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治疗学》复习提纲.doc

合集下载

推拿治疗学期末重点

推拿治疗学期末重点

1.推拿治疗的基本原理:调整脏腑,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理筋整复。

【1】2.理筋复位:筋伤是最常见的损伤,分为一般损伤、撕裂伤、滑脱、嵌顿。

3.整复错位:改变病理组织位置、调整关节、纠正错位。

4.推拿的治疗原则: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四因制宜。

5.浮髌试验:患者取仰卧位,下肢伸直,股四头肌处于松弛状态,检查者一手压在髌上囊部,向下挤压使积液局限于关节腔。

然后另一手拇、中指固定髌骨内、外缘,示指按压髌骨,若感髌骨有漂浮感,重压时下沉,松指时浮起,说明关节腔内有积液,为浮髌试验阳性。

6.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梨状肌综合征的鉴别要点?二者鉴别要点:前者有腰痛、下肢疼痛麻木,后者有臀部和下肢疼痛麻木,属于根性神经痛和干性神经痛;前者腰部压痛、叩击痛伴下肢疼痛麻木,后者局部肿胀压痛或伴下肢痛;前者有肌力感觉反射减弱等神经症状,后者很少出现;CT或MRI影像学检查,前者有突出征象,后者没有。

7.对神经系统的作用:①通过反射传导调节中枢神经②调节周围神经兴奋性③对神经递质的调节作用,内啡肽↑5羟色胺↓乙酰胆碱↑儿茶酚胺↓④修复损伤的神经组织。

对运动系统(软组织损伤):改善肌肉营养代谢、促进组织修复、分离松解粘连、纠正错位、改变突出物位置、解除肌肉痉挛、促进炎症介质分解稀释、促进水肿血肿吸收。

对脊柱相关系统:(正骨推拿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治疗颈源性心律失常、颈源性高血压、~头痛。

机制:调整脊柱解剖结构、改变筋膜应力集中点、解除或缓解相关神经功能、促使机体恢复自我调节功能。

对皮肤:①提高局部皮肤温度,改善皮肤组织新陈代谢②调节皮肤触压感受器,上传中枢反作用于各器官组织。

对循环作用:扩张血管,增强血液和淋巴循环,改善心肌供氧,强化心脏功能,调节人体体温、脉搏、血压等。

对消化系统:①调节肠胃蠕动②调整肠胃分泌吸收功能③促进胆汁排泄。

8.推拿治疗的禁忌症:1.急性传染病,如呼吸道、肠道以及结核等。

2.皮肤有破损,如烫烧伤感染。

推拿治疗学复习整理.doc

推拿治疗学复习整理.doc

推拿治疗学复习整理1、最早记载中国脊柱推拿的古籍:春秋战国时期的《引书》最早记载膏摩的古籍:《金贵耍略》最早的推拿专著:《黄帝岐伯按摩》首次提出按摩的古籍:《素问》最早记载推拿的古籍《五十二病方》(推拿治疗小儿疾病)2、隋唐时期的推拿学术发展特点:一、推拿已成为骨伤科疾病的普遍治疗方法,对于软组织伤和骨折、脱位均有一定疗效二、推拿适应证广泛,除了骨伤科,还渗透到内外儿诸科三、广泛应用于防病养生四、膏摩盛行五、对外交流比较活跃3、金代医家张从正将按摩与针灸等归入“汗法”4、清代《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手法总论”篇全面总结了正骨手法,强调辨证施治选择手法“一旦临症,机触于外, 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

或拽之离而符合,或推之就而复位,或止其斜,或完其阙,则骨之截断、碎断、斜断,筋之驰纵、卷挛、翻转、离合,虽在肉里,以手扪Z,自悉其情。

”提出手法耍求:法Z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

告诫:手法亦不可乱施。

5、推拿治疗学专业技能的学习方法是:一、学习中西医基础理论,熟知人体解剖结构、运动生理、神经节段和十四经的循行以及常用穴的位置和作用二、专业技能学习方面,先临摹技能动作仔细体会其中耍领,再结合练习手法和功法。

即“初与师合“手法练习达到身体协调一致,用力自然、持久,动作灵活、连贯后开始人体操作训练,体会手下的力量变化,提高手感,逐步做到根据手下肌肉的反应而及时调整施力的大小。

最后根据自我身体条件和力量的大小不同形成独具特点的操作方法。

“终与师离”6、经络学说在推拿临床屮的应用:一、将疾病在个经脉所经过部位的表现作为诊断和辨证施治的依据,推拿临床特别重视某些点上的异常反应,如压痛、结节、条索状等病理反应二、根据某经或某脏腑的病变,选取相关经脉和月俞穴,运用推拿手法进行治疗三、根据疾病所出现的症状,结合经络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辨证归经的依据,在相应的经络上进行推拿施治。

如额、面颊、牙齿、喉咙等部位是阳明经循行所过之处,因此前额头痛、风火牙痛、咽炎等疾病都可作阳明经病变进行施治。

针五推拿治疗学(网络版)

针五推拿治疗学(网络版)

1.最早记载中国脊柱推拿和膏摩的古籍;最早的推拿按摩专著;隋唐时期的推拿学术发展特点;将推拿列入“汗法”的医家;《医宗金鉴》中关于推拿的记载。

2.如何理解推拿治疗作用中的“理筋整复、滑利关节”和“舒筋通络、缓急止痛”?3.推拿的治疗原则和治疗八法是什么?如何理解推拿治疗原则中的“因人制宜”?如何理解消法和通法?4.推拿补泻方法的原则是什么?推拿的特点和注意事项是什么(简答,56-58页)?5.颈椎、腰椎的正常活动范围是多少?颈部触诊主要包括了哪些内容?6.椎间孔挤压试验、分离试验、屈腕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4”字试验、挺腹试验、床边试验、Mill氏试验、握拳试验、腕抗阻力试验、疼痛弧试验、浮髌试验、抽屉试验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是什么?7.落枕的病损肌肉有哪些?简述落枕的操作方法?8.颈椎病的概念、分型及各型主要临床表现、X线征和操作步骤是什么?9.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体征、治疗原理、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功能锻炼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于L4~L5、L5~S1?10.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概念和解剖生理是什么?11.腕管的解剖生理、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是什么?12.慢性腰肌劳损的发病原因、X线征和功能锻炼方法是什么?13.简述网球肘、腰椎退行性脊柱炎和急性腰肌扭伤治疗方法。

14.梨状肌综合征的解剖位置,梨状肌与坐骨神经的位置关系。

15.肩周炎的中医名称、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治疗方法和功能锻炼方法是什么?16.退行性膝关节炎的X线检查和操作方法是什么?17.感冒的基本治疗方法是什么?18.不寐、胃脘痛和痛经的基本治疗方法是什么?肝阳上亢型头痛的辨证推拿治疗方法是什么?19.踝关节扭伤好发部位和体位、急慢性期的治疗处理方法是什么?20.中风后遗症的基本操作步骤是什么?2013针五《推拿治疗学》复习整理1.最早记载中国脊柱推拿和膏摩的古籍;最早记载中国脊柱推拿的古籍:《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最早记载膏摩的古籍:《金贵要略》2.最早的推拿按摩专著;隋唐时期的推拿学术发展特点;将推拿列入“汗法”的医家;《医宗金鉴》中关于推拿的记载。

10特教推拿学复习提纲

10特教推拿学复习提纲

《推拿学》复习提纲
考试题型:
单选题:30题,共45分;是非题:10题,共10分;名词解释:4题,共12分;简答题:3题,共33分。

名词解释:
手法治疗、功法训练、经络、腧穴、经穴、推拿手法、一指禅推法、捏法、推法、搓法、擦法、拿法
问答题:
1、简述推拿的作用原理?
2、简述推拿的治疗原则?
3、简述经络系统的组成?
4、简述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
5、简述十二经脉的交接流注顺序?
6、举例说明腧穴的治疗作用?
7、推拿手法操作过重、过强导致病人发生晕厥,应如何处理?
8、如何预防推拿治疗中晕厥的发生?
9、如何预防推拿治疗导致瘀斑?。

推拿复习提纲(成人部分参考答案)更新

推拿复习提纲(成人部分参考答案)更新

1、决定推拿治疗作用的两个因素是什么?如何理解?P17~18一是手法作用的性质和量,二是被刺激部位或穴位的特异性。

手法的性质,指不同的手法性质不同,有温热性质的手法,有寒凉性质的手法。

如小儿手法的退三关,性属热;退六腑,性属寒等。

手法的作用量,则包括作用力的大小、作用部位的深浅、作用时间的长短、手法频率的快慢等。

作用部位和穴位的特异性,则是要根据疾病的性质状况,选择相应的部位和穴位。

如诊疗网球肘,要取肱骨外上髁的局部和前臂伸肌群;而穴位的选择则要依据辩证选穴,如运用五输穴,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选穴原则等。

在同一部位或穴位用不同性质和量的手法,作用不同;用同一性质和量的手法在不同部位和穴位操作,作用也不同;二者必须有机地结合运用,才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2、推拿的八个基本治法是什么?如何理解散法?P18、P20温、通、补、泻、汗、和、散、清散法,即消散、疏散的方法。

推拿的散法很有独到之处,其主要作用是“摩而散之,消而化之,”使结聚疏通,临床中对于气滞、血瘀、积聚均可运用散法。

推拿所用的散法一般以摆动类及摩擦类手法为主,手法要求轻快柔和。

如饮食过度,脾失健运所致的胸腹胀满、痞闷,可用摩擦类手法散之。

《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

”气郁胀满则施以轻柔的一指禅推、摩法散之;肝气郁滞所致的胁肋疼痛,常以抹双肋的方法散之;有形的凝滞积聚,可用一指禅推、摩、揉、搓等手法散之,频率由缓慢而转快,可达消结散瘀的作用。

诸如脏腑之结聚、气血之瘀滞、痰食之积滞,运用散法可达气血之疏通、结聚之消散的目的。

3.推拿疗法的性质(概念)是什么?在治疗过程中的一般注意事项是什么?P58~60【推拿疗法的性质】推拿疗法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或借助一定的器具,刺激患者体表的经络、穴位或特定的部位,加以特定的肢体活动,从而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法。

【治疗过程中的一般注意事项】1.推拿医师应经过正规的培训,不仅要有熟练的推拿手法技能,还要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经络腧穴,西医的解剖、生理、病理学等。

最新《推拿学》复习要点资料

最新《推拿学》复习要点资料

《推拿学》复习要点【小儿特定腧穴】1、坎宫【定位】自眉头起沿眉向眉梢一横线(推坎宫30-50次)【作用】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应用】外感发热、头痛2、天门(攒竹)【定位】两眉连线中点至前发际一直线(开天门,推攒竹30-50次)【作用】发汗解表,镇静安神,开窍醒脑【应用】风寒感冒、头痛、无汗、发热等3、耳后高骨【定位】耳后入发际高骨下凹陷中(揉耳后高骨,30-50次)【作用】疏风解表,安神除烦【应用】感冒头痛4、天柱骨【定位】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推天柱骨or刮天柱骨100-500次)【作用】降逆止呕,祛风散寒【应用】呕吐恶心、外感发热、项强5、脊柱【定位】大椎至长强成一直线(自上而下,推脊100-300次;自下而上,捏脊3-5次)【作用】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清热【应用】小儿疳积,腹泻,成人失眠、肠胃病、月经不调6、七节骨【定位】第4腰椎至尾椎骨端(长强)成一直线(推上or下七节骨100-300次)【作用】温阳止泻,泄热通便【应用】推上——虚寒腹泻、久痢;实热证不宜本法推下——肠热便秘、痢疾;虚寒者不宜,防滑泻7、龟尾【定位】尾椎骨端(即督脉之长强穴,揉100-300次)【作用】调理大肠,通调督脉经气,可止泻亦可通便【应用】腹泻、便秘8、大肠【定位】示指桡侧缘,示指尖至虎口呈一直线(示→虎,补大肠;反之,清大肠100-300次)【作用】补可涩肠固脱,温中止泻——虚寒腹泻、脱肛清可清利肠腑,除湿热,导积滞——大便秘结、痢下赤白、身热腹痛、湿热食积9、四横纹【定位】掌面示、中、无名、小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掐5次,推100-300次)【作用】掐可退热除烦,散瘀结;推可调中行气,和气血,消胀满【应用】疳积、腹胀、气血不和、消化不良10、板门【定位】手掌大鱼际平面【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滞,止泻,止呕(揉or运板门100-300次)【应用】揉可治乳食停积,食欲不振or嗳气、腹胀、腹泻、呕吐板门推向横纹:止泻;横纹推向板门:止呕11、运水入土、运土入水【定位】手掌面,大指根至小指根,沿手掌边缘一条弧形曲线(运100-300次)【作用】运土入水——清脾胃湿热,利尿止泻,用于新病、实证(拇指→小指根)运水入土——健脾助运,润燥通便,用于完谷不化,腹泻痢疾,疳积,便秘12、大横纹【定位】仰掌,掌后横纹。

推拿治疗学复习资料整合.doc

推拿治疗学复习资料整合.doc

1、正骨八法?(P2)正骨八法:摸、接、端、提、按、摩、推、拿。

2、推拿治疗的基本作用?(P3大标题)调整脏腑,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理筋整复。

3、推拿治疗原则?(P14大标题)治未病,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4、推拿基本治法?(P17)温法、通法、补法、泻法、汗法、和法、散法、清法。

5、颈部运动的正常活动度?(P24)屈伸:35〜45°,旋转:60〜80°,侧屈:45°6、颈部特殊检查:挤压试验,分离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及其意义?(P24)挤压试验(压顶试验):患者坐位,检查者双手交迭置于患者头顶,并控制颈椎在不同的角度下进行按压。

阳性反应:颈部疼痛或上肢放射痛。

意义:颈神经根受压。

【附:叩顶试验:检查时,病人正坐,颈胸推挺直,牙齿咬紧,术者一手掌垫在病人头顶,另一手握拳叩击手背。

阳性:颈痛上肢串痛,麻木,或引起患侧腰腿痛。

意义:颈或腰神经根受压】分离试验:患者正坐位,检查者两手分别托住患者下颌和枕部,向上牵拉。

阳性反应:颈部和上肢疼痛减轻。

臂从神经牵拉试验:坐位,头微屈,术者一手置患侧头部,一手握患肢腕部,做反方向的牵拉。

阳性反应:患肢出现疼痛或麻木。

意义:脊神经根或干受累,多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

7、腰部脊柱正常活动度?(P30)前屈:90°,后伸:30° ,侧屈:20〜30°,旋转:30°8、腰部特殊检查: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坐位屈颈试验,及其意义?(P33)肓腿抬高实验:患者仰卧,检查者一手握住患者足部,另手保持膝关节在伸直位,将两下肢分别做直腿抬高动作。

阳性:60。

以下,腰部和股后部出现疼痛。

意义:神经根受压。

足背屈试验(加强试验):对腥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更有意义。

他位屈颈试验:患者取朋位或半处位,两腿伸直,使朋骨神经处于紧张状态,然后被动或自动向前曲颈。

阳性:患肢腰腿部疼痛。

《推拿治疗学》复习提纲.doc

《推拿治疗学》复习提纲.doc

《推拿治疗学》复习提纲1?最早记载中国脊柱推拿春秋战国《引书》、按压止血法《五十二病方》、膏摩《金匮要略》和推拿温补效应《素问?举痛论篇》2.明朝的推拿学术成就表现在哪四个方面?P6①明初按摩科重新合法化;②现存的医学专著从明代开始;③“推拿”一词的出现;④小儿推拿体系形成;⑤保健按摩和口我养生按摩进一步发展。

3?如何理解推拿治疗作用中的“理筋整复” P18和“代针代药” P19?①理筋整复:推拿的理筋整复体现在两个方而,一方而是筋,-?方而是关节。

中医所说的筋主要是指骨骼肌、肌腱等。

肌肉软组织受到伤害性刺激后,在发出疼痛信号的同时,还会引起保护性肌肉收缩、紧张、痉挛,LI久不愈,会造成挛缩。

推拿冇明显的舒筋缓急作用,一方面是肓接通过拔伸的手法直接缓解肌痉挛,另一方血是刺激压痛点痛源而解除肌紧张。

推拿的整复作用体现在纠正关节脱位、骨错缝及功能失衡上。

推利关节Z前必先舒筋,才能有更好的整复效果。

②代针代药:代针是指用手指点压刺激丿揄穴起到与针灸类似的作用。

代药是指将按摩手法与药物制剂结合运用,即膏摩,用手法助药力。

或直接将推拿手法的作用用中药或方剂的作用来比拟,如小儿推拿屮“推上三观,代却麻黄、肉桂;退下六腑,替来滑石、羚羊角。

”4?①如何理解推拿治疗原则中的“因人制宜”?P65指在治疗吋不能孤立地看待疾病,而要看到患者的整体情况。

根据患者年龄、性别、体质、粕神、心理、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来制定适宜的治法、方药和其他治疗方法的原则。

①年龄:老年患者多虚证或正虚邪实,治疗时,虚证宜补,而邪实需攻者应注意配方用药免伤正气;小儿多病儿包不均,寒温失调,故治疗当慎用峻剂和补剂,且手法应以轻、巧、快、取穴少、治疗时间短为特点。

损伤性疾病应根据损伤的时间、部位、程度等选取适宜的推拿治疗。

用药剂量也应以年龄加以区別。

②性别:治疗用药需考虑妇女经期、怀孕、产后等情况,妊娠期禁慎用俊霞、破血、滑利、走窜伤胎或有毒药物,产后考虑气血亏虚及恶露情况。

推拿治疗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推拿治疗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推拿治疗学重点知识点总结一、推拿治疗学简介推拿,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起源于中国,流传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推拿治疗学是对推拿的学科研究,包括推拿的原理、技法、适应症、禁忌症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推拿手法的运用,可以调理经络、活血化瘀、调整气血、祛风散寒、提高身体免疫力等,是一种独特的中医疗法。

二、中医基础知识1.中医基本理论中医基本理论是推拿治疗学的基础,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经络学说、脏腑学说等。

这些理论是中医疗法的理论基础,也是推拿治疗学的理论依据。

2.经络学经络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认为人体有经络,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推拿治疗学中,经络学是重要的知识点,要掌握经络的走向、分布、特点等内容,以便在推拿时找准穴位和施术方向。

3.脏腑学中医将人体脏腑系统视作一个有机整体,认为脏腑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推拿治疗学中,需要了解人体脏腑的功能、病理变化、与经络之间的联系等内容,以便在推拿时更好地对症施治。

三、推拿基本技法1. 揉法揉法是推拿治疗学的基本技法之一,是通过双手的掌压和指压,以揉捏、转动、推拿、拨叩等手法手法作用于患者体表的部位,促进局部气血运行,调理经络,有助于改善身体的健康状况。

2. 推拿推拿是通过双手的按摩和揉捏,以掌握、推动、挤压、捏摩等手法作用于患者的体表,以促进局部脏器、经络、筋骨、肌肤的功能活动,达到治疗病症、健体保健的目的,也是推拿治疗学的重要技法之一。

3. 摩法摩法是通过双手的温热摩擦、点按、揉捏等手法作用于患者体表,促进其局部的气血运行,循经散瘀,调和脏腑,温通经络,改善脏腑功能,是推拿治疗学中的常用技法之一。

4. 捏法捏法是通过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的肌力作用于患者的体表,以揉捏、挤压、点按等手法进行推拿,促进局部气血运行,达到调理经络、舒筋活络、通经散痛的目的,是推拿治疗学中的常用技法之一。

5. 捺法捺法是推拿治疗学中的一种重要技法,是通过指端力道的顿按、冲击、挤压、点按等手法作用于患者体表,促进其经络气血运行,化瘀通经,舒筋活络,是推拿治疗学中的常用技法之一。

《推拿治疗学》期末复习提纲

《推拿治疗学》期末复习提纲

《推拿治疗学》复习提纲1、《引书》、《素问举痛论》、《医宗金鉴》中关于推拿的文献记载。

①《引书》治疗颞下颌关节脱位的口内复位法,落枕的仰卧位颈椎拔伸法,痢疾的腰部踩踏法和腰部后伸拔法,喉痹的颈椎后伸拔法,已经将按摩用于骨伤科病证的诊治。

②《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

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

表明推拿有温经散寒的作用,用于治疗腹痛。

③《医宗金鉴》正骨八法:摸接端提按摩推拿2. 推拿治疗的基本原理有哪些?如何理解理筋整复?推拿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手法做功,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皮部、经络、经筋,调整机体功能由异常向正常转归。

其基本途径有:调整脏腑、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理筋整复。

1)基本原理A.调整脏腑①导向与目的在于调阴和阳,以平为期②纠正脏腑功能的盛衰③正向调理作用B.疏通经络C.行气活血①促进气血生成②促进气血运行③强化气血功能D.理筋整复①调理经筋②归合整复③滑利关节2)理筋整复理筋整复是推拿治疗伤筋的特色所在。

所谓筋断、筋走、筋翻、筋转等都是筋离开了正常位置,都是筋出槽。

理筋整复就是针对筋出槽和骨错缝而设,即纠正筋、骨的解剖位置异常。

筋肉、骨骼、关节组成人体的外在架构,具有支撑人体、保护人体内部脏腑及组织器官、维持人体各种运动功能正常发挥的作用。

一旦人体受到外来暴力或劳损,筋骨关节最易受到伤害,从而造成人体功能活动的障碍。

筋骨关节局部受损,必累及气血,致脉络损伤,气滞血瘀,为肿为痛,从而影响肢体关节活动,甚至引起一系列的全身反应。

推拿可以通过疏通经络,理筋整复,达到治疗目的。

方法有:调理经筋、归合整复、滑利关节3. 推拿治疗对运动系统的作用。

①改善肌肉的营养代谢②促进组织修复③分离松解黏连④纠正错位⑤改变突出物的位置⑥解除肌肉痉挛⑦促进炎症介质分解稀释⑧促进水肿、血肿吸收4. 推拿的治疗原则和治疗八法是什么?如何理解推拿治疗原则中的“因病制宜”和“因人制宜”?如何理解“和”法?1)治疗原则①治病求本②扶正祛邪③调整阴阳④四因制宜(人、时、地、病)2) 治疗八法: 汗和下吐温清补消法3)因病制宜:临床上根据不同的病证和病位,选用不同的推拿手法和刺激量。

《推拿治疗学》考试大纲培训讲学

《推拿治疗学》考试大纲培训讲学

《推拿治疗学》考试大纲推拿治疗学考试大纲(适用于针灸推拿-外向型/针推专业本科)I 前言推拿治疗学是针推/针推外向型专业的专业课程。

为帮助考生明确推拿治疗学课程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同时指导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II 考试内容第一篇概论第一章推拿治疗学发展源流第二章推拿治疗学的特点一、核心内容:推拿的定义;推拿治疗学的定义。

二、重点内容:推拿治疗学学科的基本特点。

第二篇基础篇第三章推拿的作用原理和治疗原则一、核心内容:推拿的作用原理。

二、重点内容:推拿的治疗原则。

第四章经络与腧穴一、核心内容:推拿常用特定穴。

第五章解剖与生理一、核心内容:推拿常用的颈项局部解剖;腰骶局部解剖;脊柱解剖的体表标志、肌肉、神经。

二、重点内容:肩部局部解剖;踝部局部解剖;脊柱运动生理。

第六章生物力学一、核心内容:手法作用的层次。

二、重点内容:无第三篇疾病治疗篇第七章骨伤科疾病一、核心内容:各型颈椎病的诊断及治疗的松解和整理手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治疗。

落枕的诊断和治疗。

急性腰扭伤的诊断和治疗;腰肌劳损的治疗。

肩周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诊断和治疗。

踝关节扭伤的诊断和治疗。

二、重点内容:颈椎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

环枢关节失稳,脊柱后关节紊乱的诊断。

颈椎间盘突出的分型标准和松接手法治疗。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诊断和手法治疗。

骶髂关节紊乱症的治疗。

项背肌筋膜炎的诊断和治疗。

腰肌劳损的诊断。

梨状肌综合征的诊断、治疗。

臀上皮神经损伤的治疗。

滑囊炎的诊断和治疗。

肩周炎的功能锻炼。

肱骨外上髁炎的诊断、治疗。

退行性膝关节炎治疗。

第八章内妇五官科疾病一、核心内容:头痛的诊断和治疗。

失眠的治疗。

感冒的治疗。

胃脘痛的诊断和治疗。

中风后遗症、面瘫的治疗。

二、重点内容:内、妇、五官科疾病诊断要点。

感冒的诊断。

高血压的治疗。

心悸、呃逆、腹泻的诊断。

中风后遗症、面瘫的诊断和痛经的治疗。

复习重点、试题推拿学考试复习重点总结笔记

复习重点、试题推拿学考试复习重点总结笔记

推拿手法要点推拿的治疗原理:一、疏导经络,行气活血;二、理筋整复,滑利关节;三、调整脏腑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推拿的治疗原那么:一、整体观点,辩证施术;二、标本同治,缓急兼备;三、以动为主,动静联合。

扌衮法:【操作要领】拇指自然挺直,余指屈曲,小指、无名指的掌指关节屈曲,约达90°。

使手背沿掌横弓摆列呈弧面,形成转动的接触面。

以第五掌指关节背侧附于体表施术部位上,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主动推旋运动,带动腕关节屈伸和必定的旋转活动,频次每分钟 120— 160 次。

【治疗作用】颈椎病、肩关节四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各样运动伤害、偏瘫、截瘫【要求及本卷须知】1.肩关节放松下垂,屈肘成140°。

2.操作过程中,腕关节前极限时屈腕约80°,回滚40°,使手背1 / 2 面积〔尺侧〕挨次接触治疗部位。

3.前滚和回滚时着力轻重之比为:3: 1,即“滚三回一〞。

4.操作时不宜拖动、跳动、摇动。

5.在挪动操作时,挪动速度不宜过快,滚法频次不变状况下,迟缓挪动。

一指禅推法以拇指端或螺纹面着力,经过腕部的来回摇动,使所产生的功力经过拇指连续不停地作用于施术部位或穴位上,称为一指禅推法。

动作要领肩关节放松,肩手下垂。

放松,肘部自然下垂。

腕部放松。

除大拇指之外的其他四指手掌都要放松。

用大拇指指端或罗纹面或偏峰着力于必定的部位或穴位上,手握成空拳状,拇指挺直,食指中节桡侧抵住拇指面或指间关节,使拇指关节活动时起稳固作用。

紧推:频次略快,有节奏,每分钟120-160 次。

慢移:迟缓的挪动。

〔二〕操作要求1、腕部摇动时,尺侧要低于桡侧,使产生的“力〞连续作用于治疗部位上。

2、压力、频次、摇动幅度要平均,动作要灵巧。

3、手法频次每分钟120—160 次。

4、~~即所谓紧推慢移。

〔三〕临床运用本手法拥有舒筋活络、调解营卫、祛瘀消积、健脾和胃的功能。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内外妇儿伤等各科疾病,尤以治疗内妇科疾病,头痛,胃痛,腹痛,面瘫,失眠,高血压,消化道疾病及关节疾病等见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拿治疗学》复习提纲1•最早记载中国脊柱推拿春秋战国《引书》、按压止血法《五十二病方》、膏摩《金匮要略》和推拿温补效应《素问•举痛论篇》2.明朝的推拿学术成就表现在哪四个方面?P6①明初按摩科重新合法化;②现存的医学专著从明代开始;③“推拿” 一词的出现;④小儿推拿体系形成;⑤保健按摩和口我养生按摩进一步发展。

3•如何理解推拿治疗作用中的“理筋整复” P18和“代针代药” P19?①理筋整复:推拿的理筋整复体现在两个方而,一方而是筋,-•方而是关节。

中医所说的筋主要是指骨骼肌、肌腱等。

肌肉软组织受到伤害性刺激后,在发出疼痛信号的同时,还会引起保护性肌肉收缩、紧张、痉挛,LI久不愈,会造成挛缩。

推拿冇明显的舒筋缓急作用,一方面是肓接通过拔伸的手法直接缓解肌痉挛,另一方血是刺激压痛点痛源而解除肌紧张。

推拿的整复作用体现在纠正关节脱位、骨错缝及功能失衡上。

推利关节Z前必先舒筋,才能有更好的整复效果。

②代针代药:代针是指用手指点压刺激丿揄穴起到与针灸类似的作用。

代药是指将按摩手法与药物制剂结合运用,即膏摩,用手法助药力。

或直接将推拿手法的作用用中药或方剂的作用来比拟,如小儿推拿屮“推上三观,代却麻黄、肉桂;退下六腑,替来滑石、羚羊角。

”4•①如何理解推拿治疗原则中的“因人制宜” ?P65指在治疗吋不能孤立地看待疾病,而要看到患者的整体情况。

根据患者年龄、性别、体质、粕神、心理、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来制定适宜的治法、方药和其他治疗方法的原则。

①年龄:老年患者多虚证或正虚邪实,治疗时,虚证宜补,而邪实需攻者应注意配方用药免伤正气;小儿多病儿包不均,寒温失调,故治疗当慎用峻剂和补剂,且手法应以轻、巧、快、取穴少、治疗时间短为特点。

损伤性疾病应根据损伤的时间、部位、程度等选取适宜的推拿治疗。

用药剂量也应以年龄加以区別。

②性别:治疗用药需考虑妇女经期、怀孕、产后等情况,妊娠期禁慎用俊霞、破血、滑利、走窜伤胎或有毒药物,产后考虑气血亏虚及恶露情况。

女性月经期、妊娠期,不论急性或慢性筋伤,禁止在腹部和腰詆部推拿。

③体质:阳盛之体慎用温热,阴盛之体慎用寒凉;体质强若于法稍重,体质弱者乎法稍轻;肌肉丰厚部稍重,头面胸腹肌肉薄弱部稍轻;病变部位浅稍轻,病变部位深稍重等。

5.推拿基本治法包括哪些?P66温法:摩擦、挤压、摆动类手法,手法多缓慢、柔和,作用时间较长。

通法:挤压类和摩擦类手法,手法刚柔兼施。

补法:摆动类、摩擦类手法,手法宜轻柔,不宜过重。

泻法:摆动、摩擦、挤压类手法,力量稍重,由慢而快。

汗法:挤压、摆动类手法,解表、开痴S,祛风散寒,用于表证。

和法:振动类摩擦类手法,调和气血、调理脏腑。

散法:摆动类摩擦类手法,轻快柔和,疏散化除结聚。

清法:摩擦类手法,刚中带柔,清热凉血,清热祛暑,生津除烦,用于热性病。

6.推拿的治疗作用取决于哪三种因素?P66推拿手法作用的性质和局被刺激部位或穴位的特异性;机体的功能状态7.落枕的病损肌肉有哪些?中医病因是什么?简述摇转扳动颈部法?P107病损肌肉有: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肩胛提肌处发牛痉挛,可触及条索状结节病因:素体亏虚,气血不足,风寒侵袭摇转扳动颈部法:嘱患者自然放松颈项部肌肉,医师左肘唾弃下颌,右手扶持后枕部,使颈略前屈,下颌内收。

双手同时用力向上提拉拔伸,并缓慢左右旋转患者头部10-15次,以活动颈椎关节突关节。

然后,在颈部微前屈的状态下,迅速向患侧加大旋转幅度,手法要稳而快,手法的力度和旋转的角度必须掌握在患者可以耐受的限度内,切忌暴力蛮劲,以防发生意外。

8颈部触诊:检查吋嘱患者取处位,医师口枕肯粗隆开始向下逐个棘突一次进行触诊,触摸棘突、棘突间隙及两侧肌肉。

(1)检杳软突是否偏歪,压痛点是在软突的中央区还是在两侧,并由轻而重地测定压痛点是位于运层还是位于途部,一般浅层压痛多是棘间韧带、棘上韧带或皮下筋膜的疾患。

若压痛点在颈椎的横突部位,则表示关节突关节可能有炎症或损伤。

若在卜颈椎突旁和启胛骨内上角处有压痛,同时向_侧上肢有放射性疼师, 多为颈椎病。

在棘间韧带或项肌有压痛,可能为扭伤或落枕。

若锁骨上方、颈外侧三角区有压痛,说明匱丛神经可能有炎症,受刺激或压迫。

若在枕骨Z卜、乳突与止屮线Z间处有压痛或叩击痛,则说明椎休、椎间盘或关节突关节可能有病变。

若再肌肉或筋膜内有广泛的冇压痛,则说明可能有纤维质变。

(2)对于颈椎后凸畸形的病例,触诊时不宜川力过重。

如怀疑为颈椎结核时,嘱患者张口检查咽后壁,以观察有无咽后壁脓肿形成,必耍时进行穿刺检查。

⑶触摸棘突是否偏斜及偏斜的方向以便手法整复时参考。

⑷颈椎棘突连线上,若触摸到硕结或条索状物,可能为项韧带钙化。

9•颈椎病的概念、分型及各型主要临床表现、X线征和操作步骤是什么?P109概念: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指由于颈推间盘追行性改变,颈椎骨质增生以及颈部损伤等原因引起脊柱内外平衡失调,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椎动脉、脊髓或交感神经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

木病多见于30-60 岁的人,男性多于女性。

分型: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脊隨型A、颈型临床表现:1、颈部活动受限,反复出现“落枕”现象;2、颈肩部疼痛:颈肩部容易疲劳,平时肩胛骨内上角和内侧缘常有算账疼痛感;(3、压痛点:肩胛提肌、菱形肌、冈下肌处常可触及条索状改变及压痛;4、活动范围减小:患者前屈、旋转幅度较前减小;5、肌张力:颈夹肌、半棘肌、斜方肌等张力增高:6神经系统检查:不能发现明确的定位体征.)X线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或与表现的症状、休征不一致B、神经根型临床表现:1、颈肩部疼痛:颈枕或肩背部呈阵发性或持续性的隐痛或剧痛;2、放射痛及麻木感:-•侧或两侧颈、肩、臂放射痛,可伴上肢无力、发沉、发凉,手指麻木,握力减弱,其或持物坠落;3、颈部活动受限:颈项僵硬,活动受限,尤以向患侧旋转和侧屈活动更为受限,若勉强想患侧旋转或侧屈,则可能导致放射性疼痛加亜(4、生理曲度改变:生理前凸减少或消失,脊柱侧凸;5、压痛:在病变阶段间隙、棘突旁及其神经分布区对出现压师,并伴有上肢放射痛加重或麻木感,部分患者可摸到条索状结节;6、皮肤感觉界常:受压神经所支配的皮肤在发病初期可表现为痛觉过敏,后期则表现为感觉减退。

若为笫5、第6颈椎间病变时,朿I」激第6神经根引起患侧拇指、食指感觉减退。

若为第6、7颈椎间病变时,朿I」激第7颈神经根而引起示、中指感觉减退;7、腱反射减弱:恵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萎缩,肌力减退,胧二头肌、肱三头肌腱反射及挠骨膜反射减弱;8、叩顶试验阳性,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臂从神经牵拉试验阳性,颈椎拔伸试验阳性。

)X线检查:颈椎止侧位、斜位或侧位过仲、过屈位可显示椎体增生,钩椎关节增生,椎间隙变窄,颈椎生理1111度减小、消失或反弓,项呦带钙化,轻度滑脱,椎间孔变小等。

C、椎动脉型临床表现:1、颈枕部疼痛:颈枕部或枕顶部阵发性疼痛;2、眩晕:头晕、恶心、呕吐,持物落地,耳聋耳鸣,视物不清,常因头部转动或侧屈到某一位置而诱发或加重;3、其他:猝然摔倒,摔倒时神志多半清楚,恢复后-•如常人,不伴有意识、思维、运动等障碍,精神萎靡,乏力嗜睡;(4、压痛:病变节段横突部压痛;5、活动受限:颈椎活动范围减小;6、椎动脉扭转试验阳性)X线检查:钩椎关节侧方或后关节骨质增牛,斜位片可见椎间孔变小。

张口位有时可见寰枢椎关节移位。

D、交感型临床表现:1、头痛:慢性头痛或偏头痛,头痛往往持续性,主要岀现在额部,特别是眼窝和眉棱骨处;2、视觉、听觉异常:眼珠疼痛,食物模糊,眼窝胀痛,眼睑无力,常伴冇耳鸣、耳聋;3、交感神经功能异常:咽喉部不适,干渴,有异物感,暧气有吋伴有恶心、呕吐;心前区疼痛,胸闷,心悸,头颈部转动时症状可加重;肢体发凉,局部皮温降低,肢体遇冷时冇刺痒感,继而出现红肿、疼痛加重,也冇指端发红、发热、疼痛或感觉过敏;(4、心脏功能:可见心律不齐或心跳过速,其余明显异常)X线检查:显示椎体和钩椎关节骨质增工E、脊髄型颈椎病临床表现:1、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进行性双下肢麻木、发冷、疼痛,走路欠灵活,无力,“踩棉花感“,易绊倒, 不能跨越障碍物,休息时症状可缓解,紧张、劳累后加重,有些患者可出现下肢无规律性抽搐,晚期可出现F肢瘫痪。

感觉障碍是一个平而向下出现感觉障碍不平衡,一般是痛、温觉感觉障碍明显1何触觉障碍较轻或正常,下肢感觉障碍较重而躯干部感觉障碍较轻;2、上肢运动障碍:双上肢沉重无力,活动欠灵活,可伴冇头晕、头痛、颈项部不适;3、其他:胸胁部束带感,严重者呼吸困难,二便失禁或障碍;(4、运动功能障碍:活动欠灵活,步态笨拙,走路不稳,严重者活动受限,;5、感觉界常:主耍表现为痛觉、温度觉界常,双下肢及躯干部以及双下肢之间不対称性界常;6、肌力与生理反射:卞肢肌张力增高,肌力减弱,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肌腱和挠骨膜反射及膝、跟腱反射亢进。

腹壁反射和提高反射减弱或消失;7、病理反射出现病理征如霍夫曼征和巴彬斯基征阳性,以及出现離阵挛和踝阵挛)X线:显示椎体后院骨质增牛,椎管狭窄。

治则:舒筋活血,解痉止痛,整复错位操作步骤:(1)滚动拿捏颈项法:患者坐位,医师立于具后先用滚法放松患者颈肩背部的肌肉3min左右。

用拇指指腹与示、中二指指腹对称用力拿捏颈项两旁的软组织由上而下操作3min左右(2)点穴疏通经络法:用拇指指腹点肉风池穴lmin,以酸胀感向头顶部放散为佳;再点揉太阳、百会、风府、天宗、曲池、合谷、手三里等穴各lmin,以酸胀感为度(3)拔伸牵引颈部法:医师两前愕尺侧放于患者两侧肩部并向下用力,双手拇指顶按在风池穴上方, 其余四指及手掌托住卜颌部,嘱患者身体卜•沉,医师双手向上用力,前臂与手同时向相反方向用力,将颈询开,边牵引边使头颈部询屈、后伸及左右旋转,其活动度由小逐渐加大,到最大限度后,持续30s,再逐渐向下恢复原位(4)那肉弹拨上肢法:拿患者两侧肩井并拿揉患肢,弹拨阙鹏、极泉、小海等穴,使患者手指有窜麻感为宜(5)牵抖拍打结束法:牵抖患者上肢2・3次,最后拍打启背和上肢,使患者有轻快感为宜。

10•椎间孔挤压试验、分离试验、屈腕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4”字试验、挺腹试验、床边试验、Mill氏试验、握拳试验、腕抗阻力试验、疼痛弧试验和浮離试验的检查方法以及临床意义是什么?①颈椎间孔挤压试验:患者坐位,检查者双手指互相嵌夹相扣,以手掌面压于患者头顶,同时向患侧或健侧屈曲颈椎,也可以前屈后伸,若出现颈部或上肢放射痛加重,即为阳性。

多见神经根型颈椎病或颈椎键盘突出症。

该实验是使椎间孔变窄,从而加巫对颈神经根的刺激,故出现疼病或放射痛。

②分离试验:检杳者一手托在患者卜•颌部,另一手托住枕部,然后逐渐向上牵引头部,如患者感到颈部和上肢的疼痛减轻,即为阳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