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2课《废墟的召唤》教案
废墟的召唤教案
废墟的召唤教案【第一部分:引言】探讨废墟的召唤教案是为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人类文明的历史,并通过废墟所传达的信息,开阔学生的思维和视野。
废墟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记录着过去的荣光与沧桑,是我们了解人类文明与社会变迁的窗口。
通过本教案,我们将探索废墟的深层意义,并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了解废墟作为历史遗迹的价值与意义;2. 学习分析和解读废墟所传递的信息;3. 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并培养批判性思维;4.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研究能力。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1. 废墟的定义与分类1.1 废墟的含义与起源1.2 历史中著名的废墟案例1.3 废墟的分类与特点2. 废墟中的信息解读2.1 废墟所传递的历史信息2.2 探究废墟的文化、艺术和社会背景2.3 废墟中的建筑结构与工艺技术的研究3. 废墟与历史事件的联系3.1 废墟对历史事件的见证与记录3.2 废墟与文化转变的关系3.3 废墟的再利用与保护4. 废墟的重建与再现4.1 废墟的重建意义与方法4.2 废墟再现的艺术手法与技巧4.3 废墟再现对历史教育与文化传承的意义【第四部分:教学方法与活动】1. 探究式学习学生围绕废墟的定义、分类等问题展开小组讨论,通过互相交流和合作,深入思考废墟的本质和作用。
2. 视频观看与讨论观看与废墟相关的视频片段,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3. 实地考察与研究带领学生参观附近的废墟遗址,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拍摄,并整理出研究报告。
4. 团队项目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个废墟案例,进行深入研究与解读,并准备展示活动,如展览或座谈会。
【第五部分:教学评估与反馈】1. 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与贡献教师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讨论参与度和贡献程度,给予积极反馈和建议。
2. 实地考察报告考察后,学生提交自己的研究报告,教师根据报告的完整性、准确性和表达能力进行评分。
3. 团队项目展示学生进行团队项目展示,教师根据展示内容的深度、准确性和表达能力进行评估并提供反馈。
废墟的召唤(精选5篇)
废墟的召唤(精选5篇)第一篇:废墟的召唤废墟的召唤》教案一教学目标:1、体会文章所流露的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
2、理解句子的含义。
3、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4、理解拟人手法和景物描写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结合语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前预习:1、生字词:2、解释:莽苍苍:郊野苍茫广大的景色。
奇耻大辱:难以想象的极大的耻辱。
若无其事:就像没有那么一回事一样。
形容遇事镇定,不动声色;也形容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怅然:形容闷闷不乐或失望的样子。
如泣如诉:像在哭泣,又像在诉说。
形容声音凄切哀怨。
慷慨激昂:形容说话时满怀正气、情绪、语调激动昂扬。
嗫嚅:吞吞吐吐,想说又停止。
瞬息万变:形容短时间内就发生很多变化。
迤逦:曲折连绵。
窸窣:拟声词,形容细小的声音。
凭吊:对着遗迹怀念旧事。
一、情境导入: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
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
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
就是这样一座享有“人间天堂”美称的万园之园却于1860年化为一片灰烬。
在十九世纪的这场大火中,圆明园所有的辉煌所有的骄傲来不及哀鸣一下,就被吞没了。
他的身体被分成零碎的一点一点,运到了外国的博物馆。
现在的圆明园废墟常年沉睡着,它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眼里,就有一种现实指向。
指向什么?明确:圆明园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口,代表着一段屈辱的历史。
9。
11世贸大楼的废墟;唐山大地震的废墟;太平洋海啸造成的废墟;拆迁时造成的废墟等等,可引导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二、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思考:1、作者写了一个怎样的废墟?2、作者是单纯地描绘废墟吗?还是有什么目的?3、题目为什么叫《废墟的召唤》?“废墟”召唤的是什么?整理课文的写作思路:第二课时三、深入探讨;1、课文对废墟进行了一番描写,请同学们找出来。
《废墟的召唤》原文教学教案
《废墟的召唤》原文教学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简要介绍本文的作者及背景,引发学生对文章主题的兴趣。
1.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对文章主题进行初步思考。
第二章:理解课文2.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明确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2.2 学生分段落进行讨论,理解每个段落的主旨。
2.3 教师选取重点句子进行解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含义。
第三章:探讨主题3.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文章主题“废墟的召唤”的内涵。
3.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进行思维的碰撞。
3.3 教师总结学生观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章主题。
第四章:品味语言4.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语言特色,如词汇、句式、修辞等。
4.2 学生自主分析并分享自己觉得精彩的语句。
4.3 教师对学生的分析进行点评,引导学生进一步欣赏文章的语言。
第五章:拓展延伸5.1 教师提出与文章主题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5.2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进行回答。
5.3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第六章:课堂互动6.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文章中废墟的召唤的理解。
6.2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将文章中的场景呈现出来。
6.3 教师对学生的互动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
第七章:废墟的考察7.1 教师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废墟,让学生亲身感受废墟的氛围。
7.2 学生观察、记录废墟的景象,思考废墟对他们的召唤。
7.3 教师对学生的考察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废墟的召唤。
第八章:写作练习8.1 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以废墟的召唤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
8.2 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和感受,进行写作。
8.3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第九章:课堂分享9.1 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
9.2 教师引导学生从文章内容、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评价。
9.3 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废墟的召唤。
《废墟的召唤》原文教学教案
《废墟的召唤》原文教学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本课程以《废墟的召唤》原文为主题,通过深入解析原文内容,使学生了解并欣赏到这篇文章的独特之处。
文章描绘了一个废墟中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引发读者对废墟背后故事的思考。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废墟的召唤》原文的基本内容,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和表达技巧。
1.2.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分析并欣赏文章中的修辞手法,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1.2.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感受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培养自己关注身边环境、珍惜历史的意识。
第二章:作者及作品背景2.1 作者简介介绍《废墟的召唤》原文的作者,包括其生平、主要作品和文学地位等信息。
2.2 作品背景解析《废墟的召唤》原文创作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含义。
第三章:文章结构分析3.1 文章主题明确《废墟的召唤》原文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废墟背后的意义。
3.2 文章结构分析原文的结构,包括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等部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思路。
3.3 修辞手法讲解原文中运用到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第四章:重点词句解析4.1 重点词汇列出《废墟的召唤》原文中的重点词汇,并进行解释,方便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4.2 难句解析分析原文中的难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第五章:教学方法与步骤5.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阅读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5.2 教学步骤明确《废墟的召唤》原文教学的各个步骤,包括导入、讲解、讨论、总结等,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第六章:课堂互动与讨论6.1 问题设计与解答设计关于《废墟的召唤》原文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通过回答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6.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针对问题进行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和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废墟的召唤》教案[全文5篇]
《废墟的召唤》教案[全文5篇]第一篇:《废墟的召唤》教案废墟的召唤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有关历史,理解废墟对现实的指向,能说出题目“废墟的召唤”中“召唤”的确切含义,领悟文章的主旨;品味赏析语言: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
能力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在课文内容的启迪下,观察生活,认识历史,养成思考和分析的习惯,提高对文字的感悟能力,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情感目标:能说出和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教学重点: 品味赏析本文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的语言特点;理解拟人手法和景物描写的作用;学习从具体事物入手,抒写情怀,阐发议论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教法学法: 1.教法:点拨提示法、情绪调动法2.学法:朗读法、质疑讨论法、合作探究法、任务驱动法课时安排: 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一)学生汇报交流课前了解到的有关圆明园的情况。
提示明确: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
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
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
(二)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片段。
教师运用声情并茂的语言(情绪调动法)同步解说:就是这样一座享有“人间天堂”美称的万园之园却于1860年化为一片灰烬。
引发:看了这段录像,你们最想说些什么?问些什么?……导入本节课。
二、整体感知课文(一)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设计思考问题: 1.作者写了一个怎样的废墟?2.作者是单纯地描绘废墟吗?还是有什么目的?3.题目为什么叫《废墟的召唤》?“废墟”召唤的是什么?(三)整理课文的写作思路,师生共同明确:第一部分(1-3自然段)对圆明园废墟进行整体描绘,突出其凝固、停滞的现状,透视出作者面对圆明园废墟所表现出的忧患和惆怅,抒发了作者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
废墟的召唤优秀教案
废墟的召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展示目标(一)以圆明园的唯美复原景观和图片导入新课。
作者在看到圆明园的这些遗址后有何感受呢?让我们走进《废墟的召唤》去体会一下。
(二)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有关历史,能说出题目的含义,把握文章容。
能力目标:通过对课文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题目中“废墟的召唤”中“召唤”的确切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
二、设疑激探,自主学习(一)了解圆明园的历史情况圆明园又圆明三园,称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它坐落在西北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园和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周围。
园林面积350多公顷,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
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圆明园,诞生在康熙年间,成长于雍正王朝,风华在乾隆盛世。
它继承了中国三千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既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水乡园林的委婉多姿,同时,又汲取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形式,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在整体布局上使人感到和谐完美。
真可谓:"虽由人做,宛自天开"。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文物被劫掠,10月18日-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闯入院,把园中的建筑物烧毁。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烧杀掳掠,慈禧太后和光绪帝逃往,八旗兵丁,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把园残存和陆续基本修复的共约近百座建筑物,皆拆抢一空,使圆明园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
其后,圆明园的遗物,又长期遭到官僚、军阀、奸商巧取豪夺,乃至政府当局的有组织地损毁。
北洋政府的权贵们包括某些对圆明园遗址负护责任者,都倚仗权势,纷纷从圆明园运走石雕、太湖石等,以修其园宅。
那侵略者不仅抢夺了那珍贵的历史文物,而且毫不留情地把它化成灰烬。
曾经奇迹和神话般的圆明园变成一片废墟,只剩断垣残壁,供游人凭吊。
废墟的召唤教案
废墟的召唤教案关键信息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与方法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学重难点重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难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教学方法讲授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讨论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境教学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教学过程导入环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课讲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练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业布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教学资源教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媒体课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关图片和视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如“废墟”“轮廓”“点缀”等。
学生能够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学生能够分析文中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11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和分析,学会运用圈点批注的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和质量。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和交流,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废墟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之情。
《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废墟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废墟在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价值。
2. 培养学生对废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废墟保护和利用的思考。
3. 引导学生认识废墟保护与城市发展、生态环境、人文景观等方面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1. 废墟的定义与分类2. 废墟的价值与作用3. 废墟保护的意义和现状4. 废墟的利用与创新5. 废墟保护与城市发展的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废墟的定义、价值、保护意义等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废墟保护与城市发展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废墟利用与创新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废墟,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2. 辅助材料:废墟图片、案例分析资料。
3. 实地考察地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废墟进行考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废墟图片,引发学生对废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废墟的定义与分类:讲解废墟的定义,介绍废墟的分类及特点。
3. 废墟的价值与作用:分析废墟在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价值,引导学生认识废墟的重要性。
4. 废墟保护的意义和现状:讲解废墟保护的意义,介绍我国废墟保护的现状和问题。
5. 废墟的利用与创新:探讨废墟的利用方式和创新思路,激发学生对废墟保护和利用的思考。
6. 案例分析:分析废墟保护与城市发展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废墟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废墟利用与创新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8.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废墟,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9. 总结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反思废墟保护与城市发展的意义。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小组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估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本课程以《废墟的召唤》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废墟现象,认识废墟的价值,激发学生对废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情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废墟与人类文明、环境保护、城市发展等方面的关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1.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废墟的定义、分类和分布特点,掌握废墟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和分析废墟,提高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地考察、讨论、创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爱环境的责任意识,提高他们对废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本章主要介绍废墟的定义、分类和分布特点。
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废墟的基本概念,掌握废墟的分类及各类废墟的特点,明确废墟在人类历史和文明中的地位。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废墟的定义、分类和分布特点。
难点:废墟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2.3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废墟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废墟现象,激发学生对废墟的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废墟的定义、分类和分布特点,分析废墟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3)案例分析:教师提供一些废墟案例,让学生分析其特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废墟的价值和利用途径,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废墟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废墟保护。
第三章:教学评价本章主要评价学生对废墟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通过课堂提问、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废墟的定义、分类、分布特点以及产生原因的掌握程度。
关注学生在实践中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第四章:教学资源4.1 教材《废墟的召唤》教材,内容包括废墟的定义、分类、分布特点、产生原因及影响等。
4.2 辅助材料废墟图片、案例资料、实地考察视频等。
4.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
《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废墟的召唤》这篇文章的主题和背景。
2. 培养学生对历史和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废墟的召唤》文章的主题和背景。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历史和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废墟的召唤》这篇文章的背景和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学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内容。
3.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文章中的观点和论据,分享自己的看法。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据,强调对历史和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第二章:废墟的意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废墟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2. 培养学生对废墟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废墟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废墟的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废墟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废墟的意义。
2. 阅读:学生阅读相关材料,了解废墟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3.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废墟的保护意义,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废墟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强调对废墟的保护意识。
第三章:废墟的保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废墟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废墟保护的行动。
【教学重点】废墟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废墟保护的行动。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废墟保护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废墟保护的重要性。
2. 阅读:学生阅读相关材料,了解废墟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3.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废墟保护的行动方案,分享自己的建议和想法。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废墟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废墟保护的行动。
第四章:废墟的利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废墟的利用价值和方式。
2. 培养学生对废墟的合理利用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废墟的利用价值和方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废墟的合理利用和创新思维。
废墟的召唤教案
《废墟的召唤》教案一、教学目标:1、体会文章所流露的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
2、理解句子的含义。
3、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4、理解拟人手法和景物描写的作用.二、教学重、难点:结合语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前预习:1、生字词:远瀛(yíng)观甲胄(zhòu)充塞(sè) 碣(jié)石嗫(niè)嚅(rú)迤逦(yǐl ǐ)窸窣(xīsū)2、解释:莽苍苍:郊野苍茫广大的景色。
奇耻大辱:难以想象的极大的耻辱。
若无其事:就像没有那么一回事一样。
形容遇事镇定,不动声色;也形容不把事情放在心上.怅然:形容闷闷不乐或失望的样子。
如泣如诉:像在哭泣,又像在诉说.形容声音凄切哀怨。
慷慨激昂:形容说话时满怀正气、情绪、语调激动昂扬。
嗫嚅:吞吞吐吐,想说又停止.瞬息万变:形容短时间内就发生很多变化。
迤逦:曲折连绵.窸窣:拟声词,形容细小的声音。
凭吊:对着遗迹怀念旧事.一、情境导入:1、放映有关圆明园遗址的幻灯片,请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谈谈这段历史,并说说对这段历史的认识.2、(没有条件的可以由废墟的认识引入)废墟在生活中也可以看到,在你的脑海中,有哪些废墟的映像?(9。
11世贸大楼的废墟;唐山大地震的废墟;太平洋海啸造成的废墟;拆迁时造成的废墟等等)可引导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二、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思考:1、作者写了一个怎样的废墟?2、作者是单纯地描绘废墟吗?还是有什么目的?3、题目为什么叫《废墟的召唤》?“废墟”召唤的是什么?整理课文的写作思路:第一部分(1-—3段)对圆明园废墟进行整体描绘,突出其凝固、停滞的现状,透视出作者面对圆明园废墟所表现出的忧患和惆怅,抒发了作者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
第二部分(4—-10段)作者直抒胸臆,号召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废墟,不愿永久停泊.”第三部分(11——20段)作者通过“我”与年轻人的对话,由前面自我情感的直接表达,转而全社会呼唤尤其是对青年人的呼唤。
《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废墟的定义和特点,理解废墟在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价值。
2. 引导学生关注废墟背后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 提高学生对废墟保护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废墟的定义和分类2. 废墟的价值3. 废墟保护的意义4. 废墟背后的故事5. 废墟创意利用案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废墟的定义、价值、保护意义以及创意利用。
2. 教学难点:废墟背后的故事及其价值。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废墟的定义、分类、价值等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废墟背后的故事和创意利用案例。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关注废墟保护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尝试为废墟创意设计保护方案。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废墟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废墟的兴趣。
2. 基本知识讲解:介绍废墟的定义、分类、价值等基本知识。
3. 案例分析:分享废墟背后的故事和创意利用案例,引导学生关注废墟的保护和利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废墟保护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实践操作:让学生尝试为废墟创意设计保护方案,展示并分享成果。
6.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废墟观念。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收集有关废墟的资料,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情况,了解他们的思考过程和团队合作能力。
2. 创意设计方案:评估学生为废墟创意设计保护方案的原创性、可行性和创意性。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收集的废墟相关资料,评估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对废墟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资源1. 图片和视频资料:收集各种废墟的图片和视频,用于课堂展示和引发学生思考。
2. 案例资料:整理废墟背后的故事和创意利用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设计软件:提供相关的设计软件,帮助学生完成废墟保护方案的设计。
废墟的召唤教案
废墟的召唤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理解文中对废墟的描写和作者的思考。
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思考。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废墟的象征意义和作者的呼唤。
分析文中的景物描写及其作用。
体会作者的复杂情感。
2、教学难点探究作者对废墟的思考和对现实的启示。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责任感。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作者、背景知识,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文中的关键问题,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3、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些废墟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废墟给人的印象和感受。
提问学生对废墟的看法,引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2、作者及背景介绍介绍作者宗璞的生平、文学成就。
讲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
3、初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思考: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作者的情感是怎样的?4、精读课文分析文中对废墟的描写,如“废墟,不愿永久停泊。
”探讨这些描写的作用。
理解废墟的象征意义,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废墟。
小组讨论:作者在废墟中发出了怎样的召唤?这召唤意味着什么?5、探究思考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历史的废墟?联系现实,谈谈废墟的召唤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有什么启示。
6、总结归纳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和方法。
7、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废墟与文明”的短文,表达自己的见解。
推荐阅读宗璞的其他作品,加深对作者的了解。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同时,要加强对学生朗读的指导,让学生通过朗读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
《废墟的召唤》原文教学教案
《废墟的召唤》原文教学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到《废墟的召唤》这篇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表达,通过解读文本,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废墟对于人类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1.2 教学内容文章背景介绍,作者简介,文本结构分析。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分组讨论,教师点评。
第二章:文本解读2.1 教学目标通过解读文本,使学生理解并欣赏到《废墟的召唤》的语言美和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2 教学内容文章的语言特色,情感表达,主题思想。
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法,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表达。
第三章:废墟的意义3.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思考废墟对于人类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3.2 教学内容废墟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
3.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思考废墟的价值和意义。
第四章:实践活动4.1 教学目标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废墟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2 教学内容废墟考察活动,废墟摄影活动,废墟主题创作活动。
4.3 教学方法采用现场教学法,让学生亲身感受废墟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总结与反思,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我认知。
5.2 教学内容对本课程的学习进行总结,对废墟的意义进行反思。
5.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总结所学知识,提高自我认知。
第六章:文本细节分析6.1 教学目标通过深入分析文章的细节,加深学生对《废墟的召唤》主题和情感的理解。
6.2 教学内容文章中的关键描写、修辞手法、以及象征意义。
6.3 教学方法采用close reading 方法,引导学生细致阅读并分析文本中的关键信息。
第七章:作者观点探讨7.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废墟的召唤》教案(2课时)
3《废墟的呼唤》出色开篇词法国大文豪雨果曾写道:“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匪徒闯进了圆明园。
一个匪徒洗劫财物,另一个匪徒放火。
两个成功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他们手挽手,笑哈哈地回到欧洲” 被两个匪徒打劫后的圆明园变为了什么样子?百年后的国人又会怎么对待这废墟?请随我一起走近课文——学习目标1.领会文章所表露的责任感和崇敬的使命感。
2.理解句子的含义。
3. 能说出和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感情态度和“年青人” 的矛盾心理。
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4.理解拟人手法和光景描绘的作用。
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在世界文化宝库里,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中国有圆明园。
可是,享有“万园之园” 的圆明园,在 1860 年被八国联军一把火烧为灰烬。
此后,人类尽失亚洲文明。
百年前的国人面对这羞耻无能为力,可百年后的国人又会想些什么?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宗璞的《废墟的呼唤》——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沟通1.朗诵课文,圈点课文的生字词。
远瀛(yíng)观甲胄(zhòu)..充塞( sè).碣(ji.é)石嗫( ni.è)嚅( r ú).迤逦(yǐl ǐ)窸窣( xīs ū)....轮廓 ( kuò).海藻 ( zǎo).绮辉 ( qǐ).蘸( zhàn).2.听老师范读,注意标明生字词。
3.高声自由读课文,注意生字词。
4.理解课文的要点词语。
( 1)分析词语莽苍苍:田野苍莽广大的风景。
奇耻大辱:难以想象的极大的羞耻。
泰然自若:就像没有那么一回事同样。
形容遇事镇定,不漏声色;也形容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欣然:形容郁郁寡欢或绝望的样子。
如泣如诉:像在呜咽,又像在诉说。
形容声音凄凉哀怨。
大方激动:形容说话时满怀正气、情绪、语调激动高昂。
嗫嚅:吞吞吐吐,想说又停止。
瞬间万变:形容短时间内就发生好多变化。
教案《废墟的召唤》
教案《废墟的召唤》《废墟的召唤》导学案一、研究目标、重点、难点(一)研究目标1、了解有关历史,理解废墟对现实的指向。
2、品味赏析语言: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
3、能说出和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4、能说出题目"废墟的召唤"的"召唤"的确切含义,领悟文章的主旨。
(二)研究重点能说出和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三)研究难点能说出题目"废墟的召唤"的"召唤"的确切含义,领悟文章的主旨。
二、知识概览图三、新课导引见过废墟吗?给你怎样的感觉?——火灾、地震、海啸后的一片狼藉,给人以毁灭的感觉。
自然造成的也许很难避免,可是人为的那种废墟,留给人的又会是怎样的思考呢?圆明园废墟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作品,代表着一段屈辱的历史。
XXX《废墟中的理睬呼唤》一文向我们提示了甚么呢?请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
4、教材精华冬季的斜阳无力地照在这一片田野上。
刚是下午,XXX 景象台上边的天空,已显出月牙儿的轮廓。
顺着近年修的柏油路走,左侧是干皱的田地,看上去十分坚硬,这里那里,粉饰着断...XXX;右侧在夏天是一片荷塘,现在也只剩下了冬日的凄冷。
转过布满枯树的小山,那一.....大片废墟出现在眼底时,我总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好像历史忽然倒退到了古希腊罗马时代。
(①文章开篇的环境描写有甚么作用?)【段析】用近乎凄怆的笔调,描写圆明园废墟,含蓄地表明了圆明园废墟与时代历程相去甚远。
【品味】“干皱”“断石残碑”“凄冷”“枯树”是作者对废墟的描绘,流露出寂寥、凄凉的感受,渲染出清凉的氛围。
这一带废墟是圆明园中长春园的一部分。
从东到西,有圆形的台,长方形的观,已看不出形状的堂和小巧的方形的亭基。
原来都是西式建筑,故俗称西洋楼。
在莽苍苍的原野上,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而那丛生的荒草,便是XXX,杂陈的乱石,便是这荒野的海洋中的一簇簇泡沫了。
《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废墟文化的价值,提高学生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意识。
2. 通过分析废墟背后的历史故事,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3. 引导学生从废墟中感受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
4.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节:废墟的定义与分类引导学生了解废墟的定义,理解废墟与文化、历史的关系。
分析不同类型的废墟,如古代建筑废墟、自然灾害废墟、战争废墟等。
2. 第二节:废墟的价值与保护探讨废墟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介绍废墟保护的方法和意义,提高学生的保护意识。
3. 第三节:废墟旅游与文化传承引导学生了解废墟旅游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分析废墟旅游对文化传承的作用,探讨如何在旅游中传承和弘扬文化。
4. 第四节:废墟艺术创作实践引导学生从废墟中寻找灵感,进行艺术创作实践。
分析废墟艺术的特点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
5. 第五节:废墟主题讨论与反思组织学生进行废墟主题的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废墟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废墟的定义、分类、价值、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废墟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废墟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废墟艺术创作实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
4.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废墟主题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艺术创作:评价学生在废墟艺术创作实践中的表现,包括创作思路、技能等方面。
3. 反思日志:阅读学生的反思日志,了解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教材。
2. 图片素材:收集各种废墟的图片,用于课堂展示和分析。
3. 视频素材:寻找与废墟相关的视频资料,用于课堂展示和讨论。
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2课《废墟的召唤》教案
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2课《废墟的召唤》教案《废墟的召唤》3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品味、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梳理作品的引文脉络。
(2)研究课文运用拟人手法。
(3)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在描写中运用动静对比、色彩对比,使得一切景语皆情语,吸纳其中描写精当的语句。
2能力目标:能说出“废墟的召唤”中“召唤”的确切含义,领悟文章的主旨。
3情感目标:能说出和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2.过程与方法(1)本篇的主旨带有鲜明的时代性,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2)本文在构思上有着明显的主题先行的痕迹,让学生自己进行判断。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作者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一起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并通过画面蕴涵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
我们要响应时代的召唤,投身到伟大的变革中,去奋斗,去建设新的一切。
重点和难点1.重点:领会作者通过画面蕴涵的意象传达出的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
2.难点:本文在语言上表现出的较高驾驭语言的能力。
时间安排:3个课时。
教学过程首先,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嗫嚅nìe rú迤逦yǐlǐ甲胄zhòu2.解释词语甲胄:盔甲。
嗫嚅:形容想说话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的样子。
迤逦:曲折连绵。
二、导入作者简介:宗璞,现代女作家。
原名冯宗璞。
曾任《文艺报》《世界文学》等刊物的编辑。
现列入1986年国际名人录和国际著名作家名人录。
作品有《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生石》(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丁香结》,童话《蜗居》、《我是谁》、《总鳍鱼的故事》(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长篇小说《南渡记》。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明确:全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对园明园废墟的整体描绘。
第二部分(第4-10段):作者直抒胸臆,号召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重的历史,“废墟,不愿永久停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废墟的召唤》3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品味、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梳理作品的引文脉络。
(2)学习课文运用拟人手法。
(3)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在描写中运用动静对比、色彩对比,使得一切景语皆情语,吸纳其中描写精当的语句。
2 能力目标:能说出“废墟的召唤”中“召唤”的确切含义,领悟文章的主旨。
3情感目标:能说出和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2.过程与方法
(1)本篇的主旨带有鲜明的时代性,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2)本文在构思上有着明显的主题先行的痕迹,让学生自己进行判断。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作者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一起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并通过画面蕴涵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
我们要响应时代的召唤,投身到伟大的变革中,去奋斗,去建设新的一切。
重点与难点
1.重点:领会作者通过画面蕴涵的意象传达出的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
2.难点:本文在语言上表现出的较高驾驭语言的能力。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嗫嚅nìe rú迤逦yǐlǐ甲胄zhòu
2.解释词语
甲胄:盔甲。
嗫嚅:形容想说话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的样子。
迤逦:曲折连绵。
二、导入
作者简介:宗璞,现代女作家。
原名冯宗璞。
曾任《文艺报》《世界文学》等刊物的编辑。
现列入1986年国际名人录和国际著名作家名人录。
作品有《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生石》(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丁香结》,童话《蜗居》、《我是谁》、《总鳍鱼的故事》(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长篇小说《南渡记》。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明确: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对园明园废墟的整体描绘。
第二部分(第4-10段):作者直抒胸臆,号召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重的历史,“废墟,不愿永久停泊”。
第三部分(第11-20段):作者通过“我”与年轻人的对话,由前面自我情感的直接表达,到转向全社会的呼唤,尤其是对青年人的呼唤。
第四部分(第21-22段):篇末点题,表明全文主旨。
四、课文学习
(一)阅读课文第一部分,作品开篇,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通过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作品的开篇使用了一种近乎凄怆的笔调,描绘了在冬日斜阳无力地笼罩下的圆明园废墟的概貌。
描绘了干皱的田地中点缀着的断石残碑,以及那枯荷衰草。
作者渲染这一派荒凉衰败的景象,绝不仅仅是凭吊这一历史的遗迹,发古之幽思,而是通过这荒芜景象的描写,抒发内心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
一句“我总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好像历史忽然退到了古希腊罗马时代”含蓄地表达出圆明园废墟与时代进程相去甚远。
具体写废墟,作者用了一个比喻“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并用三十年前作者心中的念头和三十年后“它还停在那里”的现实,表达了一种不满于历史的停滞,强烈希望变革的情绪:“远赢观的断石柱”“依然寂寞地站着”,“大水法的拱形石门,依然卷着波涛”,“观水法的石屏上依然依然陈列着兵器甲冑”,作者用几个连词“还是……依然……依然……依然……还是……”,把废墟几十年中未能刻上一点时代运行的痕迹表现得淋漓尽致。
如此描写必然会使读者产生共鸣——是呀,太需要变革了!
(二)阅读第二部分,说说作者笔下的景物有哪些暗示?
在整个作品中,读者看不出丝毫作者个人身世的感慨,而完全表现的是对祖国的深沉关切。
也正是由于这种深远的写作意旨,以及作品中的那种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使得作者笔下的景物,具有诗一般的暗示和形象的张力。
作者描写路边的大石龟“仍然无表情地蹲伏着”,他似乎很想驮着那已经躺倒在土坡旁的石碑“尽自己的责任”。
形容风在小树林中呼啸,“仿佛从废墟上想起来了‘留—留’的声音”。
这些描写都有很深的寄托,它不仅表现了作者内心时不我待的情怀,而且是在召唤人们尽“每一个我的责任”,召唤人们投身于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去。
(三)、阅读第三部分,说说这里的景物描写在情调和色彩上起了什么变化?
作者描绘了西山落日的景象:远处,“晚霞已到最艳丽的时刻,西山在朦胧中涂抹了一层娇红,轮廓渐渐清楚起来”,“显出一层层深浅不同的紫色,浓处如酒,浅处如梦”;近处,“水已成冰,冰中透出枝枝荷梗,枯梗上漾着绮辉”,“岸边几株枯树,恰为夕阳做了画框”。
这简直就像一幅色调凝重、意旨深远的油画。
画面中远处娇红的晚霞和如酒如梦的朦胧山色,与近处的枯树残荷、断碣寒冰,在色调上形成强烈的对比。
落霞的美丽娇艳,突出地反衬了废墟的荒芜和冷清。
这里绝不仅仅是逼真形象的客观描绘,它既传达了作者改变现实的迫切情感,也寄托了她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
真可谓有景有情,有物有我。
这种寓意深远的景物描写把自然属性的美引向了一种更高深的境界。
1.《废墟的召唤》运用拟人的手法,写了一个怎样的废墟?“废墟”召唤的是什么?
运用拟人的手法写了一个百废待兴、渴望变革、期待新生的废墟。
废墟召唤的是一种积极改革,弃旧迎新的建设和发展的时代精神。
2.面对废墟,作者感慨万千,文思如潮。
文中既有满含悲怆的叙述,也有寓意深刻的议论,还有对比鲜明的景色描写。
仔细品味下列句子说说它们的含义。
(1)石波不兴,雕兵永驻,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
拟人的手法表达了这永不变化的废墟,使人感到历史似乎在这里停滞了,凝固了。
其中蕴涵了作者对变革的渴望。
(2)空中一阵鸦噪,抬头只见寒鸦万点,驮着夕阳,掠过枯树林,转眼便消失在已呈粉红色的西天。
空中鸦噪与废墟之静对比,突出废墟的空旷、寂寥。
粉红色的西天与暗影下的废墟对比,既是写实景又把人们的视线引向透着美丽夕阳的空中。
作者的心情由阴转晴,表达了作者对变革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的万千气象的向往和憧憬。
(3)那不浓不淡处使我想起春日的
紫藤萝,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
铺天的锦霞象征着百废待兴的祖国的前程。
这里作者用漫天的紫藤萝之美,来表达她的美好希望与赞美。
作者用“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呼唤每一个人都要在民族振兴之际做出自己的贡献。
(4)我想,能不能留下一部分废墟呢?……为了什么呢?为了凭吊这一段凝固的历史,为了记住废墟的召唤。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废墟记录着历史,更呼唤着一切爱国之士在不忘历史的同时,更要响应时代的召唤,投
身到伟大的变革中去,靠奋斗去建设新的一切。
3.课文结尾处的议论告诉我们什么?
结尾处作者希望保留一部分废墟的议论,是在告诫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悲剧,不要忘记现实的召唤。
特别是作者借那位年轻人之口说出的“怎样尽每一个我的责任?怎样使环境允许每一个我尽责任”的议论,表现了作者的忧患意识。
(四)小结
本文作者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并通过画面蕴涵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渴望变革、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
文中看不出作者对个人身世的感慨,而洋溢其中的是对祖国的沉淀关切。
“和人类比较起来,个人的一生是小得多的概念”,“我却无愧于这小得多的概念”,作者的奋斗精神和责任感淋漓纸上。
“废墟需要一个你呀”作者在向全社会发出召唤,号召每一个有志之士都投入到时代的伟大变革和百废待兴的建设浪潮中去。
课后作业:1.上网查找关于中国著名的废墟的资料进行了解。
2.完成《语文学习指导与能力训练》中本课的相关题目。
板书设计
废墟(悲凉凄冷)
号召人们(改革开放的大潮席卷中国)
改造这凝固的历史(有变革才有生命力)
教学反思:本课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明白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立于不败之地,一定要进行变革。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通过使用课件,让学生直观地观看了圆明园废墟的照片,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
然后又列举了“南京大屠杀”等中国人的备受屈辱的历史片段,使他们萌发了爱国热情,了解了“改造历史”的重要性,使他们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接收了一次典型的爱国主义教育,完成了教学目标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