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测量实验报告 (已填写答案)
![测量实验报告 (已填写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493ce8c8d376eeaeaa3197.png)
工程测量实验报告系别: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工程测量实验室实验一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1、实习报告中文字部分自己填写2、实验或实习报告中的表格,请填写自己或小组观测的数据一、实验目的:1.了解微倾式DS3水准仪的基本构造,认识其主要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2.练习水准仪的安置,瞄准和读数。
3.练习一测站的测量、记录、计算和检核。
二、实验仪器设备和工具:每组实习设备为DS3微倾式水准仪一台、水准尺2根、尺垫1个、铅笔、计算器自备。
三、方法与步骤:1、水准仪的认识:(1)部件名称、位置、作用及使用方法。
(2)了解水准尺分划注记的规律,掌握读数方法。
2、水准仪的使用:(1)安置:要求高度适中,地面坚实稳固,架头水平,仪器连接牢固。
(2)粗平:观察左手大拇指旋转脚螺旋时的运动方向与圆水准气泡的移动方向之间的关系,从仪器构造上注意观察脚螺旋的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与仪器的升降之间的关系。
(3)瞄准水准尺:(4)精平与读数:安置→粗平→瞄准→精平→读数2、实验数据记录:(请填写自己观测的数据,以下为示例)测站测点后视读数(m)前视读数(m)高差(m)备注1 A-1 1.568 1.416 0.152 第1台阶2 A-2 1.568 1.265 0.303 第2台阶3 A-3 1.568 1.114 0.454 第3台阶4 A-4 1.568 0.966 0.602 第4台阶四、注意事项:1.中心连接螺旋要旋紧,防止仪器从架头上摔落。
2.每次读数前,均须消除视差和进行精确整平。
3.记录人员记录数据时,要向观测人员回报,记录以m为单位,记为mm。
4.为了人和仪器的安全,测站点和转点应选在路边。
5.仪器操作时不要用力过猛,脚螺旋,水平微动螺旋都有一定的调节范围,使用时不宜旋到顶端。
五、思考题:1、一个测站的水准测量中,已经观测了后视点,当观测前视点时是否还要再次粗略整平及精确整平?为什么?答:不能进行粗略整平。
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水准测量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d30b494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d5.png)
水准测量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测量水准仪的精度,了解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实验仪器和设备。
本次实验所用仪器设备包括水准仪、测量杆、三脚架、标尺等。
二、实验原理。
水准测量是利用重力的平衡状态来确定水平面的一种测量方法。
在水准测量中,我们利用水准仪来测量地面的水平位置,以此来确定地面的高程。
水准仪是一种光学仪器,利用其内部的气泡来确定水平位置,从而实现测量目的。
三、实验步骤。
1. 将三脚架放置在需要测量的地面上,并调整使其稳定水平。
2. 将水准仪放置在三脚架上,并调整使其处于水平状态。
3. 利用测量杆在需要测量的地面上标记出若干点,并用标尺测量这些点的高程。
4. 在每个测点上使用水准仪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水准仪的读数。
5. 根据水准仪的读数和标尺的高程数据计算出每个点的实际高程。
四、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在实验中,我们记录下了每个测点的水准仪读数和标尺的高程数据,通过计算得到了实际高程数据。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了一些误差,如水准仪读数的波动、标尺读数的不精确等。
为了减小这些误差,我们进行了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五、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我们得出了每个测点的实际高程数据,并对比了不同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异。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误差的来源,如水准仪的精度、测量杆的标定等。
这些误差对于水准测量的精度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实际测量中需要注意这些因素,以提高测量的精度。
六、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通过水准测量的实践操作,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水准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在实验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如测量误差的存在、仪器精度的影响等。
因此,在今后的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注意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水准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
七、实验感想。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学习了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还提高了实际操作的能力。
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为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做出更大的贡献。
实验一--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一--水准测量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a5d2d843186bceb19e8bbee.png)
实验一水准测量实验报告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DS 3型水准仪的基本构造,认清其主要部件的名称,性能和作用。
2.练习水准仪的正确安置、瞄准和读数。
3.掌握普通水准测量的施测、记录、计算、闭合差调整及高程计算的方法。
二、计划与设备1.实验时数安排为2学时。
2.实验小组由8人组成:4人操作,2人记簿,2人扶尺。
2. 实验设备:DS水准仪1台,双面水准尺2根,尺垫2个,记录纸2张,3三角架1个;铅笔1根。
三、水准测量原理水准仪器组合:1.望远镜2.调整手轮3.圆水准器4.微调手轮5.水平制动手轮6.管水准器7.水平微调手轮8.脚架四、方法与步骤(一)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1.安置仪器:先将三脚架张开,使其高度适当,架头大致水平,并将架腿踩实,再开箱取出仪器,将其固连在三脚架上。
2.认识仪器:指出仪器各部件的名称和位置,了解其作用并熟悉其使用方法。
同时弄清水准尺的分划注记。
3.粗略整平:双手食指和拇指各拧一只脚螺旋,同时对向(或反向)转动,使圆水准器气泡向中间移动;再拧另一只脚螺旋,使气泡移至圆水准器居中位置。
若一次不能居中,可反复进行。
(练习并体会脚螺旋转动方向与圆水准器气泡移动方向的关系。
)4.水准仪的操作:瞄准——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清晰,松开制动螺旋,转动仪器,用照门和准星瞄准水准尺,拧紧制动螺旋,转动微动螺旋,使水准尺位于视场中央,转动物镜调焦螺旋,消除视差使目标清晰(体会视差现象,练习消除视差的方法)。
精平——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管气泡两端的半影像吻合(成圆弧状),即符合气泡严格居中。
读数——从望远镜中观察十字丝横丝在水准尺上的分划位置,读取四位数字,即直读出米、分米、厘米的数值,估读毫米的数值。
5.观测练习:在仪器两侧各立一根水准尺,分别进行观测(瞄准,精平,读数),记录并计算高差。
不动水准尺,改变仪器高度,同法观测。
或不动仪器,改变两立尺点位置同法观测。
检查是否超限。
(二)普通水准测量1.选定一条闭合水准路线,其长度以安置4~6个测站为宜。
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水准测量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7b58a85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b3.png)
水准测量实验报告水准测量实验报告引言:水准测量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方法,用于确定地面或其他水平面的高程差。
本实验旨在通过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并分析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目的:1. 学习水准仪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2. 掌握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3. 分析水准测量结果的误差来源,并提出改进措施。
实验装置与方法:1. 实验装置:水准仪、测量杆、三脚架、水平器等;2. 实验方法:选择适当的测量区域,搭设三脚架并调平,安装水准仪并调整水平,进行水准测量。
实验步骤:1. 搭设三脚架并调平:选择平整稳固的地面,将三脚架放置在测量区域,使用水平器调整三脚架的水平度,确保其稳定性;2. 安装水准仪并调整水平:将水准仪放置在三脚架上,使用调节螺丝和气泡管调整水准仪的水平度;3. 进行水准测量:在测量区域内选择合适的测量点,将测量杆插入地面,读取水准仪上的高差数据,并记录;4. 移动水准仪:将水准仪移动至下一个测量点,重复第3步的操作,直至完成所有测量点的测量;5. 数据处理: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出各测量点之间的高程差,并进行误差分析。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三个测量点进行水准测量,并记录了每个测量点的高差数据。
通过数据处理,我们得到了各测量点之间的高程差,并进行了误差分析。
误差来源及改进措施:1. 仪器误差:水准仪的制造精度和使用年限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为减小仪器误差,可以选择精度更高的水准仪,并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2. 操作误差:操作人员在使用水准仪时可能存在读数不准确、调整不精细等问题。
为减小操作误差,可以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操作技巧和经验。
3. 环境误差:测量区域的地形起伏、气温变化等因素都会对水准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为减小环境误差,可以选择地形平坦、气温稳定的测量区域,并在测量过程中注意环境因素的变化。
结论:通过本次水准测量实验,我们学习了水准仪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并掌握了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
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水准测量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1158c27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7f.png)
水准测量实验报告.本次水准测量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水准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并通过实际操作提升实践能力。
一、实验原理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平面的特性,测定一定区域内各点的高程和相对高差。
水准测量可以分为三种方式,分别是高程差测量、曲线线路测量和大地水准测量。
其中,高程差测量是指将测站间的高度差进行测量,而曲线线路测量则是对曲线线路进行高程测量,而大地水准测量则是指对整个地球进行高程测量。
在水准测量过程中,为了提高测量精度,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必须保证测点之间的相互可见性,尤其是在长距离测量中更为重要。
2. 仪器的使用要规范,测量时要放置稳定,并避免受到外部干扰。
3. 必须掌握正确的观测技巧和操作方法,尽量减少误差。
二、实验仪器本次实验所使用的仪器为水准仪和测量杆。
水准仪是进行水准测量时所必需的仪器,它用于测量测站之间的垂直高度差。
而测量杆则是作为高差标尺,用于标记各个测量点的高程。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共进行了两个测量点的高程差测量,测量过程中,为了保证精度,需要进行多次观测,并进行数据处理。
首先,将测量杆放置在第一个测点,使用水准仪进行观测,并记录下第一个测点的高程。
随后,将测量杆移至第二个测点,重复上述观测和记录过程,并计算出第二个测点的高程。
最后,根据两个测点的高程数据计算出它们之间的高程差,即可得到测量结果。
四、实验结果经过多次的观测和处理,本次实验得出的两个测点的高程差为2.48米。
该结果与实际测量数据相差不大,说明本次实验的测量精度比较高,并且符合测量要求。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并掌握了一定的测量技巧和操作经验。
此外,本次实验还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并加强了我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普通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普通水准测量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ad7325b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7f.png)
普通水准测量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学习基本的水准测量方法和仪器的使用。
2.熟悉水准仪的校准和调整。
实验仪器和材料:1.水准仪2.支架3.钉子4.拉线5.测量棒实验原理和步骤:水准测量是一种测量地面高程差和平面距离的方法,基于重力和光线的偏折原理。
首先,将水准仪放置在支架上,通过调节水平平衡泡来保持仪器水平,然后在测量目标附近钉下一个参考点,在水平线上标定为基线。
接下来,使用测量棒在参考点上测量高程差,并移动到下一个目标点进行测量,以此类推,最后通过计算高程差和平面距离来得出结果。
本次实验的具体步骤如下:1.将水准仪放置在支架上,并调整仪器使其保持水平。
2.在测量区域内选择起点,并钉下一个参考点,作为基线。
3.将测量棒放置在参考点上,通过调整棒的位置使其水平。
4.读取测量棒上的高程差,并记录下来。
5.移动到下一个目标点,钉下新的参考点。
6.将测量棒放置在新的参考点上,调整位置使其水平。
7.再次读取测量棒上的高程差,并记录下来。
8.重复步骤5-7,直到完成所有目标点的测量。
9.根据测量的高程差和平面距离,计算出各点之间的高程差和水平距离。
实验结果和分析:实验结论:通过水准测量实验,我们学习了基本的水准测量方法和仪器的使用。
掌握了水准仪的校准和调整技巧。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了解了测量的步骤和原理,并得到了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结果的分析,评估了测量的准确性和精度,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水准测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提高了实际操作的技能。
实验感想:本次实验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通过亲自操作仪器和进行测量,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水准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调节仪器的水平平衡和正确使用测量棒等。
然而,通过耐心的实践和老师的指导,我逐渐掌握了操作技巧,并取得了满意的测量结果。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提高水准测量的技能,为实际工程测量做出更好的贡献。
测量实验报告
![测量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6dec70b7cd184254b3535cb.png)
测量实验报告专业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小组________河北农业大学实验报告一水准仪使用一、预做作业1、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形成的______在竖立与两点的水准尺上读得的___读数减___读数求得两点的高差。
高差为正说明前视点_(高、低),为负说明______。
2、水准仪的望远镜由物镜、目镜、对光凹透镜和______组成。
物镜对光的目的是看清_____,目镜对光的目的是看清_____。
3、视差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其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消除视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准尺上的注记是到__米,水准尺读数应读__位(__是估读的),并在__位标注小数点。
无论正像、倒像均应由小到大读取。
5、转点应放尺垫,已知点未知点不放尺垫;所以尺垫的作用是_____、_____。
观测时标尺应放在尺垫的_____处。
6、水准测量的操作步骤为:___,______,___,___。
7、在仪器正常状态下,圆水准气泡居中仅说明仪器______,只有符合气泡居中才说明_____。
所以,微倾式水准仪每次读数前均应使__________。
8、由于转动脚螺旋会改变仪器的高度,为了使前视读数与后视读数为同一高度的水平视线,在后视读数与前视读数之间___转动脚螺旋。
9、请将下图所示水准测量观测数据填入手薄,计算各站高差,经检核无误后,根据水准点BM5的已知高程(20.000)计算待定点A的高程。
水准测量手薄二、实习结果两站观测结果观测者:记录者:日期:一站观测结果观测者:记录者:日期:实验报告二水准路线一、预做作业1、水准路线布设形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
2、闭合水准路线的校核条件是__________。
3、附合水准路线的校核条件是__________。
4、测站校核的目的是检查________的正确性和提高精度。
普通测量学实验报告
![普通测量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3250a50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cb.png)
普通测量学实验报告普通测量学实验报告「篇一」一、实验名称:水准测量和水准测量的检核二、实验原理:1、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读取竖立于两个点之上的水准尺的读数,从而测定两点的高差,再根据已知点的高程算出待测点的高程2、由于在测量时存在误差,因此采用成果检核的方法来判断所测数据是否满足要求。
其中成果检核的方式有三种,我们小组采用了附和路线的方式三、实验器材:自动安平水准仪、三脚架、水准尺实验目的:通过实地进行水准测量,测出一系列的数据,经过整理和运算,得到一个未知点的高度,并通过水准检核,得到误差,从而帮助我们了解怎样使用水准仪,怎样处理实验数据以及怎样计算误差。
最后以表格的形式将本次试验的成果表现出来四、实验步骤测量山坡上一点p的高程步骤:1、从实验器具室里,以小组为单位领取实验器材,包括水准仪、三脚架及水准尺将三角架固定在一块稍平的的草地上,将水准仪固定在三脚架上,并且调节三脚架的高度,使其与人的高度相适应2、选a和b两点为所要测得点,其中a带你的高程已知,例如选择平坦的马路;b点的高程需要我们来测量,选在一个小山坡上,并在a和a点标明记号。
3、调节水准仪的脚螺丝手轮,是水准气泡居中,并且记下读盘刻度的位置。
4、先测量a点的高程,就是先把水准尺固定在a点,人观察目镜,调节水准仪的调焦手轮与水平微动螺旋,找到水准尺,使其在目镜中变得清晰,并使中丝对准水准尺,找到中丝,记下读数。
5、转动度盘,根据之前纪录的刻度线的位置,旋转180度,并且按照上述步骤四,测出b点的读数。
6、数据处理,将所记录的数据按照要求进行处理,计算得到高程差,根据hb=ha+hab=ha+(a-b),计算出b点的高程图如所示。
五、测站检核(采用闭合水准路线的方法)步骤一:根据六、实验总结:通过实地的测量,我基本上掌握了水准测量的要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水准测量的时候有可能会产生以下问题:1、一直不能调节水平;2、调焦时,一直找不到水准尺的位置;3、记录数据有问题,其中一组数据存在明显的偏差;在经过多次试验,我组逐一解决了上述问题。
水准测量实验报告6篇
![水准测量实验报告6篇](https://img.taocdn.com/s3/m/bb4536d3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26.png)
水准测量实验报告6篇水准测量实验报告1一、绪言水准测量是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测定地面上两点间高差的方法。
在地面两点间安置水准仪,观测竖立在两点上的水准标尺,按尺上读数推算两点间的高差。
通常由水准原点或任一已知高程点出发,沿选定的水准路线逐站测定各点的高程。
由于不同高程的水准面不平行,沿不同路线测得的两点间高差将有差异,所以在整理国家水准测量成果时,须按所采用的正常高系统加以必要的改正,以求得正确的高程,如图1,图2所示。
图1 水准测量原理示意图我国国家水准测量依精度不同分为一、二、三、四等。
一、二等水准测量称为“精密水准测量”,是国家高程控制的全面基础,可为研究地壳形变等提供数据。
三、四等水准测量直接为地形测图和各种工程建设提供所必需的高程控制。
图2 水准测量转点示意图二、实验目的1、通过对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高程的施测,掌握二等精密水准测量的观测和记录,熟悉使用电子水准仪进行二等水准的测量,并将所学知识得到一次实际应用。
2、熟悉精密水准测量的作业组织和一般作业规程。
三、水准测量实验过程3.1 小组成员及作业步骤小组成员:作业步骤:精密水准观测组由5人组成,具体分工是:观测一人,记录一人,扶持两人,量距一人。
3.2水准仪的使用水准仪的使用包括仪器的安置、粗略整平、瞄准水准尺、精平和读数等操作步骤。
我们实验所用的仪器主要就是电子水准仪SDL30,其他操作同普通的水准仪。
SDL30 的等级水准测量功能用于国家一、二、三、四等水准测量。
测量作业中的测站观测程序及其限差检核符合国家一、二水准测量规范(GB/T3.3.1 已知点数据及测区平面图(1)其中,211208和211号点为与南边测区的公共点。
(2)、测区平面图,如下图1黑色线条所包含的区域即为本组测区。
图1 测区平面图3.3.2二等精密水准测量方法a.测站观测程序:往测奇数测站水准标尺分划的顺序为后-前-前-后,往测偶数测站水准标尺分划的顺序为前-后-后-前;返测时刚好与往测相反。
水准测量_实验报告(3篇)
![水准测量_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d82bf72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49.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水准仪的基本构造和原理。
2. 掌握水准仪的正确操作方法,包括安置、瞄准、精平和读数。
3. 学习水准测量的基本步骤,包括观测、记录、计算和闭合差调整。
4. 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对水准测量原理和方法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实验原理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测定地面上两点间高差的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水准仪观测水准尺上的读数,从而计算出两点之间的高差。
水准测量通常分为精密水准测量和普通水准测量,其中精密水准测量分为一、二、三、四等,普通水准测量分为一、二、三、四等。
三、实验仪器与工具1. 水准仪:DS3型水准仪1台2. 水准尺:双面水准尺2根3. 尺垫:2个4. 记录纸:2张5. 三角架:1个6. 铅笔:1根四、实验步骤1. 安置仪器- 将三脚架张开,调整高度,使架头大致水平,并将架腿踩实。
- 将水准仪从箱中取出,固连在三脚架上。
2. 认识仪器- 观察水准仪的各个部件,包括望远镜、调整手轮、圆水准器、微调手轮、水平制动手轮、管水准器、水平微调手轮和脚架等。
- 了解各部件的名称、作用和使用方法。
3. 粗略整平- 通过旋转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从而使仪器大致水平。
- 注意气泡移动的方向与左手拇指或右手食指运动的方向一致。
4. 瞄准水准尺- 调节目镜,使十字丝清晰。
- 通过望远镜瞄准水准尺,使水准尺成像清晰。
5. 精平与读数- 通过微调手轮,使水准尺成像清晰。
- 读取水准尺上的读数,包括上、中、下三个读数。
6. 观测与记录- 在观测过程中,记录观测数据,包括观测点、读数、时间等。
- 注意记录的准确性,避免错误。
7. 计算与闭合差调整- 根据观测数据,计算两点之间的高差。
- 调整闭合差,使高差计算结果满足精度要求。
8. 实验结束- 整理实验仪器,清理实验场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水准仪的基本构造和原理,熟悉了水准仪的正确操作方法。
2. 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对水准测量原理和方法的实际应用能力。
水准仪测量实验报告
![水准仪测量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097657e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a3.png)
水准仪测量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掌握使用水准仪进行测量的方法和步骤,了解水准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实验仪器:水准仪、测量杆、标尺、水平尺、三脚架。
实验原理:水准仪是一种测量仪器,用于测量地面或建筑物的水平度。
它由一根精确的水平基线和一组准确的气泡管组成。
气泡管中的气泡会自动移动到其自重引起的中间位置,这个中间位置就标志着被测物体的水平面。
实验步骤:1. 将三脚架放置在平整的地面上,并调整三脚架的高度,使其稳定并与地面保持水平。
2. 将水准仪放在三脚架上,然后使用水平尺检查水准仪是否处于水平状态。
如果不是水平状态,则需要调整三脚架的高低来使其水平。
3. 使用测量杆和标尺找到待测基准点,并用标识进行标记。
通常选择一处容易观测到的标高固定点作为基准点。
4. 将水准仪的气泡管放置在基准点上,并用螺丝调整气泡位置,使其在气泡管上居中。
5. 移动水准仪至待测点,并将气泡管放置在待测点上。
记录下气泡管的位置。
6. 使用测量杆和标尺测量待测点的高度,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7. 将水准仪移至其他待测点,重复步骤5和6,直至完成所有的测量点。
8. 对测量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计算每个点相对于基准点的高度差。
实验注意事项:1. 确保测量仪器和测量点的表面干净,并无杂质。
2. 在观测气泡管时,要将眼睛平行于气泡管,以减小视差误差。
3. 在移动水准仪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机械冲击。
4. 根据测量仪器的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毛差和刻度进行读数。
实验结果和分析:根据实验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到各个测量点相对于基准点的高度差。
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可以得到整个测量区域的地形变化情况,以及各个点之间的高度差。
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对比和分析,例如绘制地形图或进行工程规划等。
结论:水准仪是一种常用的测量仪器,通过测量物体的水平度,可以得到物体表面的高度差。
本次实验通过使用水准仪进行测量,成功得到了各个测量点的高度差,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整理,为进一步的工程规划和地形分析提供了数据支持。
水准测量的实验报告
![水准测量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63a2eae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00.png)
水准测量的实验报告水准测量的实验报告引言:水准测量是一种常见的测量方法,用于确定地面上不同点的高程差。
它在土木工程、建筑设计和地理测绘等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1. 了解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学习使用水准仪进行测量,并掌握仪器的操作技巧;3. 进行实地测量,计算高程差,并分析测量误差。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本实验所用的仪器和材料包括:1. 水准仪:用于测量地面上不同点的高程差;2. 测量杆:用于确定测量点的高程;3. 三脚架:用于支撑水准仪,保证其稳定性;4. 测量带:用于测量测量点之间的水平距离;5. 笔记本和铅笔:用于记录测量数据。
三、实验步骤1. 设置测量基准点:选择一个稳定的地面点作为测量的起点,并确定其高程为零点。
2. 设置测量路线:根据实际情况,在测量区域内设置一条水准路线,并确定各个测量点。
3. 安装水准仪:将水准仪放置在三脚架上,并调整水平,保证仪器的稳定性。
4. 测量高程差:在每个测量点上,使用测量杆测量其高程,并记录数据。
5. 计算高程差: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各个测量点之间的高程差,并记录结果。
6. 分析测量误差: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计算误差范围,并探讨可能的误差来源。
7. 撰写实验报告:将实验过程、数据和分析结果整理成报告,并进行总结和讨论。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际测量数据,我们得到了各个测量点之间的高程差。
通过计算和分析,我们发现在测量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误差来源:1. 仪器误差:水准仪的制造精度和使用年限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2. 人为误差:操作人员的经验和技巧也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一定的误差。
3. 环境条件:如风力、温度等因素也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减小误差:1. 仪器校准:定期对水准仪进行校准,保证其测量精度和准确性。
测绘测量实验
![测绘测量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a3ee4b82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c5.png)
根据方格网结构,再利用经纬仪及钢尺分别测设得另外两个边角点的位置。 在各轴线上利用钢尺可以定出其他轴线点的位置。 . 检查测设结果精度: 长度(边长及对角线长度) 角度(各正交轴线之间的角度) 填写实验报告 重点内容:如何根据设计建筑物分布形态及已知条件选择合适测设方案。
对中及整平
在地面选一固定点钉木桩,桩顶钉一小钉(或打一十字交叉线)作为测站点;支好脚架;将经纬仪立于脚架上旋紧中心连接螺旋;调三脚架并通过光学对中器尽量使仪器中心对准地面测站点。 略松架腿伸缩固定螺旋,调整架腿高度,使圆水准器中气泡居中,旋紧架腿伸缩固定螺旋。 利用管水准器调平经纬仪。反复调节,使管水准器在任意方向上均居中。
(3)计算 1)精度评定 高差闭合差计算 闭合导线: 附合导线: 允许闭合差: 2)平差处理及水准点高程计算 改正数 高程: (5)报告编写
实验三 经纬仪认识及操作
二、目的与要求
了解经纬仪主要部件的作用和用法。 练习经纬仪的对中和整平。 掌握度盘读数方法
实验五 视距测量
三、实验步骤 1. 安置仪器 在测站安置经纬仪,对中调平,量仪器高 。 2. 瞄准并消除视差 盘左瞄准目标点的视距尺,调节目镜对光螺旋使十字丝清晰,调节物镜对光螺旋使尺像清晰,消除视差,调节望远镜微动螺旋使视距丝在尺像范围内。 3. 观测读数 读取视距丝读数,求尺间隔 ;读中丝读数 及竖盘读数 ,并计算竖直角 4. 水平距离及高差计算 水平距离: 高差:
实验六 建筑物定位测量
实验内容 利用导线点和建筑物的设计坐标进行测设数据的计算,并在实地进行建筑物的定位。 实验目的与要求 掌握建筑物定位的工作程序。 建筑物主轴线交点处各角度与已知角值之差不大于30〞。 对角线长度及轴线交点间距离与设计尺寸比较,相对误差不大于1/5000。
普通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普通水准测量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511b207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23.png)
普通水准测量实验报告普通水准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普通水准测量的方法,掌握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和数据处理方法,提高实验者的测量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水准测量是一种利用水平视线测定两点之间高差的测量方法。
水准仪主要由望远镜、水准器和基座三部分组成。
水准测量中,通常采用双面尺法或两次仪器高法进行测量,以消除仪器误差和大气折光等因素的影响。
水准测量的精度通常以毫米(mm)为单位表示。
三、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选择合适的测量场地,准备好水准仪、双面尺、记录本等测量工具和设备。
2.仪器安装:将水准仪安装在三脚架上,调整三脚架的高度和角度,使水准仪的视准轴水平。
3.粗平:通过调整水准仪的三个脚螺旋,使圆水准器的气泡居中,以保证望远镜的视线水平。
4.瞄准:将望远镜对准目标点上的标尺,通过望远镜的调焦使标尺影像清晰可见。
5.读数:读取标尺上的读数,记录在记录本上。
在读取读数时,需要注意消除视差和估读误差。
6.数据处理:根据测量结果,进行高程计算和数据处理。
在处理数据时,需要注意消除仪器误差和大气折光等因素的影响。
7.误差分析:对测量结果进行误差分析,找出误差来源,提出改进措施。
8.实验总结:整理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经验。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高程计算结果,可以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各点高程均在合理范围内,没有出现异常值。
这说明实验过程中没有出现大的误差或异常情况。
2.各点高程的相对误差在±0.02m以内,说明实验结果的精度较高。
其中最大相对误差为0.018m,出现在第5号测点,可能是由于地形等因素引起的误差。
3.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采用了两次仪器高法进行测量,以消除仪器误差的影响。
从实验结果来看,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测量精度。
但同时也增加了测量时间和工作量。
因此需要在精度和效率之间进行权衡考虑。
4.在误差分析中,发现大气折光和地形因素是影响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
水准路线测量实验报告
![水准路线测量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666706d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d6.png)
水准路线测量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测量水准路线上的高程值,掌握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精度分析方法。
实验原理:水准线是指通过各点的重心并与地球的重力方向垂直的曲面,水准路线是指连接同一高程的所有点形成的曲线。
水准仪是测量水准线高差的基本仪器,是由望远镜、水平仪和三角支架组成的。
实验仪器:水准仪、三角架、高程尺、测量杆、铁钉、皮尺、笔、水准钳、书尺、水准站标(或伸缩杆)等测量仪器。
实验内容和步骤:1. 选择一条起点和终点高程差比较小的路线,为其布设水准站标。
2. 在起点站和终点站各测量3次,求平均值作为基准点高程。
3. 在中间站点设章高峰点,测量章高并记录。
然后进行向前反算,或向后求算,得出各站点的高程。
4. 进行精度检查,包括间接精度检查和直接精度检查。
间接精度检查是将前后相接的微段的高程差求出并进行比较,要求其达到精度要求。
直接精度检查是将直接测得的高程差与其允许的高程差的比值进行比较。
5. 绘制高程示意图,并对比实测高程值和实际高程进行偏差分析,如果偏差范围超出允许值,则需重新测量。
6. 计算高程时应先纠正各测量点的真高,同时加上椭球面高程差和大地面高程差。
7. 记录和处理数据,制作实验报告。
实验结果和分析:本次实验测得的高程值为起点站视线高程为153.78m,终点站视线高程为154.23m,经过中间11个测站的求算,得到每个站的高程值。
通过计算发现,间接精度检查的高程差为0.01m,远小于合理误差范围,说明该次实验相对精度较高。
在绘制高程示意图时,各站点的实测高程值与实际高程进行比较,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结论:本次水准路线测量实验通过基本仪器水准仪、三角架等对路线上的各站点高程值进行了测量和求算,通过精度检查和比对实际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有效分析和处理,获得了相对精度较高的结果。
此实验的成功实施对于掌握水准测量技能,提高工程测量的工作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水准测量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f63e4c3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84.png)
水准测量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水准测量是一项基础测量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矿业、地震勘探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掌握水准测量的基本方法,熟悉水准仪的使用和调整,以及对地表高程的测量与计算。
2.实验原理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测量起点到各测站的高差。
高差是指两点之间垂直距离的差值,通常用毫米或米表示。
在实际操作中,为了保证测量精度,需要采用精密水准仪进行测量,并采用具有高精度的水平仪进行校准。
3.实验装置及材料本次实验所使用的装置及材料包括:(1)水准仪、三脚架、钢尺、标志杆等;(2)水平仪、直线尺、六角扳手等。
4.实验过程(1)设置起测点首先需要确定起测点,即在测量范围之内选择一个高程稳定的地点。
通常采用地面水井盖、建筑物顶部或路面铺设的标高点等为起点。
在起点设置三脚架,并调整水准仪的基准面平行于地面。
然后使用水平仪对基准面进行校准,确保水准仪的精度达到要求。
(2)设置测站接着需要在距离起点一定距离处选择一个稳定高程的地点作为第一个测站,并在该测站上设置三脚架。
使用钢尺测量三脚架基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得到该测站的高程。
然后在该测站上放置标志杆,以便后续测量时能够轻松识别该测站。
(3)观测高差在完成第一个测站的设置后,需要移动水准仪和三脚架到下一个测站。
在新测站上使用钢尺测量三脚架基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得到该测站的高程。
然后使用水准仪对基准面进行校准,调整水准仪使其水平。
接着,使用水准仪从第一个测站向新测站观测高差,并记录在数据表格中。
在观测高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观测高差时,需要在较稳定的环境下进行操作,避免受到风、震动等干扰。
②同时观测直线尺上的刻度,并记录水准仪在直线尺上的位置。
(4)计算高程观测完所有测站的高差后,需要计算每个测站的绝对高程。
首先,选定一个测站的高程作为基准(通常选择起点),然后根据观测得到的各个测站高差,计算出各个测站的绝对高程。
5.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完成了水准测量,并计算出了各个测站的绝对高程。
水准测量的实验报告
![水准测量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d1e80991a37f111f1855b97.png)
水准测量的实验报告篇一:水准测量的实验报告1.了解DS 3型水准仪的基本构造,认清其主要部件的名称,性能和作用。
2.练习水准仪的正确安置、瞄准和读数。
3.掌握普通水准测量的施测、记录、计算、闭合差调整及高程计算的方法。
1.实验时数安排为2学时。
2.实验小组由8人组成:4人操作,2人记簿,2人扶尺。
2. 实验设备:DS3水准仪1台,双面水准尺2根,尺垫2个,记录纸2张,三角架1个;铅笔1根。
水准仪器组合:1.望远镜2.调整手轮3.圆水准器4.微调手轮5.水平制动手轮6.管水准器7.水平微调手轮8.脚架(一)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1.安置仪器:先将三脚架张开,使其高度适当,架头大致水平,并将架腿踩实,再开箱取出仪器,将其固连在三脚架上。
2.认识仪器:指出仪器各部件的名称和位置,了解其作用并熟悉其使用方法。
同时弄清水准尺的分划注记。
3.粗略整平:双手食指和拇指各拧一只脚螺旋,同时对向(或反向)转动,使圆水准器气泡向中间移动;再拧另一只脚螺旋,使气泡移至圆水准器居中位置。
若一次不能居中,可反复进行。
(练习并体会脚螺旋转动方向与圆水准器气泡移动方向的关系。
)4.水准仪的操作:瞄准——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清晰,松开制动螺旋,转动仪器,用照门和准星瞄准水准尺,拧紧制动螺旋,转动微动螺旋,使水准尺位于视场中央,转动物镜调焦螺旋,消除视差使目标清晰(体会视差现象,练习消除视差的方法)。
精平——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管气泡两端的半影像吻合(成圆弧状),即符合气泡严格居中。
读数——从望远镜中观察十字丝横丝在水准尺上的分划位置,读取四位数字,即直读出米、分米、厘米的数值,估读毫米的数值。
5.观测练习:在仪器两侧各立一根水准尺,分别进行观测(瞄准,精平,读数),记录并计算高差。
不动水准尺,改变仪器高度,同法观测。
或不动仪器,改变两立尺点位置同法观测。
检查是否超限。
(二)普通水准测量1.选定一条闭合水准路线,其长度以安置4~6个测站为宜。
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水准测量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fcd9b56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df.png)
水准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水准测量是确定地面点高程的一种常用方法。
本次实验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水准测量的原理、方法和技术,提高测量精度,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深对测量学基本理论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读取竖立于两点上的水准尺读数,以测定两点间的高差,从而由已知点高程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高差计算公式为:$h_{AB} = a b$(其中,$a$为后视读数,$b$为前视读数)。
通过将起始点的高程加上各段高差,可依次求得其他点的高程。
三、实验仪器和工具1、水准仪一台2、水准尺两根3、尺垫两个四、实验步骤1、安置水准仪首先,选择视野开阔、地面坚实的地点安置水准仪。
打开三脚架,使其高度适中,大致水平,然后用中心螺旋将水准仪固定在三脚架上。
通过调节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此时仪器大致水平。
2、粗略整平用双手同时向内或向外转动一对脚螺旋,使气泡沿着脚螺旋的连线移动。
再转动另一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
重复操作,直至圆水准器气泡在任何方向都居中。
3、瞄准水准尺目镜对光,使十字丝清晰。
然后通过望远镜瞄准水准尺,拧紧制动螺旋。
转动望远镜的物镜对光螺旋,使水准尺成像清晰。
再转动微动螺旋,使十字丝的竖丝对准水准尺边缘或中央。
4、精确整平调节微倾螺旋,使水准管气泡两端的影像符合,此时视线即为水平。
5、读数读取十字丝中丝在水准尺上的读数,先读米数和分米数,再估读厘米数和毫米数。
记录读数时要准确、清晰。
6、测量高差在两个测量点之间依次设立测站,按照上述步骤读取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计算高差。
7、计算高程根据已知点的高程和各段高差,依次计算出各未知点的高程。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以下是本次实验的数据记录表格:|测站|后视读数(m)|前视读数(m)|高差(m)|高程(m)||::|::|::|::|::|| 1 | 1528 | 1025 | 0503 | 50000 || 2 | 1235 | 0856 | 0379 | 50503 || 3 | 1012 | 0638 | 0374 | 50882 || 4 | 0885 | 0512 | 0373 | 51256 |计算各测站的高差,并对高差进行检核,确保高差闭合差在允许范围内。
水准测量 实验报告
![水准测量 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2673434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e0.png)
水准测量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水准测量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学习和掌握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1. 水准仪;2. 测量杆;3. 支架;4. 钉子或标志物;5. 直尺;6. 笔和纸。
三、实验原理水准测量是指利用重力的垂直方向,通过比较各点的水平面高差,确定地面或建筑物各点的高度差的一种测量方法。
在水准测量中,一般选择一个参考点,称为基准点,然后利用水平仪(水准仪)测量各点的高差,从而确定其高度。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选择基准点,安装水准仪;2. 测量前的准备:在基准点以及其他待测点上设置钉子或标志物;3. 每次测量前都要进行仪器调平:先调整仪器上的调平器,使其水平调准,然后进行垂直调准;4. 测量过程:将水准仪转动到各个待测点位,观测水平丝和定丝的位置,记录读数;5. 计算高差:根据测量读数计算各点的高差,可以采用剩余法或闭合路线法。
五、实验结果以某个基准点为起点,测量了A、B、C、D四个待测点的高差如下表所示:测点高差(米)基准点0A 0.02B -0.05C -0.01D 0.03六、实验讨论1. 实验误差: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仪器的精度、仪器的校准、操作者的水平等因素,可能会引入一定的误差,导致测量结果与实际结果存在差异。
2. 仪器校准:在进行水准测量前,需要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可以通过校准仪器上的水平和垂直调准器,以及检查测量杆是否垂直等方式进行校准。
3. 测量精度:水准仪的精度决定了测量结果的精度,而水平仪的精度一般在±0.1mm/m以内,因此水准测量的精度可以达到毫米级别。
4. 实际应用:水准测量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地理测量、建筑测量等领域,例如在建筑施工中确定地面高差,制图中绘制等高线图等。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学习了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了水准测量的仪器和材料,并进行了具体的操作和测量。
在实验过程中,我注意到仪器的准确性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很大,因此仪器的校准十分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DS 3型水准仪的基本构造,认清其主要部件的名称,性能和作用。
2.练习水准仪的正确安置、瞄准和读数。
3.掌握普通水准测量的施测、记录、计算、闭合差调整及高程计算的方法。
二、计划与设备
1.实验时数安排为2学时。
2.实验小组由8人组成:4人操作,2人记簿,2人扶尺。
2. 实验设备:DS
水准仪1台,双面水准尺2根,尺垫2个,记录纸2张,
3
三角架1个;铅笔1根。
三、水准测量原理
水准仪器组合:
1.望远镜
2.调整手轮
3.圆水准器
4.微调手轮
5.水平制动手轮
6.管水准器
7.水平微调手轮
8.脚架
四、方法与步骤
(一)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
1.安置仪器:
先将三脚架张开,使其高度适当,架头大致水平,并将架腿踩实,再开箱取出仪器,将其固连在三脚架上。
2.认识仪器:
指出仪器各部件的名称和位置,了解其作用并熟悉其使用方法。
同时弄清水准尺的分划注记。
3.粗略整平:
双手食指和拇指各拧一只脚螺旋,同时对向(或反向)转动,使圆水准器气泡向中间移动;再拧另一只脚螺旋,使气泡移至圆水准器居中位置。
若一次不能居中,可反复进行。
(练习并体会脚螺旋转动方向与圆水准器气泡移动方向的关系。
)
4.水准仪的操作:
瞄准——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清晰,松开制动螺旋,转动仪器,用照门和准星瞄准水准尺,拧紧制动螺旋,转动微动螺旋,使水准尺位于视场中央,转动物镜调焦螺旋,消除视差使目标清晰(体会视差现象,练习消除视差的方法)。
精平——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管气泡两端的半影像吻合(成圆弧状),即符合气泡严格居中。
读数——从望远镜中观察十字丝横丝在水准尺上的分划位置,读取四位数字,即直读出米、分米、厘米的数值,估读毫米的数值。
5.观测练习:
在仪器两侧各立一根水准尺,分别进行观测(瞄准,精平,读数),记录并计算高差。
不动水准尺,改变仪器高度,同法观测。
或不动仪器,改变两立尺点位置同法观测。
检查是否超限。
(二)普通水准测量
1.选定一条闭合水准路线,其长度以安置4~6个测站为宜。
确定起始点及水准路线的前进方向。
2.在起始点和第一个待定点分别立水准尺,在距该两点大致等距离处安置仪器,分别观测黑面水准尺,得到后视读数a黑和前视读数b黑;
然后再观测前视水准尺红面,得到读数b红,旋转水准仪瞄准后视水准尺红面,得到读数a红;检查所测数据是否超限,如超限重测,不超限
则计算平均高差h
1,然后进行下一站观测,依次推进测出h、h
3
、
h
4
…。
3.根据巳知点高程及各测站的观测高差,计算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并检查是否超限。
对闭合差进行配赋,推算各待定点的高程。
五、注意事项
1.测量前,水准仪要进行检验与校正。
2.仪器的安置位置应保持前、后视距大致相等。
每次观测读数前,应使符合水准管气泡严格居中,并消除望远镜视差。
3.立尺员要思想集中,立直水准尺。
注意巳知水准点和待定水准点上不放尺垫。
仪器未搬迁,后视点尺垫不能移动,仪器搬迁时,前视点尺垫不能移动。
迁站时应防止摔碰仪器或丢失工具。
4.限差要求:黑、红面水准尺读数之差(黑+K-红)小于3mm;同一测站黑、红面(两次仪器高)所测高差之差应小于5mm;路线高差闭合差应在±20L或±6n(mm)之内,L为公里数,n为测站数。
超限应重测。
5.实验结束时每人上交“水准仪的使用与水准测量”报告一份(附普通水准测量记录).
六、实验报告数据
七、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实验,巩固了之前所学知识,掌握了水准仪的基本操作,从而积累了许多经验。
(1)、立标尺时,标尺除立直外还要选在重要的地方.因此,选点就非常重要,点一定要选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时要注意并点非越多越好.相反选取的无用点过多不但会增加测量,计算和绘图的劳动量和多费时间,而且会因点多而杂乱产生较大的误差。
(2)、要先将道路和主要建筑物确定下来,然后在添加其余次要方面,这样不但条理清楚,利于作图而且更有利于作图的准确和随时进行实物和图形的对比从而检验测量数据的准确与否.但这两周实习也给了我们不少教训:由于某个数据的读错、记错及算错都给我们带来了不少麻烦,从而让我们知道了做任何事都要认真。
还有一个组的团结也是至关重要的,他关系到整个组的进度。
前我们组由于配合不够默契,分工也不够合理,整体进度受到极大的影响,后来通过组内的交流,彻底解决了以上问题。
实习进度有了很大的改观,进度和效果自然就提上来了。
这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我们以后工作的时候也是一样,只有团结才能把事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