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农业经济管理博士).
中国海洋大学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报表(文化产业管理 博士)

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报表)一级学科名称二级学科名称文化产业管理二级学科代码1202J1培养方案负责人薛永武联系电话66787008电子邮件xyw989@分管院长签字:院(系)盖章填表日期:2013年5月18 日二级学科:_______文化产业管理_ ___英文名称:Cultural Industries Management代码:__________99J1_____________一、学科简介文化产业管理是随着全球范围内文化产业的兴起而出现的新的交叉学科,其学科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提出的“文化工业”这一概念,在西方学术界,对文化产业展开研究已长达半个多世纪,文化产业正在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在这个基础上诞生了文化产业管理学科专业。
文化产业管理着重从经济学角度对文化产业进行宏观和微观研究,如文化产业的形态、结构、组织、产业链、资本市场、投融资等;从管理学角度对文化产业政策和法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以及文化企业在文化资源开发、策划、生产、营销、成本控制、人力资源、品牌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由于“文化”这一元素在文化产业中的重要作用,文化产业管理又具有突出的人文内涵和文化属性,体现了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交叉融合的特征。
我校是国内最早开展文化产业教学和研究的高校,设有文化部批准设立的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以及山东省委宣传部批准设立的山东省文化产业品牌研究基地等多个国家级和省级研究机构,建有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综合实验室,现有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均能满足教学和科研需要。
近年来承担了国家和省市政府委托的重大研究项目,取得许多重要研究成果,在国内具有显著地位和影响力。
二、培养目标本学科培养具有深厚的人文学科基础,同时又具有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与背景,具有国际化视野和扎实的理论功底,能够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角度对文化产业展开深入研究和思考,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高层次人才,能够胜任在国家和地方政府宣传文化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文化企事业单位等从事文化产业管理、文化产业研究、文化产业运营、文化交流与传播、文化项目策划、文化资源开发等高层管理、策划及相关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中国海洋大学全日制硕士 生物工程专业 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海洋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报表)专业学位名称工程硕士专业领域名称生物工程专业领域代码 430139培养方案负责人联系电话电子邮件分管院长签字:院(系)盖章填表日期:年月日专业领域名称:_______生物工程_____英文名称: Bioengineering.代码:___________430139_______一、专业领域简介中国海洋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等方向均有较强的研究和开发能力,具有鲜明的海洋特色。
该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具有先进的设备条件及齐全的专业文献资料。
承担着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重要研究课题,获得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及教学成果奖。
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中国海洋生物工程中心。
在海洋调查、科研创新和实验能力方面居领先地位。
二、培养目标生物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侧重于实践性、应用性,专业上具有坚实而系统的现代生命科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过硬的实验技能,具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为生命科学和经济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参照国家要求: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四、研究方向及其导师五、培养体系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六、课程设置(一)公共课程(政治理论、外语等)(二)基础理论类课程(数学类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三)专业技术类课程(四)选修及其他课程公共课( 6 学分)基础理论课(含数学类课程、专业基础课程)( 6 学分)专业技术课( 8 学分)选修课( 10 学分)七、硕士生资格考试硕士生资格考试本学科采取和开题报告结合的形式进行,硕士生资格考试在第二学年开始时进行。
考核时须由本专业或本研究方向的3-5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导师或教师组成考核小组,综合考察硕士研究生政治思想、课程学习状况、科研能力(结合论文开题报告)等,并对未完成的培养环节予以提醒和督促。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在第二学年开始时由本学科统一组织进行。
中国海洋大学有关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基本要求

中国海洋大学关于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2006年讨论稿)一、制定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根据教育部《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教研办[1998]1 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出发点,以突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为着重点,适应教育国际化的需要,力争优化研究生课程体系和结构,使研究生教育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的需要。
二、制定培养方案的整体要求和基本出发点1. 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所遵循的学科、专业划分及名称,仍以教育部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专业目录》)为准。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国家有关文件规定为依据,遵循坚持学科为本、优化结构、突出特色、提高质量、课程共享的原则,培养造就新时代适应社会需要和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2. 本次制定培养方案,原则上按照《专业目录》的二级学科制订,不设二级学科的一级学科,按一级学科制订。
为使研究生培养做到宽口径、厚基础,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对于一级学科授权点,培养方案可在一定程度上着眼于一级学科的范围。
建设适应面较宽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科,可逐步实行过渡。
3. 本次制定的培养方案,是“十一五”期间提高我校研究生教育水平和培养质量的文件,方案一旦确定,须严格贯彻落实,原则上保持2~3年不变。
因此,方案的制订一定要贯彻革新、开放、规范、稳定的观点。
方案的制订(课程结构)要有前瞻性,按照研究生教育的主流和发展趋势考虑问题,课程的名称和内容要体现和反映最新科技与文化发展的要求,扬弃那些内容陈旧的课程。
要根据学科专业需要设定课程结构,而不能依据现有导师队伍设置课程。
4. 对于培养方案内确定的课程,应编写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应包括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要求、考核方式、参考书目等。
为适应研究生选课的需要,须同时提供课程简介(含课程英文名称)。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博士生培养方案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博士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贯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坚持质量第一,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
要求博士研究生:1.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高尚,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在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包括具有一定的相关学科的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3.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1.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本方向主要研究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相关政策问题。
如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与方法、农村合作经济、农业收入分配、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的优化利用与管理、农业保护的理论与政策、农业技术经济、农业经济史、农业现代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关联产业的发展与政策等。
2.农产品市场与贸易本方向主要研究农产品市场与农业要素市场的基本理论与政策分析方法。
重点研究农产品国际市场的发展变化趋势和农业市场政策。
3.农业企业管理本方向以农业与农业关联产业为核心,主要研究:1)企业管理理论与战略管理。
从现代企业制度、决策理论和战略管理等方面研究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战略管理;2)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
从组织行为学、决策行为、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公司组织管理制度等角度研究组织和人力资源管理;3)市场营销。
研究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营销环境及营销策略等;4)财务与会计。
重点研究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理论与方法。
4.金融与财税本方向主要研究金融理论与政策、农村合作金融、农业财政与税收、项目投资理论与利用、农村保险等。
5.农村发展本方向主要研究农村发展与农业推广领域的重大理论与政策问题。
如农村经济增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人口与发展、贫困、城市化、工业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农业推广体系、创新管理、农村基层组织等。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海洋经济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海洋经济学概论
Economic Planning & Decision-making Methods
Marine Policy and Law
统计学 海洋学 2
History of Chinese Marine Economics
海洋经济学概论
Introduction of Marine management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General Outline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
Introduction to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Marxism
Introduction to Maoism and Theoretical System of Chinese Socialism
经济学(海洋经济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学科门类 经济学 专业代码 020101 授予学位 经济学学士
(2016 级本科生开始执行)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我国海洋经济发展需要,胜任在海洋经济及其它相关领域从事科
学研究、经济管理、区域规划等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具体目标如下:(1)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 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竞争意识;(2)系统掌握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3)熟知国内外海洋经济政策与管理规则; (4)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Extended College English Level A Series
或选修大学俄语、大学西班牙语等另外一种外语的四个等级课程,修满 10 学分。
大学英语Ⅲ
大学 计算 机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工作实施细则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申请-考核”制招生工作实施细则
一、组织管理
1.学院成立由院长任组长,书记、各学科博士点负责人、纪检委员、研究生秘书等为成员的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对招生工作进行统一组织和领导。
2.学院按二级学科成立资格审核专家组和复试专家组,在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指下具体实施材料审核和面试等工作。
二、招生专业
会计学、财务管理、企业管理、旅游管理、农业经济管理、文化产业管理和国际商务语言与文化。
三、报考条件
符合《中国海洋大学2018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中规定的普通招考报考的基本条件。
注:通过材料审核的考生,均须参加学校组织的博士生招生考试初试(一门外国语、两门专业课)。
未通过材料审核的考生,不能参加学校组织的博士生招生考试初试。
四、报名与初试
(一)网上报名
2017年12月29日-2018年3月6日登录我校博士研究
1。
中国海洋大学 学术型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海洋大学学术型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级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二级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二级学科代码081203适用年级2015级培养方案负责人董军宇联系电话电子邮件培养方案负责人签字:分管院长签字:学位授权点负责人签字:院(系)盖章填表日期:年月日二级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英文名称: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代码:081203一、专业领域简介(中英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自1987年开始招收计算机专业全日制本科生,1995年开始招收计算机应用技术方向研究生,1996年我系被正式批准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02年被批准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被批准为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硕士学位授权点。
2006年1月该专业被国家正式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点。
目前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软件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
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的研究方向主要为计算机视觉与媒体信息处理、计算机智能控制、计算机图形学与可视化、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研究,博士的研究方向主要为计算机视觉与媒体信息处理、虚拟现实与遥感仿真技术、计算机智能控制等领域的研究。
近年来本学科共发表论文数百篇。
主持承担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横向课题等项目多项,为科技进步和地方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省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地市级奖若干项。
该专业是青岛市唯一由国家批准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The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enrolled full-tim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since 1987. It began to enroll graduate students whose research direction is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in 1995, and it was formally approved for being an authorization center of the Master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degree in 1996, then in 2002 it was approved for being an authorization center of the Master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Engineering degree, and in 2003 it was approved for being an authorization center of the Master of Computer Software and Theory degree. The major was formally approved for being an authorization center of the Doctoral Degree in Jan 2006. Currently, the department has two class-one doctoral disciplines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The MSc program in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ies” includes four research fields: Computer vision and medi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Computer intelligent control, Computer graphics and visualization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the PhD program includes three research fields: Computer vision and medi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Virtual reality and remote sensing simul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uter intelligent control. In recent years, more than 100 research papers were published. Research staff in this field have investigated many projects, including those supported by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the “863” Program,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Shandong Province as well as grants from industry. Many honors have been awarded, including Natural Science Award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rank 2),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wards (rank 1, rank2) etc. The major in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ies” can also offer the PhD program.二、培养目标具备本学科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善于发现学科的前沿性问题,并对之进行深入的原创性研究。
农业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

农业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农业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将学习培养学科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相结合,培养学生具备农业工程领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为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高水平的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1.具备系统的农业工程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农业工程设计与管理、农业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技能;2.具备扎实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具有解决农业工程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质;3.具备国内外农业工程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前沿知识,了解国家对农业产业发展的政策及相关标准和法规,具备跨学科研究和合作的能力;4.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复杂的科研任务。
二、培养方式1.课程学习(1)基础课程:农业工程研究生应修习基础理论课程,包括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生物质资源利用等基础理论课程。
(2)专业课程:农业工程研究生应修习相关的专业课程,包括农业工程设计与管理、农业装备制造技术、农业信息工程等专业课程。
(3)选修课程:研究生可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兴趣,选择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从而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2.科研实践(1)实验室实践:农业工程研究生应参与实验室课程,熟练掌握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科学实验方法。
(2)科研项目:研究生应积极参与科研项目,独立完成一定数量的科研课题,从而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
(3)学术活动:研究生应积极参加学术讲座、研讨会等活动,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与他人交流学习。
3.实习实践(1)实习机会:研究生应利用实习机会,走出校园,走进企业或农业实践基地,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积累实践经验。
(2)实习报告:研究生应完成一定数量的实习报告,总结实习经验,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三、评定标准1.学位课程学习:农业工程研究生应完成一定数量的学位课程学习,取得规定的学分。
2.科研成果:研究生应发表一定数量的科研论文,或者完成一定数量的科研项目,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
中国海洋大学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报表(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精选.pdf

中国海洋大学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报表)一级学科名称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代码1201二级学科名称二级学科代码培养方案负责人王淼联系电话66781929电子邮件wangmiaoxx@分管院长签字:院(系)盖章填表日期:2013年5月20日一级学科:_管理科学与工程____ ______英文名称:Management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代码:_1201___________ _________一、学科简介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点于2003年批准设立,从2004年开始正式招收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海洋资源管理、海洋经济系统优化、管理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知识管理、工业工程等。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点的教学、研究和实验依托于中国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实验中心,其精良的设备,可为学生提供优越的实验教学、科研支撑条件。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点在海洋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知识管理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特色,其研究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二、培养目标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点旨在培养能够综合运用系统科学、管理科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及工程方法,研究和解决社会、经济、环境、资源、工程等方面的管理问题,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宽广领域从事系统建模、分析、控制、设计、研究、开发、运行和管理的宽口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三、学科研究方向及其导师序号研究方向名称主要研究内容导师研究方向负责人1海洋资源管理海洋经济系统优化海洋资源产权管理;海洋资源综合利用;海洋资源规划管理;海洋资源环境经济系统优化;海洋经济系统运行监测与评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等。
王淼王淼2 管理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开发设计、运行维护和评价;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采购管理;库存管理;配送管理等。
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博士含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及区域农村经济发展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3.农业现代化
本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理论、国外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农业现
代化发展目标、道路、措施和对策的研究。本方向研究内容既包括整个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发
展模式和发展道路研究,又包括区域性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的研究。本研究方
(二)林业经济管理学科
1.林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本研究方向特色在于就资源与生态经济学、林业资源的产权制度及政策创新问题的深入
研究探索。其发展前景在于结合国家或地方林业生态资源建设及的及林权制度改革的实际需
要,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培养适合林业经济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需要的人才。
2.林业资源与环境管理
本研究方向的特色在于就林业资源与环境管理、林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深入研究探索。
分制,60分为及格,成绩及格后方能获得学分。
2.学术交流及报告
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根据本学科前沿研究及结合本人研究情况,要在学院以上范围内做
3次以上学术报告(每年一次),结合学院的学术报告制度,对博士研究生的学术报告实行申
请、审查、批准、备案和考核,并作为其申请论文答辩资格的必备条件。对在重要国际或国
2.博士研究生用于做学位论文的时间
一般不少于2年(即开题报告到论文答辩的时间不少于2年)。
3.学位论文的撰写格式
博士学位论文必须严格按研究学术论文要求撰写,否则,不接受答辩。撰写格式一般包
括:中文封面,英文封面,目录,中文摘要,前言,研究方法或调查过程,结果与分析(中、
英文对照表格和图的说明),结论,参考文献,附录,索引,英文摘要,致谢等,详见《沈阳
120301 农业经济管理硕博连读培养方案重点

120301 农业经济管理硕博连读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较好的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高尚,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团结协作精神及为科学勇于献身的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包括具有一定的相关学科的知识);深入了解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和国内外研究前沿;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3、身体健康。
二、研究方向1.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本方向主要研究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相关政策问题。
如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与方法、农村合作经济、农业收入分配、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的优化利用与管理、农业保护的理论与政策、农业技术经济、农业经济史、农业现代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关联产业的发展与政策等。
2.农产品市场与贸易本方向主要研究农产品市场与农业要素市场的基本理论与政策分析方法。
重点研究农产品国际市场的发展变化趋势和农业市场政策。
3.农业企业管理本方向以农业与农业关联产业为核心,主要研究:1)企业管理理论与战略管理。
从现代企业制度、决策理论和战略管理等方面研究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战略管理;2)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
从组织行为学、决策行为、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公司组织管理制度等角度研究组织和人力资源管理;3)市场营销。
研究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营销环境及营销策略等;4)财务与会计。
重点研究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理论与方法。
4.金融与财税本方向主要研究金融理论与政策、农村金融、农业财政与税收、项目投资理论与利用、农村保险等。
5.农村发展与城镇管理本方向主要研究农村发展与农业推广领域的重大理论与政策问题。
如农村经济增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人口与发展、贫困、城市化、工业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农业推广体系、创新管理、农村基层组织等。
三、培养年限硕博连读研究生一般为5年,允许研究生分段完成学业。
中国海洋大学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方案

中国海洋大学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要求(一)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集体主义观念,遵纪守法,品德良好,艰苦奋斗、求实创新、能积极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服务。
(二)着重传授农业推广理论和现代农业信息传播技术和方法,拓展适应农业推广、农村发展实际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知识,培养出能推进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农村与区域发展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二、学习年限及方式(一)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多不超过5年。
(二)学习方式: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在校集中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
三、课程设置及要求(一)修课要求: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必须完成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位课学习,应修满包括公共课、专业领域课和选修课在内32学分以上的课程。
课程学习应按照所制定的个人培养计划确定的课程进行修课,课程及格成绩为60分。
(二)课程设置(见附件)四、培养方式和环节(一)培养方式1.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应采用双导师制,即由校内具有农业推广实际经验的硕士生导师与校外导师(即农业推广部门内经单位推荐的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联合指导。
校外导师由院(系)进行任职资格审查后,报研究生教育中心批准。
2.专业学位研究生一般在入学三个月内,根据研究方向确定导师。
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共同负责专业学位研究生选题和指导工作,其中校内导师侧重负责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包括学位论文的撰写以及学位申请等方面的指导工作;校外导师侧重负责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农业技术指导,确保学位论文的实用性。
(二)培养环节1.明确个人培养计划专业学位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包括课程学习计划、学术研究计划与学位论文课题研究计划。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博士培养计划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博士培养计划一、组织领导(一)学院成立由院长任组长,相关党政负责人、纪检委员、研究生秘书等为成员的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组织制定本单位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工作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并组织实施、管理及监督。
(二)学院按相近二级学科成立材料审核专家组和面试专家组,在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指导下具体实施材料审核和面试等工作。
材料审核专家组由不少于5人的本学科博士研究生(以下简称“博士生”)导师组成,其中学术分委员会成员不少于专家总人数的3/5。
面试专家组由不少于5人的本学科博士生导师组成(包含考生所报考导师)。
二、招生专业与培养模式(一)招生专业(二)培养模式1.“贯通式”硕博连读:在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士生”)录取阶段遴选出优秀的学生,入学后直接按照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培养,在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并通过博士生综合考核后,确定为博士生的方式,采取“1+4”培养模式(1年以硕士生方式培养,4年以博士生方式培养)。
2.“分段式”硕博连读:从完成硕士课程学习且成绩优秀,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在学硕士生(以下简称“硕士生”)中择优遴选博士生的方式。
选拔对象为学术学位硕士生,采取“2+4”或“3+4”培养模式(2年或3年以硕士生方式培养,4年以博士生方式培养)。
三、申请基本条件学校在读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生符合以下条件者,均可申请硕博连读:(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二)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学校相关规定。
(三)“贯通式”硕博连读考生须完成硕士阶段培养计划规定学分的80%以上,“分段式”硕博连读考生须完成硕士培养计划的全部课程。
两类考生均须课程成绩优秀,专业基础扎实,其中,单科成绩不低于70分(补修课不列入在内),全部课程平均成绩不低于80分。
(四)国家大学英语六级水平考试成绩426分及以上(或通过相当于英语六级水平的其他国家级外语水平测试)或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统考外国语成绩70分及以上。
中国海洋大学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报表(会计学 博士)

中国海洋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级学科名称工商管理二级学科名称会计学二级学科代码120201培养方案负责人王竹泉联系电话66782890电子邮件zhuquanw@分管院长签字:院(系)盖章填表日期:2013年5月26 日二级学科:____会计学_______________英文名称: Accounting代码:___ 120201______________一、学科简介中国海洋大学会计学科1996年1月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1月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2006年被批准为山东省首批品牌专业建设点;2007年取得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资格;2008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与中国会计学会合作成立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中心,并作为财政部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的合作研究基地,2011年被批准为山东省特色重点学科。
本系师资力量较为雄厚,现有专职教师24人,其中教授8人(含:博士生导师3人),副教授8人。
教师中:博士15人,在读博士6人,有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入选财政部全国会计学术领军人才计划,1人受聘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咨询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本学科博士研究生的主要研究方向有:财务会计研究、利益相关者与价值管理研究、财务基础理论、公司财务战略与资本市场、会计标准执行与会计职业判断研究、现代会计与审计理论、人本会计与人本价值管理等。
经过长期的积淀和发展,会计学科已经发展成为研究成果较为丰硕、学科发展优势较为突出的强势学科,学科建设水平在国内有较大影响。
所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深受社会好评,在人才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由会计学科发起主办的《中国会计研究与教育》和“营运资金管理论坛”等正在成为会计学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由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中心出版的《营运资金管理发展报告系列丛书》及研发的“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数据库”()在营运资金管理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实施方案(试行)

培养层次
学科类别
第1名
第2名
第 3 名及以上
理工类
1000
2000
4000
博士
社科类
500
1000
2000
学科类别
第 1-3 名
第4名
第 5 名及以上
硕士
理工类
200
500
1000
社科类
0
200
400
注:① 理工类:指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学科; 社科类:指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等学科。
(三)健全研究生奖助学金的评定和考核体系,以学年为周期实行动态调整。
(四)研究生奖助体系
1. 奖助范围:全日制脱产学习研究生(含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学位)。
2. 奖助体系:研究生奖助学金包括学业奖学金、专项奖学金、岗位助学金和国家助学
贷款等。
学业奖学金:主要用于资助研究生的学费和生活补贴。
专项奖学金:由学校设立或由社会、企业、个人捐资设立,用于奖励在某一方面表现
超过 3 年。
(4)学校每年对各学院博士生导师资助情况进行汇总,并按照学院实际资助经费总额
占应资助经费总额的比例,调整该学院下一年度博士招生计划。
(5)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助研助学金标准与发放办法由各学院自行制定,学校将学
4
费按比例划拨至各学院。 3. 为统筹做好研究生奖助学金的管理与发放工作,学校将制定各类研究生奖助学金的
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各学院可根据学科特点,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六)调整改革前原在校研究生的普通奖学金标准 1. 实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后,原在校研究生的录取类别、学费缴费标准仍保持不变。
为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生活待遇,自 2009 年 9 月起调整 2007、2008 级在校研究生的“普通 奖学金”发放标准,硕士生提高到 3000 元/人·年,博士生提高到 5000 元/人·年。
中国海洋大学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报表(财务管理 博士)

中国海洋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级学科名称工商管理二级学科名称财务管理二级学科代码1202Z1培养方案负责人罗福凯联系电话66782711电子邮件cnlfk@分管院长签字:院(系)盖章填表日期:2013年5月26日二级学科:_ 财务管理_____ _英文名称: Financial Management代码:__ 1202Z1_____________一、学科简介我校的工商管理学科和经济学科始于1924年建校之初设立的商科部。
后经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和1960年10月山东海洋学院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全国13所重点综合大学之一等几个重要时期的变迁后,1979年发展成为山东海洋学院社会科学部。
1986年,我校复办企业管理专业、国际贸易经济专业,成立管理学院。
1989年设立会计学专业,2005年10月获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审批设立会计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点和农业经济管理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点。
2003年设立财务管理专业。
经过数十年的积累和发展,管理学院先后设立了企业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电子商务、旅游管理等专业,拥有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和工商管理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2012年5月财务管理专业获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和教育部批准,设立博士学位二级授权学科点。
财务管理专业现在已发展成为师资力量较为完备、培养体系较为完整、教学与科研成果比较显著的优秀专业。
其研究方向主要有财务管理基础理论、营运资金管理研究、利益相关者财务与广义资本研究、资本市场公司财务和资产定价研究、企业新兴资本与财务战略等。
财务管理学科是财务学内容的主要方面。
欧美发达国家的学术界侧重和关注于财务经济学的研究,强调财务学的理论性及其与经济学的内在联系,视财务为经济学的一个学科。
在我国,学界、商界和政界则侧重和关注于财务管理学的研究,强调财务学的实践性及其与现实经济管理的内在联系,将财务视为管理学的一个学科。
实质上,财务学是财务经济学和财务管理学的合一。
渔业发展领域全日制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渔业发展领域全日制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8年修订)专业代码:095134一、培养目标及要求(一)培养目标渔业发展领域农业硕士是与该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培养具备从事渔业生产、教育、科技研发、技术推广、管理等工作的技能,服务渔业、渔民和渔村的应用、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领域分为水产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水产苗种工程、水产生物技术、水产饲料工程、水生动植物疫病防控、渔业资源与环境等 6 个方向,培养要求如下:1.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觉悟;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树立科学发展观,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掌握系统的渔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专业技能、实践技能和技术传授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创业能力,能够独立从事渔业、渔民、渔村发展中的技术和管理工作。
3.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掌握一门外国语,基本能够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
二、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一)招生对象招生对象为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二)入学考试入学考试由参加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和学校组织的复试组成。
三、学习方式及学习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3 年。
四、培养方式(一)采取课程学习、实践训练、论文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建立稳定的农业硕士渔业发展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加强研究生的实践训练,促进实践与课程教学和学位论文工作的紧密结合,注重在实践中培养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实行双导师制实行校内、校外双导师制。
入学第一学期内成立导师组,其中需包括一位校外实践导师,校外实践导师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有高级技术职称,重点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等环节的指导工作。
第一导师是落实研究生各培养环节的责任人。
五、课程设置及培养环节紧密围绕培养目标设置课程体系和培养环节,加大实践课程的比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博士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简介
农业经济管理是以农业经济学和管理学为基础的管理类学科,在研究发展中与社会学、法学、人口学和有关自然科学等相互交叉和融合。
该学科以“三农”问题作为基本研究对象,紧紧围绕农民、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出现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理论研究。
重点研究农业经济理论、农业经济发展、农业政策、农业企业管理、城镇经济发展和海洋资源利用与渔业经济管理等内容。
根据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实践的需要以及该学科的优势,本专业暂设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沿海农业与陆海一体化发展战略、农业企业管理、城镇经济发展、海洋资源与海洋产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研究方向。
本学科点旨在为国家及地方关于农业经济发展的宏观决策及管理实践提供高层次的理论研究成果,培养高层次的人才。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要求是:
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献身农业;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团结协作精神,服从国家需要,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具有农业经济管理科学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独立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能熟练运用外语和计算机进行科学研究,掌握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
毕业后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和农村基层组织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三、学科研究方向及其导师
四、修读年限
根据《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条例》(2005年9月修订),我校研究生实行弹性学制,博士生修读年限一般为3至6年,硕-博连读、提前攻博修读年限一般为4至8年。
五、培养体系
(一)核心模块
博士学位基础课
核心模块学分要求:
博士研究生: 9学分(港澳台、外国留学生:6学分)
硕-博连读、提前攻博研究生:28学分(其中包含修读博士学位课程8学分)(二)拓展模块
前沿讲座
该内容是博士研究生的必修环节,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从第二学年起每年必须参加两次学术活动或在学院范围内做一次学术报告,并提交书面总
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
拓展模块学分要求:
博士研究生: 5学分
硕-博连读、提前攻博研究生:17学分
(三)保障模块
1.博士生资格考试
本专业博士生在第一学年之内,必须修完规定的课程,达到规定的学分。
博士生资格考试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末进行。
资格考试为笔试与口试相结合。
资格考试可采取与开题报告相结合的形式。
2.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博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须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末进行。
开题报告经过专家委员会论证通过后方可开题。
3.论文研究进展报告
每位博士生在论文研究写作过程中至少须作一次阶段性研究进展报告。
六、总学分要求
博士研究生:14学分(港澳台、外国留学生:11学分)
硕-博连读、提前攻博研究生:45学分(其中包含修读博士学位课程8学分)
七、其它要求
1.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1)论文选题:选题应与本专业对口,有明确的针对性,能够反映本学科领
域的重大问题。
(2)创新性:论文要反映本学科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在论文设计、研究内
容、研究方法及研究结论方面具有创新性。
(3)学术水平: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论文应在国家重要核心期刊
上发表或独立出版。
(4)论文工作量:论文设计、调研、查阅文献、写作时间应在一年半至两年,
论文字数应在十万字以上。
(5)论文规范:观点明确,主题突出,结构严谨,论据充分,资料详实,形
式规范。
2.科学研究能力与水平的要求
本专业博士生在读期间,其科研能力和水平基本要求如下:
(1)能够掌握本学科和研究方向的学术前沿和学术动态;
(2)能够掌握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法和主流文献检索手段;
(3)能够独立提出研究课题,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研究项目和研究成果具有
创新性;
(4)能够协助导师指导硕士研究生;
(5)第一外语的水平应达到听、说、读、写、译五会,能用第二外语阅读文
献;
3.培养过程的其它要求
(1)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应以第一作者在中国海洋大学认定的重要核心
学术期刊上发表两篇(含两篇)以上学术论文。
(2)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应通过中国海洋大学规定的外语水平考试(提供
英语六级水平通过证书,或毕业前通过中国海洋大学组织的外语水平考试)。
以上两个方面的要求,是中国海洋大学学位委员会规定的申请博士学位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