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处理方法和处置

合集下载

简述固体废物处理和处置的技术措施

简述固体废物处理和处置的技术措施

简述固体废物处理和处置的技术措施固体废物处理和处置是指对产生的固体废物进行合理的处理和处置,以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固体废物处理和处置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利用、焚烧、填埋等方法。

垃圾分类是固体废物处理和处置的基础工作。

通过将固体废物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进行分类,可以有效地降低处理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

垃圾分类需要政府、企业和居民共同参与,通过宣传教育和投放设施的建设,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

减量化是指通过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

减量化的方法包括购买可持续发展产品、使用可降解材料、提倡绿色消费等。

减量化不仅可以减少固体废物的处理负担,还可以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资源化利用是将固体废物转化为可再生资源的过程。

这包括废纸的再生利用、废塑料的回收利用、废金属的冶炼回收等。

资源化利用不仅可以节约资源,减少能源消耗,还可以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

焚烧是指将固体废物通过高温燃烧转化为灰渣和烟气的过程。

焚烧可以有效地减少固体废物的体积,降低对场地的占用。

同时,焚烧还可以通过能源回收利用,减少能源的消耗。

然而,焚烧也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因此需要配套的排放控制设施和监测系统。

填埋是将固体废物掩埋在地下的过程。

填埋可以有效地减少固体废物的体积,但也存在环境隐患。

填埋会产生大量的渗滤液,其中含有有机物和有害物质,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因此,在填埋过程中需要进行渗滤液的收集和处理,以保护环境。

除了以上几种主要的技术措施,还有一些其他的固体废物处理和处置方法。

例如,厌氧发酵是将厨余垃圾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转化为沼气和有机肥料的过程。

此外,还可以利用物理方法如压缩、粉碎等进行固体废物的处理。

在选择固体废物处理和处置技术时,需要综合考虑固体废物的性质、产生量、处理成本、环境影响等因素。

固体废物处理和处置的技术措施是多种多样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组合应用。

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

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
风险评估与应对:对市场拓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以确保市场拓展的顺利进行。
汇报人: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
目录
添加目录标题
工业固体废物的定义与分类
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
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置方式
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挑战与对策
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
添加章节标题
工业固体废物的定义与分类
工业固体废物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
工业固体废物分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
拓展策略:根据目标市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市场拓展策略,包括产品定位、价格策略、渠道建设、品牌推广等。
拓展目标:针对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领域,制定具体的市场拓展目标,包括市场份额、客户群体、业务范围等。
拓展计划:制定具体的市场拓展计划,包括时间表、任务分工、资源投入等,以确保市场拓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压实法:通过压缩减少固体废物的体积,便于运输和贮存
破碎法:将大块固体废物破碎成小块,便于运输和进一步处理
粉磨法:将固体废物磨成粉末,便于掺混和运输
分离法:利用不同物质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将固体废物中可回收的组分分离出来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化学处理法的原理:利用化学反应原理,如氧化、还原、中和等,将废物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或低害物质。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包括冶炼废渣、粉煤灰、炉渣等
危险废物包括废酸、废碱、废油等
按照化学性质分类:分为有机和无机
按照处理方式分类:分为可回收利用和不可回收利用
按照来源分类:分为生产固体废物和消费固体废物
按照物理性质分类:分为固态、半固态和气态

固体废弃物处理工程

固体废弃物处理工程

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工程
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工程包括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固体废物及其他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

一、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方法
1、堆肥法
利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微生物的自我殖质。

2、填埋法
卫生填埋是一种固态残余物的最终处理方式,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处置方式。

3、焚烧法
焚烧技术室复合减容化、无害化、稳定化等垃圾处理原则的有效方法4、蚯蚓床法
是利用蚯蚓喜欢吞食完全腐熟的有机物的特性,从而利用它去除有机物的一种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生态处理方法。

5、热解法
热解法是把有关固体废物在无氧或少量氧的条件下加热至800~1000℃,或得高温气体的方法。

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理方法
1、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法主要有
(1)生物处理,主要包括高温堆肥、沼气发酵。

(2)热处理,主要包括焚烧法。

(3)热解及制醇制氢
三、危险固体废物处理工艺
1、物理处理技术
通过浓缩或相变化改变危险废物的物理形态。

物理处理技术涉及的方法包括萃取、蒸馏、压实、破碎、分选、沉降、增稠、吸附等。

2、固化/稳定化处理
常用的稳定化技术包括化学氧化、沉淀及絮凝、沉降、化学氧化、重金属沉淀、化学还原、中和等。

固化技术:水泥固化、沥青固化、玻璃固化等。

3、焚烧
4、安全填埋。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预处理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预处理

锤式破碎机实物图
锤式破碎机
4、应用
中等硬度且腐蚀性弱的固废;含水分及油脂的有机 物、纤维结构、弹性和韧性较强的木块、石棉水泥 废料、回收石棉纤维和金属切屑等。 如矿业废物、硬质塑料、干燥木质废物以及废弃的 金属家用电器。
5、优点: 破碎颗粒较均匀。 缺点: 噪声大,安装需采取防震、
隔音措施。
(三)冲击式破碎机
(1)、水平式压实器
靠做水平往复运动的压头 将废物压到矩形或方形的 钢制容器中。
适用于压实城市垃圾。先 将垃圾加入装料室,启动 具有压面的水平压头,使 垃圾致密化和定形化,然 后将坯块推出。推出过程 中,坯块表面的杂乱废物 受破碎杆作用而被破碎, 不致防碍坯块移出。
(2) 三向联合式压实器 具有三个互相垂直的压头,依次 施压。 适合于压实松散金属废物。 它具有三个互相垂直的压头,金 属等类废物被置于容器单元内, 而后依次启动1、2、3三个压头, 逐渐使固体废物的空间体积缩小, 容重增大,最终达到一定的尺寸。 压 后 尺 寸 一 般 在 200-1000mm 之间。一般用作金属类废物压实 器。
(三)破碎比和破碎段
1、 破碎比:在破碎过程中,原废物粒度与破碎产物粒度的比值 称之。表示废物粒度在破碎过程中减小的倍数,也表征废物 被破碎的程度。
(1)极限破碎比 i= Dmax/dmax 最大粒度 通常,根据最大废物直径选择破碎机给料口。
(2)真实破碎比 i= Dcp/dcp 平均粒度 2、破碎段:固体废物每经过一次破碎机或磨碎机称为一个破碎
1、工作原理:
利用冲击作用进行破碎。给入破碎机空间的 物料块,被绕中心轴高速旋转的转子猛烈冲 击后,受到第一次破碎,然后从转子获得能 量高速飞向机壁,受到第二次破碎。在冲击 过程中弹回的物料再次被转子击碎,难于破 碎的物料被转子和固定板挟持而剪断。破碎 产品由下部排出。

固体废物处置处置方法

固体废物处置处置方法
1.3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1.3.1 固体废物处理 1.3.2 固体废物处置
固体废物


处理

制碎、分选、脱水 物理处理 收集、运输、压实、破碎、分选、脱水 化学处理 氧化、还原、中和、固化/稳定化 生物处理 好氧堆肥、厌氧消化、微生物浸出等
热处理 干燥、热分解、焚烧、热解、焙烧等 陆地处置 土地耕作、土地填埋、深井灌注等 海洋处置 深海填埋、远洋焚烧等
固体废物旳处置措施
因为固体废物经过处理和利用后,总有残渣存在,这些残渣 富集了大量旳有毒有害成份而且难以利用。为了控制环境污 染,必须进行最终处置,使其最大程度地与生物圈隔离。 固体废物处置是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旳末端环节,是处理固体 废物旳归宿问题。
处置即最终处置,以处理固废旳最终归宿,而且应该是安 全处置。
固体废物处理措施
固体废弃物处理一般是指经过物理、化学、生物、物化及生 化措施把固体废物转化为适于运送、贮存、利用或最终处置 旳过程。固体废弃物处理旳目旳是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 物理处理:物理处理是经过浓缩或相变化变化固体废 物旳构造。涉及:压实、破碎、分选、增稠、吸附、萃取 等。 ➢ 化学处理:采用化学措施破坏固体废物中旳有害成份 从而到达无害化,或将其转变成为适于进一步处理、处置 旳形态。涉及:氧化、还原、中和、化学沉淀和化学溶出 等。
处置措施有:海洋处置和陆地处置两种: • 海洋处置(sea bed disposal):深海投弃和海上焚烧 • 陆地处置(disposal by land):土地耕作,贮存,填埋, 深井灌注等。
深井处置是经过专门建造旳深井将液体废物注入深地层(灌注区)旳技术措 施。用于这一目旳旳深井一般被称为I类井。灌注层一般在地下四分之一英里 (约400米)到两英里(约3200米)之间并与地下可饮用水源经过几百英尺 (百米左右)旳非渗透岩层(隔挡层)隔开。 用于化学废液处置旳灌注区一般具有盐水而且没有诸如可饮用水这么具有潜 在利用价值旳资源。废液被泵入后贮存于灌注区旳空隙中。妥善选址、建造、 操作和监控旳深井永久性地将废液封存于灌注区。

固体废物的处置处理方法

固体废物的处置处理方法

固体废物的处置处理方法
固体废物的处置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埋填:将废物埋入地下掩埋场,覆盖土壤。

这是一种常见的废物处理方法,但会占用大量土地,并可能导致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

2. 焚烧:将废物通过高温焚烧,减少其体积和重量,并将产生的热能利用。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处理一些有害废物,但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

3. 堆肥:将可降解的有机废物经过分解处理,生成有机肥料。

这种方法适用于厨余垃圾、农业废弃物等,可以减少废物的量并回收有机物。

4. 回收:通过分类和回收废物中的可回收物质,例如纸张、塑料、玻璃等。

这种方法能够减少废物的数量,并可以再利用资源。

5. 土壤改良:将一部分固体废物用于改良土壤,增加其肥力和保水能力。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废物,如建筑废弃物和工业废渣。

6. 化学处理:使用化学方法将废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或者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或低毒的物质。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特定的废物,但需要技术和设备的支持。

7. Waterwatering: 将固体废物与水混合,通过溶解、搅拌和分离等过程将废物
中的有害物质分离出来,进而减少废物的体积和有害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特定的固体废物,如污泥和危险化学品废物。

需要注意的是,选择合适的废物处置处理方法需要考虑废物的性质、数量、成本、环境影响等因素,并且最好采取综合的废物管理方法,例如减量、再利用和循环经济等。

固废处置方案

固废处置方案

固废处置方案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扩大,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因此,固废处置问题已成为各国亟待解决的严峻问题。

为了加强固废的管理和处置,各国纷纷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固废处置方案,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些国际上常用和典型的固废处置方案。

1. 埋填处理埋填处理是目前国际上最为常见的固废处理方案之一,时至今日,该方法仍然是许多市政固废处理站的主要方式。

埋填处理主要是将已经收集到的固废运输到封闭的垃圾填埋场,通过压缩、掩埋、覆盖等方式进行固废处置,最终制造出可再利用的土地。

不过,埋填处理有着许多缺点和不足。

首先,因为大量废弃物被集中在垃圾填埋场中,垃圾场周围的环境和空气质量可能会受到污染。

此外,由于埋填的固体废弃物在废物降解和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因此埋填处理也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2. 焚烧处理焚烧处理是一种将固体废物恰当处理为灰烬和可回收物的技术。

焚烧处理可以有效地减少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并且最终可以将焚烧后的废渣或灰渣下料制成其他建筑材料。

焚烧处理可以消耗掉废物里的有机物,从而降低其产生温室气体的能力。

此外,焚烧还可以用来处理危险废物,如医院和实验室的废物。

但是,焚烧处理也存在一些缺点和风险。

首先,焚烧过程会产生二次污染,例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二噁英和重金属等毒性物质。

其次,焚烧废物也需要大量的能源,并对环境有负面影响,如空气污染。

3. 堆肥处理堆肥处理是将有机废物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无害化处理的一种方法,适用于生物质、厨余垃圾和其他可以被生物降解的有机废物。

堆肥过程实际上是通过微生物繁殖和生长来分解废物中的有机成分。

在深度好氧处理过程中,有机废物中的生物物质被厌氧和好氧微生物分解,产生了水、二氧化碳和一些有机物质,最终形成肥料。

相对于其他处理方式,堆肥处理是一种环保且经济实用的方法。

它可以将大量的有机废物转化为肥料,并帮助减少废物的排放量。

4. 生产碳氢化合物(CVD)处理CVD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废物处理技术,它旨在转化在固废中存在的有机物质。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方法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方法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方法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经营、生活等活动中产生的无法再利用的废弃物质。

它们的存在给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

因此,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处置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任务。

本文将探讨几种主要的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方法。

1.垃圾填埋垃圾填埋是目前最常见的固体废物处理方式之一、它将废物堆积在开挖的坑底,然后逐步覆盖土壤。

填埋过程中,废物被分解、厌氧发酵和稳定化。

垃圾填埋的优点是处理简单、成本低,但它也会产生甲烷等温室气体以及渗滤液污染地下水。

2.废物焚烧废物焚烧是将固体废物在高温下氧化分解的过程。

通过焚烧,固体废物可以被转化为热能和灰渣,减少其体积。

废物焚烧可以达到减量化和无害化的目的,但它也会产生烟尘和有害气体,如二噁英等。

3.废物堆肥废物堆肥是将有机废弃物在堆肥设备中进行分解和降解的过程。

在适当的湿度、温度和通气条件下,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和转化为肥料。

堆肥是一种具有环境友好性的处理方式,可以减少废物数量、改善土壤质量和提供肥料,但它需要大量的土地和时间。

4.废物分类与回收废物分类与回收是将可回收的废物分开处理并进行再利用的过程。

通过分类回收,可以减少废物的数量、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和降低环境污染程度。

常见的回收物有纸张、塑料、玻璃、金属和电子废物等。

5.有害废物处理有害废物是指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的废物,例如电池、废油、医疗废物等。

对于这些废物,需要进行特殊的处理方法,如专门的回收设施、物理、化学或生物处理等。

此外,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的监管,并提倡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可以提高对固体废物处理的认知和重视程度,促进可持续的废物管理措施的实施。

综上所述,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方法必须考虑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通过综合运用垃圾填埋、废物焚烧、废物堆肥、废物分类与回收和有害废物处理等方法,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废物的数量,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废物资源化、无害化和分类化处理。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合作和努力,才能实现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含水率及其控制
微生物只能摄取溶解性养料,微生物体内的水(80%) 和流动状态的水是微生物生化反应的介质,并影响堆肥 发酵速度和腐熟程度,有资料显示,当物料中含水率< 12%时,微生物将停止繁殖。因此含水率也是好氧堆肥化 关键工艺条件之一,并对通风等其它工艺技术参数产生 影响。
★极限含水量:又称最大含水量,是指从透气性角度出 发,将固体粒子内部细孔被水填满时的含水率称之。城 市垃圾最大含水率65%。其中煤渣45.1%、菜皮92.0%、 厚纸板65.5%、报纸74.4%、破布74.3%、碎砖瓦15.9%、 玻璃1.1%、塑料5.7%、金属1.1%
制装置;
21
六、堆肥化过程技术参数及控制
1、通风作用及其控制 2、含水率及其控制 3、仓内温度及其控制 4、有机质含量 5、颗粒度 6、碳氮比(C/N) 7、碳磷比 8、pH值
22
通风作用及其控制
作用:☆维持好氧微生物的生物活性;☆带走水蒸气,干化
物料;☆调节发酵仓内堆层的温度等。
A、堆肥化过程需氧量计算(见下一页) B、通风方法及控制
16
堆肥化过程
通常都是根据堆层温度变化为主要标志,将堆肥化过 程分为下列若干段: A、潜伏阶段,又称驯化阶段,是堆肥中的微生物适应新 环境,在优胜劣汰中驯化,形成优势菌群的过程。 B、中温阶段,堆肥初期,堆层基本呈中温,嗜温性微生 物较为活跃,并利用堆肥中可溶性有机物旺盛繁殖。 C、高温阶段,当肥堆温度上升到45℃以上时,即进入高 温阶段。 D、腐熟阶段,在内源呼吸后期,只剩下部分难分解的有 机物和新形成的腐殖质,此时微生物活性下降,发热 量减少,温度下降。
6
第二节 固体废物堆肥化技术
一、基本概念 二、原料来源及质量控制 三、堆肥化原理 四、堆肥化工艺 五、堆肥化设备 六、堆肥化过程技术参数及控制 七、堆肥腐熟度及其质量标准
7
一、堆肥化(composting)定义
(毕振明、娄性义):
是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使来源于生物 的有机固体废物进行生物稳定作用 (Biostablization)的过程。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
Trentment and Disposal of solid waste
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College of chemister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第八章 生物处理技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固体废物堆肥化技术 第三节 固体废物厌氧消化
2
知识点: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技术基本方法及一 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理、堆肥化处理技术的生物机理、 工艺流程原理、堆肥产品质量控制标准 与平定方法、厌氧消化技术原理、厌氧 消化器选型及结构设计、厌氧消化产物 与利用。
☆堆肥中的氮肥几乎都是以蛋白质的形式存在,要经过氮微 生物分解或硝酸盐氮后方能被植物吸收,故可保持土壤长 期肥力而不对农作物产生损害。
☆有助于促进植物根系发育及生长,并可提供CO2。
12
使用堆肥应注意事项
☆成熟的堆肥富有活的微生物,其耗氧量虽然比未成熟 堆肥要少,仍易成为厌氧状态,所以在使用时需要充 分注意。用于农田施肥时,不要将堆肥埋起来,最好 让其在土壤表面暴露于空气中。
4
★好氧生物处理法: 在供氧条件下,利用好氧微生物新陈代谢,使固体有机 物降解、转化成相对低能位、低分子量物质而稳定下来, 同时放出热量,减量化和无害化效果明显。
★厌氧生物处理法: 是在没有游离氧情况下,利用厌氧微生物新陈代谢
作用使固体有机质降解、转化成简单、稳定的化合物, 同时放出能量(其中大部分能量以CH4的形式出现),仅 少部分有机物转化成新的细胞质组分,减量化和资源化 效果明显。
27
仓内温度及其控制
温度决定着微生物活性大小和堆肥化进程快慢,同 样是好氧堆肥化重要工艺技术参数之一。温度太低,不 仅不利于有机质氧化分解和微生物新陈代谢,而且也达 不到热灭活(即高温杀灭虫卵、病原菌和寄生虫等)的 无害化要求,故一般采用好氧高温堆肥。但是,当温度 超过70℃时,堆肥中的放线菌等有益细菌(存活于植物 根部周围使植物茁壮成长)将被杀灭,孢子量不活动状 态,分解速度减慢。故堆肥化适宜温度为55-60 ℃。
☆新鲜堆肥宜用作底肥。粗堆肥最好用于粘质、淤泥和 结板的土壤;细堆肥用于干燥、疏散及多沙的土壤。
☆城市垃圾堆肥C/N比大,即含氮量低,最好和氮肥配合 使用,以免出现土壤的“氮饥饿”现象。
☆堆肥不应装在密封的袋里搬运或保存,必要时,在袋 上开空气流通口。
13
二 、原料来源及质量控制
来源:可用作堆肥化处理的废物种类很多,来源广泛, 如城市生活垃圾、农业秸杆、锯末、树皮、污泥及厌 氧发酵残渣等。
17
四、堆肥化工艺流程
前处理
主发酵 后发酵
原处理
贮存
A、前处理:分选、破碎、调质、配料、菌种驯化、投放 及投加酶制剂、有机调理剂及膨胀剂等,以利于发酵 过程正常进行。
B、主发酵:是由温度升高到开始降低为止的发酵过程。
C、后发酵:是指将经主发酵的半成品中尚未分解的有机 质分解变为腐殖质、氨基酸等比较稳定的有机物和完 全腐熟的堆肥产品过程。
D、后处理:包括分选除杂志、除臭和精制过程等。
E、精制:根据用途和需要破碎,添加N、P、K等添加剂 生产复合肥,或固化造粒等。
F、贮存:净化后的散装堆肥产品可以直接销售给客户,
或者进行贮存。
18
堆肥化技术分类
根据堆肥化工艺技术发展演化历史及工艺特点分类如下: ★厌氧堆肥化→好氧堆肥化 ★露天(敞开)式堆肥化→封闭式堆肥化 ★无发酵袋置堆肥化→有发酵袋置堆肥化 ★人工土法堆肥化→机械化堆肥化 ★静态发酵堆肥化→动态(机械化)发酵化
★临界水分:是指堆肥化过程中既考虑微生物活性需要, 又考虑到保持物料孔隙率和透气性需要的综合指标。当 含水率>65%时,水分将充满物粒间隙,堆层内空气量降 低,由好氧状态向厌氧转化,温度剧降,并产生恶臭气 25
含水率调节与控制
★回流物料平衡法 湿料平衡Xc+Xr=Xm(料仓内混合物料总湿重) 干料平衡ScXc+SrXr=SmXm(Sm料仓内混合物料含固量) 湿重回流比Rw=Xr/Xc=(Sm-Sc)/(Sr-Sm) 干重回流比Rd=SrXr/(ScXc)=(Sm/Sc-1)/(1-Sm/Sr)
5
意义:对固体废物进行消纳处理,实现可降解有机固 废的三化;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物质循环, 改良土壤,保护农田;回收沼气、生产堆肥, 合成微生物蛋白质和葡萄糖等。
前景:城市生活垃圾、淤泥、人畜粪便和农业秸杆等 固体废物中含有丰富的生物固体有机物,来源 广泛,数量庞大,在当前世界性自然资源和能 源严重短缺情况下,开发固体废物生物处理技 术,回收和利用固体废物中所蕴含的大量有用 物质及能源意义深远,前景广阔。
重 点:好氧中高温堆肥化工艺原理与过程控制 技术和方法、厌氧消化处理的技术原理、 生物化学机理。
难 点:生物转化(或生物代谢)动力学和厌氧 消化器结构设计参数选择与计算。
3
第一节 概述
定义:固体废物生物处理技术的实质是生物转 化技术,它是指人类通过各种手段,利用微生 物所具有的巨大的氧化分解有机物并使之转化 为无机物的生物能,实现可降解固体有机物的 稳定化、资源化和减量化。
8
(聂永丰):依靠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细菌、放线 菌、真菌等微生物,人为地促进可生物 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生化转化 的微生物学过程。
(欧、美):在有控制的条件下,微生物对固体、 半固体有机物的好氧中温或高温分解, 并产生稳定的腐殖质的过程(区别于简 易好氧或厌氧堆肥)。
9
堆肥化包含四层含义:
15
三、好氧堆肥化机理
好氧堆肥是在通风条件下和有游离氧存在情况下, 依靠好氧微生物(即好氧细菌)的分解发酵作用下进行 的。
如果将废物中的有机物用CaHbOcNd表示,堆肥产品 (难降解抗性有机物)的有机质用CwHxOyNz表示,则 好氧分解代谢过程可表示为:
CaHbOcNd+0.5[ny+2s+r-c]O2→n CwHxOyNz•d H2O(气) + f H2O(液)+s CO2+(d-nx)NH3
11
☆使土质松软、多孔,增加保水性、透气性及渗水性,改善 土壤的物性;
☆由于腐殖质带阳电荷,有助于吸附和粘住化肥中氮、钾、 铵等阳离子,保持土壤养分,提高肥力;
☆腐殖质与酸性土壤中的活性铝等结合(或螯合)后能抑制 活性铝与磷酸结合,并促进有机质分解和氮肥等养分供应。
☆减轻施肥过程,以及气候等条件恶化对农作物的影响,起 缓冲作用;
23
堆肥化过程需氧量计算
★根据堆肥化过程有机物氧化分解下列反应式推算理论氧化分 解需氧量,进而折算出理论空气量:
CsHtNuOi•a H2O+b O2→CwHxNyOz •c H2O+d H2O(气) +e H2O(液)+f CO2+g NH3+Q
(其中w=5-10;x=7-17;y=1;z=2-8) ★根据下列化学计算式推算理论需氧量(考虑降解效率n时):
目前,我国堆肥化原料主要是两类: ☆生活垃圾+粪便或生活垃圾+生活污泥 ☆农业秸杆+粪便
14
质量控制
A、密度(容重):适于堆肥的垃圾密度为350-650kg/m3; B、组分(湿质)%:有机物≥20%,并按照易腐物(动
物性+植物性)、灰渣(≥15mm称渣砾,<15mm为 灰土)和废品(纸类、布类、塑料、金属、玻璃)分 别统计用于堆肥化处理的城市生活垃圾组成成分。 C、含水率:适合堆肥的垃圾含水率为40-60%; D、碳/氮比(C/N):适合堆肥的C/N比为20:1~30:1; E、粒度:适合堆肥的物料粒度为12-60mm,蔬菜类易腐 废物尺寸可略大一些。
20
五、堆肥设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