统的使用方法。
单片机《蜂鸣器》实验报告
单片机《蜂鸣器》实验报告单片机《蜂鸣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单片机的控制,实现对蜂鸣器的驱动和发声控制,进一步了解蜂鸣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二、实验原理蜂鸣器是一种电子发声器件,常用于发出警告、提示或声音信号。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在蜂鸣器线圈中通入电流时,会产生磁场,该磁场与蜂鸣器内部的一块磁铁产生相互作用力,使蜂鸣器内部的膜片发生振动,从而发出声音。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通过单片机控制蜂鸣器的驱动信号,使其发出不同的声音,从而实现单片机对蜂鸣器的控制。
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单片机开发板、蜂鸣器模块、杜邦线等。
2、将蜂鸣器模块连接至单片机开发板的某个数字引脚上。
3、通过单片机编程软件编写控制程序,实现对蜂鸣器的控制。
4、将编写好的程序下载到单片机开发板中,并进行调试。
5、通过单片机控制蜂鸣器发出不同的声音,观察其工作情况。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实现了单片机对蜂鸣器的控制,可以通过编写不同的程序,使蜂鸣器发出不同的声音。
以下是实验中蜂鸣器发出的声音及其对应的程序代码:(1) 发出“滴”的一声(2) 发出“嘟嘟”的警告声2、结果分析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通过单片机对蜂鸣器进行控制,可以实现发出不同声音的效果。
在第一个实验中,我们通过设置引脚的高低电平及延时时间,使蜂鸣器发出一声“滴”的声音。
在第二个实验中,我们通过一个无限循环,使蜂鸣器发出“嘟嘟”的警告声。
五、结论与展望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蜂鸣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并成功实现了单片机对蜂鸣器的控制。
实验结果表明,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编写不同的程序,实现对蜂鸣器的灵活控制。
展望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蜂鸣器的其他应用场景,例如在智能家居、机器人等领域中的应用。
我们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对蜂鸣器进行控制,例如通过传感器采集信号或者通过无线网络进行远程控制等。
蜂鸣器变声控制实验单片机实验报告word
蜂鸣器变声控制实验,单片机实验报告蜂鸣器变声控制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数码管的功能和使用。
2.熟悉延时子程序的编写和使用。
3.初步熟悉单片机软硬件设计方法。
二.实验仪器计算机、Keil编程环境、普中下载软件、单片机开发实验仪。
三.实验内容通过按键不仅可以显示相应的字符,同时让P1.0连接蜂鸣器,按下不同按键,发生高低不同的声音。
四.实验线路五.注意事项1.安装实验仪时,先接通讯串口线,再开电源开关。
2.实验过程中,在进行接插线操作时,必须先关闭电源。
六.实验步骤1、主机连线说明:JP10单片机0P0口(88位)JP3共阳极数码管JP11单片机2P2口(88位)JP588个独立按键JP8.8P1.0J8蜂鸣器控制端七.实验步骤1.打开Keil编程软件编写程序,并进行汇编产生HEX文件。
(1)流程图(2)汇编源程序ORG0000HLJMPMAIN;0000H地址跳转MAIN程序ORG000BHLJMPT0INT;000BH跳转TOINT子程序ORG0030HMAIN:MOVSP,#60H;赋值堆栈指针SP=60HMA1:MOVA,P2;赋值A=P2,如果没有按键按下P2=FFHCJNEA,#0FFH,LP2;AFFH时跳转LP2,否则不执行LJMPLP1;跳转LP1LP2:LCALLDEY10;调用DEY10MOVA,P2;赋值A=P2CJNEA,#0FFH,LP3;AFFH时跳转LP3LJMPLP1;跳转LP1LP3:MOVR3,#1;识别按键号MOVR2,#8LP4:RRCA;循环右移JNCLP5;无进位跳转LP5,A最低位为0时右移无进位INCR3;若按键是2~8,R3+对应按键号DJNZR2,LP4;R2-10跳转LP4LJMPLP1;跳转LP1LP5:MOVA,P2CJNEA,#0FFH,LP5;AFFH时跳转LP5LCALLDISPLAY;调用DISPLAY,取八段LED字形码数据赋值给P0MOVA,R3;不同按键的R3MOVB,#30H;MULAB;R3与与30H相乘,高字节放在B,低字节放在AMOV50H,A;定时器初值,不同按键的定时器初值设置不同,频率不同LCALLT0INI;调用定时函数LP1:LJMPMA1DISPLAY:MOVA,R3;R3=按键号MOVDPTR,#500H;将数组地址赋给数据指针寄存器MOVCA,@A+DPTR;取数组中的数据MOVP0,A;将数组中数据赋给P0口RETDEY10:MOVR6,#200MOVR7,#0DEY11:DJNZR7,DEY11DJNZR6 ,DEY11RETT0INI:MOVTMOD,#00000010B;模式:T0定时器方式2,启动与外部中断无关MOVTH0,50H;定时器高8位初值MOVTL0,50H;定时器低8位初值SETBTR0;启动定时SETBET0;设置定时器T0溢出中断SETBEA;中断允许RET;返回调用处T0INT:CPLP1.0;P1.0取反,定时器溢出定时器中断响应RETI;返回中断响应之前的位置ENDdey1:MOVR5,#40;延时子程序DEYY1:LCALLDEY10DJNZR5,DEYY1RET;返回调用处ORG500H;地址500H开始存放字形码TAB:DB0C0H,0F9H,0A4H,0B0H,99H,92H,82H,0F8HDB80H,90H ,88H,83H,0C6H,0A1H,86H,8EH,0BFHEND;结束2.点击普中下载软件,检查设置是否正确,然后下载到实验仪的单片机中。
基于51单片机的蜂鸣器实验
第5讲
蜂鸣器的使用
蜂鸣器的发声
• 本讲任务: •如何驱动蜂鸣器发声 •简单蜂鸣器发声实验 •给上节课的流水灯加入报警效果 •蜂鸣器演奏音器:有绿色电路板的一
种是无源蜂鸣器,没有电路板而用黑胶封 闭的一种是有源蜂鸣器。
蜂鸣器
蜂鸣器是一种一体化结构的电子讯响器,采用直流电压供电,
蜂鸣器驱动电路
由于蜂鸣器的工作电流一般比较大,
以致于单片机的I/O 口是无法直接 驱动的,所以要利用放大电路来驱 动,一般使用三极管来放大电流就 可以了
了解一下实验板蜂鸣器电路
蜂鸣器软件设计方法
• 软件设计方法 • IO口电平取反方法:I/O 口的电平进行翻转一 次,直到蜂鸣器不需要鸣叫的时候,将I/O 口 的电平设置为高电平即可。
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报警器、电子玩具、 汽车电子设备、电话机、定时器等电子产品中作发声器件。 蜂鸣器主要分为压电式蜂鸣器和电磁式蜂鸣器两种类型。蜂 鸣器在电路中用字母“H”或“HA”(旧标准用“FM”、“LB”、 “JD”等)表示。 有源蜂鸣器和无源蜂鸣器:判断有源蜂鸣器和无源蜂鸣器, 还可以用万用表电阻档Rxl档测试:用黑表笔接蜂鸣器"+"引脚, 红表笔在另一引脚上来回碰触,如果触发出咔、咔声的且电 阻只有8Ω(或16Ω)的是无源蜂 蜂鸣器,如果能发出持续声音 的,且电阻在几百欧以上的,是有源蜂鸣器。
有源蜂鸣器和无源蜂鸣器
这里的“源”不是指电源。而是指震荡源。 也就是 说有源蜂鸣器内部带震荡源,所以只要一通电就会 叫。 而无源内部不带震荡源,所以如果用直流信号无法 令其鸣叫。必须用2K~5K的方波去驱动它。 有源蜂鸣器往往比无源的贵,就是因为里面多个震 荡电路。 无源蜂鸣器的优点是:1。便宜,2。声音频率可控, 可以做出“多来米发索拉西”的效果。3。在一些 特例中,可以和LED复用一个控制口 有源蜂鸣器的 优点是:程序控制方便 。
单片机蜂鸣器控制实验报告
单片机蜂鸣器控制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单片机(Microcontroller Unit,MCU)来控制蜂鸣器发出不同的声音,进一步熟悉单片机的使用和控制技术。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如何编程控制蜂鸣器,从而为更复杂的电子设备的开发做好准备。
本实验基于XXXXX单片机平台进行,具体的实验步骤和控制代码将在下文进行详细说明。
1. 实验介绍单片机蜂鸣器控制实验是一项基础实验,旨在让学生了解单片机的控制原理和实践操作。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XXXXX单片机平台。
此平台具有良好的可编程性,且集成了许多功能模块,是学习和使用单片机的理想选择。
2. 实验材料- XXXXX单片机开发板- 蜂鸣器模块- 连接线- 电源3. 实验步骤3.1 连接电路将蜂鸣器模块的正极与单片机开发板的IO口相连,将负极与开发板的GND相连。
使用连接线进行正确的连接。
3.2 编程调试根据单片机平台的要求,采用XXXXX编程语言编写蜂鸣器控制程序。
以下是一段示例代码:```#include <XXXXX.h>int main() {while(1) {// 产生蜂鸣器控制信号XXXXX_WritePin(GPIOX, PinX, HIGH);delay_ms(1000);XXXXX_WritePin(GPIOX, PinX, LOW);delay_ms(1000);}}```在该示例代码中,通过控制GPIOX的PinX引脚输出高电平或低电平,来控制蜂鸣器的工作状态。
通过设置适当的延迟时间,我们可以调整蜂鸣器的鸣叫频率和持续时间。
3.3 烧录程序将编写好的程序烧录到单片机开发板中。
按照开发板的烧录方法进行操作。
3.4 调试和测试烧录完成后,将开发板连接到电源,并观察蜂鸣器的工作情况。
根据我们在代码中设定的参数,蜂鸣器应该会发出特定频率和持续时间的声音。
4. 结果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编写不同的程序来控制蜂鸣器的状态,例如不同的频率、间隔时间和持续时间。
单片机蜂鸣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单片机I/O的工作方式;2. 熟悉51单片机的汇编指令;3. 掌握蜂鸣器的工作原理及驱动方法;4. 学会通过单片机控制蜂鸣器发声,实现音乐播放功能。
二、实验原理1. 单片机:单片机是一种具有微处理器的集成电路,它将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等特点。
2. 蜂鸣器:蜂鸣器是一种将电信号转化为声音信号的装置,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报警器、电子玩具等电子产品中。
蜂鸣器主要分为有源蜂鸣器和无源蜂鸣器两种类型。
有源蜂鸣器内置振荡源,可直接发声;无源蜂鸣器无内置振荡源,需要控制器提供振荡脉冲才能发声。
3. 51单片机与蜂鸣器连接:51单片机通过P1.0端口控制蜂鸣器,当P1.0端口输出高电平时,蜂鸣器发声;输出低电平时,蜂鸣器停止发声。
三、实验器材1. 51单片机实验板;2. 蜂鸣器;3. 连接线;4. 信号源;5. 示波器;6. 计算机及仿真软件(如Proteus)。
四、实验步骤1. 将蜂鸣器连接到51单片机实验板的P1.0端口;2. 编写程序,实现以下功能:(1)初始化51单片机系统;(2)通过P1.0端口控制蜂鸣器发声;(3)实现音乐播放功能;3. 将程序烧录到51单片机实验板;4. 使用示波器观察蜂鸣器发出的声音波形;5. 使用信号源模拟按键输入,验证蜂鸣器控制功能;6. 使用Proteus仿真软件验证程序功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实验,成功实现了51单片机控制蜂鸣器发声,验证了单片机I/O的工作方式和51单片机的汇编指令;2. 实现了音乐播放功能,验证了蜂鸣器的工作原理及驱动方法;3. 通过示波器观察,蜂鸣器发出的声音波形符合预期,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4. 通过Proteus仿真软件,验证了程序在虚拟环境中的正确性。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单片机I/O的工作方式,熟悉了51单片机的汇编指令;2. 理解了蜂鸣器的工作原理及驱动方法,学会了通过单片机控制蜂鸣器发声;3. 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单片机实验报告-蜂鸣器驱动实验5页
单片机实验报告-蜂鸣器驱动实验5页
实验目的:了解蜂鸣器的基本原理和控制方法,熟悉单片机I/O口配置和使用。
实验器材:AT89C52单片机开发板、蜂鸣器、面包板、杜邦线、电源适配器。
实验原理:
蜂鸣器是一种能够发声的电子元件,在很多电子产品中都有广泛应用,比如:电子时钟、电子琴等。
蜂鸣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单片机产生一定频率的脉冲信号,通过输出端口将信号送到蜂鸣器上,使之发出相应频率的声音。
AT89C52单片机是一种高性能、低功耗的8位单片机,具有容易编程、易于学习的特点。
单片机通过I/O口输出脉冲信号来控制蜂鸣器的输出,从而实现发声。
实验步骤:
2.在开发板上选择一个I/O口,将其配置为输出端口。
3.编写程序,通过输出口控制蜂鸣器的发声。
4.将程序下载到开发板中,通过电源适配器供电。
5.观察蜂鸣器是否工作正常,听到蜂鸣声音。
实验代码:
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可以听到蜂鸣器发出的声音,证明程序运行正常,单片机成功驱动蜂鸣器。
蜂鸣器实验报告范文
实验名称:蜂鸣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 了解蜂鸣器的工作原理和驱动方式。
2. 掌握使用微控制器(如Arduino)控制蜂鸣器发声的方法。
3. 学习通过编程实现不同音调、音量的声音输出。
二、实验原理蜂鸣器是一种电子音响器件,它可以将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
根据工作原理,蜂鸣器主要分为压电式和电磁式两种。
1. 压电式蜂鸣器:由压电蜂鸣片、阻抗匹配器、共鸣箱、外壳等组成。
当接通电源后,多谐振荡器产生 1.5~2.5kHz的音频信号,阻抗匹配器推动压电蜂鸣片发声。
2. 电磁式蜂鸣器:由振荡器、电磁线圈、磁铁、振动膜片及外壳等组成。
接通电源后,振荡器产生的音频信号电流通过电磁线圈,使电磁线圈产生磁场,振动膜片在电磁线圈和磁铁的相互作用下,周期性地振动发声。
微控制器通过编程控制蜂鸣器发声,实现不同音调和音量的声音输出。
在Arduino 中,控制蜂鸣器发声主要通过PWM(脉冲宽度调制)方式实现。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微控制器(如Arduino)2. 蜂鸣器3. 连接线4. 电源5. 电阻(可选)6. 计算机及编程软件(如Arduino IDE)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连接蜂鸣器与Arduino。
2. 打开Arduino IDE,编写控制蜂鸣器发声的程序。
3. 编写程序实现以下功能:a. 发出不同频率的音调。
b. 发出不同音量的声音。
c. 播放简单的旋律。
4. 将编写好的程序上传到Arduino。
5. 检查蜂鸣器是否正常发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发出不同频率的音调通过调整程序中的频率值,可以实现不同音调的声音输出。
实验结果显示,当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 发出不同音量的声音通过调整程序中的PWM占空比,可以实现不同音量的声音输出。
实验结果显示,PWM占空比越大,音量越大;PWM占空比越小,音量越小。
3. 播放简单的旋律通过编写程序,实现播放简单的旋律。
实验结果显示,蜂鸣器能够准确播放出旋律,且音调和音量符合预期。
单片机蜂鸣器实验报告
单片机蜂鸣器实验报告单片机蜂鸣器实验报告引言:单片机蜂鸣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本篇实验报告旨在介绍单片机蜂鸣器的基本原理和实验过程,并探讨其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使用单片机控制蜂鸣器发出不同频率的声音,了解蜂鸣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
二、实验器材和原理:1. 实验器材:- 单片机开发板- 蜂鸣器- 连接线- 电源2. 实验原理:蜂鸣器是一种能够发出声音的电子元件,它通过振动产生声音。
在单片机蜂鸣器实验中,我们使用单片机控制蜂鸣器的振动频率,从而产生不同的声音。
三、实验步骤:1. 连接电路:将蜂鸣器的正极连接到单片机开发板的IO口,将蜂鸣器的负极连接到开发板的地线。
确保连接稳固。
2. 编写程序:使用单片机开发板的编程软件,编写程序来控制蜂鸣器的振动频率。
可以通过调整程序中的延时时间来改变蜂鸣器发声的频率。
3. 上传程序:将编写好的程序通过USB线上传到单片机开发板中。
4. 运行实验:将电源接入单片机开发板,开启电源。
单片机将根据程序中设定的频率控制蜂鸣器发声。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修改程序中的延时时间,我们可以改变蜂鸣器发声的频率。
实验中,我们尝试了不同的延时时间,并观察了蜂鸣器发声的效果。
在较短的延时时间下,蜂鸣器发出的声音频率较高,声音连续不断。
而在较长的延时时间下,蜂鸣器发出的声音频率较低,声音间隔较长。
通过实验结果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蜂鸣器的发声频率与延时时间成反比关系。
延时时间越短,蜂鸣器发声的频率越高;延时时间越长,蜂鸣器发声的频率越低。
五、实验应用:单片机蜂鸣器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 报警系统:将蜂鸣器连接到报警设备中,当设备检测到异常情况时,通过单片机控制蜂鸣器发出警报声,提醒用户注意。
2. 电子钟:通过单片机控制蜂鸣器发出定时的滴答声,实现电子钟的功能。
3. 游戏设备:将蜂鸣器连接到游戏设备中,通过单片机控制蜂鸣器发出不同的声音,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c51单片机实验报告
c51单片机实验报告
《C51单片机实验报告》
C51单片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中的微控制器,具有高性能、低功耗和丰富的外设接口,因此在各种电子设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次实验将以C51单片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验证其性能和功能。
实验一:LED灯控制实验
首先,我们将C51单片机与LED灯连接起来,通过程序控制LED灯的亮灭。
实验结果表明,C51单片机可以准确地控制LED灯的亮度和闪烁频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实验二:蜂鸣器控制实验
接着,我们将C51单片机与蜂鸣器连接起来,通过程序控制蜂鸣器的发声。
实验结果显示,C51单片机可以精准地控制蜂鸣器的音调和音量,具有较高的音频输出质量。
实验三:温湿度传感器实验
最后,我们将C51单片机与温湿度传感器连接起来,通过程序读取并显示温湿度数值。
实验结果表明,C51单片机可以准确地读取传感器的数据,并通过显示屏输出,具有良好的数据处理能力。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验证了C51单片机在LED灯控制、蜂鸣器控制和温湿度传感器应用方面的性能和功能。
C51单片机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可编程性,适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希望本次实验报告能够对C51单片机的应用和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教学:实验七 蜂鸣器驱动实验
实验七蜂鸣器驱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单片机系统发声原理
2、进一步熟悉定时器编程方法
二、实验说明
1.利用定时器,可以发出不同频率的脉冲,不同频率的脉冲经喇叭驱动电路放大滤波后,就会发出不同的音调.
2.定时器按设置的定时参数产生中断,这一次中断发出脉冲低电平,下一次反转发出脉冲高电平.由于定时参数不同,就发出了不同频率的脉冲. 本实验中当有键按下,会发出连续脉冲,直到按键松开,才停止发音。
发完后继续检测键盘,如果键还按下,继续发音。
利用P1^1作为控制输入,用P2^0口控制蜂鸣器发出音频脉冲,驱动喇叭。
1、现将锁紧插座的紧锁打开,将51单片机放入锁紧插座中,再将紧锁合上,注意单片机的放置方向。
2、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的P1.1口接逻辑电平输出1,P2^0口接蜂鸣器IN口。
(注释:程序也可见连线方式)。
3、用串行数据通信线连接计算机与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的RS232通讯口。
(注释:驱动自动安装)。
4、打开HKDPJ-1型实验箱的电源模块开关、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电源开关。
+5V电源指示灯亮。
5、使用Keil 打开程序,对其进行编译(要输出HEX文件,keil 3 使用教程见附录一),并将HEX文件下载到单片机中(STC单片机下载程序过程详细介绍见附录二)。
在下载过程中点击下载程序后断开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电源开关再开打,下载程序成功。
6、上电运行程序,打开和关闭逻辑电平开关,观察蜂鸣器发音现象,是否蜂鸣;
四、源程序
1.见附件
四、原理图。
单片机实验报告蜂鸣器
单片机实验报告蜂鸣器单片机实验报告:蜂鸣器引言在现代科技发展迅猛的时代,单片机已经成为了各种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而蜂鸣器作为一种常见的声响器件,也被广泛应用在各种电子产品中。
本实验旨在通过单片机控制蜂鸣器,实现不同频率和节奏的声音输出,并对蜂鸣器的工作原理进行深入理解。
实验目的1. 了解蜂鸣器的工作原理;2. 掌握单片机控制蜂鸣器的方法;3. 实现不同频率和节奏的声音输出。
实验原理蜂鸣器是一种能够发出声音的电子元件,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电流通过振动片产生声音。
在实验中,我们将通过单片机控制蜂鸣器的工作频率和节奏,从而实现不同的声音效果。
实验步骤1. 连接电路:将单片机和蜂鸣器按照电路图连接好;2. 编写程序:使用C语言编写单片机控制蜂鸣器的程序;3. 烧录程序:将编写好的程序烧录到单片机中;4. 调试程序:通过调试程序,实现不同频率和节奏的声音输出;5. 实验结果:记录实验中不同声音效果的输出结果。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地通过单片机控制蜂鸣器,实现了不同频率和节奏的声音输出。
通过调试程序,我们可以轻松地改变蜂鸣器的声音效果,包括音调的高低和声音的持续时间等。
这些实验结果充分展示了单片机控制蜂鸣器的强大功能和灵活性。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蜂鸣器的工作原理,并掌握了单片机控制蜂鸣器的方法。
同时,我们也实现了不同频率和节奏的声音输出,为以后的电子产品设计和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信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单片机和蜂鸣器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我们的学习和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蜂鸣器的实验报告6
蜂鸣器的实验报告6引言蜂鸣器是一种能够发出不同频率声音的电子元件。
它常被用于电子产品中作为声音提示器件,如电子钟、手机等。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蜂鸣器,学习和了解蜂鸣器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实验目的1. 了解蜂鸣器的工作原理;2. 学习使用蜂鸣器进行声音输出;3. 熟悉控制蜂鸣器发出不同频率的声音。
实验材料- Arduino 开发板- 杜邦线- 蜂鸣器- 220 Ω电阻- 面包板实验步骤步骤一:准备工作1. 将Arduino 开发板连接至电脑,并打开Arduino IDE 软件;2. 将蜂鸣器连接至面包板。
将杜邦线分别连接蜂鸣器的正和负引脚;3. 将蜂鸣器的正引脚再连接至面包板上的数字引脚13,并在其连接处加上一个220 Ω的电阻。
步骤二:编写程序1. 在Arduino IDE 软件中新建一个程序文件;2. 编写以下代码:cppvoid setup() {pinMode(13, OUTPUT); 设置数字引脚13为输出模式}void loop() {digitalWrite(13, HIGH); 发送高电平信号给数字引脚13delay(1000); 延迟1秒digitalWrite(13, LOW); 发送低电平信号给数字引脚13delay(1000); 延迟1秒}步骤三:上传程序1. 将Arduino 开发板与电脑连接好后,点击Arduino IDE 软件的“上传”按钮;2. 等待程序上传完成。
步骤四:观察实验现象1. 可以听到蜂鸣器发出“滴答”声;2. 蜂鸣器发声间隔为1秒。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上述实验步骤,我们成功驱动了蜂鸣器发出了声音。
蜂鸣器的发声原理是通过快速交替地给蜂鸣器正、负极供电,使得蜂鸣器产生振荡,从而产生声音。
通过改变程序中的延迟时间,我们可以改变蜂鸣器发声的频率。
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使用蜂鸣器,我们学习了蜂鸣器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我们了解了蜂鸣器的发声机制和控制方式,通过编写程序实现了控制蜂鸣器发出不同频率的声音。
蜂鸣器的驱动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蜂鸣器的工作原理和驱动方式。
2. 掌握使用三极管驱动蜂鸣器的方法。
3. 学习使用微控制器(如Arduino)控制蜂鸣器发声。
二、实验器材1. 蜂鸣器(有源或无源)2. 三极管(如2N2222)3. 微控制器(如Arduino Uno)4. 电阻(1kΩ)5. 连接线6. 电源(9V或5V)7. 稳压电路(可选,用于提供稳定的电源电压)三、实验原理蜂鸣器是一种电子元件,用于发出声音。
它由一个振动膜、一个线圈和一个磁铁组成。
当电流通过线圈时,线圈在磁铁的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从而驱动振动膜振动,产生声音。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三极管作为放大器,将微控制器的信号放大,驱动蜂鸣器发声。
三极管具有放大电流的功能,当基极电流较小时,可以控制较大的集电极电流。
四、实验步骤1. 准备电路a. 将蜂鸣器的正极连接到三极管的集电极。
b. 将蜂鸣器的负极连接到三极管的发射极。
c. 将三极管的基极通过一个1kΩ电阻连接到微控制器的数字输出引脚。
d. 将微控制器的GND引脚连接到电源的负极。
2. 编写程序a. 打开Arduino IDE。
b. 选择相应的Arduino板和端口。
c. 编写以下代码,用于控制蜂鸣器发声。
```cppconst int buzzerPin = 9; // 定义蜂鸣器连接的引脚void setup() {pinMode(buzzerPin, OUTPUT); // 设置引脚为输出模式}void loop() {digitalWrite(buzzerPin, HIGH); // 打开蜂鸣器delay(500); // 延时500msdigitalWrite(buzzerPin, LOW); // 关闭蜂鸣器delay(500); // 延时500ms}```3. 编译并上传程序a. 编译程序,确保没有错误。
b. 将程序上传到Arduino板。
4. 观察实验结果a. 当程序运行时,蜂鸣器应该会发出“滴答”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项目:蜂鸣器驱动实验
实验地点:电机馆
专业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5年 6 月9 日
蜂鸣器驱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输入/输出端口控制方法
2、了解音频发声原理
二、实验说明
本实验是利用89C51端口定时器输出控制端口,驱动扬声器发声,声音的频率高低由延时快慢控制。
本实验是利用单片机唱歌的声音控制程序,请用户思考如何修改程序,可以让蜂鸣器发出不同频率,不同长短的声音。
三、实验原理
1、通过单片机控制驱动信号使蜂鸣器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驱动方波的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驱动方波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由此,我们可以根据驱动方波的频率使蜂鸣器凑出各种音调的声音。
2、由于单片机I/O口的输出电流较小,因此需要三极管放大电路驱动蜂鸣器。
四、主要仪器设备
单片机仿真试验箱,THKL-C51型单片机仿真器,计算机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INT1输出音频信号接音频驱动电路,使蜂鸣器的发声。
1、使用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和蜂鸣器模块。
蜂鸣器模块的短路帽J1插到VCC方向,用导线将INT1接到蜂鸣器输入端。
2、用串行数据通信线连接计算机与仿真器,把仿真器插到模块的锁紧插座中,请注意仿真器的方向:缺口朝上。
3、打开Keil uVision2仿真软件,首先建立本实验的项目文件,接着添加“MUSIC.ASM”源程序,进行编译,直到编译无误。
4、全速运行程序,扬声器周期性的发出“八月桂花开”歌曲。
(添加“MUSIC1.ASM”程序为“祝你平安”歌曲)
5、也可以把源程序编译成可执行文件,把可执行文件用ISP烧录器烧录到89S52/89S51芯片中运行。
(ISP烧录器的使用查看附录二)
六、流程图及源程序
开始
输出音频脉冲低电平
延时
输出音频脉冲高电平
延时
;标题 '祝你平安'发声程序
ORG 0000H
LJMP START
ORG 000BH
INC 20H ;中断服务,中断计数器加1
MOV TH0,#0D8H
MOV TL0,#0EFH ;12M晶振,形成10毫秒中断
RETI
START:
mov dptr,#2000h ;站长添加,使得程序开始运行时在数码管上显示一个小数点 mov a,#80h
movx @dptr,a
MOV SP,#50H
MOV TH0,#0D8H
MOV TL0,#0EFH
MOV TMOD,#01H
MOV IE,#82H
MUSIC0:
NOP
MOV DPTR,#DAT ;表头地址送DPTR
MOV 20H,#00H ;中断计数器清0
MOV B,#00H ;表序号清0
MUSIC1:
NOP
CLR A
MOVC A,@A+DPTR ;查表取代码
JZ END0 ;是00H,则结束
CJNE A,#0FFH,MUSIC5
LJMP MUSIC3
MUSIC5:
NOP
MOV R6,A
INC DPTR
MOV A,B
MOVC A,@A+DPTR ;取节拍代码送R7
MOV R7,A
SETB TR0 ;启动计数
MUSIC2:
NOP
CPL P2.2
MOV A,R6
MOV R3,A
LCALL DEL
MOV A,R7
CJNE A,20H,MUSIC2 ;中断计数器(20H)=R7否?
;不等,则继续循环
MOV 20H,#00H ;等于,则取下一代码
cpl p1.0 ;站长添加,使得程序运行时小数点跟着音乐节拍闪烁 INC DPTR
INC B
LJMP MUSIC1
MUSIC3:
NOP
CLR TR0 ;休止100毫秒
MOV R2,#0DH
MUSIC4:
NOP
MOV R3,#0FFH
LCALL DEL
DJNZ R2,MUSIC4
INC DPTR
LJMP MUSIC1
END0:
NOP
MOV R2,#64H ;歌曲结束,延时1秒后继续
MUSIC6:
MOV R3,#00H
LCALL DEL
DJNZ R2,MUSIC6
LJMP MUSIC0
DEL:
NOP
DEL3:
MOV R4,#02H
DEL4:
NOP
DJNZ R4,DEL4
NOP
DJNZ R3,DEL3
RET
NOP
DAT:
db 26h,20h,20h,20h,20h,20h,26h,10h,20h,10h,20h,80h,26h,20h,30h,20h db
30h,20h,39h,10h,30h,10h,30h,80h,26h,20h,20h,20h,20h,20h,1ch,20h db
20h,80h,2bh,20h,26h,20h,20h,20h,2bh,10h,26h,10h,2bh,80h,26h,20h db
30h,20h,30h,20h,39h,10h,26h,10h,26h,60h,40h,10h,39h,10h,26h,20h db
30h,20h,30h,20h,39h,10h,26h,10h,26h,80h,26h,20h,2bh,10h,2bh,10h db
2bh,20h,30h,10h,39h,10h,26h,10h,2bh,10h,2bh,20h,2bh,40h,40h,20h db
20h,10h,20h,10h,2bh,10h,26h,30h,30h,80h,18h,20h,18h,20h,26h,20h db
20h,20h,20h,40h,26h,20h,2bh,20h,30h,20h,30h,20h,1ch,20h,20h,20h db
20h,80h,1ch,20h,1ch,20h,1ch,20h,30h,20h,30h,60h,39h,10h,30h,10h db
20h,20h,2bh,10h,26h,10h,2bh,10h,26h,10h,26h,10h,2bh,10h,2bh,80h db
18h,20h,18h,20h,26h,20h,20h,20h,20h,60h,26h,10h,2bh,20h,30h,20h db
30h,20h,1ch,20h,20h,20h,20h,80h,26h,20h,30h,10h,30h,10h,30h,20h db
39h,20h,26h,10h,2bh,10h,2bh,20h,2bh,40h,40h,10h,40h,10h,20h,10h db 20h,10h,2bh,10h,26h,30h,30h,80h,00H
END
七、电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