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初一学生心理辅导讲座

初一学生心理辅导讲座

初一学生心理辅导讲座【心理辅导讲座:帮助初一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适应新环境】随着孩子们步入初中阶段,他们面临着许多巨大的变化和挑战。

为了帮助初一学生更好地适应新环境,并保持积极的心态,我们组织了一场专门针对初一学生的心理辅导讲座。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I. 了解情感变化初中是一个充满情感波动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可能会感到迷茫、不自信、焦虑等各种负面情绪。

因此,我们首先要帮助他们认识并理解这些情感变化。

1. 正常性:我们需要告诉学生他们所经历的情感变化是正常的,并且大多数人都会有类似的体验。

平静地向他们解释,这是由于身体和大脑正在发育造成的。

通过理解这一点,可以减轻被情绪困扰时产生焦虑和自责感。

2. 情绪管理技巧:教给学生有效处理负面情绪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鼓励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情绪释放方式,如与朋友聊天、听音乐、运动等。

此外,以身作则地展示积极应对问题的方法也是学生们学习情绪管理技巧的有效途径。

II. 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一学生们需要面对更多、更繁重的课业压力。

为了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减轻焦虑感,我们在讲座中重点强调以下几点。

1. 学习规划:鼓励学生制定每日、每周和月度的学习计划。

通过将任务分解成小目标,并使用时间管理工具(如番茄钟)来提高专注力和效率。

2. 课程安排:提醒学生遵循课程表,及时完成作业和复习准备。

同时,也要强调休息和娱乐时间的必要性,以保持身心健康的平衡。

III. 发展社交能力初中是一个拓展社交圈子并发展自我认知的重要阶段。

在辅导讲座中,我们关注了以下两个方面。

1. 建立友谊:告诉学生建立友谊需要相互尊重和理解,要鼓励他们主动参加班级活动、加入兴趣小组或俱乐部。

倡导正向沟通和合作,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2. 自我认知:初中学生应该开始思考自己的兴趣和优点,并发展个人爱好。

通过参与社区服务、课外活动等方式来探索自己的潜力,培养积极的自信心。

IV. 家庭支持和沟通家庭是学生们最重要的支持系统之一。

团体心理辅导教案初中

团体心理辅导教案初中

团体心理辅导教案初中年级学科:初中课时:1课时教材:《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团体心理辅导的意义和目的,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团体活动的态度。

2. 培养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尊重和支持,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 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情感和行为,提高自我认识和自我调节能力。

4. 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积极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韧性。

教学内容:1. 团体心理辅导的概念和意义2. 团体心理辅导的目的和作用3. 团体心理辅导的活动内容和形式4. 团体心理辅导的实施方法和步骤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团体心理辅导的概念和意义,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生分享对团体心理辅导的初步理解和期待。

二、正文(35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团体心理辅导的目的和作用,让学生明白参与团体活动的价值。

2.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团体心理辅导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如团队合作游戏、分享交流、心理测试等。

3.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团体心理辅导的实施方法和步骤,如组织活动、参与活动、分享感受等。

4. 学生参与团体心理辅导的实际活动,如团队合作游戏、分享交流等,体验团体活动的乐趣和收获。

三、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学生总结自己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的感受和收获,反思自己在团体中的行为和表现。

2.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团体心理辅导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程度。

3. 学生对团体心理辅导的认同度和满意度。

4. 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和成长。

教学资源:1. 教材《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2.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素材。

3. 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教学建议:1. 教师应具备一定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团体辅导经验,能够有效地引导和帮助学生。

2.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和行为,及时调整活动内容和节奏,确保学生的安全和舒适。

中学生团体心理辅导

中学生团体心理辅导

2023中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概述•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基础•团体心理辅导的目标与内容目录•团体心理辅导的技术与方法•中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应用•结论与展望01团体心理辅导概述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下,为参与成员提供心理帮助和指导的辅导方式。

它以团体动力学、社会学习理论、认知行为理论等为理论基础,通过互动、角色扮演、训练等活动形式,促进个体在团体中观察、学习、体验和认识自我,从而调整和改善人际关系,增强适应能力和预防问题发生的一种辅导方式。

互动性团体心理辅导强调参与成员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通过互相倾听、分享和反馈,促进彼此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团体凝聚力。

预防性团体心理辅导不仅针对已经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更注重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通过提供指导和支持,帮助成员应对可能遇到的心理困扰。

针对性团体心理辅导针对特定年龄段、特定问题或特定情境下的学生提供辅导,使参与成员更容易产生共鸣和认同感。

20世纪40年代末期,美国心理学家欧文·雅各布斯创立了团体咨询的方法,成为团体心理辅导的开端。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团体心理辅导开始进入中国内地,并在教育、企业、医疗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团体心理辅导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心理辅导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学校开始将团体心理辅导应用于学生教育领域。

团体心理辅导的历史与发展02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基础1小组动力学理论23小组动力学的理论基础是勒温的场论和群体动力学理论。

小组动力学的研究对象是小组中的人际关系、群体结构、领导风格等。

小组动力学强调小组的互动、影响和变化,以及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互作用。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个体通过观察、模仿、练习等方式学习。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在社会情境中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来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

社会学习理论在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应用包括行为塑造、角色扮演、榜样示范等。

社会学习理论人际关系理论人际关系理论认为,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互动和相互依存。

初中生心理团体辅导

初中生心理团体辅导

镜中你我活动目的在游戏中通过角色替换了解对方情绪的含义,体验每个人情绪感受和表情的不一致性。

时间10min要准备无过程1.请成员两两结成一对,最好是找自己原来不熟悉的成员结成对子。

2.其中一个成员先做某个情绪会出现的动作或表情让对方模仿,一分钟之后互换角色。

3.分享在模仿对方时,从对方的表情、动作中看到或感受到什么?对方想表达的与自己接受到的信息是否相同?4.邀请成员跟全班分享刚刚活动时的感想。

备注指导者要引导成员发现情绪感受和表情的差异性,以及每个人对他人情绪观察的不一致性。

例如,发现对方想表达的和自己感受到的不一样时,和成员们交流,为什么会有这种不一致的现象存在?责任1、每队4个人,两人相向站着,另外两人想向蹲着,一个站着和蹲着的人是一边;2、站着的两个人进行猜拳,猜拳胜者,则由猜拳胜者蹲着的人去刮对方输的蹲着人的鼻子;3、输方轮换位置,即站着的人蹲下,蹲着的人站起来;继续开始下一局;游戏点评:1、如何看待责任?2、当别人失败的时候,有没有抱怨?3、两个人有没有同心协力对付外面的压力?穿鞋子(适用:协作)简述:大家合力来穿回自已的鞋子人数:每组三人以上场地:不限游戏方法:1. 分组,不限几组,但每组必须三人以上。

2. 每个人脱下自己的鞋子,每组把鞋子堆成一堆。

然后每个人围着鞋子一圈手牵着手。

3. 看那组最快能不放手的把每人的鞋子找出穿上,系好鞋带。

扯龙尾人数:40人以下用具:色带或绳或报纸条或类似之条状物体玩法:1)将玩者分成若干组(如5组),每组若干人(如6人)2)每组皆排成一直行,手放在前面那人的肩上,在最尾的那人背上挂上色带。

3)游戏开始时,每组最前的那人要去捉住其它组组尾的色带,而组尾那位亦要闪避不让人捉到其尾巴。

4)若捉到别人的尾巴,两组便会合成一组,变成一条较长的“龙”。

5)游戏继续进行,直至所有组成为一条龙为止。

6)排在这条长龙的最尾的一组,是赢家。

团体辅导教案初中

团体辅导教案初中

团体辅导教案初中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材:《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情绪的本质,学会正确表达和调节情绪。

2. 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 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增强团队凝聚力。

教学内容:1. 情绪的定义和分类2. 情绪管理的重要性3. 情绪调节的方法4. 团体互动活动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讲解情绪的定义和分类,让学生了解情绪的基本知识。

2. 提问:同学们,你们曾经遇到过情绪困扰吗?你们是如何处理情绪问题的呢?二、情绪管理的重要性(10分钟)1. 教师讲解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情绪管理对身心健康和人际关系的积极作用。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情绪管理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呢?三、情绪调节的方法(10分钟)1. 教师介绍情绪调节的方法,如注意力转移法、宣泄法、自我暗示法等。

2. 讲解每个方法的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

3. 让学生分享自己常用的情绪调节方法。

四、团体互动活动(20分钟)1. 教师组织团体互动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情绪管理。

2. 活动名称:情绪传递3. 活动规则: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成员围成一圈。

首先,教师向第一位同学展示一个情绪表情,该同学需通过面部表情将情绪传递给下一位同学,以此类推,直到情绪传递到最后一位同学。

最后,教师询问每位同学所接收到的情绪是什么。

4.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情绪理解能力。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认识到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本节课中学到了哪些情绪管理的方法呢?你们认为这些方法对你们有什么帮助?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情绪管理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2. 课后收集学生对课程的反馈意见,以便对教案进行改进。

备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初一学生心理辅导讲座内容

初一学生心理辅导讲座内容

初一学生心理辅导讲座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为了帮助初一学生更好地适应新环境,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我们举办了一场题为“初一学生心理辅导”的讲座。

本次讲座旨在向同学们传授一些保持积极心态、调节情绪以及树立自信的方法,帮助他们度过初中阶段的挑战。

第一部分:真实面对自己在这个变化多端的社会中,年轻人常常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

而要想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首先就要真实地面对自己。

同学们并不需要追求完美,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挫折和失败是很正常的事情。

我们鼓励大家勇于面对现实,并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

要相信自己,坚定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并通过不断努力来实现。

第二部分:积极应对压力初中生活可能带来许多新的压力和挑战。

面对这些困扰,同学们应该学会积极地应对压力,以保持良好的心态。

首先,要保持积极的心境,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如运动、阅读或听音乐等。

其次,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我们鼓励大家主动求助并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支持和建议。

最后,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目标,并不断调整自己的期望值。

只有正确看待问题,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才能更好地面对和解决压力。

第三部分:培养情绪管理技巧情绪是人类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于初一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青春期的变化过程中,容易受到情绪波动的影响。

因此,培养良好的情绪管理技巧非常关键。

在讲座中,我们向同学们介绍了一些实用的方法来掌控自己的情绪。

首先是认识自己的情绪,在感受到消极情绪时及时反思自身原因,并采取相应行动。

其次,要学会调节情绪,可以通过享受爱好、参加运动或与朋友交流等方式来转移注意力和释放负面情绪。

此外,积极思考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在遇到困难时,试着寻找正面解决方法,并相信自己能够克服问题。

第四部分:提升自信心在讲座的最后一个环节中,我们谈到了如何提升自信心。

初一学生正处在成长的关键阶段,他们需要有足够的自信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中学生团体心理辅导

中学生团体心理辅导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注意事项:尊 重学生个体差 异,关注学生 心理健康,避
免过度干预
挑战:如何平衡 团体与个体辅导 的关系,如何提 高辅导效果,如 何应对学生心理
问题多样化
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发展 和教育改革, 中学生团体心 理辅导将更加 普及和专业化
应对挑战:加强 专业培训和实践 经验积累,提高 辅导师素质和能 力,加强与学校、 家庭、社区的合
辅导内容:针对中学生常见的心理 问题,如学习压力、人际关系、自 我认知等进行辅导。
辅导目标: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心 理观念,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应对 挫折和压力的能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辅导形式:采用团体辅导的方式, 通过讲座、互动游戏、角色扮演等 形式进行。
辅导效果:有效的中学生团体心理 辅导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问卷调查法:通过设计问卷,了解学生对团体心理辅导的感受和收获。 观察法:观察学生在团体活动中的表现,评估辅导效果。 访谈法: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和辅导效果。 前后测法:在辅导前后对学生进行测试,比较他们的心理状态变化。
评估指标
辅导前后心理测评对比 辅导过程中的参与度与反馈 辅导后的行为改变与生活表现 辅导后学生自我评价与感受
中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定义:针对中学生开展的,以团体形式进行的 心理辅导活动,旨在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
中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培养积极 心态和应对能力,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适用对象与场景
适用对象:中学生团体 适用场景:学校、家庭、社区等场合
辅导内容与形式
xx
PART FIVE

中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中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5.个性化辅导:针对个别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提供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六、辅导时间与频率
1.辅导时间:每学期进行一次,共计8课时。
2.辅导频率:每课时45分钟,每周一次。
七、辅导师资
1.邀请具有心理咨询师资质的专业讲师进行授课。
2.学校心理教师参与辅导,协助讲师完成教学任务。
八、评估与反馈
3.情绪管理:教授中学生识别和表达情绪的方法,学会调节情绪,避免情绪波动对身心健康造成影响。
4.人际沟通与交往:培养中学生良好的人际沟通技巧,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增进同伴关系。
5.压力应对与心理调适:教授中学生应对学习、生活压力的方法,提高心理承受能力,预防心理问题。
6.生命教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五、辅导方法
1.讲座与互动:邀请专业心理讲师进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结合互动环节,提高中学生的参与度。
2.活动体验:设计丰富多样的团体活动,如游戏、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让中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心理变化。
3.小组讨论:组织中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心得体会,促进同伴间的理解与支持。
4.心理测试:运用专业心理测试工具,帮助中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为心理辅导提供参考依据。
5.个性化关怀:针对个别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提供个性化关怀和指导,协助他们解决问题。
六、辅导时间与频率
1.辅导时间:每学期进行一次,共计8课时。
2.辅导频率:每课时45分钟,每周一次。
七、辅导师资
1.邀请具有心理咨询师资质的专业讲师进行授课。
2.学校心理教师参与辅导,协助讲师完成教学任务。
八、评估与反馈
4.建立健全心理辅导档案,对中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长期跟踪。
十、总结
本方案旨在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预防和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其健康成长。在实施过程中,需注重个体差异,关注中学生心理需求,确保辅导效果的最大化。希望通过本方案的实施,为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初中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学校的心理辅导-团体辅导》教学PPT课件

初中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学校的心理辅导-团体辅导》教学PPT课件

(二)选择团队辅导活动的场所 (三)团体辅导活动方案的设计需注意的问题 1.活动内容与目标要一致。 2.进行系列活动设计。 3.设置活动情境,促进学生体验。 4.了解学生实际,提高活动的适切性。
(四)团队成员选择与发动 (五)团体辅导活动计划的实施 1. 导入阶段。加强成员之间的认识和沟通。 2. 展开阶段。关键是激活成员的心理历程,鼓励成员参与团体辅 导活动最终要让他们的心智得到成长。注意: 第一,要引起学生的参与动机。 第二。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鼓励学生自我表露。 第三,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 (六)团队辅导效果评估。
勒温从整体论、动力论的原则出发,把团体看作是一个动力整体,其 中任何一个部分的变化都必将引起另一部分的变化。这种部分与部分或团 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是勒温团体动力学的核心。
勒温还发明了敏感性训练的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小组交流讨论的形 式,让参加者学会如何有效地与他人沟通和交流。
(三)米谢尔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把 “来访者中心治疗”研究扩展到心理治疗领域之外,逐步形成“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
罗杰斯强调,教育的目标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使他们成为能够适应 变化、知道如何学习的“自由人”。
罗杰斯将他的“非指导性治疗”理念和技术移植到教学过程,提出了
。 “非指导性教学”的理论与策略(八项原则)
(二)勒温的团体动力学
二、团体心理辅导的技术运用
团体辅导师的基本心态
●包容心 ●同理心 ●上进心
剧烈程度 静

游戏类型
类型
举例
书写 填空、清单、记录
阅读 小说、诗歌、寓言
幻想 物品、情景、人物
抉择 取舍、机会、行为
反馈 印象、强化、祝愿
道具 橡皮、杯子、椅子

初中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方案(团结合作、思维)

初中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方案(团结合作、思维)

初中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方案(团结合作、思维)活动背景在初中生阶段,他们面临着诸多的身心发展挑战,其中心理问题也逐渐显现。

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问题,组织心理辅导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活动目标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旨在培养初中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思维能力,促进他们的个人成长和心理健康。

活动内容1. 团队合作训练:- 设计小组合作任务,鼓励学生们分工合作、互相支持。

- 培养学生们彼此信任、共享资源的意识和能力。

2. 思维训练:- 引导学生们进行逻辑思考、问题解决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 鼓励学生们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 心理辅导课程:- 针对初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提供专业心理辅导课程。

- 引导学生们的情绪和情感,掌握有效的情绪管理和应对方法。

4. 小组讨论:- 安排小组讨论,让学生们分享彼此的想法和经验。

- 鼓励学生们互相支持和倾听,增强团体凝聚力和合作意识。

5. 游戏和活动:- 设计具有教育意义的游戏和活动,促进学生们的互动和思维能力。

- 通过游戏和活动,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创造力和自信心。

活动评估1. 进行活动前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们的心理状态和问题。

2. 活动中的观察记录,包括学生们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3. 活动后的评价问卷,收集学生们对活动的反馈和建议。

实施计划- 活动时间:每周一次,每次1.5小时,持续6周。

- 活动地点:学校心理辅导室或专门场地。

- 活动人员:心理辅导师、班主任、辅导员等专业人员。

预期效果- 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增强他们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凝聚力。

- 提高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 帮助学生们的情绪和情感,并掌握有效的情绪管理和应对方法。

- 提升学生们的互动和沟通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社交技巧。

结束语通过初中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我们旨在帮助学生们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能够让每个学生在团结合作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得到更多的收获,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心理素养和自信心。

初中团结心理教案

初中团结心理教案

初中团结心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团结合作的意义,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3. 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学生勇于承担责任,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团结合作的意义2. 团队精神的重要性3. 团队协作的技巧4. 承担责任,乐于助人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团结合作的力量。

2. 新课导入:讲解团结合作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成功的团队案例,让学生了解团队精神的作用。

4. 团队游戏:组织学生进行团队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发挥团队精神,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6. 分享心得: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团队中的经历,以及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7.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团队精神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发挥团队协作的能力。

8.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团队协作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去实践,去体验。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团结合作的意义,分析团队案例。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成功团队案例,让学生了解团队精神的作用。

3. 游戏法:组织学生进行团队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发挥团队精神,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5. 分享心得法: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团队中的经历,以及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积极参与讨论、游戏等。

2. 学生的分享心得:评价学生在分享自己在团队中的经历时的表现,以及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3. 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团队协作的实践情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协作,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

中学生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方案(通用5篇)

中学生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方案(通用5篇)

中学生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方案(通用5篇)中学生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方案篇1一、背景(一)面向学生:中学(二)学科:心理学(团体心理辅导课)(三)课时:一课时(四)课前准备:1.收集关于自己认识方面的故事,影片,准备若干白纸。

2.思考目前存在的学生对自己认识的情况。

3.收集引导学生加强自己认识的心理活动。

二、教学课题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以及周围事物关系的认识和体验。

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进程,也是个性特征的形成过程。

随着生理的不断发育和心理的不断发展,初一年级的孩子刚刚步入青春期,对自己的认识不断关注,学生已出现了较为独立的评价标准,但由于独立判断能力仍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所以的水平仍然较低,对自身的认识还有一定的模糊性和片面性。

因而,指导学生全面地认识自己,使其对自我的评价更客观,更合理,对其今后正确地对待生活、学习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为此,我准备了《我是谁——自我认识团体辅导》这样一节心理健康课,利用集体辅导的优势,借助熟悉的动植物暗喻自己,让学生全面关注、发现、认识自己,从而培养学生正确地对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自己能客观地评价自己,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充分开发潜能,争取成才。

三、教材分析《我是谁——自我认识团体辅导》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到客观全面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并充分掌握认识自己的方法。

教学难点是通过学习活动,知道从别人的反馈中调整言行,使自知的“我”与他人所知的“我”更为一致。

四、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心理游戏法授课中主要通过讲故事、心理游戏、小组讨论分享、等方法,创设情景,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促使学生主动敞开心扉直面自己存在的实质问题,接纳他人的观点,客观全面的认识自己。

五、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激发兴趣(分组做游戏)学生起立,开始活动时,喊口令:“大风刮,大风刮,刮呀刮,刮具有特点的人。

”具有这种特点的人听到后就以最快的速度跑到场地中间再重新找一把椅坐下,刮到了“戴眼镜的人”、“喜欢跳绳的人”“写作业快的人”“爱运动的人””刮到喜欢帮助别人的人……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在活动中,大家一起思考,怎样尽快找到位置,需要注意听口令、动作快,更重要的是要充分了解自己的特点。

初一学生心理辅导方案

初一学生心理辅导方案

初一学生心理辅导方案一、了解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初一学生处于青春期的过渡期,心理状态较为敏感、脆弱。

他们正在经历生理和心理上的突变,身心发展不平衡,容易产生焦虑、抑郁、自卑等负面情绪。

因此,了解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制定心理辅导方案的基础。

二、建立信任和沟通渠道建立与初一学生的良好关系非常重要。

心理辅导师应倾听学生的心声,理解他们的需求,并提供积极的反馈。

通过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可以激发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并使他们更愿意分享自己的问题和困扰。

三、制定个性化的辅导计划每个初一学生的心理状况都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制定个性化的辅导计划。

根据学生的性格、兴趣、能力和需求,设定可行的目标,并提供相关的指导和支持。

例如,对于内向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参加社交活动,提升自信心;对于外向的学生,可以进行情绪管理培训,帮助他们控制情绪。

四、培养积极的心态和思维习惯初一学生常常容易陷入负面情绪中,如压力过大、自卑感等。

心理辅导师应引导他们培养积极的心态和思维习惯,帮助他们看到问题的另一面,并学会从困难中成长和挑战自我。

通过积极的心态,初一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五、进行情绪管理培训情绪管理对初一学生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心理辅导师可以组织情绪管理培训,教授学生如何识别和调解自己的情绪。

通过学习情绪管理技巧,初一学生将能够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绪,提高应对挫折和压力的能力。

六、提供学业与生活平衡的指导初一学生在升入初中后,面临更多的课业和学习压力。

心理辅导师可以提供学业与生活平衡的指导,帮助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加强学习方法和技巧。

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社交活动和其他兴趣爱好,以缓解学习压力,提升身心健康。

七、促进家校合作初一学生的心理辅导不仅需要学校的支持,也需要家长的参与和配合。

心理辅导师应与家长建立紧密联系,了解学生在家中的情况,并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指导。

家长可以通过与心理辅导师的合作,更好地关心和支持学生的心理健康。

中学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中学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中学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中学生面临越来越多的学习和生活压力。

他们需要更多的心理支持和辅导,以应对种种挑战和困惑。

团体心理辅导作为一种有效的心理服务模式,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中学团体心理辅导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实施的具体方案。

一、中学团体心理辅导的概念中学团体心理辅导是指通过组织中学生参与心理活动、开展心理讨论和分享等方式,帮助他们增强心理素质和解决问题的心理服务。

它强调的是集体性的、互动性的心理辅导方式,以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心理健康为目标。

二、中学团体心理辅导的重要性1. 增强情感交流能力:中学团体心理辅导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安全的环境,使他们能够自由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困惑,增强和他人的情感交流能力。

2.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团体心理辅导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助,通过参与团体活动,学生能够增强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集体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培养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有助于提升个人成长和发展。

4. 解决学习和生活问题:团体心理辅导提供了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学生可以分享和倾听他人的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互相启发和帮助,有效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三、中学团体心理辅导的实施方案1. 确定目标和导向:在开展团体心理辅导之前,应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和达到的目标。

可以根据中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如提高自信心、减少压力、改善人际关系等目标。

2. 组织活动和讨论:通过组织一系列心理活动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可以选择一些受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情境模拟等,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困惑。

3. 提供信息和资源:在团体心理辅导中,教师或心理专家可以提供相关的心理知识和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心理需求,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4. 建立支持网络:在团体心理辅导中,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和支持,构建一个互助的心理支持网络。

初中生团体心理辅导

初中生团体心理辅导

三年级目标
在学习中品尝解决难题的快乐,在班队活动中善与更多的 同学交往,萌发集体意识,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及 表现自我的欲望与能力。 内容(乐学) 1、头脑越练越聪明(动脑习惯) 2、智斗难题真快乐(挑战难题) 3、情绪气象台(认识情绪) 4、让自己更快乐(调节情绪) 5、让我也来“露一手”(自信心) 6、当小朋友难过的时候(学会关心) 7、愉快的假日生活(学会休闲)
三、班级心理辅导的六条原则
5 、主体抉择 —— 助人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自 助。 6 、和谐有序 —— 班级心理辅导是师生真情的 流露、心灵的交融,因此,教师要努力营造 一种平等、和谐的气氛。
四、班级心理辅导的十项辅导技巧
1、专注(接纳)—用语言或非语言的信息 传递尊重、接纳学生的基本态度。 ● 平行面对学生; ● 保持视线接触; ● 采取开放姿势; ● 微微倾向学生; ● 面带微笑,保持轻松; ● 注意声调语气。
三、班级心理辅导的六条原则
1 、动感第一 —— 班级心理辅导要以学生的活动构成 辅导过程的基本环节,精心设计好活动形式是辅导 成功的关键。 2 、情境体验 —— 班级心理辅导要从情境体验开始, 才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3、多元互动——互动是团体的基本特征,对话是团 体达成目标的重要形式。 4、现场生成——真正能够震撼学生心灵、引导学生 深入思考人生、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进一步 开掘辅导主题内涵的辅导素材往往不是教师事先预 想得到的,而是在班级辅导活动的现场即时性地生 成的。
一些说明:
附加成分:山代表了所依附的事物; 路是通道和途径;家表示渴望归属的地 方,房屋形象一般代表作画者的家或理 想之家,也代表身体、精神家园;如果 出现人物,常表示作画者与家庭的关系, 或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的关联状态。

初中团队心理辅导教案

初中团队心理辅导教案

初中团队心理辅导教案年级学科:初中学科主题:团队心理辅导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团队的概念,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3. 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团队合作的基本技巧。

教学内容:1. 团队的概念和特点2.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3. 团队合作的基本技巧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团队合作成功的案例,引起学生对团队合作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团队合作的理解和经验。

二、团队的概念和特点(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团队的概念,总结出团队是由若干个体组成的,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协作努力的集体。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团队的特点,如共同目标、分工合作、相互依赖等。

三、团队合作的重要性(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团队合作对于个人和集体的重要性,如提高工作效率、培养沟通能力、增强团队凝聚力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团队合作中的收获和成长。

四、团队合作的基本技巧(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团队合作的基本技巧,如有效沟通、合理分工、相互支持等。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出团队合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五、实践活动(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协作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感受和收获。

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对团队合作重要性的认识。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提出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团队合作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团队合作重要性的认识。

3. 学生掌握团队合作基本技巧的情况。

4.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

中学生团体心理辅导

中学生团体心理辅导
–操作:指导者请大家站立,围成圆圈,将 两手搭在两侧成员的肩上,聚拢静默30秒。 然后轻轻地哼唱大家共同熟悉的歌曲,并 随着歌曲旋律,自由摇摆。使全体成员在 一个充满温馨甜密而有内聚力的情景中告 别团体,留下一个永远的、美好的、难忘 的记忆。
评价阶段
–借由不同的方法、搜集关于团体 目标达成的程度、成员的行为表 现、团体特征、成员对团体活动 的满意度等,帮助团体领导者以 及团体成员了解团体辅导的成效
人物的象征意义:
小学教师——知识 12岁女孩——未来 优秀警察——秩序 外科医生——健康 名演员——娱乐
怀孕妇女——生命 足球运动员——运动 著名作家——文化 年长的和尚——宗教 生病的老人——道德
第一节 团体辅导的组织形式
定义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 –境下给予成员心理援助与 –心理指导的咨询学生
组织模式
–发展性团体辅导 –训练性团体辅导 –治疗性团体辅导
团体辅导的准备工作
–拟定目标 –拟定活动计划书
• 团体成员的筛选 • 团体的大小 • 团体目的 –计划书实例
团体辅导方法
–团体讨论 –角色扮演 –行为训练 –心理剧
–领导者喊“地震了”,扮演松树和松鼠的 人全部打散并重新组合。
注意:每次落单的人体会被团体接纳或拒绝的感受
操作:
– 大家围成一个圈,教师站在圈内,发给每 个人写有一元或者五角的卡纸一张;
– 随后,主持人宣布一个钱款数字,如一元 五角,三元……,大家听到钱款数字后组 合抱成团,没有组合或组合错误的都要淘 汰出局。最后没有淘汰的小组获胜。
操作
–团队训练简介。小组成员自我介绍、 选举小组队长。
时间
–约半个小时。
松鼠与松树
玩法:
–三人一组。二人扮松树,一人扮松鼠

七年级团体心理辅导

七年级团体心理辅导

七年级团体心理辅导:这就是我一、活动目的:帮助学生发现自我,尝试客观地认识自我,引导学生主动认识自己的优点,肯定自我和悦纳自我,增强自信。

二、活动目标:1、发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2、尝试客观地认识自己,表达自己。

3、发现自身的优点,增进自我接纳、4、寻找自信的支撑点,增强自信。

三、活动地点:班级四、活动过程:1、“我的手印活动”。

请同学们在A4纸上方(或笔记本空白处)写上自己的名字,画下自己的手印(把手按在纸上,用笔画轮廓),并与小组里的每个同学进行对比。

学生讨论交流,分享体会。

2、“镜中我”活动。

引导语:“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在人生的舞台上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同时充当着他人的观众。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也在点点滴滴地积累着对自己的看法——积极的或消极的。

我们的心目中从此有了一个自己。

我是什么样的呢?闭上眼睛想像一下,你的面前放着一面镜子,你看到了什么?里面的人漂亮吗?快乐吗?独立吗?里面的人需要什么?他到底是谁?你还看到了什么?好,现在让我们睁开眼睛,拿起手中的笔,把你看到的写下来。

”学生写完后先在小组内交流,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最后每组推荐两位学生在全班交流。

3、我的优缺点树引导语:请你设想一下,你正沿着一条路走,突然发现你前方有一棵很特别的树。

这完全是你个人的一棵树,在它上面挂满了标志着你特别的能力和优点的硕果!在树上,也有一些被虫子咬了的果实,代表你的缺点。

现在,请你仔细地观察这棵树,它是怎样的?枝干、树根如何?然后在纸的背面把它画下来。

可以选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可以在果实上写上缺点或优点的名称(放舒缓的背景音乐)。

”学生完成“我的优缺点树”,师生交流,激励学生,发扬优点,改正缺点。

提醒学生时刻遵守活动规则:不能嘲笑任何一幅作品,多给别人一些掌声。

4、讲故事——氢气球升起的原因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基恩博士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几个白人小孩在公园里玩耍,一个卖氢气球的老人来了,孩子们蜂拥而上,争着买气球,玩得十分开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学生上半学期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团体名称: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团体领导者:徐鹏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悦尔心理咨询中心工作室主任;国家催眠保健顾问。

团体目标:一、适应新环境、新生活:从团体互动中,建立温暖、友好的人际关系,融入新的集体;二、树立健康、自信的自我形象: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为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价值观打下基础;三、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团体的分享和互动,取长补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爱上初中学习生活。

团体性质:教育性、结构性团体团体辅导对象与规模:初一学生,8-10人一组。

团体活动时间:每周1次,共6次,每次两小时,初定周日下午2:00-4:00。

在悦尔心理咨询中心举行,地址:西新桥公寓7幢丙单元101室。

团体理论依据:1.初中生主要的心理不适应表现(1)生活环境的不适应。(2)人际环境的不适应。(3)学习方式的不适应。2.初中生班级心理辅导活动的理论基础(1)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观:把“来访者中心治疗”研究扩展到心理治疗领域之外,逐步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

罗杰斯强调,教育的目标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使他们成为能够适应变化、知道如何学习的“自由人”。

(2)勒温的团体动力学:勒温从整体论、动力论的原则出发,把团体看作是一个动力整体,其中任何一个部分的变化都必将引起另一部分的变化。

这种部分与部分或团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是勒温团体动力学的核心。

勒温还发明了敏感性训练的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小组交流讨论的形式,让参加者学会如何有效地与他人沟通和交流。

(3)米谢尔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米谢尔和班杜拉是当代著名的社会学习理论研究专家。

米谢尔的理论大致强调三个方面:第一,情境的具体性。

第二,人类知觉——认知机能的识别力。

第三,人格机能适应的自我调节方面。

班杜拉对心理学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与行为矫正技术。

观察学习、自我效能感与自我调节是他的重要概念。

(4)合作学习理论:合作学习是发展性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策略。

以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为基础,以民主、平等、互助为主要特征。

在合作教学的诸多理念中,最令人注目的当属互动观。

这种互动观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不再局限于师生之间的互动,而是将教学互动推至更广阔的领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合作教学在注重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的同时,还十分注意人际交往的教学目标。

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原有的“权威——服从”关系就变成了“指导——参与”关系,这对于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团体评估方法:房树人评估、上半学期行为学习适应问卷团体方案:单元一:我的快乐集体[活动目的]:初次形成团体,营造温馨快乐的氛围,建立团体规范,促进相互熟悉,初步形成团体。

1、知你识我(初步相识)(约10分钟)活动步骤:学员围成一圈,1212数数,数1的向前一步走,向右转,数2的向左转,漫步,同时与对面走过的其他成员微笑握手,说声‘你好’,给一定的时间让成员尽可能多地与其他人握手。

指导员喊‘停’,每个成员面对或正在握手的人就成了朋友,两人一组,各自作自我介绍,介绍的内容包括:姓名、所属、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以及个人愿意让对方了解的有关自我的资料。

每人3分钟,然后漫谈几分钟。

2、盲人走路(约30分钟)活动目的:增加学生间的亲和力与彼此的信任感。活动步骤:①学生两人一组。一学生蒙上眼睛做盲人,另一学生做向导,帮助他走完一段设有障碍的路②两学生互换角色,重走一遍。③讨论:活动过程是否顺利,活动过程中遇到什么,做盲人和向导时心理的感受是什么,你对向导有信心吗,你是如何帮助盲人的,你是一个成功的向导吗。本次活动你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3、享受学习(约40分钟)活动目的:帮助学生掌握中学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活动步骤:入学感受①讨论小学学习与中学学习生活有什么不同。②讨论与交流每一门课的主要学习方法。学习医生①将事先准备好的表演情节分别交给每个人。让学生根据相应的情节进行表演。情节包括:被动、依赖、马虎等不良的学习态度,边看电视边写作业、打游戏很晚才写作业等不良学习习惯等。②表演完毕,学生讨论剧中人存在哪些不良的学习问题,应该如何矫正。③老师在学生讨论后做总结,为学生提供一些学习方法的知识。(1、上课必须要认真听讲,跟着老师的思维走,即使一开始跟不上也得慢慢跟,尽量在老师讲课的45分钟里达到最大的效率,那样可以让你事半功倍的,2、完成老师当天布置的作业,独立认真完成,3、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你的问题说明你的基础不是很好,你不懂的很多,所以你必须要学会问问题,问你的老师和你的同学(尽量多问老师,同学也得找到高手,他们相对讲的要好一点),问的时候也要有好的效果,要学习老师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对老师所说的不懂的要继续问,直到真的懂,记住,永远不要害羞,不要老师说的不懂也点头,我相信你的老师不会烦你问问题!4、补缺补差时不要丢掉优势!5、题目尽量多做一点,但首先保证完成老师要求的,因为他们会分析这些作业,这也是你学习的好时间,不然老师讲的时候你没做你的课效果就差了!)我的学习计划①制订个人学期学习计划、月计划、周计划。②小组交流讨论学习计划。③与小组成员两人结伴订立学习计划及实施契约,请同学帮助监督学习计划的实施。4、团体的目标与规范(约20分钟)活动目的:制定团体契约,建立规范活动保守秘密,坦诚真实,按时参加,不接听电话,不伤害他人。

团体合作进行美术设计,将订立的规范制作成海报,张贴于墙。

5、画房树人、填写问卷。

第一次团体结束(约20分钟)单元二头脑保健操【活动目的】:1、认识思维品质;2、激发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兴趣;3、通过活动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等。

【活动形式】:小组讨论、小组竞赛、动手演示等。

【活动准备】:各类思维训练题。

【活动步骤】1、热身活动(约10分钟)同学们,以前我们做过哪些操?(生答:广播操、眼保健操、健美操等)下面请几位同学展示一下平时所学的广播操、眼保健操、健美操等。

(放相应的音乐)今天,我们来学一种新操——头脑保健操。

经常做这种操,会使我们的头脑越来越灵活,你们想学吗?(激发学生的兴趣)2、头脑保健操、第一节:“唱反调”(10分钟)(1)、游戏规则:改变平时习惯,改变常规思维,做出与要求相反的动作。

如教师说伸左手,学生要伸右手。

(2)、听教师口令,集体完成。

(1)抬头;(2)坐下;(3)向前看;(4)举左手:(5)摇头;(6)男生起立;(7)双手放下;(8)向左转。

3、老师概括过渡:要想使自己的头脑灵活反应快,可以经常开展这些智力活动,训练自己思维的敏捷性。

设计意图:中小学生喜欢做游戏,如果他们在课问多做一些这样的益智类游戏,能达到“玩中学”的目的。

第二节:续讲故事(约30分钟)(课件出示)春天来了,一只小猫到野外散步,突然碰见一只老虎……1、要求:(1)根据故事的开头,续讲故事经过和结果。

(2)故事要讲得有声有色,看谁讲的和别人不一样。

2、讨论。

3、讲故事。

4、老师概括过渡: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想象,故事内容会丰富多彩。

第三节:看谁理得快(约30分钟)老师过渡语:刚才,我们同学的大脑转得很灵活,其实我们的大脑不但需要灵活敏捷,也需要严密细致,下面我们就来测测大脑这一方面的能耐:(各小组抢答)(1)、在下面的两行数字中最先找到括号里的答案。

3 5 8132134()3 6 12 244896()(2)、看下面这个数表,它是由我国宋元时期的数学家杨辉首先发现的,由于它的形状是一个三角形,因此称为“杨辉三角”:前五行已经给出了,你能写出第六行的数吗?第七行呢?有什么规律吗?11 112 11 33 11 4 6 4 1第六行:第七行:(3)、拼三角形:用橡皮泥把3根小棒粘接起来,可以组成一个三角形,再给你3根小棒和一小块橡皮泥,你能,搭出4个三角形来吗?第四节:头脑风暴(约30分钟)活动规则:每一个问题都不要追求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种多样、新奇古怪的。

(1)、刚入某小学一年级的新生中,有两个长得一模一样的男孩。

报名表上他们不但出生年月相同,而且连父母姓名也相同。

有人问他们“你们是双胞胎吗?”两个孩子出乎意料地回答:“不是。

”那么你知道他俩之间的关系吗? (2)、一直以来我们都知道l+2=3,对不对?但是除了3之外,还有其他的答案吗?你们好好想想,什么新奇古怪的想法都可以,也可以在其他同学答案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答案:谁说出一个答案就可以获得一份小奖品,当然自己要能把这个答案给大家解释清楚。

3、活动小结同学们今天表现得都很不错,头脑灵活,思维敏捷,推理也很严密。

希望各位同学能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能够像今天这样积极开动脑筋,做任何事多问几个为什么。

最后,老师送给同学们两句话:聪明的人往往是肯动脑筋的人,是思维敏捷而灵活的人!思考问题要学会变换角度,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在大千世界的广阔天空,才有可能成为富有创造力的人!单元三这就是我【活动目标】1、发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2、尝试客观地认识自己,表达自己。

3、发现自身的优点,增进自我接纳。

4、寻找自信的支撑点,增强自信。

【活动形式】画画,讨论,讲故事,游戏,唱歌【活动准备】A4纸,彩笔,音乐,秒表,PPT【活动步骤】活动一:我的手印(约10分钟)请同学们在A4纸上方(或笔记本空白处)写上自己的名字,画下自己的手印(把手按在纸上,用笔画轮廓),并与小组里的每个同学进行对比,你们有什么发现呢?活动二:我是谁(约30分钟)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在人生的舞台上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同时充当着他人的观众。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也在点点滴滴地积累着对自己的看法——积极的或消极的。

我们的心目中从此有了一个自己。

我是什么样的呢?闭上眼睛想像一下,你的面前放着一面镜子,你看到了什么?里面的人漂亮吗?快乐吗?独立吗?里面的人需要什么?他到底是谁?你还看到了什么?好,现在让我们睁开眼睛,拿起手中的笔,把你看到的写下来。

学生填写“我是谁”。

教师巡视指导,填写的内容可以很具体(如:我是一个男孩),也可以比较抽象(如:我是一只快乐的小鸟)。

写完后先在小组内交流,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最后推荐两位学生在全班交流。

活动三:我的优缺点树(约40分钟)请你设想一下,你正沿着一条路走,突然发现你前方有一棵很特别的树。

这完全是你个人的一棵树,在它上面挂满了标志着你特别的能力和优点的硕果!在树上,也有一些被虫子咬了的果实,代表你的缺点。

现在,请你仔细地观察这棵树,它是怎样的?枝干、树根如何?然后在纸的背面把它画下来。

可以选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可以在果实上写上缺点或优点的名称(放舒缓的背景音乐)。

学生完成“我的优缺点树”。

学生有权选择是否署名。

选一些作品通过展示台在全班展示(也可粘贴在黑板或墙壁上,学生轮流观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