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四单元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

合集下载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
同学们都佩服不已。 D.真正的友情,是无论别人怎样挑.拨.离.间.,我们都会坚定地和朋友
站在一起,不离不弃。
【答案】C 【解析】“光明正大”形容襟怀坦白,行为正派。句中形容“他” 走上讲台时的状态,望文生义。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鄱阳湖水位的持续走低,使得蒋公岭附近水域的一座长年 浸泡在水里的千眼古桥露出全貌。(把“使得”删掉) B.闻一多作为青年运动的领导者,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 一直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和人民大众一起为建立崭新的中国而奋斗。 (把“一直”调到“将”前) C.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提出质疑,带着问题去读书,这 样才能真正走入文本,与文本作者进行深度对话。(把“提出”删掉)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刚健自信、担当有为,坚定拥护党的领导,奋力 走在时代前列,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昂扬风貌:追求远大理想,与国家同 呼吸,与人民共命运,时刻彰显着鲜明的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伟大使命,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勇做开拓、进取的时代先锋。
上句:示__例__:__追__求__理__想做时代先锋
_律__,__颂__扬___李__公__朴__的__献__身__精__神__,__号___召__广__大___
_人__民__与__反__动__派__做__坚__决__的__斗__争__。_______
听众 昆明的进步人士、青年学生;混入的少部分 听众 ③_悲__愤__、__振__奋__
身份 国民党特务分子。
朴因参加爱国民主运动,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 杀。7月15日,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发表了 闻一多照片 这一演讲,当天下午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①___揭__露__并__痛___斥__了__反__动__派__制__造__白__色___恐__怖__、_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李
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 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 大家都有一支笔,有一张嘴,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有事实拿出来说 啊!(闻先生声音激动了)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 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鼓掌)这成什么话?(鼓掌)
通读全文,通过填空梳理课文内容。
赞颂英烈 鼓舞斗志
根据?
闻一多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
首先,要从关键词句“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入手, 从文中筛选出能够佐证作者此种观点的语句,然后加以提炼。注意信息 筛选要全面,提炼要准确。
第一,国民党反动派疯狂地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在害怕; 第二,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第三,历史上没有 一个反人民的势力是不被人民毁灭的。
(二)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悼念玛丽·居里① [美]爱因斯坦
①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 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 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 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 的那样。
这篇演讲词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理解这篇演讲词在表达上的特点,首先要整体把握全文的语言风格, 然后抓住有代表性的句子,从语气、遣词造句等方面的表达效果加以分 析。
①对进步力量和对反动派讲的话,语气和用语上感情色彩截然不 同。②交替使用大量的设问句、反问句和感叹句,以表达强烈的思想 感情。③在演讲中不断变换人称,有力地配合演讲者思想感情的表达。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

总结
1.本文句子富于变化, 爱憎分明,战斗力强。
2.写演讲词首先要有
等,使演讲词观点鲜明, 能为表达感情服务。
• 闻一多先生的遗愿,上一代青年人完成了,他们用鲜 血和生命换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换来了我们今天的 幸福生活。同学们,我们新中国青年一代的任务又是 什么呢?怎样才能对得起革命先烈呢?
我们新中国的青年一代肩负着开拓未来,完成强国梦 的历史重任。
13 最后一次讲演
闻一多
演讲词,也叫讲演词、演说词,它常在各
种大型的群众集会或较为隆重的场合使用,
而且讲话人所讲的都是些较为重大的问题
或是讲话人就某个专门问题进行的论述。
演讲词具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
上产生共鸣。
写作背景
抗日战争结束以后,国民党反动派不顾全国人民对和 平民主的迫切要求,继续发动内战,并对爱国民主运 动进行镇压。1946年7月11日,李公朴因参加爱国民 主运动,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7月15日,闻一 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发表了这一演讲,当天下午被 国民党特务暗杀。
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
1946),湖北浠(xī) 水人,诗人、学者、民 主战士。1946年7月15 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 暗杀。代表作有《红烛》 和》《死水》,作品都 收在《闻一多全集》里。
李公朴
国民党反动派
人民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反动派是无耻的,李公朴是光荣的,人民必胜。
听讲演,品语言特点和感情。
我们应该刻苦学习,掌握本领,立志成才,为建设富 裕富强的伟大中国做贡献,这样才能无愧于为共和国 的诞生而英勇斗争、光荣献身的无数革命先烈。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共33张PPT)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共33张PPT)

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
反复
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 产党,无耻啊!无耻啊!(热烈的鼓掌) 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
连用三个“无耻” 反衬三个“光荣”, 高度赞扬了李先生为
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 争取民主和平而勇于
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鼓掌) 献身的精神。
13 最后一次讲演
闻一多
巨人心中的巨人, 大师笔下的大师。
——臧克家
学习目标
1. 了解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积累“诬蔑”“卑鄙”“蛮 横”“挑拨离间”等易考词语。
2. 了解“最后一次讲演”的内容,把握演讲者的观点。 3. 揣摩演讲者的语言,理解即兴演讲的特点。 4. 注意语气语调,感受演讲者强烈的爱憎情感和不畏强暴、
感叹句
情感:对反动派的 无耻和卑劣行径的 怒不可遏的血泪控 诉、对李先生牺牲 的悲痛和对李先生 爱国主义精神的高 度赞扬。
[真题模拟]本文中,演讲者的观点是什么?
考点 把握演讲者的观点
[答题思路]
(1)明确观点的概念:演讲者(作者)就某一问题或某一事件发表 的见解和主张。
(2)寻找、归纳观点:①看演讲词的标题、开头、结尾、直接表述 句,寻找直接表达演讲者观点的语句;②概括段落内容,归纳提取演讲 者的观点。
本文考点回顾
本文阅读考点
把握演讲者的观点 揣摩演讲词的语气
重要修辞手法
反复 反问 设问 排比
重要写作技法
运用多种句式写演讲稿
拓展延伸
表现大无畏的爱国精神的诗句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就义诗》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秋瑾《对酒》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

结合背景材料,想一想这里的“光明”和“黑暗”分别指什么。
“光明”指全国的解放; “黑暗”指国民党反动派的残暴统治。 表明反动派正在做垂死挣扎,表达
了作者对人民必胜的坚害事件,揭露反动派的 无耻暴行和虚弱的本质,赞颂烈士的斗争和 牺牲精神,号召人民与敌人斗争到底。
课堂小结
重点词语解释
【卑劣】 卑鄙恶劣。 【无耻】 不顾羞耻;不知羞耻。 【毒手】 杀人或伤害人的狠毒手段。 【光明正大】 形容襟怀坦白,行为正派。 【偷偷摸摸】 状态词。形容瞒着人做事,不敢让人知 道。 【热烈】 情绪高昂,兴奋激动。 【诬蔑】 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光荣】 公认为值得尊敬和称赞的。 【恐怖】 由于生命受到威胁或残害而恐惧。 【代价】 泛指为达到某种目的所耗费的物质或精力。 【发扬】 发展和提倡(优良作风、传统等)。 【挑拨离间】 搬弄是非,破坏团结。 【卑鄙无耻】 品行极端恶劣,不知道廉耻。 【赋予】 交给(重大任务、使命等)。
2.对比手法的运用。 讲演者把不同的人物进行鲜明的对比,故意拉大两者距离,并赋予 不同的感情色彩,从而达到很好的表达效果。如在第二段中,“这 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把反动派与李公朴置于对比 的立场,以反动派的“无耻”衬托李先生的“光荣”,又以李先生 的“光荣”反衬反动派的“无耻”,在强烈的对比中,表现对反动 派的愤怒与蔑视和对李先生的赞扬。 3.运用口语及语调抑扬顿挫的变化来表达感情。 运用口语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可以充分发挥语调抑扬顿挫的特点,可 以用平实简洁的通俗语句收到斩钉截铁的效果。如第一段“有什么 理由拿出来讲啊……为什么要打杀……”,第二段“凭什么要杀死 李先生”,这些句子都充分表达了闻一多先生对敌人的愤慨、痛恨 之情。
人称多变:“我们”表现了演讲者与人民群众 亲密战斗的感情;“你、你们”面对面毫无畏惧 地向敌人挑战,狠狠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他们”流露出对敌人极端愤怒和轻蔑的情绪; “你们、我们”相间表达作者坚定的立场,鲜明 的态度。

13、《最后一次讲演》课件

13、《最后一次讲演》课件
3、举例论证:俗话说,事实胜于雄 辩。用事实说理,可以让反动派的把戏 不攻自破,加强说服力。
文章主旨 闻一多先生在这次即席讲演里,
揭露并痛斥了反动派制造白色恐怖, 无耻暗杀进步人士的卑鄙行径和罪行, 揭示了反动派必然灭亡,真理一定胜 利的历史规律。鼓舞人民为争取民主 和平而斗争的信心和勇气,表达了自 己热爱祖国、为革命事业不惜献身的 斗争精神。
分析语言 1、指出下列句子是什么句式,并分析 其表达效果。
(1) 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 反问句。当面责问特务,强烈谴责 了反动派的残暴。 (2) 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 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呀! 祈使句。当面命令特务,揭露了反
动派虚弱的本质,表现了自己大无畏的 精神。
(3)你们完了,快完了!
闻一多
学习目标
1、积累生字词及与作者相关的 文学常识;
2、结合时代背景,领会课文的 内容,
3、了解演讲词的特点;
4、梳理文章结构层次。学习闻 一多先生爱憎分明、嫉恶如仇、勇 于斗争和献身的崇高品格。
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
—1946),湖北浠(xī)
水人,诗人、学者、民主
战士。1946年7月15日在
污wū蔑miè 恐kǒng怖 离间jiàn 蛮mán横hèng 捶chuí击
多音字
jiān 时间 hèng 蛮横


jiàn 离间 héng 横竖
听读课文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闻一多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闻一多在李公仆的追悼会上,义正 辞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 卑劣,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 2、这篇演讲词有什么特色 ? 感情强烈,爱憎分明,富有战斗力 和感染力 。
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ppt(共25张PPT)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ppt(共25张PPT)

活动四
(3)在演讲过程中灵活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无耻啊!无耻啊!” “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 “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
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 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请 从文章中找答案。
第一,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怖,正是 他们自己在慌,在害怕,在恐怖;第二, 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 起来;第三,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 力不被人民毁灭的。
八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最后一次讲演》
1.阅读演讲词,说出作者的主要观点。 2.感受演讲者强烈的爱憎情感。
导入
背景介绍: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 当局为篡夺革命胜利果实,阴谋发动内战,制造 白色恐怖,屠杀爱国民主人士。1946年7月,爱 国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被特务暗杀。特务 们要暗杀的第二个对象就是闻一多,友人劝他躲 一躲,但他毅然出席了15日举行的李公朴先生追 悼大会。
闻一多先生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 会上,义正词严地当众 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 恶和卑劣,号召人们斗 争,表达了对民主和平 的坚定信心。
应该读出一种愤怒, 一种痛恨,一种痛 斥的情感来。
活动二
小组合作,梳理演讲词的思路。
活动二
明确: 首先高度赞扬了李公朴和昆明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 争的精神,痛斥国民党反动派暗杀李公朴的罪行,揭露了其 虚伪的本性(1—3段)。其次,分析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虚弱 本质,光明就在眼前(4、5段)。最后,号召昆明人民发扬 优良传统,坚持斗争,表达自己为正义而献身的决心(6—12 段)。
朗读语气 语调
揭露其虚弱本质—— 要读出蔑视 指出其末日来临—— 要读出信心
闻一多先生对进步青年提出了什 么样的号召?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精品教案及反思共3篇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精品教案及反思共3篇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精品教案及反思共3篇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精品教案及反思1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精品教案及反思引言《最后一次讲演》是一篇色彩鲜明的优秀散文,是散文中的佳品。

它通过对最后一次讲演的记叙,表达了奇伦皮特高中毕业生对世界的热爱、对自由的追求,以及对生命最后的确定性的深刻感受。

教学这篇文章,可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本文旨在探究如何教学本篇文章以及教学中的反思。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理解散文的方法。

(2)理解散文的主旨,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3)熟悉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4)培养学生用文化眼光理解文章,认识世界上的不同文化。

2.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对文本的分析与理解能力。

(2)能够以正确的方式表达对文章的理解。

(3)能够理解人类对自由的追求。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自由、寻求和平和幸福的情感。

(2)鼓励学生积极向上,勇于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散文的方法,掌握散文的特点和结构。

(2)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基本内容。

2.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中的某些语言表达和文化信息。

(2)运用关键词回答问题。

三、教学方法1.讲授(1)利用PPT进行教学,对散文的特点、结构和主要内容进行详细的解说。

(2)引导学生思考,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探讨文章中的重点内容,如“自由”这个核心词汇。

2.互动式教学(1)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一个问题,并在班级中分享和交流。

(2)让学生读散文,并分析文章中的词汇,难点和复杂的句式。

(3)数学家板书,出示文本。

逐步指导学生回答自己的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关闭手机、电子产品,让学生走出教室。

在走廊上粘贴一些与自由有关的海报,如“自由平等”像南非,美国各州七头蛇标志,亚利桑那州孤儿院场景的美国电影《阿甘正传》等。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1.了解作者,识记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词。(重点)2.了解演讲的方式,把握演讲的主要特点。(重点)3.通读全文,理解文章的内容,感知文中所表达的情感。(重点)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3.文中连用三个“无耻”和三个“光荣”有什么表达效果?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017部编版)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017部编版)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教案

第四单元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教学目标】1.学习闻一多先生热爱祖国、献身革命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

2.领会本文表达观点鲜明的特色。

3.体会口语的特点和本文感情色彩强烈的语言。

【教学重点】1.明确句式变化、修辞使用等技巧在演讲中的重要作用;能够初步掌握演讲中表情达意的技巧,并且学以致用。

2.在演讲语言的学习中训练学生迅速、准确地组织语言的能力和运用句式变化、修辞等技巧表情达意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在演讲语言的学习中训练学生迅速、准确地组织语言的能力和运用句式变化、修辞等技巧表情达意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情境导入】“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相信许多同学都听过这首感人泪下的《七子之歌》吧?这是著名的爱国学者闻一多先生为我们当时受尽苦难的祖国所写的歌。

面对列强,他高声疾呼,只为唤醒国人。

而面对反动派,他也同样无所畏惧、大义凛然,用满腔热忱、用鲜血和生命继续谱写着自己的爱国战歌。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共同学习他铮铮不屈的爱国精神吧。

【新课解读】一、整体感知——理清层次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给这篇讲演词划分结构层次。

学生读文,明确:本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 ~3段):高度赞扬了李公朴和昆明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的精神,痛斥国民党反动派暗杀李公朴的罪行,揭露了其虚伪的本质。

第二部分(4、5段):剖析国民党反动派的虚伪本质,指出人民必胜,光明就在眼前。

第三部分(6 ~12段):号召昆明人民发扬优良传统,坚持斗争,并表达自己为正义而献身的决心。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本文讲演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文围绕李公朴被害事件,揭露反动派的无耻暴行和虚伪本质,赞颂革命烈士的斗争和牺牲精神,号召人民与敌人斗争到底。

3.教师小结:二、合作探究——理解内容1.闻一多讲演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明确: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义正词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行径,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下第四单元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教案与反思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下第四单元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教案与反思
3.强化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感悟闻一多先生演讲中的激情与豪情,激发学生对文学艺术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4.增强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了解闻一多先生的革命事迹,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课文朗读与理解:准确把握闻一多先生最后一次讲演的背景、内容和情感,理解其历史意义。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演讲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演讲技巧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需要时,像闻一多先生一样,勇敢地发表自己的演讲。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在讲解课文难点时,可能由于时间关系,我没有能够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发言,导致部分同学对某些知识点理解不够深入。针对这个问题,我打算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更加注重课堂互动,鼓励更多的同学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此外,对于革命精神的教育,我觉得还可以做得更好。虽然闻一多先生的演讲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但我感觉同学们对此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尝试结合更多实际案例,让同学们更深刻地体会到革命精神的力量。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最后一次讲演》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集会或课堂上,有没有遇到过需要鼓起勇气表达自己观点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闻一多先生是如何在关键时刻发表震撼人心的演讲的。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
13.最后一次讲演 闻一多
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1946)本名家骅, 字友三,中国现代诗人、学者、民主战 士 。著有新诗集《红烛》《死水》。
1945年3月,联名发表昆明文化界 《关于挽救当前危局的主张》。
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的大会 上,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当 日下午被国民党特务暗杀逝世 。
品味语言
五、“吝啬”用词,惜墨如金
文中许多句子短促有力,有的句子比较长。有时泼 墨如水,有时惜墨如金,从而更好地反映出闻一多先 生拍案而起,怒斥反动派的那种激昂情绪。
学习技法
三、运用多种手法揭露敌人的罪恶。
• 找到文中对比、反复、设问等修辞手法的句子,反复朗读,说说 它们的表达效果。
对比:“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 在强烈的 比中,表现对反动派的愤怒与蔑视和对李先生的赞扬。
• 反复:连用三个“无耻”,一个比一个语气重,从斥责到控诉, 揭 露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表达对敌人的蔑视和仇恨。同时用 “无耻”反衬后句的“光荣”,爱憎分明,很有鼓动性。 设问: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使听众产生共鸣。 反问:揭露敌人的卑劣无耻,语势凌厉,如匕首直刺敌人心脏。
学习技法
文章也大量使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来传达先生对敌人强烈 的愤恨和蔑视,如“无耻啊!无耻啊!”“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 天?你们完了,快,面对听众时则用“我们”, 用两种不同的称呼,有什么表达效果?
①“我、我们”“我们骄傲一点说……”,“我们有这个信心!”表现出闻 一多先生与群众的亲密团结,目标一致的战斗感情; ②用“你”和“你们”,显示出闻一多先生的毫无畏惧,有质问,有痛 斥,也有宣判,有追忆,也有控诉。 人称的不断变化,表达了闻一多先生爱憎分明的感情和坚定的阶级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课《最后一次讲演》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课《最后一次讲演》教案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角色扮演让学生们有了亲身体验,他们能够更好地站在讲演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但在小组讨论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还不够自信,不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针对这一点,我想在后续的教学中,应该更多地创设开放性的讨论环境,鼓励每个学生都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学生们在讨论正义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时,提出了许多深刻的见解。这表明他们已经能够将课文中的知识内化,并尝试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但如何将这些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仍是我需要在教学中继续探索的问题。
4.强化正义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使他们成为有担当的社会新人。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最后一次讲演》的基本概念、讲演者的观点和情感表达,以及正义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正义和讲演技巧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勇于为正义发声。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课《最后一次讲演》教案
一、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课《最后一次讲演》教案:
1.章节内容:本节课选自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主题为“正义的呼声”。主要包括课文《最后一次讲演》的阅读与理解。
2.教学内容:
a.了解课文背景,把握讲演者的身份和情境。
b.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讲演者的观点和情感。
五、教学反思
在完成了《最后一次讲演》的教学之后,我深感这一课的教学有着特殊的意义。通过这篇课文,我试图引导学生理解正义的呼声,感受讲演者的勇敢和坚定。在反思中,我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

《最后一次讲演》语文教学PPT课件(3篇)

《最后一次讲演》语文教学PPT课件(3篇)
李公朴(1902年11月26日-1946年7月12日) ,号仆如,原名永祥,号晋 祥,原籍武进县湖塘桥,在淮安出生。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 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杰出的社会教育家。全国内战开始后,与闻一多 积极发动“呼吁和平宣言”万人签名运动。1946年7月11日在昆明市遭国民 党特务开枪暗杀,次日凌晨因伤重、流血过多牺牲。
( 1 ) 《 最 后 一 次 讲 演 》 选 自 《闻一多全集》 , 作 者 闻 一 多 是 湖 北 浠 水 人 , 诗
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
红烛
死水
》和《
》。
演讲词
(2)本文是一篇用满腔爱国热忱谱成、用鲜血写就的
(文体),文章
围 绕 李 公 朴 被 害 事 件 ,愤揭 怒露 了 国 民痛党恨反 动 派 的 无 耻 暴 行 和 虚 伪 本 质 , 表 达 了
(示例)失败中我们走向坚强
2.请你为本次活动安排合理的步骤。
(示例)①主持人宣布活动主题及内容;
②请同学们讲述名人爱迪生失败的故事;
③学生代表谈感受表决心。
3.如果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段开场白。
言之有理即可。
• 【类文赏读】 • (2019齐齐哈尔改编)阅读下文,回答下面各题。
当时闻一多先生的处境也相当危险, 大家都劝他不要去参 加追悼会,但闻先生一定要去。本来没有安排闻先生发言,但 是会场上混进了一些国民党的特务。当李公朴先生的夫人报告 李公朴被暗杀的经过的时候,这些特务分子在会场上抽烟说笑, 故意捣乱,造谣说李先生被暗杀是“桃色事件”。
看到这种情景,会场上的人都很气愤。闻一多先生更是怒不可 遏。李夫人刚离开讲台,闻一多先生立即走上讲台,拉过话筒, 发表了这篇慷慨激昂的即兴讲演。

13、《最后一次讲演》优秀课件

13、《最后一次讲演》优秀课件

2、结合背景材料,想一想第5段的“光 明”和“黑暗”分别指什么?
“光明”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 自由、民主的新中国;“黑暗”指当时 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的旧社会。
3、文章第7段演讲者的情感发生了变化, 你体会到了吗?
体会到了。闻一多在讲到“一二. 一”运动的时候明显有一种骄傲的情 感在里面,所以说是“昆明的光荣”。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闻一多先 生的《最后一次讲演》,闻一多先生 是什么人?他的这篇讲演是在什么情 况下作的?为什么说是“最后一次讲 演”?
这是一篇用满腔爱国热忱谱成用 鲜血写就的文字,是一篇感情色彩鲜 明的讲演词,属议论文体裁。
13、最后一次讲演
闻一多
学习目标
1、积累生字词及与作者相关的 文学常识;
5、作者是怎样揭露反动派的虚 弱本质,指出反革命的末日来临的?
① 揭露——虚弱本质:自己在恐怖、 慌、害怕;
②指出——末日来临:完了、快完了。
问题探究2
1、演讲者谈及特务时直呼“你们”, 面对听众时则用“我们”。这两种不同 的称呼有什么表达效果?
“你们”指的是国民党反动派及帮 凶;“我们” 指的是演讲者和广大人 民 。揭露敌人的罪行和虚弱本质,用 “你们”表达出愤怒和蔑视的感情;歌 颂人民的力量,用“我们”表示演讲者 与群众的亲密无间的战斗感情。
演讲词类型
• 1、叙事型: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辅以适 当议论说明和抒情。叙事演讲词通过对人物 事件景物记叙描述,表达演讲者思想感情, 反映社会生活本质和规律。
• 2、说理型: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它具有 正确深刻的论点,使用确凿充足具有说服力 的论据,进行富有逻辑性论证。
• 3、抒情型:以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在演讲 中抒发演讲者爱恨悲喜等强烈感情。对听众 动之以情,以"情"这把钥匙来开启听众心灵。

【优质课教案】部编教材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教案教学设计(含导学案)

【优质课教案】部编教材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教案教学设计(含导学案)

部编教材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优质课教案+导学案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讲演词,是闻一多先生对敌人必然灭亡、必定胜利的论述。

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热爱祖国、献身革命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体味口语的特点和本文感情色彩强烈的语言。

学习目标:知识于能力目标:1、掌握生字词;2、学习闻一多先生热爱祖国、献身革命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3、领会本文表达鲜明观点的特色。

过程与方法目标:体味口语的特点和本文感情色彩强烈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感目标:学习闻一多先生热爱祖国、献身革命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

教学重难点:1、领会闻一多先生对敌人必然灭亡、人民必定胜利的论述。

2、体会U语的特点和人称的变换对表达讲演者思想感情的作用。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搜集闻一多的有关资料,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教师准备:多媒体、录音机、朗读磁带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导语: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板书课题及作者)。

闻一多先生是什么人?他的这篇在情况下作的?为什么说是“最后一次讲演”?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上的题注,准备回答问题。

出示学习目标。

这是一篇用满腔爱国热忱谱成用鲜血写就的文字,是一篇感情色彩鲜明的讲演词,属议论文体裁。

讲演词,也叫演讲词、演说词,它常在各种大型的群众集会或较为隆重的场合使用,而且.讲话人所讲的都是些较为重大的问题或是讲话人就某个专门问题进行的论述。

讲演词具有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它可以把讲演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存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提示:注意体味讲演的气势与感情,画出表达强烈感情的语句。

方法: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讨论。

1.闻一多先生在讲演中一再痛斥敌人卑劣无耻,同学们说说它表现在哪几个方面?2.与敌人卑劣无耻恰成对比的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的光荣表现在什么地方?3.作者是怎样揭露反动派的虚弱本质,指出反革命的末日来临的?揭露——虚弱本质:自己在恐怖、慌、害怕指出——末日来临:完了、快完了4.闻一多先生预言故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请从文章中找答案。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
1、有针对性:有为而作,不要空谈泛论;关注听众 各方面情况;预先考虑演讲现场的氛围。
2、明确观点和态度,清晰的思路 3、语言富有说服性和鼓动性。
初读感知
快速浏览课文,结合补充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演讲者“为什么”讲? 2、演讲者讲给谁听? 3、演讲者讲了什么?
补充
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反动派政府内外 勾结,疯狂策划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妄图使中国永远沦为半 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一方面撕毁政协会议,派兵向解放区 大举进攻;另一方面,在他们暂时统治的区域里制造白色恐 怖,甚至采取暗杀手段疯狂镇压人民。1946年7月11日,著 名的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遇害。7月15日,云南 大学召开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
问题探究
3、第6~12段中闻一多对进步青年提出了怎样的号 召?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斗争精神?
补充
闻一多见了,脸都气白了。本来,为了防止出事,事 前说好不请他演讲。这时候,他不顾一切地跳上台,即 席发表了气壮山河的最后一次讲演。
-刘烜《闻一多遇害始末)
补充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著名 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湖北省浠水县人。自 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
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1923年9月 出版第一本新诗集《红烛》。1946年7月15日 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愤怒斥责国民党暗 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讲 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第四单元 活动·探究
活动任务单
在公共场合,有的人说话旁征博引,幽默风趣,魅力四 射,能牢牢地抓住听众的注意力;有的人则结结巴巴,紧张 不已,甚至词不达意。其实,这种当众讲话的能力,便是 演讲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本单元,我们将跟随演讲者, 走入演讲的现场,去感受他们不同的风格,汲取自己需要 的营养。在此基础上,学习撰写演讲稿,举办演讲比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年中考3年模拟·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3最后一次讲演测试时间:30分钟一、选择题1.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dú)手?B.捶.(chuí)击桌子。

C.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mò)摸地来暗杀!D.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怖.(bù),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晓得究竞良心势力B.毒手牺牲真理光荣C.黑暗恐怖诬篾制造D.赋予害怕鼓掌署假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B.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C.反动派挑拨离间....,卑鄙无耻。

D.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昆明人民趋之若鹜....,群情激愤!4.下列句子中句式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B.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C.反动派,你看见一个倒下去,可也看得见千百个继起的!D.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鼓掌)这成什么话?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B.走进美丽的中海公园,我禁不住停下脚步驻足欣赏。

C.我们的先辈们开启了丝绸之路,开辟了人类文明史的大交流时代。

D.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绝不能骄傲自满。

6.本文标题中“最后”一词的具体含义是()A.闻一多是当天讲演的人中最后一个讲演的。

B.李公朴先生讲演过了,后来闻一多先生又讲演。

C.李公朴先生讲演被杀害,闻一多先生讲演又被杀害了。

D.这是闻一多先生生前的最后一次讲演。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最后一次讲演闻一多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大家都有一支笔,有一张嘴,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有事实拿出来说啊!(闻先生声音激动了)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鼓掌)这成什么话?(鼓掌)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厉声,热烈的鼓掌)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热烈的鼓掌)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鼓掌)去年“一二•一”昆明青年学生为了反对内战,遭受屠杀,那算是青年的一代献出了他们最宝贵的生命!现在李先生为了争取民主和平而遭受了反动派的暗杀,我们骄傲一点说,这算是像我这样大年纪的一代,我们的老战友,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这两桩事发生在昆明,这算是昆明无限的光荣!(热烈的鼓掌)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

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怎样长的!(捶击桌子)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没有人了。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我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

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

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热烈的鼓掌)李先生的血不会白流的!李先生赔上了这条性命,我们要换来一个代价。

“一二·一”四烈士倒下了,年青的战士们的血换来了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现在李先生倒下了,他的血要换取政协会议的重开!(热烈的鼓掌)我们有这个信心!(鼓掌)“一二·一”是昆明的光荣,是云南人民的光荣。

云南有光荣的历史,远的如护国,这不用说了,近的如“一二·一”,都是属于云南人民的。

我们要发扬云南光荣的历史!(听众表示接受)反动派挑拨离间,卑鄙无耻,你们看见联大走了,学生放暑假了,便以为我们没有力量了吗?特务们!你们错了!你们看见今天到会的一千多青年,又握起手来了,我们昆明的青年决不会让你们这样蛮横下去的!反动派,你看见一个倒下去,可也看得见千百个继起的!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鼓掌)历史赋予昆明的任务是争取民主和平,我们昆明的青年必须完成这任务!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长时间热烈的鼓掌)7.文中为什么说李先生被杀是昆明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从句式或修辞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⑴无耻啊!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简析下面语句中人称变化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2019四川达州中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痛定思痛说“戾气”陈鲁民①这些天,最使人悲痛而无语的消息,莫过于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真相浮出水面:一名女乘客因自己不慎错过下车站点与司机发生激烈争执,多次用手机殴打司机头部,司机还击之余来不及控制方向盘,致使车辆失控冲断护栏坠入江中,十几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②其实,像这样的人并不罕见。

如果在搜索引擎上输入“坐过站、袭击司机”以及“抢方向盘”等关键词,搜索结果居然达40多起。

就在万州公交车坠河惨剧发生仅仅一天后,北京也有一名坐过站的乘客拿着一个装满牛奶的包装箱直接砸向了正在开车的公交车司机,还要抢司机的方向盘!幸好司机及时刹车,才避免了更严重的后果。

除了公交车,还有在飞机、高铁上闹事的……③痛定思痛,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惨痛悲剧?除了肇事者的目无法纪,漠视规则,极端自私任性,还有一条就是戾气太重。

戾气的主要成分是火气、怒气、怨气、恶气,而这四种气在多数情况下都不会带来好结果。

从字形来看,“戾”就是关在房子里的一只狗,因为关太久了,一旦放出来,就会乱咬乱叫。

诸如这位女乘客,明明是自己没注意司机报站而错过下车站点,却丝毫不顾公共安全,不考虑其他乘客的安危,大吵大闹,大打出手,疯狂挑衅,结果就如同网友形容的那样:“本来只多坐了一站车,却一下子坐到了人生终点站。

”面对区区小事,一个戾气十足的人撒泼,胡搅蛮缠,甚至因此闹出人命,全车无辜者...陪葬,其戾气惊人至此,是典型的“垃圾人”。

④毫无疑问,戾气已成当今社会公敌,“垃圾人”已成危害公共安全的极大隐患。

⑤戾气的产生,虽有客观原因,譬如受到不公正待遇,受种种不良现象影响,工作环境不好,生活压力太大等,更重要的还是自身素质太差,缺乏教养,缺乏公德意识,缺乏法治观念。

因而就会戾气十足,不管不顾,见谁怼谁,不计后果,并把这种恶劣情绪常态化,弥漫在一切空间,浸淫在每一个细胞,迁怒于觉得束缚自己的任何规则。

其结果是毁掉了自己的心情,破坏了他人的幸福,影响了自己的情绪,毒化了他人的生活,早晚必定酿成严重的事故。

⑥平心而论,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不尽如人意处总会存在,我们一方面要积极推动进步力量克服那些消极现象,另一方面也要善于调节心情,提高修养水平和文明素质,不要堕入戾气的陷阱,不当危害社会的“垃圾人”。

譬如说,遇事冷静一些,决不跟人瞎起哄,被人当枪使;与人和善一些,宽以待人,严以责己;吃亏时大度一些,看轻身外之物,不必过于计较;争执时谦让一些,少发偏激之语,不干极端之事。

如果人人如此,戾气自然就无发生之源,亦无藏身之地,“垃圾人”也会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⑦戾气是人精神上的可怕病灶,“垃圾人”是和谐社会的大敌。

我们如果不及时遏制戾气的蔓延滋长,不打击形形色色的“垃圾人”,正常的社会秩序就无法维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幸福指数就要大打折扣。

拒绝戾气,不做“垃圾人”,既是保护他人,也是爱护自己,更是净化社会,端正风气,真真是善莫大焉!(选自《成都晚报》2018.11.06,有删改)10.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章第①②段有何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赏析第③段画线句子的妙处。

从字形来看,“戾”就是关在房子里的一只狗,因为关太久了,一旦放出来,就会乱咬乱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