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与《蒙娜丽莎》_高中美术教案_模板
《蒙娜丽莎》教学设计
《蒙娜丽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蒙娜丽莎》这幅画作的创作背景、作者以及艺术特点。
能够欣赏并分析作品中人物的表情、姿态、色彩和构图等方面的艺术表现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讨论、比较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素养。
引导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欣赏艺术作品,并能够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和欣赏,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了解《蒙娜丽莎》的创作背景和作者达芬奇的生平。
(2)分析作品中人物的微笑、姿态以及画面的构图、色彩等艺术特点。
2、教学难点(1)理解《蒙娜丽莎》所蕴含的深层意义和文化价值。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艺术作品,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蒙娜丽莎》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以及艺术特点,让学生对作品有初步的了解。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作品中人物的表情、姿态等,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比较法将《蒙娜丽莎》与其他同类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其独特之处和艺术价值。
4、欣赏法通过多媒体展示《蒙娜丽莎》的高清图片和相关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作品的魅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著名的艺术作品图片,如《最后的晚餐》《向日葵》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对这些作品的感受。
(2)然后引出今天的主题——《蒙娜丽莎》,提问学生对这幅作品的了解程度。
2、知识讲解(1)介绍作者达芬奇的生平事迹,包括他的艺术成就和在科学领域的贡献,让学生了解达芬奇的多才多艺和卓越才华。
(2)讲解《蒙娜丽莎》的创作背景,包括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和达芬奇的创作意图。
3、作品分析(1)展示《蒙娜丽莎》的高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的表情,特别是那神秘的微笑。
让学生讨论蒙娜丽莎的微笑给人的感受,并尝试分析其微笑背后的含义。
《蒙娜丽莎之约》教案、习题及答案
《蒙娜丽莎之约》教案、习题及答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蒙娜丽莎》这幅名画的基本信息,包括作者、创作年代、画风等。
2. 培养学生对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念。
3. 引导学生深入剖析《蒙娜丽莎》的画面内容,理解画中的象征意义和艺术价值。
4. 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蒙娜丽莎》的基本信息介绍2.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特点3. 达芬奇的艺术成就4. 《蒙娜丽莎》的画面内容和象征意义5. 欣赏和分析《蒙娜丽莎》的艺术价值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蒙娜丽莎》的基本信息、画面内容和象征意义、艺术价值。
2. 教学难点:对《蒙娜丽莎》画面内容和象征意义的深入理解,艺术价值的赏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蒙娜丽莎》的奥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蒙娜丽莎》的艺术价值进行深入剖析。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提高对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欣赏能力。
4. 实践教学法,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达芬奇和《蒙娜丽莎》的基本信息,引发学生兴趣。
2. 探究:《蒙娜丽莎》的画面内容和象征意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欣赏:《蒙娜丽莎》的艺术价值,分析达芬奇的艺术成就。
4. 实践:让学生尝试自己创作一幅类似《蒙娜丽莎》风格的画作,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蒙娜丽莎》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
6.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搜集更多关于达芬奇和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相关资料,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
习题及答案:1. 《蒙娜丽莎》是谁的作品?答案:达芬奇。
2. 《蒙娜丽莎》创作于哪个时期?答案:文艺复兴时期。
3. 《蒙娜丽莎》的画面内容是什么?答案:《蒙娜丽莎》描绘了一位神秘的女子,她的微笑和眼神充满魅力,画面背景是优美的自然风光。
4. 《蒙娜丽莎》的象征意义是什么?答案:《蒙娜丽莎》的象征意义丰富,一般认为它代表了神秘、优雅、爱情和生育等。
高中美术教案:《达芬奇与《蒙娜丽莎》》
高中美术教案:《达芬奇与《蒙娜丽莎》》教案标题:《达芬奇与《蒙娜丽莎》》教案概述:本教案主要介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画家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以及他的代表作品《蒙娜丽莎》。
通过学习和讨论这些艺术作品的绘画技巧、艺术风格和历史背景,帮助学生了解文艺复兴艺术的特点,并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达芬奇及其代表作品《蒙娜丽莎》的背景和意义。
2. 分析达芬奇的绘画技巧和艺术风格。
3. 培养学生对文艺复兴艺术的欣赏能力。
4. 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展现他们对文艺复兴艺术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达芬奇及其代表作品《蒙娜丽莎》的背景和意义。
2. 达芬奇的绘画技巧和艺术风格。
教学准备:1. 大屏幕或投影仪2. 《蒙娜丽莎》的图片或幻灯片3. 绘画材料,如铅笔、纸张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0分钟)介绍达芬奇作为一个杰出的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并说明他对绘画的贡献和影响力。
提问学生是否知道达芬奇的代表作品是什么。
步骤二:学习《蒙娜丽莎》(20分钟)1. 展示《蒙娜丽莎》的图片或幻灯片,并简要介绍该作品的背景和意义。
2. 引导学生观察《蒙娜丽莎》的细节,包括她的微笑、眼神和背景等。
学生可以自由发表对这些细节的感受和解读。
3. 分析达芬奇在这幅作品中运用的绘画技巧,如明暗处理、色彩运用和透视效果等。
让学生找出画中的细节来支持他们的分析。
步骤三:讨论和欣赏(15分钟)1. 分组讨论《蒙娜丽莎》的细节和达芬奇的绘画技法。
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观点和发现。
2. 引导学生欣赏《蒙娜丽莎》的整体效果和艺术价值,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步骤四:创作(30分钟)在学习《蒙娜丽莎》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创作。
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艺术题材或主题,以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创意和表达能力。
步骤五:展示和评价(1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并给予彼此评价和反馈。
指导学生就创作中的技巧、表达和创新等方面进行讨论。
巨人的时代——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教案
巨人的时代——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达芬奇的代表作品《蒙娜丽莎》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
2. 学习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特点和达芬奇的艺术理念。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达芬奇的代表作品《蒙娜丽莎》的背景介绍。
2. 达芬奇的艺术理念和绘画技巧。
3.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特点和社会背景。
三、教学重点:1. 达芬奇的代表作品《蒙娜丽莎》的艺术特点。
2. 达芬奇的艺术理念和绘画技巧。
3.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特点和社会背景。
四、教学难点:1. 达芬奇的代表作品《蒙娜丽莎》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
2. 达芬奇的艺术理念和绘画技巧。
3.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特点和社会背景。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图片和视频资料。
2. 准备教学PPT和教案。
3. 准备学生的美术用品,如画纸、画笔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达芬奇的其他作品如《的晚餐》等,引导学生对其艺术风格产生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达芬奇的生平及其在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性。
3. 作品欣赏:《蒙娜丽莎》的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其艺术特点。
4. 教学讲解:详细讲解达芬奇的艺术理念、绘画技巧以及《蒙娜丽莎》的背景故事。
5. 实践环节:学生尝试模仿达芬奇的绘画风格,进行简单的人像绘画练习。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达芬奇的艺术理念和《蒙娜丽莎》的背景知识。
2. 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讨论《蒙娜丽莎》的艺术特点。
3. 实践法:学生通过模仿达芬奇的绘画风格,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和绘画技巧。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达芬奇的代表作品《蒙娜丽莎》的艺术特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学生对达芬奇的艺术理念和绘画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特点和社会背景的了解程度。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或博物馆,欣赏更多达芬奇的作品以及其他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
2. 邀请艺术家或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达芬奇的艺术理念和绘画技巧。
巨人的时代——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教案
巨人的时代——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文艺复兴时期背景及达芬奇的艺术成就。
2. 分析《蒙娜丽莎》的画面特点、艺术风格及创作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对世界名画的鉴赏水平。
4. 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情,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文艺复兴时期背景介绍2. 达芬奇的艺术成就概述3. 《蒙娜丽莎》的画面特点分析4. 《蒙娜丽莎》的艺术风格解读5. 《蒙娜丽莎》的创作技巧探讨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幅名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文艺复兴时期背景介绍:讲解文艺复兴时期的的历史背景、人文主义思想以及艺术特点。
3. 达芬奇的艺术成就概述:介绍达芬奇的艺术生涯、代表作品及艺术理念。
4. 分析《蒙娜丽莎》的画面特点:讲解画面的构图、光线、色彩等方面的特点。
5. 解读《蒙娜丽莎》的艺术风格:阐述这幅画所体现的文艺复兴时期艺术风格。
6. 探讨《蒙娜丽莎》的创作技巧:分析达芬奇在创作这幅画时所运用的技巧,如光影处理、人物表情等。
7.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角度分析《蒙娜丽莎》的亮点。
8. 总结与评价:对整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点评学生的讨论成果。
9.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查找相关资料,深入了解达芬奇的其他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艺复兴时期背景、达芬奇的艺术成就等理论知识。
2. 引导法:引导学生关注《蒙娜丽莎》的画面特点、艺术风格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分组讨论《蒙娜丽莎》的亮点,提高学生对名画的鉴赏水平。
4. 实践活动:让学生课后查找相关资料,深入了解达芬奇的其他作品,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活跃程度。
3. 审美能力提高:通过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等方式,评估学生在审美能力方面的提高。
4. 团队合作与创新精神:评价学生在案例分析、实践活动中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巨人的时代——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教案
巨人的时代——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2. 使学生熟悉达芬奇的艺术成就和创作风格。
3. 通过分析《蒙娜丽莎》的画面内容,培养学生对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
4. 引导学生思考艺术作品与人文精神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2. 达芬奇的艺术成就和创作风格。
3. 《蒙娜丽莎》的画面内容分析。
4. 艺术作品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背景、达芬奇的艺术成就和创作风格。
2. 分析法:分析《蒙娜丽莎》的画面内容,引导学生欣赏绘画作品。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艺术作品与人文精神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图片、资料和视频,用于讲解和展示。
2. 准备黑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这一时期的艺术特点。
2. 讲解:详细讲解达芬奇的艺术成就和创作风格,重点介绍《蒙娜丽莎》的创作背景和特点。
3. 分析:展示《蒙娜丽莎》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画面内容,如人物形象、表情、构图等。
4. 欣赏:让学生欣赏《蒙娜丽莎》的魅力,引导他们关注达芬奇在作品中所展现的技艺和创意。
5. 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艺术作品与人文精神的关系,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特点和达芬奇的艺术成就。
7. 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延伸1. 对比分析:让学生欣赏达芬奇的其他代表作品,如《的晚餐》、《岩间圣母》等,对比分析《蒙娜丽莎》的独特之处。
2. 艺术实践:邀请艺术家或艺术教师进行现场绘画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绘画创作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和技巧。
七、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对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和达芬奇创作的了解程度。
《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_7
《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_7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了解达芬奇和《蒙娜丽莎》的相关知识,理解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o掌握分析人物肖像画的方法,能够从多个角度解读作品的意图和表达。
o能够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文字、绘画、音乐等)进行艺术创作和表达。
o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o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o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实践,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
o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够对艺术作品进行独立思考和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和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o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
o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题以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为核心,旨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这幅世界名作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教学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达芬奇生平及艺术成就:简要介绍达芬奇的生平经历、艺术风格和主要作品,为学生理解《蒙娜丽莎》提供背景知识。
重点介绍达芬奇的多元化才能,以及他对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发展的贡献。
这部分内容可以穿插一些趣味小故事,例如达芬奇的奇思妙想、发明创造等等,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蒙娜丽莎》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特色:详细分析《蒙娜丽莎》的创作背景、创作手法和艺术特色,包括绘画技巧(sfumato技法)、人物形象、色彩运用、构图布局等方面。
可以结合高清图片或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作品的魅力。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蒙娜丽莎》能够历经数百年而不衰?它的魅力究竟在哪里?3.《蒙娜丽莎》的多种解读: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解读《蒙娜丽莎》,例如:o肖像画的解读:分析蒙娜丽莎的神情、姿态、服饰等,尝试猜测她的身份和故事。
o艺术史的解读:将《蒙娜丽莎》放在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发展的背景下进行分析,探讨其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o心理学角度的解读:分析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探讨其背后的心理因素和文化内涵。
教案达芬奇与《蒙娜丽莎》
教案达芬奇与《蒙娜丽莎》一、教学目标1.了解达芬奇的艺术成就及其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地位。
2.深入分析《蒙娜丽莎》的艺术特点,理解其为何成为世界著名的艺术作品。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达芬奇的艺术成就及《蒙娜丽莎》的艺术特点。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蒙娜丽莎》的艺术魅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展示达芬奇的照片,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位艺术家。
2.了解达芬奇教师简要介绍达芬奇的艺术成就,包括绘画、雕塑、建筑、解剖学等多个领域。
3.分析《蒙娜丽莎》教师展示《蒙娜丽莎》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画面的特点。
4.深入探讨《蒙娜丽莎》的艺术魅力人物表情:微笑背后的神秘感空间表现:透视法的运用光影效果:明暗对比与柔和过渡情感表达:温馨的家庭氛围5.小组讨论《蒙娜丽莎》为何成为世界著名的艺术作品?达芬奇是如何通过绘画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学生自主搜集达芬奇的其他作品,了解其艺术特点,下节课分享。
7.课后作业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使学生深入了解达芬奇的艺术成就及《蒙娜丽莎》的艺术特点。
2.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课后作业的设置,有助于巩固课堂所学,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达芬奇的艺术成就:《蒙娜丽莎》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蒙娜丽莎》的艺术魅力,以及如何通过细节分析来感悟作品。
教学过程补充:1.导入教师:“同学们,提到达芬奇,你们会想到什么?”学生A:“我知道他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学生B:“对,他的画很特别,有一种神秘感。
”教师:“很好,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达芬奇最著名的作品《蒙娜丽莎》。
”2.了解达芬奇教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达芬奇。
他在绘画、雕塑、建筑等领域都有很高的成就,他被誉为文艺复兴的典范,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C:“因为他能在多个领域都做到顶尖。
2024年蒙娜丽莎之约教案两个课时
2024年蒙娜丽莎之约教案两个课时课时一:走进《蒙娜丽莎》的世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达芬奇的生平及其艺术成就。
2.分析《蒙娜丽莎》的艺术特点,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3.通过讨论,引导学生理解艺术作品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1.达芬奇的生平及其艺术成就。
2.《蒙娜丽莎》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1.《蒙娜丽莎》的艺术内涵。
2.艺术作品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向学生展示达芬奇的画作《蒙娜丽莎》,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对这幅画有什么印象?二、教学内容1.达芬奇的生平及其艺术成就(1)简要介绍达芬奇的生平,包括他的出生地、成长经历、艺术创作等方面的内容。
(2)展示达芬奇的其他代表作品,如《的晚餐》、《岩间圣母》等,让学生感受达芬奇的艺术风格。
(1)引导学生观察《蒙娜丽莎》的画面,分析其构图、色彩、人物表情等方面的特点。
(2)讲解《蒙娜丽莎》的微笑之谜,让学生了解这幅画的神秘之处。
3.《蒙娜丽莎》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1)介绍《蒙娜丽莎》的创作背景,包括达芬奇在创作这幅画时的社会环境、个人情感等方面的内容。
(2)讲解《蒙娜丽莎》所体现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特点,如人文主义精神、科学精神等。
三、课堂讨论1.让学生谈谈对《蒙娜丽莎》的印象,引导学生从艺术、历史、文化等多个角度进行思考。
四、课堂小结2.鼓励学生在课后进一步了解达芬奇的其他作品,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课时二:探索《蒙娜丽莎》的艺术魅力教学目标:1.深入分析《蒙娜丽莎》的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艺术作品背后的社会现象,提高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2.艺术作品背后的社会现象。
教学难点:1.《蒙娜丽莎》的艺术内涵。
2.艺术作品背后的社会现象。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回顾《蒙娜丽莎》的艺术特点。
2.提问:你们认为《蒙娜丽莎》为什么能成为世界著名的艺术品?二、教学内容1.《蒙娜丽莎》的艺术特点(1)深入分析《蒙娜丽莎》的构图、色彩、人物表情等方面的特点。
达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教学教案
达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教学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蒙娜丽莎》的作者达芬奇及其在艺术史上的地位。
2. 掌握《蒙娜丽莎》的基本背景信息和画作特点。
教学内容:1. 介绍达芬奇的生平背景和对艺术的影响。
2. 介绍《蒙娜丽莎》的创作背景和画作的特点。
教学活动:1. 展示达芬奇和《蒙娜丽莎》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引导学生讨论达芬奇的艺术风格和对后世的影响。
第二章:画作的position教学目标:1. 分析《蒙娜丽莎》的构图和画面元素。
2. 理解达芬奇在画作中的构图技巧和视觉效果。
教学内容:1. 分析《蒙娜丽莎》的构图和画面元素,如人物位置、背景等。
2. 探讨达芬奇在画作中的构图技巧,如透视法和光影运用。
教学活动:1. 展示《蒙娜丽莎》的放大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和描述画作的构图和画面元素。
2. 让学生尝试绘制简单的构图草图,体验构图技巧的应用。
第三章:人物形象教学目标:1. 分析《蒙娜丽莎》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和表情。
2. 理解达芬奇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独特之处。
教学内容:1. 分析《蒙娜丽莎》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如面部表情、姿势等。
2. 探讨达芬奇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独特之处,如眼神的描绘和表情的神秘感。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蒙娜丽莎》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和表情。
2. 让学生尝试绘制简单的人物形象草图,体验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第四章:色彩运用教学目标:1. 分析《蒙娜丽莎》的色彩运用和色调变化。
2. 理解达芬奇在色彩运用上的独特之处。
教学内容:1. 分析《蒙娜丽莎》的色彩运用和色调变化,如柔和的色彩和阴影的运用。
2. 探讨达芬奇在色彩运用上的独特之处,如色彩的饱和度和对比度的控制。
教学活动:1. 展示《蒙娜丽莎》的色彩运用和色调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让学生尝试绘制简单的色彩运用和色调变化的草图,体验色彩运用的技巧。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教学目标:1. 总结《蒙娜丽莎》的艺术特点和达芬奇的艺术成就。
高中美术作品试讲教案模板
课题:《艺术品的鉴赏与理解——以《蒙娜丽莎》为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蒙娜丽莎》的创作背景、艺术风格及作者达芬奇的相关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艺术观。
教学重点:1. 《蒙娜丽莎》的创作背景及艺术风格。
2. 达芬奇的艺术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难点:1. 对《蒙娜丽莎》艺术风格的深入理解。
2.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蒙娜丽莎》的图片,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这幅作品。
2. 提问:这幅画给你怎样的感觉?你了解这幅画吗?二、新课导入1. 介绍《蒙娜丽莎》的创作背景,包括达芬奇的生平、创作时间等。
2. 讲解《蒙娜丽莎》的艺术风格,如写实主义、透视法等。
3. 分析《蒙娜丽莎》的人物形象、构图、色彩等方面的特点。
三、作品分析1. 学生分组讨论,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蒙娜丽莎》进行分析:a. 创作背景及作者介绍b. 艺术风格及特点c. 人物形象及情感表达d. 构图、色彩等方面的处理2. 每组选派代表进行汇报,教师进行点评。
四、拓展延伸1. 介绍达芬奇的其他代表作品,如《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等。
2. 讨论达芬奇对后世的影响,如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现代艺术的启发等。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蒙娜丽莎》的艺术价值及对学生的启示。
2. 学生反思自己在鉴赏过程中的收获,提出自己的见解。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蒙娜丽莎》的创作背景、艺术风格及作者达芬奇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
2. 学生在作品分析过程中的表现,如观察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等。
3. 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及审美情趣的提升。
教学资源:1. 《蒙娜丽莎》的图片、视频资料。
2. 达芬奇的其他代表作品图片、视频资料。
3. 教学课件。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对《蒙娜丽莎》进行鉴赏,提高了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蒙娜丽莎的魅力(鲁人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整理_1
蒙娜丽莎的魅力(鲁人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整理[学习目标]1、了解达芬奇的绘画艺术及名画《蒙娜丽莎》的艺术魅力。
2、体会本文朴实而不板滞、即高雅而又浅近的语言[目标重点]学习多层次、多角度剖析名画的写作技巧。
[目标难点]理请文章的层次结构。
字音①易读错的字音肖xiào像虔qiàn敬诠quán释恍huǎng惚hū抿mǐn去脸蛋jiá棱léng角摒bǐng弃怅chàng惘衣褶zhě标识zhì①易混多音字给gěi给面子给以jǐ补给配给给养赐予家给户足和hé温柔和畅和光同尘和颜悦色hè和诗应和曲高和寡一唱百和huó和面和泥huò和弄和稀泥削xiāo削铅笔削皮削面xuē削发减弱瘦削削足适履模mó模本模范模型模特儿mú模板模具模样模子易混词辨析【因缘/姻缘】因缘:指缘分。
姻缘:特指婚姻的缘分。
【以至/以致】以至:①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长。
①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前半句话所说的动作、状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含有“始终到”的意思。
以致:所连接的大多是不好的结果,有“从而导致”的意思。
【偶然/间或】偶然:指事情发生意外,跟“必定”相对。
间或:也作“偶而”,跟“常常”相对。
生词辨识诠释:解释;说明。
书面语。
寻思:思考;考虑。
妩媚:形容女子、花木等姿势美妙可爱。
虔敬:虔诚尊敬。
摄魂制魄:打动、探制人的精神。
温婉:温柔,温顺。
捉摸不定:变幻不定,让人难以把握。
捉摸,猜想,预料。
相契:相吻合。
契,投合。
轮廓:构成图形或物体的外缘的线条。
微晦:微妙含蓄。
摒弃:排解舍弃。
怅惘:惆怅迷惘;心里有事,没精打采。
简介:傅雷(1908-1966),上海市南汇县人。
我国闻名的文学艺术翻译家。
曾留学法国。
从20世纪30年月起即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工作,译作共30余部,其中包括罗曼罗兰的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及巴尔扎克名作14部。
巨人的时代——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巨人的时代——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教案》适用年级:高中艺术欣赏课程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达芬奇的艺术成就,认识《蒙娜丽莎》这幅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
2. 分析《蒙娜丽莎》的画面特点,掌握达芬奇绘画技巧和艺术风格。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达芬奇的艺术成就和《蒙娜丽莎》的特点。
2. 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能力。
教学难点:1. 《蒙娜丽莎》的绘画技巧和艺术风格。
2.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
二、教学准备教师资料:达芬奇的艺术成就和《蒙娜丽莎》的相关资料。
学生资料:提前让学生了解达芬奇的基本信息,观看《蒙娜丽莎》的图片。
教学场地:艺术教室教学用具:投影仪、电脑、幻灯片、画册、画笔、画纸等。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达芬奇的生平照片和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回顾达芬奇的艺术成就,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作品欣赏(15分钟)教师展示《蒙娜丽莎》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作品的美感,引导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关注作品的细节。
3. 作品分析(20分钟)教师从画面构图、人物形象、色彩运用、绘画技巧等方面详细分析《蒙娜丽莎》的特点,引导学生掌握达芬奇的艺术风格。
4. 学生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蒙娜丽莎》的欣赏心得,提出疑问,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蒙娜丽莎》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绘画实践(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尝试模仿达芬奇的绘画技巧,让学生动手绘制《蒙娜丽莎》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
3. 作品展示与评价(1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建议。
4. 深入探讨(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从艺术史的角度分析《蒙娜丽莎》的地位,探讨达芬奇的艺术创新。
《蒙娜丽莎之约》教案及反思
《蒙娜丽莎之约》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达芬奇的生平和艺术成就,特别是他的杰作《蒙娜丽莎》。
2. 学会欣赏《蒙娜丽莎》的艺术特点,如微笑的神秘、光影的处理、透视法的运用等。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讨论、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2. 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对《蒙娜丽莎》进行分析和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和尊重,提高艺术素养。
2. 引导学生理解艺术与人文的关联,培养人文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达芬奇的生平介绍,包括他的艺术成就和科学探索。
2. 《蒙娜丽莎》的画面分析,包括人物形象、光影处理、色彩运用等。
3. 《蒙娜丽莎》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
4. 欣赏其他达芬奇的作品,如《的晚餐》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达芬奇的生平及其艺术成就。
2. 《蒙娜丽莎》的艺术特点和价值。
难点:1. 对《蒙娜丽莎》微笑神秘性的理解和解读。
2. 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图片、资料和视频。
2. 准备教学PPT,包括达芬奇的生平、作品介绍等。
3. 准备讨论和分析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达芬奇的肖像和《蒙娜丽莎》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幅画作。
Step 2:介绍达芬奇的生平(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达芬奇的生平,包括他的艺术成就和科学探索,以帮助学生了解这位艺术大师的背景。
Step 3:分析《蒙娜丽莎》(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蒙娜丽莎》的画面,分析人物形象、光影处理、色彩运用等艺术特点,让学生感受这幅画作的魅力。
Step 4:讨论《蒙娜丽莎》的价值(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蒙娜丽莎》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Step 5: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对本次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蒙娜丽莎》的艺术特点和价值。
鼓励学生反思自己在欣赏和分析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巨人的时代——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巨人的时代——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教案》适用年级:八年级学科:美术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2. 使学生掌握达芬奇的艺术成就和绘画技巧。
3. 培养学生对《蒙娜丽莎》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4. 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分析、评价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达芬奇的艺术成就和《蒙娜丽莎》的特点。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蒙娜丽莎》的绘画技巧和艺术价值。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欣赏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背景,掌握达芬奇的艺术成就,培养学生对《蒙娜丽莎》的欣赏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简要介绍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2. 讲解:详细讲解达芬奇的艺术成就,重点介绍《蒙娜丽莎》的创作背景、绘画技巧和艺术价值。
3. 欣赏:组织学生欣赏《蒙娜丽莎》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光影处理、人物表情和姿势等方面。
4. 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蒙娜丽莎》的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光影等,并讨论达芬奇的创新之处。
5. 练习:让学生尝试绘制《蒙娜丽莎》的简笔画,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
第二课时:1. 复习:回顾上一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文艺复兴时期和达芬奇艺术成就的掌握情况。
2. 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蒙娜丽莎》的艺术价值,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3. 创作: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创作一幅以《蒙娜丽莎》为灵感的美术作品,要求体现达芬奇的绘画风格。
4. 展示: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组织评价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五、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搜集更多关于达芬奇的作品资料,了解其绘画技巧和艺术风格,下节课分享给同学们。
鼓励学生在家中尝试绘制一幅以《蒙娜丽莎》为灵感的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审美水平。
六、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掌握达芬奇的艺术成就,以及欣赏和分析《蒙娜丽莎》的绘画技巧和艺术价值。
《达芬奇蒙娜丽莎》说课稿
《达芬奇蒙娜丽莎》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将能够:1. 了解《达芬奇蒙娜丽莎》这幅著名绘画作品的背景和特点。
2. 分析和解读《达芬奇蒙娜丽莎》的艺术表达手法。
3. 掌握描述艺术作品的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
二、教学重难点1. 掌握艺术作品的描述词汇和表达方式。
2. 理解和解读《达芬奇蒙娜丽莎》的艺术特点。
三、教学准备1. 课件:包含《达芬奇蒙娜丽莎》的图片和相关背景信息。
2. 复制资料:每位学生发放一份《达芬奇蒙娜丽莎》的简介和艺术分析。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与激发兴趣(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课件中的《达芬奇蒙娜丽莎》图片。
2. 提问:你听说过《达芬奇蒙娜丽莎》吗?你对这幅画有什么了解?步骤二:背景介绍(10分钟)1. 分发《达芬奇蒙娜丽莎》的简介,并让学生阅读。
2. 与学生一起讨论:《达芬奇蒙娜丽莎》是哪个时期的作品?画中的人物是谁?步骤三:艺术分析(15分钟)1. 学生阅读分发的《达芬奇蒙娜丽莎》的艺术分析资料。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并讨论作品的构图、色彩运用、表情特点等方面的艺术表达手法。
3. 提示学生运用所学的描述词汇,对作品进行描述。
步骤四:研究词汇(10分钟)1. 教师呈现与艺术作品相关的词汇,并给出中英文解释。
2. 学生跟读和记忆这些词汇。
步骤五:小组讨论(15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彼此交流刚才所读及讨论的内容。
2. 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小组的讨论结果。
步骤六:展示和总结(15分钟)1. 学生展示他们对《达芬奇蒙娜丽莎》的描述和理解。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和概括。
五、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家里或自室自行选择一幅喜欢的艺术作品进行分析和描述。
2. 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艺术展览馆或美术馆,进一步了解艺术作品。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参与讨论的表现。
2. 收集和评估学生完成的艺术作品描述作业。
3. 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鼓励和建议。
高中艺术课程讲解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1. 了解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艺术家列奥纳多·达·芬奇的艺术成就。
2. 分析《蒙娜丽莎》这幅画作的艺术风格、技法特点及创作背景。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教学重点:1. 《蒙娜丽莎》的艺术风格、技法特点。
2. 达·芬奇在创作《蒙娜丽莎》时的背景及创作理念。
教学难点:1. 分析《蒙娜丽莎》中的人物表情、眼神及画面布局。
2. 探讨达·芬奇在《蒙娜丽莎》中所体现的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理念。
教学准备:1. 《蒙娜丽莎》的图片或实物。
2. 达·芬奇的生平简介及艺术成就资料。
3. 与《蒙娜丽莎》相关的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展示《蒙娜丽莎》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这幅画有什么特别之处?”二、新课讲授1. 介绍达·芬奇的艺术成就,重点讲解其在绘画、解剖学、工程学等方面的贡献。
2. 分析《蒙娜丽莎》的艺术风格、技法特点:a. 绘画风格:文艺复兴时期的现实主义风格。
b. 技法特点:采用了透视法、光影处理等技巧,使画面具有立体感。
c. 色彩运用:以暖色调为主,营造出温馨、神秘的氛围。
3. 探讨达·芬奇在创作《蒙娜丽莎》时的背景及创作理念:a. 背景介绍:《蒙娜丽莎》是达·芬奇为佛罗伦萨商人弗朗西斯科·德尔·乔孔多的妻子创作的肖像画。
b. 创作理念:达·芬奇希望通过这幅画展示人物内心的情感世界,引发观者的共鸣。
三、互动环节1.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蒙娜丽莎》中的人物表情、眼神及画面布局。
2.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这幅画作。
四、总结与拓展1. 总结《蒙娜丽莎》的艺术特点及达·芬奇的艺术成就。
2. 拓展: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世界。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蒙娜丽莎》这幅画作,让学生了解了达·芬奇的艺术成就,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达芬奇与《蒙娜丽莎》_高中美术教案_模板------用高中生心理学指导美术课教学四川省双流县华阳中学徐泽锋课型:高一美术欣赏课授课班级:高一、一班授课教师:徐泽锋授课时间:1课时设计思路:二十一世纪,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人才特别是儿童青少年成才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社会要求人才不仅应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而且人才应一专多能,并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
本课的教学,就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用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和高中生心理学来指导美术欣赏课教学,试图寻求学科教学与心理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使学科大综合,找到一种师生互动、平等轻松且创新性、实践性很强的课型。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欣赏、总结达芬奇艺术生平及其名作《蒙娜丽莎》,并能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去评价和联想。
2、情意目标:提高学生审美情操,对世界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开放的心理、主动和积极的参与心态,自信及成功的体验。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思考、实践的能力,协作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
教学重、难点:1、达芬奇艺术生平及名作《蒙娜丽莎》的欣赏、总结。
2、学生良好心理的培养。
教学用具:多媒体电脑、课件、皮尺、学生用资料等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活动、总结、讲解、演示、启发与鼓励等补充说明:教案中【】内文字表示课堂设计由《高中生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作参考教学过程():说明:1、本课教学设计是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加涅(R.M.Gagne)关于学习过程的8个环节:动机、了解、获得保持、回忆、概括、操作和反馈,并结合学习目的、计划、自学和创造和高中生的年龄特征而设计的。
2、在上课前一月中,已安排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在图书馆、网上等查阅有关本课内容的资料,并整理和总结【高中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提高,依赖性减少】一、组织教学二、实验引入新课【高中生应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亲自获得一些直接经验,培养自己综合运用知识,主动探索新知识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1、实验内容:手展长= 身高?2、方法:请6名同学分成两组,每组由一名同学当模特,其他两名同学用皮尺测量手展长及身高长度。
教师用电脑统计数据并总结结论。
3、展示达芬奇此比例图手稿图片,引出课题。
三、授新课一)、达芬奇艺术生平的总结(学生讨论并积极发言,教师引导并用电脑总结)【培养高中生的系统概括力】1、达芬奇简介2、达芬奇的创作成就代表作:《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二)、学生对照资料,在优美的音乐中欣赏《蒙娜丽莎》并思考以下问题:【培养学生自学质疑、独立思考】(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并用电脑总结并进一步讲解,肯定中国学习联盟胆而新颖的想法,让学生有成就感和自信心。
)1、此画创作的时间、规格、画种?2、此画的题材和主题是什么?3、此画在构图、色彩、技法上有什么特点?4、此画为什么会如此著名?三)、对《蒙娜丽莎》一画的猜测【迁移创造。
获得创造的快乐,树立创造的自信心,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敢想、敢说、敢做、敢冒风险、敢标新立异】(学生通过欣赏及联想,总结现代人对《蒙娜丽莎》的猜测,或通过思考、研究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猜测、看法,教师用电脑特技展示并给以肯定和表扬)1、《蒙娜丽莎》画的是达芬奇自己2、《蒙娜丽莎》画的是一位怀孕的母亲3、《蒙娜丽莎》画的是一名妓女4、《蒙娜丽莎》画的是一名肝炎患者5、《蒙娜丽莎》画的是达芬奇的情人等等四)、对《蒙娜丽莎》一画的再创作【迁移创造。
注意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协同发展,培养创造思维品质,掌握创造的方法】【个性培养】(教师讲解并用电脑特技演示对《蒙娜丽莎》的再创作,学生思考并发表自我想法)如:长胡子的《蒙娜丽莎》、华阳中学的礼仪小姐《蒙娜丽莎》、时装模特《蒙娜丽莎》、新娘《蒙娜丽莎》、学者《蒙娜丽莎》、老师本人和《蒙娜丽莎》的纪念合影等四、欣赏、创作的实践体验【作业解难、反馈调控】二题任选一题1、根据资料及所学知识,结合自己的感受,为《蒙娜丽莎》写一篇小论文2、以《我心中的蒙娜丽莎》为题画一幅画,形式、内容不限。
五、结束教学流程图:教学目的:1、了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艺术成就及其艺术特点。
2、通过欣赏和参观,课内与课外的结合,体会中国古代文物文化内涵,探索艺术与社会生活及其时代之间的密切联系。
3、使学生懂得美术的社会功能,培养学生民族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4、通过课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语言表达力。
教学重点:陵墓雕刻是我国雕刻艺术重要组成部分原因。
秦始皇兵马俑的时代背景和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陵墓雕刻其具有的艺术特点和文化背景,让学生如何理解。
如何调动学生对雕塑艺术欣赏的动力。
教材分析:按照教材,本课主要介绍什么是陵墓雕塑,陵墓雕塑为什么能集中体现当时雕塑的最高水平,中国古代陵墓雕刻是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后按照课本内容介绍陵墓地面雕刻和陶俑及其艺术特点。
在介绍的过程中,由于篇幅的问题,相对比较简单,尤其是作为陵墓雕塑的代表《霍去病墓石刻》和《秦始皇兵马俑》的图片和分析略简。
陵墓雕刻两个艺术特点的理解需要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文思想和内涵。
对于一些陵墓雕塑的专业名词如“阙”“麒麟”“天禄”等也需要简单的说明。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突出教学重点,并对古代陵墓雕塑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引导学生,提起学生的兴趣。
教法设计:美术欣赏课上了很多,普偏的问题是教师讲的津津有味,学生听的糊里糊涂,最后,教师提一些问题,同学因为没有参与,很难讲出个所以然来。
本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兴趣不是很大,怎样让学生参与进来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把班里学生分成若干四人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一个教学内容。
是我在教学中的尝试。
适逢秦始皇兵马俑到杭州展览,于是便设计本课的教学。
第一4人小组:陵墓雕塑A同学:广泛的了解。
分配任务通过各种手段了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艺术成就。
B同学:真实的感受。
分配任务去真实的感受秦始皇兵马俑的魅力所在。
要求课堂上谈感受。
陵墓雕塑距离现代生活较为遥远,真实感受、参观过的学生并不多,课本的图片对于雕塑来说缺乏立体感和空间感,也就失去了真实感。
C同学:负责提问题。
从本课内容出发,设计3-5个问题,提问学生,学生分组回答。
D同学:课后写小结。
教学过程():(一)直观感受,各抒己见,引发思考。
教师:出示图片(秦始皇兵马俑)你认为秦始皇兵马俑为什么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学生:直观感受,思考。
教师:请学生谈原因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二)导入主题:[陶俑]:■ 秦始皇兵马俑欣赏:教师:秦始皇兵马俑出现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文化原因是什么?学生:分组讨论2分钟,回答。
结论:自秦汉以来的厚葬风俗,统治阶级注重修建自己的陵墓。
陵墓雕刻是古代陵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整体和局部图片展示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学生:B同学谈参观后的感受,其他同学自由发言。
结论:细腻生动的个性与气势磅礴的整体相协调统一。
教师:秦始皇兵马俑是中国雕塑的重要代表,其地位代表中国。
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参观完说:世界上有7大奇迹,现在要加上秦俑。
[1] [2] [3] 下一页导入新课:我们已经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宗教雕塑艺术。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外国古代雕塑。
外国雕塑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各个国家和地区、各个民族、各个时代的作品极其丰富、题材内容广泛、形式风格多种多样。
今天我们所要了解的外国古代雕塑艺术,包括自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这段时期中出现了以埃及雕塑、希腊雕刻、罗马雕刻、中世纪雕刻和文艺复兴时期雕刻为代表的外国著名雕刻艺术。
这些亚非欧三大洲主要文明古国的优秀作品,一直是世界文化艺术遗产的魂宝。
外国最早的雕塑是在人类为劳动和生活需要创造生产力极低的劳动工具--石器工具的同时创造的雕塑艺术《维伦多夫的维纳斯》。
作品产生于2.5万年前,这类雕塑体积小,供原始人随身携带,它们看来像是原始部落神圣的生育神,曾在欧洲流传了很长的时期。
新石器时代开始后,人类被迫放弃狩猎成为牧人、农民,各种手工艺术得到了充分发展。
此后,在墨西哥湾地区出现了古典前期文化即奥尔麦克文化,为满足宗教需要,雕刻家们雕刻了许多巨大的石雕头像。
而古代埃及雕刻家也开始了他们的创作,并且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作为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的古埃及,在雕塑艺术上曾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原始公社的瓦解,世界上先后出现了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古埃及就是其中之一。
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古埃及王国建立,实行奴隶主专制统治,国王法老掌握军政大权。
埃及的雕塑艺术大约始于公元前4000年,建筑业的诞生,孕育了艺术装饰的萌芽。
从古王朝(公元前4000-3000年)到中王朝(公元前3000-2000年)、新王朝的漫长岁月中,古埃及长期保存了原始社会的残余,埃及的神话与宗教信仰支配了雕塑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神话、宗教信仰的保守性是决定埃及雕刻发展迟缓的主要原因。
埃及雕刻是为法老政权和少数奴隶主贵族服务的。
由于受宗教思想意识支配,严格服从上层社会的审美观点和需要,美术家墨守陈规,在圆雕中严格地遵守“正面规”,不论人物站着还是坐着,人体都处在静止中,而且面部表情总是庄严平静地对着观众。
立像多数僵直呆立,从头顶经胸腰直到脚跟都在一条垂直线上。
直立的男人体,左脚向前,重心落在脚掌上。
坐像总是促膝并足地坐着的。
从表面上看,埃及雕刻似乎是大同小异,但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他们的面部各有不同的特点,而且表现得相当细致。
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后能享受生前的一切,包括继续使唤那些侍候他们的奴隶仆从,所以在埃及陵墓中,除了死者的雕像、死者生前活动的浮雕外,还有大批殉葬奴仆小雕像和描写奴隶或社会下层民众生活的浮雕构图。
小雕像不受陈规的约束,因此人物形象比较自然生动。
埃及雕刻除陵墓中一部分作品外,最有影响的还是陵前和神庙的装饰雕刻及纪念性雕刻。
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其形体为正方锥形,四面正向方位,形似“金”字故名。
在今开罗近郊有胡夫(海欧普斯)金字塔、哈佛拉(海佛林)金字塔和孟卡拉(米克林)金字塔。
其中最高的胡夫金字塔,金字塔前的巨大狮身人面像采用一整块巨大岩石雕成,是古代最庞大、最著名的雕刻。
从新王朝开始,法老不再建造金字塔。
为了防止陵墓被盗,法老的祭庙和陵墓分开,陵墓一般建在荒野的山坡上。
埃及雕刻多以石头、木材、象牙、铜、陶土为材料,巨型雕刻花岗岩、闪绿石、玄武岩等做材料,一般的雕刻用石灰石、沙石雕成,小型雕塑取材木头或铜,有时部分采用镶嵌工艺完成。
埃及雕刻达到如此卓越的成就,是埃及雕刻家经过长期的探索得来的。
埃及雕塑在古代世界美术史留下了灿烂的一页。
古希腊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包括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沿岸。
当时,一些开明的统治者除致力于内政武力外,还提倡发展美术和文艺,在公元前6世纪以后的几百年中,古希腊科学、文学、艺术的名家辈出成就辉煌,雕塑艺术是这个时期灿烂的文化成果的一个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