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践活动的几种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实践活动的几种模式
静思教学2007-03-18 20:57:50 阅读13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本文发表在2002年第10期《教学与管理》中)
在美国一个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一条格言:“Having listened, maybe you’ll forget. Having looked, maybe you’ll remember. Having done, maybe you’ll understand”(说给我听,我会忘记;指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自己做,我会理解),这句话说明了做的重要性,做,即实践。在科学教育中,实践活动更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千方百计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去认识世界和思考问题,强调让学生在开放的现实情景中主动探索研究,获得亲身体验,解决实际问题,发展个性品质。这样的教学活动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坚实而全面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开发学生的潜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出台,科学实践活动的分量日显重要。当前,许多老师也随机加大了科学实践活动在具体教学中的比重,但是却又对科学实践活动的概念、模式以及相对应的内容感到比较棘手,有一定的困难,往往在实际教学中达不到预想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怎样组织并开展好实践活动已成为大家拯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了几种活动模式,现提出来供大家讨论,旨在抛砖引玉。
具体地说,科学实践活动大致可分为以下七种形式:
1、操作性实践活动。教师通过各种结构材料,按照已设定的教学程序,让学生模仿操作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有两种形式:a、教师示范一个或几个实践活动由学生按这些步骤模仿,b、教师先将所有的实践活动全部示范好,然后要求学生全过程模仿。归纳起来这类实践活动的基本模式为:
拟定操作目标归纳操作程序学生按序操作实现目标
例如在做“空气具有热胀冷缩性质”的验证实验中,将气球套在平底烧瓶的口子上,然后隔着石棉网用酒精灯加热瓶内的空气,直至气球鼓起来为止,这个教学过程是以示范为主,让学生听清楚要求,看清楚操作过程,然后让学生按序仿做;再如教学植物果实的两种切法,同样也是教师先示范横切学生仿做横切,再示范纵切,学生仿做纵切,也可以教师先全部示范好,学生按序操作。总之这类学生实践活动比较简单,
一般只是以单纯性的模仿为主。
2、实验性实践活动。较之操作性实践活动来说,它是从较高的操作层面上来进行的一种实践活动,即提供学生研究内容,提供相应的结构材料,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决定实验的程序,得出实验结果。
这种实践活动的基本模式为:
拟定实验项目预定实验结论自行设计程序
按序操作印证实验结果
仍旧以《物体的热胀冷缩》一课为例,在验证了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后,再提供给学生液体热胀冷缩的学具(自制的带色的小药瓶,盖子上插一根细塑料管)、盛有冷水的烧杯(冷水高度不超过小药瓶的高度),要求学生先预测水是否具有热胀冷缩性质,然后让他们自己去设计实验程序,按这个实验程序自己去验证实验结果。我们在上同样类型的实验课时,经常会有这样的提问,“你们能利用桌子上面放着的材料,自己来设计一个实验研究一下吗?”这种问题实际上就是让学生进行实验性的实践活动。
3、研究性实践活动。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需研究的内容进行一定程序的拓展,使得学生所发现的,获得的规律、性质,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并能迁移至生活实践中。它的基本模式
为:
感知学习内容设定问题取向寻求事物真相
比如《磁铁》一课,学生对磁铁的吸铁性质早已知晓,但是对磁铁的南北极指向、磁铁的极性、磁场的强弱大多比较模糊,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所以教师可以确定一个中心问题:“磁铁的吸铁性质同学们都已经知道了,那么它还有没有其它的性质呢,这些性质又是怎么样的呢,请大家研究一下?”然后给予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充分的研究,待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找到了其它的性质时,要求学生想一想生活中的应用,以此来巩固知识。类似上面这样的活动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是很多的,这些都属于研究性实践活动。
4、探究性实践活动。同研究性实践活动相似,但它更注重学生的思维活动,更多的在“探”字上做文章,它的核心是引导学生体验探索科学的经历和过程,即在教师的引导下,设定一个能让学生自行探究的问题,尽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创造一个合作的氛围,最终让学生学会学习的一种实
践活动。它的主要模式为: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自行探究研讨总结提高
仍以《软和硬》为例,课文的重点是学习认识物体显著特征的简单方法,难点是利用各种有结构的材料引导学生自行探究辨别比较物体软硬的各种方法。因此,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处理的,事先给学生提供了“卵石、木块、泡沫塑料、小核桃、紫葡萄、橡皮、海绵”等材料,提问:“这些东西的软硬是不一样的,你能想出多少种比较软硬的方法,大家可以互相商量一下,看看哪个组想出的办法最多?”学生们都积极动手动脑辨别它们的软硬,探索比较软硬的方法,汇报时方法之多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最多的一个组竟然想出了十七种比较软硬的办法,尽管有些办法不够确切,显的非常稚嫩,但这都是学生个人智慧和小组集体智慧的结晶,都是学生自己的东西,是非常值得赞扬的。因此探究性实践活动实际上就是学生搞科学的过
程。
5、应用性实践活动。就是学生将课堂内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一种活动,是课堂教学
的延伸,是知识与能力的统一过程。它的基本模式为:
初探发现问题发掘个体潜能反馈深化知识
比如《软和硬》一课,让学生发现物体的软硬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是会发生变化的,然后通过研究要让学生在生活中能利用食物的软硬变化来辨别食物的好坏;再如教学植物单元后,要求学生都去种一盆花,观察该植物的生长过程,研究它在不同生长过程中的变化,这样既可以巩固课堂内所学到的知识,
又可以培养学生研究植物的兴趣。
6、调查性实践活动。这是将知识迁移到生活实践的一个重要过程,它着重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评估、监控、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一般利用课余时间来进行,其内容很广,有家庭调查、社区调查、社会调查、环境调查、生活调查等。这种实践活动的模式为:
设定调查目标比较认同发现深究调查报告
比如家乡的古树调查,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树是古树,然后让学生去调查家乡到底有多少颗这样的树,要调查出树的年龄、名称、以及古树的现状,如果古树有什么问题还要研究它为什么会变成这
样,最后必须写出一定质量的调查报告。
7、考察性实践活动。它同调查性实践活动一样,都是开放性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认识对象是大自然,因而到大自然中去教学是它的特征,通过这样的活动促使学生把科学研究转化为他们乐于从事
的日常生活内容。它的基本模式为:
提出考察对象挖掘考察资源迁移运用知识考察报告比如考察家乡的水污染情况,在让学生考察前,教师要事先到需考察的地点蹲点,熟悉考察地的环境,要让学生明白考察目的、考察任务、考察要求,要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来解释所发现的现象,考察后要结合实际写出考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