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
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实效性探索
课题项 目:“ 文化现代 化视域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 的构建” [ 项 目编 号:B Y K Y 1 4 1 2 8 S k ] 。
件 ,组织一些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 ,让他 们将 自己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 2 . 静态性与动态性 的统一
想 、邓小平理论 、“ 三个代 表” 重要 思
想 以及科学发 展观为指导 ,注重对学 生 思想 政治的教育与引导。在教师 队伍方
学习 ,使学生最大 限度地发 挥主 观能动
性 。把 教 学 活 动 由 “ 要 学 生 学 习 ” 变
的认 识
如 :信息的多样性 、更新 的时效性 、内 容的广泛 性 以及搜 索 的简易 性 ,等 等 。
教师在准备专题的时候 ,可 以从互联 网 上下载一些图片丰 富 自己的 P P , r ,图文
门课 程 。
一
、
形 势与 政策课 程 的独
并茂 地给学生们解说 ,不管是 国际形 势
( 1 )准 确 的学 科 定 位 是 基 础 。以 蚌埠 医 学 院 ( 以下简称 “ 我校” ) 为
加学生们获得知识 的渠 道。②定期举 行
形势与政策报告会 。形势 与政策课 程的
内形势 、 典 型的社 会现象 等。当代大 学
生 ,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 ,还具有强
讲授 固然要 以课堂教学 为主要方 式 ,在 保证 课堂教学 的同时 ,高校 可 以充 分利 用校 内外 的教育资源 ,定期 举办形 势与 政策专场报告会 ,作为对课 堂教学 的补 充及延伸 。③ 引导学生 自主学 习。现代
教育 的一个重要理念就 是引导学 生 自主
烈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认同感。他们对于当
今时事政治有着 自己独特的观点与看法,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践探索
存在 的问题进行重新认识 和思考 , 从而 进一步增强 该课程 的教
学效果 。
台《 关于进一步加强 高等学 校学生 形势 政策 教育 的通知 》 中强
调 :形势与政策教 育是 高等学 校学 生思想 政 治教 育 的重要 内 “
容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 思想政 治理论 课 的重 要组成 部分 , 是 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 的主渠道 、 主阵地 , 是每个学生 的必 修课程 , 在大学 生思 想政 治教 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 , 具有不可 替
题 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 , 而将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 , 需
要社会 、 学校 、 家庭及 学生本人共 同参 与 , 并采取切实有效 的对
策, 齐抓共 管 , 综合治理 。应该 积极 的呼吁 和向有关部 门反 映 ,
构建信用体系 , 打造 诚信社会 。社 会风气 不正是造 成大学 生诚 信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 , 学生诚信问题的解决 就有赖于 大
2 03: 9 0 4 3.
高校 “ 形势 与政策 ” 课教学实践探索
刘 长 庚
( 州 医学院 , 苏 徐 州 2 1 0 ) 徐 江 2 0 4
摘要 : 形式与政策教 育是高校 思想政 治教 育的重要 内容 , 对大学生良好 素质的培 养起 着重要作 用。本文针对 目前 “ 式与 形
统计学生获得 国家助学贷款 、 学金 、 内无息贷款 、 奖 校 助学金 、 勤
工助学 、 减免学费及 困难补助 的金额 。个 人资料 和家庭状况 是
够得到应有 的回报 , 让失信者 能够受 到相应 的惩罚 。充 分利用
规章制度 的导 向性和强制性 , 引导和约束学生选择诚信、 尚诚 崇 信、 实践 诚信, 营造一个 “ 诚信光荣 , 背信可耻 ” 的校 园氛围。 32 开展诚信教育 , 力增 强诚 信观念 . 努 家庭 和学 校是 加强大学 生诚 信教育的重要阵地 。充分发挥 各 自的优势和作用 , 正把诚信 教育落 到实处 。无论是 家庭教 真 育还是学校教 育 , 无论是入学教育还是毕业教 育, 论是 在课 堂 无 教育 还是课后教育 , 无论是在德育课程教育还是专业课程教 育 , 都要渗透诚信教育 的内容 。通过重温诚信格 言 、 剖析诚信案例 、 举办诚信讲座等方式 , 把诚信道德认识 内化为道德情感 , 进而升 华为道德意志 和信念 , 最终实现对道德行为的 自觉实践 。 3 3 建立大学生诚信 档案 . 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 , 加强 诚信 教育 , 是从根本上解决诚信 缺失 问题 的有效措施之一 。诚信档案 的基本 内容应包括诚信 承 诺书 、 个人资料 、 信用记录 、 特别记 录、 家庭状况 、 品行说 明、 习 学
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探索
刘 国 兵
科 提高《 形势ຫໍສະໝຸດ 政策》 课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探索
( 河南农业大学, 河南 郑州 4 00 ) 502
摘 要 :形势与政策” “ 课教 学是 高校德 育的重要环节 , 深入思考如何更好地开展 “ 势与政 策” 学, 形 教 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 , 高校德育工作者 是 的重要任 务。 “ 从 形势与政策” 的教 学任务出发 , 课 剖析提 出了其教 学的三 个基本特征 , 分析 了 存在 的三个主要 问题, 并结合 自己的教 学实践 , 从教学 针对性、 教学挑战性 、 堂感染性、 课 考核 多样性和教 学整体性五个方面提 出了提 高教学 实效性的方法建议。 关键词 : 形势与政策课 ; 学 ; 教 实效性
思想 性、 政策性 、 践性 很强 讲授本来就很难 ; 实 二是 我们教师大多很年轻 , 是 《 形势与政策》课 的任务是 坚持 以马克思 课中一门理论性 、 列 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 邓小平理 论和“ 三个 代 的课程 ,不是简单地传达介绍 国内外 时事 和政 刚刚参加工作的辅导员或政工干部 ,限于 自 身 能力 , 不敢分析 , 不会分析 。 作为讲授该课 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 固树立和认 真落实科学 策 ,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 观点 和立场来关 知识 、 牢 也 随着知识的积 发展观 , 紧密结合全 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实 际, 针 注时事热点问题 ,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 的时 近十年 的笔者 , 是近 两三年来 , 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特点 ,帮助学生 事观和政策观 , 明辨是非 , 坚定在 中国共产党领 累和对教学把握能力 的提升 ,才逐渐体味出教 认清 国内外形势 ,教育和引导学生 全面准确地 导下 走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 路的信心 和决心 , 学实质 。 23在教学考核上 , _ 易结束 , 难结果 理解党的路线、 方针 和政策 , 坚定 在中国共产党 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 。如 领导 下走 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道路 的信 心和决 何通过一个或几个专题 教学 ,培养大学生综合 《 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考核也 主要 是沿 心, 积极投 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 。 运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理、基本方法分析解决 用其他课程考核方式 ,一般分课堂考查和期末 自 授人 考试 两个阶段 , 课堂考查主要由出勤纪律 、 随堂 这给《 形势 与政 策》 课教学指明 了方 向 , 也提 出 问题 的能力 , 然 而然地成 为教学难点。“ 了明确的实效要求 。 以鱼 , 不如授人以渔。” 形势与政策课 的实效在 作业组成 , 重在约束性 的考核 。 期末考试一般为 1 形势 与政策》 《 课教学的基本特征 “ 授渔 ”而不在“ , 授鱼” 。 开卷考试 , 有时是 限时随堂开卷考试 , 时是 定 有 2 形势与政策》 《 课教学现状与存在 主要问 期回收开卷考试 。开卷考试本意是在减轻学生 从《 形势与政策》 课的教学任务 中 , 以清 可 题 晰地看出, 其教学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死记硬 背的负担 , 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 但 11时政事件是主要载体 . 《 形势与政策》 课作为必修课 , 到了各方 现实显 示 , 生抄 “ 现 象严重 , 受 学 网” 鲜有独 立 分 紧密集合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实际 , 针对 面的重视 , 各高校都积极探索形成各具特色、 比 析 ,开卷考试多流于形式 ,并 没有达 到预期效 学生关 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特点 ,清楚地显示 较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 ,取得了 良好 的教学成 果。《 形势与政策》 课教学考核对于提高教学实 出《 形势与政策》 课教学 的时政事件特征。青年 绩 。 但是 , 近几 年来 , 网络 的快速发展 , 信息的爆 效性 、提升大学生思 辩能力来说是最为重要 的 大学生思想开放 , 情趣广 泛 , 关心 国家大事 , 关 炸性增长 , 社会转型期矛盾的普发性 , 大学 生功 个环节 。但 目前来看 , 其考核处 于结束容易 , 注社会发展 ,特别是对 当下发生的重大事件和 利性倾向需求 的变化 , 等等 , 形势与政策》 对《 课 结出效果难的状态。 时事有着深度的关心和关切 。由当下发生的重 教学提出了很多新要求 。目前教学存在着 以下 3 提高课堂教学 实效性 的自我探索与建议 大时政事件导人 ,教育 引导大学生认 识理解党 主 要 问题 。 近年来 , 在具体 教学 过程 中 , 我也一 直在 的路线、 方针 和政策 , 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基 2 在教学管理中 , . 1 重安排, 轻督导 探索如何更好地提升教学实效 ,释放最大 的教 本形式 。 如汶川地震后 , 时增开 了《 及 大难兴邦》 教育部每学期都 会下 发 《 势与政策》 形 课 学效果 , 让大学生最大限度地从 中受益 。 专题 ; 拉萨“ ・4 3 1 事件” 新疆“ ・ 事 件 ” , 、 75 后 开 教育教学要点 , 各高校也都会按 照要点 , 结合本 31 . 开展调研工作 , 增强教学针对性 设并强化了《 促进 民族 团结 , 实现 共同繁荣 》 专 地实际 , 对教学专题进行认 真安排 , 给《 这 形势 增 强 针对 性是 提 升实 效 性 的 基 础 。我 坚 持 题; 即便是在《 学习实践科学 发展 观》 《 、统筹 城 与政策》 课教学奠定 了很好的基础 。由于 《 形势 在每学期上课 之前 ,邀请上课学生班 的学习委 乡发展 , 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 《 、当代世界格 局 与政策》的教学管理一般都是 由高校宣传部 门 员等学生代表 ,召开一次座谈会 ,听昕学生对 与大国关系》 等专题教育 中, 也往往要 融进最新 或学生工作部门承担 ,不少学校在安排教学计 《 形势与政策》 的认识 以及对学期教学专题 内 课 专题 ) 之后 , 较少组 织专题的教学 内容研讨 容的意见和建 议,了解他们的关注话题、热点 的相关 事件 , 吸引学生关注 , 激发学 生兴趣 , 解 划( 答 学生 关 切 。 和集中备课活动 。 由于没有 规范性 教材 , 对专题 等 。 通过座谈会 , 我不仅能初 步把握学生的课程 1 . 2政策教育是重点内容 应该讲授什么内容 ,如何讲授等方面缺少指导 思想 , 而且 还了解 到他们所盼 , 听取了他们的建 帮 助 学 生 认 清 国 内外 形 势 , 育 和 引导 学 和统一要求 , 教 任由任课教师 自行把握。 而任课教 议。 在教学过程 , 我结合专题适时糅合学生关切 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 、 方针 和政策 , 揭示 师 一般主要是思 政工作 战线的人员 ,他们身处 的话题 , 使教学针对性更强 , 更具吸引力 。 了政策 教 育 是形 势 与 政 策 课教 学 的重 点 。大 学 各个部 门 、 单位 , 由于 自身业务 工作 因素 , 又较 3 . 排 学 生 讲 演 , 加 教学 挑 战性 2安 增 生 是 国家 的 宝 贵人 才 资 源 , 祖 国 的 未来 , 是 民族 少 自发地组织在一起相互交流 ,致使教学内容 充满挑战 , 才能 激发动力 , 才能 全力 以赴 的希望。要培养其成长为社会 主义事业 的合格 因任课 教师 自身教学素质不 同而差 别很大 , 平 教好课 。为了给 自己压力 ,也为了培养学生 能 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首要 的就是要培养其理 常上不上课 ,上什么课 ,也很少 有人 监督和检 力。学期第一次课前 , 我会根据教学班情况 , 按 解党的路线、 方针 、 政策的基本素养 。 形势与 查 , 从《 上课随意性也较大 , 难以保证 教学效果的统 专题内容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团队 ,每个 团队分 政策》 课教学专题 中看 , 每一个专题里都 内含着 性。 配 1到 2个专题 , 让他们根据教学专题 , 组织 教 党 和国家 的政策 , 统筹城乡发展 , 设社会 如《 建 22在教学方法上 , . 多罗列 , 分析 少 学内容 , 制作教学课 件 , 到讲授相应专题 时 , 团 主义新农村》专题里要讲清楚党和国家在新农 随着现代信息技 术的发展和应用 , 目前 , 队推荐 12 ,在课堂上讲演 3 分钟左右 , ~人 0 通 村建设方面 的方针政策 , 在破解 “ 三农 ” 发展 中 《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都是在多媒体教室进行 , 过这种形式 , 一是激发了学生的主动眭、 积极性 的措施方 法。《 当代世界格局与大 国关系》 专题 这应该是一件非 常好 的事情 , 但不少《 形势与政 和创造性 , 培养他们认 识问题 , 观察 问题 , 分析 中也蕴含着我 国外交方针 政策 。向大学生宣传 策 》 教师却 把“ 课 多媒体” 教学 变成了“ 靠媒体 ” 解决问题 的能力 。而且 , 他们在搜集材料 、 表达 党的基本理论 、基本路线 、基本纲领和基本经 教学 。 有的讲课 时, 主要是播放纪录片或影片��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文 章 编 号 :0 987 (02 O -100 10 —9 6 2 1 )2 1-2 0 如 何适应 新 形势 、 新任务 的要求 , 应对 多变 的 国 内外 形 势 , 提高大 学生 的思想 政治 素质 , 强和改 进 加 大 学生 对形 势 与 政 策 的 了解 和 把握 就 变得 尤 为 重 要, 它关 乎学 生 能 否 “ 面正 确 认 识 党 和 国 家 面 临 全 的形势 和任务 , 护 党 的 路线 、 针 和政 策 , 强 实 拥 方 增
、
突 出教 学 针对 性和 时效 性
《 形势与政策》 课是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 问题 和思想 特 点 , 帮助学 生认 清国 内外 形势 , 教育 和引导 学 生对 党 和 国家 的路线 、 方针 和 政 策 自觉 的认 同为
教 学 目的 , 以重点 分 析 国 际 国 内重要 形 势 的方 式 来
进行教学 , 不仅不能实现《 形势与政策》 的应有效 课
果 和 目的 , 还会发 生教学 内容 与现实 严重脱 离 , 至 甚
出现严重错误 的现象。这 就要求从 事 《 势与政 形
阐明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 。因此《 J 形势与政策》
课 , 根据教 学要 点 针 对 学生 关 心 的热 点 问题 和 思 要
高校 形势 与政策课教学模式的探 索与实践
孟照伟 , 丙辰 , 王 孙 倩
( 春工程 学院 人 文社科 部 , 长 长春 10 1 ) 302
摘
要: 通过 对高校 形 势 与政 策课 教 学 存在 问题 的
研究, 探索适合形势发展需要的教学途径、 方法和手
段, 解决教 学针 对 性和 时效性 问题 , 实现教 学 内容 与 方 法的 有机 结 合 , 索科 学有效 的教 学模 式。 探 关键 词 : 高校 ; 形势 与政 策 ; 学模 式 教
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的动态性探索与实践
、
形势与政 策课教 育教学的动态性概 念
动态性是形 势与政策教学 的显 著特 点 , 是指 对于最近发生 、 变
动的事实最直 接而迅速的反映 , 它重在传达信息 、 反映动态 与最新
政治教育 工作的 意见》中提 出“ 要 联 系改革 开放 和社会 主 义现 代
化建设 的实际 , 联系 大学生的思想实 际, 把传授知识 与思 想教育结 合起来 , 把系统教学 与专 题教育结合起来 , 把理论武装 与实践育人 结合起来 , 切实改革 教学 内容 , 改进 教学 方法 , 改 善教学 手段 。 ” 经
的总路线而制定的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 。任何一项具体政策 都是 作为一定客观条件下 的现实政策而存在 的 , 受到严格的时间 、 空间
条件 的制约 , 具有 鲜明 的时效性 。一旦 时间 、 空间条 件发 生变化 ,
政策主体 的 目标和任务必然改变 , 原有的形势就成为历史 , 原 有 的 政策就会 由新的政策来替 代 。所 以 , 形势 与政策课 的教学 必须 遵 循形势与政策本身 的时效性特点 。 2 . 贴近教 学要 点, 提 高教育教学导向性原则 形势与政策课关联党 和国家 的大政方 针 , 具 有严肃 的政治 性 和政策性 , 为此每 年教育部对 形势与政 策教学都会 专门下发指 导 性要点。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关键是为了让学生 了解 政
的改革 实践 之 一在 于如 何 结 合 本 课 程 时 效性 特 点 , 坚持 “ 贴 近 时 事热
点, 贴 近教 学要 点 , 贴近 学 生特 点” 的原 则 来把 握 形 势 与政 策 课教 育教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课程内容建设研究与探索
二 、 形 势与政 策 ” “ 课课 程的定 位 分析
当前 , 的客观形势对高校思想 政治理论课 新 教学提出了新 的任务和要求。如何引导大学生正
确认识当今世界错综复杂 的形势 , 如何引导大学 生正确认识 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 的客 观规律 , 如
何 引导大 学 生 正 确认 识 肩 负 的历 史 使 命 , 力 成 努
最 佳平 台 !
“ 形势与政策” 课的课程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 对 国内和国 际形 势 的学 习和 分 析 , 是应 该 广 开 而
门路 , 散思 维 , 正 做 到 以人 为本 , 学 生 的角 发 真 从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几年来的不 断探索和实践中总结并精炼出“ 形势与政策” 课课
导, 但对于课程有效高质 的开展还过 于简单 。各 高校在制定本校教学大纲 、 编写教材和实 际的课 堂教学过程 中, 大都 只以教育部 的教学要点为参 考, 主要 以当前时事和热点为主, 内容结构不尽合
理。
的一门必修课。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于 20 04 年 1月 1 1 7日联合下达 了《 于进一 步加强高等 关 学校学生形势 与政 策教育 的通知》 ,( J 教社 政
度 出发 , 为同学们上好精彩的每一课。 1“ .形势与政策 ” 课课程 内容的规划应满足课 程本身所担负的教育使命
一
门课 程 的建 设 曾先后 三 次得 到 党 中央 和 国
务院、 国家 教委相关 部 门 的着 重关 注是 不 多见 的 ,
可见 国家 和人 民赋 予 了本 门课 高度 的重视 和责 无
程 内容建设 的十个 专题 。这 十个 专题 几 乎 涵 盖 了
大 学生成长 、 成才所 需 的各个 方 面 , 十个 专题 间划 分 清晰 明确 , 又在 “ 势政 策” 一主题 有 机相 连 , 形 这 相辅 相成 。 三 、形 势与政 策” 的具体建 设 内容 “ 课 1 国际 国 内时事 热点教 育专题 .
探索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改革新模式
过 去 了 。在 当 前 要 提 高 形 势 与 政 策 教 育 的 教 学 水 平 ,
S n i g e u ainRee r h s 三 峡 高 教 研 究 a xaHih r Ed c t s ac e o
探 索 高校 《 形势 与政策 》 课教 育教 学 改革新 模 式
刘 文 菘
( 庆 三峡 学 院 化 学 与 环 境 工程 学 院 , 庆 万 州 重 重 440) 0 10
制. 制定 教 育 教 学 计 划 . 织 实 施 教 学 互 动 ” 根 据 中 组 。
33增 加 实 践 教 学 . . 实现 理 论 与 实践 有 机 结 合
“ 耳 不 闻 窗 外 事 . 心 只读 圣 贤 书 ” 时 代 已经 两 一 的
央 要 求 . 校 应 该 确 立 在 党 委 的 领 导 下 . 传 部 门 负 高 宣 责 专 题 讲 座设 置 和 资 料 的规 范 收 集 , 务 处 负 责 做 好 教
摘 要 : 形 势 与政 策 》 育 是 高 校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 重 要 内容 , 为 一 门大 学 生 在 校 期 间 必 修 课 程 早 已列 入 《 教 作 了教 学计 划 。然 而 该 门课 程 现 行 的教 学模 式 已经 处 于 老 师 不 愿 教 、 生 不 愿 学 的尴 尬 境 地 。为 此 , 们 从 实际 出 学 我 发 , 势利 导 , 极 探 索《 势 与 政 策 》 育教 学 改 革 新 模 式 。从 而 调 动 师 生 教 与 学 的 积 极 性 和 创 造 性 。 因 积 形 教
形势与政策——教学实践与改革探索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
【 关键词】 形 势与 政策 教 学 探 索 【 中图分 类号 】 G 6 4 1 【 文献 标识 码 】 A
《 形势与政 策》 课 程 是 高校 思 想政 治 理 论 课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是 对 学 生进 行 形 势与政 策 教 育 的主 渠道 、 主阵地, 它在 大学 生 思 想政 治教 育 中担 负着 重要 使命 , 具有 不 可替 代 的作 用 。 大学 生 思 维活 跃 .他 们 的 思想 和 行 为 方 式 都 带有 鲜 明 的 时 代烙印 , 其 实他 们 对《 形 势与政 策 》 课 是有 较 多期 待 的 。 所以, 深 入 思考 和研 究如何 更 好 地 开展 《 形 势与 政 策》 教 学和课 程 建设 , 是当 前 高校德 育工 作 的现 实需要 。 《 形 势与 政 策》 课程 教 育 的 内涵及 意 义 《 形 势 与政 策》 课 程 教 育 是 以 对 国 内外 形 势 的 分 析 , 进 而 介 绍 国 家政 策为 内容 的 政 治教 育 。 形 势 与政 策教 育 实 际上 包括 形 势 教 育与 政 策教 育 两个 部 分 , 这 两者 之 间 的 关 系是 : 形 势教 育 是 基 础. 政 策教 育是 归宿 。 首先, 高校 要 帮助 大 学 生正 确地 认 识 国 内外 形 势. 并 能 客 观 公 正地 分 析 原 因 , 从 而准 确 把握 社 会 关注 的 热 点 问题 。 在此基础上。 要 使 大 学 生进 一 步 理解 国家 的政 策 , 增 强他 们 对 党和 国 家方针 政 策 的 自觉认 同 , 帮 助 大 学生 正确 地 完成 其 政 治 社会化。 因此 。 在 形势 与政 策教 育过 程 中, 形势 教 育与 政 策教 育 是 两个 不 能分 割 的部 分 . 要 以分 析 形势 的 方式 来 阐 明 国家 的有 关政 策. 把 这 两 个方 面 的教 育 有机 结 合起 来。 有效开展《 形 势与 政 策 》 课 的教 学 , 关 系到 中 国特 色社 会 主 义事 业地 顺 利推 进 , 意 义 深远 。 首先, 《 形势 与政 策 》 课 就是 要 坚持 用正 面教 育 占据 意 识 形 态的 主流 . 通 过 对 大学 生进 行政 治 认 知教 育、 政 治 情 感教 育 、 政 治 态度 教 育 , 从“ 三观 ” 等 方 面 培 养 学生 坚 定 的共 产 主 义信念 、 社 会 主 义道 德观 念 , 唤 起 大 学生 的历 史使 命 感 。 其次 , 《 形 势 与政 策 》 课 为 大学 生 分析 国际 国 内形 势 积 累必 要 的 知 识 和 阅历 : 增 强 他们 对信 息进 行 综合 判 断和 多维度 分析 的 思 维 能 力. 进 而 能 够 利 用 个人 成 长 发 展 所 处 的社 会 环 境 , 增 强 大 学 生服
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体验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大学生《 形势与政策》 课体验式教学 的实践与探索
梁 娟, 蔡 汇民 , 林 晓燕
广州 5 1 0 6 4 2 ) ( 华 南农 业大 学 , 广东
摘要 : 形 势 与 政 策教 育是 大 学生 思 想政 治教 育 的重 要 内容 , 是 提 高 大 学生 综 合 素 质 、 开 阔胸 怀视 野 、 增 强 责任 感 和
大局观的重要 内容。体验式教 学是《 形 势与政策》 课 理论教 学的延伸和补 充, 是提 高形势与政策课 程教 学实效的有效途 径。文章强调 当前高校要根据大学生思想与学业 实际, 以丰富生动的 内容和学生喜 闻乐见、 灵活 多样的方式积极开展形
势 与政 策教 育课 程 体 验 式教 学 , 以增 强课 程 的 实 效性 和针 对性 。 关键词 : 形 势 与政 策 ; 体验式 ; 教 学 中图 分 类号 : G 6 4 2 . 0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6 7 4 — 9 3 2 4 ( 2 0 1 3 ) 3 1 — 0 2 1 5 — 0 2
习 的空 间 , 充分 发 挥学 生学 习的 主体作 用 。
- — ・
2 . 保障缺乏 , 难以为继 。 体验式教学需要学校在制度 、
一 +
一 —
+ 一 一 — - 一 - - _ 卜一 — + 一 一 — 一* — - - 一 ” +
- + - +
- + 一 +
+ 一 * — - ・ - +
形式 , 与 学 生社 会 实 践 脱节 , 难 以实 现学 生 社 会 实践 的 真 正 目的 , 没 有实 质性 教 学效 果 。
模拟的情境 , 促使学生亲历其中, 并互动交流, 在教学过程 中产生认知 、 触发情感。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 比较, 它具有几
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引 革 。广 州体 育职 业技 术学 院 近几 年来 根据 学情 ,对 只要 考前 突击一 下就行 ,甚至可 以不开 设 。I 5. 形 势与政 策》课 没有规 范的教 学大纲 ,没有 《 ( 势与政 策 课程 教学 作 了一 些适合学 校实 际情况 ( 形 的探索 与 实践 ,供兄 弟 院校参 考 。
Q 教E R C教研 AR I R学O 育 Z EON H究
职 时 业 空
高职 院校 《 形势 与政 策 》课程 教学 改 革的探 索 与思考
徐 山平 0 0 5 ) l
摘要 :( ( 形势与政策 课 程是高职 院校 思想政 治教育 的重要 内容和 途径 ,是每 个学生 的必修课 程 ,中 宣部、教育部专 门发文指导 ,教育部 、各省教 育厅每 学期都 发布指 导性意见 或者召开备课会 。但 是 , 与党和 国家对这 门课程高 度重视不 协调 的是 ,高职 院校 学生对这 门课程认 识上存 在误 区 ,学 习积极
授 ,学 生 睡 倒 一 片 。
性) 。但 是 由于 开学初 和学 期 中后 阶段 国内 国外 形势
1 《 势与政 策》课 的 定位 。要想让 学生喜欢一 变 化较 大 ( .形 如重 大突 发性事件 ) ,使得教 育部 ( 教育
门课程 ,必须 准确定位课程性质 ,根据课程教学 目的 厅 )教 育教学 要点对于 教学 内容 的确 定参 照性不 强 , 确定 教学 内容和 教学模 式 、方法 。 形势与政 策 课 指导 力低 ,各 高 校必 须根 据 授课 时 的重 大 国际 国 内 既不是 完 整地 阐述 有 关政 策 的理论 ,也不 是 系统地 事件安 排教 学 内容 。 4 教 学内容选择难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 ,课程 内 . 介 绍各 种 政策 ,而 是 通过 分析 社 会热 点 问题解 读党 和 国家 的相 关 政策 ,使学 生在 正确 认 识社 会现 象 的 容需 要覆 盖 国 际国 内大 事 ;根据 学 生兴 趣 、就 业 需 过程 中逐 步确立 马克思 主义形 势观和政 策观 。 形 势 要 ,课程 内容应尽 可能顾及学校所处 区域 。 以我 院为 与 政策 课政 策性 强 ,紧贴 瞬息 万变 的 国际 国 内形 例 ,学 生迫 切要 求 多介 绍广 东 省乃 至广 州市 的 社 会 势 ,兼具 时效 性、针对性特点 ,这 就使得该 门课程 既 形势 、地方政策 ,对 于发生在其它地方 的重大事情兴
浅谈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探索与实践--以厦门理工学院为例
课例研究“形势与政策”课是普通高等学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由于各高校师资力量和授课方式等因素的不同,导致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设置的千差万别。
一、课程设置的实践与探索(一)教学计划与安排厦门理工学院将“形势与政策”课完全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之中。
具体做法包括:1.将“形势与政策”课纳入总体教学计划,以必修课形式纳入学籍管理。
2.每学期规划教学班级,安排时间,排入课表。
3.选派优秀老师担任“形势与政策”课授课老师。
4.每学期下达正式教学任务书,无论是专任老师还是兼职老师,都有具体的教学任务书。
5.“形势与政策”课授课老师要求提供基本的教学文件(讲稿、教学课件等)。
6.定期召开“形势与政策”课专题小组研讨会,对“形势与政策”课进行集体备课,并及时修正授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二)开课形式厦门理工学院“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根据“形势与政策”课授课的特点,确定了以专职教师为骨干,兼职教师为基础,以专题式教育为教学形式的授课办法,具体做法包括:1. 注重教学内容的规范性和整体性:在每个学期的期末,由“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召集下学期任课的老师,紧紧围绕教育部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根据当前形势与政策教学的重点要求,确定下学期上课的具体教学专题和教学计划。
2.专题负责人制度:每个专题指定一名负责人。
由负责人管理与联系本专题小组成员。
3.集体备课制度:由“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出具大纲,各专题小组集体备课,并形成基础课件和授课讲义。
4.定期反馈制度:每次上完课后,教研室主任组织当天授课老师开会,了解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5.适时监控制度:每次统一上课期间,由教研室主任牵头,对各班级上课情况进行听课,并及时将情况反馈给任课老师。
(三)授课内容“形势与政策”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形势政策、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基本知识的教育,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及时了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时事,使大学生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有坚定的立场,有较强的分析和适应能力,这需要在短短的三个学时内,将一个专题讲深讲透,以达到教学目的。
浅谈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浅谈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南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李 佳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的现状,提出了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提出了 相应的创新探索性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 形势与政策 改革 创新 课程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10-0194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教育体系形成了自上而下的改革统一意识。
高等学院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实践教育改革以来,取得了较多的改革成果,有效地促进教学水平与质量的提升。
本文主要针对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的现状,提出了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创新探索性策略。
一、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现状《形势与政策》课程是大学阶段的必修基础课程之一,它的主要内容是讲授国内外时事政治,属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学科课程。
随着各级高校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目前对于《形式与政策》的课程改革,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实践:从改革的思路来看,基于《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的特殊性,其涉及整治时事内容极为广泛,其改革思路级包含了两个路线,一是确保课程改革与学生的思政教育的相互结合,二是将课程改革与学生的关注、时事热点进行有机集合。
从改革的实践环节来看,目前状态下,大部分对于《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改革包含了对课程设置、教育方式、教育形式、教育资源等多种环节。
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许多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中取得了较好的改革成果,落实了课程改革任务,推动了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水平的提高。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正视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并进行改革和创新。
二、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首先,在《形式与政策》课程的教学组织方式上,针对性十分弱化,许多高校为了进行集中式的教学,有效利用教学资源,通常采用政合班的方式,将同一学院的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学生集中起来,进行大课教育,这种方式无法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需求,导致课程的针对性不强,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不足。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以许昌学院多渠道滚动式教学为例
深层次 的理论挖 掘 , 教学过程存在形 式化倾 向 ; 者 , 再 由于该 课 程在期末考试 和学分量 化过 程 中没有 进行 严格 的规 范与
12 遵循教育教 学规律 , . 按课 程建 设要求 实现 教 学管理 工
提供教学场地等 ; 委宣 传部 、 党 学工 部主要 负责掌握学生 的 思想动态 , 与教学 内容的确定 , 参 特别 是热点 、 焦点问题 ; 各 院系主要负责课外 的形势 与政 策教育 活动。唯有如此才 能
做到《 形势与政策》 课程教学与教育 的统一 。
但该课 程在教学 实践过 程 中还 面临着 一 系列 困境。首 先, 由于没有规范 的教学 大纲 和完 整的 理论 体系 , 教学 内容 涉及面广 , 因此部分教师在授课 时存 在随 意化倾 向; 其次 , 该 课 程教师队伍参 差不 齐 , 别 是兼 职教 师和青 年教 师居 多 , 特
针对《 形势与政策》 课程特点, 许昌学院在以社会科学教
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 师为主 体 , 育部关 于“ 以教 形势与 政
社会科学教学部主要负责课程建设、 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
收稿 日期 :0 1— 9— 9 2 1 0 0 作者简介 : 屈鑫 涛 (9 1一) 男, 师, 18 , 讲 法学硕 士。研 究
工作 机 制
2 创新教 学模 式 , 实行 多渠道滚动式教学 近年来 , 昌学 院经 过一系列 实践 , 许 逐步探 索出了“ 以主 渠道建设为 中心 , 三条线 共建 , 革新教学方式 , 实行多渠道滚
动式教学 ” 的模式 。
由于《 形势 与政策 》 程在教 学 内容 、 法 、 课 方 手段及 教材 建设等方面的现实情况 , 决定 了该课程 的教学必须 有全校一 盘棋的组织与管 理保 证。为此 , 须在 学校 党委 的领导 下 , 必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探究(二)
摘 要 :形 势 -政 策 》 是 对 欠学 生进 行 形 势 与政 策 教 育 的主 渠道 阵地 , 高 等 学 校 学 生 思 想政 治教 育 的 重要 内容 和 途 径 , 《 b - 课 主 是
具 有 不可 替代 的重 要 作 用 。近 十 多年 来 , 高 校 采 用 多种 形式 开设 了形 势 与政 策 课 程 , 大 学生 进行 了相 关 的教 育 , 得 了一 各 对 取 定 的成 绩 。但 因这 门课 程 的强 政 策 性 、 性 、 对性 特 , 建 设 实际 中 涉及 到课 程 认 识 、 师队 伍 、 学 内容 、 学模 式 、 时效 针 最 在 教 教 教 教 学 手段 、 考核 制 度 等 方 面 仍存 在 一 些有 待 解决 的 问题 。 通过 对影 响 形 势与 政 策教 育课 教 学 实效 性 困素分 析 , 如 何 增 强形 势 与 对
政 策教 育 课 教 学 实 效性 作 一 些探 索 。
关键 词 : 高校
形 势 与 政 策课 教 学 改革
意 义重 大 。
《 势 与 政 策 》课 是 对 大 学 生 进 行 形 势 与 政 策 教 育 的主 渠 形 道 、 阵 地 . 大 学 生 思 想 政 治 教育 中 担 负 着 重 要 使 命 , 有 不 主 在 具 可 替 代 的重 要 作用 。尽 管 近 十多 年 来 , 大 多数 高 校 坚 持 理论 与 绝 对青 年学 生 的 思想 特 点 . 过 多 种 形 式 开设 了 形 势 与 政 策 课 程 , 通
高校 《 势 与 政策 》 教 学改革 探 究 ( ) 形 课 二
尹 杨丽
f 林 电 子 科技 大 学 信 息 科 技 学 院 广 西 桂 林 桂
中 圈分 类 号 : 4 G6 文 献 标识 码 : A
形势政策课实践教学(3篇)
第1篇一、引言形势政策课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国际形势以及社会发展动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意识。
为了提高形势政策课的教学效果,许多高校开始探索实践教学,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深化对形势政策的理解。
本报告将结合我所在高校形势政策课的实践教学,探讨其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实施方法及效果。
二、实践教学的内容1. 主题讲座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等开展主题讲座,使学生了解国家大政方针、国际形势以及社会热点问题。
讲座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旨在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等,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感受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
实地考察内容包括:企业生产流程、科技创新成果、政府工作流程、社会组织运作等。
3. 社会调研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专业,开展社会调研活动,了解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调研内容包括:民生问题、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等。
4. 主题辩论组织学生围绕形势政策热点问题展开辩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辩论题目涉及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 读书分享会鼓励学生阅读经典著作、时事评论等,分享读书心得,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法1. 课前准备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安排,提前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包括讲座、实地考察、社会调研、主题辩论、读书分享会等环节。
同时,教师需联系相关专家、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确保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2. 课堂组织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观点。
对于讲座、实地考察等活动,教师需提前告知学生活动安排,确保学生做好相关准备。
3. 课后总结实践教学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分享实践心得,总结经验教训。
关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的探索
l 萍 \ 艳
( 中原 工学院 河 南・ 州 郑
中 图分 类 号 : 4 . G6 23 文 献 标识 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
405 ) 50 2
文 章 编 号 :6 2 7 9 (0 )1 0 3 — 2 17 — 842 1 2 — 00 0 1
教学计划 ” 。关 于热点 问题 的选择 , 以通 过调查 、 ⑧ 可 访谈深 入学 生 , 解 学 生思 想 动 态 , 住 学 生 最 关 心 、 求 最 迫 切 、 了 抓 要 反映 最 强 烈 的热 点 问题 , 形 势 与 政 策教 育 富 有 针对 性 。 使 热点问题讲解时应注意与基本形势相结合 。对热点问 题 的认 定 要 以基 本 形 势 为依 据 ; 过 来 , 过 热 点 问 题 的 讲 反 通 解 又 可 以 深化 学 生 对 基 本形 势 的理 解 。同 时 , 些热 点 问题 一 经 过 提炼 和 总结 后 , 可 以补 充 、 富 基 本彤 势 的 内容 。 又 丰 大 学 生 的 思想 年 级 、 业 不 同有 很 大 差 别 , 时 国 际 专 同 国 内形 势 风 云 变 幻 , 和 国家 的方 针 、 策 也 在 不 断 调 整 。 党 政 这都 决定形 势与政 策 课的教学 内容始 终处 于一个 不断 变 化 、 断 更新 的动 态 过 程 巾 。形 势与 政 策 课 就 是 教学 生 认 清 不 热 点 问题 产 生 的实 质 ,认 识 国际 国 内形 势 发 展 变化 的基 本 规律 和趋势 。
1 基本 形 势 教 育应 是 形 势 与 政 策 课核 心 内容 . 2 基 本 形 势 是对 形 势 发 展 变 化 的 总趋 势 、 规 律 、 总 总特 点 的 基本 概 括 ,也 是 热 点 问题 出现 的 必 然性 因素 和 总 的背 景 。 把 国 际 、 内形 势 中相 对 稳 定 的 和社 会 发 展过 程 中具 有一 定 国 必然 性 、 律性 的东 西 总 结 出来 , 规 就构 成 了基 本形 势 的 框架 。 13 热 点 问题 教 育应 作 为 形 势 与政 策 课 的直 接 切 入 点 . 由于缺 少教学大纲和教材 ,学校要紧密结合 国际国内 “ 形 势 变化 和学 生 关 注 的 热 点 、 点 问题 , 定 形 势 政 策 教 育 难 制
关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云南农业大学 人文社会 科学学院 ,云南 昆明 6 0 0 ) 5 2 1 摘要 : 形势与政策 ”课是高校思想政治 理论 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对 学生进行形势 与政 策教育 的主渠道 ,在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担 负着重 要使 命 ,具有不可 替代 的重 要作用 。加 强 “ 形势 与政策 ”课 程建设 ,规范教 学管理 ,提高实效性 ,显得尤 为重要 。
果二 等奖 ” 。
一
策 ” 课 程建设 ,规 范教 学 管 理 ,提 高 教 学 实 效 性
等方 面进行 了一些 探 索 与 实 践 ,在 全 面总 结 已往
“ 势 与政策 ” 课 教 学 经 验 的基 础 上 ,制 定 出 了 形 《 于 云南 农 业 大 学 进 一 步 加 强 学 生 形 势 与 政 策 关 教 育 的实施 意见 》 [ 政 发 (05 9号 文 件 ] 校 20 )5 ,
高度 重视 和关 心 ,把 这 门课 作 为 重 点 课 建 设 ,亲 自主持 召开 全校会 议 ,安 排 “ 势 与 政 策 ” 课 程 形 建设 实 施 工 作 。学 校 以改 革 的 精 神 ,打 破 常 规 ,
W ANG ei F
( oeeo u ai n oil c ne u nnA r utr nvr t,K n ig60 0 ,C i ) C lg f m nt adSca S i c ,Y n a g cl a U i sy u m n 5 2 1 hn l H y e i ul ei a
关 键 词 :形 势 与 政 策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大 学 生 中 图分 类 号 :G 44 1 1.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4— 9 X (0 9 3— 0 1 4 10 3 0 20 )0 0 5 —0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存在问题:课程内容过于笼统,缺乏实例和案例分析,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参与度低,教师水平参差不齐。
解决对策:加强教学内容细化和深化,增加实例和案例分析内容,多样化教学形式,提升学生参与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这些对策,可以使《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更加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效果和兴趣,促进师生互动,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做好未来的社会准备。
【关键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问题、对策、课程内容、实例分析、案例分析、教学形式、学生参与度、师资队伍、细化深化、多样化、提升、参差不齐。
1. 引言1.1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课程内容过于笼统是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
传统上,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围绕国家政策、经济形势、社会热点等方面展开,但缺乏具体的深入分析和案例研究。
这导致学生对课程内容缺乏深刻理解,难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缺乏实例和案例分析也是一个问题。
学生对抽象的理论知识往往难以产生兴趣和理解,而实例和案例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教学形式单一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的教学形式主要以讲授、讲解为主,缺乏互动交流和实践性教学。
这样的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和失去兴趣,影响教学效果。
学生参与度不高也是一个问题。
由于课程内容笼统、缺乏实例和案例分析,学生往往缺乏主动参与的动力,导致课堂效果不佳。
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些老师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了解不深,教学水平参差不齐,这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加强教学内容细化和深化,增加实例和案例分析内容,多样化教学形式,提升学生参与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相信可以有效提升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质量,更好地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
作者:王渊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2013年第09期
【摘要】高校开设《形势与政策》课,对大学生了解世情、国情,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主义觉悟等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从总体上看,这门课程的建设和发展还很不平衡,本文就笔者的教学实践进行探索,思考了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效果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067-02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它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学生思维活跃,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其实他们对《形势与政策》课是有较多期待的。
所以,深入思考和研究如何更好地开展《形势与政策》教学和课程建设,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现实需要。
一、《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是以对国内外形势的分析,进而介绍国家政策为内容的政治教育。
形势与政策教育实际上包括形势教育与政策教育两个部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形势教育是基础,政策教育是归宿。
首先,高校要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国内外形势,并能客观公正地分析原因,从而准确把握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此基础上,要使大学生进一步理解国家的政策,增强他们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自觉认同,帮助大学生正确地完成其政治社会化。
因此,在形势与政策教育过程中,形势教育与政策教育是两个不能分割的部分,要以分析形势的方式来阐明国家的有关政策,把这两个方面的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有效开展《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地顺利推进,意义深远。
首先,《形势与政策》课就是要坚持用正面教育占据意识形态的主流,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政治认知教育、政治情感教育、政治态度教育,从“三观”等方面培养学生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唤起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其次,《形势与政策》课为大学生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积累必要的知识和阅历;增强他们对信息进行综合判断和多维度分析的思维能力,进而能够利用个人成长发展所处的社会环境,增强大学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二、《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困境与问题
《形势与政策》课的特点是紧跟国内外社会形势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调整完善,所以热点和难点多,客观上给高校原本一向遵循的系统化教学模式带来较大挑战。
具体体现在:
一是表面上将其作为公共必修课进行排课,但实质上并未按公共必修课进行建设,在组织机构、课程建设、师资构成等方面管理失范,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质量。
二是教师队伍建设缺乏统筹。
《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涵盖面广、变化快、难度系数大,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较宽的知识面。
而实际情况是,这门课的专职教师少、兼职教师多,缺乏系统的教学研究;青年教师多,教学经验较欠缺,对国内外形势与政策很难全面把握。
三是教学方法滞后,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多媒体形式上没有进行声、光、电、视频、动画、链接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在教学效果上,往往生动性差,缺乏对学生自我思考的引导,无法带动课堂气氛。
三、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效果的对策
笔者通过一段时间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在课前、课中及课后对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了深入思考,建议高校应从以下三个维度来积极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首先,注重教学的多样性与实践性,以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多样性体现在:(1)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在教学中,可让师生互相提问。
而对于学生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可采用讨论、辩论等形式,教师及时进行点评总结。
在讨论中允许不同意见和观点的交锋,教师对整个讨论过程只进行隐形的控制和引导,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去学习。
(2)让教学与学生社团的活动相融合。
我们鼓励将结合校情及学生最为关注的切身利益问题等内容纳入《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将课程与学生社团融合,就是让学生社团参与到形势政策课的备课和授课过程中来。
目前,高校的社团开展各项活动必需跟学校的政策及要求保持一致,这一点完全能够与形势政策课程要求相匹配。
在授课时,当涉及校情,比如解读学校如何领会中央精神具体实施“我的中国梦”活动方案时,可与相应的学生社团共建。
课前,教师组织学生搜集资料,完成相应的准备工作;课堂上,由专任教师或社团学生骨干进行讲授,组织社团学生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课后,还可将教学成果应用到社团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有效地衔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
(3)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辅以丰富的音像资料,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充满感染力和渗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性要求课内学习与校外实践相结合,将课堂拓展到社会上。
比如,到改制发展较好的国有、民营企业参观访问,组织学生到农村了解国家的三农政策,听听农民对三农政策的感想等。
这种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充分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增强他们分辨是非和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
其次,加强师资队伍和课程建设。
具体表现为:一是树立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团队建设目标。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团队建设要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树立系统观念,科学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功能,同时要关注社会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及时、准确地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
二是遴选、配置好团队带头人和团队成员。
团队带头人是团队的核心人物,其作用主要是设立团队目标、制订建设计划、配置教学资源、建
立科学制度等。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团队的遴选一般要符合高学历、高职称的条件,要注重带头人的政治素养、协调能力、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针对《形势与政策》教师队伍来源多样化的特点,配置团队成员时要注意职称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个人偏好等方面的搭配。
三是精心设计教学专题。
应围绕《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目标确立专题,在专题选择及讲授过程中,切忌只讲形势不讲政策,讲形势是入门,讲政策是落脚点,知识传授是途径,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本,将落脚点归结到党和国家正确的方针政策上。
专题设计要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具体特点和关心的热点设置,如针对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就应设立与校情、市情、省情发展有关的专题,让大一学生尽快从高考中走出来,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社会发展观。
而针对大二、大三学生就要系统地锻炼其分析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确立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专题。
针对毕业生就应增加就业形势与选择等专题,为其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专题设计要使固定专题与变动专题相结合。
固定专题是指我们每年根据国家教育部下发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教学大纲及专题;变动专题要求我们做到随机应变,对重大政策的出台以及突发事件做出快速反应,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和调整。
再次,要认识到体制建设是保证。
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必须建立健全领导、管理体制以及工作机制,实现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1)建立有力的领导体制。
高校要成立由党、政、工、团等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形势政策教育领导小组,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
(2)建立协调的工作机制。
形势政策教育是高校的整体工作,这就要求各部门共同行动、密切配合,形成教育的合力。
党委是高校形势政策教育工作的主管部门,应该负责对全校形势政策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划;团委要负责组织课外其他形式的学习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工作部门应负责学生思想动态的分析和把握;教务部门则负责教学计划的制定、课堂教学的安排、教学效果的考核等。
(3)加强完善管理体制。
我们要充分认识形势与政策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以及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施教学的复杂性、艰巨性,树立大德育观念,不断完善管理体制。
一是把它切实看作一门教育学科,遵循教育规律科学建设、管理;二是不能把它当作纯专业性的教育学科,而要视其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科学的统筹协调。
只有从上到下理顺教育管理体制,各个机构、部门各自为政又相互配合,才能确保形势政策教育从教学目标、课程安排、内容设计到授课方法及课程考核等方面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Z].2004-11-17
[2]杜峰,袁文.拓展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新途径[J].中国青年研究,2009(1)
[3]翟翠玲.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初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
作者简介:
王渊,博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