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中国旅游地理考试重点中国旅游地理知识点

中国旅游地理考试重点中国旅游地理知识点

中国旅游地理考试重点中国旅游地理知识点中国旅游地理是一门应用性、综合性非常强,涉及很多学科的课程,也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接下来亚丁丁了中国旅游地理知识点,吧。

中国旅游地理知识点:名山篇1.风景名山的分类(以自然景观为根底,成因为主要根据)A、花岗岩名山B、岩溶山水口丹霞风光D、其他自然因素为主要成因的名山E、历史文化名山A、泰山:位于山东泰安,其景观特点有:巍峨挺拔,以雄著称;主要景点有:中天门等;B、华山:位于陕西华阴;其景观特点有:山崖陡峭,以险出名;主要景点有:千尺嶂、等;C、衡山:位于湖南衡山;其景观特点有:挺拔秀丽,有五岳独秀之誉;主要景点有:祝融峰等;D、黄山:位于安徽黄山市;其景观特点有:造型奇特的石峰,苍劲挺拔的青松,变幻无穷的云海,清流澈甘冽的温泉3.岩溶地貌主要景区;A、漓水:位于广西沿漓江桂林至阳朔一线;其主要景观:漓江两岸峰林孤峰,地下溶洞;B、路南石林:位于云南省路南彝族自治县;其主要景观为:岩溶峰林;C、织金洞:位于贵州省织金县;主要景观为:大型溶洞D、肇庆星湖:位于广东肇庆;主要景观为:岩溶峰林;E、兴文石海洞乡:位于四川兴文;主要景观为:石林溶洞;4.丹霞地貌主要景区:儿丹霞山:位于广东仁化;特点:色如渥丹,灿假设明霞;著名景点:长老峰、巴寨、阳元石、翔龙湖等;B.武夷山: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南郊;著名景点:九曲溪、天游峰、一线天、水帘洞等;C.龙虎山:位于江西贵溪;著名景点:仙水岩、正一观、天门山、崖墓5、其他自然因素形成的名山;A、雁荡山:位于浙江乐清;组成岩石及地貌特点为:属火山流纹岩山体,在外力作用下,形成丰富多彩的造型地貌和变幻徒刑地貌景观;其主要景观及特点有:灵峰、双鸾峰、展旗峰等造型逼真,被称为我国造型地貌博物馆。

还有流泉飞瀑,古洞奇穴。

B、庐山:们于江西九江;其主要景观及特点有:断崖峡谷,流泉飞瀑,杉林松海,雨雾烟云;C、武陵风景区:位于湖南大庸;组成岩石地貌特点有:80%以上为砂岩,形成独特的砂岩峰林峡谷地貌;其主要景观及特点有:奇峰林立,造型生动,沟谷纵横,植被茂密;D、九寨沟风景区:位于四川南坪;其主要景观及特点有:整个景区保存着天然未凿的原始美,被称为“人间仙境”或“童话世界”。

中国的旅游地理特征知识点总结

中国的旅游地理特征知识点总结

中国的旅游地理特征知识点总结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国家,其地理特征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总结中国的旅游地理特征,并对其进行详细探讨。

1. 自然景观中国自然景观得天独厚,涵盖了广袤的山脉、河流、湖泊和海洋。

首先,中国拥有众多著名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长白山和华山等。

这些山脉为登山爱好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其次,中国的河流系统十分发达,长江、黄河等著名河流赋予了中国许多风景名胜和历史名城。

此外,中国还拥有美丽的湖泊群,如西湖、洞庭湖和鄱阳湖等,这些湖泊既是风景名胜,也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最后,中国的海岸线长达1.18万多公里,包括了著名的海滨城市和海滩度假胜地。

2. 名胜古迹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

首先,中国的长城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之一,每年吸引着大量国内外游客。

其次,故宫、颐和园和申遗等文化古迹也是中国旅游的热门景点。

此外,中国还拥有许多古代文化遗址,如兵马俑、张家界、丽江古城等,这些景点展示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3. 民族风情中国拥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着独特的文化和习俗。

旅游者可以在中国各地感受到不同民族的风情和特色。

例如,云南的彝族、西藏的藏族和新疆的维吾尔族等民族地区,既有壮丽的自然风光,更有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

这些地方的民族特色不仅吸引了国内外游客,也为中国旅游业注入了独特的魅力。

4. 地理环境中国地理环境的多样性也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中国的地理区域划分十分丰富,北方地区的气候和风土条件与南方地区有很大的差异。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气候、地貌和人文环境的差异为旅游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然而,这也给旅游者带来了交通和行程计划上的挑战,需要游客提前做好准备和规划。

总结起来,中国旅游地理特征丰富多样,包括自然景观、名胜古迹、民族风情和地理环境等。

无论是喜欢自然风光的山水画廊,还是追寻历史文化的古迹名胜,亦或是领略不同民族风情的独特体验,中国都能满足不同旅游者的需求。

中国旅游地理读书笔记

中国旅游地理读书笔记

中国旅游地理读书笔记1、中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中国领土最南端在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南北跨纬度为49个纬度;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东西跨经约60个经度。

3、中国陆地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与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陆上邻国有14个蒙古、俄罗斯、朝鲜、印度、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缅甸、老挝、越南;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

4、中国位置优越,地域广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便于对外交往与合作;便于发展海洋事业。

5、中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中国的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主要岛屿有台湾岛、海南岛等,半岛有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等,海峡有东海台湾海峡、内海琼州海峡等。

6、中国的行政区域划分为盛县、乡三级。

7、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熟悉掌握)、5个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4个直辖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1997年7月1日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1999年12月20日设立),记住每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省会中心。

8、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00年为亿,占世界人口的1/5以上。

世界上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美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巴西、日本、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尼日利亚。

9、中国的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0、中国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了92%,其他55个民族共占了8%,为少数民族。

11、中国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导游复习提纲第三章中国旅游地理 (1)

导游复习提纲第三章中国旅游地理 (1)

第三章中国旅游地理一、山地景观:1、风景观赏山岳旅游地形:包括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听觉美、嗅觉美以及人为因素美的综合美感。

(1)花岗岩名山:特点:主峰明显、群峰簇拥、峭拔危立、雄伟险峻。

①泰山:主峰玉皇顶1545米。

五岳之首。

沿山风景有:中天门、王母池、斗母宫、南天门。

登项可观云海玉盘、黄河金带、旭日东升和晚霞夕照四大名景。

岱庙为泰山第一名胜,始建于汉代。

1987年被联合国选定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

②华山:陕西省华阴县,南依秦岭,北环渭水。

东南西北中五峰中南峰最高,2160米,为五岳最高。

千尺幢、百尺峡、苍龙岭、擦耳崖“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誉。

③衡山:湖南省衡山县,72峰以祝融、天柱、芙蓉、紫盖、石禀五峰最高,有五岳独秀之誉。

主峰祝融峰约1290米。

祝融峰之高、藏经楼之秀、方广寺之深、水帘洞之奇合称“衡山四约”。

建南岳书院、邺候书院。

④黄山:36主峰,72小峰,莲花峰、天都峰、光明顶三大主峰均超过1800米。

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合称“四绝”。

温泉水温在42℃。

1990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⑤千山:辽宁省鞍山市东。

有999座峰峦,最高峰仙人台708米。

以峰秀、石峭、谷幽、庙古、佛高、松奇、花盛而成寺庙园林风格。

⑥三清山:江西省玉山、德兴县境。

千米以上高峰数十座,主峰玉京峰1816。

9米,峰、石、松、云风景绮丽,是一座道教名山。

(2)岩溶山水风景:特征:山地高度不大,石峰林立或孤峰突起,且造型丰富。

主要分布在广西和云贵高原等地。

①漓江山水:“甲天下”、“碧莲玉笋世界”。

象鼻山、骆驼山、老人山。

洞穴300余处。

“阳川百里尽是画,碧莲笋里住人家”。

②路南石林:位于云南石林彝族自治县,是我国一处造型地貌博物馆,同时也是我国首批国家地质公园。

它反映了世界喀斯特地貌全景。

路南石林和吉林雾淞、桂林山水、长江三峡同为我国四大奇特自然景观。

③织金洞:位于贵州省织金县东北,原名打鸡洞,洞长11千米,由47个洞厅、150多个景点组成,是世界上已知的保留了最原始面貌、最完备景观的巨型石灰岩溶洞。

中国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整理]

中国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整理]

中国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整理]
中国旅游地理是一个非常广阔的领域,其中包含了文化、历史、自然景观等多种元素。

以下是一些中国旅游地理的常见知识点。

1. 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是亚洲大陆的东部,东临太平洋,西北毗邻中
亚和蒙古,北邻朝鲜半岛和俄罗斯,东南濒临台湾海峡。

2. 中国的人口和文化: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遗产,如长城、故宫、颐和园、兵马俑等。

3. 中国的自然景观:中国的自然景观包括喀斯特地貌、高山雪域、丰富的水系、大
草原、森林、沙漠等。

著名的自然景观有黄山、九寨沟、三峡、张家界等。

4. 中国的旅游线路:中国的旅游线路包括了不同主题、不同景点和区域的旅游线路,如文化旅游、自然旅游、探险旅游、海滨旅游、山地旅游等。

5. 中国的旅游交通:中国的旅游交通发达,包括飞机、火车、公路、轮船、地铁等
多种交通方式,方便游客进出不同地区和景点。

6. 中国的旅游气候:中国的气候类型多样,南北方和东西方的气候差异很大,从亚
热带到温带再到寒带都有,需要根据不同地区和旅游目的选择不同的旅游季节。

7. 中国的旅游文化:中国的旅游文化特点狭隘,注重人际关系和礼仪,尤其是在商
务交往中。

游客需要注意遵守当地文化礼仪和道德规范。

8. 中国的旅游地区设置:中国的旅游地区设置以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为单位,包含
了不同的地理景观和文化遗迹,如北京、上海、香港、广西、云南、河南等。

总之,中国旅游地理是一个非常丰富多彩的领域,需要游客们了解多方面的知识才能
更好地去体验和欣赏这个神奇的国家。

中国旅游地理书知识点总结

中国旅游地理书知识点总结

中国旅游地理书知识点总结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地理景观和资源。

作为一个广大的旅游目的地,中国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他们希望能够在中国的各个角落探索并享受不同的文化和风景。

中国的地理特点对旅游业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了解中国的地理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中国旅游地理的知识点总结:一、地理位置和地形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西临中国海,北毗俄罗斯和蒙古,南界越南、老挝、缅甸、印度、不丹和尼泊尔。

中国地形起伏变化,大致分为东高西低、南北倾斜的三大区域,分别是青藏高原、华北平原和长江流域、西南高原。

青藏高原是中国的地理特点之一,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有着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神奇的地质构造。

西藏、青海、新疆等地均有一些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如拉萨、敦煌、乌鲁木齐等。

华北平原和长江流域地带是中国经济发达地区,这里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都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西南地区是中国的喀斯特地貌区,有着壮丽的山水风光和丰富的民族风情。

桂林、西双版纳、西递、黄山等地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二、自然资源中国的自然资源丰富多样,包括森林、湖泊、河流、山脉、草原等。

中国有着丰富的植被类型,北方有草原和沙漠,南方有丘陵和丛林,西南有雨林和竹海。

中国的湖泊和河流也为旅游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中国有着很多著名的湖泊,如青海湖、滇池、西湖等,而黄河、长江等大型河流也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

中国的山脉也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许多著名的景区和风景名胜。

中国有着著名的五岳(泰山、华山、庐山、衡山、恒山)、五台山、黄山等名山,吸引着大批登山爱好者和游客。

三、文化遗产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着众多的文化遗产和历史古迹。

中国的文化遗产包括了许多著名的古建筑、文物、史迹和传统艺术,如故宫、长城、兵马俑、颐和园、丽江古城、鼓楼等。

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其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传统手工艺、传统节日、传统美食等。

选修三旅游地理知识点

选修三旅游地理知识点

选修三《旅游地理》知识点概括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一、旅游活动1、旅游活动的三要素:旅游者(主体)、旅游资源(客体)、旅游服务业(中介体)。

旅游服务业的三大支柱:旅游饭店、旅行社和旅游交通。

2、基本类型:⑴按游览区域分: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

⑵按旅游目的分:观光、度假保健、公务、宗教和购物。

我国,多数旅游者的旅游属于观光型;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开始步入度假保健型和购物型。

二、旅游资源1、旅游资源的定义:旅游资源是指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实施旅游行为的事物和因素。

●旅游资源的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一是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二是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能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事物才能被称为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形成的核心: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2、旅游资源的特性:位置相对稳定性;物质景象组合性;美学属性;历史文化属性;非消耗性(长存性)。

3、旅游资源的类型:⑴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地质地貌景观—如五大连池,山水组合景观—如壶口瀑布,生物景观—如自然保护区,气象与其他自然景观组合景观—如松花雪柳)。

⑵文化景观旅游资源(宗教文化、历史文物古迹、民土风情)。

(3)自然与文化旅游资源种类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形成天然形成的自然事物和现象人类创造的文化事物和现象规模一般较大一般较小变化一般比较缓慢一般比较迅速分布野外较多居民地较多功能生态旅游、探险旅游、体育旅游、度假旅游、健身旅游文化旅游、宗教旅游、休闲旅游、购物旅游、会议旅游等示例山体、水域、植被、野生动物群、气象奇观、天文奇观、构景地貌、自然灾害遗迹、自然保护区等历史古迹、园林、工艺品、表演艺术、民俗、宗教礼仪、城乡风貌、社会风情等4、旅游资源的形成:⑴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对景点、景区的自然特征有决定性的影响(华山:暖温带,花岗岩地貌;黄山、九华山:亚热带,花岗岩地貌;丹霞地貌:红色砂岩风化、流水侵蚀;长江三峡、玉龙雪山、黄龙:山水组合地貌)。

中国旅游地理第三章——中国旅游资源地理

中国旅游地理第三章——中国旅游资源地理


月牙泉四面沙山高耸,山坳随着泉的形状也成月牙形,吹进这种环山洼地里的 风,由于空气力学原理,会向上旋,于是月牙泉周围山上流下来的沙子又被送回四 面的鸣沙山脊的另外一侧,这就是泉水不为黄沙掩盖的道理。两千多年来,正是因 为这种独特的地形运动,使沙山和泉水保持着矛盾而又和谐的天然共生共存状态。 尽管风沙肆虐,月牙泉依然碧水粼粼。
3.准噶尔盆地:
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盆地,内部有沙 漠。 4.四川盆地: 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盆地,内部多丘 陵,西部有平原。
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大 兴 安 岭 内蒙古高原 太 行 祁连山脉 黄 土 高 原山 脉 巫 山 雪 横 云贵 峰 断 高原 山 山 脉
昆仑山脉
返回
天山山脉
大 兴 安 岭
阴山山脉
昆仑山脉 祁连山脉
长 白 山 脉
秦岭
喜马拉雅山脉
太 行 山 脉
巫 山 雪 峰 南岭 山 武 夷 山 脉
横 断 山 脉
台 湾 山 脉
1.柴达木盆地:
在地势第一级阶梯上,是我国海拔最高 的大盆地
2.塔里木盆地:
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盆地,我国最大的盆 地,有我国最大的沙漠。
山群最著名。
五大连池风景区概况
五大连池的古火山形成于203年、90万年、60万年及19万年历史时 期,而新期火山则形成于1719年,据《黑龙江外记》记述:“墨尔 根东南,一日地中忽出火,石块飞腾,声震四野,越数日火熄,其
地遂成池沼。此康熙五十八年事。”康熙五十八年即公元1719年。
公元1720年,老黑山和火烧山又再度爆发。 同样描述出当年火山喷发的壮丽景象:大地震颤,声震长空,浓 烟滚滚,火光冲天。灼热的岩浆流动在山林水草之间,夜晚看去, 如一条巨型火龙蜿蜒起伏。河流被阻,林木被毁,飞鸟绝迹,野兽 遁形。数月之后,人们仍然不得靠近,清朝的官员前来考察,也只 能在远处观望。这两次火山喷发造成的结果是:第一,形成了两座 新期火山老黑山和火烧山。第二,岩浆阻断白河形成了五大连池。 第三,火山喷发形成了地下矿泉。第四,火山喷发形成了千姿百态 的优美景观。

中国旅游地理复习提纲

中国旅游地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 中国旅游地理的一般理论与实践第一节 旅游与旅游系统1) 旅游的空间构成要素: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通道;2) 3) 国际旅游者:来我国参观旅行、探亲、访友、休养、考察或从事贸易、业务、体育、宗教活动、参加会议等的外国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4) 国内旅游者:国内居民离开惯常居住地,在境内其他地方的旅游住宿设施内至少停留一夜,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的国内游客; 5) 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6) 旅游资源依据其吸引强度可分为世界级、国家级、区域级、地方级;7) 广义的旅游业是指以旅游者为对象,为其旅游休闲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其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经济性产业;8) 旅游目的地:是能够使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追求旅游动机实现的各类空间要素的组合;9) 旅游交通主要有旅游交通线路、旅游交通工具、旅游交通节点和旅游交通方式四个基本要素构成。

第二节 旅游地理学的学科理论与方法1) 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闲娱乐、康乐消遣等活动与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2) 古代朴素的旅游地理记述: i. 殷商西周《诗经》:以诗歌形式颂扬当时的民间出游活动;ii. 战国《山海经》:中国最早记载山川风物的典籍;iii. 西汉史学家、旅行家司马迁,“纵观山川形势,考察民风,访古籍、采集传说”撰成《史记》,蕴含丰富的旅游地理内容;iv.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撰成《水经注》:是一部描述记载中国山川的“宇宙未有之奇书”;v. 晋代僧人法显旅行考察南亚和东南亚30余国,所著《佛国记》:记载了所到国家的山川风物;vi. 唐代高僧玄奘去印度等国探求佛法,回国后著成《大唐西域记》:记述了他亲践的110个国家和传闻国家的交通、城邑、关防、气候、物产、风土、习俗等极为丰富的旅游地理内容;vii. 宋代科学家沈括《梦溪笔谈》、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陆游的《入蜀记》和赵汝适的《诸番志》; viii. 元代耶律楚才的《西游录》、李志常的《长春真人西游记》和王大渊的《岛夷志略》;ix. 明代费信的《星槎胜览》、马欢的《瀛涯胜览》、巩珍的《西洋番国志》和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x. 清代魏源的《海国图志》、刘继庄的《广阳杂记》和顾炎武的《肇域志》。

中国旅游地理复习要点(背诵版)

中国旅游地理复习要点(背诵版)

中国旅游地理三轮复习记忆要点(背诵版)1.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巧妙而科学的木框架式结构庭院式的组群布局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意识和封建伦理观念的影响,它们在建筑的格局上讲求均衡整肃、对称协调。

2.旅游区的特性:(1)系统性(2)地域性(3)优化性(4)客观性3.旅游区划的原则:(1)差异性与相似性原则(2)综合性与层次性原则(3)主导性与多样性原则(4)地域完整性与旅游中心地原则(5)与行政区相协调原则4.东北旅游区旅游地理环境特点:(1)山环水绕,平原辽阔(2)温带季风气候(3)便捷的交通运输(4)边境观光位置优越5.东北旅游区旅游资源特征:(1)气候资源得天独厚(2)火山熔岩地貌奇特(3)生态旅游地域广阔(4)温带海滨风光(5)名胜古迹以清代遗存居多(6)复合型的民族风情(7)受多种文化影响的建筑艺术6.华北旅游区旅游资源特征:(1)地貌形态复杂,名胜景点众多(2)人文荟萃,文物古迹引人入胜(3)大陆性季风气候典型,旅游淡旺季明显7.华东旅游区旅游地理环境特点:(1)地形是以长江中下游平原及三角洲平原、黄淮平原、江南丘陵、皖浙丘陵及淮南山地为主(2)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冬温夏热、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季节分配均匀(3)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4)经济发达,物产丰富(5)是国内交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海陆空交通以上海为中心,向外围辐射8.华东旅游区旅游资源特征:(1)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国旅游区中名山胜水集中之地(2)人文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旅游城市多,古典园林享誉世界9.华中旅游资源特征:(1)楚文化特色鲜明(2)三国遗迹众多(3)近现代革命纪念地和伟人足迹众多(4)山水风光独具特色,原始性强10.华南旅游区的旅游资源基本特征:(1)华南旅游区自然地理环境独特,构成热带与南亚热带优美的自然风光,有丹霞、岩溶、海滨等独特景观(2)有众多的少数民族,构成富有南国特色的民族风情(3)本区历史古迹少,但近代革命遗迹多,人文旅游资源受外来文化影响明显(4)本区有众多的美味佳肴,丰富的文化艺术11.华南旅游区旅游地理环境特点:(1)以低山丘陵为主,平原面积不大,岩溶地形突出(2)由于纬度低,濒临海洋,是我国受海洋影响最大的地区,属于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3)经济繁荣,商业兴盛,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之地(4)由于高温多雨的气候,农业发达(5)交通较发达,海陆联运便利12.西北旅游区旅游资源特征:(1)风成地貌景观(2)草原景观(3)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4)丝绸之路,古迹众多13.西南旅游区旅游资源特征:(1)岩溶地貌奇观荟萃(2)峡谷风光雄、奇、险、幽(3)众多的自然保护区(4)天然的动植物园(5)以宗教文化为主的名山、古迹较多(6)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14.青藏旅游区地理环境特征:(1)高原为主体,素有“世界屋脊”之称;(2)本区气候复杂多变,昼夜温差大,气温较低,积温少;(3)本区交通相对闭塞,目前已大有改善;(4)本区拥有丰富的地热资源;(5)本区湖泊众多,大部分都是咸水湖。

旅游地理常考知识点

旅游地理常考知识点

旅游地理常考知识点旅游地理是指学习和研究旅游地方的地理学科,主要涉及旅游目的地的地理位置、地貌、气候、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旅游地理中常考的知识点。

一、地理位置和区域特征1.地理位置:旅游目的地的纬度、经度、地理位置的优势和劣势等。

2.区域特征:旅游目的地所处的地理区域的特征,如大陆型、海洋型、内陆型、沿海型等。

二、地形和地貌1.地形:包括山地、平原、高原、盆地等地形的特征和影响。

2.地貌:包括丘陵、河流、湖泊、海岸线等地貌的特征和景观。

三、气候和环境1.气候:旅游目的地的气候类型、温度、降水等气候特征对旅游的影响。

2.环境:旅游地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环保情况等对旅游的影响。

四、文化和历史1.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民族特色、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文化元素对旅游的吸引力。

2.历史:旅游目的地的历史传统、历史遗迹、历史事件等对旅游的重要性。

五、交通和基础设施1.交通:旅游地的交通网络、交通工具、交通可达性等对旅游的便利程度影响。

2.基础设施:旅游目的地的酒店、餐饮、购物等基础设施对旅游的服务质量和体验影响。

六、旅游开发和产业1.旅游资源开发:旅游目的地的资源评价、开发模式、开发水平等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因素。

2.旅游产业:旅游业对地方经济的贡献、就业机会、旅游收入等对地方经济的影响。

七、旅游规划和管理1.旅游规划:旅游目的地的规划步骤、规划目标、规划实施等对旅游目的地发展的影响。

2.旅游管理:旅游目的地的管理机构、管理措施、管理效果等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旅游地理的知识点是复杂而广泛的,实际考察的内容可能会涉及上述知识点的一个或多个方面,而且不同地区的旅游地理知识也会有所差异。

因此,在备考旅游地理的时候,需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各个方面的知识,并且结合具体的例子和实践经验进行学习和理解。

通过对旅游地理的综合理解和深入研究,能够更好地分析和解决旅游地理问题,为旅游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旅游地理部分复习资料

中国旅游地理部分复习资料

中国旅游地理部分复习资料一、称誉1、山东崂山享有“神仙之宅”的美誉。

2、白云观有“全真道天下第一丛林”之称。

3、刺绣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

4、安宁温泉享有“天下第一汤”的称号。

2、黄果树瀑布素有“天下奇观”之称。

3、阳光、海洋、沙滩被称为3S。

4、江西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江苏宜兴素有“陶都”之称。

5、五大连池素有“火山博物馆”或“火山地貌博物馆”之称。

6、漠河北极村称“不夜城”。

7,松花江的太阳岛有“哈尔滨明珠”之称。

8、伊春素有“红松故乡”和“林都”之称。

伊春的空气清新无比,被称为“天然氧吧”。

9、凉水国家森林公园素有“小红松故乡”之称。

10、兴凯湖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天然浴场,被称为“北国绿宝石”。

10、长春有“森林之城”的美称。

11、第一汽车制造厂厂区规模巨大,素有“十里车城”的美誉。

12、集安城东的将军坟是一座雄伟的高句丽王陵,坟呈截尖方锥体,号称“东方金字塔”。

l13、长白山号称“东北第一峰”。

森林茂密,素有“长白林海”之称;珍贵药材漫山遍野,故又称“白药之乡”。

14、碧水中华秋沙鸭自然保护区,被世界鸟类协会称为“百鸟之乡”。

14、大连被称为“北方明珠”。

15、凤凰山素有“自然盆景”之美誉。

16、丹东是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被称为“中国的东方门户”。

丹东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素有“东北小苏杭”的美誉。

17、丹东北部的青山沟和天桥沟宛如“童话世界”,又有“北国净土”的美誉。

18、笔架山素有“海上仙境”之称。

19、兴城海滨素有“第二北戴河”之称。

20颐和园昆明湖北部的苏州河有“水上长廊”之称。

22、圆明园曾是我国历史上最完善、最美丽、最辉煌的皇家苑囿,号称“万园之园”。

21、八大处素有“三山八刹十二景”之称。

22、泰山历来有“五岳之首“、”五岳独尊“的誉称。

23、曲阜被称为“东方圣城”。

24、孔庙号称“天下第一庙”。

孔府人称“天下第一家”。

25、青岛八大关别墅区集中了世界上近20个国家的建筑风格,有“世界建筑博览会”之誉。

中国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

中国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

中国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
中国是一个美丽而浩瀚的国家,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和文化胜地。


的美丽山川和沼泽、湖泊和海洋令人叹为观止,是旅游者的最佳去处。


下是关于中国旅游地理的知识点总结:
一、中国地理位置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西靠西亚,南濒南海,东临太平洋,总面积960
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素有“天下第一大国”之称。

中国被四百八十多座山脉,八千多座河流环抱着,是世界第一的河流国家。

二、中国地理特点
1、大陆性地形多样。

中国境内有高山、丘陵、平原、沼泽和海岸,
地势复杂,是一个多彩、奇特的大陆地形。

2、气候多元。

中国地处东亚,具有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和
寒带等五大气候类型,气候分布南北差异大,是一个气候多元的国家。

3、自然资源丰富。

中国水资源丰富,有八千多条河流,排名全球第一;土地资源丰富,被称为“丰收天堂”;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拥有世
界上最丰富的矿产和能源。

三、中国旅游名胜
1、文物古迹:中国历史悠久,数不胜数的古迹文物遍布其中,如举
世闻名的兵马俑、太湖石刻、九寨沟风景区、云冈石窟、黄山风景区等都
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索。

2、风景名胜:中国旅游景点众多,山水秀美,风光独特。

中国旅游地理考试重点中国旅游地理知识点

中国旅游地理考试重点中国旅游地理知识点

中国旅游地理考试重点中国旅游地理知识点中国旅游地理是指以地理学原理为基础,研究中国各地旅游资源分布、地理环境对旅游的影响、旅游地的开发利用以及旅游地的区域发展等一系列问题的学科。

了解中国旅游地理的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的旅游资源,并为旅游规划和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下面是中国旅游地理的重点知识点。

1.旅游资源分布-中国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分布广泛。

主要包括自然景观(如山水、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等)、人文景观(如历史文化名城、古迹遗址、风景名胜区等)、民俗文化(如民族风情、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以及特色产业(如旅游饮食、手工艺品等)等。

-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东、南、北、中地区的旅游资源种类和特点不同,各有千秋。

东部地区以历史古迹和人文景观为主要特色;南部地区以自然风光和休闲度假为主要特色;北部地区以自然景观和冰雪运动为主要特色;中部地区以文化名城和旅游产业为主要特色。

2.地理环境对旅游的影响-地形地貌对旅游的影响:中国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山水相间,形成了许多著名的旅游景区。

比如黄山、张家界等,这些地方因其独特的地形地貌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气候对旅游的影响:中国属于亚洲大陆,气候类型广泛。

南方气候温暖湿润,适宜旅游;北方气候寒冷干燥,适宜冰雪运动。

气候对旅游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游客选择旅游时间和目的地上。

-水资源对旅游的影响:中国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包括长江、黄河等多条大江大河,以及众多湖泊和海洋。

这些水资源为水上旅游和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3.旅游地的开发利用-旅游规划和开发:旅游发展需要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开发。

中国政府通过制定旅游发展规划、推动旅游资源优化整合、加大投资力度等措施,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旅游设施和服务:旅游设施和服务的建设是旅游开发的重要环节。

中国各地相继建立了一批旅游景区、酒店、旅游车辆、导游队伍等,提供了良好的旅游环境和服务保障。

-旅游宣传和推广:中国旅游局通过赞助重要国际或国内旅游博览会、参加国际旅游展览、举办旅游文化节等方式,加大旅游宣传和推广力度,提升中国旅游形象,拓展旅游市场。

中国旅游地理

中国旅游地理

中国旅游地理1.1旅游地理的概念、性质一、旅游地理学的概念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的分支学科,是研究人类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新兴学科。

1.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旅游地理名称英国:休闲和旅游地理学、加拿大:游憩旅游地理学――因为这些国家娱乐性和参与性的活动增多。

在受汉文化影响的地区:旅游地理。

2、旅游地理学和中国旅游地理的区别旅游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理论的研究和阐述。

中国旅游地理:从地理学的角度研究中国各类旅游资源、研究中国发展旅游的地理环境和地理特征,研究中国旅游区布局等问题,从而正确的评价旅游资源,为开发我国旅游资源、建设旅游区提供科学的依据。

从现实的角度出发,更多的院校开的是中国旅游地理。

二、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

研究对象: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一切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分布规律与空间关系的科学。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特征、结构、模式、过程、区域分异和人地关系的学科。

它是一个复杂学科系统的总称。

作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科学,旅游地理学也同样是研究旅游这一人文现象的分布规律和空间旅游业与地理的关系:(1)古代地理知识的来源于旅游,如徐霞客游记等著作多是旅游而积累,而地理知识的丰富又指导旅游。

(2)旅游业的复杂性表现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

旅游业取决于一系列因素,如地理、气候、地形、居民等。

(3)旅游业受到地区和地区的制约。

关系。

概括而言,旅游地理学是要深入阐述旅游与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的关系。

2.研究内容:(1)客源研究;(2)旅游资源研究;(3)旅游规划与发展研究;(4)旅游影响研究;(5)旅游信息和旅游地图。

三、旅游地理学的性质1.旅游地理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2、旅游地理学是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三者的交叉生长出来的学科。

3、旅游地理学是地理科学。

四、旅游地理的形成(国内和国际)(一)国际1、二战以前:主要特点:一是富裕阶层的生活内容,中下阶层很少关注;第二,研究内容主要是编写导游资料和导游,研究旅游用地;第三,旅游研究是无意识的,也有少数学者从事这项研究,代表人物:麦克默里。

中国旅游地理的名词解释大全

中国旅游地理的名词解释大全

中国旅游地理的名词解释大全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广阔领土的国家,拥有众多令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中国旅游地理是指那些与中国相关的地理特征和景点,对于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为您介绍几个关键词,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中国旅游地理。

一、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古代连接东西方的一条重要商道,也是中国旅游地理中的一个重要名词。

它源自中国的西北部,途经中亚地区,最终通往欧洲。

丝绸之路沿途经过了众多古代文明的遗址和景点,如敦煌莫高窟、沙州、塔里木盆地等。

这些景点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展示多元文化的宝库。

二、长城长城是中国最著名的地标之一,也是中国旅游地理中的一颗明珠。

长城是古代中国为了防御外敌而建造的军事工程,总长万里,横贯中国北方。

长城的建造历经数千年,它不仅展示了中国的宏伟工程和防御策略,同时也为游客提供了壮美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的体验。

三、西湖西湖是中国著名的湖泊之一,位于杭州市,也是中国旅游地理中的一个重要名词。

西湖的美景被誉为“人间天堂”,其景色宜人,充满诗意。

湖中蕴含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如西湖十景、雷峰塔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文人墨客。

西湖还是中国文化的象征,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四、故宫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杰作,也是中国旅游地理的重要名词。

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占地面积庞大,拥有众多建筑和珍贵文物。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木质结构建筑群,故宫展示了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独特风格和美学价值。

游客可以穿越历史,感受中国皇家的繁华和宏伟。

五、黄山黄山位于安徽省,是中国旅游地理中的重要景点之一。

黄山以其壮美的山水景观和奇特的云海闻名于世。

黄山风景区包括众多特色景点,如西海、北海、云谷寺等。

黄山的奇峰怪石、奇松怪石与云雾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风景,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

六、桂林桂林是中国旅游地理中的一个重要名词,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林以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观而闻名于世。

桂林的山水与阳朔、漓江等地相互交织,形成了中国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中国旅游地理知识点整理

中国旅游地理知识点整理

中国旅游地理知识点整理如下:
1.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种类多样、分布广泛、组合度高、文化
内涵丰富。

2.中国旅游资源的分类: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其中,
自然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地貌、水文、气候、生物等要素,人文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历史遗产、民俗文化、设施和服务等要素。

3.中国著名的自然景观:五岳、黄山、张家界、九寨沟等。

这些
景观以奇峰、怪石、瀑布、湖泊、森林等自然景观为主要特色。

4.中国著名的人文景观:长城、故宫、秦始皇陵、敦煌莫高窟等。

这些景观以历史文化遗产、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等为主要特色。

5.中国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各级政府和旅游企业应该加强旅游
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高旅游品质和效益,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同时,应该加强旅游市场的宣传和推广,提高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6.中国旅游地理的意义:旅游地理学是研究旅游现象及其发生、
发展、分布规律的科学,对于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优化旅游资源的配置、提高旅游活动的质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旅游地理学也是制定国家和地区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3.中低山的旅游价值:
(1)峰峦起伏、风景秀丽、自然风光迷人。山体峻拔陡峭、奇峰怪石形成了婀娜多姿的“山色”;山体降水多于平地,常形成泉流、瀑布、积雪或冰川;因空气湿度大,山体多云雾,可观赏云海、日出等奇景;植物种属多样,较高山地并有垂直分布现象
(2)气候宜人,是盛夏避暑圣地。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递降,一般低于同纬度平原;山区远离城市和工业中心,环境污染较少;山区一般自然植被保存较好,负离子含量高;此种高度多数游人较为方便到达
③石英砂岩峰:林棱角分明、峰林奇特。如湖南西北部武陵源风景区的张家界、天子山、索溪峪
④石灰岩:由石灰岩等可溶性岩石在地表水、地下水对岩石的化学、机械作用过程中所形成,集中在滇黔桂
⑤红色砂砾岩:丹霞地貌,由一系列硬度较小、已收风化的红色砂砾岩在风化剥落、流水侵蚀、重力崩塌的作用下形成
⑥变质岩
③风沙:干旱和内陆地区由强风、流沙、间歇性地表水等因素造成的特殊风化、侵蚀、堆积地貌。旅游类型主要有雅丹地形、沙丘、沙漠、戈壁、响沙
④海岸:基岩海岸、沙岸、生物海岸。如红树林和珊瑚海海岸
⑤岩溶
⑥丹霞
⑦黄土:一种特殊的沟谷流水地貌,由风力从西北沙漠地区搬运而来的第四纪堆积物,质地均一,富智力性而垂直节理发育,因此最易被流水侵蚀而流失,主要形态是沟谷和谷间地貌 ⑧火山
中国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
自然地理
1.旅游资源的特性:
种属多样性、分布地域性、结构组合性、时代性和变化季节性、永续性和不可再生性
2.风景地貌类型:
(1)以岩性分
①花岗岩地貌:因表面剥蚀而造成“石蛋”奇光,地貌学上成为“球状风华”。如山东邹城峄山、日光岩、“天涯海角”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②玄武岩和流纹岩:由火山熔岩冷却凝结而成,“象形”或“造型”地貌。如黑龙江五大连池、浙江雁荡山
(3)自然与人文环境结合使名山更具特色。宗教和皇帝的封禅活动、文人雅士的游访均留下了众多的人文以及,使名山更具特色
4.五岳:泰山、华山、嵩山、恒山、衡山(东、西、中、北、南);
(1)地貌形态:坐、立、卧、行、飞
(2)特色:雄、险、峻、幽、秀
(3)宗教:除华山为道教独占外,其余为佛道共占一山
(2)以成因分
①流水:由地表水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形成,其中因河流切穿山地而形成的峡谷是最富有观光价值的一种地貌形态。如重庆和湖北的长江三峡、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虎跳峡
②冰川:由冰川侵蚀和堆积作用形成,前者有冰斗、角峰、刀脊、冰川槽谷、峡湾、羊背石等冰蚀地貌形态;后者有冰碛丘陵、鼓丘、冰砾扇等冰碛地貌;此外,冰体融化所形成的冰桌、冰桥、冰兽、冰蘑菇也有较大观赏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