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文化ppt
和田玉的发展历史ppt课件

符合,并提出玉有“十一德”之说,即仁、义、礼、 知、信、天、地、道、德、忠、乐。孔子认为“玉
有德”的思想,从根本上奠定了汉代以后文人雅玉
的文化基础,从此受儒家影响的华夏民族对和田
玉有了天然的审美认同,使得传统儒家文化在传 承上有了完美的物质载体。这也是玉文化能传承
千年而不灭的精神基础。玉项链,玉人12• 龙山文字9
夏商—礼器与仪仗玉器
• 玉人、
妇好墓玉器(河南安阳)墓 • 龙形佩、玉象
主人妇好是商第23王武丁配偶,拥有较 高的军权,主持祭祀活动。该墓出土 750余件玉器,妇好墓玉器出土后,有 关部门对其玉器进行检查,发现其中有 60%的玉器为疆和田玉,大部分为青玉。
10
西周—礼玉的极致
• 六器—主要用于祭祀天地神灵
战国—黄金有价玉无价
• 和氏璧
玉壁价值十五座城池的神话,将中国 “黄金有价玉无价”的古语演绎到极致,
• 玉龙佩,玉剑饰
为中国玉文化平添绚烂的一笔。战国是一
个群雄争霸的时代,玉器成为财富的象征,
成为各国争夺的主要目标。各国之间在玉
器上刻上合约,互相馈赠,对玉器的喜爱
和争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13
汉代—逸韵高致
16
宋代—情趣之风
• 玉童子,荷叶形杯
• 仿古彝器,玉佩
宋代玉雕中出现的花鸟虫鱼等日常 题材,无不体现宋人高雅的生活情趣, 各种玉器追求写实,展现了一种艺术 化的审美趋向。宋代开始了玉器的第 一次仿古,出现了大量仿远古时代造 型的玉器,更出现了第一批专门研究 玉器的学者。
子,都有一套完整的规定,国家 信圭: 7寸的圭,孔在下端,侯执信圭
生活重礼崇乐的玉文化传统基本 躬圭: 5寸的圭,孔在下端,伯执躬圭
十二章软玉ppt课件

• 自新石器时代开始,我国就有了开采和应用软玉 的历史。如在浙江余姚发现的河姆渡文化层(公 元前5000-4750年)中便发现了玉块、玉珠、玉 管等;江苏吴县良渚文化层(约公元前3300- 2250年)中发现了玉琮、玉壁等玉器数十件,玉 琮、玉壁均为软玉;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中出土
了数百件玉器,有白玉、青玉、墨玉等,种类与
• 软玉的透明度也是质量的重要因素。鉴定时以 厚2mm的玉片的透光情况为准,一般软玉为半 透明至不透明。行家将透明度高者称为“水头 足”、“地子灵”和“灵坑”;透明度低者称 “没水”、“地子死”和“闷坑”。优质的羊 脂玉以其质细、色美和透明度高而成为软玉中 的上品。
• 再者,要观察软玉有无裂纹。多数软玉均或多 或少有裂纹的存在,要视其对整块玉的影响程 度来评价:裂纹有深浅大小之分,一些极细微 的裂纹仅在显微镜下方能见到,对玉质影响不 大;而明显的或在裂纹中充填有其他矿物、粘 土、氧化铁等微粒的裂纹的存在,则大大地降 低了软玉的价值。
4号藏品是一件战国中晚期碧玉龙凤佩,这个龙首凤尾佩,它整个躯干弯曲得 比较自然,显得非常灵动,凤首呢它这个顶上有冠,而且羽毛有一种非常飞舞 那种感觉,它既表现了当时制玉的工艺的精湛,同时反应出战国时代,人们对 于争霸这种渴望,表现出了这种很奋发向上这种精神,所以我们说这件器物是 一件非常好的器物。晚期的玉器定价,是以玉材为主要来定价,但实际上高古 玉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要远远大于这个料的本身的价值。这种东西,这几 年的拍卖过程中,起拍价都在50万、80万左右,拍出的价格都有一、二百万元, 我们专家评估团呢根据最保守的估计,所以我们给一个价格是30万元人民币。
藏品特征:这件藏品长14厘米,最宽处5 厘米,整体造型为龙形,但一头为龙,一 头为凤,龙头回首,龙身蜿蜒曲折,呈S 形状,器身上琢饰有谷纹,并有明显的沁 色。
中国玉文化课件

目录
• 中国玉文化概述 • 中国玉器的制作工艺 • 中国玉器的文化内涵 • 中国玉器的市场与价值 • 中国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01
中国玉文化概述
玉的起源与历史
玉的起源
玉文化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当时人们开始使用玉石制作工具 和饰品。
玉的历史
玉文化在中国历史中一直占有重 要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玉的 用途和意义也在不断演变。
资料。
玉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01
02
03
艺术收藏
玉器作为艺术品,被广泛 收藏于博物馆、私人藏家 和艺术机构,丰富了现代 社会的艺术视野。
文化旅游
玉文化成为旅游产业的重 要资源,吸引着大量游客 前来参观和体验,促进了 地方经济发展。
品牌营销
玉文化元素被应用于产品 设计和品牌形象塑造,提 升了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 力。
。
镂雕
通过去除玉料内部的某些部分 ,使图案或文字呈现出空洞的
效果,具有通透感。
圆雕
全方位雕刻立体形象,使玉器 呈现出三维立体的形态。
微雕
在极小的玉料上刻划精细的图 案或文字,需要高超的技艺和
耐心。
玉器的镶嵌与搭配
镶嵌工艺
将金属或其他材料嵌入玉器中,以增强玉器的装饰效果和牢 固度。
搭配技巧
根据玉器的款式、颜色和纹理等特点,选择适合的配饰进行 搭配,如宝石、珍珠、绳索等。
02
玉器也被广泛应用于艺术创作中 ,如雕刻、绘画等艺术形式,成 为艺术家们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 要载体。
玉器的收藏与鉴赏
玉器的收藏与鉴赏是中国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收藏家们通过鉴赏和收藏 玉器来品味和传承中国文化的精髓。
收藏玉器需要注重真伪鉴别和价值评 估,同时还需要了解市场行情和投资 风险等方面的知识。
国粹和田玉PPT88页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国粹和田玉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和田玉介绍PPT课件

软玉对冷热变化表现为惰性,冬天摸不冰手,夏 天摸不感热,因此人们喜欢贴身佩带。
二、软玉的基本性质
颜色以白、青为基础色,白中泛青,青中泛白,非青非白非灰之 色,较柔和均匀,油脂一蜡状光泽,质地致密细腻,半透明状,偶见 绺、裂、杂质,石花等其他缺陷。 三级青白玉
颜色以青、绿为基础色,泛白、泛黄,不均匀,较致密细腻,较 滋润,蜡状一油脂光泽,半透明状,常见有绺、裂、杂质、石花及其 他缺陷。
• (三)青玉类 颜色由淡青—深青,颜色种类较多,有虾青、竹叶青、杨柳青、
• 1、广义和田玉指的是:闪石类中某些具有 宝石价值的硅酸盐矿物(也就是透闪石、 阳起石等系列矿物)。是软玉的一种。
• 2、狭义和田玉指的是产于新疆和田的玉石 (软玉)
和田玉文化
软玉(Nephrite)在世界上产地众多,但以中国 新疆和田地区产的软玉质量最佳,开发历史最悠久。中国 人对和田玉的应用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如浙江河姆渡文 化、良诸文化等遗址出土的玉器中,都有大量用软玉制成 的品种。由于在新疆和田一带产出的软玉最有名,因而又 称和田玉。
透闪石
一些典型产地的软玉的化学成分表(%)
产 地 SiO2 成分
中 国 57.3 和田 1
俄 罗 57.0 斯0
新 西 55.0 兰0
美 国 54.1
TiO2
--0.04 0.10
Al2O3 MnO CaO MgO
0.56 -- 13.30 22.69 1.42 -- 13.19 21.39 0.90 0.19 11.80 21.80 3.30 0.20 10.30 20.30
和田玉培训课程f.ppt

墨玉
➢ 颜色:以黑色为主可夹杂少量白或灰 白色,颜色多不均匀。
➢ 墨玉的墨色是由于玉中含有细微石墨 鳞片所致。也有墨色中带有黄铁矿细 粒,呈星点状分布,俗称“金星墨 玉”。
和田玉的评价标准
➢ 质地:越致密、细腻、坚 韧、油润无瑕,少有绺裂 越好。
➢ 颜色:柔和、纯正、均匀 ➢ 光泽:油脂光泽最好 ➢ 块度:块度越大越好,要
更换系绳,防止丢失心爱的宝物。
清代 和田羊脂白玉
和田玉鉴赏
“太上皇帝”白玉圆玺
和田玉鉴赏
宋
白 玉 小 羊
清 青玉竹枝
清 青玉船
和田玉鉴赏
清 白 玉 炉
和田玉鉴赏
明 白 玉 雕 花 双 龍 炉
谢谢 / Thanks!
透明
和田玉的特点
➢ 矿物粒度极细 ➢ 质地细腻、温润 ➢ 硬度较大 ➢ 韧度极大 ➢ 颜色纯正 ➢ 声音优美
和田玉籽玉的形成
➢ 是由山料~冰川不断 裂解崩落~地震~风 化~河水浸泡~冲 刷~侵蚀~打磨,而 成。
➢ 所余下的质地:细糯、 滋润、密度大
和田玉的产地
➢ 新疆昆仑山—— 喀什库尔干
➢ 新疆和田 ➢ 新疆于田 ➢ 阿尔金山地区—
➢ 和田玉的发展 ➢ 和田玉的简介 ➢ 和田玉的特性 ➢ 和田玉的特点 ➢ 和田玉籽玉的形成 ➢ 和田玉的产地 ➢ 和田玉矿场采集 ➢ 和田玉的市场 ➢ 和田玉颜色的分类 ➢ 和田玉的评价标准 ➢ 和田玉的鉴别 ➢ 和田玉的保养 ➢ 和田玉的鉴定证书 ➢ 和田玉的鉴赏
课程大纲
和田玉的发展
康 熙 帝
且末县
和田玉矿场采集
和田玉矿场采集
新疆格尔木交易市场
和田玉市场
新疆格尔木交易市场
6 和田玉文化

第二节 和田玉文化
五、玉食
第二节 和田玉文化
六德:智、信、圣、仁、义、忠; 六行:孝、友、睦、姻、任,恤;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第二节 和田玉文化
儒家思想脉络 先秦儒学 孔子仁礼 孟子仁政 荀子礼治 天人感应(董仲舒) 魏晋玄学(竹林七贤) 天命儒道(韩 愈) 程朱理学(程颢、程颐、朱熹) 陆王心学(陆九渊 王阳明) 西学东渐 儒学促进
第二节 和田玉文化
三、玉君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诗经》 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礼记》 凡带必有佩玉,唯丧否。佩玉有冲牙;君子无故,玉不去 身,君子于玉比德焉。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公侯佩山玄 玉而朱组绶,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绶,世子佩瑜玉而綦组 绶,士佩瓀玟而缊组绶。《礼记》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礼记· 学记》
五、玉食
天子居总章大庙,乘戎路,驾白骆,载白旗,衣白 衣,服白玉,食麻与犬,其器廉以深。 天子居玄堂大庙,乘玄路,驾铁骊,载玄旗,衣黑 衣,服玄玉。食黍与彘,其器闳以奄。 天子居明堂太庙,乘朱路,驾赤骝,载赤旗,衣朱 衣,服赤玉,食菽与鸡,其器高以粗。 天子居青阳大庙,乘鸾路,驾仓龙,载青旗,衣青 衣,服仓玉,食麦与羊,其器疏以达。
1、两大玉文化皆以闪玉为主(红山文化、良渚文化) 2、典籍记载: “昆山之玉”《山海经 西山经》; “璆琳琅玕”《禹贡 雍 州》 “攻其玉石,取玉版三乘,载玉万只” 《穆天子传》
第一节 和田玉历史
红 山 文 化 玉 猪 龙
第一节 和田玉历史
良 渚 文 化 玉 琮
第一节 和田玉历史
一、新石器时代
珠宝文化 与 首饰佩戴
罗 勇 博士
独山玉研究重点实验室
yongluo_geo@
介绍和田ppt25页PPT

和田是盘古开天辟地时开垦的一块 处女地; 和田是女娲补天时遗落在人间的一 颗七彩石; 和田是玉皇大帝的皇后西王母离宫 瑶池的所在地; 和田是一幅迷人的画卷、是一首歌、 一首诗;
和田古称于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古就有“城旁桦 木似洛阳”之称,是古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和田, 地灵人杰,物华天宝,素以“金玉之邦,粮棉之仓、丝绸 之路、瓜果之乡”著称于世。和田地毯、和田玉、艾德莱 丝绸并称“和田三宝”。和田,树是神树,果是仙果,和 田玉枣、甜石榴、明星杏乃果中上品,曾多次在全国水果 博览会上获奖。和田风味小吃美味可口,烤鹅、烤鱼、烤 蛋、抓饭、拉条子、手抓肉、烤全羊、烤包子香味扑鼻, 令人垂涎欲滴。和田人去首府乌鲁木齐都不忘给朋友带几 个烤鹅蛋。烤包子,如果在炖上一锅大芸羊肉,喝上几杯 老酒,伴着“伙西、伙西”的干杯声,真是酒不醉人人自 醉,让人乐不思蜀,流连忘返。
人们常说,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 和田不知新疆古老传奇。这是一方神秘的国土, 这是一片充满传奇的黑土地,这里有古老的尉 迟王朝,有迄今保存最为完好的沙漠古城遗址, 有世界最小的佛寺,有闻名遐迩的羊脂美玉, 有最神秘、最难解的文字佉卢文,还有桑蚕公 主、地毯圣祖、龟龙献壁、龙女求偶···许 许多多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巍峨昆仑、浩瀚 沙漠、金色的胡杨、火红的红柳,把她装扮的 更加美丽。
和田美景
舌尖上的和田
让我们一起来看个视频, 进一步的了解新疆和田
Hale Waihona Puke 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田玉的文化主讲内容•一、和田玉的历史•二、和田玉的影响•文化影响+ 政治影响•三、和田玉的现状•四、和田玉的发展•节流+ 开源一、和田玉的历史•通过对文献记载的研究及对出土玉器的鉴定,可以将我国古代玉材的使用,归纳为以下4个大的阶段:•新石器时代•从商代晚期到战国时期•汉代到明代•清代和田玉占垄断地位(1)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以内地甚至本地产彩石作为玉器原料。
•主要以北方的红山文化、南方的良渚文化、台湾的卑南文化为代表,•主要的玉料有石英岩、硅质岩、透闪石岩、蛇纹石岩等。
(2)从商代晚期到战国时期•从商代晚期到战国时期,新疆产的和田玉和内地产的彩石并存,和田玉的数量渐呈上升趋势。
•最迟到商代,玉材的使用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据安阳殷墟妇好墓、江西新干商代大墓等处出土玉器的鉴定得知,已有相当一部分玉料来自新疆和田,这时距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还有千年之久,距今3000多年以前就开始把玉从新疆运入内地。
•有学者推测,早在丝绸之路开通之前,就已经有一条由新疆向内地运输玉石的玉石之路。
(3)汉代到明代•汉代到明代,玉材以和田玉为主。
到西汉中期,中原王朝和西域的交通畅通无阻,和田玉源源不断地运进内地。
•在各种玉材中,和田玉的质地、颜色都是其他彩石所无法比拟的,所以自从和田玉进入内地后,不但渐渐排挤了彩石,并且在各种玉石中惟我独尊。
•汉代的诸侯王墓中出土的许多玉器如河北满城刘胜墓、安徽淮南王墓等,据鉴定多为和田玉。
而民间用玉则大部分为独山玉和岫玉。
从秦汉以后几大玉材产量比较来看,就质量而言,和田玉最好,其次是独山玉;而就产量而言,情况刚好相反,和田玉最少,这也是其珍贵的原因所在。
(4)清代和田玉占垄断地位•清代和田玉占垄断地位。
•器重和田玉的风气一直延续到清代,尤其乾隆皇帝不惜巨资从新疆购进和田玉到内地琢制玉器,如现藏于故宫乐寿堂的"大禹治水图"玉山子,就是从新疆运往扬州进行琢制后又运回京城的玉器珍品。
•直到清末,翡翠的大量涌入,和田玉才渐渐变少。
•目前和田玉仍是现代玉器的重要原料,优质白玉料仍是供不应求。
•现在,国家正在有组织和有计划地进行和田玉的开发。
新疆设立了管理玉石的机构,在于田、且末、玛纳斯等地规划了玉石矿山,在和田、喀什、且末等地设置了玉石收购站,使和田玉产量扩大。
玉石在全国十几个省市销售。
二、和田玉的影响•玉在中国起源之久,可能在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相比的。
据考证,全世界最早认识石头,对它作出分类的,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早把石头中具有最美的一类叫玉的,也是我们中华民族。
中国古玉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影响深远,玉和中国民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存在着密切关系,它曾影响了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人们的观念和习俗,影响了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的典章制度,影响了一大批文学、历史等著作。
中国古玉器世代单件作品的产出与积累,与日俱进的玉器生产技艺,以及与中国玉器相关的思想、文化、制度,这一切物质的、精神的东西,构成中国独特的玉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个重要的分支而光照全世界。
鉴赏中国古代玉器,我们不但要欣赏它们的工艺价值,更要研究它们深刻的文化内涵。
而作为古玉中的佼佼者,和田玉一直以其温润柔和的质地被中国人看做“国石”,是玉中的代表。
1)、文化影响我们知道,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中国玉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个分支,它同样是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以玉器为主要内容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1)中华民族先民对美的原始追求•与旧石器时期的玉器相比,我国新石器时代玉石器既经过了打磨,又经过了穿孔,这样既保留了原有的实用价值,又具有美观的效果。
如果说,拣取自然的石块,进行石打石的处理,说明古人类已经学会了制造和使用工具,那么,磨光和穿孔则意味着中华古代先民不仅已经能够制造高一级的工具,而且在思维当中产生了带有观念形态的内容。
尽管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还是一种极其简单的工艺,可祖先们竟为之实实在在奋斗了几十万年之久。
从史学的观点看,这构成了划时代的标志。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当祖先们把那些色泽晶莹的“美石”,经过耐心细致的打磨,制成带有一定意义的形状,并钻上一个小孔,甚至还穿上自己捻的小绳,将它套在颈项上或挂在胸前,这是一幅多么美妙动人的情景,它说明古人在进行美的追求,标志着人的思想中有了信仰和寄托。
玉石具有无比的美丽,无比的坚硬,无比的价值,它与上古先民思想中至上的祖先、至上的自然力、至上的鬼神自然而然地联系在一起了。
古代护身符一类的东西正是循着这一自然过程而产生的。
在此后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更产生了许许多多和玉紧密关联的神话和传说,这都表明在古时候人们的思维想象当中,一块美玉,它对天地四方、对列祖列宗、对电闪雷鸣、对万物生灵都有说不尽的联系和影响力量,这确是一个很重要的飞跃。
大量古代的文字记载和大量的出土文物,都在证明着这样一个史实:一块玉、一件件小小的饰物、一点最原始的审美意识和一种最早的信念和虔诚,都不断地被赋于了新的含义,发生着新的作用,并终于孕育了中国特有的玉文化。
(2)玉图腾与中国玉文化•中国原始社会曾有一个被称为玉图腾的阶段,表现为中华民族的先民曾经用带有某种含义的玉刻制品作为民族的标志,历史文献也的确有许多这方面的记载,例如《拾遗记》卷一《少昊》记载,少昊的母亲皇娥在少女的时候,白天乘木筏在苍茫的大海上漫游,有一天她到了西海之滨的穷桑之地,那里生产一种叫孤桑的大树,高达千寻,吃了此树果实会长生不老。
在那里,她遇到了神童“白帝之子”,即“太白之精”,她与这位童子同乘木筏,嬉戏于海上,他们用桂树的树干作旗杆,将董茅草结于杆上作旗帜,用玉石雕刻成鸠鸟的形态,装饰在旗杆顶上,即“刻玉为鸠,置于表端”。
后来皇娥生下了少昊,称号叫“穷桑氏”,也叫“凤鸟氏”。
而且属少昊的各族有元鸟氏、青鸟氏、丹鸟氏,祝鸠氏、鸣鸠氏、鹘鸠氏,这是以玉鸟为图腾的最好体现。
玉石是当时人类用得最多、最广泛的物质,被推为天地之精,既美观又实用。
因此,上古之时,先民将玉雕琢成鸟兽等各种图案,作为图腾崇拜,而且围绕图腾标志,还产生了一些原始的公共活动,如包括原始音乐,原始歌舞在内的巫术礼仪活动等,反映了玉图腾是远古文化和意识形态-玉文化萌芽初期的一种形式。
(3)世系英雄与玉文化•我国关于古代英雄的神话故事很多。
这些人战功赫赫,智慧超人,为推动中国原始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许多神话故事在叙述这些伟大人物时,也将玉融合了进去,例如,传说炎帝时曾“有石磷之玉,号日夜明,以之投水,浮而不下”。
其实这是一种磷光效应,但古人却把这种自然现象和炎帝神农的圣德联系在一起,似乎天地为贤人的圣德所感,以致于玉石都显了灵;轩辕黄帝传说是他最早统一了中国,并建立了典章制度的,国人至今仍以作为炎黄子孙而自豪。
《拾遗记?轩辕黄帝》中记载他曾“诏使百辟群臣受德教者先列诡玉于兰蒲,席上燃沈榆之香,舂杂宝为屑,以沈榆之胶和之为泥以涂地,分别尊卑华戎之位也。
”,这说明黄帝时代已建立了圭玉制度;唐尧是圣德之主,传说他得到了块雕刻着“天地之形”的玉版,说明唐尧圣世,功绩卓著,与其得玉版受天意和知识有关;夏禹治水,奏万古奇功,皆因他得到“蛇身之神”传授玉简的结果。
所有这些描述将玉的神格化作用与世系英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强烈地表现了古人对玉的狂热宗教情绪。
(4)玉振之声与文学艺术•巫术是古代人类社会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礼天祈福,祭祀祖先等等,《周礼?春官宗伯第三》曰:“若国大旱,则师巫而舞”。
就是证明,巫术活动的一般形式是巫师带领一群人边唱边舞边敲。
而历史记载和分析表明,敲打的东西就是玉石,《尚书?舜典》曰:“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这描述了古人进行巫术活动的情景,即敲击玉石发出有节奏的音响,人们模仿着百兽的动作,开始狂热地舞蹈。
玉是当时制作乐器的最好材料,古人把这一特征作为衡量玉石的标准,及“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
原始歌舞和巫术礼仪活动在原始社会还是混为一体的,但到了阶级社会,便开始一分为二,发展成社会上层建筑的两个独立的部分,原始歌舞演变成“乐”,巫术礼仪演变成“礼”。
一是文学艺术,一是行政典章。
玉从参与歌舞,巫术礼仪活动而成为中国古文化的开端之一。
(5)思想道德与玉文化•道德赋予玉文化从产生之时,就用玉赋予了道德观,所谓"君子比德于玉,君子佩玉"等都是对玉进行人格化。
玉的道德内涵在西周初年就已产生,从那时起,发展了一整套用玉道德观,将其理念化、系统化是在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以后,儒家的用玉观一直贯穿了整个我国封建社会,深深根植于人们的头脑中。
儒家道德以其涵盖仁、义、礼、智、信而著称。
玉道德便以其为本,象征着伦理观念中高尚品德和情操。
在这当中,就有很多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来与玉有关的字,多表示美好、崇高的意思。
例如,经常有人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来比喻某人高尚的情操和凛然气节。
中华民族对玉的偏爱、宣传、推崇,被思想家理念化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历代统治阶级都加以利用。
玉的道德和人格化,广泛被民众所接受,是玉器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6)不同时期的文学与玉文化•先秦时期,《山海经》、《诗经》、《离骚》等文学著作中就有了对玉的描述和赞美。
萧史弄玉的传说更是寄托了对爱情的向往。
唐代王翰的《凉州词》中写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这里提到的“夜光杯”就是用和田白玉雕琢而成的杯壁极薄的酒杯,诗人李商隐也有“蓝田日暖玉生烟”的诗句。
元末明初的一曲脍炙人口的杂剧《玉梳记》,明代剧作家高濂的《玉簪记》,明代著名戏曲作家汤显祖所作的《紫钗记》,以及《荆钗记》都是通过玉器来串联起来的爱情故事。
到清朝更有著名的《红楼梦》,通过一块通灵宝玉写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
虽然文学作品中的玉各有不同,但归根到底都是玉所包含的道德赋予和美好向往,是和田玉都具备的。
2)、政治影响•中国国家的产生与玉文化国家的产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取决于许多因素。
但通过对玉的研究明显看出,玉在中国国家产生的过程中扮演过十分重要的角色,起过极大的推动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玉促进了文明社会的产生,从而为国家产生打下了基础•历史知识告诉我们,在国家形成之前,首先是文明社会的产生。
文明社会所包含的现象和内容很多,比如文字的起源和应用、专门治人的劳心者阶层的形成、手工业工匠和作坊的产生、宗教和巫师的出现、工艺美术、装饰绘画及其它艺术品的大量创作和运用等。
在这许许多多的文明现象中,玉器和其他文化产物相比,有过独占鳌头、特别引人注目的地位。
(2)玉的一些原始意识逐步演化成了国家意识•同任何国家产生一样,中国的国家历史也经历过由血缘氏族组织向地域组织演进、由氏族社会向古代都市演进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