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2020042002095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秘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19年4月21日9:00-11:30】

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19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11题和第12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回答单项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单项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个国家的发展史也就是这个国家国民的读书史。鉴于官员在国家机器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

的作用,他们对于读书和从政二者关系的态度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官场风气,影响着一个国家

的社会风尚。

在中国古代,官员读书是持续性的普遍性的历史现象,也是官场的显性规则。中国封建社会

官本位色彩非常浓郁,实现个人价值的唯一途径就是入仕为官。因此,读书成为古代文人士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不二选择。这些文人士子秉承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价

值理想,经过儒师的悉心调教和官场的耳濡目染,入仕时大都谙熟治乱兴衰之道,知晓为人处世

之理,成为一名合格的朝廷命官。但有一点必须承认,文人士子们通过经年累月的读书,不仅蓄

积了丰赡学养,而且提升了高迈人格,换言之,读书造就了称职的官员,而官员继续读书则成就

了更大事业。

众所周知,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学而优则仕”,也就是说只有经过漫长苦读且深入传统文化肌

理的人,才能通过严苛的科举考试,才能在官场里登堂入室。因而,但凡具有读书天赋、家境又

允许的学子,大都养成了读书习惯,为官之后依然读经诵史,赋诗作文,以此颐养性情、陶冶操

守、净化心际、提升境界。另外,凡是国盛民阜、天下太平的朝代必然是推崇文化和学术的朝代,

此时考核检验官吏的准绳,不仅要看其政绩大小,也要看其文化修养的高低。

中国古代官员把读书和从政合二为一,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设计有一定关系。秦汉统治者将

偃武修文、重用儒生作为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到了隋唐逐步建立并完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

封建统治者选人用人的主要途径,它把考查文人学子对古典文化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文字的组织

能力,作为公开选拔官员的基本依据,所以不读书者不能入仕为官。士子们一旦通过科举考试入

朝为官,恪守“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目标,在读书为文方面更加勤勉笃毅,成为为官和为文两方

面的典范,他们既是垂范后世的出色政治家,又是名留青史的杰出文学家。当然,喜欢读书与做

个好官并不一定成正比,例如清朝大贪官和珅就是一个饱读诗书的文人。不过,虽说喜欢读书不

全是好官,但赃官劣官则大多是不喜欢读书的草包,因为此类官员的兴致根本不在读书上,而是

钟情于那些污七八糟的东西。

读书与做官也构成中国文人士子复杂性格和模糊意绪的两面心态。在他们留下浩如烟海的文

字典籍的同时,也演绎着一幕幕数不清看不完的人生悲喜剧。例如北宋寇准被罢免丞相之职后,

以刑部尚书知陕州,蜀帅张咏返京述职时路经陕州,寇准以东道主身份表达情谊,临别时寇准低

《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寇准不解其意,立即命手下声咨询张咏:“何以教准?”张咏只说了一句话:“

找来《后汉书》阅读,读至“不学无术”四字,笑着说:“此张公谓我矣。”由此推知,即使官居高位,但长期不读书不学习也会贻误国事、害人害己。当然,任何事物都要辩证地审视。读书著文在历

史上也是最具风险的事,从司马迁因说真话而罹受宫刑,到明清两朝大兴文字狱使众多官吏丢掉

性命,直至“文化大革命”导致万马齐喑,使今人感到在官场上读书立言绝非易事。其实,读书立

言的本质并没有什么玄妙,无非就是坚持真理,发现真理,给今世和后人留下一点精神财富,而

这却不是修身养性或单凭勇气就能够做到的。

(摘编自栾凤廷、刘金祥《中国古代官员的读书与从政》)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入仕为官是古代文人的人生价值,而读书则是进入仕途的唯一途径,这种风尚形成的原因

是中国古代官本位思想。

B. 读书时老师的细心调教,加上封建社会官场的耳濡目染,读书人一旦进入仕途,大都能成

为一名合格的朝廷命官。

C. 长期的读书,使文人士子拥有丰赡的学养和高迈的人格,同时养成读书习惯,所以古人为

官之后依然推崇读书。

D. 盛世都推崇文化和学术,文化修养高低和政绩大小是考查官员的重要指标,这使读书和从

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凡具有读书天赋、家境又允许的学子,大都养成了读书习惯,这是因为科举考试的严苛,

学子必须经过漫长而深入的苦读才能通过。

B. 隋唐时期将古典文化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文字组织能力作为公开选拔官员的唯一标准,建

立了偃武修文、重用儒生的用人选人制度。

C. 以文会意是中国古代官员之间交流的一种方式,北宋寇准被罢相后请教蜀帅张咏,后读《霍

光传》醒悟的故事,就是一个例子。

D. 中国古代官员读书与从政的关系是:为官前“学而优则仕”,读书成就称职的官员;为官后“立

德立功立言”,读书助其成就更大事业。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个国家的发展史就是这个国家国民的读书史,读书不仅影响个人的成长,官场的风气,

更关乎一个国家的社会风尚。

B. 古代有许多为官为文都很成功的典范,如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修缮西湖堤坝,造福一方;

写下《钱塘湖春行》流传于世。

C. 饱读诗书的文人和珅却成为清代的大贪官,这说明喜欢读书不一定就会做个好官,有时读

书反而可能会成就一部分贪官。

D. 读书著文虽然在历史上是最具风险的事,但若能坚持修身养性,保持勇气,坚持真理,发

现真理,在官场上也是可以做到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蔡廓,字子度,济阳考城人。廓博涉群书,言行以礼,起家著作佐郎。以方鲠闲素,为武帝

所知。再迁太尉从事中郎,未拜,遭母忧..。性至孝,三年不栉沐,殆不胜丧。宋台建,为侍中,

建议以为:“鞫狱不宜令子孙下辞,明言父祖之罪。亏教伤情,莫此为大。自今但令家人与囚相见,

无乞鞫之诉,便足以明伏罪,不须责家人下辞。”朝议从之。

世子左卫率谢灵运辄杀人,御史中丞王准之坐不纠免官。武帝以廓刚直,补御史中丞。多所

纠奏,百僚震肃。时中书令傅亮任寄隆重,学冠当时,朝廷仪典,皆取定于亮。亮每事谘廓然后

行,亮意若有不同,廓终不为屈。迁司徒左长史,出为豫章..太守。征为吏部尚书。廓因北地傅隆

问亮:“选事若悉以见付,不论;不然,不能拜也。”亮以语录尚书徐羡之,羡之曰:“黄门郎以下悉以委蔡,吾徒不复厝怀,自此以上,故宜共参同异。”廓曰:“我不能为徐干木署纸尾。”遂不拜。干木,羡之小字也。选案黄纸,录尚书与吏部..尚书连名,故廓言署纸尾也。羡之亦以廓正直,不欲

使居权要,徙为祠部尚书。文帝入奉大统,傅亮率百官奉迎,廓亦俱行。至寻阳遇疾不堪前亮将

进路诣别廓谓曰营阳在吴宜厚加供奉一旦不幸卿诸人有杀主之名欲立于世将可得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