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的技术要点

合集下载

水利工程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技术规程

水利工程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技术规程

水利工程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技术规程一、前言水利工程混凝土结构的实体检测是保障工程安全和延长工程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

本技术规程旨在规范水利工程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的过程,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本规程适用于各类水利工程混凝土结构的实体检测。

二、术语和定义1. 实体检测:指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无损或半损伤评估的检测方法,检测结果主要包括结构的损伤程度、裂缝情况、钢筋锈蚀情况等。

2. 超声波检测:指利用超声波传播特性来检测混凝土结构的一种检测方法。

3. 绝对振幅检测:指通过振动信号的绝对振幅来评估混凝土结构的损伤程度的一种检测方法。

4. 磁粉探伤:指利用磁性粉末来检测钢筋锈蚀等情况的一种检测方法。

5. 激光扫描:指利用激光扫描仪对混凝土结构进行三维扫描的一种检测方法。

6. 热红外检测:指利用热红外相机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检测的一种检测方法。

7. 数据处理:指将检测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得出结论和评估结果的过程。

三、检测方法和步骤1. 超声波检测(1)设备准备:超声波探头、超声波检测仪、标尺、涂料、清洁布等。

(2)检测前准备工作:清洁检测表面,将超声波探头与被检测表面垂直贴合,涂抹涂料,调整超声波检测仪的参数。

(3)检测数据采集:在被检测表面上按照规定间距移动超声波探头,记录采样点的数据。

(4)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出结论和评估结果。

2. 绝对振幅检测(1)设备准备:振动传感器、振动检测仪、标尺、涂料、清洁布等。

(2)检测前准备工作:清洁检测表面,将振动传感器与被检测表面垂直贴合,涂抹涂料,调整振动检测仪的参数。

(3)检测数据采集:在被检测表面上按照规定间距移动振动传感器,记录采样点的数据。

(4)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出结论和评估结果。

3. 磁粉探伤(1)设备准备:磁性粉末、磁力计、清洁布等。

(2)检测前准备工作:清洁被检测表面,将磁力计与被检测钢筋贴合,涂抹磁性粉末。

(3)检测数据采集:通过观察磁性粉末在被检测钢筋表面的分布情况,记录检测数据。

50204《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50204《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50204《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204-2015)是一部关于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的国家标准。

这个标准主要规定了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的基本要求、方法、步骤和结果判定等内容。

这个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
1. 总则:规定了标准的适用范围、目的、原则等。

2. 基本规定:包括检测的基本要求、检测人员的资格要求、检测设备的校准要求等。

3. 检测方法:包括外观质量检测、尺寸偏差检测、混凝土强度检测、钢筋分布及直径检测、保护层厚度检测等方法。

4. 检测结果的记录和报告:规定了检测结果的记录要求和报告内容。

5. 质量保证和控制:包括检测过程的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内容。

这个标准是进行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的重要依据,对于保证混凝土结构质量、确保工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的现场检测技术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的现场检测技术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的现场检测技术摘要:建筑工程的的最主要的建筑项目就是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因此,建筑工程施工人员一定要牢牢把控好混凝土结构的质量。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工艺不断更新换代,施工技术人员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是由于混凝土的特性,使得混凝土结构还出现很多问题,比如,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锈蚀问题等,这些问题也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引言;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当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安全工作。

为了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与质量,在建筑工程施工时,施工作业技术人员应当运用检测技术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各个流程项目进行技术检测,以确保工程质量没有问题,保障建筑工程得以顺利竣工。

本文阐述了关于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强度的现场检测,以及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锈蚀问题的检测,以供建筑工程相关检测技术人员参考。

一、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强度的现场检测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强度的现场检测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检测混凝土结构的强度。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质量主要体现在混凝土结构的强度,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也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所在,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应当特别注重混凝土结构强度,并选用适宜的检测技术进行检测,这些检测技术都有标准,这些标准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来说,也是最基本的要求,以便于工程施工人员根据混凝土结构的检测结果,及时做出有效措施进行处理,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结构强度质量。

以下阐述具体的现场检测技术;(一)回弹法检测技术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结构强度的现场检测技术中,回弹法检测技术与其他检测技术相比较来说,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检测技术方法,在使用回弹法检测技术过程当中,运用了回弹义重锤,回弹义重锤可以提供回弹能量的数据,根据此数据的具体变化,工程施工技术人员可以很准确地推断出来混凝土结构的表面硬度与强度。

回弹法检测技术目前在我国发展相对比较快速,并且将回弹法检测技术用于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强度的现场检测方面也是比较成熟的。

GBT 50784-2013《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宣贯ppt课件

GBT 50784-2013《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宣贯ppt课件
17
抗压 抗拉 抗弯 抗扭 抗裂 变形 耐久
结构功能函数
Z R S 0 Z 0
M
1 fcbxh0
x / 2
f
' y
As'
h0
as'
N 0.9
fc A
f
' y
As'
1.75
V 1 ftbh0 0.07 N
18
可靠指标
对于一个结构而言,只要抗力大于作用效应,结构就 是可靠的,看起来似乎很简单,其实不然,作用效应S和 抗力R都是随机变量,无法准确知道其精确值,只能采用 统计值,按概率统计的方法进行处理。
22
设计 取值
荷载取值
S
结构分析
效应调整及组合
材料强度
截面尺寸
R
边界条件
计算公式
23
结构设计方法
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以可靠指标度量结构的可靠度 采用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
z R S
z
2 R
2 S
S GG; q
Q R( RC ; Rs ; a)
c s
S GG; q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技术
(概述)
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1
几点体会
我们每天都在决策,决策是一定认识的基础上 进行的,由于认识的局限性,决策本质上是一种博 弈,必然存在风险。 信息是为决策使用的,但信息获取、表达、传 递、理解及应用过程中都存在失真的可能。
正常的人,是不会主动犯错误的。因此,惩前 毖后,治病救人才是解决问题的原则
检测:我们承接的是委托检测,检测也只是抽样检测。
标准:标准规范只是最低要求
……………….
3

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采集和分析数据
收集检测数据,并使用数据 分析工具来解读和评估混凝 土结构的状态。
数据分析和处理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步骤。使用 统计方法、图表和可视化工具,提取有价值的结构信息。
识别和评估结构缺陷
在检测过程中,识别和评估结构缺陷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数据的综合分析 和专业知识的运用,发现潜在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检测工具
选择合适的设备和工具,如探测 器、钻头和测距仪,以便进行详 细的现场检测。
实验室设备
在实验室中进行混凝土样品测试, 以评估其材料性能和组成。
检测方法和步骤
视觉检查
通过目测和检查可见缺陷, 如裂缝、腐蚀和变形,来评 估混凝土超声波和热成 像等技术,进行更深入、无 损的结构检测和评估。
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 标准
欢迎来到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的世界。在这个演示文稿中,我们将 深入探讨关于现场检测的重要性以及实际应用中的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的介绍
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本节将 介绍技术标准的背景、目的和应用范围。
测量与测试原理
1
非破坏性测试
通过使用超声波、雷达和红外热成像等方法,可以在不破坏混凝土结构的情况下 获取关键数据。
2
结构荷载测试
利用传感器和数据采集技术,了解混凝土结构在不同荷载下的表现和变化。
3
物理性能测试
通过对混凝土的密度、抗压强度和抗冻性等进行测试,评估结构的持久性和耐久 性。
检测设备和工具
传感器和仪器
使用先进的传感器和仪器来收集 准确的测量数据和测试结果。
实例分析和经验分享
分享真实案例和经验教训,让您更好地理解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的应用和挑战,以及如何优化实施流程。

培训材料6—结构混凝土性能技术规范》(CCPA-S001)

培训材料6—结构混凝土性能技术规范》(CCPA-S001)

《结构混凝土性能技术规范》(解析与研讨标准化工作是推进产业技术进步、实现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是推动技术创新、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升我国产业核心利用负责和参与标准制修订这一公权力国家标准化工作主管部门最近提出了以为主体开展标准化工作的思路,鼓励发展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标准,鼓励先进企业发展生产企业、用户和工程业主提供反映国内外技术创新和工程技术实践的先进水平的标准。

本规范为配合范》的实施而制定。

本规范本着可操作而不迁就落后生产质量管理和施工实本规范只在涉及混凝土质量的基本问题上作原则性的规定,各地区可在本规范的原则指导下结合各地区原材料资源环境条件,制订更符合地•本规范由清华大学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市胶州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参编,•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是陈肇元教授、廉慧珍教授等。

本规范具体内容由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科技工作委1 总则2 术语和符号3 混凝土结构的使用环境条件与耐久性要求8 硬化混凝土9 新拌混凝土的交货和验收10 混凝土浇筑、振捣、拆模及养护1. 1 制定本规范旨在为混凝土结构设计人员对混凝土结构进行耐久性设计和工程业主招标时编制《混凝土技术要求》提供依据,指导结构混混凝土并不是一种最终产品,必须用到处于一定环境中的具体工程后才能完成最终的产品—混凝土结构。

因此不同于以往只对混凝土材料1. 2 本规范适用于房屋建筑和一般构筑物以及桥梁、隧道等土木工程中件的混凝土及其他用特殊骨料(特殊材质或粒径等)、特殊工艺制作或具有特殊用途的混凝土。

1. 3 工程业主(建设方)应根据工程的功能需要、使用环境类别和环境作用等级、结构使用年限要求等,提出对混凝土结构基本性能要求,1. 4 施工单位应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季节、环境、工法等,按照设计单位规定的技术要求“文件制定工作性要求以及由用户提出其他合理的要求。

1. 6 混凝土的生产单位应根据工程业主或工程设计方提出”混凝土性能技术要求提供符合合同约定的混凝土1. 7 本规范为据其生产与技术水平提出保证和改善混凝土技术性能的建议,与用户协商确定有关性能的技术要求。

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抽样要求

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抽样要求

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抽样要求混凝土标准试件的抗压强度是混凝土的重要质量指标,当未取得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同条件养护强度不符合要求或者是混凝土试件缺乏代表性时,要反映结构混凝土的实体质量就必须采纳从结构中钻取试样的方法,或采纳非破损的方法来对结构混凝土进行检测。

目前我国使用较多的是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和钻芯法检测结构混凝土强度。

结构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直接影响结构混凝土的工程质量,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可采纳非破损或剔凿原位检测法,宜采纳非破损方法并用剔凿原位检测法进行验证。

一、依据标准1、《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784一2023);2、《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23);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23);4、《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23);5、《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2—2023);6、《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JGJ/T384—2023);7、《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2023);8、《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152—2023)。

二、抽样要求1、回弹法①批量抽样:对于混凝土生产工艺、强度等级相同,原料子、搭配比、养护条件基本一致且龄期相近的一批同类构件的检测应采纳批量检测。

进行批量检测时,应随机抽取构件,抽检数量不宜少于同批构件总数的30%且不宜少于10件。

当检验批构件数量大于30个时,抽样构件数量可适当调整,并不得少于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的最少抽样数量。

②单构件测区数量要求,对于一般构件,测区数不宜少于10个,当受检构件数量大于30个时且不需供给单个构件推定强度或小构件(某一方向尺寸≤4.5m,且另一方向尺寸≤0.3m),每个构件测区数量可适当削减,但不应少于5个。

③测区要求:测区离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沿的距离不宜小于0.2m,相邻两测区的间距不应大于2m,单个测区的面积不宜大于0.04m2,测区宜分布在构件的两个对称可测面上;测区表面应为混凝土原浆面,并应清洁、平整。

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引言混凝土结构是现代建筑中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它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

然而,由于现场施工、施工材料的品质以及施工工艺等因素的不同,混凝土结构可能存在缺陷和质量问题。

因此,为了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和稳定性,进行现场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的技术标准,其中包括混凝土强度测试、混凝土质量检测、混凝土裂缝检测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遵循这些技术标准,可以有效评估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修复和加固。

混凝土强度测试混凝土强度是评估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混凝土强度的测试可以通过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和破坏性检测方法进行。

非破坏性检测方法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包括超声波检测、雷达检测和冲击回弹法等。

超声波检测通过测量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速度来推断混凝土的强度。

雷达检测则利用电磁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特性,根据信号的反射和散射情况来评估混凝土的强度。

冲击回弹法则是通过使用回弹锤对混凝土进行敲击,并根据回弹锤弹回的高度来判断混凝土的强度。

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但其测试结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混凝土的孔隙率、水灰比、骨料质量等。

因此,在进行非破坏性检测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经验进行综合评估。

破坏性检测方法破坏性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混凝土试块试验和取样检测。

混凝土试块试验是指在现场制作混凝土试块,然后将试块送往实验室进行强度测试。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较准确的混凝土强度值,但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成本。

取样检测则是指在现场直接取样,然后使用试验仪器进行强度测试。

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得到测试结果,但其准确性可能会受到影响。

在进行混凝土强度测试时,需要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并记录测试结果。

同时,要注意混凝土的养护条件,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混凝土质量检测除了强度测试,混凝土质量检测还包括配合比检测、密实度检测和抗渗性检测等方面的内容。

配合比检测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水、水泥、骨料和掺合料的比例关系。

GBT 50784-2013《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宣贯课件四

GBT 50784-2013《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宣贯课件四
36
剔凿原位法检测混凝土中钢筋直径
①确定待检测的钢筋位置,凿开混凝土保护层,露出钢筋; ②用游标卡尺测量钢筋直径,精确至0.1mm; ③同一部位重复测量3次,将3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 测点钢筋直径检测值; ④带肋钢筋的公差要求;内径、肋高。
37
取样称量法检测钢筋直径
① 确定待检测的钢筋位置,沿钢筋走向凿开混凝土保护 层,钢筋露出长度不小于350mm;截除长度不小于 300mm的钢筋试件;


8
钢筋探测仪(磁感仪)检测原理
基本原理 电流通过线圈时会产生磁场; 变化磁场中的线圈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9
钢筋探测仪(磁感仪)组成
分离式
探头
在探头的内部装有两组线圈, 一组为磁场线圈,另外一组为 感应线圈。磁场线圈在所要检 查的混凝土中产生高脉冲的一 次电磁场,如混凝土中有金属 物体,则该物体将感应产生二 次电磁场(位于前述的第一次电 磁场之内),使感应线圈产生电 压变化。
6
检测方法分类 直接法 间接法
检测方法分类
7
检测方法分类
检测项目
电磁 雷达 电阻 电位 极化 硬度 直接
感应法 法

法 电阻法 法

钢筋数量和
间距

钢筋直径
钢筋力学性能
保护层厚度
钢筋锈蚀状况
钢筋应力状态


































31
剔凿原位检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GBT50784-2013《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宣贯课件五

GBT50784-2013《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宣贯课件五

f
' 2
1.18
f 2,m in
f
' 2

f 2,m in
新规范
f
' 2

f2,m
f
' 2
1.33
f 2,m in
f
' 2

f 2,m in
旧规范
砂浆强度是均值推定 推定规则由验收规范反推 推定方法值得研究
f2,m 1.10 f2 f2,min 0.85 f2 f2,m f2 f2,min 0.75 f2
31
关于拉结筋的检验 最小样本容量
GB/T50344 GB/T8054
32
关于锚固承载力的检验 计数抽样方案
GB/T50344 GB/T8054
33
关于锚固承载力的检验 单个控制指标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引入
Nt 0.90 As f yk
Nt 0.90 62 3.14 / 4 210 5341
29
拉结钢筋施工要点
钻孔定位应根据需要准确确定其位置,钻孔应避开主体 结构的钢筋。 钻孔时孔深应按照结构胶性能所要求的钢筋锚固深度确 定(孔口5mm深度不应计入其中)。 清孔时应用毛刷和吹风机将孔内残渣和灰粉清理干净, 最后再用无脂棉蘸上丙酮擦净干燥。 注胶应用专用工具向孔内注胶,胶量应按钢筋插入孔底 时胶注满孔洞确定。注胶量与孔径、孔深、钢筋直径有关, 宜在正式施工前进行试验确定。 植筋时应将钢筋顺孔洞向一个方向旋转缓缓插入,最后 将钢筋扶正位置。 养护应按结构胶产品说明书要求时间及条件进行,养护 期间不要扰动钢筋。 光圆钢筋应在植筋前进行除锈。
钻芯、局部破损
25
实例

6 《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的技术要点

6 《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的技术要点

1.17458
2.39600
1.27113
k0.05,l (0.1) 3.39983 3.09188 2.89380 2.75428 2.64990 2.56837 2.50262 2.44825 2.40240 2.36311 2.32898 2.29900 2.27240 2.24862 2.22720 2.20778
专题6 《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的技术要点
编号为GB/T50784-2013,自2013年9月1日起实施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目次 一、总 则 二、术语、符号 三、基本规定 四、混凝土力学性能检测
【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弹性模量】 五、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检测 【抗渗性能、抗冻性能、氯离子渗透性能、抗硫酸盐侵蚀性能】 六、有害物质含量及其作用效应检验
9
现有混凝土强度检测方面的规程有: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11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02:2005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03:2007 《拔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69:2011 《剪压法检测砼抗压强度技术规程》CECS278:2010
k0.05,u (0.1) 1.02822
0.73445
0.54418
0.92037
3.39947
1.06516
0.66983
0.50025
0.95803
3.18729
1.09570
0.61985
0.46561
0.98987
3.03124
1.12153
0.57968
0.43735

GBT50784-2013《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宣贯课件五

GBT50784-2013《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宣贯课件五

测区数量小于6
砌体强度是特征值推定 推定规则由《民用建筑可靠度鉴定标准》引入 推定系数与《建筑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不一致
21
现场检测结果应用 满足设计要求
验收 按原设计参数进行鉴定
不满足要求
按实测参数进行鉴定 满足设计规范要求,让步验收 不满足设计要求,加固
材料分项系数的调整
34
关于锚固承载力的检验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
35
结构 体系与构造措施的检查 结构体系 构造措施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36
18
原位单剪法现场检测砌位有要求
19
原位双剪法现场检测砌体抗剪强度
不考虑正压力的影响 考虑正压力的影响
20
砌体强度推定
fk fm k s f v ,k f v ,m k s
测区数量大于等于6
f k f min f v ,k f v ,min
29
拉结钢筋施工要点
钻孔定位应根据需要准确确定其位置,钻孔应避开主体 结构的钢筋。 钻孔时孔深应按照结构胶性能所要求的钢筋锚固深度确 定(孔口5mm深度不应计入其中)。 清孔时应用毛刷和吹风机将孔内残渣和灰粉清理干净, 最后再用无脂棉蘸上丙酮擦净干燥。 注胶应用专用工具向孔内注胶,胶量应按钢筋插入孔底 时胶注满孔洞确定。注胶量与孔径、孔深、钢筋直径有关, 宜在正式施工前进行试验确定。 植筋时应将钢筋顺孔洞向一个方向旋转缓缓插入,最后 将钢筋扶正位置。 养护应按结构胶产品说明书要求时间及条件进行,养护 期间不要扰动钢筋。 光圆钢筋应在植筋前进行除锈。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六讲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六讲

和记录:
1 )设计变更文件; 2 )原材料出厂合格证和进场复验报告;
3 )钢筋接头的试验报告; 4 ) 混凝土工程施工记录;
5 ) 混凝土试件的性能试验报告;
6 ) 装配式结构预制构件的合格证和安装验收记录; 7 ) 预应力筋用锚具、连接器的合格证和进场复验报告;
8 )预应力筋安装、张拉及灌浆记录; 9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每级加载完成后应持续 10-15min
在荷载标准值作用下 应持续30min
观察裂缝的出现 和开展并记录
6 )对构件进行承载力检验时,应加载至构件出现本规范表 9.3.2 所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检验标志,当在规定的荷载持续
时间内,出现上述检验标志之一时,应取本级荷载值与前一级
荷载值的平均值作为其承载力检验荷载实测值,当在规定的荷 载持续时间结束后,出现上述检验标志之一时,应取本级荷载
(3)、当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 处理:
1 ) 经返工返修或更换构件部件的检验批,应重新进行验收;
2 ) 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到设计要求的检验批, 应予以验收;
3 ) 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
设计单位核算,并确认仍可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检验批,
情况下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
(5)、附录C
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验方法
1 ) 预制构件结构性能试验条件应满足下列要求:
构件应在0 以上的温度中进行试验; 蒸汽养护后的构件应在冷
却至常温后进行试验;构件在试验前应量测其实际尺寸,并检 查构件表面所有的缺陷和裂缝,应在构件上标出;试验用的加 荷设备及量测仪表应预先进行标定或校准。
2 )对选定的梁类构件,应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进行检验,对选定的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 根纵向受力钢筋

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9.2-9.3

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9.2-9.3

9.2 钢筋数量和间距检测9.2.1 混凝土中钢筋数量和间距可采用钢筋探测仪或雷达仪进行检测,仪器性能和操作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 152的有关规定。

9.2.2 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采取剔凿验证的措施:1 相邻钢筋过密,钢筋间最小净距小于钢筋保护层厚度;2 混凝土(包括饰面层)含有或存在可能造成误判的金属组分或金属件;3 钢筋数量或间距的测试结果与设计要求有较大偏差;4 缺少相关验收资料。

9.2.3 检测梁、柱类构件主筋数量和间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测试部位应避开其他金属材料和较强的铁磁性材料,表面应清洁、平整;2 应将构件测试面一侧所有主筋逐一检出,并在构件表面标注出每个检出钢筋的相应位置;3 应测量和记录每个检出钢筋的相对位置。

9.2.4 检测墙、板类构件钢筋数量和间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在构件上随机选择测试部位,测试部位应避开其他金属材料和较强的铁磁性材料,表面应清洁、平整;2 在每个测试部位连续检出7根钢筋,少于7根钢筋时应全部检出,并宜在构件表面标注出每个检出钢筋的相应位置;3 应测量和记录每个检出钢筋的相对位置;4 可根据第一根钢筋和最后一根钢筋的位置,确定这两个钢筋的距离,计算出钢筋的平均间距;5 必要时应计算钢筋的数量。

9.2.5 梁、柱类构件的箍筋可按本标准第9.2.4条检测,当存在箍筋加密区时,宜将加密区内箍筋全部测出。

9.2.6 单个构件的符合性判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 梁、柱类构件主筋实测根数少于设计根数时,该构件配筋应判定为不符合设计要求;2 梁、柱类构件主筋的平均间距与设计要求的偏差大于相关标准规定的允许偏差时,该构件配筋应判定为不符合设计要求;3 墙、板类构件钢筋的平均间距与设计要求的偏差大于相关标准规定的允许偏差时,该构件配筋应判定为不符合设计要求;4 梁、柱类构件的箍筋可按墙、板类构件钢筋进行判定。

9.2.7 批量检测钢筋数量和间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将设计文件中钢筋配置要求相同的构件作为一个检验批;2 按本标准表3.4.4的规定确定抽检构件的数量;3 随机选取受检构件;4 按本标准第9.2.3条或第9.2.4条的方法对单个构件进行检测;5 按本标准第9.2.6条对受检构件逐一进行符合性判定。

GBT 50784-2013《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宣贯课件四

GBT 50784-2013《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宣贯课件四
建筑结构现场检测技术
(混凝土中钢筋检测)
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1
主要内容 钢筋现场检测的目的 检测项目 检测方法及原理 具体应用及要求
2
钢筋检测的目的 安全性方面的要求 截面尺寸 截面有效高度 钢筋强度 配筋量 混凝土强度
M 1 f c bx(h0 x / 2) f y As (h0 x / 2)
31
剔凿原位检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①用钢筋探测仪确定钢筋的位臵; ②在钢筋位臵上垂直于混凝土表面成孔; ③以钢筋表面至构件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作为该测点的 保护层厚度测试值。
32
剔凿原位检测法对钢筋探测仪检测结果验证
①采用钢筋探测仪检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②在已测定保护层厚度的钢筋上进行剔凿验证,验证点数 不应少于表3.4.4中B类且不应少于3点;构件上能直接量 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点可计为验证点; ③将剔凿原位检测结果与对应位臵钢筋探测仪检测结果进 行比较,当两者的差异不超过±2mm时,判定两个测试结 果无明显差异; ④当检验批有明显差异校准点数在表3.4.5-2控制的范围 之内时,可直接采用钢筋探测仪检测结果; ⑤当检验批有明显差异校准点数超过表3.4.5-2控制的范 围时,应对钢筋探测仪量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修正;当不 能修正时应采取剔凿原位检测的措施。 33
⑧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
⑨ 摩阻 ⑩ 植筋(后锚固)
6
检测方法分类
检测方法分类 直接法 间接法
7
检测方法分类
检测项目 钢筋数量和 间距 钢筋直径 电磁 感应法 雷达 法 电阻 法 电位 法 极化 电阻法 硬度 法 直接 法

GBT 50784-2013《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宣贯课件六

GBT 50784-2013《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宣贯课件六

24
评定依据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 设计文件(图纸及计算书)

相关施工技术资料
25
设计技术指标 设计计算的锚固受拉作用效应NSd=3.0kN。
设计有效埋深30mm
混凝土强度标准值40MPa
26
实测结果 A锚栓
抗拉承载力平均值为7.7kN,抗拉承载力最小值为
6.4kN,变异系数0.07。 B锚栓 抗拉承载力平均值为7.52kN,抗拉承载力最小值为 6.68kN,变异系数0.07。
建筑结构现场检测技术
(锚固承载力的检验与评定)
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1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相关标准体系
标准体系
近些年,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发展较快,在总结大 量研究成果和应用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涵盖设计、施工 、产品、检验、验收的标准体系,主要标准有: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非 破 损 检 验
抽样数量
检验荷载
评定规则
不合格处理

17
三 关于锚固承载力现场检测方法
《混凝土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
组批规则 同品种、同规格、同强度等级、同 部位、同类构件
锚栓:比例抽样(0.1%,不少于5) 植筋:比例抽样(0.1%,不少于5),3件
抽样数量
破 坏 检 验
检验荷载
分级
评定规则
现 场 检 验
对锚固质量有怀疑
仲裁检验
非破损检验不合格
16
三 关于锚固承载力现场检测方法
《混凝土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
组批规则 同品种、同规格、同强度等级、同 部位、同类构件
锚栓:分段比例抽样(20%,10%,7%,4%) 植筋:比例抽样,3%(重要), 1%(一般) 锚栓:1.30Nt 植筋:1.15Nt 样本全数合格检验批合格 不合格数不大于5%,破坏性检验合格检验批 合格 不合格数大于5%检验批不合格

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因此,对混凝土结构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首先,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应包括对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测要求。

混凝土的质量受到原材料的影响,因此对水泥、骨料、外加剂等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水泥的标号、强度等参数,骨料的粒径、含泥量等指标,外加剂的种类、掺量等都需要进行严格检测,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符合要求。

其次,混凝土的配合比也是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中的重要内容。

混凝土的配合比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测和控制。

在现场施工中,需要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抽检,并进行实验室检测,以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符合设计要求。

另外,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也是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的坍落度、坍落度保持时间等进行检测,以确保混凝土的坍落度符合要求。

同时,对混凝土的养护条件也需要进行检测和监控,以确保混凝土在养护期间获得良好的养护效果。

此外,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性能也是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中需要进行检测的重点内容。

在混凝土的养护期结束后,需要对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性能进行检测,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对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耐久性等指标也需要进行检测,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综上所述,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涉及到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测、配合比的检测、浇筑和养护的检测以及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性能的检测等内容。

只有严格按照技术标准进行现场检测,才能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从而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够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的理解与应用编号为GB/T50784-2013,自2013年9月1日起实施GB/T507842013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目次一、总则二、术语、符号三、基本规定四、混凝土力学性能检测【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弹性模量】五、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检测【抗渗性能、抗冻性能、氯离子渗透性能、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六、有害物质含量及其作用效应检验【氯离子、碱含量、碱骨料反应、水泥安定性(f-CaO)】七、混凝土构件缺陷检测八、混凝土构件尺寸偏差与变形检测九、混凝土中的钢筋检测十、混凝土构件损伤检测十一、环境作用下剩余使用年限推定十二、结构构件荷载检验一、总则1)为规范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工作程序,合理选择检测方法,正确评价混凝土结构性能,保证检测工作质量,制定本标准。

(制定标准的目的)2)本标准适用于房屋建筑、市政工程和一般构筑物中混凝土结构的现场检测,不适用于轻骨料混凝土及其他特种混凝土结构的现场检测。

(适用范围)3)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本标准与相关标准的关系)二、术语、符号1)工程质量检测--为评定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与设计要求或与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的符合性所实施的检测;2)结构性能检测--为评估混凝土结构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或抗灾害能力所实施的检测。

3)计数抽样--以样本中个体不合格数或不合格点的数量对检验批总体的符合性做出判定的抽样方案。

4)计量抽样--以样本中各个体数据的统计量对检验批总体的符合性做出判定或对检验批总体参数进行推定的抽样方案。

三、基本规定1)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应分为工程质量检测和结构性能检测。

2)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工程质量的检测:涉及结构工程质量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检验数量不足;对结构实体质量的抽测结果达不到设计要求或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对结构实体质量有争议;发生工程质量事故,需要分析事故原因、确认事故责任;相关标准规定进行的工程质量第三方检测;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要求进行的工程质量第三方检测。

3)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宜进行结构性能检测:混凝土结构改变用途、改造、加层或扩建;混凝土结构达到设计使用年限要继续使用;混凝土结构使用环境改变或受到环境侵蚀;混凝土结构出现火灾或其他灾害;相关法规、标准规定的结构使用期间的鉴定。

4)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工作可接受单方委托,存在质量争议时宜由当事各方共同委托。

5)检测方案应征询委托方意见。

6)现场检测所用仪器、设备的适用范围和检测精度应满足检测项目的要求。

检测时,所用仪器、设备应在检定或校准周期内,并应处于正常状态。

7)现场检测工作应由本机构不少于两名检测人员承担,所有进入现场的检测人员应经过培训。

8) 现场检测的测区和测点应有明晰标注和编号,必要时标注和编号宜保留一定时间。

9)现场检测获取的数据或信息应符合下列规定:人工记录时,宜用专用表格,并应做到数据准确、字迹清晰、信息完整,不得追记、涂改,如有笔误,应进行杠改并签字确认;10)当发现检测数据数量不足或检测数据出现异常情况时,应进行复检或补充检测,复检或补充检测应有必要的说明。

11)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提出针对由于检测造成结构或构件局部损伤的修补建议。

12)检测方式与抽样方法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可采取全数检测或抽样检测两种检测方式。

抽样检测时,宜随机抽取样本。

当不具备随机抽样条件时,可按约定方法抽取样本。

遇到下列情况时宜采用全数检测方式:外观缺陷或表面损伤的检查;受检范围较小或构件数量较少;检验指标或参数变异性大或构件状况差异较大;灾害发生后对结构受损情况的外观识别;需减少结构的处理费用或处理范围;委托方要求进行全数检测。

计数抽样时检验批最小样本容量宜按表3.4.4确定,分层计量抽样时检验批中受检构件的最少数量可按表3.4.4确定。

表3.4.4 检验批最小样本容量检验批的容量检测类别和样本最小容量检验批的容量检测类别和样本最小容量A B C A B C2-8 9-15 16-25 26-50223523583581391-150151-280281-500501-120081320322032508032508012551-9051320-----------------注1:检测类别A适用于施工质量的检测,检测类别B适用于结构质量或性能的检测,检测类别C适用于结构质量或性能的严格检测或复检。

注2:无特别说明时,样本单位为构件。

不同观点对计数抽样方法,不宜按《建筑结构检测技术GB50344执行,而宜按《孤立批检验抽样方标准》GB 50344执行,而宜按《孤立批检验抽样方案》GB/T 2828.2-2008 (原GB/T 15239-1994)的规则实施。

理由如下:GB/T 50344基本上是参照GB/T 2828.1-2003(原GB/T 2828-1987)“连续批检验抽样计划”取样规则制定的。

这对既有建筑而言,不存在连续取样情况,因而显然是欠妥的。

样本容量合格判定数不合格判定数样本容量合格判定数不合格判定数2-5015056表3.4.5-1 主控项目的判定8-13 20 3212323480125--------710--------811--------样本合格不合格样本合格不合格表3.4.5-2 一般项目的判定容量判定数判定数容量判定数判定数2-5 8 13 201235234632508012571014218111522表3.4.6 标准差未知时计量抽样推定区间上限值与下限值系数样本容量n 标准差未知时推定区间上限值与下限值系数0.5分位值0.05分位值(0.05)(0.1)(0.05)(0.05)(0.1)(0.1)5 3.39983u ,05.0k l ,05.0k u ,05.0k l ,05.0k 5.0k 5.0k 6789100.953390.822640.734450.669830.619850.579680.685670.602530.544180.500250.465610.437350.817780.874770.920370.958030.989871.01730 4.202683.707683.399473.187293.031242.910960.982181.028221.065161.095701.121531.14378 3.091882.893802.754282.649902.568371112130.546480.518430.494320.413730.393590.37615 1.041271.062471.08141 2.814992.736342.67050 1.163221.180411.19576 2.502622.448252.40240141516171819200.473300.454770.438260.423440.410030.397820.386650.360850.347290.335150.324210.314280.305210.29689 1.098481.113971.128121.141121.153111.164231.17458 2.614432.566002.523662.486262.452952.423042.39600 1.209581.222131.233581.244091.253791.262771.27113 2.363112.328982.299002.272402.248622.227202.20778推定区间的置信度宜为0.90,并使错判概率和漏判概率均为0.05。

特殊情况下,推定区间的置信度可为0.85,使漏判概率为0.10,错判概率仍为0.05。

推定区间可按下列方法计算:1)检验批标准差未知时,总体均值的推定区间应按下列公式计算:2)检验批标准差未知时,计量抽样检验批具有95%保证率特征值sk m 0.5u +=μsk m 0.5l −=μ推定区间上限值和下限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sk m x u ,05.0u 0.05,−=sk m x l ,05.0l 0.05,−=混凝土强度推定区间:置信度0.90 (0.85)错判概率小于5%,生产方风险,低判;漏判概率小于5%(10%),使用方风险,高判。

βα出现频率混凝土强度平均值m5%m-k 2s m-k 1s。

1。

2样本容量n 标准差未知时推定区间上限值与下限值系数0.5分位值0.05分位值(0.05)(0.1)(0.05)(0.05)(0.1)(0.1)670.822640.734450.602530.544180.874770.92037 3.707683.39947 1.028221.06516 3.091882.89380u ,05.0k l ,05.0k u ,05.0k l ,05.0k 5.0k 5.0k 当推定区间的置信度为0.90,且错判概率和漏判概率均为0.05时,推定系数取标准值(0.05)栏中的数值,例如样本容量n = 10,k 1= 1.01730,k 2= 2.91096。

当推定区间的置信度为0.85,且错判概率为0.05而漏判概率为0.10时89100.669830.619850.579680.500250.465610.437350.958030.989871.01730 3.187293.031242.91096 1.095701.121531.14378 2.754282.649902.56837当推定区间的置信度为0.85,且错判概率为0.05 而漏判概率为0.10时,上限推定系数k 1取标准值(0.05)栏中的相应的数值,下限推定系数k 2取标准值(0.1)栏中相应的数值。

例如样本容量n = 10,k 1= 1.01730,k 2= 2.56837。

四、混凝土力学性能检测混凝土力学性能检测包括: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检测混凝土抗折强度检测混凝土静力受压弹性模量检测缺陷与性能劣化区混凝土力学性能参数检测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和静力受压弹性模量等检测项目参照:《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区间上限值、下限值、上限与下限差值及其均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ccu c cu f ,05.0f u cu,s k m f u −=ccu c cu f ,05.0f l cu,s k m f l −=l,u ,f e cu,cu cu f f −=Δ2lcu,u cu,f f m f +=Δ检验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推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推定区间上限与下限差值不大于5.0MPa和0.1 两者之间的较大值时,检验批混凝土抗压强度可根据实际情况在Δfm 推定区间内取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