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

合集下载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学习目标: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2、掌握“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1954年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认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

学习重点:“一五”计划的成就和作用学习难点:制定“一五”计划的背景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达成共识。

第一个五年计划1、时间与目的:________~________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2、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___,建立___________和国防_________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3、建设成就: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以________帮助兴建的_______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的工业项目有一万多个,形成了以_______________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______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在_____、________建立了一批新工业基地。

(5)意义: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______年9月,____________________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4课_工业化的起步

第4课_工业化的起步

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已经

2) (条件)
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 三年 的经济恢复,
国民经济得到 得到根本好转 , (到1952年底)
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 3)(原因)
但是我国还是一个

我国的工业水平 ,工业基础 ,而且 。
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

导入框的材料说明了什么? 说明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
面 ④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
建成投产.
年 成 交通 ①1957年,_____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交通.
计 运输业 ② 、 、 公路修到“世界屋脊”. 作用:
划 就 工业 ①在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以 帮助

基地 ②以
为中心的
形成了;
的形 ③ 成④
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 和 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意义:我国开始改变了
,向
迈进.
共和国第一 时间: 年 月 ( 大会在 召开)
部宪法颁布 名称:《 》. 内容:
性质: 。
我国“一五”计划,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1)旧中国,我国的工业基础, 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
2)新中国,面对帝国主义的孤立、威胁和包围, 需要发展重工业,以加强国防力量;
(国际环境的需要) 3)受学习苏联建设经验的影响; 4)中国人民迫切想改变落后面貌的愿望。
工业 ①在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以 帮助

基地 ②以
为中心的
形成了;
的③
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
形成 ④ 和 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意义:我国开始改变了
,向
迈进.
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的颁布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国防建设的需要
材料一:
我们还不能制造一辆坦克、一架飞机、一门高级大炮和一
辆汽车,那我们的国防力量怎么能算强大呢?我们要自己生产
这些东西,就要搞重工业!
——周恩来
材料二:
我国的机器,不能制造!
薄弱
因为没有重工业… 过去在我国农业中就几乎完全不使用机器, 也很少使用化学肥料。
3、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 主义工业化迈进始于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改革开放的实行 4、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重工业主要集中 在: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南地区
5、1956年,长春一汽生产了第一辆国产汽车, 被命名为( ) A、东风牌 B、红旗牌 C、解放牌 D、胜利牌
意义: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
为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建 设奠定了基 础。
宪法明确规定了我国的社会主 义性质,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性质 和民主原则,从法律上规定了我国 的社会主义方向,以根本大法的形 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1957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性质、内容、意义:形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选举产生国家领导人、
3.1954年9月,王爷爷作为一名人民代表,
到北京参加一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他
D 亲历的活动是( )
1945
A.听取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B.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1949.9
钢产量 人均
中国 1952年产量
2.37公斤
印度 1950年产量
4公斤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课件(共28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课件(共28张PPT)

1956年,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在沈阳试制成功。 1956年,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
3.“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 腾春夏秋冬入眼来。”这副春联描述了 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的两项建设成就 是( )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 大会 制度的确立
第4课
新政权的建立与 巩固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与探索
1. 了解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情 况 2. 理解“一五计划” 优先发展重工业 的原因 3. 了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立的 情况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1. “一五计划”的背景、目的、基本 任务、主要成就、结果和意义。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1、背景: ①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 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 ② 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工业国,工业水 平低、基础薄弱、门类不全 2、目的: 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3、基本任 ① 集中主导力量发展重工业,建设国家 务: 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 ② 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 业和商业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经济 5、结果: 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 6、意义: 工业化迈进。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 加紧进行
回忆:
建国初期代替全国人大行使职权的是什 么机构?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中共八大召开
2.2018·淮安下面是王老师上课时出示 的学习卡。卡中成就的取得主要是由于 党和政府实施了( )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课件ppt(26张PPT)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课件ppt(26张PPT)
如何解决中国工业极为落后的局面?
实现工业化是唯一出路,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斯大林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 开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 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
——《斯大林选集》下卷
沈阳第一机床厂
长春第一汽 车制造厂
沈阳飞机制造厂


公 路
青藏公路
川藏公路
鞍山钢铁公 司三大工程
武汉长江大桥
宝成铁路
鹰厦铁路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工业成就: 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 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长春一汽生产的第一批解放 牌汽车
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交通成就: ①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
鹰厦铁路(1957年通车)
宝成铁路(1956年通车)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
川藏公路 新藏公路
青藏公路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经过几十年努力,项目四起三下: 20世纪50年代准备建设, 1979年铺轨,1984年运营; 格拉段1142千米(新建线1110千米)因存在千里 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级难题而长 期停建,最终克服难题而于2001年6月开工, 2006年7月1日建成通车运营。2014年8月16日, 青藏铁路延伸线拉日铁路全线开通运营。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回顾 近代中国的工业化
特点: 行业分布不均衡——集中在轻工业地区 地区分布不均衡——集中在沿江沿海地区 总体落后,深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三座大山压迫
社会主义工业化又是从何时在怎样的情况下起步的? 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一)背景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内容一):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制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民 主
法 中华人民Βιβλιοθήκη 和国宪法 治以法律形式进行确定
内容二):选举产生国家领导人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毛泽东
朱德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副主席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国家主席
国务院 中央军事 最高人 最高人民 委员会 民法院 检察院
两会 性质
全国人大会议 全国最高权力机关
政治协商会议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机构
职能 成立 制度
行使国家立法权,决定国家大事 成立于1954年,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成立于1949年, 新中国成立时代行全国人大职权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意义 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和作用
26% 296% 96%
2.8%,英国4.1%,中国18%;钢为:美国 3.9%,英国5.7%,中国31.7%;原煤为:美 国0.4%,英国负增长,中国14.4%;发电量
原油 146万吨
235%
为:美国9.1%,英国7.8%,中国21.6%。
结果 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经济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

第0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第0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和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教学难点:“一五”计划实行的必要性;1954年宪法的性质。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图片展示:毛主席词作《水调歌头·游泳》这首词是毛主席1956年在武汉畅游长江时的感兴之作。

其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寥寥两笔,不仅写出了大桥兴建的飞快速度和即将见到的大桥凌空的雄伟形象,而且写出了一桥贯通大江南北的历史意义。

历史不会忘记,1957年10月武汉长江大桥通车,结束了渡轮摆渡的历史,“天堑”变通途。

你知道现在长江上有多少座桥吗?仅武汉就有十一座长江大桥。

现在的中国已经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成为世界上制造大国,但是中国的工业化是怎样起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4课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第一个五年计划(一)工业化开始的背景1.教师讲述:什么是工业化?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产值(或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因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工业发展绝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总是与农业现代化和服务业发展相辅相成的,总是以贸易的发展、市场范围的扩大和产权交易制度的完善等为依托的。

2.史料展示: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材料二: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毛泽东1949年3月5日材料三:新中国成立的时候,第三次工业革命已在世界范围内拉开了序幕,而中国还没有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不仅飞机、汽车、拖拉机不能建造,就连一块手表也制造不了,历史留给中华民族的时间不多了。

第4课_工业化的起步

第4课_工业化的起步

8.(2010· 河北模拟)下列史实能够充分体现 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 政党的是( ) 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②台儿庄大捷 ③重庆谈判 ④颁布社会主义宪法 A. ①②③④ C.②③ B. ①②④ D.①③④
学习目标: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出和成就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1年,中国现代化工业在工农业生 产总值中占26.65%,重工业在工业生产总值中只 占35.5%。 材料二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 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 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 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1)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的什么现状? (2)为改变上述现状,我国政府做出了什么决定? (3)这个决定的结果如何?
交通运输业 轻工业、农业、商业
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沈飞喷气式飞机建成投产 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通车
工业 成就
交通
意义: 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工业化迈进
学习目标:知道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2.我国工业基础薄弱,水平落后 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 我国的工业生产
学习目标: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出和成就
资料:
“一五”计划(1953~1957年)“二五”计划(1958~1962年)
“三五”计划(1966~1970年) “四五”计划(1971~1975年)
“五五”计划(1976~1980年) “六五”计划(1980~1985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七五”计划(1986~1990年) “八五”计划(1991~1995年)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2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2

形成了人 民代表大 会制度
课堂练习
1.我国政府编制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
目的是( D)
A.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建设 B.对农业进行改造 C.对手工业进行改造 D.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 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
代表大会。”材料出自( B)
通第 建一 设个 主五 要年 成计 就划 分期 布间 示工 意业 图交
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 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我国开始 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 迈进。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人民代表步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第一次会议会场
1954年9月,第一届_全__国__人__民__代__表__大__会__ 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__中__华__人__民__共__和__ _国__宪__法__》。这是我国第一部_社__会__主__义__类型 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量发展重工业
国民经济
经 好转
有计划地 编制第 各个领
济 上 工业水平
进行社会 主义建设
一个五 年计划
域捷报 频传
低,门类
不全
1953年至1957年底
向社会主义 工业化迈进
超额完成
政 治 上
1954年,召 开第一届全 国人民代表 大会
制定了《中 华人民共和 国宪法》
第一部社 会主义类 型的宪法
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 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第一汽车制造厂
沈阳第一机床厂、第一飞机制造厂
大型轧钢厂
武汉长 江大桥
宝 成 铁 路
鹰厦 铁路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一五”计划 (1953~1957年) “二五”计划 (1958~1962年) “十三五” “三五”计划 (1966~1970年) “四五”计划 (1971~1975年)计划 “五五”计划 (1976~1980年)(2016~ “六五”计划 (1980~1985年)2020年) “七五”计划 (1986~1990年) “八五”计划 (1991~1995年) “九五”计划 (1996~2000年) “十五”计划 (2001~2005年) “十一五”计划(2006~2010年) “十二五”计划(2011~2015年)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 和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的确立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背景:建国初期的经济情况
比较内容 国民收入 粮食 钢 全国总产量 358亿元 1.1亿吨 15.8万吨 人均占有量 66元 209公斤 0.29公斤
农业国
国民党逃 跑时掠走 的金银
黄金 白银 美钞
A.第一架飞机
B.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C.武汉长江大桥
D.葛洲坝水利枢纽
2.为了改变下表中我国工业落后状 况,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 设,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 A.颁布《共同纲领》 B.实行“一五”计划 C.进行抗美援朝 D.开展土地改革
3.小青同学用歌谣的形式总结了新中 国的部分建设成就,这些成就出现在 “一五”期间的有( ) ①鞍山轧钢开红花,解放汽车跑中华 ②喷气飞机翔蓝天,长江大桥武汉架 ③川藏公路到屋脊,沈阳机床成绩大 ④神州再创千秋业,水利工程葛洲坝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鲁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课件(共34张PPT)

鲁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课件(共34张PPT)
建 国 初 严 峻 的 经 济 形 势
全国总产量 国民收入 358亿元 粮食 1.1亿吨 钢 15.8万吨 国民党逃 黄金 跑时掠走 白银 的金银 美钞
人均占有量 66元 209公斤 0.29公斤 277万两 1520万元 1537万元
材料说明:国民党留给我们一个烂摊子,工农业生
产遭到破坏,物资紧缺,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
鞍山大型轧钢厂
武汉长江大桥
• 你怎么看待第一个五年计划所取得的成就?
了不起!这五年中工 业建设的成就远远超 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 没什么大不了的。 那时生产的解放牌 汽车早就被淘汰了
看问题既要历史的看, 同时也要发展地看。 现在看来“没什么大不了”, 但在当时的中国却是“了不起”的事情。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成果
思考一:一五取得成就的原因
1954年10月周恩来和米高扬在 苏联援助中国建设项目协定文本上签字

苏联援助中国156个项目
思考二:
中国现代工业化的思考
美国机器狗 可同時安裝2件完全不同的武器,例如反坦克 澳大利亚公司出售的世界上最昂贵的豪华房 導彈系統或自動榴彈發射器和 5.56毫米機槍。而 车“元素”,起拍价190万英镑 且兩件武器可互相成180度角布置。
看我家乡展新颜
看我家乡展新颜
看我家乡展新颜
看我家乡展新颜
看我家乡展新颜
看我家乡展新颜
看我家乡展新颜
看我家乡展新颜
本课小结
巧记忆 ——三个“一”
经济 一个计划:
1952年主要产品产量表
产品 粮 1952年产量 1.639亿吨 比1949 年增加 49% 比历史最高 水平增加 9.3%
棉 钢
煤 发电
130.4万吨 135万吨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说课稿)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说课稿)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是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的一课。

教材从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两个方面展开,全面展示了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历史进程。

本课内容丰富,既体现了新中国工业化的重要意义,也彰显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新中国体制中的核心地位。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轨迹,为后续学习新中国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对工业化进程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解上,可能还存在一定的模糊之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工业化的重要性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地位。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过程,掌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新中国体制中的核心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过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及其意义。

2.教学难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涵及其在新中国体制中的核心地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授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历史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回顾新中国的成立,为学习本课奠定基础。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过程及其意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地位。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教学设计)
【1.作业设计】
一.选择题。
1.(2019·山东济宁·18)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经济奇迹,初步奠定我国工业化基础是在( )
A.解放战争时期 B.土地改革时期
C“一五”计划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2..(2019·北京市·17)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953年初,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版权所有
历史解释依托于对课本的掌握,一定要关注课本的知识。
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逻辑能力与嘉庆其记忆力。
四、小组合作完成探究案
课堂活动四:
教师巡视,解答学生疑难问题
小组互动,讨论完成
国防建设的武器装备离不开重工业的支持。发展农业的技术设备,如拖拉机、播种机等也要靠重工业;要变革千百年来的手工农具,也离不开重工业。 工业化建设的机器设备主要靠重工业提供,而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尤其是重工业。
六、课后训练
教师布置训练题,基础一般做选择题,基础较好做材料题
学生做课后训练题
教师点评答案,发现巡视中出现的问题
及时巩固知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
课后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两方面的内容:经济上,“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使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政治上,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使我国基本构成了现有的政治体制。
学生掌握重点知识,学会从史料中获取知识的方法
培养学生关注时政热点意识,如此处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历史解释
课堂活动三:
1.学生识读《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说出“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
2.观看多媒体图片,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道五四宪法的地位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和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教学难点:“一五”计划实行的必要性;1954年宪法的性质。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图片展示:毛主席词作《水调歌头·游泳》这首词是毛主席1956年在武汉畅游长江时的感兴之作。

其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寥寥两笔,不仅写出了大桥兴建的飞快速度和即将见到的大桥凌空的雄伟形象,而且写出了一桥贯通大江南北的历史意义。

历史不会忘记,1957年10月武汉长江大桥通车,结束了渡轮摆渡的历史,“天堑”变通途。

你知道现在长江上有多少座桥吗?仅武汉就有十一座长江大桥。

现在的中国已经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成为世界上制造大国,但是中国的工业化是怎样起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4课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第一个五年计划(一)工业化开始的背景1.教师讲述:什么是工业化?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产值(或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因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工业发展绝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总是与农业现代化和服务业发展相辅相成的,总是以贸易的发展、市场范围的扩大和产权交易制度的完善等为依托的。

2.史料展示: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材料二: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毛泽东1949年3月5日材料三:新中国成立的时候,第三次工业革命已在世界范围内拉开了序幕,而中国还没有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不仅飞机、汽车、拖拉机不能建造,就连一块手表也制造不了,历史留给中华民族的时间不多了。

第二单元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第二单元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9.(2017·河南)右图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的 150 项重点
工程项目比例分布示意图。这表明当时我国( B )
A.工业项目的均衡发展 B.大力发展重工业 C.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D.完成向工业化的转变
10.(2017·龙东)1957 年,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 膀 …… 一 桥 飞 架 , 天 堑 变 通 途 ! 车 轮 追 风 ,‘ 屋 脊 ’ 建 新
材料二: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 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 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 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迎接一九五三年的伟大任务》(社论)
材料三:
材料四:新中国一五计划建设增长表
钢产 原煤产
机床 食品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292021/8/29Sunday, August 29,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292021/8/292021/8/298/29/2021 8:57:46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292021/8/292021/8/29Aug-2129-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292021/8/292021/8/29Sunday, August 29, 2021
不但包括成套设备项目,而且也包括为其他工程进口的机器设备 ——进口份额的考察也证实了中国人的依赖程度。就整个计划而 言、进口货相当于总投资的 30%几乎所有苏联援助的工厂都属于 生产资料部类。它们包括 7 个钢铁厂、24 座发电站和 63 个机器制 造厂。在这些设施中,有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最大最重要的项目: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知识点总结+练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知识点总结+练习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预习提纲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目的:为了有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3.起止时间:—1957年。

4.成就:①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②第一汽车制造厂;③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④新建、鹰厦等铁路;⑤川藏、青藏、公路相继通车,密切了祖国内地和边疆地区的联系;⑥1957年,建成,连接长江南北的交通。

5.意义:我国开始改变的面貌,向迈进。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6.时间、地点:年9月,召开。

7.内容:①制定了《》。

这是我国第一部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的宪法。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

这就以国家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大会选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委员长,为国务院总理。

8.意义: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知识点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基本得到恢复,但是我国工业水平低,基础薄弱。

2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3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

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4起至时间:1953年-1957年5一五成果:●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

●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川藏、青藏和新藏公路相继通车。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二、一五计划完成的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时间:1954年9月召开地点:北京制定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是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苑陵中学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主要成就。

2.知道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的时间及主要内容。

学习重点:“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主要成就.
学习方法: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划出重点时间、事件、人物。

合作探究问题。

一、自主学习
(一)工业化的起步--- 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上)
1、“一五”计划的时间:________年~________年
2.“一五”计划的目的:为了。

3、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___ ,建立___________和国防_________
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相应地培养建设
人才。

4、“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主要成就:
(1)工业成就: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交通运输方面: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3)工业基地方面:
①__________ _____ ②_______ _____ ③___________ ___
5. “一五”计划完成的意义:我国开始改变了,向
迈进。

(二) 民主政治建设----我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政治上)
1.第一部宪法颁布的时间及机构: 、
2. 第一部宪法的主要内容:宪法规定:
3.第一部宪法的性质:这是我国第一部______ 类型的宪法,是我国有史
以来真正反映_________ 的宪法。

标志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基本形
成。

二、研讨展示:
1、“一五计划”取得成就的条件有哪些?
三、巩固训练
1、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
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这句话的意思是( )
A.对我国建设十分悲观
B.人民生活亟待改善
C.我国工业农业发展不平衡
D.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2、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这一时期我国的政治建设最重
要的成就是( )
A.选举产生了新中国党和政府的领导人
B.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确立了人民政协制度
D.颁布了《宪法》《民法通则》等法律
3、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要任务是( )
A、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农业和商业员
B、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农业和商业
C、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D、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
4、下列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中不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是( )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B.建成武汉长江大桥
C.东北工业基地形成 D.大庆油田建成
5、今年我们已进入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你知道我国编制的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
计划是指 ( )
A、1949年~1953年B、1952年~1956年
C、1953年~1957年D、1950年~1954年
6、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描绘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宏伟蓝图这里的“一桥飞架”指的是 ( )
A、武汉长江大桥 B、南京长江大桥C、宜昌长江大桥 D、黄浦大桥
7、2003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长春召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决策会议,正式把振兴东
北老工业基地列为国家发展战略。

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 ( )
A、新中国成立时期 B、解放前
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
8、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是( )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我国第一辆汽车 B、东北工业基地的形成
C、“一五”计划的完成
D、“一五”计划开始实施
四、延伸迁移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选自毛泽东诗词《水调歌头·游泳》(1)“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一桥”是指什么?
(2)“一桥”是什么时候建成的?
(3)同一时期,在工业、交通运输业上还取得了哪些成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