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第二课哭泣的自然教案
哭泣的自然教学案例
第二课哭泣的自然(第1课时)教学案例一、背景:长期以来,老师们总是抱怨学生上课不积极,导致教学效益低下。
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这些问题的出现与我们的教学方式方法,与我们的教学观念不是没有关系。
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学生思维过程重视不够,误认为教材内容是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没有发掘出教材系统前后的本质联系,导致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照本宣科讲教材,学生听起来很是枯燥乏味。
另外误以为教师的思维过程就是学生的思维逻辑,没有充分关注学生知识基础和思维特点,导致教师教学过程与学生思维错位或脱节。
因此本人认为要想提高教学效益,应杜绝“照本宣科”现象,善于调整课本知识结构,充分联系生活实际,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多媒体)增强学生学习思品课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二、主题新课程理念强调“用教材教”,在此种教学行为中,教材只是一种学习工具,教材内容只是帮助学生实现三维发展目标的一种载体,从宏观上说教师既可以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顺序进行教学,也可以按照教材的编排结构进行教学,还可以根据自己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理解重新编排一个教学的结构。
从微观上讲,教材中设计了探究活动的环节,教师可以进行各种变通,既可以完全根据教材的设计进行,也可以结合本地的实际补充另外的活动或采取其他的方式。
因此,我想根据本校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及本校教学设备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并且运用电教媒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允许的也是必要的。
三、案例事件:教科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有关“哭泣的自然”的教学内容,它分了二个框题,其中第一框“资源在枯竭”中谈了资源在枯竭的表现。
在讲述这部分内容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在教学时打乱了教材原有结构,对其进行了重新整合,同时对一些探究活动稍做了一点变通。
具体是这样的:我首先讲述了土地荒漠化,再讲物种的减少,水资源的短缺和能源的匮乏,并且搜集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图片,组织学生在课上进行讨论,精心的制成课件,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本课本内容较多,所以我只以第一课时为例,具体做法如下:教学重点:资源在枯竭的主要表现(土地荒漠化、物种减少)教学难点: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危害及物种减少的原因危害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景视频(意在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师:同学们都看到了什么?生回答略师:那么这些都属于什么?(资源)师:你了解我国的资源吗?生:不了解师出示多媒体,那么你知道我国的资源特点吗?生:不知道师:那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意在让学生轻松地总结出我国资源的特点)生看视频师:这回了解了吗?生回答师:很正确,同学们说的也很好,师出示多媒体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再加之人们利用不合理,所以我国的资源日益枯竭,那么我国资源日益枯竭的表现有哪些,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共同探讨。
思想品德教育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课 哭泣的自然》教案
《第二课哭泣的自然》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帮助学生认识到目前资源枯竭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使学生深切感受到人类生存的危机。
2.培养学生关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保卫人类家园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3.了解大自然的状况:资源在枯竭。
知道人类目前的生存环境。
教学重难点1.人们离不开大自热,大自然是人类的朋友。
让学生在学习“资源在枯竭”的过程中,明白资源枯竭的严重性的事实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2.让学生明确地球是人类生存唯一的家园,深切的感受人类生存的危机是本课的学难点。
教学过程一、资源在枯竭。
环节一:我们有两个地球吗1.学生阅读教科书第7页的阅读资料《我们有两个地球吗》。
2.学生就资料中提到的数据展开讨论,对于自然资源枯竭现象谈自己的感受。
让学生想象一下,50年后地球资源与人类的生活状况。
3.教师总结。
环节二:我们可以搬家吗1.教师质疑:既然地球上的资源已经如此稀少,那么人类是否可以迁移到别的星球去。
2.请学生分组探究讨论。
3.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列举实际情况指出,迁移是不可能实现的。
我们只有珍惜我们唯一的地球,爱护我们的环境。
环节三:离我们远去的朋友1.展示藏羚羊图片。
2.教师讲解藏羚羊的相关知识、现有的数量、濒临灭绝的原因等。
3.学生讨论如下问题:(1)根据我们对食物链是知识的了解,看看藏羚羊的灭绝是否会影响到整个长江源区的生态环境。
(2)除了藏羚羊以外,列举我们还知道的濒临灭绝的物种;对于这些物种的保护,我们研究具体建议。
(3)请各组将自己讨论的结果写在大白纸上,进行全班共享。
3.教师加以点评,同时补充学生的答案。
最后提供给学生一份“动物的灭绝档案”,让学生认识那些已经离我们远去的朋友。
环节四:在这尘土飞扬的世界上1.展示有关沙漠、对森林的过度砍伐、草原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沙尘暴等图片或者视频资料。
2.阅读教科书中关于土地资源与荒漠化的相关内容。
3.结合图片或视频谈一谈自己身边的关于土地沙漠化的问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课 哭泣的自然-学案2
1.增强人类生存的危机感和保护自然环境的紧迫感和使命感;2.培养日常生活中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能力;3.了解自然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的表现和危害及解决方法。
【学习重难点】1.培养日常生活中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能力;(难点)2.了解自然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的表现和危害及解决方法。
(重难点)【学习过程】(自主学习提示:详细阅读教材P7—16,在课本中找到下列问题的答案并用铅笔划出来,圈出一些关键词,再把此问题写在课本中这些答案的对应位置。
独立完成并熟记,背下重要问题。
)一、为什么说自然在哭泣?由于人类的不当行为:(1)自然资源日趋枯竭;(2)环境日益恶化。
二、资源在枯竭有哪些表现?以及我国的资源形势。
(1)自物种减少;(2)土地荒漠化;(3)水资源短缺;(4)能源匮乏。
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①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②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
三、物种减少的原因和后果是?原因:生物多样性维持着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
由于人类的滥伐滥捕和环境污染,全世界的物种正在以每天几十种的速度消失,一个物种灭绝之后,就永不再生。
而由于食物链的作用,地球上每消失一个物种,就会有10~30种依附于这个物种的其他物种也随之消失。
后果: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必将使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限制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机会,甚至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四、土地荒漠化的原因和后果是?原因: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人类不合理活动的影响,如对森林的过度砍伐、对草原的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等,土地荒漠化现象越来越严重。
后果:沙尘暴是土地荒漠化给人类带来的典型环境灾难。
我国北方部分地区经常出现的严重沙尘暴就是土地大面积荒漠化的结果,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损失和极大的危害,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哭泣的自然教学设计
哭泣的自然教学设计济南市历城区双语实验学校左有慧 2011年8月3日10:04教师引导:看完视频,你想到些什么?多媒体展示文字:资源在枯竭,环境在破坏——哭泣的自然设计意图:视频形象直观地反映了地球家园遭到人类破坏的事实,精确地数字能给以学生极大地心理震撼,并能直接感知地球家园的现状——在哭泣的原因。
三、自主、合作探究:环节一:创设情境、合作探究多媒体展示四幅图片,学生分成1、2、3、4小组,每个小组选定一幅图片,讨论图片的寓意以及产生的原因、危害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最后的藏羚羊荒漠化的土地干涸的河流石油危机设计意图:四幅图片都与资源危机有关联,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既能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多角度考虑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并激发学生热爱、关心自然的情感,拉近学生与自然的关系。
环节二:展示自我,合作竞争并阅读课本P8材料“最后的”藏羚羊,展示小组讨论的内容,其他小组评价补充。
(1)除了藏羚羊外,你还知道哪些濒临灭绝的物种?(2)生物的多样性有什么样的作用?(3)是什么原因导致自然物种在减少?(4)物种的减少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影响?(5)你应该如何与动植物相处?多媒体展示文字:生物多样性是生命支持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维持着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
视频:《濒临灭绝的藏羚羊》当前我国濒临灭绝的动物资料,20世纪以来已经灭绝的生物图片及精确数字。
的,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到物种减少会给人类生存发展产生的危害,唤起学生保护物种资源的紧迫感。
2、第二小组展示风采。
针对第二幅图片,阅读课本P9-P10,回答,其他小组可做补充。
(1) 这幅图片揭示了什么问题?你是怎样理解“土地是万物之母”这句话的?(2)你能结合地理知识说说我国土地荒漠化最严重的省区吗?(3)课本P10材料“土地资源与荒漠化”,回答:你认为是什么因素导致这种现象的(4)请列举土地荒漠化导致的后果:(5)你遭遇过沙尘暴吗?造成沙尘暴的人为因素是什么?教师要引导学生开阔思维,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注重同一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课哭泣的自然课件初中政治
第二课哭泣的自然课件初中政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中政治教材《哭泣的自然》一课,主要围绕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展开。
教学内容涉及教材第二章第三节“自然与人类”,详细内容包括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生态环境的破坏、气候变化对自然的影响以及人类应承担的责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惜资源的意识,增强环保责任感。
3. 引导学生掌握保护自然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认识到生态环境破坏的严重性。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惜资源的意识,掌握保护自然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生态环境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自然环境保护的关注,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1)自然资源有限性的讲解,让学生了解资源的稀缺性。
(2)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及危害,让学生认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3)气候变化对自然的影响,让学生明白人类应承担的责任。
3. 实践情景引入:讨论生活中常见的环保问题,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
4.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的例题为例,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哭泣的自然》2. 主要内容:(1)自然资源的有限性(2)生态环境的破坏(3)气候变化对自然的影响(4)人类的责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谈谈你对自然环境保护的认识。
(2)列举生活中的环保行为,并说明其意义。
2. 答案:(1)自然环境保护是指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这些行为可以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参加环保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教科版思品八下《哭泣的自然》word教案
学习小组课前进行调查研究,收集有关沙尘暴的信息,课前预备好调查的文字、图片等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1、教师播放1993年金昌发生特大沙尘暴视频 2、师生小结引入课题
给学生以视、听上的冲击,引出课题
追根溯源
1、认识沙尘暴:沙尘暴(sand duststorm)是沙暴(sandstorm)和尘暴(duststorm)两者兼有的总称,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并卷入空中,使空气专门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一百米的严峻风沙天气现象。2、学生分组展现沙尘暴的发源地和频发缘故
知晓依法治国的必定性
小结
人类的生存与进展,离不开丰富的自然资源,离不开良好的自然环境。通过今天的学习与探讨,我们从沙尘暴的频发,清醒地认识到我们面临着严肃的环境形势,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破坏,恰恰又反过来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沙尘暴、龙卷风、洪水等等,都严峻制约了经济的进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我们到了必须做出选择的时候:环境爱护义不容辞、刻不容缓,我们要走可连续进展的道路。让我们在下节课中携手靠近自然、感激自然、爱护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吧!
课外拓展
设计方案:我对沙尘暴频发的再摸索,即大自然什么缘故“哭泣”?
为落实环保行动打下基础
板书设计
1、认识沙尘暴
沙 2、沙尘暴频发的缘故
尘3、沙尘暴的危害与治理
暴4、沙尘暴引发的摸索
教学反思
1.加强环境的爱护。2.复原植被,加强防止风沙尘暴的生物防护体系。3.依照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制定防灾、抗灾、救灾规划,进一步完善区域综合防备体系。4.操纵人口增长,减轻人为因素对土地的压力,爱护好环境。5.加强沙尘暴的发生、危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的科普宣传。
哭泣的自然导学案
哭泣的自然导学案导学案是一种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提升学习效果的教学工具。
本篇导学案将带领学生一起探索自然界中令人动容的现象,以及涉及到哭泣的一些生物和自然现象。
通过这一导学案,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自然界中的奥秘,增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一、引入哭泣是人类特有的表现情感的方式,但不仅仅是人类会哭泣,还有一些动物和自然现象也会表现出类似的行为。
请思考一下,你曾经见过哪些动物或自然现象会“哭泣”?二、探索1:植物“哭泣”的秘密1.1 简述植物的哭泣现象是如何发生的。
植物的哭泣现象主要是指植物在受到伤害或刺激时,会产生一种液体,从植物体内流出。
这种液体被称为树液或树胶。
实际上,植物的“哭液”是起到保护植物自身的作用。
1.2 为什么植物需要“哭泣”?树液或树胶含有多种物质,包括营养物质、防御物质等。
当植物受到伤害时,通过“哭泣”来尽快修复受损部位,并保护自身免受进一步伤害。
1.3 请列举一些会“哭泣”的植物,并了解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例如,橡树、松树等树木受伤后会流出树液。
树液在生态系统中吸引了许多昆虫,这些昆虫可能以树液为食物,或者通过树液传播花粉和种子,起到传播植物的作用。
三、探索2:动物的“哭泣”2.1 结合自己的经验,列举一些你见过或听说过的动物会“哭泣”的例子。
例如,人类、犀牛、狗等动物都会通过泪液来表达情感或清除眼睛中的异物。
2.2 为什么动物会“哭泣”?动物的泪液能够保持眼球的湿润,起到保护眼球的作用。
而一些动物的哭泣行为可能与情感有关,通过泪液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四、探索3:大自然的“哭泣”4.1 大自然中的自然现象也会让人联想到“哭泣”。
请列举一些大自然中的“哭泣”现象,并了解其形成原因。
例如,雨水是大自然中最为常见的“哭泣”现象之一。
当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时,就会凝结成小水滴,形成云朵。
当云朵中的水滴足够大时,就会落下成为雨水。
4.2 水是生命之源,雨水对大自然的重要性是什么?雨水对生物和自然界环境的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科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哭泣的自然教案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一单元《自然的声音》教案第二课哭泣的自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第二课哭泣的自然:“资源在枯竭”【教材分析】本课以拟人化的手法点出大自然面临的危机。
在学生懂得了自然资源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关注人类目前的资源现状,从“物种减少”、“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短缺”和“能源匮乏”四个主要方面说明目前我们面临的资源危机,了解资源正在枯竭的严峻现实。
使学生深切感受到人类生存的危机。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够正确地分析各类资源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和资源枯竭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资源的能力。
了解自然资源枯竭的表现、成因以及所带来的危害。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发放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讲解等方式使学生正确地分析各类资源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和资源枯竭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资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深切感受人类生存的危机,增强保护资源的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资源枯竭的危害”教学难点:资源枯竭对人类生存所造成的巨大危害教具准备:预习导学案、小黑板、多媒体课件预习案一、课前导学:阅读教材,完成下列内容(AB类学生全做,C类学生做1—6题)1.地球的_____是有限的,只会越用越少,总有一天,人类将面临灾难性的_____危机。
2.生物物种减少的原因、产生的危害是__________。
3.土地荒漠化的原因、产生的危害是__________。
4.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产生的后果是__________。
5.能源匮乏的原因、产生的后果是__________。
6.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如何?7.水资源危机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哪些危害?8.全球能源存在哪些危机?9.资源枯竭的危害有哪些?怎样减少其危害?二、尝试练习1.“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①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二者不能兼顾②对大自然只是一味索取,必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③要在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④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古生物学家大卫拉普在《灭绝:是基因不好还是运气太差?》中写到:“地球上生存着数百万种不同的动植物物种,数量可能在4000万种左右。
哭泣的自然教学设计
哭泣的自然教学设计济南市历城区双语实验学校左有慧2011年8月3日 10:04多媒体展示文字:资源在枯竭,环境在破坏——哭泣的自然设计意图:视频形象直观地反映了地球家园遭到人类破坏的事实,精确地数字能给以学生极大地心理震撼,并能直接感知地球家园的现状——在哭泣的原因。
三、自主、合作探究:环节一:创设情境、合作探究多媒体展示四幅图片,学生分成1、2、3、4小组,每个小组选定一幅图片,讨论图片的寓意以及产生的原因、危害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最后的藏羚羊荒漠化的土地干涸的河流石油危机设计意图:四幅图片都与资源危机有关联,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既能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多角度考虑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并激发学生热爱、关心自然的情感,拉近学生与自然的关系。
环节二:展示自我,合作竞争1、第一小组展示风采。
针对第一幅图片,并阅读课本P8材料“最后的”藏羚羊,展示小组讨论的内容,其他小组评价补充。
(1)除了藏羚羊外,你还知道哪些濒临灭绝的物种?(2)生物的多样性有什么样的作用?(3)是什么原因导致自然物种在减少?(5)你应该如何与动植物相处?多媒体展示文字:生物多样性是生命支持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维持着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
视频:《濒临灭绝的藏羚羊》当前我国濒临灭绝的动物资料,20世纪以来已经灭绝的生物图片及精确数字。
设计意图:物种资源是学生经常接触的,他们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到物种减少会给人类生存发展产生的危害,唤起学生保护物种资源的紧迫感。
2、第二小组展示风采。
针对第二幅图片,阅读课本P9-P10,回答,其他小组可做补充。
(1) 这幅图片揭示了什么问题?你是怎样理解“土地是万物之母”这句话的?(3)课本P10材料“土地资源与荒漠化”,回答:你认为是什么因素导致这种现象的(4)请列举土地荒漠化导致的后果:(5)你遭遇过沙尘暴吗?造成沙尘暴的人为因素是什么?教师要引导学生开阔思维,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注重同一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
哭泣的自然
《哭泣的自然》教学设计遂宁市第八初级中学校任国林一、教学背景1. 对象:八年级2. 科目:思想品德3.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育科学出版社《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4.课时:一课时5.教学准备:网络教室,通过网络收集能源、水资源、空气污染等资料。
二、教学课题:第二课第二课时资源在枯竭三、教材分析:本课是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自然的声音”中的第二课“哭泣的自然”中的内容。
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但人们却没有善侍它。
课文向学生展示了我国自然资源、环境的现状:资源在枯竭,环境在恶化。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存在的严重的资源,观察自己的生活环境在生活中感受资源的重要性,认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培养学生树立爱护自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的意识,明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道理。
学生分析: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石油、煤、天然气等资源,对资源的认识逐渐增多,对其重要性却不明确。
日常行为中浪费粮食、不节约用水等现象很多,不懂得节约资源,缺少走进生活、感悟自然的机会,对地球自然资源枯竭的现状缺乏科学客观的了解与认识,部分学生缺乏资源危机感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自然资源枯竭的表现及理解其危害。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分析各类资源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和资源枯竭的灾难性后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深切感受人类生存的危机,增强保护资源的责任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资源枯竭的表现。
教学难点:资源枯竭对人类的危害。
由于学生对于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关系了解有限,对理解资源枯竭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有一定困难。
四、教法与学法:引导法,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六、教学反思:地球是我们的家,但随着我们生活不断发展,人类活动日益加剧,对地球的伤害也越来越深。
怎样唤醒学生对这些现象的关注与思考,是这堂课的目的。
在课堂上我运用网络技术展现了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到的资源,从学生身边的事出发,用各种资源拓展学生的视野,开阔他们的思维,引导学生认识自身的生存状态。
八年级政治哭泣的自然教学案
八年级政治哭泣的自然教学案题目:环境被破坏一、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帮助学生认识到目前环境被破坏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使学生深切感受到人类生存的危机。
2.培养学生关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保卫人类家园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大自然的状况,环境被破坏。
知道人类目前的生存环境。
二、学习重难点:1.人们离不开大自热,大自然是人类的朋友。
让学生在学习“环境被污染”的过程中,知道环境在破坏的事实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2.让学生明确地球是人类生存唯一的家园,深切的感受人类生存的危机是本课的学难点。
三、学习流程1、自学时科代表先组织全班齐读学习目标,然后认真阅读第一课,读懂教材,用红笔划出本课的基本概念、主要问题等,构建基本框架。
在此基础上独立完成学案。
2、第二课时流程:(1)针对完成的导学案交流与自纠(5分钟);(2)疯狂记忆主要基础知识,小组成员两两互相检查(8分钟);(3)针对导学案上的重点、疑难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并展示、点评(20分钟);(4)总结(2分钟);(5)课堂检测(5分钟)。
四、自学导航:(一)自学课本p14----17页,梳理知识要点,填写和回答相关问题。
1.现代社会,人类比古代耗费更多的资源,严重污染了、和,破坏了。
如今,地球已经千百孔,不堪重负,也在对人类进行着无情的报复,使人类生存面临着。
2. 是地球陆地上的万物之母。
3.干净的空气主要含有氮气、、稀有气体和。
(二)阅读14---17页。
回答下列问题。
1. 水污染的原因及严重后果是什么?a、原因:b、后果:2. 土壤污染的原因及严重后果是什么?a、原因:b、后果:3. 大气污染的原因及危害是什么?a、原因:b、后果:五、自主小结:1. 通过本课学习我懂得了:2.今后我会这样做:六、当堂检测:(一)不定项选择题1.20世纪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身心受害。
这些历史变迁反映了我国()a、水资源短缺b、水资源污染日益严重c、经济发展速度加快d、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形势2.有一则公益广告其画面变化是这样的:“森→林→木→?”这则广告告诉我们()a、我国森林资源日益减少b、我国森林资源减少是由于人口快速增长造成c、由于我国人口快速增长,为解决粮食问题,必然毁林造田。
第二课哭泣的自然课件初中政治
第二课哭泣的自然课件初中政治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自初中政治第二课《哭泣的自然》,主要内容包括: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原因,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和原因,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3. 使学生掌握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能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原因,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难点: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办法,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课本。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播放生态环境破坏的视频,引起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
2. 教材讲解:详细讲解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原因,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 例题解析:分析典型的生态环境问题,引导学生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办法。
4.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讨论解决办法。
5. 随堂练习:填写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政策措施:讲解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让学生了解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
7.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自觉保护环境。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自然因素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保障人类生存和发展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措施:法律法规环保宣传教育污染治理生态修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列举你认为的生态环境问题,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略2. 作业题目:阐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答案:略3. 作业题目:了解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并结合实际例子进行分析。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播放视频、讲解教材、讨论等形式,使学生了解了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原因,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的利用,致使环境破坏严重。
A、①④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5、.古生物学家大卫拉普在《灭绝:是基因不好还是运气太差?》中写到:“地球上生存着数百万种不同的动植物物种,数量可能在4000万种左右。过去某个时候的数量可能在50亿到100亿种之间。也就是说,只有大约千分之一的物种仍然存活在这个世界上——显然,这是一个极为糟糕的幸存记录;99.9%的物种走向了灭绝之路。”这种结果的延续()
体会交流
•空气的作用我知道—————————
•空气污染我知道——————————
•空气污染的危害我知道———————
学生分组讨论。
师生结论
(1)空气的作用
(2)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
(3)空气污染的危害(P16第2、3段)
我的收获
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收获。目的是对本课知识进行总结,同时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任课老师:马宁新单位:柳埠一中上课年级:8年级
课题:第二课哭泣的自然第二层次环境被破坏上课时间:3.4----3.8
备课标
与教材
一、成长中的我
2.4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懂得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三、我与国家和社会
2.1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
C.没有相关法律的保护造成的D.草种质量太差造成的
2、.从人的生产、生活、生存的角度来说,以后人类面临的最大的危机可能是()
A.石油资源危机B.煤炭资源危机
C.淡水资源危机D.森林资源危机
3、.土壤污染危害严重,主要表现在()
①严重损害农作物生长②损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③直接造成水资源短缺④导致大量的水土流失
中国空气污染地图
据了解,目前《中国空气污染地图》数据库列出了超过4500家的污染企业,其中不乏大企业。记者通过检索发现,上海市、河南省的不达标企业信息分别达到了581条和527条,山西省为438条,江苏省、山东省等地的信息也超过了300条。在企业方面,华电、华能等电力企业都有多家企业上榜。
补充有关pm2.5的知识
学生缺乏:缺少对周围生命的关爱意识。
学生知道:学生在地理、生物、语文、英语等课程对于资源和环境问题有所学习,再加上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报道,学生对于资源、环境问题并不陌生
学生的基本情况学习层次:相当数量的中学生知道环境污染。据调查,有65%的中学生不知道为衣食住行都直接或间接的来自自然资源,对于80%的学生能够学会这些知识.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广西柳江县穿山镇竹山村的竹山水库正遭受“开发”者的侵害:水库周围近百亩水源林被砍尽烧光,防护植被正被翻垦,水土流失严重,承包水库的养鱼户将大量蔗渣倒入水库中做鱼料,致使水质恶化,灌溉区农民赖以生存的“命脉”岌岌可危。这说明()
①竹山村的资源丰富,人们可以随意开采
②竹山村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法、问题启发法、总结归纳法等教学方法,学生提前预习、课上讨论与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小组之间进行合作探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媒体教学:本课时使用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多媒体课件展示播放FLASH和视频等,使学生明白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丰富我们的人生。
重点难点:第二层为重点。因为当今气候的变化已经日益威胁人类的生存,通过本层次可以让学生充分分认识环境被破坏的严重性,从而增加对环境保护的责任心。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学习“资源在枯竭”,明白资源枯竭的严重性,知道资源在枯竭的事实是本课的教学
备学情
经过一年半的初中生活,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又正值春天,是学生亲近自然、感悟自然的好时机,对于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状况学生尤为关注;。但是学生的活动范围和认知水平是有限的,老师应及时地给予指导学生已经具备:看一些过于自然方面的资料,已经具备了一些自然知识.
备教学
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
内容
教学活动设计
互动方式
探究过程
设计意图
环节一导入新课
环节二
讲授新课
导入
新课
哭泣的自然
导入新课:
多媒体课件展示FLASH:地球年
通过看FLASH让学生感知生命的存在和活动,完全依赖于地球的各种资源。我们常常说水是生命之源,其实,土壤和空气也是生命之源。在现代社会,人类比古代耗费着更多的资源,同时也制造着更多不利于生命的东西,严重的污染了水,土壤和空气,破坏了自然环境。导出第二部分“环境被破坏”的教学。
②师生交流
把知识进行提高.
③网络交流
学生上网的很少,无法进行.
自主生成:
引出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展开做必要的情感铺垫
①探究分析
感性认识分析上升为理性认识
采用分组合作的形式,利用集体的力量,让学生对在茫茫宇宙中,只有一个地球,人类也只有一个家园.要珍惜我们唯一的地球,这也有利于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
②体验感悟
教师出示问题
说一说:土壤被污染会给人类带怎样的危害?
学生分组讨论。
师生结论:
土壤被破坏
由于人类大量地使用化肥、农药,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产生的废水,废渣和垃圾越来越多,土壤污染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土壤污染的危害。(P16的第一段)
主题三生命之源空气
多媒体课件文字资料展示:
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污染物浓度达到有害程度,超过了环境质量标准的现象。凡是能使空气质量变坏的物质都是大气污染物。大气污染物目前已知约有一百多种。按其存在状态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另一种是气体状态污染物。气溶胶状态污染物主要有粉尘、烟液滴、雾、降尘、飘尘、悬浮物等。气体状态污染物主要有以二氧化硫为主的硫氧化合物,以二氧化氮为主的氮氧化合物,以二氧化碳为主的碳氧化合物以及碳、氢结合的碳氢化合物。大气中不仅含无机污染物,而且含有机污染物。随着人类不断开发新的物质,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变化着。
——————————
多媒体课件文字资料展示
根据联合国的报告,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环境的破坏,预计到本世纪中叶,全世界将有60个国家的近70亿人口将直接面临土地资源匮乏的难题,如何解决土壤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级的难题。除了生活污水外,工业污水的排出、化肥、农药,如果不进行处理,会造成更大面积的污染。
(三)空气被污染
(1)空气的作用
(2)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
(3)空气污染的危害
课堂
检测
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草原风光多么令人神往,但这只能留在我们的记忆里了,昔日的草原有许多今日已经变成了戈壁,没有变成戈壁的也成了“老鼠跑过见脊梁”。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
A.近年来气候干燥造成的B.人们过度放牧造成的
①是地球资源的巨大损失②必将恶化人类的生存环境
③将限制人类生存发展的机会④会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课外探究性作业
搜集描写自然景物的诗词、小说或乐曲,感受其中所表达的情感,并把它写出来与大家交流
2013/3/4
共同探讨:
大家对自己用水情况满意吗?结合自己的生活环境及生活经历,交流对水污染危害性的认识。
学生分组讨论。
师生结论:
水被污染
由于人类的过渡消耗,地球的淡水越来越少;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水资源遭到了严重的污染。
主题二:生命之源土壤
生活小调查:
1.现在土壤的状况如何?
——————————
2.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有哪些?
认识到生物的多样性与独特性,培养学生爱动植物的情感
③反思饯行
热爱大自然引领提升:
①情感态度价值观
加深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②思维能力
开拓性思维进行培养
③学习方法
活动法、讨论法、自学阅读法
体现理题。
体现理念:
以学生为主.
达成目标:
让学生明白各种生物之间形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食物链关系,明白保持整个生态系统平衡的意义。。
创新体现:
师生交流、生生交流
生成知识.
让学生明白各种生物之间形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食物链关系,明白保持整个生态系统平衡的意义。
小板书
设计
二、环境被破坏
(一)水被污染
由于人类的过渡消耗,地球的淡水越来越少;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水资源遭到了严重的污染。
(二)土壤被破坏
由于人类大量地使用化肥、农药,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产生的废水,废渣和垃圾越来越多,土壤污染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土壤污染的危害。
备教学
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帮助学生认识到目前资源与环境的破坏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使学生深切感受到人类生存的危机。
【能力】培养学生关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保卫人类家园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了解大自然的状况,资源在枯竭、环境被破坏。知道人类目前的生存环境。
备教学方法与媒体
讲授新课:
环境被破坏
多媒体课件图片展示:
观看图片进行比较
教师出示问题:对今昔罗布泊的变化你有何感悟?
分组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在现代社会,人类比古代耗费着更多的资源,同时也制造着更多不利于生命的东西,严重的污染了水、土壤和空气,破坏了自然环境。
主题一生命之源水
多媒体课件漫画展示:
观看漫画
教师出示问题:
想一想: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
研讨方式:
通过视频让学生从直观感受到地球受到破坏.
①师生交流
得出:
让学生明白,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都来自于自然资源;明确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的区别,培育学生的环境意识。
②小组内生生交流