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潍坊市高三期末考试语文阅卷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山东省潍坊市2020届高三上期期末考试语文阅卷分析报告

山东省潍坊市2020届高三上期期末考试语文阅卷分析报告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潍坊市高三语文阅卷分析报告第4题阅卷分析一、原题再现:4.为使“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你认为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地域认同分别和国家认同应该具有什么关系?请结合三则材料加以说明。

(4分)二、答案呈现:①民族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和前提;②文化认同是纽带,能固化中华民族不同地域的一体化观念,从而强化国家认同;③地域认同从属于国家认同;④国家认同是目的,同时又是其他三种认同的有力保障。

()共4分,每点1分)三、评分细则:①民族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和前提;②文化认同是纽带,能固化中华民族不同地域的一体化观念,从而强化国家认同;③地域认同从属于国家认同;④国家认同是目的,同时又是其他三种认同的有力保障。

(共4分,每点1分)答案变通:“文化认同是纽带”,也可以答“文化认同是中介”;“地域认同从属于国家认同”,其中的“从属于”可以换成“服务于”“归属于”,或“有归属感”。

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以酌情赋分。

四、存在问题:1. 审题能力欠缺题干要求“为使‘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你认为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地域认同分别和国家认同应该具有什么关系?很多同学未关注“为使‘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这一要求,只分析三种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分析出“民族认同先于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弱于国家认同”“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有交叠部分”“地域认同与国家认同有交叠部分”等不符合“为使‘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要求的答案。

也有同学未关注“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地域认同分别和国家认同”的关系,分析了前三种认同之间的关系。

2. 缺乏答题思路“你认为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地域认同分别和国家认同应该具有什么关系?”从题干分析,可以有四个答题角度,分别以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地域认同、国家认同作为陈述对象,但很少有学生回答国家认同这个角度,“国家认同是目的,同时又是其他三种认同的有力保障”这一点几乎0分。

这位同学答案不分条,只分析了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关系,其他三个角度没有分析。

山东省潍坊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山东省潍坊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因编写《实录》遭人嫉妒而被贬”错,由原文“章惇、蔡卞与其党论《实 录》多诬”,章惇、蔡卞与其党羽认为《实录》多有不实之辞,并没有说嫉 妒黄庭坚。 故选D。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蜀士慕从之游,讲学不倦,凡经指授,下笔皆可观。 答案:蜀地的读书人都仰幕他并跟随他学习。他讲学时不知疲倦,凡经他指 导、教授的读书人,写出的文章都有可观之处。
阅史有感·文彦博
登高·杜甫
缥帙青箱次第开,慨然英气转难裁。风急天高猿啸哀⑵, 渚清沙白鸟飞回 弹铗莫平①言生始美自知事况皆俱真琐长非旅往薄②,,,须只枕有是戈清休③方风容信属鸩是后鸟雄来媒才。④。⑶ 无。边落木萧萧下⑷,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⑸,百年多病独登台⑹。
艰难苦恨繁霜鬓⑺, 潦倒新停浊酒杯
5、要有自信。 (“莫言美事俱长往,须有清风属后来”,“弹铗始知 皆琐旅,枕戈方信是雄才。平生自况真非薄”得出)
每条2分,答出3条即可得满分。
优秀卷展示
优秀卷展示
(1)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一句,以声写声,表现出乐声的 变化;“__________”一句,以形写声,渲染了乐声的美妙动听。 (2)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用“__________”一句,对登楼远眺之 景进行总括评价;联想过往,六朝已成流水,“__________”,不禁产生惆怅 之感。 (3)李密《陈情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写出了他忠 孝不能兼顾的窘状。

1.结交,交游,往来 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鸿门宴》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晋· 陶渊明《归去来 兮辞》 又如:游艺(外出游学,以文交友);游合(交游聚会);游从 (相随同游;交往,特指与长辈交往);游集(从各处来聚集) 2.指孝察,学习。游学,游历 游于三辅。——《后汉书·张衡传》

2020年潍坊市第三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潍坊市第三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潍坊市第三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钓鱼的医生汪曾祺(1)这个医生几乎每天钓鱼。

(2)你大概没有见过这样钓鱼的。

(3)他搬了一把小竹椅,随身带着一个白泥小灰炉子,一口小锅,提盒里葱姜作料俱全,还有一瓶酒。

他的钓竿很短,鱼线也不长,而且不用漂子,就这样把钓线甩在水里,看到线头动了,提起来就是一条三四寸长的鲫鱼。

刮刮鳞洗净了,就手放到锅里。

不大一会儿,鱼就熟。

他就一边吃鱼,一边喝酒,一边甩钩再钓。

这种出水就烹制的鱼味美无比,叫做“起水鲜”。

到听见女儿在门口喊:“爸!”知道是有人来看病了,就把火盖上,把鱼竿插在岸边湿泥里,起身往家里走。

不一会儿,就有一只钢蓝色的蜻蜓落在他的鱼竿上了。

(4)这位老兄姓王,字淡人。

他是阴历九月生的,大名里还带一个菊字。

古人的一句“人淡如菊”,造就了一个好名字。

(5)王淡人的家很好认。

大门总是开着的,通道里挂了好几块大匾。

匾上写的是“功福同良相”“济世救人”“仁心仁术”“术绍岐黄”“杏林春暖”“妙手回春”……医生家的匾都是这一套。

匾都有年头了,只有一块很新,是去年才送的。

这块匾与医术关系不大,匾上写的是“急公好义”,字是颜体。

(6)进了过道,是一个小院子。

院里种着鸡冠、秋葵、凤仙一类既不花钱,又不费事的草花。

有一架扁豆。

还有一畦瓢菜。

这地方不吃瓢菜,也没有人种。

这一畦瓢菜是王淡人从外地找了种子,特为种来和扁豆配对的。

王淡人的医室里挂着一副郑板桥作的对子:“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

”他很喜欢这副对子。

(7)他这个医生是“男妇内外大小方脉”,什么病都看。

外科用的药,大都是“散”药面子。

“神仙难识丸散”,虽然每一家药铺都挂着一块小匾“修合存心”,但是王淡人还是不相信。

外科散药里有许多贵重药:麝香、珍珠、冰片……哪家的药铺能用足?因此,他自己炮制。

他的老婆、儿女,都是他的助手,经常看到他们抱着一个乳钵,握着乳锤,一圈一圈慢慢地磨研。

2020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分析报告及教师作文

2020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分析报告及教师作文

2020年潍坊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分析报告(本报告及作文例文仅供参考)第4、5题评阅细则(诸城阅卷组)第4题【参考答案】①首先借现象明论题,即文物保护与文化创新的冲突。

②然后分角度析问题,一是从文创研发的角度,提出要坚守供给底线;一是从传播方式的角度,提出文创要自信发展。

③最后作总结亮观点,指出文创应以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意义。

(4分。

①③各1分,②2分,意思对即可)【评分细则】第一个要点,答案只要包含“提出文物保护与文化创新冲突的问题”,即可得1分。

例如:(1)首先提出问题/论题,即文物保护与文化创新的冲突;(2)首先提出文物保护与文化创新的冲突的问题/论题;(3)首先提出问题论题:文物保护与文化创新的冲突正在悄然酝酿。

(三种答法都可以)第二个要点,答案只要包含“从从文创研发和从传播方式两个角度来分析问题”即可得2分(每个角度1分)。

例如:(1)然后分析问题,一是从文创研发的角度,提出要坚守供给底线;一是从传播方式的角度,提出文创要自信发展。

(2)然后分析问题,一是供给文创作品要以创意审美为底线,二是文化顺应时代趋势被创造和利用的方式应当更加自信。

(两种答法都可)第三个要点,只要答出总结出什么结论,或通过总结表明什么观点,且结论或观点正确即可得1分。

例如:(1)最后得出结论:文创应以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意义。

(2)最后解决问题,表明“文创的最终意义是实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两种答法都可以)其它注意事项:如果考生只笼统作答,如“先提出问题,然后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则不得分。

如果考生从结构、论证方法、语言等方面作答,而在表述中没有包含上述答案的要素,则不得分;如果考生从结构、论证方法、语言等方面作答,而在表述中包含了上述答案的要素,则按相应要素进行赋分。

【答题存在的主要问题】1.不能独立审题,机械套用原有答题角度,导致答非所问。

2.缺乏对行文思路的准确把握,不能针对“如何一步步展开”来组织答案。

2020年潍坊第三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潍坊第三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潍坊第三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大家可能都接触过“神话”,比如很多人看过《西游记》,其中有孙悟空上天入地的故事,大家在生活中把它当成“神话”;一些朋友可能会看过《搜神记》《封神演义》之类,在《封神演义》中,姜子牙封了好多神,诸如财神、福神等,这也被当作“神话”。

以上,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神话概念。

而学术界的神话概念是不大一样的,学术界所研究的神话,是要有神圣性的。

人们是真的相信、崇拜那些神灵,并且希望那些神灵能保佑自己,这类的神的故事,学术界才称之为神话。

学术界定义的这个神话,是古人的宗教信仰和历史,也就是说,古代那些讲神话的人,是把所讲的神话里面提到的那些神灵当作真实存在的自己真实信仰的对象。

他们把这个故事当作远古时代真实发生的历史事实。

而我们今天是不会把它当历史的,我们认为神话是古人的想象。

在我们眼里,盘古开天地,那是绝对的神话;而三皇五帝属于上古史传说,还不算真正可信的历史。

但是,古人认为这些神话是真的,把它们都当作历史来看。

我们从俗语“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可以看出,古人是把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都看作连续的历史。

总之,神话是古代社会的基本规范。

社会文化的那些规范,都是通过神话得到证明、得到肯定的。

因此,神话在古人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也就是学术界对神话进行严格定义的根本原因。

虚构的故事是无法完成上述社会功能的。

(摘编自陈连山《古代神话传递了哪些关键信息》)材料二神话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积淀而成的文化遗产。

如何继承与利用好这些遗产?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这篇文章对我们今天树立正确的神话观仍然有启发作用。

传统文化中的神话如何“拿来”,关键是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辩证的方法去分析,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科学批判,继承发展。

以众所周知的女娲造人神话为例,我们怎样看待它?就要辩证分析,学会“拿来”与“扬弃”。

2020年潍坊市第三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潍坊市第三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潍坊市第三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张照片李全三合村的李老头家的一张照片被人炒到了两万,但李老头死活都不肯出售。

听到这个消息后,我再也坐不住了。

因为那一张照片是我拍的,而且差点因为它连工作都没有了。

三年前,三合村遇上了百年难遇的洪水。

我是市里某报的名记者,第一现场当然离不开我的身影。

那天,又一次洪峰即将到来,抗洪子弟兵刚把村里的老百姓转移走,正准备撤离时,就见洪水里有一个人影,我和几个子弟兵什么都没有说,就跳下水去救那个人。

等子弟兵把那个人救起来一看,大家都吃了一惊,这人却是本县的县委刘书记。

刘书记指了指远处说:“里面还有一个老人,赶紧营救他。

”几个子弟兵一听村里还有人,马上让另外两个子弟兵把刘书记送走,他们去救人,可刘书记死活不肯走,说:“我也去。

”几个子弟兵有些为难了,怎么能让刘书记再次冒险呢?刘书记有些不快,又说:“快,不能再等了,如果洪峰到来之前,我们不能把他救出来,我们怎么对得起我们的农民兄弟?再说,我对那里的路熟悉,我带路,会事半功倍。

”刘书记这样一说,大家再没办法阻止他,只好让他随着大家的船开往村里。

我凭着职业的敏感,知道这才是新闻,赶紧把相机紧紧拿在手里,随时把最好的镜头拍下来。

被困在村里的人就是李老头,为了家里的一头猪,死活不走。

见我们来让他撤走,他就破口大骂起来:“你们这些混蛋,大水快来了,还回来干什么?”李老头的这句话,让我非常地反感。

我们可是冒着生命危险来救他,他却这样对待我们。

刘书记没理睬李老头的骂声,跳下水一把抓住李老头,几个子弟兵见状也跟着跳下水,一起把李老头拉上了船,我不失时机地拍下了这个镜头。

等船只到安全地方,李老头居然问我刚才的照片拍得怎么样。

我正在气头,淡淡地告诉他要相信我的技艺,可李老头不相信,非要看看照片。

我只好把相机取下来,把刚刚拍的那些一张张地给他看了。

2020年山东省潍坊市孔子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0年山东省潍坊市孔子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0年山东省潍坊市孔子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文学与史识如何享用历史资源南帆所有过往的事件都可以通俗地称之为历史,历史是一个巨大而庞杂的矿藏。

人们时常潜入堆积如山的陈年旧事,修复记忆,提炼传统,并且以史为鉴,认定自己的楷模和规范。

无论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还是个人,历史无不提供了自我认识的参照坐标。

因此,如何享用历史资源时常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命题。

历史学是一种处理问题的方式,文学是另一种。

人类早期的某一个段落,历史学与文学曾经浑然一体。

古希腊的荷马“史诗”既是历史事件的记载,又存在强烈的美学特征。

历史学与文学的分道扬镳意味着另一个文化阶段的开始。

显而易见,历史学更多地负有特殊的责任。

从“史官”的设立到修史的慎重严谨,历史学的记载、叙述以及形形色色的褒贬时常与涉及江山社稷的大是大非联系起来。

孟子曾经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这是历史叙事不露声色的政治倾向。

因此,历史学热衷于注视各种宏大的巨型景观,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政治风云,外交形势,社会制度,革命运动,诸如此类的显眼事件往往是历史学的注视焦点。

多数时候,帝王将相理所当然地充当了历史著作的主要人物。

相对地说,文学认领的是各种具体的人生故事,现实主义之后的文学明显地转向了底层,转向了普通大众的悲欢离合。

文学带来的喜怒哀乐源于日常生活的各种经验、细节,而不是高瞻远瞩的宏论。

一首小令或者一篇美文仅仅抒写了些许人生感慨;即使像《红楼梦》、《战争与和平》这种鸿篇巨制,人们读到的仍然是一个个人物的曲折命运,而不是包罗万象的历史全景。

为了强烈的戏剧效果,为了逼真的现场气氛,文学甚至享有一个特权:虚构。

现今,历史学与文学的分工日益清晰:当前者精确地提供某一个历史时期的经济数据或者翔实陈述一个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时,文学正在栩栩如生地想象一条街道,一幅肖像,或者一批人物之间的恩怨情仇。

山东省潍坊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潍坊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潍坊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宋代理学家们提倡的“节孝”观念,其实并不是他们的首创。

至少从汉代以来,国家政府都曾经对社会上的节孝行为进行过表彰和奖励。

到了宋代,一方面,政府基本上持续了历代政府对旌表节孝的重视;另一方面,理学家们为强调士大夫应注重气节的道德标准,对“节孝”观也作出了更明确的表述。

然而直至宋元时期,国家政府对于旌表节孝的行为,更多的是停留在倡导个案“典型”的层面上。

有学者把明以前到明代的旌表贞节行为的演变过程,形象地描述为“由典范到规范”。

典范是由倡导所致,而成为规范则必须要有一整套严格的制度化设计来加以保障和推行。

明代在固定的审核标准下,对来自全国各地大量的旌表案件,予以定期、集体和分类处理,从而形成了明代旌表节孝的制度化、规律化和等级化,乃至演变至激烈化的特质。

与之相伴相行的是以朱熹为核心的理学成为明代政府所认可推行的政治意识形态范本,这就促使明朝的许多士大夫从理学的角度来诠释和欣赏政府的旌表节孝制度。

这样,明政府所推行的节孝行为,就不仅仅是一种制度政策,同时也成为一种社会道德的教化行为。

在制度与教化的双重作用下,明清时期的节孝行为,越来越出现违反人性的激烈化特质。

《儒林外史》中所描述的父亲眼看着女儿自尽殉夫并大赞“死得好”的故事,在明清两代的文献中并不罕见。

在朱熹悟道、传道的福建地区,清代竞有胁迫寡妇殉节的风气。

“孝道”本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但是经过明清时期的制度化推进之后,也在不同程度上走上了泛政治化的极端道路。

在上层统治者眼里,孝道的体现就是臣下的“死忠”:所谓“以孝治天下”,实际上就是天下服从一尊。

就一般士庶之家而言,争取“孝行”的褒奖可以获取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实际利益。

正因如此,为博得孝名而导致明清时期惨无人道的“割股疗亲”行为盛行,显然也是政府对于“节孝”制度化与教化灌输的后果。

2020年潍坊市潍城区实验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潍坊市潍城区实验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潍坊市潍城区实验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匠心聂鑫森三月江南,天总是阴着一块脸,柳树的丝丝缕缕织出翠色的珠帘,桃花也绽放出许多笑意来。

今天是双休日的星期六,华光家具厂的宿舍区静悄悄的,静得悲戚。

名声很好的家具厂,做的家具竟没有了销路。

最烦躁的要算厂长柳大林了,好好一条结实的汉子,硬是瘦了一圈。

他年纪并不大,满打满算五十三,木匠出身,中间还读过两年中专技校,称得上是家具行业中的里手。

一早起来,他在阳台上练了几节“太极操”,可思想老开岔。

厂里的事让他苦恼,家里的事也叫他焦心。

昨晚,妻子告诉他,她听人讲,独生女小絮已有了男朋友,至于那个人的年庚生月、性情长相,以及工作、身体情况,则一概不知。

背后传来了脚步声,轻轻悄悄的,然后停住了。

“爸爸,今天天会晴的。

”大林回转身,见女儿齐齐楚楚地站在面前,长发披肩,西装配牛仔裤。

“管它晴不晴,小絮,你什么时候把男朋友带来让我们看看?”“在适当的时候。

”阳光从云层里射出,金灿灿一直射到客厅里来。

大林站起来,走到窗前,从三楼往下望。

他忽然发现在大楼与大楼之间的那块空坪上,黑压压围了一大堆人,一个个指手画脚、又笑又说的。

小絮悄悄地走了过来,也把脑袋伸出窗外,说:“哦,是一个小木匠在揽生意。

”大林听了,不由得哈哈大笑,这简直是班门弄斧,揽木匠活也不看清地方,居然闯到这木匠窝里来了。

小絮说:“一个小木匠,敢到这地方来,恐怕是不同寻常。

”“那好,你陪我下去看看是个什么角色,敢到这里来逞能!”小絮说:“我要看书,我不想去。

”琼芳见大林很有兴趣,忙对小絮说:“小絮,陪你爸爸去吧,免得他老是烦恼,散散心也是好的。

”他二十五六岁的样子,个子高高挑挑,脸盘很白净,眉毛、眼睛、鼻子、嘴巴配得很匀称,白衬衣上罩一件大棒针打的毛衣,上上下下显得很精神。

他的木匠担子很特别,可以拆开,拼成一个长长的柜台,上面放着十几种家具模型。

2020届潍坊市奎文区南苑学校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届潍坊市奎文区南苑学校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届潍坊市奎文区南苑学校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经常网购的消费者会发现,拆包裹时都会有“很费力”的感受。

但是,为了防止商品在运输过程中被损坏,卖家和快递公司只好在包装上下功夫。

为什么不少扎点胶纸或胶带呢?某快递网点负责人说:“我们也想节约成本,但如果因为包装问题,在物流过程中商品损坏,造成损失,就得不偿失了。

”市邮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中国200万个快递员运送了350亿个包裹。

包裹多了,肯定会产生垃圾。

快递只是运输环节,而且我们国家没有关于快递包装的环保标准。

记者了解到,我国现行的多为推荐性指标,约束力不强,执行有难度。

尽快解决快递带来的包装垃圾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包装过度”与“安全所需”,如何在两者之间获取平衡,如何使商家与消费者尽量采用环保材料,如何实现回收——循环——再利用,这些正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选自2017年3月2日《深圳特区报》)材料二图1图2(选自《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材料三在对待快递包装问题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烦恼。

买家既想让“宝贝”拥有“金钟罩”,又为家里堆积如山的快递包装物烦恼;店家担心快递途中物品受损便“里三层外三层”地包个严严实实,成本自然就高出许多;快递公司面对五花八门的包装只好望“包”兴叹,回收与不回收也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在我国大力推动绿色经济的背景下,对“两高一剩”(高污染、高能耗、产能过剩)企业的规范和整治是重点,而由于电商蓬勃发展所催生的物流行业所带来的环保问题,目前还得不到有效的管理与规范。

绿色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整个社会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大到国家的产业政策,小到人们的日常环保意识,缺一不可。

而这些日常细节需要从人们很小的时候进行教育和规范,知识和规则需要不断地在人们头脑中强化,因此,真正推动环保和绿色事业,需要从基础的教育工作抓起。

2020年潍坊市东明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潍坊市东明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潍坊市东明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步舞[法]莫泊桑大灾大难不会使我悲伤,我亲眼目睹过战争,人类的残酷暴行令我们发出恐惧和愤怒的呐喊,但绝不会令我们像看到某些让人感伤的小事那样背上起鸡皮疙瘩,有那么两三件事至今清晰地呈现在我眼前,它们像针扎似的,在我的内心深处留下又细又长的创伤,我就给您讲讲其中的一件吧。

那时我还年轻,有点多愁善感,不太喜欢喧闹。

我最喜爱的享受之一,就是早上独自一人在卢森堡公园的苗圃里散步。

这是一座似乎被人遗忘的上个世纪的花园,一座像老妇人的温柔微笑一样依然美丽的花园,绿篱隔出一条条狭窄、规整的小径,显得非常幽静。

在这迷人的小树林里,有一个角落完全被蜜蜂占据。

他们的小窝坐落在木板上,朝着太阳大开顶针大的小门。

走在小路上,随时都能看到嗡嗡叫的金黄色的蜜蜂,它们是这片和平地带真正的主人,清幽小径上真正的漫步者。

我不久就发现,经常到这里来的不止我一人,我有时也会迎面遇上一个小老头儿。

他穿一双带银扣的皮鞋、一条带遮门襟的短套裤和一件棕褐色的长礼服,戴一顶肠绒毛宽檐的怪诞的灰礼帽,想必是太古年代的古董。

他长得很瘦,几乎是皮包骨头,;他爱做鬼脸,也常常微笑。

他手里总是拿着一根金镶头的华丽的手杖,这手杖对他来说一定有着某种不同寻常的纪念意义。

这老人起初让我感到怪怪的,后来却引起我莫大的兴趣。

一个早晨,他以为周围没人,便做起一连串奇怪的动作来:先是几个小步跳跃,继而行了个屈膝礼,接着用他那细长的腿来了个还算利落的击脚跳,然后开始优雅的旋转,把他那木偶似的身体扭来绞去,动人而又可笑地向空中频频点头致意,他是在跳舞呀!跳完舞,他又继续散起步来。

我注意到,他每天上午都要重复一遍这套动作。

我想和他谈一谈,于是有一天,再向他致礼以后,我开口说:“今天天气真好啊,先生。

”他也鞠了个躬:“是呀,先生,真是和从前的天气一样。

2020年山东省潍坊市第十四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

2020年山东省潍坊市第十四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

2020年山东省潍坊市第十四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无争议陷阱余秋雨①在我们的心理习惯当中,与创新意识最有抵触的是什么呢?是“无争议陷阱”。

中国民众长期以来愿意接受一种“无争议”的成果,一有“争议”,就皱眉存疑。

这一点,正好与创新意识水火不容。

大家知道任何创新,必然是对既有成果的挑战,必然是对过往信条的否定,必然是对公众公认秩序的撼动,也必然是对原定规则的触犯。

因此,也必然会引来一大堆争议,而且极有可能形成包围,构成围猎或者围啄。

可以肯定地说,没有争议的创新不叫创新,如果一种创新一旦现身就远近都接受,那一定是利用了权势,不可能是真正的创新。

②中国文化把这个“无争议的陷阱”挖得很大,要求一项创新不仅在专业领域里边无争论,而且最好在民众中也无争议。

这种从众的惰性对创新而言是一种更险恶的陷阱。

历史上哪有一项真正的社会改革方案或者学术研究成果,一出来就广受民众拥护的?我也是民众的一员,我发现,如果以民众的身份来考虑一项不是我们专业的成果的时候,我们的思维标准一定是陈旧的、世俗的、平庸的。

这不能怪民众,因为民众面对一种陌生的创新总会缺少精神扶手,总会惊慌失措,以他们的标准,就很少有创新空间。

比如我们现在对城市建筑就是这样,新的建筑出来民众一定否定。

有一些低劣的媒体,有一些小人,却让创新者成为一个“争议人物”。

当不争议创新项目的时候,大家就去争议这个人,使他的创新无法进行。

可见,“无争议陷阱”真正是中国文化产生创新空间的最重要的障碍。

③在一个健康发展的时代,“有争议”是一个褒义词,“无争议”是一个贬义词。

理由显而易见,就是一切创新都在争议中实现。

④当成果缺少争议的时候,社会上有一些小人总是从人格上把创新者变得充满争议。

这个问题是中国社会的一大特色。

⑤据我所见,多数创新即使不被人家争议,创新者本身在待人接物上也确实有很多缺陷。

因为他们要把极大的精力投注在创新项目上,没有时间上下应酬,多数不太合群。

2020年潍坊市奎文区南苑学校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潍坊市奎文区南苑学校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潍坊市奎文区南苑学校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瑰宝,千百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这与古人在追求古典诗词的意境美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密不可分。

因为,意境美是中国古典诗词所追求的最高艺术标准,是决定一首诗词好坏的关键。

诗词只有达到美的至境——意境美,才能给人以真正的美感。

所谓意境美,是指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生动图景和所体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的一种美的形态,它是“意象合一”的艺术升华,是想象空间的艺术化境界。

具体体现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境美是异常丰富的。

中国人一直以来崇尚委婉含蓄,忌浅露直白,认为作品必须含蓄委婉,才能达到意味无穷的效果。

司空图就曾设专节论含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此处“一字”指语言,“风流”指文采、风采。

“不著一字”乃夸饰之辞,并非说“不用一个字”,而是说不靠语言文字的修饰就可以获得文采。

这正是强调作品要含蓄,要委婉,要言之不尽。

苏轼的《蝶恋花》更是充分体现了委婉含蓄的诗意境界:“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全词貌似一幅游春图,却表现了词人对人生的深邃思考。

情与情、情与理的矛盾深刻地表达出词人的思想和现实的矛盾,以及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探索,从而创设了诗歌委婉含蓄的高远境界,让读者久久回味。

短短的一首诗词,如果能创造出情高韵远的艺术境界,就会让诗歌产生无穷无尽的艺术魅力。

古人为了追求情高韵远的高品位意境,使出了浑身解数,运用自身所有感官,调动一切学识修养,采用多种艺术手段使大自然的万物都具有丰富的神韵美。

情高韵远展示的诗风看似平淡浅近,实则典雅幽深,给人超尘脱俗之感。

诗歌的动态传神之美是一种情怀,是一种永恒的美。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生生不息充满生命活力的,在诗词中反映出来就具有动态之美和传神之美。

2020届山东省潍坊第十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届山东省潍坊第十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届山东省潍坊第十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琵琶围【注】(节选)温燕霞说话间,小轮船已到了琵琶岛。

何劲华环顾四周,颇有惊艳之感。

只见清澈的湖水倒映出蓝天、白云、青山、绿树,岸边的茅草抽出了淡黄的新叶,像无数把金箭在风中摇曳,野桃花开得如火如荼,远看却只有一片迷茫的微红,白色的李花、梨花如粉似雾,野蔷薇喜欢攀缘在土丘、大树上,开得热烈,绚丽得扎眼。

近午时分,何劲华一行站在了琵琶围灰色的高大墙垛下。

何劲华和金彩风对着那扇青灰色的大门大喊:石浩财,你快打开门呀!可没有丝毫的动静。

金彩凤有些疑惑:这是原先那个拥挤热闹的琵琶围吗?当琵琶围还是座近千人口的村庄时,金彩凤常到琵琶围演出。

因山高路远,剧团每次只能来十二三人,吃住在村民的家中,走时按餐结算费用,是支名副其实的文艺轻骑队。

金彩凤记得,有一次琵琶围突然断了电,村民们从家中取出火吊和油灯,在场地中央摆了一个大圆圈。

金彩风和队员在光圈里跳《春山蝶飞》的扇子舞,二十四把朱红羽扇,将采茶戏中的扇子花舞到了极致,将人们的笑脸描绘在她的脑海中。

金彩风记忆中的琵琶围是钢蓝夜色中的那团火光,炽热而温暖。

然而,眼前的琵琶围却阴冷森严,拒人千里。

金彩风看出琵琶围人对镇里和村里的干部有抵触,忙劝邱小楠下山。

何劲华也说:邱镇长,我是琵琶围人的外孙,跟他们讲得上话。

你们放心下山。

邱小楠一行下山后,在何劲华的笛子伴奏下,金彩凤唱起了婉转的灯彩调。

优美的笛声和歌声像水里的鱼钩,稍一用力,便从墙垛口扯起了一排男女。

何劲华仰头正要喊话,头顶飘来石浩财的话音:当真是何馆长和金馆长啊。

欢迎欢迎!金彩凤拿出她惯常的泼辣劲来:石浩财,你开门放我们进去,我带着风搅着雪呢!石浩财不为所动。

何劲华见墙垛上的人群开始窃窃私语,忙趁热打铁:养财、橘子婆、三哥、三嫂、朱大姐,我是琵琶围的外孙,也算半个村子里的人。

我们这次来,一来向橘子婆学唱山歌,二来想听石浩财讲打龙和蛇灯的故事,第三是送文化下乡,教大家学唱采茶调和制作灯彩。

2020-2021学年潍坊十三中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潍坊十三中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潍坊十三中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

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

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

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

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跃,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

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

2020届潍坊市滨海三中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届潍坊市滨海三中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届潍坊市滨海三中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奇幻电影是基于现实世界对超自然的人、神、妖共存的多维时空的重构,是对虚幻异域空间的想象性建构。

它往往利用数字技术以夸张、变形、寓言或传奇等方式,表现超真实世界的拟态载体,折射生命的本质并传递创作者对世界的理解。

②奇幻电影能够让观众接受的前提是讲好故事。

目前奇幻电影大多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本位,杂糅了神魔、玄幻、武侠、动作等类型元素,借助特有的神怪文化资源完成阐释现实世界的意旨。

中国古代神话作为人类共同的记忆载体,凝结着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使人类从中能够探寻到共同的情感。

相当一部分奇幻电影选择了以民间传说、神魔故事作为文学叙事的母题,以多元化的视角去反观人性,借助不同世界的生灵重构超越自然的多维时空。

如《捉妖记》《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奇幻电影将人、神、妖等不同世界的生灵放置在共生共存的空间中,试图唤起现代人心灵回归并实现精神层面的救赎。

③作为本土民族文化色彩浓厚的电影类型,奇幻电影同时需要在传统经典故事文本基础上重新传达人类共同的心理情感,引发人们对现代文明危机进行反思,以追求人类共同的、永恒的价值。

《庄子》中说:“齐谐者,志怪者也。

”神怪故事的主题往往是诡异事件及妖鬼与人类的互动。

中国观众对神怪故事并不陌生,具有一定的接受基础,《聊斋志异》《西游记》《山海经》《搜神记》等传统经典文本中的故事往往被其他文艺样式取材改编,同样给奇幻电影提供了新的叙事空间。

④奇幻电影对于传统经典文本的取材改编其实是二度创作的过程,需要调整故事设置与矛盾冲突进而凸显电影的戏剧性。

在人物刻画与塑造,场景的渲染与设置等方面需要更加生动,而往往设置出人意料的结局无疑会增加电影的趣味性与观赏性。

就目前奇幻电影“西游系列”的改编而言,在重构“西游”经典奇幻世界的过程中,比较注重对打斗场景的设计与视觉效果,借助数字技术创造出较为恢宏的场面。

2020-2021学年潍坊七中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潍坊七中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潍坊七中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中国传统艺术是一条璀璨星河,它的精神和血脉对世界文化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涵养作用,对世界众多艺术家产生过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尤其是当西方传统写实绘画的发展处于困境之时,中国传统艺术更是以其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和表现形式启迪了一大批现代艺术家,他们从中汲取营养,摸索前行。

在很多西方艺术史论家眼里,中国传统艺术是世界艺术的高峰。

中国传统艺术对西方的影响可以追溯到14世纪的欧洲,当时中国的瓷器、丝绸和国画等商品一直流行于欧洲的上层社会中。

在法国,中国的龙凤图案常被运用于各类织物中。

在15世纪的意大利和法国瓷器制作中,盛行模仿中国青花瓷器造型。

18世纪法国“罗可可”绘画大师让·安东尼·华托青年时期曾研究中国的《百戏图》,他的作品《发舟西苔岛》具有明显的中国意味和东方艺术特色。

著名的评论家雷文曾说:“凡于中国宋代之风景画研究有素者,一见华托此作,必讶其风景之相似,其画中远山犹保持作者之生命,青峰缥缈,用单色作烟云。

华托所惯为者,亦中国山水画最显著之特色也。

”日本学者小林太市郎认为应该将17-18世纪流行于欧洲的“罗可可”艺术称为“中国一法国式”。

19世纪新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则因为具有浓郁东方意味的艺术语言,被当时的人们称为“误生在19世纪雅典废墟上的中国画家”。

19世纪中叶,摄影术的发明,对西方传统写实绘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西方绘画艺术的发展陷入了困境,艺术家开始寻求新的出路,此时,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艺术思想和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给了西方艺术家以启迪,使得西方艺术在现代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行。

一些杰出的画家诸如凡·高、高更、毕加索、马蒂斯、克里姆特、大卫.霍克尼等,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吸取中国艺术的养分,探索出全新的艺术风格,创作出一大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艺术杰作,对世界艺术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潍坊市高三语文阅卷分析报告第4题阅卷分析一、原题再现:4.为使“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你认为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地域认同分别和国家认同应该具有什么关系?请结合三则材料加以说明。

(4分)二、答案呈现:①民族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和前提;②文化认同是纽带,能固化中华民族不同地域的一体化观念,从而强化国家认同;③地域认同从属于国家认同;④国家认同是目的,同时又是其他三种认同的有力保障。

()共4分,每点1分)三、评分细则:①民族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和前提;②文化认同是纽带,能固化中华民族不同地域的一体化观念,从而强化国家认同;③地域认同从属于国家认同;④国家认同是目的,同时又是其他三种认同的有力保障。

(共4分,每点1分)答案变通:“文化认同是纽带”,也可以答“文化认同是中介”;“地域认同从属于国家认同”,其中的“从属于”可以换成“服务于”“归属于”,或“有归属感”。

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以酌情赋分。

四、存在问题:1. 审题能力欠缺题干要求“为使‘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你认为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地域认同分别和国家认同应该具有什么关系?很多同学未关注“为使‘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这一要求,只分析三种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分析出“民族认同先于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弱于国家认同”“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有交叠部分”“地域认同与国家认同有交叠部分”等不符合“为使‘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要求的答案。

也有同学未关注“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地域认同分别和国家认同”的关系,分析了前三种认同之间的关系。

2. 缺乏答题思路“你认为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地域认同分别和国家认同应该具有什么关系?”从题干分析,可以有四个答题角度,分别以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地域认同、国家认同作为陈述对象,但很少有学生回答国家认同这个角度,“国家认同是目的,同时又是其他三种认同的有力保障”这一点几乎0分。

这位同学答案不分条,只分析了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关系,其他三个角度没有分析。

这两位同学的陈述角度全是国家认同。

3.缺乏根据分值答题的意识本题4分,应该考虑四个角度,多数学生只回答三个角度。

4. 缺乏对材料的整体理解多数学生能从原文中摘抄原句,但不能深入理解四种认同的关系。

5. 答非所问回答内容不是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地域认同分别和国家认同的关系。

五、教学建议:1.强化审题训练;2.进行答题思路训练;3.进行答题规范化训练,例如分条答题、根据赋分考虑分几条、每条简练概括等;4. 提高阅读能力,深入理解把握文本内容,对文本既有宏观把握又有微观理解。

第5题阅卷分析一、原题再现:5.香港地区严重暴乱已持续多日,很重要的原因是不少香港青年在“一中”的认同上并不强,请结合材料,试分析该怎样加强其国家认同。

(6分)二、答案呈现:(1)通过多种方式,强化其文化认同,民族认同,提升公民归属感;(2)通过开展各种交流活动,加深香港市民对大陆近距离深层次了解;(3)推进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建设步伐,提升民族自豪感;(4)坚持“一国两制”,清除殖民思想,严厉打击“港独”势力 (共6分,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得满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赋分)三、评分细则:答案及评分要点:①通过多种方式,强化其文化认同,民族认同,提升公民归属感(本点是综合三则材料理清几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强化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加强国家认同)②通过开展各种交流活动,加深香港市民对大陆近距离深层次了解;(本点通过材料一推断得出,指向强化文化认同方面,但注意此处要谈具体做法且是谈香港而非台湾)③推进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建设步伐,提升民族自豪感;(本点通过材料二得出,指向经济建设方面,注意此处要谈具体做法)④坚持“一国两制”,清除殖民思想,严厉打击“港独”势力。

(本点通过材料二、三得出,指向政治建设方面,注意此处要谈具体做法)以上四条,每条2分,任答3条即可。

四、学生得分情况:大部分学生得分在3——4分满分答案:五、问题分析:1.审题不清,未关注到“怎样”二字,泛泛而谈,表达不精准。

2.机械性从原文摘抄句子,缺乏思考,导致多条指向同一角度。

3.审题不清,混淆香港、台湾,滥用“两岸”一词,概念不清。

4.部分学生仍然不分条作答,或者分条意识不强;书写潦草,乱勾乱画。

六、教学建议:1.在复习过程中,在强化建模、规范作答的基础上,要坚持问题导向,细化深入指导,加强审题训练。

2.引导学生注重对文本内容的分析,现代文阅读I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理清材料之间、段落之间、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建议采用思维导图形式分析文本。

3.指导学生答题时要于文有据,不可天马行空。

4.关注答题语言表达的精准性,这一点与审题密切相关,研究历年高考真题的答题语言会大有收获。

5.答题时要理清思路,分条列述,注意卷面书写。

第8题阅卷分析一、原题再现:8.纵观全文,如何理解“高贵的清贫”?二、答案呈现:“清贫”指生活清寒贫苦,“高贵”指精神富有(1分);而“高贵的清贫”则指以方志敏为代表的革命家为天下苍生的幸福、为建设未来美好中国(1分)而舍弃富裕生活、拒绝名利的诱惑(1分),坚守贫困,清白节俭。

三、评分细则:1、“清贫”指生活清寒贫苦,“高贵”指精神富有(1分)没有作为采分点:一是学生解释出现了偏差甚至错误,大多数学生认为“精神高贵的清贫才是高贵的清贫”;二是后面的解释呈现了前面的具体意义。

2、具体采分点:只要学生答出“放弃优越、殷实、富有或阔绰的生活”意思,得1分,“为人民谋幸福”为了他人(更多人)不再贫穷”为了美好的中国”意思,得1分,“拒绝高官厚禄”“拒绝金钱诱惑”意思,得1分,“坚守贫困”“清白节俭”“厉行节俭”“清白生活”“节俭朴素”意思,得1分。

四、答题情况:(4分)(3分)(2分)(1分)(0分)五、教学建议:1、加强阅读训练,文本内容、文章主题是答题依据的两大原则。

2、学生的筛选信息、概括语言的表达能力仍然是难点和重点。

3、常见字词却出现错别字,如“厉行节俭”的“厉”写成“历”,“俭”写成“检”等。

4、书写潦草,不工整、不清晰情况依然严重。

第9题阅卷分析一、原题再现:9.为全面而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方志敏,作者运用了哪些资源和手段?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二、答案呈现:①实地探访。

探访故居,听取介绍,对方志敏有了初步感受。

②解读资料。

通过照片和苏区资料,认识到了方志敏是一个贵族式的革命英雄。

③重温作品。

重读《清贫》,对方志敏清正廉洁的精神品质有了深刻的认识。

④联想英雄。

以亚瑟类比,体悟到了方志敏一心为民的赤子情怀。

三、试题分析:《新课程标准》中对文学作品的质量描述2“喜欢欣赏文学作品,能整体感受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情感,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能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作出自己的评价。

”本题应该是要求考生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作出自己的评价”。

从题干可以看出,本题是要求从“作者”的角度,分析“作者”如何一步步认识和理解方志敏的;同时“认识和理解”两个词告诉学生,作者对方志敏是由浅入深逐步认识和理解的。

学生的答案对此应有体现。

大部分学生没有理解这一点,只是泛泛概括了人物特点。

四、评分细则:①参考答案每条2分,有两个要点“资源和手段”“人物的认识和理解”,一个要点1分。

②只答出其中一个要点得1分。

③“人物的认识和理解”,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五、存在问题:(一)题目理解错误,有两种情况:(1)学生理解成“作者如何塑造方志敏这一人物形象”。

此种情况不得分。

①典型的“手法+分析”模式。

(答出类比,并分析,得分。

)如:①景物描写,描写了方志敏的故乡,反映出方志敏的清贫。

②侧面描写,通过当地居民及各种渠道了解方志敏的故事,刻画出清贫、高贵的方志敏。

③语言描写,写出了方志敏的镇定自若的高贵品质。

④运用比喻类比等修辞手法,写出方志敏临刑前的临危不惧。

②典型的“事例+分析”模式。

如:①通过描绘湖塘村方志敏故居的阔大、古雅,表现方志敏放弃优越生活投身革命建设祖国的家国情怀。

②通过年轻女子的描述和葛源的照片,表现方志敏自信、决绝,有骑士精神的革命者。

③通过讲述方志敏的故事,表现方志敏高贵的品质。

④通过描写方志敏被敌人逮捕后的一系列行为,体现了方志敏坚定的理想信念,面对敌人的镇定自若,体现了他高贵的精神。

(2)学生对题目中“资源和手段”的理解错误。

“资源”理解成文章写了什么。

(根据学生表述,酌情给分)“手段”理解成有什么好处或作用,答案中出现“引出下文”“引人沉思”“增强真实性”“给读者留下深刻的感受和启发”等句子。

此种情况不得分。

如:资源①方志敏的故事,利用方志敏被捕、施政等故事,从而更直观更真实地表现出方志敏为国献身的伟大牺牲精神。

手段:①通过拜访方志敏故居和倾听其故事,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①通过与外国人物类比,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丰富了文章内涵,突显了文章的深度。

(二)学生答案只有“资源和手段”,缺乏对人物品质的分析。

如:①亲自到方志敏的故乡,听当地朋友介绍。

②听方志敏的故事。

③重读《清贫》,了解方志敏。

(三)对人物的品质分析错误。

如:与“牛虻”类比,突出其对“清贫”的坚守。

(四)大多数学生只会从原文中摘录,不会概括。

(只要摘录正确,也得分。

)如:“探访故居,听取介绍”,学生只会写“来到方志敏的故居”“听当地朋友介绍方志敏家族的历史”“几个女子眉飞色舞地说方志敏是她们的白马王子”。

“通过照片和苏区资料”,学生只会写“创立闽浙皖赣苏维埃根据地”“看到方志敏挥手告别的照片”。

(五)个别同学滥用术语,文体不分。

答案中出现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这些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同时有人物分析。

如:①把亚瑟和方志敏进行类比论证,从而突出方志敏为国献身,为人民献身的无怨无悔。

②大量的举例论证,文章层层深入,采用递进式结构,从而使方志敏的形象更完整。

(六)个别学生不分条作答。

六、教学建议:1.强化审题指导,提高学生准确解读题目的能力。

2.加强文本解读训练,在读懂文本上下功夫。

3.教给学生术语,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如何准确使用术语。

4.在训练中,要重视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

5.进一步强调规范作答,题目问什么答什么,把答案重点放在前。

第13题阅卷分析一、原题再现: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⑴虽以此屡被谗谤,至于贬逐。

及居大位,毅然不少顾惜,尤务直道而行。

(4分)⑵方仁宗皇帝临朝之末年,顾念后事,谓如公者,可寄以社稷之安危。

(4分)二、答案呈现:⑴(欧阳修)虽然因为这多次被谗毁诽谤,到了被贬谪放逐的地步。

等到他官居高位,仍然坚定而毫不顾全爱惜自己,更加追求正直之道。

(共4分,“至于”“务”各1分,句意通顺2分)⑵在仁宗皇帝在朝的最后几年,考虑到他去世后的事情,曾经认为,像先生这样的人才,可以把国家的前途委托给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