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小学 倪敏 《遨游因特网》教学设计
遨游因特网教案
遨游因特网教案游览因特网教案情感引领,促进同学自主学习 --《游览因特网》教学设计扬州市邗江区头桥学校刘富金今日我与大家沟通的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学校《信息技术》上册第17课《游览因特网》一课。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网络部分的第1课时,主要让同学熟悉扫瞄器,初步了解因特网的应用,并把握上网扫瞄的基本操作方法。
1.教学对象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学校三、四年级同学,总体上来讲,三、四年级学校生的奇怪心比较大,但是留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
通过了解得知每班大约有10%-15%的同学已有上网经受,大部分同学对于网上猎取信息比较生疏。
2.教学目标分析依据同学已有的认知结构、学习现状及江苏省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指导纲要的要求,确立如下的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初识因特网,学会打开IE扫瞄器窗口,熟悉IE扫瞄器窗口,学会在IE扫瞄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扫瞄网络上的有用信息。
过程与方法:以老师演示、讲授、启发引导,以及自己尝试、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学会在因特网上扫瞄有用的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熟悉计算机网络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通过学习"前进"、"后退"、"刷新"等工具扫瞄网络上的有用信息,能够进行自主探究与协作学习。
3.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熟悉因特网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学会扫瞄网络上的有用信息。
教学难点:网址输入的正确性,了解网页中链接的概念。
二、教法讨论信息技术教学大纲指出,学问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
本课采纳的主要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分层教学法"、"情感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同学的学习乐观性,培育同学的信息素养。
三、学法指导本节课采纳的学法主要有:自主探究法、仿照学习法、协作学习法等。
四、过程设计依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四年级同学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流程如下:(一)情境导入1.同学猜谜。
苏科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遨游因特网》教案
苏科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遨游因特网》教案一. 教材分析《遨游因特网》是苏科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因特网的基本知识,学会使用浏览器搜索信息,并能够进行信息的简单处理和交流。
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新技术充满好奇,愿意尝试和探索。
但同时,他们对因特网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宽视野,提高信息检索和处理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因特网的基本概念,知道因特网的作用和用途。
2.学会使用浏览器搜索信息,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技巧。
3.能够对搜索到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处理和交流。
4.增强信息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因特网的基本概念,浏览器的基本操作,信息检索的技巧。
2.难点:信息检索的技巧,信息安全意识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
六. 教学准备1.计算机多媒体设备。
2.因特网搜索相关的教学资源。
3.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因特网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因特网有什么了解?因特网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介绍因特网的基本概念,浏览器的作用和用途,以及信息检索的基本技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利用浏览器进行信息搜索,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搜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搜索成果,分享搜索过程中的经验和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因特网进行学习?如何保护自己在网络中的信息安全?6.小结(3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因特网的作用和用途,以及信息检索的技巧。
7.家庭作业(2分钟)布置作业:利用因特网搜索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下节课分享搜索成果。
因特网教学设计(共3篇)
因特网教学设计(共3篇)第1篇:遨游因特网教学设计第10课遨游因特网【教材分析】本课以了解“江苏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学习网”为内容,让学生学习使用360安全浏览器浏览网页的基本操作。
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网络,认识网络在生活中的作用。
通过介绍360安全窗口引入网址的概念,网址就如同学校地址或者家庭住址,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通过浏览“江苏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学习网”首页,介绍浏览网页的基本操作,这也是本课的重点。
在浏览网页的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观察鼠标指针的变化,从而引入链接的概念及其作用的介绍。
接着以自学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进入“探究屋”,尝试使用360安全浏览器窗口工具栏中的按钮,了解这些按钮的作用。
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快速浏览网上信息,主要通过使用收藏夹、历史记录、网址列表以及设置主页来实现。
教师可要求学生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提供一些有趣的网站网址,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一些喜欢的网址进行练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对于现在的三年级学生,他们正生活在网络时代,大部分孩子对网络并不陌生,在家能熟练地操作电脑,但是他们并不熟悉相关概念。
所以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因特网,什么是浏览器,除了IE浏览器以外还有哪些浏览器,让学生了解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如何输入网址登录网站,以及通过超链接浏览网页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识与技能(1)初识因特网;(2)认识360安全浏览器窗口;(3)学会输入网址,浏览网页;(4)学习使用收藏夹、历史记录、网址列表和设置主页等方法,快速浏览网页。
2.过程与方法以教师演示、讲授、启发引导,以及学生自己尝试、实践操作、小组合作等方式,学会在因特网上浏览有用的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计算机网络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上网习惯。
4.行为与创新通过学习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以及使用工具栏中“前进”“后退”“刷新”等工具浏览网上有用的信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协作学习的能力。
《遨游因特网》教学设计
《遨游因特网》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遨游因特网》教学设计范文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初识因特网,学会在ie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浏览网上信息。
教学目标:1.初识因特网,学会打开ie浏览器窗口。
2.认识ie浏览器窗口。
3.学会在ie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浏览网上有用的信息。
教学重点:学会利用ie浏览器浏览网上有用信息,初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上网习惯。
教学难点:网址输入的正确性。
培养学生良好的上网习惯。
教学过程一、导入什么是因特网?通过因特网我们可以做什么呢?。
二、新授1.介绍浏览器ie,双击图标或右击图标选择“打开”命令,就可以打开ie浏览器窗口。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个别辅导3.介绍ie浏览器窗口的组成: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状态栏、地址栏……4.练习输入网址访问上海动物园网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提醒学生在输入完网址后,单击回车键才能登陆网站5.介绍网页链接:把鼠标指针指向网页中的某处时,鼠标指针会变成小手形状,然后单击一下请同学们观察鼠标指针变成什么形状。
(广播教学)“动物导游图”就是网页中的“链接”。
(看书上的.知识屋)6.我要看别的动物的资料怎么办呢?这个问题留给大家在操作的时候去解决,下面大家先进入“动物导游图”这个栏目,看一看大猩猩的资料,然后想想办法,看看怎么能看到别的动物的资料,看谁脑筋动的快。
怎么能看到别的动物的资料呢?同样道理,“前进”就是到前一页。
下面请大家去看一看这些动物的资料,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小动物,等一会向大家介绍一下它。
谁愿意介绍(指名发言)三、练习刚才同学们的表现可真好,下面为了奖励大家,我们登陆“小螺号度假村”网站去玩一个小游戏——快快抓(广播教学)。
四、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读书可以获得知识,同样,通过在浏览网上信息,我们也可以学到很多知识,还可以让自己放松一下。
但如果我们无节制的去上网,或者通过上网去看一些没有用的知识,甚至于沉迷于其中,那么网络对于我们来说就有害无利了。
《遨游因特网》教学设计
《遨游因特网》教学设计《遨游因特网》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IE浏览器,学习用IE浏览器浏览网上信息,了解学校。
过程与方法:以遨游因特网为总体情境,采用比拟方式学习系列名词,独立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提高学生对上网的认知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上网,加深学生对网络的了解、提高学生对上网的兴趣,关心同学、帮助同学。
教学重点:学会正确使用IE浏览器上网浏览信息。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围上网而产生的众多新概念。
教学准备:精心选择所上,利用好网络教室进行课堂教学。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师:说起上网,同学们你们会上网吗?都上过哪些?在网上做的什么?哪位同学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自己的上网经历?(如果同学没有,那爸爸妈妈有吗?)生:同学分享交流。
师:我们知道在网上可以娱乐、学习、工作、交流,网的作用可真大。
那我有个问题,你知道这个“网”指的是什么“网”吗?它的全称是什么?生:因特网二、新课1.因特网师:这个因特网可不简单,它是一个超级大的网络,它把全世界的许许多多计算机都连接起来,我们说的上网其实就是浏览这些计算机里提供给我们的信息。
(课件:因特网图片)师:因特网上计算机多,信息也很多,就像是浩瀚的知识海洋,我们说在海上航行需要船,那么你知道在因特网上这个知识的海洋遨游需要什么工具吗?生:浏览器师:你们用过哪些浏览器?生:IE、360浏览器师:下面一起来罗列常用的浏览器图标。
师:认识了这么多浏览器图标,请大家在自己电脑上找找有什么浏览器。
生:操作,回答2.浏览网页师:今天我们就利用“2345浏览器”遨游因特网,请同学们打开“2345浏览器”,我们先去第一站——“溧阳外国语学校”,通过校园,我想请同学们向老师展示一下你们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有哪位同学浏览过校园网?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打开校园网的方法吗?生:同学们尝试打开校园。
(教师提供资源:视频教材)请一位同学示范,注意用语:标题栏,网址组成。
遨游因特网教学设计
遨游因特网教学设计一、视频导入1、直接出示课题:遨游因特网,请学生齐读课题。
2、师:在上课前,老师这有段视频,等会老师会提问,所以请同学们要认真看这段视频。
学生看视频3、教师提问:1)、看了视频,你知道我们遨游因特网,一般用什么软件?(IE 浏览器、360浏览器、qq浏览器等)2)、我们打开浏览器,(教师边说边打开IE浏览器窗口)我们知道IE浏览器窗口一般有哪些部分组成?(教师边用鼠标指针指向窗口的部分,一边请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标题栏、菜单栏、地址栏、工具栏、工作区和状态栏)二、输入网址1、师:下面我们要进入的网站,(师出示网址xxxx),哪位同学能够尝试着输一下。
2、请同学上来在地址栏里输入上海野生动物园的网址。
3、在学生输完后,教师提醒:在输入网址时,我们要看好这个点在键盘上的位置。
(教师出示键盘上“点”的位置。
)输入完网址后,要按回车键。
(教师出示键盘上“回车”的位置。
)4、师:下面请同学们打开IE浏览器,输入“上海野生动物园”的网址,输入网的同学可以就你感兴趣的内容浏览。
学生打开IE浏览器输入网址,输入完的同学可以浏览一下网站,教师巡视指导。
5、在所有学生输入完后,教师演示一位学生打开的网站,问: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打开网站,浏览了哪些内容?(教师点击“后退”按钮,和同学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同学所浏览的内容,在“后退”按钮旁边还有前进、刷新、停止这些按钮,当你鼠标指针移上去的时候,它会有文字提示,下面请大家自己试试看。
)对于感兴趣的内容,我们怎么打开它?(将鼠标指针指向这个栏目,比如“动物表演”,鼠标指针会变成“小手”形状,单击。
“动物表演”就是网页中的“链接”。
下面我们想看“海狮表演馆”怎么办呢?请大家自己试试看)三、快捷访问网站1、师:同学们,请关掉“上海野生动物园”网站,刚才我们学习了使用IE浏览器登录“上海野生动物园”网站,你们还记得它的网址吗?下面,我们来比比谁的速度快,登录网站。
第15课 遨游因特网 教学设计
《遨游因特网》教材分析本课以了解“中国少年雏鹰网”为内容,让学生学习利用IE浏览器浏览网页的基本操作。
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网络,认识网络在生活中的作用。
通过介绍IE窗口引入网址的概念,网址就如同学校地址或者家庭地址,学生比较能够理解。
通过浏览“少年雏鹰网”首页,介绍浏览网页的基本操作,即本课的重点。
在操作浏览网页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注意观察鼠标指针的变化,从而引入连接及其作用。
学情分析本教学设计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第1课教学内容,本课时三年级网络部分的入门课,也是整个小学阶段的网络入门课。
三年级学生有些简单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作为起始课,学生对新知识充满好奇,因而教师应借助这个契机,让学生认识计算机网络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预设教学目标1.初识因特网,学会打开IE浏览器,学会在IE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浏览网络上的有用信息。
2.通过学习在地址栏中输入地址,以及使用工具栏中“前进”、“后退”、“刷新”等工具浏览网上的有用信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协作学习的能力。
3.认识计算机网络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用IE浏览器浏览网络上的有用信息。
教学难点IE浏览器的基本操作。
课时安排:1课时预设教学过程:一、展现网络精彩,激发学习兴趣1、教师浏览网站师:哪位同学告诉大家,刚才老师在干什么?(学生回答)同学们上过因特网吗?你(想)知道在因特网上能做些什么吗?请学生试讲。
2、教师介绍并演示一些网上的服务与功能,如:看新闻、看动画、点播音乐、发电子邮件、查阅资料、远程学习、网上购物、求救……3、师:网络精彩吗?你想上网吗?(想)今天就让咱们到精彩的因特网世界中去遨游一番!(板书课题)二、认识浏览器,打开浏览器1、同学们,网络就是一个世界,不过这是个虚拟的世界,想要看这个虚拟世界的信息,咱们还得请个帮手,谁呢?(出示浏览图标)它的名字叫“浏览器”,2、小活动:找找看,在电脑中哪些地方能找到它的身影?提问:怎样打开IE浏览器窗口?(选择学生演示,其余生学习,观察)3、IE窗口结构师:IE浏览器窗口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打开了IE浏览器,你看到了什么?师:你会给这个窗口各个部分起一个名字吗?试着和同桌一起说一说。
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上册17《遨游因特网》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17课遨游因特网教学设计邗江区头桥小学刘富金【教学课题】17 遨游因特网【课时安排】1课时【教材分析】本课是网络部分的第1课时,主要让学生认识浏览器,初步了解因特网的应用,并掌握上网浏览的基本操作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识因特网,学会打开IE浏览器窗口,认识IE浏览器窗口,学会在IE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浏览网络上的有用信息。
过程与方法:以教师演示、讲授、启发引导,以及自己尝试、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学会在因特网上浏览有用的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计算机网络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通过学习使用工具栏中“前进”、“后退”、“刷新”等工具浏览网络上的有用信息,能够进行自主探究与协作学习。
【教学重点】认识计算机网络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学会利用IE浏览器浏览网络上的有用信息,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教学难点】网址输入的正确性;了解网页中链接的概念。
【教学准备】复习画图的窗口组成、了解键盘打字速度情况,回车键【教学方法】信息技术教学大纲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
本课主要采用了“任务驱动”、“分层教学”、“情感教学”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本节课采用的学法主要有:自主探究法、模仿学习法、协作学习法等。
【教学思路】由猜谜和师生交谈引入新课,将本节课的浏览因特网的教学内容分解成:1.打开浏览器;2.访问网站;3.掌握常用按钮使用这三个任务,最后通过访问祈祷网页使学生的感情再次升华。
考虑到网页内容不能过于复杂,掺杂太多干扰信息,同时关于地震主题的新闻的更新及时,最终选择了百度作为学生访问的网站。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听说我们班的学生个个都很聪明,老师今天想考考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1、请大家猜一道谜语:“用它不为打鱼虾,足不出户游天涯。
交流娱乐查资料,迅捷高效全靠它。
”(打现代电脑语言)谜底是什么呢?2、大家都知道,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了强烈地震,地震牵动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心。
遨游因特网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精选教课教课设计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课设计[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第 10 课游览因特网【教材解析】本课以认识“江苏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学习网”为内容,让学生学习使用 360 安全阅读器阅读网页的基本操作。
经过情境教课,让学生初步认识网络,认识网络在生活中的作用。
经过介绍 360 安全窗口引入网址的看法,网址就仿佛学校地址也许家庭地址,学生比较简单理解。
经过阅读“江苏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学习网” 首页,介绍阅读网页的基本操作,这也是本课的要点。
在阅读网页的过程中,提示学生注意观察鼠标指针的变化,从而引入链接的看法及其作用的介绍。
接着以自学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进入“研究屋”,试试使用 360 安全阅读器窗口工具栏中的按钮,认识这些按钮的作用。
在第二课时的教课中,让学生学会快速阅读网上信息,主要经过使用珍藏夹、历史记录、网址列表以及设置主页来实现。
教师可要修业生找寻一种合适自己的方法,实现教课目标。
教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多供给一些风趣的网站网址,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一些喜爱的网址进行练习,有益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情解析】对于此刻的三年级学生,他们正生活在网络时代,大部分孩子对网络其实不陌生,在家能娴熟地操作电脑,但是他们其实不熟习相关看法。
因此教课中要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因特网,什么是阅读器,除了IE 阅读器之外还有哪些阅读器,让学生认识在阅读器的地址栏中如何输入网址登录网站,以及经过超链接阅读网页的基本方法。
【教课目标与要求】1.知识与技术(1)初识因特网;(2)认识 360 安全阅读器窗口;(3)学会输入网址,阅读网页;(4)学习使用珍藏夹、历史记录、网址列表和设置主页等方法,快速阅读网页。
2.过程与方法以教师演示、解说、启示指引,以及学生自己试试、实践操作、小组合作等方式,学会在因特网上阅读实用的信息。
最新信息技术三年级第10课《遨游因特网》教学设计
最新信息技术三年级第10课《遨游因特网》教学设计教案背景:本教学设计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16课教学内容,本课时三年级网络部分的入门课,也是整个小学阶段的网络入门课。
三年级学生有些简单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作为起始课,学生对新知识充满好奇,因而教师应借助这个契机,让学生认识计算机网络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教材分析:本课以了解“少年雏鹰网”为内容,让学生学习利用IE浏览器浏览网页的基本操作。
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网络,认识网络在生活中的作用。
通过介绍IE窗口引入网址的概念,网址就如同学校地址或者家庭地址,学生比较能够理解。
通过浏览“少年雏鹰网”首页,介绍浏览网页的基本操作,即本课的重点。
在操作浏览网页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注意观察鼠标指针的变化,从而引入连接及其作用。
课题:遨游因特网教学目标:1、初识因特网,学会打开IE浏览器,学会在IE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浏览网络上的有用信息。
2、通过学习在地址栏中输入地址,以及使用工具栏中“前进”、“后退”、“刷新”等工具浏览网上的有用信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协作学习的能力。
3、认识计算机网络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用IE浏览器浏览网络上的有用信息。
教学重点:IE浏览器的基本操作。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小组合作、学生自主探究教学过程:一、展现网络精彩,激发学习兴趣1、教师浏览网站师:哪位同学告诉大家,刚才老师在干什么?(学生回答)同学们上过因特网吗?你(想)知道在因特网上能做些什么吗?请学生试讲。
2、教师介绍并演示一些网上的服务与功能,如:看新闻、看动画、点播音乐、发电子邮件、查阅资料、远程学习、网上购物、求救……3、师:网络精彩吗?你想上网吗?(想)今天就让咱们到精彩的因特网世界中去遨游一番!(板书课题)二、认识浏览器,打开浏览器1、同学们,网络就是一个世界,不过这是个虚拟的世界,想要看这个虚拟世界的信息,咱们还得请个帮手,谁呢?(出示浏览图标)它的名字叫“浏览器”,2、小活动:找找看,在电脑中哪些地方能找到它的身影?(学生试找,三处:桌面上、任务栏上、程序菜单中)提问:怎样打开IE浏览器窗口?(选择学生演示,其余生学习,观察)学习三种打开浏览器的方法。
遨游因特网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在设计这一节课前,参阅了很多资料,阅读了很多不同的优秀的教案,却没有能很好的静下心来钻研教师参考用书,导致自己在整节课的设计中,教学重难点模糊,自己的思路也不是很清晰。
本着要吸取各教案的精华,导致整节课每个知识点都像重点,又都不像重点,所以自我评价整节课不是很成功。
现总结如下:
我用了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目的是为了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引出知识点,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突出的效果,反而显得任务孤立,各关卡之间的连接不够顺畅。
在教学输入网址的过程中,没有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广播的典型错误不够多,把孩子想的“太聪明了”,没有清晰地分析网址的概念,介绍网址的组成部分,以及提醒学生在输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归纳小结。
这节课虽然失败了,但是给了我很多收获,感谢这次“打击”,让我看到自己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教学并没有那么简单,教学反映着一个教师的灵魂,我想,我需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走好这条教学之路。
小学体育 《遨游因特网》的说课稿
《遨游因特网》的说课稿小学信息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课是省编教材小学信息技术下册《遨游因特网》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了第一课中Internet的基本操作方法,如:浏览器的打开,网址的输入,链接等操作的基础上而设立的高层次的学习任务:是教会学生在Internet上信息搜索的方法,处理信息的能力。
考虑到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首先给学生提出一个感兴趣的任务“做个小导游,介绍九寨沟”,提高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引出如何在Internet上搜索信息。
以查找“九寨沟有哪些特色”为任务明线,搜索的技巧与方法为暗线,两条线路同时进行。
通过任务的完成,来驱动搜索方法的学习,驱动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的培养。
在课堂上贯穿着基于Internet的资源学习的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原则,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在网上搜索“九寨沟”的有关信息;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组内学生各有分工,合作查找所需的信息,通过讨论交流,确定有用的信息。
使学生不仅学习了信息技术,同时也扩展了他们的社会知识,培养了他们信息素养、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能力。
2、学生状况分析学生学习成绩可能有差距,天才学生和一般学生及后进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不同会对教学效果有影响,所以考虑适当的分层教学。
3、教学目标的确立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了解在Internet上搜索信息的意义,了解搜索信息的基本方法。
2、掌握简单的关键词搜索的方法和保存网页信息的简单操作,培养学生信息的检索、搜集、筛选、整理、加工的能力,提高学生信息的综合素养。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学生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为今后学会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通过小组协作和主题研究活动,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对网络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利用Internet查询、收集信息的习惯;用关键词检索信息的方法;将收集到的信息加工处理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遨游因特网》教学设计
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小学倪敏
[教材分析]:
《遨游因特网》是江苏省编教材小学《信息技术》下册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了第一课中IE的基本操作方法,如:浏览器的打开,网址的输入,链接等操作的基础上而设立的高层次的学习任务,教会学生在因特网上利用搜索引擎查找、获取信息的方法,及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技能目标:
1、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
2、了解关键词的意义,如何来确定关键词。
发展目标:
锻炼学生在因特网上搜索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协作与交流的意识与能力,让学生认识到使用搜索引擎对于上网检索信息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
2、关键词的确定。
3、搜索结果的阅读与分析。
[教学策略研究]:
所谓信息技术,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有关的技术。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学习信息技术的最主要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电脑技术水平,解决一些当前遇到的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服务,并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总结和领悟其中的技术方法和技术思想。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教师在传授技术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信息技术学科,在深化自己的教学内容同时,应有着广阔的外延,与其它学科相结合,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具体来说,就是在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掌握计算机技能的同时,在与各学科结合的过程中学会使用工具的方法与利用工具完成自己成果与任务的策略。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比较强调应用性与实践性。
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研究性,避免以往在教学搜索引擎时,注重搜索引擎的操作技能,而忽视分析、处理所得到的信息,本课在教学模式上借鉴了“研究性学习”的一些形式、方法,设计了一份学生学案,给予学生明确的搜索目标,并在完成搜索后,要求阅读和分析所获得的信息来填写学案。
这样,在教学技能的同时,更培养了学生加工信息的能力。
在教学模式上,本人结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和对教学模式的初步研究与实验,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模式。
该模式相对于讲演式而言就是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借助媒体环境提供学习资料,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观察思考、自学探索、激疑问难、解决问题、操练巩固、形成技能。
在教学实例的选择上,我利用小学语文教材《长江三峡与桂林山水》为素材,设计了一份“长江三峡简介”的学案,指导学生利用搜索引擎来完成学案,从中进行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被动的纳入,而是主动地适应和变革课程的过程,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将对课程的各个组成部分产生变革影响和作用。
在整合过程中,信息技术成为了教师教学工具、学生学习工具、环境构建工具。
①
在本课中,我使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首先结合小学语文教材《长江三峡和桂林山水》,要求学生完成有关“长江三峡简介”的学案,引出如何在因特网上搜索信息。
以查找“长江三峡”为任务明线,搜索的技巧与方法为暗线,两线同时进行。
在课堂上,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原则,辅助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不仅学习了信息技术,同时也扩展了他们的社会知识,培养了他们信息素养、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能力。
[学案设计]:
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应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为特征的探究性学习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者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协作与会话等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建构并用其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和运用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指导者与组织者,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和帮助者;信息所携带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
②本课尝试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辅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积极主动地去获取、整理、创造性地加工信息,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升学生探索能力。
1、尝试操作——搜索引擎的使用
(1)激趣:结合学生在语文课本中学过的《长江三峡》一课,书中介绍的长江三峡非常的美!如果老师现在想更多地了解一下它,你有什么办法吗?请大家来试着找一下。
学生上网查找时,发现利用已有的知识,无法在包罗万象的信息海洋里快速找到所需要的信息,教师随即引出“搜索引擎”这一概念,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指导:在网上查询信息需要一个工具——搜索引擎,比如有名的搜索引擎有:Google、雅虎、百度等,那么同学们可以跟我来看一看。
打开百度搜索窗口,由曾使用过搜索引擎的同学进行演示,如无则由教师演示操作过程。
(3)操作: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解进行操作,也可通过网站上的搜索帮助,了解搜索的方法,锻炼学生的自学与信息获取能力,教师则巡回指导个别问题,如遇普遍性的问题,即停止学生操作,进行讲解演示。
(4)反馈:学生就进入具体的操作过程,在实践与体验中,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与网络工具,在大量的信息源中选择有效方式获取有用的内容。
请同学们说一说,他是用什么方法,如何来查找信息的;信息搜索记录有几条,查找到了哪些长江三峡的资料等等。
(5)小结:网上的资料浩如烟海,纷繁复杂,我们可以通过关键词搜索的方法,很快地找到我们所需要的素材。
大家通过访问不同的网站,都能发现有自己需要查找的内容,那么想把它为自己所用,又该怎么办呢?
2、完成学案——信息的分析和处理
(1)任务启动:把网上搜索到的资料进行阅读、分析、筛选、整理、加工,把自己需要的内容保存到学案中。
(2)指导:教师指导如何利用复制、粘贴的方法将网上的内容保存到WORD中去。
(3)操作: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思考,通过整理加工形成自己所需的信息,完成学案的填写。
但是在学生进行搜索的同时,教师需提醒学生注意仔细阅读、分析、辨别信息,从搜索结果中找出最符合自己需求的信息。
在操作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编成学习小组,相互合作、交流,但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尽量避免出现“有小组、无合作”或是“组内一人动手,多人共享成果”的情况。
(4)反馈:学生将搜集到的各类信息填入学案中,形成一份报告,以小组合作汇报或个人汇报的形式进行展示,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及语言组织能力,这也是与其它学科知识的结合,通过交流,分享成果,拓展了思路,使认识和情感得到提升。
(5)总结:在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同时,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和喜悦。
学生在展示作品时,教师多给学生扬长性地评价,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持续探究的兴趣。
本课是对学生自主学习、任务驱动和基于因特网资源型学习的信息技术课的一次尝试,学习的主要资源不再是课本而是因特网这一拥有相对海量信息的资源,更注重解决问题,强调学生发现、处理信息的过程。
由于学习过程是由学生的计算机及网络运用能力控制的,因此我注重过程性指导和评价,引导学生认识信息资源的特点,指引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解决问题最直接相关的信息上,以最快的速度,查找、分析、处理最准确的信息。
3、综合各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一方面告诉学生,学案中的各题可以选择部分来完成,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全部完成,另一方面在对学生调控过程中进行不同层次的辅导,让学生都能完成任务。
因为本节课的特点是一节综合实践课,基本的上网知识学生已经在前一课学习过,搜索引擎的使用这一新知识,通过演示及帮助,学生不难掌握,因此本节课,教师讲解少,主要任务是适时适当对学生加以组织调控,所以我留给了学生极大的空间,让他们去自主学习,协作学习。
4、提出拓展问题,将学习延伸至课外
最后用1-2分钟的时间简单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内容,并提出拓展问题:利用关键词进行查找的搜索方式,我们称之为全文搜索引擎,还有一种叫做分类搜索引擎,请同学们在课后自学课本,并进行练习,然后比较一下两种搜索引擎的异同及其适用的范围,下一课再次展开研究,让研究再次深入,从而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做到研究不止追求可持续发展。
本课的侧重点在于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对各学科知识的整合,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实践,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全文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实践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①《面向改善学习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观》刘向永
②《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信息化教育》张屹祝智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