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痛惜的数学家-陆家曦解析
他是中国民间数学大师,攻克了世界数学难题,未被重视英年早逝
他是中国民间数学大师,攻克了世界数学难题,未被重视英年早逝由于他的存在,中国组合学在世界数学界地位卓然。
1983年,中学物理老师陆家羲解决了世界著名的“寇克满”数学难题和“斯坦纳大集定理”,被国际数学界称为二十年来组合设计中的伟大成就之一,完成了130多年悬而未决的难题。
他是包头九中的一位普通的物理老师,成了蜚声国际数学界的著名数学家。
陆家羲(1935-1983)正当他继续向科学高峰攀登时,却因心脏病猝死,年仅48岁。
人民日报撰文“拼搏20年,耗尽毕生心血,中学教师陆家羲攻克世界难题”纪念,陆家羲为科学献身的精神鼓舞了无数青年。
这位伟大的中国民间科学家,是被活活累死的。
他的事迹,很多新一代的年轻人不知道。
我认为有必要讲给大家。
他的悲剧,希望不要再重演。
011935年6月,陆家羲出生在上海。
父亲的工作是“跑街的”,靠卖一些酱油、味精等调味品赚取微薄收入供养四个孩子。
贫困的生活让前三个孩子都夭折了,只有命大的陆家羲活了下来。
父母发现,这个老幺聪慧异常,便借钱把他送进小学读书。
面对得来不易的上学机会,陆家羲倍加珍惜。
等到上中学,父亲因病去世。
断了收入来源,陆家羲只好辍学,到一家五金店当学徒。
新中国成立后,陆家羲告别母亲,只身来到沈阳,考取东北电器工业管理局办的统计训练班。
这是一个旨在培养速成实用人才的计划,半年后,陆家羲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分配到哈尔滨电机厂工作。
在电机厂,他做过财务、材料、生产等多个岗位工作,任劳任怨,两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
尽管工作非常忙碌,但他始终没有忘记学习。
利用下班时间,他自学了全部高中课程,为了更好的学习,他还自学俄语和英语,不出半年,就能和苏联人对话交流,让同事很惊讶。
1956年夏天,他偶然买到一本介绍组合数学的书《数学方法趣引》,里面介绍八个妙趣横生的世界著名数学难题。
陆家羲自幼喜欢数学,立即被“寇克满女生问题”和“斯坦纳系列”迷住了。
《数学方法趣引》,徐泽瀛著特别是“寇克满女生问题”看似简单,却很有趣味。
陆家羲攻克世界数学难题的中学教师
陆家羲攻克世界数学难题的中学教师陆家羲,1935生于上海,6岁入小学,13岁父病逝。
初中毕业后,因家境贫困而辍学。
15岁进工厂学徒。
1951年11月经自学考入东北电器工业管理局统计训练班。
经8个月学习结业后被分配到哈尔滨电机厂,先后在厂材料、财务、计划、生产等科室工作。
两次被选为厂先进工作者,一次获哈尔滨市二等防洪模范光荣称号。
业余时间刻苦自学,自修了全部高中课程,并坚持夜校进修俄语。
半年后,就能俄语会话。
1957年夏,陆家羲被《数学方法趣引》中一个“柯克曼女生问题”吸引,从此走上业余科研之路。
他自知文化基础差,1957年放弃工资待遇考入吉林师范大学(今东北师大)物理系,靠微薄的助学金开始了艰苦的大学生活。
在大学里,同时向数学、物理两个领域挺进,不仅阅读了大量数学专籍,而且记下了数目可观的笔记。
1961年以出色成绩完成学业,并且完全解决了困扰数学界100年的“柯克曼女生问题”。
1961年夏,在包头钢铁学院任助教,他把凝聚5年心血的处女作《柯克曼系列与斯坦纳系列的构造方法》寄给中国科学院教学研究所。
1962年包头钢院停办,他先后调到包头市教育局教研室、八中、五中、九中、二十四中任教。
尽管调动频繁,仍然顽强刻苦地潜心钻研组合数学,并向《数学通报》《数学学报》投稿。
1965年3月,充实了《平衡不完全区组与可分解平衡不完全组的构造方法》的论文;之后又写出3篇论文,于1966年1月寄出,然而这些论文全部被退回。
在长时间的等待之后,陆家羲最终得到的回复是三个字:没价值。
“文化大革命”中他置身事外,钻进单身宿舍和批斗“走资派”的会场旮旯里推理演算。
当时消息闭塞,资料缺乏,他设法通过各种关系与上海、北京、呼和浩特的图书馆取得联系,借阅资料,就连恋爱、婚姻这样的大事都无暇考虑。
远在上海的姑母和身边的同志给他介绍对象,他都婉言谢绝,一直拖到37岁才成家。
就在陆家羲这项成果被权威机构宣布为“没价值”之后的整整十年,也就是1971年,两位意大利数学家向全世界宣布:他们攻克了“寇克曼系列”!这个时间比陆家羲的发现要迟7~10年。
对2009年版《辞海》“陆家羲”词条的订正
对2009年版《辞海》“陆家羲”词条的订正[摘要]陆家羲是世界闻名的组合数学家,他潜心埋头钻研组合数学26年多,历尽艰辛以毕生心血先后攻克了组合数学界的三大世界难题——柯克曼三元系、柯克曼四元系和不相交斯坦纳三元系大集的存在性问题,并攀登上RBIBD存在性理论研究的新高峰,为组合数学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其研究成果“关于不相交Steiner三元系大集的研究”荣获1987年第三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笔者试图以科学求实和客观专业的态度来订正2009年版《辞海》“陆家羲”词条中的有关内容并阐明了订正的理由。
[关键词]柯克曼女生问题;柯克曼(Kirkman)三元系;柯克曼四元系;斯坦纳(Steiner)三元系;不相交斯坦纳三元系大集;可分解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RBIBD)1 引言陆家羲是一位笔者早已熟知和仰慕的数学大师,鉴于他在组合数学领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崇高地位,笔者1990年3月奋笔给时任《辞海》主编的著名学者夏征农先生(1904.01.31—2008.10.04)写了一封信,强力推荐《辞海》在再版时增收“陆家羲”词条,并自告奋勇地表示可为《辞海》撰写“陆家羲”词条提供一切方便。
不久,笔者就收到了上海辞书出版社总编办公室的一封回信:“朱安远同志:您给夏征农主编的信已收悉。
您所推荐的陆家羲同志,其事迹确实很动人,但今后是否收入《辞海》,我们将同数学分科主编和有关专家研究后再作决定。
十分感谢您对《辞海》的关心和支持。
此致敬礼1990.4.9”。
据了解,当时《辞海》数学分科的主编是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原名苏尚龙,1902.09.23—2003.03.17),此事在1999年《辞海》再版时落空,但以下书籍(按时间先后排序,据不完全统计,主要是辞典传记类著作)都陆续收录了”陆家羲”词条或有关介绍陆家羲光辉事迹的内容:(1)1990年5月(第一版)《数学家辞典》第490-491页“陆家羲”词条,邓宗琦主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陆家羲:普通中学教师,被称民科,不被重视却解决了世界级难题,
陆家羲:普通中学教师,被称民科,不被重视却解决了世界级难题,现在网络社会如此发达,很多一些人就为了吸引噱头,就开始自称自己经过多久多久的研究,琢磨出了一套什么什么样的理论,尤其是前两年的“引力波”事件,大家都为微博名为“诺贝尔哥”的郭英森叫屈。
《5年前节目中他首提引力波,遭嘉宾嘲讽,如今他们都欠他一个道歉》,更是火遍朋友圈,这样的标题足以勾起人们的好奇与冲动。
大家为郭英森鸣不平,甚至为如此打压“民间研究者”感到愤怒。
当然,如果真正有脑子的朋友将他那期节目完完整整看完就知道,就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妄想者,而在我们的一般认知体系中,“民科”往往和“反智”“异想天开”等字眼挂钩。
民科大军中,许多人只是把业余爱好上纲上线,活在了自己的世界中;但也有许多人,明明知道自己是“民科”,但却另有所图。
但其实这些人都不能称之为“民科”,民科本来一开始也只是一个“中性词”,这些人只能称之为科学爱好者。
甚至连科学爱好者也算不上,只能算上科学幻想者。
这些人也将“民科”污名化。
这样的都是伪民科在我看来,民科应该指的是来自民间、草根的科学家,他与所谓的官科的共同点是建立在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上,是站在巨人先贤的肩膀上,是使用科学训练的逻辑思维来思考,而非凭空妄想,空中建楼阁。
而不同点则是官科是一直以来从事科研工作,活跃在科研界。
而民科则只是并非学术界人士,所研究课题不属于自己所学专业领域,但自己通过正统的学术训练而成为真正的科学家。
初中肄业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的郑晓廷才是真民科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一位被人称之为“民科”的真正科学家—陆家羲。
陆家羲是旧时代造就的悲剧,1935年6月10日,陆家羲出生在上海市一个贫苦市民家里,家庭贫困,仅仅念到初中就被迫辍学,年仅15岁的他来到上海一个五金材料行当学徒。
陆家羲留下的唯一照片新中国的成立也带给了陆家羲以希望,16岁的他只身来到沈阳,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考入了东北电器工业管理局办的统计训练班.半年后以学业第一名的成绩结业,被分配到哈尔滨电机厂工作,吃上了公家饭。
陆家曦简介
陆家曦陆家羲陆家羲(1935-1983),中国现代数学家,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
陆家羲 1935年6月10日诞生于上海市.1983年10月31日在包头病故.包头市第九中学物理教师、组合数学专家。
1983年12月21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首都几家大报以及《内蒙古日报》,同时在显著位置刊登了一条新华社发自呼和浩特的消息:“拼搏二十年,耗尽毕生心血,中学教师陆家羲攻克世界数学难题…斯坦纳系列‟.”在这篇近千字的报道中,首次向世人宣告,一位地处边陲的中学教师潜心钻研组合数学二十余年,耗尽毕生心血,终于证明了“斯坦纳系列”和“寇克满系列”问题,完成了两项在组合计算领域内具有国际水平的第一流工作……而陆家羲已于同年10 月31日凌晨不幸逝世,终48岁.研究者指出,上述报道中所指的是陆家羲证明了“斯坦纳系列”和“寇克满系列”(今译作“柯克曼系列”,是“斯坦纳系列”中的一种)中长期没有解决的重要问题.一青少年时代1935年6月10日,陆家羲出生在上海市一个贫苦市民家里.父亲陆宝祥是上海滩上“跑街的”,自产自销一些酱油精、味精等,一天不跑,全家就没米下锅.母亲李月仙操持家务,先后养育过四个孩子,前三个均因患病无力医治而相继夭折,只有老四家羲命大,长大成人.家羲自幼聪慧过人,十分要强,6岁入上海南浔路正德小学读书,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已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学业一直保持优秀.1948年,正当他在麦伦中学读初中二年级时,父亲突然患了重病,无钱医治不久便辞世.这对于他的家庭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家羲勉强读到初中毕业,被迫辍学.1950年9月经人介绍,年仅15岁的他来到上海一个五金材料行当学徒,过早地承担起生活重压,体验到人世的艰辛.1951年11月,家羲毅然告别家人,离开曾给他带来欢乐和苦难的上海,只身来到北国沈阳,考入东北电器工业管理局办的统计训练班.半年后以学业第一名的成绩结业,被分配到哈尔滨电机厂工作.在哈尔滨电机厂工作的五年多日子里,他勤勤恳恳,埋头苦干,先后在材料、财务、计划、生产等科室工作,两次被评为厂先进生产者.1956年,松花江泛滥成灾,直接威胁到哈尔滨市的安全,他积极投身于抗洪抢险第一线,获市二等防洪模范的光荣称号.家羲自学能力强,毅力过人.不管环境多么艰苦,他总能系统地安排学习日程.他对自己的要求,十分严格,从点滴出发,踏踏实实地顽强学习.他利用业余时间自修了全部高中课程,对于一些自然科学方面的小册子更是爱不释手.哈尔滨的冬天异常寒冷,但是为了学习俄语,他每晚坚持走很远的路去上夜校.据当年同他一道上夜校的袁懋远回忆,半年之后,家羲便可以用俄语同老师简单会话了.在语言学习方面,他有很高的天赋,在条件很差的环境下,他不仅基本上掌握了俄语和英语,而且在后来的岁月里,因查看资料的需要,又自学日语.家羲13岁丧父,16岁只身外出谋生,29岁丧母.由于过早失去家庭温暖,本来就性格内向的他,渐趋孤僻,愿意独自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然而他又是一个很会自娱和兴趣广泛的人.闲暇之际,他爱唱京剧;从青少年时代起,他便爱好象棋和围棋;他还喜欢欣赏文学名著,关心科技的最新成就.在整理他遗物时,发现了中、外文学名著和介绍最新科技的读物.有些书上有他的圈圈点点和简单批语、问号等.还有一些外文原版书.二偶遇“寇克满女生”1957年夏的一天,家羲购得一本孙泽瀛著的《数学方法趣引》.一连好多天,他都深深沉浸在书中十多个妙趣横生的世界著名数学难题中.当时风华正茂的陆家羲可能做梦也未曾料到,一本薄薄的小册子竟改变了他日后的生活道路.《数学方法趣引》中最吸引他的是其中的“寇克满女生问题”.早在1850年,英格兰教会的一个区教长寇克满(T.P.Kirkman)在《女士与先生之日记》年刊上提出了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一女教师每天下午都要带领她的15名女生去散步.她把学生分成5组,每组3人,问怎样安排,才能使在一周内,每两名学生恰有一天在同一组.这个饶有趣味的数学游戏乍看起来很简单,而且寇克满本人也于提出问题的第二年在同一刊物上给出了一种解答.但是,数学家的本能是往往将一个简单的游戏问题进行一般化、抽象化.比如,我们可以用N代替15,把N个单元分成若干小组,每组3个单元,一种分法构成一个系列,叫寇克满系列.假定有几个系列,现在问:将N分成若干个系列,使得每一单元与其它任一单元恰有一次在同一组里.N所满足的充要条件是什么?系列的分法又如何构成?这在今天来看,是一种组合设计的存在性充要条件问题,一百多年来未能解决.为纪念这位在数学研究上的自学成才者,人们把这个著名的数学难题称为“寇克满女生问题”.22岁的陆家羲,一连好多天如醉如痴,他心中萌生出一个顽强的念头,一定要攻克这个问题.然而,一个只具初中文化程度的青年,要攻克此等难题,在旁人眼里,无异于痴人说梦.陆家羲自己也深深懂得:科学事业不能靠一时的热情和冲动.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匮乏,迫切希望能够进一步上学深造.事情并不一帆风顺.领导并没有理解眼前这位胸怀大志的上海青年,没有批准他上学深造的申请.陆家羲却很倔强和执拗,拿定主意后就再不犹豫.他毅然放弃了每月64元的工资,于1957年秋考入吉林师范大学(现东北师大)物理系,仅靠微薄的助学金开始了艰苦的大学生活.大学四年,虽然物质生活大大不如工作之时,但精神世界却是完全自由的,这些正是家羲梦寐以求的环境.四年中,他同时在物理和数学两个领域里奋进,阅读了大量数学专著,记了数目可观的笔记,专业课成绩一直优秀.从读大学起,直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步,由于他的专业是学物理教物理,一直把数学研究作为自己的业余爱好,从没有因此而耽搁自己的本职工作.后来他也曾对亲友谈起过,自己真正喜爱的是物理学,愿意把它作为终生的专业,以期为人类做出更加直接的贡献;但搞物理需要的物质条件太多,所以在目前的环境下也就只能搞数学了.冲击世界著名数学难题,绝非易事.对于一个倔强的大学生,也并不仅仅意味着是一支笔和几张演算纸,需要的是全身心的奉献精神.每当夜深人静,别人进入梦乡后,他便悄然起身,离开宿舍,来到楼梯口那盏彻夜不熄的电灯下踱来踱去,和他的“寇克满女生”对话.这种“对话”持续了整整四个春秋.紧张的大学生活结束时,他不仅以优异成绩取得了毕业文凭,而且完全解决了困扰数学界一百多年的“寇克满女生问题”.三奋斗及沉默1961年秋,陆家羲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内蒙古草原钢城包头钢铁学院任助教.他踌躇满志,对未来充满无限美好的希望.同年12月30日,他将凝聚着自己五年心血的处女作“寇克满系列与斯坦纳系列的构造方法” 一文当作精神上的第一个孩子寄往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以期请教、肯定与发表.同时寄去的还有另一篇论文“应用组合系列制作正交拉丁方的一些结果”,从此他开始了人生的艰难旅途.1962年初夏,包头钢铁学院下马,家羲被调到包头市教育局.到“文革”开始的前四年中,他先后在教育局教研室,包八中、包五中、包二十四中任教,期间还在教育局行政干校集训过一段时间.频繁的调动,虽使他无暇顾及到自身的婚姻大事,却仍以顽强的毅力继续进行着数学研究.1963年2月,他接到数学研究所的复信,信中介绍了一些最新的文献资料,希望他自己去核实论文,并说:如果结果是新的,可以直接投稿给《数学学报》等刊物.于是他利用春节期间将论文改写,于3月12日投寄给《数学通报》.而《数学通报》就其性质来说是不刊登长文的,尤其像陆的专业性很强的长文.难熬的一年过去了,得到的答复是:“由于篇幅较长和所用的数学工具,建议另投其他刊物.”走了一段弯路,当然很可惜,但陆家羲对自己的论文却充满了信心.他又重新改写了论文,取名“平衡不完全区组与可分解平衡不完全区组的构造方法”,于1965年3月14日投寄给《数学学报》.这次论文的修改历时一年多,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一方面,为了给论文增添新内容,他几乎跑遍了包头市所有图书馆,并利用暑假到北京图书馆核对资料,有时住在火车站.另一方面,频繁的工作调动,也使他难于安心研究.还有,因他单枪匹马默默地干,很少与人交往,在周围人们还不理解的情况下,受到的非议、白眼和冷嘲热讽,给他精神上很大的压力.曾几何时,在大学期间,因研究“寇克满女生问题”给他背上了“不问政治”的包袱.而此时,又到了“文革”前夜,在极左思潮日益弥漫祖国大地的时候,给他戴一顶走“白专道路”的帽子,送至干校集训,进行劳动改造,也就是自然的事了.这篇论文于1966年2月被退回.历史是公正的,不会把珍珠永远埋在土里.在陆家羲逝世四年之后的1987年,我国的组合数学专家们评审后认定:该文宣告了“寇克满问题”的首次解决.当然,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一成就在数学界公认为是属于查德哈里(R.Chaudhuri)和威尔逊(R.M. Wilson)的,因为他们于1971年最先公布了这一结果.这也是无可非议的.在这里我们引述一段内蒙古大学陈杰教授给内蒙古自治区科委的报告:“根据 1984年9月陆家羲学术工作评审会议的要求,我接受会议的委托,继续邀请专家们对陆家羲同志关于Kirkman问题的遗作进行审查.我们邀请了苏州大学吴利生、朱烈两教授与河北师范大学康庆德教授(他们都是组合设计方面的专家)担任此项工作.近一年来,他们进行了反复的审核和研讨,认为陆家羲同志 1965年的遗作“平衡不完全区组与可分解平衡不完全区组的构造方法”(有确切证据可证明此文确系陆在1965年所作)中,确已先于查德哈里和威尔逊至少 6年解决了有名的Kirkman问题.就是说关于Kirkman问题,陆家羲同志的工作也是在世界上领先的.”这个结论在22年后才做出,使我国组合数学方面的一个具有里程碑的成就少了一次领先世界的机会.接着,他又再接再厉,继续奋战,在短短的半年里又完成了四篇论文[5-8],作为前一论文的发展.1966年夏,“文革”开始,面对灾难,陆家羲有些绝望了.在“文革”结束后他给友人的信中写道:“看了《数学学报》的复信,这一工作(指寇克满问题) 我便断了投稿的念头……不久是文化大革命,都告搁浅.”“这些事好像在记忆的深处,沉下去,沉下去.”从1966年初,到1977年秋,整整11年他再没有投寄过一篇论文.四良缘晚结“文革”开始后,陆家羲并不放弃对组合数学的研究.有一次,在批斗所谓“走资派”的会上,他躲在不引人注目的会场的一角,在小本上演算起来.开始他还警惕地注意左右,可很快就进入了忘我的境界.批斗会快结束时,人们终于发现了他的行为,这在当时是一个“站在什么阶级立场”的原则问题.好在他的家庭出身救了他,激进的造反派只是要拔掉他这面“白旗”,使这个贫苦市民的儿子回到“革命队伍”中来.晚上他躺在床上,思来想去,几乎一夜未能合眼.第二天,校园中出现了一张醒目的大字报,走“白专道路”的典型代表陆家羲挑头成立了一个“海燕战斗队”,自任总指挥,并用激烈的语言向“地、富、反、坏、右及一切反动派”宣战.此后,其他造反派组织对他就另眼相看,不再找他的麻烦了.日子一天天过去,人们再也看不到陆家羲,也未发现“海燕战斗队”有什么“革命行动”.最后终于真相大白,所谓“海燕战斗队”,就是他一个光杆司令.这也是他被逼出来的对策,藉此可以躲在单身宿舍里静静地钻研组合设计.由于他的家庭出身是“市贫”,加上平常绝不得罪任何人,才使这件事未引起大风波.光阴荏苒,转瞬间他已三十好几.一心扑在科研事业上的他,平时不修边幅,棉衣也懒得拆洗,真可谓忘寒暑废寝食,“衣带渐宽终不悔”.可他毕竟是人,有时也想到自己的终身大事.然而他平时少言寡语,与人联系甚少,在包头又没亲人,虽然也有过热心的同事给他介绍过几位,但终归不称心,被他婉言拒绝了.“爱是理解的别名”(泰戈尔语),陆家羲终于遇上了知音.1972年春节,经好友刘子愈牵线,他结识了回包头探亲的狼山医院大夫张淑琴.一向不善言辞的他,话也多起来了,谈工作,谈科学,谈对未来的打算.经过一段时间的书来信往,两人情投意合,于同年暑假结为伉俪.37岁的他终于有了一个温暖的家.不久,张也调入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工作.翌年3月,他被调到包头市第九中学任教(这两单位离得较近).从此开始了他在生活和工作上比较安定的一个时期.多年的单身生活以及繁重的教学与科研,使他在家务上成了地地道道的门外汉,以致弄出好多笑话.但他高兴的是有机会能把自己在科研上的心得与曲折,把多年来压在心头的苦闷倾诉给妻子听.张淑琴是一位贤慧的妇女,理解他、体谅他,虽不懂什么“寇克满女生问题”,也看不懂数学论文,但她相信丈夫的工作是有意义的.她主动承担起大部分家务,为丈夫创造一个安静环境.一有适当机会,她就宣传丈夫的科研工作,争取学校、同事和亲友们的理解和支持.张淑琴是离婚后和陆家羲结合的.结婚时带着一个两岁的女儿张惠中.家羲喜欢小孩,乐意和她玩耍、逗乐,孩子很快就和他亲热了,常常要他抱抱、背背.直到陆去世,孩子也不知道他是继父.1976年2月7日,他们生了一个女儿,取名陆登.小女儿的降生不但给他们的家庭新添了欢乐,而且使陆的性格也渐渐开朗.他不再那么沉默寡言,偶尔也和同事们聊天谈心,开开玩笑.随着女儿的成长,他尽管很忙,也要挤出时间来逗逗女儿,给她们讲故事,教她们唱歌、绘画、玩魔方.妻子说:“家羲和女儿在一起就像变了一个人.”老陆生性不爱求人;为教登登一支儿歌,还求教于音乐教师,索要歌片自己先学.他的经济并不富裕,但一定要给女儿买个玩具钢琴.武汉数学会议结束时发给他的一小袋橘子,一路上没吃一个,全部给孩子们带了回来.现在,陆登已高中毕业,继续求学.惠中于1989 年电大毕业在包九中电教室工作,张淑琴仍在包头医学院工作,已晋升为副教授.五攻克“斯坦纳系列”中的大集定理粉碎“四人帮”,迎来了科学的春天.陆家羲感到前途光明,于是重操旧业.1977年9月4日,他又将“k=5,λ=1,v=141的平衡不完全区组”一文的修改稿寄往《数学学报》.翌年3月,他经同志们的帮助,从北京图书馆的外借部借到了一本1976年版的Hall著的《组合论》,从中了解到“寇克满女生问题”尚未知其一般解.这对于潜心钻研该问题20余年并自信自己完全解决了的陆家羲真是一个好消息.但他是内蒙古首批重点中学包头九中的主力物理教师,每周的课时都超量.1978年他跨初三和高一,每周7个教案、14节课,还有3个晚自习.哪有时间搞科研呢!他平时埋头实干,工作从不挑拣,也从未向领导提出过任何要求.他只有利用节假日和晚上搞科研.每晚将近10点钟,他就开始“正式的业余工作”,甚至通宵达旦.第二天上午又照常上讲台.1978年5月 6日至7月2日,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他在繁忙的教学之余写了四篇有关“寇克满问题”的论文.1979年4月间,他借到了1974 和1975年在美国出版的世界组合数学方面的权威性刊物《组合论杂志》.从中意外地发现:寇克满问题以及推广到四元组系列的情况,国外已于1971和 1972年解决了.这个事实对他的打击太大了.当时他给来包头市视察工作的方毅同志的信中写道:“……这些时间比我要迟7至10年,而我的稿子至今还无着落.原文未见到,还不能说明方法上优劣异同,但无论如何,国外在发表时间上是领先了!……这也说明我过去的工作是有意义的.这一段历史有18年,我的第一个孩子、精神上的孩子,她有18岁了.可是她的命运真不好,18年,在人的一生中不算短,对现代科学来说,更是一个漫长的时期,难道这里不寓有什么教训吗?我热爱科学,无论什么舆论环境下,什么工作条件下,也未曾动摇过,现在担心的是,要是有新作品又将怎样呢!”攀登世界数学高峰的荣誉被埋没了,陆家羲痛心疾首,但没有倒下去,反而鼓起更大的勇气冲击另一座组合数学的高峰——“斯坦纳系列大集”,这就是他讲的新作品.早在1853年,瑞士数学家斯坦纳(Steiner)在研究四次曲线的二重切线时遇到了一种(v,3,1)区组设计,这就是所谓斯坦纳三元系.区组设计研究对数字通讯理论、快速变换、有限几何等领域显示出重要的作用.而斯坦纳三元系在区组设计理论中具有基本的重要意义.个数达到v—2,且满足某一充要条件的诸斯坦纳三元系组成的集叫大集.所谓“大集问题”就是大集的存在问题;所谓“大集定理”就是要证明它存在的充要条件.130多年来,许多数学家被这一问题所吸引,并为之绞尽脑汁,付出巨大的劳动,但是所得结果还是零零碎碎的.1981年5月号的《组合论杂志》上载文称:“这个问题离完全解决还很遥远.”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塞外钢城,陆家羲开始了一生中最紧张的阶段.他白天教课,晚上搞科研.翻开他1979 年12月的日记,31天中竟有21天记着:“夜工作”、“夜补课”、“夜写论文”、“夜思考Bays猜想”和“夜打英文稿”等.每逢春节,他总是让妻子带着孩子去岳母家过年,而自己却在大街小巷彻夜的鞭炮声中遨游在数学王国里.妻子虽然支持丈夫的科研,但也担心他的健康.便劝他每天晚饭后去散步,熬夜最晚不要超过12点.但是他研究的是数学难题,一但思路展开便不好随便收场.因此常常不得不违反妻子的规定,只顾拼命地工作.从1979 年2月24日到7月20日,陆家羲先后向《数学学报》投寄了三篇论文,其中一篇“可分解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的存在性理论”发表在1984年第4期《数学学报》上.这是他在国内杂志上发表的第一篇论文,也是最后一篇论文.发表时他已去世9个多月了.1979年10月,陆家羲的科研又取得了重大突破.他在寄给《组合论杂志》的信中,预告了自己已经基本解决了“不相交斯坦纳三元系大集”.该杂志的复信称:“如果属实,将是一个重要的结果.” 又说:“这个问题世界上许多专家都在研究,但离完全解决还十分遥远.”他们没有料到,这个问题却被一个中国的中学物理教师基本上解决了.1981年9月18日起,《组合论杂志》陆续收到陆家羲题为“论不相交斯坦纳三元系大集”[18,19]的系列文章.西方的组合论专家们惊讶了,加拿大著名数学家、多伦多大学教授门德尔逊说:“这是二十多年来组合设计中的重大成就之一.”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校长斯特兰格威(D.W.Strangway)致包头九中校长的信中说:“亲爱的先生:门德尔逊教授说:包九中的陆家羲是闻名西方的从事组合理论的数学家,并且说,有必要应同意把他调到大学岗位.他要我告诉你们:这样的调动对发展中国的数学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希望所表达的意愿能获许可.你的真诚的D.W.Strangway.1983年9月30日.” 我国的组合数学专家们组成的“陆家羲学术工作评审委员会”在1984年9月15日所做的评价是:“……陆家羲同志独创地引进了AD、 AD*、AD**、LD和LD*等辅助设计及有关大集LAD1、LAD2和LAD3,创造性地利用了前人的结果,巧妙地设计了一系列的递归构造,严谨地证明了互不相交的v阶斯坦纳三元系的大集,除了六个值外,对所有v≡1或3(mod 6),v>7都存在,从而宣告了这一问题的整体解决(关于例外值,他已有腹稿,但在写作过程中便不幸逝世了,仅留下一份提纲和部分结果).众所周知, 1960年,博斯(Bose)等证明了当t>1时,关于4t+2阶正交拉丁方的Euler猜想不成立;1961年Hanani给出并证明了k=3和4的 (b,v,r,k,λ)设计存在的充要条件,这是区组设计理论中的两大举世闻名的成就,陆家羲关于大集的成果可以与上述两大成就相媲美,并将同它们一起载入组合数学的史册.”纵观古今数学定理的证明,视对象之不同,既有蔚为大观的宏篇巨制,也不乏短小精悍的精炼之作,而以高屋建瓴的气概,依据独创的55个定理和引理,用100个印刷页、10万字的篇幅来证明一个定理,实属罕见,堪称一项大型工程.陆家羲的证明是构造性的,这正符合我国古算传统的祖训遗风,这是东方数学的特点和光荣.六人民记得他1983年10月,陆家羲作为唯一被特邀的中学教师参加了在武汉举行的第四届中国数学会年会.大会充分肯定了他的成就,表彰了他勇攀科学高峰的奋斗精神.他心情异常激动地在会上报告了自己的工作,并告诉大家对其中六个例外值已找到解决途径,正在抓紧时间整理.他成功了,但未陶醉于胜利的喜悦中,心中又孕育着新计划.他要向新的高度挺进.曾记得,在他收到从美国寄来的《组合论杂志》上他的前三篇论文清样时,他是多么的高兴.之后不久他要赠给笔者一份论文以作纪念.笔者对他说:“你这数学论文,我看不懂,还有很多人想要你的论文,你还是赠给他们吧.不过你能否给我大概地说一下这数学问题的来源、现状和价值?”他笑了笑,又想了想才说:“你的问题也太难,我也一下说不清,不过我研究的数学问题,可以说既古老又年轻.这方面的研究,正方兴未艾、将要有高潮出现.”笔者说:“老陆,你研究的数学难题既然已经基本解决。
现代中国数学家-陆家羲
现代中国数学家-陆家羲1983年春,加拿大两位著名数学家一一多伦多大学教授曼德尔逊和滑铁卢大学教授班迪来华讲学.曼德尔逊怀着仰慕之情,“‘指名表示很想见到中国学者陆家羲·“中国科学院院长?”陪同的一名中国数学家听错了,以为他想见卢嘉锡·“不.是写《论不相交的斯坦纳三元系大集》的作者.”那位中国数学家有些尴尬,因为他过去还从没有听说过陆家羲这个名字.就在此前不久,1983年初,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寄给包头市第九中学物理教员陆家羲一包印刷品.那是几十份世界《组合论杂志》.陆家羲的《论不相交斯坦纳三元系大集》的前三篇论文,在这家杂志的同一期一并发表,并获得崇高评价.这一成果震动了世界.当年夏天,陆家羲应邀参加了大连全国数学会议广宣读了他的两篇论文.使曼德尔逊感到更为惊讶的是,陆家羲竟连讲师都不是,而只是一个平凡的中学教员,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曼德尔逊激动地对中国教授们说,陆家羲的成就“是世界上二十年来设计组合方面最重大的成果之一”,是“出类拔萃的”,“在此之前,我们没有料到斯坦纳问题会这么快就得到解决”.他与班迪教授表示,他们将向加拿大全国科学基金会建议,以著名学者的礼遇,邀请陆家羲在1984年赴加拿大讲学.陆家羲陆家羲(1935. 6.10一1983.10.31)是西方闻名的中国组合数学家,在组合数学发展上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生于上海一个贫苦市民家庭。
父亲是个收入低微的小商贩,母亲没有职业,靠给别人缝洗衣服弥补家计的不足。
他是这个家庭的独子,5岁开始上学,先后在上海正德小学、声扬中学和麦伦中学读书。
他十分珍惜父母亲辛劳节俭给他提供的读书机会,从小生活俭朴,学习刻苦,勤于思考,成绩优异。
初中毕业后,因父亲去世家境困窘而中断学业,并到公共汽车五金材料行当徒工。
工余时,他仍孜孜不倦地读书自学,立志日后要攀登科学高峰。
上海解放后,他考入东北电器工业管理局的统计训练班。
短期学习后,于1952年5月被分派到哈尔滨电机厂生产科担任统计工作。
有关组合数学家陆家羲的几点史实澄清
有关组合数学家陆家羲的几点史实澄清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有关组合数学家陆家羲的几点史实澄清作者:朱安远,郭华珍,朱婧姝作者单位:朱安远(北京金自天正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市场营销中心,北京,100070),郭华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康复评定科,北京,100068),朱婧姝(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北京,100032)刊名:中国市场英文刊名:China Market Marketing年,卷(期):2014(22)参考文献(64条)1.朱安远陆家羲与寇克曼女生问题--一道世界著名难题的解决19842.朱安远数学的魅力 19913.朱安远对2009年版《辞海》 "陆家羲”词条的订正 2012(32)4.朱安远;郭华珍;朱婧姝数学的魅力--纪念组合数学家陆家羲老师逝世30周年 2013(21)5.朱安远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得主中的"另类”--陆家羲2013(38)6.陆家羲可分解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的存在性理论 1984(04)7.梁宗巨;张奠宙;胡作玄科学家大辞典(数学篇) 20008.解恩泽;徐本顺世界数学家思想方法 19949.陈祖甲第三次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 198910.夏棕正青衫磊落险峰行--著名组合数学家陆家羲学术研究历程之反思 2006(12)11.蔡开松;于信凤二十世纪中国名人辞典 199112.Lu Jiaxi On large sets of disjoint Steiner triple systems Ⅰ Ⅲ 1983(02)13.Lu Jiaxi On large sets of disjoint Steiner triple systems Ⅳ Ⅵ 1984(02)14.吴利生;朱烈;康庆德Collected works of Lu Jiaxi on combinatorial designs 199015.Journal of Combinatorial Theory,Series A 201316.林寿文明之路--数学史演讲录 201217.秦宪;程平敬仰@痛惜@思索--祭中年知识分子陆家羲同志198318.张廓报告文学:生命的塑像--为数学家陆家羲(1935 1983)而作198419.(张)湘霖家羲,你走得太早了 1985(03)20.解恩泽科学思想丛书:科学的蒙难 199821.冯泽君;汪受训一位数学奇才的坎坷人生--记撷取世界数学皇冠明珠的陆家羲 2003(02)22.“钻石”并不在远方——英年早逝陆家羲 200823.孙泽瀛数学方法趣引 195324.唐瑞芬;陈信漪怀念孙泽瀛先生--写在孙泽瀛先生百年诞辰之际2012(09)25.孙泽瀛数学方法趣引(第3版) 200526.孙泽瀛数学方法趣引(新1版) 195627.秦宪;程平飞向科学的春天--记陆家羲同志的奋斗历程 198428.袁懋远忆陆家羲的青年时代 198429.刘子愈陆家羲与寇克曼系列 198430.刘远包九中举行追悼会沉痛悼念陆家羲同志 198331.韩进轩一类简化的Kirkman女学生问题的完整解 1990(03)32.朱安远《对2009年版《辞海》"陆家羲”词条的订正》一文的"更正” 2012(41)33.R.H.F.Denniston Some packings with Steiner triple systems 1974(03)34.罗见今世界数学名题欣赏丛书:科克曼女生问题 199035.张奠宙;王春萍;张建国走向科学的明天丛书:组合数学方兴未艾199936.攻克斯坦纳三元系大集的百年难题 201037.L.Teirlinck A completion of Lu's determination of the spectrum for large sets of disjoint Steiner triple systems 1991(02)38.康庆德组合设计中的三元系大集问题 198839.张肇炽纪念英年早逝的数学家陆家羲 2005(06)40.刘子愈;陆家羲;程民德中国现代数学家传 199541.自治区特别奖获得者陆家羲同志介绍 198442.中学教师陆家羲攻克数字难题“斯坦纳系列” 198543.罗见今纪念自学成材的组合数学家陆家羲 1998(04)44.顾同新一颗过早陨落的数学大星--忆陆家羲同志最后半年的学术活动 198445.袁向东;郭金海20世纪中国科学家口述史:徐利治访谈录 200946.朱惠霖中国数学会全国代表大会简讯 1984(01)47.刘建军科克曼和他的"女生问题” 2004(05)48.万宏辉可分解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RBIB的存在性理论1991(06)49.万宏辉可分解按对平衡设计的存在性理论 1991(07)50.康庆德陆家羲与组合设计大集 2008(01)51.H.Hanani;D.K.Ray Chaudhuri;R.M.Wilson On resolvable designs 1972(04)52.莫由漫谈现代数学 198553.H Hanani On quadruple systems 1960(01)54.Charles C Lindner;Alexander Rosa Steiner quadruple systems A survey 1978(02)55.冯弢3 设计及若干应用 200856.张先得可分组3 平衡设计:理论及应用 200957.眭苏征服世界难题的数学家陆家羲 1996(04)58.张天男午后三点钟的螳螂——十黍堂主人张廓先生答友人问2012(10)59.中国作家网:张廓 201360.张奠宙中国科普领域的奇葩--《数学方法趣引》 2006(04)61.张品兴;殷登祥中华当代文化名人大辞典 199262.E.T.Bell Men of Mathematics:The Lives and Achievements of the Great Mathematicians from Zeno to Poincaré 193763.陈飞;徐汉文数学史上几位业余数学家 2013(12)64.徐利治组合数学的发展趋势及关于发展研究的建议 1994(03)引用本文格式:朱安远.郭华珍.朱婧姝有关组合数学家陆家羲的几点史实澄清[期刊论文]-中国市场 2014(22)。
被埋没的数学奇才陆家羲
风雨人生29滨电机厂工作。
陆家羲的悲剧起因在一本叫《数学趣引》的书上。
书中有一道早在1850年就被提出的世界性数学难题,叫“寇克曼女生问题”:一女教师每天下午带领15名女生散步,她把学生分成5组,每组3人,问怎么安排才能在一周内使每两名学生恰有一天在同一组?陆家羲被这个难题深深吸引住了,心中萌生一个念头,他要攻克这个世界性难题。
于是,只有初中文凭的他,辞去收入不菲的工作,靠自学考入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
那年他22岁。
在大学求学的四年,陆家羲每天都在研究这个难题。
尽管他的研究是“业余”的,但经过废寝忘食地刻苦努力,到1961年他毕业分配去包头当中学老师时,这道困扰世界百年的难题,奇迹般被他攻克了。
陆家羲把论文寄给北京有关研究所,却石沉大海。
1963年,他又把论文寄给某数学期刊,一年后收到回复:“不予发表,请自行核实。
”陆家羲把论文核实后投寄给另一数学期刊,又经过一年多等待,因“论文篇幅太长”被退了回来。
1965年,他修改后投寄给又一家数学期刊,得到的答复只有冷冰冰的5个字:“此文没价值”。
陆家羲耗费多年心血的研究成果,就这样被视若蔽履,一次次拒之门外,他没有等来奇迹,却等来“十年浩劫”,中国科学的步伐几乎停滞了。
但世界并没有停下科学研究的脚步。
1971年,意大利两名数学家向世界宣布,他们拿下了“寇克曼女生问题”。
陆家羲一遍又一遍阅读报刊上的这条消息,号啕大哭,几近崩溃,因为十年前他就破解了这个世界级难题,要不是没处给他发论文,这个荣誉应该是他的。
中国人问鼎世界数学巅峰的绝佳机会,就这样错过了。
不过,陆家羲并没有一蹶不振,很快,他又向另一座组合数学的高峰“斯坦纳系列难题”冲击。
这是与陈景润“哥德巴赫猜想”齐名的另一大世界级数学难题。
有了新目标,陆家羲开启最疯狂的工作模式,白天上课,晚上搞科研。
由于他一宿一宿很少合眼,患上了神经性牙痛,他心一横,索性把满口的牙都拔了,导致双腮塌陷,三十多岁的人看起来像个老头,姑娘们都不愿嫁给他。
陆家羲PPT课件
、
2021/4/8
6
1957年 初生萌芽 坚持梦想 大学生活
2021/4/8
青年时代
1957年夏的一天,家羲购得一本孙泽瀛著的《数学方法趣引》.一连好多天, 他都深深沉浸在书中十多个妙趣横生的世界著名数学难题中.当时风华正茂的 陆家羲可能做梦也未曾料到,一本薄薄的小册子竟改变了他日后的生活道路.
22岁的陆家羲,一连好多天如醉如痴,他心中萌生出一个顽强的念头,一定要攻克这个问 题.然而,一个只具初中文化程度的青年,要攻克此等难题,在旁人眼里,无异于痴人说 梦.陆家羲自己也深深懂得:科学事业不能靠一时的热情和冲动.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匮乏, 迫切希望能够进一步上学深造.
CONTENTS
2021/4/8
01. 生平简介 02. 少年和青年时代 03. 奋斗与沉默 04. 最后的岁月
2
01
Part One
生平简介
2021/4/8
3
• 中国现代数学家,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
• 1935年6月10日诞生于上海市.1961年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物理系。历任内蒙古包头市第二十四中 学、第九中学物理教师。包头市组合数学专家。长期从事组合数学研究。1961年完成《柯克曼四元 组系列》论文,后专攻“斯坦纳系列”,创造出独特的引入素数因子的递推构造方法,完成总题目 为《不相交的斯坦纳三元系大集》等七篇论文,解决了国际上组合设计理论研究中多年未解决的难 题。 1983年10月31日在包头病故.1984年被追认为特级教师。证明了“斯坦纳系列”和“寇克满 系列”(今译作“柯克曼系列”,是“斯坦纳系列”中的一种)中长期没有解决的重要问题
陆家羲先后在市教育局教研室、包八中、包五 中、包头市教育行政干校、包二十四中任教。 1973年3月,陆家羲调到包九中当物理老师。 他在中学里是优秀的物理老师,教学任务十分 繁重,却一直坚持钻研组合数学。为了能读到 大图书馆最新的外文资料,他自费到北京住进 小店,钱不够了,就在火车站同一些旅客一样 躺在地上过夜。
被人遗忘的数学“天才”陆家羲:独自破解两大世界难题
被人遗忘的数学“天才”陆家羲:独自破解两大世界难题作者:来源:《世纪人物》2021年第12期陆家羲是谁?这恐怕是大多数读者看到这个名字的第一反应。
陆家羲,中国现代数学家,生前的主要身份是一名高中物理老师。
1961年他完成了《柯克曼四元组系列》论文,1980年完成总题目为《不相交的斯坦纳三元系大集》等七篇论文,一个人就解决了两大一百年来未被解决的世界性数学难题。
198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陆家羲在组合数学界的巨大贡献,完全可以与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比肩。
可是,他和数学的故事,他跌宕而传奇的人生,却并不为众人所知。
他静静地走了,死前没有留下任何话,他是被活活冻死、累死的......临终前,这个中学教师留下一道难题,让整个中国都沉默了。
1935年6月10日,他出生在上海一个贫苦家庭,从小成绩优异,尤其对数学情有独钟。
1951年,16岁的陆家羲告别家人,只身来到沈阳,考入东北电器工业管理局办的统计训练班。
半年后,以第一名的成绩分配到哈尔滨电机厂工作。
在厂子里,陆家羲一干就是5年多,他利用业余时间,顽强地自学了高中的全部课程。
195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一本《数学方法趣引》,立刻被那些妙趣横生的世界级数学难题深深吸引了,一连好几天都如痴如醉。
当年的陆家羲只有22岁,他只是单纯地对这些难题感兴趣,却做梦也没有想到,这本薄薄的小册子竟然会改变他的一生,为他带来遗憾、光荣和死亡。
书中的“科克曼女生问题”早在1850年就被提出,100多年来悬而未决。
陆家羲的心中萌生一个念头:我要攻克这个世界难题!只有初中文凭、高中课程全靠自学的中国青年,有如此的志向令人佩服,但搞研究不能只凭热情和决心,知识的匮乏使陆家羲想要继续读书。
1957年秋天,他放弃工作,考入了吉林师范大学物理系(现为东北师范大学),靠微薄的助学金开始了艰苦的大学生活。
他曾对人讲过,自己真正热爱的是物理,愿意在此领域里作出更加直接的贡献。
但是,搞物理研究需要实验,需要很多物质条件,这些陆家羲不具备,在当时的条件下,他只好先在数学上发力。
转载被埋没的数学天才陆家羲
转载被埋没的数学天才陆家羲被埋没的数学天才陆家羲陆家羲先生是当代中国最杰出的少数几个数学家之一,生前为内蒙古包头九中的物理老师。
他潜心钻研组合数学二十余年,耗尽毕生心血,终于证明了"斯坦纳系列"和"寇克满系列"问题等世界数学难题。
陆家羲1935年6月10日出生在上海市一个普通市民家里。
他13岁丧父,16岁只身外出谋生,29岁丧母,过早承担家庭生活重担,充分体会到生活艰辛,但这一切丝毫没有让他失去科学研究的兴趣。
1957年夏,他看了一本孙泽瀛著的《数学方法趣引》,被深深吸引并由此改变了他的整个人生。
《数学方法趣引》中最吸引他的是其中的"寇克满女生问题"。
早在1850年,英格兰教会的一个区教长寇克满(T.P.Kirkman)在《女士与先生之日记》年刊上提出了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一女教师每天下午都要带领她的15名女生去散步。
她把学生分成5组,每组3人,问怎样安排,才能使在一周内,每两名学生恰有一天在同一组。
这个饶有趣味的数学游戏乍看起来很简单,而且寇克满本人也于提出问题的第二年在同一刊物上给出了一种解答。
但是,数学家的本能是往往将一个简单的游戏问题进行一般化、抽象化。
比如,我们可以用N代替15,把N个单元分成若干小组,每组3个单元,一种分法构成一个系列,叫寇克满系列。
假定有几个系列,现在问:将N分成若干个系列,使得每一单元与其它任一单元恰有一次在同一组里。
N所满足的充要条件是什么?系列的分法又如何构成?这在今天来看,是一种组合设计的存在性充要条件问题,一百多年来未能解决。
为纪念这位在数学研究上的自学成才者,人们把这个著名的数学难题称为"寇克满女生问题"。
1957年秋,他考入吉林师范大学(现东北师大)物理系,1961年毕业后分配到内蒙古包头钢铁学院任助教。
1961年12月30日,他将凝聚着自己五年心血的处女作"寇克满系列与斯坦纳系列的构造方法"和"应用组合系列制作正交拉丁方的一些结果"寄往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陆家羲--一个值得尊敬的数学家
编辑词条分享陆家羲(1935-1983),中国现代数学家,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
1935年6月10日诞生于上海市。
1961年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物理系。
历任内蒙古包头市第二十四中学、第九中学物理教师。
包头市组合数学专家。
长期从事组合数学研究。
1961年完成《柯克曼四元组系列》论文,后专攻“斯坦纳系列”,创造出独特的引入素数因子的递推构造方法,完成总题目为《不相交的斯坦纳三元系大集》等七篇论文,解决了国际上组合设计理论研究中多年未解决的难题。
1983年10月31日在包头病故。
编辑摘要目录1 介绍2 家庭背景3 主要经历4 迟到的情缘5 学术成就陆家羲陆家羲陆家羲(1935-1983),中国现代数学家,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
1935年6月10日诞生于上海市。
1961年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物理系。
历任内蒙古包头市第二十四中学、第九中学物理教师。
包头市组合数学专家。
长期从事组合数学研究。
1961年完成《柯克曼四元组系列》论文,后专攻“斯坦纳系列”,创造出独特的引入素数因子的递推构造方法,完成总题目为《不相交的斯坦纳三元系大集》等七篇论文,解决了国际上组合设计理论研究中多年未解决的难题。
1983年10月31日在包头病故。
陆家羲 - 介绍陆家羲陆家羲陆家羲1935年6月10日诞生于上海市。
1983年10月31日在包头病故。
包头市第九中学物理教师,专于组合数学。
陆家羲性格内向但兴趣广泛。
他爱唱京剧;从青少年时代起,他便爱好象棋和围棋;他还喜欢欣赏文学名著,关心科技的最新成就。
1983年12月21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首都几家大报以及《内蒙古日报》,同时在显著位置刊登了一条新华社发自呼和浩特的消息:“拼搏二十年,耗尽毕生心血,中学教师陆家羲攻克世界数学难题‘斯坦纳系列’。
”而陆家羲已于同年10月31日凌晨不幸逝世,终48岁。
上述报道中所指的是陆家羲证明了“斯坦纳系列”和“寇克满系列”(后译作“柯克曼系列”,是“斯坦纳系列”中的一种)中长期没有解决的重要问题。
早外国10年攻克世界难题,数学大师陆家羲却没得到重视,48岁累死
早外国10年攻克世界难题,数学大师陆家羲却没得到重视,48岁累死展开全文“真金不怕红炉火,酒香不怕巷子深”,一个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是不怕被埋没的,是不怕经历一些艰苦的考验的。
是金子总会发光,是好酒总会飘香,只要你本领过硬,迟早有一天会被人们所注意到。
我国现代有一数学家,攻破了数学方面的世界级难题,领先国外十年。
取得如此傲人成绩的他,却一直没有得到社会上的认可。
可是他却一直不曾放弃,直至被埋没了十八年之久后,才终于让世人看到他光芒。
只可惜这个时候,那束光却并不是晨起时照耀出来的,而更像是落日时的余晖。
“异于常人”的数学家这位数学家名叫陆家羲,与其他那些有着“教授”称号的数学家不同,他的工作不是在大学校园里,不是在研究室中,而是在一所中学的课堂上。
他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学老师。
他只有“简陋”的工作环境,没有那些无比精密的仪器,没有那些副手做一些杂事,所有的一切均由他一个人完成。
1983年,我国的数学界正式发布声明,他的论文是正确的,他是一个真正的数学家。
在之后武汉举办的第四届中国数学会年会上,他成功作为受邀嘉宾参加了这次活动。
在这次会上,他俨然成为了其中最闪耀的那颗心。
这一次的认可极大的鼓舞了他,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再次做出一番令人瞩目的成就。
只可惜多年的刻苦研究,早已经让他的身体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当他参加完这次活动后回到家后,便于当晚心脏病发突然去世了,享年四十八岁。
他的成就终于被世人认可,他的人生终于看到了希望。
可是意外却来临了,一切都戛然而止。
在其去世六年之久后,其妻子才代他领了,我国自然科学界的最高荣誉——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家境遭遇巨变,不得已而辍学打工1935年6月10日,陆家羲出生在了上海市的一个贫苦家庭中,他是家中的老四。
在那个年代,贫穷是真的会要人命的。
他的哥哥姐姐,均因为患病后,家中没钱医治而先后夭折了。
福大命大的陆家羲熬了过来,成功长大了。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陆家羲自幼便十分懂事。
人物故事-陆家羲:一个被命运“虐待”的数学天才
陆家羲:一个被命运“虐待”的数学天才(陆家羲)他是一个都被命运“虐待”的天才:工人出身,自学成才,水平比肩华罗庚、陈景润,但因为研究太过超前,被当成““疯子”,48岁英年早逝,他死后,留下的文献在国外引起巨大轰动,他就是民科数学家陆家羲。
1935年6月10日,陆家羲生于上海一个贫寒家庭,战火和疾病让陆家四个孩子,最后只存活了最小的陆家羲,直到新中国成立,陆家羲的人生才稍稍安定,初二那年,父亲病逝,陆家羲勉强又念了一个学期,万般不舍的辍学,他天资出众,热爱学习,但父亲的离开,让他必须要直面养家糊口的现实问题。
陆家羲辍学后到一家五金行当学徒,16岁那年,东北电器工业管理局举办的统计训练班到上海招生,陆家羲认为这是个机会,他报名学习,半年过后以第一的成绩从训练班毕业,分到一个非常吃香的单位——哈尔滨电机厂。
在哈尔滨电机厂工作的五年,是陆家羲人生最快乐的时光,不是因为工作有多轻松,而是因为有了更多时间学习。
他利用业余时间自修了全部高中课程,还自学了俄语、英语和日语。
1957年一个夏天,陆家羲兴致冲冲跑回宿舍,他刚买到一本科普读物“ 数学方法趣引》,迫不及待的翻开沉浸其中,殊不知这一翻,命运的齿轮已经悄然转动,陆家羲在书中看到了那个困扰全世界数学家100多年的难题:““寇克满女生问题”,从此,他着了迷,但当时工友和领导都无法理解他的想法,只感觉陆家羲是个“怪人”,说着他们听不懂的话,陆家羲知道,他的人生不在这,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常人看来“疯了”的决定:辞去每个月64元令人眼热的高工资工作去考大学。
1957年,陆家羲考入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在课堂上、图书馆里,陆家羲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他没什么钱,也不在乎吃的多差,穿的多朴素,要攻克““寇克满女生问题”这个世界难题的念头,让他一想起来就干劲十足,仿佛可以忘记疲倦。
1961年,陆家羲毕业,被分配到包头当中学物理老师,同年年底,他将自己五年的研究心血:论文“ 寇克满系列与斯坦纳系列的构造方法》寄往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希望得到专业学者指点,因为这个论题,全世界都还在研究阶段,中科院只能在回信中介绍一些国外对这个问题研究最新的文献,让陆家羲自己去探究,陆家羲参考这些文献,将完善修改的论文投稿给“ 数学通报》,得到的答复是““由于篇幅较长和所用的数学工具,建议另投其他刊物。
命途多舛的数学战士——陆家羲
命途多舛的数学战士——陆家羲他是一位衔枚疾走的战士,胜利者的桂冠和死神几乎同时降临。
他像划破夜空的流星,转瞬之间从人们的视界中出现又消失。
人们不知道他沿着怎样的轨迹,走过了多远的路程,但他却在世界数学史上留下了重要一笔,成为一颗熠熠生辉的东方之星。
陆家羲是现代的卞和,他抱着自己的璧玉,却无人赏识,反说那是顽石。
陆家羲也是一匹幸运的千里马,马厩虽小,也得以闪耀星空,只可惜伯乐寡也。
陆家羲1989年3月,陆家羲妻子张淑琴代表陆家羲参加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的“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颁奖大会”,接受了中国自然科学界的最高荣誉——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陆家羲彼时却早已不在人世。
他的一生是穷困的一生,却也是幸福的、纯粹的一生,因为他一直孜孜不倦地沉浸在数学的海洋里。
数学的魅力是无穷的,而历经磨难达到顶峰者更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为他们欣赏到了数学最高境界的美。
家贫离乡为谋生1935年6月10日,陆家羲出生在上海一户穷苦人家。
因为生活实在太困难,3个孩子没有拉扯大就夭折了,只有小小的陆家羲活了下来。
到初二时,父亲患了重病却没钱医治,不久便去世了。
陆家羲勉勉强强坚持到初中毕业,不得不辍学,到五金材料行当学徒,承担起生活的重担。
1951年,16岁的陆家羲告别家人,只身来到沈阳,考入东北电器工业管理局办的统计训练班。
半年后,以第一名的成绩分配到哈尔滨电机厂工作。
在厂子里,陆家羲一干就是5年多,他利用业余时间,顽强地自学了高中的全部课程。
195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一本《数学方法趣引》,立刻被那些妙趣横生的世界级数学难题深深吸引了,一连好几天都如痴如醉。
而这便开启了他在数学上的探索之路,这一本小册子,竟改变了他接下来的人生道路。
《数学方法趣引》攻坚克难失头功在《数学方法趣引》中,最吸引陆家羲的是其中的“寇克曼女生问题”。
早在1850年,英格兰数学家寇克曼,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一名女教师每天下午都要带领她的15名学生出去散步,她把学生分成5组,每组3人,怎么安排才能使一周内,每两名学生恰有一天在同组。
有关组合数学家陆家羲的几点史实澄清
有关组合数学家陆家羲的几点史实澄清[摘要]组合数学家陆家羲是中国民间科学家的传奇性代表人物,他业余时间坚持组合数学研究26年多,以高超的智慧和坚韧的毅力在组合设计研究领域取得四大世界级突出成就,即首先完成柯克曼三元系、柯克曼四元系和不相交斯坦纳三元系大集存在性问题的证明并取得可分解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RBIBD)存在性理论中迄今最好和最齐整的结果。
其研究成果―关于不相交Steiner三元系大集的研究‖荣获1987年度第三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他因英年早逝,其人、其事、其成就都鲜为人知,有价值的介绍陆家羲及其成就的文献资料并不多,而且经常出现各种错漏或失实,为了以正视听,很有必要加以澄清,本文就是对此问题所做的一种尝试,辨析时力求客观而精准。
[关键词]陆家羲;柯克曼15女生问题;柯克曼三元系;柯克曼四元系;柯克曼女生问题;斯坦纳三元系;斯坦纳四元系;西尔维斯特(女生)问题;区组设计大集;不相交斯坦纳三元系大集1引言组合数学家陆家羲(19350610上海市虹口区—19831031包头市昆都仑区,见图1照片)生前是包头市第九中学物理教师,1979—1981年笔者在包九中念高中(当时的高中是2年制,1982年起内蒙古自治区的高中才改为3年制),高中二年级时有幸遇见并结识陆家羲老师,当时他担任我们高二(2)班的物理课教师(见图2照片,摄影作者:杨洁女士)。
因有此缘分,笔者一直致力于推介陆家羲老师的光辉事迹和伟大成就[1-5]。
2009年最新版《辞海》开始收录―陆家羲‖词条,笔者为此曾作出过一些努力。
即便是最具权威性的《辞海》,其―陆家羲‖词条所存在的错漏甚多,本文特就包括《辞海》在内的有关陆家羲的失实史实做出以下辨析和澄清。
图1英俊的陆家羲先生图2包九中校园致知楼前的陆家羲雕像2有关组合数学家陆家羲的几点史实澄清《辞海》号称是中国最权威的工具书之一,2009年最新版《辞海》打破惯例增收―陆家羲‖词条是值得赞许的,也实现了笔者盼望多年的夙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才是这样毁灭的——兼答“钱学森之问”【转载】民间数学家陆家羲的惨淡一生1935年6月10日出生。
内蒙古包头九中物理教师,祖籍上海。
1961年毕业于东北师大物理系,在组合数学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自建国至今,1949-2010,所有学科总共只颁奖22项,有好多年都是空白,那些获奖者的大名,例如钱学森、李世光、华罗庚等都如雷贯耳,陆家羲就是可以与他们比肩的一位)。
因长期遭受社会打击,论文无处发表,积劳成疾,心脏病突发,不幸于1983年10月31日凌晨1时逝世,年仅48岁。
陆家羲在大学期间即对组合论感兴趣,业余潜心钻研“寇克曼系列问题”和“斯坦纳系列问题”,这是100多年来世界上无人能解的难题。
他先后写出十多篇原创性论文,投诸中科院数学所及中国权威杂志《数学学报》和《数学通报》,一篇也没能发表。
1971年国外解决了前一个问题,而他在1961年就已解出此题。
他的“斯坦纳系列”成果也在国内拖了三年得不到发表,投到美国于1983年3月和1984年9月由权威刊物美国《组合论杂志》(1966年创立),分两次发表,共六篇系列论文《关于不相交STEINER三元系大集》(1~6)。
1984年,《数学学报》发表其遗作《可分解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的存在性理论》,也是国际领先。
遗憾的是,他只看到了前三篇论文发表。
组合论是一门新兴的数学分支,在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试验设计、管理科学、国防工业等20多个领域内都有重要应用。
“斯坦纳系列问题”的整体解决,外国权威认为是“世界20年来组合论方面最重大的成果之一”。
一夜之间,这位被祖国藐视的普通中学教师,成了闻名西方数学界的英雄。
1984年9月在呼和浩特召开陆家羲学术工作评审会议,肯定了其论文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11月1日,内蒙古政府在包头召开表彰大会,追认他为“特级教师”,授予特别奖5000元给其家属。
1987年他独自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56年华罗庚、吴文俊曾获首届一等奖,苏步青获二等奖;1982年陈景润和王元、潘承洞共同荣获此一等奖,冯康等人的有限元研究获二等奖)。
一位普通中学教师,死后才被评为特级教师,屡遭社会打击,成果无处发表,只能靠洋伯乐去发现,独获上世纪国家最高科学奖,并且是在去世四年之后才获奖,去世时欠债400元。
此事开古今中外科学界、教育界未有之先例,真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独怆然而涕下!”也许是因为中国的土壤缺乏科学家成长元素,中国人亏欠科学家的东西真是太多了(陈景润要不是惊动中共高层甚至毛泽东主席,他也许比陆家曦好不了多少,从他惊动高层之前的待遇、状况你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见数学家陈景润的获救(内幕)与陆家曦的陨落之对比。
博主补注)!陆家羲出身贫苦,初中刚毕业,父亲就过世了。
解放后他去东北工作,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每天下班还去很远的市区上夜校,1957年考上东北师大物理系。
除了物理,他更喜欢数学,图书馆成了他最常去的地方。
孙泽瀛先生写的中学生读物《数学方法趣引》(华罗庚审阅,现已出新世纪版),其中的“寇克曼女生问题”(1850)引起了他的兴趣。
这是世界难题,陆家羲决心攻克它。
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内蒙古包头钢铁学院,这时母亲也去世了。
他潜心钻研,只有上课或吃饭时才离开房间,年仅26岁,就攻克了这一难题,但是屡遭退稿。
为了数学,他36岁才结婚。
他知道自己的成果一旦发表,其影响就是世界性的,但是为什么总是发表不了呢?对此他无言以对,没有一个人能够理解他。
直到1979年4月,他托人从北京借来1974年的《组合论杂志》,才知“寇克曼系列问题”1971年在国外已经解决了,冠军本应属于中国,却落在意大利人手中,半生心血付之东流。
擦干眼泪,他又向“斯坦纳系列”进军了。
1979年他被调到包头九中。
他患牙周病,一累就痛,一痛就是几天,一痛就去拔牙,没多久一口牙齿就拔光了。
1980年他终于完成了“斯坦纳系列”的6篇论文,几经周转,最后由苏州大学朱烈教授推荐给美国《组合论杂志》,仅过了一个月就决定发表。
不久,中国邀请审查陆家羲论文的加拿大组合数学专家门德尔松和郝迪教授来中国讲学,“请我去讲组合数学,你们中国不是有个陆家羲博士吗?”仅一句话,终于使陆家羲浮出水面。
各地来信,雪片似飞来。
1983年7月30日被邀参加大连全国首届组合数学会议;10月参加合肥会议和武汉中国数学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10月30日返回,全家人十分高兴,他却十分疲倦,晚上和孩子们玩了一会就睡下了,多年来他头一次睡得这么早。
仅仅只有两个小时,就在一片凄苦和无人喝彩的孤寂中,悄然睡到了另一个世界上。
陆家羲的成就不在陈景润之下,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
陈景润曾得益于厦门大学校长王亚南关照、华罗庚提携、毛泽东注意、徐迟宣传、邓小平多次关心,他在科学院能进图书馆看到最新学术刊物,有懂数论的同事,有王元、闵嗣鹤可以讨论交流和审阅论文,潘承洞等人也能看懂他的论文,生前身后,名声显赫,家喻户晓。
陆家羲远离科学中心,不具备任何科研条件,地位卑微,对于这一切,他什么都没有。
他的荣誉在天国。
我至今不知道,在中国究竟有几个人能够看懂他的论文?!陆家羲生前担任高三物理,讲课一丝不苟,除上课外,一天到晚难得开口,好像总觉得理亏。
他代的课最多,却从未评上过先进,校领导总是拿他找差距。
学生们说,“陆老师的课,我们学得扎实。
”晚上学生找他补课他从不拒绝,“我只有晚上这一点时间了。
可是我无法拒绝孩子们的愿望。
看着他们的眼睛,铁石心肠也会熔化。
我总想起自己这么大的时候,我常去夜校或到老师们的家里去”。
参加大连会议,学校不支持,校长甚至在大会上说,“我们是中学,有人想当科学家,不如调到科学院去”。
包头科协和内蒙古数学分会支持他,为他出一半差旅费,另一半只能举债。
他生病不敢向领导请假,有一次腰痛,领导接过病假条说:“老婆当医生,开个病假还不容易?”一次老师们在学校刨土豆,夜里把陆家羲留下看守,分土豆时却没有他的。
去世前半年,1983-4-26九中开运动会,并不是每个老师都有事情,有事情的做完后也就可以回家;校长怕他呆在家里不务正业,就分给他一个一刻也离不开的差事在终点作记录,这一天北风呼啸,他冻得浑身打战……这就是一位杰出数学家的世俗人生。
转引自/s/blog_4b1eda310100r8sf.html希望陆家羲的悲剧不要在中国重演……陆家羲(1935-1983)——中国现代数学家,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自建国至今,1949-2010,所有学科总共只颁奖22项,有好多年都是空白,那些获奖者的大名,例如钱学森、李世光、华罗庚等都如雷贯耳,陆家羲就是可以与他们比肩的一位),本来应该是院士级的大数学家,可是直到他逝世时却仍然还只是一个中学物理教师,他的世界级的学术成果在中国长时间不受重视、多年不被承认,直到轰动了西方科学界(参见参见/?uid-1126-action-viewspace-itemid-34529)……1935年6月10日诞生于上海市.1961年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物理系。
历任内蒙古包头市第二十四中学、第九中学物理教师。
包头市组合数学专家。
长期从事组合数学研究。
1961年完成《柯克曼四元组系列》论文,后专攻“斯坦纳系列”,创造出独特的引入素数因子的递推构造方法,完成总题目为《不相交的斯坦纳三元系大集》等七篇论文,解决了国际上组合设计理论研究中多年未解决的难题。
1983年10月31日在包头病故.1984年被追认为特级教师。
证明了“斯坦纳系列”和“寇克满系列”(今译作“柯克曼系列”,是“斯坦纳系列”中的一种)中长期没有解决的重要问题.像陆家羲一样,早在1994年我就基于严谨的数学推理“经典电磁场按光子对应分解”而揭示了“第三种波粒二象性”,提出了“波粒二象性的相变假说”,并把“第三种波粒二象性”与爱因斯坦1905年揭示的“第一种波粒二象性”(1921年获诺贝尔奖)、德布罗意1923年揭示的“第二种波粒二象性”(1929年获诺贝尔奖)完美而又和谐地统一了起来,破解了“波粒二象性”之谜。
由于我的理论与传统理论(光的量子理论能够包含光的经典电磁理论)直接冲突,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压制。
但是,压制我的传统理论又很不争气,八十年来却居然找不到一个像样(或者过硬)的实验证据。
这就从反面说明了我的理论的正确性。
另外,我早就设计了一个判决性实验,而该实验的条件也并不苛刻,只要判决结果一出来,马上就可以判明我的理论与传统理论究竟哪一个更为正确!近几年来,我那些挑战传统、离经叛道的论文相继在美国发表,只要得到判决实验的检验,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我今年刚好48岁,希望不要上演陆家羲的悲剧……与陆家羲相比,我要幸运得多!想当年,我与陆家羲一样,也是一个游离于我国科技队伍之外的散兵游勇(所以我能真切地理解陆家羲的大多数行为和感受),但我很早就遇上了伯乐王淦昌院士,是王老以他发现反西格玛负超子的锐利眼光相中了我,推荐我去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会上我又受到了一位学者的赏识,让我去读他的研究生。
后来,经过王老亲自推荐、单独考试,我如愿以偿,从一个科技界的散兵游勇一变而成为我国科技界的一名正规战士!读到陆家羲的遭遇,由于同病相怜,我不禁潸然泪下,要是当年没有王淦昌和沈文达两位恩人的搭救,也许我就活不到今天(我太理解陆家羲的遭遇了)……令人十分感概的是,一个身处基层满负荷工作的中学物理教师,在异常艰难的条件下利用满负荷工作的间隙却居然解决了两个世界性的数学难题(逝世几年之后还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要知道:这种国家最高科学奖曾经有过连续十年只颁出三奖却留下七奖空缺的高空缺记录啊,当今中国的数学家又有几个能够叫板陆家羲的)!如果陆家羲不是英年早逝,如果他的成果能够得到及时的认可和支持,也许他还能解决更多的世界性数学难题!试问:近代中国大陆的数学家总共又解决了几个世界性数学难题?悲剧呀,何等惨烈的悲剧!颤栗呀,令人撕心裂肺的颤栗!我们活着的人应该采取什么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制止这种人才悲剧一次又一次地上演呢?请您行行好,千万不要说我们中国没有千里马!千万不要说我们中国人没有能力摘取诺贝尔奖!其实,我们的人才多的是……忆当年,德高望重的王淦昌院士把我从一个乡村教师顶成了一名大学教授;今天,我已打下扎实的基础,破解了“波粒二象性”之谜,并向找不到任何实验证据的传统理论发起了猛烈进攻,如果上帝不作弄我,也许还能逐鹿诺贝尔物理学奖,谁又能继王淦昌之后再推我一把——用实验判决我的理论的正确性呢?当然,这是需要眼光、心胸、胆识和能力的——伯乐不好当啊,中国的伯乐更是少之又少,很少看到“驰骋疆场、仰天长啸的千里马”,却能看到“推磨拉车、低声哀鸣的千里马”就是证据,一个占世界总人口近四分之一的泱泱大国却在一百多年里没有一个诺贝尔科学奖就是证据!我的伯乐今何在?这是一匹壮怀激烈的千里马在仰天长啸……陆家曦,祝贺与痛惜已有2291 次阅读2008-6-10 15:17 |个人分类:诗词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的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校友——包头第九中学教师陆家曦解决了数学中的两大难题,柯克曼问题,斯坦纳问题,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