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品的采集方法

合集下载

样品采集的程序和方法

样品采集的程序和方法
样品的采集是我们检验分析中的重要环节 的第一步,采取的样品必须代表全部被检测的 物质。
2.正确采样的原则
(1)采集的样品要均匀、有代表性,能反映全部被 检食品的组成、质量和卫生状况。
(2)采样方法要与分析目的一致。 (3)采样过程要设法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防止成
分逸散(如水分、气味、挥发性酸等)。 (4)防止带入杂质或污染。 (5)采样方法要尽量简单,处理装置尺寸适当。
前一般都用高速组织捣碎机进行样品的制备。
四.样品的保存 所取样品,尽量做到当天样品当天分析。主要
是为了防止其水分或挥发性成分散失以及其它 待测成分含量的变化。 样品在保存过程中可能会有以下几种变化: ①吸水或失水 ②霉变 ③细菌
样品在保存时有几种变化(可能发生的变化)
a) 吸水或失水
样品采集的程序和 方法
第一节 样品的采集
一、 样品的采集 采样——在大量产品(分析对象)中抽
取有一定代表性的样品,供分析化验用, 这项工作叫采样。(总体、样本、样本
容量、样本测定平均值、总体测定平均值)
1.正确采样的意义
食品采样的目的在于检验样品感官性质 上有无变化,食品的一般成分有无缺陷,加入 的添加剂等外来物质是否符合国家的标准,食 品的成分有无搀假现象,食品在生产运输和储 藏过程中有无重金属,有害物质和各种微生物 的污染以及有无变化和腐败现象。
采样方法以及采样人 签封
三.样品的制备 制备目的,在于保证样品的均匀性,使我们在分析时,
取任何部分都能代表全部被测物质的成分。 制备方法有下面几种: ①摇动或搅拌(液体样品,浆体,悬浮液体) (用玻璃棒、电动搅拌器、电磁搅拌) ②切细或粉碎 (固体样品) ③研磨或用捣碎机 对于带核、带骨头的样品,应先去核、去骨、去皮,目

样品的采集方法

样品的采集方法

样品的采集方法
4.1.3 采样过程遵循无菌操作程序,防止一切可能的外来 采样过程遵循无菌操作程序, 污染。 污染。 4.1.4 样品在保存和运输的过程中, 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 样品在保存和运输的过程中, 止样品中原有微生物的数量变化,保持样品的原有状态。 止样品中原有微生物的数量变化,保持样品的原有状态。 4.2 采样方案 4.2.1 类型 采样方案分为二级和三级采样方案。二级采样方案设有n、 采样方案分为二级和三级采样方案。二级采样方案设有 、 c和m值,三级采样方案设有 、c、m和M值。 和 值 三级采样方案设有n、 、 和 值 n:同一批次产品应采集的样品件数; :同一批次产品应采集的样品件数; c:最大可允许超出 值的样品数; 值的样品数; :最大可允许超出m值的样品数 m:微生物指标可接受水平的限量值; :微生物指标可接受水平的限量值; M: 微生物指标的最高安全限量值。 : 微生物指标的最高安全限量值。
样品的采集方法
表4 熟制品的微生物限量 采样方案a 及限量(若非指定, 均以CFU/g标示) N c m M 5 5 5 5 1 1 1 0 10000 100000 10 100 0/25g 100 1000 项 目 检验方法 GB4789.2 平板 计数法 GB4789.3 平板 计数法 GB4789.10 平 板计数法 GB4789.4
样品的采集方法
三、检测农残理化样品的采集 依据GB/T 5009.1-2003 总则规定执行。 总则规定执行。 依据
……..。 8.样品的要求 8.1 采样必须注意生产日期、批号、代表性和均匀性(掺伪食 品和食物中毒样品除外)。采集的数量应能反应该产品的卫 生质量和满足检验项目对样品量的需要。样品应一式三份, 分别供检验、复验及备查或仲裁使用。每份样品数量一般不 少于 0.5kg。 8.2 采样器具、包装等都应清洁,不应将任何有害物质带入 样品中,根据检验项目而选择。 …………。

采样和样品保存方法

采样和样品保存方法

采样和样品保存方法一、采样。

采样就像是从一个大宝藏里挑选小宝贝一样有趣呢。

1. 固体样品。

如果是像土壤这种固体样品呀,那可得有点小技巧。

咱得用专门的小铲子或者采样器,从不同的地方挖取。

比如说一块大田地,不能只在一个角落取,要像小蚂蚁找食物一样,东一点西一点的,这样取到的土壤样本才更能代表整块地的情况。

而且取的时候呢,要尽量保证深度一样哦,不然浅层和深层的土壤性质不一样,样本就不准确啦。

2. 液体样品。

对于像水这样的液体样品,要是在小河里采样,可不能直接拿个瓶子就舀。

得用专门的采水器,把采水器慢慢放到水里,在不同的深度取一点,因为有时候水的上层和下层成分不一样呢。

如果是从水龙头里取水样,也要先放一会儿水,把水管里存着的陈水放走,再取新鲜的水样。

3. 气体样品。

气体采样有点像捕捉小泡泡。

有专门的气体采样袋或者采样瓶。

要是采集室内的空气,要把采样设备放在不同的角落,因为可能有的地方有污染源,有的地方比较干净。

在室外采集大气样本的时候,也要注意高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就像给空气来个全面的小体检。

二、样品保存。

采好样了,怎么保存这些小宝贝也很关键呢。

1. 固体样品。

土壤样品采回来,如果不能马上分析,要放在干净的密封袋或者密封容器里。

可不能让它受潮或者被污染啦。

要是里面有小虫子或者草根啥的,也要尽量挑出来,不然可能会影响检测结果。

就像要把小土壤样本保护在一个安全的小房子里,等着被研究。

2. 液体样品。

水样保存更要小心。

有的水样需要加一些保护剂,像测定重金属的水样,可能要加酸来防止金属沉淀。

水样一般要放在低温的环境里,就像给它放在小冰箱里一样。

而且要尽快分析,不然水里的一些成分可能会发生变化。

3. 气体样品。

气体样品保存要保证容器的密封性特别好。

要是漏气了,那采集的气体就不完整啦。

如果是一些特殊的气体,可能还需要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力下保存,就像照顾一个超级娇弱的小娃娃,一点都不能马虎。

总之呀,采样和样品保存都是很细致的活儿,就像精心照顾小宠物一样,每个环节都要做到位,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检测结果准确又可靠呢。

化学检验工样品采集与处理方法

化学检验工样品采集与处理方法

化学检验工样品采集与处理方法在化学检验工作中,样品的采集与处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化学检验工样品采集与处理的方法,以及其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样品采集方法1. 代表性采样:样品采集的首要原则是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在采样过程中,要确保样品中各组分的含量与被检测物质的实际情况相符。

为了达到代表性采样的目的,可以采取以下方法:a. 分段采样法:当样品较大时,可以将样品分成若干段,从不同的位置采集样品,并将各段样品混合均匀后制备成最终的检测样品。

b. 多点采样法:根据被检测物质的分布情况,在样品容器中选择不同位置进行采样,然后将各点样品混合均匀。

2. 采样工具与容器选择:选择合适的采样工具和容器有助于保持样品的原始性和避免污染。

常用的采样工具包括不锈钢勺、塑料勺、玻璃棒等,采样容器则通常选用玻璃瓶、塑料瓶等。

在选择采样容器时,要确保容器没有残留物,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

3. 采样现场的操作规范:在采集样品时,要确保操作规范,并避免样品与外界环境的接触。

操作人员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如手套、口罩等,以避免因操作人员的误操作或污染对样品质量造成影响。

二、样品处理方法1. 样品预处理:某些样品在检测前需要进行预处理,以去除可能干扰检测结果的杂质。

常见的样品预处理方法包括:a. 过滤:通过滤膜将样品中的固体杂质去除,获得清晰的溶液用于后续检测。

b. 蒸发浓缩:对样品进行蒸发,使其体积减小,浓度增加,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

c. 溶解:对固体样品进行适当的溶解,使其转变为溶液状态,方便后续操作和检测。

2. 样品分析方法选择:针对不同的样品和被检测物质,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进行检测。

常用的样品分析方法包括:a. 比色法:适用于颜色明显的物质或物质间化学反应产生明显颜色反应的情况。

b. 电化学方法:通过测量样品中的电流、电势等参数,来判断被检测物质的含量或性质。

c. 光谱法:利用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散射、发射等特性来分析物质的成分。

第二章 样品的采集、制备处理及保存

第二章 样品的采集、制备处理及保存

第二章 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图2-2 萃取操作示意 1-三角瓶;2-导管;3-冷 凝器;4-欲萃取相
图2-3 常压蒸馏装置
3、盐析法:溶液中加入某种盐类,降低了 某溶质在溶液中的溶解度,使 之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的方法。
4、超临界萃取法(SFE)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超临界流体及其性质 a.流体是非液非气的,具有气体较强的穿透 能力和液体较大的密度及溶解度,有较大 的吸附能力,流动性好. b.萃取速度快
什么物质适合于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 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的优点
a. 接近常温, 对物质没有变解作用. b. 易达到Pc和Tc c. 化学稳定性好, 无毒, 无色, 无味, 无污染 d. 萃取时间短 e. 费用低 f. 适用热敏感样品 g. 有防氧化和抑菌作用
然后层从的样四品角堆和放中
的不心同点部用位双,套按回
采样转件取数样确器定各具取
体采少样量袋样(品桶,、得
箱)检,样再,用再双按套上回
转取法样处管理采得样平。均
将取样样品管。插入包
装中,回转180。
取出样品,每一
包装须由上、中、
下三层取出三份
检样;把许多检
样综合起来成为
原始样品:用
“四分法”
这类物料不易充 分混匀,可先 按 总件数/ 2 确 定采样件(桶、 罐)数。启开 包装,用采样 器从各桶(罐) 中分层(一般 分上、中、
特点:简便快速,破坏彻底,减少 金属挥发。酸气刺激性大, 腐蚀性大。
第二章 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1)硫酸-硝酸法 如图2-1所示。
(2)高氯酸-硝酸-硫酸法
(3)高氯酸(过氧化氢)-硫 酸法
(4)硝酸-高氯酸法

样品采集的原理和方法

样品采集的原理和方法

样品采集的原理和方法样品采集是指在科学研究和实践中,收集原料样品或代表性样本以及外来物质的过程。

样品采集的原理和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对象和要求有所不同,下面以地质样品和生物样品为例进行介绍。

1. 地质样品采集:地质样品采集的原理是通过收集地质物质的样品,了解地球的组成、性质和变化。

采集地质样品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露天采集:对于露天地质样品,可以直接在地表或者露天矿坑、露天矿石中进行采集,如用铲子、锤子和钻石等工具进行破碎和采集。

- 取样钻探:对于地下地质样品,可以利用水泥或金属钻头进行钻探,获取样品。

常用的取样钻探方法有手动钻探、旋转钻探和绳索钻探等。

- 抽样:对于岩石、土壤等地质样品,可以利用工具如小铲子、铁锨等进行抽样获取样品。

2. 生物样品采集:生物样品采集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体的样品采集。

生物样品采集的原理是收集生物样品以研究其形态、生理、分子等特征。

采集生物样品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采摘:对于植物样品,可以直接将植物的叶子、花、果实等部分采摘下来,进行后续的研究。

- 标本采集:对于植物和动物样品,可以进行采集制作标本,将整个植物或者动物固定在标本纸上,保留其形态特征。

- 组织采集:对于植物和动物样品,可以采集其组织样品,如动物的皮肤、肌肉、器官等组织,植物的茎、根、叶等组织。

- 拭子采集:对于微生物样品,可以使用棉签、刷子等工具进行拭子采集,将微生物从表面采集下来。

除了以上的方法,样品采集还需要注意一些基本原则:- 样品的代表性:采集的样品应该能够代表整体的特征,避免局部现象的影响。

- 采集时机:根据研究对象的特性和变化规律,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采集,以确保样品的准确性。

- 采集环境:采集样品时要注意周围环境的影响,避免污染或干扰,保证样品的纯净性和完整性。

- 采集工具: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采集,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大气样品采集方法

大气样品采集方法

大气样品采集方法一、直接采样法适用于大气中被测组分浓度较高或监测方法灵敏度高的情况,这时不必浓缩,只需用仪器直接采集少量样品进行分析测定即可。

此法测得的结果为瞬时浓度或短时间内的平均浓度。

常用容器有注射器、塑料袋、采气管、真空瓶等。

1、注射器采样:常用100mL注射器采集有机蒸汽样品。

采样时,先用现场气体抽洗2-3次,然后抽取100mL,密封进气口,带回实验室分析。

样品存放时间不宜长,一般当天分析完。

气相色谱分析法常采用此法取样。

取样后,应将注射器进气口朝下,垂直放置,以使注射器内压略大于外压。

2、塑料袋采样:应选不吸附、不渗漏,也不与样气中污染组分发生化学反应的塑料袋,如聚四氟乙烯袋、聚乙烯袋、聚氯乙烯袋和聚酯袋等,还有用金属薄膜作衬里(如衬银、衬铝)的塑料袋。

采样时,先用二联球打进现场气体冲洗2-3次,再充满样气,夹封进气口,带回实验室尽快分析。

3、采气管采样采气管容积一般为100-1000mL。

采样时,打开两端旋塞,用二联球或抽气泵接在管的一端,迅速抽进比采气管容积大6-10倍的欲采气体,使采气管中原有气体被完全置换出,关上旋塞,采气管体积即为采气体积。

4、真空瓶采样:真空瓶是一种具有活塞的耐压玻璃瓶,容积一般为500-1000mL。

采样前,先用抽真空装置把采气瓶内气体抽走,使瓶内真空度达到1.33KPa,之后,便可打开旋塞采样,采完即关闭旋塞,则采样体积即为真空瓶体积。

二、富集(浓缩)采样法富集(浓缩)采样法:是使大量的样气通过吸收液或固体吸收剂得到吸收或阻留,使原来浓度较小的污染物质得到浓缩,以利于分析测定。

适用于大气中污染物质浓度较低(ppm-ppb)的情况。

采样时间一般较长,测得结果可代表采样时段的平均浓度,更能反映大气污染的真实情况。

具体采样方法包括溶液吸收法、固体阻留法、液体冷凝法、自然积集法等。

1、溶液吸收法:是采集大气中气态、蒸汽态及某些气溶胶态污染物质的常用方法。

采样时,用抽气装置将欲测空气以一定流量抽入装有吸收液的吸收管(瓶),使被测物质的分子阻留在吸收液中,以达到浓缩的目的。

样品采集方法与运用

样品采集方法与运用

样品采集方法与运用
一、采样原理
1、采样的定义
采样是指从一个具有其中一种特征的总体中,取出一部分具有该特征的样本的过程。

采样是统计学上分析其中一特性的重要依据,而这些样本又是抽样理论的基础,是进行抽样统计调查的基础。

2、采样的重要性
采样有助于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的统计数据,从而深入研究大量统计数据中隐藏的规律性,而这些规律性又可以为制定长远计划和政策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二、样品采集方法
1、单点采样法
单点采样法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区域内,取一个地点进行采样,其优点是简单、快捷,但适用于空间分布均匀的样本,兵不适用于空间分布不均匀的样本。

2、网格采样法
网格采样法是在一定的空间区域内,将空间分割为一个个的网格,然后在每个网格中进行采样,这种方法在面积较大,样本分布不均匀的情况下,有助于反映样本真实的分布特征。

3、系统采样法
系统采样法是指将样本空间分割成一些相关的小的空间,然后在每个小的空间中进行采样,这种采样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样本真实的分布特征,同时又可以使得采样有一定的系统性。

三、样品运用
1、数据分析
采样运用于数据分析,可以通过收集和整理样本,从而深入分析样本中隐藏的信息。

各种标本的采集方法

各种标本的采集方法

各种标本的采集方法1.粪便标本:对水样便以吸管吸取1~3毫升,成型便采集成人拇指大小的便量,置于灭菌管内或经增菌后送检。

任何容器均应加橡皮塞或将螺旋盖旋紧,容器外壁不可沾染粪便。

采集肛拭子标本,以直肠拭子用保菌液或生理盐水润湿后,由肛门插入直肠内3~5厘米处采集,转动取出,插入保存液或无菌试管内送检。

粪便标本应在2小时内尽快送检,否则标本应放入Cary-Blair运送培养基中。

沾染粪便的衣物、物品、地面,以及尸体肠内容物等也可作为检材。

所有采集的拭子标本(肛拭子、食品及操作台等的涂抹拭子),当直接用于PCR检测时,不能使用棉拭子和木质拭子棒,因为这类材料中含有核酸扩增抑制剂,而要使用灭菌人造纤维拭子和塑料棒。

2.呕吐物标本:以吸管吸取1~3毫升,置可密闭样品管立即送检。

3.食品标本:采集50~100克置于可密闭灭菌广口瓶、塑料瓶或厚的自封塑料袋内,常温下迅速送实验室。

4.水产品标本:通常选取活的或新鲜水生动物为采集对象,冰冻水生动物也可作为采集标本。

采集水生动物鳃部和/或肠内容物等标本,置于采样瓶(管)或食品采样袋中密封,常温下送检;同时,以无菌棉签涂抹五只(条)以上的某类水生动物体表和/或水生动物肛门,置于碱性蛋白胨水中送检,每管碱性蛋白胨水作一份样品看待。

有条件的可将水生动物整体采回实验室再进行处理。

5.水体标本:用灭菌的500毫升玻璃瓶采集相对静止的表层水(深度30厘米以内)500毫升,加盖密封后以牢固自封塑料袋包裹密封,常温下送实验室。

取水点的选择应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而确定;每个采样点应相距数米;同一采样点采集样本不少于2瓶,用于平行检测。

采集标本的水体按可能污染有霍乱弧菌对待,因此采样者应注意自身防护,同时避免水样沾染周围环境。

6.物体表面标本:以灭菌拭子蘸碱性蛋白胨水涂抹可疑物体表面,置于装有碱性蛋白胨水的可密闭玻璃或塑料试管中,常温送检。

样品采集指南

样品采集指南

样品采集指南
1. 引言
本文档提供了样品采集的指南,以确保采样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样品采集对于许多研究项目和实验非常重要,因此正确的采集方法
是至关重要的。

2. 采集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样品采集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采集过
程的顺利进行。

以下是一些准备工作的基本步骤:
- 确定采集的目的和要求
- 确定采集的时间和地点
- 准备所需的采集工具和设备
- 清洁和消毒采集工具和
3. 样品采集步骤
采集过程中的步骤应按以下顺序进行:
1. 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和口罩。

2.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采集工具,并确保其清洁和消毒。

3. 准备标签,并在上标明样品的相关信息,如采集日期和时间、采集地点等。

4. 在采集前,确定采集点,并将其清洁。

5. 采集样品时要小心,确保样品不受任何外界污染。

6. 将采集的样品放入清洁的中,并尽量避免污染。

7. 在完成采集后,确保密封,并进行适当的储存和运输。

4. 样品采集注意事项
在进行样品采集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准则。

- 尽量避免交叉污染。

- 遵守采集工具和的使用说明。

- 避免使用过期或损坏的采集工具和。

- 注意采集过程中的卫生和安全问题。

5. 结论
本文档提供了样品采集的指南,包括采集前的准备工作、采集
步骤和注意事项。

通过遵循本指南,可以确保样品采集的准确性和
一致性,从而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固体样品采样的一般方法

固体样品采样的一般方法

固体样品采样的一般方法在环保、卫生、质检等领域,固体废物的采样与分析是一项重要工作。

为了保证采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至关重要。

一、简单随机采样法简单随机采样法适用于堆存、运输中的固态废物和大池(坑、塘)中的液体、固体废物。

这种方法在样品信息有限、采样分散不影响分析结果的情况下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简单随机采样法的实施步骤如下:1. 根据对角线型、梅花型、棋盘型、蛇型等布局方式确定采样位置。

2. 在指定的位置上进行采样。

二、系统采样法系统采样法适用于按一定顺序排列和以运送带、管道等形式连续排放的废物。

采用该方法时,需按照一定的质量时间间隔进行采样。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确定采样间隔。

2. 在每个时间点上采集样品。

三、分层采样法当一批废物分为若干层时,可以采用分层采样法。

具体操作如下:1. 将废物层划分为若干区域。

2. 在每个区域内随机采集样品。

四、两段采样法两段采样法适用于由许多车桶箱袋等容器盛装的固体废物。

操作步骤如下:1. 将容器分为两段。

2. 在每段容器中分别采集样品。

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废物类型、废物状况、采样目的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

此外,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采样工具和容器的选择:根据固体废物的状态,选择适当的采样工具和容器,确保采样过程的安全和有效。

2.采样过程中的防护:在采样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采样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3.采样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对采集到的样品数据进行合理处理和分析,以得出准确的结论。

固体废物采样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确保采样过程的顺利进行。

希望本文能为固体废物采样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浅谈微生物样品的采集及送检

浅谈微生物样品的采集及送检

浅谈微生物样品的采集及送检一、微生物样品的采集微生物样品的采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正确的采集方法能够有效避免外界环境的污染,并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下微生物样品的采集方法。

1. 采集的时间微生物样品的采集时间要根据不同的样品类型来确定。

如果是空气中的微生物样品,最好在早晨采集。

因为在这个时候,空气中的微生物最为活跃,所以采集到的样品将更具有代表性。

而对于液体样品和固体样品,一般可以在任何时间进行采集。

但是要注意的是,在采集样品之前,要先确认样品的来源及是否受过污染。

2. 采集工具采集微生物样品时,需要使用无菌的工具,如无菌采样瓶、无菌吸管等。

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外部环境的污染,确保采集的样品是干净的。

3. 采集方法在采集微生物样品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样品与外界环境的接触。

使用无菌采样工具进行采样,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特别是在采样过程中,一定要小心,不可将外部的细菌或者其它微生物污染到样品中。

4. 保存方法采集到微生物样品后,需要立即将其置于适当的温度下保存。

一般情况下,液体样品需要保存在4℃的冰箱中,而固体样品则应保存在干燥且温度恒定的环境中。

1. 选择合适的送检机构在送检微生物样品时,首先需要选择正规的、有资质的送检机构。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选择送检机构时,一定要仔细查看其资质证书,以及检测设备和技术水平。

2. 填写送检单在送检微生物样品时,一定要认真填写送检单上的信息,包括样品的来源、采集时间、保存条件等。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送检机构更好地了解样品的特性,从而更好地进行检测。

3. 包装样品在送检微生物样品之前,需要将样品进行适当的包装,以避免在运输过程中样品的污染。

一般情况下,液体样品需放置在密封的容器中,而固体样品则需放置在密封的袋子或容器中。

4. 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为了避免在运输过程中样品的损坏和污染,需要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简述样品采集的原则

简述样品采集的原则

简述样品采集的原则摘要:一、引言二、样品采集原则概述1.代表性2.可行性3.及时性4.经济性三、具体样品采集方法1.随机抽样2.分层抽样3.整群抽样4.概率比例分层抽样四、样品采集注意事项1.采样方案设计2.采样人员培训3.采样过程质量控制4.采样数据记录与整理五、总结与展望正文:一、引言在科学研究、产品质量检测、市场调查等领域,样品采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一个合适的样品可以真实地反映总体特征,为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因此,了解和掌握样品采集的原则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二、样品采集原则概述1.代表性:样品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总体的特征。

在采样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个体差异对整体数据的影响。

2.可行性:采样方法应在实际操作中具有可行性,考虑采样过程中的技术难度、成本等因素。

3.及时性:采样时间要合理安排,确保数据的新鲜性和准确性。

对于易受时间因素影响的样品,如农产品,要及时采集。

4.经济性:在满足数据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选择成本较低的采样方法,以降低整体成本。

三、具体样品采集方法1.随机抽样:按照一定比例,在总体中随机选取样本。

特点是简单、易操作,但可能导致样本间差异较大。

2.分层抽样:将总体按某种特征划分为若干层次,然后在每层中进行随机抽样。

适用于具有明显层次结构的总体。

3.整群抽样:将总体划分为若干群体,然后随机选取若干群体进行采样。

适用于群体内部差异较小、群体间差异较大的情况。

4.概率比例分层抽样:在分层抽样的基础上,按照各层概率比例进行抽样。

适用于总体分布不均匀、层次明显的样本。

四、样品采集注意事项1.采样方案设计:根据研究目的和总体特征,制定合理的采样方案,包括采样方法、样本量、采样时间等。

2.采样人员培训:确保采样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遵循采样规范。

3.采样过程质量控制:加强对采样过程的监督,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4.采样数据记录与整理:及时记录采样数据,并进行整理、分析,以保证数据的可利用性。

样品采集及注意事项

样品采集及注意事项

样品采集及注意事项样品采集是科学研究、实验以及质量检测的基础工作之一、对于不同类型的样品,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也会有所不同。

以下是关于样品采集及注意事项的一些建议。

一、样品采集方法1.土壤样品采集土壤是农业、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在采集土壤样品时,应遵循以下方法:(1)选择代表性样点,避免采集到地质异常、施肥应用不均匀区域的土壤。

(2)使用干净的锹、铲等工具,确保不受其他杂质污染。

(3)采集时要深入土壤内部,避免表层杂质的干扰。

(4)采集时要注意混合一定数量的土壤,以保证代表性。

(5)将土壤样品存放在干燥、避光的容器中,避免湿气、阳光等因素对其中微生物和养分的影响。

2.水样采集水是各种环境水质研究的对象之一、在采集水样时,应遵循以下方法:(1)选择代表性的采样点,避免采集到源自局部污染物的水。

(2)使用干净的采样瓶进行采样,避免附着于瓶壁的污染物对水质的影响。

(3)避免使用洗涤剂、肥皂或洗洁精等清洗采样瓶,以免残留影响样品质量。

(4)采集深水样时,应采集水体垂直剖面的不同部位以得到全面的信息。

(5)将水样保存在密封的容器中,避免与空气接触,以防细菌滋生。

3.大气样品采集大气样品采集常用于环境科学和大气物理学研究。

在采集大气样品时,应遵循以下方法:(1)使用洁净的收集器或萃取罐来采集大气中的颗粒物或气态物质。

(2)根据研究需要选择合适的采样时间和地点。

(3)采集前应仔细清洗和消毒采样容器,避免外来污染的影响。

(4)采集过程中要避免与其他污染源接触,例如汽车尾气、化工厂排放等。

(5)采集后,标记好样品信息,注意保存样品的时间,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

二、注意事项1.采样容器应干净、无污染。

采样容器的洁净度对样品的质量有重要影响,因此在采集样品之前,确保容器已彻底清洗并无污染。

2.避免污染交叉。

在采集不同样品的过程中,要避免污染交叉。

尽可能使用不同的工具和设备,避免样品的相互污染。

3.适当保存样品。

农产品采样技术基础(三)——采样的一般方法

农产品采样技术基础(三)——采样的一般方法

二、不同采样方法的适用范围
• 随机取样适用于个体差异较小和抽取样本 数较少的情况。
• 代表性取样适用于不均匀样品或是要抽取 的样本数较大的情况。
三、采样的数量
• 1取样量应满足样品的代表性和分析检测项目 要求。
• 2.取样量不得少于分析取样、复验和留样备查 的总量。
• 3.取样量可按如下公式计算:
农产品采样技术基础(三)——采样的一般方法
随机抽样 一、采样的一般方法
代表性取样
随机抽样:是按照随机的原则,从将要分析的整批物料中 抽取出一部分样品。随机抽样时,要求使整批物料和各个 部分都有被抽到的机会。
代表性取样:是用系统抽样法进行采样,即已经掌握了样 品库空间(位置)和时间变化的规律,按照这个规律采样, 从而使采集到的样品能代表其相应部的质量。(分层抽样、 生产各环节抽样、货架上不同时期的食品)。
S代表采样点数,N为被检

产品质检中的样品采集与检测方法

产品质检中的样品采集与检测方法

产品质检中的样品采集与检测方法产品质检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作用。

其中,样品采集与检测方法是质检的关键环节,能够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的判断与评估。

本文将就产品质检中的样品采集与检测方法进行探讨,旨在为读者提供相关的参考和指导。

1. 样品采集方法样品采集是质检的第一步,它决定了后续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样品采集方法:1.1 随机抽样法随机抽样法是一种科学的样品采集方法,通过随机选择样品来代表整个产品批次。

这种方法可以避免主观偏差,提高样本的代表性。

在采样过程中,关键是确保每一个样品的选取都是随机的,避免出现抽样偏差。

1.2 分层抽样法分层抽样法是一种针对不同层次的产品进行采样的方法。

通过将产品分为不同层次,然后在每个层次内进行随机抽样,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各层次产品的质量情况。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批产品中存在多种型号或者规格的情况。

1.3 连续抽样法连续抽样法是一种逐一抽样的方法,通过逐个选取样品进行检测,以便获取整个产品批次的质量情况。

这种方法适用于样本数量较小或者样本来源较难得到的情况。

在采样过程中,需要保证每一个样品的选取都是无偏的,避免样品之间的相关性。

2. 检测方法样品采集完成后,就需要进行检测来评估产品的质量。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检测方法:2.1 物理性能检测物理性能检测是对产品的物理特性进行评估的方法,包括尺寸、硬度、强度等。

这种检测可以直观地了解产品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对于一些简单的产品来说比较常见。

物理性能检测主要通过测量、观察等方式进行。

2.2 化学成分检测化学成分检测是对产品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的方法,以确定产品是否含有有害物质或者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这种检测需要借助化学分析仪器,如质谱仪、光谱仪等。

化学成分检测可以通过样品的提取、处理和分析等步骤进行。

2.3 微生物检测微生物检测是对产品是否含有病原微生物进行判断的方法。

这种检测主要应用于食品、药品等易受微生物污染的产品。

样品采集的方法

样品采集的方法

样品采集的方法姓名:许军强学号:20114061204学院:食品学院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任课教师:钱丽丽采样方法1随机性采样:均衡地,不加选择地从全部批次的各部分,按规定数量采样。

采用随机性采样方式时,必须克服主观倾向性。

2针对性采样:根据已掌握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

如怀疑某种食物可能是食物中毒的原因食品,或者感官上已初步判定出该食品存在卫生质量问题,而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采集样品。

3理化样品采样方法:3.1散装食品采样方法:3.1.1液体、半液体样品:采样前先检查样品的感官性状,然后将样品搅拌均匀后采样,采用三层五点法(见附录1)。

对流动的液体样品,可定时定量,从输出口取样后混合留取检验所需样品。

3.1.2固体食品采样方法:采用三层五点法(见附录1)。

从各点采出的样品要做感官检查,感官性状基本一致,可以混合成一个样本,如果感官性状明显不同,则不要混合,要分别盛装。

3.2大包装食品采样方法:3.2.1液体、半液体食品:采样前摇动或搅拌液体,尽量使其达到均质。

采样前应先将采样用具浸入液体内略加漂洗,然后再取所需量的样品;取样量不应超过其容器量的四分之三,以便于检验前将样品摇匀。

大包装食品常用铁桶或塑料桶,容器不透明,很难看清楚容器内物质的实际情况。

采样前,应先将容器盖子打开,用采样管直通容器底部,将液体吸出,置于透明的玻璃容器内,作现场感官检查。

检查液体是否均一,有无杂质和异味,然后将这些液体充分搅拌均匀,装入样本容器内。

3.2.2颗粒或粉末状的固体食品:每份样品应用采样器由几个不同部位分层采取,一起放入一个容器内。

3.3 小包装食品采样方法:直接食用的小包装食品,尽可能取原包装,直到检验前不要开封,以防止污染。

3.4 其他食品采样方法:3.4.1肉类:在同质的一批肉中,采用三层五点法(见附录1);如品质不同,可将肉品分类后再分别取样。

也可按分析项目的要求重点采取某一部位。

3.4.2 鱼类:经感官检查质量相同的鱼采用三层五点法(见附录1);大鱼可只割取其局部作为样品。

采样方法

采样方法

采样方法一.即食类预包装食品:取相同批次的最小零售原包装,检验前要保持包装的完整,避免污染。

二.非即食类预包装食品:包装小于500g的固态食品或小于500mL的液态食品,取相同批次最小零售包装;大于500mL的液态食品,应在采样前摇动或用无菌棒搅拌液体,使其达到均质后分别从相同批次的n个容器中采集5倍或以上检验单位的样品;大于500g的固态食品,应用无菌采样器从同一包装的几个不同部位分别采取适量样品,放入同一个无菌采样容器内, 采样总量应满足微生物指标检验的要求。

三.散装食品或现场制作食品:根据不同食品的种类和状态及相应检验方法中规定的检验单位,用无菌采样器现场采集5倍或以上检验单位的样品,放入无菌采样容器内, 采样总量应满足微生物指标检验的要求。

.四。

食源性疾病及食品安全事件的食品样品:采样量应满足食源性疾病诊断和食品安全事件病因判定的检验要求。

(1)采样工具:注射器、肛拭子、咽拭子、消毒棉签、消毒纱布、调匙、勺子、夹子、镊子、剪刀、屠工用刀、酒精灯、标号用品、75%酒精、其它消毒灭菌器具等。

(2)样品容器:灭菌塑料袋、广口瓶、灭菌试管、灭菌粪便盒、样品冷藏设施等(3)防护用品:工作衣或隔离衣、口罩、白帽子、手套、靴子等。

(4)调查用表:食物中毒个案调查登记表、调查结果汇总表、卫生监督文书等。

(5)检验设备:血平板、毒物快速分析设备、深部温度计等。

6)取证工具:照相机、录音机、摄象机等。

(7)参考资料:各种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食品卫生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有关专业技术参考资料等。

(8)其它:通讯工具、交通工具、生活用品等。

采集标本应使用无菌容器,一个标本一个容器。

对容器基本要求是选耐用材料制成,容器包装好后可防渗漏。

能承受空中地面运送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温度和压力变化。

标本标签内容应齐全。

包括种类、原始采样容器、标本性质、数量、运送人和接受人及其包装日期、运输日期、统一的识别编号及病人联系方式、姓名、检验目的、临床诊断等信息。

样品的采集及常见的与处理方法

样品的采集及常见的与处理方法

第二节 试样的分解和测定前预处理
❖ 试样分解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试样分解必须完全 待测组分不能有损失 不能引入试样和干扰物质。
❖ 在定量分析中,试样分解的方法:
溶解法、熔融法、干式灰化法、湿式灰化法、 微波 溶样法
一、溶解法
❖ 采用适当的溶剂,将试样溶解后制成溶液的方法, 称为溶解法 主要有水溶法、酸溶法和碱溶法。 常用溶剂为水、酸、碱及混酸等
(捆、筐)分别抽取一定数量,混合后做成平均样品。
样品采样案例 ——小包装食品(在500g以下)
❖ 小包装食品(在500g以下)
如罐头、瓶装饮料、奶粉等
❖按照同一批号的产品连同包装随机抽样。 ❖如果小包装外还有大包装(如纸箱),可在堆放的不同
部位按照采样公式,抽取一定数量的大包装,打开大 包装后,从每箱中随机抽取小包装(瓶、袋),再缩减 至所需数量。
酚、醇、有机酸、羰基化合物和烃类
等。
2、熏制加工目的
1、赋予制品特殊的烟熏风味,增加香味 2、使制品外观产生特有的烟熏色,对加硝制品有促进发 色的作用 3、杀菌消毒,防止腐败变质,使制品耐贮藏
酚类:抗菌作用,来自木材中的木质素 醛类:杀菌作用,其杀菌作用是熏烟成分中最强的 酸类:抗菌作用,如甲酸、醋酸等
第一节 试样的采集
4.采样方式
❖土壤样品:
采集深度0-15cm的表地为试样,按3点式(水田出 口,入口和中心点)或5点式(两条对角线交叉点和 对角线的其它4个等分点)取样。每点采1-2kg, 经压碎、风干、粉碎、过筛、缩分等步骤,取粒 径小于0.5 mm的样品作分析试样。
❖沉积物:
用采泥器从表面往下每隔1米取一个试样,经压 碎、风干、粉碎、过筛、缩分,取小于0.5 mm的 样品作分析试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样品的采集
2. 1 采样时间和采样深度对桉树土壤中微量元素分布规律的分析,是为了从微量元素的角度,探讨
桉树土壤的特征性。

桉树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与样品的采集时间和采样深度相关。

由于不同时间采集的土壤样品与残
留在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大小的数据是不一样的。

桉树土壤样品的采样时间,可在砍伐后或施肥前,一般在秋冬季至早春采样较为合适。

桉树的根系分布比较深,为了探讨围绕根系的微量元素分布,依据桉树根系的深度,采样深度一般定为0~40cm。

2. 2 采样点数及分布每一个桉树土壤样品采样点的分析结果,代表一个采样单元面积的桉树土壤状况。

如果所设定的采样点没有代表性,即使分析结果再准确也无实用价值。

因此必须科学设定采样点,并在采样单元中多点采样,然后以多点采集样品的均匀混合样作为采样单元的代表点。

采样点数的多少,根据地形地貌、不同的桉树品种和采样单元的大小来确定。

可用梅花形和蛇形(S形)等两种布点方法采样。

采样单元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可用梅花形布点采样,中心点设在两对角线相交处,设5个采样点(见图a所示); 采样单元面积较大,地势不平坦,可用蛇形(S形)布点采样,按“S”形的路线均匀分布5~10个采样点[2]。

采样点要避开林边、路边、河边和堆肥处等特殊部位。

2. 3 采样每点采样时,首先挖土坑,土坑一般挖成1×1. 5米的长方形[2],挖出的土壤放在土坑两侧, 土坑深度依具体情况而定,分析微量元素含量一般应挖至50cm。

根据土壤剖面的颜色、结构、质地、松紧度、湿度、桉树根系分布等,自上而下划分土层,进行仔细观察,描述记载,将剖面形态特征逐一记载到采样记录表。

然后,把每一个采样点的采样深度分为3层: 0~10cm、10~20cm、20~40cm。

采样次序自下而上逐层采样,通常采集各层中部位置的土壤,而不是整层都采。

先采剖面的底层土样(20~40cm),再采中层土样(10
~20cm),最后采上层土样(0~10cm)。

将所采集的三层土样分别放入相应的样品袋,用铅笔写好样品标签,每个样品须写2个同样标签,并贴在样品袋的内外两侧。

标签内容包括编号、桉树品种、采样地点、采样深度、采样人、采样时间等。

一般每一层采集1 kg左右的样品。

在采样过程中要注意用竹片去除与铁锹和铁铲等金属器具接触的部分土壤,再用竹片取样,避免在采样中引入微量元素的干扰。

2. 4 采样时进行野外记录采样时进行野外记录,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其作用是为研究桉树土壤
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提供依据。

野外记录的项目有:桉树品种、种植年代、生产情况、胸径、林下植被生长状况、坡向、坡度。

采样地是否刚施过肥、下过雨,天气状况。

3 样品的预处理
采集回来的桉树土壤样品,经登记编号后,都须经过一定的预处理。

风干、磨细、过筛、混合、制成分析样品保存,进行各项分析。

预处理样品的目的是:
①使分析样品可以长期地保存,不致因微生物活动而变质;②挑去非去部分,使分析结果能代表土壤本
身组成;③将样品适当磨细和充分混匀,使分析时所取的样品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减少称样的误差;④将样品
磨细,增大土粒的表面积。

使制备待测试样溶液时分解样品反应能够完全和匀致。

3. 1 风干将采集回来的桉树土壤样品铺在聚乙烯塑料布或干净的纸上,摊成薄薄的一层,约2cm,
置于干净整洁的室内自然风干,严禁暴晒,并注意防止酸、碱等气体及灰尘的污染。

在土样半干时,用手将土
样捏碎(用手捏碎时需戴塑料手套,避免手上的细菌、灰尘等污染样品,影响分析结果),以免完全干后结成硬块,难以磨细。

在风干的过程中应首先拣去粗大动植物残体(根、茎、叶和虫体、石块、结核等如铁锰结核和石灰结核)等,然后把同一个采样单元内不同采样点的同一层的土样充分混匀再用四分法筛分到所需的数量(通常为300~500 g)。

四分法的操作手续是:将土样摊成圆形或正方形,划一十字线,等分为4部分,弃去对角的两份;剩下的部分如果还太多,再混均,再用四分法继续筛分[3]。

3. 2 磨细过筛风干后的桉树土壤样品按照不同的分析要求研磨过筛(如:分析测试微量元素时,应
用尼龙筛过筛和玛瑙研钵研磨)。

风干的土壤样品用木棍辗碎过14目筛。

也可用玛瑙研钵研磨留在筛上的土块再倒在聚乙烯塑料布上重新辗碎。

如此反复进行,直至全部土壤过筛。

通过14目筛的土样,经充分混匀后,即可供一般项目的理化分析之用,如速效养分及效换性、pH值等。

分析测试微量元素含量时,则尚需另行磨细。

方法是:将通过14目筛孔的土样摊成薄层,划成许多小方样, 用角匙多点取出样品约5g,在研钵中心研磨,直至全部通过100目筛(样品呈面粉状)。

3. 3 保存处理好的样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中,瓶上贴上标签,写上分析号、桉树品种、采集地点、采集深度等项目。

如无广口瓶,也可用纸袋代替,小于100目筛的土样较少,可用称量纸包。

放入广口瓶中(这种处理好保存起来的土样称风干土样),保存的土样要尽量避免阳光、高温、潮湿和酸碱气体等的影响,否则
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2]奚旦立.环境监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M], 2005: 215-216.
[3]http: //www. instrument. com. cn/bbs/shtml/20070511/8340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