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

合集下载

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整理版)

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整理版)

1)分子生物学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物质基础得学科.研究细胞成分得物理、化学得性质与变化以及这些性质与变化与生命现象得关系,如遗传信息得传递,基因得结构、复制、转录、翻译、表达调控与表达产物得生理功能,以及细胞信号得转导等.2)移动基因:又称转座子.由于它可以从染色体基因组上得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就是指在不同染色体之间跃迁,因此也称跳跃基因。

3)假基因:有些基因核苷酸序列与相应得正常功能基因基本相同,但却不能合成出功能蛋白质,这些失活得基因称为假基因。

4)重叠基因:所谓重叠基因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得基因共有一段DNA序列,或就是指一段DNA序列成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因得组成部分。

5)基因家族:就是真核生物基因组中来源相同、结构相似、功能相关得一组基因。

6)基因:能够表达与产生蛋白质与RNA得DNA序列,就是决定遗传性状得功能单位、7)基因组:细胞或生物体得一套完整单倍体得遗传物质得总与、8)端粒:以线性染色体形式存在得真核基因组DNA末端都有一种特殊得结构叫端粒、该结构就是一段DNA序列与蛋白质形成得一种复合体,仅在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存在、9)操纵子:就是指数个功能上相关得结构基因串联在一起,构成信息区,连同其上游得调控区(包括启动子与操纵基因)以及下游得转录终止信号所构成得基因表达单位,所转录得RNA为多顺反子、10)顺式作用元件:就是指那些与结构基因表达调控相关,能够被基因调控蛋白特异性识别与结合得特异DNA序列、包括启动子,上游启动子元件,增强子,加尾信号与一些反应元件等、11)反式作用因子:就是指真核细胞内含有得大量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结合顺式作用元件而调节基因转录活性得蛋白质因子、12)启动子:就是RNA聚合酶特异性识别与结合得DNA序列、13)增强子:位于真核基因中远离转录起始点,能明显增强启动子转录效率得特殊DNA序列、它可位于被增强得转录基因得上游或下游,也可相距靶基因较远、14)转录因子:直接结合或间接作用于基因启动子、形成具有RNA聚合酶活性得动态转录复合体得蛋白质因子.有通用转录因子、序列特异性转录因子、辅助转录因子等。

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

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

分⼦⽣物学期末复习资料第六章DNA和RNA的结构⼀、DNA结构1、DNA结构特征:两条多核苷酸链以双螺旋形式相互缠绕(反向平⾏)2、主链:3’-5’磷酸⼆酯键(磷酸⼆酯键赋予DNA链固有极性,由核苷酸的不对称性和他们结合的⽅式所决定)互补碱基之间由氢键连接是双螺旋的⼀个基本特征,有助于双螺旋的热动⼒学稳定性和碱基配对的特异性。

(G≡C A=T A、C以氨基形式存;G、T以酮式形式存在)3、变性:双螺旋的两条链依靠较弱的⼒(⾮共价键)结合在⼀起。

当DNA溶液温度⾼于⽣理温度(接近100℃)或者PH较⾼时,互补的两条链就可以分开,该过程称为变性。

当DNA缓慢地恢复到正常的细胞环境,变性的双链会特异恢复到有⽣物活性的双螺旋结构(复性或退⽕)——其过程可逆变性条件:⾼温、极端的pH或者变性剂来破坏氢键4、增⾊效应:当DNA溶液温度升⾼到接近⽔的沸点时,光吸收值在260nm处明显增加,这种现象称增⾊效应。

(核酸发⽣变性时,超螺旋结构多核苷酸转变成单链多核苷酸,对紫外光的吸收值随之增加的现象。

)减⾊效应是因为双螺旋DNA中的碱基堆积降低了对紫外线的吸收能⼒。

(单链多核苷酸复性成超螺旋结构多核苷酸时,对紫外光的吸收值降低的现象。

)将DNA的光吸收对温度绘制函数曲线,吸收度增加到最⼤值⼀般时的温度叫做DNA的熔点,⽤Tm表⽰。

Tm值是DNA的特征常数,取决于DNA中的G+C的百分含量和溶液中的离⼦强度,其值越⾼,Tm值越⼤。

⼆RNA结构1、DNA&RNA①RNA上含有核糖,⽽不是2’-脱氧核糖②RNA中尿嘧啶取代胸腺嘧啶(两者区别:U缺乏5’甲基基团)③RNA通常是单链的多聚核苷酸④RNA参与翻译、调控等。

组成结构(如rRNA)、⼀些重要反应中的酶(核酶)。

第七章基因的结构、染⾊体、染⾊质和核⼩体⼀、染⾊体DNA及其结合的蛋⽩质组成1、功能①、染⾊体是DNA的紧密结构,更适合存在于细胞中②、保护DNA免于损伤,完全裸露的DNA分⼦在细胞中相当不稳定③、只有包装成染⾊体的DNA才能在每次细胞分裂时有效地将DNA传递给两个⼦代细胞④、染⾊体将每个DNA分⼦全⾯的组织起来,有助于基因的表达和亲本染⾊体之间的重组,使所有⽣物的不同个体间产⽣多样性2、相关概念⼆倍体:细胞中每个染⾊体有两个拷贝同源染⾊体:同⼀个染⾊体的两个拷贝(分别来⾃⽗本和母本)单倍体:细胞每条染⾊体只有⼀个拷贝,并且参与有性⽣殖(如精⼦、卵细胞)多倍体:细胞每条染⾊体都超过两个拷贝(巨核细胞)重复DNA包括:微卫星DNA(由⾮常短的串联重复序列构成)、基因组范围的重复序列转座基因:指能从基因组的⼀个位置转移到另⼀个位置的序列常染⾊质:指间期核内染⾊质纤维折叠压缩程度低, 处于伸展状态, ⽤碱性染料染⾊时着⾊浅的那些染⾊质。

分子生物学总复习期末考试总复习

分子生物学总复习期末考试总复习

分子生物学课程重点,以及一份真题。

1、绪论(1)分子生物学的概念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并从分子水平上阐明蛋白质与蛋白质、蛋白质与核酸之间的互作及其基因表达调控机理的学科。

(3)经典历史事迹1928年格里菲斯证明了某种转化因子是遗传物质1944年艾弗里做了肺炎双球杆菌转换实验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双螺旋结构桑格尔两次诺贝尔学奖2、染色体与 DNA(1)真核生物染色体具体组成成分为:组蛋白、非组蛋白和DNA。

在真核细胞染色体中,DNA与蛋白质完全融合在一起,其蛋白质与相应DNA的质量之比约为2:1。

这些蛋白质在维持染色体结构中起着重要作用。

(2)组蛋白组蛋白是染色体的结构蛋白,其与DNA组成核小体。

根据其凝胶电泳性质可将其分为H1、H2A、H2B、H3及H4。

组蛋白含有大量的赖氨酸和精氨酸,其中H3、H4富含精氨酸,H1富含赖氨酸。

H2A、H2B 介于两者之间。

H1易分离,不保守;组蛋白的特性:①进化上的极端保守,②无组织特异性;③肽链上分布的不对称性;组蛋白的修饰作用⑤富含赖氨酸的组蛋白H5(3)C值反常现象C值:一种生物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

一般情况,真核生物C值是随着生物进化而增加,高等生物的C值一般大于低等生物。

(4)DNA的结构•DNA的一级结构即是指四种核苷酸的连接及排列顺序,表示该DNA分子的化学构成。

•DNA二级结构是指两条多核苷酸链反相平行盘绕所生成的双螺旋盘绕结构。

DNA的二级结构分两大类:一类是右手螺旋,如A-DNA和B-DNA;另一类是左手螺旋,即Z-DNA。

DNA三级结构:是双螺旋进一步缠绕,形成核小体,染色质,染色体等超螺旋结构,5、每轮碱基数10•DNA的高级结构指DNA双螺旋进一步扭曲盘旋所形成的特定空间结构。

超螺旋结构是DNA高级结构的主要形式(非唯一形式),可分为正超螺旋和负超螺旋两类,它们在不同类型的拓扑异构酶(通过催化DNA链的断裂和结合,从而影响DNA的拓扑状态。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doc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doc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doc第一讲染色体与DNA一染色体(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1DNA作为遗传物质的优点:储存遗传信息量大;碱基互补,双螺旋结构使遗传稳定;核糖2′ -OH脱氢使在水中稳定性大于RNA;可以突变以进化,方便修复以稳定遗传2真核细胞染色体特点:①分子结构相对稳定;②能够自我复制,使亲子代之间保持连续性;③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整个生命过程;④能够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3 染色体蛋白主要分为组蛋白和非组蛋白两类。

真核细胞的染色体中, DNA与组蛋白的质量比约为 1:14组蛋白是染色体的结构蛋白,分为H1、H2A、H2B、H3及H4五种,与DNA共同组成核小体。

组蛋白含有大量的赖氨酸和精氨酸,其中 H3、H4富含精氨酸, H1富含赖氨酸。

H2A、H2B介于两者之间。

5 组蛋白具有如下特性:①进化上的极端保守性(不同种生物组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十分相似)②无组织特异性(只有鸟类、鱼类及两栖类红细胞染色体不含H1而带有 H5)③ 肽链上氨基酸分布的不对称性(碱性氨基酸集中分布在N端的半条链上,而大部分疏水基团都分布在C端。

碱性的半条链易与DNA的负电荷区结合,而另外半条链与其他组蛋白、非组蛋白结合)④存在较普遍的修饰作用(如甲基化、乙基化、磷酸化及ADP核糖基化等。

修饰作用只发生在细胞周期的特定时间和组蛋白的特定位点上)二DNA1 真核细胞基因组的最大特点是它含有大量的重复序列2 C值反常现象:①所谓 C值,通常是指一种生物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②同类生物不同种属之间DNA总量变化很大。

从编码每类生物所需的DNA量的最低值看,生物细胞中的C值具有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逐渐增加的趋势。

3 真核细胞DNA序列可被分为3类:①不重复序列(它占DNA 总量的 10%~80%。

不重复序列长约750~ 2 000bp ,相当于一个结构基因的长度)②中度重复序列(各种rRNA、 tRNA以及某些结构基因如组蛋白基因等都属于这一类)③高度重复序列—卫星 DNA(只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占基因组的 10%~60%,由 6~100个碱基组成)三染色体与核小体1 染色质 DNA的 Tm值比自由 DNA高,说明在染色质中DNA极可能与蛋白质分子相互作用2 在染色质状态下,由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催化的DNA 复制和转录活性大大低于在自由DNA 中的反应3 DNA片段均为 200bp基本单位的倍数,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由~200 bpDNA和组蛋白八聚体(由 H2A、H2B、 H3、 H4各两个分子生成)组成四级压缩:第一级(DNA+组蛋白→核小体)第二级(核小体→螺线管)第三级(螺线体→超螺旋)第四级(超螺线体→染色体)4 原核生物基因组原核生物的基因组很小,大多只有一条染色体,且 DNA含量少主要是单拷贝基因整个染色体 DNA几乎全部由功能基因与调控序列所组成;几乎每个基因序列都与它所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呈线性对应状态。

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

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

、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检疫1111班)考试题型:1、单项选择(1分/题,共50题);2、多项选择(分/题,共10题);3、名词解释(2分/题,共5题);4、问答题(共15分,4题);5、论述题(共10分,1题)·第二章基因与基因组一、基因的概念(一)基因概念的发展1、孟德尔:一个因子决定一种性状。

2、摩尔根:性状单位,突变单位和交换单位。

3、顺反子:功能单位,决定一条多肽链的表达4、操纵子:基因表达调控单元(原核)•`•结构基因、调节基因(可表达)•控制基因(启动基因和操纵基因)(二)现代基因概念的发展1、重叠基因:一个基因包含或部分包含另一基因2、断裂基因:内部含间隔区,即由外显子和内含子互相间隔组成的嵌合体3、跳跃基因:转座元件,可移动遗传元件4、假基因:拟基因,没有功能,序列与功能基因相似。

(三)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定义、是编码多肽链或RNA的DNA片段,包括编码序列:外显子(exon)、插入序列:内含子(intron)、侧翼序列:含有调控序列(四)基因组基因组:一个细胞或病毒的全部遗传信息二、病毒基因组1、病毒基因组核酸的类型(7种)双链DNA(dsDNA)病毒;单链DNA(ssDNA)病毒;双链RNA(dsRNA)病毒;单链正链RNA病毒;单链正链RNA病毒;逆转录RNA病毒;逆转录DNA病毒2、病毒基因组的特点•一种核酸,DNA/RNA ,线性或环形•…•大小相差很大;•一般为单拷贝;•一条或几条核酸链;•连续或间隔;•编码序列大于90%;•相关基因往往丛集形成一个功能单位或转录单元;•有重叠基因。

三、原核生物基因组,1、原核生物基因组特点(1)一般由一条环状双链DNA分子组成;(2)通常只有一个DNA复制起点;(3)结构基因大多组成操纵子;(4)编码序列不重叠(5)没有内含子(6)编码序列(结构基因)在基因组中所占比例较大,基因密度非常高(非编码—调控序列)(7)结构基因多为单拷贝,rRNA基因为多拷贝;[(8)有编码同工酶的同基因(isogene)(9)转座现象:插入序列和转座子等(10)具有多种功能识别区域(往往具有特殊的序列,并且含有反向重复序列。

分子生物学期末总复习

分子生物学期末总复习

分子生物学-期末总复习极性突变, 极性效应:在同一个操纵子中,一个结构基因发生突变后,它除了影响该基因本身产物的表达外,还(在转录或翻译水平)影响其后结构基因的表达,并且具有极性梯度的特征。

操纵子:转录的功能单位。

很多功能上相关的基因前后相连成串,由一个共同的控制区进行转录的控制,包括结构基因以及调节基因的整个DNA序列。

主要见于原核生物的转录调控DNA 合成:需要4种dNTP、二价金属离子(Mg2+或Mn2+)Primer引物(提供3’-OH)Template 模板(Watson - Crick base-pairing)ATP的水解提供能量DNA 合成方向:从引物3’-OH延伸,5 ’到3’方向合成产物DNA的极性与模板单链相反DNA聚合酶(DNA-dependent DNA polymerase)催化端粒酶反转录酶端粒酶以自身RNA为模板延长染色体突出的3’端端粒酶是蛋白质和RNA的复合物参与DNA复制的酶:拓扑异构酶:拓扑异构酶Ⅰ解除超螺旋,拓扑异构酶Ⅱ增加超螺旋解链酶:解除DNA双螺旋单链DNA结合蛋白:DNA复制过程中,在DNA分叉处与单链DNA 结合的蛋白质。

防止已解链的双链还原、退火,使复制得以进行。

引物酶:合成一小段RNA,用来引导DNA聚合酶起始DNA链的合成DNA聚合酶DNA连接酶基因表达:指基因的遗传信息通过转录和翻译传递到蛋白质和功能性RNA等基因产物的过程。

功能性RNA:rRNA、tRNA、snRNA转录:是基因表达的第一步以dsDNA中的一条单链作为转录的模板依赖DNA的RNA聚合酶催化以NTPs为底物,按A=U,C G 配对的原则,合成RNA分子,不需要引物,从头合成RNA链合成方向5’→ 3’,与非模板单链DNA的极性方向相同(模板单链DNA的极性方向为3’ → 5’。

模板链,反义链,waston链编码连,有义链,crick链不对称转录:某一基因只以一条单链DNA 为模板进行转录转录单位:从启动子(promoter)到终止子(terminator)的一段DNA 原核生物中多为多顺反子,真核生物中多为单顺反子。

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重点

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重点

友情提示:1、一般出判断题2、一般出填空3、-------- 一般出名词解释4、******** 一般出简答题5、阴影部分也是重点(一)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一级结构:指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即它的化学结构。

二级结构:指借助主链(不包括侧链)的氢键形成的具有周期性的构象。

三级结构:指1条肽链(包括主链和侧链)完整折叠而形成的构象。

四级结构:指含有多条肽链的寡聚蛋白质分子中各亚基间相互作用,形成的构象。

超二级结构和结构域是在蛋白质二级和三级结构之间的两个层次。

超二级结构:指相邻的二级结构单元,在侧链基团次级键的作用下彼此靠近而形成的规则的聚集结构。

结构域:指在1条肽链内折叠成的局部结构紧密的区域。

组成四级结构的多肽链称为蛋白质的亚基,多个亚基组成的蛋白质为寡聚蛋白质1 维持蛋白质分子构象的作用力,主要包括氢键、疏水性相互作用、范德华引力、离子键和二硫键。

2 二级结构主要包括下面几种基本类型(一) α—螺旋(二)β折叠(三)转角(四) β突起(五)卷曲(六)无序结构3 β折叠有两种类型,1种是平行式,1种是反平行式。

反平行折叠在能量上更稳定。

4 转角主要分两类:β转角和γ转角。

转角结构通常负责各种二级结构单元之间的连接作用。

5 常见的3种超二级结构单元为:αα ββ,βαβ。

6 结构域不仅仅是折叠单位和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单位,还是一个遗传单位7结构域可以分为4种类型:反平行α,平行α/β,反平行β,不规则的小结构1、多肽链的折叠过程天然蛋白质是多肽链合成后经折叠而形成的热力学上稳定的构象。

多肽链的折叠是一自发过程..人们现已提出了一些多肽链的折叠模型,大致可以分为二类。

一种模型认为多肽链的折叠是逐步进行的,先形成一种稳定的二级结构作为核心,然后二级结构的氨基酸侧链进一步发生交互作用,扩大成天然三维结构;另一种模型提出,多肽链可能由于其疏水侧链的疏水交互作用而突然自发折叠,形成一种含二级结构的紧密状态,最后调整成天然结构。

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分子生物学参考题答案1、请简述实时定量PCR的过程和基本原理。

原理:具体实时荧光定量PCR 就是通过对PCR 扩增反应中每一个循环产物荧光信号的实时检测从而实现对起始模板定量及定性的分析。

过程:1.在实时荧光定量PCR 反应中,引入了一种荧光化学物质2.随着PCR 反应的进行,PCR 反应产物不断累计,荧光信号强度也等比例增加。

3.经过一个循环,收集一个荧光强度信号4.通过荧光强度变化监测产物量的变化,从而得到一条荧光扩增曲线图。

三个阶段:荧光背景信号阶段, 荧光信号指数扩增阶段和平台期。

只有在荧光信号指数扩增阶段,PCR 产物量的对数值与起始模板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可以选择在这个阶段进行定量分析。

2、请简述蛋白质生物合成的三个主要过程。

一、氨基酸的活化:氨基酸必须在氨酰-tRNA合成酶作用下生成活化氨基酸AA-tRNA。

氨基酰tRNA的形成是一个两步反应过程1.氨基酸与ATP作用,形成氨基酰腺嘌呤核苷酸;2.氨酰基转移到tRNA的3-OH端上,形成氨酰tRNA二、肽链的起始、伸长和终止(1)翻译的起始:1.蛋白质合成的起始需要核糖体大、小亚基,起始tRNA和几十个蛋白因子的参与,2.在模板mRNA编码区5’端形成核糖体-mRNA-起始tRNA复合物3.将甲酰甲硫氨酸放入核糖体P位点。

(2)翻译的伸长:肽链的延伸有许多循环组成,每加上一个氨基酸就是一个循环,每个循环包括进位、成肽和移位。

(3)翻译的终止:1.当mRNA上终止密码出现后,没有相应的AA-tRNA与之结合2.而释放因子(RF)能识别终止密码子并结合,水解P位上多肽链和tRNA之间二硫键。

3.多肽链合成停止,肽链从核糖体中释出,mRNA、核蛋白体等分离三、新合成多肽链的折叠和加工:1.新生成的肽链大多数是没有功能的,必须经过加工修饰才能转变为有活性的蛋白质。

2.N端fMet/Met的切除、二硫键的形成、特定氨基酸的修饰(磷酸化、糖基化和甲基化)和切除新生肽链的非功能片段3、请简述酵母双杂交技术实验原理。

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资料

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资料

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资料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资料一、名词解释(8/16)1、靶标鸟枪法:用稀有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先将待测基因组降解为长度几十万个碱基对的片段;再分别进行测序;或者根据染色体上已知基因或遗传标签的位置来确定部分DNA片段的排列顺序;逐步确定各片段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

P4472、蛋白质免疫印迹:是根据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检测复杂样品中的某种蛋白的方法。

该法是在凝胶电泳和固相免疫测定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免疫生化技术。

P2393、反密码子:是位于tRNA反密码环中部、可与mRNA中的三联体密码子形成碱基配对的三个相邻碱基。

P1234、感受态细胞:用理化方法人工诱导细胞;使之处于易于吸收和容纳外源DNA分子的状态。

P1755、冈崎片段:是在DNA半不连续复制中产生的长度为1000~2000个碱基的短的DNA片段;能被连接形成一条完整的DNA 链。

P4716、基因敲除:针对一个序列已知但功能未知的基因;从DNA水平上设计实验;彻底破坏该基因的功能或消除其表达机制;从而推测该基因的生物学功能。

P4727、基因芯片:将大量DNA或cDNA探针固定于支持物表面;然后与标记的待测核酸样品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杂交信号对样品核酸进行分析。

P2288、基因组DNA文库:是某一生物体全部或部分基因的集合。

将某个生物的基因组DNA或c DNA片段与适当载体在体外重组后;转化宿主细胞;所得的菌落或噬菌体的集合即为该生物的基因文库。

P4739、克隆:把外源DNA插入具有复制能力的载体DNA中;使之得以永久保存和复制;这种过程称为克隆。

P19010、连锁图:是指基因或DNA标志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与遗传距离。

P43511、免疫共沉淀技术:当细胞在非变性条件下被裂解时;完整细胞内存在的许多蛋白质—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被保留下来。

P22112、启动子:DNA链上一段能与RNA聚合酶结合并起始mRNA 合成的序列。

P7413、RFLP:是指基因型之间限制性片段长度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由限制性酶切位点上碱基的插入、缺失、重排或点突变所引起的。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的一股单链,称为模板链 (template strand) ,也称作有
信号序列: (signal sequence) 所有靶向输送的蛋白质结
意义链或 Watson 链。
构中存在分选信号,主要为 N 末端特异氨基酸序列,可
编码链: 相对的另一股单链是编码链 (coding strand) ,
引导蛋白质转移到细胞的适当靶部位,这一序列称为信
性, DNA内切酶活性, DNA旋转酶活性,螺旋酶活性, tRNA 结合酶活性。
21. 遗传密码的特点有 连续性,简并性,摆动性,通用性 。
22. 基因表达是受调控的,可在多个层次上进行,包括
基因水平,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翻译水平,翻
译后水平的调控。
三、翻译:
脱氧核糖核酸( DNA),
超螺旋 (supercoil) , 正超螺旋( positive supercoil
(cistron) 。
的结构。
多顺反子: 原核细胞中数个结构基因常串联为一个转录
转录: (transcription)
生物体以 DNA为模板合成 RNA
单位,转录生成的 mRNA可编码几种功能相关的蛋白质,
的过程 。
பைடு நூலகம்
为多顺反子 (polycistron) 。
不对称转录: (asymmetric transcription) 在 DNA分子双
减色效应 : DNA 复性时其溶液 OD260降低的现象。
Tm:变性是在一个相当窄的温度范围内完成,在这一范围
内,紫外光吸收值达到最大值的 50%时的温度称为 DNA的
解链温度,又称融解温度 (melting temperature, Tm) 。
其大小与 G+C含量成正比。

《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总结

《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总结

《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总结》郭红双一至八、内容梗概:【细菌的基因转移四种机制】1.接合(conjugation):当细胞与细胞、或细菌通过菌毛相互接触时,质粒DNA从一个细胞(细菌)转移至另一细胞(细菌)的DNA转移。

2.转化(transformation)通过自动获取或人为地供给外源DNA,使细胞或培养的受体细胞获得新的遗传表型.3.转导(transduction):是通过噬菌体将基因从供体转移到受体细胞的过程。

4.细胞融合(cell fusion):由细胞质膜融合导致的基因转移和重组。

【感受态细胞】受体细胞经过一些特殊方法(如电击、CaCl2)处理后,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了暂时性改变,成为能允许外源DNA分子进入的状态。

【转座子(transposon)】1.概念:是在基因组中可以移动的一段DNA序列,可以转移到细胞基因组的任何位置。

2.转座作用:一个转座子由基因组的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的过程称为转座或移位,或异常重组。

3.转座特点:①能从基因组的一个位点转移到另一个位点(又称跳跃基因);②不以独立形式存在;③转座子编码自身的转座酶;④转座的频率很低;⑤转座作用可引起基因表达内容的改变甚至失活。

【插入序列(IS) 】最简单的转座子只含有与转座有关的酶基因,不含有任何宿主基因(包括抗药性基因),常被称为插入序列。

IS序列都是可以独立存在的单元,带有介导自身移动的蛋白。

【DNA的三级结构】1.一级:DNA分子中各核苷之间的连接方式和排列顺序;2.二级:DNA双螺旋结构;3.三级:DNA的超螺旋结构。

【染色体的三级结构】核小体——染色质——染色体九、RNA转录后的拼接与加工【核内不均一RNA(hnRNA)】1.概念:是mRNA转录的初始产物,平均分子长度为8-10Kb(2Kb-14Kb)左右,比mRNA的平均长度(1.8-2Kb)要大4-5倍。

hnRNA分子经裂解和拼接,只有少部分序列转变为成熟的mRNA,其余在加工过程中被降解。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题目及答案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题目及答案

①基因:原核、真核生物以及病毒的DNA和RNA分子中具有遗传效应的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和突变单位及控制性状的功能单位。

它包括编码蛋白质和RNA的结构基因以及具有调节控制作用的调控基因。

②基因组:含有一个生物体生存、发育、活动和繁殖所需要的全部遗传信息的整套核酸。

即单倍体细胞中的全部基因为一个基因组。

③C值:真核生物单倍体基因组所包含的全部DNA含量称为该生物的C 值。

用皮克表示(1pg=10-12g, 属于质量单位)④C值矛盾(C值悖理):C值矛盾指真核生物中DNA含量的反常现象。

即DNA含量与进化复杂性不呈线性关系,表现为:●C值不随着生物的进化程度和复杂性而增加。

●关系密切的生物C值相差很大。

●真核生物DNA的量远大于编码蛋白等物质所需的量。

⑤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结合和启动转录的一段DNA序列,它含有RNApol特异结合和转录起始所需的保守位点,但启动子本身不被转录。

原核启动子分两类:RNApol能直接识别并结合的核心启动子;启动子上游部位,即UP元件,是在RNApol作用时需要的辅因子及其结合的位点。

原核启动子结构有4个保守特征:即转录起始点、-10区、-35区以及-10区和-35区之间的间隔序列-10区(-10box),是DNA解旋酶的重要部位,突变导致解链速率降低。

-35区(Sextama box),是σ因子识别的重要部位,突变降低了RNA聚合酶的结合速率。

⑥复制叉:在复制起点,已解链形成的单链模板与未解链的双链DNA之间形成的“Y字形”连接区域,称为复制叉。

它是和复制有关的酶和蛋白质组装成复合物和新链合成的部位。

⑦复制眼:原核生物的染色体和质粒都是环状双链分子,复制从Oric(复制起点)开始以顺时针和逆时针双向进行,DNA在复制叉处两条链解开,各自合成其互补链,中间产物形成θ形结构,在电镜下可看到形如眼的结构,即复制眼。

⑧半保留复制:DNA复制时,以亲代DNA的每一条链作为模板,合成完全相同的两个双链子代DNA,产生的每个子代双链DNA中都含有一条亲代DNA链和一条新合成的互补链,这就是半保留复制。

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

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

染色体与DNA1.C值:最大C值:一种生物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

最小C值:编码基因信息的DNA总量.2.C值矛盾:生物的C值(或基因组的大小)并不与生物复杂程度相关的现象。

3.卫星DNA:高度重复的DNA序列,A、T含量较高,不编码基因,无选择压力,高度特异性4.重叠基因:同一段DNA能携带两种不同的蛋白质信息.如ΦX174,SV40病毒,G4噬菌体的DNA中.重叠的方式:1、大基因之内包含小基因2、前后基因产生首尾重叠3、三个基因的三重重叠。

重叠的种类:反向重叠基因、同向重叠基因、异向位重叠基因、同向位重叠基因重叠基因的生物学意义:1)原核生物进化的经济原则(较小的C值编码较多的基因信息)2) 遗传信息量的估算增加3)提高蛋白质的疏水性,以增加生物体自然选择的适应性4)丰富和发展了基因的概念5.Tm值:OD增加值的中点温度Tm = 69.3 + 0。

41 × GC%影响Tm值的因素:1.在A,T,C, G 随机分布的情况下,Tm与GC%成正比关系,GC%含量相同的情况下,AT形成变性核心(分布相对集中),变性加快,Tm 值小2、碱基排列对Tm值具有明显影响3、片段长短对Tm值的影响4、变性液如尿素,酰胺,甲醛等对Tm值的影响5、盐浓度的影响6、极端pH条件的影响6.复制子(Replicon):DNA复制从起点开始双向进行直到终点为止,每一个这样的DNA单位称为复制子或复制单元。

7.复制叉(replication fork):正在进行复制的双链DNA分子所形成的Y形区域。

8.冈崎片段:刚开始合成的片段都是小片段,以后在连接成长片段,短片段称冈崎片段。

9.前导链:以复制叉移动的方向为基准,—条模板链是3′—5′,以此为模板而进行的新生DNA链的合成沿5′-3′方向连续进行,这条链称为前导链(leading strand)。

10.后随链:以复制叉移动的方向为基准,-条模板链的方向为5′—3′,以此为模板的DNA合成也是沿5′一3′方向进行,但与复制叉前进的方向相反,而且是分段、不连续合成的,这条链称为后随链(laggingstrand).11.klenow酶:E。

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

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

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型:名词解释(英文)、选择、判断、简答、设计性问答(最后一节)第六章DNA和RNA结构1、DNA构建模块(DNA building blocks):碱基(Base)、核苷酸(Nucleoside)。

核苷酸是DNA基本的构建模块。

2、DNA的全称:脱氧核糖核酸3、DNA的4种碱基:嘌呤(Purines):Adenine (A)、Guanine (G)嘧啶(Pyrimidine):Cytosine (C)、Thymine (T)碱基具有形成异构体的能力是DNA合成时出错的普遍来源。

DNA的结构特点:一条DNA分子是由2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相互旋转形成的双螺旋结构。

以磷酸二酯键为基础构成规则的不断重复的糖磷酸骨架组成的多核苷酸链。

双螺旋的两条链具有互补的序列,方向相反。

决定DNA双链稳定性的因素:①氢键贡献于双螺旋的热动力学稳定性;②双螺旋堆积时碱基间的相互作用(π-π共轭)对双螺旋的稳定性起重要作用。

6、DNA双螺旋有大沟和小沟(Minor and Major grooves),这是由碱基对的空间几何结构所决定的。

大沟(Major groove)富含丰富的化学信息。

7、双螺旋的多重构象:A型(RNA双螺旋与其类似,右手螺旋)B型(最接近生理状态,右手螺旋)Z型(左手螺旋)8、变性(Denaturation):当DNA溶液温度高于生理温度(接近100℃)或者pH较高时,互补的两条链就会分开,这一过程称为变性。

杂交(Hybridization):两条不同来源的单链DNA或R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形成双链杂交分子的过程。

复性(Annealing/renature):当变性的DNA热溶液缓慢降温,DNA的互补链又可重新聚合,形成规则双螺旋,称为复性。

熔点(Tm (melting point)):吸收值增加到最大值一半时的温度。

9、DNA超螺旋结构的解除是靠拓扑异构酶实现的。

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复习题一、判断题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差别之一是前者无染色体结构,后者有染色体结构。

(√)2、基因组是指某一种生物所具有的全部基因的总称。

(×)3、真核生物基因的大小通常是外显子的数目和长度决定的。

(×)4、在所有的真核生物中,内含子的长度和序列是高度保守的。

(×)5、酵母的基因普遍要比人的基因小,因此,酵母基因组编码的蛋白质普遍要比人基因组编码的蛋白质要小。

(×)6、在自由的四种核苷酸混合溶液中,任何碱基之间都可以形成氢键而发生配对。

×7、PCR只能扩增双链DNA,不能扩增单链DNA。

(×)8、富含GC的DNA双螺旋比富含AT的DNA双螺旋稳定的主要原因是GC碱基对比AT碱基对多一个氢键。

(√)9、用氯化铯梯度超离心纯化质粒DNA时,蛋白质在离心管的最上部,RNA悬浮在中间,而DNA沉在底部。

(×)10、mRNA的剪接总是产生套索结构。

(×)11、冈崎片段只由DNA组成。

(×)12、端粒酶带有自己的DNA模板。

(×)13、细胞内的DNA复制既需要DNA聚合酶,也需要RNA聚合酶。

(×)14、同源重组和位点特异性重组都形成Holliday中间体结构。

(√)15、与tRNA相连的氨基酸本身在决定何种氨基酸参入到正在延伸的肽链上不起任何作用。

(√)16、转座重组既可以导致基因的失活,也可以导致基因的激活。

(√)17、只有用相同的限制性酶获得的DNA片段末端才能用DNA连接酶连接起来。

×18、在一个基因的编码区内发生的核苷酸的插入或缺失总是导致移码突变。

×19、PCR和末端终止法测序都需要RNA引物。

(×)20、只有用相同的限制性酶获得的DNA片段末端才能用DNA连接酶连接起来。

×21、管家基因在细胞里始终表达,因此没有也不需要对其表达进行调控。

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重点

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重点

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重点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从而阐明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

对于这门课程的期末考试,以下是一些重点内容,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

一、DNA 的结构与功能1、 DNA 的化学组成了解脱氧核苷酸的结构,包括碱基(腺嘌呤 A、胸腺嘧啶 T、鸟嘌呤 G、胞嘧啶 C)、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

掌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 与 T 配对,G 与 C 配对)。

2、 DNA 的二级结构熟悉 DNA 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如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围绕同一中心轴相互缠绕;碱基位于双螺旋内侧,磷酸和脱氧核糖在外侧构成骨架;碱基平面与纵轴垂直,糖环平面与纵轴平行等。

3、 DNA 的高级结构理解超螺旋、核小体等概念。

知道真核生物 DNA 与组蛋白结合形成核小体,进而折叠压缩形成染色质的过程。

4、 DNA 的功能明确DNA 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实现基因的表达。

二、基因与基因组1、基因的概念掌握基因的经典概念和现代概念。

经典概念认为基因是决定遗传性状的功能单位、突变单位和交换单位;现代概念认为基因是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 RNA 分子所必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2、基因组了解不同生物基因组的大小和特点。

比如原核生物基因组较小,结构简单,通常为环状 DNA;真核生物基因组较大,结构复杂,包含大量的重复序列和非编码序列。

3、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包括基因不连续性(内含子和外显子)、大量重复序列、存在多基因家族和假基因等。

三、DNA 复制1、复制的基本特征清楚半保留复制、半不连续复制和双向复制的概念。

2、复制的酶学掌握参与 DNA 复制的酶和蛋白质,如解旋酶、拓扑异构酶、引物酶、DNA 聚合酶、连接酶等的作用。

3、复制的过程熟悉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DNA 复制的起始、延伸和终止过程,了解两者的异同点。

四、转录1、转录的基本过程包括转录的起始、延伸和终止。

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分子生物学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1)Ori :原核生物基因质粒的复制起始位点,是四个高度保守的19bp组成的正向重复序列,只有ori能被宿主细胞复制蛋白质识别的质粒才能在该种细胞中复制。

ARS:自主复制序列,是真核生物DNA复制的起点,包括数个复制起始必须的保守区.不同的ARS序列的共同特征是一个被称为A区的11bp的保守序列。

(2)Promoter:启动子,与基因表达启动有关的顺式作用元件,是结构基因的重要成分,它是位于转录起始位点5’端上游区大约100~200bp以内的具有独立功能的DNA序列,能活化RNA 聚合酶,使之与模板DNA准确地相结合并具有转录起始的特异性。

(3)ρ—independent termination不依赖ρ因子的终止,指在不依赖ρ因子的终止反应中,没有任何其他因子的参与,核心酶也能在某些位点终止转录.(强终止子)(4)SD sequence:SD序列(核糖体小亚基识别位点),存在于原核生物起始密码AUG上游7~12个核苷酸处的一种4~7个核苷酸的保守片段,它与16SrRNA3’端反向互补,所以可以将mRNA的AUG起始密码子置于核糖体的适当位置以便起始翻译作用.Kozak sequence:存在于真核生物mRNA的一段序列,核糖体能够识别mRNA 上的这段序列,并把它作为翻译起始位点.(5)Operator:操纵基因,与一个或者一组结构基因相邻近,并且能够与一些特异的阻遏蛋白相互作用,从而控制邻近的结构基因表达的基因。

Operon:操纵子,是指原核生物中由一个或多个相关基因以及转录翻译调控元件组成的基因表达单元。

包括操纵基因、结构基因、启动基因。

(6)Enhancer:增强子,能强化转录起始的序列的为增强子或强化子Silencer:沉默子,可降低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的一段DNA顺式元件.与增强子作用相反。

(7)cis-acting element :顺式作用元件,存在于基因旁侧序列中能影响基因表达的序列,包括启动子、增强子、调控序列和可诱导元件,本身不编码任何蛋白质,仅仅提供一个作用位点,与反式作用因子相互作用参与基因表达调控.trans—acting factor:反式作用因子,是指直接或间接地识别或结合在各类顺式作用元件核心序列上参与调控靶基因转录效率的蛋白质。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

第一讲染色体与DNA一染色体(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1 DNA作为遗传物质的优点:储存遗传信息量大;碱基互补,双螺旋结构使遗传稳定;核糖2′-OH脱氢使在水中稳定性大于RNA;可以突变以进化,方便修复以稳定遗传2 真核细胞染色体特点:①分子结构相对稳定;②能够自我复制,使亲子代之间保持连续性;③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整个生命过程;④能够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3 染色体蛋白主要分为组蛋白和非组蛋白两类。

真核细胞的染色体中,DNA与组蛋白的质量比约为1:14 组蛋白是染色体的结构蛋白,分为H1、H2A、H2B、H3及H4五种,与DNA共同组成核小体。

组蛋白含有大量的赖氨酸和精氨酸,其中H3、H4富含精氨酸,H1富含赖氨酸。

H2A、H2B介于两者之间。

5 组蛋白具有如下特性:①进化上的极端保守性(不同种生物组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十分相似)②无组织特异性(只有鸟类、鱼类及两栖类红细胞染色体不含H1而带有H5)③肽链上氨基酸分布的不对称性(碱性氨基酸集中分布在N端的半条链上,而大部分疏水基团都分布在C端。

碱性的半条链易与DNA的负电荷区结合,而另外半条链与其他组蛋白、非组蛋白结合)④存在较普遍的修饰作用(如甲基化、乙基化、磷酸化及ADP核糖基化等。

修饰作用只发生在细胞周期的特定时间和组蛋白的特定位点上)二 DNA1 真核细胞基因组的最大特点是它含有大量的重复序列2 C值反常现象:①所谓C值,通常是指一种生物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②同类生物不同种属之间DNA总量变化很大。

从编码每类生物所需的DNA量的最低值看,生物细胞中的C值具有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逐渐增加的趋势。

3 真核细胞DNA序列可被分为3类:①不重复序列(它占DNA总量的10%~80%。

不重复序列长约750~2 000bp,相当于一个结构基因的长度)②中度重复序列(各种rRNA、tRNA以及某些结构基因如组蛋白基因等都属于这一类)③高度重复序列—卫星DNA(只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占基因组的10%~60%,由6~100个碱基组成)三染色体与核小体1 染色质DNA的Tm值比自由DNA高,说明在染色质中DNA极可能与蛋白质分子相互作用2 在染色质状态下,由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催化的DNA复制和转录活性大大低于在自由DNA 中的反应3 DNA片段均为200bp基本单位的倍数,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由~200 bpDNA和组蛋白八聚体(由H2A、H2B、H3、H4各两个分子生成)组成四级压缩:第一级(DNA+组蛋白→核小体)第二级(核小体→螺线管)第三级(螺线体→超螺旋)第四级(超螺线体→染色体)4 原核生物基因组原核生物的基因组很小,大多只有一条染色体,且DNA含量少主要是单拷贝基因整个染色体DNA几乎全部由功能基因与调控序列所组成;几乎每个基因序列都与它所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呈线性对应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基因概念的演变与发展一.名词解释1.顺反子:即基因,是一个具有遗传功能的单位,一个顺反子决定了一条多肽链。

2.突变子:在一个顺反子中有若干个突变单位最小的突变单位叫做突变子。

3.全同等位基因:在同一基因座位中,同一突变位点向不同方向发生突变所形成的等位基因。

4.非全同等位基因:在同一基因座位中,不同突变位点发生突变所形成的等位基因。

5.减色效应:双螺旋结构,即3’,5’-磷酸二酯键的形成都会由于碱基的相互遮挡而减弱碱基对紫外线的吸收,这种效应叫减色效应。

6.增色效应:核酸变形后,对紫外光的吸收增加。

7.变性:核酸分子中的氢键断裂,双螺旋被解开,变成无规卷曲的线团的过程。

8.复性:变性DNA两条单链的碱基重新配对,形成双螺旋结构。

9.熔解温度Tm:指第DNA分子变性S曲线中,消光值A260达到最大值一半的温度。

10.C值矛盾:C值(DNA总量,或基因组大小)与生物结构或组成的复杂性(或遗传复杂性)并非线性相关的现象称为C值矛盾。

11.C值:单倍体基因组的DNA总量。

12.c 值:编码结构基因的DNA 总量。

13.基因组:一特定生物的整套单倍体遗传物质的总和,基因组的大小用全部DNA 的碱基对总数表示。

14.基因重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共用一段DNA序列。

15.反向重叠基因:编码在同一DNA区段不同极性单链上的重叠基因,它们的转录方向相反。

16.同向重叠基因:编码在同一DNA区段同一极性单链上的重叠基因,它们的转录方向相同。

17.间隔基因|断裂基因:由若干个外显子(即断裂基因中编码的序列)和内含子(即断裂基因中不编码的序列)相间隔排列成的间隔基因。

18.外显子即断裂基因中编码的序列19.内含子即断裂基因中不编码的序列20.跳跃基因|转座子:是指存在于染色体DNA上可以自主复制和位移的一段DNA序列。

21.DNA的一级结构:DNA中各种脱氧核苷酸的数量、连接方式和排列顺序。

22.DNA双螺旋结构的多态性:细胞处于不同的生理状态下,DNA双螺旋结构参数存在差异的现象。

23.假基因:是指具有与功能基因相似的序列,但不能翻译有功能蛋白质的无功能基因。

24.复制叉:正在进行复制的双链DNA分子形成一个分叉,呈Y字型结构。

25.复制子:从复制起点到复制终点的DNA区段称为一个复制子。

26.半保留复制:DNA复制过程中亲代DNA的双链分子彼此分离,作为模板,按照碱基配对原则,合成两条新生子链,其中一条来自亲代DNA,把这种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

27.DNA的半不连续复制:由于DNA聚合酶只能以5’-3’方向聚合子代DNA链,即模板DNA链只能以5’-3’。

28.前导链:朝向复制叉方向。

29.后随链:背向复制叉的,复制叉的延伸与新生DNA单链的延伸是背道而驰的30.岗崎片段:由于亲代DNA双链在复制时是逐步解开的,因此,滞后链的合成也是一段一段的。

DNA在复制时,由滞后链所形成的一些子代DNA短链称为冈崎片段31.RNA剪接:将前体RNA中由内含子转录的序列去除,并把由外显子转录的RNA序列连接起来的过程简答题DNA双螺旋结构的特征;(1).天然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多聚脱氧核苷酸双链以中心为轴,向右盘旋形成直径2.0nm的螺旋体,一条走向5‘-3’,另一条3’-5’,螺旋形成大沟和小沟。

(2)主链骨架位于外侧,碱基位于内侧,两条单链之间以氢键链接,碱基按A=T、G=C配对形成碱基平面。

(3).螺旋直径2nm相邻碱基平面的垂直距离0.34nm,螺旋转角是36度,任一条链饶轴一圈有10个碱基,间距为3.4nm.(4).稳定双螺旋的主要作用力;碱基堆积力和氢键真核生物染色体基因组的特点与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真核生物染色体基因组特点⑴真核基因组大,具有多个复制起始点,转录产物为单顺反子。

⑵一个基因组包含若干个染色体,一般均为线状DNA。

⑶染色体DNA和蛋白质稳定地结合。

⑷有大量重复序列,将单拷贝基因分开。

⑸有比例很大的非编码序列,如内含子。

⑹功能上密切相关的基因的集中程度不如原核生物。

不以操纵子形式组织。

⑺有断裂基因,真核生物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几乎全是分割的。

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⑴基因组小,一般具有单一DNA复制起始点(origin) 。

⑵单个染色体,一般呈环状,形成拟核。

⑶染色体DNA不和蛋白质固定地结合(与真核相比)。

⑷重复序列少。

⑸很少有不编码序列。

⑹功能相关的基因构成操纵子,或高度集中,并且常转录成多基因的mRNA。

⑺有重叠基因,重叠操纵子。

真核生物DNA复制的特点(与原核生物的区别)(1)复制子相对较小,复制速度较慢。

复制叉移动的速度远低于原核细胞。

(2)多个复制子,多个复制起点,通过复制叉的相遇而终止。

(3)真核生物冈崎片段较短(4)多复制子复制的非一致性。

每个复制子在全部复制完之前起点不再重新开始复制,所以不同复制子发动复制的先后时序有较大差别。

(5)需要端聚酶解决染色体DNA末端复制问题。

填空题1.在同一基因座位中,同一突变位点向不同方向发生突变所形成的等位基因叫做全同等位基因;在同一基因座位中,不同突变位点发生突变所形成的等位基因叫做非全同等位基因。

2.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它是由核苷和磷酸组成,分为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核苷由碱基和五碳糖组成。

3.DNA存在于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RNA存在于细胞质中。

4.染色体的基本单位是核小体,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脱氧核糖、核酸、和5种组蛋白。

5.先导链需要引发酶。

6.DNA主链是由3’,5’-磷酸二酯键连接。

7.核酸的合成前体是dNTP(脱氧三磷酸核苷酸)。

8.5’磷酸-左侧;3’羟基-右侧。

9.DNA的双螺旋结构主要指的是B型双螺旋结构。

(B-DNA是反平行双链右手螺旋)10.DNA的三级结构,超螺旋结构。

11.DNA的吸收的最大的值是260nm.可用来鉴定核酸含量和纯度。

12.蛋白质的额最高吸收值为280nm.13.变性的本质是氢键断裂,变性过程一级结构不发生改变,二级结构发生改变14.变性过程发生增色效应,复性过程发生减色效应。

15.GC含量越高,Tm值越高;链长越长,Tm值越高。

16.操纵子主要存在原核生物中,断裂基因主要存在真核生物中。

17.真核生物中绝大部分的基因是:tRNA、rRNA、mtRNA;并不是所有真核生物的基因是断裂基因。

18.依据基因产物可以把基因分为结构基因、调节基因、无翻译产物基因、即不转录基因。

19.随着生物的进化,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越复杂,其C值就越大20.真核生物的基因组比原核生物的基因组大。

21.真核生物的重复序列比原核生物的重复序列多。

22.真核生物染色体基因组的编码序列很少,原核生物的编码序列很多。

23.重叠的种类:反向重叠,同向重叠。

24.编码基因、功能基因、结构基因属于:单拷贝序列。

25.人和小鼠的珠蛋白基因属于:轻度重复序列。

26.rRNA、tRNA、Alu序列,转座子,组蛋白的基因属于:中度重复序列。

27.卫星DNA、小卫星DNA、微卫星DNA属于:高度重复序列。

28.不同生物基因组中单拷贝序列所占的比例不同;原核生物中主要是单拷贝序列,人类基因组中的单拷贝序列小于50%,29.两栖类和植物基因组中C值的增加并非是单拷贝序列的增加,而是重复序列DNA比例的增加。

30.单拷贝序列的重复度小,复性动力学的复杂性越大,Cot(1/2)值越大,复性速度越慢。

31.高度重复序列的重复度大,复性动力学的副镇长性越小,Cot(1/2)值越小,复性速度越快。

32.反向重叠基因在原核生物基因组和真核生物线粒体基因组中常见。

33.同向重叠基因主要存在于原核生物的基因组内。

34.真核生物中中转座子分为剪贴式转座因子和反转录转座子35.原核生物中的转座子有插入序列、转座噬菌体、转座子Tn(包括复合型转座子和TnA类)36.真核生物中的转座子基因,必须中间体RNA参与的。

37.SSB的中文名单链结合蛋白,它的功能是与解开的单链结合,使之保持单链状态。

38.DNA复制的基本条件核苷酸单体、dNTP、遗传信息的指导、模板DNA、酶与蛋白因子39.与DNA复制过程中有关的酶与蛋白因子:DNA聚合酶、解螺旋酶、引物酶、拓扑异构酶、连接酶、单链结合蛋白40.引物合成酶:以ATP、GTP、CTP、和UTP为底物合成一小段的RNA作为DNA复制的引物。

41.DNA聚合酶:以3’-5’方向的DNA单链为模板,以3’-OH末端的RNA为引物,以DNTP为底物,催化合成5’-3’的DNA新链。

42.DNA连接酶:专门连接双链DNA单链上的缺口,能将3’-OH末端和相邻核苷酸5’-P形成3’,5’-磷酸二酯键,把两条单链连接起来43.DNA聚合酶II;添加NTP,3’-5’外切的活性44.DNA聚合酶III:添加NTP。

45.DNA复制的基本条件核苷酸单体、dNTP、遗传信息的指导、模板DNA、酶与蛋白因子46.θ模式是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主要复制模式。

47.原核生物复制的3中主要模式:D环模式、滚环模式、θ模式一、填空题1、tRNA的二级结构呈()型,三级结构呈()型。

2、DNA变性后,紫外吸收()。

3、操纵子主要在( )生物中存在,断裂基因主要在( )生物中存在。

4、值(),真核生物的基因组DNA 根据复性动力学特性进行分类,高度重复序列的复杂性(),C0t(1/2)复性速度()。

5、基因组是生物体()的总和。

7、高度重复序列根据重复单位的数目及结构特点可分为()、()、()。

8、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基因编码区域内部有大量不编码序列,即(),这种不连续的基因称()。

9、反转录转座子的转座属于()型转座,需要通过()为介导进行复制,然后整合到基因组的()位点(),每转座一次()一个拷贝数。

10、假基因包括()和()两种类型。

11、原核生物中的转座因子类型主要有()()();真核生物中的转座因子类型主要有()()。

二、判断题1、假基因虽然结构不同于一般基因,但也能够表达蛋白质。

2、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基因组都含有大量重复序列,基因都具有内含子。

3、微卫星在物种个体间具有高度保守性,是目前最有用的遗传标记。

4、DNA的三级结构呈倒L 型。

5、原核生物的mRNA是单顺反子。

6、重叠基因是不同基因共用一段相同的DNA序列。

7、生物体基因组DNA的含量总是与其进化程度呈线性相关性。

8、TnA家族和复合型转座子都具有IS序列三,选择题1、DNA变性是指( )。

A互补碱基间氢键断裂B分子中磷酸二酯键断裂 C双螺旋解开 D多核苷酸链解聚E 碱基丢失2、下列哪个不属于C值矛盾()。

AC值不随生物进化程度和复杂性而增加B关系密切的生物C值有时相差甚大C真核生物基因组比原核生物基因组大D真核生物DNA的量远大于编码蛋白质等物质所需的量E Φx174 病毒的c>C3、指导合成蛋白质的结构基因大多数是( )A单拷贝顺序B中度重复顺序 C高度重复顺序D回文顺序E以上都正确3、真核生物基因组中不含下列哪一项(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