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疫情信息采集指标一览表

合集下载

动物疫病紧急流行病学调查表

动物疫病紧急流行病学调查表

附表1禽病紧急流行病学调查表1序号:填表日期:年月日一、基础信息1.场/户/养殖小区概况1附表1~6在疫情确诊后一周内报送至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室(联系电话0)。

**发病数是指出现临床症状的动物数。

4.采样检测情况②A冷冻;B.冷藏;C.常温6.疫点地理特征请提供当地行政区划图,并在地图上标出疫点位置,注明疫点所在地的地理环境特点,如靠7.其他信息如有其他信息,如当地的养殖特点(如该养殖场户的卫生状况和设施情况、饲养本地区养殖区域分布、禽苗主要来源、活禽及其产品主要来源地及销售地区等)、风俗习惯(如斗鸡、不食用病死畜禽等)及其他(如当地有形成产业的烧鸡加工产业等)等,请填写。

如有现场三、疫源追溯追溯期为第一个病例发现前1个最大潜伏期,对所有调入疫点的畜群/畜产品,及与疫点接四、疫源追踪对第一例病例发现前1个最大潜伏期至封锁之日,所有从疫点调出的家禽及产品,及与疫点填表人姓名:联系电话:单位(签章处):附表2牛、羊病紧急流行病学调查表序号:填表日期:年月日一、基础信息二、现况调查**发病数是指出现临床症状的动物数。

2.发病数和死亡数分公、母两种情况注明。

6.疫点地理特征:如有可能,请在县级行政区域图上标出疫点所在地,并注明疫点所在地的地理环境特点,如靠近山脉、河流、公路等。

如已采取封锁措施,请标注封锁范围和时间。

7.其他信息如有其他信息,如疫点所在县口蹄疫疫病史、当地养殖特点(如本地区养殖区域分布、活畜及其产品主要来源地及销售地等)、风俗习惯(不食用病死畜禽等)等,请填写。

如有现场照片,请附上。

三、疫源追溯追溯期为1个最大潜伏期,即从发现第一例病例向前追溯1个最大潜伏期,对所有调入疫点四、疫源追踪对第一例病例发生前的最大潜伏期内,所有从疫点出售的畜群/畜产品,及与疫点畜群接触填表单位(签章处):附表3猪病紧急流行病学调查表1序号:填表日期:年月日一、基础信息1.场/户/养殖小区概况3.场/户/养殖小区养殖概况(养殖场可不填养殖户数)二、现况调查**发病数是指出现临床症状的动物数。

2009年春季重大动物疫病省级采样数量和种类分配表

2009年春季重大动物疫病省级采样数量和种类分配表

附件一:2009年春季重大动物疫病省级采样数量和种类分配表任务计划(一)任务计划(二)聊城市辖区内的所有祖代、原种和一级种畜禽场,均按“采样要求及补助标准”采集样品,共5个饲养场。

即:东昌府区恒顺猪场、阳谷凤祥奶牛场、茌平金鸡种禽公司、莘县爱佳祖代鸡场、莘县金牌种禽公司。

附件二样品要求及补助标准1、每个禽场采集20只份血清和20对咽喉-泄殖腔拭子,每份血清1ml;血清+拭子为一份,每份补助费2.5元。

2、每个猪场采集30头份血清和30份鼻控拭子,每份血清1ml,猪屠宰场采血清和淋巴结(自封袋冷冻保存)。

血清+鼻腔拭子(淋巴结)为一份,每份补助20元。

3、每个牛羊场采集15头份血清,每份血清1ml。

每份牛血清补助20元,羊血清补助5元。

4、每个散养户村,分别采集牛血清5头份、羊血清5只份、猪血清20头份;同时猪还要采集相应数量的鼻腔拭子。

牛羊血清每份分别补助20元和5元,猪血清+鼻腔拭子每份补助20元。

5、每份犬猫血清样品1ml。

病死犬、猫脑组织和病死猪病例组织需冷冻保存,每个病例填写一份采样单。

每份犬、猫血清和病死犬、猫、猪的组织样品,均补助20元。

6、每个养殖场、活禽市场、屠宰场、自然村,均分别填写一份采样单。

7、所有病死病例组织,短时间内难以采到的样品,采样时间可延长至5月20日前。

附件三:血清、棉拭子、粪便样品采集、保存与运输方案一、血清的采集、保存与运输选用真空管、无菌注射器、无菌采血瓶、毛细管等采血,采血量须满足试验需要。

根据动物种类确定采血部位,牛、羊从颈静脉或尾静脉采血,猪从前腔静脉或耳静脉采血。

采得的血液贴上标签,室温静置待凝固后送实验室,并尽快将自然析出的血清或经离心分离出的血清吸出,按需要分装密封。

数天内送检的血清样品,可在4℃左右保存;若需较长时间才能送检的血清样品,应冻结保存。

血清样品在采血、分离、运送过程中,应避免溶血,以免影响检验结果。

二、棉拭子、粪便的采集、保存与运输将消毒棉拭子插入动物气管、肛门或泄殖腔中,采取气管、直肠粘液或粪便,野鸟可直接采集新鲜粪便(每个样品1g-2g),立即放入灭菌的试管或瓶中密封,或在试管内加入少量含抗生素的ph7.0-7.4的PBS液再密封,并贴上标签。

养殖场动物疫情监测报告制度

养殖场动物疫情监测报告制度

养殖场动物疫情监测报告制度一、背景介绍养殖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份,为了保障养殖场动物的健康和安全,及时掌握疫情信息,制定养殖场动物疫情监测报告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养殖场动物疫情监测报告制度的目的、内容、流程和实施要求。

二、目的养殖场动物疫情监测报告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及时掌握养殖场动物的健康状况和疫情情况,提高疫情监测和预警能力,保障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内容养殖场动物疫情监测报告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监测对象:养殖场的动物,包括家禽、牲畜等。

2. 监测指标:监测动物的健康状况和疫情情况,包括动物的精神状态、食欲、体温、呼吸、粪便等指标。

3. 监测方法:采用定期巡查和抽样检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监测,定期巡查主要包括观察动物的精神状态、食欲等指标,抽样检测主要包括采集动物的体温、呼吸、粪便等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

4. 报告内容:报告内容包括监测时间、监测地点、监测对象、监测指标、监测结果等,需要详细记录监测过程中的数据和观察结果。

四、流程养殖场动物疫情监测报告制度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监测计划制定:每年制定养殖场动物疫情监测计划,明确监测的时间、地点和对象。

2. 监测实施:按照监测计划进行监测,采用定期巡查和抽样检测相结合的方式,记录监测过程中的数据和观察结果。

3. 数据统计和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和疫情,为疫情预警提供依据。

4. 报告编制:根据监测结果编制监测报告,报告内容包括监测时间、监测地点、监测对象、监测指标、监测结果等。

5. 报告审核和发布:报告由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发布给养殖场和相关部门,供其参考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五、实施要求养殖场动物疫情监测报告制度的实施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严格按照监测计划进行监测,确保监测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 监测人员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操作监测设备和工具。

3. 监测数据要及时、准确地记录和上报,确保监测结果的可靠性。

(完整版)动物疫病检测样品采集、重大动物报告及采样表填写注意事项

(完整版)动物疫病检测样品采集、重大动物报告及采样表填写注意事项

动物疫病检测样品送检要求1样品采集1.1春秋两防样品采集1.1.1畜禽血清样品采集用真空采血管或者注射器采集动物血液3—5mL,倾斜放置到血液凝固后方可装袋(冬天最好在温和环境下放置以便血清的析出),然后在2000—3000转/分,5—10分钟即可分离到血清,将血清用1.5mL离心管分装,每管血清样品:家畜1~1.5 mL,家禽0.5~1.0 mL。

每个场(户)的样品用一个单独的采样袋进行包装,需在采样袋上注明乡镇名称、养殖场名称、样品种类和数量、采样时间等。

例如老鹰山街道办、大丰养殖场、猪血清30份、2017年4月20日。

1.1.2禽双棉拭子采集取无菌棉签2颗,分别插入禽喉头内/泄殖腔内转动3圈,取出放入2mL的无菌离心管中,去掉高出管壁部分,盖紧管盖,做好标记。

放入低温样品保存箱。

1.2疑似重大动物疫病样品采集1.2.1高致病性禽流感样品采集1.2.1.1活禽病料应包括气管和泄殖腔拭子10份,采集方法同1.1.2。

1.2.1.2采集病死禽或发病症状明显禽(不得少于5只)的气管、脾、肺、肝、肾和脑等组织样品。

1.2.1.3采集10份症状明显禽的血清样品,采集方法同1.1.1。

所有样品应密封于塑料袋或瓶中,置于有制冷剂的容器中运输,容器必须密封,防止渗漏。

样品若能在24小时内送到实验室,冷藏运输。

否则,应冷冻运输。

1.2.2口蹄疫样品采集1.新鲜水泡皮或组织样品(淋巴结、肌肉等)用装有50%甘油-磷酸盐缓冲液(PH7.4)2mL离心管密封保存。

1.2.3小反刍兽疫样品采集1.2.3.1无菌采集病羊眼棉试子、口棉拭子、鼻棉拭子,放入2mL的无菌离心管中,去掉高出管壁部分,盖紧管盖,做好标记。

放入低温样品保存箱。

1.2.3.2采集被扑杀或刚死亡病畜的脾、肠系膜和支气管淋巴结、肠黏膜、肺等组织。

1.2.3.3无菌采集全血,用常规方法分离血清。

样品采集后,置冰上冷藏尽快送至实验室。

1.3注意事项1.3.1疑似炭疽的病例禁止解剖炭疽病常呈地方性散发性流行,干旱或多雨,洪水涝积,吸血昆虫多等都是炭疽爆发的因素。

养殖场动物疫情监测报告制度

养殖场动物疫情监测报告制度

养殖场动物疫情监测报告制度一、背景介绍养殖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为了保障养殖场动物的健康与安全,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的蔓延,制定和实施养殖场动物疫情监测报告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养殖场动物疫情监测报告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二、监测报告制度的目的和意义1. 目的:建立养殖场动物疫情监测报告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及时了解养殖场动物的健康状况,发现和控制疫情,保障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意义:通过建立监测报告制度,可以及时掌握养殖场动物的疫情信息,做到预防为主,防控结合,提高养殖场动物的健康水平,降低疫情对养殖业的影响。

三、监测报告制度的内容和要求1. 监测对象:养殖场动物包括但不限于猪、牛、羊、禽类等。

2. 监测指标:(1) 动物数量:记录养殖场动物的总体数量,包括各个品种、年龄、性别等。

(2) 健康状况:记录动物的健康状况,包括生长状态、食欲、精神状态等。

(3) 疫情情况:记录动物的疫情情况,包括疫苗接种情况、疾病发生情况等。

(4) 环境条件:记录养殖场的环境条件,包括饲养方式、饲料质量、卫生状况等。

3. 监测方法:(1) 定期巡查:养殖场应定期派遣专人进行巡查,记录动物的数量、健康状况和疫情情况。

(2) 抽样检测:定期对养殖场动物进行抽样检测,包括病原学检测、血清学检测等。

(3) 数据统计:对监测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形成监测报告。

4. 监测报告的要求:(1) 及时性:监测报告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2) 准确性:监测报告的数据应准确无误,不得隐瞒或篡改数据。

(3) 完整性:监测报告应包含养殖场动物的数量、健康状况、疫情情况和环境条件等相关信息。

(4) 机密性:监测报告应严格保密,不得泄露相关信息。

(5) 可追溯性:监测报告应有明确的记录和档案,方便追溯和核查。

四、监测报告的使用和管理1. 使用:监测报告可用于养殖场动物的健康管理、疫情防控和政府决策等方面。

2. 管理:监测报告应由养殖场负责人或专门的监测人员进行管理,确保监测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表(诊断送检用)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表(诊断送检用)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表(诊断送检用)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表(诊断送检用)编号:调查日期:年月日场启用时间畜(货)主/负责人姓名联系电话邮编联系地址1.地理特点:□高山□山地□丘陵□平坝□河谷□盆地□其他:2.近期气候是否异常:□否□是:3.交通情况:距交通干线:KM;距居民区:KM;距最近易感动物群:KM4.场区面积:;畜禽舍栋数:;每栋畜禽舍面积:5.周边有无河流、湖泊:□无□有:附近是否有养殖场污水排入:□无□有:6.周围是否有野生动物(野野、野禽等)□否□是:分布情况:7.隔离野鸟、防鼠、防蚊等设施设备:□无□有:8.畜禽群□种畜禽□商品畜禽□肉用□蛋用□奶用□皮毛用)□混合存栏数年出栏数:□全进全出□连续饲养供料发病情况主要发病动物种类最初发病时间开始死亡时间发病年龄病程临床表现发病数:头,其中:仔畜雏禽(日/月龄)头;育成畜禽头;成年畜禽:;种畜禽头;发病死亡主要临床症状:剖检病理表现:人感染和发病情况野生动物及其它易感动物发病情况发病后治疗和消毒情况以及其它防控措施及其效果治疗情况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激素类药物:使用抗病毒药物:是否开展紧急接种:□否□是:其它对症治疗措施:治疗效果:□疗效很好□有一定疗效□没有明显疗效□加重病情其他补充情况:消毒情况畜禽场:消毒时间:;消毒次数:;消毒剂:运载工具:消毒时间:;消毒次数:;消毒剂:其它措施与效果周边有无疫情□无□有:□本村□本乡/镇/街道□本区/县;发生的时间:发病简要情况:免疫情况疫苗名称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及批号免疫时间免疫剂量免疫程序:是否开展免疫效果检测:□否□是:免疫监测结果:疫病史过去是否发生过类似情况:□否□是:发生时间:;诊断类型:□临床□实验室诊断单位:诊断结论:过去一年确诊的疫病血清学:病原学:过去一年疫病总发病数:头/只;总发病率%过去一年疫病总死亡数:头/只;总死亡率% 发病前30天内周围有无人感染/发生人畜共患病:□无□有:□本村□本乡/镇/街道□本区/县;发生的疫病种类:发生的时间:发病简要情况:水源情况饮用水:□自来水□泉水□浅井水□深井水□江河溪水□塘、库水□其它:冲洗水:□自来水□泉水□浅井水□深井水□江河溪水□塘、库水□其它:种畜禽(禽苗/子畜)来源□本地(区县):□外区县:□市外:□自繁(孵)自养:最初引种时间:;引种数量:头/只;引种地:最近30天内购入畜禽情况□种畜禽□交易市场□畜禽□其它:购进:时间:数量:来源地名:动物:品种:健康状况:混群前是否进行隔离:□否□是有无异常:□无□有:混群情况:□同舍(户)饲养□邻舍(户)饲养□单独隔离饲养最近一次购饲料及原料情况来源:□交易市场□种畜禽□饲料经销/代理商□饲料厂□其它畜禽□其他:购进:时间:数量:来源地名:发病前30天□野猪;□啮齿类;□野鸟;□其它数量:头;只;只;来源:与畜禽接触地点:□进入场内□畜禽栏舍四周场舍建筑物上□存料处及料槽□其它:与接触点的接触频率:□每天数次□每天一次□其它:发病前30天发病前30天饲料及饲养方式改变发病前30天□否□是:发病前30天□否□是:自发病前21天畜禽名称:地点:数量:时间:名称:地点:数量:时间:名称:地点:数量:时间:名称:地点:数量:时间:名称:地点:数量:时间:名称:地点:数量:时间:临床诊断与病因调查结论临床疑似诊断:专家组成员:初步结论:疫源初步调查结果及分析采样送样情况血清:份;抗凝血:份;水疱液/皮:份;体液/渗出液:份拭子(□口咽□鼻□肛□肠):份;死胎:份脏器(□心□肝□脾□肺□肾□淋巴结□脑□脊髓□扁桃体□胰腺□其它):份被调查人与单位被调查人:(签名/盖章)联系电话:被调查人:(签名/盖章)联系电话:被调查单位:(盖章)联系电话:调查人姓名:联系电话:单位:(盖章)送样人与单位送样人:(签名/盖章)联系电话:送样单位:(盖章)联系电话:备注:必要时,可附加文字材料补充说明。

重庆市动物疫病疫点流行病学调查表

重庆市动物疫病疫点流行病学调查表
污染物的处理:
周边有无疫情/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情况
疫情:□无□有:□本村□本乡/镇/街道□本区/县;发生的时间:
发病简要情况:
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情况:
免疫情况
疫苗名称
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及批号
免疫时间
免疫剂量
疫苗的储藏情况:
免疫岗位责任制及执行情况:
近6个月是否开展免疫效果检测:□否□是:免疫监测结果:
使用抗菌药物:
使用激素类药物:
使用抗病毒药物:
是否开展紧急接种:□否□是:
其它对症治疗措施:
治疗效果:□疗效很好□有一定疗效□没有明显疗效□加重病情
其他补充情况:
消毒/无害化处理情况
消毒、污物处理的设施设备:
畜禽场:消毒时间:;消毒次数:;消毒剂:
运载工具:消毒时间:;消毒次数:;消毒剂:
死亡动物的处理:
疫病史
疫点内3年内是否有相关疫情发生□否□是:
发病动物的来源
来源地点:
联系方式:
发病动物的去向
发病前21天是否有同群动物流通至其他地方□否□是:
被调查人与
单位
被调查人:(签名/盖章)联系电话:
被调查人:(签名/盖章)联系电话:
被调查单位:(盖章)联系电话:
调查人
姓名:联系电话:
单位:(盖章)
备注:必要时,可附加文字材料补充说明。自然村集中发病的疫点,畜主可只填村社干部或村级防疫员/疫情报告观察员。
死亡数:头(只),其中:仔畜雏禽(日/月龄)头(只);育成畜禽头(只);
成年畜禽:头(只);种畜禽头(只);死亡率:%
早产/流产/死床症状:
临床诊断情况
剖解病理变化:
初步结论:
专家组成员:

动物疫病检测样品采集、重大动物疫情报告及采样表填写注意事项

动物疫病检测样品采集、重大动物疫情报告及采样表填写注意事项

动物疫病检测样品送检要求1样品采集1.1春秋两防样品采集1.1.1畜禽血清样品采集用真空采血管或者注射器采集动物血液3—5mL,倾斜放置到血液凝固后方可装袋(冬天最好在温和环境下放置以便血清的析出),然后在2000—3000转/分,5—10分钟即可分离到血清,将血清用1.5mL离心管分装,每管血清样品:家畜1~1.5 mL,家禽0.5~1.0 mL。

每个场(户)的样品用一个单独的采样袋进行包装,需在采样袋上注明乡镇名称、养殖场名称、样品种类和数量、采样时间等。

例如老鹰山街道办、大丰养殖场、猪血清30份、2017年4月20日。

1.1.2禽双棉拭子采集取无菌棉签2颗,分别插入禽喉头内/泄殖腔内转动3圈,取出放入2mL的无菌离心管中,去掉高出管壁部分,盖紧管盖,做好标记。

放入低温样品保存箱。

1.2疑似重大动物疫病样品采集1.2.1高致病性禽流感样品采集1.2.1.1活禽病料应包括气管和泄殖腔拭子10份,采集方法同1.1.2。

1.2.1.2采集病死禽或发病症状明显禽(不得少于5只)的气管、脾、肺、肝、肾和脑等组织样品。

1.2.1.3采集10份症状明显禽的血清样品,采集方法同1.1.1。

所有样品应密封于塑料袋或瓶中,置于有制冷剂的容器中运输,容器必须密封,防止渗漏。

样品若能在24小时内送到实验室,冷藏运输。

否则,应冷冻运输。

1.2.2口蹄疫样品采集1.新鲜水泡皮或组织样品(淋巴结、肌肉等)用装有50%甘油-磷酸盐缓冲液(PH7.4)2mL离心管密封保存。

1.2.3小反刍兽疫样品采集1.2.3.1无菌采集病羊眼棉试子、口棉拭子、鼻棉拭子,放入2mL的无菌离心管中,去掉高出管壁部分,盖紧管盖,做好标记。

放入低温样品保存箱。

1.2.3.2采集被扑杀或刚死亡病畜的脾、肠系膜和支气管淋巴结、肠黏膜、肺等组织。

1.2.3.3无菌采集全血,用常规方法分离血清。

样品采集后,置冰上冷藏尽快送至实验室。

1.3注意事项1.3.1疑似炭疽的病例禁止解剖炭疽病常呈地方性散发性流行,干旱或多雨,洪水涝积,吸血昆虫多等都是炭疽爆发的因素。

养殖场动物疫情监测报告制度

养殖场动物疫情监测报告制度

养殖场动物疫情监测报告制度一、背景介绍养殖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动物疫情的监测和报告对于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动物产品的质量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及时掌握养殖场动物疫情的变化情况,制定养殖场动物疫情监测报告制度势在必行。

二、目的和意义养殖场动物疫情监测报告制度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养殖场动物疫情的监测和报告,提高养殖场的动物疫情防控能力,保障养殖场的正常运营和动物产品的质量安全。

此制度的实施将有助于加强动物疫情监测、提高疫情报告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为相关部门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三、监测内容和方法1. 监测内容:(1) 动物疫情发生情况:包括疾病种类、发病数量、发病率等;(2) 动物疫情变化趋势:包括疫情的季节性变化、地域性变化等;(3) 动物疫情防控措施的实施情况:包括疫苗接种情况、消毒措施的执行情况等。

2. 监测方法:(1) 定期巡查:养殖场应定期进行巡查,记录动物的健康状况和疫情发生情况;(2) 抽样检测:对养殖场的动物进行抽样检测,以了解动物群体的健康状况;(3) 数据统计:将监测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形成疫情报告。

四、报告制度1. 报告对象:(1) 养殖场负责人: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养殖场动物疫情的发生情况;(2)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应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所辖养殖场的动物疫情监测情况。

2. 报告内容:(1) 动物疫情发生情况:包括疾病种类、发病数量、发病率等;(2) 动物疫情变化趋势:包括疫情的季节性变化、地域性变化等;(3) 动物疫情防控措施的实施情况:包括疫苗接种情况、消毒措施的执行情况等。

3. 报告频率:(1) 日报:对于发病率较高或疫情突发的情况,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2) 周报:每周对所辖养殖场的动物疫情监测情况进行报告;(3) 月报:每月对所辖养殖场的动物疫情监测情况进行总结和报告。

五、报告的流程和要求1. 报告流程:(1) 养殖场负责人收集和整理养殖场动物疫情监测数据;(2) 养殖场负责人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疫情报告;(3) 上级主管部门对报告进行审核和分析;(4) 上级主管部门根据报告的内容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养殖、屠宰、流通环节、伴侣动物紧急流行病学调查表

养殖、屠宰、流通环节、伴侣动物紧急流行病学调查表

三、追溯调查 对疫点第一例病例发现前 1 个潜伏期内的可能传染来源进行调查。
可能来源调查
详细信息
易感动物购买或引进(种类、年龄、数量、用途和相关时
间、地点等)
易感动物产品购入情况
饲料调入情况
7
DBXX/ XXXXX—XXXX
水源情况
饲喂情况 本场/户人员出入情况,包括是否到过其他养殖场/户或交 易市场 营销人员、兽医及其他相关人员是否到过本场/户 外来车辆进入或本场车辆外出情况
屠宰动物种类
二、现况调查
经度:
区 纬度:
接到疫情报告时间
联系电话
乡(镇)
村(场)
启用时间
日均屠宰量(头/羽/只) 发病日屠宰量(头/羽/只)
1.动物发病死亡情况(头/羽/只)
动物种类
同群数*
发病数**
编号:
死亡数
注4:*同群数是指与发病动物直接或间接接触的易感动物数。 注5:**发病数是指出现该病临床症状的动物数。
村/场名
最初发病时间
存栏数
发病数
死亡数
传播途径
5.疫点所在地易感动物生产情况
疫区
受威胁区
全区
易感动物种类
养殖场/户数
存栏量(万头/ 只、羽)
养殖场/户数
存栏量(万头/ 只、羽)
养殖场/户数
存栏量(万头/ 只、羽)
6.疫点所在地及周边地理特征 请在县级行政区域图上标出疫点所在地位置;注明地理环境特点,如靠近山脉、河流、公路等。
2.诊断情况
临床症状:
初步诊断
病理变化: 初步诊断结果:
诊断人员: 诊断日期:
实验室诊断
样品类型
诊断结果
疑似诊断

养殖场动物疫情监测报告制度

养殖场动物疫情监测报告制度

养殖场动物疫情监测报告制度一、背景介绍养殖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动物疫情的监测和报告对于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及时掌握动物疫情的情况,制定并实施养殖场动物疫情监测报告制度是必要的。

二、监测报告的目的养殖场动物疫情监测报告制度的目的是通过对养殖场动物疫情的监测和报告,及时发现和控制动物疫情,减少疫情对养殖业的影响,保障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三、监测报告的内容1. 监测对象:养殖场内的动物,包括但不限于猪、鸡、鸭、鹅等。

2. 监测指标:监测动物的健康状况、疫情传播情况、疫苗接种情况等。

3. 监测方法:定期对养殖场内的动物进行体温、食欲、精神状态等方面的观察,并进行必要的采样检测。

4. 监测频率:根据养殖场的规模和动物种类确定监测频率,普通为每周至少一次。

5. 监测报告:监测结果应及时记录并报告给相关部门,报告内容包括监测时间、监测地点、监测对象、监测指标、监测结果等。

四、监测报告的流程1. 监测计划制定:制定养殖场动物疫情监测计划,明确监测的对象、指标、频率等。

2. 监测实施:按照监测计划进行监测,包括观察动物的健康状况、采集样本进行检测等。

3. 监测记录:将监测结果记录在监测表格或者系统中,包括监测时间、监测地点、监测对象、监测指标、监测结果等。

4. 监测报告:根据监测记录,编制监测报告,报告内容应详细、准确,并及时报送给相关部门。

5. 监测结果分析: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6. 监测措施调整:根据监测结果和分析,及时调整监测计划和措施,以提高监测效果。

五、监测报告的责任1. 养殖场负责人:负责制定监测计划、监督监测实施、记录监测结果,并及时报告给相关部门。

2. 监测人员:负责按照监测计划进行监测,准确记录监测结果,并及时上报。

3. 相关部门:负责接收监测报告,及时分析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六、监测报告的效果评估为了确保养殖场动物疫情监测报告制度的有效实施,需要定期对监测报告的效果进行评估。

动物疫情监测实施方案

动物疫情监测实施方案

动物疫情监测实施方案动物疫情监测是保障动物健康和人类健康的重要举措,也是防控动物疫情传播的关键环节。

为了及时、准确地监测动物疫情,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监测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动物疫情监测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监测对象范围。

动物疫情监测的对象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家禽、畜牧、野生动物等,涵盖了农村、城市、野外等不同地域和环境中的动物。

监测对象的广泛性要求我们在监测方案中要考虑到不同动物种类的特点和习性,以便更好地开展监测工作。

二、监测指标和方法。

1.监测指标。

(1)动物疫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通过对动物群体的实时监测,了解动物发病和死亡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置。

(2)动物疫情的传播途径,对动物疫情的传播途径进行调查和监测,找出传播的关键环节,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2.监测方法。

(1)定点观测,建立动物疫情监测点,对动物进行定期观测和抽样检测,收集监测数据。

(2)流行病学调查,对疫情暴发地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追踪疫情的来源和传播路径。

(3)实验室检测,将采集到的样本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获取疫情相关数据。

三、监测数据管理。

监测数据的管理是动物疫情监测工作的重要环节,对于监测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和报告都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

监测数据的管理要求具体、规范,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四、监测结果应用。

监测结果的应用是动物疫情监测工作的最终目的,监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到疫情的防控效果。

监测结果应用的主要方式包括但不限于:1.预警提示,根据监测结果,及时发布疫情预警信息,提醒相关单位和个人加强防范措施。

2.疫情防控,根据监测结果,制定相应的疫情防控措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遏制疫情的传播。

3.科学研究,监测结果也可为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促进相关领域的科学发展。

五、监测方案的评估和完善。

动物疫情监测方案的实施需要不断进行评估和完善,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评估和完善的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监测方法的效果评估,对监测方法的效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

动物疫情报告制度

动物疫情报告制度

动物疫情报告制度动物疫情报告制度是一种旨在监测和控制动物疾病传播的制度。

该制度的目标是及时采集、分析和报告动物疫情信息,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预防和控制疫情的扩散。

下面将详细介绍动物疫情报告制度的背景、目的、内容和执行流程。

一、背景动物疫情对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公共卫生都会带来严重影响。

为了及时掌握动物疫情的发展趋势,预警并采取措施进行防控,各国纷纷建立了动物疫情报告制度。

这些制度通过采集、分析和报告疫情数据,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以便制定有效的疫情防控策略。

二、目的动物疫情报告制度的目的是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1. 及时掌握动物疫情的发展趋势,提供科学依据支持决策者制定疫情防控措施;2. 提高动物疫情监测和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3. 促进国际间动物疫情信息的共享和交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动物疫情的挑战。

三、内容动物疫情报告制度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疫情数据采集:各级动物卫生监测机构负责采集各类动物疫情数据,包括疫情发生地点、发生时间、疫情类型、受影响动物种类和数量等信息。

2. 数据分析:采集到的疫情数据将被专业人员进行分析,包括对疫情的传播趋势、风险评估和预测等方面进行分析,以便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3. 疫情报告:根据分析结果,编制疫情报告,包括疫情的总体情况、趋势、风险评估和建议等内容。

4. 疫情通报:将疫情报告及时通报给相关部门和机构,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疫情防控。

四、执行流程动物疫情报告制度的执行流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数据采集:各级动物卫生监测机构通过定期巡查、动物疫情监测网络、疫情报告系统等途径采集疫情数据。

2. 数据录入和分析:采集到的疫情数据将被录入疫情数据库,并由专业人员进行数据分析。

3. 疫情报告编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编制疫情报告,包括疫情的总体情况、趋势、风险评估和建议等内容。

4. 疫情通报:将疫情报告及时通报给相关部门和机构,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疫情防控。

动物防疫样品采集技术规范标准

动物防疫样品采集技术规范标准

动物防疫样品采集技术规1 围本标准规定了动物卫生监督、动物疫情监测样品采集的基本原则、采样前的准备、样品采集的一般程序与要求。

2 规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8635-2002 动物防疫基本术语NY/T 541-2002 动物疫病实验室检验采样方法NY/T 5344.6-2006 无公害食品产品抽样规第6部分:畜禽产品NY/T 561-2002 炭疽诊断技术DB 43/306-2006 动物防疫监督管理规《中华人民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国主席令第71号)《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运输包装规》(农业部公告第503号)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动物卫生监督对各项有关动物防疫的法律、法规、标准、措施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并依据检查情况按规定进行监督、批评以至处罚。

3.2 动物疫情监测对动物疫病的发生、流行、分布及相关因素进行系统的长时间的观察与检测,以把握动物疫病的发生情况和发展趋势。

3.3 样品取自动物或环境、拟通过检验反映动物个体、群体或环境有关状况的材料或物品。

3.4 抽样单元同一饲养地、同一饲养条件下的动物群体或个体;同一产地、同一批次的动物产品。

3.5 病料来自患病或可疑患病动物的被(待)检材料。

3.6 采样从动物或环境取得样品的过程。

3.7 随机抽样按照随机化的原则(总体中每一个观察单位都有同等的机会被选入到样本中),总体中抽取部分观察单位的过程。

3.8 流行率某个时间,特定地区某病(新老)感染动物数占调查动物总数的百分率。

3.9 被动监测动物或动物产品出现异情况、或怀疑有疫病存在,由相关部门作出的针对性监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症状
指所在疫点动物因发病出现的具体临床症状。 可根据实 际情况填写多个症状。
剖检病变 诊断方法 诊断结果
指所在疫点发病动物或病死动物的具体剖检病理变化。 可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多个病变。 指为诊断疫点动物疫病所采用的具体诊断方法, 可根据 实际填写多个诊断方法。 指根据所在疫点发病动物的疫病流行特点、临床症状、 剖检病变和实验室检测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的诊 断结果,如填写发病动物××症状、××症状、××病 变、 ××病变符合某病特点性等。
易感动物数 发病数 病死数 急宰数 扑杀/销毁数 紧急免疫数 治疗数 始现症状时间
指报告期间疫点易感种群动物数量。 指所在疫点的发病动物数量。 指所在疫点因疫病引起死亡的动物数量。 指为了疫病控制目的而屠宰的易感动物数量, 屠宰动物 及其产品在一定限制或无限制条件下可以使用。 指疫情处置中扑杀/销毁的动物数量,宰杀的动物及其 产品只能销毁而不能做其他用途。 指疫情处置中作为控制疫情手段紧急免疫的动物数量。 指所在疫点接受治疗的动物数量。 指所在疫点饲养管理人员观察到的第一例有某种病症 状的时间, 或者根据流行病学推测的初始时间。 如填写: 2015.04.12
疫点类别
指根据疫点特点所进行的分类。如:散养、规模场、养 殖小区、运输(公路检查站) 、屠宰场(屠宰场点) 、市 场(批发市场、交易市场、农贸市场) 、野生动物(野 生动物栖息地或野鸟栖息地) 、动物园(人工建立的动 物园、野生动物园、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场点) 、其他等。 每次仅选择一个类别填入。
动物分类
疫情来源
指引起该疫点动物发病的可能的主要传染来源。包括: 未知或不确定的动物疫病、新引入的活动物 /产品、合 法动物的移动 (指相关法律法规允许的动物的迁移、 放 牧等活动) 、非法动物的移动(指未经相关法律法规允 许的动物的迁移、放牧等活动) 、动物转运(指通过载 具、 车辆等各种交通工具将动物运送到目的地的方式) 、 接触感染动物(在饲养地或水源地与感染动物接触) 、 泔水喂养、人、车、饲料等的污染物、空气传播、媒介 生物、与野生动物接触等。每次仅选择填写一个类别。
根据疫点发病动物的不同所进行的分类。 如猪病、 牛病、 羊病、禽病、犬病、猫病、马病、兔病、其他动物病等。 每次仅选择一个类别填入。
发病动物种类/品种 指疫点发病动物的品种名称。如:奶牛、黄牛、种猪、
育肥猪、绵羊、山羊、赛马、鸡、鸭、鹅、鸽、骆驼、 水貂、狐狸、鹿等。每次仅填写一个类别。
病名
指所在疫点发生动物疫病的具体名称,如:口蹄疫、禽 流感、新城疫、猪瘟等。每次仅填写一种病名。
养殖规模
指所在疫点的存栏易感动物的规模大小。 根据规模的不 同分为: 分为: 0-10、 11-50、 51-100、 101-500、 501-1000、 1001-5000、5001-10000、10001-50000、50000-100000、 100000 以上等。每次仅选择一个类别填入。
动物疫情信息采集指标一览表
采集指标名称
疫点名称
具体填写说明
指动物疫情发生具体地点的名称, 如: ××村, ××户, ××户,××养殖小区,××检查站点,××屠宰场, ××交易市场/农贸市场,××动物园/××野生动物繁 育场等。
填报日期 地址 疫点经纬度
指疫情报告填写的时间。如 2015.04.12 指发病疫点的具体地址, 由大到小按行政区划填写, 如: ××省××市××县/区××街道/乡/镇×村×门牌号 指疫点的具体地理位置坐标, 经度和纬度请按照小数格 式填写,例如:117.18898,39.144237 等。在系统中可点 击地图直接选取。
诊断机构
指对所在疫点发病动物进行诊断的最终确诊机构,分 为:县级实验室、市级实验室、省级实验室、国家参考 实验室或专业实验室、 科研院校实验室、 其他实验室等, 需填写相应实验室的具体名称。
控制措施
指已经实施、或正在实施、或即将实施的控制措施。包 括:虫媒生物控制,易感野生动物控制,治疗,消毒/ 清除,感染动物扑杀、 移动控制、动物产品处理,动物尸体、副产品及废料处 理,检疫,排查,扑杀,监测,追溯,紧急免疫,区域 管理,边境预防措施,其他措施等。可根据实际情况填 写多个措施。
处置结果
指疫情处置的具体进展和结果。如可填疫情已被控制、 发病动物治愈、或疫情正在处置中、隔离、封锁等。根 据具体处置情况填写。
备注
填写其他需要说明的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