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案---新版

合集下载

大学教案精选8篇

大学教案精选8篇

教学目标:1. 了解《大学》的作者、成书背景及主要内容。

2. 理解《大学》的哲学思想,体会其教育意义。

3. 培养学生阅读经典的能力,提高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1. 《大学》的作者、成书背景及主要内容。

2. 《大学》的哲学思想及其教育意义。

教学难点:1. 理解《大学》的哲学思想。

2. 体会《大学》的教育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向学生介绍《大学》的作者、成书背景及主要内容。

2. 提问:你们对《大学》有哪些了解?二、新课讲授1. 《大学》的作者、成书背景及主要内容《大学》是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曾子所著。

它主要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全书共分为《经》和《传》两部分,其中《经》为儒家思想的精髓,主要阐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传》为对《经》的阐释,进一步阐述了儒家思想。

2. 《大学》的哲学思想及其教育意义(1)修身:强调个人修养,认为修身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2)齐家:强调家庭和睦,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3)治国:强调国家治理,认为国家治理应以道德为本,君主要以德治国。

(4)平天下:强调天下太平,认为天下太平是治国平天下的最终目标。

三、课堂讨论1. 讨论《大学》的哲学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2. 讨论《大学》的教育意义。

四、课堂小结1. 总结《大学》的作者、成书背景及主要内容。

2. 总结《大学》的哲学思想及其教育意义。

五、课后作业1. 深入阅读《大学》,体会其教育意义。

2.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大学》的哲学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教案二:《大学》中的修身之道教学目标:1. 了解《大学》中修身之道的内涵。

2. 理解修身之道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修身养性的品质。

教学重点:1. 《大学》中修身之道的内涵。

2. 修身之道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 理解修身之道的内涵。

2. 体会修身之道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大学》教案

《大学》教案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大学》的作者、成书背景及主要内容;掌握《大学》中的主要思想观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教学重点:1. 《大学》的主要思想观点。

2. 《大学》的写作手法及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1. 古文阅读与理解。

2. 《大学》中抽象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向学生介绍《大学》的作者、成书背景及主要内容。

2. 提问:《大学》是一部怎样的书籍?它在古代中国有何地位?二、新课讲解1. 阅读全文,了解《大学》的主要思想观点。

2. 分析《大学》中的“三纲领”、“八条目”等核心概念。

3. 讲解《大学》的写作手法及表达方式,如比喻、排比等。

三、课堂讨论1. 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对《大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解。

2. 讨论如何将《大学》中的思想观点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四、课堂练习1. 阅读一篇与《大学》相关的古文,总结其主要思想观点。

2. 写一篇关于《大学》的读书笔记。

五、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大学》的主要思想观点。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阅读《大学》全文,撰写一篇读书心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大学》的作者、成书背景及主要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大学》的主要思想观点。

在讲解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古文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

课堂讨论环节,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深入理解《大学》中的思想观点。

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实际需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大学》教案(汇编18篇)

《大学》教案(汇编18篇)

《大学》教案(汇编18篇)《大学》教案(1)不知不觉,我们步入大学已过去一个学期了。

在这短短的半年里,我们在这经历了魔鬼式的军训,也开展了属于我们的活动,同时,我们班干也在锻炼中不断成长提高了自身的能力。

作为班长,我的工作是统筹并协调各班干管理好班中的日常事务,协调同学们在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从高中上大学的转变。

并努力创建优良学风班,在班主任的监督,班导的带领下,我们积极开展活动,同时也结合我们的班情制定了班规。

一个学期过去,我们班干有做得好也有做得不足的地方,集各班干的意见,工作总结如下:一、班级工作方面1,建立班群和加同学们的飞信,便于联络同学的情感及传达各种信息。

2,班干分工明确,同时也是个分工不分家的集体,大家团结一致,积极团结同学,使班级的日常管理井然有序。

3,我们以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为班委工作原则,着力加强班委队伍建设。

我们不仅创建了班干群,便于讨论日常工作事务。

同时也有每周一小会,每月一大会的班委例会,这样就能将各阶段时期所存在的问题能得以讨论解决。

4,在搞集体活动时,主要以一个班干为活动总负责人,其余班干则全力配合,并且每次活动结束后,都要求各活动负责人写工作总结。

针对本次活动的优与不足之处进行总结,以此来警醒自己以后不要再重复犯错。

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班委的整体意识和责任意识,使班级的集体活动能顺利、圆满完成。

5,我们也经常与我们的兄弟班--1班和3班的班长及其他班干进行交流沟通,学习经验,取长补短,促进班委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二、学习与生活方面:1,班上的同学基本上大部分都能准时参加早读早操晚修和上课,并能够高效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

2,大部分同学都会利用图书馆及网络资源获得更多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库。

同时大家都有自己的目标并为之而奋斗。

3,合理使用班费,班费由生活委员范锶慧负责,把班费用在实处,并有记账记录。

4,生活委员及其他班干都时刻关心同学的生活状况,定时到各宿舍查寝,并与同学保持密切联系。

《大学》_教案

《大学》_教案

《大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大学》这篇文章的主旨和内涵,体会儒家文化的精神实质。

2. 引导学生掌握《大学》中的重要观点和思想,如“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等。

3.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培养良好的文学素养。

4. 通过学习《大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教学重点1. 《大学》的主旨和内涵。

2. 儒家文化的精神实质。

3. 《大学》中的重要观点和思想。

4. 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对《大学》中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

2. 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阅读技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大学》的主旨、内涵和重要观点,阐述儒家文化的精神实质。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大学》中的观点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 阅读法:指导学生阅读《大学》,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4. 实践法:引导学生将《大学》中的思想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五、教学内容1. 《大学》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2. 《大学》的主旨和内涵。

3. 儒家文化的精神实质。

4. 《大学》中的重要观点和思想。

5. 文言文阅读技巧和鉴赏能力。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介绍《大学》的背景和作者简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你认为大学的教育目的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二)讲解《大学》的主旨和内涵1. 阐述《大学》的主旨: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2. 讲解儒家文化的精神实质:仁、义、礼、智、信。

(三)分析《大学》中的重要观点和思想1. 明明德:讲解“明明德”的含义和意义,引导学生树立道德观念。

2. 亲民:讲解“亲民”的含义和意义,强调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性。

3. 止于至善:讲解“止于至善”的含义和意义,引导学生追求美好的生活。

(四)培养文言文阅读技巧和鉴赏能力1. 讲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如词义、语法等。

2. 指导学生阅读《大学》,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大学》_教案

《大学》_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大学》的作者、成书背景及主要内容。

(2)理解《大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内涵。

(3)掌握《大学》中的修身方法及实际应用。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提高古文鉴赏水平。

(2)提高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大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文化自信。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大学》的主要思想内涵。

(2)修身方法及实际应用。

2. 教学难点:(1)理解《大学》中的修身方法。

(2)将《大学》思想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介绍《大学》的作者、成书背景及主要内容。

2. 提出问题:为何《大学》能成为儒家经典?(二)讲授新课1. 讲解《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内涵。

(1)修身:个人修养,包括品德、知识、才能等方面。

(2)齐家:家庭和谐,关爱家人,传承家风。

(3)治国:国家治理,以德治国,关注民生。

(4)平天下:世界和平,倡导仁爱、和谐、公正。

2. 分析《大学》中的修身方法:(1)慎独: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能保持道德品质。

(2)克己:克制自己的私欲,做到自律。

(3)积善:多做善事,积累美德。

(4)慎行:言行一致,言行谨慎。

3. 讲解《大学》思想的实际应用:(1)在家庭中,关注家庭和谐,传承家风。

(2)在学校中,注重个人修养,关心同学,尊敬师长。

(3)在社会中,关注民生,关爱他人,倡导公正。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大学》思想应用于实际生活中?2. 各组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

(四)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大学》思想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大学》思想,提高自身素质。

四、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文献,深入了解《大学》的背景和思想。

《大学》__教案

《大学》__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大学》的核心思想,掌握其基本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思考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大学》的核心思想2. 《大学》的基本内容三、教学难点1. 《大学》中某些抽象概念的理解2. 将《大学》的思想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大学》的作者、成书背景及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何《大学》会成为儒家经典?(二)自主学习1. 学生阅读《大学》原文,理解文章大意。

2.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大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大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大学》的理解。

2.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以下问题:- 《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何意义?- 《大学》中的“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六个方面有何内在联系?- 《大学》的思想对现代人的启示是什么?(四)案例分析1. 教师选取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大学》思想在其中的体现。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

(五)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大学》的核心思想和基本内容。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大学》的思想?3. 拓展阅读:《大学》与其他儒家经典的关系。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 注重将《大学》的思想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课后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大学》的理解。

《大学》_国学教案

《大学》_国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大学》的基本内容,包括三纲八目等;(2)掌握《大学》所体现的儒家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大学》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2)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分析三纲八目的基本含义;2. 理解《大学》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三纲八目对中国文化的积极和消极影响;2.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古诗文的内涵,陶冶情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大学》的作者、成书背景及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讲解(1)教师讲解三纲八目的基本含义,引导学生理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2)结合具体事例,分析《大学》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修身”的重要性、“治国”的必要性等;(3)引导学生思考《大学》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3. 课堂讨论(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a. 《大学》中的哪些思想对你产生了影响?b. 如何将《大学》中的思想应用到现实生活中?(2)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4. 诵读与赏析(1)教师带领学生诵读《大学》中的经典名句,感受古文之美;(2)学生自选一篇名句,进行赏析,分享自己的感悟。

5. 总结与作业(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大学》的重要意义;(2)布置作业:撰写一篇关于《大学》读后感的作文。

五、教学手段1. 多媒体教学:利用PPT展示《大学》的相关内容,如作者介绍、成书背景等;2.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思辨能力;3. 诵读与赏析:引导学生感受古文之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大学》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儒家思想,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人生观。

《大学》全文教案

《大学》全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大学》全文的主要内容,掌握其核心思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大学》全文的主要内容、核心思想。

2. 教学难点:理解《大学》中的一些抽象概念和思想。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介绍《大学》的作者、背景、地位等。

2. 提问:《大学》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二)课文讲解1. 第一部分:修身(1)讲解修身的意义和重要性。

(2)分析修身的方法,如诚意、正心、修身等。

2. 第二部分:齐家(1)讲解齐家的意义和重要性。

(2)分析齐家的方法,如治家、教子等。

3. 第三部分:治国平天下(1)讲解治国平天下的意义和重要性。

(2)分析治国平天下的方法,如治国、平天下等。

(三)讨论与思考1. 讨论:《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启示?2. 思考:如何将《大学》中的思想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四)总结与拓展1. 总结《大学》全文的主要内容、核心思想。

2. 拓展:了解《大学》的相关知识,如《中庸》、《论语》等。

四、作业布置1. 阅读并总结《大学》全文。

2. 撰写一篇关于《大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感悟。

3. 结合自身实际,探讨如何将《大学》中的思想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大学》全文,使学生了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大学_》教案

大学_》教案

教案:《大学》课程目标:1. 理解《大学》的背景和意义;2. 掌握《大学》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思想;3. 能够运用《大学》中的智慧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大学》的背景和作者;2. 《大学》的主要内容和结构;3. 《大学》的核心思想;4. 实践与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大学》的背景和作者,例如,《大学》是儒家经典之一,作者是战国时期的学者曾子。

2. 引发学生对《大学》的兴趣,例如,提到《大学》是中国古代的一部教育著作,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讲解《大学》的主要内容和结构(15分钟)1. 介绍《大学》分为八个章节,每章节都有一个主题和核心思想。

2. 分别讲解每个章节的主题和核心思想,例如,第一章节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和方法。

三、深入探讨《大学》的核心思想(20分钟)1. 探讨《大学》中的核心思想,例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诚意正心、格物致知等。

2.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思想对现代社会的意义,例如,如何通过修身齐家来治理国家,如何通过诚意正心来处理人际关系等。

四、实践与应用(2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大学》中的智慧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身养性,如何在与他人相处中保持诚意正心等。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个案例,结合《大学》中的思想,提出解决方案。

3. 各组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总结《大学》的主要思想和核心内容。

2. 引导学生反思如何将《大学》中的智慧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提升自我修养和素质。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大学》的背景和作者的了解程度;2. 学生对《大学》的主要内容和结构的掌握程度;3. 学生对《大学》的核心思想的领悟程度;4. 学生能够将《大学》中的智慧运用到实际问题中的能力。

教学资源:1. 《大学》文本;2. 相关研究《大学》的参考书籍;3. 网络资源,如关于《大学》的讲座、文章等。

《大学》优秀教案及板书

《大学》优秀教案及板书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大学》的作者、成书背景、主要内容;理解《大学》中的主要思想,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古代经典著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1. 《大学》的作者、成书背景、主要内容。

2. 《大学》中的主要思想,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三、教学难点1. 《大学》中的文言文特点及阅读方法。

2. 理解《大学》中的主要思想,并将其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大学》的作者、成书背景。

2. 学生谈谈对《大学》的了解。

(二)新课讲授1. 教师带领学生阅读《大学》原文,讲解文言文特点及阅读方法。

2. 学生分组讨论《大学》中的主要思想,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三)课堂练习1. 学生仿写《大学》中的名言警句。

2. 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大学》的主要内容和思想。

2. 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五)课后作业1. 阅读其他儒家经典著作,如《论语》、《孟子》等。

2. 撰写一篇关于《大学》的读书心得。

五、板书设计《大学》一、作者:曾子二、成书背景:战国时期三、主要内容:1. 修身:正心、诚意、修身齐家2. 齐家:治国、平天下四、主要思想:1. 修身:完善自己,为他人树立榜样2. 齐家:管理家庭,使家庭和睦3. 治国:治理国家,使国家安定4. 平天下:使天下百姓安居乐业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大学》的作者、成书背景、主要内容,理解《大学》中的主要思想,并学会将其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大学详细教案

大学详细教案

课时:2课时年级:大学一年级教材:《大学》教学目标:1. 了解《大学》的作者、成书背景和主要内容。

2. 理解《大学》中的主要思想,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 学会鉴赏《大学》的文学价值,提高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1. 理解《大学》的主要思想。

2. 鉴赏《大学》的文学价值。

教学难点:1. 理解《大学》中的文言文。

2. 鉴赏《大学》的文学价值。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介绍《大学》的作者、成书背景和主要内容。

2. 引导学生思考:《大学》对现代人的生活有何启示?二、阅读与分析1. 学生分组阅读《大学》。

2. 各组讨论并总结《大学》的主要思想。

3. 教师点评各组的讨论结果,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核心思想。

三、文言文讲解1. 教师讲解《大学》中的重点文言文,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

2. 学生跟读并背诵重点文言文。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引导学生思考:《大学》中的思想对现代人的生活有何启示?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引导学生思考:《大学》的文学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二、鉴赏与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大学》的文学价值。

2. 各组分享讨论成果,如《大学》的修辞手法、思想内涵等。

3. 教师点评各组的讨论结果,强调《大学》的文学价值。

三、拓展阅读1. 教师推荐与《大学》相关的其他作品,如《论语》、《孟子》等。

2. 学生阅读拓展作品,并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大学》中的思想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大学》的作者、成书背景和主要内容了解程度。

2. 学生对《大学》中的主要思想理解程度。

3. 学生对《大学》的文学价值鉴赏能力。

4. 学生将《大学》中的思想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大学》一章教案

《大学》一章教案

课程名称:《大学》阅读与鉴赏年级:高中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大学》第一章的基本内容,掌握其核心思想。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儒家思想的兴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重点:1. 理解《大学》第一章的基本内容。

2. 掌握《大学》的核心思想。

教学难点:1. 理解《大学》中的古文词汇和句式。

2. 深入挖掘《大学》的核心思想。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大学》第一章的文本、PPT课件、相关背景资料。

2. 学生准备:预习《大学》第一章,做好笔记。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大学》的作者、成书背景及儒家思想。

2. 提问:同学们对《大学》有哪些了解?想通过学习《大学》学到什么?二、自主阅读1. 学生自主阅读《大学》第一章,做好笔记。

2. 教师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三、合作探究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取一个与《大学》第一章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

2. 小组讨论结束后,每组选派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质疑。

四、讨论交流1. 教师提出与《大学》第一章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2. 学生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大学》第一章的核心思想,强调其对学生成长的意义。

2. 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对《大学》第一章的理解和感悟。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大学》第一章的读书笔记。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大学》第一章的基本内容,掌握了其核心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3. 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大学》优秀教案设计

《大学》优秀教案设计

《大学》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大学》全文;(2)理解《大学》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掌握其含义;(3)了解《大学》的作者、成书背景、历史地位及影响;(4)分析《大学》中的儒家思想,及其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对《大学》的理解和感悟能力;(2)通过对比分析、案例研讨等方法,深入探讨《大学》中的儒家思想;(3)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网络、视频等,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品德素质;(3)激发学生追求真理、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教材内容:本教案以《大学》全文为教学内容,共分为八个章节。

分别为:大学之道、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 拓展内容:(1)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当代社会的影响;(2)《大学》与其他儒家经典之间的联系与区别;(3)《大学》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动态及成果。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大学》全文的基本内容;(2)理解《大学》中的儒家思想;(3)分析《大学》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2. 教学难点:(1)准确理解《大学》中的古文词语和句子;(2)深入剖析《大学》中的儒家思想;(3)将《大学》中的思想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大学》的作者、成书背景、历史地位及影响;(2)激发学生对《大学》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大学》,感受其语言魅力;(2)要求学生背诵《大学》全文,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3. 合作探讨:(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分组讨论;(2)针对《大学》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进行深入剖析;(3)对比分析《大学》与其他儒家经典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大学》教案

《大学》教案

《大学》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personal experience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大学》教案《大学》教案(通用14篇)《大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借助工具上古疏通文意,掌握常见的文言词汇及重要意义。

《大学》教案

《大学》教案

教案标题:《大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大学》这篇文章的主旨和核心思想。

2. 让学生掌握《大学》中的重要观点和论述。

3.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4. 引导学生运用《大学》中的智慧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文章背景:《大学》是儒家经典之一,出自《礼记》,是古代学者讨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散文。

2. 文章结构:文章分为八个部分,分别是“大学之道”、“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格物”、“诚意”、“正心”、“修身”。

3. 核心思想: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并阐述了达到这一目标的方法和途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大学》的主旨和核心思想,掌握重要观点和论述。

2. 难点:文言文阅读,理解《大学》中的抽象概念和哲学思想。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章的背景、结构和核心思想。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文章中的具体论述和实例。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4. 实践法:引导学生将《大学》中的智慧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五、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大学》的背景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阐述核心思想和重要观点。

3. 分析:分析文章中的实例和论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大学》的智慧。

4. 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文章中的某个观点或论述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5. 实践: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大学》中的智慧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6. 总结:总结文章的主旨和核心思想,强调《大学》在个人成长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阅读理解:通过提问和作业,评估学生对《大学》的文言文阅读理解和内容掌握程度。

3. 实践应用:评估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大学》智慧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大学》原文及其注释、译文。

2024年《大学》教案(带特殊条款)

2024年《大学》教案(带特殊条款)

《大学》教案(带特殊条款)教案《大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大学》的基本内容,理解其核心思想,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3.引导学生将《大学》中的道德理念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内容1.《大学》简介:《大学》是《四书》之一,是儒家经典,由曾子及其弟子编撰,主要阐述道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2.《大学》核心思想:三纲八目。

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大学》名句解读:选取《大学》中的经典名句,进行详细解读,帮助学生理解其内涵。

4.《大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将《大学》中的道德理念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大学》的基本内容、核心思想、名句解读。

2.教学难点:《大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道德理念的实践运用。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大学》的基本内容、核心思想、名句解读。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大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将道德理念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案例分析法:分析《大学》中的道德案例,帮助学生理解道德理念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五、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大学》的背景、地位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大学》的基本内容、核心思想、名句解读。

3.组织学生讨论《大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将道德理念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分析《大学》中的道德案例,帮助学生理解道德理念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5.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课后作业1.背诵《大学》中的经典名句。

2.结合《大学》中的道德理念,写一篇关于如何修身齐家的作文。

3.阅读相关文献,深入了解《大学》的背景和影响。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大学》的内容和思想。

百度文库《大学》的教案

百度文库《大学》的教案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学》的背景、作者及主要内容。

2. 培养学生阅读经典著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哲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1. 《大学》的背景及作者介绍。

2. 《大学》的主要内容及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1. 理解《大学》中的深奥哲理。

2. 将《大学》中的思想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向学生介绍《大学》的作者及背景。

2. 提问:《大学》这本书的作者是谁?它属于哪个学派?它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二、阅读《大学》1. 学生自主阅读《大学》全文,了解其主要内容。

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大学》中的关键词句,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

三、讲解《大学》的主要内容及思想内涵1. 讲解《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一思想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讲解《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思想,引导学生理解其内涵及意义。

四、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大学》中的哲理,分享自己的理解。

2. 教师总结讨论结果,强调《大学》中的思想对当代人的启示。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大学》的掌握程度。

2. 提问:请列举《大学》中的关键词句,并简要说明其意义。

二、拓展阅读1. 引导学生阅读《大学》中的经典段落,如“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

2.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点评。

三、实际运用1. 教师引导学生将《大学》中的思想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如如何修身、如何齐家、如何治国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四、总结1. 教师总结《大学》的思想内涵,强调其对当代人的启示。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表达对《大学》的感悟。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大学》的阅读理解及运用能力。

3. 学生感悟:了解学生对《大学》的感悟,评价教学效果。

《大学》教案

《大学》教案

《大学》教案《大学》教案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学》教案1一、经典回放: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大学》教案2一学习目标及任务1、认知目标:学习传球动作,掌握篮球比赛的传球意识能力,再进行教学比赛加以巩固,提高学生对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的理解和掌握。

2、技能目标: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激发学生对篮球胸前传接球技术学习的兴趣,做到动作到位准确。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谦虚好学、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学习能力,迎难而上的精神。

4、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初步了解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基本要领,并且大部分学生要做到原地相互双手胸前传球达5米以上,提高学生的篮球球性,培养学生的篮球意识,能主动、积极的去迎接球。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本课为初三年级课程,班级整体体育素质比较好,守纪情况也较好。

他们活动能力强,求知欲强,好胜性强,思维敏捷,反应快。

随着年龄的增长与认知的发展,学习中的互助合作,自主学习意识和行为还有待更进一步培养。

《大学》教案

《大学》教案

大学教案I. 教学目标1.了解大学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现状;2.掌握大学教育的特点和意义;3.了解大学教育与个人成长的关系;4.培养学生对大学教育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生对大学的热爱。

II. 教学内容1. 大学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现状•大学的起源和发展;•中国古代大学的兴衰;•近代以来国内外大学的发展现状。

2. 大学教育的特点和意义•大学教育的特点:多元、全面、独立;•大学教育的意义:为个人提供知识、技能和素养的培养,为社会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3. 大学教育与个人成长的关系•大学教育对个人的影响;•大学教育对人生经验的塑造;•大学教育与职业发展的关系。

4. 大学教育的未来•大学教育发展的趋势;•大学教育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III.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通过介绍大学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现状、大学教育的特点和意义、大学教育与个人成长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为学生提供大学教育的全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大学教育案例,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大学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

IV. 教学评价1.学生考勤:教师进行电子点名,学生应按时到达教室。

学生请假需要提前向教师请假,如因病不能上课,请及时向教师请假并附上医生证明。

2.课堂表现:学生需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异议,并且给予批评和建议。

3.作业完成:教师布置课余作业,要求独立思考出题目答案。

作业及时提交,并按教师要求进行格式要求。

4.考试评测:期末考试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试成绩占本学期总成绩的比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教学设计方案教学目标1.借助工具上古疏通文意,掌握常见的文言词汇及重要意义。

2.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3.理解《大学》中的“三纲”“八目”并了解这些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

教学重点借助工具上古疏通文意,掌握常见的文言词汇及重要意义。

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解释什么叫修齐治平。

精炼意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出处《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二、知识积累1.了解文化背景《大学》原是《礼记》里的一篇。

一般认为是曾子所作,也有人认为是秦汉时的儒家作品,在宋代以前,《大学》在儒家思想学术中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由于它论述了儒家为学治世的基本原理、原则、方针、步骤和方法等,所以中唐以后,逐渐受到儒家学者的重视。

唐代韩愈、李翱始把它看做与《孟子》《易经》同样重要的“经书”。

到北宋得到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大学》成为了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

朱熹为《大学》作成章句,通过注释阐发己意,并将它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成一书,这就是《四书集注》。

《四书集注》刊成于宋光宗绍熙元年,当时没有被封建统治者重视。

元仁宗延祐年间复科举,官方规定以《四书集注》取士,从此《四书集注》奠定了它在封建正统思想文化中的地位。

原属于《礼记》中的《大学》,也从此获得了官方的正式认可与推崇,对古代教育,甚至整个中国社会、传统文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 .课题释疑《大学》是体现儒家思想的一篇政论文。

A.大人之学“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

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

B.治国安邦的大学问古人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修己治人,治国安邦”的大学问。

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

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

朱熹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

”《大学》一文不长,仅有短短的两千余字,但却是先秦、秦汉儒家学说的总括性著作,是儒家人生教育的道德纲领,也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纲领。

《大学》以相当成熟的理论思维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儒家人生教育的总体框架,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士人人生发展的宏观图式。

全篇将道德修养和政治议论结合在一起,将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合而为一,是儒家“入世”思想的全面体现。

三.整体感知,疏通文意1.第一段:经文部分,提出三纲八目。

(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

“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

(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使动词,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

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3)亲民:根据后面的“传”文,“亲”应为“新”,即使革新、弃旧图新。

亲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4)知止:知道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至善”。

(5)得:收获。

(6)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兴旺发达。

(7)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

(8)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

(9)格物:研究万事万物。

(10)庶人:指平民百姓。

(11)壹是:都是。

本:根本。

(12)末:相对于本而言,指枝末、枝节。

(13)厚:重视。

薄:轻视。

(14)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

没有这样的道理(事情、做法等)。

2.第二段:解释如何“诚其意”。

(1)诚其意:使意念真诚。

(2)毋:不要。

(3)恶(wù)恶(è)臭(xiù):厌恶腐臭的气味。

臭,气味,较现代单指臭(chòu)味的含义宽泛。

(4)好(hào)好(hǎo)色:喜爱美丽的女子。

好(hǎo)色,美女。

(5)谦(qiè):通“慊”,满足。

(6)慎其独:在独自一人时也谨慎不苟。

(7)闲居:即独处。

(8)厌然:掩盖的样子。

(9)掩:遮掩,掩盖。

(10)著:显示。

(11)中:指内心。

下面的“外”指外表。

3. 第三段:从反面说明如何“正心”和“修身”。

(1)身:程颐认为应为“心”。

(2)忿懥(zhì):愤怒。

4. 第四段:从反面说明如何“修身”和“齐家”。

(1)之:对于。

辟:偏颇,偏向。

(2)哀矜:同情,怜悯。

(3)敖,骄傲。

惰:怠慢。

(4)硕:大,茂盛。

5.第五段:解释“齐家”和“治国”。

(1)悌(ti):指弟弟应该绝对服从哥哥。

(2)慈:指父母爱子女。

(3)机:作用。

(4)偾(fèn):败坏。

(5)尧舜: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两位领袖,即尧帝和舜帝,历来被认为是圣君的代表。

(6)帅:同“率”,率领,统帅。

(7)桀(jié):夏最后一位君主。

纣:即殷纣王,商最后一位君主。

二人被认为是暴君的代表。

(8)诸:”之于”的合音。

(11)恕:即恕道。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意思是说,自己不想做的,也不要让别人去做,这种推己及人,将心比己的品德就是儒学所倡导的恕道。

(12)喻:使别人明白。

6. 第六段:解释“治国”和“平天下”。

(1)老老:尊敬老人。

前一“老”字作动词,意思是把老人当作老人看待。

(2)长长:尊重长辈。

(3)恤:体恤,周济。

孤,孤儿,古时候专指幼年丧失父亲的人。

(4)倍:通“背”,违背。

(5)絜(xie)矩之道:儒家伦理思想之一,指一言一行要有示范作用。

絜,量度。

矩,画直角或方形用的尺子,引申为法度,规则。

(10)此:乃,才。

四、合作探究1.“修齐治平”四者的关系如何?要达到身修,需经过哪些步骤?提示:“修身”的意思是使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程度,是《大学》中对个人修养的最高要求,它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

齐家是指善于处理好家庭或家族内部的关系,它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治国和平天下是齐家的扩大和延伸。

身修需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个步骤。

“格物致知”就是要通过对事物的研究而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识的过程,为下一步诚意、正心奠定基础。

“诚意”指的是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诚实、不自欺。

所谓“正心”,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感情的偏向。

这四个步骤依次做来,就可以达到身修的目的了。

八条目关系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2.《大学》采用了很多递进论述的方法如“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请将文章中的类似论证整理出来,体会其中的逻辑关系,弄明白它们所说的道理。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个论述,先是由大至小,条目之间是条件关系:平天下必先治国,治国必先齐家,齐家必先修身,修身必先正心,正心必先诚意,诚意必先致知,致知必先格物。

再由小至大,条目之间是因果关系: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条目之间脉络清晰,无论是由大至小的条件关系,或者是由小至大的因果关系,剖析深刻,逻辑严密。

本文论证特色:总分式论证结构,层层推进,逻辑严密3.《大学》的论述可谓“微言大义”,精微的言辞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些深刻的道理,对现代人也是很有作用的。

请以“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为例进行分析。

提示:这句话的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自己身上具备了美德,然后再要求别人拥有美德;首先要去掉自己身上的不足,然后再去批评责备他人。

也就是说,要提高别人的道德水平,首先要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要要求别人,首先要要求自己。

它体现了儒家重视注重内向用功、律己甚严的内省的修养方法。

这种方法在现代仍然是有现实意义的,它告诫我们,不能要求别人甚严,而要求自己甚宽。

这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往,一个部门内部的管理,都有着深刻的启示。

五、小结本文介绍了儒学文化的主体“三纲”“八目”,两者层次分明、逻辑严密。

文章告诉人们只有通过格物致知,摆脱外在诱惑、困扰,真心诚意地培养高尚的情操,才能够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以提高,进而使自己家庭关系符合人伦道德,并最终完成为国建功立业、使天下太平的伟大理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