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与西芹间作土壤细菌多样性及其对黄瓜枯萎病-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合集下载

西芹种子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机理研究

西芹种子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机理研究

度的化感抑制作用 , 孢子 形成抑 制 率分 别为 4 0 . 3 2 、 6 2 . 2 6 、 6 0 . 4 2 , 孢 子 萌发 抑制 率分别 为 1 9 . O 4 、 2 7 . 2 8 、 2 8 . O 8 。在 电镜下观 察各处理病 菌孢子膜 结构遭到破 坏 , 胞 内结构紊乱 , 内含 物外渗 。 关键词 : 西芹种 子浸提 液 ; 黄瓜枯萎病菌 ; 化感作用 ; 机理 中图分类号 : S 4 3 6 . 4 2 1 . 1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0 0 0 9 ( 2 0 1 3 ) 2 O 一0 1 0 5 —0 4
菌过滤器过滤 后 , 稀 释 4倍 ( 乙醇 、 丙 酮 浸 提 剂浓 度 为
2 O ) 作为母 液 , 置 4 ℃冰箱保存备用 。
供试菌 种 黄瓜 枯 萎病 菌 ( F u s a r i u m o x y s p o r i u m f . s p . c u c u m e r i n u m) 由 内蒙 古 农 业 大 学 植 物 病 理 研 究 室
微 孔滤 膜无菌
过滤器过滤后 分别 加入 已灭菌 的 P D A培 养基 , 比例 为
1: 9 制备平板 , 分别 以含有 2 n d 浸 提剂 的平板 为对照
责 任作 者 : 云兴 福 ( 1 9 5 8 一 ) , 男, 硕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 向
为 高寒 地 区蔬 菜栽 培 生理 。E - ma i l : y x { 5 8 0 7 @1 6 3 . c o m . 基金 项 目: 国 家 自然科 学基 金 资助 项 目( 3 0 9 6 0 0 6 8 ) ; 内蒙 古 民族 大
验在此基础上优选 5 0 m g / mL浓度 的浸 提液 , 进 一步从

黄瓜枯萎病的识别与防治

黄瓜枯萎病的识别与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
抗病品种
选用对黄瓜枯萎病有较高抗性的品种,如中农8号、中农11号等。
品种轮换
避免长时间种植同一品种,定期进行品种轮换,降低病害发生风险。
种子处理
筛选种子
挑选成熟度高、饱满的种子,剔除病残粒 和杂质。
VS
温汤浸种
将种子浸泡在55℃的温水中20分钟,然 后晾干播种。
土壤处理
土壤消毒
在种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可使用多 菌灵、甲基托布津等药剂进行土壤喷雾或 拌土处理。
发生。
喷洒农药
03
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洒农药,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控制病
害的蔓延。
生物防治
使用生物农药
用含有有益微生物的生物农药进行防治,如枯草芽孢杆菌等 ,可以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增加生物多样性
在田间种植多种作物,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抵抗 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04
黄瓜枯萎病的预防措施
黄瓜枯萎病的识别与防治
2023-11-06
contents
目录
• 黄瓜枯萎病概述 • 黄瓜枯萎病的识别 • 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方法 • 黄瓜枯萎病的预防措施 • 黄瓜枯萎病的研究进展 • 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案例分析
01
黄瓜枯萎病概述
定义和症状
定义
黄瓜枯萎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土传病害,病原菌为尖镰孢菌黄瓜专化型。
土壤消毒
在种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如使用石灰、多菌灵等消毒剂,可以 有效地杀死土壤中的病原菌,进一步预防黄瓜枯萎病的发生。
03
选择抗病品种
选择对黄瓜枯萎病抗性较强的品种进行种植,也是防治该病害的有效
途径之一。
案例二
药剂处理土壤

西芹腐根物质浸提液作用后黄瓜枯萎病菌弱毒菌株的筛选及致弱机理的研究

西芹腐根物质浸提液作用后黄瓜枯萎病菌弱毒菌株的筛选及致弱机理的研究

西芹腐根物质浸提液作用后黄瓜枯萎病菌弱毒菌株的筛选及致弱机理的研究黄瓜枯萎病(Cucumber wilt)是由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病菌生活力极强,以菌丝体、菌核和厚垣孢子在土壤、病残体和种子上越冬,在土壤中可存活5-6年或更长的时间。

近年来,随着设施栽培生产黄瓜的不断发展,使得黄瓜枯萎病病害问题十分突出,发病程度也日趋严重。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应用植物化感技术防控病害已成为植物病害防控新的趋势。

化感作用虽然是近二十多年来得到科学界普遍重视的研究领域,但是利用化感作用筛选病原菌的弱毒菌株及其致病机理的研究并不普遍。

本实验在室内培养基条件下,利用西芹腐根及根际区土壤乙醇、丙酮和蒸馏水浸提液进行作用1代和连续多代作用黄瓜枯萎病菌后继代培养,研究其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效果及温室人工接种致病力变化情况,以筛选黄瓜枯萎病菌的弱毒菌株,并对其致病力稳定性研究;和对不同浸提液处理的每一代病菌孢子数量的形成和孢子萌发率及菌体分泌的镰刀菌算含量、果胶酶活性、纤维素酶活性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进行测定,目的以研究黄瓜枯萎病菌的致弱作用机理。

1.西芹腐根及根际区土壤乙醇、丙酮和蒸馏水浸提液处理1代黄瓜枯萎病菌后未筛选到黄瓜枯萎病菌的弱毒菌株。

不同浸提液处理在第1代对黄瓜枯萎病菌菌落生长表现为显著的化感抑制作用,随代数的增加抑制作用减小,处理菌落直径均<其浸提剂对照<总对照;不同浸提液处理后与其对照和总对照相比,病情指数均降低,致病力下降,未降到弱毒菌株的范围。

西芹腐根乙醇、丙酮和蒸馏水处理第6代的病情指数分别为58.67%、57.83%和61.67%;西芹腐根际区土乙醇、丙酮和蒸馏水处理的病情指数分别为59.17%、58.83%和62.67%。

2.西芹腐根及根际区土壤乙醇、丙酮和蒸馏水浸提液连续多代(6代)处理黄瓜枯萎病菌后筛选到3株黄瓜枯萎病菌的弱毒菌株,分别为第5代腐根乙醇和腐根丙酮、第6代腐根际区土壤乙醇浸提液处理。

西芹浸提液处理后黄瓜枯萎病菌弱毒菌株的筛选及其诱导抗生研究

西芹浸提液处理后黄瓜枯萎病菌弱毒菌株的筛选及其诱导抗生研究

西芹浸提液处理后黄瓜枯萎病菌弱毒菌株的筛选及其诱导抗生研究由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侵染而引起的黄瓜枯萎病,是世界性的根际土传病害,一般年限发病率为10~30%,给黄瓜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会带来“3R”问题,且污染环境。

嫁接换根虽说可以从根本上防治枯萎病,但是由于嫁接技术相对有难度,嫁接后管理繁琐,嫁接后黄瓜品质下降等原因导致实际生产中推广面积有限。

利用黄瓜枯萎病菌弱毒菌株的诱导抗病性技术进行防治已经成为新的病害控制措施。

本实验在培养基条件下,用西芹鲜根、鲜根际区物及种子的丙酮、乙醇和蒸馏水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分别进行处理1代和每代处理而后连续培养,每1代均测定不同处理病菌的菌落直径及其田间致病力,用以筛选黄瓜枯萎病菌的弱毒菌株。

与此同时,测定每1代不同处理病菌分泌的毒素—镰刀菌酸含量及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用以研究不同西芹鲜根物质及种子的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致弱作用机理。

随后用筛选到的黄瓜枯萎病菌弱毒菌株作为诱导物进行了黄瓜枯萎病诱导抗性的研究。

主要结果如下:1.50mg mL-1的西芹鲜根、根际区物及种子的丙酮、乙醇、蒸馏水浸提液分别处理1代后,不同处理均表现为第1代枯萎病菌的直径受抑制作用最强,以后随着继代培养代数的增加,各处理与其对照间差异不显著,抑制作用逐渐减小。

鲜根、根际区物及种子的3种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致病力有致弱作用,各处理的病情指数随着继代培养代数的增加,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

至第6代时,西芹鲜根丙酮、乙醇、蒸馏水浸提液处理的病情指数分别为27.5、29.2和28.3;西芹根际区物丙酮、乙醇、蒸馏水浸提液处理的病情指数分别为28.3、27.5和28.3;西芹种子丙酮、乙醇、蒸馏水浸提液处理的病情指数分别为29.2、28.3和28.3。

实验通过西芹鲜根、根际区物、种子的3种浸提液1代处理后,继代培养6代未能获得黄瓜枯萎病菌的弱毒菌株。

西芹种子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化感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

西芹种子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化感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

西芹种子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化感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黄瓜枯萎病是一种分布较广、为害较重、防治困难的典型的世界性根际土传病害,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发病率明显增高,严重威胁和阻碍着黄瓜生产。

利用化感作用防治土传病害是当今植物保护的新思路、新方法。

本试验采用蒸馏水、乙醇、丙酮作为浸提剂,获得西芹种子的浸提液,研究了在培养基条件下各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并深入探讨了其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机理,且对化感物质进行了层析分离,为利用化感作用防治黄瓜枯萎病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蒸馏水、乙醇、丙酮的西芹种子浸提液都对黄瓜枯萎病菌有化感作用,浓度越大化感作用越强。

其化感作用效果在所试浓度范围内均是50 mg·mL~-1浓度的处理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50 mg·mL-1浓度的3种浸提液处理144 h后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制与对照相比蒸馏水浸提液为31.07%,乙醇浸提液为49.60%,丙酮浸提液为57.50%。

丙酮、乙醇浸提液的化感作用强度大于蒸馏水浸提液。

2.黄瓜枯萎病菌经西芹种子各浸提液化感作用后,黄瓜枯萎病菌菌丝变细,分叉少;孢子形成、孢子萌发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化感抑制作用,孢子形成抑制率分别为40.32%、62.26%、60.42%,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13.85%、27.28%、28.08%。

在电镜下观察各处理病菌孢子膜结构遭到破坏,胞内结构紊乱,内容物外渗。

各浸提液处理后,黄瓜枯萎病菌分泌的三种细胞壁降解酶(果胶酶、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较对照降低。

其产生的毒素(镰刀菌酸)含量较对照分别降低了20.02%、31.50%、34.18%。

各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细胞膜透性有明显的影响,其质膜的相对电导率分别较对照升高了5.54%、15.57%、18.90%;丙二醛含量较对照分别升高了7.95%、26.36%、35.62%。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对照分别降低了26.62%、25.27%、27.45%。

西芹鲜根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化感作用机理的研究

西芹鲜根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化感作用机理的研究

西芹鲜根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化感作用机理的研究在培养基条件下,用西芹鲜根浸提液处理黄瓜枯萎病菌,对化感作用方式、保护酶活性、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及菌体代谢物质含量进行测定后,以研究西芹鲜根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机理。

结果表明:不同西芹鲜根浸提液(丙酮、乙醇和蒸馏水)处理后黄瓜枯萎病菌菌丝生长受到抑制,病菌孢子数量减少,孢子萌发率降低,其中丙酮、乙醇和蒸馏水浸提液处理后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7%、25.7%、3.3%,孢子数量抑制率为65%、73.9%、9.9%,孢子萌发率为58.08%、57.3%、78.04%,较对照降低了17.92%、15.61%、4.46%。

不同西芹鲜根浸提液作用后黄瓜枯萎病菌菌丝后继生长依然受到化感抑制作用,化感抑制强度随时间的延长呈现减弱趋势。

不同西芹鲜根浸提液处理后黄瓜枯萎病菌分泌的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均降低,从果胶酶活性来看,丙酮浸提液化感抑制作用最强,乙醇浸提液次之,差值分别为-10.384、-8.201,最后是蒸馏水浸提液;从β-葡萄糖苷酶活性看,丙酮浸提液化感抑制作用最强,其次是蒸馏水浸提液,最后是乙醇浸提液,差值分别为-32.982、-24.508和-17.085。

对纤维素酶活性而言,丙酮浸提液化感抑制作用最强,乙醇次之,差值分别为-4.168和-3.181,最后为蒸馏水浸提液;菌体中SOD,POD,CAT酶活性均降低,丙酮浸提液处理后SOD、POD活性降低幅度最大,差值分别为-13.414和-26.172 ,乙醇浸提液次之,差值为-11.462和-25.181,最后是蒸馏水浸提液。

丙酮浸提液处理后CAT活性降低的幅度最大,差值为-11.318,其次是蒸馏水浸提液,差值为-3.785,最后是乙醇浸提液;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丙二醛和过氧化氢含量升高,乙醇浸提液处理后菌体代谢的蛋白质含量减少的幅度最大,丙酮浸提液次之,差值分别为-34.647和-19.752,最后为蒸馏水浸提液,丙酮浸提液处理后菌体代谢的丙二醛含量增加的幅度最大,乙醇次之,最后是蒸馏水浸提液,差值分别为44.837、10.491、6.150。

2016中国生物防治学报-黄瓜炭疽病拮抗细菌的筛选及其抑制效果

2016中国生物防治学报-黄瓜炭疽病拮抗细菌的筛选及其抑制效果

32(2)215-220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ontrol 2016年4月黄瓜炭疽病拮抗细菌的筛选及其抑制效果谢学文,董瑞利,石延霞,柴阿丽,朱发娣,李宝聚*(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 100081)摘要:从连作多年的黄瓜根际土样中筛选得到1株对黄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具有较强拮抗活性的菌株WF−3。

通过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分析,该菌株鉴定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

活体盆栽条件下,该菌株对黄瓜炭疽病的防治效果为66.48%。

两年的田间试验表明拮抗菌株WF−3培养物对黄瓜炭疽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分别为68.14%和73.70%。

关键词:黄瓜炭疽病菌;拮抗细菌;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黄瓜中图分类号:S432;S4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61(2016)0-0215-06 Screening and Inhibition Effect of Antagonistic Bacteria against Cucumber AnthracnoseCaused by 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XIE Xuewen, DONG Ruili, SHI Yanxia, CHAI Ali, ZHU Fadi, LI Baoju*(Institute of Vegetables and Flowers,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China)Abstract: A bacterial strain WF-3 isolated from rhizosphere soil of cucumber in a continuous cucumber cropping system, exhibited a high antagonistic effect on cucumber anthracnose caused by 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This strain was identified as 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 according to its morphological,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s and the analysis of 16S rDNA gene sequence. In this paper, we have investigated the control effect of WF-3 against cucumber anthracnose via pot and field experiments.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pot experiment the control effect was 66.48%, while in a two-year field test conducted with the cultures of WF-3, the good control effect of 68.14% and 73.70% was obtained in 2013 and 2014, respectively, which proved that WF-3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cucumber anthracnose.Key words:Colletrichum orbiculare; antagonistic bacteria; 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 cucumber黄瓜炭疽病由葫芦科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 sp.引起,是一种重要的黄瓜病害,主要为害黄瓜叶片、茎蔓和果实,全生育期均可发病,病菌以菌丝体或拟菌核在种子上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防治难度较大。

西芹干根提取物对黄瓜枯萎病菌化感作用的研究

西芹干根提取物对黄瓜枯萎病菌化感作用的研究
第3卷 第1 1 期 2 1 3月 0 0年
内 蒙


业 大
学 13 .
Ma. r201 0
J un l f n e Mo g g Agiutrl or a o In r noa r l a Unvri c u iest y
西 芹 干 根 提 取 物 对 黄 瓜 枯 萎 病 菌 化 感 作 用 的研 究
i i t e rwho F sr m oy o m s.uu e/a hge cnet tn (0 % 、0 、0 、0 、0 、0 ) adte o - n b e t o t f ua/ s r . ccm r t i r ocn aos 10 9 % 8 % 7 % 6 % 5 % ,n w h i dh g u xp u p s h ri h l
e o c nrt n(rm 0 t 0 1o e po t emy e a rwt. xmu ihbt nrt S2 . 3 .T ee o a xrc rc n e t i f a o o 4 % o1 % fh m rmoe t c f go h Mai m ii o aeWa 0 5 % t d h i l n i h t nletat h
AL E OP HI E F CT XT L L AT C F E S 0F E RACT S 0F
T HE DRI D ROOT OF P E ARSL Y 0N E
Fu a i m x s r m.p. u u rs s ru o ypo u s c c mei
ZHANG Bo. YUN n Xi g—f u
( ol eo goo y Inr noi gi l r nv sy H h o 00 1 ,hn ) Clg rnm ,ne Mogl e fA aA r u uaU irt, uh t 10 9 C i ct ei a

盆栽下西芹根物质对黄瓜枯萎病病菌的化感作用及其对相关酶的影响

盆栽下西芹根物质对黄瓜枯萎病病菌的化感作用及其对相关酶的影响

盆栽下西芹根物质对黄瓜枯萎病病菌的化感作用及其对相关酶
的影响
本试验在盆栽的条件下,用西芹根物质(根提取物和根际区物)不同溶剂、不同浓度的浸提液在黄瓜幼苗期进行灌根处理,以研究其对黄瓜植株生长和枯萎病病菌的化感效果,同时对浸提液处理后黄瓜叶片内的几种关键酶和MDA含量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1.西芹鲜根浸提液对黄瓜植株生长有化感促进作用,在处理浓度范围内,蒸馏水和乙醚浸提液随处理浓度的提高,化感促进作用在逐渐增强,而乙醇浸提液处理2的化感效果表现最好,其中经蒸馏水浸提液处理黄瓜植株后对株高、茎粗和叶面积的最大促进率分别为45.98%、14.85%和82.90%,乙醇浸提液处理黄瓜植株后对株高、茎粗和叶面积的最大促进率分别为50.03%、36.14%和48.73%,蒸馏水和乙醇浸提液对黄瓜植株生长化感促进效果最好。

2.西芹根际区物浸提液对黄瓜植株生长有化感促进作用,在处理浓度范围内,处理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强,且西芹鲜根浸提液对黄瓜植株生长化感促进效果明显优于西芹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

3.分别用蒸馏水、乙醇和乙醚浸提液处理黄瓜植株后,使黄瓜叶片内的SOD、POD和CAT活性显著和极显著提高, MDA含量却显著和极显著的下降,因而使黄瓜植株具有较强的抗病性。

4.西芹鲜根浸提液和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黄瓜植株后对黄瓜枯萎病菌有化感抑制作用,且化感作用强弱与浸提液的浓度有关。

西芹根际区物各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病菌化感抑制效果弱于西芹鲜根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病菌的抑制效果。

蒸馏水和乙醇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化感抑制效果最好,乙醚不适合做西芹根物质的浸提剂。

盆栽下西芹根物质对黄瓜植株生长和枯萎病病菌化感作用的研究

盆栽下西芹根物质对黄瓜植株生长和枯萎病病菌化感作用的研究

盆栽下西芹根物质对黄瓜植株生长和枯萎病病菌化感作用的研

本试验是利用西芹根物质(根提取物和根际区物提取物)对黄瓜植株形态指
标和枯萎病病菌的敏感指数来表明之间的化感作用。

在黄瓜幼苗第一片真叶展开且叶片横宽达到4cm时,及此后第3d、第5d用西芹根物质浸提液处理(灌根)黄
瓜幼苗,分别于处理后第5d、第10d和第18d测量黄瓜植株株高、茎粗和最大叶叶片横宽,且在最后1次测量后每株接种30ml浓度为4.0×106个孢子/ml的黄
瓜枯萎病病菌,观察化感作用。

主要结果如下:1.西芹鲜根水浸提液处理后黄瓜植株株高表现化感抑制作用;西芹根物质乙醇浸提液处理后黄瓜植株茎粗、最大叶叶片面积表现化感促进作用;西芹鲜根水浸提液处理后黄瓜植株茎粗、最大叶叶片面积,随处理浓度的增大化感促进作用逐渐转变为抑制作用,株高则随浓度的增大化感抑制作用增大。

2.西芹根际区物水浸提液处理后,在黄瓜植株株高、最大叶叶片面积上表现化感抑制作用,而黄瓜植株茎粗则表现化感促进作用;西芹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后随浓度
的增大,对黄瓜植株茎粗的化感作用增大;且各处理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化感作用呈现减弱的趋势。

3.盆栽下西芹鲜根水浸提液处理黄瓜植株后对黄瓜枯萎病病菌有化感抑制
作用,经浓度为25%、18.75%和10%的鲜根水浸提液处理后化感效果分别为-0.145、-0.109和-0.0909;以空白水为对照,西芹鲜根乙醇浸提液处理后,对黄瓜枯萎病
病菌表现化感抑制作用,化感效果为-0.0909;以空白乙醇为对照,西芹鲜根乙醇
浸提液处理黄瓜植株后对黄瓜枯萎病病菌的化感效果(RI)为-0.123,表现化感抑制作用。

黄瓜枯萎病的发生与防治

黄瓜枯萎病的发生与防治
上 的土 壤 发 病 轻 。与 品 种 、种 质 有 关 ,易 感 品种
1 发病 主要 症状
苗期受害时 ,两片子叶不均匀黄化 ,并萎蔫
发病重 ,如长春密刺 ,津杂2 、3 、4 -  ̄ j y 等较抗病 品 种, 发病较轻。与土壤温度有关 ,土温在8 ~3 4℃
间均 能发病 ,2 4 ~2 8℃发 病最 重 。
措 施如下。
关 键词 :甜椒 ;病 害 ; 虫害 ;绿色 防控 ;
技 术
平果县地处广西桂西南右江河谷 中游 ,常年 气候 温 和 ,冬 季无 霜 ,很 适合 发 展周 年蔬 菜生 产 ,尤其 是甜 椒 品种 ,近几年 来 在该 县推 广种
植 已形 成 一 定 规 模 ,面 积 达 2 0 0 h m ,分 布 在 太
重 、地势低洼 、灌溉排水不 良、土壤冷湿 、耕 作 粗放 ,对黄瓜的根 系发育不利 ,枯萎病发生较严
重 。施 肥 不 足 、缺 乏 有 机 肥及 过 多偏 施 氮 肥 、施 用 未 腐 熟 的基 肥 ,发 病 较严 重 。土 壤 过 分 干 旱 或
大幅度减产。因此 ,及早诊断 ,采取有效措施 ,

5 6.
Ve g e t a b l e s 2 01 4 . 1 2
植 物 保 护
平果县太平镇甜椒病虫害绿色 防控技术
覃素 能
( 广西壮族 自治 区平果县植保植检站 ,广西 百色 5 3 1 4 0 0)
摘要 :根据平果 县甜 椒病虫害发生特 点,并
从 病 虫 害 可持 续 控 制 的角 度 提 出农 业 、 生 态 、 物 理 、 生 物 防 治及 科 学合 理使 用 农 药 等 绿色 防控 技
是 防治病 害 的关键 。 根 据 德 化 县种 子 站 多 年来 引 种 试 验 中 的 防 治

西芹鲜根及根际区物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化感作用机理的研究——浸提液处理后黄瓜叶片内防御酶活性的变

西芹鲜根及根际区物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化感作用机理的研究——浸提液处理后黄瓜叶片内防御酶活性的变

西 芹 鲜 根 及 根 际 区 物 浸 提 液 对 黄 瓜 枯 萎 病 菌 化 感 作 用 机 理 的 研 究
— —
浸提 液 理后 黄瓜 叶 片 内防御 酶 活性 的 变化
魏 彦梅 ’ 李 蕾 陈 磊 钱 , , ,
(. 1 内蒙 占农业大学农学院 , 呼和浩特
程 云兴福 h ,
atrte td wih t e e ta t fte Pa se o n io p e e fe r ae t h xr cso h rly Ro ta d Rhz s h r
WE a mo I n— l L e , c。 N L i, Q A hn Y N X n f Y 一, I i L IE e I I N C e g , U ig— u ’
P R L Y ON F sr m oy o u f p uu e nm A S E uai xs r m .s.ccm r u u p i i
— —
Th h n e ft e d f n ie e z me ciiy i e fo u u e e c a g so h ee sv n y sa t t n la fc c mb r v
( . oeeo goo y h e n oi A 以‘ U i r t,lh o 0 0 1 , h a 1 Cl g l fA rnm , m r Mo gl g c “ n e i l ht 10 9 C i ; a v sy o n 2 ne noi U i mt Ma h  ̄ nbstt, nh r n0 10 , h a .Inr g l nv i n u a ri e Ma cui 2 4 0 C i ) Mo a e y e tu a n A src: I re eMeh lm o l l a yo xr t o eR o adteR i shr f a lyo taim oypr m b t t no rot emi f lo t f t cs fh ot n hz p e o r e nFa r xsoi f a d t h s A ep h E a t h o e Ps  ̄ u u s.ccm r u C cm e el g w rdi gt ieb rek d f x at auo sehnla dae n )o ero ad p uu e nm, uu b r edi s ee r a dt c yt e i s t c i s n r e w i h n o e r s( qeu ,t o,n ct e fh t n a o t o teri sh r o pr e , th t eo r uhl te ie fef ece c , e eca gso rek d e ni n h h op e f as y a tes g f s epyl h d a ahd5 m) t nt hne f he i s f s ee - z e l a i ft a( w o l r h h t n de v zm sta ic ddprx ae P D) plpe o oiae P O) n A hnll iea io ae P L at ie ef f u y e tnl e e i s ( O , oyhnl xds ( P adP Lp eya nn mnl s ( A ) cit si la o — h u o d a y vi n e

黄瓜根际木霉菌分离及对黄瓜枯萎病拮抗性分析

黄瓜根际木霉菌分离及对黄瓜枯萎病拮抗性分析


( 见表 2和 图版 1。在 对 峙 培 养 的培 养 基 上 ,木 霉 )
菌 生长较 快 ,接 种后 4 8 h内,6株木 霉菌 均可 与黄
, E: 1 I A 麦芽浸膏2 g 葡萄糖2 g 蛋白 M 0, 0,
胨 1 ,琼 脂 2 ,蒸馏 水 1 0 。 g 0g 0ml 0 r1 木霉菌分离。采用梯度稀释法进行木霉菌分离 。 .. 2 11 .. 木 霉 菌 鉴 定 。 把 待 鉴 定 的 菌 株 在 P A 和 3 D
菌株 1 2株 ,其 中木 霉 菌 菌株 HT1对 黄 瓜
7之 枯 病 作 方 较 复 , 用 式 I 萎 菌 用 式 为 杂 作 方 包 : l j
仃 一
括缠绕、侵入 、穿透菌丝 、吸 附在 菌丝上等。
I、
关键 词 :木 霉 菌 :黄瓜 枯 萎 病 菌 ;拮
1 . 拮抗菌株筛选。采用对峙培养法,用打孔器 .3 2 自培 养 3d供 试 木霉 菌 和靶 标 菌 菌落 边缘 打 取直 径 5mm 的菌 块 。分 别 移 植 在 P 平板 相 对 的两侧 , DA 相距 大 约 4c m, 2 ℃恒温 培养 ,倒 置 ,重 复 3次 , 5
出对 四种靶 标菌 菌丝 生长 抑制 率在 6 %以上 木霉 菌 0 株 1 , 占分 离到 木霉 菌 总数 的 2 . % 。其 中对 2株 12 8
首 生存空问、促进植物生长、激活植物防御
r r 系统 、改善 环 境条 件 等 。 白 Wen ig首 次 r idn i k 发现在培养条件 F,木霉菌可 以寄生 于许 k
逐 日观察 木霉 菌对 病 原菌 的抑 制 作用 , 以仅接种 靶 标 菌 菌株作 为 对照 。接种 1 4h后 测量 菌 株 的直 线 4 生 长 距 离 S 和 Sk 1 c ,按 如 下 公式 计算 抑 制 率 :抑 制率 :(c S ) c 1 0 S k— 1 S k× 0 %。 / 其 中 Sk表示 对照 组 接种 黄瓜 枯 萎病病 原菌 菌 c 株 1 4h后 的直线 生长 距离 ,S 表 示对 峙培 养组 接 4 l 种 黄 瓜枯萎 病 菌菌株 14h后 的直线 生长距 离 。 4

黄瓜枯萎病的抗病基因分析研究

黄瓜枯萎病的抗病基因分析研究

黄瓜枯萎病的抗病基因分析研究黄瓜枯萎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会引起黄瓜叶片萎缩、干燥,枯死。

这种病害不仅严重影响黄瓜的生产,也会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

目前,针对黄瓜枯萎病的治疗措施非常有限,因此针对该病害的抗病基因分析研究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1. 黄瓜枯萎病的发病机理黄瓜枯萎病的发病机理是由黄瓜灰霉菌引起的。

这种真菌能够寄生在植物体内,侵入黄瓜植物的血管,使得植物无法正常吸收养分,引起植物充水不足、枯萎、死亡的现象。

同时,黄瓜枯萎病也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高温、干旱、土壤质量等,这些因素会影响植物的生长状态,使其更容易受到黄瓜灰霉菌的感染。

2. 抗病基因分析的意义黄瓜枯萎病的治疗措施非常有限,因此寻找有效的抗病基因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策略。

抗病基因是指一种能够预防或减轻病害影响的基因,它们可以通过调节植物的代谢过程、抵御病原菌、增强植物免疫力等一系列机制来发挥作用。

如果能够发掘出一些高效的抗病基因,不仅可以为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还可以为其他植物病害的治疗和预防提供借鉴。

3. 抗病基因分析的方法抗病基因分析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的手段进行基因筛选和定位;另一种是通过基因编辑技术、蛋白组学等手段进行基因功能验证和转基因育种。

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技术能够对植物进行全面的基因调控和代谢组学研究,从而发现新的抗病基因。

而基因编辑技术和蛋白组学则能够对抗病基因进行深入的功能研究和验证,并建立适合的植物转基因技术,为黄瓜枯萎病的药物开发和育种提供有力地支持。

4. 抗病基因的主要类型已经发现的抗病基因主要可以分为四类:分别是编码蛋白质的基因、编码RNA的基因、编码信号转导因子的基因和编码代谢酶的基因。

这些基因在黄瓜对抗灰霉菌的感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编码代谢酶的基因能够调节植物的代谢通路,增加植物的抗病能力;而编码信号转导因子的基因则能够介导植物的免疫反应,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

丛枝菌根真菌对黄瓜枯萎病的影响

丛枝菌根真菌对黄瓜枯萎病的影响

M ycosystema菌 物 学 报15 May 2008, 27(3): 395-404jwxt@ISSN1672-6472 CN11-5180Q©2008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CAS, all rights reserved.丛枝菌根真菌对黄瓜枯萎病的影响王倡宪1* 郝志鹏21黑龙江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学院 哈尔滨 1500802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 100094摘 要:盆栽条件下播种黄瓜Cucumis sativus同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etunicatum,4周后对接种处理和对照黄瓜苗分别浇灌Fusairum oxysporum f. sp. cucumerinum分生孢子悬液,2周后测定幼苗生物量、根内丙二醛、可溶性糖与游离脯氨酸含量及根围真菌和细菌数量。

结果表明:接种Glomus etunicatum根系干重增加了9.3%,提高了根内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减少了根围真菌数量,降低了黄瓜枯萎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而不接种Glomus etunicatum的黄瓜苗根系干重减少了28.0%。

研究认为AM 真菌Glomus etunicatum对黄瓜枯萎病具有一定的生防价值。

关键词:生物量,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根际细菌,根际真菌Effects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on fusarium wilt of cucumber seedlingsWANG Chang-Xian1∗ HAO Zhi-Peng21Colleg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al Sciences,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80, China2College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94, China Abstract: Pot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explore whether nursery inoculation of cucumber with Glomus etunicatum could alleviate fusarium wilt caused by 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cumerinum. Four-week-old seedlings inoculated with Glomus etunicatum were infected with F. oxysporum f. sp. cucumerinum by pouring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面上项目(No. 11511299);黑龙江大学校青年基金(No. QL200530);黑龙江大学博士启动金(No. 200504)*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changxianwang@收稿日期:2007-09-18,接受日期:2008-02-25conidial suspension. Biomass, contents of malonaldehyde (MDA), soluble sugar and free proline in roots,as well as the quantity of bacteria and fungi in rhizosphere were determin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root dry weight of seedlings preinoculated with Glomus etunicatum increased by 9.3%; contents of soluble sugar and free proline in roots increased, and the quantity of fungi in rhizospher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disease incidence and disease index of Fusarium wilt were reduced. On the contrary, root dry weight of seedlings without inoculation with Glomus etunicatum was reduced by 28.0%. It is concluded that Glomus etunicatum is beneficial to biocontrol of Fusarium wilt of cucumber seedlings.Key words: biomass, soluble sugar, free proline, bacteria in rhizosphere, fungi in rhizosphere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广泛分布于农田生态系统中,该类真菌可与80%的植物根系形成菌根(Kubota et al. 2005)。

温室黄瓜连作土壤真菌多样性变化分析

温室黄瓜连作土壤真菌多样性变化分析

34 doi:10.11838/sfsc.1673-6257.20593温室黄瓜连作土壤真菌多样性变化分析李 杨,敖 静,孙玉禄,高晓梅,刘晓辉,桓明辉,池景良*(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辽宁省微生物菌种选育重点实验室,辽宁 朝阳 122000)摘 要:以温室黄瓜连作1、3、5和7年的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Illumina MiSeq 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土壤真菌ITS1区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变化,利用FUNGuild 对菌群功能进行预测,同时测定不同连作年限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相关酶活性变化。

结果表明:不同连作年限土壤真菌在门水平上的群落组成变化明显,子囊菌门在连作5和7年样品中相对丰度分别下降9.94%和28.24%,而在连作3年样品中无明显变化,担子菌门相对丰度在连作3年样品中显著降低后又逐年上升。

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LEfSe 分析显示,土壤中起主要作用的真菌属水平变化明显,群落丰度先增后减,但群落多样性提升。

对不同连作年限真菌群落进行功能预测,479个OUT 被划分为8个真菌功能类群,约占总OTU 数量的39.75%,腐生菌是主要的功能菌群,其次是病原菌/腐生/共生过渡型和植物病原菌等,共生菌和腐生菌的相对丰度在连作7年样品中最高。

环境因子的聚类分析显示,碱解氮(AN)和脲酶(SUR)聚为一类,有效磷(AP)和速效钾(AK)聚为一类,土壤真菌群落与pH、AN、SUR 和AP 具有显著相关性(P <0.05),对真菌菌群影响表现为SUR>AP>AN>pH。

关键词:黄瓜;连作;真菌群落结构;Illumina MiSeq;功能传统研究方法应用于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已取得较多的科研成果,但由于土壤中绝大部分微生物是不可培养的,传统的分离鉴定方法只能区分上述种类中的0.1%~10%,导致对环境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认识受到限制[9-11]。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突破,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为研究微生物丰度、组成、群落结构、遗传进化、代谢途径等提供大量的信息,为大规模、快速、准确、全面检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技术保障[12-13],使微生物和连作障碍之间的关系再次成为研究的热点。

不同蔬菜轮作对黄瓜病害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蔬菜轮作对黄瓜病害及产量的影响

第一作者简介:于慧颖(19822),女,硕士,研究方向为设施生态。

E 2mail :yuhuiying_820209@ 。

通讯作者:吴凤芝。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571264)。

收稿日期:2008-01-16不同蔬菜轮作对黄瓜病害及产量的影响于慧颖,吴凤芝(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摘 要:以黄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北方棚室生产中应用较多的7种黄瓜轮作栽培方式,研究不同蔬菜轮作栽培体系对黄瓜病害及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7种黄瓜轮作栽培方式中菜豆-芹菜-黄瓜轮作可以有效的减轻病害,黄瓜产量显著提高(P <0.05)。

菜豆-芹菜-黄瓜轮作是比较理想的黄瓜轮作栽培体系。

关键词:轮作;黄瓜;病害;产量中图分类号:S 604+.6;S 6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009(2008)05-0097-04 轮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病害[123],在农业生产上早已被认识。

轮作对作物的影响也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并已取得一定研究进展[428]。

但是轮作栽培体系中哪种轮作体系更有利于减轻黄瓜病害,却未见报道。

为探究这个问题,建立一个更有利于减轻黄瓜病害,同时提高产量的轮作栽培体系,试验采用北方棚室生产中应用较多的7种黄瓜轮作栽培方式,研究其对黄瓜病害及产量的影响。

旨在为建立合理的黄瓜轮作体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供试品种为罗斯克黄瓜(Cucumis sativus L.)、东农709番茄(L ycopersicon esculentum M ill.)、八月绿菜豆(Phase 2olous vulgaris L.)、实心芹芹菜(A pium graveolens L.)。

1.2 试验方法在东北农业大学园艺试验站新建塑料大棚内进行,大棚面积667m 2,供试土壤农化性状见表1。

表1供试土壤农化性状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mg ・kg -1全磷/%速效磷/mg ・kg -1缓效钾/mg ・kg -1速效钾/mg ・kg -1EC/mS ・cm -1p H 黑土3.510.25146.60.82284.201005.70341.800.437.64 表2不同蔬菜轮作方式第1茬(2006.4.25)第2茬(2006.7.25)第3茬(2007.4.25)Ⅰ番茄菜豆黄瓜Ⅱ番茄芹菜黄瓜Ⅲ菜豆番茄黄瓜Ⅳ菜豆芹菜黄瓜Ⅴ黄瓜菜豆黄瓜Ⅵ黄瓜芹菜黄瓜Ⅶ黄瓜番茄黄瓜CK黄瓜黄瓜黄瓜 2006年4月定植前施用有机肥1500kg ,采用北方棚室生产中应用较多的7种黄瓜轮作倒茬方式(见表2),每年2茬。

黄瓜和西芹间作对黄瓜生长及枯萎病发生的影响

黄瓜和西芹间作对黄瓜生长及枯萎病发生的影响

黄瓜和西芹间作对黄瓜生长及枯萎病发生的影响秦立金;曹巨峰;韩伟秋;云兴福【期刊名称】《中国生态农业学报》【年(卷),期】2018(026)005【摘要】为研究黄瓜与西芹间作对黄瓜生长、黄瓜枯萎病菌化感作用及田间黄瓜枯萎病发生的影响, 本试验采用室内不同土壤浸提液培养黄瓜枯萎病菌和田间测定黄瓜生长与枯萎病病情指数的方法, 探讨与西芹间作土壤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和田间防病效果.结果表明: 与西芹间作促进了黄瓜营养生长, 降低了第1雌花节位, 增加了1~30节内雌花数; 与西芹间作土壤浸提液培养的黄瓜枯萎病菌菌落直径最小, 分别与西芹单作和黄瓜单作达显著性差异(P<0.05); 黄瓜与西芹间作土壤的乙醇、丙酮和蒸馏水浸提液均对黄瓜枯萎病菌具有一定化感作用, 且表现为抑制作用, 化感效果可达38.11%~75.90%; 且乙醇浸提液培养的枯萎病菌菌落直径最小, 与丙酮和蒸馏水浸提液达极显著差异(P<0.01).采用上述3种土壤田间种植黄瓜, 在黄瓜第1片真叶期接种黄瓜枯萎病菌, 降低了黄瓜枯萎病的病情指数, 对比黄瓜单作和西芹单作的抑病效果可达57.03%~72.15%.因此, 黄瓜与西芹间作对黄瓜枯萎病菌具有一定化感抑制效果, 能够有效降低田间黄瓜枯萎病的发生, 为黄瓜土传病害的化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Cucumber wilt is a soil disease that is very prevalent in the production and cultivation of cucumber. The disease is highly difficult to prevent and cure. A number of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crops intercropping wa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s of re-ducing the occurrence of plant soil disease.Also celery(Apium graveolens L.)has been proved to be a plant with high allelopathy. To exploreapplication of allelopathic effect of celery for cucumber fusarium wilt control, we conducted an experiment of celery and cucumber (Cucumis sativus L.) intercropping. In the experiment, three planting patterns were set, which were cucumber-celery intercropping, celery monoculture and cucumber monoculture. The vegetative and reproductive growths of cucumber were investi-gated. The allelopathic effect of soil extracts of different planting patterns on cucumber fusarium wilt were analyzed through meas-urement of colony diameter of Fusaium oxysporumf.sp.cucumerinum cultivated on PDA medium.Meantime,the effect of allelopa-thy on cucumber wilt and the disease prevention of cucumber-celery intercropping in field was studied through field inoculation of F. oxysporum.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tercropping enhanced vegetative growth of cucumber,lowered node of the first female flower bud and increased the number of female flowers blooming within the node range from one to thirty, which laid a good foundation for high yield of cucumber.The colony diameter of F.oxysporum in PAD medium with soil extracts under cucumber-celery intercrop-ping was smallest,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under monoculture of celery or cucumber (P < 0.05). There was a cer-tain degree of inhibiting effect of ethanol, acetone, and aqueous extracts of soils under cucumber-celery intercropping on cucumber wilt. Moreover, allelopathy-inhibiting effect was 38.11%-75.90% of soil extracts under cucumber-celery intercropping. For three extract agents, colony diameter of ethanol extract was smallest, which reached a very significant level when compared respectively withacetone and distilled water (P < 0.01). Soils of different planting patterns were used to plant cucumber, cucumber fusarium wilt was inoculated during the first true leaf stag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soil of cucumber-celery intercropping, disease index of cu-cumber wilt reduced with control efficiency reaching 57.03%-72.15%. Therefore, allelopathy-inhibiting effect of cucumber-celery intercropping on cucumber wilt was obvious, which provided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ucumber soil-borne diseases through intercropping with celery.【总页数】9页(P684-692)【作者】秦立金;曹巨峰;韩伟秋;云兴福【作者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呼和浩特 010018;赤峰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赤峰 024000;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巴彦淖尔 015000;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呼和浩特 010018;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呼和浩特 0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76【相关文献】1.黄瓜与西芹间作土壤细菌多样性及其对黄瓜枯萎病发生的影响 [J], 秦立金;徐峰;刘永胜;王学敏;李全;云兴福2.B系列黄瓜杂交种与西芹间作对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J], 李全3.西芹种子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化感作用机理的研究——黄瓜植株体内SOD、POD和CAT活性的变化 [J], 马斌;贾俊英;云兴福4.西芹鲜根及根际区物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化感作用机理的研究——浸提液处理后黄瓜叶片内防御酶活性的变化 [J], 魏彦梅;李蕾;陈磊;钱程;云兴福5.西芹鲜根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化感作用机理的研究——鲜根浸提物处理后黄瓜枯萎病菌形态及孢子生长的变化 [J], 宋文超;贾俊英;云兴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夏季黄瓜与西芹间作效益高

夏季黄瓜与西芹间作效益高

夏季黄瓜与西芹间作效益高
佚名
【期刊名称】《河南农业》
【年(卷),期】2003(000)004
【总页数】1页(P16)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黄瓜和西芹间作对黄瓜生长及枯萎病发生的影响 [J], 秦立金;曹巨峰;韩伟秋;云兴福
2.黄瓜与西芹间作土壤细菌多样性及其对黄瓜枯萎病发生的影响 [J], 秦立金;徐峰;刘永胜;王学敏;李全;云兴福
3.黄瓜与西芹间作对黄瓜土壤真菌ITS多样性分析 [J], 秦立金;于田田;王佳明;高寅彪;王守政;李铮;云兴福
4.黄瓜与西芹间作对黄瓜土壤真菌ITS多样性分析 [J], 秦立金;于田田;王佳明;高寅彪;王守政;李铮;云兴福;;
5.B系列黄瓜杂交种与西芹间作对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J], 李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8年8月第26卷第8期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Aug. 2018, 26(8): 1180-1189DOI: 10.13930/ki.cjea.180097秦立金, 徐峰, 刘永胜, 王学敏, 李全, 云兴福. 黄瓜与西芹间作土壤细菌多样性及其对黄瓜枯萎病发生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8, 26(8): 1180-1189QIN L J, XU F, LIU Y S, WANG X M, LI Q, YUN X F. Analysis of soil bacterial diversity under cucumber-celery intercropping and its influence on cucumber Fusarium wilt[J].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2018, 26(8): 1180-1189 黄瓜与西芹间作土壤细菌多样性及其对黄瓜枯萎病发生的影响*秦立金1,2, 徐峰3, 刘永胜4, 王学敏5, 李全1, 云兴福1**(1.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呼和浩特 010018; 2. 赤峰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赤峰 024000; 3. 赤峰市敖汉旗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赤峰 024000; 4. 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农业局园艺站渭南 714300; 5.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巴彦淖尔 015000)摘要: 本试验以黄瓜与西芹间作种植模式为处理, 黄瓜单作和西芹单作种植模式为对照, 利用Illumina公司Miseq平台对上述不同处理土壤进行16S rDNA细菌群落多样性高通量测序分析和田间接种黄瓜枯萎病菌, 探讨黄瓜与西芹间作模式土壤细菌的多样性及其对田间黄瓜枯萎病发生的影响。

16S rDNA测序结果表明, 黄瓜与西芹间作土壤的细菌物种总数最多, 群落多样性水平最高, 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了土壤细菌observed species指数、Shannon指数和Chao1指数(P<0.05); Beta多样性聚类分析表明, 黄瓜与西芹间作土壤的环境群落物种与黄瓜单作和西芹单作有一定差异性。

在门分类水平上, 共检测到45个菌门, 其中变形菌门占明显优势, 其次为酸杆菌门和放线菌门等; 黄瓜与西芹间作土壤细菌种类所占比例最高, 达98.63%。

在属水平上, 共检测到428类菌属, GP6、GP16、GP4、芽单胞菌属、节细菌属5属的丰度值较大; 黄瓜与西芹间作土壤的节细菌属分布比例最高, 红游动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和芽球菌属丰度值较大, 为黄瓜与西芹间作土壤细菌明显优势菌属。

田间接种黄瓜枯萎病菌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上述3种不同种植模式土壤种植黄瓜, 在黄瓜苗期接种黄瓜枯萎病菌, 黄瓜与西芹间作处理的黄瓜枯萎病的田间发病率较西芹单作和黄瓜单作分别降低57.03%~63.54%和66.95%~72.15%。

因此, 黄瓜与西芹间作增加了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 降低了黄瓜枯萎病的发病率, 对后茬黄瓜土传病害防控具有一定科学指导意义。

关键词: 黄瓜枯萎病; 黄瓜与西芹间作; 16S rDNA测序; 土壤细菌多样性; 田间发病率; 菌群丰度中图分类号:S4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1-3990(2018)08-1180-10Analysis of soil bacterial diversity under cucumber-celery intercroppingand its influence on cucumber Fusarium wilt*QIN Lijin1,2, XU Feng3, LIU Yongsheng4, WANG Xuemin5, LI Quan1, YUN Xingfu1**(1. College of Agriculture,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ohhot 010018, China; 2.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ChifengUniversity, Chifeng 024000, China; 3. Agricultural Technical Service Center of Aohan Banner, Chifeng 024000, China;4. Horticultural Station of Tongguan County Agricultural Bureau in Wein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Weinan 714300, China;5. Research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in Bayannur City, Inner Mongolia, Bayannur 015000, China)*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60100)和内蒙古自治区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201602050)资助**通信作者: 云兴福, 研究方向为高寒地区蔬菜栽培与生理。

E-mail: yxf5807@秦立金, 研究方向为设施蔬菜土传病害生物防治与土壤修复。

E-mail: 1597355169@收稿日期: 2018-01-19 接受日期: 2018-03-22* This study was found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31160100) and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Applic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ject (201602050).** 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yxf5807@第8期秦立金等: 黄瓜与西芹间作土壤细菌多样性及其对黄瓜枯萎病发生的影响 1181Abstract: Cucumber wilt is a soil disease that is highly prevalent in the production and cultivation of cucumber. The disease is highly difficult to prevent and cure. A number of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intercropping wa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s of reducing the occurrence of plant soil diseases. Also celery has been proven to have high allelopathy.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allelopathic effects of celery on cucumber fusarium wilt control, we conducted cucumber and celery intercropping experiment. In the experiment, three planting patterns were set, which were cucumber-celery intercropping, celery monocropping and cucumber monocropping. The cucumber-celery intercropping pattern was regarded as treatment group and monocropping patterns of celery and cucumber regard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Miseq platform of Illumina Company was used to analyze 16S rDNA bacterial community diversity through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cucumber-celery intercropping on cucumber soil bacterial diversity. Cucumber was planted in soil from different planting patterns and inoculated with Fusarium oxysporium f.sp.cucumerinum (Foc) in the pot experiment to investigate the control effect of cucumber-celery intercropping on cucumber fusarium wilt. The 16S rDNA sequencing results showed that total bacterial species amount and community diversity were highest in soil under cucumber-celery intercropping, which significantly enhanced observed bacteria species index, Shannon index and Chao1 index (P < 0.05). Beta diversity clustering analysis showed there existed a difference in environmental community species between soil from cucumber-celery intercropping and mono-cropped cucumber or celery. Moreover, 15 bacterial phyla were detected. Proteobacteria, which was followed by Acidobacteria and Actinobacteria, had a distinct advantage (35.7%-38.0%). Then the proportion of bacterial species derived from cucumber-celery intercropped soil was highest (98.63%). About 428 bacterial genera were detected with 5 dominant bacterial genera, which were GP6, GP16, GP4, Gemmatimonas and Arthrobacter. Arthrobacter, Rhodoplanes, Sphingomonas and Blastococcus were dominant bacteria genera in cucumber-celery inter-cropped soil. The 4 genera demonstrated that cucumber and celery intercropping enriched the diversity of bacterial communities compared with monocropped celery or cucumber. The results of fusarium wilt inoculation experiment of cucumber suggested that the control efficiency of cucumber-celery intercropping to cucumber fusarium wilt reached 57.03%-63.54% and 66.95%-72.15% relative to monocroped celery and cucumber, respectively. Therefore cucumber-celery intercropping increased the diversity of bacterial communities, and reduced incidence rate of cucumber fusarium wilt. This was of scientific interest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oil borne diseases.Keywords: Cucumber fusarium wilt; Cucumber-celery intercropping; 16S rDNA sequencing; Soil bacterial diversity; Field incidence; Bacteria abundance黄瓜枯萎病是由尖镰孢菌黄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cumerinum)侵染而引起的维管束坏死的一种真菌性土传病害, 危害严重, 防治困难, 至今未找到一种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