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游戏教案《勺子里的哈哈镜》

合集下载

中班科学游戏《勺子里的哈哈镜》教案教案

中班科学游戏《勺子里的哈哈镜》教案教案

中班科学游戏《勺子里的哈哈镜》教案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游戏教材第四章《奇妙的镜子》,详细内容围绕勺子里的哈哈镜展开。

通过观察和动手实践,让幼儿了解勺子形状与成像之间的关系,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勺子哈哈镜的成像原理,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勺子哈哈镜的成像原理。

重点:观察勺子形状与成像之间的关系,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勺子、放大镜、手机、白纸、卡片等。

学具:每组一套勺子、放大镜、白纸、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一个勺子,让幼儿观察勺子的形状,提问:“大家知道勺子是什么形状的吗?你们觉得勺子可以当镜子用吗?”2. 例题讲解教师用手机在勺子背面照射,使勺子成为一个哈哈镜,展示不同形状的卡片,让幼儿观察卡片在勺子里的成像,讲解勺子哈哈镜的成像原理。

3. 动手实践幼儿分组进行实践,用放大镜观察勺子里的成像,并尝试用不同形状的卡片进行观察,记录观察结果。

4.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不同形状的卡片,让幼儿猜测在勺子里的成像,检验幼儿对勺子哈哈镜成像原理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勺子里的哈哈镜2. 内容:(1)勺子的形状(2)勺子哈哈镜成像原理(3)观察记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勺子哈哈镜观察生活中的物品,记录成像。

2. 答案:根据观察,如实记录成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对勺子哈哈镜的成像原理有了基本的了解,观察和动手能力得到提高。

但在实践过程中,部分幼儿对成像规律的掌握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让幼儿用其他物品(如瓶子、杯子等)制作哈哈镜,观察不同形状的物品成像,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实践情景引入的方式;3. 例题讲解的清晰度;4. 动手实践的组织与指导;5. 作业设计的合理性与实践性;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中班科学游戏教案《勺子里的哈哈镜》

中班科学游戏教案《勺子里的哈哈镜》

中班科学游戏教案《勺子里的哈哈镜》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游戏教材第四章《有趣的镜子》,详细内容为“勺子里的哈哈镜”。

通过让幼儿在游戏中探索勺子形状与成像的关系,引发幼儿对光学原理的初步认知。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勺子的形状与成像之间的关系,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勺子形状与成像之间的关系。

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勺子、放大镜、哈哈镜、白纸、卡片等。

学具:每组一套勺子、放大镜、哈哈镜、白纸、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一个勺子,让幼儿观察勺子的形状。

(2)教师提问:“你们觉得这个勺子像什么?”引发幼儿思考。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用放大镜和哈哈镜演示勺子的成像过程。

(2)教师讲解勺子形状与成像之间的关系,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

3. 随堂练习(5分钟)(1)幼儿分组,每组一个勺子、一个放大镜、一个哈哈镜。

(2)幼儿用勺子在白纸上移动,观察成像,并记录下来。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4. 游戏环节(10分钟)(1)每组幼儿用勺子、放大镜和哈哈镜进行游戏,观察成像。

(2)幼儿互相交流观察结果,分享快乐。

(2)教师提出拓展性问题,激发幼儿的进一步探索。

六、板书设计1. 《勺子里的哈哈镜》2. 内容:勺子形状与成像关系观察方法游戏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勺子、放大镜和哈哈镜观察家里的物品,记录下来成像的形状。

2. 答案:根据观察到的成像形状,描述物品的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对勺子形状与成像关系的认知程度,以及游戏环节的参与度。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探索其他物品的成像特点,如球体、圆柱体等。

中班科学游戏《勺子里的哈哈镜》教案(精选7篇)

中班科学游戏《勺子里的哈哈镜》教案(精选7篇)

中班科学游戏《勺子里的哈哈镜》教案(精选7篇)中班科学游戏《勺子里的哈哈镜》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科学游戏《勺子里的哈哈镜》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科学游戏《勺子里的哈哈镜》教案篇1【活动目标】1、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不锈钢勺子凹凸面成像倒立和正立的不同,体验探索、发现的乐趣。

2、能仔细观察,用清晰的语言描述勺子凹凸面成像倒立和正立的不同。

【活动准备】1、不锈钢勺子(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

2、幼儿摸箱。

3、ppt【活动过程】一、照平面镜,玩镜面游戏,感受平面镜的成像引入。

师:林老师今天带来了一面镜子,待会儿请小朋友们来照一照,,看看镜子里的你和镜子外面的你都一样吗?摸一摸,这个镜子是平的还是不平的的?二、创设"魔法情景",出示勺子,感受勺子的凹面和凸面。

师:林老师最近向魔法师借了一个魔法宝贝,这个魔法宝贝功能很多,不仅能舀东西吃,还可以用来照,照出来的样子还不一样,大家猜猜是什么呢?师:这个魔法勺和刚才小朋友们找的镜子可不一样,它不是平的,请你们用手摸一摸魔法勺用来舀东西吃的一面,感觉下它是弯进去还是鼓起来的呢?哦,弯进去的这面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凹面,我们一起用这个凹面再照照自己的小脸蛋,看看我们的小脸蛋是朝上还是朝下呢?哦,原来勺子的凹面照出来的小脸蛋是倒立的。

另一面如上。

小结:小朋友真聪明,发现了勺子用来舀东西的弯进去的那一面叫做凹面,照出来的小脸蛋是倒立的,鼓出来的那面叫做凸面,照出来的小脸蛋是倒立的。

三、巩固凹面和凸面,摸箱游戏。

师: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一个魔法箱,魔法箱里有许多小朋友用魔法勺照出来的魔法卡片,待会儿我会请表现好的小朋友从魔法箱里摸出一张魔法卡片,并要说出这张魔法卡片上的小朋友是用魔法勺的凹面还是凸面照出来的,你是怎么知道的?答对有魔法礼物奖励!四、总结"魔法经验",结合ppt拓展幼儿实践运用。

中班科学游戏精品教案《勺子里的哈哈镜》

中班科学游戏精品教案《勺子里的哈哈镜》

中班科学游戏精品教案《勺子里的哈哈镜》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教育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具体内容为《勺子里的哈哈镜》。

通过观察和动手实践,让幼儿了解勺子形状对物体的影响,探索镜子成像的原理。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勺子形状与物体成像的关系,理解镜子成像的原理。

2. 能够观察、描述和记录实验过程中物体的变化。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镜子成像的原理。

重点:观察勺子形状对物体的影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形状的勺子、镜子、实验箱、演示文稿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双面胶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观察教师手中的勺子,讨论勺子的形状。

提问:你们觉得这个勺子像什么?如果把它放在水里,会发生什么现象?2. 例题讲解(10分钟)演示不同形状的勺子在水中的成像现象。

讲解镜子成像的原理,让幼儿理解勺子形状对物体的影响。

3. 动手实践(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幼儿观察、描述和记录实验过程中物体的变化。

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不同形状的勺子成像效果不一样?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用画纸、彩笔、剪刀等学具,制作属于自己的勺子哈哈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疑问。

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实验心得。

六、板书设计1. 《勺子里的哈哈镜》2. 内容:勺子形状与物体成像的关系镜子成像原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勺子哈哈镜,观察并记录成像效果。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课程中,幼儿对勺子形状与物体成像的关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动手实践环节积极参与。

但在讲解镜子成像原理时,部分幼儿理解起来较为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探索家中其他物品的成像现象,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中班科学游戏《勺子里的哈哈镜》教案教案

中班科学游戏《勺子里的哈哈镜》教案教案

中班科学游戏《勺子里的哈哈镜》教案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游戏课程,涉及教材《幼儿科学探索》第四章第五节——《勺子里的哈哈镜》。

详细内容包括勺子哈哈镜的制作原理、操作步骤以及相关的科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勺子哈哈镜的制作原理,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2. 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激发幼儿对科学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勺子哈哈镜的制作原理。

教学重点:幼儿动手实践,观察勺子哈哈镜产生的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勺子、镜子、蜡烛、火柴、透明胶带、剪刀、画笔、纸张。

学具:每组一套勺子、镜子、蜡烛、火柴、透明胶带、剪刀、画笔、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勺子哈哈镜,让幼儿观察并提问:“大家知道这个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勺子哈哈镜的制作原理,并演示制作过程。

3. 动手实践(1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 随堂练习(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勺子里的哈哈镜》2. 制作原理:光的反射、成像原理3. 制作步骤:①准备材料;②将镜子贴在勺子背面;③点燃蜡烛,观察勺子里的像;④调整勺子与蜡烛的距离,观察像的变化。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勺子哈哈镜,观察并记录蜡烛在不同位置时,勺子里的像的变化。

2. 答案:根据观察,记录蜡烛与勺子距离与像的关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幼儿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如:观察镜子在不同角度下的成像特点,了解光的反射现象。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勺子哈哈镜的制作原理。

2. 动手实践: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 作业设计:制作一个勺子哈哈镜,观察并记录蜡烛在不同位置时,勺子里的像的变化。

中班科学游戏教案《勺子里的哈哈镜》

中班科学游戏教案《勺子里的哈哈镜》

《勺子里的哈哈镜》一、教学目标1.了解勺子可以当作放大镜使用,观察勺子中物体的变化。

2.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激发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培养积极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勺子当作放大镜使用的方法,观察勺子中物体的变化。

难点:理解勺子当作放大镜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勺子、水杯、水果、小玩具等。

2.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1.引导幼儿观察手中的勺子,提问:你们知道勺子有什么作用吗?(二)探索部分1.教师演示:将勺子放在水杯上,观察勺子中的物体变化。

2.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3.邀请幼儿尝试:将勺子放在水杯上,观察勺子中的物体变化。

(三)实践部分1.分组进行实验:每组准备一个勺子、一个水杯和若干水果、小玩具。

2.教师引导:将勺子放在水杯上,观察勺子中的物体变化,并记录下来。

(四)讨论部分1.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勺子可以当作放大镜使用吗?2.教师讲解:勺子的曲面可以聚焦光线,使物体在勺子中放大。

1.回顾本次活动,巩固知识点。

2.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物品可以当作放大镜使用?五、作业1.请幼儿回家后,尝试用勺子当作放大镜观察周围的物体,记录下来。

2.家长协助孩子完成观察记录,并引导孩子分享观察到的现象。

六、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际操作,使幼儿理解并掌握勺子当作放大镜使用的方法,观察并描述勺子中物体的变化。

难点:引导幼儿理解勺子当作放大镜的物理原理,即曲面聚焦光线的概念。

教学过程补充:(一)导入部分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平时是怎么用勺子的呢?幼儿:我们用勺子吃饭,喝汤。

教师:对了,勺子还有个特别的用途,你们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用勺子做个小游戏,看看勺子能不能变成一个哈哈镜。

(二)探索部分教师:现在我给大家演示一下,看,我把勺子放在水杯上,你们发现了什么?幼儿:物体变大了!教师:很好,那你们来试试看,把勺子放在水杯上,看看你们的水杯里的物体有没有变大。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勺子里的哈哈镜精选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勺子里的哈哈镜精选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勺子里的哈哈镜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勺子里的哈哈镜”。

通过观察和动手实践,让幼儿了解勺子的形状与成像之间的关系,培养幼儿对物体形象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勺子的不同形状,并观察不同形状勺子成像的特点。

2.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生活中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勺子形状与成像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形状的勺子、放大镜、白纸、蜡烛、火柴、画笔、直尺等。

2. 学具:每组一套不同形状的勺子、白纸、放大镜、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勺子和一个蜡烛,点燃蜡烛,让幼儿观察勺子背面形成的像。

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勺子背面会有一个像?2. 例题讲解(1)展示不同形状的勺子,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形状。

(2)教师演示如何用勺子作为哈哈镜,观察蜡烛在不同形状勺子背面的成像。

(3)讲解勺子形状与成像之间的关系。

3. 动手实践(1)幼儿分组,每组一个不同形状的勺子、白纸、放大镜。

(2)让幼儿将蜡烛放置在勺子背面,观察勺子形状与成像之间的关系。

(3)用放大镜观察成像,并用画笔在白纸上描绘出成像的轮廓。

(4)小组讨论,分享观察到的成像特点。

4. 随堂练习(1)教师给出不同形状的勺子,让幼儿预测蜡烛在勺子背面的成像。

(2)幼儿动手操作,验证预测结果。

六、板书设计1. 教学内容:勺子里的哈哈镜2. 教学目标:了解勺子形状与成像关系,培养观察、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3. 教学难点与重点:勺子形状与成像关系,观察、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4. 实践步骤:观察、描绘、讨论、验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家里的勺子观察蜡烛在勺子背面的成像,描绘出来,并说明勺子形状与成像之间的关系。

中班科学教案《勺子里的哈哈镜》

中班科学教案《勺子里的哈哈镜》

中班科学教案《勺子里的哈哈镜》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镜子》,详细内容为“勺子里的哈哈镜”。

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让幼儿了解勺子形状与成像的关系,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勺子形状与成像之间的关系,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勺子形状与成像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动手操作和科学探究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哈哈镜、各种形状的勺子、手电筒、白纸、透明胶带等。

学具:每组一套哈哈镜、各种形状的勺子、手电筒、白纸、透明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哈哈镜,让幼儿观察镜子里的自己,引发幼儿兴趣。

邀请幼儿分享观察到的现象,讨论为什么镜子里的自己会变形。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拿出各种形状的勺子,让幼儿猜测:勺子里的哈哈镜会是什么样子?3. 动手操作(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形状的勺子,用透明胶带将勺子固定在白纸上。

幼儿用手电筒照亮勺子,观察勺子里的成像,并与同伴分享观察结果。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出示不同形状的勺子,让幼儿预测勺子里的成像。

幼儿通过实际操作,验证自己的预测,并与同伴交流。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勺子里的哈哈镜2. 板书内容:勺子形状:圆形、方形、心形等成像特点:变形、放大、缩小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一找生活中的哈哈镜现象,并与家长分享。

2. 答案示例:家里的勺子、汽车的反光镜、水中的倒影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动手操作等环节,让幼儿了解了勺子形状与成像的关系。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细节,提高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让幼儿在家庭中继续探索哈哈镜现象。

中班科学游戏《勺子里的哈哈镜》精品教案精品教案

中班科学游戏《勺子里的哈哈镜》精品教案精品教案

中班科学游戏《勺子里镜》精品教案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游戏课程,涉及教材第四章《有趣镜子》中第三节《勺子里镜》。

详细内容包括:引导幼儿观察勺子形状对光线折射影响,探索勺子里镜像变化,通过实际操作解简单光学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解勺子形状与镜像之间关系。

2. 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兴趣,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勺子形状与镜像之间关系。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勺子、放大镜、手电筒、白纸、镜子。

学具:每组一份勺子、放大镜、手电筒、白纸、镜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放大镜、手电筒、白纸等道具,演示光传播和反射现象,引发幼儿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勺子形状与镜像之间关系,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观察不同形状勺子中镜像变化。

3. 动手操作(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观察并记录不同形状勺子中镜像变化。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利用勺子制作镜,并让幼儿尝试制作。

六、板书设计1. 光传播与反射2. 勺子形状与镜像关系3. 制作勺子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勺子镜,观察并记录镜像变化。

2. 答案:根据实际观察,记录不同形状勺子中镜像变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解勺子形状与镜像之间关系,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思考光学原理在生活中应用,如望远镜、显微镜等,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勺子形状与镜像之间关系。

二、实践情景引入1. 使用简单易懂道具,如手电筒、白纸等,使幼儿能够直观地看到光传播和反射现象。

2. 语言表达要生动有趣,以吸引幼儿注意力。

3.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提问并发表自己看法。

中班科学优质教案《勺子里的哈哈镜》

中班科学优质教案《勺子里的哈哈镜》

中班科学优质教案《勺子里的哈哈镜》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镜子》,详细内容为“勺子里的哈哈镜”。

通过观察不同形状的勺子背面,探索发现勺子背面与哈哈镜之间的相似性,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勺子背面的形状特点,发现勺子背面与哈哈镜之间的相似性。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观察、表达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究欲望,培养科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勺子背面与哈哈镜之间的相似性。

重点:观察勺子背面的形状特点,动手操作探索勺子背面产生的哈哈镜效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不同形状的勺子、镜子、哈哈镜、教学课件。

学具:每组一套不同形状的勺子、镜子、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观察哈哈镜,引导幼儿发现哈哈镜可以使人变形。

提问:“你们知道哈哈镜为什么能让人变形吗?”2. 例题讲解(10分钟)展示不同形状的勺子,引导幼儿观察勺子背面的形状。

讲解勺子背面与哈哈镜之间的相似性,解释勺子背面产生哈哈镜效应的原因。

3. 动手操作(10分钟)将幼儿分组,每组发一套不同形状的勺子、镜子、画纸和彩笔。

引导幼儿用勺子背面在镜子前观察自己的脸,并记录下来。

帮助幼儿将观察到的现象画在画纸上。

4. 随堂练习(5分钟)每组选一名代表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邀请其他幼儿猜测不同形状的勺子背面会产生怎样的哈哈镜效应。

提问:“除了勺子背面,你们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物品可以产生哈哈镜效应?”六、板书设计1. 《勺子里的哈哈镜》2. 内容:勺子背面的形状特点勺子背面与哈哈镜的相似性勺子背面产生哈哈镜效应的原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探索家里的镜子,尝试用不同物品产生哈哈镜效应。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对勺子背面产生哈哈镜效应的兴趣浓厚,动手操作积极,但部分幼儿在理解勺子背面与哈哈镜之间的相似性上存在一定难度。

中班科学勺子里的哈哈镜教案【含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勺子里的哈哈镜教案【含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勺子里的哈哈镜教案一、教学背景本次科学教学主题为「镜子的作用」,针对中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教师决定采用哈哈镜这一道具进行教学,通过观察哈哈镜和普通镜的不同外形和效果,引导幼儿了解镜子的作用。

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镜子的作用及不同类型的镜子特点,进而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流程1.教学准备准备上手材料:哈哈镜和平面镜各若干个、小勺子若干个。

准备幼儿园外一个高光照度、光线均匀的地方,建议选择野外或者广场。

2.引入教师将两个镜子交给孩子自由探索,让孩子感受和观察两面镜子的不同:观察镜子的形状、表面以及反射效果等。

3.哈哈镜的表现•拿起哈哈镜,站在阳光下,先让幼儿自由观察哈哈镜的样子,然后解释哈哈镜的反射效果的秘密。

•引导孩子在户外找到一个平坦的地方,通过观察落地后的自己,进一步理解哈哈镜的反射效果。

•为了加深孩子对反射效果的了解,将小勺子放在哈哈镜上,让孩子观察勺子变形的情况。

4.镜子的反射作用•提供平面镜让孩子观察。

与哈哈镜相比,平面镜更具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和现实性。

•教师给出一系列锻炼,带领孩子们进一步学习镜子的作用,如在平面镜前划“诗词”。

5.反思与总结教师为孩子总结本节课程所学知识,让孩子分享自己的想法和体验。

三、教学反思哈哈镜是幼儿初学科学中一种常见的引导物,其反射的视觉效果可以很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培养其对镜子反射规律的感知能力。

而平面镜则更加具有实用性,在教学的时候要结合实际生活教学,有的孩子还可以学习到日常用品的分类和使用。

针对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本节课设计了一系列互动性和趣味性的活动与实验,引导幼儿发现事物的规律性,从而将抽象的概念转化成具体的形象。

同时,也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开放性和多元性的自由创作环境,更好地鼓励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幼儿能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问题,如在户外活动前需要检查场地环境,保证孩子安全。

同时,还需要注意性别意识问题,避免出现女孩子戴哈哈镜被嘲笑等不良行为。

中班科学教案《勺子里的哈哈镜》

中班科学教案《勺子里的哈哈镜》

中班科学教案《勺子里的哈哈镜》一、教学内容《勺子里的哈哈镜》选自幼儿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镜子》,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凸透镜的形状及特点;观察勺子里的哈哈镜成像现象;探索凸透镜成像规律。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凸透镜的形状和特点,了解勺子里的哈哈镜成像现象。

2. 能够通过观察、实践,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激发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教学重点:认识凸透镜的形状和特点,观察勺子里的哈哈镜成像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勺子、凸透镜、蜡烛、火柴、卡片、投影仪。

2. 学具:每组一个勺子、一个凸透镜、蜡烛、火柴、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观察勺子,提问:“你们发现勺子里有什么?”引导幼儿观察勺子里的凸透镜,初步了解凸透镜的形状。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凸透镜的形状和特点,展示凸透镜成像现象。

邀请幼儿观察蜡烛在凸透镜下的成像,引导幼儿发现成像规律。

3. 随堂练习(10分钟)每组幼儿用蜡烛、凸透镜进行实践,观察成像现象。

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有趣的镜子?”引导幼儿拓展思维。

六、板书设计1. 凸透镜的形状和特点2. 勺子里的哈哈镜成像现象3. 凸透镜成像规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镜子,尝试找出有趣的镜子并描述其成像特点。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幼儿对凸透镜成像现象表现出浓厚兴趣,但在理解成像规律方面有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家庭实践,寻找生活中的镜子,观察其成像特点,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索欲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2. 实践情景引入:引导幼儿观察勺子里的凸透镜,初步了解凸透镜的形状。

3. 例题讲解:展示凸透镜成像现象,引导幼儿发现成像规律。

5. 作业设计:观察家里的镜子,尝试找出有趣的镜子并描述其成像特点。

中班科学《勺子里的哈哈镜》教案

中班科学《勺子里的哈哈镜》教案

中班科学《勺子里的哈哈镜》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哈哈镜的作用和原理;2.学生能够通过操作勺子拍摄自己的“哈哈镜照片”;3.学生能够体验到哈哈镜带来的不同的感觉。

二、教学准备1.哈哈镜(凹透镜和凸透镜各一枚);2.勺子(每位学生准备一把);3.黑板和白板笔;4.教学PPT。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先向学生展示凸透镜和凹透镜,并简单的介绍这两个透镜的作用。

然后提出一个问题:勺子里面是不是也有一个“透镜”呢?接下来,通过一张哈哈镜的照片,让学生看到不同形状的镜子能带来的变化。

最后,教师向学生展示优美的景色的照片,引导学生发现照片中那些景色是经过“变形”的。

2. 了解勺子里的“透镜”(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一把勺子,并让学生自己拿着勺子观察。

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勺子,先让勺子朝向自己,再让勺子朝向远处,最后让勺子朝向黑板。

教师会让学生发现,在不同的位置,勺子里面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3. 理解哈哈镜的产生原理(15分钟)教师介绍凹透镜和凸透镜的作用,并通过PPT向学生展示凹透镜和凸透镜的形状。

接下来,教师向学生演示如何通过勺子拍摄自己的“哈哈镜照片”,并让学生自己动手试一试,让他们体验哈哈镜带来的不同的感觉。

最后,教师解释哈哈镜之所以能够将人的形象“变形”,就是因为勺子里面的一部分是凸透镜,另一部分是凹透镜。

这两部分透镜同时作用于光线,导致最终的形象产生了变化。

4. 小结并检验掌握情况(10分钟)教师通过短暂的小结,帮助学生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

最后,教师让学生自己总结一下今天学到了什么新知识,然后让不同的学生来展示他们制作的“哈哈镜照片”,检验学生们掌握的情况。

四、教学方法1.诱导/reactive方法:鼓励学生在勺子中观察到不同的东西,并帮助他们发现它们的不同;2.PPT呈现/演示法:通过PPT向学生展示凹透镜和凸透镜的形状,并通过演示如何用勺子拍摄自己的“哈哈镜照片”,帮助学生理解哈哈镜的产生原理;3.互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们自己动手操作勺子来拍摄自己的“哈哈镜照片”,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中班科学游戏教案《勺子里的哈哈镜》

中班科学游戏教案《勺子里的哈哈镜》

中班科学游戏教案《勺子里的哈哈镜》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游戏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体与现象》,详细内容为“勺子里的哈哈镜”。

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让幼儿感知勺子形状与成像的关系,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勺子形状与成像之间的关系,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通过科学游戏,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沟通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勺子形状与成像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让幼儿感知勺子形状与成像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形状和大小的勺子、放大镜、白纸、彩笔、卡片等。

2. 学具:每组一份勺子、放大镜、白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各种形状和大小的勺子,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

(2)邀请幼儿用放大镜观察勺子,并描述所看到的形状。

2. 例题讲解(5分钟)(1)教师拿起一个勺子,让幼儿观察勺子里的成像。

(2)教师用白纸和彩笔演示勺子里的成像,讲解勺子形状与成像的关系。

3. 动手操作(10分钟)(1)幼儿分组,每组一个勺子和一个放大镜。

(2)幼儿用勺子观察自己的五官,并用放大镜观察勺子里的成像。

(3)幼儿用彩笔在白纸上画出勺子里的成像,并与同伴分享。

4.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出示各种形状的卡片,让幼儿用勺子观察并说出成像的形状。

(2)幼儿将观察到的成像与卡片进行对比,巩固所学知识。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勺子里的哈哈镜》2. 板书内容:勺子形状与成像关系观察方法:用放大镜观察、用彩笔描绘成像特点:正立、放大、左右颠倒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勺子观察家人的五官,画出勺子里的成像,并与家人分享。

答案:根据观察,画出勺子里的成像,与家人一起观察和讨论。

2. 作业要求:认真观察,用彩笔描绘出清晰的成像。

幼儿园中班科学游戏《勺子里的哈哈镜》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游戏《勺子里的哈哈镜》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游戏《勺子里的哈哈镜》教学设计一、背景介绍幼儿园是儿童学习和成长的重要阶段,特别是在中班,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观察能力都在不断地提高,需要我们教师用多种方式来展开教学。

科学游戏是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游戏形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

本教学设计以科学游戏《勺子里的哈哈镜》为例,介绍一种幼儿园中班科学游戏教学的设计和实施。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反光原理;•掌握勺子在不同角度下的反射图像的变化;•认识凸面镜的特点和应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增强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三、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以科学游戏《勺子里的哈哈镜》为主要内容,通过游戏来帮助幼儿了解反光原理和凸面镜的特点。

1. 游戏介绍《勺子里的哈哈镜》是一款面向3~5岁幼儿的科学游戏,游戏需要用一面凸面镜和一把勺子,让幼儿学习凸面镜反射的原理。

通过调整勺子的角度,可以在凸面镜面上形成不同形状的“花鸟鱼虫”,非常适合幼儿园科学游戏教学使用。

2. 教学内容首先,我们老师要带领幼儿观察凸面镜的形状、表面和体积等特点。

然后,把勺子放在凸面镜前,指导幼儿调整勺子的角度,观察勺子反射在凸面镜中的变化,并让幼儿说出勺子在不同角度下在凸面镜中所反射的图像。

最后,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小组内幼儿分别去试验,并通过竞赛方式来设计不同的反射图像。

四、教学过程1. 游戏引入用生动的情景引入,例如提供一块有趣的画面,通过加入小学生的名字等促进幼儿的兴趣,如下所示:“今天我们讲一个奇妙的科学故事,小朋友们都去过动物园吧?那么,你们有木有看过哈哈镜?今天,我们就要来做自己的哈哈镜,你们知道哈哈镜的原理是什么吗?”2. 游戏展示向幼儿展示凸面镜,让幼儿自己探究,了解凸面镜的特点,如下所示:“小朋友们,这是什么?(拿起凸面镜)这是凸面镜,我们来仔细看一下它的形状和表面。

中班科学教案《勺子里的哈哈镜》

中班科学教案《勺子里的哈哈镜》

中班科学教案《勺子里的哈哈镜》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学习并理解镜面原理2.学生能够动手制作简易的哈哈镜3.学生能够在实验中感受视觉上的变形并有所体会教学准备1.硬纸板或者铝箔纸2.剪刀3.不锈钢勺子4.钢尺5.透明胶带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让学生观察勺子的形状,并让学生表述表面为什么是这个样子的。

2.引入:导入这节课的主题:“勺子里的哈哈镜”,让学生知道勺子也能玩出不一样的效果。

3.实验制作:教师向学生展示如何将硬纸板或铝箔纸剪成弯曲形状,然后将其粘贴到勺子的凸面部分,制成哈哈镜。

4.观察改变:教师让学生观察并比较正常勺子和制作出的哈哈镜勺子的形状,并让学生说出不一样之处。

5.讲解原理:教师让学生观察勺子弯曲部分的变化以及看到自己在哈哈镜中的变形。

让学生知道这是镜面原理的表现,并解释为什么自己变形了。

6.再次实验:教师让学生在镜子里面观察,如:手部在镜子里的形状变化、角度的变化等,并让学生体会到镜面的原理。

7.总结:通过此次实验,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镜面原理的表现,了解平面镜的一些基本原理。

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完成师生一起制作简易哈哈镜。

2.学生能够清晰地表述出哈哈镜是怎样制作的以及自己为什么会在哈哈镜里变形。

3.学生能够在体验实验中获得实践经验,学会观察和讨论观察到的现象。

自学拓展1.自己动手制作出比勺子更多样的哈哈镜,并观察和记录与理解。

2.观看镜中世界的电影或者综艺节目,了解镜子对视觉带来的变化。

3.去体验反光镜迷宫,了解平面镜的折射原理等。

4.了解哈哈镜在游乐场的发展变化历程和应用。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勺子里的哈哈镜精选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勺子里的哈哈镜精选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勺子里的哈哈镜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镜子》,详细内容为“勺子里的哈哈镜”。

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让幼儿了解勺子形状对物体的影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勺子形状对物体的影响,了解哈哈镜的原理。

2. 能够观察和描述勺子里的哈哈镜现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勺子形状对物体的影响,掌握哈哈镜的原理。

教学重点:观察勺子里的哈哈镜现象,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哈哈镜实验盒、勺子、气球、卡片等。

学具:每组一套哈哈镜实验盒、勺子、气球、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勺子和一个气球,提问:“你们知道气球是什么形状的吗?如果把气球放在勺子里,会发生什么有趣的现象呢?”引发幼儿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1)教师演示将气球放入勺子中,引导幼儿观察气球在勺子里的形状变化。

(2)教师解释勺子形状对物体的影响,讲解哈哈镜的原理。

(3)教师提问:“你们还见过哪些东西放在勺子里会变得很有趣?”引导幼儿思考和分享。

3. 随堂练习(1)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形状的勺子对物体的影响。

(2)每组派代表分享实验结果,其他幼儿倾听并给予评价。

六、板书设计1. 勺子里的哈哈镜2. 内容:(1)勺子形状对物体的影响(2)哈哈镜原理(3)实验结果分享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中不同形状的勺子,记录并描述其在勺子里的哈哈镜现象。

2. 答案示例:(1)圆形勺子:物体在勺子里变形,像哈哈镜一样有趣。

(2)方形勺子:物体在勺子里变成方形,边缘有扭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参与度较高,对勺子里的哈哈镜现象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幼儿操作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哈哈镜现象,如水波纹、曲面镜等,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索欲望。

中班科学游戏优质教案《勺子里的哈哈镜》

中班科学游戏优质教案《勺子里的哈哈镜》

中班科学游戏优质教案《勺子里的哈哈镜》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游戏教材第四章《有趣的镜子》,具体内容为“勺子里的哈哈镜”。

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让幼儿了解勺子形状与成像的关系,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勺子形状与成像的关系,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分享成果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勺子形状与成像的关系。

难点: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发现勺子形状与成像的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形状的勺子、镜子、哈哈镜、白纸、彩笔等。

2. 学具:每组一套不同形状的勺子、镜子、白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哈哈镜,让幼儿观察镜子中的自己,引发幼儿兴趣。

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哈哈镜中的自己会变形?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不同形状的勺子,让幼儿观察勺子形状与成像的关系。

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幼儿了解勺子形状对成像的影响。

3. 动手操作(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验,每组选择一个形状的勺子,将勺子放在镜子前,观察成像。

然后,用白纸和彩笔记录下观察到的成像。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幼儿对勺子形状与成像关系的理解。

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

六、板书设计1. 勺子里的哈哈镜2. 内容:勺子形状与成像关系观察方法成果分享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中物品的成像请幼儿在家中寻找一个物品,如玻璃杯、碗等,观察其形状与成像的关系,并将观察结果画在纸上。

2. 答案:观察到的成像与物品的形状有关,如圆形的玻璃杯成像为圆形,方形的碗成像为方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了勺子形状与成像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探索其他物品的成像特点。

让幼儿尝试用不同形状的勺子进行创作,如制作勺子画。

中班科学游戏教案《勺子里的哈哈镜》

中班科学游戏教案《勺子里的哈哈镜》

中班科学游戏教案《勺子里的哈哈镜》1500字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光的反射原理;了解哈哈镜的制作原理;观察并描述哈哈镜的特点;制作并使用哈哈镜。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了解光的反射原理;2. 了解哈哈镜的制作原理;3. 观察并描述哈哈镜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1. 制作哈哈镜;2. 观察并描述哈哈镜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提问:“你们去过游乐园吗?游乐园里有很多有趣的游戏,比如万花筒、迷宫等。

今天我们要来制作一种游戏,它可以让我们看到有趣的变形效果,你们知道是什么游戏吗?”学生回答:“是哈哈镜游戏。

”2. 知识讲解(20分钟)(1)引入光的反射原理教师通过展示图示和实物,向学生讲解光的反射原理,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等。

(2)哈哈镜的制作原理教师向学生解释哈哈镜的制作原理,HaHa 镜一般是用玻璃镜片或其他透明材料镶嵌而成的与玻璃凸透镜配合而制成的。

3. 实践操作(20分钟)(1)制作哈哈镜教师发放材料给学生,包括玻璃镜片、塑料勺等,然后指导学生按照步骤制作哈哈镜。

(2)观察哈哈镜的特点制作完成后,教师让学生拿着哈哈镜互相观察,并描述哈哈镜的特点。

4. 小结(5分钟)让学生回答:哈哈镜是由什么材料制作的?它的特点是什么?五、教学反思通过这堂中班科学游戏教案《勺子里的哈哈镜》,学生可以通过制作哈哈镜认识光的反射原理,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同时,通过观察并描述哈哈镜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中班科学游戏教案《勺子里的哈哈镜》

中班科学游戏教案《勺子里的哈哈镜》

中班科学游戏教案《勺子里的哈哈镜》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教育教材第四章《有趣的镜子》,详细内容为“勺子里的哈哈镜”。

通过让幼儿动手操作,观察勺子形状对物体的影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勺子的形状对物体的影响,知道镜子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

2. 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勺子形状对物体的影响。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哈哈镜、勺子、卡片、多媒体设备。

2. 学具:每组一份勺子、卡片、镜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幼儿观察哈哈镜,让幼儿体验镜子中的自己。

提问:你们发现镜子中的自己有什么变化?2. 例题讲解向幼儿展示勺子形状的镜子,让幼儿观察卡片上的物体在勺子镜子中的变化。

讲解勺子形状对物体的影响,引导幼儿观察、比较。

3. 随堂练习分组让幼儿用勺子镜子观察卡片上的物体,并记录下来。

引导幼儿分享观察结果,讨论勺子形状对物体的影响。

4. 小结六、板书设计1. 勺子里的哈哈镜物体勺子形状镜子中的变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勺子镜子观察家中的物体,记录下来。

答案:根据观察结果,描述物体在勺子镜子中的变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勺子形状对物体影响的掌握程度,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尝试用其他形状的镜子观察物体,探索不同形状对物体的影响。

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完成作业,增强亲子互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勺子形状对物体的影响。

2. 教具与学具准备:确保教具和学具的充分准备,以支持实践活动。

3. 教学过程: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的互动性和引导方式。

4. 作业设计:作业的实践性和亲子互动的促进。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对幼儿表现的分析和针对不同情况的教学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科学游戏教案《勺子里的哈哈镜》
【活动目标】
1、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不锈钢勺子凹凸面成像倒立和正立的不同,体验探索、发现的乐趣。

2、能仔细观察,用清晰的语言描述勺子凹凸面成像倒立和正立的不同。

【活动准备】
1、不锈钢勺子(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

2、幼儿摸箱。

3、ppt
【活动过程】
一、照平面镜,玩镜面游戏,感受平面镜的成像引入。

师:林老师今天带来了一面镜子,待会儿请小朋友们来照一照,,看看镜子里的你和镜子外面的你都一样吗?摸一摸,这个镜子是平的还是不平的的?
二、创设"魔法情景",出示勺子,感受勺子的凹面和凸面。

师:林老师最近向魔法师借了一个魔法宝贝,这个魔法宝贝功能很多,不仅能舀东西吃,还可以用来照,照出来的样子还不一样,大家猜猜是什么呢?
师:这个魔法勺和刚才小朋友们找的镜子可不一样,它不是平的,请你们用手摸一摸魔法勺用来舀东西吃的一面,感觉下它
第 1 页/ 共 2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