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一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成都七中高2023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2023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自然写作”一词肇始于西方生态批评的兴起,生态批评的重要代表人物格罗特菲尔德曾在《生态批评读本》中有所涉及,另一位生态批评的重要代表人物劳伦斯·布伊尔在《环境批评的未来》之中提出“自然写作”的概念。
布伊尔这里所说的“自然写作”,是针对人为的“艺术写作”而言的纪实自然考察与个体经验的一种文学形态。
诸如梭罗的《瓦尔登湖》之类。
但真正的“自然写作”则是一种包含“环境取向”的写作。
诚如布伊尔在另外一部著作中所言,这种“环境取向作品”的标准要素是:非人类环境的在场并不仅仅是一种框定背景的手法,这种非人类环境的在场实际上开始向人们宣示:人类的历史必然被融入自然之历史;在环境取向的作品中,人类利益并没有被视为唯一合法的利益;人类对环境负有责任,这是文本伦理取向的重要组成;这种自然取向的文本中隐含这样一种意识——自然并非一种恒定或假定之物。
可见,“自然写作”即是一种人与自然“共生”的写作,它是“自然文学”的另一种表达。
显然,这是对于工业革命“人类中心”、“艺术中心”与“理性中心”的抛弃与评判。
“自然写作”在西方是20世纪中期的产物,在中国却是具有原生性的文化形式。
因为,中国作为农业古国,以农为本,遵循“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力倡人与自然“共生”的文化立场。
儒家有言“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道家则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释家则言“众生平等”。
这种“共生”的哲学观念必然导向人与自然平等的“自然写作”。
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自然写作”进行全面理论论述的,是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
它在《原道》篇中提出文来源于“自然之道”的论断,重点阐释了文之所本的“自然之道”的内涵。
这里的“自然之道”是人以“言”对于日月山川地理之美进行表现的“文明之道”与“天地之道”。
四川省成都七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成都七中2022届一诊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总分:150分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最能反映中国传统法律精神的,自然属于历朝的法典,如《唐律疏议》《大明律》《大清律例》等。
这些法典前后具有很强的继承性,法典中的规章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块由旨在推行道德教化的条款组成,一块由旨在保障国家的秩序、平安与正常的行政管理条款组成。
前者大体关乎孝道、婚姻、立嗣与两性关系等,而后者则关乎军事、狱讼以及有效的行政管理等。
而有关谋反大逆、杀人、盗窃、侵害的条款兼涉两块内容。
但即便主要作为“刑法典”的历代法典,其“刑”也不完全“一刑独大”,《唐律》十二篇中,真正关系到现代意义上的“刑”的实体法,乃《贼盗》《斗讼》《诈伪》《杂律》四篇,而《捕亡》《断狱》两篇类似于现代的程序法。
从结构就可以看出立法者制律的中心愿图并不在纯粹意义上的“刑”。
《大明律》和《大清律例》都分七篇,分别为:《名例律》《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
这是依据《周礼》所设置的治理模式来排序,与儒家所设想的道德抱负全都,万物统一于“道”中,人间的秩序得以与道的规律相对应,法典篇目秩序的排列,也是依据这样的理念来定。
广义的法律是用来推行教化的,其要达到的价值目标乃在于“正人心”“厚风俗”,诚如《史记·管晏列传》中司马迁借管子之言所称的那样:“治教化则人心正,人心正则天下无贼”。
而《唐律疏议》的序言中则把教刑的关系说得更为明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
”故而唐代立法者将法律视为政教之用,其意在促使人们恪遵德礼,以臻“至善”之化境。
虽然儒家大体上强调人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四端,故有“仁”“义”“礼”“智”的道德自觉,然而现实生活中总有悖理违礼之事,此时纯靠自觉难以匡正人心、厚风俗,故而必需借助法律的威慑之力。
所以古代从来不将法律视为政教之末,而以“用”名之,“刑为盛世所不能废”(《四库全书提要》)即指此意。
2020年成都七中初中学校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2020年成都七中初中学校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那一排钻天杨肖复兴①四十多年前,我家搬到北京陶然亭南、附近马路旁有一排新栽不久的钻天杨,瘦弱的树后有两间同样瘦弱的小平房,这是一家小小的副食品商店,卖些油盐酱醋,同时兼管每天牛奶的发送。
②母亲那一阵子大病初愈,我给她订了一袋牛奶。
由于每天到那里取奶,我和店里的售货员很熟。
其中一位很年轻,刚来不久。
她面容清秀,长得纤弱,快言快语。
熟了之后,她曾经不好意思地告诉我:没考上大学,家里非催着赶紧找工作,只好到这里上班了。
③知道我在中学里当老师,她让我帮她找一些高考复习材料,想明年接着考。
她又听说我爱看书,还写点儿东西在报刊上发表,就对我另眼相看。
④那时候,买麻酱要证,买香油要票,带鱼则只有过春节才有。
打香油的时候,都得用一个老式的长把儿小吊勺作为量器,盛满之后,通过漏斗倒进瓶里,手稍微抖喽一下,就会使盛进瓶里的香油的分量大不相同。
每次我去打香油,她都会满满打上来,动作麻利,每次我去买带鱼,她会把早挑好的宽一些的带鱼,从台子底下拿给我,我感受到她的一番好意。
⑤除了书和杂志,我无以相报。
好在她爱看书,我就把看过的杂志和旧书借给她看,她见到我就叫我肖老师,我管她叫小冯同学。
⑥她曾经悄悄地对我说她不喜欢待在这么个小铺里卖一辈子香油麻酱和带鱼,告诉我想复读,明年重新参加高考。
⑦刚恢复高考的那一年,她参加了高考,没考上。
第二年又去高考,结果差的分比前一年还多。
从此以后,她不再提高考的事了。
⑧我读大学期间,很少回家,和她见面少了,几乎断了音讯。
⑨六年过后,正是文学复兴的时期,我家有很多杂志,把床铺底下挤得满满堂堂便想起了这位小冯同学,她爱看书,把这些杂志送给她正好。
⑩我来到副食店,一眼就看见她坐在柜台里。
看见我进来,她忙走了出来,笑吟吟地叫我。
我这才注意,她挺着个大肚子,小山包一样。
⑪我把杂志给了她,说:“家里还有好多,你这样子不方便到我家去拿,待会儿我给你送来!”她一摆手说:“那哪儿行啊!那显得我的心多不诚呀!”便跟着我回家抱回好多本杂志,我只好帮她提着一大摞,护送她回到副食店,对她说:“这么沉,你怎么拿回家?”她说:“一会儿打电话,让孩子他爸来帮我扛回家。
成都七中2022-2023学年度下期高2023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成都七中2022-2023学年度下期高2023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信息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什克洛夫斯基十分关注小说家如何通过叙事视角的选择来达到陌生化的效果。
他在阐述“陌生化”理论时,以托尔斯泰在小说《耻辱》中对鞭笞的陌生化描写为例,指出:“托尔斯泰通过避免直接指称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的办法,使事物变得新奇陌生。
他的描写使人觉得是初次见到事物,或者感觉到某事为初次发生的那样。
”什克洛夫斯基这里所强调的“初次”,就是事物的新鲜感,也就是“陌生化”的新奇效果。
此外,什克洛夫斯基还提到托尔斯泰在《霍尔斯托密尔》中以一匹马为叙事者,通过这匹马的叙事视角,使得故事的内容和场景显得陌生,以动物的无是无非的眼光无声地披露了人类社会的自私和贪婪。
视角问题是小说叙事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
美国小说理论家路伯克曾指出:“小说技巧中整个错综复杂的方法问题,我认为都要受到角度问题——叙述者所站的位置对故事的关系问题的调节。
”20世纪以来,出现了各种有关视角问题的分类。
传统小说大多采用上帝般超然的全知叙事视角,全知叙事者的目光无所不在、无所不及,叙事者对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事件了若指掌,对人物的内心活动亦能明察秋毫。
与此相对应的是人物有限视角,叙事者转用故事中或故事外某个人物的眼光来观察事物,对事件的发展知之甚少,对人物的认识具有局限性,作品因而充满了悬念。
英国新批评的代表人物I·A·理查兹曾将语言分为指称性的实用语言和非指称性的诗歌语言,诗歌语言是对实用语言的陌生化,人物有限视角则是对全知叙事视角的陌生化。
全知叙事视角将事件、人物的过往和将来娓娓道来,将人物的内心活动和盘托出,其结果往往是纷至沓来的信息使读者流于无意识的、被动的阅读。
在这样的作品里,事件得到了强调,而读者对事件的感受则被自动化、机械化。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七中2022届高三语文一诊考试试题(含解析)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成都七中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附带详细答案
成都七中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温馨提示:1.语文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按题号涂卡,双选题不涂卡,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一、论述类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字是文明发展的载体,记录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
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字消亡了,其文明发展的根基也就动摇了。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将汉字教育作为凝神聚力、铸魂固本的战略工程。
清末民初以来,受日本“脱亚入欧”的影响,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对中华文化的根基一一汉字产生了怀疑。
“汉字落后”论者认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声称汉字的出路在于“拉丁化”;“汉字难学”论者主张汉字“拼音化”与“简化”;“儿童识字有害”论者主张放弃汉字教育。
这些论调在近几十年仍有一定市场,比如20世纪80年代,有人就认为“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
当前,汉字教育遇到两个挑战。
一是外语教育的挑战。
现在,英语是学生的必修课,学习英语在一些人看来可以改变命运。
受这种价值观影响,在汉语与英语之间,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这直接冲击与削弱了汉字教育。
二是信息化的挑战。
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人们通过敲击键盘输入汉字越来越便捷,在古人眼中形神兼备的汉字,现在变成了电脑键盘、手机屏幕上字母组合的产物。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书写汉字的机会在变少,提笔忘字的时候在增多。
从这些角度来说,汉字面临危机绝不是危言耸听。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具有“形、音、义”三要素。
汉字不单单表达概念、内涵、外延等,还给人带来图形、联想、感觉等。
学习与理解汉字,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
拼音文字是由字母组成的文字,其教学是用拼音的方法。
我国汉字教学引进了这种方法,并将其作为汉字教学的主要方法。
这种用拼音文字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汉字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值得我们深思。
近年来,随着国人文化自信的提升,为适应汉字在海外传播的需要,不少学者开始重新审视汉字教学的方法,合理借鉴我国传统汉字教学的经验。
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成都2023-2024学年度上期高2024届一诊模拟语文试卷(答案在最后)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代山水文学之发达,在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山水文学作品不仅数量多,而且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也非常之高。
从宏观的角度看,山水文学之发达是多种因素配合作用的结果,而“情景交融”的美学原则,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中国古人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与西方人不同,中国人是以艺术化的态度对待自然,视人为自然的一部分,追求人与自然浑然合一的理想境界,因此“天人合一”成为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观念。
与这种强调主体与客体融合为一的人生理想相适应,中国的美学中产生了“情景交融”的美学原则。
正如“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观念一样,“情景交融”则是中国古代美学中的重要观念,它作为美学原则,直接地影响了山水文学的创作和发展。
西方艺术被认为是再现型的艺术,中国艺术被认为是表现型的艺术。
山水文学是以自然景物为题材的文学艺术。
从表面上看,模仿说支配下的再现型艺术似乎应当更适合表现自然景色之形貌,更适宜于山水文学的生长。
而实际上,从一方面看,重视现实的人生感受,才更能领略、感受自然山水的美,进而将对自然景物的观照和体悟表现出来。
因而注重于对自然的感受、体验,为在形象的艺术之中反映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而把自然景物作为媒介,这样的表现型艺术才真正适合于山水文学的生长和发展。
另一方面,西方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理论虽然在广泛的意义上包括对整个宇宙人生的模仿,但它所强调的主要是对于人物性格、动作和事件情节的模仿,整个西方古典美学都较少注意对自然景物的表现。
而中国人由于很能体验细腻的情感,能在自然万象上发现潜伏的生命活力,其物感说中“物”的部分,虽然可以包括事件情节以及人事,但更主要更经常地却是指自然的景物。
四川省成都市七中实验学校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新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七中实验学校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新高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我是—条小河冯至我是一条小河,我无心从你的身边流过,你无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儿投入了河水的柔波。
我流过一座森林,柔波便荡荡地把那些碧绿的叶影儿裁剪成你的衣裳。
我流过一座花丛,柔波便粼粼地把那些彩色的花影儿编织成你的花冠。
最后我终于流入无情的大海,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衣裳!我也随着海潮漂漾,漂漾到无边的地方;你那彩霞般的影儿,也和幻散了的彩霞一样!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是一条小河,我无心从你的身边流过”,诗句隐喻“一见钟情”,这位姑娘使诗人钟情。
B.”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此诗句寄寓了对社会丑恶现实与人们险恶心机的批判。
C.“小河”流过“森林”,淌过”花丛”,最终归于大海,大海暗喻风平浪静的理想社会现实。
D.借自然景物“大海”的厉风狂浪,暗示社会的险恶,从而造成“我”与恋人情爱的悲剧。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借小河流动和映入河水岸边自然景物的变化,象征时间空间变易,从而反衬”我”感情不变。
B.岸景幻化为恋人的“衣裳”和“花冠”与最后被“吹折”击碎”幻散”等词的运用产生了浓烈意境和诗情,体现了诗人用心。
C.本诗以自由体的形式写爱情诗,诗行、诗节和诗韵的安排都服从于抒情的需要,既自由舒展又有形式约束。
D.本诗语言特点为注意遣词用字,如“荡荡”粼粼”等叠字,形成轻柔的旋律;爱用对比,显得韵味悠长。
成都七中一诊模拟2024语文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补写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1)_______________,隰则有泮,总角之宴,_______________。
(《诗经·卫风·氓》)(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___________。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荀子·劝学》)(4)_______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_______________,羽化而登仙。
(苏(二)苏轼《赤壁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中华民族要真正强大起来,不仅要依靠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硬实力,而且要依靠文化方面的软实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上有影响,有地位,不是靠对内严刑峻法和对外 ,而是靠文化感染力对人的般的潜移默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 )。
当今时代,文化因素在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中的地位。
谁的文化兴旺发达,实力强大,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
只要推动文化走向繁荣兴盛,就能形成与我囯国际地位相照应的文化软实力,日益为我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提供有力的支撑,就能在国内真正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A.穷兵黩武春风化雨至关重要独领风骚B.兴师动众和风细雨举足轻重独辟蹊径C.穷兵黩武春风化雨举足轻重独领风骚D.兴师动众和风细雨至关重要独辟蹊径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只要推动文化走向繁荣兴盛,就能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照应的文化软实力,日益为我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提供有力的支撑,就能在国内真正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B.只要推动文化走向繁荣兴盛,就能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应的文化软实力,就能在国内真正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为我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日益提供有力的支撑。
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一诊模拟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一诊模拟题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 分)第 I 卷阅读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在明代中后期,手工业和商业有了较大发展。
随着市场的发展壮大,从农村流入城镇的人口日益增多。
城镇生活不同于农村,农民习惯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男耕女织,各管各的。
城镇居民相对地减少了对土地的依附,人际关系更紧密,人的自主意识也变强。
这一时期,文化领域出现了以王学左派为代表的“异端”思想,许多剧作家受此影响,更多地思考戏曲应如何针砭现实,促进社会进步。
随着市场发展,城镇居民生活有余暇,他们需要丰富多彩的休闲娱乐方式。
人民群众对戏曲的热情,使许多具有高度文化修养的诗人积极参与戏曲创作,甚至自操檀板,粉墨登场。
这一切为明清戏曲经典作品的涌现创造了良好条件。
由明入清,以王夫之、黄宗羲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经历国破家亡,转而更多地思考社会现实问题,力图借鉴兴亡教训。
在这个大变动的时代,讲求情与理合一的思潮让进步剧作家们更多地面对社会现实,同情人民大众,反思历史得失。
时代的呼唤,社会的变革,正是推动明清戏曲创作走向繁荣的前提。
明清一些戏曲作品能成为经典,是因为其创作者不片面追求“票房价值”。
他们长期观察社会,深入体验人生,认真检索文献,总之,苦心孤诣才进行写作。
《长生殿》“盖经十余年,三易稿而成”。
孔尚任说《桃花扇》写“朝政得失,文人聚散,皆确考时地,全无假借”;又说,经过十余年的酝酿,“凡三易稿而书成”。
明清一些戏曲作品能“趣”是指戏曲作品故事情节生动,结构完整,能准确表现内容。
《牡丹亭》写杜丽娘因情成梦,因梦而死,死而复生,曲折微妙地凸显封建时代青年对理想的追求。
情节既出乎意料之外,又入乎情理之中。
把思想内容的真实性、创新性和戏剧情节的生动性、趣味性结合起来,这是明清戏曲经典共同的创作经验。
“神”指人物形象具有神采、神韵。
正由于明清优秀戏曲作家在理论上有自觉追求,他们塑造的人物形象才各具个性、各有特点。
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一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语文试卷第Ⅰ卷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蛮横/横行霸道逡巡/怙恶不悛炽热/秩序井然B.量杯/量体裁衣剽悍/膘肥马壮咋舌/啧啧称赞C.字帖/一帖汤药咀嚼/神情沮丧星宿/乳臭未干D.当真/螳臂当车框架/热泪盈眶伺候/恃才傲物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装潢冒然唱双簧源远流长B.九洲逻辑水蒸气大材小用C.经典膨胀杀手锏自负赢亏D.垄断诙谐下马威断章取义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元芳,此事你怎么看”这句几乎调侃式的话,短短几个小时内便引来了几十万名网友的点击浏览。
B.他是一位勤学好问的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便主动攻克,经过反复思索,仍解决不了,就主动向老师垂询。
C.年终,各种盘点甚嚣尘上,其中年度汉字的评选备受关注。
“微”字当选年度汉字,“莫言”“你幸福吗”等入选年度关键词。
D.我们认为,贸易保护措施将使金融危机下本已严峻的经济形势更加困难。
各国不应以邻为壑,而应加强合作和磋商,这才符合各国的利益。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电影娱乐化倾向日益提高的情况下,《一九四二》严肃的主题,对历史的追问,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的关怀,使它成为极具社会责任感的作品。
B.第十七届四川新春年货购物节,旨在以搭建国内外企业拓展中国西部大市场的贸易平台为目的,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C.《江南style》的走红,不仅仅是因为鸟叔的舞步契合了部分人慌张浮躁的心理特点,更主要的是对那种拜金主义及暴发的生活方式的反思。
D.他几十年如一日地潜心研究,反复试验,终于成功开发了具有预防及治疗胃肠病的药粥系列产品,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辐射冲击的生活电磁场无处不在,我们时刻都暴露在电磁辐射之中,要么是射频辐射,要么是低频辐射。
前者主要由电台、无线电话、电报天线、电视和收音机等转播台产生,而后者则由家用电器以及电线等产生。
成都七中2024届高三一诊模拟语文
一、选择题:
1. 以下哪个诗人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骄子?
A. 杜甫
B. 白居易
C. 李白
D. 王之涣
2. 下面哪个文学流派是以写实主义为基础的?
A. 唯美主义
B. 古文主义
C. 现实主义
D. 浪漫主义
3. 下面哪个修辞手法常用于对比或排比?
A. 比喻
B. 描写
C. 对仗
D. 排比
4. 下面哪个句子中的修辞手法是夸张?
A. 那红日是要把我的眼睛烧瞎吗?
B. 你的微笑像春风般温暖。
C. 红红的太阳慢慢地升起来了。
D. 这个杯子可比瓷器杯可爱多了。
二、填空题:
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的"柳暗花明"表达了__的情感。
2. "琴棋书画"中的"琴"指的是__。
3.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的"天涯"比喻的是__。
4.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中的"纸上得来"体现了__的原则。
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孕育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国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的代表性体现。
加强中国典籍的对外传播,将优秀的中国文明介绍给世界,对于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中国典籍在海外的传播现状具有不平衡性。
以四大名著为例,海外传播影响力最大的是《西游记》,而《红楼梦》则相对影响较小。
《西游记》之所以影响最为深远,是因为它所弘扬的英雄主义、冒险主义精神,更易于为西方世界所接受,从而使中国文化精髓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尽管如此,美版《西游记》宣扬的思想仍以西方思想为主线,人物刻画与美国电影中的英雄形象也较为接近。
而对于《红楼梦》这样富含大量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作品来说,西方读者在接受上会存在一定的障碍。
因此,中国文化典籍的海外传播依然任重道远。
首先,提升思想高度,实现全球化与民族差异化的有效结合。
文化是文明的基础,文明是文化的升华。
文化有地域、国别特征,文明则可以超越国别与民族,具有普适性。
我们应当认识到,中西文化相互分立的特性,构成了两者互补的前提,使文化互鉴更有价值,从而得以升华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文明,以此来助益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因此,我们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应保持中华文化的独立性。
若一味迎合西方话语体系,显然不利于保持中国文化的独立性。
典籍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文化象征,需要我们不断去挖掘新的生长点,寻求文化的内在普遍性,在此基础上助推不同文化的共融交汇。
其次,增强市场意识,挖掘完善传播渠道。
目前我国文化典籍外译传播的市场机制尚不健全,对国际市场需求的精准评估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国内出版传播机构应把握“一带一路”倡议的契机,增加沿线国家的多语种教育,从而开展更有针对性的中国文化典籍外译教育。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三一诊模拟——语文语文
成都七中高三一诊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4.A(B项不合逻辑,“日前”是“以前”“几天前”的意思,不能与“正在”连用。
C项成分残缺,“那些环境……”前应加上“对”。
D项语序不当,“为用户”移到“提供”的前面)5.B(理解片面。
“气候模式能预估全球温度的变化情况”原因的很多,不只局限于“对过去1000年气候变化的准确模拟”)6.D(A项表述扩大了范围,原文说“时间长的要用高速计算机算好几个月”;B项表述绝对,原文只说“这样可靠性会大大增强”而非可以完全消除差异;C项表述缺少限制,原文强调气候模式是“目前唯一能定量客观……”)7.B(理解有误,原文中“不同的模式对天空中云的状态处理方式不同”是科学家质疑气候模式可靠性的原因之一)8.C(恤:救济)9.B(两个“以”均为介词,可译为“把”。
A项第一个“之”为结构助词“的”;第二个“之”助词,取消独立性,无义。
C项第一个“而”为表转折的连词,;第二个“而”为表并列的连词。
D项第一个“因”表承接的连词,译为“于是,就”;第二个“因”介词,译为“通过”)10.(8分)(1)(4分)遇到有人乞求借钱,(顾隐君)马上分钱给予,就是知道那人一定会背弃(信义),自己已经答应了,也一定不会改变承诺。
(大意2分,落实“贷”“负”各1分)(2)(4分)我死后安葬不必被禁忌约束,棺材一定要用普通的油杉木材,有一点不是像我说的这样,这就是违抗我的遗命。
(大意2分,落实“然”“逆”各1分)11.(5分)①敦厚朴实,不喜欢和世俗之人攀比。
②不喜欢结交官场人士。
③对皇帝有感恩之心。
④仗义疏财,对人有怜悯之心。
⑤待人坦诚,从不怀疑人。
(一点1分,共5分。
语意相近即可)【参考译文】顾隐君名叫启明,字时显,祖上曾居住在昆山的七浦塘,现在他是太仓人,相传他是晋朝司空和的后人。
顾隐君有个儿子叫顾存仁,他考取了嘉靖十一年的进士,被选拔外调做余姚知县。
因为政绩考核得了第一名,他被调入朝廷做礼科给事中。
2019-2020学年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现代文阅读(一)(15分)母亲的救赎娄玉启梁老师睁开眼时,日光映亮了窗户。
稍稍料理,吃过早点后,他沏上一杯茶,点开QQ。
一年多了,头像依然是她穿着白大褂的工作照。
QQ网名:秋桂。
他替她写道:“今日,晴,楼下的桂花开了……”写到这,他眼睛湿了。
自从女儿跟了外婆,每当下班回来,便一个人守着一屋子空气。
两年前,一位高龄产妇在她医院里因不可逆的病因不幸走了;之后,医院按照调解协议给予了适当赔偿,可是产妇的男人一直不依不饶。
那天,男人喝了酒便到医院闹。
作为副院长的她上前阻止,男人竟然将她从12楼掀了下去……那桩事故轰动一时。
人走了,他替她打理QQ。
正伤感时,手机响了,一看,是门卫室的。
“梁老师,有一位乡下来的老奶奶给你送了一篮子鸡蛋!”“乡下老奶奶?她人呢?”“她已经走了。
”“好,等会儿我下去。
”……电梯上的红字不停地眨着眼,从“12”开始往下掉,一直掉到“1”。
在这个过程中,他想不出那老奶奶是哪位亲戚。
出了电梯,他散散漫漫走到门卫室。
果然,门卫老马的桌子边搁着一胶袋鸡蛋。
他拎起鸡蛋,问:“老马,她没说其他话?”老马放下报纸,说:“怎么,她不是你家亲戚?”“我乡下亲戚多,不晓得她是哪一位?”老马捧起报纸说:“那我就不晓得了,她只说是送给你的!”……一晃,又是一个月,他差不多将这事忘了。
一天傍晚,当他走进小区时,老马又叫住他:“梁老师,鸡蛋!”他一定,折进门卫室。
又是一胶袋鸡蛋,不多不少,30个。
老马呷了一口茶,说:“你家亲戚真好!”“还是那老奶奶?”“是啊,怎么,你还不知道她?”“大概晓得,就不知道她是哪一个?”“管他呢,回去,吃你的蛋!”……当他第五次收到鸡蛋时,已是寒假的第二天。
那天早晨,他依然按照习惯,点开QQ,写到:“今天,雪停了,温暖的太阳又露出了笑脸……”这时,他再次接到门卫的电话。
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成都七中高三上期第一次阶段测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请用2B铅笔将1—10题、第15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选择题方框的相应题号处,其他题目的答案必须用0.5mm黑色签字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30分)一、(24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稂.莠(liáng)市侩.(kuài)可塑.性(sù)拈.轻怕重(niān)B.藩.篱(fān)谂.知(shěn)反间.计(jiàn)佶.屈聱牙(jí)C.挟.持(xié)生肖.(xiào)刹.那间(shà)毋.庸置疑(wú)D.贮.存(zhù)菁.华(jīng)绊.脚石(bàn)称.心如意(chèng)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棱.角/菱.角说.服/游说.瑕疵./龇.牙咧嘴晕.车/晕.头晕脑B.犄.角/畸.形包扎./扎.针烜.赫/煊.赫一时解.数/解.甲归田C.竹篙./蒿.草粮囤./囤.粮闷.热/扪.心自问强.迫/强.词夺理D.屹.立/收讫.尽.快/尽.情讣.告/芬芳馥.郁咋.呼/令人咋.舌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搅拌惊蜇水龙头以身作则B.熨帖装帧发祥地坚苦卓绝C.辩证砥砺临界点彪柄千秋D.青睐掂量一柱香草菅人命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坐阵贸然能屈能伸珠光宝气B.就绪揣度立椎之地别出心裁C.嘉勉座谈相辅相成攻城略地D.辐射翱翔关怀备至震聋发聩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教育专家们认为,“明星”们搔首弄姿的形象常常见诸于.荧屏,这对于喜爱模仿的少年儿童是有负面影响的。
B.教育子女是父亲不可推托..的责任,然而孩子和父亲相处的时间过少,造成父亲缺席是家庭教育中长期存在的问题。
C.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不仅在舞台上风姿绰约....,在日常生活中也气度不凡,无论何时何地,他总能让人为之倾倒。
2019-2020学年成都七中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9-2020学年成都七中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天下”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秩序的一种原初想象,“天下主义”是以“天下”理念为核心,由具有普遍性和开放性的世界秩序、价值规范与理想人格构成的思想体系。
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之下,中国文化理念和文化战略的自觉自信体现的正是“天下主义”的精神内核。
文化自信首先是一种“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的自信。
《道德经》有云:“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
”“天下”是中国文化特有的思维尺度,是一个最宏大、最完备的分析单位,具有最广阔的容纳力。
面对差异性的多元文化格局,西方文化多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文化视域限于国家、民族内部,虽然也有关于世界的思考,比如斯多葛学派的“世界主义”等,但其思考方式是“以国家观世界”,与中国文化的立足点和尺度不同。
中国文化的“天下”蕴含了“天下无外”的理想,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在世界内部是平等共存的;中国文化依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进路,从“身-家-国”逻辑同构的角度,最终达到“天下大同”的境界。
与西方文化相较,“天下”的世界观更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的自信。
中国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伦理型文化,梁漱溟认为“中国伦理始于家庭而不止于家庭”,中国文化重视家庭生活,整个社会关系是依照家庭关系推广发挥的。
“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实质上是一种关系性伦理,把“自我”和“他者”看成一体共生的关系。
“天下”是一个最大的家,家庭利益的最大化就是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共同体的善与个体的善是统一的。
文化自信最终体现为一种人格自信。
无论是“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还是“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最终都沉淀为个体的精神品格。
中国文化倡导和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君子”,这是由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所决定的。
四川省成都七中2023届高三上期语文一诊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高2023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1.D(选项对自然写作的“自然”理解错误。
自然写作的“自然”既包含大自然,也包含人对于自然的自然而然、顺其自然的表现。
)2.B(A项,文章中布伊尔和刘勰二人有关自然写作的论述没有进行比较,意图更多在讲中西方对自然写作共性的认识。
C项,儒释道“爱生”“养生”“护生”的说法,意在论证中国传统文化以“生生”为核心价值观。
D项,文章不是总分结构。
)3.C(文段中西方“自然写作”形态的产生,有其时代原因,没有理论基础的论述;中国“自然写作”的形态的产生有理论基础和因袭,没有时代原因的论述。
)4.B(中国古代气候理论的核心并非“三才系统”,“三才系统”也不包括“气的四时循环与时候、物候”。
)5.C(文中说“温室效应是对我们地球生命极其重要的机制”,“‘温室效应的加剧’造成地球生态环境的破坏”,可见温室效应本身不会破坏生态环境,甚至是有益的,只有“过度的”“加剧的”温室效应才会造成地球生态环境的破坏。
)6.①气候蕴含了人与自然的稳定关系,影响了人类的文化。
②气候巨变导致了生物系统的变化,影响了人类历史的进程。
③气候危机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
7.D.(D.“体现了她的念子心切”解读有误,表现了一个母亲超越了敌我界限的博爱和慈悲。
)8.①孙寡妇先看到“黄色的马灯”“金黄色的铜号”,这些本是暖色,这里却反衬出孙寡妇失去儿子的悲凉和痛苦。
②后来打开席筒看到的是一道“灿烂的绿光”,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体现出孙寡妇发现死者不是儿子的激动和惊喜。
③然后孙寡妇仔细端详士兵的脸,“深红的蜡光”是死者生命力的余晖,“蓝色的洞眼”残酷冷峻,由此而转为母性的慈爱和悲悯。
9.①变形夸张:“那把军号就像一块烧红了的热铁,……还发出滋滋啦啦的声响”;蓝色的洞眼等。
②想象虚构:“她听到一个细弱的声音在耳边响起”;第二部分全都是孙寡妇的梦境。
③表现现实:小说运用超越现实的描写,表现了现实血腥黑暗的战争年代中人性的美好,揭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幻灭与苦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七中2013—2014学年上期高2014届“一诊”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命题:高三语文备课组审题:王正可本试卷分第I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非单项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两卷答案均应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单项选择题共27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船舷xuán 绯.红fēi 窨.井yìn 戎马倥.偬kǒnɡB.包扎.zā当.真dànɡ撷.取xié自杀未遂.suìC.脂肪.fánɡ锃.亮zènɡ夙.愿sù宁.缺毋滥nínɡD.歆.羡xīn 奢靡.mí甄.别zhēn 按捺.不住nà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手饰烂摊子余音缭绕作壁上观B.煤炭莫需有卷帙浩繁道教圣地C.映射孺子牛两全其美谈笑风生D.赋予俱乐部贸然从事倍尝艰辛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意大利游轮“科斯塔•康科迪亚”号触礁搁浅后,船长不但没有及时组织乘客撤离,反而擅离职守,径.自.逃生,遭到世人谴责。
B.“先贤古墓”是40多位阿拉伯著名伊斯兰教传教士的墓地,建于贞观三年,至今已逾1300多年,是一座名正言顺....的“古”墓。
C.北客站的建设将全面凸现..青岛作为山东经济发展的龙头地位,加速实现以青岛为核心来带动山东半岛城市群全面崛起的目标。
D.学术批评需要更多人的积极参与,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同时需要强调学术的严肃性,需要民主、平等、理性和包容的学术品格。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爸爸去哪儿》节目的火爆源于人们对在长期“女主内、男主外”文化中存在的“父亲角色失位”现象的重新审视。
B.尽管很多网友对“土豪”这个词潜藏着对人的讽刺等负面情绪提出了种种质疑,但并不能阻止它在全国的流行。
C.抽样调查发现,北上广深四城市室内空气样本中均含有邻苯二甲酸酯和溴化阻燃剂等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危害很大。
D.淘宝网传来消息,12月12日将推出本年度继双十一之后最大型的网购盛宴,并继续开展去年的“全民疯抢”活动。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通过读书──仕进而成为官僚士大夫,这是自汉代以来形成的重要的中国文化传统。
汉代儒生读书仕进之路的形成,除了是整个社会对儒家思想文化的要求外,与汉代儒生的自我改造也是密不可分的。
客观上讲,由于先秦的儒生以学习六经、传授知识为主,在秦汉官僚政治社会里是缺少从政的技能与本领的。
为了实现他们的政治理想,走向仕途,他们就必须进行自我改造,以适应这个社会的需要。
这个改造过程,实际上从汉初就已经开始。
当时的几位著名儒生,如陆贾、叔孙通、贾谊、晁错、公孙弘,其思想和政治主张,已超出儒家学派的界域。
汉武帝为儒生们开启了一条通向仕途之路,这在中国政治史和文化史上都是一件大事,这为儒生们实现自己的治世理想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对他们提出了新的要求。
儒生们往往从书本出发,把现实社会理想化,其处世或议论常不免宏阔迂腐;而统治者则需要的是务实的治国人才。
因此,一个儒生如何才能把自己通过经书学习而得到的文化知识变成政治智慧,是对他们的一个严峻考验。
汉武帝在当时虽号称重儒,所重视的也不是那些腐儒,而是像董仲舒、公孙弘、兒宽那样“通于世务,明习文法,以经术润饰吏治”的儒家。
儒生和文吏在汉初属于两个不同的社会群体,二者之间有着严格的区别。
儒生有时候可以称之为“文学”,而文吏之俗称则为“刀笔吏”。
由王充在《论衡・程材》可知,即便是在东汉,世俗仍有轻儒生而高文吏的习气。
王充为此而为儒生抱不平,但在客观上也说明,儒生在事功方面确有不如文吏之处,他们在走入仕途时必须要改造自己,在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操守的同时,一定要具有优秀的管理能力。
真正由读书出身而在政治上又居高位的优秀官僚,必须是二者的结合。
据《宋书・百官下》:“汉武帝纳董仲舒之言,元光元年,始令郡国举孝廉……限以四科,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习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决断,材任三辅县令。
”这四科当中,前两项是对文化修养与道德操守的要求,后两项是对管理才能的考量。
事实也是如此,自汉以后的儒生在中国的政治领域之所以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就是因为他们经过了这样的改造,符合以上四科的要求。
可以看出,这一改造的过程也是与文吏融合的过程。
在汉代政治舞台的较量中,经过自我改造的儒生最终打败了文吏。
之所以如此,除了汉代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之外,文吏们缺少崇高的人文关怀是其最为致命的缺陷。
文吏们以商鞅、韩非的法家理论治国,排斥礼义、仁爱、孝悌等人文道德关怀,严刑峻法,刻薄少恩。
由此而反观儒生之从政,其意义不仅仅在于他们经过自我改造后也具备了吏治之才干,而在于他们把儒家的人文关怀渗透到国家的政治管理当中。
一个真正优秀的儒家出身的官吏,不仅要使其民能够“安居乐业”,而且还能够做到“移风易俗”,其代表人物就是蜀守文翁。
文翁的意义,不仅在于使蜀地人民安居乐业、移风易俗,为汉代树立了一个儒生出身的官吏的正面形象,而且还在于他的事迹从深层次上说明了儒家士大夫政治所以优于法家文吏政治之处。
它使得这个社会的官僚体系不是仅仅停留在事功的层面上,而是把儒家的道德伦理观念深深地融注其中,使这个士大夫官僚体系具有高尚的道德价值取向,从而建立了一个新的道器相通的政治文化模式。
(选自《新华文摘》2013年19期,有删改)5.对汉代“儒生打败文吏”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吏们虽在事功方面比儒生强,但缺少崇高的人文关怀。
B.儒生们能把儒家的人文关怀渗透到国家的政治管理当中。
C.朝廷令郡国限四科举孝廉,引导了儒生自我改造的方向。
D.统治者需要的是务实的治国人才,文吏未通过严峻考验。
6.下列关于汉初儒生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儒生在有自己的文化修养和道德操守的同时,可能缺少优秀的管理能力。
B.儒生属于与文吏有着严格区别的社会群体,世俗有轻儒生高文吏的习气。
C.儒生都缺少把自己通过经书学习而得到的文化知识变成政治智慧的能力。
D.儒生往往从书本出发,把现实社会理想化,处世或议论常不免宏阔迂腐。
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称儒生为“文学”,称文吏为“刀笔吏”,表明了儒生地位高于文吏。
B.儒生读书仕进之路的形成,除社会原因外,儒生自我改造是根本原因。
C.蜀守文翁,做到了“安居乐业”“移风易俗”,是儒家士大夫的代表。
D.到汉代,儒家士大夫政治终于取代法家文吏政治,形成官僚士大夫体系。
三、(6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题。
瓶庵小传魏禧吴门枫江之市,有君子焉,人皆称曰瓶庵。
或曰守口如瓶,取谨言之义。
或曰瓶窄口而广腹,善容物者也。
瓶庵幼失怙.废学,长自力于学,好文墨士,于.贤人隐君子尤尊敬之。
朋友之穷老无所归者,曰:“于我乎养生送死。
”于是士君子皆贤瓶庵。
人有急难之日,好行其德。
尝僦.小舟,问舟子曰:“几何钱?”曰数若干,瓶庵曰:“米贵甚,如是,汝安得自活?”乃增其值。
故负贩人亦曰瓶庵盛德长者。
吴门高士徐枋,难衣食,瓶庵尝馈遗之,枋不辞。
瓶庵年六十,家人将觞客,瓶庵曰:“吾将归故乡,以是费为祖宗祠墓费。
吾六十,善病,不于此时一拜先陇①,更何待耶?”于是去,倡建始祖祠,修五世以上墓,拜故旧之陇而酹之,不令其子孙知。
事竣,力疾.游黄山而后返。
里有事,尝就瓶庵平.曲直,白徒②悍卒皆服之。
或曰:“瓶庵之父,往侨维扬,会逆阉魏忠贤用事,有假其威虐人者,君以布衣叩阍③。
抗疏,既危而.免。
”瓶庵殊多父风也,父尝刲股以.疗亲痛,瓶庵父病亦刲股。
瓶庵之妹死,有遗子女,并婚嫁之如己出,其孝友如此。
于是远近士至吴门者,皆欲争识瓶庵矣。
识瓶庵者曰,瓶庵姓吴,名传鼎,禹存其.字也,或曰雨岑,盖徽之休宁人云。
瓶庵父,字绍素。
[注]①先陇:祖先陇地,祖墓。
②白徒:本指无军籍临时征集的壮丁。
此处指散漫无管束的人。
③叩阍(hūn):向朝廷进言。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瓶庵幼失怙.废学怙:依靠B.尝僦.小舟,问舟子曰僦:租赁C.力疾.游黄山而后返疾:快速D.尝就瓶庵平.曲直平:评判9. 以下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于.贤人隐君子尤尊敬之州司临门,急于.星火B.抗疏,既危而.免侣鱼虾而.友麋鹿C.父尝刲股以.疗亲痛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D.禹存其.字也则或咎其.欲出者第Ⅱ卷(非单项选择题共123分)三、(31分)10. 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⑴“米贵甚,如是,汝安得自活? ”乃增其值。
(4分)⑵瓶庵之妹死,有遗子女,并婚嫁之如己出,其孝友如此。
(4分)11. 第Ⅰ卷文言文中,传主瓶庵具有哪些优秀的道德品质?请简要概括。
(4分)12.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限划10处)(5分)夫盗亦人也冠屦焉衣服焉其所以异者退逊之心正廉之节不常其性耳视玉帛而取之者则曰牵于寒饿视家国而取之者则曰救彼涂炭(选自《罗隐集》)1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苏轼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
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注]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十一月,苏轼奉命前往常州等地赈济灾荒途中;除夜即除夕。
(1)结合尾联,简要赏析“嫌”字的妙处。
(4分)(2)这首诗的前六句,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
(4分)14.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限选6句)(6分)(1)故不积跬步,。
(荀子《劝学》)(2) ,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3)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4) ,烟光凝而暮山紫。
(王勃《滕王阁序》)(5)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6) ,塞上风云接地阴。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7) ,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8)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22分)透明纳兰妙殊衰老像夜晚一样徐徐降临,光并不是一下子就散尽,死神有惊人的耐心,有时他喜欢一钱一钱地凌迟。
壮年时的余晖犹在,八十岁时,姥姥的食量仍是阖家之最。
她独个儿住在老房子里,自己伺候一个蜂窝煤炉子,自己买菜做饭,虽是颠着一对小脚,行如风摆杨柳,但还利索得很。
她对大家都很有用,儿女的孩子尚小,都得靠姥姥帮忙看管。
六个外孙、孙女、外孙女,都经她的手抚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