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仪器分析-色谱解析
仪器分析习题(色谱)
仪器分析习题(色谱)一、问答题1、简述气相色谱(气—固;气—液)分析法的分离原理答:色谱分离法是一种物理分析方法,其分离原理是将被分离的组分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进行多次分配,由于被分离组分之间物理化学性质之间存在微小差异,在固定相上的滞留时间不同,经过多次分配之后,其滞留时间差异被拉大,经过一定长度的色谱柱后,组分即按期与固定相之间作用强弱顺序流出色谱柱。
由试验看出,实现色谱分离的必要条件是分离体系必须具有两相,即固定相与流动相,被分离组分与固定相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差异。
在分离过程中,固定相可以是固体吸附剂也可以是涂渍在惰性担体表面上的液态薄膜,在色谱分析中,此液膜称为固定液。
流动相可以是惰性气体、液体或超临界流体。
其惰性是指流动相与固定相和被分离组分之间无相互作用。
色谱分离之所以能够实现,其内因是由于组分与固定相之间的吸附或分配性质的差异。
其宏观表现是吸附与分配的差异。
其微观解释是固定相与组分之间作用力的差别。
分子间作用力的差异大小用组分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来表示。
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分配系数越大,说明组分在固定相上滞留的越强,组分流出色谱柱越晚;反之,分配系数越,组分在固定相上滞留的越弱,组分流出色谱柱的时间越短。
而气相色谱的流动相为气体。
2、保留时间和调整保留时间;答:保留时间t R(retention time)试样从进样到柱后出现峰极大点时所经过的时间,称为保留时间,如图2~3中O’B。
调整保留时间tR(adjusted retention time)某组分的保留时间扣除死时间后,称为该组分的调整保留时间,即tR=t R-t0由于组分在色谱柱中的保留时间t r包含了组分随流动相通过柱子所需的时间和组分在固定相中滞留所需的时间,所以t r实际上是组分在固定相中停留的总时间。
保留时间是色谱法定性的基本依据,但同一组分的保留时间常受到流动相流速的影响,因此色谱3、区域宽度;答:区域宽度(peak width)色谱峰的区域宽度是色谱流出曲线的重要多数之一,用于衡量柱效率及反映色谱操作条件的动力学因素。
仪器分析笔记《气相色谱分析》
填充柱(Packing column):常用不锈钢制成,内径2~4 mm,柱长1~3m。填充吸附剂或覆盖
在载体上均匀固定液膜。
毛细管柱(Capillary column):常用石英制成,内径0.1~0.5mm,柱长可达数十米。固定液直
接涂在毛细管内壁表面。
B、气相色谱固定相可分为:
1.2.2色谱分离的基本理论
柱效率可用理论塔板数(n)或理论塔板高度(H)表示。柱效率的高低能反映组分在柱内两相间的分配情况和组分通过色谱柱后峰加宽的程度,它与组分在气相中的扩散及在液相中的传质阻力有关。
1、塔板理论
塔板理论是将色谱柱比作蒸馏塔,柱内有若干“想象”的塔板。每两块塔板之间的距离称为板高,各组分就在这些塔板间隔的气液两相间进行分配,经过多次分配平衡后,分配系数小的组分先离开色谱柱,分配系数大的组分,后离开色谱柱。
C、按分离的原理分类
①吸附色谱:利用组分在固定相上的吸附能力强弱不同分离。
②分配色谱:利用组分在固定液中溶解度不同分离。
③凝胶(排阻)色谱:利用大小不同的分子在多孔固定相中的选择渗透分离
④离子交换色谱法:利用组分在离子交换剂上的亲和力大小不同分离
3、气相色谱仪组成
Ⅰ载气系统:气源、气体净化器、供气控制阀门和仪表;
(1)分配系数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间达到分配平衡时的浓度比,称为分配系数。
式中—— :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浓度; :组分在流动相中的浓度。
该组分与固定液分子间作用力 ;
空气在固定液中不溶解,其 ,故空气在柱子内的滞留时间最短,最先从色谱柱中馏出,因此,将空气的保留时间称之为死时间;
被测组分的 相差越大,越容易分离;
大学化学专业仪器分析实验色谱实验
样品前处理对色谱实验结果有重要影响,未来可以深入研 究样品前处理的最佳方法和技术,以提高分离效果和实验 效率。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色谱分析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学、环境等领域,对于研究物质组成、结构和 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将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了解色谱分析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以及应用范围, 为后续的化学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02 色谱法基本原理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和分析复杂混 合物中各组分的方法,通过不同 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 配平衡实现分离。
长等。
进样分析
将处理好的样品注入仪 器,启动实验,开始色
谱分离分析。
结果处理
收集实验数据,进行数 据处理和结果分析,得
出结论。
04 实验结果分析
数据记录与处理
数据记录
在色谱实验中,需要详细记录每个步 骤的实验数据,包括进样量、检测时 间、峰面积等。
数据处理
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清洗 、归一化、计算等,以便后续的结果 分析。
结果分析方法
对比分析
将实验结果与标准品或已知样品 进行对比,分析差异和相似之处。
定量分析
根据峰面积等数据,计算待测物 的浓度或含量。
谱图解析
对色谱图进行解析,识别各组分 的峰,并确定其对应的物质。
结果解读与讨论
结果解读
根据实验结果,解读待测物的性质、组成和含量 等信息。
结果讨论
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和误 差来源,提出改进措施。
分类
按固定相类型,色谱法可分为液 相色谱、气相色谱、凝胶色谱等 ;按操作方式,可分为柱色谱、 纸色谱和薄层色谱等。
仪器分析-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是在气相色谱和经典液相色谱的基础上,采用高压泵、高效固定相以及高灵敏度检测器等新实验技术建立的一种液相色谱分析法。
特点:高压、高柱效、高灵敏度2.HPLC中分离条件的选择:a.固定相与装柱方法的选择:选粒径小的、分布均匀的球形固定相(dp≤10μm)首选化学键合相,匀浆法装柱b.流动相及其流速的选择: 选粘度小、低流速的流动相c.柱温的选择:选室温25-30℃左右。
太低流动相黏度增加,太高容易产生气泡第一节液-固色谱法1.液-固色谱法是利用各组分在固定相上的吸附能力不同进行分离的,也称液-固吸附色谱。
2.分离原理.:组分分子与流动相分子竞争吸附吸附剂表面活性中心,靠组分分子的分配比不同而分离。
3.吸附剂吸附试样的能力,主要取决于吸附剂的比表面积和理化性质,试样的组成和结构以及流动相的性质等。
1)组分与吸附剂的性质相似时,易被吸附;2)组分分子结构与吸附剂表面活性中心的刚性几何结构相适应时,易于吸附。
吸附色谱是分离几何异构体的有效手段;不同的官能团具有不同的吸附能力,因此,吸附色谱可按族分离化合物4.固定相:常用的液-固色谱固定相是表面多孔和全多孔微粒型硅胶、氧化铝等。
一般采用5~10μm的全多孔型微粒。
这些吸附剂的极性都比较大,对非极性组分的保留能力较弱,与极性化合物的相互作用较强。
5.流动相:在液-固色谱中,选择流动相的基本原则是极性大的试样用极性较强的流动相,极性小的则用低极性流动相。
液-固色谱的流动相必须符合下列要求:1)能溶解样品,但不能与样品发生反应。
2)与固定相不互溶,也不发生不可逆反应。
3)粘度要尽可能小,这样才能有较高的渗透性和柱效。
4)应与所用检测器相匹配。
例如利用紫外检测器时,溶剂要不吸收紫外光。
5)容易精制、纯化、毒性小,不易着火、价格尽量便宜。
第二节化学键合相色谱法1.液液分配色谱法分离原理:根据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中溶解度的不同,在两溶液间进行不同分配而实现分离。
仪器分析气相色谱法
仪器分析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GC)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在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中广泛应用。
该技术通过样品在气相色谱柱中的分离和检测,可以对复杂的混合物进行分析和定量。
本文将介绍气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仪器分析方法以及应用领域。
一、气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层析技术,原理是通过样品在一个固定相(色谱柱内涂层的液体或固体)和一个惰性气体流动的气相之间的分配来进行分离。
在气相色谱仪中,样品通过进样口被注入到气相色谱柱中,柱温控制使得样品能够在柱内发生分离。
分离后的组分通过检测器检测,得到相应的信号图谱。
气相色谱法的分离机理有吸附、分配、离子交换、凝聚相分离等方式。
其中最常用的是吸附分离,即通过固定相对不同组分的吸附性能进行选择性分离。
二、气相色谱仪的基本组成及原理气相色谱仪主要由进样系统、色谱柱、载气系统、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等部分组成。
进样系统用于将样品引入到气相色谱柱中,色谱柱进行分离,载气系统用于将惰性气体送入色谱柱以推动样品的迁移,检测器用于检测组分的信号,数据处理系统则用于对检测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
在气相色谱仪中,进样系统的关键部分是进样口、进样器和进样针。
色谱柱是气相色谱法中的核心装置,决定了样品的分离效果。
检测器根据不同的检测原理可以分为不同种类,如火焰光度检测器(FID)、电子捕获检测器(ECD)、氮磷检测器(NPD)等。
三、气相色谱法的应用领域气相色谱法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
在化学领域,气相色谱法可用于研究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分析有机物、无机物等;在生物领域,可以用于检测生物样品中的氨基酸、脂肪酸、激素等;在环境领域,可用于监测空气、水、土壤中的有机物、农药、挥发性物质等。
总之,气相色谱法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技术,具有高分析效率、分辨率高、样品消耗少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通过不断改进仪器设备和方法,气相色谱法将在未来的研究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7.仪器分析 气相色谱法
2013-8-12
气固色谱固定相
(3)分子筛
碱及碱土金属的硅铝酸盐(沸石),多孔性。如3A、4A、
5A分子筛等(孔径:埃)。常用5A(常温下分离O2与N2)。
(4)高分子多孔微球(GDX系列) 新型的有机合成固定相(苯乙烯与二乙烯苯共聚)。 型号:GDX-01、-02、-03等。适用于水、气体及低级醇的 分析。
2013-8-12
三、电子捕获检测器
electron capture detector,ECD 高选择性检测器, 仅对含有卤素、磷、硫、氧 等电负性元素的化合物有很高的灵敏度,对大多数 烃类没有响应,检测下限10-14 g /mL。
较多应用于农副产品、食品及环境中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2013-8-12
对含氮、磷化合物有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
2013-8-12
六、检测器分类 classification of detector
浓度型检测器:测量的是载气中通过检测器组分
浓度瞬间的变化,检测信号值与组分的浓度成正
比。比如热导检测器,电子捕获检测器;
质量型检测器:测量的是载气中某组分进入检测 器的速度变化,即检测信号值与单位时间内进入 检测器组分的质量成正比。比如氢火焰离子化检 测器,火焰光度检测器。
2013-8-12
第八章 气相色谱法
gas chromatography (GC)
一、热导检测器
thermal conductivity detector,TCD
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 FID 三、电子捕获检测器 electron capture detector, ECD 四、火焰光度检测器 flame photometric dector,FPD 五、氮磷检测器 Nitrogen-Phosphorus dector,NPD 六、检测器分类 Classification of detector
仪器分析-气相色谱分析
• 3、保留值:是试样各组分在
色谱柱中保留行为的量度,它 反映组分与固定相间作用力大 小,通常用保留时间和保留体 积表示。 死时间tM:不被固定相吸附或 溶解的组分(如空气、甲烷) 从进样到出现其色谱蜂最大值 所需的时间,图中O'A'所示。 保留时间tR :指某组分通过 色谱柱所需时间,即试样从进 样到出现峰极大值时的时间, 图中O‘B所示。 调整保留时间tR’ 死时间后的 保留时间,它是组分在固定相 中的滞留时间。图中A’B所示, 即 tR’ = tR - tM
通常以有效塔板数neff 和有效塔板高度Heff 表示:
neff H eff
t t 2 5.5 4( ) 1 6( )2 W1 / 2 Wb L neff
' R
' R
2-2-3 速率理论
• 塔板理论存在的假定有缺陷,不能解释塔板高度H
受那些因素影响. 1956年,荷兰化学工程师van Deemter提出了色谱过程动力学速率理论。 • van Deemter方程:H=A+B/u+C*u u 为流动相线速度; A,B,C 为常数. 其中: A — 涡流扩散系数; B — 分子扩散系数; C — 传质阻力系数(包括液相和固相传质阻力系 数)
• 1、气路系统
• 载气:H2,N2,He,Ar等 • 净化器:提高载气纯度 • 稳压恒流装置,气体流速控制和测量。
• 2、进样系统
• 进样器: 微量注射器、六通阀 • 气化室:瞬间气化,死体积尽可能小
• 3、分离系统
• 色谱柱有填充柱和毛细管柱两大类
2-1-3 组成
• • • • •
4、温控系统 色谱柱、气化室、检测室三处温度控制 气化室温度应使试样瞬间气化但又不分解; 检测器除氢火焰外都对温度敏感; 柱温的变化影响柱的选择性和柱效,因此柱室的 温度控制要求精确,温控反复根据需要可以恒温, 也可以程序升温。
仪器分析习题课色谱分析部分
组分
保留时间/min
峰宽/min
空气
0.5
0.2
丙烯
3.5
0.8
丁烯
4.8
1.0
计算:(1)丁烯在这个柱上的分配比是多少? (2)丙烯和丁烯的分离度是多少?
解: 已知 : tM=0.5min 丙烯: tR1= 3.5mim Y1=0.8min 丁烯: tR2= 4.8mim Y2=1min
(1) 丁烯在这个色谱柱的分配比
2.气相色谱仪设备包括那几部分?各有什么作用? 答:①载气系统:含气源、净化装置、流速控制和测量 装置,其作用为提供具有一定流速且纯净的载气。 ②进样系统:含进样器和气化室,作用是使液体试样迅 速气化并随载气(气体试样直接)进入色谱柱中。 ③分离系统:含色谱柱、柱箱、温度控制装置等,是气 相色谱分析仪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试样在此被彼此分离。 ④检测系统:含检测器和控温装置,柱后组分进入检测 器后,其浓度或质量的变化被转变为相应的电讯号。 ⑤记录系统:含放大器、记录仪及数据处理装置。作用 是记录色谱图,对所得的色谱数据进行处理、计算。
仪器分析习题课色谱 分析部分
第八章:气相色谱分析
1.简要说明气相色谱分析原理。 答:混合物中的各组分在载气的携载下通过色 谱柱时,各组分将与固定相发生相互作用,由于各 组分在结构和性质上的差异,使得其在两相间的分 配系数不同,在同一推动力的作用下,混合物中的 各组分就在两相间进行反复多次的分配,使得原来 分配系数只有微小差异的得到很大的分离效果,从 而各组分彼此分离开来。
k2
tR, 1 tM
3.5 0.5 0.5
6
(2) 丙烯和丁烯的分离度
R tR2 tR1 4.8 3.5 1.44
1 2
仪器分析习题(色谱)分解
仪器分析习题(⾊谱)分解仪器分析习题(⾊谱)⼀、问答题1、简述⽓相⾊谱(⽓—固;⽓—液)分析法的分离原理答:⾊谱分离法是⼀种物理分析⽅法,其分离原理是将被分离的组分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进⾏多次分配,由于被分离组分之间物理化学性质之间存在微⼩差异,在固定相上的滞留时间不同,经过多次分配之后,其滞留时间差异被拉⼤,经过⼀定长度的⾊谱柱后,组分即按期与固定相之间作⽤强弱顺序流出⾊谱柱。
由试验看出,实现⾊谱分离的必要条件是分离体系必须具有两相,即固定相与流动相,被分离组分与固定相之间的相互作⽤有差异。
在分离过程中,固定相可以是固体吸附剂也可以是涂渍在惰性担体表⾯上的液态薄膜,在⾊谱分析中,此液膜称为固定液。
流动相可以是惰性⽓体、液体或超临界流体。
其惰性是指流动相与固定相和被分离组分之间⽆相互作⽤。
⾊谱分离之所以能够实现,其内因是由于组分与固定相之间的吸附或分配性质的差异。
其宏观表现是吸附与分配的差异。
其微观解释是固定相与组分之间作⽤⼒的差别。
分⼦间作⽤⼒的差异⼤⼩⽤组分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来表⽰。
在⼀定的温度条件下分配系数越⼤,说明组分在固定相上滞留的越强,组分流出⾊谱柱越晚;反之,分配系数越,组分在固定相上滞留的越弱,组分流出⾊谱柱的时间越短。
⽽⽓相⾊谱的流动相为⽓体。
2、保留时间和调整保留时间;答:保留时间t R(retention time)试样从进样到柱后出现峰极⼤点时所经过的时间,称为保留时间,如图2~3中O’B。
调整保留时间tR(adjusted retention time)某组分的保留时间扣除死时间后,称为该组分的调整保留时间,即tR=t R-t0由于组分在⾊谱柱中的保留时间t r包含了组分随流动相通过柱⼦所需的时间和组分在固定相中滞留所需的时间,所以t r实际上是组分在固定相中停留的总时间。
保留时间是⾊谱法定性的基本依据,但同⼀组分的保留时间常受到流动相流速的影响,因此⾊谱3、区域宽度;答:区域宽度(peak width)⾊谱峰的区域宽度是⾊谱流出曲线的重要多数之⼀,⽤于衡量柱效率及反映⾊谱操作条件的动⼒学因素。
郑州大学仪器分析考研辅导7(色谱)
6.试述速率方程中A, B, C三项的物理意义. H-u曲线有何用途?
答: 速率方程中 H =A+B/U+CU A 称为涡流扩散项 , B 为分子扩散项, C 为传质阻力项。
H-u曲线即范弟姆特方程式对于分离条件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它可以 说明 ,填充均匀程度、担体粒度、载气种类、载气流速、柱温、固定相 液膜厚度等对柱效、峰扩张的影响。
该法的主要优点是:简便、准确;操作条件(如进样量,流速等)变化 时,对分析结果影响较小.这种方法常用于常量分析,尤其适合于进样 量很少而其体积不易准确测量的液体样品.
3.当下列参数改变时:(1)柱长缩短,(2)固定相改变,(3)流动 相流速增加,(4)相比减少,是否会引起分配系数的改变?为 什么? 答:(1)柱长缩短不会引起分配系数改变
(2)固定相改变会引起分配系数改变
(3)流动相流速增加不会引起分配系数改变 (4)相比减少不会引起分配系数改变 因为分配系数是热力学函数,只与组分的性质、固定相与流 动相的性质以及温度等有关.
对固定液的要求: (1)挥发性小,在操作条件下有较低的蒸气压,以避免流失 (2)热稳定性好,在操作条件下不发生分解,同时在操作温度下为液体.
(3)对试样各组分有适当的溶解能力,否则,样品容易被载气带走而起不到分 配作用.
(4)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即对沸点相同或相近的不同物质有尽可能高的分离 能力. (5)化学稳定性好,不与被测物质起化学反应. 担体的表面积越大,固定液的含量可以越高.
t'R(n-C11)=11.8 (min) 即n-C11烷烃的调整保留时间为11.8 min。
5 有一根气-液色谱柱, 长2m, 当载气流速为15mL/min时, 理论塔 板数n=2450, 而在载气流速为40mL/min时, 理论塔板数n=2200, 若 忽略涡流扩散, 试计算: (1) 最佳流速为多少? (2) 在最佳流速时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为多少?
仪器分析 第7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由非极性固定相和极性流动相所组成的 液相色谱体系,与正相 HPLC 体系正好相反。 其代表性的固定相是十八烷基键合硅胶 (ODS 柱),代表性的流动相是甲醇和乙腈。 是当今液相色谱的最主要分离模式。
液-液分配色谱固定相的液体往往容易溶解到流 动相中去,所以重现性很差,不大为人们所采用。 后来发展起来的键合固定相以化学键合的方法 将功能分子结合到惰性载体上,固定相就不会溶解 到流动相中去了。
(3)工作温度: 气相色谱一般都在较高温度下进行的,而 高效液相色谱法则经常可在室温条件下工作。
高效液相色谱法主要类型
类 型 液固吸附色谱 主要分离机理 吸附能,氢键 主要分析对象或应用领域 异构体分离、族分离,制备
液液分配色谱 凝胶色谱 离子交换色谱
手性色谱 亲和色谱
疏水分配作用 溶质分子大小 库仑力
由于离子对化合物A-B+具有疏水性,因而 被非极性固定相(有机相)提取。组分离 子的性质不同,它与反离子形成离子对的 能力大小不同以及形成的离子对疏水性质 不同,导致各组分离子在固定相中滞留时 间不同,因而出峰先后不同。
B. 键合相反相离子对色谱法
离子对色谱法类型很多,根据流动相和 固定相的极性可分为反相离子对和正相离子 对色谱法。其中以键合相离子对色谱法最重 要。这种色谱法的固定相采用非极性的疏水 键合相[如十八烷基键合相( ODS )等], 流动相为加有平衡离子(反离子)的极性溶 液(如甲醇—水或乙睛—水)。
抑制柱离子色谱的原理:
以阴离子分析为例:
分析柱反应:
R—Cl + NaOH R—OH + NaCl
抑制柱反应: + NaOH
R—Na + H2O
以阳离子分析为例:
仪器分析-色谱课件
双波长双光束薄层扫描仪光学系统简图
光源
1
2
斩光器
检测器
纸色谱法自学思考题:
纸色谱法的固定相是什么?从原理上分 类它属于什么色谱? 纸色谱法的流动相有何特点?为什么流 动相在使用前要预先用水饱和? 试比较纸色谱与薄层色谱的操作方法和 定性定量方法。
教学目标
说出Rf值与Rst值的概念。 简述选择展开剂的一般原则。 详述薄层色谱的操作方法和定性 定量方法。 详述纸色谱法的分离原理和实验 方法。
薄层色谱法示意图
层析缸 薄层板 展开剂
原点至斑点中心的距离 Rf= 原点至溶剂前沿的距离
c a
原点至试样组份斑点中心的距离
b Rst= 原点至参考物质斑点中心的距离
柱色谱法:液固吸附色谱
一、原理:利用样品在吸附剂和流动相 中进行吸附和解吸附的强弱差别来进行 分离。 二、吸附剂:氧化铝、硅胶、聚酰胺、 活性炭。 三、流动相:石油醚、苯、乙醚、氯 仿、乙酸乙酯、丙酮、甲醇、水、醋 酸等。
常见基团的极性由小到大的顺序: 烷烃<烯烃<醚类<硝基化合物<酯类 <醛类<胺类<醇类<酚类<羧酸类
Rf值的测量示意图
吸附剂 C
B
展开剂
B
C
A A
被测物质 薄层色谱展开剂选择示意图
薄层色谱操作方法
制板: 软板:不含粘合剂,干法铺板,简便快速,展开 速度快,但薄层薄层不牢固,分离效果较差。 硬板:倾注法、平铺法、涂铺器法
仪器分析第7章
两种色谱动力学理论:塔板理论和速率理论;
色谱柱长:L, 虚拟的塔板间距离:H, 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n, 则三者的关系为: n=L/H 理论塔板数与色谱参数之间的关系为:
2. 有效塔板数和有效塔板高度
组分在tM时间内不参与柱内分配。需引入有效塔板数和 有效塔板高度:
3.塔板理论的特点和不足
(1) 当色谱柱长度一定时,塔板数 n 越大(塔板高度 H 越小) ,被测组分在柱内被分配的次数越多,柱效能则越高。
(1) 存在着浓度差,产生纵向扩散, 导致色谱峰变宽,H↑(n↓), 分离变差. (2)分子扩散项与流速有关,流速↓,滞留时间↑,扩散↑; (3) 扩散系数与温度有关。 (4) 扩散系数:Dg ∝(M载气)-1/2 ; M载气↑,B值↓。
C ·u —传质阻力项
C =(Cg + CL)
2 0.01k 2 d p Cg 2 (1 k ) Dg
谱操作条件无关,它表示了固定相对这两种组分的选择 性。若相对保留值等于1,则不能分离。
VR KVs
VR V M 1 k , t R t M 1 k
7.3 色谱流出曲线的意义: 色谱峰数 = 样品中单组份的最少个数; 色谱保留值——定性依据; 色谱峰高或面积——定量依据; 色谱保留值或区域宽度——色谱柱分离效能评价 指标; 色谱峰间距——固定相或流动相选择是否合适的 依据。
分的分配系数K越大,出峰越慢;试样中的各组分具有不 同的K值是分离的基础; 试样一定时,K主要取决于固定相性质;选择适宜的固定 相可改善分离效果。
分配系数是色谱分离的依据。
3. 保留因子与分配系数的关系
二、色谱流出曲线与术语
1.基线
无试样通过检测器时, 检测到的信号即为基线。
环境仪器分析:第2章 色谱分析法
第二节 气相色谱理论基础
色谱分析的目的是将样品中各组分彼此分离,组 分要达到完全分离,两峰间的距离必须足够远。两峰 间的距离是由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决定的,即与 色谱过程的热力学性质有关。但是两峰间虽有一定距 离,如果每个峰都很宽,以致彼此重叠,还是不能分 开。这些峰的宽或窄是由组分在色谱柱中传质和扩散 行为决定的,即与色谱过程的动力学性质有关。因此, 要从热力学和动力学两方面来研究色谱行为。
对A、B两组分的选择因子,用下式表示:
α= tR(B)/tR(A)= k(A)/k(B)=K(A)/K(B)
通过选
择因子α把实验测量值k与热力学性质的分配系数K直接联系起来,
α对固定相的选择具有实际意义。如果两组分的K或k值相等,则
α=1,两个组分的色谱峰必将重合,说明分不开。两组分的K或k
值相差越大,则分离得越好。因此两组分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是
它不仅随柱温、柱压变化而变化,而且还与流动相及固定相的体 积有关。
k = ms/mm =CsVs/CmVm
式中cs,cm分别为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的浓度;Vm为柱中流 动相的体积,近似等于死体积。Vs为柱中固定相的体积,在各种 不同类型的色谱中有不同的含义。
例如:在分配色谱中,Vs表示固定液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积;在尺寸排阻色谱中, 则表示固定相的孔体积。
➢基线漂移(baseline drift):基线随时间定向的缓慢变化。
➢基线噪声(baseline noise):指各种因素所引起的基线起 伏。
3. 峰高 色谱峰顶点与基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以(h)表示。
4. 保留值 (1) 死时间 tM 不被固定相吸附或溶解的物质(如空气、甲烷)
仪器分析习题答案-色谱分析部分
第18章 色谱法导论部分习题解答18-1、答:利用待分离的各种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吸附能力等亲和能力的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方法(也叫层析法或色层法)速差迁移是因为不同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而引起的。
按照)1(ms m R V V K t t +=可见,速差迁移取决于色谱热力学因素,包括固定相与流动相的性质与组成,组分性质以及固定相与流动相的体积比。
分子离散是因为分子在色谱分离过程中存在涡流扩散、纵向扩散和传质阻力造成的,按照速率方程可知,分子离散取决色谱动力学因素,包括填料颗粒大小、填充均匀程度、流动相流速、柱温、分子扩散系数、固定液膜厚度、以及色谱柱长度、形状和色谱系统死体积等因素。
18-5.解:(1)由题可知,各组分保留时间和色谱体系死时间分别为:t A = 18.0 min, t B = 25.0 min, t M = 2.0 min所以,组分A 和B 的调整保留时间分别为:t A ΄= t A – t M = 16.0 min ;t B ΄ = t B - t M =23.0 min所以,B 组分相对于A 的相对保留值为:438.11623//,===A B AB t t α (2)因为)1(k t t M R +=,所以MR M R t t t t k '1=-= 所以,A 组分的保留因子为:0.80.20.16'===M A A t t k B 组分的保留因子为:5.110.20.23'===M B B t t k (3)因为组分在流动相中的停留时间等于流动相在柱中的停留时间,分子在固定相的平均时间等于组分的调整保留时间,所以B 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的停留时间分别为:0.2,==M m B t t min ; 0.23/,==B s B t t minB 组分在流动相的停留时间占保留时间的分数为:%0.80.250.2= B 组分在固定相的停留时间占保留时间的分数为:%0.920.250.23=18-9答:影响色谱峰区域扩张的因素包括填料颗粒大小、填充均匀程度、流动相流速、柱温、分子扩散系数、固定液膜厚度以及色谱柱长度、形状和色谱系统死体积等因素。
仪器分析--气相色谱分析习题+答案
气相色谱习题一.选择题( ) 1.色谱图上一个色谱峰的正确描述是( )A.仅代表一种组分;B.代表所有未分离组分;C.可能代表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分;D.仅代表检测信号变化( )2.下列保留参数中完全体现色谱柱固定相对组分滞留作用的是( )A.死时间;B.保留时间;C.调整保留时间;D.相对保留时间( )3.气-液色谱系统中,待分离组分的k 值越大,则其保留值:A.越大;B.越小;C.不受影响;D.与载气流量成反比( )4.关于范第姆特方程式,正确的说法是:A.最佳线速这一点,塔板高度最大;B.最佳线速这一点,塔板高度最小;C.塔板高度最小时,线速最小;D.塔板高度最小时,线速最大( )5.根据范第姆特方程式H=A+B/u+Cu,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 越大,则柱效越高,色谱峰越窄,对分离有利;B.固定相颗粒填充越均匀,则柱效越高;C.载气线速越高,柱效越高;D.载气线速越低,柱效越高( )6.在范第姆特方程式中,涡流扩散项主要受下列哪个因素影响?A. 载体填充的均匀程度;B. 载气的流速大小;C. 载气的摩尔质量;D. 固定液的液膜厚度( )7.用气相色谱法定量分析试样组分时,要求分离达98%,分离度至少为:A.0.5;B.0.75;C.1.0;D.1.5( )8.在气相色谱中,当两组分未能完全分离时,我们说:A.柱效太低;B.柱的选择性差;C.柱的分离度低;D.柱的容量因子大( )9.分离非极性组分和极性组分混合物时,一般选用极性固定液,这是利用极性固定液的:A.氢键作用;B.诱导效应;C.色散作用;D.共轭效应( )10.苯和环已烷的沸点分别是80.10°C 和80.81°C,都是非极性分子。
气相色谱分析中,若采用极性固定液,则保留时间关系是:A.苯比环已烷长;B.环已烷比苯长;C.二者相同;D.无法确定( )11.已知苯的沸点为80.10°C,环已烷的沸点为80.81°C。
仪器分析各章习题与答案
仪器分析各章习题与答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第一章绪论问答题1. 简述仪器分析法的特点。
第二章色谱分析法1.塔板理论的要点与不足是什么2.速率理论的要点是什么3.利用保留值定性的依据是什么4.利用相对保留值定性有什么优点5.色谱图上的色谱流出曲线可说明什么问题6.什么叫死时间用什么样的样品测定.7.在色谱流出曲线上,两峰间距离决定于相应两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还是扩散速率为什么8.某一色谱柱从理论上计算得到的理论塔板数n很大,塔板高度H很小,但实际上柱效并不高,试分析原因。
9.某人制备了一根填充柱,用组分A和B为测试样品,测得该柱理论塔板数为4500,因而推断A和B在该柱上一定能得到很好的分离,该人推断正确吗简要说明理由。
10.色谱分析中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有哪几种当样品中各组分不能全部出峰或在组分中只需要定量其中几个组分时可选用哪种方法11.气相色谱仪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件的主要作用是什么12.气相色谱仪的气路结构分为几种双柱双气路有何作用13.为什么载气需要净化如何净化14.简述热导检测器的基本原理。
15.简述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16.影响热导检测器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分别是如何影响的17.为什么常用气固色谱分离永久性气体18.对气相色谱的载体有哪些要求19.试比较红色载体和白色载体的特点。
20.对气相色谱的固定液有哪些要求21.固定液按极性大小如何分类22.如何选择固定液23.什么叫聚合物固定相有何优点24.柱温对分离有何影响柱温的选择原则是什么25.根据样品的沸点如何选择柱温、固定液用量和载体的种类26.毛细管色谱柱与填充柱相比有何特点27.为什么毛细管色谱系统要采用分流进样和尾吹装置28.在下列情况下色谱峰形将会怎样变化(1)进样速度慢;(2)由于汽化室温度低,样品不能瞬间汽化;(3)增加柱温;(4)增大载气流速;(5)增加柱长;(6)固定相颗粒变粗。
仪器分析-气相色谱法
组分通过时不在此冷凝
12
Instrumental Analysis
Gas Chromatography
4. 温度控制系统
• 程序升温:在一个分析周期内
柱温随时间由低温向高温作线 性或非线性变化,从而用最短
时间获得最佳分离
沸点范围很宽的混合物
程序升温方式
13
恒温色谱(a)与程序升温色谱(b)分离直链烷烃比较
6
Agilent 7890A
Instrumental Analysis
Gas Chromatography
气路系统
进样系统
色谱柱
检测系统
信号记录系统
温控系统
7
Instrumental Analysis
Gas Chromatography
气相色谱仪主要组成
1. 气路系统
载气、载气净化器、稳压恒流装置
394 nm
HPO*
526 nm
*
/nm
Air + O2
sample
H2
质量型检测器
26
Instrumental Analysis
Gas Chromatography
( )1. 气相色谱分析中,混合物能否完全分离取决于色谱柱, 分离后的组分能否检测出来取决于检测器。 ( A )2. 气相色谱分析中,载气种类的选择主要取决于 A. 检测器的种类 C. 被测物的种类 B. 被测物质的状态 D. 固定相的类型
专属型检测器:对特定物质有高灵敏响应,e.g., 电子捕获检测器
16
Instrumental Analysis
Gas Chromatography
2. 检测器性能评价指标
(1)灵敏度 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既然色谱分离的依据是组分在两相中的分配 能力差异,因此,两相不限于液-固相,对气体成 分而言,亦可是气-固项或气-液相。
问题
怎样提高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n, 从而提高色谱柱的效率?
(5)相对保留值
r 代表峰分开的程度,其不等于1是色谱分离的前提。 r=1 不能分开
(5)分配系数和分配比(容量因子) 分配系数K:一定温度与压力下两相达平衡后,组分 在固定相和流动相浓度的比值
分配比(容量因子): 一定温度与压力下两相 达平衡后, 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量的比值
固定相重量 流动相重量
塔板理论的四个假设
1、在柱内一小段长度H内,组分可以在两相间迅 速达到平衡。这一小段柱长称为理论塔板高度H。
2、流动相(如载气)进入色谱柱不是连续进行的, 而是脉动式,每次进气为一个塔板体积(ΔVm)。
3、所有组分开始时存在于第0号塔板上,而且试 样沿轴(纵)向扩散可忽略。
4、分配系数在所有塔板上是常数,与组分在某一 塔板上的量无关。
r0
r —— 塔板数
r1
N—— 转移次数
r2
。
设:有A、B两组分,kA = 2
。
kB = 1/2
当N=0 r=0
。
。
A组分在两相分配达平衡后:
。
。
流动相分量=
。
。
固定相分量=
rn
下表列出经过各级转移后组分在每一级塔板中的量:
若抽象成一个规律:
r0
当经过1次转移(N=1)以后:
r1
r2
第0级塔板:r = 0
第七章 色谱分析法
Chromatography
第一节 概述 Introduction
色谱法是一种物理化学分离方法,利用不同物质在 两相(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具有 不同的分配系数 (或吸收系 数,渗透性等),当两相做 相对运动时, 这种物质在两相中反复多次分配,从而使各物质得 到完全的分离。之后,通过检测器得以检测,进 行定性定量分析。
列新的色谱分析方法。
分离对象 --植物色素 色谱柱 --- 玻璃管 固定相 --- 碳酸钙 流动相 --- 石油醚
s
t
二、分类
按流动相分
气相色谱(GC) 液相色谱(LC) 超临界流体色谱(SFC)
按机理分
吸附色谱 分配色谱 离子交换色谱 排阻色谱
二、分类
按固定相在 支持体中的 形状分
柱色谱
纸色谱 平板色谱 薄层色谱
四、分离效能指标
1、选择性(相对保留值r)(重复ppt13)
相对保留值由两组分的热力学性质 决定,与色谱柱的长短粗细无关。
2、峰宽度
3、分离度(分辨率, 色谱峰分离度)
分离度考虑了保留时间和峰宽度,是一个综合指标:
R < 1.0
两峰有部分重叠
R = 1.0
两峰达98%分离,两峰基本分离
R 1.5
两峰达99.7%分离,完全分离的标准)
《中国药典》规定R应大于1.5,用R=1.5作为相邻两组分已完全分离的标志
小结
色谱法研究的核心: 选择最适合的色谱体系和条件、在最
短的时间达到最佳的分离效果。
第二节 色谱理论
一、塔板理论
目的——从理论上得到描述色谱流出曲线 的方程,并通过这一方程各参数来研究影 响分离的因素。
可知:
所以:
或: 根据: 所以:
n 称为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 因为tR是热力学常数,当色谱柱的长度一定,
理论板数目n越大,色谱峰越窄。
neff 与 n 的关系:
小结
1、从理论上得到了描述色谱流出曲线的方程, 通过该方程可以预测具有不同分配系数K的两 种物质在塔板数为n的色谱柱上分离的情况;
2、通过这一方程看出影响柱效率的因素是理论 板数n,其值越大,色谱峰越窄,分离效果越好;
根据色谱峰的保留值,可以进行定性分析; 根据色谱峰的面积或峰高,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根据色谱峰的保留值及其区域宽度,可以评价色
谱柱分离效能; 根据色谱峰两峰间的距离,可以评价固定相(或
流动相)选择是否合适。
2、常用术语
(1)基线
无组分通过色谱柱时,检测器的噪音随时间变化 的曲线。
(2)峰高
一、历史
1906 Tswett 研究植物色素分离,提出色谱法的概 念;
1941 Martin和Synge提出液-液色谱理论; 1952 James和Martin发展了气相色谱; 1956 Van Deemter提出速率理论; 1967 Kirkland等研制高效液相色谱法; 80年代以后 出现毛细管电泳和毛细管电动色谱等一系
(3)峰宽
峰底宽 Wb 峰半宽W1/2
标准偏差
色谱参数示意图
2
0.607h
W1/21/2ht0Wb NhomakorabeatR
(4)保留值 保留时间tR——进样到出现色谱峰的时间 保留体积VR——进样到出现色谱峰时消耗 的流动相体积
死时间t0——流动相流过色谱柱的时间 死体积V0——色谱柱的空隙体积
F——流动相流动线速度
分配系数 K(热力学性质)
K只与固定相和被分离物质的性质有关 K值的差别是分离的先决条件, 差别越大,
分离的可能性越大 K值大的组分后出峰
K与k的关系: (6)分配比(容量因子)k与保留值的关系
色谱基本保留方程
证明:
当组分一半流出色谱柱时
V0Cm VSCS
VRCm
色谱基本保留方程
。
组分的分量 =
。
。
第1级塔板:r = 1
。
。
组分的分量 =
。
。
组分在两级塔板上的量可表示为:
。
rn
由上表可以看出,经N次转移后,组分在各级 塔板上的量符合二相式分布,即
当N = 4时,组分分布在5级塔板上:
以A组分为例,5级塔板上的分量分别是:
任一级塔板上的分量为 ( p'q')N 的展开式对应的
按分离效率分
经典液相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微柱色谱 最新进展
毛细管电动色谱
三、基本概念与术语(掌握)
1、色谱流出曲线 (chromatogram)(色谱图) 指样品注入色谱柱后,信号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色谱流出曲线示意图
0.607h
2
W1/2
1/2h
Wb
色谱流出曲线
根据色谱峰的个数,可以判断样品中所含组分的 最少个数;
一项,可用一个通式表示:
当求 最后一级塔板的组分的量时,r = n,以 作图,即得色谱流出曲线,因此上式称为流出曲 线方程。
C
Cmax
tR
t
对于两个组分A和B,如果k不同,则流出曲线 的形状不同:
由于所获得的流出曲线在N很大时呈正态分布, 因此可将流出曲线方程转化为正态分布方程形式:
将此方程与标准正态分布曲线方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