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带

合集下载

第二章全球陆地自然带的基本格局及其理论研究

第二章全球陆地自然带的基本格局及其理论研究
(4)自然带的演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十分密切。在人与自然 的关系中,由于人胜于其他一切动物,而成为自然界的主人。 但这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而 人类活动必须受自然规律的支配。如果为所欲为,违反自然规 律,一定会得到自然界的报复。这样的例子已屡见鲜。
郑度等人认为,。他们推断,全球将增温3度,在中国, 寒温带大部将变为中温带,中温带大部变为暖温带,暖温带 一半变为北亚热带,北亚热带全部变为中亚热带,中亚热带 小部变为南亚热带,南亚热带全部变为边沿热带,边沿热带 一部分变为中热带。至于中热带与赤道带,除海南岛最南部 以外,都是大洋中的小岛,温度增高很有限,不会产生多少 影响。
(三)对自然带演化意义的认识
(1)自然带的发现者是俄国自然地理学家和土壤学家道库 恰耶夫,早在1898年他就论证了自然地理现象的地带性规律, 指出:“由于地球离太阳所处的一定位置,由于地球的自转公 转及其球体的形状,使气候、植物及动物在地表土的分布;皆 按着一定严密的顺序由北向南有规律地排列着,因而将地球分 为若干带——极地带、温带、亚热带、赤道带等” ,从而创 立了自然带学说。 (2)自然带是由岩石地形、气象气候、陆地水、植被、土 壤和动物界等组成的复杂的自然综合体。其中,岩石地形和 气象气候是其两大基本组成要素,二者相互作用、相互联系, 共同决定植被、土壤和动物界的类型组成及其内涵。植被类 型则真实地反映了自然带的外貌特征,成为自然带的明显标 志。
4.亚热带荒漠草原带
本带位于热带荒漠带和亚热带森林带之间,在北半球很清楚 地表现于热带荒漠带的北缘,在南半球则表现于澳大利亚南部、 南部非洲和南美南部的部分地区。气候属于亚热带半干旱类型, 随着由热带荒漠向纬度较高地区的推进,年降水量有所增加, 但仍是一个缺水地区。植被类型属于荒漠草原,通常生长有旱 生灌木及禾本科植物,在较湿润的季节里有短生植物的生长。 土壤属于半荒漠的淡棕色土。

自然带

自然带

自然带专题一基本点(一)自然带1自然环境五要素(气候、地形、土壤、植被(生物)、水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整体――整体性(相对的)。

其中,气候为主导性因素,植被最具代表性(指示作用),土壤为中心环节;由于位置的不同,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差异――地域分异(绝对的)。

2自然带――地球上自然属性相一致的条带状区域。

不同自然带环境特征差异较大。

①相对高度愈大,纬度位臵愈低的山地,自然带数量愈多。

②山麓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带(基带)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与纬度地带性相似。

③同一自然带阳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比阴坡高④积雪冰川带下限(即雪线)高度副热带地区最高,纬度高则雪线低;迎风坡低于背风坡;阴坡低于阳坡。

非地带性:(二)气候 1影响气候的因素2 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判断气候类型一般分二步走:A.依据气温判断温度带:(月平均气温高于20℃,炎热;低于0℃,寒冷)最冷月>15℃――终年高温,为热带的四种气候最冷月>0℃―――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0℃――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最热月<100C或终年00C以下――极地气候B.依据降水量及季节分配特点确定气候类型:(月降水量少于50mm,少雨;大于100mm,多雨)全年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热带雨林气候(>2000mm)温带海洋性气候(700mm左右,冬雨稍多)夏季多雨,冬季少雨——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热带季风气候(>1500mm);亚热带季风气候(>800mm),温带季风气候(>400mm)夏季干燥、冬季多雨——地中海气候(300—1000mm)全年降水稀少——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5气候类型特例A、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十山地迎风坡十沿岸暖流”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

地理自然带知识点总结

地理自然带知识点总结

地理自然带知识点总结地理自然带是指地球表面自然条件因素整体的分布和组合所形成的大地理自然单位。

它是以气候、植被和土壤为主要特征的地理单位。

地理自然带的形成与地球自转和公转、太阳照射、地形地势和大气循环等因素有关。

地理自然带是地球上自然环境的基本单位,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解释了地球表面不同地域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一、地理自然带的划分地理自然带的划分,按照其主要特征不同,可以划分为气候自然带、植被自然带和土壤自然带。

气候自然带是指同纬度范围内具有相同气候特征的地区形成的带状区域。

植被自然带是指地球表面呈纬向分布的植被类型带。

土壤自然带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由于气候、植被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一定类型的土壤。

1. 气候自然带:气候是地理自然带划分的最主要因素。

地球表面纬向的气候变化规律,使得不同纬度范围内的地区气候特征具有明显差异,形成了气候自然带。

市面上普遍采用的气候自然带划分是按照气温和降水的分布来进行的。

一般分为寒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四个带状气候区。

2. 植被自然带:植被是地球表面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理自然带划分的重要依据。

不同气候条件下,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植被,出现了呈纬向分布的植被类型带,这就是植被自然带。

主要包括北极带、寒温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地中海型植被带、热带雨林带等。

3. 土壤自然带:土壤是自然带划分的另一重要因素。

由于气候、植被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土壤。

这些土壤被纬向分布,形成了土壤自然带。

一般分为淋溶土壤带、森林土壤带、草原土壤带、农耕土壤带和荒漠土壤带。

二、地理自然带的特征1. 气候自然带的特征寒带气候自然带:温度低,降水少,气候干冷,气温还会随季节变化而波动,冰川和冻土具有发育的特点。

温带气候自然带:四季分明,气温适中,降水充足,适合农作物生长,也是人类聚居和生产的主要区域。

亚热带气候自然带: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充沛,适合农作物种植和热带作物的生长,热带性植被发育。

自然带的组成

自然带的组成

自然带的组成自然带(Natural Belt)是一种地理上比较齐整的带形地区,它是植物、动物和地貌要素的表现,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与人的发展利用密不可分。

自然带的组成主要有自然植被带、气候条件带、地形带、土壤带、植物群落带、动物群落带和种子传播带等六大要素。

自然植被带是指一定范围内种属相对固定的植被群落带,这种植被带下各种植物群落在不同的地理位置都有不同的结构、功能和空间排列关系,构成了结构复杂、生态环境多样化的复杂系统,是生物多样性的主要表现形式。

气候条件带指特定气候条件下,特定地理位置所环境特征相对稳定的带状地区,它与植被及地形带紧密联系,其空间尺度大小比植被带略要大,以降水、温度、光照等气候因子为主,决定着植被类型。

地形带指特定地形条件下,地表形态特征及流体环境特性相对稳定的带状地区,它可以是相应的山地带、平原带等,而且这些带型地形都是有自己的基本地质结构形成的,是基础地貌要素的表现。

土壤带指一定空间范围内,土壤基本特性及其生态功能的带状地区,主要表现在土壤组成、土壤厚度、土壤类型及土壤肥力等几个方面,而这些都是土壤作用而形成的土壤特性带。

植物群落带指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不同竞争状态、复杂度和空间排列关系的植物群落带,这些植物群落带各自体系独立,形成一连串联系,构成植物群落带,这种带状地区具有特定的生態系统功能,如水源保护、土壤保护、风化防护、生态和谐等。

动物群落带指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具有特定的动物群落结构组成的带状地区,这些动物群落由多种物种构成,每个物种群体又各自面临不同的适应环境,比如温度、光照、空气湿度等,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动物群落带。

种子传播带指一定空间范围内,不同植物的种子传播的带状地区,这种带状地区形成的原因是因为野生植物种子不仅在植物间,也可以随风、动物、人类的活动传播到相距较远的地方,从而形成了一定的种子传播范围,也就形成了种子传播带。

4、自然带.

4、自然带.
4、随社会生产力发展,人们对自然环境认 识会越来越深刻,对自然盲目依赖的程度和 破坏性利用的事件会越来越少。
自然带主要是以生物界——尤其植被的特征为 标志,而植被的特征又与气候密切关联,因此 各自然带的名称都以气候—植被类型作标志。
世界陆上主要自然带
自然带
热带雨林带
热带季雨林 带 热带稀树草 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森林 带(东岸) 亚热带森林 带(西岸)
对应气候类型
赤道多雨气候(热 带雨林气候)
热带海洋气候
1、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所需要 的各种生活资料,是人类发展生产及创造生产、生 活资料的源泉。
2、环境为人类生产与生活提供能源。风能、水能、 太阳能,是人类生产与生活的重要能源,石油、煤 炭也是远古时代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
3、自然环境做为人类人类生存的基础,制 约着人类活动,人类本身也是环境的产物。 (南极不适合人类定居,沿海经济发达)
土壤肥沃,最先形成农耕文化和农业文明,是人 类活动的重要场所。 热带地区的山地和高原比低地气候温和,城市发 达,人口密集。 在河流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地区,人口集中,城市 密集。
4、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自然资源是指人类 可以直接从自然界 获得,并用于生产 和生活的物质和能 量,是人类社会生 存的物质基础。
高山地区
2、全球陆地地理环境结构差异性图式
第五节 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1、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 域分异 2、气候与人类活动 3、地表结构与人类活动 4、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5、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 关系
1、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气候
水文
土壤
生物
地貌
一、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高中地理自然带

高中地理自然带

植被
高山草甸带的主要植被是草本植物,包括各种蒿草、苔 草、野花等。在某些地区,还可能有一些低矮的灌木和 垫状植物。
动物和生态系统
动物
高山草甸带是许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包括高原兔、 鼠兔、雪豹、岩羊等。这些动物适应了高山地区的寒 冷气候和艰苦环境。
生态系统
高山草甸带是一个脆弱的生态系统,容易受到气候变 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为了保护这个生态系统,需要 采取措施来减少人类活动对它的干扰和破坏。
动物和生态系统
动物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是许多动物的家园 ,如鹿、兔、松鼠等。这些动物依赖 森林提供的食物和栖息地。
生态系统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是一个复杂的生态 系统,它支持着许多生物的生存和发 展。这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对于维护地 球的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04
寒带苔原带
分布和特点
分布
寒带苔原带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边缘,包括北极圈内的地区。
热带雨林带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的地区,如亚马逊盆地、东南亚 、澳大利亚北部等。
特点
热带雨林带气候湿热,全年降水 量高,气温高且变化小,生物多 样性丰富,是地球上最富饶的生 态系统之一。
气候和植被
气候
热带雨林带气候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降水主要集中在雨季 ,干季较短。
植被
热带雨林带植被茂密,树木高大,层 次结构复杂,主要包括常绿阔叶林、 常绿落叶混交林等。
分布和特点
分布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包括欧洲、亚洲和北美洲的温 带地区。
特点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温差较大。树木在春季发芽,夏季生 长,秋季落叶,冬季休眠。
气候和植被
气候

自然带分类

自然带分类

自然带自然带(natural belt)通常指主要受地带性分异因素影响,在地表大致沿纬线方向呈带状延伸分布,并具有一定宽度的地带性自然区划单位。

广义的自然带是自然带、自然地带、自然亚地带等一系列地带性区划单位的统称,甚至包括垂直带。

狭义的自然带仅指最高一级的地带性区划单位。

概述分类山地垂直自然带海洋自然带陆地上低纬度地区自然带①热带雨林带②热带稀树草原带③热带荒漠带陆地上中纬度地区自然带①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③亚热带荒漠草原带④温带阔叶林带⑤温带荒漠带⑥温带草原带陆地上高纬度地区自然带①亚寒带针叶林带②寒带苔原带③寒带冰原带陆地上低纬度地区自然带简介①热带雨林带分布于赤道带的湿润大陆地区和岛屿上,如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东南亚的岛屿。

本带气候属于赤道多雨类型,终年高温,各月平均气温在25℃以上;降水充沛,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左右。

整个环境过度湿润,适于热带雨林生长。

这里树种繁多,乔木高大,常绿浓密,林冠排列多层,林内藤本植物纵横交错,附生植物随处可见。

林中动物以鸟类和猿猴目为活跃。

林下的风化壳上,发育着热带的砖红壤。

②热带稀树草原带位于热带雨林带的两侧,在非洲和南美洲有着广泛的分布,而在澳大利亚、中美洲和亚洲的相应地带分布不广。

本带气候属于热带干湿季分明的类型,最大的特征是一年中有长达四个月以上的干季。

热带稀树草原也称萨王纳群落,主要是由高大的禾本科植物所构成,在草本植被中间,零星地分布着成片的乔木或独株的乔木,如非洲的波巴布树、南美洲的纺锤树等,它们具有能储藏大量水分的旱生构造。

热带稀树草原的季相变化非常明显,雨季草木繁茂,干季草原呈现一片黄褐景色。

善于疾驰的食草动物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发展,食肉动物也很丰富,如斑马、长颈鹿、犀牛、羚羊、狮、豹等。

茂密的草本植物引起生草过程的发育,因此土壤中进行着腐殖质、氮和灰分养料元素的积聚,形成红棕色土。

③热带荒漠带此带位于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的背风侧,在北非的撒哈拉、西南亚的阿拉伯半岛、北美的西南部、澳大利亚的中部和西部、南非及南美部分地区表现明显。

主要陆地自然带

主要陆地自然带

础,对于合理利用自地然方性资分源异、是较因小地尺度制的宜地
进行生产布局有指域气导分候作异、较,用它大是。范在围地地方面地组形成、物地质方
地方性分异常常表等成现差成出异分的及有影其序响组下合性沿,自和一然重定环地境复势各性剖组
的规律。
面发生变化的规律。
(四) 地方性分异规律 活动: 地方性分异所表现的尺度是否具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 硬叶林带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 林带
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带


热带季雨

林带




活动: 荒漠自然带主要分布于什么气候类型?
热带荒漠
温带荒漠
活动12:争对做比优照秀片导,游说,明请了将什风么景问照题片。与实地一一对应。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
温带落叶阔叶 林带
亚热带常绿 硬叶林带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
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带


热带季雨

林带




活动: 草原自然带分属什么气候类型?
热带草原
温带草原
(三) 荒漠自然带
荒漠自然带一 般分布于干旱地区, 降水量稀少(小于 250毫米/年),气 温变化剧烈,日较 差很大。
三、主要陆地自然带
冰原带
( 以 北
陆 地
半 球 为 例
自 然 带

苔原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北极圈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 硬叶林带 热带荒漠带
温带
温带 荒漠

自然带知识点总结

自然带知识点总结

自然带知识点总结自然带是地球上自然植被和动物分布的区域,也可以理解为生物地理学上的生态区域。

这些自然带根据其地理位置、气候和植被类型的不同,被分为多种类型,比如寒带、温带、热带等。

在地球上,自然带的分布受到气候和地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不同的自然带有着不同的气候和植被特点。

通过了解自然带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上的生态系统,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此次总结将重点介绍几种常见的自然带,包括寒带、温带和热带。

通过对这些自然带的特点和分布进行了解,可以更好地认识地球的自然环境。

一、寒带寒带是位于地球两极附近的地区,气候寒冷,气温较低,因此这些地区常年积雪覆盖。

寒带植被生长缓慢,一般以苔藓、地衣和低矮的灌木为主,树木较少。

动物方面,极地熊、北极狐等动物适应了寒带的恶劣环境,生活在这里。

寒带主要分布在地球的两极附近,包括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由于极地的气温极低,冰雪覆盖,植被稀少,所以寒带地区对人类来说适应性较差。

然而,寒带地区的气候和生物资源对地球的气候和环境起着重要作用,保护寒带的生态环境对维护全球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二、温带温带位于寒带和热带之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温带地区的植被以针叶林和阔叶林为主,树木种类丰富,动物种类也较多。

温带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宜农业生产,所以温带地区是人类聚居和生产的重要区域。

温带地区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包括欧洲、亚洲、北美洲和澳大利亚等地。

由于温带地区气候适宜,资源丰富,所以这些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是地球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区。

三、热带热带位于赤道附近,气候炎热潮湿,降雨充沛。

热带地区的植被以热带雨林为主,种类繁多,高大的树木密布,动植物种类也非常丰富。

热带地区适宜农作物种植,也是许多热带水果的原产地。

热带地区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包括南美洲的亚马逊雨林、非洲的刚果雨林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等地。

热带地区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保护热带雨林对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自然带的分布规律知识讲解

自然带的分布规律知识讲解

自然带的分布规律自然带的分布规律一、主干知识解析:1.陆地自然带的存在是地理环境差异性的体现,其形成是地理环境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2.自然带的形成,如下思维简图:3.陆地自然带与气候分布对照图,如下图:①一种气候类型形成一种自然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荒漠带、苔原气候----苔原带、冰原气候----冰原带②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热带荒漠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内部是温带荒漠带,其外侧是温带草原带;热带草原带又叫萨瓦纳带;③气候相同但因地势高低和降水量的不同而不同。

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热带季雨林带,但地势低、降水多的地区为热带雨林带(如:恒河平原、印度半岛西海岸等);地势高、降水少的地区为热带草原带(如:德干高原等)。

④同一气候类型对多种自然带,该种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两个自然带分别是温带荒漠带(内部)、温带草原带(外部);亚寒带针叶林带(中高纬)⑤两种气候类型对应同一个自然带,温带季风气候(大陆东岸)和温带海洋气候(大陆西岸),对应的是同一自然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⑥亚欧大陆的中纬度自然带东西方向呈现阔叶林、草原和荒漠的对称分布;⑦亚欧大陆同为亚热带,东西两岸的自然带植被叶面存在差异:东岸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西岸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4.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如下结构图:自然带分布规律的地区差异①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也叫纬度地带性),在低纬和高纬表现明显,自然带南北更替,东西方向沿伸。

如: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热带雨林带--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②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也叫经度地带性),在中纬度表现明显,自然带东西更替,南北方向沿伸。

自然带

自然带

自然带——也称“自然地带”或“地理地带”,是指在地球表层中呈南北更替,东西延伸的复杂的自然综合体。

全球自然带的分布及其特点(见世界植被图)1. 热带雨林2. 热带稀树草原2a.热带荒漠草原3. 热带、亚热带荒漠4. 亚热带地中海硬叶常绿林5. 东岸亚热带常绿林6. 温带阔叶落叶林7. 温带草原7a.温带荒漠8. 亚寒带针叶林9. 苔原10.高山垂直植被带1. 热带雨林带分布于赤道带的湿润大陆地区和岛屿上,本带气候属于多雨类型,整个环境过度湿润,适于热带雨林生长,树种繁多,乔木高大,常绿浓密,林冠排列多层,林内藤本植物纵横交错,附生植物随处可见。

林中动物以鸟类和猿猴最为活跃。

林下的红色风化壳上发育着热带的砖红壤。

2. 热带稀树草原带本带与热带雨林带南、北相连,在非洲和南美洲有着广泛的发育,而在澳大利亚、中美和亚洲的相应地带则仅有局部的分布。

本带气候属于热带干湿季分明的类型,最大的特征是一年中有长达4个月以上的干季。

热带稀树草原也称萨王纳群落,主要由禾本科植物所构成,在草本植被中间,零星地分布着成片的乔木或独株的乔木,它们具有能储藏大量水分的旱生构造。

热带稀树草原的季相变化明显,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都很丰富,茂密的草本植物引起生草过程的发育,因此土壤中进行着腐殖质、氮和灰分养料元素的积聚,形成红棕色土。

3. 热带荒漠带位于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的背风侧,在北非的撒哈拉、西南亚的阿拉伯半岛、北美的西南部、澳大利亚的中部和西部、南部非洲及南美部分地区表现明显。

气候属于全年干燥少雨的热带干旱类型,植被缺乏,有大片无植被的地区,植物以稀疏的旱生灌木和少数草本植物以及一些雨后生长的短生植物为主。

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均很贫乏,成土过程进行得十分微弱,形成荒漠土。

4. 亚热带荒漠草原带位于热带荒漠带和亚热带森林带之间,在北半球很清楚地表现于热带荒漠带的北缘,在南半球则表现于澳大利亚南部、南部非洲和南美南部的部分地区。

气候属于亚热带半干旱类型,随着由热带荒漠向纬度较高地区的推进,年降水量有所增加,但最大降水量常在低温时期,夏季的高温和干旱引起强烈的蒸发,因此本带仍是一个缺水地区。

自然带图片

自然带图片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苔原带
驯鹿与极光
冰原带
西岸
中部
东岸
冰原气候
苔原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温带海洋 性气候
地中海 气候
温带 大陆 性气 候
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季风 气候
亚热带季 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 候
热带雨林气候
西岸
中部
东岸
冰原带
高纬度地区
苔原带
66°34N
亚寒带针叶林带
中纬度地区
温带落叶 温 阔叶林带 带
草温 带 原荒 漠 亚热带常 带 带
绿硬叶林 带
23°26N 热带荒漠带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 绿阔叶林 带
低纬度地区
热带草原带带
雨季的热带草原
旱季的热带草原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 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Temperate Broad-Leaved Forest Zone)

第02章 全球陆地自然带的基本格局

第02章 全球陆地自然带的基本格局

第 1 级地带性差异:陆地 11 个自然带(图) 第 1 级非地带性差异:6 陆和 4 洋 第 2 级差异性:陆地 30 个自然地理区 第 3 级差异性:陆地 101 个自然地理副区
复习思考题

名词:自然带,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全球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 陆地自然带为什么会演化?

温带阔叶林带:位于温带草原东西两侧,降水 比较丰富的地区。在较高纬度地区,冬季寒冷 干燥,为落叶阔叶林;在较低纬度地区,冬季 气候温暖,则为常绿阔叶林。多被开辟为农田, 天然森林保留地已很少。野生动物在平原地区 也很少,在山林中尚可见到的动物有熊猫、梅 花鹿等。
亚寒带针叶林带(泰加林):亚欧大陆 北部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呈宽阔的带状 东西伸展。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十 分寒冷,夏季温暖潮湿。形成由云杉、 银松、落叶松、冷杉、西伯利亚松等针 叶树组成的针叶林带;发育森林灰化土; 动物界主要以松鼠、雪兔、狐、貂、麋、 熊、猞猁等耐寒动物为主。
冰原带:几乎占有南极大陆的全部、 格陵兰岛的大部,以及极地岛屿。全 年冰雪覆盖,气候终年严寒,最暖月 的平均温度低于0℃。植物非常稀少, 仅在高出于冰雪之上的岩崖上,才有 某些藻类和地衣的生长。动物界贫乏, 南极大陆没有陆生哺乳动物,仅在沿 岸地区特有企鹅一类的海鸟;在北极 诸岛上有时可以看到白熊和白狐;在 南、北半球冰原带的海水中,有鲸和 海豹等。
Ⅰ 1 4 2 Ⅲ Ⅳ Ⅴ 6 9 10 11 8 Ⅵ Ⅶ Ⅷ Ⅸ 12 Ⅺ 13 Ⅺ Ⅹ Ⅹ 5 7 9 8 10 Ⅷ 6 3 3 4 5 Ⅴ Ⅵ Ⅶ 9 10 10 Ⅷ Ⅸ 10 6 Ⅵ Ⅶ 4 Ⅳ Ⅴ 6 7 Ⅲ 5 3 2 Ⅱ Ⅱ Ⅰ
大洋自然带 Ⅰ. 北极带 Ⅱ. 副北极带 Ⅲ. 北温带 Ⅳ. 北亚热带 Ⅴ. 北热带 Ⅵ. 赤道带 Ⅶ. 南热带 Ⅷ. 南亚热带 Ⅸ. 南温带 Ⅹ. 副南极带 Ⅺ. 南极带

五个自然带的划分

五个自然带的划分

寒带针叶林带的气候和环境影响
气候
寒带针叶林带的气候寒冷,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暂而温和。该地区降水量较低,主 要集中在夏季,且蒸发量较小。
环境影响
寒带针叶林带的环境影响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导致 该地区的气温升高,冰雪融化,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威胁。人类活动如采伐、狩猎等
05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分布和特点
分布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 温带地区,包括欧洲、亚洲和北美洲的 温带气候区域。
VS
特点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 ,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该地区 的植物生长季节主要集中在春季和夏季, 秋季时树叶会变色并脱落,冬季则是树木 休眠期。
气环流、洋流等影响,在地球表面形成的具有明显地域分异特征的地理景观。
联系
气候带和自然带是相互关联的,气候带是形成自然带的重要因素之一,气候带的差异也 会导致自然带的差异。同时,自然带也会对气候产生影响,例如植被覆盖和地形地貌等
因素会影响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自然带的地带性规律
纬度地带性规律
由于地球各地区纬度不同,所接受的太阳辐射能量也不同,导致气候和植被等自然要素呈 现纬度地带性规律。例如从低纬度到高纬度依次出现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 落叶阔叶林和寒带针叶林等自然带。的定义 • 热带雨林带 • 热带季雨林带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寒带针叶林带
01
自然带的定义
自然带的定义和特征
自然带定义
自然带是指由于地球各地区纬度、海陆分布、地形、海拔高度等方面的不同, 以及地球上大气环流、洋流等影响,在地球表面形成的具有明显地域分异特征 的地理景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什么叫自然带?全球陆地自然带演化有什么特点?
自然带:是指地球表层中呈南北更替、东西延伸的自然综合体。

每一带有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组合以及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并有一个占优势的特有的景观型
从发展演化的观点来看,今日全球存在的一些自然带是在白垩纪-新生代时期植被分布的基础上延续下来的,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几个特点:
(1)赤道带和热带自然带。

它们是地球上发育最古老,种类最丰富的植被类型,第三纪的风化壳和古土壤也是本带的主要特征之一。

(2)亚热带自然带(地中海区自然带)。

从上白垩纪以来,这一自然带变化比较大,现代地中海植物群主要由潮湿热带森林植物群经旱生化和温带植物群种类的加入以及它们对新条件的适应等作用而形成的。

(3)北半球温带草原和荒漠带。

第三纪是草原在亚欧大陆亚热带和温带平原上广泛发展的时期。

在第四纪后期的干旱阶段才形成了荒漠。

(4)温带林中的阔叶林亚带。

这些森林在晚白垩世和第三纪的分布比现代广阔。

第三纪森林在大陆气候变得干冷的影响下发生了分化,当北极和西伯利亚分布着落叶林的时候,在西欧和乌克兰还生长着热带或亚热带森林。

此外,在东西方向上,落叶林(土尔盖林)比较接近西伯利亚地区,常绿林(波尔塔瓦林)比较接近于大西洋。

这些都属于分带现象。

落叶林的扩展标志着亚欧大陆的森林景观向现代面貌的转变。

在第三纪后半期从土尔盖林分化出的针叶林亚带,形成了亚欧大陆森林带的北方亚带。

2.全球陆地都有哪些主要的自然带?各有什么主要特点?
自然带是指地球表层中呈南北更替、东西延伸的自然综合体。

每一带有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组合以及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并有一个占优势的特有的景观型。

热带雨林带
分布:赤道带的湿润大陆地区和岛屿
特点:本带气候属于多雨类型,整个环境过渡滋润。

植被土壤:适于热带雨林生长,树种繁多,乔木高大,常绿浓密。

土壤为热带砖红壤。

热带稀树草原带
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有着广泛的发育、在澳大利亚、中美和亚洲的相应地带则仅有局部的分布。

特点:本带气候属于爱干湿季分明的类型,最大的特征是一年中有长达4个月以上的干季。

植被:稀树草原,季相变化明显,禾本科植物构成,乔木具储水的旱生构造;
土壤:红棕色土
热带荒漠带
分布: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新的背风侧,在北非的撒哈拉、西南亚的阿拉伯半岛、北美的西南部、澳大利亚中部和西部及南美部分地区表现明显。

植被:稀疏旱生灌木,少量草本植物,及雨后矮生植物
土壤:荒漠土
亚热带荒漠草原带
分布:位于热带荒漠带和亚热带森林带之间,在北半球表现在热带荒漠带的北缘,在南半球表现在澳大利亚的南部,南部非洲和南美南部的部分地区。

特点:气候属于亚热带半干旱类型,随着由热带荒漠向纬度较高地区的推进,年降水量有所增加,但最大的降水量在低温时期,夏季的高温个干旱引起强烈的蒸发,本带是一个缺水地区。

植被:荒漠草原植被,旱生灌木,禾本科
植物土壤:半荒漠的淡棕色土
亚热带森林带(分东岸、西岸)
东岸:
分布:北半球,长江流域、日本南部、北美东南部,南半球,南美东南部,澳州东南部,非洲东南部
特点:东岸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
植被:常绿阔叶林,又称照叶林,植物种类丰富
土壤:亚热带红、黄壤
西岸
分布:北半球,地海地区,加利福尼亚沿岸,南半球,澳洲,西南部,非,西南部,南美西岸
植被: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土壤:褐色土
温带荒漠带
分布:亚欧大陆内部,北美西部山间高原,南美南部东侧;
特点: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类型
植被:贫乏,稀疏草木植物,小灌木等,根系发达,无叶或肉质叶
土壤:荒漠土,棕钙土,栗钙土
温带草原带
分布:北半球表现十分典型,如亚欧大陆中部,从东欧平原到西伯利亚平原的南部,就是一条很宽的温带草原。

特点:草原带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半干旱类型。

植物:禾本科植物为主
土壤:黑钙土个暗栗钙土
植温带阔叶林带–夏绿林
分布:温带大陆的东部和西部
植被:树种较单纯,树冠整齐,季相明显。

土壤:棕色森林土、灰棕壤和褐色土
亚寒带针叶林带
分布:沿亚欧大陆北部及北美大陆北部,呈非常宽阔的带状东西向伸展着,是温带森林带的主要部分,几乎横贯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是一条全球自然带。

特点:亚热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十分寒冷,夏季温暖潮湿。

植被:针叶林
土壤:森林灰化土
苔原带
分布:亚欧大陆及北美大陆的最北部以及北极许多岛屿地区。

特点:气候严寒,冬季漫长多暴风雪,夏季短促,热量不足,土壤冻结,沼泽化现象广泛
植被:苔藓,地衣占优势的无林苔原带
土壤:冰沼土
冰原带
分布:几乎占了整个南极大陆的全部,格陵兰岛的大部分以及极地的许多岛屿。

特点:全年节被冰雪覆盖
植被:几乎没有,地衣,藻类动
如何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包括三方面内容:
1.内在联系性
地理环境中某一因素必然影响另一因素,各种因素彼此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共同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

2.空间组合性
地理环境内部,各组成要素在空间上按一定的规律展布,如纬向地带性、非纬向地带性等
2.动态演变性
地理环境外部能量和物质的输入是变化的,内部各组成要素随时间变化也会发生变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包括以下方面:
1.纬向地带性:即地表自然地理现象近于东西向延伸、呈南北更替的带状规律性。

向地带性差异是由太阳热力因素造成的,即地球是一个运动中的椭球体,太阳辐射能在地表分布不均而呈东西向带状分布的缘故。

2.非纬向地带性即地表自然地理现象的分布呈偏离纬向地带性规律的特性。

海陆分
布、地质构造、地形起伏和洋流等都属于非地带性因素,由这些因素所导致的气温、降水、土壤、植被等的经向地带性或区域性分布,都是非地带性的具体表现。

3.垂直地带性差异也有称为高度地带性的差异,山地达到一定高度就表现出垂直地
带性差异。

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及由它们组成的自然综合体随山地高度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种规律称为垂直地带性规律。

四.什么是地域分异规律?你对地带性规律、非地带性规律和垂直地带性规律是如何理解的?
地域分异规律:是人们岛屿地理环境各种分异现象都是客观存在的,如何认识、理解这些现象,从中概括出规律性的认识,并进一步加以运用,深化对地理环境的理解,是地理学的一项主要的理论任务。

地带性规律:也是指纬度地带性规律,是地带分异因素—太阳能在地表分布不均而呈现东西向带状,致使深受影响的温度、降水、蒸发、气候、风化、成土的过程和植被等呈现带状分布的结果。

纬度地带性规律一方面表现为延续所有大陆的世界性地带,如苔原带、针叶林带和热带雨林等,这是全球性地带;另一方面表现为地带段性,它不是延续所有大陆,而是在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下,使纬度发生变型,形成一些地方性地带。

非地带性规律:一般表现为两个方面,即经向地带性和区域性。

其中经向地带性经常表现出由海洋向内陆变异的规律性。

经向地带性的形成取决于海陆分布、距海远近、地形结构和大气环流的某些特性等的相互作用。

而区域性分异则取决于地质构造所形成的的地貌特征和由此产生的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的差异。

垂直地带性规律:是在地形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共同制约下形成的。

地质构造和山地地形是垂直地带性形成的根本前提,而山地气候条件随高度发生的垂直变化则是垂直地带性形成的直接原因。

垂直地带性既受地带性因素的影响,也受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但不同于二者,属于基本分异因素作用下的派生规律。

五.各种不同的地狱分异规律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上述各种不同的地域分异规律,既是截然对立的,“非此即彼”的;又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亦此亦彼”的。

它们在整个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中,具有相互
制约性。

自然地理环境结构的形成,是纬向地带性占主导,还是非纬向地带性占主导,这主要决定于该地理环境的具体条件和发展历史。

气候在形成纬向地带性中起主导作用。

在形成非纬向地带性结构中,地质构造、海陆分布、地表形态、洋流等等都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具有特定空间、规模、轮廓的地表结构(如山地高原地形)对破坏纬向地带性的表现、形成非纬向地带性结构,起着主导作用。

各大洲地理环境结构的形成,主要是该洲地表结构与其他地理要素(主要是气候)间矛盾的对立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