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1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1一. 教材分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这一课题,主要介绍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用途以及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这两种气体的基本性质,认识它们在自然界和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气体有一定的认识。
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相似,易混淆,学生需要通过实验和讲解,进一步深化对这两种气体的认识。
同时,学生需要了解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用途以及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2.学会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式、名称的书写。
3.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用途以及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2.教学难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式、名称的书写。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讲解、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掌握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气体样品、烧杯、试管、澄清石灰水等。
2.课件: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和环境影响的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日常应用场景,如碳酸饮料、燃料等,引导学生关注这两种气体。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呈现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和环境影响,让学生对这两种气体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进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溶解性、燃烧性等。
4.巩固(5分钟)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和环境影响,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如温室效应,以及如何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提高环保意识。
九年级化学上册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教学内容分析本章教材研究的是碳的单质及碳的化合物,其中学生最熟悉的就是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教学要求掌握的两种气体之一,也是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的一种物质。
本节教材内容主要讲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最后联系到用途。
二、学情分析首先,从学生的知识储备上来看,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已经了解了很多的二氧化碳知识,例如喝汽水、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原料等;其次,从学生的心理上分析,总是希望通过自主的探索了解一类物质的规律知识,所以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和意义。
三、教学思路设计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用生活中的材料来创造问题情境,整堂课围绕一瓶可乐展开探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再将结论应用到生活当中。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的能力。
本堂课让学生亲自动手完成探究的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培养学生透过现象挖掘本质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二氧化碳的基本性质2.初步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一般程序和方法(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等有关知识的探究学习,是学生体会获得知识的过程,是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通过相互交流,使学生产生兴趣。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1.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2.让学生认识到生活处处有化学,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五、重点和难点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难点: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总结归纳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六、教学准备大理石、稀盐酸、醋酸、石灰水、胶头滴管、试管、烧杯、水槽、集气瓶、铁皮架、玻片、塑料瓶、铁架台、纸袋、、蜡烛等。
七、教学过程请同学们看一段动画,然后学着(不请同学们看一段动画,然后学着请同学们参照书上自己(与仔细回忆我们是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并请同学们做一做实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精选6篇)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精选6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
2.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表达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论。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2.通过实验,体验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以及得出结论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体会到合作与交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与检验。
难点二氧化碳与水和石灰水反应的原理。
教学工具仪器:试管、烧杯、集气瓶、导管、塑料瓶、两瓶分别装有稀醋酸和水的喷雾瓶、白铁皮架(有两个阶梯)等药品:石灰石、盐酸、澄清的石灰水、一瓶雪碧、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展示一套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请两位学生互相配合,在3min内制好三瓶二氧化碳。
引导学生适时地评价他们的操作。
师:下面我们就用刚制好的二氧化碳做一组实验,通过实验你能得到哪些结论?师:请一位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1.展示一瓶二氧化碳,让学生观察其颜色、状态。
2.向一盛有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内加入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
3.向盛有燃着的阶梯蜡烛的烧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
师:从以上3个实验,我们发现了二氧化碳具有哪些性质?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二、推进新课二氧化碳的性质师:1.物理性质(1)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的大(同温同压下)。
(3)能溶于水。
师:二氧化碳也有三态变化,在加压、降温的条件下可以变成液体,继续加压、降温,就可以变成固体。
现在我们一起观看固体二氧化碳。
师: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制二氧化碳固体。
请几位同学小心将固体收集到饮料瓶中,观察它的状态及变化。
九年级化学上册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
感受新知过渡:CO2的用途虽然不少,但是空气中的CO2是否越多越好?太多会造成什么负面影响?1、影响人体健康2、增强温室效应教师引导学生看教材119页表6-1,了解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超标对人健康的影响,思考问题:学生长时间在紧闭门窗的教室学习,会不会影响学习效率呢?展示:温室效应学生完成学案相应问题。
教师引导,培养学生传播低碳理念,倡导低碳生活。
教师总结后汇总。
学生很容易想到温室效应。
学生回答: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影响学习效率。
学生展示答案。
学生交流低碳做法。
PPT展示温室相应加剧引起的极端天气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展示PPT“煤气中毒”观看视频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
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感悟生活收获新知过渡:煤气中毒,提出问题:引起煤气中毒的是哪种物质?引出一氧化碳,PPT展示一氧化碳百度词条,认识一氧化碳。
学生回答:一氧化碳学生阅读并总结、展示有关一氧化碳的性质:PPT展示网络百度词条“一氧化碳”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网络,对一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进行归纳,容易被学生接受。
提出问题:从一氧化碳的百科词条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氧化碳的哪些信息?提出问题:一氧化碳使人中毒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
过渡:为什么使用煤炉容易引起煤气中毒呢?展示图片资料,提出问题:回顾我们前面的学习,思考煤炉中常发生哪些化学反应?教师引导:使用煤炉就产生一氧化碳,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呢?进行总结:安装烟囱,注意室内通风等。
1、通常情况为无色无味的气体,2、难溶于水,3、密度比空气略小。
4、有毒性。
学生书写方程式,展示答案。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总结预防煤气中毒的方法。
PPT展示图片“煤球炉中的化学反应”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掌握一定的自救措施。
观看视频探究新知1、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引导学生总结,展示图片。
化学方程式:CO +学生描述现象:CO燃烧时火焰呈蓝色,放大量的热。
展示图片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对生活经验进行总O2 点燃 CO2用途:用作燃料,如管道煤气。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三篇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三篇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是两种不同的气体,他们的共同点是常温下都是气体,都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
篇一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让学生知道二氧化碳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并且可与水、石灰水反应等化学性质。
3、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碳对我们生活与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思想。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通过实验、合作、交流。
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概括总结能力。
2、通过师生互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理解并掌握研究实际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二氧化碳性质探究,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化学学科在世界的神奇奥妙,增强学生学习化学学科的热情和自豪感。
2、通过课件的演示和实验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学情分析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主要介绍的是二氧化碳的性质。
它是在学习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基础上,利用收集到的二氧化碳,去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同时根据总结出的二氧化碳的性质去推断二氧化碳的用途,以及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所学知识为生活服务。
学习者分析:学生在第一单元里学习了空气,对二氧化碳虽有了解,但二氧化碳具体有哪些性质、以及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并不清楚。
二氧化碳是我们生活中比较熟悉的物质,看不见又摸不着的。
学生对二氧化碳肯定感兴趣。
所以我们要抓住学生渴求对二氧化碳要进行全面了解的心理。
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使用幻灯片,教师并加以引导,通过探究使学生获得知识。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解决的措施:利用课件和实验探究,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合作来解决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
解决措施:通过实验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师生的互动讨论来解决。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我们知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很少,仅占空气体积分数的0._%,但是二氧化碳对人类所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
九年级化学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3.实验器材:准备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所需的器材,如试管、酒精灯、石灰水等,并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提前布置教室环境,如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以便学生进行实验和讨论。
4.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二氧化碳的作用:温室效应、碳酸化等
-一氧化碳的危害:空气污染、人体中毒等
5.实验室安全操作和意外事故处理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佩戴防护用品、遵守实验规程等
-意外事故处理:灭火、中毒、割伤等
6.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计算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关系
-气体体积的计算: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应用
10.教学总结与拓展
-教学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知识点
-核心素养拓展:引导学生思考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环境保护和工业生产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作业布置与反馈
1.作业布置
-设计一份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性质、制备和应用的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完成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现象和结论。
讲解方式:结合教材内容,采用PPT展示、实验演示等方式进行讲解。
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关注重点内容,提问并解答学生疑问。
3.实验操作(10分钟)
实验目的:制取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观察其性质。
实验步骤: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包括装置搭建、实验过程观察等。
安全注意事项:强调实验安全,提醒学生遵守实验操作规程。
-鼓励学生参与有关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科学实验或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九年级化学上册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
(2)、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1)、熟练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2)、初步学会二氧化碳的制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及实验探究的科学方法。
(2)通过认识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及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意识。
(3)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方法】分析法、讨论法、探究法、实验法。
【课时安排】2课时【教具学具准备】仪器:大烧杯(2个)、试管(6个)、导管、橡皮塞、酒精灯、试管夹、集气瓶、试管架、铁丝、火柴。
药品: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三瓶)、蒸馏水、紫色石蕊试液、澄清石灰水、蜡烛、稀硫酸、汽水。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一、二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无气体无比空气大能溶于水2、化学性质(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CO2+H2O=H2CO3H2CO3=H2O+CO2↑(2)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CO2+Ca(OH)2=CaCO3↓+H2O(3)在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
3、二氧化碳的用途(1)二氧化碳可以制汽水。
(2)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3)二氧化碳是温室肥料。
(4)、二氧化碳可用来灭火等用途附:课堂练习一1、国外试行用“汽水”(碳酸饮料)浇灌植物,它的作用是()A、对植物的呼吸作用有利B、加速光合作用的进行C、在植物上形成温室D、改良土壤2、下列行为中,不属于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途径是()A、江、河、湖、海溶解二氧化碳B、大森林火灾C、原始森林的光合作用D、矿物燃料的燃烧3、意大利有一“死狗洞”,游客牵着小狗进入洞内,小狗会晕倒在地,而人却能安全出入,后来科学家波曼发现洞内湿漉漉的泥土中冒着气泡(CO2),据此说明二氧化碳的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1)
2、学习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的化学知识。
3、学习应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自我总结的能力。并复习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板书设计:课题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
一、二氧化碳的性质2、化学性质
3、理解化学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的含义。
4、辨析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
5、思考:为什么要用石灰浆抹墙壁?
为了使用石灰浆[Ca(OH)2]抹的墙壁快点干燥,为什么常常在室内生个火盆?为什么开始放炭火盆时,墙壁反而潮湿?
无毒,但不供给呼吸。
填写学案。归纳总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师:展示课前回顾
师:出示目标
师:请同学们找找看你的身边哪里有二氧化碳?关于它的信息你知道多少?
生:争相说出一些性质或用途。
师:看来,同学们对二氧化碳的了解真不少,你能用实验来说明或探究它的性质吗?
展示课题: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
聆听,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在兴趣中进入学习状态。
口答
学生从身边或生活中寻找二氧化碳,了解二氧化碳无处不在,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3、通过多媒体拓展学生视野。
4、联系实际,感受生活中的化学。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验探究:二氧化碳能否溶于水?
师:(提出问题)刚才有同学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你是怎么知道的?能否自己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探究?
师:教师评价学生的实验,并给予恰当的鼓励。
师: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得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的性质。
结合生活实际回忆说出你所知道的二氧化碳的相关知识。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 新人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新人教版课题课型新授上课课时数
备课人授课人
授课
日期
课标解读与教材分析【课标要求】
通过对一氧化碳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到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感性到理性的科学认知方法;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中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的教学,是高中学习的重要生长点。
一氧化碳的性质不难理解,又有氢气、二氧化碳的性质作对比、铺垫,学习难度不大,有利于学生探究。
内容紧密联系实际。
此节内容与实际生活、生产联系紧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
同时一氧化碳是学生初中学习的第一个有毒物质,是典型的环保素材、自我保护素材。
对一氧化碳的学习,既可满足九年义务教育对知识普及的要求,同时又可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环保的能力。
教学目知识与
技能
了解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知道一氧化碳有损人体健康。
21168 52B0 劰24824 60F8 惸V26972 695C 楜30182 75E6 痦
*'35540 8AD4 諔20275 4F33 伳VN19997 4E1D 丝26695 6847 桇。
九年级化学上册 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1) 人教新课标版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案例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思路]
二氧化碳是继氧气之后的又一重要气体。
该气体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学生在前期的学习中就有所接触,但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未必有科学的认识。
由于在氧气的学习中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教材中关于二氧化碳的基础知识,学生大都能通过预习来掌握。
然而多年来的接受式学习,使他们的科学探究意识较为缺乏,看问题多停留于表面,
缺乏深思的习惯。
例如:当看到二氧化碳通入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变红,他们就会得出二氧化碳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错误结论。
本节课准备从生活实际引入课题,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二氧化碳的性质提出一些大胆的猜测;在此基础上先由教师提出三个探究任务:(1)向装有两只高矮不同蜡烛的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气体,提出一些问题;(2)分别向空气、收集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2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
会有什么现象?(3)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引导学生实验探究,并发现新问题:究竟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从而引发学生的再次探究。
通过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使学生初步经历科学探究过程,逐步学会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式学习,从而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本节课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改变学生接受式学习的心态;教学的核心是发现并解决问题。
二、教案
(常用此反应来检验CO2) 模板。
九年级化学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新人教版
通过学生亲自制取并收集CO2去研究CO2不支持燃烧和与水反应的性质,通过已学知识介绍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对温室效应的教学采取课前------调查与研究、课上------讨论与交流、课后------撰写小论文的方式;对CO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质的教学采取老师介绍和多媒体课件演示的方式;联系生活实际介绍CO的毒性并进行一些相关的问题讨论;联系物质的性质介绍CO2、CO的用途。
C、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D、分别加入水并振荡
【布置作业】
【课后反思】
第2学时
合作学习互动探究
教学点1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及用途
【承接上节】什么物质使石蕊试剂变色了呢?
探究过程参考教材P118《实验6—6》
猜想1:CO2使石蕊试剂变红;猜想2:水使石蕊试剂变红;
猜想3:CO2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使石蕊试剂变红
实验结论①CO2的密度比空气大,②一般情况下,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说明,该实验也能证明CO2的化学性质)
其它实例和实验如导学案中。。。。。。。。
探究实验二:设计实验证明CO2能否溶于水。
实验方案如右图:(老师演示,学生观察描述)
实验现象软塑料瓶变扁
实验结论CO2能溶于水
其它举例和实验设计如导学案。。。。。。。
设计实验如图所示
演示:
实验分析:醋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CO2、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CO2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也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补充实验】把(1)和(4)变红的纸花在酒精灯火焰烘烤发现(4)又变成紫色,(1)中的无现象。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反应方程式:CO2+ H2O ====H2CO3H2CO3===H2O+CO2↑
九年级化学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 例题五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应用及潜在危害,培养学生的环保和安全意识。
教学反思与总结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尝试采用了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制备和应用。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这种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参与度。学生在实验操作、小组讨论等环节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课堂氛围活跃。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实验操作和观察现象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他们的能力主要体现在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学习风格方面,学生更倾向于合作学习和实践操作。
3. 学生在本章节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包括: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实验操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对环境、生活和工业中化学物质危害的认识不足等。此外,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也是学生需要克服的挑战。
1. 优化教学设计,注重知识点的深入讲解,提高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2. 加强实验操作指导,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
3. 创设更多情境和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4.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内容逻辑关系
① 知识点重点阐述:
-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性、不助燃性、密度、溶解性。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一氧化碳
3. 一氧化碳在冶金工业中的作用是( )。
A. 燃料 B. 还原剂 C. 氧化剂
- 填空题:
1. 二氧化碳可以通过( )与( )反应来制备。
2.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包括( )、( )和( )。
九年级化学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
(2)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3)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2.过程与方法(1)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归纳。
(2)会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化保护环境、解决环境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二氧化碳的性质。
2.一氧化碳的性质。
三、教学难点1.CO2与水的反应。
2.CO2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
四、课时安排 2课时五、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复习引入: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和检验方法板书: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状态:固体--干冰舞台效果、人工降雨、制冷剂密度: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空法收集溶解性:可溶于水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作灭火器(既利用了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化学性质)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纸花实验)CO2+H2O===H2CO33、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CO2+Ca(OH)2===CaCO3↓+H2O4、二氧化碳能与炽热的碳反应CO2+C===2CO(吸收热量)三、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1、二氧化碳的用途(1)促进植物的光和作用(2)制冷剂(3)人工降雨(4)温室肥料2、温室效应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二、一氧化碳1.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蓝色。
2CO+O2===2CO2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就是一氧化碳在燃烧。
有人用煤火取暖容易发生煤气中毒,你知道中毒的原理吗?在试管中加入新鲜鸡血(加入抗凝血剂),然后通入一氧化碳气体,观察血液颜色的变化。
通入一氧化碳后,血液由深红色变成鲜红色。
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所以会出现上述现象,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3.一氧化碳有剧毒1.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生煤气中毒?2.有人用煤火取暖,又担心煤气中毒,临睡前在煤炉上和地上放两大盆冷水,这样做能预防煤气中毒吗?3.用煤火取暖时,怎样预防煤气中毒?4.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含有一氧化碳)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如发生煤气泄漏应当怎么办?1.如果煤气泄漏,室内通风不良,或生煤炉火的房间不装烟囱,都有可能导致煤气中毒。
九年级化学上册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新疆沙雅县九年级化学上册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新疆沙雅县九年级化学上册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新疆沙雅县九年级化学上册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
2。
了解二氧化碳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3. 知道温室效应,了解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应采取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1。
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归纳.2。
会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化保护环境、解决环境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1.二氧化碳的性质。
2.一氧化碳的性质。
3. 碳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1.CO2与水的反应。
2.CO2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
教学方法对比归纳法、课件展示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等教学法。
课型新课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集气瓶、玻璃片、烧杯、、酒精灯、橡皮塞(带导管)、矿泉水瓶(质地较软)、蜡烛(长短各几支)、石蕊染色的干燥小花、澄清石灰水。
课题1 第一课时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活动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问题】(课件展示)不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吗?【引入】碳元素在自然界里的含量不是最多的,但它形成物质的种类却是最多的。
我们今天开始学习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一“金刚石、石墨和C60”。
那么金刚石、石墨的庐山真面目是什么样呢?有什么样的用途呢?请同学们在观看视频的时候找出金刚石及石墨相关的用途,并试着说出与之相关的性质?比比看,谁找的快.【播放金刚石和石墨视频】倾听,思考,讨论,回答.倾听,领悟。
九年级化学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新人教版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二氧化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2)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过程与方法(1)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思想和小组讨论,根据所要研究的具体问题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具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
(2)能主动地或在他人的启示下对问题可能的答案作出猜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自主探究,体会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培养善于合作、勇于探究等科学精神。
(2)树立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检验。
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反应。
教学准备多媒体,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检验相关性质所需仪器。
教学流程教学设计情境导入讲述意大利死狗洞的故事讲授新课板书二氧化碳(一)物理性质活动探究:倾倒二氧化碳现象:底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分析: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也不支持燃烧。
活动探究: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现象:塑料瓶变扁了分析:CO2溶于水后,瓶内的气压减小,大气压把瓶子压扁小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无色无味的气体2.密度(1.977 g/L)比空气大;为空气的1.5倍3.溶解性:1体积水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4.干冰的升华:气体CO2在一定条件下可变成固体,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
干冰在常温常压下易升华,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可作制冷剂。
放映干冰升华的录像:解释干冰用于人工降雨的原理。
讲解:如果利用飞机从高空中撒布干冰,由于干冰升华吸热,吸收了空气中的热量,水蒸气就迅速冷凝成水滴,于是就开始下雨。
这就是人工降雨的奥秘。
(二)化学性质1.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与水反应活动探究:反应方程式:跟水反应:CO2+H2O===H2CO3碳酸的分解:H2CO3===CO2↑+H2O3.与石灰水的反应:CO2+Ca(OH)2===CaCO3↓+H2O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讨论:为了使抹石灰浆的墙壁尽快干,人们常常在室内生个火盆,这是为什么呢?那为何在刚开始时墙壁反而潮湿?答:石灰浆的主要成分是Ca(OH)2,当生炭火盆时,炭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Ca(OH)2接触,发生反应生成CaCO3沉淀和水,刚开始时由于有水的生成,而且来不及蒸发,所以看上去墙壁反而潮湿,过一段时间,水分蒸发掉,墙壁就干了,整个化学方程式为:C+O2===CO2CO2+Ca(OH)2===CaCO3↓+H2O(三)CO2对生活的影响1.作灭火剂: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当二氧化碳与空气同时存在时,二氧化碳在下层,从而隔绝空气与物体的接触,所以二氧化碳可用作灭火剂。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等方面的表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2)终结性评价:通过测试、作业等形式,评估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的掌握程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关注学生在环保、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表现,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实验观察:通过观察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实验现象,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数据分析:运用数据分析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问题解决:针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这个阶段好奇心强,对实验现象充满兴趣,但他们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仍有待提高。此外,他们对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社会问题的关注度逐渐增强,有利于引导他们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使他们在掌握化学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基本性质,如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用途;
2.掌握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制备方法,并能运用实验操作技能进行简单的实验;
3.学会使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反应;
4.掌握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环境、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和危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1课时二氧化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实验室探究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
2. 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表达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论。
3. 认识二氧化碳的用途,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2. 通过实验,体验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以及得出结论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化学的兴趣。
2. 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体会到合作与交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3. 了解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就在我们身边,通过温室效应,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难点】
对二氧化碳秘水反应的原理的探究。
【教学用品】
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装有阶梯蜡烛的烧杯,充满二氧化碳的透明软塑料瓶1个,3个充有空气和不同量二氧化碳的瓶子,用滤纸制作的紫色石蕊小花4朵(干燥的),盛有稀醋酸的喷壶,盛有水的喷壶,澄清的石灰水,二氧化碳灭火器,一瓶或乐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习过程:
一、情景引入
意大利有一个“屠狗洞”,当游客牵着狗进入洞内时,狗会晕倒在地上,而人却安然无恙,这是为什么?
二、自主探究
1. 碳的氧化物有和两种,它们的性质有很大的不同,原因是。
2.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常温下它是色,味体,密度比空气,溶于水。
化学性质有: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能与水反应生成;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
二氧化碳能用来灭火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
固态的二氧化碳叫做,“有升华的性质,因此可作剂等。
3.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有、、、等。
防止温室效应的主要措施有、、。
三、合作探究
(一)二氧化碳的性质
1.实验探究一(P117实验6—3)
拿一瓶收集满的二氧化碳,按照课本图6—14所示,将二氧化碳慢慢倒入烧杯中,然后回答问题:
(1)观察二氧化碳的颜色、状态、闻气味:。
(2)观察实验现象:。
(3)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探究提升
(1)你能设计实验证明某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吗?
如果能,说出你的方法:
(2)你还可以用什么实验或设计什么实验,来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2.实验探究二(实验6—4)
按照课本图6—15,向一个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
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完成下列问题:
①现象:
②结论:
讨论:(1)根据以上实验总结归纳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请你再举出一些生活事实,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3.补充实验一:用试管取少许实验2中软塑料瓶中的水,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实验现象。
猜想: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原因可能是:。
证明:自己设计实验或参考课本P118(实验6—5),利用实验桌上的仪器证明你的猜想。
结论:
化学方程式:
4.补充实验二:用试管加热实验2中软塑料瓶中的水,观察现象。
现象:
结论:
化学方程式: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
化学方程式:
交流讨论:
(1)为什么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瓶壁上会出现白膜?
(2)根据以上实验归纳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二)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1.由课本P119表6—1图6—18,完成下列表格。
讨论:
(1)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干涸的深井之前,如何检验这些场所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否对进入的人的生命构成威胁?
(2)打开一瓶汽水,含有大量气体冒出,这是什么气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3)归纳总结CO2的用途:(用途体现了性质,性质决定了用途)
2. 温室效应(观察课本P120图6-20讨论以下问题)
⑴什么是“温室效应”?
⑵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有哪些?
⑶地球为什么喊救命?
⑷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措施来防止“温室效应”的产生?
四、复习巩固
1、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常用方法是()
A.煅烧石灰石 B.点燃木炭 C.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D.碳酸分解
2、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方法和结论都合理的是()
A.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的物质中一定含有碳酸盐
B.用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气体中,火焰熄灭,则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C.经点燃,产生蓝色火焰的气体不一定是一氧化碳
D.尝一下,有咸味的白色固体一定是食盐
3、为了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充满集气瓶,正确的方法是()
A.加入澄清石灰水 B.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C.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 D.用燃着的木条迅速伸入瓶底
4、下列各组仪器中,不能用来组装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是()
A.长颈漏斗、集气瓶、酒精灯 B.长颈漏斗、集气瓶、试管
C.长颈漏斗、锥形瓶、集气瓶 D.平底烧瓶、长颈漏斗、集气瓶
5、“低碳生活”、“低碳经济”、“碳减排”等日常出现在电视新闻或报纸上,其中关于“低碳生活”中的“低碳”是指 ( )
A.生活中不用含碳的物质
B.尽量减少含碳物质的排放和浪费
B.停止含碳矿物的开采和加工 D.禁止使用煤炭、石油
*6、有一种无色气体,它可能是由N2、H2、CO、CO2中的一种或几
种混合而成的,按图示操作,现象:①澄清石灰水浑浊,②干冷烧杯
壁上没有出现水珠。
分析:此气体中一定有、一定没有
可能有。
*7、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你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2)选择装置组合来制备和收集氧气(填字母编号)。
(3)已知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
将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的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4)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反应发生装置是。
*8、30g稀盐酸和5g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
试计算可以产生多少克CO2?
五、课堂小结
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二氧化碳的哪些性质和用途?
2.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收获或启示?
六、板书设计
第1课时二氧化碳
一、二氧化碳
1. 物理性质
⑴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干冰(固体CO2)易升华
⑵密度比空气的大(同温同压下)
⑶能溶于水
2. 化学性质
⑴一般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⑵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
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CO2+H2O H2CO3(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CaCO3 H2O + CO2↑(碳酸不稳定)
⑷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Ca(OH)2+CO2 CaCO3↓+H2O(检验二氧化碳)
二、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1. 用途:灭火、做肥料、饮料等
2. 温室效应
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