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管理
存储管理方案
![存储管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844c92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7c.png)
存储管理方案概述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据的存储已成为各个组织和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长,如何有效地管理存储资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挑战。
本文将介绍一种高效的存储管理方案,旨在帮助组织和企业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其存储资源。
一、存储需求分析在制定存储管理方案之前,我们首先需要进行存储需求分析。
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存储容量需求:了解组织和企业目前及未来的数据存储需求量。
2. 存储性能需求:确定对存储系统的响应时间和传输速率的要求。
3. 数据保护需求:确定对数据备份和恢复的需求。
二、存储设备选择根据存储需求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选择适合的存储设备。
常见的存储设备包括硬盘阵列、网络存储设备(例如NAS)以及云存储服务。
这些设备在存储容量、性能和可靠性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做出选择。
1. 硬盘阵列是一种适用于大容量高性能存储的解决方案。
它通过将多个硬盘组合在一起,实现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和访问。
硬盘阵列的优点是成本较低且易于维护,同时提供了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2. 网络存储设备(NAS)是通过网络连接提供文件共享服务的设备。
它可以集中存储和管理组织和企业的数据,并提供统一的访问接口。
NAS的优势在于易于安装和使用,同时在数据备份和恢复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
3. 云存储服务是将数据存储在云端服务器上的解决方案。
它具有高度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并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动态调整。
云存储服务的优势在于无需维护硬件,同时数据的存储和访问也更加安全可靠。
三、数据备份与恢复数据的备份和恢复是存储管理方案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选择存储设备后,我们需要制定数据备份策略,并确保数据可以及时恢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备份策略:1. 定期备份:定期对数据进行全量备份,通常每日或每周一次。
2. 增量备份:仅对自上次备份以来有所变动的数据进行备份,可以减少备份时间和存储空间的使用。
3. 冷备份与热备份:冷备份是在系统停机状态下进行备份,而热备份则是在系统正常运行时进行备份。
存储管理课程设计
![存储管理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497881c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a3.png)
存储管理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存储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
具体包括:1.知识目标:–了解存储管理的定义、作用和重要性;–掌握存储管理的基本原理,如地址映射、内存分配、存储保护等;–熟悉常见的存储管理技术,如分页、分段、虚拟存储等。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存储管理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够使用相关工具和软件进行存储管理的操作和优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问题解决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存储管理在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性,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存储管理的基本概念:介绍存储管理的定义、作用和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存储管理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地位。
2.存储管理的基本原理:讲解地址映射、内存分配、存储保护等基本原理,让学生掌握存储管理的核心知识。
3.存储管理技术:介绍常见的存储管理技术,如分页、分段、虚拟存储等,让学生了解各种技术的特点和应用。
4.存储管理工具和软件:讲解如何使用相关工具和软件进行存储管理的操作和优化,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存储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存储管理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3.实验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使用相关工具和软件进行存储管理的操作和优化。
4.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如《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等。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如《存储管理技术手册》、《虚拟存储技术》等。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教学视频、动画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存储管理的原理和操作。
数据存储管理方法
![数据存储管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76eb24d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4a.png)
数据存储管理方法在当前信息化时代,大量数据的产生和积累使得数据存储管理变得至关重要。
有效的数据存储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用性,提高业务运作的效率和灵活性。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数据存储管理方法。
一、本地存储本地存储是指将数据存储在本地服务器或计算机上。
这种方法常用于小型企业或个人用户,具有成本低、易于控制和维护等优势。
然而,本地存储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数据存储在本地,容易受到物理设备故障或自然灾害的影响,数据安全性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其次,本地存储的容量有限,无法满足大规模数据存储的需求。
随着数据量的增加,本地存储将面临挑战。
二、云存储云存储是指将数据存储在云平台上,用户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访问和管理数据。
云存储具有很多优势。
首先,云存储提供了高度可靠的数据冗余备份机制,数据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
其次,云存储的容量弹性可扩展,可以轻松满足不同规模数据的存储需求。
此外,云存储还提供了高速的数据传输和处理能力,为用户提供了便利性和灵活性。
三、分布式存储分布式存储是指将数据分散存储在多个节点上,每个节点都具备独立的存储能力。
分布式存储具有数据安全性高、可靠性强、可扩展性好等优势。
分布式存储系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水平扩展,提高数据的处理能力和容量。
同时,分布式存储还能够根据不同数据的访问频率和用途,对数据进行智能的分级存储和管理,提高数据的访问效率。
四、虚拟化存储虚拟化存储是指通过虚拟化技术将物理存储资源抽象成逻辑存储资源,为应用程序提供虚拟化的存储环境。
虚拟化存储具有灵活性高、资源利用率高等优势。
通过虚拟化技术,可以将不同物理存储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和分配,提高存储资源的利用率。
此外,虚拟化存储还可以根据应用程序的需求进行灵活的存储配置和调整,提供高性能的存储服务。
五、边缘存储边缘存储是指将数据存储在靠近数据产生源头的边缘设备上,以提高数据的访问速度和响应能力。
边缘存储可以将数据存储在离用户最近的节点上,减少数据在网络传输过程中的延迟和带宽消耗。
第3章 存储管理
![第3章 存储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19f10082f5335a8103d220c7.png)
中 换 出
峰值当接近物。理 内 存 不 足 时 , 说 页明需W 到出求i磁页,nd盘多即ow以是只s便因有会释为当将放有内页空进存面间写。回 中没有可分配空间,同
换
时又必须调入内存新的
进
页面时,才需要换出页
面。
WindowsXP的存储管理
可
用
物
理 内
Available MBytes 是计 算机上运行的进程的可
第2节 存储管理功能
• 用户实体与存储空间 • 分配、释放及分配原则 • 地址映射 • 虚拟存储器 • 存储保护与共享 • 存储区整理
用户实体与存储空间
1.用户实体与存储器的关系
• 任务在被激活之前存放在辅助存储器上。 • 当任务被激活时,它成为进程进入主存储器。 • 进程的描述部分及主程序部分始终存放于主存储器,其他 程序和数据部分视需要由操作系统在内存与外存之间交换。
第三章
存储管理
学习要点
• 存储管理概述 • 存储管理功能 • 分区管理 • 分页管理 • 分段管理和段页式管理 • 常用系统中的存储管理
第1节 概述 及实用系统中的存储管理方法
• 概述 • DOS的存储管理 • WindowsXP的存储管理 • Linux存储管理
存储管理概述
• 主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硬件中仅次于CPU的宝贵资 源。
连续的用
户逻辑地址空 作业空间
OS
间,经过装入
程序直接装入
用
分区的低地址
户
部分的单一的
区
连续的区域。
单一分区
2.分配与释放
入口(作业逻辑空间)
逻辑空间≤用户区?
是 装入作业
否
出错: 内存不够
存储管理
![存储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67bee89583d049649b6658ba.png)
存储管理主要是指对内存空间的管理(外存管理见文件 系统)。内存空间一般分为两部分:系统区和用户区。 系统区存放系统程序和系统数据等;用户区存放用户 的程序和数据等。存储管理主要是对内存中用户区进 行管理。
存储管理功能 内存资源管理 存储管理方式
1 存储管理功能
存储空间的分配和回收
静态地址映射:程序装入内存时进行地址转换; 动态地址映射:程序执行过程中进行地址转换, 需要硬件的支持。
2 内存资源管理
2.1 内存分区
分区时刻
静态分区:系统初始化时分; 动态分区:申请时分。 等长分区:2i 异长分区:依程序、程序单位、对象大小。 静态+等长(页式、段页式) 动态+异长(段式、可变分区方式)
X(段号1) e: 调用y段f
80k-1 D(段号3)
0 a: … 20k-1 段内地址 (二维地址)
逻辑地址=
段号
3. 对应关系
main
... 100k: 40k
...
200k:
x
60k
... 300k: 320k:
y
20k 80k ... 内存空间
d
进程空间
4. 所需表目
(1) 段表:每进程一个
b: l b 段号 ... 段首址 段长 … b’ … … l’ …
物理地址
b’+d
s
... ... b l ... PCB s d 逻辑地址 若查不到
+
段号 .. . s .. .
段长 段首址 … ... l’ b’ … ...
cp
b: l cp b + 段号 ... 段首址 段长 … b’ … ... l’ ...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章-存储器管理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章-存储器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5b05149b6bec0975f465e253.png)
第四章存储器管理第0节存储管理概述一、存储器的层次结构1、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存储器是信息处理的来源与归宿,占据重要位置。
但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任何一种存储装置,都无法从速度、容量、是否需要电源维持等多方面,同时满足用户的需求。
实际上它们组成了一个速度由快到慢,容量由小到大的存储装置层次。
2、各种存储器•寄存器、高速缓存Cache:少量的、非常快速、昂贵、需要电源维持、CPU可直接访问;•内存RAM:若干(千)兆字节、中等速度、中等价格、需要电源维持、CPU可直接访问;•磁盘高速缓存:存在于主存中;•磁盘:数千兆或数万兆字节、低速、价廉、不需要电源维持、CPU 不可直接访问;由操作系统协调这些存储器的使用。
二、存储管理的目的1、尽可能地方便用户;提高主存储器的使用效率,使主存储器在成本、速度和规模之间获得较好的权衡。
(注意cpu和主存储器,这两类资源管理的区别)2、存储管理的主要功能:•地址重定位•主存空间的分配与回收•主存空间的保护和共享•主存空间的扩充三、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1、逻辑地址(相对地址,虚地址):用户源程序经过编译/汇编、链接后,程序内每条指令、每个数据等信息,都会生成自己的地址。
●一个用户程序的所有逻辑地址组成这个程序的逻辑地址空间(也称地址空间)。
这个空间是以0为基址、线性或多维编址的。
2、物理地址(绝对地址,实地址):是一个实际内存单元(字节)的地址。
●计算机内所有内存单元的物理地址组成系统的物理地址空间,它是从0开始的、是一维的;●将用户程序被装进内存,一个程序所占有的所有内存单元的物理地址组成该程序的物理地址空间(也称存储空间)。
四、地址映射(变换、重定位)当程序被装进内存时,通常每个信息的逻辑地址和它的物理地址是不一致的,需要把逻辑地址转换为对应的物理地址----地址映射;地址映射分静态和动态两种方式。
1、静态地址重定位是程序装入时集中一次进行的地址变换计算。
物理地址= 重定位的首地址+ 逻辑地址•优点:简单,不需要硬件支持;•缺点:一个作业必须占据连续的存储空间;装入内存的作业一般不再移动;不能实现虚拟存储。
存储管理
![存储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45baed3010661ed9ad51f39e.png)
第五章存储管理1存储管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解答】①主存的分配和回收存储管理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实现主存的分配和回收。
多个进程同时进入主存,怎样合理分配主存空间,哪些区域是已分配的,哪些区域未分配,按什么策略和算法进行分配使得主存空间得到充分利用。
当一个作业撤离或执行完后,系统必须收回它所占用的主存空间②地址变换用户在程序中使用的是逻辑地址,而处理器执行程序时是按物理地址访问主存,要把逻辑地址变换为物理地址,存储管理软件必须配合硬件进行地址转换工作,把逻辑地址转换成物理地址,以保证处理器的正确访问。
③存储共享内存共享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为了更有效地使用内存空间;二是为了实现两个协同工作的进程所共享的内存缓冲区。
使多个进程能动态地共享内存,以及多个进程可以共同使用同一软件,如编译程序,存放编译软件的内存即为共享内存区。
④“扩充”主存容量它借助于提供虚拟存贮器或其他自动覆盖技术,来达到“扩充”主存容量的目的。
即为用户提供比主存的存储空间还大的地址空间。
⑤存储保护保证各道作业都在自己所属的存储区内操作,必须保证它们之间不能相互干扰、相互冲突和相互破坏,特别要防止破坏系统程序。
为此,一般由硬件提供保护功能,软件配合实现。
2什么是地址重定位?动态重定位如何实现?【解答】为了保证作业的正确执行,必须根据分配给作业的主存区域对作业中指令和数据的存放地址进行重定位,即要把逻辑地址转换成绝对地址。
把逻辑地址转换成绝对地址的工作称“重定位”或“地址转换”。
重定位的方式可以有“静态重定位”和“动态重定位”两种。
动态重定位由软件和硬件相互配合来实现。
硬件要有一个地址转换机构,该机构可由一个基址寄存器和一个地址转换线路组成。
存储管理为作业分配主存区域后,装入程序把作业直接装到所分配的区域中并把该主存区域的起始地址存入相应作业进程的进程控制块中。
当作业进程被调度去占用处理器时,随同现场信息的恢复,作业所占的主存区域的起始地址也被存放到“基址寄存器”中。
存储管理的基本功能
![存储管理的基本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7d457989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b1.png)
存储管理的基本功能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唠唠存储管理这个神秘又有趣的东西。
你可以把存储管理想象成一个超级大管家,管着你那数字世界里的所有家当呢。
它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空间分配,这就好比是分房子。
存储管理这个大管家得瞅着那些空房子(存储空间),然后按照不同的需求把房子分给那些数字小居民们(数据和程序)。
有时候数据就像一群调皮的小动物,有大有小,大管家得根据它们的体型(数据大小)合理安排住所,可不能让大象住进老鼠洞,对吧?还有地址转换呢。
这就像是给每个房子都安上一个神奇的GPS定位系统。
程序和数据就像那些出门不认路的小迷糊,存储管理这个智慧的导航仪,能准确地把它们带到正确的房子面前,要是这个定位出了岔子,那可就乱套啦,就像你本来要去朋友家开派对,结果被导航带到了荒郊野外。
存储保护也是相当重要的一环。
这就如同给每个房子都装上超级坚固的防盗门。
那些不怀好意的数据或者程序就像小偷,如果没有存储保护这个防盗门,它们就会肆意闯入别人的空间,把数据搅得乱七八糟,就像一群强盗冲进了整洁的房间,把东西扔得到处都是。
再说说内存扩充吧。
这简直就是大管家的魔法技能。
当房子不够住的时候(内存空间不足),它就像变魔术一样,从什么地方掏出一些额外的空间来。
这就好比是哆啦A梦从它的神奇口袋里掏出一个个神奇道具,让那些原本挤在小空间里的数字居民们又能松口气啦。
缓存管理呢,就像是在数字世界里开了一家超级便捷的小超市。
那些经常被用到的数据和程序就像热门商品,被放在这个小超市(缓存)里,这样每次需要的时候就能快速拿到,就像你去楼下小超市买瓶可乐,总比去大超市要快得多,方便得多。
存储管理还得时刻盯着内存的使用情况,这就像一个精打细算的家庭主妇。
它要知道什么时候内存快满了,什么时候还有很多空闲,要是不注意的话,就可能像一个乱花钱的人,最后发现钱花光了(内存用完了),还不知道花到哪里去了。
数据的存储组织也很有趣。
这就像是给每个数字居民安排座位,是按家庭(数据类型)坐呢,还是按身高(某种排序方式)坐,大管家得好好琢磨。
操作系统-存储管理
![操作系统-存储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1edbaad7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c8.png)
操作系统-存储管理操作系统-存储管理一、引言存储管理是操作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存储器资源。
存储管理的任务包括内存分配、内存保护、内存回收等,通过有效的存储管理可以充分利用系统的存储资源,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性能。
二、内存层次结构1、主存储器主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最主要的存储器,它用于存放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是CPU直接访问的存储器。
主存储器一般被划分为若干个固定大小的块,每个块被称为一页,每一页可以存放一个进程的一部分或全部。
2、辅助存储器辅助存储器是主存储器的扩展,主要用于存储大容量的数据和程序。
辅助存储器包括硬盘、磁带等设备,其访问速度比主存储器慢,但容量较大。
三、内存管理1、内存分配方式a:静态分配静态分配是指在程序运行之前,就确定了程序在内存中的位置。
静态分配的优点是简单高效,但是会浪费存储资源。
b:动态分配动态分配是指程序在运行时,根据需要动态分配内存。
动态分配的优点是灵活高效,但是需要额外的内存管理开销。
2、内存管理算法a:首次适应算法首次适应算法是按照内存块的起始地质逐一查找,找到第一个大小大于等于要求的空闲的内存块进行分配。
b:最佳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是在所有满足要求的内存块中选择大小最小的内存块进行分配。
c:最差适应算法最差适应算法是在所有满足要求的内存块中选择大小最大的内存块进行分配。
3、内存保护内存保护是指通过访问权限控制,确保每个进程只能访问自己分配的内存空间,防止进程之间的干扰。
4、内存回收内存回收是指当进程不再使用某些内存空间时,将其释放给系统以便后续的内存分配。
内存回收可以通过标记清除算法、引用计数算法等方式实现。
四、虚拟内存管理1、虚拟内存机制虚拟内存是一种扩展的内存管理技术,它通过将部分程序或数据装入主存储器,并实现从辅助存储器到主存储器的动态迁移,提高了计算机系统的运行性能。
2、页面置换算法页面置换算法是指当主存储器已满时,需要置换出某些页面到辅助存储器中,以便为新的页面腾出空间。
[操作系统]第3章 存储管理
![[操作系统]第3章 存储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80f34c274b35eefdc8d33320.png)
3.3.2 可变分区管理
1. 可变分区概念 可变分区/动态分区,与固定分区有三点不同: 1)分区的建立时刻 可变分区: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在作业装入时动态建立 固定分区:系统初启时建立。 2)分区的大小 可变分区:根据作业对内存的需求量而分配。 固定分区:事先设定,固定不变。 3)分区的个数 可变分区:变化不定。 固定分区:固定不变。
第3章 存储管理 章
本章研究的主要目的: 第一、要使主存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第二、为用户提供方便的使用环境。
第3章 存储管理 章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概述 地址映射 分区管理 覆盖与交换 分页管理 分段管理 段页式管理 虚拟存储器管理
3.1 概述
存储器分类
作业调度时,根据内存需求,按一定的分区分 配算法,在PDT中查找空闲区,若满足,则进 行分配,并置该分区状态为1,表明已被占用。 作业执行完,回收内存时,回收的分区状态置 0,等待重新分配。
固定分区存在问题
简单易行但存在下列问题: 碎片 可接纳的作业大小受分区大小的限制 一般用在作业大小预先知道的专用系统中。
空白区表中的空白区按其容量以递减的次序排 列。查找分区说明表,找到第一个满足申请长 度的空闲区,分配并分割。剩余部分插入适当 位置。 最差适应算法:分割大空闲区后,还可以产生 较大的空闲区,空闲区均匀地减小,以避免碎 片。
④ 唯一最佳适应算法(single best fit) 分区按大小顺序分级(8KB、16KB、32 KB、…… ) 作业按请求容量也分成相应的存储级,仅当 PDT中相应级的分区为空闲时,才进行内存 分配,即使有更大的分区空闲也不予以分配。
分配策略/算法
① 首次/最先适应First fit:
存储管理的目的是实现
![存储管理的目的是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c723f6b1c5da50e2534d7f20.png)
存储管理的目的是______。
A.方便用户B.提高内存利用率C.方便用户和提高内存利用率D.增加内存实际容量存储器管理的对象是主存,也称内存。
它的主要功能包括分配和回收主存空间、提高主存利用率、扩充主存、对主存信息实现有效保护。
分区存储分区存储管理又有三种不同的方式:静态分区、可变分区、可重定位分区。
静态分区静态分区存储管理是预先把可分配的主存储器空间分割成若干个连续区域,每个区域的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为了说明各分区的分配和使用情况,存储管理需设置一张“主存分配表”。
主存分配表指出各分区的起始地址和长度,表中的占用标志位用来指示该分区是否被占用了,当占用的标志位为“0”时,表示该分区尚未被占用。
进行主存分配时总是选择那些标志为“0”的分区,当某一分区分配给一个作业后,则在占用标志栏填上占用该分区的作业名。
采用静态分区存储管理,主存空间的利用不高。
可变分区可变分区方式是按作业的大小来划分分区。
当要装入一个作业时,根据作业需要的主存量查看主存中是否有足够的空间,若有,则按需要量分割一个分区分配给该作业;若无,则令该作业等待主存空间。
由于分区的大小是按作业的实际需要量来定的,且分区的个数也是随机的,所以可以克服固定分区方式中的主存空间的浪费。
随着作业的装入、撤离,主存空间被分成许多个分区,有的分区被作业占用,而有的分区是空闲的。
当一个新的作业要求装入时,必须找一个足够大的空闲区,把作业装入该区,如果找到的空闲区大于作业需要量,则作业装入后又把原来的空闲区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给作业占用了;另一部分又分成为一个较小的空闲区。
当一作主行结束撤离时,它归还的区域如果与其它空闲区相邻,则可合成一个较大的空闲区,以利大作业的装入。
可变分区调度算法1)首次适应算法。
每次分配时,总是顺序查找未分配表,找到第一个能满足长度要求的空闲区为止。
分割这个找到的未分配区,一部分分配给作业,另一部分仍为空闲区。
这种分配算法可能将大的空间分割成小区,造成较多的主存“碎片”。
《储存管理》课件
![《储存管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96c826c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57.png)
根据商品特性,对仓库温湿度进行控制,确保商品质量。
出库管理
01
出库准备
根据销售订单,制定出库计划,准 备相应的人力、设备和车辆。
信息核对
核对拣选商品信息与订单信息是否 一致。
03
02
拣货
根据订单信息,从库存中拣选相应 商品。
发货
将拣选好的商品进行包装、标记, 并交付给运输部门。
04
库存盘点
THANKS
感谢观看
案例三:某零售企业的商品储存与调度
总结词
通过智能化的仓储管理系统,实现商品快速调度和高 效配送
详细描述
某零售企业采用了智能化的仓储管理系统,该系统能 够实时监控库存情况,自动生成补货计划和调度指令 。通过与配送中心的紧密配合,该系统实现了商品快 速调度和高效配送。此外,该系统还能根据销售数据 预测市场需求,提前安排货源和运输路线,提高客户 满意度和降低物流成本。这些措施使得该零售企业在 市场上取得了竞争优势。
水平,减少货物损坏与丢失的风险。
人员管理问题
要点一
总结词
人员管理问题也是储存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要点二
详细描述
人员管理问题包括员工的工作态度、技能水平、工作效率 等方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可以采取加强员工培训 、建立激励机制、优化工作流程等措施,提高员工的工作 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引入现代化的 仓库管理系统和技术,降低对人员操作的依赖,提高仓库 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02
储存管理的核心概念
储存规划
储存规划概述
储存规划是确定储存设施的位置、规模和类型的过程,以确保物 品的及时供应和有效管理。
储存规划的步骤
数据存储管理制度
![数据存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7a211cf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af.png)
数据存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合理有效地管理数据存储工作,规范数据存储行为,保障数据安全,提高数据利用效率,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拥有数据存储权限的单位和个人,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员工、管理人员等。
三、数据存储管理原则1.合规原则:严格遵守有关数据存储的法律法规和公司规定,不得利用数据存储进行非法活动。
2.保密原则:严格保护数据的隐私和机密性,不得泄露、篡改、窃取数据。
3.可控性原则:对数据存储进行有效管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可用性和安全性。
4.规范原则:对数据存储行为进行规范,明确权限管理,禁止私自使用、存储数据。
四、数据存储管理流程1.数据存储申请(1)申请人向数据存储管理员提出数据存储申请。
(2)数据存储管理员根据申请人的要求,确定存储位置、存储方式和存储权限。
(3)申请人签署数据存储协议,确认相关数据存储管理规定。
2.数据存储操作(1)申请人按照存储协议规定,进行数据存储操作。
(2)数据存储管理员对存储数据进行监控和管理,确保数据安全。
3.数据存储管理(1)数据管理员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分类管理、备份和存档。
(2)数据存储管理员对存储空间进行定期清理,确保存储空间充足。
五、数据存储管理规定1.存储位置(1)数据存储应选择安全可靠、稳定快速的存储设备,确保数据存储有效性。
(2)禁止在非公司指定的存储设备上存储数据。
2.存储方式(1)数据存储应按照数据存储协议规定的方式进行存储,不得擅自更改。
(2)禁止使用不安全、不可靠的存储方式进行数据存储。
3.存储权限(1)数据存储权限应根据申请人的需求进行分配,确保存储权限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2)禁止私自修改、篡改、窃取他人数据存储权限。
4.存储管理(1)数据存储管理员应对存储数据进行有效管理,确保数据的安全、完整性和可用性。
(2)定期对存储数据进行备份和存档,确保数据丢失时能够及时恢复。
五、数据存储管理规定1.存储位置(1)数据存储应选择安全可靠、稳定快速的存储设备,确保数据存储有效性。
储存管理的流程
![储存管理的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37df1d56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b5.png)
储存管理的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储存管理的流程一、规划与设计阶段。
在进行储存管理之前,首先要进行全面的规划与设计。
操作系统存储管理的基本功能
![操作系统存储管理的基本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f6bdbaf8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de.png)
操作系统存储管理的基本功能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操作系统存储管理是指操作系统对计算机系统中内存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管理。
作为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存储管理在操作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系统的存储容量和速度也在不断增长。
存储管理的目标是通过科学合理地分配、使用和回收内存资源,使得计算机系统能够更高效地运行。
在实际应用中,存储管理涉及到内存分配、地址映射、页面置换、内存保护和内存回收等一系列操作。
存储管理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内存分配、地址映射和内存保护。
通过有效的内存分配算法,操作系统可以合理地将内存资源分配给不同的进程,以满足其运行所需。
地址映射则是将逻辑地址(进程所使用的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实际内存地址),实现内存的访问和存取。
内存保护则是通过权限控制机制,防止进程之间相互干扰或恶意访问他们之间的内存空间。
综上所述,操作系统存储管理的基本功能是确保计算机系统内存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安全可靠的访问。
通过合理的内存分配、地址映射以及内存保护机制,操作系统可以有效地管理和控制系统中的内存资源,提高计算机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整体架构和组织方式。
本文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1. 引言部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概述:简要介绍操作系统存储管理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引发读者对该主题的兴趣。
1.2 文章结构:本部分,详细介绍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内容安排。
1.3 目的:说明撰写该篇文章的目的和意义,以及预期的阅读效果。
2. 正文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2.1 存储管理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介绍存储管理的基本概念,如进程的地址空间、虚拟内存等;探讨存储管理的作用,如提高内存利用率、实现内存保护等。
2.2 存储管理的基本功能:详细介绍存储管理的基本功能,如内存分配与回收、地址映射和地址转换、页面置换算法等。
存储管理
![存储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4cd29e717e21af45b307a8aa.png)
5.1.2 程序的运行过程
在多道程序环境下,要使 程序运行,必须先为之创 建进程。而创建进程的第 一件事,便是将程序和数 据装入内存。 如何将一个用户源程序变 为一个可在内存中执行的 程序,简单的说,要经过 编辑、编译、链接、装入 和运行等几个阶段。
用户 编辑程序 如:vi 编辑阶段 源文件 如:file1.c
5.1.2 程序的运行过程
5. 运行阶段
在运行阶段,进程调度程序按照某种策略选中用户 程序,给其分配CPU使之运行,完成用户提交的任 务。运行完毕后,系统释放其占有的内存空间。
5.1.3 存储管理的任务和功能
存储管理的主要任务是:
(1) 支持多道程序的并发执行,使多道程序能共享 存储资源,在互不干扰的环境中并发执行。 (2) 方便用户,使用户减少甚至摆脱对存储器的管 理,使用户从存储器的分配、保护和共享等繁琐事 物中解脱出来。 (3) 提高存储器的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 (4) 从逻辑上扩充内存空间,支持大程序能在小的 内存空间运行或允许更多的进程并发执行。
(2) 动态地址重定位
动态地址重定位是指在程序执行过程中,CPU在访 问内存之前,将要访问的程序或数据地址转换为内 存地址。 地址重定位机构需要一个(或多个)基地址寄存器BR 和一个(或多个)程序逻辑地址寄存器VR。指令或数 据的内存地址MA与逻辑地址的关系为: MA=(BR)+ (VR)
5.1.3 存储管理的任务和功能
(2) 动态地址重定位
动态地址重定位具体过程如下:
1) 初始化基地址寄存器BR,逻辑地址寄存器VR。 2) 将程序段装入内存,且将其占用的内存区首地址送到BR中。例如, 在图5-4中,(BR)=4000。 3) 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将所要访问的逻辑地址送入VR中,例如,在图 5-4中执行LOAD 1,400语句时,将所要访问的逻辑地址400放入VR中。 4) 地址变换机构把VR和BR的内容相加,得到实际访问的物理地址。
存储管理
![存储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e913ce6aa98271fe910ef919.png)
第四章 存储管理
OS 作业1 (8 KB) 作业4 (24 KB) 作业5 (128 KB)
作业4 (24 KB)
作业6 (256 KB) 作业7 (256 KB)
888 KB
1024 KB (a) (b)
(c)
图 4.9 可再定位式分区分配的靠拢过程
第四章 存储管理
352 KB 有效地址 352 KB + 50 L 1,352 K + 9800 352 KB + 9800 浮动寄存器 -32 KB
第四章 存储管理
第四章
存储管理
4.1 4.2 4.3 4.4 4.5 4.6 存储管理的基本概念 早期的存储管理 分页存储管理 请求分页存储管理 分段存储管理 段页式存储管理
第四章 存储管理
4.1 存储管理的基本概念
存储管理的主要内容:
1. 2.
存储分配问题:研究存储共享和各种分配算法。 地址再定位问题:研究各种地址变换机构, 以及 静态和动态再定位方法。 存储保护问题:研究保护各类程序、 数据区的方 法。 存储扩充问题:主要研究虚拟存储器问题及其各种 调度算法。
实现了主存的共享,因而有助于多道程序设计,更 有效地利用了处理机和I/O设备,从而使系统的吞吐 量和作业周转时间得到了相应的改善。 相对于后面介绍的存储管理方式,本方案为实现分 区分配所使用的表格、占用的存储容量相对较少, 算法也相对简单。 实现存储保护的措施也比较简单。 多重分区分配方案能实现对子程序、 数据段的共享。
剩余容量 7KB 23KB 23KB 87KB 399KB 539 KB
可变式分区法
作业4 24 KB 作业5 128 KB 作业6 256 KB
第四章 存储管理
存储管理方案
![存储管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7d37a4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60.png)
存储管理方案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量不断增长,企业和个人需要有效的存储管理方案来管理和保护这些数据。
一个可靠的存储管理方案可以帮助用户快速、安全地存储、备份和检索数据。
下面将介绍一种存储管理方案,帮助用户解决存储管理的挑战。
一、基础设施建设首先,用户需要建立可靠的基础设施来支持存储管理方案的实施。
这包括存储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和备份设备等。
存储服务器负责提供数据访问和存储服务,网络设备用于连接存储服务器和用户终端设备,存储设备用于实际存储数据,备份设备则用于备份和恢复数据。
二、数据备份和恢复数据备份是存储管理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定期备份关键数据,用户可以预防数据丢失风险并提供数据恢复的能力。
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备份方式,如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和差异备份等,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
备份数据应存储在独立的备份设备或者远程服务器上,以免与原始数据同时丢失。
数据恢复是保证存储管理方案有效性的关键环节。
用户在需要恢复数据时,应能够快速找到并恢复所需的数据。
存储管理方案应提供可靠的数据恢复机制,能够迅速定位和恢复备份数据。
此外,用户还应进行定期的数据恢复测试,以确保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三、数据存储和访问存储管理方案应满足不同用户的存储需求。
用户可以基于业务需求选择不同的存储方案,如本地存储、云存储或混合存储等。
本地存储适用于对数据安全控制要求较高的场景,而云存储则可以提供弹性扩展和高可用性。
混合存储则可以兼顾两者的优势,根据实际需求分配存储资源。
为了提高存储效率,存储管理方案可以采用数据压缩和去重等技术来减少存储空间占用。
数据压缩可以通过压缩算法对数据进行压缩,并在需要使用时进行解压缩。
数据去重则可以识别并删除重复的数据块,从而减少存储空间的使用。
四、数据安全保护数据安全是存储管理方案必须重视的方面。
存储管理方案应提供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和灾备备份等安全措施,以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七章 - 存 储 管 理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七章 - 存 储 管 理](https://img.taocdn.com/s3/m/f8fd43333968011ca30091c8.png)
分页系统中的地址映射
图5-16 分页系统的地址转换机构 每个进程平均有半个页面的内部碎 片
页面尺寸
设进程的平均大小为s字节,页面尺寸为p字节 ,每个页表项占e字节。那么,每个进程需要的 页数大约为s/p,占用 s . e /p 字节的页表空间。 每个进程的内部碎片平均为p/2。 因此,由页表和内部碎片带来的总开销是: s . e /p+p/2
• • •
虚拟存储器的特征
① ② ③ ④
虚拟扩充。 部分装入。 离散分配。 多次对换。
地址重定位( 地址重定位(地址映射)
• • • • • • • • • • • •
MOV AX,1234 ;立即数寻址 MOV [1000],AX 存储器直接寻址 MOV BX,1002 ;立即数寻址 MOV BYTE PTR[BX],20 ;基址寻址 MOV DL,39 ;立即数寻址 INC BX ;寄存器寻址 MOV [BX],DL ;基址寻址 DEC DL ;寄存器寻址 MOV SI,3 ;立即数寻址 MOV [BX+SI],DL ;基址加变址寻址 MOV [BX+SI+1],DL ;基址+变址+立即数寻址 ;基址+变址+ MOV WORD PTR[BX+SI+2],2846 ;基址+变址+立即数寻址 ;基址+变址+
页面置换算法
页面置换
1.页面置换过程
图5-35 页面置换
需要解决的问题
• 系统抖动 • 缺页中断
•
在学汇编时,很多初学者对PC的寻址方式和很 在学汇编时,很多初学者对PC的寻址方式和很 不理解,甚至是很难理解。的确,这方面的知识 是很抽象的,需要比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尤其 是我们在输入字符串时,那这些字符是如何进行 排列的呢?对于,这个问题,我相信很多初学者 也是很难想象是如何排列。但是,我可以这样比 喻:内存就是有很多栋“楼房” 喻:内存就是有很多栋“楼房”,“楼房”又是 楼房” 由“单元号”,“门户号”组成,那“楼房”就 单元号” 门户号”组成,那“楼房” 相当于内存地址的段地址,“单元号” 相当于内存地址的段地址,“单元号”就相当于 内存的的 偏移地址,“门户号(家)”就相当于“变 偏移地址,“门户号( 就相当于“ 地址”,而每个单元有16个 门户号( )",又当我 地址”,而每个单元有16个"门户号(家)",又当我 们找到"门户号( )"后 走进这个"门户号( )"就会 们找到"门户号(家)"后,走进这个"门户号(家)"就会 见到里面会有" ",而我们所说的人就是寄存器所 见到里面会有"人",而我们所说的人就是寄存器所 指的"内容" 指的"内容"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型的SAN结构
NAS存储系统 NAS存储系统
NAS存储系统 NAS存储系统
NAS技术 NAS技术
NAS是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的简称。
NAS是网络技术在存储领域的延伸和发展,数据以文件的形式按 照网络协议在客户机与存储设备之间流动,它可以利用NFS实现 异构平台的客户机对数据的共享,集成在存储设备内的专用文件 服务器提高了文件传输的I/O速度。在NAS存储结构中,存储系统 不再通过I/O总线附属于某个服务器或客户机,而直接通过网络接 口与网络直接相连,由用户通过网络访问。 NAS实际上是一个带有瘦服务器的存储设备,其作用类似于一个 专用的文件服务器。与传统以服务器为中心的存储系统相比,数 据不再通过服务器内存转发,直接在客户机和存储设备间传送。 NAS设备是直接连接到以太网的存储器,并以标准网络文件系统 如NFS、SMB/CIFS over TCP/IP接口向客户端提供文件服务。 NAS设备向客户端提供文件级的服务。但内部依然是以数据块的 层面与它的存储设备通讯。文件系统是在这个NAS 存储器里。
SCSI接口磁盘阵列 SCSI接口磁盘阵列
SCSI适配器的分类: 适配器的分类: 适配器的分类
1。按SCSI接口的大小划分: 。 接口的大小划分: 接口的大小划分
• NARROW SCSI 窄口SCSI,50针,可串接 个SCSI设备。 设备。 窄口 , 针 可串接7个 设备 • WIDE SCSI: : 宽口SCSI,68针,可串接 个SCSI设备。 宽口 , 针 可串接15个 设备
SCSI磁盘阵列的内部结构 SCSI磁盘阵列的内部结构
冗余控制器 阵列结构
冗余控制器工作原理
SCSI磁盘阵列特性 SCSI磁盘阵列特性
一个或两个智能控制器; 控制器使用高性能的CPU; • 一个或两个智能控制器 控制器使用高性能的 ; 一个或多个SCSI主机通道; 主机通道; • 一个或多个 主机通道 支持多种SCSI接口方式 接口方式; • 支持多种 接口方式 有较大的高速缓存; • 有较大的高速缓存; 操作界面可以是LCD和RS232终端; 终端; • 操作界面可以是 和 终端 • 配置以太网口,便于远程维护。在远程维护时可以通过 telnet到阵列进行维护 到阵列进行维护 电源,风扇,通道,控制器和磁盘全冗余设计; • 电源,风扇,通道,控制器和磁盘全冗余设计; 电源电压,温度,硬盘故障等多种性能检测; • 电源电压,温度,硬盘故障等多种性能检测; 故障后自动重建; • 故障后自动重建; 采用多种容量的硬盘,最大配置容量可达数个TB。 • 采用多种容量的硬盘,最大配置容量可达数个 。
网络连接存储-NAS
网络连接存储
•服务器 服务器 •网络接口 网络接口 •支持TCP/IP、NFS、 支持TCP/IP 支持TCP/IP、NFS、 CIFS协议 CIFS协议
NAS技术的特点 NAS技术的特点
存储设备通过文件服务器与主机连接 采用IP协议(CIFS+NFS) 支持异构主机主机平台 文件系统共享 千兆以太网实际数据传输速率为40MB/s 在线增加服务器
使用RAID 使用RAID磁盘阵列的优点 RAID磁盘阵列的优点
可以将许多磁盘用一个逻辑盘来表示 可以将数据分割成许多条带( 可以将数据分割成许多条带(strips)存储在多个盘上,这样并 )存储在多个盘上, 行读写这些盘上的数据提高了磁盘的访问速度。 行读写这些盘上的数据提高了磁盘的访问速度。 技术中使用冗余技术, 保证了数据的安全可靠性, Raid 技术中使用冗余技术 , 保证了数据的安全可靠性 , 减少 了大量的手工维护。 了大量的手工维护。
快速增长的全球存储市场
RAID磁盘阵列的基本概念 RAID磁盘阵列的基本概念
RAID
- 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
- “廉价磁盘冗余阵列”。磁盘阵列是由许多硬盘按一 定的规则组成的一个快速、高可靠、超大容量以及 超强I/O吞吐能力的智能存储系统。它在阵列控制器 的管理和控制下,实现快速、并行或交叉存取,并 有较强的容错能力。从主机的观点看,磁盘阵列虽 然是由几个甚至是上百个盘组成,但仍可以认为是 一个单一的磁盘。
。
Write back方式
缓存回写技术
当主机将一个待写入阵列RAID组中的数据发送到阵列 组中的数据发送到阵列 当主机将一个待写入阵列 时,阵列控制器将该数据保存在高速缓存中并立即报告主机 该数据的写入工作已完成。 该数据的写入工作已完成。该数据写入到阵列硬盘的工作由 阵列控制器完成, 阵列控制器完成,该数据可继续存放在高速缓存中直到高速 缓存满、要为新数据腾出空间而必须刷新时或阵列需停机时, 缓存满、要为新数据腾出空间而必须刷新时或阵列需停机时, 控制器会及时将该数据从高速缓存写入阵列硬盘中。 控制器会及时将该数据从高速缓存写入阵列硬盘中。 这种缓存回写技术使得主机不必等待RAID校验计算过程 校验计算过程 这种缓存回写技术使得主机不必等待 的完成,即可处理下一个读写任务,这样, 的完成,即可处理下一个读写任务,这样,主机的读写效率 大为增加
磁盘阵列的术语
备用驱动器 (Spare Drives) ) ——全局备用驱动器 全局备用驱动器
磁盘阵列的高速缓存写策略
对于磁盘阵列高速缓存写策略分为: 对于磁盘阵列高速缓存写策略分为: • write-thru(直写) write-thru(直写) • write-back (回写) write- 回写)
RAID 0
Disk Stripping without parity
RAID 1 Disk Mirroring
RAID 0+1 Disk Striping with Mirroring
RAID 3 磁盘条带化并具有专用校验盘
RAID 5 磁盘条带化并具有分布式校验
各RAID级性能比较 级性能比较
RAID 技术概述
■ Raid 方式 软Raid和硬Raid ■ RAID级别 Raid 0 Raid 1 Raid -1+0 Raid- 0+1 Raid 3 Raid 5
JBOD Just a Bunch of Drives • RAID BOX (带控制器的磁盘柜) • JBOD (磁盘柜)
磁盘阵列的分类
一 主机通道方式划分 1。SCSI接口磁盘阵列 。 接口磁盘阵列 通过SCSI通道同主机进行连接 通过 通道同主机进行连接 2。光纤接口磁盘阵列 。 通过光纤线连接到计算机的光纤卡上 二 机箱的样式划分 1。塔式磁盘阵列 。 2。卧式磁盘阵列 。
SCSI接口磁盘阵列 SCSI接口磁盘阵列
Write Through方式
through方式 方式: Write through方式:
当主机将一个待写入阵列RAID组中的数据发送到阵列时 当主机将一个待写入阵列 RAID组中的数据发送到阵列时, RAID 组中的数据发送到阵列时, 阵列控制器将该数据直接写入到硬盘上并立即报告主机该数 据的写入工作已完成。 据的写入工作已完成。 盘阵工作在写策略为through时 , 缓存大小对RAID 的性能 盘阵工作在写策略为 through时 缓存大小对RAID的性能 through RAID 影响很小,只有当写策略改为back back时 影响很小,只有当写策略改为back时,缓存的作用才会发挥 出来。 出来。
SCSI接口磁盘阵列是指主机接口为SCSI的磁盘阵列。 SCSI磁盘阵列内部磁盘通道可以采用SCSI或SATA等接口 SCSI阵列全貌:
SCSI接口磁盘阵列 SCSI接口磁盘阵列
1. 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s Interface)是一 ( ) 种工业标准的总线接口, 种工业标准的总线接口 , 是计算机和磁盘阵列的主 要接口之一。 要接口之一。 2。 SCSI适配器用于把磁盘 , 磁带和 。 适配器用于把磁盘, 适配器用于把磁盘 磁带和CD-ROM驱动 驱动 器连接到系统。 器连接到系统。 3。目前使用的SCSI适配器有不同的标准,因此我们 。目前使用的 适配器有不同的标准, 适配器有不同的标准 要配置合适的适配器
2。 按电平方式划分为: 。 按电平方式划分为:
电缆不超过6米 • 单端 (Single Ended),SCSI电缆不超过 米。 , 电缆不超过 电缆不超过25米 • 差分 (Differential),SCSI电缆不超过 米。 , 电缆不超过
SCSI磁盘阵列的内部结构 SCSI磁盘阵列的内部结构
NAS技术的限制 NAS技术的限制
磁盘数据传输效率低,随业务量增长呈急剧下降. 磁盘数据传输效率低,随业务量增长呈急剧下降. 由于碰撞监听机制的制约, 由于碰撞监听机制的制约,平均数据传输速率 .IP的数据帧耗费大量资源 的数据帧耗费大量资源. 低.IP的数据帧耗费大量资源. 扩展时, 扩展时,系统性能下降较多 数据系统或服务器系统扩展时需不断增加NAS NAS子 数据系统或服务器系统扩展时需不断增加 NAS 子 系统, 系统,扩展能力弱 市场发展呈下降趋势 高速备份系统不易实现 高可用性问题
带控制器的RAID BOX的扩展 带控制器的RAID BOX的扩展
独立的RAID控制器扩展 独立的RAID控制器扩展 RAID
存储网络
DAS (直接连接存储) NAS (网络连接存储) SAN (存储局域网) ISCSI (IP SAN) 第四代存储 : 虚拟存储
典型的DAS结构
典型的NAS结构
RAID 10
RAID 30
RAID 50
磁盘阵列的术语
物理驱动器 (Physical Drives) ) 逻辑驱动器 (Logical Drives) )
磁盘阵列的术语
逻辑卷 (Logical Volume) )
磁盘阵列的术语
备用驱动器 (Spare Drives) ) ——本地备用驱动器 本地备用驱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