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不良行为心理分析及教育
学生过错行为的心理分析及对策
学生过错行为的心理分析及对策在教育实践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中出现的一些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比如说脏话、打人、骂人等等,称之为“过错行为”。
它会给家庭、学校带来麻烦,又容易导致品行不良,成为妨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隐患。
过错行为具有盲目性、偶然性、情境性、易变性等特点,但它的严重性、稳定性尚未发展到品行不良的程度。
由于缺乏道德经验或认识水平较低,不良的需要或好奇、好动、试探、模仿等心理,并采取了错误行为方式,从而导致了学生的过错行为。
如果不及时矫正,任其发展,则容易发展为品德不良,甚至使少数人走上犯罪道路。
一、学生过错行为的心理分析学生的过错行为表现在言语过错和行为过错两个方面。
说错话也好,做错事也好,都能在其心理内部找到原因,或是在主观意识的驱使下引发,或是下意识的好奇模仿,都有可能使学生产生外显的过错行为,甚至形成品德不良行为。
具体分析,学生过错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不健康的个人需要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动力源泉。
健康的需要可以导致良好品德的形成,不健康的需要则会产生过错行为,形成不良品行。
例如,学生脱离实际过分追求高消费、虚荣心强,或者追求低级的性刺激,都可能导致过错行为或不良的品德行为。
应该指出,学生的合理需要,如自尊需要、情感需要、交往需要、成就需要等,长期得不到满足,或遭到剥夺,不仅道德需要得不到发展,而且会盲目寻求补偿,生理性的低级需要、畸形的物质或精神需要就会膨胀起来,导致学生产生不良的品德行为。
2.不良的情绪体验不良情绪体验的原因与表现多种多样。
如,学生的情感需要得不到正常满足,形成“情感饥饿”状态;部分学生爱憎颠倒、好恶不分,喜“结伙”、重“义气”;有的学生被老师和集体所冷落、受歧视、自尊心受损,过多的失败挫折等都可能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还有的学生受外来的烦恼扰乱产生不满、憎恨、愤怒、嫉妒等各种不良的心态体验,加之青少年血气方刚,感情强烈,易冲动、自控力弱,这些都可能导致产生过错行为、品德不良行为。
现时中学生形成不良品德行为的心理因素及矫正方法
现时中学生形成不良品德行为的心理因素及矫正方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心理压力和挑战。
尤其是在成长过程中,一些中学生形成了不良品德行为,比如撒谎、偷窃、欺凌等。
这些行为不仅对自己造成伤害,也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
本文将探讨中学生形成不良品德行为的心理因素,并提出一些矫正方法。
首先,中学生形成不良品德行为的心理因素可以分为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
内在心理因素包括个体的性格特点、自我认同、情绪和压力等。
一些中学生可能具有较为孤独、内向的性格,缺乏自信和自尊心。
他们常常感到被忽视和排斥,想通过制造扰乱和引起注意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此外,情绪问题也是中学生形成不良品德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中学生可能由于种种原因,如家庭问题、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产生压抑和焦虑的情绪,习惯性地用不良行为来宣泄自己的情绪。
外在心理因素包括教育环境、同伴关系、媒体影响等。
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教育环境对其价值观和行为习惯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他们缺乏正确的道德教育和家庭教育,很容易受到不良行为的诱惑和影响。
同时,同伴关系也能对中学生的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特别是进入青春期后,中学生更加重视同龄人的认同和赞许,容易受到不良同伴的影响。
此外,媒体对中学生的行为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针对中学生的不良品德行为,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矫正方法。
首先,建立积极的教育环境。
学校应该建立健康、和谐的教育氛围,引领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家庭和学校应该共同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其次,加强心理辅导和情绪管理。
对于那些存在情绪问题的中学生,学校应该加强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有效地管理情绪。
同时,学生也应该学会积极的情绪处理方式,防止情绪的负面影响。
第三,加强同伴关系的培养。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集体活动,培养学生之间的友谊和信任,帮助中学生建立健康的同伴关系。
此外,学校可以设立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师资,并鼓励中学生相互帮助和支持,共同解决问题。
高中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
高中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高中生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问题会对他们的研究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其中常见的问题包括人际关系紧张、恐惧、抑郁、焦虑、强迫、网络成瘾、偏执、敏感、情绪不稳定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影响高中生的身心发展,还可能影响到整体国民素质水平的提高。
因此,科学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探讨解决方法,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对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考试焦虑是高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
在应试情境下,个体会过分担忧、紧张不安,甚至出现逃避考试的行为。
这种心理状态会导致学生在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力,思维刻板,思路变窄,甚至大脑一片空白,无法发挥正常水平。
持久的过度的学业压力、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学生个人过分争强好胜、学业上多次失败的体验等都可能导致考试焦虑。
特别是平时遇事易于紧张、胆怯,高估困难情境,面对挫折过分自责的学生更容易发生考试焦虑。
其次,过分敏感也是高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
有些高中生表现出神经过敏、多疑,觉得他人时刻在品评自己,担心自己的形象遭到别人诋毁。
他们常常把别人无意中说的话、低声说的话,怀疑成别人在议论自己,别人不相干的动作当作是对自己的轻视或嘲笑。
这种心理状态会导致他们喜怒无常,猜忌、压抑、孤独,情绪变化很大。
这些问题会影响研究生活,甚至导致停止学业,住进医院。
最后,残忍暴力也是高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
校园暴力经常见诸报端,有些高中生之间由于不经意的一件小事或一句口角引起了不愉快,便产生霸凌现象,纠集一伙人凌侮一个人。
有的人甚至用手机拍了短片发到网上,有的则以戏弄别人开心,对别人冷嘲热讽,成帮结伙打群架,产生严重后果,甚至以生命为代价。
部分高中生法制观念淡薄,任性胡来,不计后果,网络媒体宣扬的暴力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总之,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得到重视和解决。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科学分析原因,探讨解决方法,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高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辅导方法
随着社会的变化和科技的进步,如今高中生接触到的文化、信息、思想种类越来越多,这也导致他们极易出现心理问题。
高中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中,应当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心理素质给予足够的关注,并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开展心理辅导,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高中生易出现的心理问题1.是非观念不明确高中生由于社会经历浅薄,在面对问题时还未具备成熟的思考能力,可能会出现是非不分的现象,甚至有时意气用事导致恶性事件发生。
例如:部分学生受影视剧及互联网中一些内容的影响,过分重视朋友之间的情谊,在朋友与他人发生矛盾时,为了兑现“为朋友两肋插刀”的誓言参与打架、斗殴等行为,对自己和他人都造成伤害。
因此,高中班主任应当重视对学生是非观的引导,在日常生活中要带领学生对恶性事件的性质和行为进行全面认识,提高学生对法律的认知。
2.情感认知模糊早恋作为高中生中极易出现的现象,高中班主任若管理不善会对学生的情感认知造成严重的打击。
事实上,高中生已经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思想意识,但其社会经历浅薄,对事物的看法不够全面,导致其处理情感问题时不仅没有正确的应对能力,还极易受到伤害,更有甚者还会做出过激的行为。
因此,高中班主任在面对学生出现早恋等情感方面的问题时,要及时给予帮助,减少对学生心理造成的伤害,使学生逐渐形成健全高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辅导方法文/袁红英 昆山震川高级中学咨询港湾Consulting Harbor青春期健康78的人格。
3.学习压力过大部分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压力过大,对其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高中生对社会的认知较浅,当周围同学的成绩比自己优秀时,会产生较大的压力,影响身心健康,出现焦虑等心理问题,同时也会影响学习质量。
高中班主任面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导方法班主任是班级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引导者,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
高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通过引导学生设定合理的目标、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对个别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等方法,帮助学生培养乐观、健康、向上的积极心态。
高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
高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际关系问题在高中生中越来越普遍。
高中生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与同龄人和老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然而,由于研究和生活的压力,他们往往感到孤独和无助,难以与他人建立深入的关系。
此外,社交媒体的普及也使得高中生的人际关系更加复杂。
因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积极的人际关系,增强他们的社交技能和沟通能力。
二)情感问题高中生的情感问题也比较普遍。
他们处于青春期,往往感到孤独、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同时,他们也需要面对父母离异、感情挫折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对他们的情感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状态,帮助他们调节情绪,增强自我认知和情感管理能力。
三)研究压力问题高中生的研究压力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他们需要应对高强度的研究任务和考试压力,这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心理负担。
同时,他们往往会因为成绩不理想而感到自卑和沮丧。
因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研究观念,提供有效的研究方法和策略,减轻他们的研究负担。
二、心理健康教育对策为了帮助高中生解决上述心理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校应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调节技能和方法。
二)加强心理疏导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同时,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帮助他们缓解压力,调节情绪。
三)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支持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心理需求和问题,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实现自我价值。
总之,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支持,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为社会的稳定和进步做出贡献。
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中生的交往范围变得更广泛,他们也逐渐形成了独立的意识。
然而,一些学生由于初中成绩优秀,常常受到师生家长的赞扬,再加上独生子女的身份,导致他们自我中心意识强烈,不善于处理与他人的关系。
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及应对措施
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及应对措施
随着高考的迫近,高中生的学业压力和心理负担逐渐加重,出
现心理问题的现象也不断增加。
以下是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及应对措施:
一、焦虑与压力
表现:表现在研究和生活上,可能表现为考试焦虑、成绩焦虑、缺乏自信心、精神压力过大等等。
应对措施:制定研究计划,把压力分解开,逐步实现目标。
同时,坚持锻炼、健康的饮食和充足的睡眠也可以缓解压力。
二、情绪低落
表现:心情消极、无精打采、失眠、不愿与他人交流等等。
应对措施:多交流,寻求家人和朋友的支持。
也可以通过听音乐、看书等方式缓解情绪,增强心理抵抗力。
三、过度使用网络和手机
表现:沉迷网络游戏、成瘾使用手机、交流能力下降、学业下降等等。
应对措施:控制使用时间,注意与家人和朋友的互动,积极参加校内的社团和活动。
四、自我价值观不清
表现:缺乏自信、自卑、感到无望等等。
应对措施:积极思考自己的优缺点,关注自己的长处,培养自己的特长,建立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形象。
以上是高中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及相应的应对措施,建议家长和老师加强对高中生的心理辅导和关注,帮助他们顺利度过高中阶段。
结合高中学生心理特点分析不良表现成因及解决办法
一
、
多 学生 对 自己所 选科 目很 重 视 .但 是对 综合 科 中 的非 主修 科 目 则 重视 不够 。例 如 , 选 理科 ( 物理 、 化 学或 生物 ) 的学 生 , 对 文科 综 合( 政治、 历 史 和地 理 ) 的 学习 不够 重视 ; 选 文 科 的学 生 同样 存 在 轻 视 理科 综合 的学 习倾 向 。忽视 非 主修 科科 目的学 习 ,导致 偏 科. 一科 拉后 腿 . 总成 绩不 高 , 同样会 使 自己在 高 考 中吃大 亏 。 ( 三) 孤 独 感 和 焦 虑 感 较 强 。高 二 学 生 是 高 中 阶 段 的 “ 断 层” 时期 , 因为高一新 生刚进入高 中 , 高 三 学 生 因为 就 要 参 加 高考 , 学校 、 老 师 和 家 长 对 他 们 给 予 高 度 关 注 。而 高 二 学 生 受 到 的关 注 相 对 较 少 .使 学 生 在 这 个 阶段 的孤 独 感 和 失 落 感 较 强。 高 二 阶 段 既 没有 高一 时 的 雄 心 壮 志 , 又 没 有 面 临 高考 的 紧 迫感 。 是 一 个容 易 出 现 动 荡 和 茫 然 的 时 期 。 一旦 遇 到 挫 折 , 就 会 自我怀 疑 . 产生焦虑。有调查显示 : 一 半 以上 的学 生 感 到整 个 高 中 阶段 在 高 二 成 绩 明 显 退 步 。 ( 四) 恋 爱现 象 增 多。高 二是 高 中 阶段 恋 爱 发 生 率 最 高 的 时期 . 其 中有 生 理 发 展 和 社 会 影 响 的 因 素 , 还 有 心理 原 因 。高 二 学 生非 常需 要 理 解 和 关心 .有 些 学 生谈 恋爱 就 是 寻找 一 种 被爱 、 被重视 、 被 珍 惜 的感 觉 。 学生受电视 、 电影 、 网络 等 影 响 , 把 爱 情过 于美 化 , 因 而模 仿 成 人 谈 恋 爱 。
高中住校学生不良心理成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高中住校学生不良心理成因、分析及应对措施陈永刚(甘肃省平凉市第二中学甘肃平凉744000)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高中升学率的提高,高中教育也正在走上普及化的道路,这时会有一部分学生将离开家庭告别走读生涯,踏上住校生活的道路。
没有了父母的陪伴,独立开始了住校生活,本来这对青春期的高中学生来说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能够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与人交往的沟通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然而事实上这时侯有很多刚步入住校生活的学生会出现不适应住校生活的现象,住校期间会有无所适从、彷徨、迷茫,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烦躁、易怒等情绪冲动现象,这与本应该在这个年龄段上的他们活泼、乐观、开朗的性格大相径庭。
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把高中住校学生以上诸种反常的心理表现称之为不良心理。
对正在青春期成长的高中学生来说,在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展开调查研究,找到形成不良心理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措施,以帮助高中住校学生走出心理的阴霾,重塑美好人生。
一、造成住校学生不良心理的原因1 首先,人际关系不和谐来自不同经济状况的家庭,带着不同生活习惯的高中学生住校后首先是要适应新的环境,建立新的人际关系。
在集体宿舍里汇集着不同性格习惯爱好的人群,住校学生首先是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但是事实上同在一个屋檐下由于生活习惯性格爱好的不同,在交往过程中会有部分住校学生或许由于性格的原因或许由于缺乏交流的经验技巧,他们在集体宿舍生活中避免不了会有摩擦冲突。
高中学生普遍个性强,性格倔强,不愿意屈服,极有可能将摩擦升级,影响宿舍同学之间融洽和谐的关系,这样极容易对个人造成心理上的阴影,造成同宿舍人际关系的紧张,如果处理不好宿舍同学之间紧张的人际关系,长期下去就会造成住校生的情绪不稳,自我失控,使得他们在心理上承受力低,不愿与人沟通交流,在行为上极有可能有极端现象发生。
2 其次,对学习成绩期望值过高,学习压力大是造成不良心理的又一原因进入高中后,学生的课业增多了,学习负担加重了,家长、老师对学生的期望值更高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通过一两次考试,住校学生的学习成绩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住校学生的急躁情绪会迅速上升,这时侯对住校学生来说最需要老师及家长的心理宽慰,而恰恰父母又不在身边,缺少对住校学生的心理安慰和缓解心理压力,加上部分教师只关心学业成绩而缺少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同学之间又缺少相互之间的同情和信任感,所以他们把学习的压力憋在心里不愿说,在此期间,如果住校学生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不能正确的对待学业成绩的下降,久而久之就会有愧疚感,觉得自己对不住老师家长,这样会逐渐演变为极端的心理不健康,就会出现自信心下降、自卑感上升,更有甚者还会出现强烈的嫉妒心理,他们会由厌学发展到旷课逃学,进而到仇恨老师,仇恨学校,仇恨家长及社会。
对行为偏差生的心理分析与疏导
对行为偏差生的心理分析与疏导作者:王慧每个学校都会有一些“行为偏差学生”,其共同特征表现为不求上进,品德行为、学习成绩均较差。
由于行为偏差学生的不良品行是长期形成的,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诱惑的影响,因而对他们的教育往往收效甚微,且多有反复。
究其原因,除了受教育者个体因素外,教育者多用一些传统的教育方法,特别是忽视了对教育对象的心理研究,很少思考、了解他们“偏”的成因中各种心理因素,更少进行恰当的心理疏导是一个重要原因。
一、行为偏差学生的主要心理特征分析1、道德认知的偏差由于主客观原因使他们在长期的道德观念形成中逐渐造成道德认知上的偏差。
除了具有当前一般独生子女的通病外,其认识特征明显不同于一般学生,主要表现在道德观念上的是非观模糊不清或是颠倒的。
他们常常游离集体之外,不愿参加公益活动;不愿穿校服,而喜欢染发、戴饰品把自己打扮得很另类并觉得非常有风度;他们更是经常在课堂上因违纪不接受批评教育和老师公开顶撞。
在他们的心中自我意识的私欲非常强烈,其核心是哥们义气与吃喝玩乐两大精神支柱及称王称霸的英雄观、无政府主义的自由观和庸俗的乐趣观。
已经形成一定的错误处世哲学而导致他们不思上进、厌学、极易接受社会上消极的东西,喜欢与品行不良或有违法劣迹的“恶少”为伍,逐步形成了不良道德行为习惯,不能自觉按正确的道德标准来调节行为。
2、感性淡漠缺乏正义感他们常常封闭自己的感情世界,不愿表露自己的想法,行为表现常常是情感变化多端、喜怒无常、极易冲动。
待人对事缺乏正义感,缺乏对别人起码的尊重和同情,喜欢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如在班级中经常故意破坏课堂纪律、对同学的恶作剧、欺侮弱势同学、破坏公物等都是爱憎颠倒,好恶不分的极端表现。
3、有较强的逆反心理由于这类个体意志力畸形发展,意志特征表现为两极性:在正确的方面自卑,意志力薄弱,而错误方面则极端自负。
表现为在做错事情和违纪后会振振有词地辩解,坚持错误,不愿接受教育。
高中生心理障碍分析及对策
高中生心理障碍分析及对策据某教育科学研究所对500名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发现,有49.6%的高中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反应,有10.8%的高中生存在着各种明显的心理方面问题。
因此,对高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解决存在的心理障碍,成为当前教育工作的重点。
一、高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1、不平衡性高中生正处在从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阶段,生理发展迅速,逐渐成熟,而心理的发展却相对落后于生理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不平衡性。
2、动荡性高中生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一方面为他们的个性发展和社会意识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另一方面也造就了高中生心理过程的种种矛盾和冲突,表现出动荡性。
他们思维敏捷,但具片面性;他们热情,但易冲动;有克服困难的勇气,但毅力不够;在社会交往中易出现焦虑和困惑,常常出现逆反心理和行为。
3、自主性高中生自我意识明显增强,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从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他们具有很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再满足于依赖、盲从成人的看法,对事物开始有了自己的主张和见解。
4、前瞻性青年时期是连接过去与将来的中间环节,处于青年初期的高中生有着最广阔的未来,他们内心充满着对未来发展的憧憬和向往。
这种面对未来的前瞻性使得高中生特别富于理想,引导他们不断的追求。
5、进取性由于生理、心理的迅速发展、成熟,高中生精力充沛、思维敏捷、不安现状、富于进取、勇于创新,颇具“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
6、闭锁性高中生渴望拥有独立的空间,不再依赖成人,不再对长辈敞开心扉,心理发展呈闭锁性特点。
这也使得他们容易感到孤独,希望被人理解,热衷寻找可以倾诉的朋友。
7、社会性高中生的心里发展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的影响,他们对社会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产生浓厚的兴趣,喜欢参加社会活动,喜欢对一些问题做出自己的评价。
他们开始思考学校范围以外的问题,主人翁的意识与日俱增。
二、高中生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1、情绪上的紧张、焦虑与抑郁。
高中学生心理问题及其干预措施
高中学生心理问题及其干预措施高中是人生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这段时间里的学生正值青春期,心理问题也随之而来。
高中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是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干预,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学生成长和未来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高中学生心理问题及其干预措施。
一、高中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1. 学习压力高中是孩子们学习的重点阶段,学习压力常常成为学生们的主要问题。
许多孩子因为学习的巨大压力而无法入眠,精神恍惚,甚至出现抑郁症状。
2. 发展问题许多高中学生追求完美,如果自己无法达到理想中的标准,就会感到失望和挫折。
这个时候学生会从而出现自尊心低下、负罪感增加等发展问题。
3. 压力于人际关系会产生影响高中学生的心理问题通常直接影响到人际关系的建立。
他们可能由于心理问题而孤独寡言、退缩、或者是过于强调自我划分,而难以融入集体与朋友建立起良好关系。
4. 精神卫生问题在今日社会中,虽然人们已经更加注重心理健康,但是这方面的认识仍然不足,学生们的精神健康问题仍难以得到足够的关注。
其中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是抑郁、焦虑和自残等症状。
二、高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措施1. 家庭支持和关爱家庭是一个孩子情感上的安全基地,家人的关爱和支持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父母可以适当缓解孩子的学习压力,与孩子同坐下来谈论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以寻求适当的解决方法。
2. 学校的支持学校是教育和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中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场所。
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系列的支持措施,如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和心理支持等。
3. 社区的支持社区是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资源。
家长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通过社区公共教育和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 心理训练心理训练是指通过理性思考、自我管理、从容面对问题等方法,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学生可以透过听音乐、闭目冥想、看书、健身等形式来减缓心理压力。
结论高中学生心理问题不仅对个人的身心健康产生重大影响,也会直接影响到学业和未来的发展。
浅议高中生心理异常的原因与对策
浅议高中生心理异常的原因与对策前言高中生是一个充满朝气和激情的群体,但是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挑战和压力,这就是为什么心理异常在高中生中经常出现的原因。
本文将探讨高中生心理异常的原因和对策,希望可以对高中生有所帮助。
一、高中生心理异常的原因1.学业压力对于高中生来说,学业压力是最常见的一个问题。
高中课程的学习任务量很大,学习兴趣与能力的差异也会导致学习焦虑和压力。
为了表现出色、考取名校,有些学生会过度努力,甚至牺牲其他方面的时间和注意力,这也是心理异常的常见原因之一。
2.家庭问题高中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和关注,但有些家庭在对待孩子的方式和方法上并不恰当,这会给孩子带来压力和负面情绪。
例如,家长的高期望和批评过分,家庭关系紧张,失去父母或家庭成员等,这些家庭问题都会对高中生的心理造成不利影响。
3.心理成熟度不足高中生是一个处于成长发育阶段的人群,他们可能不具备足够的心理成熟度,无法应对生活中遇到的挑战和困难。
一些学生可能面临人际交往问题,有些可能缺乏自信和自尊心,还有一些可能存在决策困难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导致心理异常。
4.社会大环境带来的影响现在的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光是学生面临学业压力,还有社会压力。
例如,社会和媒体推崇特定的审美标准、心理压力的曝光等,这些都会对高中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高中生心理异常的对策1.家长的教育与态度在学生心理异常的治疗和预防中,家长的教育和态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应该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压力和情绪。
养成良好的家庭氛围,多与孩子进行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帮助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这些都可以有效地缓解心理异常。
2.学校的关怀与支持学校在学生心理异常的治疗和预防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学校应该成立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引导学生发展正确的心理态度和习惯。
学校还应该开展有关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外部支持。
3.学生自我管理与教育学生也有自我管理和教育的责任。
高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与疏导教育
高中生的心理问题与疏导教育钦州市第四中学董洁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在社会生活环境、家庭影响下,生理、心理趋于成熟,思想活跃,经常产生思想矛盾,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
表面看来难以预测,俗话说:"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班主任就要做到腿勤、眼勤、口勤、脑勤,多观察,多留心,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建立中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力求做到早预防和早纠正,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
一、当前高中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一)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大: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竞争比较激烈。
心理都十分紧张.总担心考试失败,受到老师、父母的责备,或同学的冷眼。
产生焦虑;而一旦真的考试失败。
就灰心丧气、情绪低落,这种现象在毕业班更为突出。
(二)人际关系不协调:现在的高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一般比较娇惯,集体观念和合作意识差,不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常常感到孤独、寂寞。
有的学生因嫉妒心理而与同学关系僵化。
(三)自信心不足:由于家长、老师(主要是班主任)对学生的期望过高,表现出对学生(特别是学习差的学生)的缺点看多优点看少。
消极评价多于积极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于是心灰意冷,失去自信心。
(四)独立意识增强:高中生独立意识增强,对成人的干预往往表示不满。
对多数高中生来说.这种独立意识是正常的,但有一种倾向值得注意,他们与同伴无话不说,却不愿与父母、老师沟通,造成两代人之间的隔阂。
(五)青春期问题的困扰:中学生性机能的成熟、性意识的苏醒,使其产生了对异性的爱慕之心。
以及追求异性的要求。
但由于此时其整个心理发展尤其是品德发展尚未成熟,常导致中学生不善于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性成熟。
不善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两性之间的关系,这个时期若不加以正确引导,就会出现早恋和青春期畸形等心理问题。
二、高中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一)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高中生对新生事物特别敏感.好奇心强,喜欢标新立异.看问题容易片面和偏激。
学生不良行为的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
学生不良行为的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一、不良行为及其成因学生经常产生一些不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称之为不良行为。
通常表现为损坏公物、不诚实、小偷小摸、聚众赌博、拉帮结派、打架斗殴、考试作弊、无礼貌、爱骂人等。
正是由于学生的不良行为得不及时的纠正,任其发展, 则容易产生道德品质败坏,甚至使少数人走上犯罪道路。
1、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客观原因如下:(1)庭环境中的不良影响①许多学生的不良行为的表现,并不是智商差,而是受其家庭的影响,主要有:家庭自然结构差,父母离异,缺父或缺母;家庭意识不好,小孩耳闻目睹家庭的错误思想,不良恶习,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父母不良性格的影响。
②家庭教育功能不良的影响,主要有:家庭的教育条件与水平、有的家长文化水平不高,教育孩子的时间少,对孩子的教育不重视,不了解孩子等;错误的家教态度与方式方法,有的娇生惯养,重养轻教,有的粗暴或忽视放纵等。
总之,家庭教育功能不健全,认为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牛马……都是学生产生不良行为的重要原因。
(2)学校教育不当的影响有的学校办学思路不端正,抱着“一肥遮百丑”的办学思想,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轻德,教学缺乏针对性,搞形式主义等,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主要有:有的教师对学生要求过严、过高,忽视学生的年龄特征,与个性差异以及心理需要;有的教师不去了解学生,不去关心学生和尊重学生, 对学生强制命令,采用体罚;有的教师只教书而不育人,对学生违规违纪视而不见,导致学生任之放之;学校的各种压力,如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压力等,常常会引起学生过度的心理紧张,情绪波动和挫折心理,从而导致不良行为的产生。
(3)社会环境中消极因素的影响社会环境中消极因素主要有:社会上各种错误思想、不良风气,社会文化生活中不健康的影响;社会上具有各种恶习人的影响,尤其是不法的教唆;青少年不良品德与同学之间的影响,使其相互教唆,如道德败坏学生之间的相互教唆与影响等。
2、学生不良行为的形成有其主观方面的心理原因如下:(1)不健康的个人需要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动力需要。
高中生不良行为心理分析及教育
、
骂 孩子 , 造成 子 女 对 父母 的 怨恨 , 畏 惧 和反 抗 心 理 : 对 子 女 心 理 的 放 矢 。
缺乏 了解, 子女 的正 当要 求粗暴拒 绝, 控 制兴趣 爱好 , 随意干涉 ( 一) 尊重 学生人格 : 要尊重 学生 , 学 生犯 了错 误 , 并没有 消 孩子的兴趣和选择 ,把 自己的意愿不切 实际地强加 给孩子 : 父 失潜在 的 自尊 , 他们担心别人瞧不起 , 对他人抱有戒心和敌意 , 母言传 身教差 , 行 为粗 鲁 , 酗 酒赌 博 , 作风 不正 , 给子女 直接提 对老师的 态度 非常敏 感 。 哪怕是轻微 的轻视 . 都会有意无意地 供 了坏榜 样 。 伤 害他们 。所 以, 对这 些学生班主任 要在 情感上 、 生活上 、 学习 ( 二) 来 自社 会环 境 的 消极 影 响 : 上关心和 感化他们 , 处理 问题要注意态度 , 讲究教 育方法, 注意 我们的学生不是生活在 真空中, 各 种社会思潮都会通过各 火候场合 , 因人 而异 , 使他们真正感到教师的 良苦 用心 . 把教 师 种渠道反映在学生头脑 中, 产 生错误 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社会 当作 自己的贴心人 , 从 而接 受教师的帮助。在 出现重犯错误 时. 环境消极影响有 : 封建主义的腐朽 思想如社会上 的拉 关系走后 班 主任 切 不 可 看不 起 他 们 。 不相 信 他 们 。 门, 请客 送礼 , 新“ 读书无用论” 的泛起 , 认 为学不学都一样 . 没 ( 二) 一视 同仁 : 班主任在 工作 中要秉公办事 , 一视 同仁 。对 有文化照样“ 成财 ” 、 “ 一切 向钱看 ” ; 资本主义的思想观念 如庸 进 步I 陕、 表现优或进 步l 陧、 表现差 的学生要公平对待 . 让他们 觉 俗低下文化产品 , 坏人的教唆 , 互联 网、 电视媒体上 消极 因素的 察老师是 最公正、 最情真 , 最无私 的。对他们教 育要 区别对待 . 影响、 黄 色书刊 、 西方 生活方式的诱惑等 。 严重影响 了学生的身 是 思 想 品质 上 的 问题 , 要 及 时 同社会 、 家庭 相 互 配合 : 是 学 习上 心 健康 . 侵 蚀 了学 生 的心 灵 。 的 问题 . 要 及 时 同各科 老 师 相 互联 系 , 帮 助其 对 症补 差。 ( 三) 来 自教 师教 育素 质 方 面 失误 : ( 三) 情感交流: 一些学生常这样认 为: “ 谁能理解我呢? 父母 班集体在 学生思想行 为教 育上起着主渠道的作 用。但是 . 只管我的吃 穿。老 师只知 向我灌输知识 。他们并不理解我 的 由于某些教 师教育思想不端正 , 措 施不 力, 助长 了学生不 良行 心。 ” 可见, 老师对他们缺乏理解 , 不能不是一个失误。 在矫正工 为的产生; 有 的教师 由于教 育观念 的偏差 , 重教 书轻 育人 . 片面 作 中, 我们发现 这些学生 多半讲义 气, 好表 现 , 爱做事 , 喜欢被 追 求成绩 , 把 分数人格 化 , 放松 思想教育 , 以智育代 替德 育 , 存 表扬。抓住这一心理特 点, 要注意与他们 交朋友 , 以心换心 , 以 在一手软 , 一 手硬 的现 象 , 忽视 经常性的政治思想工作和 品德 爱育情 。 关心爱护 。在生活、 学习等方 面关心爱护他们 , 让他们 行为的教育 ; 有 的教 师教 育方法 简单 , 态度生硬 , 内容乏味 , 对 感到你是 爱他们的。正因为如此 . 有 的学生就连对父母都不愿 成绩差的学生放 任不 管, 导致学生“ 破罐破 摔” ; “ 暴君 式” 的教 讲的秘密都能说给老师。实践证明 : “ 理解是师生心灵相通的桥
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
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随着升学压力的增大,父母及社会的期望增高等因素,高中生承受越来越多的心理负担,引起其对生活的不适应感。
而且,高中生正处于人生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心理活动异常活跃而复杂,心理矛盾比较突出而激烈。
因此,能否正确处理好这些矛盾和问题,调整好高中生的心理状态,是影响高中生的健康成长以及教育成才的关键。
高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有下面几类:一、学习类问题:压力大、考试焦虑、厌学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高中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家长的不当教育方法导致高中学生对学习的恐惧心理,片面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导致高中学生对其他事情的冷漠心理,以及学生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考试焦虑,厌学等都是较为普遍的现象。
应对措施:(1)采用良好的教育方法需要家校共同努力,家长对子女的期望一定要恰如其分,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进行导向教育,培养孩子爱好学习的良好作风。
(2)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从成功做人开始做起。
(3)正确看待考试,考前做好知识准备以及应付考试突发事件的对策和心理准备,有备方可无患。
(4)将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现实的生活和学习中去,未来是个未知数,不要过多地担忧将来的事情。
(5)以良好积极进取的心态去主动学习,课外劳逸结合。
二、人际交往问题:与老师对抗、与同学孤立、与父母关系僵硬有许多学生因在生活、学习中存在与父母、与老师、与同学沟通困难而倍感苦恼,究其根源在于人与人之间彼此立场、观点的差异。
应对措施:换位思考,将心比心(1)与老师交往: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勤学好问,虚心求教;正确对待老师的过失,委婉地向老师提意见;犯了错误要勇于承认并及时改正。
(2)与同学交往: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对同学一视同仁,富有同情心;热心班级体的活动,有责任感;待人真诚,乐于助人;重视自己的独立性,且具有谦逊的品质;注重自身修养。
(3)与父母交往:.对父母的态度要温和,不采取偏激的行为方式;要表现出一定的独立能力,让父母放心;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但不要忽略与父母的交流与沟通。
中学生不良品行分析及教育对策
浅析中学生不良行为及教育对策内容摘要:在从事中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个别学生存在一些不良心理行为,通过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有家庭因素、学校影响、个体原因、社会影响等诸多因素。
解决这些问题要通过学校班级环境建设、教师行为影响、心理辅导及家庭社会因素共同努力,才能解决这些不良行为并化解一些潜在的心理问题。
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常会发现每个班级或多或少总有学生会出现一些不良行为,比如调皮捣蛋、破坏东西、作业拖拉、甚至吸烟、酗酒、逃学、离家出走等等。
这些行为不是很多,但却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观察、思考和采取措施解决的问题。
①不良行为是指违反道德要求和规范的行为。
其产生的心理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由于缺乏应有的道德观念、对行为的社会意义缺乏认识,在私欲的驱使下而产生; 由于受到错误道德观念的驱使,误认行为正当时而发生;由于已有的道德感情的无力,在各种不良刺激的引诱下而发生。
消除不良行为主要依靠加强教育和防止社会上不良影响的作用。
在中学里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即使少数,但副面作用极大,经常干扰育教学工作,有的会影响其他同学,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有研究表明13-15岁是初犯行为不良行为或劣迹行为的高发期,15-18岁是青少年犯罪的高峰期。
这说明中学生中不良行为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给中学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学生不良行为带来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先了解它的成因,才能对症下药。
我们据调查和以往的经验分析认为:中学阶段之所以是学生不良行为的高发阶段,这种行为主要是由于学生不良的心理因素、社会环境中消极因素,家庭教育中不良影响及学校"教育不当"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以下着着重从各方面来分析学生心理行为成因:一、家庭因素方面,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和不和谐的家庭关系也是导致学生不良行为的原因。
家庭是中学生成长的基本单元,家长与子女朝夕相处,其言行教诲、行为榜样都对子女产生直接持久的影响。
浅议高中生心理异常的原因与对策
浅议高中生心理异常的原因与对策高中生心理异常是现代社会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其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学业压力过大高中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很多学生会将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学习上,忽略了自己的身心健康。
长期以往,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成绩的好与坏,将会直接关系到自己的未来,因此压力会非常大。
二、家庭矛盾在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矛盾都会对孩子们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父母的期望与孩子的真实情况存在落差,亲子沟通不足,家庭环境不和谐等,都会给孩子们的心理带来负面影响。
三、人际关系压力高中时期的学生,在面临学业的压力的同时,还要面对同学间的竞争、友谊等社交问题。
这些社交问题都会给学生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压力。
针对高中生心理异常的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做出对策:一、建立情感支持体系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向学生宣传心理咨询的渠道,并且在学校内建立心理咨询室等情感支持体系。
这样,学生可以及时得到心理方面的帮助和支持,尤其是对于一些遭遇较大的家庭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的同学,可以得到及时的心理疏导和解决。
二、改善学习压力学校应该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文娱活动,例如以学生业余爱好为线索,组织学校各种趣味活动,以减轻学生学业的压力,提高学生的快乐指数。
三、加强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础,家长应该关注孩子心理状态,根据孩子的个性和兴趣,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耐心的和孩子沟通,对于孩子成长中的问题和困惑及时关注和解决。
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学校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教育形式,注重教师之间的交流和经验之互相分享。
同时,不应该简单的将学生归纳到某一类别中,而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个体的发展和个性特点的激发,通过有效的教育手段,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优势和特点。
因此,帮助高中生解决心理问题,需要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建立有效的支持体系、改善学习压力、加强家庭教育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才可逐步消除心理问题对高中生的负面影响。
高中生心理异常分析及教育对策
问题研究新课程NEW CURRICULUM转变学困生一直都是一线教师最头痛的事情,但也是一件不得不做的工作。
所以,为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走进英语教学之中,也为了确保英语教学效率获得全面提升,本人对如何转变学困生提出了相关的策略,以期能够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一定程度的提高。
因此,本文就结合自己在平时教学中转变学困生的实践,提出下面几种转变策略:一、帮助学生重拾英语学习兴趣在对学困生的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学生之所以成为学困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尤其是在努力之后看不到效果,学生就会越发的讨厌英语。
所以,要想转变学困生,首先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重拾学习兴趣,使学生愿意重新走到课堂活动之中,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
比如:在教学What’s the matter?这节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英语课程的应用价值,在本节课授课时,我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3a进行对话练习,A:What’s the matter?B:I’m not feeling well.I have a____.A:When did it start?……先补全对话,再进行交流。
因为该对话内容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组织优等生带动学困生进行对话交流,不仅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英语的应用价值,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可以使学困生找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二、及时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由于被冠上“学困生”的帽子,很多学生开始出现自卑,认为自己是一无是处,久而久之,各科的成绩都会下降。
所以,我们要借助及时的评价来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以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自己身上的优缺点。
还以教学《What’s the matter?》为例,在优等生带动学困生进行对话练习中,要有意识地对学困生各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做出正确的点评,比如:学生的读音、流利程度等等,这些都是教师评价的对象,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们,也没有“歧视”他们,进而促使学困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不良行为心理分析及教育
【摘要】为贯彻高中新课改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求,从心理健康教育入手,分析研究高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产生的主客观原因,主要从学校教育上,分析探讨班主任老师对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与对策。
【关键词】高中生不良行为原因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200-02
为了贯彻落实高中新课改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的要求,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教育,对当前高中学生存在的一些不良行为不容忽视,不良行为如:同学之间发生了矛盾就骂人打架,难以自控;有的对老师傲慢无礼,无理取闹;有的对家长不知感恩,自私冷漠,以我为中心;吃喝、抽烟,花钱如流水;有的缺乏诚信、早恋、偷窃、逃学、私结团伙等等。
学生的这些不良行为,需要教师认真思考和加以研究。
这些问题在高中阶段如果对他们不及时地加以预防和矫治,任其发展很有可能发展成为违法犯罪,这不仅关系到学生一生的前途,也关系到公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稳定。
一、学生不良行为的原因分析
学生这些不良行为的产生,并非先天就有的,是后天受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不利因素对学生心理影响所至。
客观方面原因有:(一)来自家庭环境不良的影响:
俗话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
”
家庭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着子女的道德行为。
家庭环境不良影响如:父母离异、单亲结构,或父母经常在外打工,使孩子缺少正常的关怀和教育,正常心理要求得不到满足,心灵受到伤害;父母教育宽严失度,有的家长只养不教,重养轻教,认为教育孩子只是学校教师的事情,或是爷爷奶奶、父母对孩子教育的不一致,偏袒护短,娇生惯养,放任自流;教育缺少科学性,方式简单生硬,把粗暴当严格,经常训斥、辱骂孩子,造成子女对父母的怨恨,畏惧和反抗心理;对子女心理缺乏了解,子女的正当要求粗暴拒绝,控制兴趣爱好,随意干涉孩子的兴趣和选择,把自己的意愿不切实际地强加给孩子;父母言传身教差,行为粗鲁,酗酒赌博,作风不正,给子女直接提供了坏榜样。
(二)来自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
我们的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各种社会思潮都会通过各种渠道反映在学生头脑中,产生错误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社会环境消极影响有:封建主义的腐朽思想如社会上的拉关系走后门,请客送礼,新“读书无用论”的泛起,认为学不学都一样,没有文化照样“成财”、“一切向钱看”;资本主义的思想观念如庸俗低下文化产品,坏人的教唆,互联网、电视媒体上消极因素的影响、黄色书刊、西方生活方式的诱惑等,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侵蚀了学生的心灵。
(三)来自教师教育素质方面失误:
班集体在学生思想行为教育上起着主渠道的作用。
但是,由于某
些教师教育思想不端正,措施不力,助长了学生不良行为的产生;有的教师由于教育观念的偏差,重教书轻育人,片面追求成绩,把分数人格化,放松思想教育,以智育代替德育,存在一手软,一手硬的现象,忽视经常性的政治思想工作和品德行为的教育;有的教师教育方法简单,态度生硬,内容乏味,对成绩差的学生放任不管,导致学生“破罐破摔”;“暴君式”的教育方法导致学生逆反心理;“警察式”的教育方法导致教师与学生的隔阂;忽视学生个性差异和心理健康教育,不尊重学生人格,处理问题感情用事,宽严失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造成学生心灵上的伤害。
以上来自家庭、社会、学校三方面的消极因素,对天真幼稚、模仿能力强,而又缺乏识别选择能力的学生来说,极容易受到不良影响。
从主观方面分析原因:高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的发展期,世界观的形成期,对新鲜事物敏感好奇,但他们毕竟还不太成熟,涉世不深,缺乏社会生活体验,思想认识水平不高,道德评价能力较低,以致在许多问题上表现出思想上的幼稚和道德上的无知。
由于学生心理发展与生理发展成熟的不一致,导致了心理与生理上的矛盾,如:独立需求与成人管教的矛盾;合理需要与得不到满足的矛盾;好胜与不能取胜的矛盾;良好愿望与不良行为习惯的矛盾等。
这些矛盾处理不好,就很容易做出不守规矩的事情来。
最初的表现往往有偶然性和冲动性,但这种偶然性和冲动性与个人欲望发生关系时,就会在不断重复中养成不良行为习惯。
其主观表现如:
认为谁诚实谁傻瓜;有东西不偷是傻子;以被窃者的痛苦为乐;认为谁打架、诈骗谁就是有本事;为哥们儿两肋插刀。
加之外界的不良诱惑,往往会做出不利社会,不利他人的种种坏事,甚至堕落成触犯刑律的犯罪分子。
这些是学生形成不良行为的主观因素。
二、对不良行为的心理教育对策
学生不良行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这并不等于说教育转化工作是轻而易举的。
根据学生不良行为形成的原因,对不良行为的心理矫治问题,应从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人手,现在我仅从学校班主任工作方面,谈谈对学生不良行为问题对策。
对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治,班主任要以观察为前提,从思想和行为两个方面去注意观察了解他们的思想观点、不良喜好、不良行为等;特别注意他们在学习成绩、兴趣爱好、衣着打扮、人际交往、花销来路、言谈举止、课余活动等方面有什么变化。
矫治工作要以《中学生行为规范》为基础,把行为教育与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结合起来,抓住典型,结合实例剖析,使教育工作有的放矢。
(一)尊重学生人格:要尊重学生,学生犯了错误,并没有消失潜在的自尊,他们担心别人瞧不起,对他人抱有戒心和敌意,对老师的态度非常敏感,哪怕是轻微的轻视,都会有意无意地伤害他们。
所以,对这些学生班主任要在情感上、生活上、学习上关心和感化他们,处理问题要注意态度,讲究教育方法,注意火候场合,因人而异,使他们真正感到教师的良苦用心,把教师当作自己的贴心人,从而接受教师的帮助。
在出现重犯错误时,班主任切不可看不起他
们,不相信他们。
(二)一视同仁:班主任在工作中要秉公办事,一视同仁。
对进步快、表现优或进步慢、表现差的学生要公平对待,让他们觉察老师是最公正、最情真,最无私的。
对他们教育要区别对待,是思想品质上的问题,要及时同社会、家庭相互配合;是学习上的问题,要及时同各科老师相互联系,帮助其对症补差。
(三)情感交流:一些学生常这样认为:“谁能理解我呢?父母只管我的吃穿,老师只知向我灌输知识,他们并不理解我的心。
”可见,老师对他们缺乏理解,不能不是一个失误。
在矫正工作中,我们发现这些学生多半讲义气,好表现,爱做事,喜欢被表扬。
抓住这一心理特点,要注意与他们交朋友,以心换心,以爱育情,关心爱护。
在生活、学习等方面关心爱护他们,让他们感到你是爱他们的。
正因为如此,有的学生就连对父母都不愿讲的秘密都能说给老师。
实践证明:“理解是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只有充分理解他们,才能看到他们身上闪光点,用真实的感情转变他们,才能跟他们交知心朋友。
”要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使他们在纠正行为过程中,在肯定鼓励的状态下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从而达到矫治行为的目的。
(四)严以爱为本:过去我们片面地认为:“对他们的教育就是一个字‘严’,只有严厉才能解决问题。
”其结果是适得其反,当面顶牛,背后谩骂,我行我素。
实践证明:我们老师对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并不是靠管、卡、压的方式,而是靠持之以恒的感化。
要严
中有宽,严中有情,严而有度。
该宽容时就宽容,以和善的态度扭转他们的逆反心理。
即使有较严重的问题,给他一个机会或过程,不要轻率下结论,做到实事求是,批评恰如其分,态度诚恳,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
(五)扬长避短:现在的学生经常埋怨,学校生活单调乏味。
我们常发现有的学生在课间发几声怪喊,撕一地作业纸,从表面上看是行为问题,而实际上是一种心理上的发泄。
显然学生除了上课、完成作业之外,我们还应该创造条件寓行为教育于各种教育活动之中,为学生提供文体娱乐的机会,如:篮球比赛、演讲比赛、田径运动会、各种主题活动等。
应该承认,不少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在某些方面是有特长的。
在教育中注意发挥他们的特长,使他们发现自己的才能,享受成功的喜悦,看到自己潜在的能量,激发信心,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六)集体监督:矫治学生的不良行为仅靠老师还不够,还要靠自我监督和集体监督相结合的办法,使每一个学生都建立起集体荣誉感,它是推动学生团结互助创立业绩的动力,也是克服个人缺点的内在动力。
班主任还要做到:健全检查评比制度,数据统计、总结讲评、班会集会教育等形式。
通过监督检查评比,发现问题及时改正。
发挥班集体的监督是矫治目标实现的保证。
(七)增强行为需要:有不良行为的学生,还没有意识到落实行为规范是一种需要。
这就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育,进行理想和思想道德认识的教育。
使学生践行
行为规范,增强了学生品德需要,唤起学生的敬慕和仿效心理,使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总之,不良行为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教育转化工作是十分艰巨的,而转变的可能性与继续存在的可能性是并存的。
转化的效果存在于师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关键在于教师要端正教育思想,提高教师素质,增强教师的工作责任心,有反复抓、抓反复的精神和心理准备,把学生行为教育贯彻在日常的工作中,使学生不良行为逐步转化,促使他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