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安全转运制度88063

合集下载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一、目的为了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转运风险,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疗机构管理要求,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患者转运工作流程,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提高患者安全转运能力,保障患者合法权益。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内所有患者转运活动,包括急诊科、住院部、重症监护室等各部门。

三、患者转运原则1. 安全第一:患者转运过程中,应将患者安全放在首位,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不发生意外事件。

2. 及时高效:根据患者病情和转运需求,合理安排转运时间和路线,确保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治疗。

3. 协同配合:各部门和人员应密切协同,共同完成患者转运工作,提高转运效率。

4. 医疗保护:患者转运过程中,应确保患者医疗需求得到满足,防止病情恶化。

四、患者转运工作流程1. 转运前评估:转运前,医生应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评估,确定患者转运方式和所需设备。

2. 转运准备:根据患者病情,准备好所需药品、设备、急救用品等,确保转运过程中患者得到及时治疗。

3. 转运安排:根据患者病情和转运需求,合理安排转运时间和路线,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4. 转运执行: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确保患者安全。

5. 转运结束:患者到达目的地后,与接收部门进行交接,确保患者得到继续治疗。

五、患者转运风险管理1. 风险评估:对患者转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制定预防措施。

2. 应急预案:针对患者转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制定应急预案,确保能够迅速应对。

3. 培训与演练: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患者转运相关知识培训,开展转运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转运风险的能力。

六、患者转运制度保障1. 组织保障:成立患者转运管理小组,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确保患者转运工作顺利开展。

2. 制度保障:建立健全患者转运相关制度,规范患者转运工作流程,提高患者安全转运能力。

3. 设备保障:配备必要的转运设备,如救护车、急救箱、呼吸机等,确保患者转运过程中得到及时治疗。

医院护理制度-住院患者安全转运制度

医院护理制度-住院患者安全转运制度

医院护理制度-住院患者安全转运制度一、总则为加强住院患者安全转运的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护理工作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住院患者在院内、院外及转运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三、组织管理1. 成立住院患者安全转运管理小组,由分管副院长担任组长,护理部、医务科、后勤保障科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管理小组负责制定住院患者安全转运制度,组织培训,监督检查制度的执行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3. 各临床科室应成立本科室的安全转运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负责本科室患者安全转运的具体组织实施。

四、转运原则1. 安全第一:在转运过程中,必须确保患者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件。

2. 病情优先: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安排转运时间,确保病情稳定的患者优先转运。

3. 协调配合:各相关部门应相互配合,确保转运工作顺利进行。

4. 保密原则:在转运过程中,对患者信息严格保密,不得泄露。

五、转运流程1. 评估:转运前,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等,制定转运计划。

2. 准备:根据转运计划,准备必要的医疗设备、药品、转运工具等。

3. 通知:通知相关部门,如电梯、门禁等,确保转运通道畅通。

4. 实施:按照转运计划,由医护人员共同完成患者转运。

5. 交接:到达目的地后,与接收科室进行详细的患者信息交接,确保患者安全。

6. 记录:医护人员应详细记录转运过程,包括时间、地点、患者状况等,并存档备查。

六、安全保障措施1. 医护人员应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急救技能,确保在转运过程中能够应对突发情况。

2. 患者转运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措施。

3. 患者转运过程中,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呼吸支持。

4. 患者转运过程中,应保证输液、输血、供氧等管道通畅,防止脱落、堵塞。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

手术室院内转运病人防跌落措施
1转运前主动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告之转运的去向。

使患者与家属有安全感。

2.转运前认真检查运送工具的性能是否良好,并要求清洁舒适。

3.转运的手术患者必须病情稳定,麻醉医生在患者头侧。

手术医生与护士站在转运车两旁,并拉起床档,工人在床尾,同时用棉被(被单)包裹病人双腿,防止下滑,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安全转运。

4转运中体位得当,头偏向一侧,妥善约束加护栏,防意外摔伤。

5.保持各引流管,静脉通路通畅,妥善固定,防止脱出。

6.转运途中有足够的备药,并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携带不同的急救药物。

7.转运途中医护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独立工作能力和应急处理的能力,做到能及时发现病情及时处理病情。

医院患者安全转运制度

医院患者安全转运制度

医院患者安全转运制度1.出、入院患者的转运1.1门诊医务人员对新入院患者进行病情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决定转运方式。

对行动不便或病情较重的患者,使用安全的方法,如轮椅、车床等送至病房,必要时由医护人员护送。

1.2患者及家属办理住院登记后,应携带门诊病历、住院证及有关证件到护士站登记,由入院科室值班护士安排住院。

1.3急诊科病情危重的患者经抢救后需住院时,应提前通知病区值班人员作好准备,并由急诊科医护人员直接护送至病房,入院手续由家属或医护人员补办。

1.3.1核实急诊患者转入科室。

1.3.2与接收科室的沟通:转运患者前应事先电话(告知:诊断、性别、年龄、神志、特殊管道和特殊用药、需准备急救物品)通知接收科室,接收科室获信息后应立即做好床位、氧气等迎接准备。

1.3.3转运前由值班医师向家属讲明病情及转送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在征得患者和/或家属的理解和同意在病历中签字后方可转运。

1.3.4整理患者病历及影像资料,核对并携带转运患者的药物和物品。

1.3.5妥善固定静脉针和各种导管,药物标记明显,上好护栏和输液架。

1.3.6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并携带监护仪、呼吸机等急救器械、药品和物品;具备执业资格的护士护送,必要时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医生陪同护送。

1.3.7离开急诊科前再次评估患者的意识、瞳孔、T、P、R、BP、SPO2等病情,详细记录神志、生命体征、各引流管的名称、位置、刻度、气道情况等。

1.3.8电梯准备:确保患者在最短时间内转运。

1.3.9到达转运科室后,转运人员和接受人员认真交接患者诊断、病情(包含已做的检查)、神志、管道、用药及皮肤情况,护理人员在交接单上签名。

1.4出院时主管医师应根据患者病情,安排好交通工具,同时征求患者及家属意见;患者及家属根据自身情况也可自行选择。

2.手术患者运送2.1凡手术患者由手术室接送人员负责接送,接送手术患者前,与病房护士对手术患者信息进行核对,并填写手术患者交接单。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一、患者收入住院或转科等院内转运(以下简称转运)前,医护人员应做好患者病情评估(生命体征、风险评估、各种管道、皮肤、保暖),决定转运方式(轮椅、平车、步行等)、是否需要医护人员陪同、是否需要约束等。

二、出院患者如果需要用轮椅、平车转运,由病房护士安排工作人员负责送至院内乘车处。

三、患者在转运之前,工作人员应仔细检查转运工具(平车、轮椅、病床等)是否完好,以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

四、转运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的安全和隐私。

五、转运特殊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意识障碍、抽搐、机械通气、带有有创压力监测管、静脉使用调节血压/心律/呼吸等方面药物),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告知患者及家属转运的风险,征求其意见并签字。

(二)开具医嘱。

(三)准备好氧气枕、心电监护仪、急救箱等急救必需品随行。

(四)开通留置的静脉通道;对大出血等特殊患者,应保持两条以上的静脉通路。

(五)必要时予以适当约束。

(六)转出科室在转运患者前,应通知接收科室,以确保接收科室获知病情,并做好接收准备工作。

(七)根据患者病情由具有执业资质的医护人员负责转运,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做相应处理。

(八)必要时安排专用电梯转运。

六、患者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禁止转运:(一)心跳、呼吸停止。

(二)有紧急气管插管指征,但未插管。

(三)血液动力学极其不稳定,但未使药物控制病情。

七、患者入科时,转入科室护士应主动迎接并妥善安置患者。

八、认真评估患者,转出、转入双方必须做到六交清:即患者治疗交清,患者病历资料(按在案病历排列顺序进行排放)交清,患者生命体征交清,患者身上各种导管交清,患者使用的仪器交清,患者皮肤情况交清。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1、根据医嘱及时安排患者转运。

2、转运前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病情稳定方可转运,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通知接收部门做好准备;3、转运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确保患者的安全。

4、转运后评估患者的病情并填写交接单。

5、转运过程中,保证患者的舒适安全,做好沟通。

6、转运过程中病人出现意外情况,医护人员应利用随身携带的仪器、物品和药品进行就地抢救,同时呼叫附近医务人员协助。

(1)确认病人身份:腕带、病历、病人本人或家属。

(2)病情评估: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妥善处理各种管路。

(3)解释:告知病人、通知家属、联系转往科室或相关检查科室。

(4)备齐用物:病历、X片、CT片等,危重患者备抢救物品(急救盒、简易呼吸器等)。

(5)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转运工具及防雨工具(如雨雪天使用消毒床罩),填写交接单。

重点——导管安全原则:确保通畅、妥善固定、标记在位、防止感染。

2.转运中(1)注意保暖;保持头在前或在高位(上下坡);(2)护士站在患者头侧;密切监测各项生命指征;保证生命支持设备正常运行。

(3)患者如出现意外情况,医护人员组织就地抢救,同时呼叫附近医务人员协助。

(4)保证各种管路固定可靠,防止病人发生意外损伤。

(5)做好沟通交流。

3、转运后(1)确认病人身份:腕带、病历、病人本人或家属。

(2)确保病人安全转移至病床上,与接收科室人员共同评估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各种管路、皮肤情况(伤口、压疮等)、用药情况(药物过敏史、特殊用药情况)等。

(3)做好物品:X片、CT片、病历等,填写交接单。

制订部门:护理部1、病人的基础情况评估(1)姓名、性别、年龄、床号、诊断等。

(2)专科注意事项。

(3)转运的目的:因治疗需要转科或(和)诊断性检查或(和)进行本科室无法完成的治疗、操作和急诊手术。

(4)权衡利弊。

2、家属的心理沟通(1)危重病人病情严重、预后差,家属难以接受,需做心理沟通和解释。

(2)医生解释转运或检查的必要性及可能出现的危险性。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及流程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及流程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及流程1. 患者安全转运前,一定要做好全面评估呀!就像你要出门旅行前得把东西都准备好一样。

比如要看看患者的生命体征稳不稳定,身上的管子有没有接好。

要是不做好这些,那可就危险啦!2. 转运工具得选对咯!这可不能马虎,好比你去参加重要场合得穿合适的衣服。

要是用错了工具,那不就糟糕了!比如对于不能行走的患者,就不能随便用个轮椅呀。

3. 转运人员得专业呀!他们就像是患者的保护神。

想想看,如果是不专业的人来转运,能让人放心吗?就像让一个不懂厨艺的人去做饭,能好吃吗?4. 转运途中要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呢!这就像是你开车要时刻注意路况一样。

要是不注意,患者出了问题咋办呀!比如患者突然呼吸急促了,得赶紧处理呀。

5. 一定要和接收部门沟通好呀!这就像接力比赛中交接棒要顺利一样。

不然到了地方没人接应,那不就乱套了嘛!比如没提前说好,接收部门都不知道患者要来。

6. 转运过程中患者的隐私也要保护好哦!不能随随便便就暴露了。

这就像你自己的秘密不想让别人知道一样呀。

要是隐私没保护好,患者多难为情呀!7. 遇到紧急情况要有应急预案呀!这就像有了一把保护伞。

难道不是吗?要是突然转运设备出问题了,没有预案怎么行呢!8. 转运后要做好交接工作呢!这就跟送快递一样,得让对方清楚知道东西都对不对。

不做好交接,后面出问题了找谁呀!比如药品数量没点清楚。

9. 培训很重要呀!转运人员都得好好培训。

就像士兵上战场前要训练一样。

不培训怎么能行呢!能保障患者安全转运吗?10.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及流程一定要严格执行呀!这可是关乎患者生命安全的大事。

可不能当儿戏呀!要是不严格执行,出了问题后悔都来不及啦!我的观点结论:患者安全转运制度及流程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关键,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必须认真对待,严格执行。

手术患者安全转运制度

手术患者安全转运制度

手术患者安全转运制度
1、转运人员必须为有资质的医院工作人员。

2、转运交接过程中应确保患者身份正确,确认手术患者的术前准备已完成,交接需带入手术室的物品。

3、转运前应确认患者的病情适合且能耐受转运,根据病情,确定转运人员、时间、目的地、医疗设备、药物及物品。

4、转运前应确认转运需要携带的医疗设备及物品,并确认功能完好。

5、转运前确保输注液体的剩余量可维持至目的地。

6、转运患者务必使用推车或轮椅,转运中遵守使用规范,确保患者安全、固定稳妥。

转运人员应在患者头侧,如有坡道应保持患者头部处于高位;注意患者的身体不可伸出推车或轮椅外,避免推车速度过快、转弯过急,以防意外伤害;注意对患者的保暖和对其隐私的保护。

7、转运中做好突发应急预案的相应措施,备好相应的急救用物和紧急呼叫措施。

8、手术患者离开手术室前,护士应确认管路通畅、妥善固定及携带物品齐全;准确填写《手术患者交接单》;根据患者去向准备转运用物;通知接收科室及患者家属。

9、转运设备应保持清洁,定期维护使其处于备用状态,被单应一人一换。

10、特殊感染手术患者转运应遵循《医疗机构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做好各项防护。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88063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88063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与流程
1.患者转运是指患者从原来病区或部门通过推床、轮椅等转运到其他病区和部门。

2.医生开具转科或功能检查医嘱后,须先通知责任护士,由该患者责任护士负责转运患者工作,保障患者在转运中的安全,同时检查科室在检查过程中对该患者安全负责。

3.一般患者转运须由护士或其他人员陪同。

危重患者、大手术后必须有医生陪同
4.护士长、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病情决定使用转运工具(包括平车、轮椅、约束带的使用),安排人员护送。

5.危重患者(手术患者)转运前,测量生命体征,护士应协同医生稳定患者病情,妥善固定各种管道,确保患者各项指征能在一定时间内维持平稳,方可转运。

6.根据危重患者(手术患者)病情通知接收部门准备各种仪器和抢救药物,并通告电梯等候,一切就绪后方可转出,以免延长路程,延误病情。

7.危重(躁动)患者转运前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交代注意事项。

8.负责转运危重患者的医护人员要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转运途中(或检查时),护士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关注管道是否正常和随身的各种仪器的工作情况。

9.转运过程中,患者出现意外情况,遵医嘱进行就地抢救,并在及时补记病情变化和抢救过程。

10.转运后应向接诊人员详细交接,并按照交接内容填写转运患者登记本并签名。

安全转运患者流程。

病人安全转运制度

病人安全转运制度

一、总则第一条为确保病人安全,规范病人转运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医疗机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内病人转运工作。

第三条病人安全转运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二)规范操作、科学管理;(三)以人为本、关爱病人;(四)责任明确、协同配合。

二、组织管理第四条医疗机构成立病人安全转运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病人安全转运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五条病人安全转运工作领导小组职责:(一)制定病人安全转运工作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二)组织开展病人安全转运培训、考核和评估;(三)监督检查病人安全转运工作的落实情况;(四)处理病人安全转运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六条医疗机构设立病人安全转运办公室,负责病人安全转运工作的日常管理。

第七条病人安全转运办公室职责:(一)贯彻执行病人安全转运工作领导小组的决策部署;(二)制定病人安全转运工作计划、实施方案;(三)组织实施病人安全转运培训、考核和评估;(四)协调各部门开展病人安全转运工作;(五)收集、整理、分析病人安全转运数据,为决策提供依据。

三、转运前的准备第八条病人转运前,医护人员应进行全面评估,包括:(一)病人病情评估:了解病人病情、诊断、治疗情况,评估病人转运风险;(二)转运方式评估:根据病人病情、体重、体位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三)转运设备评估:检查转运设备是否完好、安全、适用。

第九条病人转运前,医护人员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一)向病人及家属告知转运目的、方式、风险及注意事项;(二)签署病人转运知情同意书;(三)制定转运计划,明确转运人员、路线、时间、联系方式等;(四)准备转运所需的医疗设备、药品、耗材等;(五)通知相关部门,做好转运前的准备工作。

四、转运过程中的管理第十条病人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应遵循以下要求:(一)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确保病人安全;(二)保持病人舒适体位,防止并发症发生;(三)合理使用转运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四)加强沟通协调,确保各部门协同配合;(五)遇有紧急情况,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1、根据医嘱及时安排患者转运。

2、转运前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病情稳定方可转运,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通知接收部门做好准备;3、转运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确保患者的安全。

4、转运后评估患者的病情并填写交接单。

5、转运过程中,保证患者的舒适安全,做好沟通。

6、转运过程中病人出现意外情况,医护人员应利用随身携带的仪器、物品和药品进行就地抢救,同时呼叫附近医务人员协助。

(1)确认病人身份:腕带、病历、病人本人或家属。

(2)病情评估: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妥善处理各种管路。

(3)解释:告知病人、通知家属、联系转往科室或相关检查科室。

(4)备齐用物:病历、X片、CT片等,危重患者备抢救物品(急救盒、简易呼吸器等)。

(5)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转运工具及防雨工具(如雨雪天使用消毒床罩),填写交接单。

重点——导管安全原则:确保通畅、妥善固定、标记在位、防止感染。

2.转运中(1)注意保暖;保持头在前或在高位(上下坡);(2)护士站在患者头侧;密切监测各项生命指征;保证生命支持设备正常运行。

(3)患者如出现意外情况,医护人员组织就地抢救,同时呼叫附近医务人员协助。

(4)保证各种管路固定可靠,防止病人发生意外损伤。

(5)做好沟通交流。

3、转运后(1)确认病人身份:腕带、病历、病人本人或家属。

(2)确保病人安全转移至病床上,与接收科室人员共同评估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各种管路、皮肤情况(伤口、压疮等)、用药情况(药物过敏史、特殊用药情况)等。

(3)做好物品:X片、CT片、病历等,填写交接单。

制订部门:护理部1、病人的基础情况评估(1)姓名、性别、年龄、床号、诊断等。

(2)专科注意事项。

(3)转运的目的:因治疗需要转科或(和)诊断性检查或(和)进行本科室无法完成的治疗、操作和急诊手术。

(4)权衡利弊。

2、家属的心理沟通(1)危重病人病情严重、预后差,家属难以接受,需做心理沟通和解释。

(2)医生解释转运或检查的必要性及可能出现的危险性。

患者安全转运管理规章制度

患者安全转运管理规章制度

患者安全转运管理规章制度患者安全转运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患者的安全转运管理。

第三条转运对象:本规章制度所指的患者转运,包括紧急转运、择期转运、影像科、手术室和其他科室之间的转运。

第四条转运团队:转运团队是指由医疗机构的护士、急诊医生、外科医生、麻醉医生等组成的专业化团队。

第五条转运工具:转运工具是指医疗机构提供的用于患者转运的各类车辆设备,包括救护车、担架、轮椅等。

第六条转运设备:转运设备包括呼吸机、心电监护仪、输液泵等各类医疗设备。

第七条转运药品:转运药品包括镇痛药、镇静药、抗生素等各类常用药品。

第八条转运准备:护士、医生需要提前做好转运准备,包括检查转运设备、仔细查看患者病历、核对患者信息等。

第1页/共6页第九条转运记录:有关转运过程中的信息和事件都需要记录在案,以备查阅和评估使用。

第十条转运措施:在转运过程中,护士、医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转运的顺利进行。

第二章紧急转运管理第十一条紧急转运是指患者病情紧急需要转运的情况,包括心脏骤停、呼吸道阻塞等。

第十二条紧急转运需要立即启动转运程序,护士、医生要迅速组织好转运团队,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第十三条紧急转运过程中,护士、医生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血压等。

第十四条紧急转运过程中,护士、医生要掌握好技术操作,如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等。

第十五条紧急转运过程中,护士、医生要及时与对方医疗机构取得联系,告知患者的病情和转运需要。

第十六条紧急转运过程中,护士、医生要与对方医疗机构的转运团队密切配合,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第十七条紧急转运后,护士、医生要向对方医疗机构及时汇报患者的情况,做好后续治疗工作。

第三章择期转运管理第十八条择期转运是指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疗需要,由医生和护士统筹安排的转运工作。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

(1)确定病人身份: 腕带、病历、病人本人或家眷。

(2)病情评定: 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妥善处理多种管路。

(3)解释: 通知病人、通知家眷、联络转往科室或相关检验科室。

(4)备齐用物: 病历、 X片、 CT片等, 危重患者备抢救物品(抢救盒、简易呼吸器等)。

(5)依据病情选择适宜转运工具及防雨工具(如雨雪天使用消毒床罩), 填写交接单。

关键——导管安全标准: 确保通畅、妥善固定、标识在位、预防感染。

2.转运中(1)注意保暖; 保持头在前或在高位(上下坡);(2)护士站在患者头侧; 亲密监测各项生命指征; 确保生命支持设备正常运行。

(3)患者如出现意外情况, 医护人员组织就地抢救, 同时呼叫周围医务人员帮助。

(4)确保多种管路固定可靠, 预防病人发生意外损伤。

(5)做好沟通交流。

3、转运后(1)确定病人身份: 腕带、病历、病人本人或家眷。

(2)确保病人安全转移至病床上, 与接收科室人员共同评定病情: 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多种管路、皮肤情况(伤口、压疮等)、用药情况(药品过敏史、特殊用药情况)等。

(3)做好物品: X片、 CT片、病历等, 填写交接单。

制订部门: 护理部1、病人基础情况评定(1)姓名、性别、年纪、床号、诊疗等。

(2)专科注意事项。

(3)转运目: 因诊疗需要转科或(和)诊疗性检验或(和)进行本科室无法完成诊疗、操作和急诊手术。

(4)权衡利弊。

2、家眷心理沟通(1)危重病人病情严重、预后差, 家眷难以接收, 需做心理沟通和解释。

(2)医生解释转运或检验必需性及可能出现危险性。

(3)取得家眷了解支持和配合。

(4)家眷签字同意后方可转运。

3、神经系统评定关键是神志、肢体活动。

(1)清醒病人: ①通知立即进行转运。

②评定病人焦虑及疼痛程度。

③合适应用镇静、镇痛药品。

(2)烦躁以及不合作病人: ①评定病人烦躁程度, 依据医嘱合适给予镇静剂。

②评定病人肢体运动情况, 合适给予约束。

(3)昏迷病人: ①评定神志、瞳孔、生命体征、肢体运动情况、立刻发觉颅内压增高。

患者安全转运管理规章制度5篇

患者安全转运管理规章制度5篇

患者安全转运管理规章制度5篇住院病人安全转运制度(一)出、入院病人的护送1. 住院登记处应派专人陪送新入院病人到科室,对行动不便或病情较重的病人,使用安全的方法,如轮椅、车床等送至病房,必要时由医护人员护送。

2. 急诊科病情危重的病人经抢救后需住院时,应提前通知住院登记处和病区值班人员作好准备,并由急诊科医护人员直接护送至病房,入院手续由家属或医护人员补办。

3. 病人康复出院时,医护人员应送病人至电梯口,病情需要时应送至医院大门口。

(二)手术病人运送1. 凡手术病人由医护人员负责接送。

不能行走及给予麻醉前用药的手术病人,应用平车接送。

重危病人须有经(主)治医师陪送。

2. 接送病人出入时应注意保护病人,防止碰伤,移动病人到手术台或平车,须锁住刹车或有人扶住车身防止滑动,搬动病人时应轻巧稳妥。

3. 病人(特别是小儿)卧在手术台上等待手术或手术完毕等待送回病房时,巡回护士应在旁照顾,防止坠床摔伤。

4. 手术完毕,病人由经(主)管麻醉医师及手术医师护送回病房,护送途中注意保暖及输液通畅情况。

5. 手术室经常检查平车、担架有无损坏,防止接送时摔伤病人。

(三)检查、治疗及转科病人运送1. 住院病人在院内做各种检查或治疗时,护士应正确评估病人的病情及活动自理能力,选择安全的运送方式。

一般情况下通知工人护送,病情不稳定或重危病人须由医生或护士陪送。

一级护理病人、病情危重或行走困难者,应用平车或轮椅运送。

2. 转科病人,由转出科室责任护士和工人携带全部病案陪送病人前往转入科室。

3. 护送病人接受外院的检查和治疗时,一律用医院派车运送,必要时由医务人员陪同,并备好急救药品及氧气。

一般病人安全转运交接制度一、一般患者如需要检查、手术、转科时,护士应迅速对患者作出病情评估,以确定护送需要的物品及护送人员。

评估项目包括生命体征、病情变化、一般情况、用药情况、皮肤情况、置管情况等,并做好详细的记录。

二、根据患者病情,做好护送时物品和人员的准备。

手术患者安全转运、交接制度

手术患者安全转运、交接制度

手术患者安全转运、交接制度一、手术室由巡回护士负责接送患者,接送患者前应仔细检查转运车性能是否完好,以免转运途中发生意外。

搬运时动作宜轻巧、规范,防止患者坠床。

途中注意观察病情,保证接送安全。

危重、烦躁等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应有手术医生护送入室。

二、将患者正确放置于转运车上,架好两侧护栏,患者肢体不可露出车外,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以免途中患者坠床、碰伤及管道脱落。

转运途中注意匀速推车,严密观察病情、输液及引流管是否通畅等情况。

三、接送患者时,严格执行有效查对,巡回护士、病房护士共同确认患者身份(查对床号、姓名、ID 号、性别、年龄、诊断及手术名称),同时检查患者皮肤准备情况及术前医嘱执行情况,衣裤清洁(穿患者服,不能裸体),嘱排便后,携带病历、影像资料等,随车推入手术室。

患者贵重物品,如首饰、手表等不得带入手术室。

不能取下者,由病房护士做详细记录,注明首饰名称,所戴部位、颜色,不作性质评价。

四、认真核对手术名称和手术部位标识,如患者手术部位无标记,不准进入手术室。

五、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送到指定手术间,安全转移至手术床并注意病情变化,严防患者坠落,再次查对患者身份及手术方式和手术部位,防止差错。

六、手术室护士应热情接待患者,给予安慰和鼓励,减轻其恐惧心理。

七、手术后的患者应由麻醉医师、巡回护士和手术医师共同送回病房。

护送途中注意患者病情变化,保持输液通畅。

到病房后由手术医师携带病历通知值班医生及护士。

交接双方共同将患者安全转至病床上,安置好各管道,严防坠床和管道滑脱。

八、床边做好相应交接事项,有记录、有签名。

交接内容包括:①麻醉方式、实施手术名称、患者术中情况及麻醉后注意事项:②静脉通路、各种引流管的放置及伤口包扎情况:③输液、输血及用药情况,④病历、X 片或CT 片等物品; ⑤皮肤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与流程
1.患者转运是指患者从原来病区或部门通过推床、轮椅等转运到其他病区和部门。

2.医生开具转科或功能检查医嘱后,须先通知责任护士,由该患
者责任护士负责转运患者工作,保障患者在转运中的安全,同时检查科室在检查过程中对该患者安全负责。

3.一般患者转运须由护士或其他人员陪同。

危重患者、大手术后必须有医生陪同
4.护士长、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病情决定使用转运工具(包括平车、轮椅、约束带的使用),安排人员护送。

5.危重患者(手术患者)转运前,测量生命体征,护士应协同医生稳定患者病情,妥善固定各种管道,确保患者各项指征能在一定时间内维持平稳,方可转运。

6.根据危重患者(手术患者)病情通知接收部门准备各种仪器和抢救药物,并通告电梯等候,一切就绪后方可转出,以免延长路程,延误病情。

7.危重(躁动)患者转运前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交代注意事项。

8.负责转运危重患者的医护人员要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转运途中(或检查时),护士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关注管道是否正常和随身的各种仪器的工作情况。

9.转运过程中,患者出现意外情况,遵医嘱进行就地抢救,并在
及时补记病情变化和抢救过程。

10.转运后应向接诊人员详细交接,并按照交接内容填写转运患者登记本并签名。

安全转运患者流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