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所见》
一年级语文课文《所见》知识点

一年级语文课文『所见』知识点『所见』是清代文学家袁枚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写了作者偶然所见牧童骑牛唱歌想捕捉知了的一件小事,表现了牧童天真活泼机智灵活的性格和热爱大自然情趣的特点.亲爱的读者,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一年级语文课文『所见』知识点,欢送阅读!一年级语文课文『所见』原文所见(清代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突然闭口立.一年级语文课文『所见』知识点注释:⑴牧童:指放牛的孩子.⑵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⑶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⑷欲:想要.⑸捕:捉.⑹鸣:叫.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突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作者简介: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创作背景:袁枚热爱生活,辞官后侨居江宁,“小住仓山畔,悠悠三十年〞(『松下作』),其主张抒写性情,所写多为士大夫的闲情逸致,空灵流利,新奇眩目.此诗也即是诗人在生活中看见一个牧童骑着牛、唱着歌,突然听到蝉的叫声后停住歌声准备捕捉蝉的这一幕场景后,诗兴大发而创作.赏析:野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突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也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一手呢!这情景,全被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厅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一年级语文课文『所见』教案1、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有朗读古诗的兴趣.【教学重难点】识记、运用、书写生字.【教学准备】1、插图、录音机.2、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引入、揭题1、同学们,这是什么?(出示知了图)蝉(正音)谁想给大家提个醒,读这个字应该注意什么?2、谁听过它的叫声?能学它叫一叫吗?3、听到它的叫声,你知道一年四季的哪个季节来了?4、谁有过想捉蝉、捕蝴蝶、老小蝌蚪的经历或想法?古时候,就有一位诗人叫袁枚,曾经见过一个放牛的.孩子想捉树上的蝉,还把这个情景写成了一首诗,同学们想听一听吗?(放录音)5、出示课题:所见(同学们,这首诗的名字叫所见)6、读课题:所(正音)理解“所见〞.(谁能告诉老师,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二、初读古诗1、请同学们再听一次录音,边听边小声地跟着读一读.2、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首古诗,读之前,老师想问,读的时候,假设你遇到不认识的字,这么办?归纳方法,自由读3、谁想来读着首诗的同学请站起来大声读.4、现在来个比赛,看南同学读的棒还是女同学读的棒.5、还有那位同学想读这首诗?6、谁来评平他读的声音怎么样,字音怎么样?7、齐读.三、识字写字过度:同学们读了这么多遍,古诗上的字你都会读了吗?1、读字(指着有颜色的字):正音.2、真棒、假设这些字没有了拼音,离开了课文,你还会读么?(出示小黑板)读词.(出示字卡)自己读,开火车读.3、同学们请看这个“黄〞字,你能一口气用它来组三个词,并选一个词来说一个句子吗?4、请同学们看黑板上这几个字,(出示四会字)假设我们要写它的话,要注意些什么?(观察、汇报)5、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指导书写)6、同桌互相评一评,看要提醒对方那一笔写得不漂亮,那一笔写得很漂亮.四、理解词语、诗句同学们,这时,我看大家有点累了,老师想跟大家玩个游戏好吗?1、玩游戏:指图说词(黄牛、牧童、鸣蝉、林樾).说规则,理解“林樾〞.2、玩游戏:说词表演动作(捕鱼、捕蝴蝶、鸣、叫、喊).说规则,理解“歌声震林樾——突然闭口立〞.3、同学们,请你再读一读这首诗,看看那里还有不明白的?质疑.4、表演读诗.五、指导读书1、小朋友,注意老师在古诗上标上的符号,你能细细读一读,把古诗读得更感人吗?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突然闭口立.引导.2、齐读古诗.六、背诗过渡:同学门真棒,这回老师想考考大家,我把黑板上的一些字擦掉,看你们能不能读出来.1、擦字(黄牛、歌声、鸣蝉、闭口立)背.2、擦字(牧童、林樾、意欲、突然)背.。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所见、小池》教学_010531523597_652PPT课件

结束语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林:树林
樾:树荫
意欲:想要
捕:捉
立:停下来站在那儿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 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 出的诗人,汉族人。一生力主抗金, 与范成大、陆游等合称南宋“中兴 四大诗人”。其词风格清新、活泼 自然,与诗相近。著有《诚斋集》。 代表作有《宿新市徐公店》。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13 古诗两首
所见
பைடு நூலகம்
所见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所牧捕 蝉闭立
所见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所见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蝉:又名知了。
雄蝉近腹的基部 有鼓膜,震动膜 时能发出响亮的 声音。
振:振动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所见》课件PPT

袁枚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课文学习 作者简介 课堂练习
退出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suǒ
mù
所以 牧童
bǔ chán bì
lì
捕蝉 闭口 站立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所以 所有 放牧 牧草 捕捉 捕鱼 起立 立正 关闭 闭路电视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所见
牧 童 骑 黄 牛,
zhèn
yuè
歌 声 振 林 樾。
意 欲 捕 鸣 蝉,
忽 然 闭 口 立。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鸡
袁枚
养鸡纵鸡食, 鸡肥乃烹之。 主人计固佳, 不可与鸡知。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诗意: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 歌声在树林中回荡。 心想捕捉鸣叫的知了, 马上站在树下一声不响。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一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所见》PPT解析

所见
在上课之前,请仔细看一幅 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故事?
所见
看图讲故事
所见
看图讲故事
你在图上看到什么?
图中人是谁? 他在什么地方? 在干什么? 他心里在想什么?
所见
作者所看见的
清 袁枚
作者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钱塘人, 清代诗人。清乾隆四年中进士,如入翰 林,做过江宁等地知县,后辞官,定居 南京市,在小仓山构筑园林,过着乐文 赋诗,悠闲自在的生活。他主张诗应该 抒写性情,因此,多数作品抒发闲情逸 致,著作有《随园诗话》、《小仓山房 集》和《子不语》等。
小娃g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zōng jì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古诗 诗意 诗人
8笔
闭口 关闭 闭气
6笔
tónɡ
童 儿童 童话 儿童节
想一想:牧童是怎样 捉蝉的呢?他捉到了蝉 吗?把这些éi
袁枚
mù
牧童骑黄牛,
zhèn yuè
歌声振林樾。
yù bǔ chán
意欲捕鸣蝉,
bì lì
忽然闭口立。
所见
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会认的字
suǒ mù bǔ chán bì lì
所牧捕蝉闭立
mù
牧童
chán
蝉鸣
zhèn yuè lì
忽然想到捕捉树上鸣叫的 知了,就马上停止歌唱,一声 不响地站在了树下。
读读背背
所见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越。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chuí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pén头g 稚zhì子学垂纶lún,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新课标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古诗两首之《所见》课件 PPT课件

观看视频,反复朗诵,体会诗歌的感情。
所
见
袁枚
牧 童 骑 黄 牛,
歌 声 振 林 樾。 意 欲 捕 鸣 蝉, 忽 然 闭 口 立。
领会诗意,把诗歌改编成故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
放声朗读课文,结合拼音认读生字, 同学间可互相交流。
小
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反复朗诵,体会诗歌的感情
小
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观看课文的配乐朗诵视频,反复研读课文。
返回
图上画了谁? 他想干什么?
放声朗读课文,结合拼音认读生字,同 学间可互相交流。
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见
袁枚
牧 童 骑 黄 牛, 歌 声 振 林 樾。
意 欲 捕 鸣 蝉,
忽 然 闭 口 立。
反复朗诵,体会诗歌的感情。
所
见
牧 童 / 骑 黄 牛,
歌 声 / 振 林 樾。
意 欲 / 捕 鸣 蝉,
忽 然 / 闭 口 立。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所见

诗意: 泉眼很珍地让泉水 (宋) 杨万里 悄悄地地流出, 倒映在水面的树阴 泉眼无声惜细流, 喜欢这晴天 树阴照水爱晴柔。 风柔和的风光。 荷叶尖尖的角刚 小荷才露尖尖角, 露出水面,就有 早有晴蜓立上头。 蜻蜓站在它上面了。 2 小池
押韵: • 柔 (rou) • 头 (tou) • 所以它们的韵脚是:ou
suǒ mù bǔ chán bì lì 放 牛 站 所以 牧 捕 捉 蝉鸣 闭 立 口 正 有 门 鱼 叫
chí xī
水
可 池 惜 子爱
yīng q íng rǒu
lù
温 阴天 晴天 柔白露 凉 朗 和 出
shī tó ng 诗句 诗 童 童年 诗人 童话 诗词 儿童 huá ng lí n 林树林 出口
尖尖角
泉水无声细细流,(动) 树阴照水爱晴柔。(静)
小池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哪些 景物: • 泉水 • 树荫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 上头。 蜻蜓 后两句描写的景物: 小荷 从这两句可看出描 写的季节是: 初夏
才:刚刚的意思 早:已经
作者巧妙地使用这两个字,让整 个画面 生动形象起来,仿佛画面就在我 们眼前。
歌声 / 振 / 林越。 意欲 / 捕 / 鸣蝉, 忽然 / 闭口 / 立。
新词理解
珍惜,爱惜
小池
映照在水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泉水的出口处
细小的流水 晴天柔和美 丽的风光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刚长出的 嫩荷叶 刚出水面还没有展开的 嫩荷叶的尖端
小池
quán yīn
chí
bì 闭闭会 闭门 闭口 lì 立 站立 立正 立冬
3.所见
所
见
袁枚
一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13古诗两首所见人教版新课标

一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13古诗两首所见人教版新课标一、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古诗两首》的第一首《所见》。
生:跟着我一起书空:所见——袁枚(板书)二、初读:1、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所见》,同位互相解决生字问题。
2、老师检查生字自学情况:指名拼读;领读,带词读。
3、齐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
三、品读古诗:1、想象每一句诗所描绘的情景。
师:我带着大家读一读,请大家边读边想象,你能想象出哪些画面呢?师生共同读诗歌。
师:多读几遍吧,这样你会想到更多的画面。
学生又读几遍才停下来。
师:谁来告诉大家:是谁骑黄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是牧童。
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光着脚丫,穿着马褂、戴着斗笠的小男孩骑在牛背上。
师:很好!谁能说说这头牛长得怎么样?生:这是一头很肥的黄牛,肚子吃得鼓鼓的,走起路来尾巴左摇右摆。
师:真棒,你们很会想象!小男孩坐在结实的牛背上开心吗?你从哪句诗歌看出来的?生:从“歌声振林樾”可以看出来。
师:你怎么理解这句诗的意思?生:牧童很高兴,唱起歌儿,歌声传遍了整个树林。
生:他的嗓子很好听,又响亮,树上的蝉也跟着唱起来了。
师:你说的真好!这蝉真可爱!小男孩喜欢它吗?你从哪句看出来的?生:我从“意欲捕鸣蝉”这句看出来的。
师:你真会读书!那“忽然闭口立”又是啥意思呢?生:小男孩立刻闭嘴不唱了,悄悄的站到树下望着上的蝉。
师:说的真好!这个孩子给了你什么印象?生1:可爱。
生2:机灵。
生3:活泼。
四:拓展:师:大家说的真不错,请讨论一下:接下来,小男孩会怎样做?生1:我认为他没爬上树,因为这样摇动树枝后,蝉就会害怕,然后飞走了。
生2:是的,这样就不能听到蝉唱歌了。
生3:我认为作者袁枚应该跟小男孩帮忙,回去拿网子来网它就行了啊!生4:不行,老师讲了:我们要爱护小动物,它是有生命的,它的家在树上,我们带回家它会死去的,它是属于大自然的。
生5:我认为他是个小科学家,他要仔细观察蝉的样子生6:黄牛得安静才行,如果黄牛在树下叫,一定会吓走蝉的。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所见》课件PPT

歌 yue 声 振 林 樾。
yi yu bu ming chan
意 欲 捕 鸣 蝉,
hu ran bi kou li
忽 然 闭 口 立。
课文学习 作者简介 课堂练习
退出
所见
生字学习与朗读 诗意解析
诗意: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 歌声在树林中回荡。 心想捕捉鸣叫的知了, 马上站在树下一声不响。
作者简介 补充诗句1 补充诗句2
鸡
袁枚
养鸡纵鸡食, 鸡肥乃烹之。 主人计固佳, 不可与鸡知。
箴作诗者
袁枚
倚马休夸速藻佳,相如终竟压邹枚。 物须见少方为贵,诗到能迟转是才。 清角声高非易奏,优昙花好不轻开。 须知极乐神仙境,修炼多从苦处来。
想一想:牧童是怎样 捉蝉的呢?他捉到了蝉 吗?把这些编成一个故 事,讲给大家听。
PPT模板下载: 节日PPT模板: PPT背景图片: 优秀PPT下载: Word教程: 资料下载:
范文下载:
教案下载:
行业PPT模板: PPT素材下载:
PPT图表下载: PPT教程: Excel教程: PPT课件下载: 试卷下载:
suo jian
1 所见
mu tong qi huang
牧niu,童 骑 黄 牛,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Hale Waihona Puke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2022年4月22日星期五2022/4/222022/4/222022/4/22 •读书,永远不恨其晚。晚比永远不读强。2022年4月2022/4/222022/4/222022/4/224/22/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4/222022/4/22April 22,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所见》课件PPT

su% ji4n 课文学习
牧 童 骑 黄 牛,
g5 sh5ng zh8n l0n yu8
m) t$ng q0 hu2ng n0u,歌 声y@ Fra bibliotek& y)
振 林 樾。
m0ng ch2n k%u l@
作者简介
意 欲 捕 鸣 蝉,
b(
课堂练习
忽 然 闭 口 立。
退出
r2n
b@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 生字学习与朗读
· 诗意解析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诗意: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
歌声在树林中回荡。 心想捕捉鸣叫的知了, 马上站在树下一声不响。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作者简介
补充诗句1 补充诗句2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鸡
袁枚
养鸡纵鸡食, 鸡肥乃烹之。 主人计固佳, 不可与鸡知。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箴作诗者
袁枚
倚马休夸速藻佳,相如终竟压邹枚。 物须见少方为贵,诗到能迟转是才。 清角声高非易奏,优昙花好不轻开。 须知极乐神仙境,修炼多从苦处来。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想一想:牧童是怎样 捉蝉的呢?他捉到了蝉 吗?把这些编成一个故 事,讲给大家听。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_所见_课件2

补充音节:
s uǒ b ǔ b ì ch án ch í
所 捕 闭蝉池
y in q íng l ù
阴晴露
古诗两首
《所见》 《小池》
所见
袁枚(清)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所见
牧童骑黄牛,—清 袁枚
放牛的儿童
歌声振林樾。传Leabharlann 树林中的阴凉处意欲捕鸣蝉,
心想 捉 正在鸣叫的知了
忽然闭口立。
闭着嘴巴 站着
小池
杨万里(南宋)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泉水的出口
爱惜 细小的流水
树阴照水爱晴柔。
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小荷才露尖尖角,
刚刚出水的nèn荷叶 还没有展开的nèn荷叶的尖儿
早有蜻蜓立上头。
我会读:
所以 所有 牧草 放牧 捕捉 捕食 闭口 关闭 闭路电视 站立 立正 池水 池塘 爱惜 珍惜 阴天 阴阳 晴天 晴朗 温柔 柔软 柔和 露水 露天
小学语文-小学必背古诗《所见》

小学语文-小学必背古诗《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作者简介:
袁枚(1716-1797年),清代人、诗论家。
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
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袁枚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
注释:
⑴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⑴振:振荡;回荡。
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⑴林樾(yu):指道旁成阴的树。
⑴欲:想要。
⑴捕:捉。
⑴鸣:叫。
⑴立:站立。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
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
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作品赏析:
综观全诗,它所描绘的和平、宁静和优美如画的田园风光。
所刻划的活泼、自在和天真
无邪的牧童形象,究竟表现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呢?诗人曾经说过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
毋庸讳言,诗所描绘、所刻划的,正是诗人毕生追求的境界,也正是他所一再强调的真性情。
然而,现实却并非总是如此完美的。
也许这正是诗人无法解决的主观和客观户间的矛盾吧!。
所见解释诗句的意思

所见解释诗句的意思古诗《所见》的全文和意思如下:全文: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所见》是出自清代文学家袁枚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注释:①所见:写诗人所看见的事物。
②牧童:放牧牛羊的小孩。
这里是指放牛的娃娃。
③黄牛:牛的一种毛多呈黄色,也有黑色或红棕色。
④振:振荡;回荡。
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⑤林樾(yuè):指道旁成阴的树林。
樾,树荫。
⑥意欲:想要。
⑦鸣蝉:鸣叫的知了。
⑧闭口:闭上嘴巴,不发出声音的意思。
赏析:第一二句描写了小牧童的天真活泼、悠然自得的可爱模样和他的愉快心情,“骑”字直接写出了牧童的姿势,“振”字则间接点出他的心情。
通过“骑”和“振”两个动词,把牧童那种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心情和盘托了出来。
他几乎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简直不知道世间还有“忧愁”二字。
正因为心中欢乐,才不禁引吭高歌,甚至于遏行云,“振林樾”。
第三四句仍然是继续描写神态。
第三句是过渡,是作势。
写牧童的心理活动,交代了他“闭口立”的原因,也是全诗的转折点。
第四句,急转直下,如千尺悬瀑坠入深潭,戛然而止。
“忽然”一词,把这个牧童发现树上鸣蝉时的惊喜心情和机警性格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
“忽然”发生了变化:由响而静、由行而停,把小牧童闭口注目鸣蝉的瞬间神态写得韵味十足。
而“闭”和“立”两个动词,则把这个牧童天真的神态和孩子式的机智刻划得淋漓尽致。
全诗纯用白描手法,紧紧抓住小牧童一刹那间的表现,逼真地写出小牧童非常机灵的特点,让人倍觉小牧童的纯真可爱。
全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描写,直接抒发生活的感受,看似闲情逸致,实则寄托情思。
同时此诗不顾及格律,活泼自由,语言浅显明了,形象自然生动。
综观全诗,它所描绘的和平、宁静和优美如画的田园风光,所刻划的活泼、自在和天真无邪的牧童形象,表现了诗人的一种“真性情”。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文《所见》原文及知识点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文《所见》原文及知识点【导语】《所见》是清代文学家袁枚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此诗写了作者偶然所见牧童骑牛唱歌想捕捉知了的一件小事,通过对牧童的动作神态变化的描写,表现了牧童天真活泼机智灵活的性格和热爱大自然情趣的特点。
以下是我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文《所见》原文及知识点),希望帮助到您。
【原文】所见(清代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知识点】注释:⑴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振:振荡。
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⑶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⑷欲:想要。
⑸捕:捉。
⑹鸣:叫。
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作者简介: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
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
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
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
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
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创作背景:袁枚热爱生活,辞官后侨居江宁,“小住仓山畔,悠悠三十年”(《松下作》),其主张抒写性情,所写多为士大夫的闲情逸致,空灵流利,新奇眩目。
此诗也即是诗人在生活中看见一个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后停住歌声准备捕捉蝉的这一幕场景后,诗兴大发而创作。
赏析:野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
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
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
“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也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
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一手呢!这情景,全被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
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厅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所见》古诗翻译及赏析

《所见》古诗翻译及赏析
关于《所见》古诗翻译及赏析
所见
作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注释:
⑴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振:振荡。
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⑶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⑷欲:想要。
⑸捕:捉。
⑹鸣:叫。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
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
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赏析:
户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慢慢而来。
也不知有啥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
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笔挺,嘴巴紧锁,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
“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也在扯开嗓门,得意洋洋地唱呢。
正是它把小牧童招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一手呢!这情形,全被诗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
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歌唱的气派,多么松懈、猖狂;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态,又是多么专心啊!这从动到静的改变,写得既俄然又天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厅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至于下一步的动态,小牧童如何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
写,留给读者去领会、去遥想、去考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所见
m) t$ng q0 hu2ng n0u, 课文学习
牧 童 骑 黄
g5 sh5ng zh8n l0n yu8
牛,
作者简介
歌 声
y@ y) b( h& r2n b@
振 林 樾。
m0ng ch2n
意 欲 捕 鸣
k%u l@
蝉,
课堂练习
忽 然 闭 口 立。
退出
生字学习与朗读
诗意解析
想一想:牧童是怎样 捉蝉的呢?他捉到了蝉 吗?把这些编成一个故 事,讲给大家听。
诗意: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
歌声在树林中回荡。 心想捕捉鸣叫的知了, 马上站在树下一声不响。
作者简介补充ຫໍສະໝຸດ 句1 补充诗句2鸡袁枚
养鸡纵鸡食, 鸡肥乃烹之。 主人计固佳, 不可与鸡知。
箴作诗者
袁枚
倚马休夸速藻佳,相如终竟压邹枚。 物须见少方为贵,诗到能迟转是才。 清角声高非易奏,优昙花好不轻开。 须知极乐神仙境,修炼多从苦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