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的乘方说课稿
积的乘方说课稿
积的乘方说课稿(参考)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是探索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让学生学会应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索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进一步体会和巩固幂的意义,在推理得出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的过程中,领会这个性质.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积的乘方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探索精神,有助于塑造他们挑战困难,挑战生活的勇气和信心.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积的乘方的运算.2.难点:积的乘方的推导过程的理解和灵活运用.3.关键:要突破这个难点,教师应该在引导这个推导过程时,步步深入,•层层引导,而不该强硬地死记公式,只有在理解的情况下,才可以对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灵活地应用.教具准备投影仪、幻灯片.教学方法采用“探究──交流──合作”的方法,让学生在互动中掌握知识.教学过程一、回顾交流,导入新知【教师活动】提问学生在前面学过的同底数幂的运算法则;幂的乘方运算法则的内容以及区别.【学生活动】踊跃举手发言,解说老师的提问.【课堂演练】(投影显示)计算:(1)(x4)3(2)a·a5(3)x7·x9(x2)3【学生活动】完成上面的演练题,并从中领会这两个幂的运算法则.【教师活动】操作投影仪,巡视,关注学生的练习,并请3位学生上台演示,•然后再提出下面的问题.同学们思考怎样计算(2a3)4,每一步的根据是什么?【学生活动】先独立完成上面的问题,再小组讨论.(2a3)4=(2a3)·(2a3)·(2a3)·(2a3)(乘方的含义)=(2·2·2·2)·(a3·a3·a3·a3)(乘法交换律、结合律)=24·a12(乘方的意义与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16a12【教师活动】提出应用以上分析问题的过程,再计算(ab)4,说出每一步的根据是什么?【学生活动】独立思考之后,再与同学交流.(ab)4=(ab)·(ab)·(ab)·(ab)(乘方的含义)=(aaaa)·(bbbb)(交换律、结合律)=a 4·b 4(乘方的含义)【教师提问】(1)请同学们通过计算,观察乘方结果之后,•你能得出什么规律?(2)如果设n 为正整数,将上式的指数改成n ,即:(ab )n ,其结果是什么?【学生活动】回答出(ab )n =a n b n .【师生共识】我们得到了积的乘方法则:(ab )n =a n b n (n 为正整数),这就是说,积的乘方等于积的每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评析:积的乘方是幂的第三个运算法则,也是整式乘法的基础,在内容处理上仍然先通过数字指数为例让学生计算,而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讨论交流,归纳出一般指数情形的性质,即:概括出:(ab )n =()()()()()n n n ab ab ab aaa a b b b b 个个个=a n b n尽可能让学生主动建构,获取新知,通过动脑、动口、动手提高自我总结能力,教学时引导学生关注每一步的根据.【教师活动】拓展训练: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积的乘方,如计算(abc )n ,a ,b•与前面几个公式一样,可以表示具体的数,也可以表示一个代数式.【学生活动】回答出结果是(abc )n =a n b n c n .二、范例学习,应用所学【例】计算:(1)(2b )3;(2)(2×a 3)2;(3)(-a )3;(4)(-3x )4.【教师活动】组织、讲例、提问.【学生活动】踊跃抢答.【思路点拨】讲例时,可要求学生口答,要迅速、准确,可提问学生每一步运算过程的依据,同时,防止可能发生的错误,例如:(2b )3=6b 3;(-3x )4=-81x 4等,对乘方意义以及符号的错误,引导学生写出过程,防止跳步,(2b )3=23·b 3=8b 3;(-3x )4=(-3)4·x 4=81x 4;这是防止错误的重要手段.三、随堂练习,巩固深化课本P144练习.【探研时空】计算下列各式:(1)(-35)2·(-35)3; (2)(a -b )3·(a -b )4; (3)(-a 5)5; (4)(-2xy )4;(5)(3a 2)n ; (6)(xy 3n )2-[(2x )2] 3; (7)(x 4)6-(x 3)8;(8)-p ·(-p )4;(9)(t m )2·t ; (10)(a 2)3·(a 3)2.四、课堂总结,发展潜能本节课注重课堂引入,激发学生兴趣,“良好开端等于成功一半”.1.积的乘方(ab )n =a n b n (n 是正整数),使用范围:底数是积的乘方.方法: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2.在运用幂的运算法则时,注意知识拓展,底数和指数可以是数,•也可以是整式,对三个以上因式的积也适用.3.要注意运算过程,注意每一步依据,还应防止符号上的错误.4.在建构新的法则时应注意前面学过的法则与新法则的区别和联系.五、布置作业,专题突破1.课本P148习题15.1第1、2题.2.选用第三课时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把黑板分成三份,左边部分板书积的乘方法则,中间板书问题探究或例题,右边板书练习.。
【说课稿】 积的乘方
积的乘方我本节课说课的内容是沪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8章《整式的乘除》第1节《幂的运算》的第3课时《积的乘方》。
我将尝试运用新课标的理念指导本节课的教学。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学应本着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体系。
下面我将以此为基础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这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积的乘方》是学生在学习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两种幂的运算性质之后紧接着的第三种运算性质,是幂指数运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并为整式的运算打下基础和提供依据。
这节课的内容无论从其内容还是所处的地位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是后继学习整式乘除与因式分解的桥梁。
2、教学目标:在探索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学习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体会转化与划归、整体的数学思想方法。
2、教学重点和难点积的乘方是幂的第三种运算性质,也是本章后继学习的基础,所以我把理解并正确熟练运用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作为本节课的重点。
同时,学生在学习幂的运算性质的时候很可能死记硬背这些性质的结论,以至于混淆运算性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的探索过程及其应用方法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通过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进行讨论来增强对已学三种幂的运算性质的理解,并运用对比的方法强化训练以达到准确地区分,从而掌握重点,化解难点。
二、说教法遵循“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统一的教学规律”,本节课我采用“温故而知新—自学新知—自我测评”的教学方法,并采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直观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点拨,启发学生通过主动自学,主动观察、主动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来达到对知识的发现和接受。
三、说学法《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积的乘方教学设计(通用8篇)
积的乘方教学设计积的乘方教学设计(通用8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积的乘方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积的乘方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经历探索积的乘方的运算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学习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
理解积的乘方运算法则,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能结合以往知识探究新知,熟练掌握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
情感目标: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推理思维,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会用积的乘方性质进行计算【教学难点】灵活应用公式。
【课前准备】自学课本P143-144【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阅读。
自已阅读课本P143-144,尝试完成下列问题:(1)(2a)3;(2)(-5b)3;(3)(xy)2;(4)(-2x3)4二、新课学习。
(一)引入:填空,看看运算过程用到哪些运算律?运算结果有什么规律?(1)(ab)2=(ab)÷(ab)=(a÷a)÷(b÷b)=a()b ();(2)(ab)3_______=_______=a()b()。
(3)(ab)n=______=_______=a()b()(二)阅读效果交流。
1、运用乘方的意义进行运算。
【教师点拨】关于第(2)、(3)运算,底数是ab,把它看成一个整体进行运算。
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最后用同底数幂的乘法进行运算。
2、在观察运算规律的时候,从底数和指数两方面考虑。
【学生总结】我们可以得到的规律是:符号表示:一般地,我们有(ab)n=anbn(n为正整数)语言叙述: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三)阅读中学习。
1、例1、(1)(-5bc)3;(2)(xy2)2;(3)(-2xy3)4.阅读后分析:本题是否是公式的直接应用?能否沿用公式的形式?阅读后讲解:注意系数也要乘方,注意符号。
积的乘方说课稿
积的乘方教学反思本节课属于典型的公式法则课,从实际问题猜想——主动推导探究——理解公式——应用公式——公式拓展,整堂课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实际问题情境的设置,在于让学生感受到研究新问题的必要性,带着问题思考本节课,更容易理解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如下安排: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积的乘方公式及其应用。
由于在应用当中需要用到同底数幂的乘法和幂的乘方,也是为了引导学生回忆巩固前面的知识,所以在上新课之前先复习它们的法则。
积的乘方公式的理解及应用时这节课的重点,首先要让学生理解这个公式,而要让学生理解这个公式,就要让学生理解积的乘方的含义。
这组计算是以前的知识学生能够比较轻松完成,进一步让引导学生推导(ab)的二次方、(ab)的三次方和(ab)的n次方。
导出性质后,要通过一些实例说明其表达式及语言叙述中每句话的含义,以期学生更好的理解,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会用它进行计算。
因此在后面设计了几个例题,以便学生进一步理解公式。
总的来说这节课还是讲解清楚了积的乘方的概念,并且也给了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训练,学生初步掌握了概念并能对它进行简单的应用。
这次采用了学案设计,能动课堂的教学方式,整节课老师只是布置任务,一切内容有学生自己完成,小组合作讨论,疑难问题集体解决,相比上一节课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增强,合作意思提高,不在被动接受,而是主动探究,效果很好准备继续尝试。
这节课的主要易错点是对符号的处理,这点在备课的时候我也考虑到了,因此在例题里我设计了一些学生易错的题让他们训练。
从本节教学反思,让我体会到了如下的几点:第一、课堂讲演精炼,到位,语言的准确性十分重要第二、对学生要大胆放手,充分体现学生主导性第三、多让学生之间讨论交流,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总结。
只有这样细心、耐心对待难点问题,学生才学得过手,也使得学生揣摩学习的基本方法。
今后我的备课和上课还得重新审视方方面面,务求让学生学得过硬,让学生从完全依赖教师过度到不完全依赖教师就是一个进步。
1.2.2积的乘方说课稿 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1.2.2 积的乘方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掌握积的乘方的概念及其运算法则;2.能够灵活运用积的乘方进行计算和推理;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点•积的乘方的概念;•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积的乘方在计算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1. 积的乘方的概念•引入概念:回顾阶乘的概念及其运算法则,引出积的乘方的概念;•积的乘方的定义:当一个数重复乘以自己一定次数时,可以用积的乘方表示,如 a^3 表示 a × a × a;•积的乘方的特例:0 的任何正整数次方都等于 0,1 的任何正整数次方都等于 1。
2. 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同底数的乘方:a^m × a^n = a^(m+n),即底数相同,指数相加;•积的积的乘方:(a × b)^n = a^n × b^n,即积的积的乘方等于积的乘方的积;•乘方的乘方:(a n)m = a^(n × m),即乘方的乘方等于乘方的积。
3. 积的乘方在计算中的应用•示例:计算表达式:(3 × 2)^2;•示例:计算表达式:(2 × 3 × 4)^3。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与引入通过回顾并巩固阶乘的概念及其运算法则,引出积的乘方的概念。
提问学生在日常生活或数学问题中是否遇到过类似的计算,引导学生思考。
2. 概念讲解与示例演示以黑板或 PPT 展示积的乘方的定义和运算法则,并通过简单的示例演示运算过程,引导学生掌握积的乘方的概念和运算法则。
3. 学生练习与互动让学生在小组内或独立完成一些基础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积的乘方的概念和运算法则。
鼓励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和讨论,并互相交流解题思路。
4. 错题讲解与巩固选取一些学生在练习中容易出错的题目进行讲解和解析,引导学生找到错误的原因并纠正。
通过讲解巩固所学知识点,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五、教学延伸1. 思考与拓展引导学生思考积的乘方的应用场景,如在数学、物理和工程等领域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积的乘方》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积的乘方》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积的乘方》是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介绍了积的乘方运算规则。
本章节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后续的代数运算和高次方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积的乘方运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在进入七年级下册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法、除法和加减法等基本运算。
他们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基础,但遇到复杂的积的乘方运算问题时,可能会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辅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积的乘方运算的概念,掌握积的乘方运算方法,并能够熟练进行积的乘方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积的乘方运算的规则和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积的乘方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进行复杂的积的乘方运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教学、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黑板等教学工具,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积的乘方运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积的乘方运算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与演示: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和教学卡片,生动形象地讲解积的乘方运算的规则和方法,并进行示例演示。
3.练习与讨论:学生进行积的乘方运算的练习,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4.拓展与应用:教师提出一些拓展性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积的乘方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5.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积的乘方运算的规则和方法,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七年级数学下册11.2积的乘方与幂的乘方说课稿
七年级数学下册11.2积的乘方与幂的乘方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七年级数学下册》第11.2节“积的乘方与幂的乘方”是初中数学中幂的运算的一部分,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节课主要介绍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为后续的指数函数和高次方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对幂的概念和运算法则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理解和运用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面,学生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归纳等方法,理解和掌握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归纳等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
2.教学难点:理解和运用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讨论法、归纳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理解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板书,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有理数的乘方,引导学生回顾幂的概念和运算法则,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探究幂的乘方: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幂的乘方的例子,让学生通过归纳总结幂的乘方的运算法则。
3.探究积的乘方: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积的乘方的例子,让学生通过归纳总结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
4.运用与拓展: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进行解答,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与归纳: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的理解和记忆。
积的乘方的说课稿
积的乘方的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积的乘方是整式运算中的重要内容,是幂的运算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
它是后续学习整式乘法、因式分解等知识的基础,在数学知识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能够熟练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索积的乘方的运算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推理能力,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3、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并能正确运用。
(2)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积的乘方法则进行计算,理解法则的推导过程。
二、说教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2、讲练结合法在讲解新知识的同时,通过练习及时巩固,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三、说学法1、自主探究法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说教学过程1、复习引入(1)回顾幂的乘方法则:(a^m)^n = a^(mn) (m、n 为正整数)。
(2)计算:①(2^3)^2 ②(a^4)^32、探究新知(1)计算:(2×3)^2 与 2^2×3^2 ,比较它们的结果。
(2)再计算:(2×5)^3 与 2^3×5^3 ,(3×4)^4 与 3^4×4^4 ,观察并思考其规律。
(3)引导学生归纳出积的乘方法则:(ab)^n = a^n b^n (n 为正整数)。
3、法则推导(1)通过乘方的意义进行推导:(ab)^n =(ab)×(ab)×···×(ab) (n 个 ab 相乘)=(a×a×···×a)×(b×b×···×b) (n 个 a 相乘,n 个 b 相乘)= a^n b^n(2)强调法则的条件:积中的每一个因式都要乘方。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2.1.2《积的乘方》说课稿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2.1.2《积的乘方》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积的乘方》是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2章第1节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积的乘方的概念和运算法则。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之后,进一步拓展和加深对乘方的理解。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题,引导学生探究积的乘方的规律,从而掌握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乘方的基础知识,对于乘方的概念和运算法则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积的乘方的概念和运算法则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题来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积的乘方的规律,从而加深对积的乘方的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积的乘方的概念和运算法则。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发现和总结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积的乘方的概念和运算法则。
2.教学难点: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的灵活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从而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积的乘方的规律。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具体的例子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积的乘方的概念和运算法则。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复习有理数的乘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探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积的乘方的规律,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
3.讲解:通过讲解和示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积的乘方的概念和运算法则。
4.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使学生对积的乘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运算法则:…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练习题的正确率来进行。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二课时15.1.3 积的乘方》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二课时 15.1.3积的乘方》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二课时 15.1.3 积的乘方》这一节,主要让学生掌握积的乘方运算法则。
这是初中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积的乘方运算法则,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之前,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乘法、幂的乘方等基础知识。
他们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认识和经验,但对于积的乘方这一概念和运算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并通过适当的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积的乘方运算法则,掌握其运用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3.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积的乘方运算法则的理解和运用。
2.难点: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的乘方运算法则。
2.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积的乘方运算的动画过程,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积的乘方运算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引导学生理解其含义和运用方法。
3.例题讲解:讲解一个典型的例题,让学生理解积的乘方运算的过程和方法。
4.练习环节:让学生进行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积的乘方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分享解题方法。
6.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积的乘方运算法则的理解和运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积的乘方运算法则的关键点。
可以设计如下:积的乘方运算法则:1.积的乘方等于每个因数的乘方之积。
人教版积的乘方说课稿
人教版积的乘方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中的“积的乘方”这一知识点。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教材分析“积的乘方”是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位于代数部分的乘方与开方章节。
这个概念在数学运算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学生从算术向代数思维过渡的关键环节。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乘方的基本概念和简单运算,而“积的乘方”则是对乘方运算规则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积的乘方的概念,掌握其运算规则,并能熟练运用这一规则解决相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总结规律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概括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 重点:积的乘方运算规则的理解和应用。
2. 难点:学生对积的乘方概念的理解可能会受到之前学习过的单项式乘方的影响,需要引导学生区分两者的不同。
教法学法1. 教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探究式教学法,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通过实例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
2. 学法: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互相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乘方的基本概念和单项式乘方的运算规则,为新课内容做铺垫。
提出问题:“如果一个多项式中既有系数又有变量,我们该如何进行乘方运算呢?”引导学生思考。
2. 概念讲解结合实例,讲解积的乘方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例如,对于形式为(a+b)^n的表达式,其乘方可以分解为a^n + na^(n-1)b + ... +b^n的形式。
3. 例题演示通过具体例题演示积的乘方的运算过程,让学生观察并总结运算规律。
4. 学生练习安排学生独立完成几个关于积的乘方的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5.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积的乘方的运算规则,并与单项式乘方进行对比,明确两者的区别。
积的乘方说课稿
《积的乘方》说课稿尊敬的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第一节《积的乘方》,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前面我们学习了乘方、同底数幂运算、幂的乘方运算法则,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知识铺垫。
本节主要学习的是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和应用,这是学好整式乘法的关键,同时要求学生能够进行一些混合运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本课也通过推导积的乘方的公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
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并掌握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
(2)能够运用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进行相关计算。
过程与方法:在探究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
3.重点、难点:基于以上学习目标我确定本节的重点是: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及其应用。
难点是:积的乘方运算法则的推导过程。
突破重难点的关键是运用已学的“乘方的定义”和“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使学生明白积的乘方公式推导的过程,从而强化学生对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二、教法学法分析根据课标“重视运算性质和公式的发生和归纳过程”的要求,并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小组交流讨论教学法,采用问答式、讨论法及讲授法。
要充分运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采用问答、讨论及讲授的方法,来引导学生类比学习积的乘方运算法则。
三、教学过程分析(一)导入新课:(5分钟)课件展示:(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1:同底数幂运算法则的字母表达式:a m·a n = a m+n(m,n为正整数)即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1.a2·a32.b5·b23.x·x3问题2:幂的乘法运算法则的字母表达式:(a m)n=a mn(m,n为正整数)即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14.1.3积的乘方》说课稿
《14.1.3 积的乘方》说课稿武威第九中学:张天娥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第一节《幂的运算》中的第三课时《积的乘方》。
我将按照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进行本节课的教学。
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攻”的教学模式,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为此,我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流程,说课后反思这五个环节谈谈我对这一节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学生学习了《同底数幂相乘》和《幂的乘方》之后的又一种幂的运算,它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幂的意义、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理解,而且也进一步加强加深了学生对同底数幂相乘和幂的乘方的理解和运用。
它是整式乘法运算的三大基础运算之一,为今后整式乘法运算提供了理论依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本节课在本章和今后的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2.教学目标:本节课新课程标准要求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幂的意义,学会积的乘方运算,根据幂的运算性质解决数学问题和简单的实际问题。
由此,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准确理解并掌握积的乘方运算性质,灵活运用这一性质进行相关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积的乘方运算法则的过程,知道这一法则是由乘方的意义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同底数幂相乘的法则推到而来,从而发展学生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理解学习这一法则,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体会数学的转化思想,理解“特殊与一般”的数学归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在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的同时,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方法和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3.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着学生学情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把“理解并正确熟练地运用积的乘方运算法则”作为本节课的重点。
学生在学习幂的运算后,对同底数幂相乘法则、幂的乘方法则和积的乘方法则很容易在运算中混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积的乘方运算法则的探索过程及其应用方法”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积的乘方说课稿
积的乘方说课稿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经历探索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
2.理解积的乘方运算法则,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在探究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2. 学习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语言、符号表达能力的同时,进一步体会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二、重点与难点重点:积的乘方运算法则的理解及其应用。
难点:积的乘方的推导过程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关键点:要突破这个难点,教师应该在引导这个推导过程时,步步深入,层层引导,而不该强硬地死记公式,只有在理解的情况下,才可以对积的乘方的运算灵活地应用。
三、教学方法采用引探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四、教具准备ppt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温故知新1.出示计算题:(1)x2·x5= (2)y2n·yn+1 =(3)(x4)3=(4) (a2)3·a5= 2.复习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3.复习幂的乘方法则(二)提出问题,创设情境1.问题:已知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2×103cm,•你能计算出它的体积是多少吗?2.学生分析(略)3.教师提问:体积应是V=(2×103)3cm3 ,结果是幂的乘方形式吗?(底数是2和103的乘积,虽然103是幂,但总体来看,它是积的乘方。
)积的乘方如何运算呢?能不能找到一个运算法则?(本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来探究积的乘方的运算。
(出示课题))(三)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学生探究: (1)趣味猜想(感性认识) 若(ab)2= a2b2则(ab)3= a( )b( ) (ab)n=a( )b( )(2)你能用你学过的知识验证你的猜想吗?从运算结果看能发现什么规律?(1)(ab)2=(ab)·(ab)=(a·a)·(b·b)=a( )b( ) (2)(ab)3=______=_______=a( )b( ) (3)(ab)n=______=______=a( )b( )(n是正整数)(3)把你发现的规律用文字语言表述,再用符号语言表达.2.教师引导分析:(1)(ab)2 =(ab)·(ab)= (a·a)·(b·b)= a2b2,(2)(ab)3=(ab)·(ab)·(ab)=(a·a·a)·(b·b·b)=a3b3;(3)(ab)n=()()()ababab n个ab=()aaa n个a·()bbbn个b=anbn 3.得到结论:积的乘方:(ab)n=an·bn(n是正整数)即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2.2《积的乘方》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2.2《积的乘方》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2.2《积的乘方》是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法、平方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有理数的乘方。
这一节内容通过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感受乘方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法则,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面对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有理数的乘法和平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是,对于乘方的概念和运算法则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乘方的概念,并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乘方的运算法则。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乘方的概念,掌握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法则。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法则。
2.教学难点:乘方的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
通过设置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乘方的概念,并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乘方的运算法则。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乘方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设置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乘方的实际意义。
2.讲解:讲解乘方的概念和运算法则,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例题:通过例题,让学生运用乘方的运算法则解决问题。
4.练习:设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乘方的运算法则。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乘方的运算法则。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乘方的概念、乘方的运算法则和实际应用。
通过板书,让学生清晰地了解乘方的相关知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练习题和课后作业来进行。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以及他们在练习题和课后作业中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对乘方知识的学习效果。
初中积的乘方教案
初中积的乘方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积的乘方的概念,掌握积的乘方的运算方法。
2. 能够运用积的乘方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1. 积的乘方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运用积的乘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积的乘方的运算方法。
2. 运用积的乘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幂的定义和运算方法,复习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
2. 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幂的乘方,那么积的乘方又是怎样的呢?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积的乘方的概念:两个数的乘积的乘方,叫做积的乘方。
2. 举例说明积的乘方的运算方法:a) $(ab)^n = a^n b^n$b) $(a^m)^n = a^{mn}$c) $(ab)^n \cdot (ac)^m = a^{n+m} b^n c^m$3. 讲解积的乘方的性质和规律。
三、巩固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积的乘方的运算方法。
2. 讲解练习题的答案,解析解题思路。
四、应用拓展(15分钟)1. 让学生运用积的乘方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化学反应的物质浓度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3. 讲解答案,评价学生的解题能力。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积的乘方的概念、运算方法和应用。
2. 强调积的乘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积的乘方的运算方法。
2. 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积的乘方解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积的乘方的概念、运算方法和应用,使学生掌握了积的乘方的基本知识。
在巩固练习环节,学生通过独立完成练习题,进一步巩固了积的乘方的运算方法。
在应用拓展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了解题过程和答案,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整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积的乘方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
1.2.2积的乘方(教案)
1.教学重点
(1)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即(ab)^n = a^n * b^n(n为正整数)。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并能够灵活运用。
举例:计算(2×3)^3,学生应能正确得出结果是2^3 × 3^3 = 8 × 27 = 216。
(2)积的乘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将积的乘方转化为几个因数的乘方,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解题效率。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积的乘方的基本概念。积的乘方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的乘积进行乘方的运算。它是乘方运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我们简化计算过程。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例如,计算(2×3)^3,我们可以将其拆分为2^3 × 3^3,从而简化计算。
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反思
今天在教授“积的乘方”这一章节时,我注意到学生们对积的乘方运算法则的理解存在一些差异。有的学生能够迅速掌握并运用,但也有一些学生在转化乘方运算时感到困惑。这让我意识到,在讲解这个概念时,需要更加细致和具体。
在理论介绍环节,我发现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积的乘方运算法则比单纯讲解效果要好得多。学生们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更容易理解如何将一个积的乘方分解为单个因数的乘方。这也提醒我,在未来的教学中,应该更多地运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数学概念。
1.2.2积的乘方(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教材1.2.2节“积的乘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探索并掌握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即:(ab)^n = a^n * b^n(n为正整数);
2.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并运用积的乘方运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乘方和乘法之间的关系。
积的乘方(用)讲课讲稿
即 (ab)n=an bn
积的乘方法则
(ab)n = an·bn(n是正整数)
积的乘方 乘方的积
积的乘方= 每个因式分别乘方后的积
公式的拓展
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积的乘方, 是否也具有上面的性质? 怎 样用公式表示?
(abc)n=an·bn·c
n
(abc)n=[(ab)·c]n =(ab)n·cn = an·bn·cn.
拓展训练
逆用公式 (ab) nanbn
即 anbn( ab) n
( 1)( 0 . 125 ) 16 . ( 8 ) 17
2004
( 5 ) ( 2 )
.( 2 3 ) 2003
13 5
( 3 ) ( 0 . 125 ) 15 .( 2 15 ) 3
例题: (1) a3 ·a4· a+(a2)4+(-2a4)2 (2) 2(x3)2 · x3-(3x3)3+(5x)2 ·x7
3
27
(3)(-3a3)2= -9a6;
2、填空: (1) a6y3=( )3;
(3)若(a3ym)2=any8, 则m=
(4)32004×(-
1 3
)2004=
(2)81x4y10=( )2 , n= . (5) 28×55= .
再见
谢谢指导!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④ (x-1)2(1-x)3
例2 计算:
(1)(2a)3
(2) (- 5b)3
(2)(3)(xy2)2
(4) (- 2x3)4
思考: (-a)n= -an(n为正整数)对吗?
(1) 当n为奇数时, (-a)n= -an(n为正整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积的乘方》说课稿
李金荣
尊敬的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第一节《积的乘方》,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前面我们学习了乘方、同底数幂运算、幂的乘方运算法则,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知识铺垫。
本节主要学习的是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和应用,这是学好整式乘法的关键,同时要求学生能够进行一些混合运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本课也通过推导积的乘方的公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并掌握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
(2)能够运用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进行相关计算。
过程与方法:在探究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
3.重点、难点:
基于以上学习目标我确定本节的重点是: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及其应用。
难点是:积的乘方运算法则的推导过程。
突破重难点的关键是运用已学的“乘方的定义”和“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使学生明白积的乘方公式推导的过程,从而强化学生对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二、教法学法分析
根据课标“重视运算性质和公式的发生和归纳过程”的要求,并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小组交流讨论教学法,采用问答式、讨论法及讲授法。
要充分运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采用问答、讨论及讲授的方法,来引导学生类比学习积的乘方运算法则。
三、教学过程分析
(一)导入新课:(5分钟)
课件展示:(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
问题1:同底数幂运算法则的字母表达式:a m·a n = a m+n(m,n为正整数)
即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1.a2·a3
2.b5·b2
3.x·x3
问题2:幂的乘法运算法则的字母表达式:(a m)n=a mn(m,n为正整数)
即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1.(53)2
2. —(x2)3
3.(y m)5
那么(ab)n等于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课题——积的乘方
(二)积的乘方运算法则(10分钟)
1.探究积的乘方
(4×5)3=(4×5)·(4×5)·(4×5)=(4×4×4)·(5×5×5)=4353
教师给出式子,引导学生回答,第一步运用“乘方的定义”,接下来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得出结果。
用同样的方法得出(ab)2=(ab)·(ab)=(a·a)·(b·b)=a2b2和(ab)3=(ab)(ab)(ab)=(a·a·a)·(b·b·b)=a3b3。
2.归纳出积的乘方公式
猜想:(ab)n=a n b n
验证:
(ab)n=(ab)(ab)……(ab)
=(a·a……a)·(b·b……b)
=a n b n
由此,可以得出积的乘方公式:(ab)n=a n b n(n为正整数)
即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三)运用新知(5分钟)
(1)(2a)3 (2)(–5b)3 (3)(xy2)2(4)(– 2x3)4
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完成例题。
(四)课堂检测、及时反馈(20分钟)
要求学生完成当堂训练题,完成后教师讲解。
可以巩固学生本节课所学知识,并且加以运用。
训练题由简入难,同时可根据实际教学剩余时间选择适当的题数让学生进行当堂练习。
(五)课堂小结(5分钟)
1.积的乘方(ab)n=a n b n(n为正整数)
即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拓展——当三个或三个以上因式的积乘方时,也具有这一性质。
如:(abc)n=a n b n c n
例题:(2ab2)3
2.运用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应注意:
(1)每一个因式都要乘方(2)注意负号(3)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例题:(-2a2b)3+8(a2)2·(-a)2·(-b)3
(六)布置作业
数学书104页:习题14.1 第2题
四、板书设计
14.1.3 积的乘方
(4×5)3 =(4×5)·(4×5)·(4×5)解1.(2a)3 =(2)3·a3=8a3 =(4×4×4)·(5×5×5) 2.(–5b)3=(-5)3·b3=-125b3
=4353 3.(xy2)2=(x2)2·y2=x4y2
(ab)2=(ab)·(ab)=(a·a)·(b·b)=a2b2 4.(–2x3)4=()(-2) 4(x3)4=16x12 (ab)3=(ab)(ab)(ab)=(a·a·a)·(b·b·b)=a3b3
3.(2a)2·a
4.-(-2a2b)2
5.(a3b3)2-(a2b2)3
6.a3·a5+(a2)4+(-2a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