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警备第五旅

合集下载

八一南昌起义简介

八一南昌起义简介
● 此时,国民党武汉政府的第五方面军(总指挥朱培德)第3军主力位于樟树、吉安、万安地区,第 9军主力位于进贤、临川地区,第6军主力正经萍乡向南昌开进;第二方面军的其余部队位于九江 地区;南昌市及近郊只有第五方面军警备团和第3、第6、第9军各一部共3000余人驻守。中共前 委决定赶在援兵到来之前,于8月1日举行起义。
● 李立三、邓中夏、谭平山、恽代英、聂荣臻、叶挺等在九江具体组织这一行动,但发现张发奎同 汪精卫勾结很紧,并在第二方面军中开始迫害共产党人。随即向中共中央建议,依靠自己掌握和 影响的部队,“实行在南昌起义”。据此,中共中央指定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彭湃组成中 共前敌委员会,以周恩来为书记,前往南昌领导这次起义。预定参加起义的部队有:国民革命军 第 二 方 面 军 第 11 军 第 2 4 、 第 1 0 师 , 第 2 0 军 全 部 , 第 4 军 第 2 5 师 第 7 3 、 第 7 5 团 以 及 朱 德 为 团 长 的 第 五 方 面 军 第 3 军 军 官 教 育 团 一 部 和 南 昌 市 公 安 局 保 安 队 一 部 , 共 2 万 余 人 。 从 7 月 2 5 日 起 , 第 11 、 第20军分别在叶挺、贺龙指挥下,陆续由九江、涂家埠(今永修)等地向南昌集中。27日,周恩 来等到达南昌,组成前敌委员会,领导加紧进行起义的准备工作。
起义经过
● 发动起义 ● 8月1日2时,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的领导下,南昌起义开始。按照中共前委的
作战计划,第20军第1、第2师向旧藩台衙门、大士院街、牛行车站等处守军发起进攻;第 11军第 24师向松柏巷天主教堂、新营房、百花洲等处守军发起进攻。 ● 激战至拂晓,全歼守军3000余人,缴获各种枪5000余支(挺),子弹70余万发,大炮数门。 ● 当日下午,驻马回岭的第25师第73团全部、第75团3个营和第74团机枪连,在聂荣臻、周士第率 领下起义,1927年8月2日到达南昌集中。

吴化文

吴化文

人物简介吴化文(1904~1962) ,字绍周。

山东掖县李家村(今莱州铁民村)人。

原系西北军冯玉祥旧部参谋,经冯保送就学于陆军大学,毕业后在冯玉祥部任参谋。

1930年,任国民党第三路军手枪旅旅长,兼济南警备司令。

1939年1月率部进驻沂水县武家洼一带,扩编为新四师。

1943年初,投降日军,改编为伪军第三方面军,任司令官。

曾在鲁中临朐一带制造过“无人区”。

1945年8月,日军投降后,蒋介石电令该部改为国民党第五路军,进驻兖州。

1948年初夏,第五路军调济南,归第二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指挥。

不久,第五路军扩编成九十六军,吴任军长。

1948年9月16日济南战役发起后,在解放军强大的政治攻势和军事压力下,于9月19日率部起义。

同年10月所部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五军,任军长。

1949年2月三十五军与原鲁中南纵队合并,仍称第三十五军,下辖3个师(103师、104师和105师),属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建制。

1949年4月24日凌晨第三十五军第104师315团2营占领南京总统府。

1950年11月至1959年吴化文任浙江省政府、省人民委员会委员、交通厅厅长。

1959年至1962年任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

1962年4月病逝于上海。

从军经历他8岁随父母迁居安徽省蒙城县移村集,1920年离家出走,投西北军冯玉祥部当兵,升为排长、传令官。

1923年,入北京教导团学习,继又进北洋军阀开办的陆军大学深造,毕业后回冯部任师参谋长。

1930年弃冯玉祥投韩复榘,先后任高级教导团团长、手枪旅旅长兼济南警备司令等职。

1938年1月,所在部队被蒋介石改编为独立二十八旅,他任旅长。

鲁南台儿庄失守后,其部被改编为新四师,任师长兼山东保安第一师师长。

抗战初期,率部先后在泰安、万德、虎门、柳河等地与日军作战。

1939年,日军“五一大扫荡”,他率部在临朐与敌鏖战竟日,重创日军,受到八路军的赞扬。

此后,沈鸿烈积极推行蒋介石的内战政策,吴化文部始与八路军不断发生摩擦,对共产党人和抗日人员的家属肆意残害。

华东野战军战斗序列

华东野战军战斗序列

华东野战军‎战斗序列1947年‎1月,山东野战军‎与华中野战‎军合编为华‎东野战军(山东、华中野战军‎番号撤销),初辖12个‎纵队,计27.5万人(不含第十一‎、第十二纵队‎)。

后增至16‎个纵队。

司令员陈毅‎(1948年‎5月9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任‎命陈毅为中‎原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仍兼华东野‎战军司令员‎、政治委员,粟裕兼第二‎副政治委员‎代司令员、代政治委员‎。

)、粟裕(代),政治委员陈‎毅(兼)、粟裕(代),副司令员粟‎裕,副政治委员‎谭震林(1948年‎5月任第一‎副政治委员‎),第二副政治‎委员粟裕(兼),第三副政治‎委员宋任穷‎(兼),参谋长陈士‎榘,政治部主任‎唐亮,副参谋长刘‎先胜、张元寿、刘瑞龙、张震,政治部副主‎任钟期光。

一、纵队第一纵队1947年‎1月21日‎,由原山东野‎战军第一纵‎队改称,辖4个师。

司令员叶飞‎,政治委员叶‎飞(兼),副司令员何‎克希、张翼翔,副政治委员‎谭启龙、陈时夫,参谋长张翼‎翔,政治部主任‎汤光恢,副参谋长张‎俊升,政治部副主‎任汤光恢。

第一师由原第一纵‎队第一旅改‎称。

师长廖政国‎,政治委员曾‎如清,副师长陈挺‎,参谋长余江‎茂,政治部主任‎陈伟达、张孤梅。

第二师由原第一纵‎队第二旅改‎称。

师长刘飞、何克希(兼),政治委员张‎文碧,副师长程业‎棠,参谋长张宜‎爱、彭辉,政治部主任‎张雍耿。

第三师由原第一纵‎队第三旅改‎称。

师长刘亨云‎、陈挺(代),政治委员杨‎思一,副师长谢忠‎良,副政治委员‎邱相田,参谋长洪隆‎,政治部主任‎邱相田(兼)、汪大铭。

独立师由中原转移‎至华东之原‎新四军第五‎师第十三旅‎改称。

1947年‎12月,拨归晋冀鲁‎豫军区建制‎。

师长方升普‎,政治委员徐‎子荣,副师长曹玉‎清,副政治委员‎郭林祥,参谋长张介‎民,政治部主任‎郭林祥(兼)。

第二纵队1947年‎2月由原山‎东野战军第‎二纵队与华‎中野战军第‎九纵队一部‎编成,辖3个师。

发生在枣庄的鲁南战役

发生在枣庄的鲁南战役

发生在枣庄的鲁南战役1946年,在山东枣庄周边发生了一场战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这场战役中歼灭了国民党两个整编师五个旅和一个由美国装备训练、苦心经营的第一快速纵队。

这就是著名的鲁南战役。

7月,国民党徐州绥靖公署主任薛岳指挥徐州地区的国民党军兵分四路向苏中、淮南、淮北、鲁南大举进犯。

8月20日,由徐州北上的国民党军队进犯峄县南部地区。

10月6日,位于韩庄的国民党整编第五十一师和由淮北调来的整编第二十六师(附第一快速纵队)向峄县、枣庄进犯。

10月8日,国民党军侵占峄县、枣庄。

国民党徐州绥靖公署主任薛岳(中)10月30日,山东野战军第一纵队、鲁南军区第十师发起傅山口反击战,击溃国民党第七十七师。

11月,山东野战军第一纵队、第十师和由淮北作战返回鲁南的第八师以及滨海警备旅发起台枣线反击战,共歼国民党军队3000余人,收复了涛沟桥、南北洛、泥沟、燕子井等地。

1946年12月18日,为了扭转战局、争取战争主动权,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电示陈毅、粟裕:宿北战役结束后的“第二步作战以集中主力歼灭鲁南之敌,并相继收复枣(庄)、峄(县)、台(儿庄),使鲁南获得巩固,然后向南发展,逐步收复苏北、苏中一切失地。

”25日又电示:在鲁南“打一个比宿迁更大的歼灭战”。

粟裕与陈毅12月28日,陈毅、粟裕在赵镈县刘家港口村主持召开了鲁南作战会议,会议决定山东、华中野战军协同作战,回师鲁南歼灭国民党军第二十六师及快速纵队。

战役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围歼整编第二十六师及第一快速纵队;第二阶段乘胜扩大成果,以右纵队攻取峄县城,以左纵队追歼整编第三十三军。

1947年1月1日拂晓,华东各参战部队秘密进入集结地域,野战军指挥部也于2日晚全部进入碑柱一带驻地。

2日晚22时,鲁南战役打响。

激战至4日晨,国民党第二十六师师部及所属两个旅大部被歼,残部则被紧紧包围在陈家桥、作字沟狭小地区内。

第二十六师师长马励武多次向徐州求援未果,下令第二十六师和第一快速纵队残部向西突围。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管制委员会在同一天宣告成立。

(图/资料图片)On June 2, 1949, Qingdao was liberated, and the Military Control Commission of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was established on the same day.Qingdao’s Liberation in 1949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文/张文萱1949年5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青即战役。

青即战役分为外围战斗、突破敌军三道防线和解放青岛3个阶段。

经过1个月激战,6月2日青岛解放。

关注/聚焦Highlight/Focus敌强我弱的一次战役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后,国民党的主力已大部被歼,华东、中原地区及长江以北之敌仓皇向江南溃退,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已经解放。

这时,山东境内只有青岛、即墨及长山列岛仍为国民党军队所盘踞。

1949年春,在解放战争迅猛发展的大好形势下,为消灭国民党残余势力,在全国范围内战胜国民党,建立新中国,已成为中国人民及其军队的迫切任务。

为此,解放军主力准备渡江作战的同时,山东军区准备发起青(岛)即(墨)战役,以配合主力部队在江南的大进军。

青岛扼胶州湾的咽喉,地当渤海要冲,港阔水深,形势险要,是天然的军事和商业良港,是国民党的军事基地和南北要冲。

为解放青岛这个国民党在华北地区最后的重要据点,华东野战军根据中央军委的战略部署,于1949年2月将胶东前方指挥部所属新五军、新六师和炮兵团,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二军。

军长谭希林、政治委员彭林,副军长刘涌,参谋长赵一萍。

编入第三野战军,归山东军区指挥。

此时,孤立在青岛、即墨之敌惊恐万状。

蒋介石密令青岛第十一绥靖区司令刘安祺,“保存有生力量,力避就歼,随时准备撤退”。

1949年4月11日,刘安祺在青岛召集绥靖区高级军官会议,研究了青岛的防卫部署和撤退计划等事宜。

国军抗战时期各战区序列

国军抗战时期各战区序列

【抗战时期的国民党战场各战区序列表】(1937—1938年)陆海空军最高统帅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参谋总长何应钦1.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作战地区:平汉路方面。

兵力——第20集团军商震第32军商震(兼)骑兵第14旅张占魁第1集团军宋哲元第53军万福麟第77军冯治安第181师石友三第17师赵寿山骑兵第3军郑大章第68军刘汝明(直属)第92军李仙洲(直属)第106师沈克(直属)第118师张砚田(直属)新编第8师蒋在珍(直属)新编第35师王劲哉(直属)骑兵第4师王奇峰(直属)以上共辖25个步兵师,2个步兵旅,2个骑兵师,其他特种部队在外。

2.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作战地区:山西方面。

兵力——南路前敌总司令卫立煌第3军曾万钟第9军郭寄矫第14军李默庵第93军刘戡第15军刘茂恩第17军高桂滋第19军王靖国第47军李家钰第61军陈长捷第14军团冯钦哉北路前敌总司令傅作义第35军傅作义(兼)新编第2师金宪章骑兵第1军赵承绶骑兵第2军何柱国第18集团军朱德第66师杜春沂(直属)第71师郭宗汾(直属)第33军孙楚(直属)第34军杨澄源(直属)以上共辖27个步兵师,3个步兵旅,3个骑兵师,其他特种部队在外。

3.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作战作区:苏浙方面兵力——第10集团军刘建绪第28军陶广第70军李觉第79师陈安宝暂13旅杨永清宁波防守司令王皞南辖第一九四师陈德法温台防守司令徐旨乾辖暂编第一二旅李国均第19集团军罗卓英第18军罗卓英(兼)第79军夏楚中第25军万耀煌第73军王东原第23集团军唐式遵第21军唐式遵(兼)第28集团军潘文华第23军潘文华(兼)新编第4军叶挺(直属)独立第6旅周志群(直属)游击总司令黄绍竑以上共辖24个步兵师,6个步兵旅,其他特种及游击部队在外。

4.第四战区:司令长官:何应钦(兼)作战地区:两广方面。

兵力——第12集团军余汉谋第62军张逵第63军张瑞贵第64军李汉魂第8军团夏威独9旅李振良独20旅陈勉吾虎门要塞司令陈策以上共9个步兵师,2个步兵旅,其他特种及要塞守备部队在外。

新四军团以上烈士英名录

新四军团以上烈士英名录

转参考资料新四军团以上烈士英名录(不全)(以牺牲时间为先后顺序)一、对敌伪作战身亡之新四军团以上干部名单(1)王荣春历任新四军2支队3团1营政治教导员,支队政治部统战科科长,1939年1月6日当涂博望对日作战中阵亡。

(2)萧国生历任新四军1支队1团政治处宣教股长,2团政治处主任,1939年3月7日反日军扫荡作战中率一个连掩护主力突围时阵亡。

(3)王赤江抗第三路政治部副主任,1939年春在武进坂上镇西王村追击日军时中弹阵亡(4)吴(火昆)历任新四军3支队6团副团长,江抗副总指挥兼第二路司令员,1939年9月8日对日作战回师时遭忠义救国军突袭阵亡。

(5)时雨江抗总指挥部政治部宣教科科长,1939年9月在无锡梅村对日作战中阵亡。

(6)文明地历任新四军4支队7团3营政治教导员,9团政治处主任,5支队教导大队政治教导员,5支队8团政治处主任,1939年秋率部在嘉山县石坝圩伏击日军时阵亡。

(7)刘震英历任新四军1支队2团政治处宣教股股长,新六团政治处主任,1939年12月27日反扫荡作战中与日伪夜战中阵亡。

(8)罗化成历任新四军2支队军医处处长,军需处处长,政治部副主任,主任,1940年2月20日与日军作战时由于受冻心脏病复发逝世。

(9)陈文甫宿西独立游击大队副大队长,宿县独立团副团长兼1营营长,新四军6支队3总队8团副团长,1940年3月17日反扫荡作战中,为掩护友邻国民党军南渡浍河,率该团一营与日军血战竟日,不幸阵亡,同时阵亡的还有副营长张凡锡。

(10)鲁雨亭国民党河南省政府保安处秘书处长,永城县县长,1938年率游击队投奔新四军,任新四军游击支队第一总队总队长,1940年4月1日反扫荡作战中阵亡。

(11)杨木贵历任新四军3支队5团军需,支队军需主任,1940年4月26日反扫荡作战中率支队军需处突围时阵亡。

(12)仇兆柱安徽人民自卫军第一路第三直属大队政治指导员,安徽第六行政区抗日剧团副团长,灵壁县特务中队指导员,灵壁县政治工作队队长,调入新四军后任灵北独立团政治处主任,1940年6月对日作战中,组织抢救伤员时遭当地土顽袭杀。

开国大校张少华

开国大校张少华

开国大校张少华
张少华是山东掖县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
年入伍。

抗日战争时期,他先后在掖县抗日游击第三支队预备大队、山东纵队第五支队二十一旅、中共胶东区党委军事部、胶东抗日游击第三军区、山东纵队第五支队、胶东军区从事政治工作,参加了苏村店子、过龙山、析格庄等战役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胶东军区北海军分区政治部组织科长、胶东军区前方(华东十三纵队)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胶东军区烟台独立团副政委、政委,烟台警备区政治部主任、华东警备第五旅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胶高、海阳、太平顶等战役战斗。

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师政治部主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政委,国防科委第二十一训练基地研究所政委、铁道兵政治部副主任、解放军纪律检查委员会专职委员,中央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专职委员、常务委员等职,参加了抗美援朝,为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贡献。

张少华曾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是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他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大校军衔,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独立功勋荣誉章。

张少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华东野战军战斗序列

华东野战军战斗序列

华东野战军战斗序列1947年1月,山东野战军与华中野战军合编为华东野战军(山东、华中野战军番号撤销),初辖12个纵队,计27.5万人(不含第十一、第十二纵队)。

后增至16个纵队。

司令员陈毅(1948年5月9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任命陈毅为中原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仍兼华东野战军司令员、政治委员,粟裕兼第二副政治委员代司令员、代政治委员。

)、粟裕(代),政治委员陈毅(兼)、粟裕(代),副司令员粟裕,副政治委员谭震林(1948年5月任第一副政治委员),第二副政治委员粟裕(兼),第三副政治委员宋任穷(兼),参谋长陈士榘,政治部主任唐亮,副参谋长刘先胜、张元寿、刘瑞龙、张震,政治部副主任钟期光。

一、纵队第一纵队1947年1月21日,由原山东野战军第一纵队改称,辖4个师。

司令员叶飞,政治委员叶飞(兼),副司令员何克希、张翼翔,副政治委员谭启龙、陈时夫,参谋长张翼翔,政治部主任汤光恢,副参谋长张俊升,政治部副主任汤光恢。

第一师由原第一纵队第一旅改称。

师长廖政国,政治委员曾如清,副师长陈挺,参谋长余江茂,政治部主任陈伟达、张孤梅。

第二师由原第一纵队第二旅改称。

师长刘飞、何克希(兼),政治委员张文碧,副师长程业棠,参谋长张宜爱、彭辉,政治部主任张雍耿。

第三师由原第一纵队第三旅改称。

师长刘亨云、陈挺(代),政治委员杨思一,副师长谢忠良,副政治委员邱相田,参谋长洪隆,政治部主任邱相田(兼)、汪大铭。

独立师由中原转移至华东之原新四军第五师第十三旅改称。

1947年12月,拨归晋冀鲁豫军区建制。

师长方升普,政治委员徐子荣,副师长曹玉清,副政治委员郭林祥,参谋长张介民,政治部主任郭林祥(兼)。

第二纵队1947年2月由原山东野战军第二纵队与华中野战军第九纵队一部编成,辖3个师。

1948年3月调归苏北兵团建制。

司令员韦国清,政治委员韦国清(兼),副司令员张震,副政治委员康志强,参谋长詹化雨,政治部主任邓逸凡,副参谋长吴华夺,政治部副主任徐海珊。

【doc】红星之旅——教导旅的将星

【doc】红星之旅——教导旅的将星

红星之旅——教导旅的将星红星之旅一教导旅的将星?49?人物春秋?'|__l_j三二毒.童≯善耋毒毒毒参董毒喜毒量童:董毒毒害毒薯≥毒毒i≥毒.亭一r 每,十一一'寺.十堂卡十音…毒每噎十音每圣号}奇音÷手十一-童.争}-寺…至主墨誊藕的麓囊妻誊.喜毒,量专毒÷÷t童■蔓■一t士i考-粤童|蔓}j争毒.}÷圣争争.:..专童一一■十一童:鲁曩:专■一.一J.….L一一?'L__-一…_…一'一….…'.'.'●…一__'一一一一一.一'石新刚(上接2004年第二期第64页)段思英冀鲁豫军区第四团政治处组织股长(第四团番号改为十九团).1917年生,陕西省延川县人.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十五军团二二四团民运干事,连政治指导员.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九团营组织干事,冀鲁豫支队二大队营教导员,冀鲁豫军区第四团政治处组织股长,第一团政治委员,第七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第三支队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冀鲁豫军区第五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独立第二旅政治部主任,第二野战军三十师副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贵州军区铜仁军分区政治委员兼中共地委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师政治委员,贵州军区政治部主任,昆明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军政治委员,成都军区政治部主任, 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兰州军区副政治委员,顾问.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罗云教导第一旅一团副团长,团长.1900年生,湖南省新邵县人.1928年参加平江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团第四师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晋西北新军保安司令部第一支队参谋长,第三支队支队长,暂一师第三十六团团长,八路军第十八兵站生产科科长,八路军留守兵团教导第一旅一团副团长,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冀察热辽军区第二十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南军区零陵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湘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湖南军区衡阳军分区司令员,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伍生荣教导旅三十四团团长.1918年生,江西省石城县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二十九军训练队军事教员,延川游击队队长,独立第二团连长,参谋,副团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营长,教导团营长,第四十一团参谋长, 团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分校区队长.解放战争时期,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旅三十四团团长,第一野战军六军十八师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北军区公安司令部副参谋长,参谋长,兰州军区副参谋长,兰州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兼后勤部部长,副司令员兼青海省军区司令员,中共青海省委书记,兰州军区顾问.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陈炎清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第三十四团政治委员,团长.1910年生,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二十五军第七十四师二二0团排长,红二十八军第五十团连政治指导员,红十五军团第七十五师二三0团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八团连政治指导员,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七大队营政治教导员,第九大队政治委员,第二军分区十九团营政治教导员,第三十四团政治委员,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冀察热辽军区第二十一军分区副司令员,独立第八师副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南军区永顺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湖南省兵役局副局长,局长,邵阳军分区司令员, 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5O新疆地方志2004年第4期唐子安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骑兵团团长.1912年生,湖南省湘潭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十二军第十九师五十七团副连长,红三军团第五师连长,红五军团第十三师三十七团营教导员,营长,军团侦察科副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军政学校教务主任兼队长,第三军分区十一大队大队长,第二团团长,军分区参谋长,军分区游击军司令员,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分校训练部部长,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参谋长,骑兵团团长,冀察晋军区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四纵队参谋长,第十九兵团六十四军副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十九兵团军长,沈阳军区副参谋长,参谋长,副司令员,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李钟奇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骑兵团团长.1913年生,原名李连芳,辽宁省建平县人.1931年参加东北义勇军,1933年编入抗日同盟军,1936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抗日同盟军骑兵三师九团连长,红一军团骑兵团参谋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骑兵营副营长,代营长,平西军分区参谋长,晋察冀军区第四纵队参谋长,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骑兵团团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分校陆军中学总队长,分校二大队大队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军政于校副教育长,华北军区军政大学校务部部长, 副教育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军训部军校管理局副局长,军校部组织计划处处长,军校部助理部长,解放军训练总监部组织计划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副参谋长,参谋长, 北京卫戍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张英辉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一团副营长,警卫营营长.1913年生,江西省兴国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政治部保卫队勤务员,南路军独立团班长,红七军军部电话员,班长,排长,军委机要科译电员,第四局管理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独立团排长,连政治指导员,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一团副营长,警卫营营长,易县支队支队长,冀中军区第九军分区二十四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三纵队八旅三十七团,二十三团团长,八旅副旅长,第七旅旅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十九兵团师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师长,解放军第十九兵团副军长, 军长,北京军区炮兵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周志飞晋察冀军区第二分区第三十四团副团长.1915年生,江西省永新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央教导师第三团政治指导员,第二团营中心政治指导员,红一军团第二师五团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连长,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分校队长兼教员,晋察冀军区教导团参谋长,第二分区第三十四团副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五旅参谋长,冀热察军区热西军分区司令员,东北野战军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六师副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政治委员,军参谋长,粤东军区司令员,广东省军区副司令员.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史进前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一团政治处主任.1917年生,原名蒲恒温,山西省定襄县人.1935年参加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北平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区队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平西游击队政治指导员,晋察冀军区第五支队总队主任,第一军分区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兼干部教育科科长,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一团政治处主任,第三区队政治委员,第二十团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保卫部第二科科长,晋察冀野战军第四纵队政治部保卫部部长, 第十九兵团六十四军独立第二旅政治委员,第六十五军一九三师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师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保卫部处长,副部长,部长,总政治部副主任.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肖锋晋察冀军区第四分区第五团团长.红星之旅一教导旅的将星?51?1916年生,原名肖忠谓,江西省泰和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万安农民暴动.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江西万太县游击队分队长, 东固县游击队中队长,太和县游击队二大队大队长, 万太独立团团长,红军总政治部组织部干事,红一军团第一师三团总支书记,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骑兵团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三团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第四分区第五团团长,军分区副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渤海军区警六旅旅长兼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山东军区第七师副师长,华东野战军第十一师师长,第三野战军二十八军副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特种纵队副司令员,装甲兵副司令员,解放军装甲兵第一坦克训练基地司令员,第三坦克学校校长,北京军区装甲兵副司令员,顾问.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郭延林晋察冀军区第一分区一团营政治教导员.1914年生,江西省吉安县人.1928年参加赣西农民起义,次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团司令部交通科参谋,第一师一团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一团营政治教导员,三团营长,延安炮兵学校工兵科教员兼协理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护路军三团政治委员,南满护路军副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铁道纵队四支队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师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师长,军副政治委员,铁道兵后勤部政治委员,铁道兵科学研究院政治委员,铁道兵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四, 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保堂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一团营长.1911年生,江西省信丰县人.1928年参加赣西赣南农民起义,后参加赤卫队,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第十一师三十三团排长,红一军团第二师五团连长,代营长,第六团营长.陕甘宁一支队五大队连长,红一军团第一师三团团长,红一方面军总指挥部特务团团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直属独立团营长, 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一团营长,第二军分区四团副团长,第四军分区三十五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一旅副旅长,第四纵队十旅副旅长,第十二旅旅长,第十九兵团六十四军一九二师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山西省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雍雅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第三十四团政治委员.1917年生,江西省于都县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第七师政治部宣传队分队长,红一军团保卫局指导员,一军团政治部干事,第二师五团连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独立团敌工股股长,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敌工科科长,广灵县县长兼中共县委书记,第一军分区三支队支队长兼政治委员,区队长, 二分区第三十四团政治委员,冀东军区第十四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东军区第十旅旅长,独立第十二旅旅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民主联军第九纵队二十五师师长,第四野战军四十六军一三六师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十二兵团副军长,中国人民志愿军某军副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长,沈阳军区副参谋长,西藏军区副司令员, 司令员,沈阳军区副司令员,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王璞冀中军区十六团营副教导员,营长,区队长.1917年生,河北省蠡县人.1937年参加冀中人民自卫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冀中人民自卫军三支队排长,冀中军区一分区连长, 冀中军区十六团营副教导员,营长,区队长,延安党校警卫队队长,教导营营长,晋察冀三纵队三十团副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第四野战军警卫团团长兼阜新市卫戍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武装部副部长,广州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广州军区空军司令部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某军军长,广州军区空军司令员.1963年晋升为少将军衔.52新疆地方志2004年第4期王全珍冀鲁豫军区第十六团参谋长.1906年生,福建省永定县人.1928年参加闽西农民起义.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团第一师三团司令部通信主任,师司令部通信主任,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队长兼军事教员,第一团营长,八路军总部直属政治处教育股股长, 冀鲁豫军区第十六团参谋长,鲁中军区警备第一旅司令部作战股股长,鲁中军区司令部作战科副科长,军区教导营营长,第二军分区司令部参谋处处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七师参谋长,第四野战军后勤部第五分部副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海军后勤部部长,南海舰队后勤部部长,南海舰队副司令员.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林忠照教导第二旅供给部政治委员.1911年生,福建省龙岩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十二军三十六师政治部宣传队队员,红一军团第一师三团连政治指导员,江西军区独立四团总支书记红一军团政治部巡视员,陕北红二十七军八十一师团政治处主任, 红三十一军政治部副主任,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三团政治处主任,总政治部考察团团员,留守兵团教导旅二旅供给部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冀察热辽军区热中军分区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东北民主联军第八纵队政治部副主任,第四野战军四十五军政治部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粤东军区第二政治委员,江西省军区第二政治委员,福州军区炮兵政治委员,福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钟生溢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五团政治处主任.1915年生,江西省兴国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第二纵队副排长,红一军团第二师六团政治处青年干事,第五团特派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骑兵营特派员,晋察冀军区骑兵团政治处副主任,第四军分区五团政治处主任,第四军分区二十二团政治委员,晋绥军区第二十七团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独立第三旅政治部副主任,主任, 第一野战军三军八师副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政治委员,青海省军区副政治委员,第二政治委员,河南省军区副政治委员,湖北省军区副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盛治华冀中军区第一军分区十六团团长.1916年生,江西永新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团第一师一团通信排长,军团司令部特派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部特务团连长,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营长,第三游击司令部参谋长,晋察冀军政学校大队长,冀中军区第一军分区十六团团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分校大队长,高干科副科长,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三十五团团长,军分区参谋长,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野战军第二纵队六旅旅长,第二十兵团六十七军二OO师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天津公安总队总队长,公安部队师长,华北军区公安部队副司令员, 沈阳军区公安部队副司令员,高级公安学校校长,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凡有冀中军区第一军分区十六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团政治处副主任.1916年生,江西省宁都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团保卫局检查科科员,骑兵团特派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骑兵团连政治指导员,冀中军区第一军分区十六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团政治处副主任,南进支队第二十一团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十九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北平军分区副政治委员,独立第七师副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四十六军一五九师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南军区衡阳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空军师政治委员,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训练基地后勤部政治委员,基地政治委员,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后勤部政治委员.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全文载完)(本文编辑刘德润)。

华东野战军王牌 粟裕麾下战功赫赫的八大主力师

华东野战军王牌 粟裕麾下战功赫赫的八大主力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华东野战军王牌粟裕麾下战功赫赫的八大主力师
导语: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在解放战争中纵横捭阖于国民党统治集团的心脏地带,战功显赫屡战屡胜,歼敌总数达246万。

三野是我军歼敌数量最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在解放战争中纵横捭阖于国民党统治集团的心脏地带,战功显赫屡战屡胜,歼敌总数达246万。

三野是我军歼敌数量最多的战略集团,国民党军的“五大主力”中两个半是被三野所消灭。

其战旗下的八支英雄部队,是三野的杰出代表--三野头等主力师。

接下来就介绍一下这八支雄师劲旅......
20军58师
20军58师的前身是1939年5月由新四军第6团与江南抗日义勇军第3路合编的江南抗日义勇军,同年10月与新四军挺进纵队合编称挺进纵队,1940年7月改编为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1纵队,1941年2月改编为新四军第1师1旅,同年4月兼苏中军区第3军分区,1945年3月改编为新四军第1师教导旅,同年4月23日调入新四军苏浙军区为第4纵队,11月11日编入新四军第1纵队为1旅,同年12月随纵队编入津浦路前线野战军为第1纵队1旅,1946年1月改称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1旅,1947年1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1师,1949年2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58师,辖172、173、174团。

该师是有红军基础的新4军老部队,参加过著名的郭村保卫战、黄桥决战、苏中反清乡作战、天目山反顽作战、宿迁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淮海战役、抗美援朝第2次战役等。

该是机动能力强,尤其善长野战条件下的攻防作战,亦能攻坚。

有强大的突击力和贯穿力,被新四军军部去定为甲等旅,是三野头等主力师。

生活常识分享。

华东子弟兵团:解放战争中的“特殊部队”

华东子弟兵团:解放战争中的“特殊部队”

华东子弟兵团:解放战争中的“特殊部队”作者:王贞勤来源:《党员文摘》2017年第01期在我军历史上,曾有一支名叫“华东子弟兵团”的部队,它作为人民解放军的“第二梯队”,配合主力部队转战大江南北,完成了战区警备、打扫战场、押解俘虏、救护和护送伤员、运送物资、看守仓库等一个又一个战勤任务,成为中外战争史上极为罕见的一支特殊部队。

随着华东支前司令部的诞生而成立1948年10月,人民解放军在战场上势如破竹,形势喜人。

为了全力支援和配合淮海战役以及不久就要进行的渡江作战,11月4日,中共华东局决定成立华东支前委员会和华东支前司令部,统一领导包括山东在内的华东地区的支前工作。

中共鲁中南区党委第一副书记、鲁中南军区司令员傅秋涛,被任命为华东支前委员会主任和华东支前司令部司令员。

傅秋涛走马上任后,思考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以什么样的形式支援前线最有效,为此,他去征求华野各纵队首长的意见。

他们答复说:“带手的民工我们已经够用了,现在缺的就是带枪的民工(民兵)!”原来,面对淮海战场上的强敌,各纵队都希望能集中优势兵力去战胜敌人,可是战场上许多事又不得不让他们从主力部队中分兵来做,例如:打扫战场、押送俘虏、看护仓库、打击小股敌人和土匪等,而这些,依靠民工是万万不可能的。

于是,傅秋涛就向山东各解放区的民兵组织发出了“带上武器,支援前线”的号召。

武装民兵们无不热情高涨,纷纷报名要求参加支前。

就这样,山东很快就调集到首批2.2万余名携带有各式武器的武装民兵。

为便于指挥和管理,华东支前司令部将他们按部队编制编成了17个团,统称“华东子弟兵团”,然后分别配属给华东野战军各纵队,让他们执行运送伤员、押送俘虏、看管物资等战勤任务,以便主力部队腾出手来专心打仗。

“不愧是野战部队的好帮手”以华东子弟兵团2支队6团为例。

1948年11月上旬成立后,这支子弟兵团经过长途急行军,到达苏北一带的淮海战役最前线,此时战斗正在激烈地进行。

他们迅速投入到抢运伤员的战斗中。

26军历史

26军历史

26军历史鲁南战役1946年12月18日,中央 ... 致电陈毅、粟裕,指示华东战场下一步集中主力歼灭鲁南之敌。

其后又指出鲁南战役关系全局,回师鲁南可解除 ... 军对山东解放区首府临沂的威胁和后顾之忧。

12月27日,华野指挥部作出鲁南战役部署,求歼敌整编二十六师和第一快速纵队。

而后歼敌第三十三军或整编第五十一师。

以鲁中军区第八、第九师、第四师一个团和鲁南第十师、滨海警备旅为右纵队,由鲁中军区司令员王建安、鲁南军区政委傅秋涛、鲁中军区参谋长张仁初、政治部主任王一平等指挥,任务是切断敌二十六师与五十一师的联系,歼灭石城崮、太子堂守敌之第四十四旅。

鲁南地区连日风雪,寒气袭人。

鲁中军区参谋长张仁初协助王建安司令员制定了先夺取太子堂制高点石城崮,青山和北大窑,在攻占失去屏障的太子堂的作战计划。

1947年1月2日晚,华东野战军对鲁南之敌发起攻击。

鲁中军区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了石城崮、青山和北大窑。

3日,进攻太子堂的部队遇到敌人顽抗,我进攻部队伤亡很大,进展缓慢。

如果天亮前拿不下太子堂,卞庄、向城的敌人就会和他们连成一片,造成我军无法将其歼灭。

山东军区首长电令右纵队一定要尽快攻占太子堂。

王建安、傅秋涛、张仁初和王一平迅速研究战况。

决定由张仁初参谋长和王一平主任亲自去九师指挥战斗。

张仁初和王一平快马赶到九师指挥部,与钱均师长和李耀文政委研究敌情,调整部署,贯彻指挥部意图,组织新的攻击。

随后,部队以爆破和突击相结合的战法,分三路向太子堂发起进攻。

张仁初命令进攻部队攻击动作要快、狠、猛。

要向敌人纵深猛插,把敌人分成小块后歼灭掉。

凌晨3时整,组织炮团向太子堂轰击,部队发起猛烈进攻,太子堂上空火光闪烁,枪炮声震耳欲聋。

指战员冲进城门,与敌人逐屋争夺,短兵相接,战斗达到白热化。

6时整,全歼敌四十四旅,击毙敌旅长。

4日清晨,鲁中军区部队追击由向城突围逃跑之敌, ... 第一快速纵队在泥泞的路上与南逃之敌挤在一起,乱作一团。

解放军王牌军功勋榜之第三野战军

解放军王牌军功勋榜之第三野战军

解放军王牌军功勋榜之第三野战军2019-08-21第三野战军精悍强⼤,是⼀⽀雄风浩荡,⽓势如虹,善打敌王牌的威猛常胜之师。

其前⾝是抗战时期的新四军和⼭东⼋路军,这两⽀队伍交会融合,在⾎与⽕中迅猛成长。

三野在中原逐⿅,纵横驰骋,苏中七战七捷,速胜宿北,鏖兵莱芜,扬威孟良崮,⼤胜豫东,⼒克济南,涌现出了、粟裕、张云逸、谭震林、陈⼠榘、许世友、王建安、叶飞、韦国清、王必成、陶勇、聂凤智、周志坚、张仁初、⽪定均、张震、孙继先、滕海清、刘飞、张翼翔等众多声名显赫的将帅。

第三野战军主⼒中的战将,在华东战场的主要对⼿是国民党军徐州绥靖公署主任薛岳、陆军总司令顾祝同、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总司令汤恩伯,具体对⼿是杜⾀明、邱清泉、黄百韬、李弥、孙元良、刘汝明、黄维、胡琏、李延年、、区寿年、李默庵、王耀武、欧震、王敬久、李⽟堂、李天霞、霍守义、李仙洲等⾼级将领。

综观解放战争史,第三野战军涌现出的王牌军分别为第⼆⼗七、第⼆⼗、第⼆⼗三、第⼆⼗四、第⼆⼗⼋、第⼆⼗六、第⼆⼗⼀、第⼆⼗⼆、第⼆⼗五军,后起之秀为第三⼗⼀军。

聂凤智中将与胶东顶尖第⼆⼗七军第⼆⼗七军前⾝部队为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是在抗⽇战争时期创建并发展起来的⼀⽀劲旅。

第九纵队在解放战争期间经历了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南临战役、胶东保卫战、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著名⼤战、恶战,以打硬仗著称,勇冠三军,被誉为华东野战军和第三野战军麾下“进攻能⼒⽆敌”的王牌军。

第⼆⼗七军的源头是⼋路军胶东军区部队。

1947年3⽉,以胶东军区第五、第六师和警备第三旅合编为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各师旅分别改为第⼆⼗五、第⼆⼗六、第⼆⼗七师。

1949年2⽉,第九纵队改称第⼆⼗七军,属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各师分别改为第七⼗九、第⼋⼗、第⼋⼗⼀师。

聂凤智最初是红四⽅⾯军第三⼗⼀军第九⼗三师第⼆七⼀团政治委员,抗战前期,先后担任抗⼤总校第三团副团长、⼀分校胶东⽀校校长;抗战后期,任胶东军区第⼗三团(即著名的⽼⼗三团)团长兼政治委员。

八路军第115师各时期战斗序列及主要干部授衔情况

八路军第115师各时期战斗序列及主要干部授衔情况

八路军第115师各时期战斗序列及主要干部授衔情况第一一五师:1937.8由红军第一军团、第十五军团、陕南红七十四师改编。

1、初期序列:(1937.8)师长:林彪(元帅) 副师长:聂荣臻(元帅)参谋长:周昆(38.2潜逃)政训处主任:罗荣桓(元帅) 副主任:萧华(上将)供给部部长:邝任农(中将)卫生部部长:叶青山(少将)司令部作战科科长:王秉璋(中将)侦察科科长:苏静(中将)管理科科长:石新安(少将)政训处宣传部部长:肖向荣(中将)锄奸部部长:朱涤新(湖北省政府副主席)民运部部长:潘振武(少将)教导队队长:韦国清(上将)随营校校长:孙毅(中将)留守处主任:陈先瑞(中将)第三四三旅(红一军团改编)旅长:陈光(54.6自杀) 副旅长:周建屏(38.6病逝)参谋长:陈士榘(上将) 政训处主任:萧华(上将)第685团(红2师改编,团长初为黄永胜)团长:杨得志(上将) 副团长:陈正湘(中将)参谋长:彭明治(中将)政训处主任:邓华(上将) 副主任:吴法宪(中将)第1营营长:刘德明(42.2牺牲)教导员:李士才(少将) 副营长:胡炳云(少将)第2营营长:曾国华(中将)教导员:王麓水(45.12牺牲)副营长:陈祖林(41.4牺牲)第3营营长:梁兴初(中将)教导员:周长胜(少将)第686团(红4师改编)团长:李天佑(上将) 副团长:杨勇(上将)参谋长:彭雄(43.3牺牲)政训处主任:符竹庭(43.11牺牲)第1营营长:张仁初(中将) 教导员:戴润生(少将)副营长:(37.9牺牲)第2营营长:杨尚儒(少将)第3营营长:邓克明(少将) 教导员:刘西元(中将)第三四四旅(红十五军团改编)旅长:徐海东(大将) 参谋长:陈漫远(广西书记)政训处主任:黄克诚(大将)第687团(红73师改编)团长:张绍东(38.3叛变) 副团长:韩振纪(中将)参谋长:兰国清(38.3叛变)政训处主任:崔田民(中将) 副主任:谭甫仁(中将)第1营营长:郝??教导员:曹光琳(少将)第2营营长:颜东山(少将) 教导员:贺大增(少将)第3营营长:齐天初教导员:齐天初副营长:汪家道(少将)第688团(红75师改编)团长:陈锦绣(38.1牺牲) 副团长:韩先楚(上将)参谋长:卢绍武(少将) 政训处主任:刘震(上将) 副主任:吴信泉(中将)第1营营长:刘国清(38.1牺牲)教导员:鲍启祥(少将61)第2营营长:王德荣(41年叛变)教导员:张天云(中将)第3营营长:耿良太教导员:吴大林(50师长撤职) 副营长:徐体山(少将)旅警卫营营长:何振亚(少将) 教导员:李雪三(中将)师独立团(红1师改编)团长:杨成武(上将) 副团长:黄永胜(上将) 参谋长:熊伯涛(少将) 政训处主任:罗元发(中将)第1营营长:曾保堂(少将)教导员:张文松(37.9牺牲) 副营长:袁升平(中将) 第2营营长:季光顺(40.8牺牲)教导员:张襄国(38.9牺牲)副营长:肖思明(少将)第3营营长:黄寿发(47杀妻处决)教导员:李水清(少将)副营长:邱蔚(少将)师骑兵营营长:刘云彪(42.4病逝)教导员:蔡顺礼(中将) 副营长:李钟奇(少将)2、1937.12的第一一五师:师长:林彪政委:聂荣臻参谋长:周昆政治部主任:罗荣桓第三四三旅旅长:陈光政委:萧华参谋长:陈士榘第685团团长:杨得志政委:吴法宪第686团团长:李天佑政委:杨勇参谋长:彭雄补充团(1937.11以686团6连为基础组建)团长:邓克明政委:符竹庭参谋长:刘德明第三四四旅旅长:徐海东政委:黄克诚第687团团长:张绍东政委:谭甫仁第688团团长:陈锦绣政委:刘震第689团(12月组建) 团长:韩先楚政委:崔田民参谋长:胡继成政治处主任:康志强副主任:黄惠良第1营营长:王德荣教导员:田养泉第2营营长:颜东山教导员:王德贵第3营营长:龙世兴教导员:贺大增3、1938.4的第一一五师:师长:林彪代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政治部主任:罗荣桓供给部部长:邝任农卫生部部长:戴正华司令部一科科长:王秉璋二科科长:苏静三科科长:仿桂安四科科长:石新安政治部总务处长:梁必业组织部长:黄励宣传部长:肖向荣锄奸部长:朱涤新民运部长:潘振武敌工部长:潘振武第三四三旅旅长:陈光代旅长李天佑政委:萧华参谋长:陈士榘政治部主任:肖华(兼)第685团团长:杨得志/彭明治政委:吴法宪副团长:梁兴初参谋长:彭明治政治处主任:王凤鸣第686团团长:李天佑代团长杨勇政委:杨勇参谋长:彭雄政治处主任:曾思玉补充团团长:邓克明/彭雄政委:王麓水参谋长:刘德明政治处主任:杨忠第三四四旅旅长:徐海东代旅长杨得志政委:黄克诚副旅长:杨得志政治部主任:黄克诚(兼)第687团团长:田守尧政委:赵凌波第688团团长:韦杰政委:刘震副团长:覃健参谋长:张池明第689团团长:韩先楚政委:崔田民政治处主任:黄惠良4、1938.12的第一一五师、山东纵队:(1938.12师部及343旅686团代号为东进支队,挺进山东)代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副主任:黄励参谋处处长:王秉璋供给部部长:邝任农政委:彭显伦卫生部部长:谷广善政委:彭嘉庆苏鲁支队(38.12第685团改称,受八路军总部直接指挥)支队长:彭明治政委:吴法宪副支队长:梁兴初参谋长:田维扬政治部主任:王凤鸣P第1大队队长:胡炳云第2大队队长:周长胜第3大队队长:刘忠英第686团团长:杨勇参谋长:彭雄东进抗日挺进纵队(38.7以115师343旅机关大部及685团2营和129师工兵连抵乐陵成立,属中央指挥)司令:萧华政委:萧华副司令:许世友参谋长:邓克明政治部主任:符竹庭第4支队(津浦支队,39.10拨归山东纵队)支队长:孙继先政委:潘寿才第5支队(永兴支队,38年初343旅685团2营扩编,40年后编入新343旅运河支队) 支队长:曾国华政委:王叙坤参谋长:刘正政治部主任:刘贤权第4团团长:褚连三政委:朱廷宪副团长:赖??第5团团长:龙书金政委:曾庆洪第6团团长:张策平政委:赖国清政治处主任:阎玉森第6支队(平津支队,冀鲁边平津支队编成,前身为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 支队长:邢仁甫政委:周贯五副支队长:冯鼎平参谋长:程政杰政治部主任:王辉球第7团团长:李子英政委:崔月楠第8团团长:杨柳新政委:陈德第9团团长:杨铮侯第344旅(归第129师指挥)旅长:徐海东代旅长杨得志政委:黄克诚副旅长:杨得志参谋长:韩振纪政治部主任:崔田民副主任谭甫仁第687团团长:田守尧政委:吴信泉政治处主任:李雪三第688团团长:韦杰政治处主任:刘昌恒第689团团长:韩先楚政委:康志强政治处主任:黄惠良特务团(38.7组建,39.3.9编入冀鲁豫支队)团长:覃健政委:常玉清独立团(38.12组建,39.3.9编入冀鲁豫支队)团长:刘震政委:高农斧独立支队(38.12月第343旅补充团与晋西3个游击大队合编,40.7到达鲁西地区)支队长:陈士榘政委:林枫副支队长:黄骅政治部主任:王麓水第1团团长:刘德明政委:王麓水参谋长:蔡正国第2团团长:杨尚儒政委:马佩勋副团长:何以祥政治处主任:曾明桃山东各地武装起义后的抗日游击队:(1937.7--1938.12)①冀鲁边区抗日武装起义:第1阶段: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一军(37.9成立,亦称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 司令:邢仁甫参谋长:张策平政治部主任:马振华第2阶段:国民革命军抗日别动总队第31支队(37.12年由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一军改称)支队长:邢仁甫副队长:王昭明、杨靖远政治部部长:周砚波第3阶段:平津支队(38.7由第31支队改称,38.9编入东进抗日挺进纵队) 支队长:邢仁甫政委:李宽和副队长:冯鼎平参谋长:李铮侯政治部主任:崔月南②鲁西北地区抗日武装起义:第1阶段:国民革命军抗日别动总队第十支队(37.11堂邑、冠县、馆陶起义武装合编成立) _司令员:张维翰政治部主任:张幼平第2阶段:筑先纵队(39.1第十支队为核心组成)司令员:张维翰政治部主任:袁仲贤③胶东地区抗日武装起义:第1阶段: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1大队(37.12“昆嵛山红军游击队”天福山起义后成立)大队长:于得水政委:宋澄第1中队队长:柏永升指导员:张玉华第2中队队长:王洪指导员:王政安第3中队队长:邢京昌指导员:刘中华第2阶段: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38.1.19威海起义后成立)司令:理琪. 政治部主任:林一山第1大队(原1大队岭上事件获释人员与威海起义部队合编)大队长:孙端夫政委:宋澄副队长:司绍基第1中队队长:柏永升指导员:张玉华第2中队队长:葛振威指导员:姜克第3中队队长:闫世印指导员:刘中华第2大队(原1大队岭上事件突围人员与荣成埠柳乡起义人员合编)大队长:于得水政委:柳运光/林乎加第1中队队长:于长亭指导员:林乎加/许唯第2中队队长:于立功指导员:闫毅第3中队队长:刘九津指导员:李丙令特务队(威海起义部队一部编)队长:杜梓林指导员:孙镜秋第5大队(38.2.7牟平育黎乡校起义部队编)大队长:王亮政委:宋竹庭/刘中华第8大队(38.2.11荣成古迹顶起义部队编)大队长:刘国柱政委:苗雨村第9大队(38.2底在莱阳成立)大队长:庄扶吾政委:沈阳/张咨明第41大队(38.2.1文荣边“黄山起义”部队编,2.7编入第5大队)大队长:朱志洪政委:王明光第3阶段:胶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38.3.8掖县玉皇顶起义成立)支队长:郑耀南副支队长:周亚泉参谋长:赵森堂P 政治部主任:王仁斋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38.4统一整编后序列)司令:理琪政治部主任:林一山第一路(由2、5大队和特务队组成)指挥:高嵩政委:林乎加/李耀文政治部主任:林乎加第二路(由38.2蓬莱起义的部队组成)指挥:于仲淑政委:于眉政治部主任:于眉第三路(由1、8大队组成)指挥:丁光政委:孙德运第四路(由9大队和38.2黄县起义的部队组成)指挥:李希孔政委:陈迈千政治部主任:仲曦东第4阶段: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五支队(38.9第三军与第三支队合编)司令员:高锦纯政委:宋澄参谋长:赵锡纯政治部主任:宋竹庭第55团(38.8由蓬莱起义一部、第三支队一部编成) 团长:李华政委:常青第61团(38.8由1、5、8大队、蓬莱、黄县起义部队编成)团长:赵一萍政委:刘仲华第62团(38.8由第三支队大部编成)团长:郑耀南政委:李耀文秘书长:李佐长政治处主任:张加洛第63团(38.8由第2、9大队编成)团长:于得水政委:张玉华第64团(38.9由鲁东第七、第八支队各一部编成) 团长:陈龙飞政委:翟瑞甫④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第1阶段: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37.12长山黑铁山起义成立)司令员:廖容标政委:姚仲明参谋长:马耀南政治部主任:赵明新第2阶段: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三支队(38.6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改) 司令员:马耀南政委:霍士廉副司令:杨国夫参谋长:郑兴政治部主任:鲍辉第7团(由黑铁山起义部队编成)团长:马晓云政委:孙正第8团团长:程绪润第9团团长:杨国夫第10团(10月拨归鲁中第四支队)团长:李人凤政委:陈兴副团长:刘斗辰政治处主任:李曦晨第1营营长:王翰西教导员:吴祝存第2营营长:陈梅川教导员:崔栋生第3营营长:李墨轩教导员:赵子谦⑤鲁东地区抗日武装起义:(37.12潍县起义成立)第1阶段:鲁东抗日游击第七支队(37.12寿光起义成立) ]支队长:王培汉政委:鹿省三参谋长:李福泽政治部主任:王翼之鲁东抗日游击第八支队指挥:马保三政委:张文通副指挥:韩明柱. 参谋长:马健生政治部主任:杨涤生第2阶段:鲁东游击指挥部(辖七、八支队) (38.4七、八支队合编)指挥:马保三政委:鹿省三副指挥:韩明柱.参谋长:李福泽政治部主任:王翼之第3阶段:鲁东抗日游击第八支队(38.7第七支队撤,统称第八支队,38.12编为山纵第八支队) 指挥:马保三政委:张文通副指挥:韩明柱参谋长:刘光汉政治部主任:王翼之第1区队区队长:李福泽政委:张子明第3区队区队长:何凤池政委:于筱辉第5区队区队长:魏培德政委:王永周⑥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第1阶段: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四支队(38.1.1徂徕山起义成立,以下为38.4序列) 司令员:洪涛. 政委:黎玉副司令:赵杰政治部主任:林浩第1团团长:程绪润政委:景晓村第2团团长:赵杰政委:程照轩第3团团长:汪洋政委:张岗第2阶段: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四支队(38.6序列)司令员:廖容标政委:林浩副司令:赵杰政治部主任:孙陶林第1团团长:程绪润政委:景晓村第2团团长:程鹏政委:程照轩第3团团长:汪洋政委:张岗第4团(廖容标所带第三支队一部编) 团长:廖容标⑦泰西地区抗日武装起义:第1阶段: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38.1.1泰安、肥城起义成立,供给部长程重远,总务部长徐麟村)主席:张北华副主席:葛阳斋政治部主任:远静沧.第十支队挺进梯队(38.2东平、汶上起义成立) 司令员:陈伯衡政委:刘星第2阶段: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六支队司令员:刘海涛政委:张北华副司令:何光宇参谋长:马继孔政治部主任:李冠元第1团(由第十支队挺进梯队编成)团长:陈伯衡政委:刘星政治处主任:邹鲁风第2团(由自卫团第一基干大队与大峰山独立营编成)团长:刘志远政委:张潭政治处主任:郭强第3团(由自卫团第二基干大队和第十七支队编成)团长:于会川政委:李文甫副团长:刘继河政治处主任:王少云独立团(由泰安武圣域领导的抗日武装编成)团长:武圣域政委:夏振秋副团长:马亚鲁参谋长:梁坚斋政治处主任:李介人⑧鲁东南地区抗日武装起义:第1阶段:八路军山东游击第二支队(38.2沂水、莒县起义成立)司令员:罗积伟政委:杨昆副司令:吴坤政治部主任:李仲林第2阶段:八路军山东游击第二支队(38.8整编后) 司令员:刘涌政委:景晓村政治部主任:李仲林⑨鲁南地区抗日武装起义:(38.5峄、滕、沛县起义成立,后编入苏鲁支队)苏鲁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一总队总队长:张光中政委:何一萍参谋长:韩文一政治部主任:王见欣⑩湖西地区抗日武装起义:(38.6丰、沛、砀、单县抗日武装编成,后编入苏鲁支队)苏鲁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二总队总队长:李贞乾政委:王文彬副队长:祝良银参谋长:张如政治部主任:孙叔平山东纵队:(1938.12.27初建时序列,统一指挥山东各地起义武装)总指挥:张经武政委:黎玉参谋长:王彬政治部主任:江华供给部部长:马馥堂政委:冯平卫生部部长:白备伍司令部一科科长:于公二科科长:郭致远三科科长:杨国辉四科科长:邱士长五科科长:刘琪政治部组织部长:吴仲廉锄奸部长:杜明民运部长:李林联络部长:姚仲明第二支队(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二支队编成,辖3个营)司令员:刘涌政委:景晓村政治部主任:李仲林第三支队(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三支队编成)司令员:马耀南政委:霍士廉司令:杨国夫政治部主任:鲍辉第7团团长:马晓云政委:马千里第8团团长:程绪润政委:王海珊第9团团长:杨国夫第10团团长:李人凤政委:陈兴政治处主任:李希晨特务团团长:潘建军政委:孙正政治处主任:李曼村第四支队(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四支队编成)司令员:廖容标政委:林浩副司令:赵杰参谋长:王彬政治部主任:周赤萍第1团团长:陈奇政委:陈宏第2团团长:单洪政委:汪洋第3团团长:廖容标政委:姚仲明先遣队队长:徐化鲁政委:蒋方宇第五支队(38.11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五支队改编)司令员:高锦纯政委:宋澄副司令:吴克华参谋长:赵锡纯政治部主任:宋竹庭第19旅旅长:高嵩政委:宋竹庭参谋长:王瀛洲政治部主任:李丙令第55团团长:李华政委:常青第61团团长:赵一萍政委:刘仲华副团长:阎世印第63团团长:于得水政委:张玉华参谋长:陈子和第21旅旅长:郑耀南政委:李耀文政治部主任:张加洛第62团团长:徐承勋政委:张寰旭参谋长:王兆林第64团团长:陈龙飞政委:翟瑞甫第25旅(38.9投诚的国军栖霞警备队改编,刘万岭叛变后旅部撤销,65团直属支队) 旅长:刘万岭P 政委:柳运光政治部主任:沈阳第65团(38.12由平度活动的李肇歧部编成)团长:李肇歧政委:王云九副团长:徐子明第六支队(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改编)司令员:刘海涛政委:张北华副司令:何光宇参谋长:马继孔政治部主任:李冠元第1团团长:陈伯衡政委:刘星第2团团长:曹洪胜政委:张潭第3团团长:于会川政委:李文甫独立团团长:武圣域政委:马亚鲁第八支队(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八支队编成)指挥:马保三政委:张文通副指挥:胡奇才参谋长:杨志雅政治部主任:赖萍第1团团长:李福泽政委:张子明第3团团长:何凤池政委:于晓峰第5团团长:魏培德政委:王永周第九支队(安丘、莒县边区进步人士编成)司令员:王林肯政委:傅骥第十二支队(四支队二团与沂、费县地区收编游杂武装编成)支队长:董慕仲政委:张刚副支队长:钱钧政治部主任:董少白.第十三支队(由苏鲁人民抗日义勇二总队改编,39.2与343旅685团编为苏鲁豫支队,脱离山纵)支队长:李贞乾政委:郭影秋副支队长:李发政治部主任:郭影秋陇海支队(邳县青年救国义勇军改编)司令员:钟辉政委:钟辉副司令:梁海波政治部主任:李浩然第四团(由苏鲁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一总队编成)团长:张光中政委:李乐平参谋长:韩文一政治部主任:梁度世特务团(津浦支队1个营与第三、八支队各一部编成)团长:陆升勋政委:王云生政治处主任:王永才临郯独立团(临沂、郯城一带青年抗日救国义勇队改编)团长:薛浩政委:韩去非副团长:马菊人5、1939年冬的第一一五师、第一纵队、山东纵队:(第一纵队39.8成立,统一指挥黄河以北山东、冀鲁边、苏北的八路军部队,39.10与山东纵队机关合并(山纵番号仍保留),40.5并入山东纵队)代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副主任:黄励司令部参谋处长:王秉璋作战科长:张雄侦察科长:李作鹏教育科长:袁仲贤管理科长:石新安机要科长:杨初振政治部秘书长:苏孝顺组织部长:梁必业宣传部长:陈明锄奸部长:朱涤新民运部长:潘振武供给部部长:邝任农政委:彭显伦副部长:查国祯卫生部部长:谷广善政委:彭嘉庆教导大队大队长:胡大荣政委:刘兴元特务团团长:吴世安政委:王根培第686团团长:张仁初政委:刘西元政治处主任:覃士冕苏鲁支队司令员:张光中政委:彭嘉庆参谋长:胡云生政治部主任:李荆山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萧华政委:萧华参谋长:邓克明政治部主任:符竹庭第5支队(永兴支队,40年后编入新343旅运河支队)队长:曾国华政委:王叙坤参谋长:刘贤权第5团团长:龙书金政委:李宽和第6团团长:张策平政委:赖国清政治处主任:阎玉森第6支队(平津支队)队长:邢仁甫政委:周贯五副主任:王辉球参谋长:程宏楚政治部主任:崔月楠第7团团长:李子英政委:崔月楠第8团团长:杨铮侯政委:陈德太山支队队长:牟宜之政委:王斌三津南支队队长:李宽和商河支队队长:李逸民乐陵支队队长:王亦山鲁北支队队长:王叙坤阳信支队队长:张卓庭宁津支队队长:李玉桢第344旅(归129师指挥,40.2编入八路军第二纵队)旅长:杨得志(代) 政委:黄克诚副旅长:田守尧参谋长:韩振纪政治部主任崔田民第687团团长:何振亚政委:吴信泉第688团团长:韦杰政委:何柱成第689团团长:韩先楚政委:康志强副团长:周世忠独立旅(兼鲁西军区,39.7月师直属独立团、第七支队合编,属第一纵队,由115师兼管)旅长:杨勇政委:杨勇副旅长:段君毅参谋长:何德全政治部主任:欧阳文第1团(独立团改称)团长:周海彬政委:戴润生副团长:李金铎政治处主任:方国南第2团(兼运西军分区,第七支队编成)团长:匡斌政委:张国华政治处主任:郭子玉第3团(兼太西军分区)团长:卢迪政委:刘星第6支队队长:何光宇政委:张北华参谋长:于会冀鲁豫支队(39.3第344旅特务团、独立团等合编,属115师建制,归129师指挥,40.4编入第二纵队)司令员:杨得志(兼) 政委:崔田民参谋长:卢绍武政治部主任:唐亮第1大队(由三四四旅独立团编成)队长:刘震政委:李雪三参谋长:耿良太政治部主任:周正华第2大队(由三四四旅特务团编成)队长:覃健政委:常玉清副队长:冀炳南参谋长:张赤民政治部主任:南偕池第3大队(由八路军游击第二支队编成)队长:鲍启祥政委:刘诗松副队长:张耀汉第4大队(由东明抗日武装自卫军和考城县大队编成,后并入第三大队)队长:吴大明/徐茂礼政委:王石均第5大队(由冀鲁豫第五支队[原范筑先部第三十五支队]编成,后编入第688团)队长:胡继成政委:胡永书苏鲁豫支队(39.2与山纵挺进支队合编,39.5义勇队第2总队编入后由苏鲁支队改称)支队长:彭明治政委:吴法宪副队长:梁兴初参谋长:田维扬政治部主任:王凤鸣P第1大队队长:胡炳云政委:王东保第1营营长:刘治国教导员:宋维栻第2营营长:刘德云第3营营长:张万春教导员:石瑛第4大队(39.2山东纵队挺进支队改编,后调入鲁南,40.4扩编为东进支队)队长:李贞乾/梁兴初政委:郭影秋/王凤鸣P政治部主任:罗友荣第7大队队长:耿蕴斋(39.5义勇队第2总队改编) 政委:兰亭辉/郭影秋?独立支队支队长:陈士榘政委:林枫副支队长:黄骅参谋长:刘德明政治部主任:王麓水第1团团长:杨尚儒政委:刘振球参谋长:蔡正国第2团团长:何以祥政委:曾明桃政治处主任:李士才第一纵队:(第一纵队39.8成立,统一指挥黄河以北山东、冀鲁边、苏北的八路军部队,39.10与山东纵队机关合并(山纵番号仍保留),40.5并入山东纵队)司令员:徐向前政委:朱瑞政治部主任:朱瑞参谋处处长:罗舜初山东纵队:(第一期、第二期整军后序列)总指挥:张经武政委:黎玉副总指挥:王建安参谋长:王彬政治部主任:江华供给部部长:马馥堂卫生部部长:白备伍(1939.2-1939.5,第一期整军后序列)第二支队(由原第5支队第61团与原第十二支队编成) 司令员:吴克华政委:阎世印第三支队司令员:马耀南. 政委:霍士廉副司令:杨国夫政治部主任:鲍辉. (未变)第7团团长:马晓云政委:马千里第10团团长:李人凤政委:罗文华特务团团长:潘建军政委:孙正第四支队(缩编为3个营)司令员:廖容标政委:胡奇才副司令:赵杰第五支队(撤销旅级机构) 司令员:高锦纯政委:宋澄副司令:吴克华参谋长:赵锡纯政治部主任:于眉第13团团长:梁海波政委:蔡雍泉第15团团长:李希孔政委:张子明第六支队(39.3张北华兼任司令员)司令员:刘海涛政委:张北华副司令:何光宇参谋长:马继孔政治部主任:李冠元第1团团长:陈伯衡政委:刘星第2团团长:曹洪胜政委:张潭第3团团长:于会川政委:李文甫独立团团长:武圣域政委:马亚鲁第八支队(原第二、八、九支队合编为1个基干团,对外仍称第八支队) )司令员:马保三政委:周赤萍副指挥:钱钧。

古城即墨之战:打响解放青岛第一枪

古城即墨之战:打响解放青岛第一枪

古城即墨之战:打响解放青岛第一枪作者:暂无来源:《读报参考》 2019年第28期陈敬刚1949年,国民党军节节败退,全国解放指日可待。

这时,山东境内只有青岛及周边的即墨、长山列岛仍为国民党军队所盘踞。

当年春天,解放军主力准备渡江作战的同时,山东军区也准备发起青(岛)即(墨)战役,解放青岛。

调兵遣将此时,国民党军队驻守青岛一带的是第十一绥靖区的第三十二军、第五十军、海军第二军区等海陆空部队,人数在5万人左右,主要阵地筑有坚固的防御工事。

青岛附近我军作战部队主要是1949年2月组建的第三十二军和胶东军区警备部队,可以参战的部队只有12个团,兵力在3万人左右。

这些部队不仅兵力和武器装备不占优势,且均由地方部队升级为主力部队,干部战士大都没有经过大战磨炼。

4月25日,山东军区致电中央军委及华东军区,分析了敌我情况,建议趁驻青岛国民党军队动摇恐慌之际,以迫敌速走为目的,组织第三十二军和胶东军区部队发动青即战役。

与此同时,蒋介石也密令青岛第十一绥靖区司令刘安祺,“保存有生力量,力避就歼,随时准备撤退”。

刘安祺为达到既保存实力,又能延缓撤退的目的,从青岛的沧口到即墨设立了三道防线,其中第一道就是以即墨城为中心,沿灵山、马山、盟旺山、莲花山、四舍山、铁骑山等制高点相连接组成的防线。

他把地方保安旅推到外围第一道防线充当敢死队,而将其所谓主力部队布置在二、三防线上。

这样,他既可以牵制人民解放军,保存实力,又可以控制主要方向以观变化,或在美军掩护下随时可以从海上撤退。

中央早已洞悉国民党军队准备弃守青岛、兵力南撤的图谋,立即批准同意发起青即战役。

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和部署,山东军区决定采取逐步压缩、分割包围的办法向青岛推进:以第三十二军第九十五师为西路,围击胶济铁路两侧国民党军队;以南海军分区主力部队第九十四师为中路,向即墨城北烟青公路以西的国民党军队围击;以华东军区警备四旅和警备五旅一个团为东路,向即墨城以东沿海崂山一线孤立的国民党军队进击,牵制该线的国民党军队不得向铁路沿线增援,以保障第三十二军左翼之安全,并积极向南发展,扫清青岛东北外围和崂山里的国民党军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序列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序列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序列1949年2月9日由华东野战军正式改称,华东野司机关6月与华东军区机关合并。

中共第三野战军前委书记:陈毅委员:粟裕谭震林唐亮刘瑞龙1949年6月以后的三野前委:书记:粟裕副书记:唐亮委员:钟期光周骏鸣邝任农张爱萍宋裕和第三野战军机关:司令员陈毅政治委员陈毅(兼)副司令员粟裕第一副政治委员谭震林第二副政治委员粟裕(兼)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唐亮副主任钟期光司令部参谋处处长王德军政处处长张怀忠第二局局长胡立教通信局局长曹丹辉通联处处长李景瑞行政处处长刘瑞李家益(后)招待处处长滕少峰政治部秘书处处长谭肇之组织部部长王文轩胡立教(后)宣传部部长陈其五保卫部部长龙潜联络部部长吴宪军法处处长唐亮(兼)总务处处长刘希泌新华社分社社长康茅召后勤司令部司令员刘瑞龙政治委员刘瑞龙(兼)副司令员喻缦云李厚坤副政治委员谢胜坤参谋长伊文政治部主任谢胜坤(兼)供给部部长胡弼亮政治委员李芳远卫生部部长李振湘政治委员王仲良运输部部长王公道政治委员王诚军需部部长白辛夫政治委员李树关兵工部部长汪道涵政治委员罗湘涛军械部部长伊文李仲麟(后)政治委员梅少卿第七兵团(1949年2月由山东兵团改称)司令员王建安政治委员谭启龙代政治委员王建安(后)副司令员王必成副政治委员姬鹏飞(吉洛)参谋长李迎希政治部主任姬鹏飞(吉洛,兼)副参谋长陈铁君后勤部部长任一力政治委员阎世印第二十一军(由原第二纵队整编而成)军长膝海清政治委员康志强副军长高志荣参谋长吴咏湘政治部主任邓逸凡上静敏(后)第六十一师(由原第四师整编而成)师长胡炜政治委员王静敏胡炜(后,兼)第六十二师(由原第五师整编而成)师长周纯麟政治委员周世忠第六十三师(由原第六师整编而成)师长吴华夺叶太清(后)政治委员谢锡玉王绍渊(后)第二十二军(由原第三纵队整编而成)军长孙继先政治委员丁秋生副军长彭德清张秀龙(后)参谋长来光祖政治部主任刘春王六生(后)后勤部部长董鸣春第六十四师(由原第八师第二十四团与胶东军区南海独立团组成)代理师长马冠三政治委员李荆山第六十五师(由原第八师整编而成)师长陈士法政治委员王六生第六十六师(由原第九师整编而成)师长谢斌王明礼(后)政治委员刘伟第二十三军(由原第四纵队整编而成)军长陶勇政治委员卢胜副军长梅嘉生彭德清(后)副政治委员刘文学参谋长梅嘉生(兼)政治部主任谢云晖副主任符确坚后勤部部长王秩然第六十七师(由原第十师整编而成)师长杜屏政治委员李彬山第六十八师(由原第十一师整编而成)师长张三龙政治委员陈茂辉第六十九师(由原第十二师整编而成)师长谭知耕政治委员伍洪祥张孤梅(后)第三十五军(1949年2月由济南战役中起义的吴化文部与鲁中南纵队合编成立)军长吴化文政治委员何克希副军长杨友伯胡大荣副政治委员张雄参谋长张荣湘政治部主任孔繁彬第一○三师师长于怀安政治委员彭胜标第一○四师师长方明胜政治委员严政第一○五师师长何志斌政治委员顾复生宋献章(后)第八兵团(1949年2月组成,7月兵团机关大部改为华东军政大学校部和南京警备司令部机关)司令员陈士榘政治委员袁仲贤副政治委员江渭清参谋长何以祥政治部主任江渭清(兼)后勤部部长陆慕云陈扬(后)政治委员张潮夫第二十四军(由原第六纵队整编而成)军长王必成政治委员廖海光副军长皮定均梁金华(后)参谋长赵俊政治部主任蓝荣玉彭柏山(后)第七十师(由原第十六师整编而成)师长陈仁洪政治委员谢立全第七十一师(由原第十七师整编而成)师长梁金华黄玉庭(后)政治委员陈伟达崔文彬(后)第七十二师(由原第十八师整编而成)师长康林政治委员张闯初陈云飞(后)第二十五军(由原第七纵队整编而成)军长成钧政治委员黄火星詹化雨(后)副军长詹化雨熊应堂副政治委员邓少东参谋长熊应堂张怀忠(后)政治部主任邓少东(兼)萧学林(后)后勤部部长方中林第七十三师(由原第十九师整编而成)师长王培臣政治委员萧学林李正清(后)第七十四师(由原第二十师整编而成)师长张怀忠宋文(后)欧治委员邓清和第七十五师(由原第二十一师整编而成)师长谢锐政治委员何志远第二十六军(由原第八纵队整编而成)军长张仁初政治委员王一平李耀文(后)副军长钟国楚参谋长陈宏政治部主任李耀文刘伟(后)后勤部部长钟羽一第七十六师(由原第二十二师整编而成)师长高文然政治委员曹普南第七十七师(由原第二十三师整编而成)师长王建青政治委员董超第七十八师(1949年2月组建)师长陈忠梅政治委员张健第三十四军(由原江淮军区第三十四旅、独立旅与淮海战役起义的何基沣部整编成立)军长何基沣政治委员赵启民何以祥(后)(1949年8月)第一副军长饶子健第二副军长过家芳副政治委员吴宪参谋长张秀龙政治部主任王德贵第一○○师(由起义的何基沣部改编)师长孙名泉政治委员王学武第一○一师(由江淮军区独立旅为主组成)师长叶道友政治委员杨汉林第一○二师(由第三十四旅为主组成)师长李木生政治委员廖成美第九兵团(1949年2月组建)司令员宋时轮政治委员郭化若参谋长覃健(壮族)政治部主任谢有法副参谋长王彬后勤部部长廖原官宗礼(后)政治委员黎同新第二十军(由原第一纵队整编而成)军长刘飞张翼翔(后)政治委员陈时夫王一平(后)副军长张翼翔参谋长廖政国政治部主任汤光恢(兼)谭佑铭(后)第五十八师(由原第一师整编而成)师长曾如清黄朝天(后)政治委员曾如清(兼)张雍耿(后)第五十九师(由原第二师整编而成)师长程业棠政治委员张文碧第六十师(由原第三师整编而成)师长陈挺俞炳辉(后)政治委员邱相田第二十七军(由原第九纵队整编而成)军长聂凤智政治委员刘浩天副军长贺敏学参谋长贺敏学(兼)政治部主任仲曦东副参谋长李元后勤部部长侯青久第七十九师(由原第二十五师整编而成)师长萧镜海第八十师(由原第二十六师一部整编而成)师长张■秀政治委员张少虹第八十一师(由原第二十六师一部整编而成)师长孙瑞夫政治委员罗维道第三十军(由原第十二纵队整编而成)军长谢振华政治委员李干辉谢立全(后)副军长饶守坤参谋长夏光政治部主任刘仲华后勤部部长翟盛第八十八师(由原第三十四旅整编而成)师长吴大林第八十九师(由原第三十五旅整编而成)师长余光茂政治委员王直第九十师(由原第三十六师整编而成)师长朱国华政治委员郑友生第三十三军(由原渤海纵队与淮海战役起义的原国民党军第五十九军改编组成)军长张克侠政治委员韩念龙第一副军长张震球第二副军长孟绍濂政治部主任欧阳平副参谋长黄径深第九十七师师长朱鹤云(壮族)杨干三(后)政治委员王忡第九十八师师长崔振伦曾旭清(后,兼)政治委员曾旭清第九十九师师长傅继泽政治委员秦化龙第十兵团(1949年1月15日组成)司令员叶飞政治委员韦国清(壮族)张鼎丞(后增加)副司令员成钧副政治委员刘培善政治部主任刘培善(兼)萧望东(后)副参谋长陈玉生周文在后勤部部长宋季文李厚坤(后,牺牲)第二十八军(由原第十纵队整编而成)军长朱绍清政治委员刘培善陈美藻(后)副军卡萧锋副政治委员张闯初参谋长吴肃萧锋(后,兼)政治部主任吴嘉民李曼村(后)副主任张缉光第八十二师(由原第二十八师整编而成)师长钟贤文政治委员王若杰第八十三师(由原第二十九师整编而成)师长朱耀华政治委员李曼村丁士采(后)第八十四师(由原第三十师整编而成)师长冯鼎三毛会义(后)政治委员王敬群第二十九军(由原第十一纵队整编而成)政治委员张藩黄火星(后)副军长段焕兢参谋长梁灵光政治部主任惠浴字刘毓标(后)第八十五师(由原第三十一旅整编而成)师长朱云谦政治委员朱云谦(兼)第八十六师(由原第三十二旅整编而成)师长张宜友政治委员刘毓标许家屯(后)第八十七师(由原第三十三旅整编而成)师长张强生政治委员许家屯王义勋(后)第三十一军(由原第十三纵队整编而成)军长周志坚政治委员陈华堂副军长姚运良参谋长黎有章政治部主任方中铎第九十一师(原第三十七师整编而成)师长高锐政治委员张英勃第九十二师(由原第三十八师整编而成)师长徐体山政治委员张英(黄文荃)第九十三师(由原第三十九师整编而成)师长傅绍甫政治委员余明特种兵纵队(兼炮兵司令部)司令员陈锐霆政治委员张凯何克希(后)副政治委员刘述周刘春参谋长叶超政治部主任喻新华刘春(后,兼)后勤部部长顾寒星华东海军(1949年4月由华东教导师与苏北军区海防纵队等部组成)司令员张爱萍政治委员张爱萍(兼)副司令员林遵赵启民袁也烈参谋长袁也烈(兼)政治部主任康志强后勤部部长陈玉生第一纵队(由苏北军区海防纵队改编)司令员张元培政治委员高立忠第三十二军(1949年春由胶东军区武装基干团组成,归野战军直辖)军长谭希林刘涌(后)政治委员彭林副军长刘涌赵一萍副政治委员仲曦东(后)参谋长赵一萍(兼)政治部主任彭林(兼)仲曦东(后,兼)第九十四师师长邬兰亭(后)政治委员熊飞第九十五师师长陈奇政治委员阙中一第九十六师师长刘琳政治委员郭卓辛教你如何用WORD文档(2012-06-27 192246)转载▼标签:杂谈1. 问:WORD 里边怎样设置每页不同的页眉?如何使不同的章节显示的页眉不同?答:分节,每节可以设置不同的页眉。

新四军中走出来的将帅(198)——张藩中将

新四军中走出来的将帅(198)——张藩中将

新四军中走出来的将帅(198)——张藩中将张藩将军张藩将军,原名张环继,曾用名张伍成。

1909年2月2日生于湖南省浏阳县张家坊区月形村(今浏阳市张坊镇守和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

父亲张声茂,粗通文字,靠租种地主的两亩田,兼当私塾先生,每年掐得几石谷子养家糊口。

张藩8岁时,在父亲的私塾读《三字经》,半年后入乡里良源小学改读新学,刻苦用功,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

每天放学回家,还帮助母亲做家务。

张藩11岁时,因父亲病重去世,家中无力负担读书辍学。

12岁时拜篾匠师傅学艺,13岁时回家当挑夫,每次挑上四五十斤石灰,走四五十里路去卖给财主,买些粮食勉强维持一家生活。

1939年张藩在新四军军部教导大队第九队学习时,在篮球场上。

1926年北伐进军湖南时,张藩在为中共党员的三叔张声修、四叔张声竹影响下,参加乡农民协会。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他没有被白色恐怖所吓倒,在家乡组织20多名挑夫组成“扁担队”,扶困济贫、伸张正义,在张家坊一带颇有影响。

这年秋收起义前夕,张藩带着“扁担队”正在张家坊一个路口歇脚,突然一位书生模样的先生匆匆走来,打听去江西铜鼓的路,他们指路后,来人又匆匆离去。

不久一伙团丁追赶来,问有没有一个穿长衫的人从这里经过。

见此情景,他们猜测刚才那位长衫先生,肯定是革命党人,就毫不犹豫指了另外一个方向。

这位穿长衫的先生,正是后来的新中国主席毛泽东。

当时,他从浏阳去江西铜鼓发动群众,路过张家坊时,被国民党民团抓住,伺机逃脱后,又被团丁搜捕追赶。

“扁担队”的好心相助,帮助毛泽东顺利脱险。

秋收起义后,张藩参加赤卫队、少先队,走村串户宣传革命道理,与反动派进行坚决斗争。

1929年7月,张藩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并任乡赤卫队副队长兼少先队大队长。

1930年7月,他带领浏阳县赤卫队第三团(张家坊第三区)和担架队参加攻打长沙战役,出色完成任务。

9月,被选送到红三军团随营学校学习,开始其军旅生涯。

不久,因病回家治疗,并强忍病痛任区、县少先队队长。

八路军第115师各时期战斗序列及主要干部授衔情况

八路军第115师各时期战斗序列及主要干部授衔情况

八路军第115师各时期战斗序列与主要干部授衔情况第一一五师:1937.8由红军第一军团、第十五军团、陕南红七十四师改编。

1、初期序列:(1937.8)师长:林彪(元帅) 副师长:聂荣臻(元帅)参谋长:周昆(38.2潜逃)政训处主任:罗荣桓(元帅) 副主任:萧华(上将)供应部部长:邝任农(中将)卫生部部长:叶青山(少将)司令部作战科科长:王秉璋(中将)侦察科科长:苏静(中将)管理科科长:石新安(少将)政训处宣传部部长:肖向荣(中将)锄奸部部长:朱涤新(省政府副主席)民运部部长:潘振武(少将)教诲队队长:韦国清(上将)随营校校长:毅(中将)留守处主任:先瑞(中将)第三四三旅(红一军团改编)旅长:光(54.6自杀) 副旅长:周建屏(38.6病逝)参谋长:士榘(上将) 政训处主任:萧华(上将)第685团(红2师改编,团长初为黄永胜)团长:得志(上将) 副团长:正湘(中将)参谋长:彭明治(中将)政训处主任:邓华(上将) 副主任:吴法宪(中将)第1营营长:德明(42.2牺牲)教诲员:士才(少将) 副营长:炳云(少将)第2营营长:曾国华(中将)教诲员:王麓水(45.12牺牲)副营长:祖林(41.4牺牲)第3营营长:梁兴初(中将)教诲员:周长胜(少将)第686团(红4师改编)团长:天佑(上将) 副团长:勇(上将)参谋长:彭雄(43.3牺牲)政训处主任:符竹庭(43.11牺牲)第1营营长:仁初(中将) 教诲员:戴润生(少将)副营长:???(37.9牺牲)第2营营长:尚儒(少将)第3营营长:邓克明(少将) 教诲员:西元(中将)第三四四旅(红十五军团改编)旅长:徐(大将) 参谋长:漫远(某某书记)政训处主任:黄克诚(大将)第687团(红73师改编)团长:绍东(38.3叛变) 副团长:韩振纪(中将)参谋长:兰国清(38.3叛变)政训处主任:X田民(中将) 副主任:谭甫仁(中将)第1营营长:郝??教诲员:曹光琳(少将)第2营营长:颜东山(少将) 教诲员:贺大增(少将)第3营营长:齐天初教诲员:齐天初副营长:汪家道(少将)第688团(红75师改编)团长:锦绣(38.1牺牲) 副团长:韩先楚(上将)参谋长:卢绍武(少将)政训处主任:震(上将) 副主任:吴信泉(中将)第1营营长:国清(38.1牺牲)教诲员:鲍启祥(少将61)第2营营长:王德荣(41年叛变)教诲员:天云(中将)第3营营长:耿良太教诲员:吴大林(50师长撤职) 副营长:徐体山(少将) 旅警卫营营长:何振亚(少将) 教诲员:雪三(中将)师独立团(红1师改编)团长:成武(上将) 副团长:黄永胜(上将) 参谋长:熊伯涛(少将) 政训处主任:罗元发(中将)第1营营长:曾保堂(少将)教诲员:文松(37.9牺牲) 副营长:袁升平(中将) 第2营营长:季光顺(40.8牺牲)教诲员:襄国(38.9牺牲)副营长:肖思明(少将)第3营营长:黄寿发(47杀妻处决)教诲员:水清(少将)副营长:邱蔚(少将)师骑兵营营长:云彪(42.4病逝)教诲员:蔡顺礼(中将) 副营长:钟奇(少将)2、1937.12的第一一五师:师长:林彪政委:聂荣臻参谋长:周昆政治部主任:罗荣桓第三四三旅旅长:光政委:萧华参谋长:士榘第685团团长:得志政委:吴法宪第686团团长:天佑政委:勇参谋长:彭雄补充团(1937.11以686团6连为根底组建)团长:邓克明政委:符竹庭参谋长:德明第三四四旅旅长:徐政委:黄克诚第687团团长:绍东政委:谭甫仁第688团团长:锦绣政委:震第689团(12月组建) 团长:韩先楚政委:X田民参谋长:继成政治处主任:康志强副主任:黄惠良第1营营长:王德荣教诲员:田养泉第2营营长:颜东山教诲员:王德贵第3营营长:龙世兴教诲员:贺大增3、1938.4的第一一五师:师长:林彪代师长光政委:罗荣桓政治部主任:罗荣桓供应部部长:邝任农卫生部部长:戴正华司令部一科科长:王秉璋二科科长:苏静三科科长:仿桂安四科科长:石新安政治部总务处长:梁必业组织部长:黄励宣传部长:肖向荣锄奸部长:朱涤新民运部长:潘振武敌工部长:潘振武第三四三旅旅长:光代旅长天佑政委:萧华参谋长:士榘政治部主任:肖华(兼)第685团团长:得志/彭明治政委:吴法宪副团长:梁兴初参谋长:彭明治政治处主任:王凤鸣第686团团长:天佑代团长勇政委:勇参谋长:彭雄政治处主任:曾思玉补充团团长:邓克明/彭雄政委:王麓水参谋长:德明政治处主任:忠第三四四旅旅长:徐代旅长得志政委:黄克诚副旅长:得志政治部主任:黄克诚(兼)第687团团长:田守尧政委:凌波第688团团长:韦杰政委:震副团长:覃健参谋长:池明第689团团长:韩先楚政委:X田民政治处主任:黄惠良4、1938.12的第一一五师、纵队:(1938.12师部与343旅686团代号为东进支队,挺进)代师长:光政委:罗荣桓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副主任:黄励参谋处处长:王秉璋供应部部长:邝任农政委:彭显伦卫生部部长:谷广善政委:彭嘉庆苏鲁支队(38.12第685团改称,受八路军总部直接指挥)支队长:彭明治政委:吴法宪副支队长:梁兴初参谋长:田维扬政治部主任:王凤鸣P第1大队队长:炳云第2大队队长:周长胜第3大队队长:忠英第686团团长:勇参谋长:彭雄东进抗日挺进纵队(38.7以115师343旅机关大部与685团2营和129师工兵连抵乐陵成立,属中央指挥)司令:萧华政委:萧华副司令:许世友参谋长:邓克明政治部主任:符竹庭第4支队纵队)支队长:继先政委:潘寿才第5支队(永兴支队,38年初343旅685团2营扩编,40年后编入新343旅运河支队) 支队长:曾国华政委:王叙坤参谋长:正政治部主任:贤权第4团团长:褚连三政委:朱廷宪副团长:赖??第5团团长:龙书金政委:曾庆洪第6团团长:策平政委:赖国清政治处主任:阎玉森第6支队(平津支队,冀鲁边平津支队编成,前身为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 支队长:邢仁甫政委:周贯五副支队长:冯鼎平参谋长:程政杰政治部主任:王辉球第7团团长:子英政委:X月楠第8团团长:柳新政委:德第9团团长:铮侯第344旅(归第129师指挥)旅长:徐代旅长得志政委:黄克诚副旅长:得志参谋长:韩振纪政治部主任:X田民副主任谭甫仁第687团团长:田守尧政委:吴信泉政治处主任:雪三第688团团长:韦杰政治处主任:昌恒第689团团长:韩先楚政委:康志强政治处主任:黄惠良豫支队)团长:覃健政委:常玉清独立团(38.12组建,39.3.9编入冀鲁豫支队)团长:震政委:高农斧独立支队区)支队长:士榘政委:林枫副支队长:黄骅政治部主任:王麓水第1团团长:德明政委:王麓水参谋长:蔡正国第2团团长:尚儒政委:马佩勋副团长:何以祥政治处主任:曾明桃各地武装起义后的抗日游击队:(1937.7--1938.12)①冀鲁边区抗日武装起义:第1阶段: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一军(37.9成立,亦称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 司令:邢仁甫参谋长:策平政治部主任:马振华第2阶段:国民革命军抗日别动总队第31支队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一军改称) 支队长:邢仁甫副队长:王昭明、靖远政治部部长:周砚波第3阶段:平津支队纵队)支队长:邢仁甫政委:宽和副队长:冯鼎平参谋长:铮侯政治部主任:X月南②鲁西北地区抗日武装起义:第1阶段:国民革命军抗日别动总队第十支队邑、冠县、馆陶起义武装合编成立) _司令员:维翰政治部主任:幼平第2阶段:筑先纵队(39.1第十支队为核心组成)司令员:维翰政治部主任:袁仲贤③胶东地区抗日武装起义:第1阶段: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1大队“昆嵛山红军游击队〞天福山起义后成立) 大队长:于得水政委:宋澄第1中队队长:柏永升指导员:玉华第2中队队长:王洪指导员:王政安第3中队队长:邢京昌指导员:中华第2阶段: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38.1.19威海起义后成立)司令:理琪. 政治部主任:林一山第1大队(原1大队岭上事件获释人员与威海起义部队合编)大队长:端夫政委:宋澄副队长:司绍基第1中队队长:柏永升指导员:玉华第2中队队长:葛振威指导员:姜克第3中队队长:闫世印指导员:中华第2大队(原1大队岭上事件突围人员与荣成埠柳乡起义人员合编)大队长:于得水政委:柳运光/林乎加第1中队队长:于长亭指导员:林乎加/许唯第2中队队长:于立功指导员:闫毅第3中队队长:九津指导员:丙令特务队(威海起义部队一部编)队长:杜梓林指导员:镜秋第5大队(38.2.7牟平育黎乡校起义部队编)大队长:王亮政委:宋竹庭/中华第8大队(38.2.11荣成古迹顶起义部队编)大队长:国柱政委:苗雨村第9大队(38.2底在莱阳成立)大队长:庄扶吾政委:阳/咨明“起义〞部队编,2.7编入第5大队)大队长:朱志洪政委:王明光第3阶段:胶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38.3.8掖县玉皇顶起义成立)支队长:耀南副支队长:周亚泉参谋长:森堂P 政治部主任:王仁斋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38.4统一整编后序列)司令:理琪政治部主任:林一山第一路(由2、5大队和特务队组成)指挥:高嵩政委:林乎加/耀文政治部主任:林乎加队组成)政治部主任:于眉第三路(由1、8大队组成)指挥:丁光政委:德运第四路(由9大队和38.2黄县起义的部队组成)指挥:希孔政委:迈千政治部主任:仲曦东第4阶段:人民抗日游击第五支队(38.9第三军与第三支队合编)司令员:高锦纯政委:宋澄参谋长:锡纯政治部主任:宋竹庭第55团(38.8由蓬莱起义一部、第三支队一部编成) 团长:华政委:常青第61团(38.8由1、5、8大队、蓬莱、黄县起义部队编成)团长:一萍政委:仲华第62团(38.8由第三支队大部编成)团长:耀南政委:耀文秘书长:佐长政治处主任:加洛第63团(38.8由第2、9大队编成)团长:于得水政委:玉华第64团(38.9由鲁东第七、第八支队各一部编成) 团长:龙飞政委:翟瑞甫④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第1阶段: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37.12长山黑铁山起义成立)司令员:廖容标政委:仲明参谋长:马耀南政治部主任:明新第2阶段:人民抗日游击第三支队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改)司令员:马耀南政委:霍士廉副司令:国夫参谋长:兴政治部主任:鲍辉第7团(由黑铁山起义部队编成)团长:马晓云政委:正第8团团长:程绪润第9团团长:国夫第10团(10月拨归鲁中第四支队)团长:人凤政委:兴副团长:斗辰政治处主任:曦晨第1营营长:王翰西教诲员:吴祝存第2营营长:梅川教诲员:X栋生第3营营长:墨轩教诲员:子谦⑤鲁东地区抗日武装起义:(37.12潍县起义成立)第1阶段:鲁东抗日游击第七支队(37.12寿光起义成立) ]支队长:王培汉政委:鹿省三参谋长:福泽政治部主任:王翼之鲁东抗日游击第八支队副指挥:韩明柱. 参谋长:马健生政治部主任:涤生第2阶段:鲁东游击指挥部(辖七、八支队) (38.4七、八支队合编)指挥:马保三政委:鹿省三副指挥:韩明柱.参谋长:福泽政治部主任:王翼之第3阶段:鲁东抗日游击第八支队支队撤,统称第八支队,38.12编为山纵第八支队) 指挥:马保三政委:文通副指挥:韩明柱参谋长:光汉政治部主任:王翼之第1区队区队长:福泽政委:子明第3区队区队长:何凤池政委:于筱辉第5区队区队长:魏培德政委:王永周⑥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第1阶段:人民抗日游击第四支队(38.1.1徂徕山起义成立,以下为38.4序列) 司令员:洪涛. 政委:黎玉副司令:杰政治部主任:林浩第1团团长:程绪润政委:景晓村第2团团长:杰政委:程照轩第3团团长:汪洋政委:岗第2阶段:人民抗日游击第四支队(38.6序列)司令员:廖容标政委:林浩副司令:杰政治部主任:陶林第1团团长:程绪润政委:景晓村第2团团长:程鹏政委:程照轩第3团团长:汪洋政委:岗第4团(廖容标所带第三支队一部编) 团长:廖容标⑦泰区抗日武装起义:第1阶段: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1、肥城起义成立,供应部长程重远,总务部长徐麟村) 主席:北华副主席:葛阳斋政治部主任:远静沧.第十支队挺进梯队(38.2东平、汶上起义成立) 司令员:伯衡政委:星第2阶段:人民抗日游击第六支队司令员:海涛政委:北华副司令:何光宇参谋长:马继孔政治部主任:冠元第1团(由第十支队挺进梯队编成)团长:伯衡政委:星政治处主任:邹鲁风第2团(由自卫团第一基干大队与大峰山独立营编成)团长:志远政委:潭政治处主任:郭强第3团(由自卫团第二基干大队和第十七支队编成)团长:于会川政委:文甫副团长:继河政治处主任:王少云独立团(由武圣域领导的抗日武装编成)团长:武圣域政委:夏振秋副团长:马亚鲁参谋长:梁坚斋政治处主任:介人⑧鲁东南地区抗日武装起义:第1阶段:八路军游击第二支队(38.2沂水、莒县起义成立)司令员:罗积伟政委:昆副司令:吴坤政治部主任:仲林第2阶段:八路军游击第二支队(38.8整编后) 司令员:涌政委:景晓村政治部主任:仲林⑨鲁南地区抗日武装起义:(38.5峄、滕、沛县起义成立,后编入苏鲁支队)苏鲁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一总队总队长:光中政委:何一萍参谋长:韩文一政治部主任:王见欣⑩湖区抗日武装起义:(38.6丰、沛、砀、单县抗日武装编成,后编入苏鲁支队)苏鲁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二总队总队长:贞乾政委:王文彬副队长:祝良银参谋长:如政治部主任:叔平纵队:(1938.12.27初建时序列,统一指挥各地起义武装)总指挥:经武政委:黎玉参谋长:王彬政治部主任:江华供应部部长:马馥堂政委:冯平卫生部部长:白备伍司令部一科科长:于公二科科长:郭致远三科科长:国辉四科科长:邱士长五科科长:琪政治部组织部长:吴仲廉锄奸部长:杜明民运部长:林联络部长:仲明第二支队(人民抗日游击第二支队编成,辖3个营)司令员:涌政委:景晓村政治部主任:仲林第三支队(人民抗日游击第三支队编成)司令员:马耀南政委:霍士廉司令:国夫政治部主任:鲍辉第7团团长:马晓云政委:马千里第8团团长:程绪润政委:王海珊第9团团长:国夫第10团团长:人凤政委:兴政治处主任:希晨特务团团长:潘建军政委:正政治处主任:曼村第四支队(人民抗日游击第四支队编成)司令员:廖容标政委:林浩副司令:杰参谋长:王彬政治部主任:周赤萍第1团团长:奇政委:宏第2团团长:单洪政委:汪洋第3团团长:廖容标政委:仲明先遣队队长:徐化鲁政委:蒋方宇第五支队人民抗日游击第五支队改编)司令员:高锦纯政委:宋澄副司令:吴克华参谋长:锡纯政治部主任:宋竹庭第19旅旅长:高嵩政委:宋竹庭参谋长:王瀛洲政治部主任:丙令第55团团长:华政委:常青第61团团长:一萍政委:仲华副团长:阎世印第63团团长:于得水政委:玉华参谋长:子和第21旅旅长:耀南政委:耀文政治部主任:加洛第62团团长:徐承勋政委:寰旭参谋长:王兆林第64团团长:龙飞政委:翟瑞甫第25旅(38.9投诚的国军栖霞警备队改编,万岭叛变后旅部撤销,65团直属支队) 旅长:万岭P 政委:柳运光政治部主任:阳肇歧部编成)团长:肇歧政委:王云九副团长:徐子明第六支队(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改编)司令员:海涛政委:北华副司令:何光宇参谋长:马继孔政治部主任:冠元第1团团长:伯衡政委:星第2团团长:曹洪胜政委:潭第3团团长:于会川政委:文甫独立团团长:武圣域政委:马亚鲁第八支队(人民抗日游击第八支队编成)指挥:马保三政委:文通副指挥:奇才参谋长:志雅政治部主任:赖萍第1团团长:福泽政委:子明第3团团长:何凤池政委:于晓峰第5团团长:魏培德政委:王永周第九支队(安丘、莒县边区进步人士编成)司令员:王林肯政委:傅骥第十二支队(四支队二团与沂、费县地区收编游杂武装编成)支队长:董慕仲政委:刚副支队长:钱钧政治部主任:董少白.第十三支队(由苏鲁人民抗日义勇二总队改编,39.2与343旅685团编为苏鲁豫支队,脱离山纵)支队长:贞乾政委:郭影秋副支队长:发政治部主任:郭影秋陇海支队(邳县青年救勇军改编)司令员:钟辉政委:钟辉副司令:梁海波政治部主任:浩然第四团(由苏鲁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一总队编成)团长:光中政委:乐平参谋长:韩文一政治部主任:梁度世特务团(津浦支队1个营与第三、八支队各一部编成)团长:陆升勋政委:王云生政治处主任:王永才临郯独立团(、郯城一带青年抗日救勇队改编)团长:薛浩政委:韩去非副团长:马菊人5、1939年冬的第一一五师、第一纵队、纵队:(第一纵队39.8成立,统一指挥黄河以北纵队)代师长:光政委:罗荣桓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副主任:黄励司令部参谋处长:王秉璋作战科长:雄侦察科长:作鹏教育科长:袁仲贤管理科长:石新安机要科长:初振政治部秘书长:苏孝顺组织部长:梁必业宣传部长:明锄奸部长:朱涤新民运部长:潘振武供应部部长:邝任农政委:彭显伦副部长:查国祯卫生部部长:谷广善政委:彭嘉庆教诲大队大队长:大荣政委:兴元特务团团长:吴世安政委:王根培第686团团长:仁初政委:西元政治处主任:覃士冕苏鲁支队司令员:光中政委:彭嘉庆参谋长:云生政治部主任:荆山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萧华政委:萧华参谋长:邓克明政治部主任:符竹庭第5支队(永兴支队,40年后编入新343旅运河支队)队长:曾国华政委:王叙坤参谋长:贤权第5团团长:龙书金政委:宽和第6团团长:策平政委:赖国清政治处主任:阎玉森第6支队(平津支队)队长:邢仁甫政委:周贯五副主任:王辉球参谋长:程宏楚政治部主任:X月楠第7团团长:子英政委:X月楠第8团团长:铮侯政委:德太山支队队长:牟宜之政委:王斌三津南支队队长:宽和商河支队队长:逸民乐陵支队队长:王亦山鲁北支队队长:王叙坤阳信支队队长:卓庭宁津支队队长:玉桢第344旅(归129师指挥,40.2编入八路军第二纵队)旅长:得志(代) 政委:黄克诚副旅长:田守尧参谋长:韩振纪政治部主任X田民第687团团长:何振亚政委:吴信泉第688团团长:韦杰政委:何柱成第689团团长:韩先楚政委:康志强副团长:周世忠独立旅(兼鲁西军区,39.7月师直属独立团、第七支队合编,属第一纵队,由115师兼管) 旅长:勇政委:勇副旅长:段君毅参谋长:何德全政治部主任:欧阳文第1团(独立团改称)团长:周海彬政委:戴润生副团长:金铎政治处主任:方国南第2团(兼运西军分区,第七支队编成)团长:匡斌政委:国华政治处主任:郭子玉第3团(兼太西军分区)团长:卢迪政委:星第6支队队长:何光宇政委:北华参谋长:于会冀鲁豫支队第二纵队)司令员:得志(兼) 政委:X田民参谋长:卢绍武政治部主任:唐亮第1大队(由三四四旅独立团编成)队长:震政委:雪三参谋长:耿良太政治部主任:周正华第2大队(由三四四旅特务团编成)队长:覃健政委:常玉清副队长:冀炳南参谋长:赤民政治部主任:南偕池第3大队(由八路军游击第二支队编成)队长:鲍启祥政委:诗松副队长:耀汉第4大队(由东明抗日武装自卫军和考城县大队编成,后并入第三大队)队长:吴大明/徐茂礼政委:王石均第5大队(由冀鲁豫第五支队[原筑先部第三十五支队]编成,后编入第688团)队长:继成政委:永书苏鲁豫支队,39.5义勇队第2总队编入后由苏鲁支队改称)支队长:彭明治政委:吴法宪副队长:梁兴初参谋长:田维扬政治部主任:王凤鸣P第1大队队长:炳云政委:王东保第1营营长:治国教诲员:宋维栻第2营营长:德云第3营营长:万春教诲员:石瑛纵队挺进支队改编,后调入鲁南,40.4扩编为东进支队)队长:贞乾/梁兴初政委:郭影秋/王凤鸣P政治部主任:罗友荣第7大队队长:耿蕴斋(39.5义勇队第2总队改编) 政委:兰亭辉/郭影秋?独立支队支队长:士榘政委:林枫副支队长:黄骅参谋长:德明政治部主任:王麓水第1团团长:尚儒政委:振球参谋长:蔡正国第2团团长:何以祥政委:曾明桃政治处主任:士才第一纵队:(第一纵队39.8成立,统一指挥黄河以北纵队)司令员:徐向前政委:朱瑞政治部主任:朱瑞参谋处处长:罗舜初纵队:(第一期、第二期整军后序列)总指挥:经武政委:黎玉副总指挥:王建安参谋长:王彬政治部主任:江华供应部部长:马馥堂卫生部部长:白备伍(1939.2-1939.5,第一期整军后序列)第二支队(由原第5支队第61团与原第十二支队编成) 司令员:吴克华政委:阎世印第三支队司令员:马耀南. 政委:霍士廉副司令:国夫政治部主任:鲍辉. (未变)第7团团长:马晓云政委:马千里第10团团长:人凤政委:罗文华特务团团长:潘建军政委:正第四支队(缩编为3个营)司令员:廖容标政委:奇才副司令:杰第五支队(撤销旅级机构) 司令员:高锦纯政委:宋澄副司令:吴克华参谋长:锡纯政治部主任:于眉第13团团长:梁海波政委:蔡雍泉第15团团长:希孔政委:子明第六支队北华兼任司令员)司令员:海涛政委:北华副司令:何光宇参谋长:马继孔政治部主任:冠元第1团团长:伯衡政委:星第2团团长:曹洪胜政委:潭第3团团长:于会川政委:文甫独立团团长:武圣域政委:马亚鲁第八支队(原第二、八、九支队合编为1个基干团,对外仍称第八支队) )司令员:马保三政委:周赤萍副指挥:钱钧参谋长:志雅政治部主任:赖萍陇海支队司令员:钟辉政委:钟辉副司令:梁海波政治部主任:浩然抗日一总队(39.10拨归八路军115师建制)队长:光中政委:乐平参谋长:韩文一政治部主任:梁度世(1939.6-1939.12,第二期整军后序列)特务团团长:陆升勋政委:王云生副团长:继禹参谋长:雪堂政治处主任:王永才?第一支队(由第八支队改称,辖3个营)司令员:马保三政委:周赤萍副指挥:钱钧参谋长:马健生政治部主任:赖萍第二支队(39.10一二九师津浦支队拨归后合编)司令员:继先政委:潘寿才参谋长:国柱政治部主任:鼎蔚第三支队(缩编为3个营)司令员:国夫政委:徐斌洲副司令:人凤参谋长:鲍剑寒政治部主任:楚独立团团长:寄舟政委:文涛副团长:隋蔚堂特务团团长:马晓云政委:马千里第四支队司令员:廖容标政委:奇才副司令:杰参主任:石潇江政治部主任:汪洋(未变)特务团团长:徐仕鲁政委:宏副团长:万兴政治处主任:杜西书第五支队司令员:高锦纯政委:宋澄副司令:吴克华参谋长:锡纯政治部主任于眉第13团团长:梁海波政委:蔡雍泉副团长:林瑞伍参谋长:王翼政治处主任:丙令第15团团长:希孔政委:子明参谋长:王培芝第六支队(39.10拨归八路军115师建制)司令员:何光宇政委:石新安第1营营长:继星政委:星第2营营长:训武政委:邹鲁风第3营营长:莫恩荣政委:文甫第九支队(纵队特务团与第1支队第2营合编后新建) 司令员:海涛政委:其人陇海支队司令员:钟辉政委:钟辉副司令:梁海波政治部主任:浩然(未变)第3团团长:志雅政委:周瑞迎第8团团长:志瑞独立团团长:栗培元政委:庞路纵队整军期间,为加强对地方武装的领导而建的军区:胶东军区纵队新5支队)司令员:王彬/高锦纯政委:王文/宋澄副司令:高嵩参谋长:铁生政治部主任:仲曦东指挥部(39.9成立):司令端夫/寰旭政委:王夷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组建华东警备第五旅1949年春,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面胜利,经过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战争态势发生根本性变化,我军主力南下直指国民党首府南京。

在大好形势下,山东地区还有沿海的青岛、长山列岛等岛屿尚未解放,对敌斗争形势仍相当复杂。

为加强山东沿海的海防和城市治安,根据山东军区转中央军委命令,1949年4月15日,以烟台警备司令部为基础,改编东海军分区二团、烟台警备部队、胶东军区独立团,组建成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警备第五旅。

旅长刘林,政治委员由中共烟台市委书记刘乃殿兼任,副政治委员张伟烈,参谋长王汉汝,政治部主任张少华。

1949年5月组建结束,独立二团改番号为华东警备五旅十三团,烟警部队改为十四团,胶东军区警备团改为十五团,并新组建旅炮兵团。

全旅兵力6000余人。

旅部驻烟台市毓璜顶,担负烟台至威海一线海防和烟台、威海城市警备任务。

建旅后,部队经过一个月的军政训练,于1949年5月和7月先后两次配合主力部队参加解放青岛和长山列岛战役。

长山列岛解放后,五旅担负烟台至蓬莱栾家口一带海防和长山列岛的守备任务。

旅属各团:华东警备第五旅十三团十三团最初为威海警备团,组建于1947年,是以威海指挥部为基础,与威海地方武装合编而成。

同年,威海警备团改番号为东海军分区独立二团。

1947年7月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胶东时,独立二团在威海坚持8个月的保卫战,还先后参加过棉花山战斗、古柏岭守备战、威海市诸城巷埋伏战和威海市东南守备战等大小战斗数次。

1949年5月,独立二团改编为华东警备第五旅十三团,总兵力1871人,驻守威海,并派出1个连驻守刘公岛。

1949年6月中旬,威海防务移交东海军分区,十三团移防烟台。

7月,十三团奉命进驻蓬莱,为参加长山列岛战役做准备,8月中旬配合主力部队解放长山列岛。

长山列岛解放后,该团执行守岛和海防巡逻任务。

华东警备第五旅十四团十四团最初为北海军分区独立第三团,组建于1947年8月,是以烟台市郊指挥部的警卫营及烟台市警察大队为基础组成。

同年9月,为了加强对烟台敌人的斗争,独立三团改编为烟台警备司令部。

1948年2月,烟台警备司令部与烟台工人大队合编为胶东军区烟台独立团。

在国民党重点进攻胶东时,独立三团曾在烟台市郊坚持边沿斗争将近一年,1947年11月以后又进行过数次伏击战,1948年5月参加了刘公岛、太平岭两次战斗。

1949年1月,烟台独立团又改为烟台警备司令部。

1949年4月15日,烟警司令部归编华东警备第五旅,改为五旅十四团,总兵力1746人。

1949年7月,十四团随旅部及十三团进驻蓬莱境内备战,随后参加长山列岛战役。

1949年8月长山列岛解放后,十四团随旅部驻防烟台,1949年11月又进驻蓬莱城东十里铺,担负十里铺至刘家旺一带的海岸防备任务。

华东警备第五旅十五团十五团最初为胶东军区警卫团,组建于1948年3月,由东海军分区集训团整编各县地方武装与胶东军区警卫营合编而成。

1949年2月,警卫团在一、三营调走后,又与起义的国民党三十二军七五四团合编为胶东军区独立团。

1949年4月15日,独立团编归华东警备第五旅,改番号为五旅十五团,总兵力1771人,担负守备烟台至威海一带海防及烟台、威海两市的警备任务。

1949年6月,十五团参加青(岛)即(墨)战役。

8月,该团抽调部分兵力配合步兵七十二师参加解放长山列岛战役。

1949年10月下旬,十五团奉命守备长山列岛和担负山东半岛东起蓬莱城、西至龙门间的海防任务。

华东警备第五旅十六团十六团最初为东海独立第三团,组建于1949年4月,同年6月19日改为山东警备第一团,1950年1月改为华东警备第六旅十六团,同年8月第六旅撤编后改为华东警备第五旅十六团,奉命担负威海、石岛守备任务。

该团总兵力1937人。

华东警备第五旅炮兵团该团是1949年4月华东警备第五旅新组建的旅属炮兵团,其基础是北海特兵营和东海特兵营各一部分。

1949年8月长山列岛解放后调归胶东军区。

1950年9月12日,以五旅原炮兵营与接收的四、六旅炮兵营合并,重组旅炮兵团。

该团总兵力1161人。

二、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一○一师为了统一全军编制,加快部队正规化建设,遵照中央军委命令,华东警备第五旅于1950年11月7日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一○一师(以下简称一○一师),辖十三、十四、十五、十六步兵团和炮兵团,总兵力12364人。

师机关驻烟台,仍担负海防和城市治安任务。

1951年3月15日,十六团改为三○一团,十四团改为三○二团,十五团改为三○三团,十三团改为海防团,炮团名称不变。

8月,海防团及炮团一营移交海军长山列岛水警区。

1950年至1951年3月,部队先后4次抽调20名干部、579名战士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1951年4月至11月3次选送774人参加空军部队,选调12人参加潜水部队。

1951年,部队接收胶东地区新兵2706人。

至1951年底,全师辖四个团,总兵力9681人。

三、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三师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成为全国的首要任务。

1952年2月,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签发命令,将步兵一0一师转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三师(以下简称农三师),隶属山东省棉垦委员会,执行建设国营农场任务。

5月2日,一0一师在烟台市办理防务、部分装备移交步兵一00师手续。

5月5日,师在烟台召开接受新番号誓师大会。

三0一团、三0二团、三0三团分别改成农业建设第七、八、九团,炮团二个营及师直工兵连1093人移交胶东军区,部队到达胶县、金口一带,建设大型国营农场。

8月10日,农三师根据山东省棉垦委员会颁发的编制草案进行整编,补充胶东军区警备一团、炮兵二团、军区集训队及一00师官兵1868人。

四、由作战部队转变为铁道兵部队战争呼唤铁路,胜利呼唤铁路。

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与和平时期的到来,这支队伍完成了职能转变,加入到铁道兵的序列。

铁道兵部队的出现,不只是简单地增加了人民解放军的成分结构,不只是仅仅限于战争的需要。

在西方,当火车拉着资本主义飞速前进的时候,当工业革命的浪潮磅礴于全世界的时候,我们古老的中华民族还在闭关锁国,死守着愚昧落后的封建僵尸,做着天朝大国的美梦。

1865年,英国商人杜兰德在北京宣武门外修了0.5公里长铁路,并搞了台机车往返奔跑做广告,宏亮的汽笛响彻紫禁城。

这是铺在中国大地上的第一条钢轨。

但是,宏亮的汽笛未能惊醒清王朝。

相反,他们把火车看成怪物,以“恐国人惊吓”为由,下令拆除了。

十一年后,1876年6月,英国资本家组成“吴淞铁路公司”,在上海至吴淞口修了14.5公里铁路。

昏庸的清朝政府,花钱买下铁路,又将其拆除。

铁路是拆除了,但侵略者的野心拆除不了,他们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国门。

中日甲午战争后,俄、德、英、法、比、日、美等帝国主义,先后夺取铁路经营权,陆续建成京汉、津浦、粤汉、沪宁、沪杭、胶济、石太等铁路。

就这样,在滴血的屠刀下,铁路,载着侵略者的魔爪,打着民族屈辱的印记,强行传入中国,在古老的土地上延伸。

多少年来,这些铁路一直控制在中外反动派手里,象一条条吸血管抽尽了中国人民的血和汗;象一条条锁链,捆绑勒杀中国革命。

帝国主义、清朝政府、北洋军阀和蒋介石,都是利用铁路调集兵力,布设封锁钱,对革命力量实行围追堵截。

条条铁路,都洒满中国人民的斑斑血泪。

从井冈山到延安,多少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一直是在崎岖的山路上跋涉,靠小米加步枪对付敌人的飞机加大炮;靠一双草鞋两条腿,与敌人的汽车、火车相周旋。

铁道兵的诞生,标志着铁路就要回到人民手中,中国革命已走过崎岖的小路,踏上胜利的坦途,将骑上这个“风火轮”推向全国。

铁道兵的诞生,也标志着中华民族在政治上、军事上、经济文化上彻底获得新生,将坐上自己的火车,风驰电掣般进入世界民族之林,永远自强不息。

这是何等震奋人心的大事啊!它以时代的转折而载入历史的画册。

我们这支队伍,能在那个时代加入铁道兵序列,与中国革命同步,与时代的脉搏共振,又是何等的荣耀啊!五、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第十师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抗美援朝。

为了改变朝鲜沿海铁路多、腹地铁路少的战略弱点,粉碎美军从朝鲜半岛北部狭窄地带的安州、元山登陆的阴谋,1952年11月,中朝两国在北京签署了修建龟城经球场到上长里,内洞到支下里铁路协定。

毛泽东主席于12月20日指示:“准备一切必要条件,坚决粉碎敌人登陆冒险,争取更大的胜利。

”同时,新建铁路指挥局在沈阳召开会议,布置调集部队入朝执行新建铁路任务。

1953年1月3日,中央军委紧急命令,调农三师至沈阳整训,然后入朝担负战时铁路抢修抢建任务。

1月7日,农三师传达入朝抢建铁路命令。

1月12日,接上级“无需在沈阳整训而直接入朝”紧急命令。

1月17日,驻胶县、金口部队出发。

18日,驻沾化部队出发。

1月24日,部队到达朝鲜平安北道价川郡。

1月29日,农三师奉命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第十师,隶属中朝新建铁路指挥局领导。

七、八、九团改为第二十八、二十九、三十团,总兵力7419人。

师部先后驻阳站、墨时里、中洞。

二十八团驻仁谷里,二十九团驻公参,三十团驻龙城里。

志愿军铁道工程第十师在朝鲜期间,先后担负龟殷铁路价川至殷山段16.778公里、德(川)八(院面)铁路墨时里至球场段14.13公里抢建任务。

1953年11月11日,铁道工程第十师奉命将未完工程移交给铁九师,15日从朝鲜乘专列回国。

六、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十师1953年9月9日,中央军委命令:志愿军6个铁道工程师归军委建制序列,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

1953年11月21日,志愿军铁道工程第十师从朝鲜登车经过7昼夜到达陕西咸阳,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十师(以下简称铁十师),代号8510部队,驻防咸阳北郊。

各团即为铁道兵第二十八团、二十九团、三十团,各团代号为8510部队一、二、三支队。

二十八团驻肖家村至长陵一线;二十九团驻黄家寨;三十团驻兴平县。

1954年,根据全军高级干部会议精神,全军进行整编,以加速部队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铁十师辖5个团,原二十八、二十九、三十团依次改为四十七、四十八、四十九团。

8月5日组建四十六团(桥梁团),9月1日组成五十团(机械团)。

1984年1月1日,铁十师奉中央军委命令,随铁道兵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为铁道部第二十工程局。

从此,这支部队离开人民解放军的滩头,飞向了市场经济的新天地。

中铁二十局集团建制沿革简况1、华东警备第五旅——步兵一0一师——农业建设第三师——志愿军铁道工程第十师——铁道兵第十师——铁道部第二十工程局——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2、华东警备第五旅十四团——步兵第一0一师三0二团——农建三师第八团——志愿军铁道工程第十师二十九团——铁道兵第十师二十九团——铁道兵第十师四十八团——铁道部第二十工程局第三工程处——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2004年划归中铁二十一局集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