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测试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测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与中国第一个直辖市有关的是()。
A.上海 B.北京 C.广州2. 南极洲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方,因为()。
A.它处于南极圈之内 B.它没有人类居住C.它地处高纬度地区3. 以下是地球上末次冰川时期最远达的位置的是()。
A.北极圈区域 B.喜马拉雅山山顶 C.非洲热带地区4. 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阳光和......()。
A.蒸发 B.碳 C.水5. 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属于()。
A.亚热带 B.温带 C.热带二、判断题1. 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东侧时间比西侧时间快一天。
()2. 热带地区夏季的白天很短,夜晚很长。
()3. 赤道气温每月都跟中国一样。
()4. 低纬度地区的海拔越高气温越高。
()5. 直辖市是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城市。
()三、简答题1. 请解释今天是星期几的日期线是什么线。
2. 请解释为什么婆罗洲的气候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类型。
3. 请简述中国特色的三大种植业类型。
【答案】一、1.A 2.C 3.B 4.C 5.A二、1.√ 2.× 3.× 4.× 5.√三、1. 因为普遍认为如果时间过零点以后,则算是第二天;而日期线的正对着一些带有十二小时时差的区域,这些地方的时间比其他地方先或者晚,如果日期线这样划分,因其位置靠近东方所以会晚一天。
2. 因为婆罗洲的地理位置靠近赤道,故有充足的日照和热能;再加上暖湿气流不受缺氧山脉的阻挡,以及海洋环流的作用,所以气温高且湿度大。
3. 中国特色的三大种植业类型分别是:水稻种植,棉花种植和小麦种植。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综合测试附答案解析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选项1.识符号,知天气。
图3.3表示的天气状况是()图3.3A.多云转大雨,东南风3级B.阴转大雨,东南风6级C.阴转大雨,西北风3级D.阴转大雨,西北风6级读图,回答2~3题。
图3.42.关于A、B两地降水量多少的说法,正确的是()A.A地多,B地少B.A地少,B地多C.A、B两地一样多D.没法确定3.图3.4说明________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之一()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大气运动D.地形4.读2012年5月5日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图,各城市空气质量状况相比较,正确的是()A.太原优于天津、天津优于兰州B.重庆优于上海、上海优于郑州C.哈尔滨优于昆明、昆明优于广州D.昆明优于广州、广州优于重庆读某地区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5~7题。
图3.5图3.65.甲处的年平均气温为()A.5℃B.-10℃C.15℃D.20℃6.图示地区气温分布的总趋势是()A.由南向北递增B.由南向北递减C.由南向北先减后增D.由南向北先增后减7.影响上述气温分布总趋势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人类活动8.分析:若图3.7中等温线分布状况是因地形而形成,则有关甲、乙两坡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迎风坡——坡度陡B.甲——背风坡——坡度缓C.乙——背风坡——坡度陡D.乙——迎风坡——坡度缓(2013·江苏南通)图3.8为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城市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读图,回答9~11题。
气温/℃降水量/毫米气温/℃降水量/毫米哈尔滨北京气温/℃降水量/毫米气温/℃降水量/毫米武汉广州图3.89.四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A.广州B.武汉C.北京D.哈尔滨10.四城市中,1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A.广州B.武汉C.北京D.哈尔滨11.四城市气候的共同特点是()A.雨热同期B.全年高温多雨C.冬雨夏干D.全年低温少雨(2013·湖南株洲)气候数据有多种呈现方式,图3.9是把代表月份的数字标注在以气温和降水量为坐标的图上,一个月份的点在图中的坐标就是该月的平均气温和降水量。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测试卷及答案
第三章综合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表是两则中央电视台发布的关于四个城市未来24小时的天气预报。
下列选项中的天气预报,符合表中所列的是()A.北京——今天到明天,中雨转小雨,气温下降,请注意防寒保暖B.上海——今天到明天,多云转晴天,气温升高,请注意防晒防暑C.武汉——今天到明天,中雨转大雨,气温下降,出门时请带好雨具D.广州——今天到明天,多云转小雨,气温下降,出门时请关好门窗来自热带、温带、亚热带和寒带的四位学生小明、小军、小力和小华,他们生活所在地的气温变化曲线图分别如下图,这四位学生在一起进行了交流。
据此完成第2~3题。
2.这四位学生的交流,不正确的是()A.小明所在地冬温暖,夏炎热,气温年较差小B.小军所在地冬寒冷,夏高温,气温年较差大C.小力所在地冬温和,夏高温,气温年较差大D.小华所在地冬寒冷,夏凉爽,气温年较差大3.如果夏季你要到他们所在地区去旅游,你的行囊中应有的必需物品是()A.去小明所在地——防冻油、防蚊虫叮咬的药品等B.去小军所在地——伞、短袖衫和防晒油等C.去小力所在地——伞、羽绒服和防水服等D.去小华所在地——防晒油、防蚊虫叮咬的药品等4.下列词语中描述气候的是()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C.昨夜风疏雨骤,今日绿肥红瘦D.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暖短促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了区域污物,也称为细颗粒物。
下图是北京近年某时期PM2.5来源统计示意图。
据此完成第5~6题。
5.北京PM2.5来源最多的两个渠道是()A.区域污染传输和机动车B.燃煤和扬尘C.农业及畜禽养殖和工业D.机动车和燃煤6.为减少大气中PM2.5的含量,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实行机动车限行,鼓励乘坐公交车、地铁B.推行使用洁净能源C.淘汰高耗能产业D.餐饮时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7.读下图,判断甲、乙、丙三地的年平均气温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A.甲→乙→丙B.甲→丙→乙C.乙→丙→甲D.丙→乙→甲8.下图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7月等温线图,甲、乙位于同一纬线上,虚线为陆地与海洋的分界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处气温高于乙处B.甲、乙两处气温相同C.甲处为海洋,乙处为陆地D.甲处为陆地,乙处为海洋9.王芳同学在学习了“天气与气候”一章内容后,对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得出以下结论。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测试卷(含答案)第三章《天气与气候》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为了减轻雾霾现象的发生,我们倡导的行为是( )A . 答案AB . 答案BC . 答案CD . 答案D2.下图中,表示霜冻的天气符号是( )A . 答案AB . 答案BC . 答案CD . 答案D3.下列关于降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大气中的水汽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形成降水B . 降水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C . 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多种形式D . 降水就是降雨4.下列描述属于天气的是( ) A . 明天将出现大风、降温现象 B . 黑龙江冬季漫长寒冷多冰雪 C . 极地地区全年严寒D . 武汉冬冷、夏热、春暖、秋凉5.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 人工改造B . 纬度位置C . 海陆位置D . 地形起伏6.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 ) A . 稳定 B . 多变C . 影响生产、生活D . 长时间7.读下图,可以看出该地最高月降水量大致为( )A . 280mmB . 90mmC . 350mmD . 100mm8.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 ) A . 气温、地形因素、风向 B . 海拔高度、气温、纬度位置C . 纬度位置、地形因素、海陆位置D . 人类活动、纬度位置、海拔高度9.在下面四块大陆中,正确反映世界降水量分布状况的是( )A . 答案AB . 答案BC . 答案CD . 答案D10.下列人类活动受气候影响很小的是( ) A . 种植业 B . 房屋建筑C . 畜牧业D . 汽车制造业11.大洲G 所在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它的气温年变化情况与气温曲线图中的_____图基本相吻合( )A . ①B . ②C . ③D . ④12.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 A . 1月份 B . 3月份C . 7月份D . 10月份13.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图中表示多云的天气符号是( )A . 答案AB . 答案BC . 答案CD . 答案D14.下列天气状况与人们的户外活动对应妥当的是( ) A . 沙尘漫天——在操场打篮球 B . 台风将至——捕鱼船队起航C . 久雨初晴——带儿童日光浴D . 雷雨大作——在大树下避雨读某地1991-1997年年降水量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测试卷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请将正确答案填入题后的表格中。
每小题2.5分,共50分)下面为春季某日我国东部一条经线附近地区的天气状况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40N附近的天气状况是()A.有微风和沙尘B.雨夹雪天气C.晴转多云天气D.出现沙尘暴、大风天气2.给图示30°N附近人们的生活建议是()A.适宜户外运动B.注意添衣防冻C.出行带好雨具D.做好防晒保护3.“巨型稻”具有不易摧折、耐淹涝的特点,增强了该作物对南方地区常见灾害性天气的抵御能力如下列天气中的(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4.关于下图中A、B两地气温年变化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①A地冬冷夏热②A地冬温夏凉③B地四季如春④B地夏季高温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5~7题。
5.已知B地的气温为16℃,那么A地的气温约为()。
A.14.8℃B.15.4℃C.16.6℃D.17.2℃6.一般来说,图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
A.A地B.B地C.C地D.D地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为山谷B.图中山峰的海拔可能为1600米C.②处可能有河流发育D.①处坡度比③处陡读世界局部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8~9题。
8.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与其气候类型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
A.①是地中海气候B.②是热带草原气候C.③是热带雨林气候D.④是温带海洋性气候9.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种气候类型分布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B.②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C.③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地区的大陆东岸D.④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10.读图一和图二分析可知,通辽市的主要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B.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全年干燥少雨C.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高原山地气候全年低温,降水稀少读下列四幅降水量柱状图,回答11~12题。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测试题(含答案)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夏季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常遭受台风袭击,以下天气符号表示台风的是( )A. B. C. D.2.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南极洲的最高气温一般会出现在( )A.每年的1月B.每年的2月C.每年7月D.每年的8月3.看卫星云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绿色表示海洋B.蓝色表示陆地C.白色表示云雨区D.云层厚的地方一定下特大暴雨4.某地7月月平均气温为26℃,1月月平均气温为﹣4.7℃,则该地的气温年较差是( )A.30.7℃B.﹣4.7℃C.21.3℃D.22.3℃5.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是( )A.中午12时和晚上12时B.上午12时和日落后C.午后2时和日出前后D.午后2时和日落后6.如图为某区域1月份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海岸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区域位于北半球,乙地代表陆地B.该区域位于北半球,甲地代表陆地C.该区域位于南半球,甲地代表海洋D.该区域位于南半球,乙地代表海洋7.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与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相比( )A.东岸多B.西岸多C.一样多D.不一定8.贝贝和同学一起在学校地理园测量降水量,下列做法或说法正确的是( )A.下雨时将雨量器搬放到室外,不下雨时搬到室内B.降水过后,直接从雨量器上读取降水量C.降水量的单位为毫升D.将雨量器水平放置于平坦开阔地9.关于全球降水的分布规律,说法正确的有( )①热带地区降水一定多②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③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多,大陆东岸降水少④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A.②④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0.下图示意南亚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示意南亚此时盛行夏季风(西南风),带来大量降水B.乙图示意南亚此时盛行冬季风(东北风),气候凉爽宜人C.丙图示意南亚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丙图示意南亚气候类型是一年可分为三季的热带季风气候11.热带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 )A. 东部和中部B. 东南部和南部C. 中部和南部D. 西部和南部12.新加坡的居民喜喝"肉骨茶","肉骨茶"虽名为茶,但实为混合中药、香料(包括八角茴香、桂香、丁香、大蒜)及肉排熬制多个小时的浓汤。
人教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检测卷含答案
第三章检测卷(建议用时: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诗句中描写天气的是()①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②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④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A.②④B.①③C.①②③D.②③2.下图反映的是云南省气象台发布的昆明市3月4日至3月6日的天气预报,小明准备于3月4日到昆明参加三天会议,你会建议他带上的东西是()A.雨伞、御寒的衣物B.T恤衫C.墨镜D.防晒霜3.通常,在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
当北京为绿色时,说明北京地区当时是()A.晴转阴天气B.阴雨天气C.阴转晴天气D.晴朗天气我国2016年环境日的主题为“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
读下表,回答4~5题。
4.AQI即空气质量指数,数值越大,表示污染越严重。
表中监测点空气质量最好的是()A.五四北路B.师大C.杨桥西路D.鼓山5.下列行为对改善空气质量有帮助的是()A.多开私家车B.露天焚烧垃圾C.骑自行车上学D.未经处理排放工业废气6.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中要进行4次,4次气温观测的时间各不相同,右图是某观测站的观测结果,其中,②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个时间的观测结果()A.2时B.8时C.14时D.20时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温线分布图,据图回答7~8题。
7.据图中等温线数值判断,此图是该区域季气温分布示意图。
()A.春B.夏C.秋D.冬8.图中等温线发生弯曲的根本原因是()A.太阳辐射B.地形C.洋流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9.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两极向赤道递减B.同纬度地区,冬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C.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寒冷D.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10.下列世界气温分布示意图正确的是()11.如果某地常年出现如下图所示天气,则当地的降水量与下列哪一幅图相吻合()12.亚欧大陆的温带地区自西向东降水变化的规律是()A.多→少B.少→多C.多→少→多D.少→多→少13.阿拉伯人的传统服饰是白色头巾和宽松的长袍,其白色的长头巾有利于反射强烈的阳光和遮挡风沙,宽松的长袍有利于阻挡滚滚的热浪。
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陆地和海洋 达标测试卷
第三章陆地和海洋达标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郑和,中国明代航海家,曾七下西洋,读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完成1~2题。
1.图中的“西洋”指的是()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2.从图中可以看出,郑和下西洋时没有经过()A.亚洲西部地区B.非洲C.亚洲东南部地区D.北美洲右图为联合国徽章,图案是在橄榄枝包围下的南纬60°以北的北极俯视世界地图,象征着世界和平。
读图,完成3~4题。
3.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A.巴拿马运河B.苏伊士运河C.土耳其海峡D.白令海峡4.下列关于大洲和大洋的说法,正确的是()A.亚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B.北冰洋是纬度最低的大洋C.大洋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洲D.北美洲和非洲有极昼极夜现象某生物学家在19世纪末调查地球陆地上蚯蚓的分布情况时,发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有一种蚯蚓同时分布在图中同纬度的甲、乙两地,但与甲地同纬度同大陆的西海岸却并没有这种蚯蚓分布。
读图,完成5~7题。
5.甲、乙两地之间的大洋是()A.大西洋B.太平洋C.印度洋D.北冰洋6.与甲地同纬度同大陆的西海岸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A.位于板块张裂拉伸地带B.位于板块碰撞挤压地带C.位于板块断裂错动地带D.大型工程建设7.关于这种蚯蚓的分布现象,下列解释中最合理的是()A.蚯蚓能穿越海洋B.蚯蚓不能穿越陆地C.大陆漂移D.蚯蚓分布范围窄8.某部以空中视角俯瞰中国的纪录片,展现了中国各地截然不同的地形地貌。
下列图片为该纪录片中的镜头,其中地形类型属于平原的是()读部分世界地形之最分布图,完成9~10题。
9.下列关于图中世界之最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①——世界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B.②——世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C.③——世界最长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D.④——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10.甲位于三面被水包围的陆地,被称作()A.大陆B.岛屿C.半岛D.大洲2023年,我国科研人员在青藏高原卓奥友峰距今2.2亿年的三叠纪晚期地层中找到了鲨鱼化石,这将为人们了解三叠纪古海洋生态系统提供更多信息。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综合测试(含答案)
第三章综合测试班级:姓名:成绩:一、选择题1.根据下图中的天气符号判断,下列最适宜登山的天气是()A.B.C.D.2.下图中,表示东北风6级的是()A.B. C.D.3.下列四组词语中,描述天气现象的是()A.春意盎然寒来暑往昼长夜短 B.暴风骤雨风和日丽大雪纷飞C.霞光万道银装素裹尘土飞扬 D.月明星稀花好月圆鸟语花香4.2019年世界环境H中国的主题尾: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下列行为会让空气质量变差的()A.骑自行车出行 B.禁止乱砍溢伐C.焚烧农作物秸秆D.使用清洁能源5.下列诗句描述气候的是()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B.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忽如一夜春风米,千树万树梨花开6.天气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下列天气符号与我们日常生产生活搭配合适的是()A.--开运动会B.--打羽毛球C.--渔民出海捕鱼D.--电力工人高空作业7.在卫星云图上南平地区为浓白色,此时南平地区的天气可能是()A.阴雨 B.霜冻 C.晴朗 D.大雾8.描述气候的诗句是()A.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D.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下图为福建省南平市某日天气预报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该日所属季节最不可能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10.该日南平()A.晴转多云,适合户外活动B.气温较低,注意穿衣保暖C.气温日较差为 10℃D.出现大范围冰冻灾害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题。
11.非洲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A.0℃~10℃之间 B.10℃~20℃之间 C.20℃以上 D.0℃以下12.下列关于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B.北半球同纬度的海洋和大陆气温相同C.南半球自南向北气温没有变化D.山地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升高13.赤道附近终年炎热,而南极大陆冰雪覆盖。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大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A. 亚洲B. 非洲C. 北美洲D. 南美洲2. 地球上最大的沙漠是?A. 撒哈拉沙漠B. 戈壁沙漠C. 阿塔卡马沙漠D. 澳大利亚大沙漠3. 下列哪个国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A. 中国B. 印度C. 美国D. 印度尼西亚4. 地球上最高的山峰是?A. 珠穆朗玛峰B. 喀喇昆仑山C. 埃佛勒斯峰D. 阿空加瓜山5.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A. 尼罗河B. 亚马逊河C. 长江D. 密西西比河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6. 地球是一个完全的球体。
()7. 地球上所有的海洋都是相互连接的。
()8. 地球上所有的陆地都分布在北半球。
()9. 地球上最低点是马里亚纳海沟。
()10. 地球上最大的湖泊是里海。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1. 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______。
12. 地球上最长的山脉是______。
13. 地球上最大的半岛是______。
14. 地球上最深的海洋是______。
15. 地球上最大的淡水湖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6. 简述地球的四大洋。
17. 简述地球的五个气候带。
18. 简述地球上主要的气候类型。
19. 简述地球上主要的陆地地形类型。
20. 简述地球上主要的河流和湖泊。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21. 请解释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并说明它们对地球有什么影响。
22. 请解释地球上的五带是如何形成的。
23. 请解释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是如何形成的。
24. 请解释地球上的气候类型是如何形成的。
25. 请解释地球上的自然灾害是如何形成的。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26. 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上的气候和季节变化的影响。
27. 分析地球上的海陆分布对地球上的气候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28. 请制作一个地球仪,并标注出地球的主要地理特征。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学期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学期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测试卷(含答案)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卫星云图上通常用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当秦皇岛为绿色时,说明秦皇岛地区当时是A.晴朗天气B.阴雨天气C.阴转晴天气D.晴转阴天气2.读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一般而言,北温带同纬度的一月平均气温A.海洋高于陆地B.陆地高于海洋C.高原高于平原D.荒漠高于森林3.下列诗句中,描述气候的是A.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4.“气候”与“天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下列描述气候的是A.天空乌云密布,大雨倾盆B.云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C.今晨寒风凛冽,气温骤降D.昨日晴空万里,艳阳高照5.下面四幅气候类型图,从左到右表示的气候类型依次是A.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极地苔原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极地冰原气候6.英国冒险家贝尔需要拍摄一部自然景现题材的纪录片,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贝尔打算在在北回归线附近拍摄“绿水青山”纪录片,他发现②地和③地的景观差异很大。
主要因为③地是A.冬季风带来大风大雪B.夏季风带来暖湿气流C.海拔高度较低D.人类文明历史悠久7.读安第斯山脉南段图及A、B两地的气候资料图,图中的A地气候类型是A.地中海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8.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A.英语B.汉语C.俄语D.阿拉伯语9.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A.南极圈附近气温最高,达20℃以上B.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多C.乙处年降水量在200~500毫米之间D.甲处年降水量在1000~2000毫米之间10.图为某区域7月份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海岸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区域位于北半球,乙地代表陆地B.该区域位于北半球,甲地代表陆地C.该区域位于南半球,甲地代表海洋D.该区域位于南半球,乙地代表海洋11.山脉常常成为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单位和地形区的天然分界线。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姓名:班级:学号:总分: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山脉中,为东西走向的是()A.阿尔泰山山脉B.南岭C.喜马拉雅山脉D.武夷山脉2.山脉常常成为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单位和地形区的天然分界线。
下列对四副示意图中山脉名称判断正确的是()A.太行山、武夷山、昆仑山、天山B.大兴安岭、台湾山脉、天山、阿尔泰山C.雪峰山、长白山秦岭、大别山D.巫山、武夷山、阴山、横断山脉甘肃省为了加快推动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实施“通路、改善、畅游、智联”四大交旅融合提升工程,规划打造“空中游丝路”品牌,提出实现河西走廊景区之间低空串飞。
甲、已、丙、丁为我国四个省区轮廓图,读图2.1,完成3—5题3.材料中提到“实现河西走廊景区的空串飞”的省区市()A.甲B.乙C.丙D.丁4.图中的a山脉是()A.秦岭B.大巴山脉C.武夷山脉D.小兴安岭5.关于图中山脉两侧地形区描述,正确的是()A.大兴安岭东侧华北平原,西侧内蒙古高原B.祁连山东北内蒙古高原,西南柴达木盆地C.太行山东侧东北平原,西侧黄土高原D.a山脉北侧四川盆地,南侧黄土高原6.图2.2为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从图中可以得出的信息是()A.地形多种多样,平原面积大B.地形多种多样,高原面积大C.地形多种多样,山地面积大D.地形多种多样,盆地面积大读“我国沿30°N地形剖面图”(图2.3),完成7—8题。
7.图中反映的我国地势特点是()A.西高东低,呈阶梯分布B.东高西低,呈阶梯分布C.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D.北高南低,呈阶梯状分布8.该地势特征对我国气候影响的是()A.夏季高温B.冬季少雨C.便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D.东部地区降水较少暑期,某校组织学生开展游学地理考察,感受祖国锦绣山河。
读“游学地理线路图”(图2.4)完成9—10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检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检测试卷(时间:60分,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气候”与“天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下列描述气候的是(B)A.天空乌云密布,大雨倾盆B.云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C.今晨寒风凛冽,气温骤降D.昨日晴空万里,艳阳高照2.卫星云图中,白色表示的是(D)A.陆地B.海洋C.河流D.云雨区(临沂中考)下面是山东省临沂市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据此回答3~4题。
3.由中雨转小雨的时间点是(B)A.星期一B.星期二C.星期三D.星期四4.小明所在班级计划3月4日到临沂市科技馆参观,出行时你会建议他带上(C)A.防晒霜B.墨镜C.雨伞,御寒的衣物D.太阳帽5.下面能正确描述如图所示赤峰市某日天气情况的是(A) A.多云转阴,气温14 ℃~28 ℃,南风4级B.多云转阴,气温14 ℃~28 ℃,北风4级C.阴转多云,气温14 ℃~28 ℃,北风4级D.晴转多云,气温14 ℃~28 ℃,南风4级第5题图第6~7题图如图是莱州市某气象站11月30日测得的气温数值,据图回答6~7题。
6.该日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大约是(B)A.8时左右B.14点左右C.20时左右D.2时左右7.该日气温的日较差大约是(C)A.38 ℃B.15C.10 ℃D.5 ℃8.读“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下列城市中空气污染最严重的是(A)A.北京B.天津C.长沙D.广州9.“在雨季,大草原一片葱绿,斑马、长颈鹿等动物成群结队迁徙而来,显得生机盎然。
到了旱季,满目枯黄,莽莽草原上,间或有一些耐旱的孤树……”这种景观所在的气候区是下面四种热带气候分布示意图中(A)A.①B.②C.③D.④10.“天涯海角隆冬暖,青藏高原盛夏寒”,这两地气候特征的成因(C)A.都与纬度位置的影响有关B.都与地形的影响有关C.前者与纬度位置的影响有关,后者与地形的影响有关D.前者与地形的影响有关,后者与纬度位置的影响有关11.“中考”后武汉地区将酷热难当,如果父母欲带你去旅游避暑,最理想的避暑地点是下图中的(C)A B C D12.右图四地中降水量最多的是(C)A.①B.②C.③D.④13.一个地方的降水量的多少,受那些因素的影响(C)①纬度位置②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③海陆位置④该地区人口密集度⑤地形A.①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⑤D.①③④⑤据某地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回答14~16题。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是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A. 昼夜长短的变化B. 四季的变化C. 太阳的东升西落D. 地球的南北极转换答案:C2. 下列哪个国家被北回归线穿过?A. 英国B. 法国C. 中国D. 日本答案:C3. 下列哪个城市位于东半球、北半球?A. 纽约B. 伦敦C. 悉尼D. 东京答案:B4. 下列哪一项是纬线的主要特点?A. 连接南北两极B. 指示东西方向C. 形状为圆圈D. 长度相等答案:C5. 下列哪个地理现象是由地球公转产生的?A. 昼夜长短的变化B. 四季的变化C. 太阳的东升西落D. 地球的南北极转换答案:B二、填空题1.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周期是一天。
答案:自西向东2.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______,周期是一年。
答案:自西向东3. 地球上有两条重要的经线:______和______。
答案:本初子午线、国际日期变更线4. 经纬网可以用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______和______。
答案:经度、纬度5. 北半球的夏至日是______月______日,冬至日是______月______日。
答案:6月21日,12月22日三、简答题1. 请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答案: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天,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
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产生的地理现象有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2. 请解释经纬网的作用。
答案:经纬网可以用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它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通过测量某个地点的经度和纬度,可以精确地确定该地点的位置。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测试-人教版(含答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测试-人教版(含答案)一、单选题(共20小题)1.如下图为等值线图,数值关系是a>b>c>d,若图中a、b、c、d四线为等温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丁地为盆地B.丙地为山顶C.丙地气温小于丁地D.丁地为山顶2.下列城市中雨季最长的是()A.答案AB.答案BC.答案CD.答案D读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3.四地中夏季较为干旱,使得农业生产主要依靠灌溉的是()A.甲B.乙C.丙D.丁4.下列半岛气候最干旱的是()A.印度半岛B.中南半岛C.阿拉伯半岛D.朝鲜半岛5.近些年来,我国北方沙尘天气越来越多,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在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节目中,表示沙尘暴的天气符号是()A.答案AB.答案BC.答案CD.答案D6.雾霾是目前我国常见的一种灾害性天气,下列表示霾的天气符号是()A.B.C.D.7.2013年春、秋、冬季我国大多数地区都出现雾霾天气,空气污染空前严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下列做法不利于减轻雾霾影响的是()A.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B.建筑工地围栏施工并洒水降尘C.开私家车出行D.工业生产中少使用矿物燃料,排放污染物8.下列气候类型只分布在大陆西岸,东岸缺乏的气候类型是()①热带沙漠气候;①地中海气候;①温带海洋性气候;①温带季风气候A. ①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9.读某地各月平均气温曲线图,对该地气温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终年高温B.夏季高温C.终年严寒D.冬暖夏凉10.下列地区全年多雨的是 ( )A.新加坡B.莫斯科C.北京D.华盛顿11.“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说明受降水影响最显著的人类活动是()A.交通运输B.农业生产C.工业生产D.旅游12.“天涯海角隆冬暖,青藏高原盛夏寒”造成两地气候特征的主要原因是()A.都是纬度因素影响B.前者受纬度影响,后者是地势因素影响C.都是地势因素影响D.前者受地势因素影响,后者受纬度影响13.如下图是测量()的设备。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测试卷(及答案)
第三章测试卷(本试卷共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1.天气现象的重要特点是。
A.持续时间长B.变化小C.变化大D.表现为严寒2.下列几句话,描述天气的是。
A.夏季高温多雨B.四季如春C.全年干燥少雨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3.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说明受降水影响最大的是。
A.日常生活B.交通出行C.农业生产D.工业生产4.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A.陆地B.森林C.平原D.草地5.“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中所描述的天气用符号表示为6.当人们意外的遇到雷雨天气时,为了避免伤害,合理的做法是A.紧靠大树站立B.快速大步奔跑C.双脚合拢蹲下D.迅速爬到树上7.下列选项中,关于空气质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空气质量与气温高低有关B.空气质量与空气中所污染的数量有关C.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D.空气质量受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的影响8.2014年2月下旬,雾霾天气长时间席卷我国中东部地区,空气污染指数居高不下,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生产生活中,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有①工厂废气②汽车尾气③焚烧垃圾④噪音污染A.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①②④9.在北半球,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A.一月的陆地B.七月的陆地C.一月的海洋D.七月的海洋10.一天中陆地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
A.中午12点B.子夜C.午后2点D.日出前后11.南极洲大陆上的最高温,一般多出现在。
A.1月B.2月C.7月D.8月12.有关等温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等温线密集,温差小B.等温线稀疏,温差大C.北半球等温线较南半球平直D.等温线稀疏,温差小13.有关等温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等温线密集,温差小B.等温线稀疏,温差大C.北半球等温线较南半球平直D.等温线稀疏,温差小14.我国吐鲁番盆地有“早穿皮袄午穿沙”的说法,这说明当地比较大的是。
A.气温年差大B.气温日较差C.日平均气温D.年平均气温15.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主要是。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达标测试卷含答案.docx
第3章 天气与气候达标测试卷(时间:45分钟洒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描述气候的是()A.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B.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C. 昨夜风疏雨骤,今日绿肥红瘦D. 冬季漫长严寒,夏季温暖短促2. 据某市天气预报图(图3 — 1),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3-1A.星期一气温日较差最大 B.每天最高温都出现在正午12时C.未来七天以阴天为主D.该市很可能是拉萨某学校为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决定组织研学活动。
回答3〜4题。
3. 该校决定11月中旬组织学生到某公园开展研学活动,下列天气最适合的是()星期六今天3527*—现在16时 17时 18时 18: 44A 米米米 乂34333232 日落33 19时 20时 3130星期日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高气温最低气温A CB D4.该校九⑷班同学在公园入口指示牌上发现有该地的“风向玫瑰图”(如图3-3所示)。
老师介绍说:图中各点和坐标中心的方位表示风向,距离长短表示发生频率的高低。
据图分析,此地最主要的盛行风向是()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南风D.西北风图3 -3图3-4表示我国某市多年平均气候资料。
读图,回答5〜6题。
5.6. 该市气温年较差约为(A. 25°CB. —6°CC. 19 °CD. 31 °C 该市降水集中于(A. 3月〜5月B. 6月〜8月C. 9月〜11月D. 12月〜次年2月图3 -4图3—5为某地等值线图,数值关系为a>b>co读图,回答7〜8题。
图3 -69. 从全球范围看,一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C.从内陆向沿海递减D.从低纬度向两极递减10. 一般而言,北温带同纬度的一月平均气温()A.从北向南递减B.从I W J 海拔向低海拔递减 A. 东半球 B.西半球C.南半球8. 若三条线为等高线,则①、②两地代表的地形分别是(A.山脊山脊 B,山谷山谷 C.山脊山谷D.北半球D.山谷山脊A. 海洋高于陆地B. 陆地高于海洋C. 高原高于平原D. 荒漠高于森林唠漠图3 -711. 世界沙漠分布规律是()A. 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B. 集中分布在内陆地区C. 集中分布在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侧和亚欧大陆内部D. 集中分布在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侧12. 图中亚欧大陆的卡拉库姆沙漠和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成因是()A.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B. 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C.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D. 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13. 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
2022-2022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检测试卷
2022-2022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检测试卷选择题屋顶比较平,是因为:A.气温较低B.气温较高? C.降水丰富D.降水贫乏【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在我国南方雨水多,房顶坡度要大些,主要是利于雨水顺畅流淌,减少其停留时间和积水;而我国的北方雨水相对少,季风、大风较多,故坡度不需要很大,所以说屋顶比较平,是因为降水贫乏。
选择题下列描述中,属于气候的是( )A. 狂风暴雨B.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C. 阴雨连绵D. 秋高气爽【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A、B、C描述的是某个地方短时间内的阴晴、雨雪等状况,属于天气;D描述的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属于气候,故选D。
选择题一天中,陆地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A. 2时左右B. 正午12时C. 下午1时左右D. 14时左右【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气温的热量来源于太阳辐射,一天中太阳辐射最强时是中午12:00,但热量在地面需要加热一段时间,大约在14:00,气温达到一天中最高,故选D.选择题划分五带的主要依据是A. 有无太阳的直射和斜射B. 有无明显的季节变化C. 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D. 有无极昼、极夜和极光现象【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解:人们根据不同纬度地区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划分五带,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故选:C.选择题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A. 热带B. 北温带C. 南温带D. 北寒带【答案】B【解析】中国的纬度位置位于北纬5°-北纬53°之间,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南部一小部分位于热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测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
()1.我们祖国位于地球的
A.北半球、西半球 B.南半球、西半球C.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东半球()2.造成我国降水量年际变化大的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规律的反常 B.冬季风的进退规律异常
C.台风登陆数量的变化 D.气温反常
()3.“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反映了
A.降水与气温的关系 B.降水与农业的关系
C.降水与工业的关系 D.降水与商业的关系()4.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密度南方山区大于北方平原
B.我国人口分布东部多、西部少
C.为了控制人口增多,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D.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数量仍然很大
()5、我国幅员辽阔,如果在1:8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我国最东端与最西端的图上距离为6.5厘米,则东西实际距离大约是
A 5200千米
B 520千米
C 52000千米
D 52千米
据有关我国人口方面的统计
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6-7题。
( )6、表中显示出,我国人
口
A 城镇多,乡村少
B 男性多,女性少
C 老年多,儿童少
D 西部多,东部少
( )7、2018年我国的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千米
A 118人
B 128人
C 138人
D 148人
读图1“我国沿北纬32°地形剖面图”,回答8-9题。
( )8、该图反映出我国地势特点是
A 西高东低 B
C 中部高四周低 D
中
( )9、图中为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A 四川盆地 B
C 巫山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图1
( )10、“天涯海角(位于海南)隆冬暖,青藏高原盛夏寒”,
这两地气候特征的成因
A 都与纬度位置的影响有关
B 都与地形的影响有关
C 前者与纬度位置的影响有关,后者与地形的影响有关
D 前者与地形的影响有关,后者与纬度位置的影响有关
( )11、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特点是
A 从东北地区向西南地区递减
B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C 从中部地区向东、西部递减
D 从南部高原向北部平原递减
( )12、以下各线与右图中①②区域分界线相一致的是
A 农区与牧区分界线
B 季风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C 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D 1月份0℃等温线
读下图,回答13—15题: 图2
( )13.图中西侧山脉和东侧河流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东侧
河流为
A.长江
B.淮河
C.黄河
D.海河
( )14.下列几组数字,有可能为正常年份A 地1月平均气温的是
A.-4℃
B.5℃
C.8℃
D.16℃
( )15.下列几组数字,有可能为B 地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的是
A.200mm
B.400mm
C.600mm
D.900m
( )16、“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
涛是你的气概。
”从歌词中可以看出他歌唱的是
A. 黄河 B.黑龙江 C.雅鲁藏布江
D.长江
( )17.下面的地形剖面图,能正确反映我国地势状况的是
( )18、下列叙述中,能正确反映我国气候特征的是
A.气候复杂多样,海洋性显著
B.气候复杂多样,季风
气候显著
东
C.气候复杂多样,灾害性显著
D.气候复杂多样与干旱性显著
()19.我国是一个水旱灾害多发的国家,其主要原因是:
A.夏季大多数地区普遍高温 B.冬季南北温差很大
C.雨热同期 D.夏季风活动不稳定
()20.以下各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的有
①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界线②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③1000毫米降水量线④一月份0℃等温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21. 下列依次排列的四幅植被景观图反映了我国:
A.从西北干旱区往东部季风区的降水变化
B.从西北干旱区往东部季风区的热量变化
C.南方地区至北方地区水热状况的变化
D.青藏地区山麓至高原面的垂直变化
( )22.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地形区是
A 、内蒙古高原 B喜马拉雅山 C青藏高原 D 天山
( )23.我国青藏高原与同纬度的四川盆地相比较,气温要低得多,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为因素()24、读漫画“长江、黄河的对话”,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
因
A.长江下游水土流失严重
B.长江中游土质疏松
C.长江沿岸生活的人们倾倒垃圾
D.长江中上游地区植被破坏严重
()25、我国所跨纬度从北纬4°到北纬53°,下列关于我国所处热量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全部位于北温带
B、我国北部小部分属于北寒带
C、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
D、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
()26、小杰上学时,看到一辆汽车的车牌号为“皖A00101”,则该车所属的省市是
A、江苏
B、上海
C、山东
D、安徽
()27、下列关于长江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我国最长的河流,全长6300千米
B、我国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
C、我国年径流量最大的河流
D、正源为沱沱河,是我国纬度最低的河流
()28、我国最东端、最北端所在省区是
A、黑龙江
B、内蒙古、黑龙江
C、黑龙江、辽宁
D、新疆、黑龙江
()29、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地理界线是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D、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秦岭—淮河
()30.“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是指
A、冬季风
B、夏季风
C、偏北风
D、偏东风
()31、我国内流区大致位于
A、东南部季风区
B、西北部非季风区
C、南部湿润地区
D、
北部湿润地区
()32、关于塔里木盆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暖温带②半干旱地区③干旱地区④草原广阔⑤地表植被以荒漠为主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⑤
()33、黄河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河段是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中下游
()34、我国长江、黄河等许多大河滚滚东流,这是因为
A.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B.地势西高东低
C.地形复杂多样
D.山脉纵横交错
()35、有关我国冬夏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
B、冬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吐鲁番
C、影响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冬季风
D、漠河镇是我国冬、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30分)
3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⑴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山脉名称:
①②③④
⑵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A D E
⑶a、b、c三条河流中,含沙量最大的是,水量最丰富的是,汛期最长的是。
⑷我国1月份0℃等温线经过图中的山脉,它是我国、两个干湿地区的分界线,也是亚热带和两个温度带的分界线。
37、读下图回答问题:(6分)
⑴图中箭头所示的风是风(填冬季风或夏季风),这种风的主要性质特点是,风向是。
⑵受这种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是区(填季风区或非季风区)。
⑶在①②③④四城市中,降水量由多到少的排列是,说明我国降水的分布趋势是。
38、读“长江流域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长江源
头位于
__________
省,最后注
入
__________
海。
(2)上、中、下游划分点分别为图中字母______和__________。
(3)主要支流②是__________,③是__________。
(4)三峡和葛洲坝水电站是图中字母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__________,为此,近年来实施了长江中上游__________工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
1 2 3 4 5 6 7
C A B A A B C
13 14 15 16 17 18 19
B A D D D B D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30分)
36、⑴天山山脉②秦岭③大兴安岭④太行山
⑵A青藏高原D东北平原E黄土高原
⑶a、b 、 c
⑷秦岭、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暖温带
37、⑴夏季风温暖湿润偏南风⑵非季风区
⑶①②③④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8、⑴青海、东海
⑵A、B ⑶汉江、湘江
⑷L、K ⑸防洪、防护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