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物理考前突击重点专题训练 光学实验探究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中考物理专项知识集中训练含答案—光学实验

人教版中考物理专项知识集中训练含答案—光学实验

人教版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专练——光学实验(26)一、实验探究题1.如图甲所示是兴趣小组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垂直放置于白色纸板上,将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在实验过程中,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2)若移去蜡烛B,在B的位置上放一光屏,不透过玻璃板观察光屏,在光屏上(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的像;(3)点燃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4)另一小组在做该实验时发现点燃的蜡烛A,同时出现了如图乙所示的两个像,其原因可能是所选的玻璃板较(填“厚”或“薄”),通过测量发现两像间的距离为1cm,则所选玻璃板的厚度为cm;(5)实验后,他们将一电子时钟放在平面镜前,看到如图丙所示的像,则此刻的时间是。

2.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芳同学选择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器材有:两块薄厚不同的单面镀膜薄玻璃、支架、两支相同的蜡烛、火柴、白纸、刻度尺、铅笔;实验中小芳同学将镀膜的玻璃板垂直放在水平放置的白纸上,并将玻璃板镀膜的一面面向自己,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并选择了一只与A蜡烛外形完全相同的B蜡烛,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直到它与A蜡烛的像位置完全重合;(1)小芳应尽量选择较(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作为平面镜进行实验;(2)当把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它通过玻璃板所成的像将玻璃板(选填“靠近”或“远离”),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小芳在图乙所示的白纸上记录了多次实验中蜡烛和像的位置;下列实验中与小芳多次实验目的不同的是______;A.探究光的反射定律B.用刻度尺测橡皮的长度C.探究光的折射规律(4)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芳需要拿走蜡烛B,将一个光屏放到蜡烛A成像的位置,然后(选填“透过”或“不透过”)玻璃板观察;(5)另一组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2020中考物理重点知识专题八:光学实验及其应用(解析版)(解析版)

2020中考物理重点知识专题八:光学实验及其应用(解析版)(解析版)

2020中考物理重点知识专题八:光学实验及其应用考点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1.如图是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

有关本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B.实验宜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C.眼睛应从B一侧观察成像情况D.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像物不再重合2.实验室中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的情景如图所示。

眼睛在A侧看到的蜡烛的像是由光的(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实验中将蜡烛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

3.(2019阜新)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1)平面镜成像原理是_____。

(2)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_____。

(3)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选取两支_____的蜡烛。

(4)无论怎样水平移动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原因是_____。

(5)判断平面镜成虚像的方法是_____。

(6)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

考点二:平面镜成像的应用1.小丽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60c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 )A.30cmB.60cmC.90cmD.120cm2.在鞋店试穿新鞋时,小明直立面向竖直放置在地面上的“试鞋镜”,看不到镜中自己脚上的新鞋。

小明做以下动作,能够让他看到镜中自己脚上的一只鞋或者两只鞋的是( )A.站在原地下蹲B.保持直立靠近“试鞋镜”C.站在原地竖直向上提起一只脚D.保持直立远离“试鞋镜”3.汽车夜间行驶,一般车内不开灯,这是因为( )A.要节约用电B.假如车内开灯,司机前面的玻璃会产生车内物体的像,影响司机行车安全C.车内开灯形成漫反射,光线刺眼,影响司机视线D.车内开灯,光射到车外的后视镜上,反射到司机眼中,影响司机行车安全4.小明以0.5m/s的速度沿平行于平面镜的方向走动过程中,他在镜中的像相对小明的速度为m/s,若小明身高1.8m,平面镜高度小于0.9m,他在这个平面镜中(选填“能”“不能”或“有时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

2020年中考物理试题专项训练——专题二十二:光现象实验

2020年中考物理试题专项训练——专题二十二:光现象实验

2020年中考物理试题专项训练——专题二十二:光现象实验1.(2020无锡,6)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以绕ON翻折,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的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A.改变光线AO与ON的夹角B.沿ON向后转动纸板FC.改变纸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D.沿ON向后转动纸板E2.(2020衡阳,5)关于做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所成的像可用光屏承接B.实验中所成像的大小会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C.该实验需要选择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D.多次进行实验,主要是为了减小测量误差3.(2020天门,18)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提供如下器材:光具座、刻度尺、一张大白纸、记号笔、两支相同的蜡烛、无色透明薄玻璃板、茶色透明薄玻璃板、光屏。(1)为了获得较好的实验效果,应选择____透明薄玻璃板;(2)实验选用器材有两种组合:一种组合除选用玻璃板、蜡烛、光屏外,还选用刻度尺和白纸,白纸既要记录玻璃板的位置,也要记录____;另一种组合除选用玻璃板、蜡烛、光屏外,还选用光具座。这两种组合中光屏的作用是____;(3)用光具座完成本实验比较方便,因为其上的刻度值便于比较____关系;(4)实验中,通过多次观察点燃的蜡烛的像与没点燃的蜡烛完全重合的现象,得出“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的结论。这种确定像和物大小关系的研究方法是____。(填字母)A.转换法B.控制变量法C.等效替代法4.(2020丹东,28)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图乙是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的位置关系。

(1)实验时为了便于在桌面上确定像的位置,玻璃板必须__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当将蜡烛放在A1点时,可在A'1位置放置光屏来验证平面镜成像是_______像。

(3)当把蜡烛放在A2点时,在A'2位置观察到了它的像。

若在A'2和玻璃板之间放上一个与玻璃板等大的黑色不透明纸板,从玻璃板前方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由光的_______形成的。

2020中考物理高频重要考点:光学实验及其应用试题

2020中考物理高频重要考点:光学实验及其应用试题

专题八:光学实验及其应用考点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1.如图是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

有关本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B.实验宜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C.眼睛应从B一侧观察成像情况D.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像物不再重合【答案】C【解析】实验时玻璃板如果与桌面不垂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就无法验证像的位置和大小,所以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故A 说法正确;在较暗的环境中,蜡烛比较亮,射向平面镜的光线较多,反射光线较多,进入人眼的光线较多,感觉蜡烛的像比较亮,所以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故B说法正确;寻找蜡烛A 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A一侧观察,在蜡烛B的一侧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故C说法错误;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等大,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像物不再重合,故D说法正确。

2.实验室中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的情景如图所示。

眼睛在A侧看到的蜡烛的像是由光的(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实验中将蜡烛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

【答案】反射不变【解析】平面镜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的原理,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等大。

3.(2019阜新)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1)平面镜成像原理是_____。

(2)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_____。

(3)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选取两支_____的蜡烛。

(4)无论怎样水平移动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原因是_____。

(5)判断平面镜成虚像的方法是_____。

(6)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

【答案】(1)光的反射(2)便于准确确定像的位置(3)完全相同(4)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5)在B处放一个光屏,眼睛在B侧观察,如果光屏上没有像,那么,所成像为虚像(6)相等考点二:平面镜成像的应用1.小丽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60c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 )A.30cmB.60cmC.90cmD.120cm【答案】D【解析】在平面镜成像时,像距与物距相等,此时物距为60cm,则像距为60cm,那么镜中的像到小丽本人的距离为60cm+60cm=120cm。

2020年中考物理实验集中专项训练第2练光学实验含解析

2020年中考物理实验集中专项训练第2练光学实验含解析

第2练光学实验专练一、选择型实验专练1.在小孔成像实验中,从半透明纸屏上能看到外界物体的像。

如果小孔靠近物体,纸屏离小孔的距离增大一些,则纸屏上该物体的像将()A.变小 B.不变C.变大 D.以上均可能【答案】C【解析】如果小孔靠近物体,纸屏离小孔的距离增大一些,即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则所成的像会变大。

故C正确,ABD错误。

2.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选择大小相等的蜡烛A、B是为了比较像距与物距的关系B.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C.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D.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像会变小【答案】B【解析】A.选择大小相等的蜡烛A、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故A错误;B.因蜡烛是点燃的,所以适合在较黑暗的环境下才可看清蜡烛的像,能保证实验效果,故B正确;C.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因此,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位置,像不会成在光屏上,故C 错误;D.平面镜所成的像始终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因此,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像大小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3.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时,小米同学将呈现折射光线的活动月牙板向后折,发现在月牙板上看不到折射光线,如图所示,就此现象可以说明()A.当月牙板向后折时,折射光线消失了B.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C.光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D.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答案】D【解析】在光的折射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当月牙板向后折时,看不到折射光线,但折射光线仍然存在,故A错误;将呈现折射光线的活动月牙板向后折,发现在月牙板上看不到折射光线,就此现象可以说明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尽管B选项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以及C选项光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都是正确的,但就此现象不能说明,故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4.如图所示为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作用的实验,其中说法错误的是()A.为了便于观察,实验时,一般选择让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向凸透镜和凹透镜B.实验时,需要观察光通过透镜后的偏折方向,与进入透镜的光线对比,从而得出结论C.实验表明,凸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凹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D.凸透镜又叫会聚透镜,凹透镜又叫发散透镜【答案】C【解析】AB.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时,为了便于观察,实验时,一般选择让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向凸透镜和凹透镜,需要观察光通过透镜后的偏折方向,与进入透镜的光线对比,是会聚了一些还是发散了一些,从而得出结论,故AB正确;C.实验表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故C错误;D.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凸透镜又称为会聚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凹透镜又称发散透镜,故D正确。

2020中考物理重点专题系列--《光学题》专项训练

2020中考物理重点专题系列--《光学题》专项训练

中考物理《光学》专项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中,对应的物理知识是“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B.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C.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2、(2019苏州)下列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凿壁借光B. 渔民叉鱼C.水中倒影D. 雨后彩虹3、(2018•长沙)下图中与光的反射有关的是()甲乙丙丁A.如图甲所示,透过树丛的光束B.如图乙所示,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C.如图丙所示,雨过天晴,挂在天空的彩虹D.如图丁所示,把平面镜按一定规律排列,汇聚太阳光的塔式太阳能电站4、(2019四川乐山)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开凿隧道时,利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方向B.用凸面镜扩大视野C.放大镜使光会聚D.手影的形成5、(2018•达州)学校大门旁竖直放置了一块平面镜,小张同学逐渐靠近平面镜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张的像逐渐变大B.小张想通过平面镜看完自己的全身像,则平面镜的高度至少为整个身高的一半C.小张在平面镜中看见了小王,则小王在平面镜中看不见小张D.小张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6、(2019湖南省邵阳)小兰同学笔直站在寝室门口竖直放置的整容镜前0.5m处,他后退0.5m,镜中的像大小变化情况以及镜中的像与他的距离变为()A.不变,2m B.不变,1m C.变小,1m D.变小,2m7、(2018海南)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树荫下的光斑B.手影C.月亮的“倒影”D.笔“折断”了8、(2019四川南充)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坐井观天B.杯弓蛇影C.海市蜃楼D.一叶障目9、(2019山东省东营)1月6日,新年第一场天文奇观——“日偏食”如约而至,如图是东营市民拍摄的日偏食照片。

下列光现象与日偏食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筷子“折断”B.小孔成像C.雨后彩虹D.水中倒影10、(2019江苏苏州)下列现象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是()A. 雨后天空出现彩虹B. 物体在阳光下有影子C. 玻璃幕墙造成光污染D. 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弯折”11、(2019山东德州)下列诗句中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绿树阴浓夏日长”,树阴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楼台倒影入池塘”,楼台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C.“瀑水喷成虹”,彩虹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潭清疑水浅”,水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12、(2019四川南充)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坐井观天B.杯弓蛇影C.海市蜃楼D.一叶障目二、作图题13、(2019云南)如图所示,射向平面镜的一束光AO经镜面反射后沿水平方向OB射出图中,ON是∠AOB的角平分线,请在图中作出平面镜放置的位置并标出入射角α。

2020人教版中考物理专题考试试卷29-光学实验探究

2020人教版中考物理专题考试试卷29-光学实验探究

专题29-光学实验探究一、小孔成像1、如图甲所示,小明同学找来一个空的易拉罐,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敲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某一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1)小明开始实验时,眼睛从右侧看过去,无论怎样调节易拉罐与蜡烛之间的距离,屏上都看不到烛焰的像,而只能看到一片光亮,最有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2)换了易拉罐重新正确制作并操作后,小明看到了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该像是烛焰的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______ (选填“实像”或“虚像”),其成像的原理是____________;(3)实验中将蜡烛向上方移动,则它在薄膜上的像将向___________(选填“上方”或“下方”移动;将蜡烛靠近易拉罐,则它在薄膜上的像将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4)小明进一步进行实验研究,如图乙所示,实验1和实验2做对比是在研究小孔成像与______的关系.分析比较_______两个实验,可以得出小孔成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2、晴天正午,小明与同学从树荫下走过时,发现地面上有许多大小、形状不同的光斑,如图所示。

光斑形状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光斑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对此他们马上进行了探究。

他们猜想光斑形状:a.与树叶形状有关,光斑是树叶的影子;b .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有关;c .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有关。

(1)根据所学知识,可确定猜想a 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

(2)为进行探究,他们制作了甲、乙、丙、丁四张带孔卡片,如图所示。

其中,甲、乙卡片中小孔的尺寸均为3mm ,甲、丙、丁卡片中大孔的尺寸均大于2cm ,且丙、丁卡片中大孔尺寸相同。

在进行探究时,他们在地上铺上一张白纸,把带孔的卡片置于上方,让太阳光透过卡片上的孔,观察纸面上出现的光斑形状。

若让你在甲、乙、丙、丁四张卡片中选择一张卡片来证实“光斑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有关”,应选用__卡片。

中考物理总复习《光学实验》专题检测卷-附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光学实验》专题检测卷-附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光学实验》专题检测卷-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光的反射类:1.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如图所示,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将硬纸板 (选填“垂直”或“水平”)放在平面镜上,使一束光贴着纸板A入射到0点,观察反射光;光在纸板上发生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从而可以显示光路,该反射 (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2.如图所示,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中,平面镜M水平放置,白色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并可绕竖直接缝ON翻折。

(1)实验中白色纸板的表面应尽量(选填“粗糙”或“光滑”),为了便于测量和探究,需要在纸板上记录的是:。

(2)将需要记录的物理量填写在表格中,无需填数据。

(3)利用本实验器材,探究“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否可逆”的操作步骤是:。

3.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情景,请回答:(1)实验中光屏应固定在反射面上,实验中光屏的作用是。

(2)把纸板的右半面F向前或向后折,反射光线(选填“仍然”或“不再”)存在,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出现反射光线,这说明。

(3)让光线沿着BO方向入射,发现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

(4)实验中要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来研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这样做的目的是。

4.某同学在“探究光的反时规律”的实验中做了如下实验。

他将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相连接的两纸板E、F展开成一个平面,其中纸板E和F相连接的位置ON垂直于纸板底边CD。

(1)把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如图甲所示,ON垂直于平面镜,使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在纸板F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把纸板F以ON为轴向后折,如图乙所示,将在纸板F上看到反射光(选填“仍能”或“不能”),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2)实验中,若将纸板EF(连同激光笔)整体向后倾斜,此时反射光束;A.仍在纸板上呈现B.被纸板挡住C.在纸板前方(3)结合上述实验请你进一步推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所在的平面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选填“垂直”或“不垂直”)的。

新中考物理考前押题专项练—光学实验题(含解析)

新中考物理考前押题专项练—光学实验题(含解析)

新中考物理考前押题专项练—光学实验题一、实验题1.如图所示,是小红同学利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器材处于如图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与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相同;将老花眼镜的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此时使光屏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2)实验中,当小红用白纸遮掉凸透镜的下半部分时,光屏上成像的情况是_________(填字母);A.只出现烛焰的上半部分的像B.只出现烛焰的下半部分的像C.成像情况像不受任何影响D.仍然是完整的像,只是变暗些(3)随着蜡烛燃烧而变短,为了使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应向下移动_________(选填“光屏”“凸透镜”或“蜡烛”)。

此时蜡烛的焰心位于凸透镜的_________(选填“主光轴下方”或“主光轴上方”“主光轴上”);(4)小红用上图模拟了人眼看清眼前30cm处的物体的情况:烛焰相当于物体,凸透镜相当于人眼的晶状体,光屏相当于视网膜。

如果要模拟人眼看清眼前50cm 处的物体的情况,应该保持_________两者的位置不变,而将_________移至恰当的刻度线处。

此时在光屏上仍然要得到清晰的像,则要把凸透镜换上更_________(选填“薄”或“厚”)的凸透镜(凸透镜直径大小相同)。

【答案】照相机靠近 D 凸透镜主光轴下方凸透镜和光屏蜡烛薄【详解】(1)[1]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且光屏上成的是实像,故此时光屏上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与这一成像特点相同的是照相机。

[2]老花眼镜的镜片的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会导致像提前会聚,所以此时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才能再次再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2)[3]用白纸遮掉凸透镜的下半部分时,挡住了部分折射光线,使得折射光线减少,但依然会通过凸透镜折射成完整的像,但光屏上成的像将变暗。

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五 实验探究题-含解析

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五 实验探究题-含解析

专题五实验探究题一、光学实验实验1探究光的反射规律1.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1)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硬纸板AB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 垂直于镜面,除图中器材外,本实验还需用到的测量器材是:____________.(2)使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后,沿另一方向射出,∠i是________(选填“入射”或“反射”)角.(3)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次数 1 2 3∠i30°40°60°∠r30°40°60°第1题图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4) 硬纸板AB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把纸板B沿ON向前或向后折时,不能在纸板B 上看到反射光,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____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5)如果让光沿FO方向入射,反射光路沿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的.补充设问(6)实验中,纸板的表面应该________(选填“光滑”或“粗糙”)些;硬纸板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实验中,改变入射角,继续保留光的传播路径,最后纸板上留下了很多条光路,无法区别哪条反射光线与哪条入射光线对应,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出现,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2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2.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甲乙第2题图(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__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2)选取两支外形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蜡烛A、B做实验,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3)在实验过程中,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20 cm处,则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与玻璃板的距离是________cm;(4)实验中,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补充设问(5)当蜡烛远离玻璃板时,所成像的大小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6)实验过程中,在玻璃板前放置一支蜡烛,为了观察成像的位置,实验者要在玻璃板的________ (选填“前面”、“后面”或“任何方位”)进行观察.(7)经过多次实验,分别记录蜡烛A、蜡烛B在纸板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下一步应如何处理“白纸”上的信息以便得出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实验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3.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第3题图(1)如图所示,若不移动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移到标尺刻度的________范围内(选填标号).A. 40~50 cmB. 50~60 cmC. 60~70 cmD. 70~80 cm(2)若将图中蜡烛逐渐远离凸透镜的过程中,所成的像将逐渐变________( 选填“大”或“小”).利用这个规律可知:我们在照毕业合影时,如果最边缘的两个同学未进入取景框,则此时摄像师应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我们.(3)若将蜡烛放在图中离凸透镜8 cm处,此时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找到像.4.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第4题图(1)实验前,应先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节到同一水平高度.小明按要求调好后,将蜡烛放在2倍焦距以外,为了能找到凸透镜成像时像的位置,需要对光屏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2)由于实验时间较长,烛焰的像即将超出光屏的上边缘,这时可以向上移动________(选填“蜡烛”、“凸透镜”或“光屏”),再次使像呈现在光屏中央.(3)小明摘下眼镜放到凸透镜前,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拿走眼镜,需将光屏向凸透镜方向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说明小明戴的眼镜对光有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此实验中,光屏相当于人眼睛构造中的________.二、热学实验实验1探究水沸腾时的规律1. 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第1题图(1)组装实验装置时,应当先调整图甲中____(选填“A”或“B”)的高度.(2)某小组用相同的装置先后做了两次实验,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a、b两条图线.由图可知:实验中水的沸点为________℃;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________;若两次实验所用水的质量分别为m a、m b,则m a____m b(选填“>”、“=”或“<”).(3)撤去酒精灯后,水很快停止沸腾,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各实验小组发现,水沸腾时的温度均低于100 ℃.那么,水的沸点可能与________有关.补充设问(5)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如图丙所示,则图中________(选填“A”或“B”)是水沸腾时的情况.第1题图丙(6)实验中小明同学发现温度计上部出现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_________形成的,水沸腾时烧杯上方出现大量“白气”,这些“白气”是_______形成的(均填物态变化名称).(7)烧杯中的水质量为100 g,初温为90 ℃,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为96 ℃,这段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J[c水=4.2×103 J/(kg·℃)].实验2探究固体熔化时的特点2.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中:第2题图(1)按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组装器材,最后应调整________(选填“酒精灯”或“温度计”)的位置.(2)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中不断有液态物质出现,同时温度计示数保持不变,从而确定该物质是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 )该物质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熔化后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若实验在标准大气压下进行,分析图像可知:试管中的物质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沸腾.(4)另一小组在利用相同的器材进行这一实验时,观察到该物质熔化时温度计示数缓慢上升.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选填序号).①烧杯中的水过多②对试管内物质不断搅拌③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试管壁实验3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3.利用图中的装置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情况.在两个相同的烧瓶中分别接入电阻丝,装入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插入温度计.(1)装置中电阻丝的阻值应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实验中用________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按照下表中的数据,请计算出煤油的比热容是________J/(kg·℃).[c水=4.2×103 J/(kg·℃)]液体质量/g 初温/℃加热时间/min 末温/℃煤油150 20 10 50水150 20 10 35第3题图(2)夏天,海边昼夜温差变化小,这是因为水的________大.(3)在烧瓶中重新填装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煤油,接入阻值不同的电阻丝,此装置就可以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________的关系.补充设问(4)停止加热后,_________的温度下降得快,______更适合做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5)讨论时,老师启发同学们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放入两个相同的容器中,用同样的热源加热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它们______________也可以完成该实验.三、力学重点实验实验1测量物质的密度(含特殊方法)1. 小明想知道橡皮的密度,进行了如下的实验.第1题图(1)将天平置于水平台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的________处,若此时指针偏向中央刻度线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直到天平平衡.(2)用天平测量橡皮的质量,天平再次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橡皮的质量为________g;他又用量筒和水测出橡皮的体积为8 cm3,则橡皮密度为________g/cm3.2. 为预防新冠肺炎,小明用密度为0.8 g/cm3的纯酒精配制了浓度为75%的酒精.他查阅资料得知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的密度为0.87 g/cm3.为检验自己配制的酒精是否合格,他进行了如下实验和分析:第2题图(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横梁静止时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2)将适量配制的酒精倒入烧杯中,并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通过加减砝码的一番操作,当小明将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横梁指针仍如图甲所示,接下来他应该________(选填序号).A. 向右调节平衡螺母B. 向右移动游码C. 取下最小的砝码后移动游码(3)测出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为98 g后,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酒精倒入量筒,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酒精的体积为________cm3.(4)测量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天平横梁平衡时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为________g.(5)小明配制的酒精的密度为________g/cm3.为符合要求,他应该向配制的酒精溶液中添加适量的________(选填“纯酒精”或“水”).3. 小明在复习“测量物质的密度”的实验时,想测量他爱吃的李子的密度,征得老师同意后进行如下操作:第3题图(1)将天平放在________桌面上,并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________处,分度盘的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2)把一颗新鲜的李子放到天平的左盘上,当天平平衡时右盘添加的砝码数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李子的质量为________g.(3)小明不小心把量筒打碎了,老师建议他用一个质量为50 g的烧杯代替量筒继续做实验,他思考后,接受了老师的建议,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把李子放入烧杯中,发现李子沉入水中,如图丙所示,用油性笔在烧杯壁记下此时水面位置M;第3题图②用天平测出烧杯、水和李子的总质量为112 g;③将李子从水中取出,再往烧杯中缓慢加水,使水面上升至记号M,如图丁所示;④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10 g.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李子的体积为________cm3, 密度为________g/cm3(ρ水=1.0×103 kg/m3).4. 现有一瓶饮料,小明用托盘天平、烧杯和已知密度为ρ0的金属块测出了饮料的密度ρ.第4题图(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至________,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2)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m1,读数如图所示,为________g.(3)把金属块放入空烧杯中,往烧杯中倒入适量饮料,使金属块浸没在饮料中,在烧杯液面位置做好标记.测出此时瓶和饮料的总质量为m2.(4)取出金属块,放在台面上.往烧杯中倒饮料,直至液面到达标记处,测出此时__________的总质量为m3.(5)ρ=________(用符号表示).金属块取出时带走部分饮料,测量结果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实验2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5. 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第5题图甲(1)小宇分别做了如图甲所示的三次实验,他这样做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其中木块在毛巾表面匀速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N.第5题图乙(2)小宇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面积大小有关,于是他将木块沿竖直方向依次切开(如图乙所示),并分别在同一木板上匀速拉动进行实验,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他分析表中数据认为自己的猜想得到了验证,老师却指出这种方法是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次数木块大小接触面积S/cm2滑动摩擦力f/N1 整块160 2.02 34块120 1.53 12块80 1.14 14块40 0.56. 为了探究“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小马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第6题图甲(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________(选填“必须”或“不必”)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在水平长木板上做直线运动.(2)实验中木块在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3)在同一次实验中,小马发现,当用不同的速度匀速拉同一物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4)在实验中,小马通过改变物块的重力进行多次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通过分析可知,当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时,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________.次数 1 2 3 4 5 6木块的重力(N) 2.0 3.0 4.0 5.0 6.0 7.0测力计读数(N) 0.8 1.3 1.6 1.9 2.4 2.8第6题图乙(5)本次实验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小马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用如图乙所示的方式测量滑动摩擦力发现效果更好.图乙实验中___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匀速拉动水平长木板做直线运动.实验3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7. 在一次物理兴趣小组活动中,某组同学给大家展示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如图所示.第7题图(1)实验中每次都使同一辆小车从斜面的________高度由静止自由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________.(2)按照图甲、乙、丙的顺序实验时记录的内容如下表:接触面材料小车受摩擦力情况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距离s/cm毛巾大20.2棉布较大40.0木板小90.1分析表中内容,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_;进一步推理出的结论是:运动的小车不受阻力作用时,将________________.早在300多年前,意大利物理学家________就通过实验和科学推理的方法研究过“力和运动的关系”.本实验所运用的实验和科学推理的方法还可用于研究________________(填写实验名称即可).补充设问(3)分析实验现象可知,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受________(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的作用.(4)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小车在水平面上克服阻力所做的功________(选填“在棉布上更多”、“在木板上更多”或“两次一样多”),小车的动能转化为________能.(5)实验中若再添加一小木块,就可用图丙装置来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具体的操作是让同一小车从斜面的________由静止自由滑下,去撞击置于木板表面相同位置的木块并进行比较.实验4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8. 同学们利用压强计等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进行了如下的操作:第8题图(1)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中两侧液面已有高度差(如图甲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选填字母);A. 直接从U形管右测中倒出适量液体B. 拆除胶管重新安装(2)正确操作后,分析乙、丙两图的实验现象,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因此拦河大坝要做成________的形状(选填“上窄下宽”或“上宽下窄”);(3)玲玲保持丙图中探头的位置不变,并向容器内加入适量的浓盐水.她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又变大了,于是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她的操作不可靠,原因是加入盐水后液面位置改变了,正确操作是应将探头适当________(选填“上移”或“下移”);(4)红红用丁装置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在左侧加入适量的水,在右侧缓慢倒入待测液体,直到观察到橡皮膜相平,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多选);A. 右侧待测液体到容器底的深度h1B. 右侧待测液体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2C. 左侧水到容器底的深度h3D. 左侧水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4根据你选用的物理量推导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ρ=________(用题中字母和ρ水表示).补充设问(5)玲玲把探头放入水面下6 cm处,探头受到水的压强是______Pa.(g取10 N/kg)(6)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关系时,为了使结论更具普遍性,玲玲还应如何继续实验(请写出实验思路,不需写具体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5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9. 物理兴趣小组在进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挂着一实心圆柱体,如图a、b、c、d、e分别为实验情景. (g取10 N/kg)第9题图(1)通过a、c两次实验,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大小是________N;(2)通过________两次实验,可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浸没深度的关系;(3)通过c、e两次实验,可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________的关系;第9题图f(4)在某种液体中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记录实验数据,得到如图f所示弹簧测力计读数与圆柱体下表面浸入深度的关系图像,则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kg/m3.实验6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0. 如图是小明“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第10题图(1)在水平静止的杠杆上A、B处,挂5个质量均为50 g的钩码,如图甲所示,杠杆平衡.他猜想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2)改变钩码数量与位置,数据记录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杠杆平衡条件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次数左侧钩码数(个)左侧钩码距离支点O(格)右侧钩码数(个)右侧钩码距离支点O(格)1 2 3 3 22 1 63 23 2 6 3 4(3)某次实验如图乙,使杠杆恢复水平平衡的最简单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丙是小明验证结论的实验,E点弹簧测力计示数是________N(g取10 N/kg).11.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第11题图(1)为排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实验前把杠杆中心支在支架上,杠杆静止在图甲所示位置,此时应将杠杆右端的螺母向________调节(选填“左”或“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达到平衡.(2)在杠杆两侧挂上不同数量相同规格的钩码,调节钩码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3)实验时,小明在杠杆左侧A位置(左边位置第四格)先挂了3个钩码,如图乙所示,则在右侧B位置(右边位置第三格)应挂________个相同规格的钩码,杠杆可以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4)如图丙所示,小明在A位置挂一个弹簧测力计,在B位置挂了2个钩码.现将弹簧测力计从C位置移到D位置,在此过程中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示数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7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12. 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让小球A从斜面上某点滚下,撞击在水平面上的木块B,木块B移动一段距离.第12题图(1)该实验中所探究物体的动能是指________(选填“小球A”或“木块B”)的动能.(2)实验表明,让小球A分别从斜面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高度越大,速度越______,木块B 被撞得越远.可得结论:质量相同时,小球的速度越______,动能越大.(3)想要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请你选出合适的器材完成实验设计:①添加的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实验步骤及数据记录表格设计:③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伏安法实验实验1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1. 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实验中,小明所用电路如图所示.第1题图(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开关闭合前无需移动滑片.(2)闭合开关,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小明检查发现仅导线有故障,则故障为()A. 导线④断路B. 导线③断路C. 导线②断路D. 导线①断路(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当电压表示数为1 V时,读出电流表示数并记录在上表中;继续移动滑片,分别读出电阻两端电压为2 V和3 V时电流表的示数,并依次记录在表格中.实验序号U/V I/A① 1.0 0.20② 2.0 0.40③ 3.0 0.58(4)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实验结束,小明整理器材时发现定值电阻很热,他联想到:处理数据时,第三组数据之间的关系与前两组数据之间的关系存在差异,他和同组小华就此展开讨论,认为数据差异可能是由于____________造成的.由此反思实验过程:实验时每次读取数据后要________(写具体操作),再记录数据,减小此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2. 为了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小明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实物图.实验供选择的定值电阻有5个,阻值分别为5 Ω、10 Ω、15 Ω、20 Ω、30 Ω,电源电压恒为4.5 V,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30 Ω.第2题图(1)实验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________端(选填“A”或“B”).(2)小明首先用5 Ω电阻实验,闭合开关后发现,无论怎么移动滑片,电流表指针无偏转,电压表指针迅速满偏,则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______.(填字母)A. 开关断路B. 滑片接触不良C. 电阻断路D. 电流表短路排除故障后,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在乙图中描点,则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________,其数值为________.(3)第2次实验中,他将5 Ω电阻换成10 Ω,如果滑片仍然停留在第1次实验的位置,小明应向________(选填“A”或“B”)端移动滑片,同时,眼睛应注视________(选填“滑片”、“电流表示数”或“电压表示数”).(4) 只用30 Ω的滑动变阻器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直接完成5次实验.(5)该实验电路还可以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 (写一个)实验2伏安法测电阻(含特殊方法)3. 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中,电路如图甲所示.第3题图(1)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要移动到____(选填“a”或“b”)端;(2)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示数为零,但电压表指针发生明显偏转,则电路发生的故障可能是以下四种中的________:A. R x处断路B. 滑动变阻器处断路C. R x处短路D. 电流表处断路(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调整滑片P到某一位置后,若两表的示数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其中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A,此次测得电阻的结果为R x=________Ω.4. 实践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伏安法测定小灯泡电阻”的实验,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 V(阻值约为10 Ω),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0 Ω 1 A”.第4题图(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得交叉).(2)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除保护电路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作用.同学们把电路元件接入电路,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灯泡就立即发光,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经检查无误后,接通电路,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阻值为________Ω.继续向左移动滑片,则可能出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4)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丙所示的图像,分析图像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定值电阻R x的阻值.测量数据记录如下表:(1)第2次测量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___A,对应的电阻值为________Ω.第5题图实验次数 1 2 3电压U/V 1.5 2.0 2.5电流I/A 0.16 0.24电阻R/Ω9.4 10.4(2)根据三次实验数据可得定值电阻R x=________Ω.(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实验时,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指针都不偏转.用一根导线在图甲中先后连接接线柱B与C、C与D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都为0,连接接线柱D与E时,电压表和电流表指针明显偏转,则电路的故障是____________.第5题图丙(4)如果没有电压表,电源电压未知,可以用最大阻值为R的滑动变阻器和如图丙所示电路来测量电阻R x的阻值.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滑片在最左端时,电流表示数为I1;滑动变阻器滑片在最右端时,电流表示数为I2,则电阻R x=________.(用相关物理量的符号表示)6. 小亮做“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时,所用器材有电压为6 V的电源,额定电压为2.5 V的小灯泡,以及符合实验要求的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开关和导线.第6题图(1)在图甲中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2)小亮连接电路时,刚接好最后一根线,就发现小灯泡发光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改正(2)的错误后,在实验开始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先调到甲图所示的最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4)小亮滑动滑片P,分别记下了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U-I图像,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约为________Ω.(5)小飞想到用其他的方式也能测量小灯泡的阻值,于是取来阻值为10 Ω的定值电阻R0和一个单刀双掷开关,用如图丙所示的电路来测量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阻值,小飞的实验方案如下:第6题图丙a. 闭合开关S,将S1拨至接触点1,调节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_V;b. 保持滑片位置不变,将S1拨至接触点2,读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是U;则小灯泡的电阻R=________(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光学实验探究试题及答案(中考物理真题)

光学实验探究试题及答案(中考物理真题)

一、选择题1.(2020·黑龙江龙东)(1)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小亮进行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将纸板沿ON向后折,此时在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如图乙所示。

此实验现象说明。

在甲图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0E方向射出,这表明。

(2)如图丙所示是小亮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

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的后面出现蜡烛的像,拿一支大小和点燃蜡烛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像与物的对应点如图丁所示,用刻度尺分别测出其到玻璃板的距离,并进行比较,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是,便于研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答案】(1)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光路可逆(2)光的反射;像与物的大小相等;物和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物体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在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

2.(2020·湖南常德)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像的位置,在白纸上记下A和B的位置。

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多次实验。

(1)实验过程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2)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竖立光屏,在光屏上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像是_______像。

(3)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所成像的大小将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不能;(3)虚;(4)不变。

【解析】(1)玻璃板是透明的,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便于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关系。

2020人教版中考物理专题试卷29-光学实验探究

2020人教版中考物理专题试卷29-光学实验探究

专题29- 光学实验探究一、小孔成像1、如图甲所示,小明同学找来一个空的易拉罐,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敲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某一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1)小明开始实验时,眼睛从右侧看过去,无论怎样调节易拉罐与蜡烛之间的距离,屏上都看不到烛焰的像,而只能看到一片光亮,最有可能的原因是(2)换了易拉罐重新正确制作并操作后,小明看到了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该像是烛焰的 ____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选填“实像”或“虚像”,)其成像的原理是3)实验中将蜡烛向上方移动,则它在薄膜上的像将向 ______ (选填“上方”或“下方(4)小明进一步进行实验研究,如图乙所示,实验1和实验 2 做对比是在研究小孔成像与_____ 的关系.分析比较___ 两个实验,可以得出小孔成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2、晴天正午,小明与同学从树荫下走过时,发现地面上有许多大小、形状不同的光斑,如图所示。

光斑形状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光斑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对此他们马上进行了探究。

他们猜想光斑形状:a.与树叶形状有关,光斑是树叶的影子;b.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有关;c.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有关。

1)根据所学知识,可确定猜想a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

2)为进行探究,他们制作了甲、乙、丙、丁四张带孔卡片,如图所示。

其中,甲、乙卡片中小孔的尺寸均为 3mm ,甲、丙、丁卡片中大孔的尺寸均大于 2cm ,且丙、丁卡片中大孔尺寸相同。

在进行探究时,他们在地上铺上一张白纸,把带孔的卡片置于上方,让太阳光 透过卡片上的孔,观察纸面上出现的光斑形状。

若让你在甲、乙、丙、丁四张卡片中选择一张卡片来证实 “光斑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有 关”,应选用__卡片。

在探究 “光斑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是否有关 ”时, 小明选用甲卡片进行实验探究, 发现白 纸上得到四个圆形光斑, 由此得出 “光斑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无关 ”的结论, 这结论___ _(选填 “可靠”或“不可靠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训练光学实验探究题1.(2019·宜昌)小明同学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准备如下器材:各种长度的蜡烛若干、平面镜一块、玻璃板一块、白纸一张(如图1所示)。

(1)平面M所选的器材是(选填:平面镜、玻璃板)。

小明把蜡烛A点燃放在M前面,再把其它各支蜡烛依次放在M后面适当位置,当某支蜡烛放在后面时,从前面看那支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一样。

此时,后面的那支蜡烛与蜡烛A的大小关系是:。

小明测量两侧蜡烛到平面M的距离;再让蜡烛A远离M,则后面的蜡烛要(选填:远离、靠近)M才能再次看上去像被点燃了一样。

(2)多次观察及测量距离之后,小明同学得到初步结论是: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

(3)如图2甲所示,一枚硬币放在竖直的平面镜前,硬币的像在a处;将平面镜平移至图2乙所示的位置时,硬币的成像情况是(选填字母代号)。

A.硬币成像在a处B.硬币成像在b处C.硬币成像在c处D.硬币无法通过平面镜成像2.(2019·吉林)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平而镜放在水平桌面上,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如图所示,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EO入射,经平面镜反射后沿OF射出。

(1)在纸板前从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纸板上入射光EO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________反射;(2)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进行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反射角________入射角;(3)如果让光沿FO方向入射,反射光将沿OE方向射出。

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的。

3.(2019·玉林)为了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如图所示:(1)让光束沿AO射入杯中时,光束进入水中后折射光线会向_____方向偏折;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_____。

(2)当一束光射入杯中时,会在杯底形成光斑。

保持入射光束的方向不变,逐渐往杯中加水,观察到杯底的光斑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3)把一枚硬币放入杯底,看到硬币的位置比它实际的位置要偏_____(选填“高”或“低”)。

4.(2019·枣庄)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甲乙(1)实验时,不采用平面镜面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不仅能观察到蜡烛的像,也便于。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可以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取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在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关系时,蜡烛B替代的是(选填“蜡烛A的像”或“蜡烛B的像”),看到蜡烛是由光的(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

(4)实验过程中如果玻璃板没有垂直架在纸上,而是如图乙所示倾斜,蜡烛A的像应是图中的(选填“A1”、“A2”或“A3”)。

5.(2019·苏州)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ABCD,能绕垂直于CD的ON轴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

甲乙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时针方向转动;(2)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45°,测得反射角也为45°,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4)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此时反射光束。

A.仍在纸板上呈现B.被纸板挡住C.在纸板前方6. (2019·绍兴)同学们学习了“光的折射”后,知道了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

那么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与入射角大小是否成正比呢?【建立猜想】折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可能成正比。

【实验探究】同学们测得了四组实验数据。

第2次实验如图所示,请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

【实验结论】折射角与入射角大小⑵________(选填“成正比”或(“不成正比”)。

【评价与交流】根据实验数据,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⑶________。

7.(2018大连)菜同学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的关系”,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单面镀膜的玻璃板、支架、两个相同的跳棋、白纸和刻度尺。

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将玻璃板竖直立在白纸上,使玻璃板______那一面的下边线与直线重合(选填“有膜”或“无膜”)。

(2)用镀膜玻璃板和跳棋做实验,实验环境有:①几乎无光的实验室,②有阳光的实验窒,在______中进行实验效果好(选填“①”或“②”)。

(3)在同样的实验环境下,用镀膜玻璃板实验比用普通玻璃板实验成像更清楚,主要原因是:______。

(4)在白纸上沿跳棋A和B的边缘画圆,测出物距u和像距v的值如下表:①如图(乙)所示,第1次实验测量的物距是A的右端到直线的距离,则像距v1=___cm。

②该同学发现三次实验的像距都比物距略大一些,原因是:___(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A.刻度尺测量像距时存在误差B.玻璃板有一定厚度C.物和像的标记点不对应D.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8.(2018绥化)如图所示为小斌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

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

(1)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纸板E入射时,在纸板F上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2)小斌想要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3)他让一束光线沿着BO方向入射,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说明光在反射时光路是____的。

(4)对于每一条确定的入射光线而言,____光线是唯一的。

9.(2018南宁)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1)让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方向射向镜面,在纸板B上可看到光线沿OF方向射出,在纸板上。

用笔描出光线EO和OF的轨迹,则EO与垂直镜面的直线ON的夹角i是选填______。

(选填“入射角”或“反射角”)(2)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分析数据可得:反射角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变大时,光线OF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直线ON。

(3)以直线ON为轴线.把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B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F,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______(选填“同一”或“不同”)平面内。

(4)实验中,从教室各个方向都能见察到粗糙纸板表面反射的光线,这种反射属于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10.(2018宁夏)如图所示是小军“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薄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实验时不采用平面镜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不仅能观察到A蜡烛的像,也便于___。

(2)在实验中点燃A蜡烛,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B蜡烛,也不能使B蜡烛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是___。

(3)小军解决上述问题后,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移去后面的B蜡烛,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像(选填“虚”或“实”)。

(4)为证实上述成像特点的可靠性,小军接下来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

11.(2018淄博)小明利用下图中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E和F连接起来的,可绕ON折转。

(1)实验时,把平面镜放在桌面上,为了使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同时显示在纸板上,应把纸板ENF与平面镜___放置,图中的入射角是___度。

(2)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总能在纸板上观察到入射光平面镜和反射光的径迹,由此小明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小明得出结论的过程是否合理?___,说明理由:___。

(3)若让一束光沿BO方向射向平面镜,反射光沿___方向射出。

12.(2018临沂)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1)将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垂直架在纸上,在玻璃板的一侧立一支点燃的蜡烛,透过玻璃板观察其另一侧蜡烛的像。

(2)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______(选填“透过”或“不透过”)玻璃板,观察光屏上有无像。

(3)将另一支完全相同的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放到玻璃板后,调整位置使其与像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______。

(4)实验过程中如果玻璃板没有垂直架在纸上,而是如图所示倾斜,蜡烛A的像应是图中的___(选填“A1”、“A2”或“A3”)。

13.(2018聊城)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 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像的位置,在白纸上记下A和B的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多次实验.(1)实验过程中蜡烛B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2)通过对实验现象和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____.(3)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竖立一光屏,在光屏上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4)实验过程中同学们体会到: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成像虽没有平面镜清晰,但能透过玻璃板观察到蜡烛____(填“A”或“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这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14.(2018福建B)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ABCD是白色硬纸板制成的光屏,并能沿ON折转,ON垂直于CD。

试验次数123445(1)实验时,将光屏____________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光屏射向镜面上的O点,可在光屏上看到反射光,如图甲;将光屏右半部分向后折转任意角度,光屏上都看不到反射光,如图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上表,其中有一组数据测错了,这组数据是第______次实验的,原因可能是将反射光线与____________的夹角当成反射角。

15.(2018衢州)小柯分别探究了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和从水射入空气中的折射规律,并记录了表一,表二两组数据。

(1)表一中“?”处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

(2)表二中“?”处的数据模不清,请综合分析两个表格中的数据,判断出这个数据应该是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