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范本:儿科学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
课题申报模板:小学数学同步教材微课程设计及应用研究
课题申报范例精选【导语】课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体现中央有关精神和要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创新价值。
应用对策类选题要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基础理论类选题要立足学术前沿,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跨学科类选题要体现学科交叉渗透的属性和特点。
选题文字表述科学、严谨、规范。
以下是课题优秀成果,是各类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的参考模板和范例。
小学数学同步教材微课程设计及应用研究课题名称:小学数学同步教材微课程设计及应用研究关键词:微课程设计,应用研究申报级别: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课题类别:青年课题学科分类:数学研究类型:数学预期研究成果:立项号:课题设计论证一、国内外研究现状随着课程改革大潮的推进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科教学与课程进行恰当有效的融合是近几年学科教学中比较突出的特点。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也开始思考如何将信息技术恰当其分的融合到学科教学中,由此提出课题“小学数学同步教材微课程设计及应用研究”。
1.国外研究现状在国外的研究中,与“微课程”有关的名词有Mini course、Micro lecture、Micro lesson等,但其对“微型课程”的研究取向不完全相同。
如美国阿依华大学附属学校于1960年首先提出微型课程,也可称为短期课程或课程单元;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在1998年开展了微型课程(Micro LESSON ) 项目。
微型课程一般是一系列半独立性的专题或单元,持续时间比较短,一般只有l-2个学时,教学目标单纯集中,重视学习情境、资源、活动的创设,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架,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一系列支架帮助其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教学的组织规模也比较小。
由此可见,微型课程针对的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完整的教学活动,促进信息技术更好地整合于教与学,时间与规模都是微型的,而微课程则以微视频为核心教学资源开展教学,可以整合常规课程教学,也可以供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发展所用;微型课程基于现实的学校课堂教学,属于正式学习范畴,而微课程则适用于正式学习、非正式学习或兼而有之。
课题申报模板:微课在农村小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研究
课题申报范例精选【导语】课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体现中央有关精神和要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创新价值。
应用对策类选题要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基础理论类选题要立足学术前沿,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跨学科类选题要体现学科交叉渗透的属性和特点。
选题文字表述科学、严谨、规范。
以下是课题优秀成果,是各类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的参考模板和范例。
微课在农村小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研究课题名称:微课在农村小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研究关键词:微课教学应用有效申报级别: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课题类别:专项课题学科分类:信息技术研究类型:信息技术预期研究成果:立项号:课题设计论证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2010年,佛山教育局率先在国内组织开展了全市中小学教师优秀“微课”资源征集与评审活动,首次正式给出“微课”概念并开展了一系列“微课”建设实践与应用研究。
此后,随着第一届微课大赛的成功举办,微课在我国中小学教学应用中不断升温,引起了越开越多的教育者的普遍关注。
“微课”学习,在当前小学教学中已逐渐成为一种教师所认可的教学形式。
但微课在我国还处于初级建设阶段,作为教育领域的一个新生事物,因为各个地区不同条件的限制,微课在我国的应用实践研究方面还有很大的不足。
我校作为一所农村小学,信息化工程实施比较迟,教师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观念有待改变,技术有待提升,我校希望通过本课题研究的方式在大力推动学校信息化工作进程的基础上对微课教学的可行性进行实践探讨,尝试将微课与小学各学科教学进行深度融合,以满足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二)选题的意义微课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可以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有利于发挥网络视频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图形图像处理教学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教育资源的社会化共享;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微课在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实践研究》立项申报书
---------------------------------------------------------------最新资料推荐------------------------------------------------------ 《微课在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实践研究》立项申报书《微课在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实践研究》立项申报书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限 500 字以内)面对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要求,教师的工作已经不是简单的把书本上的知识内容交会给学生,而是要在教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中间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及手段都是为了达到最后的目的教会学生学习。
面对这种情况,如何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如何才能将高深的理论变简单,将简单的问题变有趣?能不能利用零碎的时间短期内完成一次学习?能不能好玩点、有趣点?在这种背景下,微课诞生了。
微课的出现,打破的传统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
这一形式在学校一经宣传,迅速成为校园的时尚,受到老师们的热烈欢迎。
在网络时代,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当前的博客、微博等一样,微课也将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
二、拟研究解决的问题(限 200 字以内) 1、教学设计中具体怎样利用微课优化教学过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设计出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方案。
2、如何避免应用微课教学可能带来的负面作用。
1 / 83、如何提高教师引导学习的职业素养。
4、如何利用微课转变教师的教学思维模式及学生的学习模式,让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让知识的传授方式由灌输为主变作引导为主。
三、研究目标(限 300 字以内) 1、更新学科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树立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的教育信息技术观,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2、在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方式,探索适合本学科特点的教学模式。
小学教育课题申报书:微课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微课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究学科分类:基础教育课题类别:重点课题关键词:微课教学手段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1)问题的提出:我们是小县城小学科学实验室配置的各种实验材料和课本不匹配,很多科学老师在上课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准备科学实验,还要给孩子准备学生分组实验,而且带的教学班又多,我们每个教学班基本都在60人以上,需要的实验材料多,一个实验下来老师花费精力、物力和财力,这样我们就想到了如果把一些科学实验以微课的形式呈现出来不仅可以解决了上面的一些问题,而且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课题界定: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微课是以视频为载体,对于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某一知识点精心设计和开发的微型学习资源,具有短小精悍、聚焦知识点、可重复播放的特点。
这种微课辅助实验教学,能够再现实验关键环节、创新实验的演示手段、模拟一对一实验指导等优点;可以改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课堂时间有限、实验前讲解冗长无趣、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差异大等问题;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还节省了很多实验材料。
(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国外的研究中,与“微课程”有关的名词有Minicourse、Microlecture、Microlesson等,但其对“微型课程”的研究取向不完全相同。
如美国阿依华大学附属学校于1960年首先提出微型课程(Minicourse),也可称为短期课程或课程单元;新加坡教育部于1998年实施的MicroLESSONS研究项目,涉及多门课程领域,其主要目的是培训教师可以构建微型课程,其课程一般为30分钟至1个小时,教学目标单纯集中,重视学习情境、资源、活动的创设,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架,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一系列支架帮助其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2004年7月,英国启动教师电视频道(),每个节目视频时长15分钟,频道开播后得到教师的普遍认可,资源的积累最达到35万分钟的微课视频节目;2008年秋,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一分钟教授”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因首创了影响广泛的“一分钟的微视频”的“微课程”(Microlecture)而声名远播,其核心理念是要求教师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
中小学“微课”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微课课题开题报告
中小学“微课”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1.课题来源、选题依据以及本课题的选题意义1.1课题来源来源中央电化教育馆关于信息技术化教育总课题。
属于理论研究与应用相结合的课题。
1.2选题依据随着当前社会互联网时代的蓬勃发展以及现代社会对教育的全新要求,教育在网络平台的实现成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
中小学“微课”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和应用就成为了这一新型教育方式下的一个重要尝试。
根据一部分一线老师的教学实践,我们可以发现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总是会存在一部分学生的掉队,而在当今小班化还无法完全实现的条件下,这部分待优生的学习困难就可以通过中小学“微课”学习资源平台来解决,当然同时也表明本课题研究的学校资源的受众是大多以待优生为主,这是本课题选题的现实依据。
同时在互联网到来的今天,相比较于传统教学所拘泥于教室这样一个固定的教学环境,民众有了更多的选择,那么网络平台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选择之一,通过教育多媒体在网络平台的发布是一种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1.3研究现状及选题意义1.3.1国内研究现状述评微课,一词,最早见于佛山日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对此的报道,其全称是微型视频课例,简称微课。
(胡铁生,2011)指出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
在“微课”一词诞生之前,国内常见的类似惯用表达有“教学视频案例”、“视频课例”等。
作为国内较早对教学视频案例进行研究者之一,苏州大学的鲍建生教授对视频案例的研究是比较系统的。
他对教学视频案例的定义是:指用计算机及超媒体编辑系统整合课堂教学视频片段及各种相关的教学素材,包括文字(文章)、图画、照片、投影片、幻灯片、音频、视频等,把大量的、多样性的数据采用可变的、非线性的、快速提取的方式链接,为案例教学研究提供复杂的、多元表征表1 中国期刊网的数据检索基于对以上文献的阅读,可知目前对教学视频案例、视频课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小学的教学应用。
课题申报模板:微课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研究
课题申报模板:微课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研究课题申报范例精选【导语】课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体现中央有关精神和要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创新价值。
应用对策类选题要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基础理论类选题要立足学术前沿,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跨学科类选题要体现学科交叉渗透的属性和特点。
选题文字表述科学、严谨、规范。
以下是课题优秀成果,是各类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的参考模板和范例。
微课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研究课题名称:微课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研究关键词:微课制作、微课运用、教师专业化发展申报级别:省级课题课题类别:专项课题学科分类:其他研究类型:其他预期研究成果:立项号:174234108课题设计论证一、国内外对微课运用的研究现状"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多媒体资源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在国外,关于微课是这样定义的:微课是一种以建构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基于某个简要明确的主题或关键概念为教学内容,通过声频或视频音像录制的六十秒课程。
微课不仅可用于在线教学、混合式教学、远程教学等,也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资源,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知识巩固学习。
目前,国内对“微课”概念的界定还未达成共识。
从字面来看,微课由“微”与“课”构成。
“微”有“细小、轻微”的意思。
“课”是指“有计划的分段教学”或“教学的时间单位”。
由此看出,“微课”应该是有时间限制的教学活动全过程。
南京师范大学张一春教授把微课定义为“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多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国内首创“微课”概念的胡铁生认为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实施活动。
微课在课堂中应用课题申请书(课题盲审表)
申请评审书(盲审表)课题名称: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题设计论证・本课题研究的具体问题、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包括理论与实践价值)・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范围的限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创新与突破之处・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实施步骤、具体措施和预期研究成果(限400()字以内,3页以内,不得超页数)一、本课题研究的具体问题、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包括理论与实践价值)(一)研究的具体问题:微课作为一种很好的教育资源,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微课的使用让语文课堂教学更加的灵活, 也能够使课堂教学的效果更加有实效性。
但在使用维克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深入研究:1.如何设计与制作微课,更加生动直观。
2.微课在课堂中使用的恰当时机。
3.如何发挥语文课堂的特点,让微课深度融合。
(二)选题的意义2018年4月13日,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国教育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注重将现代科技手段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应当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教学形式更加的丰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微课能够解决相应的师资条件比较弱的情况,丰富教学资源,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本课题研究价值(包括理论与实践价值):1.理论意义关于微课,在国内外都已有了一些研究,但是研究多数是将微课作为一项单独的课程研究。
本研究将微课和小学语文课堂相结合,研究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发挥微课的特点,找到微课在于我呢课堂中的最佳应用时机,研究语文在课堂应用的原则和措施。
2.实践意义微课在语文课堂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学的重点、难点、易错点等方面,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课题申报模板:小学数学微课程的开发和应用
课题申报范例精选【导语】课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体现中央有关精神和要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创新价值。
应用对策类选题要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基础理论类选题要立足学术前沿,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跨学科类选题要体现学科交叉渗透的属性和特点。
选题文字表述科学、严谨、规范。
以下是课题优秀成果,是各类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的参考模板和范例。
小学数学微课程的开发和应用课题名称:小学数学微课程的开发和应用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程数学知识思想方法申报级别: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课题类别:专项课题学科分类:数学研究类型:数学预期研究成果:立项号:课题设计论证课题设计论证1、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微课程(Microlecture)这个术语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
这个概念,国外最早是在2008年秋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首次提出的。
而国内率先提出微课程概念的是广东佛山教育局的胡铁生老师,他对微课程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革新提出了建设性的观点。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相对于传统单一资源,微课资源具有:主题突出,指向明确;资源多样,情境真实;“短小精悍”,使用方便;半结构化,易于扩充等优点。
在网络时代,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的快速发展,微课也将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
首先是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的需要,能够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更好的满足学生对本学科各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查缺补漏,巩固知识,又是课外学习的补充和拓展指导。
其次是教师专业水平发展的需要,能为教师在课题的选、内容的设计、知识的讲解与总结、拓展与反思等开展教育教学提供课堂教学研讨的范例。
同时又是区域性微课资源建设、共享和应用的需要,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快速发展,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最终达到高效课堂和教学相长的目标。
儿科教学课题申请书
一、课题名称基于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儿科教学模式研究二、课题来源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儿科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然而,目前儿科教育模式在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理论与实践脱节、实践教学环节不足等。
为了提高儿科专业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儿科专业人才,特提出本课题。
三、课题研究背景1. 国家政策支持: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明确提出要加强医学教育改革,提高医学教育质量。
儿科专业作为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2. 儿科专业人才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疾病谱不断发生变化,对儿科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然而,目前儿科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实际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
3. 儿科教学模式现状:当前,我国儿科教学模式主要依赖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
这种模式不利于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四、课题研究目的1. 探索适合我国儿科专业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2. 提高儿科专业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儿科专业人才。
3. 优化儿科教学模式,为我国儿科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五、课题研究内容1. 分析当前儿科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
2. 研究国内外儿科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儿科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借鉴。
3. 设计基于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儿科教学模式,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
4. 在试点院校开展基于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儿科教学模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5. 总结课题研究成果,撰写论文,为我国儿科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六、课题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儿科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儿科专业学生的需求和对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看法。
3. 实验研究法:在试点院校开展基于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儿科教学模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课题申报模板:微课在小学数学教与学中运用的实践研究
课题申报范例精选【导语】课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体现中央有关精神和要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创新价值。
应用对策类选题要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基础理论类选题要立足学术前沿,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跨学科类选题要体现学科交叉渗透的属性和特点。
选题文字表述科学、严谨、规范。
以下是课题优秀成果,是各类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的参考模板和范例。
微课在小学数学教与学中运用的实践研究课题名称:微课在小学数学教与学中运用的实践研究关键词:微课申报级别: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课题类别:青年课题学科分类:数学研究类型:数学预期研究成果:立项号:课题设计论证微课在小学数学教与学中运用的实践研究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建议:1.国外研究现状在国外的研究中,与“微课程”有关的名词有Mini course、Micro lecture、Micro lesson等,但其对“微型课程”的研究取向不完全相同。
如美国阿依华大学附属学校于1960年首先提出微型课程,也可称为短期课程或课程单元;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在1998年开展了微型课程项目。
项目主持人Philip Wong教授认为,微型课程是运用计算机通讯技术(ICT)来达到特定目标的小教学材料。
微型课程一般是一系列半独立性的专题或单元,持续时间比较短,一般只有l-2个学时,教学目标单纯集中,重视学习情境、资源、活动的创设,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架,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一系列支架帮助其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教学的组织规模也比较小。
2004年7月,英国启动教师电视频道,每个节目视频时长15分钟,频道开播后得到教师的普遍认可,资源的积累达到35万分钟的微课视频节目;2008年秋,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一分钟教授”戴维•彭罗斯因首创了影响广泛的“一分钟的微视频”的“微课程”而声名远播,其核心理念是要求教师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
儿科护理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应用
儿科护理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应用我院儿科护理学老师根据肯定的理念、方法和原则,经过三年的努力科学地建设了儿科教学资源库,其内容包括试题库、试卷库、案例库、课件库、常见问题解答库等,并在护理本科广泛应用。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进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将来的教育资源建设将会不断地成熟和完善。
一、儿科护理学试题库、试卷库的建设和应用儿科护理学是讨论从胎儿至青春期小儿的生长发育、卫生保健、疾病预防和临床护理的专科护理学课程。
为体现课程考试成果评估的标准化、规范性和客观性要求,改革传统的课程考试模式,在学校的支持和鼓舞下,经过几年来的努力,我们建立了一套有用的试题库,实施了教考分别的考试方式。
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合理、有效地设计试题库,以求得学科考试的公正性和可信性,使其能够对老师的“教”与同学的“学”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价,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学水平提高的目的,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1.试题库、试卷库建设的意义:①有利于课程教学的评价和管理。
②有利于课程教学资源的继承和发扬。
③有利于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建设。
2.试题库、试卷库的构建原则:①依据教学大纲制定科学的考试大纲。
②依据课程特点选用相宜的题库形式。
③重视试卷命题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④试题库的管理。
3.试题库、试卷库的构建方法:组织有丰富护理教学及临床阅历的专家教授,资深老师和高级护理人员,在广泛查阅儿科护理学专业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收集教学资源,多途径入库。
4.试题库、试卷库的应用:①试题库、试卷库的使用。
每学期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完成后,由教务科支配课程考试日期,试卷随机从试题库内选择,一般试卷只在考试前3天才确定并由教务科组织印刷和考场支配,教研室任课老师考前都不知道。
考试结束后,全部考卷移送教研室,由教研室组织阅卷工作,其中试卷客观题部分的答案,同学使用答题卡,成果由老师进行批改并给出成果,试卷的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部分,由教研室全体老师进行人工批阅并给出成果。
儿科护理教学资源库建设交互式微课应用
儿科护理教学资源库建设交互式微课应用背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教育行业也逐渐开展了网络教育和远程教育,这不仅使得教育手段更加多元化,同时也为教育资源的共享提供了机会。
护理教育作为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涉及到丰富的实际案例,但这些案例并不容易在教学中一一展示并进行讲解。
因此,在护理教育的实践中,教师和学生们急需一个方便快捷的交互教学平台,既便于教师进行教学案例上传,又能够方便学生随时学习和操作。
目的本文主要介绍儿科护理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背景,目的和实施方法。
通过建立儿科护理教学资源库,开展交互式微课应用,为儿童护理教育提供支持,并加强和推进基础护理教育和儿科护理的紧密结合,提高护理师的实践能力和业务水平。
实施方法建设儿科护理教学资源库儿科护理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开展交互式微课应用的前提。
在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互联网技术和网络教育平台,对优质的儿科护理教学资源进行整合。
资源库的建设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资源的筛选和整合教学资源的筛选和整合是儿科护理教学资源库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筛选资源时,要考虑资源是否满足教学目的,是否能够用于生动展示和讲解疾病预防和治疗、护理技术操作等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同时也要考虑资源的版权和实用性等因素。
2.教学资源的上传与发布在教学资源上传和发布环节,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程序。
要有专人进行审核和管理,确保教学资源在上传和发布过程中符合规范,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道德准则。
3.教学资源的分类和管理教学资源的分类和管理是儿科护理教学资源库建设中的关键内容。
分类和管理是为了方便用户查找所需资源,同时也是为了推动资源的多元使用和推广。
开展交互式微课应用儿科护理教学资源库中包含了很多实践案例和理论知识,学生需要进行学习、讨论和实践操作。
此时,交互式微课应用成为重要的学习工具。
交互式微课应用的开展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实施流程。
1.目标设定交互式微课应用的目标设定是成功开展微课应用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申报范例精选【导语】课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体现中央有关精神和要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创新价值。
应用对策类选题要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基础理论类选题要立足学术前沿,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跨学科类选题要体现学科交叉渗透的属性和特点。
选题文字表述科学、严谨、规范。
以下是课题优秀成果,是各类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的参考模板和范例。
儿科学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名称:儿科学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关键词:儿科学、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申报级别: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课题类别:专项课题学科分类:其他研究类型:其他预期研究成果:立项号:课题设计论证课题设计论证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微课,是以短小的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
微课的雏形最早见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 (University of Northern lowa ) 的有机化学教授 LeRoy A.McGrew在1993年提出的“60秒有机化学课程”,目的是让非科学专业人士在非正式的场合中也能了解化学知识,并希望将之运用到其它学科领域。
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胡安学院(San Juan College)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 (D avidPenrose )正式提出了微课这一概念,并运用于在线课程,他认为微课是一种以建构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基于某个简要明确的主题或关键概念为教学内容,通过声频或视频音像录制的六十秒课程。
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微课资源平台也在如火如荼的建设过程中,如广州佛山的微课网、浙江微课网、中国微课,学校自建的微课网等。
佛山市教育局曾开展了“佛山市中小学微课征集评选活动”及“中小学教师微课作品大赛”,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已成经佛山教育信息化的口牌项目,佛山微课建设与应用模式对全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产生了良好的辐射效应。
胡铁生认为微课 (程 )是指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教育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
微课的适用对象没有限制,微课的发展是面向社会的,它服务于任何想要学习或者了解某科知识或某类技能的人。
微课的开发主要由技术人员和各学科的教师人员或优秀技能人员共同完成。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研究价值微课与微视频因其网络化、碎片化、视频化、可移动性,突破时间、空间、地点、学科等的限制,正好迎合现代学习者的需求。
在网络时代,微课与当前广泛应用的众多社会性工具软件(如博客、微博、Youku等)一样,也将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
特别是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成为学习者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平台。
教职成司函〔2014〕25号文<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指南>中提出鼓励和支持各职业院校应根据自身条件,构建起国家、省、学校三级,互为补充、使用广泛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系统,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
通过微课资源建设逐步满足中高职网络化教学和学习者自主学习需要。
第一,对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和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是传统课堂不可取代的跨越时空的自主、探究学习的好资源,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是解决我院学生多教师少、实训室面积相对较小等阻碍有效开展实训教学活动这一瓶颈的最佳途径。
第二,对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微课资源建设的校本研修、区域网络教研将大有作为,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第三,将信息技术和专业教学深度融合,推动医学教育信息化发展,满足医疗机构对高职人才培养需求,为医疗领域中高职毕业生、在岗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提供服务;满足全省基层医疗机构医生进行全国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前的相关培训的需求,从而提高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提升高职院校服务医疗行业的能力。
第四,创新资源库建设。
微课,将会变革资源库建设理念。
通过儿科学微课的建设带动其他课程微课资源的建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平民化,推动教育终身化和大众化发展。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一)课题研究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希望完成以下目标:(1)开发区域层面基于师生互动的儿科学微课资源平台;(2)探索网络环境支持下的微课资源的共建共享策略;(3)逐步提供资源应用的儿科学微课集。
(二)研究内容师生互动的儿科学微课资源平台建设。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微课资源中心、课程中心、在线练习、社会服务等。
微课资源类型主要包括: 实训课微课、理论课微课等。
(三)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第一,将信息技术和专业教学深度融合,推动医学教育信息化发展。
第二,辅教辅学、边建设边使用。
强化微课资源的“辅教辅学”功能设计,方便教师个性化搭建课程、组织教学,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完善线上与线下学习过程的管理与服务,便捷师生自主学习、支持个性化学习。
充分运用需求导向、应用激励的策略,边建设边使用,把微课资源使用融入教学的全过程,促进教师率先使用,引导学生全面使用。
第三,服务社会。
微课资源建设充分考虑到社区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临床医生继续教育、技能提升需求,鼓励社区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使用资源库进行员工继续教育培训,支持医疗机构员工广泛使用;发挥资源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作用,吸引更多社会学习者使用。
第四,不断更新完善功能。
切实强化平台的资源存储、资源评价、资源关联以及资源再生等作用,强化针对不同使用者的资源检索、学习方案推送、在线学习、讨论互动、监测评价等功能,把微课资源逐步建设成为智能化、开放性学习平台,满足“终身性、全民性、泛在性、灵活性”的学习型社会要求。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一)研究思路本课题从引导教师们认识微课,厘清微课概念,走出传统录像课例误区出发,进而开始微课的设计制作,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
在课题研究前将制定研究方案,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具体分工,初步预计有如下工作:专题讲座,问卷设计、调查、回收、分析,微课环节设计交流探讨,微课制作技术培训,微课资源、师生互交式资源学习平台建设与应用等等。
(二)研究方法:坚持以引领性与普适性相结合,建设省内先进、实用、开放、持续更新的微课教学资源,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为目的,以数字化信息化等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以网络信息化为载体构建学习平台。
1.文献资料法:了解国内省内儿科学微课资源建设的最新发展,借鉴国内省内微课资源建设的经验和标准,对较为成功的经验进行分析,汲取精华,提高课题研究的针对性与实效性,重视其建设的使用价值,把研究工作建立在坚实基础上。
2.调研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按照循证设计、分步实施、共建共享、边建边用的原则,以“辅教辅学”为基本定位,以服务于专业领域教师、学生、在职人员学习、培训的需求为出发点,依据社区、基层医疗机构对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建设教学资源。
3.充分利用已经形成的教学资源。
着眼于建设实施的可行性、可持续性,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既使用其他兄弟学校做得好的微课,也期望我院教师能够为微课发展添砖加瓦,能够有我院的优质微课辐射到其他兄弟学校去。
4.行动研究法:边建边创新、不断更新资源。
在确定教学资源建设标准的基础上,院校结合发挥合作医院、社区医疗机构资源优势,不断创新素材,共同开发和建设微课资源。
5.逐步进行子课题研究。
(三)微课开发过程见附件图表。
微课制作和资源共享课相近,只是很微小。
(四)课题实施步骤:时间:2015.10~2018.4 1.课题准备阶段:2015.10~2015.12 (1)对课题目标进行讨论并确定课题研究方案。
(2)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和专家组,明确人员工作任务分工职责。
(3)学习相关微课知识,提高课对微课的认识,利于课题的顺利实施。
2.课题实施阶段:2016.1~2016.11 (1)与学院数字化网络平台和学院微信平台连接建立微课学习平台。
(2)对教师进行相关技术培训。
(3)完善素材,完成微课制作,形成儿科学微课集。
(4)对形成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充分交流、总结,形成阶段性成果。
3.课题总结阶段:2016.12~2018.4 形式:整理教师微课作品;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结题报告、论文等。
课题可行性分析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限填20项)(一)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1.论文: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思考与对策分析,任玉录,袁宁.卫生职业教育. 2015 (3) 2.论文:《实用医学信息学》课程入校方案实施经验,袁宁.中国数字医学. 2008(8) 3.论文:多元化教学法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季芙红.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7) 4.论文:浅谈儿科临床技能实训校本教材的开发,季芙红,索生红,朱青芝,马丽英.基层医学论坛.2015(7) 5.论文:台湾护理教育对我院护理教育模式改革的启示,李保存,朱青芝,袁宁,周玉琴,任玉录.卫生职业教育. 2014 (23) 6. 论文:多种教学法在《儿科学》教学中的综合应用,季芙红.2009年8月获第七届全国优秀职教文章优秀奖。
7.《儿童保健及疾病诊疗》,2011年3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季芙红,副主编。
8.《儿科学》,2013年7月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季芙红,第二主编。
9.《临床综合技能实训指南》,2015年3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季芙红,副主编 10. 《儿科学》,2015年2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季芙红,副主编。
11.《儿科护理学》,2015年6月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季芙红,副主编(二)主要参考文献(限填20项) [1]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S].国发[2005]35号 [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S].教高[2006]16号 [3]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技[2012]5号 [4]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2-63 [5] 严均平,曾娅琴.高校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的资源需求调查[J].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4,1:30 [6] 胡铁生,周晓清.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2014年24(2): 5-13 [7] 梁玲.微课程开发与应用国内外研究现状 [J]. 黑龙江科学,2014,5(3):268. [8] 匡贵秋,冯立国.高职高专网上教学及其网上资源建设的现状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l1,10:28-35. [9] 胡铁生,黄晓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15-18. [10] 李玉平.微课程——走向简单的学习[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15 [11] 张中兴.微课与微课程研究发展综述[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28(6):586-589. [12] 韦嘉嘉.基于微课的高校实践教学设计初探[J]. 高教论坛,2015,2(2):122-125. [13] 肖东玲.浅析微课在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 卫生职业教育,2015,33(5):97-98.[14] 于淑娟.学校微课建设的问题与反思[J]. 教学与管理 2015(3):33-35. [15] 张雪雨.我国微课产业化发展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9):263-265. [16] 胡铁生,詹春青.中小学优质微课资源开发的区域实践与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1):68. [17] 王伟.微课资源应用现状调查分析及策略研究[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2:9-12 [18]曹苏.微课如何走进职业院校课堂[J]. 教学实践研究,2014,25(1):145-146. 二、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如职务、专业、年龄等)课题负责人,儿科学副教授,双师型教师,儿科学院级精品课程负责人,第二届中国医师协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