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五章临终护理

第一节概述:一、濒死与死亡的定义;二、死亡的标准;三、死亡过程的分期

一濒死:即临终,指患者在已接受治疗性或姑息性治疗后,虽然意识清醒,但病情加速变化,各种迹象显示生命即将终结。

二死亡:传统的死亡概念是指心肺功能的停止。美国布莱克(BLACK)法律辞典将死亡定义为:“血液循环全部停止及由此导致的呼吸,脉搏等身体重要作用的终止。”

死亡的社会本质定义:死亡是个体人与社会关系不可逆转的脱离和中断。

二、死亡的标准:

国外的脑死亡标准:死亡是不可逆转的脑死亡。 1968年,在世界第22次医学大会

-美国哈佛医学院的标准; ①无感受性和反应性;②无运动无呼吸;③无反射(瞳孔散大、固定,对光反射消失;无吞咽反射;无角膜反射;无咽发射和无跟踺反射。) ④脑电图消失

-WHO建立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的标准:1、对环境失去一切反应,完全无反射和肌肉活动;2停止自主呼吸;3动脉压下降;4、脑电图平直

我国的脑死亡标准(草案) 20世纪90年代末,中华医学会组织召开了我国脑死亡标准(草案)专家研讨会,提出了脑死亡的判断标准。脑死亡应该符合以下6个标准:

1、自主呼吸停止,需要不停地进行人工呼吸。由于脑干是心跳呼吸的中枢,脑干死亡以心跳

呼吸停止为标准。但脑干死亡后的一段时间里还有微弱的心跳,而呼吸必须用人工维持。

2、不可逆性深昏迷。无自主性的肌肉活动;对外界刺激毫无反应,但此时脊髓反射仍可存在。

3、脑干神经反射消失。包括瞳孔对光放射、角膜反射、咳嗽反射、吞咽反射等均消失。

4、脑电图呈平直线。

5、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经过脑血管照影或经颅脑多普勒超声诊断程脑死亡图形。

6、脑死亡的诊断必须持续12小时以上。如果符合以上各条件标准,而且这种状态经过12小

时的反复检查都相同,就可以诊断脑死亡。

三、死亡过程的分期:医学上将死亡一般分为三期:濒死期、临床死亡期和生物学死亡期。

◆濒死期:又称临终期。是临床死亡前主要生命器官功能极度衰弱,逐渐趋向停止的时期。

◆临床死亡期:-临床死亡是临床上判断死亡的标准,此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已由

大脑皮层扩散到皮层下部位,延髓处于极度抑制状态。

◆生物学死亡期:是指全身器官,组织,细胞生命活动停止,也称细胞死亡(cellular death),

此期从大脑皮层开始,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及各器官新陈代谢完全停止,并出现不可逆变化,整个机体无任何复苏的可能。随着生物学死亡期的发展,相继出现尸冷、尸斑、尸僵、尸体腐败等现象。

-尸冷(algor mortis)是死亡后因体内产热停止,散热继续,尸体温度逐渐下降称尸冷。

-尸斑(livor mortis)死亡后由于血液循环停止,由于地心引力的作用,血液向身体的支持部位坠积,皮肤呈现暗红色斑块或条纹称尸斑。

-尸僵(rigor mortis)尸体肌肉僵硬,关节固定称为尸僵。

-尸体腐败(postmortem decomposition)死亡后机体组织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因腐败细菌作用而分解的过程称为尸体腐败。

第二节临终关怀

一、临终关怀的概念和意义

◆临终关怀:-又称善终服务、安宁照顾、终末护理、安息护理等。临终关怀是指由社会

各层次(护士、医生、社会工作者、志愿者以及政府和慈善团体人士等)组成的团队向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的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一种全面的支持和照料。其目的在于使临终患者的生命质量得以提高,能够无痛苦、舒适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途,并使家属的身心得到维护和增强。

◆临终关怀的意义

-对临终患者的意义

-对患者家属的意义

-对医学的意义

-对社会的意义

二临终关怀的发展:现代的临终关怀创始于20世纪60年代,创始人是桑德斯,1976年桑德斯博士在美国创办“圣克里斯多福临终关怀院”,被誉为“点燃了世界临终关怀运动的灯塔”。随后的二十年里,英国的临终关怀机构已发展到273所。1988年7月,我国天津医学院(现天津医科大学)在美籍华人黄天中博士的资助下,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临终关怀研究中心。

中国临终关怀的发展:1.理论引进和研究起步阶段自1988年5月到1991年3月;2.宣传普及和专业培训阶段;3.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全面发展阶段

三、临终关怀的研究内容:1临终患者及家属的需求:(1 )临终患者的需求(2 )临终患者家属的需求 2临终患者的全面照护 3临终患者家属的照护;4死亡教育;5临终关怀的模式;6其他

死亡教育

1.死亡教育是探讨生与死的一个教学过程,是运用与死亡有关的医学、护理学、心理学及

精神、经济、法律、伦理学等知识对人们进行教育,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死观、生命价值观、生命伦理观,使受教育者更加珍惜生命、欣赏生命、减少盲目的轻生和不必要的死亡,并正确对待和接受死亡。

2.死亡教育内容包括一切涉及濒死与死亡问题的知识与领域,分为三大类,即死亡的本质、

对待濒死和死亡的态度及情绪及对残废与濒死的调适处理。

3.死亡教育的对包括临者及其家属。包括临终患者及其家属。对临终患者进行死亡教育的

目的是帮助临终患者突破对死亡的恐惧,学习“准备死亡、面对死亡、接受死亡”。

四、临终关怀的组织和理念

临终关怀的理念:①以照料为中心②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利③提高临终患者生命质量④接纳死亡,加强死亡教育⑤整体护理服务

临终关怀的组织形式:①独立的临终关怀院②医院附设临终关怀病房③居家式临终关怀

④癌症患者俱乐部

第三节临终患者及家属的护理

一、临终患者的生理变化和护理

◆临终患者的生理变化:①肌肉张力丧失②循环功能衰竭③胃肠道蠕动逐渐④呼吸

功能衰竭⑤知觉改变⑥意识改变⑦疼痛

◆临终患者的身体护理:①改善呼吸功能②减轻疼痛③促进患者舒适④加强营养,增

进食欲⑤减轻感知觉改变的影响⑥观察病情变化

二、临终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护理: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忧郁期----接收期

1、临终患者的心理护理-否认期(denial)

(1)护理人员应具有真诚、忠实的态度,不要轻易揭露患者的防卫机制,也不要欺骗患者。

(2)注意维持患者适当的希望,应根据患者对其病情的认识程度进行沟通,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在沟通中注意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实施正确的人生观、死亡观的教育,使患者逐步面对现实。

(3)经常陪伴在患者身旁,注意非语言交流技巧的使用,尽量满足患者心理方面的需求,使他们感受到护理人员给予的温暖和关怀。

◆临终患者的心理护理-愤怒期(anger)

(1)护理人员此期一定要有爱心、耐心,认真地倾听患者的倾诉,应将患者的发怒看成是一种有益健康的正常行为,允许患者以发怒、抱怨、不合作行为来宣泄内心的不满、恐惧,同时应注意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

(2)给患者提供表达或发泄内心情感的适宜环境。

(3)做好患者家属和朋友的工作,给予患者关爱、理解、同情和宽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