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2006年人文社科科研业绩点核算办法
浙江大学教学、科研用房管理办法(试行)
![浙江大学教学、科研用房管理办法(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356e7ba9ce2f0066f53322d8.png)
科研积分的计算方法与标准
![科研积分的计算方法与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66adca34028915f804dc2b7.png)
科研积分的计算方法与标准一、人文社科类科研积分的计算方法与标准承担科研项目类记分表说明:1、记分经费额为当年实际到校的科研经费(扣除转拨给协作单位的经费),横向项目经费扣除合同规定的成套设备费(按实际发生额)计算。
2、我校参加的合作项目以实际到校经费计算。
3、专项(立项不给经费)项目,若企业提供经费的按横向项目计算。
4、不按规定时间完成项目研究任务,又没有正当理由的,最后一年不记分。
5、课题组成员第3名以后出现空缺时,余下分值由主持人以外的其他成员按比例分配。
说明:课题组成员第3名以后出现空缺时,余下分值由主持人以外的其他成员按比例分配。
说明:说明部分增加通讯作者按第一作者计算。
署名成员第3名以后出现空缺时,余下分值由第一作者以外的其他成员按比例分配。
二、自然科学类科研积分的计算方法与标准为了促进我校科研工作的开展,有效地进行教师科研工作的考核及其奖励,特制定《贵州大学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本办法包括科研项目、经费、成果、专利、科技成果奖、正式发表的论文、出版的著作、参加学术活动等。
按表中所列记分标准如下:(一)科研项目类记分表说明:1、记分经费额为当年实际到校科研经费;2、我校参加的合作项目以实际到校经费计算;3、横向项目经费扣除合同规定的成套设备费(实际发生额扣除)计算;4、无经费的专项项目不记分,若企业提供经费的按横向项目计算;5、无正当理由,未按规定时间完成项目的,最后一年不记分;6、记分标准按照项目级别、权重、评审难度、经费等进行记分;7、课题组成员第3名以后出现空缺时,余下分值由主持人以外的其他成员按比例分配。
(二)专利、成果、获奖类记分表说明:署名成员第3名以后出现空缺时,余下分值由主持人以外的其他成员按比例分配。
(三)正式发表论文、出版著作记分表说明:署名成员第3名以后出现空缺时,余下分值由第一作者以外的其他成员按比例分配。
通讯作者按照第一作者计算。
三、艺术类科研积分的计算方法与标准承担科研项目类记分表说明:无正当理由,未按规定时间完成项目的,最后一年不记分;课题组成员第3名以后出现空缺时,余下分值由主持人以外的其他成员按比例分配。
关于印发 浙江大学 2006 年岗位聘任工作实施办法》 通知
![关于印发 浙江大学 2006 年岗位聘任工作实施办法》 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623fdff804a1b0717fd5dddf.png)
浙大发人〔2006〕33号关于印发《浙江大学2006年岗位聘任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各学院,各部门,各校区管委会,直属各单位:经学校研究决定,现将《浙江大学2006年岗位聘任工作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浙 江 大 学二○○六年四月二十八日主题词:人事聘任办法通知抄送:纪委,各院级党委、直属党总支,党委各部门,各党工委,工会、团委。
(打印:杜康美校对:盛亚东) 2006年4月28日印发— 1 —浙江大学2006年岗位聘任工作实施办法我校2000年起实施的以业绩考核为主的岗位聘任制度,对建立和完善考核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促进学校的持续、稳定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由于学院、学科的调整,同时前几轮的聘岗中也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如加强质量导向、鼓励团队聘岗等执行不够,需在2006年的岗位聘任中改进、完善。
为做好2006年岗位聘任工作,特制订本办法。
一、2006年聘岗总的思路和指导思想1.2006年的岗位聘任工作,围绕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建立并完善适合各学科特点的反映教师学术水平和贡献的绩效考核体系,使学校学科建设、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等各项任务、指标得到落实;坚持效率优先、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重实绩、重贡献,向高层次人才和重点岗位倾斜,并适当提高优秀的、有潜力的青年教师的待遇。
2.今后学校将按教学科研、党政管理、教学科研辅助三支队伍的不同要求实行分类管理、分层次考核和聘任。
人事处将制定学校人员分类管理办法,并明确各类岗位的主要职责、专业技术职务系列、任职条件和考核要求。
3.各学院可以根据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有所侧重,分别制订岗位的职责和任务。
如教学科研辅助类中可以设教学实验类、科研辅助类等。
在具体聘任中,各类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学历和对应的职称系列等要求。
4.通过聘岗,逐步做到岗位与职称的统一,岗位与个人特长的统一。
5.从2006年起,岗位聘任津贴发放的起始时间调整为每年的1月1日,2007年起学年考核调整为按年度考核;今后,学校根据财务运行情况,两年调整一次岗位聘任经费。
浙江师范大学科研业绩点计算办法
![浙江师范大学科研业绩点计算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887325af580216fc710afd8d.png)
浙江师范大学科研业绩点计算办法(人文社科类)根据学校岗位聘任工作要求,结合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实际情况,制订岗位聘任科研成果计分办法。
说明:(1)所有计分项目均需通过社科处申报或签订合同。
(2)所有项目分按研究周期平均分配。
(3)项目承担人需以浙江师范大学名义参与研究。
(4)立项无经费的项目按50%+分。
(5)与外单位联合申请的国家级项目,我校作为第二承担单位的按如下原则计分:①到校经费占项目总经费》30%,项目等级降一档。
②到校经费占项目总经费10%〜30%,项目等级降二档。
③不符合上述要求的项目不计分。
(6)同题申报的除按最高计分外,另一个项目按所的分的30%+分(同题认定参照关于《浙江师范大学科研项目经费配套和奖励办法补充规定》的解释。
(7)项目如果撤题,扣回相应分值。
说明:(1)论文署名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第一单位必须为浙江师范大学。
(2)期刊级别以最近一次修订的《浙江师范大学人文社科类期刊定级标准》为准。
(3)书评、会议综述降一级处理。
专刊、增刊论文一律为五类论文。
(4)学术论文字数在3000字以下的计分减半。
(5)同一篇文章分上下篇发在同一刊物两期上按1篇计分。
(6)在同一刊物中、英文版上发表同一篇文章的,按120%+分。
(7)在《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摘3000字以上的按权威论文计分,3000字以下的每少1000字计分递减30%,不足1000字的按1000字计分。
(8)同一篇论文被SSCI、A&HCI等重复收录的,或同一篇论文发表后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摘的,只按最高档计分。
(9)同时被SCI和SSCI收录的论文,可考虑影响因子就高计分。
(8)发表在期刊上的艺术作品按该期刊级别计分,多幅作品在同期刊物上发表的以1篇论文计分。
(9)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导师作为第二作者或通讯作者的(明确标注通讯方式的作者),则导师视同第一作者计分。
大学科研业绩核定办法
![大学科研业绩核定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d94b9971a58da0116d17490a.png)
浙江树人大学科研业绩核定办法(试行)为了充分调动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促进我校科研工作上层次、上水平,特修订本办法。
一、科研业绩核算范围1、教职工获得的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横向科研项目。
2、在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性期刊(包括公开出版的有书刊号的论文集)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3、公开出版的著作(专著、编著、编写、译著、教材)。
4、科研获奖成果。
5、专利、发明等知识产权。
6、艺术类重要创作成果。
二、科研业绩核算(一)纵向科研项目业绩点1、纵向科研项目级别分我校作为第一申报单位立项的纵向科研项目级别分见表1。
表1 科研项目业绩点(1)国家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软科学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基金)项目等。
(2)省部级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省科技厅计划项目、教育部项目、全国高等教育规划项目、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等。
(3)市厅级项目:省教育厅项目、省社科联项目、市科委项目、省高等教育规划项目、省新世纪教改课题等。
(4)校级项目:我校设立和批准的科学研究课题(含校教改项目)。
(5)学会(协会)项目:以学会、协会名义正式立项的科研项目,按相应项目标准的60%计级别分(特殊已有规定的除外),市厅级以下级别分会和各学会、协会分支机构(分会)的课题不计级别分。
(6)招标项目:校级及以上公开招标项目级别分以同级重点项目级别分的120%计级别分。
(7)校人才引进项目级别分按照校一级课题业绩点计算。
(8)校教改项目:按校级立项课题计算方案执行。
教改项目的立项、中期检查等管理工作以教务处为主、科研处协助。
结题工作和业绩点结算由科研处负责,教务处协助。
(9)对部分教师反映的重点实验室、重点专业、精品课程、重点课程建设等的科研业绩计算问题,由于没有先例,且计算和考核较为复杂,须经认真调研论证后另行确定。
(10)项目下达文件中没有指明为重点的项目均按一般项目计算业绩分。
浙江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奖励办法
![浙江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奖励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d372f6936529647d27285297.png)
浙江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奖励办法(2013年12月修订)第一条为充分调动全校师生的科研积极性,鼓励跨学科研究与团队合作研究,进一步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质量和创新能力,提升文科学术研究的国际化水平,扩大文科的学术影响力,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奖励项目及标准(一)获奖成果类1.对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一、二、三等奖的,分别奖励20万元、10万元、5万元。
其中,成果普及奖按二等奖予以奖励。
2. 对获得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的,分别奖励5万元、3万元、1万元。
3.对获得其他奖项的,按以下办法予以奖励:(1)成果入选《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的,奖励3万元。
(2)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对应于省级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对应于省级一等奖;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对应于省级二等奖;其他中央部级奖对应于省级奖,其中课题等级鉴定类奖项、征文类奖项等不作奖励。
(3)获国家奖励管理部门认可的以社会力量设立的社科奖,如王力语言学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金岳霖学术奖、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胡绳奖、思勉原创奖、钱端升法学奖等著名民间奖,对应于省级奖,无等级的按省级一等奖对待;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一、二等奖对应于省级一、二等奖,其他等级不予奖励。
4. 国家级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的奖励办法另行制定。
(二)论文著作类1. 在人文社会科学国际顶尖期刊发表的论文,奖励2~5万元。
2.凡被《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收录的论文,期刊影响因子进入所在学科领域排名前50%(即Q1、Q2,若在不同学科领域以最高排名为准),奖励1万元;未进入前50%的(即Q3、Q4),奖励0.6万元;被《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HCI)》收录的论文,奖励0.6万元。
论文类型仅限于article、review(A&HCI奖励类型还包括book review),其他类型按0.2万元奖励,会议文摘和更正等形式不作奖励。
科研工作业绩点计算办法
![科研工作业绩点计算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38238e606f1aff00bed51ee9.png)
科研工作业绩点计算办法科研工作业绩点计算办法 科研工作业绩点由五个部分组成:科研项目业绩点;专利业绩点;论文、论著、教材业绩点;获奖成果业绩点;重 点实验室业绩点。
对每个部分的计算细则如下。
一、作为科研考核计算的业绩点系数为1;二、 作为绩效津贴分配计算的业绩点系数为(5 )在《南京邮电大学教师(高级职称)科研工作考学校为高级别项目提供的配套经费一律不计业绩点。
(6)在上述各级别项目的基础上,人文社科类学科的项目系数乘以系数52.每万元到款的代购设备经费计5个业绩点(一)科研项目业绩点 1. 每万元到款项目经费 100业绩点。
(1) 国家级项目系数为(2) 省部级项目系数为(3) 市厅级项目系数(不包括代购设备经费部分)2; 1.5;0.5;核暂行办法》试行期内,学校立项的科研项目系数为 仅作为科研考核业绩点。
(二)专利业绩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三)论文、论著、教材业绩点1. 论文(必须以南京邮电大学作为第一单位)Nature 、Science SCI 检索其他核心期刊A 类 核心期刊B 类 核心期刊C 类100000业绩点/篇500业绩点/篇200业绩点/篇 100业绩点/篇 50业绩点/篇同一篇论文的业绩分不可累计,只能取最咼业绩分 1500业绩点/部( 15万字以上) 300业绩点/部( 15万字以上)200业绩点/部(15万字以上) (四)获奖成果业绩点奖励标准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00业绩点/项 100业绩点/项2.论著、教材 学术性专著 教材译著、专业图书(五)重点实验室业绩点奖励标准注:共建重点实验室按经费比例划分业绩点附:几点说明(一)、本办法中获奖成果是以“南京邮电大学”独立完 成或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奖的成果。
按获奖人(持有获奖证 书)排名,贡献核算业绩点到所在单位。
计算业绩点可以由项目组协商,报学校主管部门认定;如果获奖成果是“南京邮电大学”为合作单位,则按照 完成单位在项目中排名,参照以上比例计算分配分值。
学科研业绩计分与奖励办法
![学科研业绩计分与奖励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c811aed16bd97f192279e9e6.png)
XX学科研业绩计分与奖励办法为客观、公正地评价我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科研工作业绩和学术水平,充分调动其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助推我校“双一流”建设,现结合学校原有的科研业绩计分、奖励等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一、适用范围本办法中所指的科研业绩是指我校教职员工(包括退休教师、柔性引进人才、博士后等)以我校为承担(完成)单位从事科研活动所取得的工作业绩,包括项目、成果、获奖、社会服务、文艺与创作、学术影响力、学科与平台建设等。
二、科研业绩计分与奖励标准(一)科研项目(M1)i-1(1 )纵向科研项目是指通过科学研究院组织申报或签订合同的国家和地方政府常设的财政科研项目。
(2)各类纵向科研项目按立项部门下达的计划任务书认定等级,其中国家级项目主要包括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全国哲社规划办(包括各类专项中的国家级课题)下达的科研项目;省部级项目主要包括省科技厅、省自然科学基金委、省社科规划办下达的科研项目,以及除国家科技部以外的其他国家部委(盖部委公章)下达的部级科研项目;厅局级项目主要包括省教育厅等政府部门、省教科规划办、省社科联、地级市科技局、地级市社科规划办等下达的科研项目,以及国家部委相关司局下达的科研项目。
国家级重大项目子课题视为国家一般项目,省部级重大项目子课题视为省部级一般项目。
本办法所称子课题是指立项部门发文公布或在项目申报书(或计划任务书)中明确设立的课题。
(3)上述未涉及的项目将综合立项部门(以盖章为准)层次、实际到账经费等情况纳入上表相应档次计分并定级、奖励。
(4)纳入计分的纵向科研项目需以我校为第一承担单位(除本类别第(10)条说明外),且只计分1次,并按研究周期平均分配年度业绩分和奖励。
(5)外单位转入的在研项目按到账经费占立项经费的比例计分和奖励,按剩余年限平均分配年度业绩分和奖励。
(6)以我校为第一承担单位多次获得下列纵向科研项目的,按以下规则累进计分、累进奖励(每分100元,下同):(7)同题滚动资助的纵向科研项目,每滚动资助1次在原有业绩分和奖励的基础上上浮20%计分和奖励,最高上浮不超过50%。
浙江师范大学科研业绩点计算办法
![浙江师范大学科研业绩点计算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a55e637a58fafab069dc0251.png)
浙江师范大学科研业绩点计算办法(人文社科类)根据学校岗位聘任工作要求,结合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实际情况,制订岗位聘任科研成果计分办法。
一、科研项目业绩点M说明:(1)所有计分项目均需通过社科处申报或签订合同。
(2)所有项目分按研究周期平均分配。
(3)项目承担人需以浙江师范大学名义参与研究。
(4)立项无经费的项目按50%计分。
(5)与外单位联合申请的国家级项目,我校作为第二承担单位的按如下原则计分:①到校经费占项目总经费≥30%,项目等级降一档。
②到校经费占项目总经费10%~30%,项目等级降二档。
③不符合上述要求的项目不计分。
(6)同题申报的除按最高计分外,另一个项目按所的分的30%计分(同题认定参照关于《浙江师范大学科研项目经费配套和奖励办法补充规定》的解释。
(7)项目如果撤题,扣回相应分值。
二、学术论文业绩点M说明:(1)论文署名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第一单位必须为浙江师范大学。
(2)期刊级别以最近一次修订的《浙江师范大学人文社科类期刊定级标准》为准。
(3)书评、会议综述降一级处理。
专刊、增刊论文一律为五类论文。
(4)学术论文字数在3000字以下的计分减半。
(5)同一篇文章分上下篇发在同一刊物两期上按1篇计分。
(6)在同一刊物中、英文版上发表同一篇文章的,按120%计分。
(7)在《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摘3000字以上的按权威论文计分,3000字以下的每少1000字计分递减30%,不足1000字的按1000字计分。
(8)同一篇论文被SSCI、A&HCI等重复收录的,或同一篇论文发表后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摘的,只按最高档计分。
(9)同时被SCI和SSCI收录的论文,可考虑影响因子就高计分。
(8)发表在期刊上的艺术作品按该期刊级别计分,多幅作品在同期刊物上发表的以1篇论文计分。
(9)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导师作为第二作者或通讯作者的(明确标注通讯方式的作者),则导师视同第一作者计分。
浙江大学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001]
![浙江大学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001]](https://img.taocdn.com/s3/m/d603bb3610a6f524cdbf851d.png)
浙江大学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提高科研项目经费使用效益,促进学校科研事业健康发展,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教财〔2005〕11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科技部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技经费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56号)和《浙江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暂行办法》(浙教高科〔2009〕1号)及国家有关科技政策,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科研项目经费包括纵向科研项目经费和横向科研项目经费。
(一)纵向科研项目经费是指学校通过承担国家或地方政府常设的计划项目或者专项项目取得的科研项目经费。
(二)横向科研项目经费是指学校通过对外开展科研活动取得的除纵向科研项目经费之外的其他所有科研项目经费,包括通过合作研究、委托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等合同方式取得的经费以及承担各党派、社会团体、专业研究机构等非政府机构科研项目取得的经费。
第三条科研项目经费的来源应当合法,其中横向科研项目应当由学校与委托方签订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的书面合同,禁止通过设立虚假项目取得横向科研项目经费。
第四条学校取得的各类科研项目经费均为学校收入,必须由学校计划财务处统一管理、集中核算、专款专用。
第五条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的科研项目经费,其支付方式须遵守相关的国库集中支付管理规定。
第六条科研项目经费使用中涉及政府采购的,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章职责与权限第七条进一步明确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及项目负责人在科研项目经费使用与管理中的职责与权限,建立健全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责任制。
(一)学校法定代表人对学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负总责,分管科研和财务的校级领导对学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负直接领导责任。
(二)科学技术研究院和社会科学研究院是学校科研工作的主管职能部门,负责科研项目管理和合同管理,并配合计划财务处做好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的审核、监督工作,承担相应的科研管理责任。
科研业绩量化考核
![科研业绩量化考核](https://img.taocdn.com/s3/m/f5a71e19336c1eb91b375d35.png)
省级科研论文奖
第一主持人(第一作者)2分
论文
SCI论文
影响因子≥10者计50分;≥5者计30分;≥3者计20分;≥1者计15分;其余计10分
中华系列杂志
中华系列计6分(卫生厅规定老中华目录内)
核心期刊
核心期刊3分/篇(卫生厅规定核心期刊目录内)
国家级期刊
国家级计1分/篇
著作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著作
河南大学校内基金
第一主持人2分
科
研
奖
励
国家级科研奖励三等奖以上;
省部级科研奖励一等奖
第一主持人50分,依次递减8分,6-7名3分
省部级科研奖励二等奖及三等奖;
卫生厅、教育厅科研奖励一等奖
第一主持人20分,2-3名依次递减4分,4-7名2分。
卫生厅、教育厅科研奖励二等奖、三等奖;市级科研奖励一等奖
第一主持人10分,第2名6分,3-7名1分。
科研业绩量化考核
项目
考核内容
计分标准
得分
备注
科
研
立
项
国家级科研项目
第一主持人30分,2-3名依次递减10分。
1、国家级科研项目专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863计划、国家攻关计划、科技部重大专项等。
2、晋升时同一项目,立项、结项、奖励按最高分计算不累计得分。
3、所有科研第一名单位应以河南大学淮河医院为署名。
5
中华医学会等一级学会
5
年度考核
任现职期间近五年内年度考核优秀一次计1分。
5
6
任职年限
任现职5年以上,每超一年计0.5分,最高计2分。
2
7
援非、援疆、下乡
1、任期内参加援非、援疆、抢险救灾任务者计5分;2、参加其它突发援助者计2分;(任务期内需考核合格以上);3、凡医院指派援助、下乡拒不执行任务者,达到晋升条件后再延缓晋升一年。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教师科研工作业绩计分表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教师科研工作业绩计分表](https://img.taocdn.com/s3/m/2fb35138eefdc8d376ee32a6.png)
附件: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教师科研工作业绩计分表注:[1]政府决策研究与咨询报告必须以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为第一完成单位,认定办法按照《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咨询研究报告认定办法》(浙大城院发研…2007‟15号)文件精神执行。
如一篇报告同时被多级政府采纳,按最高一档加分标准计,不重复计分;如多位本院教师共同完成,由第一作者根据各自实际贡献分配业绩,或按注[13]方法计算。
[2](1)论文必须以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为第一作者单位,期刊级别按照浙江大学现行标准执行。
(2)如一篇论文同时被二种以上检索机构收录,按最高一档加分标准计,不重复计分;如多位本院教师共同完成,由第一作者根据各自实际贡献分配业绩,或按注[13]方法计算。
(3)一般国际会议论文(原则上要求用外国语言表述)视同其它公开正式刊物论文;被SCI、EI、SSCI、AHCI检索的国际期刊视为一级期刊;国内一级或核心期刊增刊(专刊)上发表的科研论文视为其它公开正式刊物。
(4)教师与其所指导的本院学生合作发表论文,教师排名前3位的,在计分时按第一作者给排名最前的教师记分;通讯作者视为第一作者计分。
(5)在正式出版的刊物上发表的艺术作品,得分按同级期刊论文计分标准计算(2页以下,每页计1/2)。
以拍卖作品、商业广告、有偿艺术与设计的作品等形式出现的成果不计分。
[3](1)著作依据其内容分学术专著、学术类编著译著、演绎类著作、本科和研究生教材、文艺作品类著作、个人艺术创作专辑等类别。
所谓学术专著,指对特定的学术领域或对特定的问题由作者指出或阐发的学术观点并围绕学术观点而展开研究形成的系统化成果;专著字数,原则上不少于10万字;论文集或会议论文集不属于专著范畴。
公开出版的学术论文集,视同其它公开正式刊物,其编委会成员均不计分。
(2)本科和研究生教材分部编教材(国家教育部指定的高校规划教材)、省编教材(省教育厅指定的规划教材)、自编合编教材(个人或集体编写的非规划教材)。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学科研岗位申报表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学科研岗位申报表](https://img.taocdn.com/s3/m/d9742963312b3169a451a4db.png)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学科研岗位申报表姓名:徐忠民学院:人文学院系别:新闻系申报级别:6级审定级别:2006 年 6 月7 日1浙江大学申报教学科研1-10级岗位人员主要业绩(2001.7—2006.6)学院:人文学院姓名:徐忠民性别:男出生年月:1963.8 所在二级学科:新闻最后学历及毕业时间:大学本科1984年现任专业技术职务:副教授晋升时间:1996年博导时间:兼任党政职务:研究室主任、党支部书记主要学术兼职:申报级别: 6(一)教师工作量:五年年均研究业绩点_________;年均教学工作量(学时数)_________。
(二)教学:1、主讲课程名称、授课对象、学生数、学时数、教学年度、考核结果任课课程号课程性质任课起始年月2001-09 课程形式多媒体授课任课结束年月2002-01 学生数约100课程名称《新闻摄影》总学时36授课对象普通高校本科生周数18课程类别必修考核情况课程分类任课角色独立主讲精品课程考核情况任课课程号课程性质任课起始年月2001-09 课程形式多媒体授课任课结束年月2002-01 学生数约160人课程名称《新闻摄影》总学时24.0授课对象成人教育本专科生周数 6课程类别必修考核情况课程分类任课角色独立主讲精品课程考核情况任课课程号课程性质任课起始年月2002-01 课程形式多媒体授课任课结束年月2002-09 学生数约100人课程名称《新闻摄影》总学时36授课对象普通高校本科生周数18课程类别必修考核情况课程分类任课角色独立主讲精品课程考核情况任课课程号课程性质任课起始年月2002-01 课程形式多媒体授课任课结束年月2002-09 学生数约160人课程名称《新闻摄影》总学时24授课对象成人教育本专科生周数 6课程类别必修考核情况2课程分类任课角色独立主讲精品课程考核情况任课课程号课程性质任课起始年月2002-01 课程形式多媒体授课任课结束年月2002-09 学生数0课程名称《美学》总学时约50人授课对象普通高校本科生周数18课程类别考核情况课程分类任课角色独立主讲精品课程考核情况任课课程号课程性质任课起始年月2002-01 课程形式多媒体授课任课结束年月2002-09 学生数约20人课程名称《当代中国与新闻业务》总学时12 授课对象硕士研究生周数 3课程类别考核情况课程分类任课角色联合主讲精品课程考核情况任课课程号课程性质任课起始年月2002-01 课程形式多媒体授课任课结束年月2002-09 学生数约80人课程名称《新闻传播热点》总学时8授课对象普通高校本科生周数 2课程类别考核情况课程分类任课角色联合主讲精品课程考核情况任课课程号课程性质任课起始年月2002-09 课程形式多媒体授课任课结束年月2003-01 学生数约20人课程名称《当代中国与新闻业务》总学时12 授课对象硕士研究生周数 4课程类别考核情况课程分类任课角色联合主讲精品课程考核情况任课课程号课程性质任课起始年月2002-09 课程形式多媒体授课任课结束年月2003-01 学生数月100人课程名称《摄影技术》总学时36授课对象普通高校本科生周数18课程类别必修考核情况课程分类任课角色独立主讲3精品课程考核情况任课课程号课程性质任课起始年月2003-01 课程形式多媒体授课任课结束年月2003-07 学生数约100人课程名称《摄影技术》总学时36授课对象普通高校本科生周数18课程类别必修考核情况课程分类任课角色独立主讲精品课程考核情况任课课程号课程性质任课起始年月2003-01 课程形式多媒体授课任课结束年月2003-07 学生数约50人课程名称《新闻摄影》总学时54授课对象普通高校本科生周数18课程类别必修考核情况课程分类任课角色独立主讲精品课程考核情况任课课程号课程性质任课起始年月2003-01 课程形式多媒体授课任课结束年月2003-07 学生数约160人课程名称《新闻摄影》总学时24授课对象成人教育本专科生周数 6课程类别必修考核情况课程分类任课角色独立主讲精品课程考核情况任课课程号课程性质任课起始年月2003-01 课程形式多媒体授课任课结束年月2003-07 学生数约35人课程名称《广告摄影》总学时54授课对象普通高校本科生周数18课程类别必修考核情况课程分类任课角色独立主讲精品课程考核情况任课课程号课程性质任课起始年月2003-09 课程形式多媒体授课任课结束年月2004-01 学生数约100人课程名称《摄影技术》总学时36授课对象普通高校本科生周数18课程类别必修考核情况课程分类任课角色独立主讲精品课程考核情况4任课课程号课程性质任课起始年月2003-09 课程形式多媒体授课任课结束年月2004-01 学生数约20人课程名称《当代中国与新闻业务》总学时8 授课对象硕士研究生周数 2课程类别考核情况课程分类任课角色联合主讲精品课程考核情况任课课程号课程性质任课起始年月2004-01 课程形式多媒体授课任课结束年月2004-07 学生数约100人课程名称《摄影技术》总学时36授课对象普通高校本科生周数18课程类别必修考核情况课程分类任课角色独立主讲精品课程考核情况任课课程号课程性质任课起始年月2004-01 课程形式多媒体授课任课结束年月2004-07 学生数约50人课程名称《新闻摄影》总学时36授课对象普通高校本科生周数18课程类别必修考核情况课程分类任课角色独立主讲精品课程考核情况任课课程号课程性质任课起始年月2004-01 课程形式多媒体授课任课结束年月2004-07 学生数约40人课程名称《广告摄影》总学时36授课对象普通高校本科生周数18课程类别必修考核情况课程分类任课角色独立主讲精品课程考核情况任课课程号浙大宁波理工的课课程性质任课起始年月2004-09 课程形式多媒体授课任课结束年月2005-01 学生数120课程名称《摄影技术》总学时36.0授课对象普通高校本科生周数18.0课程类别必修考核情况课程分类任课角色精品课程考核情况5任课课程号课程性质研究型课程任课起始年月2004-10 课程形式任课结束年月2004-12 学生数20课程名称《当代中国与新闻业务》总学时8.0 授课对象硕士研究生周数 2.0课程类别必修考核情况课程分类任课角色主讲精品课程考核情况任课课程号课程性质任课起始年月2004-11 课程形式多媒体授课任课结束年月2005-01 学生数110课程名称《摄影技术》总学时36.0授课对象普通高校本科生周数9.0课程类别必修考核情况课程分类任课角色独立主讲精品课程考核情况任课课程号课程性质任课起始年月2004-11 课程形式多媒体授课任课结束年月2005-01 学生数46课程名称《广告摄影》总学时36.0授课对象普通高校本科生周数9.0课程类别必修考核情况课程分类任课角色主讲精品课程考核情况任课课程号城市学院课课程性质任课起始年月2005-02 课程形式多媒体授课任课结束年月2005-06 学生数45课程名称《摄影技艺》总学时32.0授课对象普通高校本科生周数16.0课程类别其它考核情况课程分类任课角色精品课程考核情况任课课程号浙大宁波理工的课课程性质任课起始年月2005-02 课程形式多媒体授课任课结束年月2005-07 学生数70课程名称《新闻摄影》总学时36.0授课对象普通高校本科生周数18.0课程类别必修考核情况课程分类任课角色独立主讲精品课程考核情况任课课程号浙大宁波理工的课课程性质6任课起始年月2005-02 课程形式多媒体授课任课结束年月2005-06 学生数46课程名称《广告摄影》总学时36.0授课对象普通高校本科生周数18.0课程类别必修考核情况课程分类任课角色主讲精品课程考核情况任课课程号课程性质任课起始年月2005-02 课程形式多媒体授课任课结束年月2005-05 学生数37课程名称《世界摄影佳作赏析》总学时36.0 授课对象普通高校本科生周数9.0课程类别必修考核情况课程分类任课角色独立主讲精品课程考核情况任课课程号课程性质任课起始年月2005-04 课程形式多媒体授课任课结束年月2005-04 学生数20课程名称《广告摄影》总学时36.0授课对象成人教育本专科生周数0.0课程类别必修考核情况课程分类任课角色主讲精品课程考核情况任课课程号课程性质任课起始年月2005-05 课程形式多媒体授课任课结束年月2005-07 学生数42课程名称《新闻摄影》总学时36.0授课对象普通高校本科生周数9.0课程类别必修考核情况课程分类任课角色主讲精品课程考核情况任课课程号课程性质任课起始年月2005-09 课程形式多媒体授课任课结束年月2005-11 学生数102课程名称《摄影技术》总学时36.0授课对象普通高校本科生周数9.0课程类别必修考核情况课程分类任课角色独立主讲精品课程考核情况任课课程号课程性质研究型课程任课起始年月2005-10 课程形式多媒体授课7任课结束年月2006-01 学生数70课程名称《世界摄影佳作赏析》总学时36.0 授课对象普通高校本科生周数9.0课程类别任选考核情况课程分类任课角色独立主讲精品课程考核情况任课课程号课程性质研究型课程任课起始年月2005-10 课程形式任课结束年月2005-12 学生数20课程名称《当代中国与新闻业务》总学时8.0 授课对象硕士研究生周数 2.0课程类别必修考核情况课程分类任课角色主讲精品课程考核情况任课课程号课程性质任课起始年月2005-11 课程形式多媒体授课任课结束年月2006-01 学生数35课程名称《广告摄影》总学时36.0授课对象普通高校本科生周数9.0课程类别必修考核情况课程分类任课角色独立主讲精品课程考核情况任课课程号课程性质任课起始年月2005-11 课程形式多媒体授课任课结束年月2006-11 学生数110课程名称《新闻摄影》总学时24.0授课对象成人教育本专科生周数 6.0课程类别必修考核情况课程分类任课角色独立主讲精品课程考核情况任课课程号课程性质任课起始年月2006-02 课程形式多媒体授课任课结束年月2006-04 学生数195课程名称《摄影技艺》总学时36.0授课对象普通高校本科生周数9.0课程类别考核情况课程分类任课角色独立主讲精品课程考核情况任课课程号城市学院课程性质任课起始年月2006-02 课程形式多媒体授课任课结束年月2006-07 学生数898课程名称《新闻摄影》总学时54.0授课对象普通高校本科生周数18.0课程类别必修考核情况课程分类任课角色独立主讲精品课程考核情况任课课程号课程性质任课起始年月2006-02 课程形式多媒体授课任课结束年月2006-05 学生数18课程名称《摄影文化与图象传播》总学时36.0 授课对象硕士研究生周数9.0课程类别任选考核情况课程分类任课角色独立主讲精品课程考核情况任课课程号城市学院课程性质任课起始年月2006-02 课程形式多媒体授课任课结束年月2006-07 学生数87课程名称《新闻摄影》总学时72.0授课对象普通高校本科生周数 4.0课程类别必修考核情况课程分类任课角色独立主讲精品课程考核情况任课课程号课程性质任课起始年月2006-03 课程形式多媒体授课任课结束年月2006-03 学生数13课程名称《广告摄影》总学时28.0授课对象成人教育本专科生周数7.0课程类别必修考核情况课程分类任课角色独立主讲精品课程考核情况任课课程号课程性质任课起始年月2006-04 课程形式多媒体授课任课结束年月2006-07 学生数106课程名称《摄影技术》总学时48.0授课对象普通高校本科生周数9.0课程类别必修考核情况课程分类任课角色独立主讲精品课程考核情况任课课程号课程性质任课起始年月2006-04 课程形式多媒体授课任课结束年月2006-07 学生数56课程名称《新闻摄影》总学时36.09授课对象普通高校本科生周数9.0 课程类别必修考核情况课程分类任课角色独立主讲精品课程考核情况3、本科生导师工作情况,指导15 名(列出考核等级、所学专业、年级、姓名)2002新闻:孔佳佳郭太云李超葛颖范文文张佳慧2004新闻:李莉左向飞夏晓春盛佳佳黄银萍卢静余慧芳李婷刘翌4、指导博士生名、硕士生11 名(列出研究生(不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员)所学专业、年级、姓名)(三)科研项目(统计时间为2001.1-2005.12,其项目名称、项目来源、项目编号、起止时间、经费总额如下):1、符合各学院7-10级教学科研岗位聘任条件的科研项目项:2、其它需要说明的主持项目项:(四)论文著作:1、符合各学院7-10级教学科研岗位聘任条件的论文(列出高水平、代表性论文,限10篇以内):论文题目所载刊物期刊级别影响因子他引次数发表年月本人排名/总人数论文编号论文作者徐忠民论文中文名称《中国,世界新闻摄影传播论坛的新召集人——首届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述评》论文英文名称第一署名机构浙江大学--指导教师署名院级单位人文学院署名系级单位新闻与传播学系署名所室新闻所学科领域新闻传播学学科门类人文与社会科学中国语种汉语语种SCI收录否SSCI收录否EI收录否EI Pageone收录否AHCI收录否ISTP收录否ISR收录否所属项目来源码所属项目编号本人排名 1 总人数 1刊物名称《新闻实践》刊物刊号发表日期2005-05-00 发表地点浙江国别卷号期号5月起讫页码论文报告形式论文集名称角色码独立完成⑴被SCI收录论文篇⑵被SSCI、AHCI收录论文篇⑶被EI收录论文篇⑷人文社科国内权威期刊论文篇⑸国内一级刊物论文篇⑹浙大学报相同等级刊物论文篇⑺国际一般学术刊物、ISTP收录论文篇2、出版著作教材共 5 本,总字数为 79 万字,其著作书名、著作类型、出版年月、出版社名称、本人字数/总字数如下:出版号著作中文名称专著《摄影技艺》著作英文名称署名院级单位人文学院署名系级单位新闻与传播学系署名所室新闻学研究室学科领域著作类型专著中国语种语种出版社名称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社级别出版日期2003-09-17 著作字数240000所属项目来源所属项目编号角色编写者个人字数0所有成员[姓名]徐忠民[角色]编写者出版号ISBN 7-04-016295-4 著作中文名称《大学摄影》著作英文名称署名院级单位人文学院署名系级单位新闻与传播学系署名所室新闻学研究室学科领域艺术学著作类型专著中国语种汉语语种出版社名称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社级别出版日期2005-03-01 著作字数397000所属项目来源所属项目编号角色主编个人字数160000所有成员[姓名]徐忠民[角色]主编出版号ISBN 7-5056-0536-4 著作中文名称《海底两万里》新课标改编本著作英文名称署名院级单位人文学院署名系级单位新闻与传播学系署名所室新闻学科领域外国语言文学著作类型编著中国语种语种出版社名称连环画出版社出版社级别出版日期2004-07-09 著作字数100000所属项目来源所属项目编号角色独立完成个人字数100000所有成员[姓名]徐忠民[角色]独立完成出版号ISBN 7-5056-0540-2 著作中文名称《格列佛游记》新课标改编本著作英文名称署名院级单位人文学院署名系级单位新闻与传播学系署名所室新闻学科领域英语语言文学著作类型编著中国语种语种出版社名称连环画出版社出版社级别出版日期2004-07-06 著作字数100000所属项目来源所属项目编号角色独立完成个人字数100000所有成员[姓名]徐忠民[角色]独立完成出版号ISBN 7-5342-3649-5 著作中文名称《牛虻》22集电视连续剧改编本著作英文名称署名院级单位人文学院署名系级单位新闻与传播学系署名所室新闻学科领域文学著作类型编著中国语种语种出版社名称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社级别出版日期2005-01-01 著作字数150000所属项目来源所属项目编号角色独立完成个人字数150000所有成员[姓名]徐忠民[角色]独立完成(五)成果奖励:1、获省部级以上(农业推广类可按厅级以上填写)成果奖项,其中科研成果奖项,教学成果奖(含教材奖)项,国家发明专利项,省级审定良种(限第一申报人)个,其获奖项目(专利)名称、获奖级别(专利编号)、获奖年月(专利批号)、本人排名/总人数如下:2、其它需要说明的成果奖励:(六)学科建设(主要反映①制定学科规划、学科点申报、专业方向调整,组织国内外学术会议或举办高级研讨班等学术交流活动②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③实验平台建设、博士后流动站建设、基地建设如重点学科、教学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④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学科梯队和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指导国内访问学者等):任研究生主任,完成了三次新闻专业的本科培养计划、教学大纲、课程设置的制订;完成了新闻专业的招生宣传计划、文本、图片等的收集、编制;(七)党政管理与社会工作(主要承担①党政管理、学生思政、班主任等工作②学院、学科及所室等其它公益性工作③校内外其它社会工作):①党政管理、学生思政、班主任等工作:研究室主任、党支部书记、本科生导师、班主任。
浙江大学教学、科研用房管理办法(试行)
![浙江大学教学、科研用房管理办法(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356e7ba9ce2f0066f53322d8.png)
五、补贴用房定编和奖励用房 补贴用房和奖励用房是给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省特级专家、求是特聘 教授、长江学者、院士的补贴和给使用单位引进捐助资金、自筹资金建房的鼓励。 1.根据研究方向不同,给予院士每人补贴 100—200 平方米研究用房。 2.长江计划特聘教授每人补贴 50—100 平方米研究用房。 3.省特级专家和求是特聘教授每人补贴 20—50 平方米研究用房。 4.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创新平台、教学基地、教学实验中 心,按照不低于 100—300 平方米补贴用房;省部级重点学科、重点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 教学基地、教学实验中心,按照不低于 50—150 平方米补贴用房:具体的用房补贴由房地 产管理处与科技处、人文社科处、教务处、设备处共同核定。 5.学院引进捐资、自筹资金建造的房屋, 自竣工交付使用之日始,10 年内以其面积 的 50%计入学院用房总面积作为奖励。从第 11 年开始,不再给予奖励。 6.如房屋建造费有国拨、校拨、学院自筹和引进资金等多种来源,则按不同来源所占 比例计算房屋的奖励使用面积。 7.其他特殊情况,各单位可向房地产管理处提出申请,由学校视实际情况决定。 六、发展用房是指学校在新建公用房和腾空公用房中为学校引进高层次人才(院士、院 长、长江学者、省特级专家、求是特聘教授等)、高水平国际合作中心、创新平台和基地、 新兴学科、交叉学科、重大科研项目等发展预留的用房。发展用房由学校直接管理,调整分 配由校长办公会议决定。各学院可根据实际情况预留学院的发展用房。 七、周转房是指学校在腾空公用房中为解决某些特殊科研用房或某些短期科研项目用房 不足而准备的机动用房。周转房实行项目进出制,遵循高水平、高效率优先的原则进行调整, 由学校统一管理。确有科研项目的退休教师经科技处审核后,可到房地产处办理相关申请手 续。 八、学校公共教学用房包括学校公共教室、各类体育场、各类体育馆等,经房地产管理 处核定后由教务处协调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统一安排使用,在优先保证 全日制学生学习的基础上,再统筹兼顾继续教育使用学校公共教学用房。每学期初教务处、 研亢生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应将公共教学用房使用计划报房地产管理处备案, 房地产管理处可根据学校的需要进行统一调配。
浙江大学2006年人文社科科研业绩点核算办法
![浙江大学2006年人文社科科研业绩点核算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d63a739c51e79b8968022657.png)
附件:浙江大学2006年人文社科科研业绩点核算办法为了更好地促进广大文科教师多承接科研项目、出高水平的成果,在广泛征求文科教师的意见和相关学院的基础上,学校决定对原核算办法进行调整,进一步使人文社科科研岗位和业绩工作量的核算更为合理、公平和科学。
2006年人文社科科研业绩点由项目经费、成果产出、组织学术会议和机动四大块业绩点所构成,具体核算办法如下。
一、项目经费业绩点科研项目业绩点按经费数计算,并按项目的不同来源渠道赋予不同的权重;具体按科研项目上年实际到款经费数的加权平均数计算。
计算公式为:✧ Y为某位教师当年科研项目业绩点数。
✧ Hj 为某位教师上年里实际获得的科研经费(单位:万元),经费必须进学校科研帐户。
✧ βi 为课题项目所属类别权重系数, 一类: β=1.4, 二类:β=1.3,三类:β=1.2 四类: β=1.1,五类:1.0。
其具体分类见表1。
✧ h为各学院科研人员的1个科研业绩点的加权科研经费指标数,其标准如下:根据科研项目的重要性和复杂程度,按照纵横向项目的各种渠道进行分类,对科研项目经费赋予不同的权重,见表1。
∑=⨯=nj ji hHY 1β表1: 各类科研项目经费权重[注] ①重点学科建设费、专项设备购置费、各类项目学校配套部分、学校基金等不参加科研业绩点的计算;②项目经费按全额提管理费的加权经费总和计算;③项目业绩点统一算给项目负责人,由其根据实际工作量分配给有关课题组成员。
二、成果业绩点科研成果采用直接计算业绩点的办法。
计算公式为:G 为某位教师当年科研成果业绩点数; X i 为上年某位教师各类成果业绩点数。
成果业绩点计算办法是:首先将成果划分为论文、著作(含研究报告)和获奖成果三大类;再在三大类内部,根据不同情况赋予不同的业绩点。
如为了体现以质量为核心的评价原则,对于那些在高级别刊物上发表的论文、高档次的成果获奖等应赋予较高的业绩点,以鼓励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具体标准如下表2所示。
关于进行2006年度研究系统人员岗位业绩赋分的通知
![关于进行2006年度研究系统人员岗位业绩赋分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da5b7b6ab84ae45c3b358c57.png)
关于进行2006年度研究系统人员岗位业绩赋分的通知所属有关单位:为进一步完善我所绩效考核制度,2006年度继续在研究系统人员中实行岗位业绩赋分,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2005年度所得分数减去2005年度合格分数后剩余分数结转到2006年度,但2006年度新增加分数不少于合格分数的50%。
2005年晋升了上一级岗位的,2005年所有分数一律清零,研究部(室)负责人的管理分数不能结转到下一年度。
二、2006年度新进入研究系统的工作人员参加赋分,但不按照分数考核,支撑系统人员原则上按《赋分标准》规定参照执行。
三、研究系统各岗位考核合格分数见附件1。
四、研究系统岗位业绩考核赋分标准见附件2。
五、列入所科研计划的项目和课题,在论证和研制过程中所形成的技术报告可以赋分,技术报告的分类和赋分标准见附件3。
技术报告应按项目各实施阶段的时间节点按时提交,由科研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处共同认定,所有报告通过认定后需交信息中心赋分并存档。
六、2006年度继续采取网上计分的办法,目前网上赋分系统已经开通,发表的论文和撰写的技术报告可由作者本人先录入该系统,提交信息中心审核确认后赋分并存档。
七、《赋分标准》中第一项至第九项规定的每年新增业绩分计算截止时间为2006年12月31日。
特此通知。
附件1研究系统各岗位赋分考核合格标准分数附件2研究系统岗位业绩考核赋分标准一、成果奖(由科研管理三处负责认定)A、获奖级别分数1、国家特等奖400002、国家一等奖135003、国家二等奖45004、国家三等奖10005、部委或省一等奖10006、部委或省二等奖5007、部委或省三等奖3008、长春市一等奖200B、成果登记1、未获奖但通过成果登记的100分。
2、对未获奖励证书,但列入所科研计划课题的科研人员按以下核定:∙获国家特等奖的按50分核定;∙获国家一等奖的按40分核定;∙获国家二等奖的按30分核定;∙获国家三等奖的按20分核定;∙获省(部)一等奖按8分核定;∙获省(部)二等奖按7分核定;∙获省(部)三等奖按5分核定;∙成果鉴定按3分核定。
浙江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浙江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32a8eb06680203d8ce2f24db.png)
浙江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讨论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管理,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促进学校科研工作健康发展,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教财[2005]11号)及国家有关科技政策,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学校分管财务、科研工作的校级领导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负责,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进一步明确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及项目负责人在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
1、校科技处和人文社科处是学校科研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科研项目管理和合同管理,配合校计财处做好经费管理的有关工作;2、校计财处负责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不断完善校内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指导项目负责人编制项目经费预算,审查项目决算,监督、指导项目负责人按照项目立项通知书(任务书)或合同约定,以及有关财经法规在其权限范围内使用科研经费;3、项目负责人负责编制科研项目经费预算和决算,按规定使用经费,接受上级财政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国家审计机关和资助单位的检查与监督,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真实性、有效性承担经济与法律责任。
校科技处或社科处、计财处应积极配合并提供有关资料。
第三条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监督和检查,建立健全科研经费使用管理的监督约束机制。
科技处或社科处应建立课题追踪反馈制度,及时了解课题合同执行情况及经费使用情况,督促经费按核定的预算合理使用。
计财处应严格经费使用审批手续,按照财务制度规定规范核算,做到账目清楚,核算准确,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审计处应对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进行不定期审计或专项审计。
第四条项目负责人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项目经费预算核定的用途、范围和开支标准使用项目经费、自觉控制经费的各项支出。
对弄虚作假、截留、挪用、按照挤占专项经费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或其他违反项目管理办法规定的行为,国家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第二章经费到款管理第五条我校取得的各类科研经费,不论资金来源渠道,均为学校收入,必须全部纳入校计财处统一管理、集中核算,并实行专款专用。
浙江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浙江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c23204295acfa1c7aa00ccd6.png)
第三条 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监督和检查,建立健全科研经费使用管理的监督约束机制。科技处或社科处应建立课题追踪反馈制度,及时了解课题合同执行情况及经费使用情况,督促经费按核定的预算合理使用。计财处应严格经费使用审批手续,按照财务制度规定规范核算,做到账目清楚,核算准确,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审计处应对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进行不定期审计或专项审计。
第六条为便于管理,我校科研经费分为纵向经费、横向经费和国际合作经费。纵向经费是指各级政府部门批准立项的科研项目经费,如科学事业费、科技三项费用、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其他各类基金、国防军工项目经费等;横向经费是指各企事业单位委托我校研究的科研项目经费、科技成果和专利转让费等;国际科技合作经费是包括各级政府部门批准立项的国际合作科研项目经费,与国外政府和学术机构间合作经费视为纵向经费,与境外企业间合作经费及科技捐赠项目经费视为横向经费。
第四条项目负责人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项目经费预算核定的用途、范围和开支标准使用项目经费、自觉控制经费的各项支出。对弄虚作假、截留、挪用、挤占专项经费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或其他违反项目管理办法规定的行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第二章经费到款管理
第五条我校取得的各类科研经费,不论资金来源渠道,均为学校收入,必须全部纳入校计财处统一管理、集中核算,并实行专款专用。
第八条科研经费到款后统一由会计核算中心开具发票(收据)。对于有技术贸易合同并经省科技厅登记获取合同编号的科研经费,开具“浙江省杭州市技术贸易专用发票”;对于未在省科技厅登记的科研经费,开具“浙江省非税收入统一票据”。须预借发票(收据)的,按《浙江大学票据管理办法》(浙大发计[2005]3号)有关规定执行。
浙江大学2006年职称工作具体安排
![浙江大学2006年职称工作具体安排](https://img.taocdn.com/s3/m/510f1504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00.png)
浙江大学2006年职称工作具体安排第一篇:浙江大学2006年职称工作具体安排浙江大学2006年职称工作具体安排来源:浙江大学人事处发布日期:2006年9月1日一、教学科研和教学科研辅助人员晋升高级职务的材料申报及审核安排1、9月11日前,各学院上报今后五年教师高职岗位设置规划及今年高职评聘要求名额,同时上报各学院现有教授(研究员)近五年和现有副教授(副研究员)近三年的平均学术产出分析统计表,根据统计分析结果研究制定并上报本学院或学科晋升教师系列教授和副教授职务的任职条件,以及科学研究系列研究员和副研究员职务的任职条件。
根据浙大发人(2005)50号文件,去年学院评委会成员仍然有效,因特殊原因需要调整学院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成员的,须上报学院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名单(请下载)。
2、9月15日前各学院应完成个人申报和材料接收工作①9月11日前申报教师和科研系列高级职务人员必须将任现职以来近五年(申报副高职务为任现职以来近三年)的个人业绩全部录入《浙江大学教职工数据中心》,任现职以来近五年(申报副高职务为任现职以来近三年)以前的主要业绩,以及与晋职相关的其他内容也应录入。
②对申报“从事国防科技涉密项目研究人员”类别高级职务的人员,其非涉密部分材料的录入和提交同上;涉密部分的材料,须填写浙江大学国防科技涉密项目研究人员申报高级职务涉密部分主要业绩表(请下载),连同业绩材料的证明原件提供给校科技处军工办金钢老师处。
③对新进教学科研人员和校外人员应聘我校教师和科研系列高级职务人员,不能通过《浙江大学教职工数据中心》录入数据,请直接下载申请表(主要业绩表)和个人业绩统计简表,按要求填写后连同原始材料交学院人事科审核。
④申报实验系列高级职务的人员应准备好任现职以来主要业绩表、个人业绩统计简表(请下载)和相应的原始材料。
⑤申报科研辅助系列高级职务人员的材料录入和提交,同科研系列高级职务的申报相同。
原始证明材料即发表的论文、获奖证书,项目批件等均需提供原件,SCI、EI、SSCI、AHCI收录论文应提供检索证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大学2006年人文社科科研业绩点核算办法
附件:
浙江大学2006年人文社科科研业绩点核算办法
为了更好地促进广大文科教师多承接科研项目、出高水平的成果,在广泛征求文科教师的意见和相关学院的基础上,学校决定对原核算办法进行调整,进一步使人文社科科研岗位和业绩工作量的核算更为合理、公平和科学。
2006年人文社科科研业绩点由项目经费、成果产出、组织学术会议和机动四大块业绩点所构成,具体核算办法如下。
一、项目经费业绩点
科研项目业绩点按经费数计算,并按项目的不同来源渠道赋予不同的权重;具体按科研项目上年实际到款经费数的加权平均数计算。
计算公式为:
✧ Y为某位教师当年科研项目业绩点数。
✧ Hj 为某位教师上年里实际获得的科研经费(单位:万元),经费必须进学
校科研帐户。
✧ βi 为课题项目所属类别权重系数, 一类: β=1.4, 二类:β=1.3,三类:
β=1.2 四类: β=1.1,五类:1.0。
其具体分类见表1。
✧ h为各学院科研人员的1个科研业绩点的加权科研经费指标数,其标准如
下:
根据科研项目的重要性和复杂程度,按照纵横向项目的各种渠道进行分类,对科研项目经费赋予不同的权重,见表1。
∑
=⨯=n
j j
i h
H Y 1
β
表1: 各类科研项目经费权重
[注项目学校配套部分、学校基金等不参加科研
业绩点的计算;
②项目经费按全额提管理费的加权经费总和计算;
③项目业绩点统一算给项目负责人,由其根据实际工作量分配给有关课题组成员。
二、成果业绩点
科研成果采用直接计算业绩点的办法。
计算公式为:
G 为某位教师当年科研成果业绩点数; X i 为上年某位教师各类成果业绩点数。
成果业绩点计算办法是:首先将成果划分为论文、著作(含研究报告)和获奖成果三大类;再在三大类内部,根据不同情况赋予不同的业绩点。
如为了体现以质量为核心的评价原则,对于那些在高级别刊物上发表的论文、高档次的成果获奖等应赋予较高的业绩点,以鼓励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具体标准如下表2所示。
∑=i
X G
表2:各类科研成果业绩点计算标准表
1.论文
[注] (1)权威和一级刊物名录清单附后。
(2)被SSCI、AHCI收录的,不含单页短文,如快讯、会议摘要和论文文摘等。
2.著作和研究报告
3.科研奖励
②全国青年优秀社科成果提名奖不计业绩点。
③若有合作者,分配比例如下:若有二个
作者,第一作者计60%,第二作者计40%;若有三个作者,第一作者计50%,第二作者计30%,第三作者计20%;第四作者以后者暂不计点。
④对于扩大学校学术影响的活动,如参加
《中央电视台》专访,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大报上发表文章等,学校给予业绩点的奖励,具体另议。
三、组织重要学术会议
组织主办重要学术会议给予一定的业绩点补贴,具体标准如下: 且参加会议的国家地区为10个以上(含10个)为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出席外宾人数为10人以上(含10人),且参加会议的国家地区为5个以上(含5个)为中型国际学术会议;其余均为小型国际学术会议。
2.全国性学术会议将视具体情况另议。
四、重点和特殊研究的补贴业绩点
机动业绩点由学校机动补贴和学院机动两块构成。
1.学校机动补贴业绩点
主要用于:
(1)重点研究基地:主要是“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和浙江省重点研究基地;
(2)特殊研究领域:台港澳问题研究、跨学科研究的启动、鼓励国际化学术发展的研究、学校直接下达的研究任务等。
2.学院机动业绩点
每年按比例切块下达,由学院自主分配,可用于:
(1)未纳入学校核算办法中的非权威和一级期刊的CSSCI期刊源论文;
(2)各学科主办的刊物(含高水平的同人刊物);
(3)未纳入计算业绩点期刊源的在外文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4)引进人才的补贴;
(5)对学科发展和团队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
(6)其它学院认为需要特殊补贴的人员。
人文社科权威和一级学术期刊目录
一、权威期刊
1.管理世界2.哲学研究3.中国语文
4.外语教学与研究5.文学评论6.外国文学评论7.历史研究8.经济研究9.政治学研究10.法学研究11.社会学研究12.新闻与传播研究
13.中国图书馆学报14.教育研究15.体育科学16.心理学报17.中国社会科学(中、英文版)
18.《新华文摘》(全文转载)19.《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
二、一级期刊
1.学术月刊 2.马克思主义研究 3.自然辩证法研究
4. 自然辩证法通讯
5.心理科学
6.应用心理学
7.世界宗教研究8. 统计研究9. 社会科学战线
10.人口研究11. 中国人口科学12. 民族研究
13.国际问题研究14.中共党史研究15. 台湾研究
16. 中国法学17. 中外法学18. 政法论坛
19.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中国经济史研究21.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2. 经济学家23.世界经济24.世界经济与政治25. 会计研究26.中国农村经济27. 农业经济问题
28.中国土地科学29.中国工业经济30.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31. 财贸经济32.金融研究33. 国际贸易问题34.管理科学学报35. 科学学研究36. 科研管理
37.中国广播电视学刊38. 中国出版39. 大学图书馆学报40. 情报学报41. 档案学通讯42. 高等教育研究(武汉)43. 比较教育研究44. 教育发展研究45. 中国高教研究
46.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武汉)47.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48.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49. 中国体育科技50. 文献51. 古汉语研究52. 语言研究53. 外国语54. 中国翻译55.当代语言学(原为:国外语言学) 56. 现代外语57. 外国文学58. 外国文学研究59. 文艺研究60. 文学遗产61. 文艺理论研究
62.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63. 美术研究64. 新美术65. 中国音乐学66. 当代电影
67.史学理论研究68. 中国史研究69. 近代史研究70. 世界历史71. 考古学报72. 文史(中华书局) 73. 敦煌研究74.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75.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复印)
76.中国社会科学评论(香港)77.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现已停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