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家的碑文实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家的碑文课堂实录

一、课前导入

1.(出示3.1415926)

师:看到这数你能想到什么?(圆周率、祖冲之、数学家等)

师:从这一个数字中,我们可以看到祖冲之闪光的智慧和一生的追求。

2.(出示我校数学绘本——精密祖率惊世界)

师:你又看到了什么?(图片、圆周率等)

师:同学们,老师告诉你,这是我们班的孩子在学习圆周率时,设计的数学绘本,这是一份神秘的礼物,我要奖励给今天表现突出的孩子,想要这份礼物吗?大家准备好了吗?

二、了解鲁道夫

1.出示鲁道夫的墓志铭。

师:请大家继续看,你又看到了什么?(墓碑)同学们,刻在墓碑上的文字叫什么?(墓志铭)这是德国数学家鲁道夫的碑文,也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数学家的碑文(板书)

师:同学们,为什么把圆周率刻在他的墓碑上?你有什么想说的?

2.出示鲁道夫的资料

(德国数学家鲁道夫用毕生精力研究有关圆周率的问题,1609年,他得到了圆周率的35位精度值。他把一件事做到了极致。在德国圆周率被称为鲁道夫数。)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一些关于鲁道夫的介绍。哪位同学来读一下?

小结:这个数字代表了鲁道夫一生追求,此时此刻,老师很想用一副对联表达我此时此刻的心情,谁来读读?

三十五位,心思尽付圆周率。

四百余年,人类缅怀数学家

三、了解丢番图

我们继续走进另一位数学家,请看他的碑文:

过路的人!这儿埋葬着丢番图。请计算下列数目,便可知他一生经过了多少个寒暑。他一生的六分之一是幸福的童年,十二分之一是无忧无虑的少年。再过去七分之一的生命旅程,他建立了幸福的家庭。五年后儿子出生,不料儿子竟先于父亲四年而终,年龄不过父亲享年的一半,晚年丧子老人真可怜,悲痛之中度过了风烛残年。请你算一算,丢番图活到多少岁,才和死神见面?

师:同学们,了解了丢番图的碑文,你有什么想说的?(这是一道数学问题)

师:谁能说说解决问题有那些步骤?

(读题、分析数量关系、解答、检验)

师:读题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当你读不懂题时,有哪些好的办法能帮助我们理解?(大家注意,你们可以圈一圈、点一点、画一画,用图来帮忙)

师:你是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你有什么绝招?(大家可以先看条件与条件的关系,条件与问题的关系,甚至可以画图来帮忙)师:同学们了解了解决问题的步骤,请大家用喜欢的方法计算出

丢番图的年龄,一会进行展示汇报。

师:哪位同学想为大家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大家同意他的做法吗?

你有什么问题?

谁有质疑?

谁能说得更完整些?

谁能结合自己的图来给大家讲一遍?

小结:丢番图的年龄,有很多人都不知道,今天我们通过自己的方法计算出了丢番图的年龄——84岁,他用这个数字阐述了自己光辉的一生。

师:丢番图取得了那些惊人的成就,大家想知道吗?

(出示资料)丢番图是古希腊的数学家,是代数学的创始人之一。人们把在整数范围内求解的整系数方程叫做丢番图方程。丢番图历经千难万险在集合问题中分解出来的代数问题,并写成《算术》一书,却不被当时的数学家所认可。直到十五世纪的法国费马领悟了丢番图的思想,他的代数理论成就也被人们所熟知。丢番图的代数理论超越了同时代学者三百多年,被称为代数之父。

师:老师也为丢番图写了一副对联:

算术一书故事尤能存妙解

墓碑百字年龄也可拟名题

四、了解阿基米德、陈省身

数字能代表数学家的光辉成就,其实图形也能表达他们闪光的智

慧,大家请看这几位数学家的碑文:

(一)了解阿基米德

1.出示阿基米德的碑文,你在这位数学家的碑文上发现了哪些数学知识?

2.阿基米德的墓志铭公式是“球的表面积是其内接最大圆面积的

2”。

4倍;圆柱内切球体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3

3.同学们,对于这个公式你有什么问题?哪位同学可以帮助他?

4.你们还知道阿基米德哪些故事呢?

(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巧辨真假皇冠)

(杠杆原理——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

5.“不要踩坏我的圆”,这是这位数学家临死之前说的最后一句话,同学们,阿基米德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出示陈省身的墓志铭。

(二)了解陈省身

陈省身爷爷,20世纪重要的微分几何学家,被誉为“微分几何之父”

墓碑为黑板,墓铭是“高斯—博内—陈公式”

五、数学文化

今天我们了解了四位数学家的碑文,探索了他们碑文中的数学奥秘,其实他们的碑文不是歌颂自己光辉的一生,而是用数与形表达着他们一生的执着追求和闪光的智慧。这些构成了数学文化的一部分,其实数学文化中还有许多数学知识、数学精神、数学方法需要你们去

探索,去研究。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那些收获?请与大家分享。

这些数学家已经不在了,他们把自己的数学成就、数学思想、数学方法通过数学文化代代相传,让数学造福全人类,这就是数学的最終目标。

板书:数学家的碑文

鲁道夫圆周率

丢番图问题

阿基米德圆柱容球

陈省身公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