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概述
《形势与政策》课程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一门介绍中国及国际形势与政策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该课程主要涉及政治、经济、安全、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以及中国在这些领域中的政策和实践。
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政治形势:介绍中国及国际政治形势的演变和发展,包括政治体制、政治事件、国际关系等。
2. 经济形势:分析中国及全球经济形势的走势和趋势,包括经济发展、贸易合作、金融市场等。
3. 安全形势:探讨中国及国际安全形势的挑战和应对,包括军事安全、网络安全、恐怖主义等。
4. 社会文化形势:介绍中国及国际社会文化的现状和发展,包括社会问题、文化交流、教育科技等。
该课程的教学方式主要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专题讲座等。
同时,该课程还会邀请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家等人士进行授课和分享,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相关领域的形势和政策。
总之,《形势与政策》课程是一门帮助学生了解当前国内外形势和政策的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形势与政策3课程描述
形势与政策3课程描述1. 课程概述《形势与政策3》是一门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分析国际形势以及中国的外交政策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深入了解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最新动态,掌握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对国际形势的敏感性和洞察力,提高他们对全球事务的理解和判断能力。
•帮助学生掌握国际关系理论和方法,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强化学生对中国外交政策的了解,提高他们参与国家事务的素质。
3. 课程内容第一部分:国际形势分析单元1:全球政治格局演变•国际体系与大国关系•经济全球化与地缘经济格局•国际安全与军事竞争单元2:区域热点问题•中东地区的冲突与合作•亚太地区的安全与发展•非洲与拉美地区的挑战与机遇第二部分:国际关系理论单元3: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国家利益与权力平衡•多边主义与全球治理单元4:建构主义与批判理论•文化、身份和认同的影响•跨国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作用第三部分:中国外交政策分析单元5: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外交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和平发展和互利共赢原则单元6: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一带一路倡议及其影响•中国在多边机制中的作用4.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授课、讨论、案例分析、小组项目等。
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参与,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5. 评估方式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小组项目、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
平时表现占总评成绩的20%,小组项目占总评成绩的30%,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各占总评成绩的25%。
6. 参考教材•《国际关系学导论》•《中国外交史》•《世界政治经济学》以上是《形势与政策3》课程的详细描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政策,并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们能够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胸怀的优秀公民。
形势与政策概述
(三)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目标
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形势观和政策观 帮助大学生开阔视野,审时度势,紧跟时代 步伐,全面正确地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 与任务。 提高认识、分析、判断形势的能力,理解、 执行和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增强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 伟目标的自信心与责任感。
之所以特殊,是因为这门课的教学内容 和时效都有特殊要求,政治性强,时效性强。 所选择的专题内容都是国内外大事,是学生 关心的热点问题,学生对国内外大事的一些 疑虑都得到及时解答,看法有了表达渠道, 情绪得到及时化解,使这门课程直接起到了 促进高校和社会稳定的作用。
一是把它认真当作一门课程对待,遵 循教育科学,按照教学规律建设、管理这 门课,而不是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 观念和方式方法布置和检查这门课。 二是又不能把它当作一门纯专业性的 业务课程,而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 内容,其教学计划不完全由高校自行安排, 而由高工委和教育厅按照中央的统一要求 和部署,结合实际作出统一安排。
(四)决策科学化的八个阶段
第一阶段:发现问题; 第二阶段:确定目标; 第三阶段:价值准则; 第四阶段:拟制方案; 第五阶段:分析评估; 第六阶段:方案选择; 第七阶段:实验实证; 第八阶段:普遍实施。
(五)贯彻执行政策的基本要求
1.要认真学习理解政策的实质,不能只当“收发 室”、“传声筒”; 2.制定执行政策的计划; 3.保持政策的严肃性; 4.注意执行政策的灵活性,不要“一刀切”; 5.结合实际,既要防“左”,又要防“右”; 6.制定监督、检查和评比执行政策情况的制度; 7.在实践中不断检验政策,完善政策。
(二)政策的意义
从国家层面上讲:政策是国家治理的纲领、准则、 谋略;
形势与政策绪论概述PPT课件
案例:“作始也简,将毕也巨”
1945年4月,在“七大”的预备会上,毛泽东引用庄子 的话说:“我们中国《庄子》上有句话说‘其作始也简 ,其将毕也必巨’,现在我们还没有‘毕’,已经很大 了”。以此说明我们党历经艰辛,不断发展壮大的态势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新生事物开始时其势虽微 ,但是因为它合乎历史发展前进方向,必然具有远大前 途。
回顾历史,90年前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时,党员只有五 十几人,面对的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旧中国;90年后的今 天,我们党已成为在全国执政60多年、拥有8000多万 党员的世界上第一大党,中国人民已拥有一个欣欣向荣 的社会主义祖国。这个巨大变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一 个历史奇迹。“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 累土”。1956年2月,董必武重访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 国代表大会会址时,泼墨挥毫,写下了“作始也简,将 毕也巨”八个遒劲大字,其蕴含的深刻哲理令人深思。
形势与政策
2020/10/1
无论你是否正确地认识它,无论你 是否愿意接受它,也无论你怎样评价它 ,形势与政策总是在我们周围发生、发 展着并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社会活动。
2020/10/1
形势与政策课 将为我们提供一个 看中国、看世界的 窗口。
2020/10/1
形势与政策课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是高校政 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9年7月,日本主要8家汽车生产 厂家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达到46.6%的 历史最高纪录,首次超过美国的福特、 通用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厂商。也是在 一年,曾经的世界汽车工业之都——底 特律,被评为“全美最悲惨城市” (《福布斯》评选)。 多年来,正是因为日本正确认识和把 握了全球汽车产业所面临的形势,采取 了改进技术、降低能耗、政府扶持和海 外当地制造等一系列政策和举措,才抢 占了汽车产业发展的先机。
《形势与政策》--乡村振兴
《形势与政策》--乡村振兴形势与政策:乡村振兴引言概述: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国家政策的重要方向之一。
乡村振兴旨在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的改善以及农村社会的进步。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乡村振兴的形势与政策。
一、农业产业升级1.1 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农业科技的进步是农业产业升级的基础。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1.2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产业升级的重要环节。
政府应加大对农产品加工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鼓励企业投资兴办农产品加工厂,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1.3 推动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农业产业升级的目标。
政府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田水利设施、农机具和农产品储运设施的现代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二、农村经济多元化2.1 发展乡村旅游业乡村旅游是农村经济多元化的重要方式之一。
政府应加大对乡村旅游的支持力度,提供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推动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2 培育农村特色产业农村特色产业是农村经济多元化的重要支撑。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农民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特色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2.3 发展农民合作经济农民合作经济是农村经济多元化的重要组织形式。
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合作经济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组织成立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
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3.1 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农村道路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道路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道路的通达性和交通安全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产品的流通。
3.2 完善农村水电供应农村水电供应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水电供应的改善力度,提高农村供水和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满足农民生产和生活的需求。
第一讲:《形势与政策》概述
2. 实事求是是分析形势的基本观点
——计划经济体制 邓小平:“冷静观察、稳住阵脚、韬光养晦、沉着应对。” —— 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 ——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的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 矛盾分析和阶级分析是分析形势的基本方法
矛盾分析方法:是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对立统一 规律即矛盾观点去观察分析问题,就是矛盾分 析的方法。 阶级分析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 斗争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阶级社会的社会现状 和历史现象。 “台湾问题” 另外:归纳演绎的方法、分析综合的方法、比较 首先要求分析各阶级在一定生产关系中的经济地位及其 分类的方法;实践调查的方法 。 剥削阶级消灭后今天还有没有阶级斗争? 不同阶层的差别和矛盾。
二、政策概述及制定政策的依据、原 则和程序
(一)政策概述 (二)制定政策的依据、原则和程序 (三)检验政策的客观标准
(一)政策概述
1. 政策的概念及要件
政策是指国家、阶级和政党等组织机构为实现某一目标 (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而确定的行为准则。 路线、方针、政策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 路线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所采取的基本准则。从 范围上看,有总路线和具体工作路线;从内容上看, 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方针是指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达到一定目 标而制定的指导原则,有总方针和基本方针之分。 路线、方针、政策之间是制约和服从的关系。 意思相近,在内涵上无本质区别。
其次还要分析各阶级的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及其力量对 比的变化。 工作重心转பைடு நூலகம்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三)判断形势的标准 1. 生产力标准概述
生产力标准就是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 作为衡量和检验一切社会现象有无历史进步性的根本 尺度。
形势与政策基本概念
形势与政策基本概念形势与政策基本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问题和矛盾也随之出现。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和矛盾,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
而政策的制定需要依据当前的形势进行分析,因此形势与政策是密不可分的概念。
一、形势的概念形势是指当前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总体情况和趋势。
它包括了各种问题和矛盾,以及可能出现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二、政策的概念政策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为解决某一具体问题而制定的行动计划和规定。
它是对形势进行分析后所作出的决策,并通过法律或行政措施实施到具体事务中去。
三、形势与政策之间的关系形势和政策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只有对当前形势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符合实际情况的有效政策;同时,恰当有效地实施好各项政策才能够适应当前复杂多变的形势。
四、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政策制定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实事求是原则:政策制定必须以实际情况为基础,不能脱离实际情况而制定不切实际的政策。
2.发展为先原则:政策要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不能阻碍发展。
3.人民利益为重原则:政策要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能损害人民利益。
4.科学决策原则:政策制定必须科学决策,依据客观数据和事实进行分析和评估。
五、政策制定的步骤1.形势分析:对当前形势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找出问题和矛盾,并确定目标和方向。
2.资料收集:收集相关的信息和数据,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专家意见等。
3.讨论研究:召开会议或座谈会等形式进行讨论研究,并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
4.草案起草:根据讨论研究结果起草初稿,并经过多次修改完善。
5.公开征求意见:将草案公开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充分的听证和讨论。
6.最终确定: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草案进行修改完善,并最终确定政策。
7.实施与监督:政策确定后,需要制定相应的实施措施,并加强监督和评估,确保政策得到有效执行。
六、政策制定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尊重客观规律:政策制定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不能脱离实际情况而制定不切实际的政策。
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概括
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概括
《形势与政策》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国内外形势和政策,增强对国家发展、国际关系、社会问题等方面的理解和把握。
课程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内外形势分析。
通过对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的分析和解读,使学生了解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趋势和变化,把握未来发展方向。
二、政策解读与思考。
对于国家重大政策和法规进行详细解读,分析其背景和目的,帮助学生理解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并思考其影响和意义。
三、社会问题分析。
对于当前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和解读,如经济、文化、环保、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帮助学生认识社会问题的本质和影响,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国际关系研究。
通过分析世界主要国家的战略、政策和行动,了解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和主要趋势,掌握国际合作和竞争的规则和方式。
五、实践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现实中的案例和事件,帮助学生理解政策和形势对于实际问题的影响和作用,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1 -。
形势与政策知识点
形势与政策知识点形势与政策知识点引言形势与政策是当今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
了解和掌握形势与政策的知识对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深入探讨形势与政策的关键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刻地理解这一主题。
一、形势与政策的概念形势与政策是紧密相连的两个概念。
形势指的是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现状以及将来发展的趋势。
而政策则是指政府或组织为了应对形势而采取的具体措施和规划。
形势与政策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二、形势与政策的重要性了解形势与政策的重要性在于能够使个人或组织更好地适应社会变化和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
形势与政策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把握时代脉搏和趋势,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减少风险和损失。
三、形势与政策的基本原则1. 科学性:形势评估和政策制定都需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通过系统、客观、全面的研究和分析来得出结论。
2. 可操作性:政策应当具备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符合实际情况,能够付诸实施。
3. 灵活性:形势和政策都是动态变化的,需要具备灵活性以及对应变化的适应能力。
四、形势与政策研究的方法和途径1. 政府发布的相关报告和文件:政府会定期发布形势评估报告和政策文件,这些文件对于了解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非常有帮助。
2. 学术研究和专家解读:了解专家学者对形势与政策的研究成果和解读,可以获得权威和深入的见解。
3. 多方面信息搜集和分析:汇集各方面的数据和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可以获得全景和多维度的认知。
五、形势与政策的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形势与政策的具体应用和实践。
以中国近年来发展的形势与政策为例,可以看到政策的重要性和实际效果。
六、形势与政策的发展趋势和挑战形势与政策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需要不断地学习和适应。
全球化、科技发展等因素给形势与政策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总结形势与政策是当今社会中的重要领域,了解和掌握其知识对于个人和组织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形势与政策》课学习心得体会范本(三篇)
2024年《形势与政策》课学习心得体会范本一、课程概述作为大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对于我们提高综合素质、增长知识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2024年的《形势与政策》课学习中,我不仅了解了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形势,还学习到了一些政策法规以及社会热点事件的背后逻辑,受益匪浅。
二、学习心得体会1. 强化政治意识通过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程,我逐渐意识到政治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
政治决定着国家的发展方向和政策的实施,而我们每个公民也应该积极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去。
同时,政治也是国际关系中的核心,通过学习国际政治动态,能够更好地了解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对于做好自己的事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 加深经济素养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通过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程,我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我了解到了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创新驱动发展等重要经济政策,对我未来的就业和创业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同时,在了解国际经济形势的同时,我也对我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与挑战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3. 拓宽文化视野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程,我也了解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
通过学习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文明古迹的保护,我对于传统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感更加加深,并积极参与到传承创新的进程中去。
同时,也通过学习各国文化的差异、交流与融合等内容,拓宽了自己的国际视野,增加了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4. 自律和创新意识《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学习需要一定的自律和创新意识。
这门课程需要我们从各种媒体渠道收集、整理信息,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和思考。
自己需要有一定的时间管理和学习计划,同时也需要引导创新思维,学会对于信息的分析和理解。
这对于培养我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非常重要。
5. 科学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程,我逐渐培养了一种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28形势与政策-绪论-概述
党的一大会址
及一 相、 互形 关势 系与
政 策 的 基 本 特 征
2020/12/4
会师井冈
案例:“车道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丰田车”
美国一直被比作“车轮上的国家”, 汽车需求量大,汽车工业也是美国的支 柱产业。在70年代以前美国汽车产业独 步全球。然而,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 初,日本小汽车对美国的“入侵”势头 越来越猛。
形势可分为产业发展形势、就业形势、物价形势、金融和贸易 形势,等等。
2020/12/4
形势的基本特征
第一,客观性与可知性的统一
➢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又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第二,变动性与稳定性的统一
➢前进性是形势基本的、主导的方面
第三,相关性与规律性的统一
➢形势变化、发展的结果与影响与其各要素之间具有必然的联系。
可驾驭性 形势的发展总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些看似 偶然的事件背后,往往有其必然性。因此,形势 变化、发展是可以认识、预见,也是可以驾驭的 。
2020/12/4
及一 相、 互形 关势 系与
政 策 的 基 本 特 征
案例:“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1945年9月3日,为纪念抗战胜利,蒋介石巡视重庆市街。在当 天的日记中,他记载道:“沿途民众其发乎内心之一种情绪,对余 所表示敬慕爱戴之精神,狂欢热烈,实非笔墨所能形容。”得意之 情,跃然纸上。然而,短短4年后,曾经踌躇满志的蒋介石却写道: “时至今日,由余养育完成之党国,而由余之手毁灭之,此境此情 将何以堪?”在“叹息不止”之时,自感“为人唾弃,为世讥刺, 其耻辱悲惨于兹为甚”。
侧重表现为事物的动态趋势,需要进行理性分析。
形势是客观事物静态和动态、现状和趋势的统一体。 从语源上看,“形势”就是指某种事物在一定阶段所呈现出 的基本状况和变动趋势。
形势与政策关系的概述
一形势与政策关系的概述(一)区别:1、形势是客观的,政策是主观的2、形势是多样的,政策是有针对性的3、政策的制定与出台总是会滞后于形势(二)联系:1、形势是政策制定的依据,政策是形势发展的主观影响2、制定出台正确的政策,必须依据对形势的正确分析3、正确的政策必须是能够反映、符合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政策4、政策随形势的变化而变化二分析形势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客观性本质性发展性系统性三经济形势的特点客观实在性差异性、不平衡性突发性基础性与决定性发展阶段与连续的有机统一性结构性效益性科技性四影响经济形势的主要因素1、经济体制2、经济政策3、经济规模4、产业结构5、创新6、外贸五经济形势的分析的方法宏观分析法中观分析法微观分析法数学模型方法回归分析法数理统计分析方法趋势外推分析方法企业经济效益分析方法六科技形势的特点科技性技术性理论性应用性经济性政治性论理性社会性七科技形势分析的原则1、科技发展战略目标制定原则2、科技体制保障原则3、科技经费投入原则4、科学技术研究创新原则5、科技理论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原则6、科技道德教育原则7、技术成果的评价原则8、科学技术引进学习原则八科技形势分析的方法主要讲统计法和效益法九分析政治形势的指标1、基尼系数判断一个国家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表示占总人口一定百分比的社会成员所拥有的收入额在全部居民收入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该系数可在0和1之间取任何值。
系数越小,分配平均程度越高,贫富悬殊越小。
低于0.2,绝对平均;在0.2~0.3表示比较平均,在0.3~0.4表示相对合理;在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在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警戒线。
2、GDP 是显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3、CPI 衡量通货膨胀的主要指标之一4、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其实质是通过个人、家庭或社会群体的消费结构水平,来分析一个特定群体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高低。
《形势与政策专题》课件
民主性原则
政策制定应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充分 体现民意,增强政策的代表性和包容 性。
系统性原则
政策制定应全面考虑各种因素,注重 政策的整体性和协调性,避免政策冲 突和矛盾。
实践性原则
政策制定应基于实际情况,充分考虑 实践中的问题和挑战,增强政策的针 对性和可操作性。
政策执行的过程与监督
政策宣传与解读
政策调整与改进的必要性
应对环境变化
随着环境的变化,原先的政策可能不再 适用,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以适应新的
形势。
解决政策问题
针对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以解决实际问题
。
提高政策效果
通过政策调整和改进,可以优化政策 的实施方式和方法,提高政策的效果 和效益。
增强政策可持续性
通过政策调整和改进,可以增强政策 的可持续性和长期效应,避免政策的 短期行为和不可持续的后果。
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01
不断学习和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增强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积极应对挑战
02
面对各种挑战和机遇,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行动,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03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做出贡献,实现个人价值和社
会价值的统一。
THANKS
感谢观看
《形势与政策专题》ppt课件
目 录
• 形势与政策概述 • 国际形势分析 • 中国国内形势分析 • 政策制定与执行 • 形势与政策的发展趋势 • 应对策略与建议
01
形势与政策概述
形势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形势的定义、特点
详细描述
形势是指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它具有客观性、动态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形势与政策大学生课本
形势与政策大学生课本一、引言形势与政策作为大学生必修课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课程之一。
通过学习形势与政策,大学生能够了解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最新动态,增强对时事问题的敏感度和分析能力,从而更好地参与社会实践和国家建设。
二、课程概述形势与政策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综合课程,涵盖了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通过该课程,大学生将能够了解国家的国际地位、政策法规、社会发展趋势等重要信息,掌握时事政治的基础理论和方法,提高社会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素质。
三、课程重点内容1. 国家政治形势本部分涵盖国家政治制度、宪法法律、党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将学习国家的政治体制和决策流程,了解国家领导层的组成与职责,并分析国家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2. 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本部分重点介绍中国的外交政策、国际合作与竞争等内容。
学生将了解中国的外交方针与原则,了解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对中国的影响,培养跨国际视野与文化交流能力。
3.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本部分将探讨社会发展趋势、人口问题、社会保障等内容。
学生将了解社会发展的现状与挑战,探讨公共政策对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培养关注社会问题和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
四、课程教学方法形势与政策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学术研究等。
通过多种教学形式的结合,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五、课程评估与效果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评估主要包括平时表现、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
通过课堂表现的评估,可以考察学生对时事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通过期中、期末考试的评估,可以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学习对大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学习,大学生能够提高综合素质,增强社会实践能力。
同时,形势与政策课程培养了学生对国家和社会问题的关注意识,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敏感度。
六、总结形势与政策作为大学生必修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非常重要。
形势与政策定义
形势与政策是指我国对当前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国际关系以及国内外热点事件,秉承我国政府的基本原则、基本立场而做出的应对政策,坚持我国政府的基本原则和立场。
它也是高校思想品德课中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每个学生包括大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在内的必修课,是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程,将形势与政策教育经常化、规范化、课程化,有助于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也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改善知识结构,了解我国社会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与进程。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
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争夺下一代的斗争尖锐复杂;国内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和发展的黄金时期的矛盾凸
显时期,我们的思想观念受到一定的冲击。
在复杂的形势面前,我们面临着许多矛盾和困惑,亟需教育和引导,特别要加强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引导我们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高度认识自己,把握自己,帮助我们拓宽视野,开阔胸襟,立志奋斗。
从这个意义上看,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是形势变化的客观要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七条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
第一讲《形势与政策》概述
第一讲《形势与政策》概述形势与政策是指在特定的时期和背景下,对国家、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总体状况和发展趋势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形势与政策的制定涉及到国家的长远发展方向和目标,对于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性和引领作用。
形势与政策的概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形势与政策的制定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环节。
一个国家的治理处于不同的阶段和特定的环境中,需要及时对国内外形势进行分析和研判,掌握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和动态变化,以便及时调整和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形势与政策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是国家领导力的重要体现。
其次,形势与政策的制定需要准确的信息和数据支持。
对形势和政策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判,需要大量的信息和数据来支持。
政府机构和研究机构需要进行深入调研和采集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预测等手段,提供准确的信息和可靠的数据。
只有准确地了解国内外的形势和趋势,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政策。
第三,形势与政策的制定需要根据国家的长远发展和战略需要。
在制定形势与政策的过程中,需要将短期利益与长期发展进行统一、政策制定者需要充分考虑国家的长远利益,明确国家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制定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政策。
最后,形势与政策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利益和意见。
政策的制定涉及到各个社会群体的利益,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需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政府机构可以通过召开座谈会、听取专家的意见等方式,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和磋商,为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形势与政策的制定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环节,对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性和引领作用。
只有科学、合理地制定和调整政策,才能更好地适应形势的变化,促进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形势与政策的制定需要广泛的信息和数据支持,需要充分考虑国家的长远发展和战略需要,需要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形势与政策》--乡村振兴
《形势与政策》--乡村振兴形势与政策--乡村振兴引言概述: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推动农村社会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形势与政策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障,惟独准确把握形势,科学制定政策,才干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一、形势分析1.1 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总体稳定,但存在不少问题,如农业结构落后、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农民收入不稳定等。
1.2 农村人口流动情况: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趋势明显,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1.3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一些偏远地区缺乏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政策措施2.1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2.2 发展乡村产业:支持农村产业发展,哺育乡村特色产业,推动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2.3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
三、乡村振兴路径3.1 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同步增长。
3.2 乡村旅游发展:发展乡村旅游,挖掘乡村文化资源,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3.3 农村社会管理: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建设和谐乡村社会,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
四、乡村振兴成效4.1 农村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4.2 农村生态环境改善:乡村振兴推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实现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
4.3 农村社会文明进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了农村社会文明的进步,提升了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活品质。
五、展望未来5.1 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未来,我国将继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的支持力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形势与政策》 第一讲 形势与政策基本理论概述
《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 形势与政策》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 任务和发展成就; 任务和发展成就; 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 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和重大改 革措施; 革措施; 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的状况、发展趋势和我 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的状况、 国的对外政策, 国的对外政策,世界重大事件及我国政府的 原则立场; 原则立场; 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 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形势与政策》 第一讲 形势与政策基本理论概述
绪
论
《形势与政策》课的性质:一门思想政治教育 形势与政策》课的性质: 课程。是党和国家的需要, 课程。是党和国家的需要,是大学生成长的 需要。 需要。 形势与政策》课的任务:从理论上回答“ 《形势与政策》课的任务:从理论上回答“形 势与政策”方面的问题, 势与政策”方面的问题,提高大学生对形势 的认识能力和政策水平; 的认识能力和政策水平;以增强对党和国家 路线、方针、政策理解、执行的自觉性。 路线、方针、政策理解、执行的自觉性。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形势与政策》 第一讲 形势与政策基本理论概述
引言
形势是党和国家制定各项方 针政策的基础和客观依据。 正确的政策是党和国家事业 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形势与政策》 第一讲 形势与政策基本理论概述
目录
一、形势概述及正确分析形势的立 场、观点和方法 政策概述及制定政策的依据、 二、政策概述及制定政策的依据、 原则和程序 三、大学生应当做执行政策的模范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形势与政策》 第一讲 形势与政策基本理论概述
2. 确立生产力标准的根据
第一,生产力具有最终决定性, 第一,生产力具有最终决定性,它是社会发展的 最终决定力量。 最终决定力量。 第二,生产力具有客观物质性, 第二,生产力具有客观物质性,衡量一个社会发 展形势主要是客观物质力量而不是观念意识。 展形势主要是客观物质力量而不是观念意识。 第三,生产力具有历史进步性, 第三,生产力具有历史进步性,它是衡量人类社 会进步的标志。 会进步的标志。 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 判断形势的好坏,既要看生产力标准, 判断形势的好坏,既要看生产力标准,还要看社会 制度是否进步了,以及社会精神文明是否发展了。 制度是否进步了,以及社会精神文明是否发展了。
——计划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体制 邓小平: 冷静观察、稳住阵脚、韬光养晦、沉着应对。 邓小平:“冷静观察、稳住阵脚、韬光养晦、沉着应对。” ——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 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 ——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以计划经济为主、 以计划经济为主 的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形势与政策》 第一讲 形势与政策基本理论概述
《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方法 形势与政策》
相对稳定的内容和有关理论、 相对稳定的内容和有关理论、知识以及每 个时期变化了的新形势和新政策, 个时期变化了的新形势和新政策,通过较 为系统的课程或专题讲座学习; 为系统的课程或专题讲座学习; 根据形势不断发展变化的特点, 根据形势不断发展变化的特点,结合自己 的思想实际和需要, 的思想实际和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 方法。 方法。 把课堂学习与课后学习结合起来, 把课堂学习与课后学习结合起来,要善于 认清形势和把握好、用好政策。 认清形势和把握好、用好政策。
毛泽东: 毛泽东: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 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 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中国社会的生产力 邓小平:一切工作的评判标准主要看“ 邓小平:一切工作的评判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 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的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还 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的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 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是解放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 是解放生产力。 是否越来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力,是否越来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形势与政策》 第一讲 形势与政策基本理论概述
形势与政策
主讲教师: 主讲教师:赵子华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形势与政策》 第一讲 形势与政策基本理论概述
•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 虚怀天下风云,便获缘于高度的自觉; 虚怀天下风云,便获缘于高度的自觉; 静观世间万物,就有精于其道的自信。 静观世间万物,就有精于其道的自信。 • 学会生长,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生 学会生长,学会生活,学会生存, 活之意义。 活之意义。 • Learn to know, learn to do, learn to be, learn to live together.
事件” “9·11事件 ”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 ,以促进形 趋势中好的可变化因素,促使其作用充分发挥, 趋势中好的可变化因素,促使其作用充分发挥 亚洲“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 是国际形势和美国对外关系的分水岭。 亚洲9·11事件”是国际形势和美国对外关系的分水岭。 一方面要求人们在观察形势和制订政策时必须从客观形势发 势发展总趋势向好的方面转化。 势发展总趋势向好的方面转化。 展的实际出发,努力使自己分析和观察形势的结论、观点、 展的实际出发,努力使自己分析和观察形势的结论、观点、 三国演义》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三国演义》中“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政策、方针符合形势发展的客观实际; 政策、方针符合形势发展的客观实际;另一方面也提供了人 们科学预见形势和引导形势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可能性。 们科学预见形势和引导形势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可能性。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形势与政策》 第一讲 形势与政策基本理论概述
一、形势概述及正确分析形势的立 场、观点和方法 (一)形势概述
1. 形势的概念
形势是指客观事物发展的状况和趋势,是社 形势是指客观事物发展的状况和趋势, 会各领域事物的现状和发展态势的综合反映。 会各领域事物的现状和发展态势的综合反映。 形势有两层含义: ☆形势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指客观事物发展的现状(现在), ),这 第一层含义是指客观事物发展的现状(现在),这 是事物的静态状况。 是事物的静态状况。 领域包括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民族构成、 领域包括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民族构成、人口状 第二层含义是指客观事物发展的趋势(政治状况、 第二层含义是指客观事物发展的趋势(未来),这 ), 历史传统、社会制度、经济结构、 未来),这 况、历史传统、社会制度、经济结构、政治状况、 是事物的动态状况。 是事物的动态状况。 军事状况、文化条件和国际环境等诸多因素。 军事状况、文化条件和国际环境等诸多因素。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形势与政策》 第一讲 形势与政策基本理论概述
二、政策概述及制定政策的依据、 政策概述及制定政策的依据、 原则和程序 (一)政策概述
1. 政策的概念及要件
政策是指国家、阶级和政党等组织机构为 政策是指国家、 实现某一目标而确定的行为准则。 实现某一目标而确定的行为准则 政策的主体(国家、政党、 政策的主体(国家、政党、阶级 ) 。 政策必须具备四项条件,外交、 、对象、 政策必须具备四项条件、外交、对外开放等 ) 政策的对象(农业、工业、 即主体、 政策的对象(农业、工业 ,即主体 对象、 内容和作用。 内容和作用。 政策的内容(路线、方针、原则、措施、 政策的内容(路线、方针、原则、措施、对策 )
3. 形势的基本特征
(1)客观性 客观性 (2)变化性 变化性——发展性 变化性 发展性 (3)阶段性 阶段性——相对稳定性 阶段性 相对稳定性 如果形势发展的总趋势是好的, 、政治等领域事物的 如果形势发展的总趋势是好的,哪怕同时还存在各种发展 一是形势的内容是指社会经济、 一是形势的内容是指社会经济 中的问题,我们也切不可抓住发展中的问题, 中的问题,我们也切不可抓住发展中的问题,犯以偏概全 (4)相关性 相关性 现状和发展态势是客观存在的,不是凭空想象。 现状和发展态势是客观存在的,不是凭空想象。 的错误。 的错误。 二是判断形势好坏的根本标准——生产力标准, 。 ——生产力标准 二是判断形势好坏的根本标准——生产力标准,也 ” 规律性 如果形势总的发展趋势不利于社会进步, 如果形势总的发展趋势不利于社会进步,要善于发现形势 “(5)规律性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同样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同样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
空间 时间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形势与政策》 第一讲 形势与政策基本理论概述
内容 层次
政治形势 经济形势 军事形势 主要形势和非主要形势 外交形势 基本形势和非基本形势 文化教育形势 全局形势和局部形势 科技形势 一般形势和特殊形势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形势与政策》 第一讲 形势与政策基本理论概述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形势与政策》 第一讲 形势与政策基本理论概述
(二)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 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 方法
1. 正确立场是观察分析形势的根本要求
“立场”,是指观察和处理问题时所处的地位和 立场” 所抱的态度。 所抱的态度。 形势好得很” “形势好得很” 采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全面的、发展的、 采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 正确的立场: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 正确的立场: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 点分析形势,才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 点分析形势,才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抓住 形势糟得很” “形势糟得很” 事物的本质,达到对形势的正确认识。 事物的本质,达到对形势的正确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